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课堂常规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常规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常规教案

第1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 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

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教案检查分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提供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第2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 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

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可以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教案检查分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提供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第3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关键词:学教案;探索;困惑;思考

一、背景

本校于2011—2012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施行学教案模式,是在借鉴铜都双语学校的学道基础上推行的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当初去铜都学校取经的校领导、骨干教师把铜都学校的高效课堂向全体老师介绍了一下,使我们对“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对于铜都学校所取得的惊人成绩羡慕不已,也想体会那种轻负担高质量的滋味。为此,学校提出了遵循教学规律、大力实施有效教学的课题,确立学案与教案一体化的思想,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学教案教学。

二、探索

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模板,所以我们只能去摸索,逐步形成了由五个板块构成的语文学教案,那就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内小展、班级展示、强化梳理。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每课学教案。在上课之前把要学习的课文的学教案提前发给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种做法存在一些困惑,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思考。

三、困惑

1.由于当时实施学教案模式的时候是初二,学生对这种方式一时难以适应,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记笔记,老师要提醒他们在学教案的什么地方,这样就会显得非常被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是不知所以。

2.学教案充当的是学生的作业、复习讲义、笔记本,书上不再有笔记。而讲义的保存是个大问题,粗心的孩子总是会丢失,这就给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初设想学教案可以完全充当复习资料,但到了复习阶段发现仅凭几张学教案也不能替代学生的复习工作,因为它毕竟题型、内容比较单一,复习的时候也必须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接触各种各样的内容。

3.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它随时都有新的生成出现。学教案的出现,使目标变得更明确,但同时束缚了老师和学生的手脚,心里总想着怎么解决学教案上预设的问题。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课堂将因此变得机械和呆板,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课堂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如果课堂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那么是否语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呢?

4.要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对中学生而言,强迫命令性学习,远不如用兴趣吸引学习效果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我们发现,语文课堂上,利用学教案(小组讨论、小组展示)有时是在形式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热闹有余,而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不足。那么,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四、思考

1.教师在编写学教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初中语文学教案的设计可以先从字词预习开始,然后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进而深入把握课文中心,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

3.培养学生使用学教案的良好学习习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方式如果让学生接受,单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总会经历由热情高涨到平静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我们强化训练学生掌握一些良好的学习方式,并让这种学习方式制度化、常规化,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使用学教案成为学生的一种常规学习习惯时,学生接受、使用和保管学教案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复习时只要看看学教案上的错题和批注就能掌握所学的知识。

4.学教案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内小展、班级展示、强化梳理五环节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五个步骤,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包括的,“五环节”可在一个或多个课时内完成,也可以在一课时内交替进行。

第4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一学期来,全体教师继续发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勤奋耕耘,立足于三尺讲台,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一)推门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教师的合理使用打好基础。今年十月份,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学校副职的分管工作也作了调整,我由原来的教研、后勤工作变为小学教学,这就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全面了解小学部的教学情况,详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水平,合理安排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门听课是了解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好方法,也最能反映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推门听课使我掌握了小学部的教学情况,对小学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小学教师的劳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是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按照计划,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完了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课,共计34节。通过听课,我认为,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是过硬的,绝大部分教师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教师精神饱满,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良好。在听课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课前准备不够,课堂上慌乱,教学环节衔接不好,过渡不自然;个别教师基本功不过关,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板书设计不合理、普通话不标准、粉笔字不规范等。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听完每一节课,我都把听课意见当面反馈给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或者写出简要的评课材料发给校长,第二天就出现在校长的博客中,任课教师就能看到。通过大面积推门听课,与教师广泛交流,切磋教法学法,共同提高,互利双赢。

1 2 3

(二)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是备课,“课中”是上课,“课后”是作业,教学检查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推门听课检查上课情况,通过检查教案和作业掌握教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处理情况。在教案和作业检查上,我们继续坚持“月检查”制度,每月由教导处牵头对教案和作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的依据。教案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安排;二是教案备写的环节是否齐全,以《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中规定的教案书写环节为准,同时,特别要求教师在教案中要突出“学情”分析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在以前的备课中经常被忽视,是一个薄弱环节;三是教学反思和单元后记的书写质量,要求教师要养成书写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要善于思考和总结,要及时记录课堂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只有认真的反思总结,才能形成有效的“二次备课”;四是教案书写的整齐情况,要求用规范字书写工整的教案。对作业的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按照《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要求,检查批阅符号是否规范;二是根据《平川区中小学义务教育段各科作业设置及批阅要求》,检查作业批阅的次数;三是检查作业中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四是检查教师书写的作业评语,要求教师养成作业中加注评语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评语书写中,要经常书写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五是检查作业的书写情况,要求教师要督促学生写规范字,作业要工整。

1 2 3

为了督促教师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在常规检查的同时,对某些年级或学科的教案和作业进行抽查。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分别抽查了六年级和三年级的教案和作业。常规检查的量比较大,有些问题不易发现;抽查的量相对要小一些,检查的更细致一些,有时还可以“解剖麻雀”,进行案例分析。抽查一般具有针对性,是对常规检查的有效补充,二者要有机结合。

十一月份,由教导处牵头、各部门配合,搞了一次教案和作业展评。展评的目的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平时的检查中,有些老师往往对教导处的检查结果不认同,有些老师总以为自己的教案写的最好,通过展评,让老师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比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评价教案,这比平时提要求更有效。有些学生的作业一直写不好,“乱”字当头,老师想了各种办法,收效甚微。通过作业展评,让学生自己去看,“为什么别人的作业那么整齐?”这比老师平时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效。

(三)在八月二十七日和十一月二十四日召开了两次六年级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探讨六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5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常规;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

0引言

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学常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学常规可以有效规范教师们的教学行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学校要对教师教案进行抽查,对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业批改、教案等进行检查,每学期末组织教研人员对全体教师的教案等教学资料进行检查。

一、共同制定教学常规

当学校布置修订教学常规任务后,为了不让常规流于形式,应让大家一起观察好教师的教学习惯,然后共同商讨教学常规。每3-5年学校应组织力量对教学常规做一次重新修订。在重新修订教学常规和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中,通过共同制定教学常规,一起学习教学常规、努力落实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和及时反馈等方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并借助评优课和通过加强实践课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全体教师经常性互相听课评课制度,并养成每次课后反思的习惯。

技能训练课的管理,是我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当前市场就业方面其又是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修订时特别要规范技能实验实训课的教学常规,同时要求相关的专业老师参入到实验实训课中,进行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并进行成绩评定,从而保障技能实验实训课教学质量。这样要求学校将教学考核分一分为二,分为理论和实践分,教师参入的实验实训课规定占一定的比例。

二、认真落实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分制定教学计划 、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教学评价、辅导与课外活动、教学反思与小结七项内容,这七项内容都非常重要,其中难度较高的是前三项。

1、学习新课标,高质量制定教学计划

目前我们组织开发和制定的新标准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为目标,从而形成指导性文件。该标准要体现创新、创业理念,准确把握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新的突破。通过学习明确制定教学计划的要求:

1)遵循新课标,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编写项目化教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我校职业型教育应以实践为主,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为辅,教学计划内容也应各有所重。教学内容多采用案例教学,教学组织多采用学生分组结合项目进行,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到企业中结合实践学习。各分院应聘请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工程师、管理人员、风险投资专家等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不局限在校内和课堂内。

2)逐步渗透“跟单式”教学实践方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就业能力,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从社会实践中和实际工作中选题,把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科研成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激发学生的职业学习热情。整个过程要有单式记录,每个培养阶段都要有教师的评定。

2、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备课不是用来应付教学检查的,备课一定要注重教学设计。应针对年轻的新教师。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来共同做好课前准备,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尽快适应新的职业标准,教师们的教研应不局限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上,大家应互相听课,互相交流。经常在一起学习新标准,商定实验实训工艺规范,制定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项目商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3、以老带新、齐抓共管带动新教师的成长

为了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应要求担任课程教学五年以上的老教师带他们,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同时,要安排新教师在通过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备课、写教案、试讲、课后教研、小结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深刻认识教学常规要求,在齐抓共管下使他们对教学设计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

4、加强技能课的教学常规管理

技能课备课除了理论课的常规要求外还要求列出技能训练的项目、目标、教学步骤、所需课时数、所需设备、材料、工具、量具、学生的分组情况和着装要求等。技能课的教学常规重要的一块是课堂管理,特别是纪律管理,实验实训教学时学生较分散,纪律问题关乎安全问题和教学质量。教案上的要求应写出来,要求实验实训老师们对实验实训课的纪律要求等清清楚楚,对实验实训课的纪律管理要逐步摸索出各自的方法。

三、定期检查教学常规

1、计划落实教学常规的检查

在开学初将教学常规检查列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的次数和时间,并将计划在教研活动中公布和强调,让老师们都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的认真落实好教学常规。

2、及时反馈教学常规检查结果

每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后(主要是理论和实践教案),都要及时反馈。并在教研活动中安排时间点评好的教案,让老师每次课后都写教学反思,而且做到一次不落,使教学常规的落实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通过自检和互检确保常规检查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写好教案,自己每天对教案进行自我自检,同时拿出来让大家来检查。这样通过自检和互检,促使教学常规检查不再流于形式。

四、主抓实践课评优课

1、借助评优课提升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借助各种教学评优活动,聚集大家的力量和校外专家共同设计一堂课,除了采用“跟单实训”的研究理念和核心思想在这堂评优课上尝试着展示出来外,大家群策群力,借助这节评优课,仔细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通过听课,评课,一个个环节推敲,一个个细节斟酌,竭力呈现一堂完美的评优课。借助这堂评优课,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教师参与和反思,使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认真落实实践课,引导老师聚焦课堂

技能实训课的教学和管理方面,许多老师的经验非常缺乏。为了缩短经验积累期,快速提高教学质量。应以实践课为抓手,引导老师们聚焦课堂,共享经验和教训。通过公开课,让教师勇于展示自己相对薄弱的一面,通过实践课活动,在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快速成长。教务科应组织好每一堂教学实践课,努力搭建好这个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

五、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1、教研活动时间难保证

许多教师教学任务都很重,加上训场所的合理分配,以致教师们很难凑到时间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所以,大多只好见缝插针的利用第七、八节课活动,或者采用个别交流或小范围教研来弥补。

2、技能实训管理难度高

虽然技能实训课的课堂管理方面大家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但是实训场所的安全问题是第一位的,目前的生源质量,有些特别的学生,不服老师的管理和教育,在实训场里乱串。老师们既要组织教学,又要管理纪律,对这种现象有时很无奈。

第6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一、备课情况

(一)存在问题

目前,各科、各位教师备课成果的展示形式分别为:手写式、打印式、经验创新式。从检查结果来看,三种备课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并且问题还很突出:

1、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教师未将自己的备课成果展示不出来。听课后,拿不出教案,或者教案预设与课堂教学实际根本不着边。(学区领导在期初听课检查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从积极意义上讲,由于工作忙,光辅导学生批改作业,或者是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非常有自信,课虽然备了,但是没有书写教案。可以定性为没时间写或没必要写。从消极角度看,可能未研究教材,未设计教学过程,未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没有任何准备就上课了。两种角度看问题,哪个角度更贴近当前备课的实际状况。教师自有公论。

2、三种备课形式,都存在达不到学校要求的问题

打印式、经验创新式教案,原封不动的多。打印式教案,还有课堂实录的影子。经验创新式教案问题更为突出,学生变了,你未做任何修改,未做任何创新设计。不说你上课如何用,如果领导问我,创新在哪?我如何向领导解释?手写式教案,过于简单,基本的教学过程都看不出来。

(二)今后要求

1、必须重视:认真研读教材,读明白教材,读透教材。教师首先明白教材;充分弄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如何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其意图。实际上,备课就是你要引导学生学什么,这些知识分在几个课时完成,每节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在课堂分几个步骤来落实。想一想,你的备课是这样进行的吗?(个人认为,对教学光盘中的教学设计运用可以,但也要研究一下如何适应本班学生)

2、重温要求:见《新学期备课要求》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3、听后必查:每节听课后,在与教师交换意见前,要先看一看教学设计。

4、自查整改:每位教师要对照备课要求,结合今天点出的问题,进行一周的自查,确保教案是合格的。必要时,需要做一下弥补。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

(一)总体情况

1、作业整体情况较好。基本上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共查了语文作业本、同步训练、习作(低年级小本本);数学作业(低年级教师同步训练);英语、科学同步训练、作业。未考试科目未查。主作业都得到了重视,特别是语文同步训练完成效果及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2、学生完成质量较高(书写及正确率),老师批改及时。学生及时做了修改,有教师改后再批的过程。当然,各班送的基本上上很突出学生的作业。

(二)今后要求

1、语文、科学、英语同步训练做到统一要求,集体讲评,重点辅导(重点题型、重点学生)。语文习作(小本本)必须保证每月两次。可以实现每学期8次的最低任务。

2、数学作业量应该大一点,用教辅用书中的一些题型弥补其不足。同步训练,教单班的老师要统一批改,教双班、双科的教师可以灵活处理(同学互批、重点讲解、习题选用等角度)。

3、美术、社会等学科也要按照要求有作业。保证每课一次。

第7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一、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案撰写表露出教学设计环节理解错位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能遵守教案撰写的常规要求,保证教案栏目书写完整,教学过程设计严密,但部分教师备课缺乏学科责任心,备课敷衍应付。例如把课型理解错误,写成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目标叙写不规范,目标学习水平界定模糊,反映出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又如,教学方法书写与思维方法混淆,把归纳法、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控制变量法列为教学方法,英语学科把“听、说、读、写”当做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资源手段”栏目不太理解,直接书写为演示文稿和分组实验。很多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主干知识的罗列,失去了教学过程设计性的要求。教师对作业布置栏目书写过粗,直接写成“评价手册”。另外,采用电子教案的教师二次备课痕迹不明显,缺少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及时记录或教学环节设计上的二次修改完善,学校对采用电子教案的教师的二次备课质量无法监控。

2.教师个别访谈内容流露出学校管理仍有缺陷

从教师访谈看,学校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是少部分学校管理中不关注细节,管理线条过粗,执行环节不到位,存在着“三有三不”现象,即“有制度,不落实;有检查,不规范;有违规,不处理”。比如,有些学校的课程管理不够严谨,检查流于形式,有禁止教师提前上课或拖堂现象,但是监控和处理不到位,有时存在着小学科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学校有领导听课、评课的制度,但是领导听课后与教师的交流反馈不够及时深入,甚至没有反馈,一些部分薄弱教师的薄弱课堂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3.教师群体问卷结果暴露出个别问题依然突出

从问卷统计看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也有些问题暴露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中个别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关于“科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目标达成与反馈练习时间的规定”问题,仅有65%的教师保证每节课能够落实,说明全区建立“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还有一段路要走;关于对“教师备课教案有明确要求,及时反馈检查情况”调查分析,仅有73%的教师认为有明确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对教师教案撰写规定比较笼统,教师对教案的撰写还缺乏必要的指导;关于“学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举措”,仅有53%的教师认为学校有具体要求,说明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4.教学常规管理显露出中层环节执行缺位

教案管理要执行到位,必须按章办事。但从全区调研总体情况看,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在教学管理的落实,教学常规的检查方面经常缺位。主要表现在过分重视工作的形式而疏忽工作的落实,教学管理中层干部在教案的常规检查上出现记录不完整,一些问题检查不出来,或者检查出来的问题缺少必要的整改反馈。这说明了教学管理的中层在教学管理能力上的缺失,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细致的自我要求。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不少学校校长有很多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但是中层在落实与执行意识上还有差距。

5.校长听课评课制度仍需进一步落实到位

校长的听评课活动是了解教学的主渠道。只有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获得落实教学常规的指挥权、引领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学校的校长听课评课技术与方法还需进一步培训和指导。有些校长只听课不评课或不会评课;常听课不记录,课后与教师不交流或交流研讨不到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校长听课、评课的专业培训,做好听课前的“六项研究”,即选择谁作为听课对象、观课的参照标准、目前校本研修的真实状态、学校组织体系中各个岗位应有的职责、学校已经为教师上好课创设了哪些支持性条件、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通过“六项研究”,校长的听评课将更有针对性,同时能对课堂问题进行迅速归因,提高学校领导了解教学、诊断教学、指导教学和改进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五严”背景下区域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经验创新

1.加强学习,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

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面对“五严”规定与规范办学的新形势与要求,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培训。应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让全体师生认可和内化教与学常规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与新形势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新要求;还应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专业能力。从调研看,全区中学“小班化”实验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上,还没有能完全体现小班化的特点与教育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修订上,应当进一步突出小班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在制度制定上体现和落实“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的小班化的教育教学理念。

2.文化引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制度

学校管理要有制度约束,更需要有文化的引领。从调研结果看,目前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统一性内容多于个性化要求,学校很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内容相互交叉重复。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梳理和完善,应结合校情,紧扣原有办学特色与文化,进行简化、细化、校本化。在进行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必须立足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底线,渗透学校管理文化,追求校本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系,才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只有结合校情特点,操作简便、易于教师识别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才容易执行。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当突出校本性、包容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教师都明确自身的位置和自己努力的方向,把规范执行常规、提高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内需。

3.立足诊断,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缺位环节的持续改进

强化教育教学诊断功能,是持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立足科学诊断,才能够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学校管理者要建立管理诊断的制度,形成基于诊断的学校管理工作模式,这样才能建立持续改进的学校发展机制。因此,各所学校应结合本次调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培养自我诊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有效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再上台阶。

4.落实整改,进一步夯实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

在学校管理中,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最容易缺失的一环。任何一项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执行、抓落实的结果。学校校长要培养抓工作落实的技巧,争做一名落实型的领导。同时,学校校长要进一步营造“求实、责任、诚信、细节”的落实文化,即始终秉承“管理用数据说话,指导用服务说话,服务用行动说话”的工作作风。另外,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克服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的不足,简化制度操作流程,培养教学管理团队“落实的关键在执行力”的认识,学会管理好时间保证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落实,培养遇到困难拒绝借口的习惯,立足于不仅要做事,更要把事情做成。

5.明确目标,进一步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

第8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今年秋初我校由一所厂矿子校和地方小学合并而成。原来不同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老师不同的工作习惯交融碰撞在一起,既有互补,也有差异。在开学初的一次教研组活动时,围绕着“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的话题广大教师展开了热烈而具争议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备课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有效备课则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要想实现备课的有效性,必须逐步解决老师们在备课中碰到的让人困惑的问题。

备课的困惑

现将教研活动中收集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总结如下:

一、备与教不一致,为完成任务和检查而写教案。

1、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落实;

2、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突出重点与难点,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学具与教学用具的准备很不充分,没有很好的利用它们的直观性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4、针对超大班额中参差不齐的学生成绩,怎样分层次备课?

5、教案书写工整、漂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教学计划安排与实际教学时间差异较大

1、因知识的难度不同,有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完成,需要另外增加课时;

2、因新教材内容压缩,备课时需要补充内容;

三、几大关系难以处理

1、备课是以提高素质为主,还是通过大量练习应对考试为主?

2、大班额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精心备课需要时间之间的矛盾;

3、大班额中学生过多与人人动手实验和实践之间的矛盾;

4、备课时教师心里想将课堂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但上课时怕学生离开了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剧本”而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

四、“走秀”现象严重

1、公开课、示范课中只知道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观赏性”,以期得到听课者的好评,却忽视了学情分析;

2、教学反思是写给领导看的,并没有结合教学实际,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活动与探究”平时不用,只有公开课上用等。

长久以来,我们的备课工作着眼点仅仅落在其外显形式,即教案的呈现形式上。以教案的书写状况、教案内容的详略程度等来鉴定教师备课的态度和质量,忽略了教案形成之前的研究、探索的思维过程。于是乎,备课即为抄教案,一系列的教案检查、评比促使教案成了出自教者手而非教者心的手抄本,中看不中用。如何改进备课,使其真正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我从管理者学校领导和被管理者教师两个角度做了一些思考。

备课的思考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乃至学校基层都三令五申地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教育改革,可如今有些教育行政部门仍然采用的是以前那套繁琐滞后的教育常规管理要求,机械、僵化的检查方式,已经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改革创新的热情,束缚了教师们的创造潜能的发挥。教师们要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教学常规检查,按照上级要求,时常手都写麻的照抄书面教案,不仅要字迹工整美观,还必须诸要素齐全,这不是无形中浪费了教师们的大量时间吗?既加重了工作负担,又影响了备课的实效性,与教学管理的初衷简直成了大相径庭。

大多数学校管理者都制订了比较详细的备课制度,这样做在教案检查时既可有章可循,又有助于消除教师惰性避免教师囿于旧教案。管理者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忘记了被管理者是人,既然是人,就不能全靠制度规章来约束教师,还得考虑如何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得考虑实际情况。而事实上旧教案也有可借鉴的地方,只要教师修改得当,当然我们反对一字不变的照搬旧教案,因为不管怎么改怎么写我们备课的唯一目的是真正上好课,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目的。既然备课的目的是上好课,为什么我们的管理者如此看重备课的书写,备课的条条框框呢?为什么我们的管理者不走进课堂去听听老师们的课呢?要知道这才是我们的实质所在!

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以及教学任务普遍不轻的现实背景下,大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便采用了“拿来主义”的做法,机械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或教案出版物,因为,不写教案或所写教案数量不足,就会被认为是教学不认真的重要依据。所以怨声载道,牢骚满腹,能简则简,能草则草,一个目的就是图完成任务,这样的备课对教学又能起多大的作用?

那我们还要不要备课呢?我想任何人都不能说教师不需要备课!我们所要淘汰的应该是重复性的、无效(低效)的抄写教案而已。那备课低效的症结又何在呢?我认为在于教师的倦怠和管理的有效性之间的差异。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任何形式的备课都会蜕化为无效、重复性的应付措施。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备课改革的根本在教师,教师改变的根结在需求,需求产生的保证在引导,所以我认为有效备课改革工作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注重自我的学习和实践,多学习其它学校备课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以指导本校备课管理工作。

2、学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教师在备课方式、方法、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切实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3、备课改革不应一刀切,应综合教师教龄、所授学科、个人能力、学情诸方面因素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不同教师可根据个人特点采取写详案或简案,备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4、学校应着眼于备课服务于教学这一基本功能,完善当前评价机制,注重检查备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检查注重课堂教学效益。

第9篇:课堂常规教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教研活动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的理念,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校本教研的切入口,强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措施:

1、认真学好理论,不断更新观念。

(1)要求本组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围绕“减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要求本组教师坚持通读二、三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2、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备课内容上课,做到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把握好教学进度,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落实常规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键是落实常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要求本组教师在对照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牢固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要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检查,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坚决杜绝教学工作中的随意现象。对教案的编写、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复习辅导、成绩考查等环节,采取教师自查、教导处抽查等形式,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现象责成当事人及时整改。

3、开展校本教研,服务课堂教学。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成立七、八、九年级备课组,明确备课组长(坚持落实在本学年每一位老师至少主备两节)每次备课都要有主备人,详细解说本专题直至某一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主备人开始授课,教研组老师听课评课,主备人修改教案,继续授课,最后教案生成。

(2)加强课堂教学研讨。要把抓课堂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组教师要认真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形成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都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加大听课密度,统筹安排好公开课(观摩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让教师在听课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努力钻研业务,规范教学行为。

(1)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

(2)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

(3)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4)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

三、活动安排:

第一、二周:个人备课;

第三周: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组织优秀教师精彩课堂展评的集体备课)

第四周:教研组活动,安排近期的相关工作;

第五周:集体备课;

第六周:全校师生朗诵比赛(中小学语文教研组)

第七周:中语组互听互评活动

第八周: 集体备课

第九周:中语组老师读书分享交流;

第十一周:七、八年级组学生读书分享活动

第十二周:集体备课

第十三周:各年级备课组对半学期集体备课反思交流

第十四周:集体备课

第十五周:备课组活动,九年级古诗文默写比赛;

第十六周:集体备课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方法交流会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