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系统理论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系统理论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系统理论的概念

第1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摘要: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一是忽略译者的主观性,没有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来;二是忽略其他社会因素,诸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完全没有加以说明;三是对核心概念的标准定义不清,对于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的标准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关键词:多元文学系统;局限性;理论;不足

一、多元文学系统理论简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多元系统。翻译文学被佐哈尔定义为多元文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通过其在多元文学系统中的位置来研究翻译文学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以便于更加客观有效地了解和发现文学翻译的规律。

佐哈尔认为,存在着三种情况,使得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佐哈尔认为,如果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这就意味着引领着文学形式库的创新,并会对文学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时,作品的原创与作品的翻译之间不再有很严格的界限,翻译规范很有可能过于异化,而翻译作品存在着忠实性和充分性相统一的趋势。主流的翻译作品都是由主流的作家翻译的。在这样的文学模式的构建中,翻译这一行为引进了新思想,引进了新的语言和模式以及技巧。

多元系统理论的提出,在翻译研究方面可谓是创新之举。多元系统理论从以往的纯翻译研究扩展到了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从该理论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会随着当时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中的地位而变化,以满足不同的翻译需求。但是,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将是接下来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

在多元文学系统理论中,佐哈尔仅仅详细论述了文学或语言多元系统,因此该理论还有需要完善之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一是忽略译者的主观性,没有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来;二是忽略其他社会因素,诸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完全没有加以说明;三是对核心概念的标准定义不清,对于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的标准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1、忽略译者的主观性

根据多元系统论,在周而复始的系统运作之中,译者的主观性成为系统之外的因素,这是多元系统论的一大缺陷。拟译文本的选择不仅仅是由对多元系统起支配作用的情况决定的,译者的主观性也对文本的选择起直接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译者会尽可能选择与自己风格一致的文本,或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体裁,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译文质量。在这一方面,译者的主体性不容忽视。

此外,多元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策略选择的规则,但实际上,译者不是机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多元系统理论一再强调并规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并不符合实际,明显剥夺了译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强调客观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

2、忽略其他社会因素

多元系统理论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抽象简化,简单地认为译入语的文学形式库就能决定翻译文本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但实际上,多元系统理论所提供的规则只是一方面,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更是要考虑之前提到的译者本身,以及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

佐哈尔并没有从真正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文本的产生,而只是将假设的结构模式和概括的理论用在了文本上,并分析其与事实的相符度。但是,多元文学系统中的“元”不能仅仅是某类文学,还应该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进来,并加以详细地说明。而佐哈尔仅仅在其理论中简略提到了以上因素的作用,并没有将其对于多元文学系统的影响一一加以说明。这是多元系统理论的不足所在,也是多元系统理论可以丰富并加以挖掘的地方。

3、没有关键概念的明确标准

在多元系统的概念中,处处可见作者对于多元文学系统理论核心概念的定义,如一级、革新等等。然而我们不由得会产生疑惑,这些一级与二级、强势和弱势、中心与边缘的标准是什么?

以我国民国时期的多元文学系统为例,一部分认为我国的文学系统亟需变革,因此主张直译,如鲁迅等;而另一部分则认为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仅需吸纳西方文化的一些特色,因此主张意译,如梁秋实等。所以说,判断一个文学系统是“强势”还是“弱势”、处于“中心”还是“边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那么,怎样判断一个文学系统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状态?标准在哪里?佐哈尔在他的理论中并没有给出标准。也就是说,佐哈尔自己也没有对这些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仅仅通过主观上的分析来进行判断。

三、小结

科学告诉我们每个理论都有局限性。佐哈尔的理论产生土壤在以色列文化,放之四海,必然存在着与实际不甚相符之处。首先,多元系统理论忽视了译者自身的三观取向,没有考虑译者的主体能动性。其次,该理论对于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因素考虑不够深刻,还可以继续完善和挖掘。最后,佐哈尔对于理论内的一些核心概念定义不清,存在着一定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色彩。因此,我们在分析文学活动现象时,要批判地、辩证地来运用该理论。可以看出,多元文学系统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只有充分认识到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理论贴合实际,进而完善理论、使多元系统理论具有更大的普适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J].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4).

[2]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4).

[3]谢世坚.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4]林萍.贡献与局限:多元系统理论评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1).

第2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 整体研究 衍生研究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力量。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对于其发掘区域优势,充分调动区域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理论成果,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衍生研究三个方面来说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的产生是一个演化何积累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溯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创新理论,从而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的范畴,提出了创新理论,并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1] 

第二阶段是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门斯(1975)在其《技术的僵局》一书中分析创新与经济发展周期的规律问题时,研究了基本创新的集群式出现的现象。创新集群概念的出现可以被看作创新系统概念的一种重要形式。[2] 

第三阶段是英国学者弗里曼在1987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3] 

第四阶段是随着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众多学者发现,如果缺乏区域的支撑,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会特别的空泛和笼统,不能很好的解释区域层面上的创新活动,因此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1992年,英国学者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在其后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而开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先河。此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从整体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分支。而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产生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之后,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深化之后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延伸,它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区域化和本地化。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涵义 

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是:企业及其它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的从事交互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库克的定义:(1)交互学习;(2)环境;(3)根植性。[4][5] 

还有其他国外的学者也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定义。瑙韦莱斯和里德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一套经济的、政治的和制度的关系,能促进知识迅速扩散和产生最佳业绩的集体学习过程。”[6]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从国外迅速传到了国内,国内众多学者在借鉴国外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众多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定义和看法。如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格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7] 

丁焕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新、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8]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综合分析已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 

国外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是阿希姆和艾萨克森的观点。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两类主体和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第一类是区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同时包括其支撑产业;第二类主体是制度基础设施,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4] 

在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构成有多种看法,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胡志坚和苏靖认为,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要素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其中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9]张敦富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创新结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组成部分。[10] 

综上国内外各种观点,这里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三个子系统,即主体子系统、运作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主体子系统有三个要素:一是企业;二是研究和科研机构;三是中介机构。运作子系统主要是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即创新运作的各个环节。环境子系统是指政府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一般性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研究是侧重于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的区域竞争能力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贡献。黄鲁成(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具有:(1)协调功能;(2)催化功能;(3)化险功能;(4)解惑功能。[7]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衍生研究 

(一)区域创新的过程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过程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运行机制;另一个是区域创新的模式研究。 

1、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运行机制形成并运转正常,区域创新系统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人认为主要包括:(1)利益驱动机制;(2)学习培训机制;(3)决策信息机制;(4)竞争协作机制。[11] 

2、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 

纵观国内外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论述,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分为线性模式和非线性模式(网络化模式);另一类是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1)线性模式与非线性模式。 

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观点提出于20世纪60、70年代。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一般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 

内尔森等学者较早的提出,由于创新过程的长期复杂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企业创新能力不能仅仅限制在单一的企业内部,创新过程不再是简单地按照原来地线性模式发生。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地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地结点,而创新地来源也扩展到企业地供应商、客商以及内部地市场化过程。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以上地创新模式可称为非线性模式。 [12][13] 

(2)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学者傅家骥在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个基本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发展模式。(1)自主创新模式;(2)模仿创新模式;(3)。[14] 

(二)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是由1985年成立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率先提出的。他们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提高了本地的创新能力。有国外学者认为(aydolot),本地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作为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决定作用。还有国外学者认为,创新环境是指整个地域生产系统的创新问题。创新环境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对于生产问题和市场机会的共同理解、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行为模式、企业利用技术方式等,更应考虑到企业外部的技术文化、技能、劳动力市场等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因子的创新环境。[12] 

四、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评价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自上世纪末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并很快的与实践相结合。但毕竟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都是以案例为基础,不同的案例都有不同的政策环境和组织结构。且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一些基本概念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不同学者在界定区域创新系统时具有不同的创新观点。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缺乏对创新服务的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往往基于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这些企业既是新技术的生产者,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在一个交互式网络创新环境中,中间服务部门起着催化剂和协调者的角色。对于创新服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创新系统理论缺乏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以对具体地区的创新系统描述为主,缺乏系统和规范化的分析指标体系,即无法对一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较为完善的分析。评价体系的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的深入发展,并使理论研究更多的停留在实证分析上。 

(4)对某些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创新的分析研究较多,而对于落后地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如何根据本地区的优势构建自己的区域创新系统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schumpeter j a 著,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谓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3] freeman c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 london: pinter, 1987 

[4]顾新著,区域创新系统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魏后凯 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 naulaers, c. & reid, innovative regions? a comparative review of rethondes of evalua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potential.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7]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技管理,2000年3月,第21卷第2期 

[8]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科研管理,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9]胡志坚和苏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科技日报,1999,(05) 

[10]张敦富著,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王丽丽,面向知识经济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山西科技,2000(06) 

[12]盖文启著,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德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 coerse)。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 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 thinking)”(Germain & 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 fit)”(German&

Gitterman,1995)。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 example, Lee, 1994; Simon, 1994; Solomon, 1976, 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动(Torre 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 施教裕, 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 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

[4]许莉娅 .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第4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自我分化 焦虑 自主学习 学业自我概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计划项目12JK0302阶段性成果。

美国心理学家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为研究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自我分化能力作为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区分理智思维与情绪反应的能力,即在重要关系中平衡亲密与自主的能力。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其心理更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更强。[1]

国外研究表明,自我分化与社会焦虑、人际关系、心理社会发展、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以及心理适应、心理健康都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

1.自我分化与焦虑呈负相关。Bowen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与他体验到的焦虑呈显著负相关。Nancy则发现自我分化不良的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更能体验到内心的痛苦和焦虑。Skowron认为,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拥有良好的心理调整和社会问题解决技巧。

2.自我分化与自主能力呈正相关。一些自我分化与自主性的研究结果指出:青少年若和父母的情感是隔离的,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越低,自我分化水平和适应能力也越低(Williams & Small,1986)。

Bowen自我分化理论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但国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家庭治疗和心理咨询方面,而国内有关自我分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研究只在介绍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时提及自我分化的概念,还未见实证性研究。本文将自我分化能力引入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助于降低其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学习者的自我分化力

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family systems theory)家庭是一个情感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在情感上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在学校生活中,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似家长,同学似兄弟姐妹。在班级中,班级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在思想和行为上会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自我分化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者的情感状态都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个人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很大联系。

根据鲍恩的家庭系统理论,分化能力高的人一般具有独立的思想,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目标,能够理性地看待事物,不易受他人的影响,而分化能力低的人要么没有主见,摇摆不定,要么完全忽视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同样,在学校生活中,自我分化能力高的学生一般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勤于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而且他们一旦认准目标不会轻易放弃,最后的成功往往属于他们。

本文从“自我分化力”的角度入手,结合内外因等不同因素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造成学习者学习成绩巨大差异的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自我分化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

学业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学业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比较稳定的看法,是学生对于自己完成某些任务的自我评价和判断。[3]

学业自我概念会对学生选择何种学习任务、遇到困难的坚持性及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产生影响。以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在学习上不断经历失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丧失信心,最终产生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为了避免失败,他们逃避学习、学习动机逐步降低,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越来越差。由此可见自我概念的形成会受到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已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反过来压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2.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尼克洛斯(Nicholls)等人认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有两种方式,一种叫任务卷入(task involvement),另一种叫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任务卷入是指个人希望通过自主地完成任务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任务卷入者不会把成败看作是对自己自尊的威胁,它可以增强个体完成任务的内部动机;自我卷入是指个人通过与别人比较,以成功或挫折来肯定或否定自己的能力,它往往与自尊相联系,削弱个体完成学习任务的内部动机[4]。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属于自我卷入,他们常常根据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态度,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这正是学生自我分化能力偏低的表现。我国的教育教学通常是更多地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情感认知方面的因素,显然这样会加剧自我概念偏差的那些学生的挫败感,因此这类学生就会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动机,产生厌学情绪。

3.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第5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二语语块发展 动态系统理论 基于使用

一、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及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词汇语法二分法的观点被打破,作为词汇与语法的接口结构,语块受到语言学界的日益重视,语块发展研究成为近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之前的语块研究大多采用传统单一视角下的研究范式,忽视语块发展的交互性、整体性及复杂的动态性(戴运财,王同顺,2012:36),无法形成完整全面的二语语块理论。因此,采用多维视角,充分结合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理论优势,站在更高层次看待语块发展是当下的研究新思路。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简称DST)作为一种新型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在理念上突破简化论(Reductionism),即以分离的方式研究影响因素,最后将发现聚集起来以解释整体的方法论(Larsen-Freeman 2007),认为由于系统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及因素间具有交互性,应注重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异性,采用整体论开展研究(de Bot et al. 2005),探索复杂系统各子系统间及系统本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理念无疑与当下语块发展研究的需求不谋而合。2013年,Larsen-Freeman和Cameron已对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语块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形成了“语言使用型式”。因此,在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探讨二语语块发展,具有可行性与理论价值。

此外,DST虽然作为生成主义的批判者出现,但并不完全排斥普遍语法的部分观点,而是对传统理论整合之后的升华(李兰霞,2011)。同时,DST与“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兼容,与涌现主义、构式语法等理论有相通之处。鉴于此,本文以“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石,以动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在语块本体、认知心理、社会环境三个维度上分析语块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旨在完善语块理论研究,为其相关应用研究的开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二、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语块发展

动态系统理论源于应用数学,本是一种纯数学范式,用来研究复杂系统随时间流逝产生的动态变化。目前,DST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等多个领域。其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始于美国学者Larsen-Freeman,基于混沌论,她比较全面地阐述语言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上奠定DST的理论框架。随着国内外研究的开展,学者们将复杂系统总结为多个基本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非线性、自组性、自适应性、初始状态敏感性等,下面将选取复杂性、动态性及非线性特征结合语块发展进行讨论。

(一)DST与语块界定及语块子系统的复杂性

基于使用的DST认为,语块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语块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语块本体,即语块界定的复杂性及语块子系统的复杂性。

由于语块本体结构的复杂性,无法进行全面的拆解,因此往往被当作整体进行研究,这就给回答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语块”带来了困难。纵观国内外语块研究发现,有关语块概念的名称就多达50多个,例如:程式语(formulaic sequences)、词块(lexical bundle)、多词表达(multi-word expression)、构式(construction)等,语块的概念界定更是尚无定论。由于出发视角和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Wray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将程式语定义为一组预制的连续或非连续的单词或其他成分序列,在使用时从记忆中以整体形式提取或存储,不经过语法生成,也无法进行语法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Goldberg定义构式形式与意义/功能的结合体。从社会学角度,Burdelski和Cook定义其为交际中反复高频出现的多词单位。至于本文使用的“语块”,于1975年由Joseph Becker提出“预制语块”,指出“我们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从大脑的词汇库中调出那些‘预制的’短语,经过细微的加工,就可组合成比较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使它们变成流利的语言来填充我们概念上的某些空白”(李更春,2013)。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开展,学者们已逐渐意识到各类定义的不全面性,因此,各类定义趋于融合,开始变为广义概念,但Z块的复杂性还是决定了几乎不可能下一个全面的定义(本文使用“语块”代广义概念)。

DST观点认为,语言的复杂性在于它是由诸多子系统组成的,“即每个系统都永远是另一个系统的一部分”(de Bot 2008)。语言系统本身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更小的子系统(de Bot et al. 2005:19)。对语块系统而言,其本身包括结构、意义、频率等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包括更小的子系统(段士平,2014)。例如:语块结构的长短、组成部分的固定性与可替换性、意义透明的可分析性与语义晦涩的习语性等。众多子系统组建成一张复杂联通的网络,彼此之间交互作用。“一个系统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系统的变化,高层系统的表征由子系统交互作用而浮现出来”(Larsen-Freeman 1997)。另外,二语学习者本身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受到认知环境、社会环境、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处于开放变化的状态,这使得语块系统,作为学习者内部的子系统,对于环境中的输入开放,对外部输入会进行自组织反应。DST综合基于使用的理论和涌现主义观点认为,正是在使用中系统通过自组织才使得复杂性得以浮现(Bybee 2003)。

(二)DST与语块发展的动态性

DST认为语言系统由于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及系统整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对于语块这个复杂系统,其发展过程也具有动态性。一方面,语块的实际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语块会增长或衰退,即语块发展序列的动态性及语块本体属性发展的动态性。

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认为,语言知识源于语言使用体验,构式语法下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即人们在后天语言使用交际当中习得的形式和规约意义的配对(Goldberg 1995:4)。语言学习就是构式学习,学习者最初以语块的方式逐一接触具体的语言实例,进而在实例体验中抽绎出带有规律性的语言型式(pattern),最后形成高度概括性、抽象化的构式(王初明,2011)。整个过程依赖于人具备的生理条件及基本认知能力:抽象、图式化、比较、固化、组合、联想等,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随着学习者实例体验的增多,心理认知机制的增强,语块的发展成为一个从具体逐渐抽象化、图式化的动态拓展过程,具体词项消失,大量符号结构浮现和固化,形成联通网络上的节点,并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语言知识库,形成错综复杂的格局。这种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实例输入到抽象固化,再到最后学习者自发式输出都会基于使用随着交际情景的各种变化呈动态发展。因此,语块的发展序列存在着动态性的特征。

此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认为,语块是交互使用涌现的结果。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语块本体保持稳定,但随着语言使用及社会环境等变化,语块本体的某些属性会做出自适应、自我重组,呈现动态性。其中引起变化的重要因素就是频率。

语块本体属性变化之一是语义变化,表现为语义引申、旧词新意。例如;be going to的原意是方向标识语“走向、去”,后来演变成为一般将来时的标识,表示“打算和意图”(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Follow原意为“跟随;(按时间、顺序等)接着”,后来引申出表示因果关系的意义,相当于because of(eg: Dickens died in 1870 following a collapse.)。中文中“美女”本用来特指相貌美丽的女子,现引申出泛指女性的用法。语块本体属性变化之二是语音变化,表现为语音缩略和语音融合。例如:上文提及的be going to的发音最终演变为缩略词gonna;don’t,and,just等词在高频使用的词汇中[t/d]弱化现象十分明显;中文口头禅“我告诉你”因较高的使用频率发音省略为“我告你”;“是这样子”也被省略成为网络常用语言“是酱紫”。这两种属性变化都可归因于频率的影响。使用频率高,使得实例体验增多,语块的新意义及隐含意义易固化、语法化,变得约定俗成,隐含意义浮于表面;说话者对发音动作熟悉程度的提高,为方便大脑内部的传输过程,采用语音弱化、缩略、融合的形式提高发音效率。

(三)DST与语块发展的非线性

DST认为,二语学习是基于使用、基于项目(item-based)的学习,是一种非线性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掌握了这个项目,再转向下一个项目”,甚至单个项目的学习曲线不是线性的,“这个曲线布满了山峰和低谷,进步和倒退,而且跳跃式前进”(Larsen-Freeman 1997)。这对于二语语块学习也是如此,S.W.Eskildsen通过对两个被试进行“二语学习者基于实例学习英语问句的发展序列问题”的个案研究,证实了学习者的语块习得过程充满着不可预测性、个体差异性,依据交际情景及使用频率,语块会发生增长或衰退。另外,其他研究发现,语块习得过程往往呈现U型曲线和“高原现象”(段士平,2007:27)。

这种非线性可以归因于语块系统的全面联结性和交互性。交互性可分为语块内部之间及与外部之间两方面。语块内部的交互性主要是指常说的“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由于系统的多种成分在多个层面上相互联结,交互变化,因此,某个变量细微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甚至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变化(de Bot et al. 2007)。语块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点的改变会对其他位置产生牵连影响,且影响大小会因紧密程度而存在不同,这就意味着语块本体的发展不会呈线性。语块与外部之间的交互性体现在语块本体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认知因素及学习者外部的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语言涌现论认为,语言发展和语言使用是在语言行为主体和主体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中涌现出来的(Ellis & Larsen-Freeman 2009)。学习者主要通过对话的形式,获得情景认知,利用频率影响,推进语块的固化、抽象化及图式化过程,从而推进语块的学习。由于环境中高频实例输入的不同,学习者形成语块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存在差异,使得整个语块发展过程不会沿着固定的线路进行,即呈现非线性的特点。

三、结语

动态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超越了传统科学简化论的方法,强调以一种更宏^的多维度视角来研究复杂整体。语块作为一种接口结构,作为词汇到语法的连续体,否定了生成语法中的二分法,强调基于使用的实例体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因此,在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看待语块发展,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语块、掌握语块发展。本文以动态系统理论为主,结合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涌现主义、构式语法等多个理论,探讨语块系统内部及语块本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探讨中可以得出,语块内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整体,其内部的子系统与次子系统全面联结、相互作用,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语块的理解受到学习者心理认知机制的影响,突出表现为抽象化及图式化能力等,使得杂乱无章的知识输入被编织成学习者大脑内有序的语言知识库。此外,语块的发展过程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频率。同种外界输入的接触频率越高,越有利于语块系统发生自适应、自我重组,进行语块固化、图式化甚至语法化过程。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语块系统受到来自语块本体、心理认知、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相互影响,因此其发展必然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并表现出发展序列非线性的特征。当然,本文仅从理论层面对语块发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语块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新视角,丰富和完善对语块本质的理论认识,进而为语块在教学等各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希望有更多利用实证研究出现,推进二语语块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Burdelski, M. & H. M. Cook. Formulaic Language in Language Socialization[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2(32):173-188.

[2]Bybee,n J. Mechanisms of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The Role of Frequency [A]. In R.Janda & B. Joseph(eds.). Handbook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C]. Oxford: Blackwell, 2003:602-623.

[3]de Bot, K., W. Lowie & M. Verspo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M]. London: Routledge,2005.

[4]de Bot,K.,W.Lowie & M. Verspoor.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7(10): 7-21.

[5]de Bot, K. Introduction: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s a Dynamic Proces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8(92): 166-178.

[6]Ellis, N. C. & D. Larsen-Freeman. Language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J]. Language Learning ( Special issue, Supplement 1),2009(59).

[7]Eskildsen,S.W.What Counts as a Developmental Sequence? Exemplar-Based L2 Learning of English Questions [J]. Language Learning, 2015,65(1): 33-62.

[8]Goldberg, A.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9]Larsen-Freeman, D. 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7(18):141-165.

[10]Larsen-Freeman, D. On the Complementarity of Chaos/Complexity Theory and Dynamic Systems Theory in Understanding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J]. Bilingualism, 2007(10):35-37.

[11]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Complex Systems Perspectiv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200-213.

[12]Larsen-Freeman, D. & L. 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3.

[13]Wray A. Formulaic sequ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Principle and practice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21):463-489.

[14]戴运财,王同顺.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2):36-42.

[15]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J].国外外语教学,2007(4):27-32.

[16]段士平.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二语语块发展研究[J].外国语文,2014:67-71.

[17]李更春.程式语的术语和定义问题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81-86.

第6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复杂性 系统 和谐物流

《现代汉语词典》把“和谐”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以说,“和谐”是事物的理想状态,或者说是我们做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和谐无处不在,除了人类社会本身需要和谐外,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流通、商流与物流、物流各环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等)之间也需要和谐。

2005年靳伟撰文指出了“物流和谐”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对“和谐物流”的有了认识,在2006年第四次会员代表工作大会上中国物流学会陆江会长在题为《继往开来 锐意进取 努力开创物流学会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指出今后以后物流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放在“和谐物流”等物流环境的建设上来。可见,如何构建和谐物流成为了未来物流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从此,也正式揭开了对和谐物流研究的序幕。目前,对和谐物流的研究,还是比较初等的,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使用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和谐物流的构建并提出对策性建议和具体实施策略。

一、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现状

复杂系统理论科学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 可以说是一场新的思维方式变革运动。复杂系统理论诞生在科学与人文并驾齐驱的时代,是多种学科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既企图超越自我,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又想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的矛盾调和的产物,正如普利高津所说“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目前,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已遍及世界各地,观点纷呈,新见迭出,成为一种具有世界规模的科学思潮。

尽管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得到较大的发展, 但对于复杂性的概念界定, 以及复杂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等问题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共同的研究纲领。正如成思危所说“复杂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 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 预测其变化, 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这也就是生物进化、技术革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因。”

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学科体系结构观点, 每一门类的科学至少都应具有:“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的结构。目前的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已经有大量著作问世,相关文献也在增多,世界范围内的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已不可能是某个学科层次的现象,而是从工程技术到技术科学,到基础科学,然后再到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这四个层次都有大量工作。复杂系统理论研究还显现出强烈的跨学科性,在处理与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力图超越还原论, 建立复杂性的思维模式和科学范式。总之,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已初步形成繁荣局面,代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全局性的新动向。

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中, 有三个动向有特别意义:

“首先是诺贝尔奖得主普利高津和艾根,以及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哈肯等人的先行介入, 他们基于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成就探索复杂性, 引起广泛关注,标志着从基础科学层次开始了复杂性探索; 另外是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安德森、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等科学家积极推动建立的圣菲研究所(SFI),专门从事复杂科学研究, 试图通过学科间的融合来解决复杂性的问题, 给世界科学界带来的震动非同凡响;第三是1999年SC IENCE杂志的专集《复杂系统》, 精心组织了一批在物理、生物、化学、经济、生态、地理环境、气象、神经科学等前沿学科工作的著名学者探讨各自领域的复杂性, 有力地表明了到世纪之交主流科学界对复杂性研究的明确关注和认可,极有意义。

二、复杂系统理论与和谐物流的关系

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协调、和谐、共生,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物流系统亦是如此。物流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货物,以及信息组成的大的特殊形态的系统体系,在这里,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写:“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物流大系统包括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传递等各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各个领域和部分也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系统的结构性,物流结构就是物流系统的相对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作用的结果。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和分析各种各样的系统的共同特性, 拟找到适用于不同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并基于各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从各个领域、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 同时避开具体事物、现象、过程的具体特性, 用抽象的方法探求不同系统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因此, 复杂系统理论虽然涉及诸多学科,但很难说属于某种具体学科或者说是几种学科内容的叠加。用复杂系统理论来诠释物流, 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物流本身各要素的联系,要素和系统的联系,系统和子系统的联系,系统和环境的联系,以及物流现在的联系和状态与将来的联系和状态的关系,而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共生是和谐物流的基础。

物流中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使人们不得不将物流系统中各环节共同发展摆到议事日程中来。21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更出现了很多大的、复杂的物流经济问题、物流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多以系统的面貌出现,要求从整体上加以优化解决。复杂系统理论本身以自然界和思维领域的复杂现象和复杂结构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不仅有自然科学而且有人文科学,是新型的横断学科。该理论本身对学科的广泛涉猎使其处理复杂性问题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不局限于某个具体对象,对于一切具有整体性或与整体性有关的问题,如事物(系统)的组成、结构、属性、演化、发展等都予研究。

从特定意义上讲,和谐物流不是物流制度的概念,而是一种物流状态的概念,是一种系统,一种比较复杂、比较完美的自组织系统。在和谐物流中,各个子系统相互影响,互相牵制,“和谐物流”就是物流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物流的内涵涉及人与人,人与物流,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 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复杂系统理论作为综合时代的综合科学,他既能拓宽人的视野,又能深化人的思维层次, 既注重分析又注重综合、既注重矛盾、竞争又注重统一、协调, 在崭新的复杂丛生的知识整合时代,系统地处理和谐物流的新问题、完善整个和谐系统的建构,具有理论上责无旁贷的指导意义。

三、构建和谐物流的意义和作用

1.和谐物流是物流的精髓

物流科学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组成的系统科学,这七个环节之间是一种互相联系,互相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有人称其为二律背反的关系。物流之所以称其为新兴科学,就是因为把这七个环节,即多个传统产业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有效地解决了它们的均衡配置,使其做为一个综合体,通过计划、控制和管理,实现整体效率最佳、成本最低。如果没有物流各环节的组合、协调与和谐运作,就没有物流科学而言。

2.和谐物流是物流管理的主体目标

由于物流是一个范围广、领域多、规模大的系统工程,因而,物流和谐注定是物流管理的主体目标。尤其像我们这种幅员辽阔、流通渠道复杂、体系纵横交错、物流刚刚兴起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各相关政府部门、各相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地方保护有碍物流和谐,也是物流管理中需要妥善解决的课题。企业物流和谐也是如此。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和废弃物物流应该是一个贯通的整体,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各种物流要素紧密匹配、协调整合。

3.物流和谐是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根本保证

物流和谐不仅要求物流管理方面的和谐,也要求物流技术方面的和谐;不仅要求物流本身的和谐,还要求物流与其他相关活动的和谐。比如物流与环境的和谐,物流与生产的和谐,物流与销售的和谐,物流与海关、“三检”、货代、理货、金融、保险的和谐等。如果物流与环境不和谐,则会产生运货卡车废气、震动和噪音等公害;如果物流与生产不和谐,就要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如果物流与销售不和谐,则必然导致市场占有率缩小、经济效益降低。目前我国物流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其原因之一就是各种物流相关要素分割、衔接不好、环环脱节、层层浪费。

四、关于构建“和谐物流”的对策性建议

如何实现和谐物流,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物流”系统运行的各种物流机制。这些物流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物流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物流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物流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物流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作用产生秩序。“和谐物流”的自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物流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 包括开放的流通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物流机制的协调、合作,使物流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

1.开放的流通机制

和谐物流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物流,因此,和谐物流应是商品、信息能自由流通的物流。以打破物流中各环节之间的壁垒,促使处于物流各环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商品和信息不断推陈出新,缓解商品积压、信息渠道不畅等造成的物流各环节间的不协调,缓和物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冲突。

2.有效的调控机制

当物流与环境不断进行交换的同时,从环境输入物流的并非都对物流有利,有些东西不能输入,有些东西需要输入,输入多少,如何输入,这都需要调控、管理。同时,物流对环境的输出也不是任意的,有些东西不可以输出,有些东西可以输出,输出的数量、方式同样需要调控、管理。像现在困扰人们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处理、回收、循环问题。

3.统一的整合机制

人与人,人与物流,人与自然甚至人自身都是复杂的统一体,相互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谐物流应有效的协调各方利益,以服务人类为前提,兼顾各方。物流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物流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如今的物流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协调物流内部各环节利益引起的。所以,应统一协调、考虑各方的多种利益层面,引导合理的利益流向,减轻、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冲突。在维护好各子系统自身利益的同时,统一协调, 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效益最大化。

4.完善的稳定机制

我们不讨论没有一点稳定性的物流系统, 因为这种根本无法运作的系统是没有用的, 同时讨论在所有条件下都极具稳定性的系统也没有意义, 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就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现实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如物流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物流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人与心灵的对话。和谐物流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物流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

5.发展的创新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元化的进程,和谐物流的活力需要从整体上将其组成成分按系统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其整体性,各组成成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简单地等于局部之和,从子系统到大系统,不仅有量的积累,更主要的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和谐物流是相对成熟的一种物流状态,但是它不是停滞不前的,和谐物流的和谐就在于它将系统零散的各个部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突现出各部分不具备的功能,如整体的形态、整体的功能、整体的特性、整体的行为、整体的困难、整体的解决方案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可能地将新知识、新信息、新能量运用到物流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

五、构建和谐物流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建立高效、权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政府对于物流产业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政策,清除地区和行业壁垒营造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其次,优化资源配置。做到资源共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和谐的环境中协调流动。

再次,要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公平、规范的竞争规则体系。我国目前涉及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不少是条块分割体制下形成的部门性、行业性.地方性规章.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一体化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要在参照国际惯例全面清理现有物流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有利于我国现代物流规范竞争、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我国物流发展尽快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

此外,各相关方面要联合互动。形成合力.现代物流发展涉及方方面面,要建立各相关方面协商、协调、协作的良性机制.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企业积极运作行业协调自律的统一、高效、和谐发展物流的新局面。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这个复杂性丛生的物流系统中,追求和谐和协同并非易事,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谐物流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的、有序的自组织系统,这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话,协调,各学科的整合、并进,无不需要哲学的思考,从千头万绪中找到相互之间最根本的联系,这或许就是我们的责任。在新的时代,人的文化实践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这要求我们思考问题不能处于封闭的状态,而“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地点、时间,又永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总体。”

总之,构建人与人和谐与冲突张力失衡的基本原则,构建人与物流利益道德的价值规范标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系统桥梁,是在实现和谐物流全面和谐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普利高津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 (3):20

第7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线性系统能控规范型MATLAB

AlgorithmicanalysisofLinearsystemLuenbergerControllable

StandardModel

1前言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是线性系统理论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广泛的一个分支。状态空间法中,用以表征系统动力学特征的数学模型是反映输入、输出变量和状态变量之间关系的一对向量方程,称为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状态方程)

(输出方程)

这是一种时间域分析方法,在系统的分析和综合中,所涉及的计算主要为矩阵运算和矩阵变换,MATLAB为此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线性系统能控规范型的实现,在线性反馈系统的状态变量反馈和含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变量反馈系统的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线性系统理论中的极点配置问题,着重讨论如何利用MATLAB语言来实现任意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龙伯格能控规范型的算法。并给出了一个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的实现此算法的通用程序。

2线性系统能控规范型的相关理论

2.1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概念

能控性和能观性是系统的两个基本的结构特征。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表明,这两个概念对于控制和估计问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一个系统中,输入输出构成系统的外部变量,状态变量为系统的内部变量,能控性是反映系统的所有内部(状态)变量能否由输入变量来影响和控制,并由任意始点到达原点。能观性则是表明系统内部(状态)变量能否由输出完全反映。

2.2系统的能控性判据

定理:线性定常系统

为完全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ank[B┆AB┆A2B┆……┆An-1B]=n

其中,n为系数矩阵A的维数。

定义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为:

Qc=[B┆AB┆A2B┆……┆An-1B]

2.3能控规范型的算法分析

对于完全能控的线性定常系统,从能控制性这一基本属性出发,可以构造一个非奇异的变换矩阵,通过这一线性变换,就能够把系统状态空间的描述转化为只有能控系统才具有的标准形式。

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能控规范性的变换矩阵:

引入线性变换则有

其中,

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1)

设:rankB=r输入变量数为p,输出变量数为q。。构造其龙伯格能控规范型的方法如下:

对能控性矩阵

Qc=[B┆AB┆A2B┆……┆An-1B]

其中

B=[b1,b2,……,bq]

找出n个线性无关的列,表示如下:

其中,能控性指数

令取p的每个块阵中的末行:

构造变换矩阵

引入线性非奇异变换

即可得到系统(1)的龙伯格能控规范型:

其中

i=1,2,……,r

上述矩阵中,“*”表示的元素为可能的非零元。

3Luenberger能控规范型算法的实现

下面给出了一个完成Luenberger能控规范型算法的MATLAB程序,程序的代码如下:

A=[……];

B=[……];

C=[……];

%(在“……”处输入相应的数据)

寻找B矩阵的无关列向量:

forl=1:2

RA=rank(A);RB=rank(B);Bwg=B(:,1);

fori=2:RB

ifrank(Bwg)<RB,

Bwg=[Bwg,B(:,i)];

end

end

%确定能控性指数u:

SO=[];

fori=0:RA

forj=1:RB

ifrank(SO)<rank([SO,A^i*Bwg(:,j)]),

SO=[SO,A^i*Bwg(:,j)];

u(j)=i+1;

end

end

end

%构造p逆矩阵:

PNI=[];

forj=1:RB

fori=0:u(j)-1

PNI=[PNI,A^i*Bwg(:,j)];

end

end

P=inv(PNI);

%构造Luenberger规范型变换矩阵S-1

SNI=[];j=0;

fork=1:RB

j=u(k)+j;

fori=0:u(k)-1

SNI=[SNI;P(j,:)*A^i];

end

end

%求Luenberger规范型矩阵Ac、Bc:

S=inv(SNI);Ac=SNI*A*S;Bc=SNI*B;

Cc=C*S;

4结束语

使用MATLAB语言编写的程序来求解线性系统的龙伯格能控规范型,进而可以很方便地进一步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反馈系统,以实现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并且也使得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变得轻而易举。因此,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有相当的普遍性,同时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线性系统理论》(M),郑大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一版。

第8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当前社会所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需要我们有整体的思维方式。目前在教育研究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因此不能很好的协调其各部分间的关系。从人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来看,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的素质要求,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因此只有在理论层面上抽象意义的各自独立存在,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总以完整的个体表现出来,从而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同时在个体的“系统构造”的内部也显现出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

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整体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的目标层面,运用整体的思想把德、智、体、美、劳联系起来,使学生到达全面的发展。其次,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特性。教师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时,必须使学生掌握该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外在联系,使学生具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过早地强调单一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和全面的发展,违背了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能一条条孤立的讲授知识,而要加强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认知。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教学的整体性进行系统的讲授,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优选、多媒体方式的选择,并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互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

2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强调有序的状态,就是要处理好教学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它们的信息都处于交换和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有序原理要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教育、教师、学生都属于统一系统,必须要对外交换其主要信息和重要内容,比如闭门造车这样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做法都只能使各系统的不断退化。而封闭的教育,恰恰是造成教育落后、教育贫困、教学水平低、学术重量不重质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方式上运用系统的有序原理,就可以以直观生动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认知。因此,也可以说有序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在我们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听、说、读、写四个步骤,经过这四步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这个掌握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把结构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通过有序的思考把大脑里储存的相关信息有效的连接起来,是其更加有序完整的呈现。

当前,社会正处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有着转型期的教育所绵连的未知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教育过程中不断出新的问题和理念,应该用系统理论在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有序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的理论意义来解决新问题。

3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

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不是孤立的存在。无论什么系统想要实现有效地控制必须通过反馈的信息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有效地系统,也不可能实现系统的控制。所谓反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时的弥补缺陷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必须是有效的反馈控制系统。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的反馈形式,如课堂练习、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所以教师要根据有效地反馈手段,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有效的反馈,还可以得知学生的问题,或者将会遇到的困难,开展有针对性信息的帮助,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9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兴起以后,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成为认知科学的两大基本范式,由于两大范式建立在功能主义计算假设和联结主义假设之上,受到一系列质疑。随着最近十年一些有关动力系统理论文献的问世,一种新的关于认知科学的基础理论似乎在逐步形成,例如,格罗布斯(Globus1992),罗伯特森(Robertson1993),西伦(Thelen)和斯密斯(Smith1994)的文章和著作希望发展一种对认知更好的动态的理解进路。特别是冯•盖尔德(vanGelder)和波特(R.Port)(1995)年出版了一本关于认知科学的动力理论的书:提出认知科学的动力学研究进路(It’sabouttime:Anoverviewofthedynamicalapproachtocognition,Mindasmotion:Explorationsinthedynamicsofcognition,Cambridge,MA,MIT),被作为认知科学第三种竞争范式的宣言。此书引起了较大凡响,如华盛顿大学伊莱斯密斯(C.Eliasmith)1996年发表了《第三种竞争范式:对认知的动力理论的批判性考察》,其后也有其他人的热烈讨论。

冯•盖尔德针对80年代以后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范式所产生的困难,提出他的动力学假说(DynamicistHypothesis)。对于认知科学中的时间、构架、计算和表征等概念都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冯•盖尔德把纽厄尔(Newell)西蒙(Simon)的计算主义假说或说物理符号系统假说:

“自然的认知系统在物理符号系统的意义上是智能的。”

相关的,期望用动态眼光理解认知的还有丘奇兰德(Churchland)和谢诺沃斯基(Sejnowski),他们(1992)把所拥护的联结主义假说表述为“突现性是以系统的某种方式依赖于低层现象的高层结果”。他们承诺“通过构架的低层神经网络的作用能达到复杂的认知效果”

“直觉过程是一种亚概念的(subconceptual)联结主义动力系统,它不接受完全的、形式化的、精确的概念层次的描述”。

“用亚概念网络把自然认知系统看作是动力神经系统是最好的理解。”

有一种假设认为,人意向性意识涌现于集群系统动力学,并由环境激发。

动力系统类包括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广泛用于对自然界的描述。动力论者期望勾画一类特殊的能恰当描述认知的动力系统。于是1995年冯•盖尔德给出他的动力学假说(DynamicistHypothesis):

“自然的认知系统是某种动力系统,而且从动力学眼光理解认知系统是最好的理解。”

动力学假说是以数学的动力系统理论为基础描述认知的,用数学中的状态空间(statespace)、吸引子(attractor)、轨迹(trajectory)、确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chaos)等概念来解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内在认知过程。用微分方程组来表达处在状态空间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认知轨迹。换句话说,认知是作为认知主体所有可能的思想和行为构成的多维空间被描述的,特别是通过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的内部压力下的认知主体的思想轨迹来详尽考察认知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微分方程的支配。系统中的变量是不断进化的,系统服从于非线性微分方程,一般来讲是复杂的,是确定的。

二.认知科学的几个动力系统模型

这些模型虽然不仅仅是动力学假设的应用实例,但被动力论的倡导者看作他们的范式的担当者。

1.循环原动力行为模型(CyclicalMotorBehaviorModel)

罗伯特森(1990)曾用动力学进路对CM(新生婴儿的自发的原动力行为中的循环)做了大致勾画。罗伯特森采集了大量的关于新生婴儿呈现的自发的原动力行为的数据。由于这些经验数据的有效性,这个动力系统模型CM是少有的几个能够充当动力系统模型的。而且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可定量化的生理学行为的一种非隐喻的动力描述,恐怕较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更能让人欣然接受。

罗伯特森后来过滤了观察状态空间,获得了带有少数自由度的一个理想的动力模型,似乎能够模拟CM的随机过程。但基于后来的研究,罗伯特森只能得出结论说是“我对CM的生物学基质清楚地知道的很少”。结果,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动力系统模型。

因此罗伯特森说:“我们距离建立一种使状态变量和参数与生理学和环境因素有清楚对应的关于CM的动力系统模型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嗅觉球状模型(OlfactoryBulbModel)

斯卡德(Skarde)和弗里曼(Freeman)1987年的论文“为了了解世界大脑是如何制造混沌的”大致勾勒了这个模型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验,这是一个基于嗅的神经过程的考察,借助复杂动力系统理论描述感受器官的神经系统的各种复杂状态、包括描述混沌神经元活动及其有规律的轨迹而提出的精致模型。盖尔德和格罗布斯、巴顿(Bardon)纽曼(Newman)等都承认它可以作为动力系统模型。

3.动力振动理论模型(MotivationalOscillatoryTheory)

动力振动理论(MOT)是一个关于循环的动力系统的模型。是冯•盖尔德(1995)推荐作为动力论假说范例的一个简化的动力系统模型,它是由……提出的。

但是这个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选择系统的参数。因为对于动力系统而言,是对初值敏感的,“改变动力系统的一个参数就改变了它的整个动力学”(vanGelder,1995,p.357)。

4.语言认知的动力学模型

5.关于意识的动力学模型

……

三.动力学认知范式对表征的理解

表征是认知科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表征包括对象表征、问题表征和知识表征等,还有内隐表征和外显表征,人的表征和机器表征,总之,表征被认为是人类对自身和对外部世界表达式的媒介,特别是,知识表征是推理的前提。在计算主义框架下,知识表征是有效计算的媒介,是使计算机世界的信息沟通以及与人的世界的信息沟通成为可能的媒介。在我们今天普遍流行的认知科学范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表征与计算问题,无论是作为“一种替代物”,“一组本体论承诺”,还是“一种媒介”(韦格曼(M.Wageman,1996)),抑或一种“被构造出来的作为另一对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符号”(刘西瑞,2004),大家都默认着一个假定,“没有表征就没有人类认知”。

动力论的认知范式与其他范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对表征的不同理解。符号主义模型是以符号表征为基础的。联结主义的表征是以网络中的并行式表征或局部符号表征(Globus1992,ThelenandSmith1994;vanGelder1993,1995)为基础的。但动力论的认知范式则宣称,一个动力模型应当是“无表征的”。

在对联结主义范式的批判中,格洛布斯指出,“表征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简化网络中的(符号的)计算过程。”在真实的网络中是无表征的,它们是变化的;是借助化学变化的自组织过程,因此谈论表征是没有意义的(Globus1992,p.302),类似的,vanGelder认为“表征概念对于理解认知是不充分的一种诡辩式的东西(sophisticated)(vanGelder,1993,p.6).ThelenandSmith宣称“我们根本不去建立什么表征”(ThelenandSmith1994,p.338)!动力主义者认为,对于恰当解释认知,表征是完全不必要的。

实际上,布鲁克斯(R.Brooks)就宣称,将建造一种完全自动的、能动的行为者(创造物),它们与人类共存于世界上,并被人类认可是有自己权利的智能存在。创造物在它的动力环境中必须以随机应变的方式恰当处理问题。它们应有多种目标,能适应环境,也能利用偶发环境。布鲁克斯的方案是把复杂系统分解为部分来建造,再连接到复杂系统中。他所设计的机器人,是靠控制不同的层次直接与环境作用,因此他宣称“根本不需要表征”(1991)。

因此,也有人攻击动力论范式,拒斥表征无非是对行为主义规划的不成功表达的一种强烈暗示。说它是“无表征的”,不如说它是“在某种类型的非计算的动力系统中存在状态空间演化的”。

四.对认知科学的动力学范式的批判性考察

动力系统理论对认知行为的连续性提供了随时间变化的自然主义的说明。这是其他范式不能说明的,其他范式一般来讲是忽略时间概念的。但人类大脑与环境之间是随时有信息交流的,而且是处在不断变化的,暂态的连续的认知是随时间变化的。

动力系统理论的优势是对认知的描述是多元的,是一种经验可检验的理论,可以对描述认知系统的微分方程进行分析修正,也可以用已知的技术去解这些方程,比起其他理论,它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是理解认知的一种确定性的观点。另一优势是动力系统的描述可以展示人类行为复杂的,混沌的特性。动力论者认为,如此对认知的分析描述,应当是已经找到了替代认知科学中的符号主义、联结主义的新范式。果真如此吗

但是前面讨论的一些模型外,至今有多少是成功的模型?

对于表征的理解受到质疑.

如何保证动力系统的各变量和参数的恰当选择?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认知的动力系统虽然不是一种隐喻性的,而是一种定量的分析,但对于定量性描述的因素的选择基于什么原则?

动力学理论是否构成同符合主义、联结主义具有同样竞争力的第三种范式?

它是对于认知的最有潜力和生命力的新范式?

……

主要参考文献

1.R.Brooks(1991)Intelligencewithoutrepresentation,ArificialIntelligence47:139-159.

2.C.Eliasmith(1996)Thethirdcontender:Acriticalexaminationofthedynamicistthoryofcognition,inP.Thagard(ed)(1998)MindReadings:IntroductorySelectioninCognitiveScience.MITPress.

3.S.S.Robertson,A.H.Cohen&R.G.Mayer-Kess(1993)BehaviouralChaos:BeyondtheMetaphor,inLB.Smith&E.Theken(eds),Adynamicsystemsapproachtodevelopment:Applications,Combridge,MITPress,pp.1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