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

第1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应用;经验

呼吸系统疾病约占内科疾病的1/4,是引起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胸闷,胸痛,近年每遇此种疾病,吾多以经方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常获奇效,现将临床运用此方的经验,结合所治典型病例加以分析,以飨同道。

例1:

患者汪某,女,28岁。于2009.8.12日以“高热3周”为主诉就诊。3周前开始发热,伴有头疼,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药名不详)5天无效,随转往某三甲医院,被诊断为“肾盂积水”,“肺炎”,医院劝其回当地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1周后仍发热不退,伴胸闷,呼吸困难,经检查被诊断为“双侧结核性胸膜炎”,涂(-),培(-),初治,并收住入院,入院后给予抗结核、降温治疗(地塞米松、柴胡注射液、安痛定同时使用)8天,但仍高热不退,体温最高39.8℃。遂请中医会诊,患者发热,汗出,不恶寒,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咯少量黄色粘痰。查体:T:39.6℃,R:22次/分,P:116次/分,BP:125/8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双肺语音震颤及呼吸音减弱,双肺下叩诊呈浊音,未闻及干、湿鸣音;心脏(-),腹部隆起,孕33周大小。查血常规:WBC:12.1×109/L,N:82.4%,L:17.6%; X线示:中等量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常规检查:符合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涂片查结核杆菌 (-)。据以上资料中医辨证为:邪热壅肺证。肺司呼吸,主宣发肃降,热邪壅肺,导致肺气郁闭,不得宣降,故见发热、胸闷、气喘,咳嗽;里热蒸腾,津液外泄,故见汗出,口微渴,舌红,脉数为里热炽盛。故给予麻杏石甘汤原方:麻黄6克,石膏30克,甘草6克,杏仁10克,三剂,水煎服,日三次,两日内服完。上方服至第二次时体温降至37.8℃,至第三次服药时体温降至正常停服前药,观察2日未见病情反复,后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

讨论:肺结核多以长期午后低热、盗汗、咳嗽、咯血为特征性表现,高热仅见于病灶急剧进展扩散时,以高热为首发症状者较少。近些年来,由于全球结核疫情的回升和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杆菌菌株不断增加,部分病例的临床表现亦多不典型。本例患者发病即见高热,故初诊被误诊为“肺炎”,临床值得重视。本患者另一特殊生理情况为妊娠33周,也被认为是高热不退的影响因素,虽诊断清楚,经抗结核及综合降温措施治疗,仍高热持续不降,经中医辨证,符合麻杏石甘汤证,故用药1天即获显效。

例2:

患者王某,男,53岁,于2010.1.1日因“胸闷,胸痛5小时”入院。入院后经胸部x线检查及体格检查诊断为:自发性血气胸,施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抗感染等措施处理,三天后胸闷等症状缓解,但患者出现发热,于每日下午6时左右开始体温迅速升高,最高时达39.8℃,伴胸闷,偶有咳嗽,继续抗感染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甲硝唑),并经物理降温、肌注安乃近后可见缓解,但发热仍每日定时而作,持续7天未见好转,遂请中医会诊。诊见:发热,胸闷,偶咳嗽,喀少量黄痰,伴胸痛,于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肌注安乃近后夜间汗出较多,舌红,苔略黄,脉数。血常规:WBC 13×109/L,N 80.4%,L 19.6%,辨证为邪热壅肺,给麻杏石甘汤化裁,方药如下:麻黄6,石膏30,生甘草8,杏仁12,知母15,两剂,水煎日服一剂。上方服完,体温正常,观察一周痊愈出院。 转贴于

讨论:自发性气胸为临床常见病,多无发热表现,本例患者发热原因可能属感染与吸收热所致,但经抗感染及对症措施治疗效果不佳;此患者发热,胸闷,胸痛,汗出,舌红,脉数,也符合邪热壅肺症候的临床表现,故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应手起效。

例3:

患者张某,女,73岁。于2010.6.7日以“发热、咳嗽,伴胸痛10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经胸部X线,CT及血常规检查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经抗感染及物理降温治疗1周,患者仍发热不退,汗出较多,伴有心慌,乏力,头晕,口干,咯黄色黏稠痰液,咯痰困难,舌干红少苔,脉细数无力,T:38.9℃。辨证为痰热壅肺,兼气津两伤,给予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治疗,方药如下:麻黄5,杏仁12,石膏30,芦根15,黄芩12,栝楼10,桃仁10,冬瓜仁10,桔梗10,生薏苡仁25,西洋参9(另煎兑入),知母10,甘草6, 服用三剂诸症大减,继续给以益气养阴扶正,佐小量清肺热治疗一周痊愈。

体会

第2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呼吸道疾病;误诊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胃肠动力学紊乱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 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化, 部分患者消化道症状较轻或缺如, 而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极易误诊为呼吸道疾病。本组40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患者中, 大部分曾多次经耳鼻喉科或呼吸内科长期、反复治疗, 而病情无明显好转。现对本院2008~2013年呼吸内科收治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40例, 其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45.5岁。主要症状:慢性咳嗽32例, 胸痛26例, 咽部不适10例, 反复发作性哮喘6例。

1. 2 方法 全部病例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X射线胸片、纤维支气管镜、肺部CT、鼻窦拍片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均给予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治疗, 五官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其后全部给予胃镜检查及食道功能检查, 结果均符合GERD, 并给予抑酸药物奥美拉唑胶囊20 mg, 2 次/d口服, 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片5 mg, 3 次/d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胃铋镁颗粒1包, 3 次/d口服, 4~8周为1个疗程。同时嘱咐患者床头抬高15 cm, 睡前3 h不进食, 戒烟酒, 避免高脂肪饮食。

2 结果

治疗后1周慢性咳嗽、胸痛、咽部不适、反复发作性哮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治疗2周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4~6周后2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所有患者经胃镜复查, 食管炎症消失, 黏膜恢复正常, 其余病例继续巩固治疗2周后全部临床治愈, 随访4周无复发者。

3 讨论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对食管黏膜刺激造成损失, 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或食管炎症的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胃镜及24 h食管pH监测诊断较容易;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其症状不典型, 加之部分患者内镜检查可无食管炎症改变(即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症), 以及因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 导致24 h食管内pH监测为阴性等;以咳嗽、胸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极易与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病相混淆[1]。以咳嗽、哮喘为突出表现者, 更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2]。 部分患者仅有喉部不适, 而就诊于耳鼻喉科[3]。

在GERD的发病机制中, 胃肠动力紊乱导致反流物进入食管、喉部及支气管造成黏膜损伤或为其发病基础。GERD消化道外症状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迷走神经反射、气道微吸入、反流物直接刺激及神经肽的参与等。尤其夜间睡眠时, 迷走神经兴奋, 胃酸分泌增加以及平卧等均使反流更加严重, 最终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使临床诊断更为困难, 所以GERD已经不仅仅是胃、食管问题, 其消化道外表现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诊断与治疗尚存在一定难度。近年来食管外的症状随着人们对GERD的认识及重视不断提高, 目前已成为国内消化系统研究的热点[4]。大约10%的GERD患者伴有呼吸道症状, 并无烧心、反流、胸骨后不适等典型症状, 故易漏诊。现将GERD引起慢性咳嗽、胸痛、哮喘可能的发病机制分析如下。

3. 1 GERD被认为是继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的第三大原因。咳嗽是由一个复杂的神经反射弧导致的,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入气管, 直接刺激气管、喉部的感受器可能是引起咳嗽的主要机制;另外通过刺激食管感受器和传出路的反射弧介导, 刺激该反射弧而引起咳嗽。

3. 2 以胸痛为主要突出表现的GERD易与心血管系统引起的胸痛混淆而导致误诊。因为食管病变刺激C8~T10与心脏病变引起刺激T1~4, 在体壁和皮肤上的定位相互重叠, 所以临床可见食管病变引起的食管源性疼痛与心绞痛的疼痛均可放射至上胸部、下颌部或上肢等部位。因此对于胸痛的老年患者不能以心肺疾病解释时或治疗反复时, 即使无GERD症状, 亦应高度警惕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性。

3. 3 GERD导致哮喘的可能机制为:①胃食管反流物刺激气管迷走神经感受器引起支气管痉挛;②胃食管反流物可通过刺激食管黏膜敏感受体兴奋迷走神经感受器, 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 从而诱发或加重哮喘;③反流物刺激气管神经感受器引起支气管痉挛;④反流物使支气管反应性增高, 增强了哮喘患者的敏感性。

对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哮喘、胸痛及咽喉部炎症患者, 必须考虑是否存在GERD, 在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按呼吸道疾病治疗无效的患者, 应考虑GERD的可能, 并应进行相应检查。如没有检查条件, 对疑似患者进行试验性联合用药治疗也不失为诊断GERD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依据, 联合用药治疗同时也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有助于诊断, 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 可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机会, 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检出率。呼吸科医师应加强对GERD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 扩张诊断思路, 慢性咳嗽、胸痛、哮喘不仅涉及呼吸系统疾病, 还与消化、神经、心血管、耳鼻喉多专业疾病相关, 临床应综合考虑以避免GERD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被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柯美云, 王子时, 邓美蓉, 等. 52例心绞痛样胸痛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内科杂志, 1993, 32(5):295-297.

[2] 罗金燕, Forichon J, Minaire Y.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与食管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9, 12(3):135.

[3] 曹芝君.胃食管反流的咽喉部表现.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病分册), 1999, 12(2):67-69.

第3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关键词]PBL教学法 呼吸内科 临床见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32-01

呼吸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疾病种类多,与相关基础学科联系紧密,部分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其在整个内科学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过程的重要阶段之一,临床见习课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换。而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方法即问颖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采用病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干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系统思维方式,改讲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临床护理人才,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1 PBL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教学法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流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受全世界教育界的青睐,目前已在全世界200余所医科院校推广应用。国外教学中PBL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PBL是一种将学习设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触发学生独立思考、采集信息,让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合作共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PBL 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教师自身的创造潜能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构建医学知识体系,形成科学思维模式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分析、解决临床间题的关键时期。临床见习教学必须顺应时展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逻辑思维,力求培养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运用体会

2.1 注意把握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学中,教师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PBL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教学阶段引人PBL教学法后,在教学实施的不同阶段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与次的角色关系也在变化。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一统天下,教师和学生可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畅所欲言。例如在肺心病的临床见习中,学生们很多时候会就“治疗上是否应用利尿剂及如何应用”发生争论。此时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鼓励学生的争论,让学生为自己的判断提供充分依据,最后才回归到以教师为主的总结阶段。我们继续提出问题来总结:心衰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肺心病情况下利尿剂的利弊等等。教师的角色转换,亦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学会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总结。教师应当时刻注意把握好这种角色转换,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与其他教学不同,临床教学,特别是临床见习教学在强调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性、互动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医学知识。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更好地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PBL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以“提出间题、收集资料、思考求解、总结分析”来代替传统教学模式的“组织教学、复习理论、讲授新课、教学小结、完成作业”。在将抽象知识构建成医学生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PBL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临床课前对PBL教学法的系统掌握及相应培训十分重要

临床指导教师进行临床课前的PBL教学法的系统掌握及相应的培训十分重要。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要求教师有充分的驾驭能力,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并且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讨沦的方向和内容给扑适当的、准确的指导和帮助。

2.4 更好地加强对PBL教学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握

问题的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环节。但目前许多问题的设计不够合理,没有覆盖教学的重点并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另外,教师对讨论的引导也不够。这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对带教老师进行有关PBL教学模式使用技巧的培训,使之对PBL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能够了解得更为深入,把握更为到位。

2.5 注意预先突出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多学科全程PBL教学相互助长

要提高PBL教学效果,一方面要预先突出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多学科全程PBL教学相互助长。对于间质性肺病等难以鉴别的呼吸系统疾病,选择资深的教师带教,并将鉴别诊断简单化,不混淆疾病的主干,教师可以在分组讨论中任组长,引导学生思路。对于呼吸系统危重症病人病情凶险,难以进行床边教学,改用视频进行PBL教学;呼吸病学课时较少但内容繁多,难以完全适应PBL教学大量讨论和床边教学的时间的需要;PBL教学需要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文献资源和经费投人仍不够充分。因此,在实施PBL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代表性的典型病例从多角度剖析问题,挖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等。

参考文献

[1] 沈建新,土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2] 张晓良,刘必成.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1):62- 64.

第4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脑卒中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科常见和多发疾病。从危害程度来讲,患者可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致残和死亡[1]。基于患者脑动脉闭塞手受阻现状、狭窄破裂而形成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依托护理质量改进基本思路,是循证患者疾病治疗证据和本源,稳定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以来46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1材料和方法

1.1基础素材。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策略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48-76岁,平均(61.79±0.5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47-75岁,平均(61.89±0.45)岁。1.2诊断和纳入标准[2]。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行业标准》;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头颅CT扫描确诊;其中缺血性中风患者31例、出血性中风患者15例;患者表现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1.3方法。基于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及基本功能训练;除了用药治疗外,是应加强护理,以避免引起并发症;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行功能性锻炼。持续质量改进:主要护理步骤为围治疗期护理,通过成立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培训;对患者基础资料进行相关的文献查阅和护理经验落实;在常规基础护理方案制定上,以其针对性护理措施和方法落实,对潜在的意外状况进行防范;做好患者的基础评估;强化对患者围治疗期健康宣教,做好相关的护理沟通工作,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避免和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不良心态;做好患者呼吸道、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水电解质平衡护理、便秘护理、压疮护理和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等;康复护理环节,最好对吞咽障碍患者指导性护理和循序渐进护理;必要的早期活动锻炼护理及其语言障碍康复护理等。1.4观察指标。压疮、呼吸系统疾病或消化道出血、便秘等并发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性功能系统以100分为最优,数值越高,疗效越好。1.5统计学分析。应用IBMSPSSStatistics24.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率比较采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其中I期1例、Ⅱ期0例,发生率为4.38%;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其中I期3例、Ⅱ期4例,发生率30.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防范并发症的效果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其他情况。观察组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性功能系统整体水平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反复发病的特点。持续质量改进是通过针对性防范措施的开展,实现降低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率。本研究的护理实践证明,通过落实观察管理小组、组织护士学习接受培训、患者基础状况评估申报、防护性措施及其交接班和动态经监督检查的落实,患者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在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疗效确切,不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控制效果,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整体状况,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翔蔚.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119-120.

第5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针灸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直延续到现代。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西方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认识理念的逐渐转变和医学模式逐渐融入心理、社会因素等整体观念的变化,针灸这种不干预人体正常机能、却又能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越来越吸引国际主流医学界的关注,这促使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针灸医学的特色与优势,以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学优势特色研究”项目组经过2年的研究,在认真梳理近10年针灸学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针灸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发展状况,提出了传统的针灸医学所具有的四个特色和五大优势。四个特色是:①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②通过刺激于外、调整于内达到防治疾病的效应机制特色;③以综合运用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腧穴诊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诊断特色;④由独特的治疗工具和特殊的操作手法构成的技术特色。五大优势是:①诊断优势:简单、快速、准确;②技术优势:容易掌握、操作简便;③疗效优势:见效快,疗效明显,适宜病症广泛;④安全优势:无毒,极少不良反应;⑤经济优势:治疗成本相对低廉。

1针灸医学的特色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征,是由事物本身性质决定的。针灸医学特色就是指针灸不同于其他医学的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在针灸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动和治疗方式上,概括起来可以从理论、效应机制、临床诊疗原则以及治疗手段4个方面阐述。

1•1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经络理论作为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古代先人在以砭针治病的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它最初是某些具有相同特征现象的总结,后来在“天人相应”等自然观的指导下,糅合了古代朴素哲学思想,掺入了古人理学思辨的概念,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中描述生命活动现象的一种模式。在经络理论中,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是贯穿人体的主要干线,经络孙络浮络细络是从主干线向全身延伸、覆盖全体、不断逐层细化的网。有这样一张网作基础,保证了生命机体的正常活动。因此,用现代生命科学的语言来表述,经络就是人体内外联系、信号传输和机体功能调整的系统,是机体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脏腑组织相互联系沟通的途径,在这个途径的联系下,完成生命活动的各种组织器官达成协调与统一,这种途径可依据机体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腧穴是位于人体上的、用以治疗或诊断疾病的特殊的点,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聚集的部位。腧穴联缀着经络,各种不同的刺激作用于腧穴,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传导,激发人体潜在的功能,到达发生作用的部位而防病治病。通过刺激腧穴治病是针灸疗法区别于其他疗法的关键,而腧穴所具有的特殊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是针灸疗法取效的基础。气血既是中医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如精气、水谷精微之气、宗气),又是各种生理功能的代名词(如胃气、脾气、肾气),气血运行是构成中医生命观的基础:有气血运行则生,无气血运行则死,气血运行乖逆则病。气血运行主要是循着经络的网络,因此,“疏经通络、调和气血”就成为针灸治病原理的高度概括。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构成了针灸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针灸的一切治疗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的。这个核心所体现出的对于人体生命现象是活体的、整体的、互相联系的、动态的认识,就是针灸医学的理论特色,它与西方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

1•2刺激于外、调整于内的效应机制特色针灸起源于远古,早于人们对药物治病的认识。尽管它不像药物疗法一样直接针对病原体,也不是完全直接作用于罹病的器官与组织,但是这种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调节功能来达到治病目的的方式却体现了古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智慧。就治病而言,无论是直接入口的草药,还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化学药物,都或多或少地对机体正常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针灸,并不导入人体任何物质,只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刺激体表的特定部位,使机体对自身偏盛偏衰之气进行调节,进而产生两种结果:①虽然没有精准的靶目标,但是却通过调整使有病或无病的器官组织的功能达到协调和统一,这就是针灸疗法所具有的双相性调整作用,也是它能够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原因;②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现代大量研究证实,针灸之所以能做到刺激于外、调整于内,就在于其整体调节的多环节、多靶点。针灸作用的整体性表现在刺灸腧穴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正常或异常的功能产生影响。例如针刺麻醉下手术过程,针刺在产生镇痛效应的同时,还对有关系统的功能实施多方面的调节,因而术中生理干扰减少,血压、脉搏等可维持稳定,使手术顺利施行,同时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减轻,感染等合并症减少,术后恢复加快。针灸作用的多靶点表现在针灸对脏腑器官功能的调节,包括了人体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循环、血液、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等等。在临床治疗中,除了选择功能上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穴位外,其刺激方式是相同的。针灸对这些系统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是人体三大调节系统,它们除了各自具有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共同的基本功能,即对内外环境信息的感受和传递,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机体内多维立体调控网,对于在整体水平上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神经肽/神经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是三大系统间相互调节的共用介质,或称“共用语言”。针灸通过对共用介质的调节来调控这个网络的平衡,进而达到调节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的目的。这种整体调节功能的理论和事实是以还原论为特点、以分析见长、孤立割裂地看待人体器官组织的西方医学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1•3以综合运用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腧穴诊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诊断特色早在《黄帝内经》时代,经络辨证就已成为古代医家最常用的诊断方法。《灵枢•经脉》中各条经的“是动病”“所生病”就是古代医家将临床见到的各种症状以经络归类,试图实现按经治疗的例证。其后,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辨证论治方法也逐渐多样,脏腑辨证、八纲辨证与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治疗理论更加契合,经络辨证在以药物治疗见长的临床应用中逐渐退居次席。然而,在当前针灸临床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普遍存在着的3种辨证方式:第一,在有明显的经络循行特征的疾病中,直接采用经络辨证,如头痛、齿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不同部位的疼痛提示着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取相应经络的腧穴治疗;第二,根据脏腑、器官组织与经络的络属、表里关系,不同脏腑、器官组织的疾病选取相应经络的腧穴治疗,如胃痛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心脏病选取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腧穴,显示了同名经络与脏腑之间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这也是一种经络辨证;第三,根据多年积累的腧穴作用特异性的经验,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腧穴,如气海、关元补气,血海、膈俞祛瘀,丰隆化痰,大椎、合谷退热,至阴转胎,少泽催乳等等,这些与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腧穴实际上是已知的形态结构产生的特异区域,腧穴本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周围组织的生物物理特性,使它既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又具有诊断疾病的作用。腧穴诊断方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技术,具有灵敏性、实用性的特点。这也构成了针灸诊断技术的一大特点。

1•4由独特的治疗工具和特殊的操作手法构成的技术特色针刺、艾灸是针灸医学独有的两大治疗方法。从古至今,针和灸的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衍生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治疗手段达上百种。以针法来说,有以手法操作为特征的各种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苍龟探穴、白虎摇头等;以不同取穴理论为特征、自成体系的治疗疗法:如头针、耳针、腹针、眼针、腕踝针、时间针法等;以不同形质的针具为特征的各种疗法:如毫针、电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芒针、火针、针、小针刀、长圆针、浮针等;以穴位物理刺激与药物结合为特征的各种疗法:如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激光照射等。艾灸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艾条灸、艾炷灸、直接灸、隔物灸、艾灸仪灸、生物陶瓷灸、砭灸等等。伴随现代医疗技术的渗透,又发展出建立在经络腧穴基础上的诸多治疗方法。正是这些独特的治疗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针灸临床的治疗手段,拓展了针灸临床适应病症范围,有效地促进了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

2针灸医学的优势

所谓优势,是指能超过对方的有利形势。从本质而言,优势和特色都是在比较中存在的,特色一般固定不变,而优势则是在一事物与它事物的比较中产生,可以随着比较双方的变化而变化。针灸医学优势的提出就是相对于西方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言。

2•1简单、快速、准确、以治疗为目的的诊断优势针灸临床的诊断过程是建立在经络腧穴理论基础之上、以满足治疗需要为目的的。经络辨证有3种:(1)以病灶辨经络,即病灶所在部位属何经,就取何经之穴治疗,故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说;(2)以症状辨经络,临床病症属何经何脉、就选何经何脉的穴位治之,《灵枢•经脉》篇所载经脉病候就是这类辨证;(3)以经络辨病灶,就是根据经络循行线上的异常反应点,来判断何经、何脏腑之病,然后取穴治之。腧穴诊断法是根据经络的原理,以腧穴痛觉过敏或阳性反应等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早期腧穴诊断主要利用手法检查,根据腧穴上出现的压痛反应、结节、条索等进行辨证。如膻中穴压痛可印象为气管炎,横骨压痛可有月经不调和遗精疾患,胸1—胸7椎的压痛对头痛、头昏及心肺疾患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命门、肾俞压痛可辅助诊断生殖器、泌尿系疾患,脾俞、胃俞压痛可辅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等。由于手法检查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开展了利用穴位的温度特性、电学特性的变化诊断疾病的研究,研制开发了多种经络、穴位诊断治疗仪,以便使经络诊断、穴位诊断技术更加客观和准确。

2•2容易掌握、操作简便的技术优势针刺属微创介入疗法,但相对于要求条件高的外科手术技术来说具有容易掌握、操作简便的优势,灸法等非介入疗法更加简单易学,这也是针灸疗法能够普及的重要原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中医临床适宜技术中近60%是针灸技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针灸技术的易学、好用,疗效确切。一项调查显示,总体上医生认为针灸适宜技术是应该推广的、疗效是确定的,认为能够推广的比例占到91.8%,以“操作技术难度大,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理由之一而回答不适合推广的仅占3.3%。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人数约20~30万人。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使用针灸疗法,针灸技术操作的相对简单、易学好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2•3见效快、疗效明显、适宜病症广泛的疗效优势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许多疾病有确切疗效,使用安全,既可用于治病,又能用于康复及预防,或可作为某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或可介入某些疾病的某一治疗阶段。

2•3•1针灸疗法适宜病症广泛以往的研究表明,针灸可治疗的病症有数百到上千种之多。最新研究[6]表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标准,针灸能够治疗或参与治疗的病症有461种;针灸治疗有优势的病症有113种;针灸科常见的病症有10种。113种针灸治疗有优势的病症是: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17种;神经系统病27种;精神和行为障碍病18种;泌尿生殖系统病10种;消化系统病16种;呼吸系统病6种;循环系统病4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4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4种;眼和附器病6种;耳和乳突病1种;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1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4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4种。对于这些疾病,单用针灸治疗就能达到治愈或临床治愈;或者西医没有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针灸可获得一定疗效;或者针灸可快速缓解其主要症状,而且优于其他疗法。在这113种病症中,中风后遗症、周围性面瘫、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头痛、颈椎病、膝关节炎、腰痛、失眠、落枕是针灸科最常见的疾病。

2•3•2针灸疗法疗效显著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针灸疗法在以下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优势:(1)神经、精神疾病: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具有方法多样、综合疗效好、早期介入疗效好的特点。针灸治疗脑卒中有效已成为国内针灸界的共识。在急性期的介入、治疗思路、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针灸治疗抑郁症也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以针刺为主,结合其他疗法的多元化治疗措施,如穴位注射、激光、中西药物内服等方法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疗效确切。针刺与喜德镇、都可喜、尼莫地平等西药结合与单纯用西药进行比较,针刺配合西药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2)运动系统疾病:针灸对于运动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治疗方法多样,组合灵活。与手术相比,针灸不破坏身体的组织;与麻醉止痛药物相比,针灸不会导致身体其他功能的紊乱。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西药对照(消炎痛、甲氨喋呤加双氯灭痛)有显著差异。(3)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支气管哮喘,采用多种针灸方法综合治疗,以及三伏天的穴位贴敷,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4)心血管疾病:针灸对心神经官能症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弥补现代医学对此病治疗的不足。(5)消化系统疾病:针灸可治疗消化系统的40多种病症,主要有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慢性肠炎、阑尾炎和肝胆疾病等,以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最为深入,其疗效肯定。(6)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针灸对于产后、腹腔及直肠术后尿潴留、精神紧张所致功能性尿潴留疗效显著。对神经原性膀胱疾病,针刺可降低膀胱排尿阈值,增加膀胱肌张力,升高膀胱内压而促进排尿;促使逼尿肌收缩,使残余尿量减少,甚至消失。(7)内分泌系统疾病:针灸治疗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甲状腺疾病为最多,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其中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研究最多,单纯针刺或隔附子饼灸,均能获得优于西药治疗的效果。糖尿病是近年来针灸研究进展较快的疾病。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糖尿病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对并发症的主客观效果均较满意。对于高胰岛素分泌型患者,针刺可使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型患者,针刺可使其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各项比值增加。单纯性肥胖的针灸治疗近年来成为热点,临床初步表明,毫针加电刺激减肥有比较理想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针刺减肥效果与针刺影响糖代谢、内分泌及消化液分泌,下丘脑摄食中枢、饱食中枢的调节反应有关,还与饮食调控、适当运动和心理因素有关。(8)妇产科疾病: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应用无局限性,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与激素替代疗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针灸治疗月经病有肯定的疗效,如原发性痛经、继发性闭经等。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胎位不正、产后乳少、急性乳腺炎等疾病,针灸疗效颇佳。(9)皮肤科疾病:针灸疗法为主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其疗效高于口服特非那丁、维生素C等。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快捷,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方法多样,疗效较显著,止痛迅速,短期内结痂而愈。(10)五官科病症:针灸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对视神经萎缩患者针刺前后的裸视力、视野及眼电生理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确认针刺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基本以传统的毫针及穴位注射药物为多,还有现代针灸较时兴的刺激神经节方法也较常用。针灸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疗效较好的主要是牙痛、牙周炎、口腔溃疡、舌体病症、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等,其中,对牙痛和咽异感症疗效优势明显。(11)肿瘤:针灸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几方面的优点:缓解癌肿疼痛,减轻病人痛苦;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和缓解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总之,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第6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关键词:兽医内科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40-03

《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1]。是一门解决内科疾病的应用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在临床实践中诊断和治疗动物内科病有难度。《兽医内科学》的教学长期以来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最终考核成绩主要依据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在学生中出现了“理论巨人,实践矮子”的现象,所以,加强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已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专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2,3]。研究性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按照本校研究性教学要求,本教研室在《兽医内科学》课程理论教学中开展了基于问题和临床病例讨论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现状

动物医学这一专业是技术型专业,研究性教学的应用是很好的一种途径。研究性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4,5]。随着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产业化,动物内科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兽医内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物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具体介绍的是这些内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该课程介绍的内容是兽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是从事临床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一直以来,《兽医内科学》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参与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拓宽教学思路,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为后修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内科疾病诊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性教学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设计:研究性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精心选择,首先,要选择能体现各系统疾病特征的典型病例;其次,选择的病例要难度适中,如果过于简单,没有争议,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但也不能超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次,要选择临床发生率高的病例。对于选择的典型病例,找出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问题,精心设计。如动物胃肠炎病例,临床发病率较高,病因错综复杂,可作为典型病例进行研究性教学。首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小问题,如“胃肠炎的病因”、“胃肠炎的发病机理”,“不同病因引起的胃肠炎表现的特征临床症状”、“胃肠炎的鉴别诊断”、“胃肠炎的治疗措施”,再配合相应的临床病例,作为课堂讨论提纲。

2.信息收集和分析: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由组长向组员分配具体任务,学生结合提出的问题,利用网络资源、书籍和报刊等一些信息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到动物医院搜集统计病例(如3个月之内来动物医院就诊的表现胃肠炎症状的病例)等途径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图片和视频,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充分交流、讨论形成提纲和讲稿,经老师审阅后制作精美幻灯片。

3.成果汇报:各小组制作精美幻灯片,每组推荐1名同学作代表进行汇报,通过课堂汇报及答疑来展示研究成果。围绕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汇报人阐述要介绍的某动物内科病的具体内容,可全面介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也可选择某一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如只选择某内科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详细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结合临床搜集到的具体病例来加深对该内科病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倾听学生汇报和讨论, 难点或有争议的问题由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或解答,并引导学生注意兽医内科学知识与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药理学等基础知识的纵向联系,及与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等相关科目的横向联系。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又加深了其对新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综合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最后,教师总结该内科病的重点难点,对某些存在偏差的知识点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正确、科学的认识问题。

4.总结评价: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要求。并根据汇报内容和表现,给出该组的成绩。各成员的成绩由组长和教师根据该组成绩并结合个人表现进行评分。研究性教学的成绩计为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

三、兽医内科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效果

1.研究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兽医内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问题引导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自学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若干问题,让学生通过理论查找和实践,独立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于“如何鉴别诊断动物胃肠炎”这一问题,学生针对这一问题,查阅相关资料,首先了解临床表现为胃肠炎症状的疾病有哪些,这些疾病还有哪些其他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有什么变化,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动物胃肠炎的常见病因、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断手段等方面知识就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临床病例讨论是以病例为基础,问题为先导,分析讨论为核心,可使学生从理论提升到实践的高度。教学中发现有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即有些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很优秀,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实践证明,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中,临床病例讨论法在临床课教学过程中将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6]。扬州大学动物医院为兽医专业学生接触和了解临床病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在动物医院可以真实地接触到动物内科疾病,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内科疾病的临床症状观察、诊断和治疗,对相关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全面了解疾病的始终,并注意收集典型病例进行讨论,病例讨论中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内科学知识对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讨论过程中做出的一些结论, 教师可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再查阅资料、再分析、再讨论,或者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引入病例讨论,能极大地拉近理论教学和实际情境的距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

2.研究性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它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畜禽的养殖技能、动物的防病与治病的能力、经营能力、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这些技能是无法直接讲授的,必须从切身的体验中去获得。在基于问题引导和临床病例讨论的研究性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真实、富有挑战性等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让学生从"问题"入手,为了寻找答案,学生必须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其上进心及求知欲,产生寻求答案的意识。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分析、讨论、质疑,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训练,逐渐培养临床创新能力;或通过教师的科研工作把学生带入研究领域,使其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可直接深入教与学的每个环节,能促成学生养成查阅文献、参与临床实践和撰写论文的好风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改变了学生纯被动接受知识的态度,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解决问题走出课堂。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兽医内科学》的兴趣,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得到了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家畜内科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徐凤生.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6):44-48.

[3]刘纯.“研究型教学”之我见[J].商业文化,2010,(12):172-174.

[4]姚利民,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6):62-65.

[5]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1-23.

[6]窦学莹.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7):66-67.

Exploration on Research Teaching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YUAN Yan1,2, LIU Xue-zhong1,2, GU Jian-hong1,2, BIAN Jian-chun1,2, XIONG Gui-lin1,2, LIU Zong-ping1,2

(1.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9,China; 2. Jiangsu Co-innovation Center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ant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Zoonoses,Yangzhou,Jiangsu 225009,China)

第7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与此同时,市内某医院收到了他的“求救信号”,根据这“一口气”所传达的信息,马上制定了急救方案,确定了老人的具置以后,载着急救人员、对症治疗设备和药物的救护车呼啸而去。

这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突发急性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的老人由于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转危为安。

无论何时何地――吹一口气,医院就能马上收到报警信号,判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医院也能第一时间监测到其心脏状况,尽快赶到现场;甚至睡眠时发生呼吸暂停,也不用担心就此“一睡不醒”,医院会立刻收到报警信号……

以上的片段,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也不是未来世界的产物,很可能在最近的几年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因为,有一个人已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集合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联合了优秀的科学家,努力让这个“幻想”成真,并且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他领衔开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明――基于手机的远程肺功能监测系统即将问世,以后还会陆续开发出监测心脏功能、睡眠呼吸暂停等的系统。

这个人就是去年荣登全球呼吸领域最大规模、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学术会议――美国胸科学会(ATS)名人录,被ATS称为“一位专注于发明创造的临床医生、科学家和导师”的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教授。

专注于发明创造,无疑是对白春学教授目前状态非常精准的描述。他发明的基于RNA干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和实时荧光光纤血气分析仪,令他两度捧回上海市颁发的“发明金奖”。他已经获批的发明专利有4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9项。难怪他的学生说他“有时候痴迷于发明创造中甚至忘乎所以”。

每项发明无不是为临床服务

白春学教授的每项发明无不是为临床服务,他对发明创造的痴迷也全因心中装满了患者的需要。

“创新性研究具有巨大的帮助患者的潜力,这是我研究的动力。”

以发明远程监测肺量计为例。白教授在管理患者时,即体会到远程监测的重要性,去年仅半年时间便联合计算机专家研制出样机,实现了不需经计算机上网即可“便捷、实时、远程”传送肺功能测定结果给有接收终端的医疗中心,医师可及时分析、判断结果,指导患者救治。疾病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对现有的医疗模式弊端有着根本意义上的改变,主要优势如下:

减少就医次数远程医疗的出现,可以大大减少慢性病患者反复就医的次数,患者只要在家中,数据传到医院,便可由医生诊断开方。

扩大名医的服务效率一个医生再能干,一次门诊也只能看几十个患者。有了远程监测系统,一个名医一天甚至可以为数百个患者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提高急救的效率有些患者突发急症,就算自己不会或者没有能力报警,医院也能迅速收到报警信号,就近派医生进行救助,可以大大减少急性突发疾病的死亡率。

简言之,疾病远程检测系统是结合IT、无线传感和物联网等技术,提出了物联网医学应用的易医,以达到:易防病、易诊断、易治疗、易与名医交流;易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易将健康质量提升最高;易更好地享受人生和成就的“四易三效”目标。详见“易医”网站(省略)。

又比如,有些呼吸系统危重患者(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需要连续监测血管内的血液气体(简称血气),但是不可能每分钟都抽血,甚至每小时抽一次血都很难做到,而实时准确地掌握血气情况,对正确制定治疗方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白春学教授发明了实时荧光光纤血气分析仪,将一个无线荧光传感器放到血管里,使实时监测血气成为现实。

……

谈起研究之路,白教授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自豪,“研无止境,但有捷径。这需要时刻带着有准备和高悟性的头脑。”

更是一位卓越的“导师”

白春学教授在临床医学发明上的光芒太盛,似乎盖住了他作为“导师”这个角色的卓越。事实上,他也是一名对学生要求严格、悉心指导的优秀导师。

他的博士研究生杨冬、张子强的论文在2009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论文银奖”。中国学者获此殊荣者甚少,一个科室同时有两名获奖者更是难得。杨冬博士的论文首次探讨了Peroxiredoxin6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了急性肺损伤的新机制;张子强博士的论文发现了水通道蛋白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另两位博士生沈瑶和佘君获得支持,在亚太2009年会做论文报告四次,充分展现了中国实力。

白教授的学生们所做的创新性工作与白教授带领的团队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密不可分。

白教授在学生的眼里,最打动人的不是他“有悟性”的头脑,也非他的要求严格,而是他自始至终的勤奋。

他的学生说:“白老师一般通过邮件给我们安排当天的工作,几乎每次的邮件发送时间都在凌晨5点左右。如果是前一天一定要发的邮件,大部分都是夜里12点左右发出。”“他不管多忙,我们写的材料或者文章,他都会仔细阅读、修改、提意见,每次拿到经他仔细修改的文章,心里都在想,肯定又是白老师熬夜做出来的。因为白天的他实在太忙了。”

做一个项目,他尽管已经有了全盘的思路,但仍会放手让学生去做,中途遇到困难或者以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了,他再接着完成,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学习的机会。“每个人能力有限,我不强求你,但前提是,你尽力了。”

白教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第8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关键词】 儿童; 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为隐匿性哮喘或者过敏性哮喘,属于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亚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伴有或者不伴咳嗽,于夜间或清晨加重,在患儿活动后咳嗽症状可加重,持续时间常较长,肺部检查常常没有阳性体征,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1]。以往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在临床诊断上医务人员常将此病与支气管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现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3岁8例,4~6岁6例,7~9岁18例,10~12岁8例;病程为1~36个月;发病季节:春季18例,夏季7例,秋季4例,冬季11例;40例患儿中有29例有明显的诱因,其中14例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6例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5例是由于闻到油漆等刺激性气体引起,4例是由于剧烈运动所引起的。本组40例患儿最后的诊断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于1998年修订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2]。

1.2 临床表现 40例患儿均有慢性咳嗽的症状,于夜间或者清晨症状较严重,其中17例为干咳,7例为刺激性咳嗽,咳嗽时伴有痰者有16例;咳嗽发作时间:18例以夜间咳嗽为主,占45.00%,15例以清晨咳嗽为主,占37.50%,6例全天均有咳嗽症状,占15.00%;27例患儿干咳无痰,占67.50%,13例患儿咳少量白色稀薄痰,占32.50%;17例患儿伴有鼻痒、鼻塞以及咽痒、流涕等感冒样症状,占42.50%,11例患儿经常感到气促和胸闷,占27.50%;家族中有过敏史者21例,占52.50%,有个人过敏史者26例,占65.00%,其中21例为湿疹,3例为过敏性鼻炎,2例为荨麻疹;查体:21例(52.50%)患儿咽部有充血症状,但其肺部没有任何的阳性体征;12例(30.00%)患儿双肺呼吸音粗糙,5例(12.50%)患儿肺部可以闻及少量痰鸣音,2例(5.00%)患儿肺部可以闻及少量干湿性音。

1.3 辅助检查 本组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正常;胸部X线检查:7例患儿双肺纹理增粗,其余33例均正常;11例患儿的嗜酸粒细胞计数>0.35×109/L;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儿的IgE均升高。

1.4 误诊情况 本组40例患儿在确诊时均被误诊,其中17例患儿由于有反复咳嗽、流涕并伴有免疫力低下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占42.50%;9例患儿由于咳嗽伴痰多被误诊为支气管炎;12例患儿由于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及其肺部X线的改变被误诊为支原体肺炎;6例患儿由于表现为咽部不适和长期咳嗽被误诊为慢性咽炎;5例患儿表现为痉挛性咳嗽被误诊为百日咳;2例患儿由于PPD试验阳性及其X线的改变被误诊为原发性肺结核。误诊时间:2~20个月。

1.5 治疗方法 在诊断明确后,所有患儿均立即给予抗哮喘治疗,其治疗原则与典型支气管哮喘一样,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类等平喘药及糖质激素,可以使咳嗽症状得以有效缓解。本组患儿均给予吸入喘康速、普米克或者舒利迭,同时口服酮替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会引起疾病发作的诱发因素。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40患儿中显效21例,占52.50%;有效18例,占45.00%;无效1例,占2.50%。

3 讨论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常发生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哮喘以及肺结核等疾病,多数情况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使咳嗽症状减轻,并且逐渐消失,但是有些病例在经过使用多种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物的治疗后,其咳嗽症状丝毫没有减轻,并且迁延难愈,这种患儿往往就是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2]。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叫过敏性咳嗽,在临床上没有典型的表现,其主要症状常只有慢性咳嗽,以夜间和晨起为重。本组40例患儿均有慢性咳嗽的症状,并且于夜间或者清晨症状较为严重,其中18例以夜间咳嗽为主,占45.00%,15例以清晨咳嗽为主,占37.50%,6例全天均有咳嗽症状,占15.00%。因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反复发作,因而在临床上常首先想到是呼吸道感染,容易引起误诊。本组40例患儿在确诊前均被误诊,其中17例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9例被误诊为支气管炎,12例被误诊为支原体肺炎,6例被误诊为慢性咽炎,5例被误诊为百日咳,2例被误诊为原发性肺结核,误诊时间为2~20个月。误诊会延误治疗的时机,使病情不断发展恶化。因此,医务人员应该对本病有深入的认识。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季较为多见。本组40患儿中,有18例为春季发病,占有45.00%,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冷空气吸入,个人或家族过敏史也是其诱发因素之一。本组40例患儿中,有17例伴有鼻痒、鼻塞以及咽痒、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占42.50%。

在治疗上,因为该病属于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所以应该按照典型的哮喘来进行治疗,使患儿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类等平喘药及糖质激素等,可使患儿的咳嗽症状逐渐减轻[3]。本组40例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显效21例,占52.50%,有效18例,占45.00%,无效1例,占2.50%。说明该治疗方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如果患儿表现为无明显发热感染征象的原因不明的咳嗽,尤其是在应用抗生素和止咳化痰的药物治疗无效时,医务人员应该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及早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查体,包括胸部X线拍片、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争取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早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于永军,李树林.浅谈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黑龙江医学,2009,33(12):929-930.

[2] 刘艳,杨中文,刘胜.咳嗽变异性哮喘117例.实用儿科杂志,2003,18(9):747-748.

第9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范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

Research advances in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A Jia,DENG Jie, JIN Xingfang,Yang Li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Yan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5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n COPD,There are Pulmonary inflammation、Systemic inflammation、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so on,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factors. All the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 in COPD.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hypertension;Pathogenesi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COPD发病率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8.2%[1],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COPD的一个重要的合并症。近来,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学者对COPD相关PH的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为COPD合并PH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只有对因干预及治疗,才可阻抑病情发展,延缓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1 COPD合并PH的相关定义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高压定义为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20 mm Hg(1mm Hg=0.133kPa),患者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和(或)有低氧血症。COP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为平均肺动脉压力>35mmHg[2]。上述标准为右心导管数据。目前国际推荐的超声心动图拟诊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收缩压标准为≥40mmHg[3]。在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及流出道梗阻情况时,肺动脉收缩压(sPAP)等于右室收缩压(RVSP)。可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期右室与右房压差来估测RVSP。按照改良伯努利方程,右房、室压差大约等于4V2,V是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m/s)。RVSP =4V2+RAP(右房压),右房压可以用标准右房压5~10mmHg计算,也可以用吸气末下腔静脉塌陷程度估测值。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但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临床上有一定危险性,故右心导管检查不能作为COPD患者的常规检查。目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虽然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但仍然是肺动脉高压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检查技术。

2 流行病学

临床上,由于右心导管检查为有创性、高危性检查,而仅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判断会发生某些误差。故掌握COPD患者中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情况资料相当困难。Thabut等对将进行肺减容术和肺移植的COPD患者进行了研究,215例患者中轻度(mPAP为26~35mmHg)、中度(mPAP为36~45mm Hg)、重度(mPAP>45 mm Hg)PH的发生率分别为36.7%、9.8%、3.7%[4]。Chaouat等对998例COPD患者研究发现,998例COPD患者(第1s用力呼气量/肺活量≤60%)中约50%的患者mPAP>20 mm Hg,其中5.8%的患者mPAP>35mmHg[2,5]。Weitzenblum等研究发现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COP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mPAP在COPD患者中为影响疾病进程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如果患者有相似的气流受限程度,而mPAP高于正常值时,其预期寿命将明显减少。与不伴有PH的患者相比较,如果COPD患者mPAP>25mmHg(1 mm Hg=0.133kPa),其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在中度和重度气流受限的患者中,如果其mPAP>18mmHg,则急性加重的风险显著增加。严重气流受限、需长期氧疗的患者,如果mPAP>25mmHg,则5年生存率由62.2%下降到36.3%[2]。

3 发病机制

3.1炎症反应 COPD患者肺血管重塑和功能异常与肺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相关[2],肺动脉壁炎症细胞浸润数量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以及内膜层的增厚存在相关关系[6]。COPD的系统性炎症也参与了发生肺动脉高压形成。

3.1.1局部炎症 研究认为,COPD是以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是Th1型T淋巴细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肺部聚集并被激活(Barnes PJ,2008),这些炎性细胞通过释放不同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蛋白酶、氧自由基等发挥作用,介导了COPD中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参与肺血管的重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导肺动脉高压形成。目前已发现有50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与COPD的发生发展有关(王胜,徐风珍,陈余清.2006),其中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有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8(IL-18)、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 factor, TNF-a)、干扰素-r(INF-r)、白三烯B4(LTB4)。

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它是由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和释放的,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趋化炎性细胞到达炎症部位,诱导中性粒细胞激活。生理情况下,IL-8诱导中性粒细胞激活,有助于炎性细胞到达炎症部位而杀伤致病微生物进而控制感染,但病理情况下IL-8可持续高表达,其结果是诱导各种炎症介质(氧自由基、组胺、花生四烯酸等)大量释放,使气道炎症加重,进一步影响患者肺功能。Damia Ade 等[7]研究发现COPD患者诱导痰中IL-8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吸烟者,IL-8水平与气道阻塞程度、呼吸困难程度呈正相关,表明IL-8 与COPD 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研究发现,IL-8与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呈明显的负相关[8]。提示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增加与IL-8升高有关,并且IL-8升高可以使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损害。织慢性损伤、肺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纪颖等[9,12]研究发现,IL-8参与COPD 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并贯穿COPD 病程始终,检测IL-8水平可间接反映COPD 病情的严重程度,IL-8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3.1.2系统炎症 炎症因素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炎症反应不仅存在于呼吸系统局部,而是全身系统性的。Meilan[10]等提出,系统性炎症存在于COPD的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COPD与肺血管重塑相互影响,系统性炎症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相关的反映系统性炎症的因子如IL-6、TNF、MMP-9、MCP-1以及高敏感性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而且CRP的水平与COPD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的再住院和死亡都相关,这都提示COPD中的炎症反应具有系统性。目前认为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机制[11],血管壁炎症反应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AngII参与了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I)引起血管重构的机制之一就是炎症反应,它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促炎症反应因子比如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Kb)以及化学增活素引起血管壁的炎症,AngII还可以刺激内皮素-1的生成,内皮素-l又是血管壁慢性炎症的重要的调节因子。

3.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 RAS早已被公认为心血管系统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近来研究发现RA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肺组织也存在独立的RAS。首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在肺组织中的含量最丰富,且活性最强,主要分布在肺血管内皮,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在此生成,AngⅡ可通过旁分泌、自分泌及胞内结合等方式作用于肺血管壁靶细胞发挥作用;其次,肺组织可检测到RAS各组分的表达[12]。 RAS参与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过程为肺动脉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COPD前期即慢性支气管炎阶段出现早期肺通气功能障碍时,体内RAS水平即可升高,尤以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1I)升高明显,并与低氧血症无关。AngII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慢性缺氧时,Ang II可以使血管紧张度升高,还导致成纤维细胞分泌更多的胶原、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厚及内皮功能障碍,使小动脉内膜、中膜、外膜重构增厚,肺血管阻力增加,使肺动脉压力升高。Ang II可以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升高血压,它还参与了血管壁的氧化应激、细胞外基质改变及炎症反应过程,可以使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厚、细胞外基质增加,从而使血管壁腔比增加;另外,它还可直接引发内皮功能障碍,使扩血管因子如如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生成减少,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生成增多,故Ang II在血管重构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AngⅡ与炎症反应相关,而COPD发病过程中同时存在着肺局部炎症和系统性炎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COPD患者,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口服ACEI与ARB类药物,可临床获益[13]。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这两类药物可以缓解COPD患者的病情。John等[14]3临床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ACEI、ARB不仅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还可以降低COP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改善COPD本身状况,能降低COPD患者的再住院率,ACEI与ARB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了AngII对肺组织的损伤。

3.3肺血管皮功能障碍 内皮细胞为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的细胞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不仅是一种屏障结构,而且具有凋节血管舒缩功能、血流稳定性和血管重塑等重要生理作用,可以分泌扩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及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 ET)。肺脏是含PG量最多的器官,也是PG合成代谢的主要场所之一。内皮素-1(ET-1)是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在内皮细胞中,大内皮素在内皮转化酶的作用下变为ET-1,ET-1是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它有着很强的血管收缩和促有丝分裂作用。

肺循环平均压力为体循环的十分之一,且肺血管对环境变化有着很强的舒张调节能力。肺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肺血管紧张度上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且保持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屏障功能及完整性,还参与了血管新生和炎症反应,故肺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血管紧张度取决于舒缩血管物质的平衡。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和PG等血管扩张因子,这些因子在调节血管的紧张度上发挥重要作用,内皮功能障碍可以使这些因子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肺血管过度收缩,进而导致肺血管重构及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在缺氧的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加,目前一致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了缺氧下肺血管的重构[15]。再次,ET-1被认为在由缺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缺氧的情况下,内皮细胞会产生更多的ET-1,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体循环中ET-1的水平都是升高的。ET-1除了发挥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在肺血管的重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16]。另外内皮功能障碍使得内皮细胞不能阻止循环中单核细胞的粘附,从而也不能阻止了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及炎症介质的释放。总之,内皮功能障碍在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临床多个大型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ACEI对COPD患者的各种转归均有益,包括急性发作次数、COPD相关插管次数和时间、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肺功能、运动能力、COPD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等[13-14,17-22]。他汀类药物/ACEI有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善内皮功能、阻抑肺血管重塑,在肺动脉高压病情进展的各个环节都有抑制作用,可以明显缓解肺动脉高压。

综上所述,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多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目前发病机制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肺部局部炎症、全身系统性炎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肺血管皮功能障碍,以及上述因素的互相作用,均与COPD时的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以期对因干预及治疗,阻抑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The Group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Respiratory Societ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COPD(2007)[J].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2007,30:8-17.

[2]Chaouat A,Naeije R,Weitzenblum E.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OPD[J].Eur Respir J,2008,32:137l-1385.

[3]McQuillan BM,Picard MH,Leavitt M,et a1.clinical correlates and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among echocardiographically normal subjects[J].circulation,2001,104(23):2797-2802.

[4]Thabut G,Dauriat G,stern JB, et a1. Pulmonary hemodynamics in advanced COPD candidates for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 or lung transplantation[J].Chest,2005,127:1531-1536.

[5]Chaouat A,Bugnet AS,Kadaoui N,et al.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2:189-194.

[6]Barbera JA,Peinado VI,Santos S.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Eur Rcspir J,2003,2l:892-905.

[7]Damia Ade D,Gimena JC,Ferrer MJ,et al. A study of effect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o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smokers,with or without COPD[J].Arch Bronconeumol,2011,47(9):447-453.

[8]黄月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L-8、IL-10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7):630-631.

[9]记颖,王心杰.血清IL-8、TNF-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J].医学综述,2012,4(8):1249-1250.

[10]Meilan K,Vallerie V,McLaughlin,et a1.Pulmonary diseases and the heart[J].Circulation,2007,116(22):2992-3005.

[11]Libby P.Current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irculation,2001,104(3):365-372.

[12]Filippatos G,Tilak M,Pinillos H,et a1.Regulation of apoptosis by angiotensinⅡ in the heart and lungs(Review) [J].Int J Mol Med,2001,7:273-280.

[13]Joppa P,Petrasova D,Stancak B,et a1.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J].Chest,2006,13(2):326-333.

[14]John GB,Mancini MD.Reductio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by statins,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lnhibitors,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JACC,2006,47(12):2554-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