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变迁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新词新语;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98-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实践的领域不断扩大,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在变化。词汇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应变性,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从而完善和丰富起来。新词语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社会文化内涵。可以说,一定时期出现的新词新语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紧密相连。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各国之间的频繁交流,外来文化必然对我国带来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新词新语上,我们可以看出。同时,新词新义的大量产生,也更加丰富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
什么是新词新语?各家均有不同的看法。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新近产生的新词语,狭义上的新词语认为音和义都是新的。广义上的新词语既包括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的词,又包括新义的旧词,还包括语义未变却产生了新的语音形式的词。近年来,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以简约、新颖的面貌给我们的语言应用带来新鲜空气,如:囧、雷人、hold住......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快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面对大量涌现的新词新语,它们主要包括网络用语、外来语等等。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网络语言的诞生成为社会变迁对新词新语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词汇系统中,词类的区别使得某些词语只在一定语境中使用某个词性,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等等。而在网络用语中,往往灵活运用词语,经常打破词性的限制,从而使某些词语增加了一些义项:比如,汗/寒——敬畏;顶——支持;晕——吃惊;滴——的、地等等,尤以“萌”最具代表性。
例如下面几个新闻标题中出现的“萌”:
1、《清纯可爱 超萌美少女高中生一炮走红》(新浪网)
2、《80后玩家的萌式长假》(天极网)
3、《萌到心跳不能!很有爱的梦龙MV》(TOM网)
《说文解字》中解释“萌,草芽也”,现代汉语中“萌”是萌芽,萌生,发端之义,可见从古代汉语道现代汉语,“萌”的意义没有大的变化和复杂的引申。而从上文的例子来看,新兴词“萌”则不同于我们熟知的“萌”的意义,形成新的语义。
一般都认为,“萌”一字是由“燃”所变化而来,来源是出自日文的IME输入法。“萌”本意是指读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热血类作品经常使用“燃烧”来形容这状态。为了区分因为美少女而热血的状态和传统的热血的分别,就借用同音的“萌”来形容,并成为ACG界的一种网络黑语。另一个说法则跟汉字的本身意义有关。根据《商务学生词典》,“萌”指草木发芽,及比喻事物的开始,所以用作“开始吸引目光”的“引申义”也是有可能的。也有说是指看到美少女时,就如春天降临一样的感觉,而草木萌芽则在春天,因此就借用来代表这种“心花怒放”的状态。
新兴词“萌”的起源众说纷纭。但“萌”的系统化发展,与养成游戏及GALGAME(俗称美少女游戏)有密切的联系,恋爱游戏与“萌”的系统化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关系是很理所当然的,是“Gal Game”必然的发展结果。一般都认为,《心跳回忆》(台译:纯爱手札)是恋爱培育游戏的始祖。这一点本身没有错,但在它之前已有不少H-Game有追求女孩的成份,《心跳》固然是促进了“萌”的系统化发展,而在它之前的PC H-Game《同级生》更具有殿堂级的意义。
随着“萌文化”的兴起,萌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个意义。其基本自义可以罗列如下:
1、植物的芽:~蘖。
2、发芽,开始发生:~生。~发。~芽。~动。
3、古同“氓1”。
4、一瞬间让人觉得可爱,单纯。
5、动词有“狂热”,“喜欢”,“爱恋”,“欣赏”,可爱,让人有感觉的意思(此用法为日本语用法)。但用起来又有一点不同。萌用法是XX+萌,XX可以是人名(角色名),职业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人名+萌”即使很喜欢那个人(物)。非常喜欢的心情。这种喜欢的心情,就如草木发芽般,打心底而来。
6、很可爱的意思:萌猫,指很可爱的猫。
“萌”字在网络爆红,其新的含义的出现是必然的事情。又如近几年出现的“雷人”。“雷”用作名词时较多,可是在“雷人”出现之后,“雷”作为动词的“使人震惊”的意义就变得普遍起来。“囧”本来是个生僻字,本意是“刻镂分明,多孔明亮的窗子”,而因其字形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可以用来表示“尴尬”“无奈”“真受不了”“被打败了”等意义;又因为普通话的“囧”与“窘”同音;读起来的感觉也很容易跟窘境、窘况联想在一起。“雷”和“囧”的用法也是义项增加的体现。
新词新语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职能规定了一个社会的语言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语言系统又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其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这个体系中变化最为明显的部分。人类的历史进入现代以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也逐渐地产生了一些新词新语。这些新词新语的出现必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探讨这些影响可以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2] 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 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商务印刷书馆.2005.
[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关键词:生产方式;演进过程;变革;影响
Abstract: Production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oduction pattern unceasingly changes in human history,it’s form and feature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imes. Production pattern will has some changes , takes on informationizational feature,and h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society in information times.
Key Words: production pattern;evolving process; Transformation; influence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在各个时代的不同的生产活动都形成了与该时代相适应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上世纪中叶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和设备开始广泛应用,促使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与此相适应,信息社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一、 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内的统一不是平静的,而是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之中,二者的矛盾运动使生产方式不断的新陈代谢,在每一个时代都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三种形态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正向信息社会迈进。
渔猎社会的生产方式。渔猎社会是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时期,大约一万年以前的所有历史都属于这个时期。当时,科学技术尚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制造和使用工具受到极大的限制,使用的大多是打磨粗糙的石器工具,以利用自然为主,通过采集果实、捕鱼、打猎等生产活动获取维持生存的食物。在这种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很难存活下去,人们不得不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并以群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生产实践。
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农业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次转折。科学技术开始产生并逐渐形成,定居的村庄渐渐星罗棋布蔓延开来,人们使用畜拉的耕犁、铁锹、金属镰刀、木耙等工具在土地上劳作,开始了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其特有的标志就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在农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事这种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的生活仅是以糊口、苟延生命和供他们的主人寻欢作乐而已。没有长期储备粮食的设备,没有把产品运往远处市场必不可少的道路。”[1](p36)因此,农业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融为一体的社会。
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建立起了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形成了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体系,煤、石油、天然气等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成为社会的主要能源,动力逐步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代。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自己享用,更多的是为了出售,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和大规模的商业体系,从而打破了农业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统一,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分裂。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文明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换奠定了基础。20多年以前,未来学家们曾预测工业社会将向信息社会转换,现在,这一预测正在成为现实,社会信息化正在以人们预料不到的范围、规模和速度向前推进,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包括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
不同时代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各构成要素上。要了解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我们就应从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和生产关系的各环节入手。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进程中生产力的变革
(1)以脑力劳动为主、从事信息活动的人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既要支出体力,也要支出智力。在不同时代,因为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人们体力和智力支出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乃至以前的时间段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主要是体力型的,人们的劳动支出以体力为主;工业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先后发明了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进入机械化大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力所要求的劳动者素质是脑体并用型的;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大加强,信息产业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需要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事与信息有关的工作,这就使工业社会延续下来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的劳动支出逐渐转向以脑力支出为主。
(2)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的智能机器体系成为人们的主要生产工具。人类使用的劳动资料,已经经历了简单工具和机器体系为标志的两个阶段,其中,简单工具在工业革命以后被机器所代替。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将会逐步用智能机代替工业时代的机器体系。智能机是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工具系统,它的使用不仅扩展了人们的体力,而且也扩展了人们的部分脑力,使劳动者更轻松、更准确地完成工作。
(3)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的信息成为人们的主要劳动对象之一。资源是人类生产的劳动对象,人们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范围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在渔猎社会中,可再生的野生动植物是最重要的资源;到了农业社会,土地成为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的第一资源;发展到工业社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利用的资源的范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煤、石油、天然气得到了广泛开发,但这些资源都是非再生性资源,过度开采会造成生态失衡等恶劣后果;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空中到地下,从宇宙到海洋,从无机到有机,无所不及,这些资源中就包括信息资源。在信息时代,它虽然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信息事业。
(4)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标志和核心的信息科学技术成为核心技术。在人类历史上,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是空前发达和最为辉煌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群体不断涌现。在这些高科技群体中,任何高科技的发展不能不依赖于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特别是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因此,信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它广泛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诸要素中,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变迁,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村旅游进入了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国家旅游局1998年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9年推出了“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纷纷抓住机遇,形成了一股乡村旅游热。这一旅游形式和农村以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农民生活、农村文化等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一、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内在机制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本源在于城市与乡村文化势差。文化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最活跃的因素。现代旅游已然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表层,它更需要文化元素的充实。古老而厚重的乡村文化积聚着中华上下5000年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冲刷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传承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传统的乡村文化面前,中国城市文化呈现着另一番文化形态。中国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因子,它是中西文化的混血儿,难以保存中国本身最为原真的文化面貌。两者之间出现了文化势差,这正是乡村旅游形成的吸引力本源。这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的生存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这种文化势差是建立在空间势差、视觉势差、心理势差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喧嚣繁杂与乡村的宁静悠然、城市的钢筋水泥与乡村的砖瓦木房、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与乡村的慢调节奏,这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文化势差的表层现象。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远离城市的喧嚣,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将情感、智慧和理想纳入一片宁静平和之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都市人在追求清新宁静的乡村环境,释放心理积郁的同时,他们更深层的是在体验与城市文化截然不同的乡村文化。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的关系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旅游地区农村社会变迁的加速器,社会变迁促进或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反映出了旅游动态的一个特征――流动。最基本的一点是乡村旅游带动了人的流动。人的流动又带动了信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把现代文明,外部信息带进了乡村,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作为乡村旅游接待者,他们开始注意到科学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开始放弃过去头脑中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观念,不断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他们开始以商品经营者的身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去生产经营。乡村旅游加速了乡村人观念的转变,进而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变迁。社会变迁之于乡村旅游有一个先被动后主动的过程,乡村旅游首先带动和促进了乡村社会变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社会又会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社会变迁促进或影响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牵扯到方方面,包括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风俗文化的变迁等。当然,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很多,和大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主导因素。
1. 人口变迁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一整套的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吸收利用大量劳动力就业。根据乘数效应理论估算,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3个间接就业机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2. 经济变迁
乡村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吸引力之一就是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一种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特殊资源。在人类社会早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是自然界本身提供的,并不具备经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日益加剧,人们对乡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产生强烈的需求,使乡村生态环境成了稀缺资源,具有了经济价值。乡村旅游能够使生态效益转化经济效益,成为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这种促进反映在乡村旅游中就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对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带动作用。表现在:
(1)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大批老少边贫地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地区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是脱贫致富征途上做出的一种实事就是、因地制宜的选择。这种选择,使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据河南省有关调查,全省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农村即达到1200多个,30万户,近百万人。据此推算,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村庄不会少于1万个,人口不会少于300万人。这是发展旅游业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贡献,同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闲散的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地居民围绕着游客吃、住、游、购、娱的需要,兴办了各类企业,围绕旅游点而发展起来的餐饮业、运输业、旅馆业等比比皆是。人们通过开展各种为旅游者服务的活动,找到就业机会,有了生财之道。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各级政府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压力。
(3)发展乡村旅游缩小了城乡差别。在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其主要表现就是直接面对周末假期、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需求的稳定而庞大的城镇居民市场。在大城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都市附近的县郊区已经进入现代化农业文明阶段。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不仅使本地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使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落差已越变越小。
3. 社会结构变迁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管理层面的全面改革,旅游产业增加了村庄管理者的业务量,促使管理者改进管理方法,使许多管理者由原来的“兼职”管理村内事务的同时,农业生产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变为“全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参与管理所得。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管理机构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原先村委会负责村内的所有事务,现在可能很大一部分事务由村民组建的“股份公司”处理,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呈现相分离的趋势。社会成员地位结构也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显著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生产致富的机会,但是由于村民们资源条件的差异以及抓住机遇的能力不尽相同,总有一部分人更快发财致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地位影响社会地位,对于不同村民来说,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提高他们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社会地位体验,这就是农民阶层的分化。农民的分化是由于财产关系与职业系统的变迁,出现了多样化的职业类型、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及经营形式的背景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当农村在集体经济之外引入了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双层经营形式,在农业劳动之外引入了其他多种职业类型之后,农民相互之间的地位差别才变得明显起来。此外,乡村旅游业很好的结合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村民职业由原来的“纯”农民转变为服务业从业者与农民的混合职业者,村民职业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4. 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乡村旅游带动了人的流动,而人的流动又带动了信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把现代文明,外部信息带进了乡村,对乡村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最强烈、最直接的冲击,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他们转变了对待传统和变革的态度,由恪守古训,求稳怕变转变为主动迎接新时代,接受新观念;转变了传统村民知足常乐、固步自封的态度,转而积极进取,主宰命运;他们转变了怕冒风险和胆小守旧的处世态度,逐渐提高了风险意识和承担风险的承载能力;他们转变浪费时间、不讲效率的劳动态度,使“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他们转变了对待知识与科学的态度,更加重视对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
生活方式由价值观念所主导。农民的衣食住行不断追求品质与高效。例如中国民间饮食结构逐步由过去的主食消费向主副食相结合转变,传统的粗粮细吃、稀稠搭配也有了新的内涵。
5. 乡村文化的变迁
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发展乡村旅游使得社会文化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1)乡村旅游本身存在的传统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旅游者(主要是城市居民)离开居住地到乡村地区旅游的最大起因就是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特征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决定了传统乡村文化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组合中可以作为最重要的素材和着眼点的地位。天人合一式的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可以读到历史,可以看见的美德,正是这些传统乡村地区所独有的魅力,也是乡村与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活的差异成就了乡村的旅游吸引,因此可以说,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活动的最大特点。乡村旅游注重传统事物和传统价值,将旅游活动和旅游者融入乡村生活之中,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安静、自然和原原本本的乡村生活体验。免费论文。
(2)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将对旅游地造成较大的文化冲击,破坏传统的乡村文化,同时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对旅游地的古建筑等历史遗产造成破坏。而国外的很多研究案例表明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很少为人所知,处于逐步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没有破坏乡村的独特文化,而且在保留历史传承、发掘乡村文化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和复兴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事实上,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蔡碧凡等.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6
[2] 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 北京: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 2007.6
[3] 蒙睿等. 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6
[4]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5] 邹统钎.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3)
关键词:现代性;篮球场;公共空间;人际关系;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53-02
前言
如今,新农村建设已遍布全中国,农村地区从政治制度到生活都获得了明显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明显发现乡村间多了很多之前没有的设施,如水渠、宽带网络等。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平整宽阔的篮球场。篮球场上的活动各式各样,村民其乐融融。
阅读阎云翔《汉堡包和社会空间:北京的麦当劳消费》一文时,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公共空间不像个人空间,可以随自身想法改变,公共空间需要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有所变化,每个人对它影响不同,结果也无法预测。利用公共空间势必对社会变迁造成影响。农村篮球场的存在对乡村的变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篮球场和麦当劳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公共空间,只是篮球场城乡都有,麦当劳却在城市中才有。那么乡村与城市新兴的公共空间发挥的作用是否一样?答案不尽相同。乡村公共空间由于利用程度大,与城市公共空间在不同方面起作用,乡村公共空间更直接地反映出社会变迁的结果,即现代性。
一、A乡的篮球场公共空间的利用
A乡篮球场在乡村十分醒目,有统一的水泥地面,绿色的篮球架,四周有的用水泥砌成阶梯作为观众席。乡村篮球场并不单单用来打篮球赛,还用来播放露天电影、搭戏台唱戏,甚至圩日集市都有村民利用这块醒目的地方做买卖,与之前没有篮球场时形成鲜明对比。之前,人们会选择乡村里做买卖的空地播放电影和唱戏。
露天电影是乡村重要的一项集体娱乐活动,由乡政府或某些广告公司出资,委派负责人到各村落播放电影。播放露天电影只需要一台播放机、音响、一块大幕布、足够大的场地即可。篮球架可作幕布的支点,村民随意坐在篮球场上观看。虽然乡村里电视已经普及,但是村民们还是喜欢这种露天电影,因为在篮球场播放,场地宽阔,比之前泥泞不平或拥挤的小场地舒服很多,并且村民们可以有说有笑地一起看电影。
搭台唱戏也是深得民心的乡村娱乐活动之一。乡政府会组织一批有文艺特长的中青年到各村落间唱广西彩调,诙谐幽默,贴近生活,村民很喜欢看。以前唱戏花大量时间搭戏台,还要准备照明和场地,费时费力。因此在村里唱戏的机会不多,村民将唱戏当做一项时尚现代的娱乐活动。现在,戏台就是篮球场,唱戏的人化妆穿彩绸服上场表演,旁边配上奏乐的人。球场大灯当做聚光灯,村民们三五成群自由坐着。唱戏时经常可以听到村民们欢快的笑闹声,会唱的曲调大家还会跟着一起唱,小孩更是围着整个球场跑。
最后是村落间的篮球赛。每年过年时,外出打工的青年人回到村里,乡政府会组织举办村落篮球赛,优胜者可以获得丰厚的现金和物资奖励。篮球场这时发挥它最根本的用途,宽阔的球场给年轻人自由奔跑的机会。大家在篮球场上放下工作的压力与苦闷,取而代之的是共同比赛的快乐,是向往城市生活的感情抒发,是自己成长的表现。
在平时,篮球场也会用做集市买卖场所和公共劳动用地,例如晒东西或开村里大会。篮球场是村里现代性的标志,是生活改善的体现,是人们精神文明提升的呼吁,因而能吸引村民的兴趣。
二、社会变迁与公共空间利用
(一)公共篮球场与乡村人际关系调节
新农村建设给乡村带来了篮球场,而篮球场的出现,使A乡各村落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细腻自然。大家处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的机会增多,利用篮球场交换信息,交流感情,加强社会网络关系。
对于村落,篮球场的建立给村落增加了一个显眼的标志。它占据村落中心或显著位置,用来举行各种重大节庆和娱乐活动,参与者都是村里人。没有篮球场时村落间除了形式化的活动交流外就不再有其他活动。布迪厄曾经提出惯习的概念。他将社会场所区分等级和人群,认为人们根据环境而改变,也因空间而不同。新农村建设使村里有了现代化的篮球场。篮球场占用一大块空地,但正因为它的大气,才使村落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气息。有了篮球场,人们就会想着利用它。每个村都有篮球场,村落集体有公平的竞争环境,也可以增强自信与凝聚力。张莉在《Contesting Spatial Modernity in Late-Socialist China》中提到,家乡旧城改造后自己感觉国家落后,全球化发展“迟到”,地方政府合作出现才真正建立发展。而A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各村委“合并”,发挥集体力量,将篮球场这个公共空间建立起来。改变的空间意味着对权力的一种重建,是现代化的体现,对公共空间的意识加强体现了人们价值观的改变。
对个人而言,篮球场是扩大自己生活空间的好地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中提到,人际关系网络是社会融合与社会交换的反映。没有篮球场,人们在闭塞的环境里生活,人际交往停滞,同村人的交情虽友好却很难深入。有了篮球场,人们心里就多了牵挂的地方,它散发着现代的气息,有强大的吸引力。村民们期盼着圩日到篮球场去转转,去感受城市气息。年轻人过年回家看到家乡有和城市一样的篮球场,亲朋好友间也多了共同话题。球场将成为年轻人日后思念家乡的又一媒介。常年留守家中的老人和小孩,也终于可以摆脱以往在家的苦闷日子和单调的生活。老人不重视篮球场的实际意义,只觉得这个地方人气旺,想来吸吸“人气”。小孩子好奇心重,当然要来新奇的地方玩耍。他们不仅想参加篮球场上的活动,还想以后设法到外边的大世界去看更多现代的东西。
(二)社会变迁中城乡公共空间对比
随着社会变迁,城乡差距在一点点缩小,对于公共空间的利用也有着异同。阎云翔对城市麦当劳公共空间的研究,与笔者提到的乡村篮球场有些许相似之处。我们不妨用表1作个简单对比:
从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和乡村对公共空间利用有异同。笔者更看重两者的不同之处。城市公共场所随着社会变迁会有新旧交替,城里人转换于各种公共空间中,无法对每一公共空间都全情投入。而乡村则不同,物以稀为贵,篮球场是难得的公共空间,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村民相对城里人需要更全面地利用这个公共空间。因此,出现了上文提到的露天电影、搭台唱戏和篮球赛等多种活动。城市里有单独的电影院放电影,有专门的戏院听戏,所以篮球场用来打篮球就够了,而这也反映出乡村社会生活水平的差异。城市中小部分的改变与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有差距的。城乡公共空间的对比说明,乡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和城市一样重要,也许更重要。
三、社会变迁与乡村公共空间利用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社会变迁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乡村人际关系的改善也是社会变迁的一方面。公共空间在社会变迁中出现,被社会所利用,是体现社会进步的象征符号,是乡村现代性的标志之一。
篮球场作为一个公共社会娱乐空间,受到乡村人们的支持。人们利用空间巩固人际关系网络,发展新的关系,实现平等及互助。社会公共空间是个想象的空间。没有篮球场时,人们交流的机会不多,关系相对僵化。有篮球场后,球场激发了人们交流的欲望,家庭关系转好,老人小孩得到了更多的照顾,青年人对家乡也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篮球场带来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边娱乐边交流。空间与人际交往是互助关系,篮球场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调节也提升了篮球场这个社会空间的价值。
结论
社会变迁中出现了公共空间这一象征,城乡公共空间对比出乡村公共空间的重要,变迁中乡村公共空间——篮球场的出现给乡村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动力。利用乡村的社会公共空间调节人际关系的方法可行有效。人际关系在现代性的公共空间中被重新认识,受到重视,并获得改进,而公共空间也因为人际关系的改变而得到更大的利用,成为村落沟通的标志。从而体现出现代化过程对乡村的重要性,空间改变意味着权力的重组,而权力又控制着人际关系及公共空间的使用。我们应从空间和时间上理解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阎云翔.汉堡包和社会空间:北京的麦当劳消费[G]//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戴慧思,卢汉龙,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31-259.
[关键词]习俗;理性;美德;社会变迁;道德秩序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07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32 [本刊网址]http:∥
一、“美德是什么”问题的遮蔽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几乎城邦所有的公民都会谈论美德,甚至有智者派到城邦公开宣扬教授美德,但除苏格拉底外,很少有人问“美德是什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把“美德是什么”当做是自明的。他们认为问这样的问题是奇怪的,甚至是愚蠢的。在《美诺篇》中,美诺一开始就问:“美德能教吗?或者说,美德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吗?或者说,美德既不是通过教诲也不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而是一种天性或别的什么东西?”苏格拉底说:“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能教,也不知道美德本身是什么。”美诺很诧异,反问道:“你说连你也不知道什么是美德,这是真的吗?”
那么当时城邦中人所自明的美德是什么呢?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通过推论,暗示了那些在城邦中被尊崇为有德的人所具备的美德来自于他们所具有的“正确的意见”。而“正确的意见”就是道德直觉,是人们按照习俗与法律不断地实践的产物。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普罗泰戈拉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城邦中长大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城邦的法律、习俗和城邦中的每一个人的美德教育的过程。“美德”其实是由习俗和法律等所塑造的有用的行为或品性。总之,当时人们所谈论的美德其实就是道德习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都是自明的,不言而喻的。人们不会问“美德是什么”,因为那是常识。但习俗的权威来源于环境的稳定,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习俗所认可的行为的价值和效用就不那么不证自明了,为了应对新出现的问题,人们不得不反思习俗。这种反思就从苏格拉底发问“美德是什么”开始。
二、苏格拉底对美德本身的探寻
(一)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经过探寻得出:美德即知识。理解“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知识”。首先,“知识”与“意见”不同。“意见”是主观的、变化的、不确定的、个别的;而“知识”是公共的、普遍的、稳固的、确定的。区别“意见”和“知识”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经过了论证。也就是说,“知识”是经过证明了的“意见”。一个人拥有“意见”可能也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应该做的”,但是并不知道“某事为什么正确或应该做”。而“知识”则是要证明某一规范的正确性,追踪行为规范背后的缘由,找到道德的原则。
其次,“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仅仅是关于善恶的知识,即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知识,还包括实现善的手段性知识。善恶的知识在一切知识中起到统领的作用。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论证了不管是外在的善(财富),身体的善(健康、强壮),还是灵魂的善(勇敢、正义和节制等)都需要智慧才能真正的实现。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认为勇敢的实现不仅需要有应该追求什么、害怕什么的知识(即善恶知识),还要有一些手段性知识(在潜水中需要有潜水的知识,在打仗时要有骑马的知识)。
最后,“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是有实践能力的,是能够支配人的行为的,而不是像奴隶一样被情感和欲望拖来拖去的东西。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会知善不行善或知恶行恶。在论证中,苏格拉底把善与幸福等同,把恶与痛苦、不幸等同,因此,如果某人知道某种东西是恶的,还依然选择它,就意味着人希望获得不幸。而人怎么会希望获得不幸呢?由此推出,人们之所以会知善不行善或知恶行恶,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的善恶知识。
(二)认识你自己
既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要如何寻觅呢?答案是对话。而且这种对话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包括提问、讨论、反讽、辩驳等。事实上,这种方法并没有帮助对话者获得关于善的终极知识。例如,探讨虔敬、勇敢等,最终也没得到虔敬和勇敢到底是什么。恰恰相反,跟苏格拉底对话的人都觉得很苦恼,很多时候虽然被苏格拉底辩败了,但口服心不服。之所以苦恼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视作理所当然的事儿经过苏格拉底的提问都变得不那么明显是真的了,他们体会着矛盾和痛苦。
但对话的意义不仅没有被这些痛苦和矛盾覆盖,反而借由它们彰显。对话的过程是人认识自己的过程,是理性关照自身的过程,也是引导自身精神成长和教化自己的过程。对话把对话者自身所依赖的信念带到对话的主体之间,带到他们自己的面前。对话所建立的关系不仅仅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更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他们借着对话的理性之光照查自己的灵魂,在对话中,他们盘问、辩驳、重塑着自己的信念,在真理的引导下重塑自我,使自己成为应该成为的人。他们向应然的领域去探寻,去存在。正如卡西尔所说:“只有靠着对话式的亦即辩证的思想活动,我们才能达到对人类本性的认识。”而认识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精神创造。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经常拿技艺知识来类比美德知识,如果说雕刻术是要雕出完美的艺术品,那么美德知识则是要实现理性照看下的有德之人。
三、苏格拉底之问的伦理意义
(一)理性应作为社会变迁中道德秩序重建的基础
在苏格拉底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本质上处于习俗道德阶段。这时,“习俗”与“道德”等同,凡是习俗认可的,就是道德的,反之亦然。人们在习俗中获得自我,获得他人与城邦的认同,这种获得是潜移默化的,是“日用而不知的”,是自在的。这种习俗道德合理性的根据在于它曾经符合雅典城邦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雅典城邦的极大繁荣,稳定了雅典城邦的秩序。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城邦的经济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习俗道德面临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挑战。面对挑战,一部分人牢牢地固守着习俗与习惯,甚至把他们提升到神圣的高度,对于任何的越轨都给予罪恶的标签。另一部分人坚决主张把这些都废弃掉,一切唯欲望是从,“霸主们公开宣扬血与火的杀伐,声称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这些都是习俗道德由于缺乏理智性而具有僵化性和绝对主义倾向的表现。面对习俗道德的崩塌,苏格拉底试图重新为道德奠基,这种奠基是通过追问“美德是什么”来凸显和完成的。“美德是什么”之问,意味着理性对习俗道德的反思,反思习俗道德的合理性在哪里,它所起的作用与价值在哪里。只有通过对习俗道德的反思和批判,人们才能实现对习俗道德的超越,才能掌控习俗而不是被习俗所掌控。被掌控的习俗才能成为应对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源,才能帮助人们建构适应社会变迁的新的道德秩序。
(二)每一个公民应作为社会变迁中道德秩序重建的主体
“美德是什么”之问,不是苏格拉底对城邦某一部分人的提问,而是针对每一个阶层,每一个愿意跟他交谈的人的提问。这是涉及到城邦中每一个公民的问题,因为社会变迁影响着每一个人。如果把人们的身心需要作为一个问题,那么城邦的习俗就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正是城邦的习俗在解决每一个公民需要的过程中,塑造了公民的信念,态度,情感和行为,而所有这些交错纵横就形成了公民的自我。社会稳固,习俗就稳固,习俗所设定的解决人们各种需要的渠道、方式和方法就稳固,每一个人所形成的自我就稳固。在社会稳固期,自我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对自我的反思,也就是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人们过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当社会变迁来临时,习俗所提供的满足人们的欲望或需要的方法行不通了,这种矛盾也同样反映在自我的冲突当中。这时,反思欲望或需要与习俗之间的关系及反思自我的重要性,才被特别地凸显出来,表现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苏格拉底意在提醒,城邦中的每个公民已经不再是那个顺习俗而行的自在的自我了,而是要去重新成为、重新建构一个自我。建构的基点就是存在于每一个公民灵魂当中的理性,当苏格拉底说“人知善必行善”时,意味着人应该让理性支配自己的行为。如果理性不能引导人向善,意味着人自身的遮蔽而不自觉。苏格拉底的目的正是要唤醒每一个公民在重建道德秩序时的主体力量。
四、苏格拉底之问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重建的启示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转型,即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了极其稳定牢固的传统道德观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讲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凭借着关于大自然周而复始地运行的经验常识和人之生老病死的自然流程而自在自发地过着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重复性日常生计。”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讲就是“家庭本位”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家庭或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结构进行着新陈代谢的功能,个体只有依靠家庭、家族等天然共同体才能成长为社会成员。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讲就是基于血缘、人情关系而形成的“等差之爱”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关键词:现代旅游 社会学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65-02
1 引言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已存在。但世界性的旅游组织和导游,是在五千年前由古埃及兴起的。旅游的迅即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产业,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旅游的产生是客观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成员收入的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消费需求和心理需求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本文所指的旅游,是将其看成一种社会行为,它是具有综合影响的并对社会发展及社会变迁有重要作用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结合,而社会学就侧重把其当作群体行为来研究。旅游社会学的核心思想:旅游作为一股较强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力量,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不应把旅游社会文化现象孤立地加以研究,而应该把其融入“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众多因素中作情景化的审视”。
2 旅游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整个社会以及构成整体的各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并揭示这些现象的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与机制,以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综合性具体学科。旅游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学科。社会学为旅游学和旅游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视角。
2.1 社会学为旅游研究开辟新视角
2.1.1 旅游是一种异化体验
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旅游行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旅游现象,实质是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机构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过程。而且,这些行为、现象、关系及其过程构成了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学的视角解释现代社会的旅游现象,可以这样表述:旅游现象,是整体上具有群体性综合性表征的社会文化行为现象,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借助旅游对自我进行一种“调试和重塑”的过程并为此作出努力的行为表现。该现象由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提供消费产品的旅游业共同构成,其形成原因是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需求的本质属于文化娱乐性需求。
(1)从旅游者的角度看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文化需求,是满足了其生理需求之上的需求。这种文化需求在古代社会即已存在,但是由于生存的艰难和语言、交通、资金、闲暇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在多数社会成员中实现。古代社会中只有极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实现异地旅游的愿望,如徐霞客、马可-波罗等人。由于异地旅游的需求很难在多数人中得到满足,因而也不可能出现旅游大众化和社会化的现象。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捷、可支配资金的充裕、剩余时间的增多以及社会政策的倾斜,特别是带薪休假、退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把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首选。
(2)从旅游产业的角度考察
旅游开发和旅游消费形成社会生产的新门类——旅游产业,并且有日益壮大的趋势。旅游产业是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能起到改变社会结构和引起社会变迁的作用。
2.1.2 旅游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性互动行为和人际行为的结合
社会学侧重将旅游行为看作是一种群体行为来研究,它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人们的群体间互动行为,当然其更多地具体表现为人际行为,如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互动等等,我们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传递着各种各样的讯息符号,并借此来进行互动和做出相应的行为。符号互动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符合互动论提出,通过对“自我”(self)中孪生组合——“主我”(“I”)和“宾我”(“Me”)关系的探讨来审视社会个体的变化。
2.1.3 现代旅游是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影响的一种特殊回应
旅游者既在逃避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又在异地寻求某些东西。旅游者的“逃避”与“追求”动机,正是现代性所带来的缺失造成的。旅游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审视自己与现代性的关系。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次对现代性的不满,都可以通过出行而得到暂时缓解拟或克服。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一次出行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它是人们再次找到社会认可和角色认同,正确对待现代生活理性危机的一种社会再适应的活动。
2.2 旅游反映社会变迁
2.2.1 旅游反映了人们消费心理需求旺盛
探讨社会变迁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制度的宽松,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刺激了国民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表现如下:(1)旅游消费需求年增长率超过GDP年增长率。(2)社会成员收入增加。旅游消费需求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成员的收入日益增加。国民旅游消费的需求逐年增长,旅游消费改变了家庭消费的传统结构,我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双降”。(3)交通支出大幅度增加。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交通、教育、娱乐等方面消费的比例皆呈现出上升趋势。(4)闲暇时间增多。2008年国家调整黄金周休假制度、增加小长假和带薪休假。人们拥有闲暇时间,才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生活的满足。
2.2.2 旅游消费不断增长反映了社会结构改变
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和相关机构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能力和行为,构成了旅游者、旅游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结构。(1)人们对旅游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旅游,这种具有强社会地位和自身优越感的表征意义现在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只要我们条件具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旅游。(2)旅游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这较大促使了更多旅行者选择自驾游。(3)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持续增强。(4)旅游目的地日益增多。国际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数量。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也在不断增加。
2.2.3 旅游发展反映的社会功能
21世纪以来,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逐渐成为公民的社会化行为,并对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正发挥着重要影响。(1)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我国自1999年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个目的,现在看来确实达到了。旅游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社会功能有目共睹。(2)影响社会政策。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从社会学的视角评价带薪休假制度,仍然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社会政策的范例。带薪休假的实施说明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消费拉动内需的社会功能和巨大能量,以及社会成员对旅游消费潜在的社会需求。这项政策对旅游业和老百姓而言也是福音,既增加了社会成员的闲暇时间,又缓解了公民大规模旅游行为带来的超负荷弊端。(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满意度,这种享受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强。适时适当地去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心理追求,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对旅游主体而言,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城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的社会化消费行为。比如,过去人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吃饭了吗?”,而今这已经演变成“你今年旅游了吗?”、“在哪旅游了?”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1] 王宁,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尹德涛,等.旅游社会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一、大学生同居现象现状及特点
课题组对四川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同居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0岁,包括文、理、工、管等专业的学生,我们采用对发放问卷部分、部分确定样本班级和现场答卷的方式或无记名填写的调查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大学生同居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对同居现象认同度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同居这一现象既不回避、也不忌讳,高达87%的大学生认为“同居是很普遍的事情”,还有4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者身边的好朋友正处于同居状态中”,其中,男生比例更高一些。
(二)对性关系上认识有差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学生对同居现象认同度高,但对于同居是否发生性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在这点上,男生对同居等同发生性关系的认识是一致的,甚至有35%的男生认为,“女生同意同居就等于认同可以发生关系”,但女生在这一认识上与男生差异很大,如有12%的女生认为“同居不等于发生性关系”,23%的女大学生认为“同居不可能不发生性关系”。
(三)对同居的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认识不够。调查我们发现,对同居问题,大学生的最大担心是怀孕,高达67%的大学生认为“除了怀孕以外,没有任何后果”,问及同居是否表示你已经做好准备与对方共渡一生时,有52%的大学生选择“不一定”,只有13%的认为“有结婚的准备才开始同居的”。
二、大学生同居原因探析
(一)社会变迁期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是最具有时代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根植于社会,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先锋性。但长期以来,对我国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取得足够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的一部分,对于同居,他们的价值观并不认为是不道德的,相反认为是对自由个性的解放,并认为性和婚姻是可以完成分开独立理解的事情,不能正确处理同居、爱情、婚姻三者的关系。
(二)大学生的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与传统道德的冲突。大学生从生理角度来讲,都完全处于性生理成熟状态,从弗洛伊德的需求理论来分析,他们迫切需要爱和尊重的需求,恋爱就完全满足他们这种需求。所以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都迫切需要从爱和性中获取自我认同感,满足自我需要。而五千年儒家文化的传统道德标榜的是先立业再成家,社会认知也依旧将大学生归为孩子一类,完全忽视他们自身的年龄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三、大学生同居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各种思潮激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力度,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高度,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凝聚力,积极发挥传统德育尤其是儒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作用;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建设。三要大力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或公益心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
(二)加强性教育,防止伤害发生。大学生同居现状其原因是复杂的,调查表明,在这一行为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他们也是矛盾的,缺乏足够的认识。传统的教育往往采取“堵”的方式,这是不科学的,处于社会变迁期教育要与时俱进,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待大学生的同居问题上,我们不能“堵”,而是要“疏”,所以,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的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尽快完善大学生婚恋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学生同居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学生群体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对大学生的正确定位和认识的问题。所以要真正解决大学生同居问题,就必须要尽快完善大学生婚恋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立法上保障他们的婚恋自由;第二学校的校规校纪上对大学生婚恋明确界限和底线;第三,应该明确对婚前同居现象法律上认定。社会变迁期各种价值观使得社会大众对婚前同居现象所引发的道德问题更为宽松,这也是大学生同居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法律法规上对婚前同居现象的认定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法律 民约 社会控制 冲突
电影《秋菊打官司》的结尾,秋菊说,“我只是要个说法,不能抓人啊”,这句话完全诠释了秋菊心中关于法律的困惑,秋菊所讨要的说法,大致是要上级领导批评村长,村长认个错,但现实是村长受到了被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与自己心中的说法大相径庭。而这个说法正是秋菊自己打官司的目的,但结果并不是她想要的。
一、法律与民约的正式冲突
在村长和她丈夫关于在承包地里盖辣子楼起了冲突,实际上秋菊已经默认了个体间直接的暴力救济是一种纠纷解决方法,因为自己丈夫言语的过激,村长的殴打行为实际上是对感知的不公正形式进行的报复,但是不可以踢他丈夫的下半身,在她看来,村长的报复过分了,这也是她决定打官司的起因,也是她讨说法的依据。在农村里,人们最底层的道德标准认为,犯错就应该道歉,同时态度必须诚恳,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的话,村民对那些不符合其期望的人会表现出不满,所以可以说秋菊寻求的赔礼道歉性质上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即民约规制,但刑事拘留无疑是一种正式的社会控制,是一种法律制裁,在这种非正式控制与正式控制之间,正式法律制度和中国社会背景深刻裂痕之间,秋菊的困惑便来源于此。
二、法律对民约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两组名词,“打官司”和“”,“包揽是非”和“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同时代表了非正式社会控制向正式社会控制的转变,在礼治社会,社会假定每一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人们更多的依靠身内的良心来维持礼俗,而法律诉讼被当做是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的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从乡间的调节而告到司法处去,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基于此我们看到法律制度对秋菊案的处理结果,损害了社区中曾长期有效、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村民们仍将依赖的、看见的社会关系网络。实际上这一点在秋菊告状的过程中已经有所表现了,秋菊又一次碰到李公安后,李公安话中有话的说,“我这个公安连你的事都么办好只能寻牛了”。
若深层次的来究其原因,可以说法律与民族志,如同驾驶、园艺、政治及作诗一般,都是跟所在地方知识相关联的工作,法律的功能是为解决纠纷提供一种机制,并且假定其可靠合理是我们普遍的一致看法为基础的,用生物学中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来比喻,不是一致的看法便遭到排异,法律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工具,抵制法律某种程度上变为了抵制社会变迁。
三、法律不一定代替民约
事实上这种“困惑”已经接纳了法律的适用,接纳了“现代化法治”,正在经历由制度设计(design)向自发性遵守(spontaneous order)转变的过程。
秋菊的例子只是乡村法制化一个比较和谐的例子,但是例如现在泸沽湖的走婚是不被法律所肯定的,那么到底何种情况下法律才会发挥其作用?若乡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根据霍费尔德权利分析方法,一定的经济基础下,社会成员要求公权者给予某种对待、处理某种事务的主张(claim-right),要求诉讼,要求司法救济,要求公平对待以寻求正义。有需求才会有发展,正是有了对公权力的需求,乡村民约才会进一步的减少与国家法的对立。
诚然,现代化的进步,在所不论其中的“动机”,当国家法与民间法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认为,国家制定法总比民间法优越,与民间法的形成和变迁一样,国家制定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也是漫长的,发挥实效的过程也许更加久远,一部《物权法》竟然在人大常委会经过七次审议,但从目前物权法的实施来看效果是显著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法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持,其惩治带来的社会制裁甚至比法律更强大更无孔不入,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让其自由博弈,或者按照生物学的观点,让其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一切的过度担忧都不会逼中国的法治实践更有说服力。
四、结论
如果说我们看待法律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是把法律放在社会发展的时间轴上来看,那么本文的着眼点仅仅在某一时间点来看法律与民约的关系,我们往往认为法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在阅读资料的时候我发现法律可以起到其有效地作用一定是回应社会变迁,民约与法律有互动的过程,法律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否则我们看到的便是制度不合理所带来的一系列冲突,正如上文所阐释的法制的使用来源于需求,法律不一定要代替民约。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 台北市: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
[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9
[3]夏勇.《走向权利时代》[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
[5]江平.《沉浮与枯荣》[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9
论文关键词:影视人类学,贾樟柯电影,社会变迁
影像人类学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有关学者首次呼吁摄制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诸形态,反映和记录各民族社会的历史、现状和文化遗产的影片。就在当时,中国知名的影视人类学专家杨光海拍摄了《苗族》、《清水江流域苗族的婚姻》等五部影片,也成为中国独立拍摄人类学影视片第一人。随后,中国影视人类学开始生产出大量有关民族文化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民族影视片。而以拍纪录片为主的贾樟柯,从1995年开始,相继拍了《小武》,《站台》,《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等三部纪录片和八部剧情片。近几年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他用胶片一寸一寸地记录了变迁中的中国,其电影被认为是“传递着最为真切的生命体验,在表现新时期个体与环境的强烈冲突中,始终冷静客观地关注着最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②]“电影实践以及对社会文化的思考,在诸多方面与文化人类学的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③]本文将结合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从人类学视角对贾樟柯电影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反映的人类学理念与方法,以及蕴含的人类学色彩。
《三峡好人》拍摄于2006年,以三峡拆迁移民为背景的电影,地点是四川奉节。贾樟柯及其同事在三峡呆了一年,前后去了6次,[④]拍出了奉节周期一年的变化。这是田野工作
式的实践方法。田野工作一般是指经过训练的人类学者对一个社区及其生活方式从事长期研究,一般一年以上,通过参与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方法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人类学学科奠基人英国人马林诺夫斯基曾说:“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的看家本领。”它不仅是人类学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获取资料的最基本途径和民族志构架的源泉。而通过这样的田野工作,贾樟柯获得了一种对于当地文化的理解。贾樟柯在导演笔录《贾想》里说,“在三峡,如果我们仅仅作为一个游客,我们仍然能看到青山绿水,不老的山和灵动的水。但是如果我们上岸,走过那些街道,走进街坊邻居里面,进入到这些个家庭,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山水里面有这些现代的人……我们同时也在承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压力。”《三峡好人》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矿工韩三明,坐船来到奉节,寻找16年前他买的妻子,后两人见面决定复婚;一个是护士沈红,她的丈夫到奉节工作。两年前却中断了和她的联络,他们的感情已不能挽回,做了一个决定,离婚。这两个故事都是讲外来者到奉节寻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面对感情问题都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不管复合还是离婚,用一种决定给自己一种自由和尊严。每一个文化都给它的成员某种确定的世界观,某种确定的对生命的热情。这种从不同的,为某种文化所独有的角度体谅生命和世界,看待他者的世界观,他者所呼吸的生命气息和生活的现实,被称为“他者的理解方式。”通过他者的眼光,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启示:在复杂、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要要面对自己我的生活,为做一个负责任的决定。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我们可以进入他们的意识里,并通过他的眼睛观察外面的世界,……我们最后的目的是丰富和深入我们的世界观,认识自己。”[⑤]从田野方法到“他者的眼光”,不仅是一种以中国其研究技术与工具的手段,也是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贾樟柯的电影结构,采用了多点民族志的方法。多点民族志,最早是郝瑞提出来的,他主要应用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比较研究上。而后马尔库塞提出了“多点民族志”,是指作为一个世界模式的论述,田野的场景转化是必须的。《三峡好人》中,同一个地点三峡,分别讲述互不相关的两个人物的故事。在《无用》中,马可因为反叛服装流水线的机器生产,产生了无用的创作;在山西,遥远矿区的裁缝店因为广州大型服装加工厂的存在而日渐调零。广州的服装流水线,巴黎的时装会,山西的小裁缝店被一部电影结构在一起,彼此参照,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地域空间,通过参照和对比,形成了新的经验世界。这种整体主义观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任何一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带动其它层面的文化要素发生变化。多点民族志揭示了文化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研究某一种要素时,把它置于整体文化的结构中,通过研究它与其它要素及外界条件的联系,建立了一种深刻全面的认识。
而贾樟柯把《三峡好人》分成烟酒茶糖四个部分,反映了贾樟柯对物的重视。物的概念在人类学中也很重要,法国人类学家莫斯考察交换制度,研究礼物载的人的精神;列维-施特劳斯考察婚姻交换,探讨人作为物的流通。而两千多年前,庄子提出了“齐物论”,主张人与物之间的混融。[⑥]这种混融关系反映在看人赋予物的社会意义,物也是人,从物性看对人的影响,人也是物。《三峡好人》的英文片名取名静物,就是指被人忽略,依旧沉默的人。放在桌子上的瓶子,和黝黑的民工,是同一种的物。
他们共同留有时间的印迹,保守着生活的秘密。而烟酒茶糖这种物的取择在于是生活交际不可缺少的东西,它被拿来在在亲戚朋友中赠送流通,渗透到普遍的人际关系中。而在电影《无用》里,延展了人物共融的观点。“无用”是指在活跃的经济生活中,人们的判断标准发生很大的变化,一切都被量化,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东西往往被视作无用。电影里马可的服装采取完全的手工制作,体现的是对记忆的珍惜,对时间积累带给人的心理感受的重视。另一个地域空间里,在珠三角的服装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完全是一种密集型劳动,而中小城市的成衣店多半已经消失不见,裁缝店非常凋敝,除了定制一些高级的服装如旗袍之外,多半都是改短裤长等缝补的活。《无用》是对中国当下经济生活的审视,呈现出了同一条经济链条上完全不同的劳动方式。这部电影从服装角度看人的生存现状,沿着服装提供的线索,发现了同一个经济链条下不同人的现实存在。无用”本身有一种对中国快速发展,对速度本身,对以发展的理由抹杀记忆,及过度浪费自然资源的质疑和反叛。而在对记忆的追寻下,马可把衣服埋在土里,将时间作为另一个设计师,让物自己留下痕迹。物不再是等待着被人激活和被人赋予着色彩的静态的物,它本身的生命力和记忆更新了它的社会意义。
贾樟柯电影里是从个人的角度书写历史,通过对人物不断的累积和提炼典型,最终形成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作品形成新的书写历史的方式。电影《二十四城记》是一个关于在50年代建立的老厂的故事。工厂被夷为平地之后盖起了摩天大楼,三代厂花——60,80年代和现代的三位女性,和其他人物典型,面对变迁回忆,讲述的不同的人生和情感经历。贾樟柯接触了一百多个工人,拍了五十多个工人,在这些被采访的人物里,找了五个真实人物放在影片里。另外四个人物是虚构的典型的个人表达。从1950年代到当代,每个人物又有一个封闭的但是属于他自身的时间,通过这九个人的接力,来讲述一个线性的历史。这九个人个人讲述的组合,形成了一个集体群像。不过从个体出发来书写历史在学术上存在疑义。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云雷认为,从个人的角度难以解释历史,也无法解释个人的遭遇。因为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偶然性,个人记忆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与表现我们的时代。在贾樟柯认为,个人表达排成了集体群像之后,就不再局限于封闭的个人表达,而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不被封闭、不被个人讲述局限的历史经验。在这其中,个人的弱点、局限性、甚至迷茫变成了历史讲述中珍贵的知识。换句话说,贾樟柯式的个人表达是集体下的典型表达,是对文化记忆的记录,也使我们感受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变迁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魏斌宏认为,“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⑦]这种“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就是历史的真实感。在《二十四城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对历史真实感的追求。换句话说,贾樟柯认为历史是一种想象的真实,而追求真实感要大于真实本身。而《二十四城记》式的个人表达,是集体式的个人表达,“集体”反映在常识性、代表性的表达上与个人表达组合形成的集体影像。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改变和扩展了人们的视听方式,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和学术研究。贾樟柯的电影采用了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由他者的眼光,来思考社会变迁的意义。多点民族志的电影结构包含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地域空间,建构了相对完整地社会变迁中的状态。对物的重视,电影里则探讨了人与物的关系,及其对社会记忆的关注。由个人表达书写历史,电影通过人物的接力,讲述了一个线性的历史,形成了一个集体层面的典型表达,发展出了新的书写历史的方式。换句话说,其电影实践集中反映了人类学的文化理念,人类学方法与电影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影视人类学的一个典范,而且对于社会变迁及其多元文化理解有着重要意义。
[①]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②]魏斌宏,《底层的呼喊——从《世界》看贾樟柯的电影创作风格》,《大众文艺》,2010年第21期
[③]马旭,《用影像记录社会生活变迁——从人类学视角看贾樟柯电影》,《电影评介》,2009年第20期
[④]贾樟柯,《贾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⑤]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