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的复杂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其不足
随着对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理解的深入,各个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都认识到了实训实践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纷纷建立各类实训平台或实习基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院校仍以建立校内实训平台为主。其中,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作为一个能帮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进出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而广受推崇。
目前,大多数院校均通过购买和使用一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来搭建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如出口模拟操作系统(即teach me trade,简称tmt)、世格国际贸易实习平台(即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等。这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草拟函电、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签订合同、开立与审核信用证、备货、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以及制作与审核贸易单据等主要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贸操作的基本程序和主要业务技能。但笔者在运用这类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
实训内容与操作方法无法反映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大多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某笔具体业务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但由于实训软件设置的单一性,使得在任何业务中学生都只是按单一的流程去完成相关操作,加上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未及时对软件的某些设置,如汇率、关税税率、运费率、退税率等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无法反映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所培养的核心岗位能力过于单一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归纳起来应包括: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外贸单证能力、业务运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而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模拟实训平台在模拟实训期间,往往侧重于其中的外贸单证能力和业务运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他四个核心职业能力在这类综合模拟实训平台中难以得到有力的锻炼。
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小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多以静态型的机械式实训为主,灵活性的、博弈式的、互动性的动态型训练相对较少。加上这类实训平台本身在开发时功能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错误,使得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无法把自己融入到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去完成全过程操作,实训时缺少主观能动性,抱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想法,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自我发挥空间小。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这类模拟实训平台的考核大多由系统自动生成,容易造成学生即使原封不动地按照实训手册样单填写内容,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使得考核结果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训情况和能力培养结果。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思路和特点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国际贸易业务场景,并与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运用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模拟实训环境,包括办公环境、交易会展环境、谈判环境、业务履行环境、电子商务环境等,体现出场景实训的业务氛围和空间感。该平台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外贸业务环境,能将自己融入到业务角色中去完成全套实训操作,从而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需要设计实训思路、设置硬件环境、营造网络环境、改革评价方式。
设计实训思路设计实训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实训流程及提炼核心环节。通过外贸实训流程的设计,提炼出该流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明确将公司注册登记、落实货源及备货、开发客户、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开立及审核信用证、租船订舱、投保、报验、报关、制单结汇、核销退税等多个业务核心环节作为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关键点,以体现实训环节的完整性。在提炼出核心环节后,需分析各环节涉及的场景及当事人,明确各当事人的操作内容及职责,并可以此作为搭建硬件环境场景与网络环境场景的依据。
设置硬件环境硬件环境的构建主要是指根据所提炼出的核心环节的操作关键点,搭建这些环节所涉及的场景,并营造真实的业务氛围。一方面,根据提炼出的核心环节操作需要,将实训场地合理划分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的业务场景,如外贸公司(主要包括单证部、商务洽谈室、样品展示间等)、交易会馆、货代、船运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综合业务大厅(主要包括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国税局等),并为这些场景配备相应的办公器材,如办公桌椅、产品展示货架、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脑及相关单据等。另一方面,为营造出仿真的业务氛围,应参考各业务部门的典型布局和色调搭建场景,在每个场景都做好该场景对应环节业务流程的图表,制作相应的图案和介绍张贴于该场景内,让学生对实践中身处的场景有切实的感受,从而做到实训内容真实化,模拟训练与业务实践“零距离”,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
营造网络环境在网络经济下,进出口业务操作离不开互联网。因此,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也应借助互联网络平台营造更真实的业务环境。网络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相关功能办理相关业务,如公司注册登记、公司及产品信息、公司及产品广告、信用证开立等;另一方面,可自主开发平台内的b to b网站,开展产品推广、网上交易等业务。
改革考核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也是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是指,一方面,以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系统评分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还可由实训过程中涉及的各环节其他业务人员对学生业务能力进行评分。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强调“货物”与“客户”在操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的动态性、全程互动性的真实训练;体现真实外贸环境下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项核心岗位能力都能在全程训练中得到充分加强。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具体结构框架
立体化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实训原理、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的具体结构框架可由图1概括表示。
参考文献:
[1]李兵.构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的实践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11).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这加快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我国的经济置于全球化的经济风险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国际贸易的风险,如何规避这一风险,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所必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更是保证我国对外贸易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1 国际贸易风险特点
1.1 客观存在性
国际贸易风险是伴随着国际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发生的,它是一项各国经济往来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联系关系,换句话说国际贸易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的客观性又可以归结为风险原因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经有关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诱发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企业的生产经意活动规律很复杂,并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也难以把握。这也是国际贸易风险存在的基础性因素,并以风险成因为表现形式。其次,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性还变现为风险的无可避免,是无法消除的,这就决定了贸易的经营者只能将风险尽量控制在一定的波动范围之内,但却不能将贸易风险降低为零。另外,国际贸易的偶然性也是国际贸易风险客观性的重要原因。
1.2 无意识性
国际贸易的风险实在贸易经营主体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此后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承担了这种风险。这种无意识性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亮点原因。其一,这种经营主体的主观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贸易风险的无意识性。一般来说,只要经营者认真分析所处的贸易环境,全面把握贸易关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就能够实现贸易风险的规避或者转移。经营者这种主观无意识性包括无意识的判断失误、无意识的使用了不当的贸易方法、没有正确缝隙贸易环境和把握贸易竞争关系等等。其二,贸易风险的无意识性不涵盖经营正故意而为之的后果。
2 国际贸易风险转移和控制的相关策略
2.1 把握国际贸易风险的复杂性
结合国际贸易自身的特点可得,国际贸易风险极其复杂,它不仅包含着自身的客观性特点,又有着经营者主管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把握这一复杂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由于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原因、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影响方面都是很复杂的,这就要求国际贸易的经营者必须灵活地制定解决方案,以合理的方式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第二,国际贸易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其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具体表现为,在贸易的流程和具体环节中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性事故,但是这种事故发生的频率和是影响程度的强弱,以及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由于经营者自身的素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于风险的承受力。所以,经营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处理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国际贸易的风险。第三,贸易经营者要注重实用风险预测工具或者吸纳专门的人才,对贸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科学、精准的预测,这样可以减少风险对于企业财务影响。
2.2 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一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其他各国经济状况的影响,这也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全球性。要想将这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签订贸易平等协约,在保证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友好贸易往来。实现国际间的友好贸易合作可以通过组织政府首脑谈判会议、国际金融峰会、成立自由贸易区等等有效措施,房地有关国际贸易的门槛,减少贸易壁垒。此外,各国政府要摆出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与维护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这样才能减少由于片面维护自己国家利益造成的国际贸易误会,有效规避国际贸易的风险,不断推动国际贸易的复苏和发展。
2.3 塑造和谐的投资环境
我国的国际贸易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贸易体系不完善,资金相对匮乏等弱势,要想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我国国际贸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国家相关部门就要加强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正确引导。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积极引进外资。我国应当积极响应WTO的号召,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第二,利用出口信贷、降低出口退税等措施,积极鼓励我国企业大型设备的出口,这样不仅保证了我国对外发展企业的资金周转,也保证了我国企业长久的发展能力。第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鼓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保证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优势,这样一来将弱化国际贸易风险对我国贸易的影响。第三,有计划地减少我国的外汇储备,利用BSI、LSI和远期外汇协议等规避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有效方法,将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既降低了我国的外汇风险,又保证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实现外汇的保值增值,达到调控国际经济,实现我国贸易持久发展的目的。
2.4 加强贸易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调查
贸易交易对象的自信状况,决定着企业能否快速有效地收回资金。因此,企业要想规避国际贸易风险中的资金风险,就必须对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有所调查,资信状况的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的正本和副本,并求证其真实性,同时,企业应当向交易对方所在地的有关权威部门核实其现在经营活动、货物状况、注册资本等方面的合法性。第二,考察对方的资产信用的真实性,以及对方履行合约的真实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第三,清楚分辨对方的主体资格。第四,对对方历史交易纪律做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对企业的信誉度作出科学的评价。全面科学的资信状况调查,是规避国际贸易风险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2.5 建立健全风险评价机制
国际贸易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企业要想规避风险,就必须对贸易风险有一个权威的评价机制。现有的国际贸易风险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企业要根据自身具体的贸易业务,按照有关风险评价标准,对企业所能遇到的风险等级进行综合的评价,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能承担的风险合理范围,并制定科学的规避风险的方案,最终进行贸易交易决策。一个完整有效的贸易评价机制,不仅能够让企业有效转移、规避贸易风险,还能够实现企业资金的最大使用,还能够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提高企业资金的合理性应用,从而将企业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2.6 选择有效的结算方法
大型贸易的出口必然会存在着赊销赊购的形式,这样一种形式的存在,也决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外汇风险。为了减少这一风险所带来的企业资金损失,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有效的结算方法,例如信用证支付、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等形式,实现资金现阶段的融通。其中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将贸易风险转嫁给负责办理保理业务或者福费廷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一金融机构给予企业全部或者部分的货款,让企业拥有下一生产阶段的周转资金。很明显,这两种方式都能够有效地规避出口商的贸易风险。此外,出口商或者进口商,都可以采用期货合约的形式,利用以买冲卖或者以卖冲买的方式,来弥补现货市场上的损失,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
2.7 风险转移
对于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资金损失,企业可以在贸易交易之前通过入保的形式,将国际贸易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这样一来,企业在遭受此类的损失时,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资金赔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风险造成企业损害。其他的风险转移手段可以有时间转移。国际上对于风险的划分非常明确,这样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防止有贸易纠纷的发生。风险随交货时间转移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双方可以自由规定交货时间,当然这一交易时间在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以保证双方共同的权益。
3 结语
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业务形式,在这一国际业务往来中,要想规避企业所面临的贸易风险,就必须自宏观到微观上全面把握国际贸易的特点。规避或者转移国际贸易风险的具体措施有:建立健全国际贸易体系,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签订自由报以协定的方式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各国国际贸易往来中的责任感;此外,国家要加强对本国贸易进出口的支持,通过提供进出口信贷、降低出口退税的形式,减少企业资金融通的阻力,保证企业下一阶段的生产经营。最后,企业自身要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保证自身的贸易优势,并且还应该建立起与自身企业向配合的风险评价体系,尽最大可能性的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规避贸易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琦智.浅谈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措施[J].民营科技,2011,(11):56-57
[论文摘要] 知识 经济 对贸易壁垒的影响主要是从知识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的。新的贸易壁垒对我国 企业 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其内涵,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 发展 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网络 贸易的兴起,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国际贸易逐步从 自然 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向了知识密集型产品,贸易壁垒的争议范围和重点也转移到知识经济领域。
相对于传统的贸易壁垒,知识经济时代贸易壁垒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知识和技术成为影响贸易壁垒的重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 科学 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据美国商务部和国家制造业协会的研究表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成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种形势下,贸易壁垒逐渐向知识化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wto的《tbt协议》承认为了合法目标可以采取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
二、绿色壁垒在贸易壁垒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绿色壁垒也即环境壁垒。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体现在高科技为特征,贸易壁垒的知识含量的增加,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的逐渐增强,贸易壁垒还体现在以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的层面上。环境壁垒有合理成分,而且世贸组织协议也允许各成员方采取技术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只以其不妨碍正常国际贸易或对其他成员方造成歧视为准。但新的环境壁垒又经常被某些发达国家过度使用,对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有意刁难或歧视。
三、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增加
一方面,新的贸易壁垒比以前更隐蔽。传统贸易壁垒无论是数量限制还是价格规范,相对较为透明,人们比较容易掌握和应对。而知识经济时代的贸易壁垒由于种类繁多,涉及的多是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这些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改变。由于各国产品标准制定随意性强,要求苛刻。而wto等国际组织又没有很好的对各成员国的tbt及时审查并采取制裁的有效措施,这就导致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根据自己本国的贸易情况不合理的乱制定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并且形式多样、涵盖范围广。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是以高科技基础上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科技水平不高的发展
在以知识 经济 时代为主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把握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 发展 的新趋势,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其内涵,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 文献 :
[1]dale w. jorgenso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information age[j].progress on point,2002,(4)
[2]冯宗宪柯大钢:开发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m],经济 科学 出版社,2000年版。
[3]魏浩马野青:新型贸易壁垒的类型、特点与启示[j],经济问题,2004(11)
【关键词】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 立体化 外贸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15-02
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从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和基础知识的讲授转变为重视实际操作和国际贸易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各类实训平台或实习基地,但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仍以建立校内实训平台为主,其中又以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南京世格国际贸易实习平台)较为普及。该平台作为一个能帮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进出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而广受推崇。通过几年的实践应用,该平台也显现出了一些设计和应用上的不足,特别是其表现出的程序设计的刻板性和能力训练的单一性,因此建立立体化的外贸实训模式十分必要。
一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框架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三层体系开发出的一种集国际经济学、电子商务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内容的一款模拟国际贸易流程的教学应用软件。参与平台实习的学生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等角色,组成模拟外贸环境,并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外贸函电、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签订合同、开立与审核信用证、备货、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及制作与审核贸易单据等主要业务板块,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掌握各岗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了解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二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仅采用理论教学,内容往往不够生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利用设置好的程序,让学生们对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使其根据软件设定流程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一环套一环的“工作任务”。学生在模拟贸易环境中不但可以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还能亲自体验国际贸易的风险和乐趣,真正成为贸易活动的主角,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和外贸业务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外贸岗位中的各个操作过程通过软件呈现到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练”的循环中提高职业能力与素养。例如,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多次的发盘、还盘训练,锻炼学生的贸易磋商及外贸函电应用技巧。通过以动漫形式展现的“邮寄样品遗失”情景,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并掌握了样品跟单操作要领,提高了邮寄样品过程中转移风险和处理纠纷的能力。
3.有利于直观地反映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与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这种模式显然会由于其单一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及时性,且分数的评判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能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每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及盈亏情况和所用时间给予分数的评定,通过平台分数的评定较为直观地反映教学效果。
三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不足
1.软件设计上的不足
第一,平台已经设置的业务流程,让学生在操作中虽然能避免程序上的错误,但各项单据的出单日期由平台自动生成,这可能导致各项单据的出单日期出现逻辑性错误,而这项错误平台无法识别。
第二,在外贸业务中,信用证的制作及审查业务是十分重要的,但该平台对信用证的审证业务却是自动完成的,如果出现单证不符的情况,平台会自动退回修改,这不符合实际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因单证不符而导致的拒付情况。
第三,平台只重视单据的流转,对报关、报检、核销退税等环节的考查都是一带而过,与真实业务中报关、报检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背道而驰。
第四,平台中所操作的各种单据无法导出,只能在该平台中才能查看,这不利于用户实时查看和使用,也不利于学生收集实训成果。
2.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应用上的不足
第一,操作环境无法反映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以进出易的过程为主线,以具体每笔业务为任务驱动,重业务程序和单据的操作,但由于平台设置的单一性,使在每一笔业务中学生都只能按照单一的
流程去完成全部操作。同时,很多指导教师忽略了对软件中汇率、关税税率、运费率、退税率等贸易环境进行即时调整,从而无法反映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二,忽略了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对其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国际市场调研和策划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决策与分析能力、外贸单证操作能力、业务流程运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多项核心职业能力。而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仅侧重于外贸单证操作能力和业务流程运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他核心职业能力在这个平台中难以得到锻炼和发挥。
第三,缺乏综合的评价体系。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是自动生成的,评价标准虽然包括了单据制作、财务、库存、业务等多个方面,但对每个指标的考核都是参照《实训手册》的既定标准,如果学生原封不动地按照《实训手册》的样单来填写相关内容,必然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但这个分数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各方面能力训练的效果。
四 构建立体化外贸实训模式的具体措施
立体化外贸实训模式是以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国际贸易业务场景,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外贸实训环境,包括商务环境、办公环境、业务履行环境、电子商务环境等,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外贸业务环境中,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
1.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程序设计
对照实际外贸业务流程和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程序设计,对在平台中未予以重点强调但实际业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进行补充,如备货、租船订舱、报关报检等。根据这些环节所涉及的场景,建立相应的实验室,设立不同的业务训练区,配备相应的办公器材,如办公桌椅、产品展示货架、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脑、相关单据及各业务流程图表等,让学生体验几乎真实的实践场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平台中已强调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应每天通过业务环境的设置,将汇率、关税税率、运费率、退税率等与真实外贸环境进行同步更新,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决策判断,从而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每笔业务的盈亏情况。
2.以团队形式模拟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简化的部分程序
将学生分组建立自己的企业,可以是进出口商、货运人、银行等,从国际市场调研开始,在市场上自由选择贸易伙伴,进行商务谈判,通过与不同企业的接洽和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并执行合同,处理信用证等。这个过程能训练学生国际贸易综合能力,如国际市场调研与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决策与分析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等。比如遇到信用证不符的情况,不再由平台退回,而是由团队模拟练习的“银行”发出单证不符的通知,扣除不符合费用或拒付。这些恰恰是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所缺少的。将平台练习与团队模拟练习相结合才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结合,能力提升与技能锻炼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制定综合的评估体系
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估体系是立体化外贸实训模式的要件之一。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估体系是指以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平台评分作为考核依据,结合团队形式的人工模拟部分考核,综合评价学生多方面的国际贸易职业能力。这要求教师应深入两种实训模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除了考核单据的正确性,还要考核单据时间上的逻辑性、业务经营的收益性、业务洽谈的策略性、外贸合同的准确性、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性等多方面的表现。根据各环节所考核能力的重要性确定其所占总分的比例,并对每个环节进行科学评价,以此来获得对每个学生参与外贸实训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钟诚、尹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校内实训环节的完善与创新[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12)
[2]张燕平.国际贸易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的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预见;规避方法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受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与外方发生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国际买方可能采用以下手段损害卖方企业利益:利用中国出口商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而设圈套进行欺诈,从而侵吞货款;因自身财务问题而拖欠货款,甚至破产倒闭从而逃避债务;因市场问题,以各种理由中止与中国厂商的合同、并拒收货物,或采用拒付货款、要求降价等手段让中国厂商蒙受损失;发生国际贸易纠纷时,中外双方解决争议因人力、物力的消耗造成的成本较高问题。
国际贸易风险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比如在交易前的准备环节,由于市场调查失真而引起的信用风险。由于国际贸易是一个紧紧依赖于环境的活动,尤其是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所以,诱导国际贸易的风险因素极为繁多,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更使得国际贸易风险因素复杂化而难以准确把握,致使国际贸易风险事件经常发生,并导致重大的风险损失。然而,也正是环境的复杂多变,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有利的机会,使国际贸易活动有可能获得风险收人。企业常常会对这种风险收人与风险损失、风险成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实施相应的管理行为。本文就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2、国际贸易风险的功能、特性及规避
2.1诱惑功能
诱惑功能是指国际贸易风险诱导经营者追逐风险利益。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风险利益的诱惑功能:对于资本家来说,如果有20%的利润,他们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有的就会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的危险。马克思所描述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已经成为过去,但他所指示的风险对企业经营的诱惑功能却是深刻的,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与风险伴生的规律。
风险诱惑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风险收人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风险因素构成的环境中所获得的收人,它是国际贸易活动全部经营收人减去非风险经营收人的余额;风险成本是为克服风险因素的作用,企业所投人的资本、人力、时间、信誉和社会利益等。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越高,风险的诱惑功能越强,反之则越弱。
2.2约束功能
风险是一种带来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不确定性。因此它在引诱贸易活动、追求风险收益的同时,也对贸易管理行为构成了约束。这种约束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威胁、抑制和阻碍,也就是风险成本与风险损失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约束。
国际贸易风险约束力的大小取决于风险损失的大小与风险成本的大小。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都很大时,风险约束力就强;当风险损失较大、风险成本较小或风险损失较小、风险成本较大时,风险的约束力也较强;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较小时,风险将更多地表现为对国际贸易行为的诱导。
2.3国际贸易风险的特性
(1)经营活动中风险的共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经营活动中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经营活动中的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
第一,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人类存在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还是社会领域中的战争、瘟疫、冲突、意外事故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
第二,风险的相对变化性。风险的相对变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性质的变化。比如车祸,在汽车没有普及以前,表现为特定风险,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后,车祸就成为基本风险。又如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海难,对
船东和出口商或是进口商而言,是纯粹风险,而对承担大量货物运输风险的保险人来讲,却是一种投机风险。②风险量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风险、抗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风险能够加以控制,使其发生的频率降低,导致损失的范围减少和损失的程度降低。预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对风险的估测日趋精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的不确定性。③某些风险在一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被消除。比如,随着通信技术和银行业的发展,电子信用证和swift格式成为信用证结算的主要手段,使得以涂改或伪造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乃至消除。而同时,伴随一项新活动的开始,又可能有新风险的产生。比如,edi贸易方式的产生及发展,引起了电子提单及其他电子数据安全哇风险的产生和其他风险。
第三,风险的可识别控制性。所谓识别,是指可以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通过有关方法来判断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诸如费用、损失的损害;所谓控制,是指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来规避风险或控制风险发生导致不利影响的程度,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方法支持。
(2)国际贸易业务中风险的特性
既然风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能够引起损失和损害的不确定性,而国际贸易风险则是这种不确定性事件发生、表现和影响于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结果的特殊形态。因此,我们可以分析、推导出国际贸易风险所具有的特征。
第一,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表现为形成国际贸易风险原因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产生和诱发国际贸易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律的复杂性和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认识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由此国际贸易风险就有了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依据,就必然以风险成因的角度表现出来。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为国际贸易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在国际贸易风险存在基础消除之前,国际贸易风险是“必然事件”,国际贸易经营者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但无法将其降低至零。另外,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在它是通过偶然性体现出来的。国际贸易风险的存在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但风险的表现形式却有个体性和差异性,风险的发生无论是范围、程度、频度,还是时间、区间、强度等都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形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际贸易风险的无意识性。国际贸易风险形成于国际贸易主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失误,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承担了这些失误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总体说来,首先,国际贸易风险与有关经营商的主观意识的无意识性密切相关。因为即使比较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经营主体能够准确意识到所处的环境,有意识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避免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国际贸易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或降低。因此,国际贸易风险往往与经营行为主体的主观无意识性相关,经营行为人的主观无意识性包括其无意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无意中采用了不适合的贸易方式方法,无意中遗漏了贸易过程的某些环节,对贸易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失误等。其次,国际贸易风险是经营主体无意中接受的,经营行为人事先对风险的发生并无足够的觉察,或对风险的强度判断失准,所采取对策与实际发生的风险不对等。再次,国际贸易风险不包括经营行为人故意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2.4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规避方法
(1)广泛咨询收集贸易中的对方相关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的信息量越多,胜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就能避免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盲目性。到海外投资,一定要请国际政治专家帮助考证当地政治环境是否稳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如何等;与国外大公司、金融财团合作,一定要设法弄清楚他们与该国政府、议会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风险,但可以了解这些风险的发生规律。
(2)风险转移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将风险转由其他主体承担,自己不承保。保险是一种最典型的风险转移技术,企业为避免火灾、水灾等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万一企业遭受这类损失,保险公司将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企业就可以不承担或不完全承担这类损失,风险得以转移。与保险类似的还有期权。对于将来准备以外币支付来进口某项产品的企业来说,汇率上涨极为不利。于是,为避免汇率上涨带来的损失,该企业将
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以购买“保险”,即买入一个买权。保险是防范贸易风险的重要工具,企业应加强认识,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主要通过承保出口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和买家风险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此外,信用保险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衍生功能:一是通过对买方信用风险的承保,推进银行介入贸易融资,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二是促进企业间交易由现金交易甚至易货交易模式,变为更高效经济的信用交易模式,企业的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三是保险后的应收账款资产质量得以提高,从而改善企业总体财务状况,改善财务报表;四是帮助企业采用灵活的贸易条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巩固贸易关系。
【关键词】仿真教学;外贸实习平台;行动导向教学
中职学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误区:以掌握知识的水平来判断人才的优劣,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给人才培养造成虚假现象;课堂教学以固定的“复习、新课、作业”三段模式贯穿始终。这种“开会式的学习”枯燥、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使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与书本,造成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阻碍其素质全面发展,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悖的。对于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缺乏外贸业务基本训练,只是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上,学生难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陷入国际贸易欺诈陷阱,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这些都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怀疑,甚至会归咎于教学失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特别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想学好国际贸易是非常困难,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需要,顺应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本着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开设系列实验课程,以及建设相关的实验来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枯燥呆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从而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之间的差距。
一、仿真教学――外贸实习平台
1、仿真教学与国际贸易教学的重要性
1.1.仿真教学可以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巧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提供一个“外贸仿真”环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亲身实践国际贸易业务,是培养具有较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更具实践业务能力的有效举措。学生可以在虚拟的仿真贸易环境中,利用计算机操作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过程,从而使理论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既加深了对理论的掌握,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1.2.仿真教学可以提高国际贸易授课的教学质量。传统的国际贸易课程,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际的操作,授课的内容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不能做到学而致用。学生就算学得再好也是理论上的,没有运用到实践中。而仿真教学就不一样,虽然只是在一个虚拟的贸易环境中,却能使学生经历进出口外贸业务几近真实的模拟操作流程,这时再及时地给予讲解和指导,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了极强的互动效应,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国际贸易的教学质量水平。
2、外贸实习平台的介绍
2.1.从宏观上看,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国际贸易教学计划设置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各外贸公司、国际物流公司、船务货运公司、报关行、三资企业、涉外金融机构,培养能从事进出口商品的备货、销售、报检、报关、托运、制单、核销和退税等工作,面向外经贸行业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2.2.从微观上看,突破实训教学重点、难点。外贸实习平台能针对当前外贸实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进行进出口业务流程模拟操作和进出口单证业务模拟实验,突出了实训教学外贸业务流程操作和单证操作两个重点。无论是业务流程操作,还是单证操作,平台都与现实行业相同,突破了实训教学的真实性难题。
2.3.从学生层面看,体现了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能力。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该方案给学生很高的自主性,学生首先可以通过实习指导书很快理解贸易活动完整工作过程,为模拟操作做好准备。外贸实习平台内部有一个评分机制,学生的实训可以做到定量考核,自我评价。系统会列出了学生的当前状态及成长过程,便于及时掌握自己的实习状况,评定反馈。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单据填写熟练程度、业务流程熟练程度、预算能力、综合能力等四项能力动态指标。
三、基于外贸实习平台的教学创新――行动导向教学
㈠以职业工作逻辑安排学习性任务,确定了外贸业务员典型工作任务时以订单为中心展开的,这也是外贸职业工作逻辑。再根据学生原有的国际贸易实务基础、英语、计算机技能,在校内综合实训中实施了将三种主要结算方式与贸易术语想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
㈡以任务教学法创设学习情境。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的任务教学法,即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做中学”,尽可能由学生自己独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是学生在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行动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既学习显性的知识,也包括相关联系的隐性知识,即哪些物化在工作过程中的诀窍、技巧和技能等。
四、中职学校开展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的对策
笔者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当前,很多中职学校都没有独立的国际贸易实训室,鉴于行动导向教学,建议中职学校建立独立的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根据国际贸易仿真教学的内容,考虑到对外贸易的理论综合性、实践操作性和环境复杂性等特点,建设独立的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外贸实习平台建设(软件)和实验室环境建设(硬件)。具体来说,外贸实习平台主要是设计适合学生模拟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让学生利用软件根据自己的角色在局域网上通过E-mail来完成各项业务;实验室环境建设主要是考虑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各个部门办事的程序,从而在实验室里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如何去和各个部门办理业务。
参考文献:
[1]滕静涛,基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实训教学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0;
1.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跟单要求
按照国际贸易结算中是否要求提交商业票据,可分为跟单结算和非跟单结算;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行为常牵涉到跟单要求(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国际贸易结算依据其所使用的结算工具可分为汇款(Remittance)、托收(Collection)和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三大类,以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划分为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letter of credit)及光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和托收中的跟单托收(Documentary Collection)结算形式在提示付款时,需要提供各种商业单据,如发票、运输单据、保险单据等。因此,汇款结算形式、光票信用证和托收结算形式中的光票托收(Clean Collection)为非跟单结算;跟单信用证的结算形式和托收中的跟单托收结算形式为跟单结算。
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跟单要求,保证了国际贸易的真实性,促进了国际贸易中货物流动和资金流动的顺利进行和同步配套,增加了贸易双方的相互信任,减少了双方的风险。国际贸易结算通常和贸易融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贸易融资中,贸易货物被用作对融资机构(银行和公司)的抵押品。由于贸易融资将贸易和融资行为紧紧结合在一起,将担保安排与贸易货物相联系,因此,为保证贸易的真实性,国际贸易结算中跟单要求一般而言是较为普遍的。国际贸易结算与国际贸易融资紧密结合的特点,以及贸易融资中融资放出于风险防范目的造成的、对贸易行为真实性的重视,使得国际贸易结算中跟单要求极为普遍。
2.国际贸易中跟单结算的减少趋势
国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中的跟单要求,常常使得交易行为操作非常复杂;复杂的交易安排形式有助于平衡进口方、资金借入者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和出口方、融资方的资金安全需要。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跟单结算形式将融资建立在单证的基础之上,使得金融流和实物流可以分开独立进行,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进展。但国际贸易跟单结算形式的复杂性也带来了较高的运行成本和费用,相对非跟单结算而言,较为耗时费力。有关资料显示,在跟单信用证的结算形式中,有1/2~2/3的单证在首次提交时,不符合要求需要返回调整(Laryea, 2001);另外,建立在纯粹纸质单证基础之上的融资和结算行为,也带来了单据伪造、欺诈等风险。因此,随着非跟单结算手段的完善和国际贸易行为属性的变化,国际贸易结算中跟单结算形式开始减少。20世纪80年代,随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趋势而来的国际贸易发展需要,国际贸易结算中跟单结算先是上升达到超过90%的顶峰,随后开始下降,到21世纪初,跟单结算占全部国际贸易结算的比重,已降到不足三分之一(world bank,2004; world bank,2005)。在我国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国际信用证基本上为跟单信用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跟单结算减少的发展趋势下,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的使用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约60%下降到了目前的约40%左右。
二、跟单结算减少的原因分析
1.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实现形式的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全球经济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当前全球约6万多家跨国公司创造的GDP 占全世界的50%以上,创造的国际贸易占全世界的70%以上,对外直接投资占全世界的90%以上。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特点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全部国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降低了贸易双方的信用风险,造成了国际贸易结算中对单证要求的下降。国际经济交往的经常化和贸易双方之间的日益熟悉,双方之间的信任度上升,作为对贸易真实性担保和付款前提的商业单据票证的重要性日益降低。为降低跟单要求所造成的国际结算成本和费用的上升,国际贸易结算中跟单结算安排自然减少。
2.金融交易技术的进步
虽然单证传递要求在国际贸易中还是必不可少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镜像技术提供的实体影像,使得单证传递形式更多的由纸质文件转移到了电子信息媒体形式。特别是电子认证技术的发展,各交易主体之间建立起了广泛的明示信用(expressed trust)。电子信息传播可以大大减少交易时间和节约管理费用,据世界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单证传播形式的改变,出口商在单证准备和传播方面节省的时间就可达到10天左右(world bank,2004),从而可以更快的回收货款,更加便利的融资,减少和贸易有关的流动资金需求。借助网络等信息交易技术,贸易商、银行和运输公司等涉及国际贸易过程的所有行为主体,都被纳入了一个无缝自动终端对接的商业过程,国际贸易中资金流、货物流和信息流的传播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全球金融交易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交易结算电子平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立、可信任的、专门从事提供国际贸易交易结算平台服务的第三方组织的兴起,电子交易全球统一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减少了全球企业间的商务障碍,使得全球各地的买方、卖方、物流、银行、商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交易过程电子化,并具有高速、准确、透明度高、易于掌握和安全等特性。基于信息交易平台,使实物供应链和金融供应链结合应用系统的开发,使贸易各参与方得以重新调整商务形式并充分利用电子贸易的优势,降低贸易运作成本和商业投资,缩小供应链成本。电子交易上升,使得商业单据传递要求下降,结算安排中跟单要求下降,国际贸易结算安排中跟单结算形式也随之降低。
三、国际贸易结算形式变化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中交易费用的影响
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跟单结算形式,要求在结算安排中增加审查单据内容的要求。结算办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审查单据,要对每套商业票据单证进行编号登记,并对照金融票证上的内容查验收到的单据是否齐全;对金融票证上所要求的各项商业单据,如发票、提单、保险单、产地证、装箱单等,做到“单证一致”;以发票为中心,对照审核其它单据,保证“单单一致”。跟单结算中的以上单据审核要求,在保证贸易真实性和结算安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结算成本。因此,免除或变更单据审查要求的非跟单结算安排,与跟单结算相比,自然要成本、费用方面的优势。所以,国际贸易中跟单结算形式的减少,极大地降低了国际贸易结算的费用水平,在总体上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费用的减少和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分工,最终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2.对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分布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非跟单结算免除了结算承办银行的单据审查要求,或更改了单据审查形式,使得国际贸易结算的安全性发生改变,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结算承办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提供着各种资金便利,并承担着相应风险。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结算通常不可分离,国际贸易结算中通常有垫款行为发生。因此,对国际贸易结算承办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大部分国际结算业务的前期属中间业务,业务过程中后期则属资产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单据审查要求对国际贸易交易行为中的风险分布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着风险的归属。跟单结算中单据审查的不同要求和形式,规定着结算风险在结算银行、进出口商已经运输机构之间的风险和责任归属;比如,银行承担着单据审查的责任,进出口商则承担着提交、承受合格单据的责任。非跟单结算中大部分结算风险都集中在进出口商身上,结算承办银行往往只承担付款责任,因而承受的结算风险大为降低。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创新
[作者简介] 齐海鹏,河南省新乡学院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2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107-0003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规模日益增加,需要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实践性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在国际贸易中都要得到实际的运用和操作,对对外贸易的实践工作有指导意义。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外贸具体的操作方法,毕业后从事与贸易实务相关,如报关员、报检员、外贸单证员等工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最全面、最务实的理念和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二)涉外性
国际贸易实务的交易对象以外国人为主,因此在交流时需要运用英语,要熟练掌握外贸领域中常用的专业词汇。其涉外性突出表现如下:第一,涉及到进出口商、进出口地银行、外汇管理局、保险公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等公司和机构; 第二,函电及交接的单证一般用英文( 中英文) 制作; 第三,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律,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
(三)综合性
国际贸易中间环节多,涉及知识面较广。需要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国际商法、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函电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比如在交易磋商时,应该具备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知识;在货物运输时,需要运用到运输学和保险学知识;在货物支付阶段,涉及到国际结算。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教学理论,忽视实践操作
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 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际操作。这种单向传递教学模式,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学生要理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知识的实用性不突出,忽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较低。没有突出实务知识的实践性,轻视实务操作的训练,毕业实习环节更是效果不佳。
(二)教学内容滞后于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滞后于国际贸易政策,没有随着国际形势而变化。新的理论和政策要成为教材内容需要很长时间,使用这类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互联网上的知识含量大,更新快,如果教科书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则与现实脱离,无法指导学生的实践运用。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只是要求机械地去记忆,不能融会贯通。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又不好,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其他技能。因此,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而且不能学到实践技能。
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创新
(一)教学内容创新
我国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不能及时反映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进展,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无法满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要求。因此,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不断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
1.强调国际惯例
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时,由于合同的签订和合同履行都与国际惯例紧密相联,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应注重国际惯例全方位地讲授和理解,把国际惯例放在基础性地位上。为了及时向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内容,课程中应重点介绍有关的国际贸易的最新法规。如西方国家利用修订有关绿色壁垒的法律规定来限制我国的外贸进出口,特别是针对农产品。教学中就应具体讲授有关防范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从货物的质量、原产地、包装条款到包装材料等。
2. 注重前沿问题的补充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及时补充新的理论和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重知识的更新,通过网络等媒体及时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前沿问题。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学习来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网络传媒是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加强对国际贸易最新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教学中,得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创新
国际贸易事务课程在讲授中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加强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双语教学法、对比教学法、体会式模拟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1.情境教学法
作为实务的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设定的外贸人物角色设计案例,把学生引到实务情境,动态、立体地传授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中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复杂的理论,对于所学习到的理论能够做到融会贯通, 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点,活化课堂所教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发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当然这种情境训练,还可以在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在模仿的外贸环境中,模拟操作整个交易过程,能够更好地掌握业务操作技能。还可以为学生亲自到工作现场创造机会,增加社会实践,更加紧密地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2.案例教学法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进行案例讲解使该课程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感染性和生动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案例教学是一种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 结合辩证思维方法,通过启发思考题使学生进入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引入适当的案例展开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采取两种案例讨论方式:(1)师生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和判断,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2)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部分析和讨论,设计原创案例或选择实际案例,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展开广泛讨论,再提出意见或解决办法。最后,由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和案例。案例讨论教学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加强,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双语教学法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具备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与贸易伙伴进行业务谈判、沟通和交流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国际贸易实务具有一定的涉外性,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相对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适当安排与国际贸易事务相关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专业英语词汇丰富和英语交流水平的提高也为实务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实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双语教学,用英文表达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合同条款等,使学生尽快成为专业外贸人才。
4. 对比教学法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概念知识点过多,且容易混淆。比较法是通过比较澄清概念,加深理解的教学方法。如果通过运用比较法对实务中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可以使《国际贸易实务》重难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教学效率也能够有效提高。如通过在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保理等各种货款结算方式之间进行异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抽象的内容就能够得到更好地掌握。
5.体会式模拟操作法
《国际贸易实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提供在校内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外贸工作,需要在教学中安排两周的实训课程,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制作实际单据。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通过使用进出口公司的空白单据,利用具体资料,自行完成。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业务。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再以粉笔与板书为主,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知识点多,在讲解中需运用图形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是不能清楚地说明知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补充材料和直观信息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授信用证的应用流程、各种贸易方式的交易过程等内容时,如果只利用教材文字讲述,需要很长时间,教学效果差,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使得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的内容展示出来,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网络教学
新时期国际贸易实务的显著特征是网络化和电子化。为了使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代同步,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资源,推荐给学生最新国际贸易领域进展与热点问题。国际贸易网络资源涉及业务环节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商品供求信息、航运信息、金融保险、国际结算、电子海关、外汇牌价等业务环节,可以把各类网络资源以目录索引的形式推荐给学生。另外,关于通关过程、国际商务谈判过程等内容,利用网上下载的图片或光盘等手段传送给学生,扩展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外贸 EDI 实验中心,建立内联网模拟外贸流程,让学生选择国际贸易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诸如谈判运输、国际结算等业务流程。模拟外贸业务流程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外贸业务和具备直接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徐争辉,赵立华,张群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08,(6).
[2]刘丽霞.《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国际贸易结算指的是跨国商品交易活动中的外汇收付业务,一般有有形和无形两张表现形式。
当前的国际贸易结算,除了贸易本身存在的贸易风险或者行业自带风险外,还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在国际贸易过程当中一般都涉及到第三方以及负责国际结算的银行,这种参与成员和过程的复杂性也存在着加大的风险;而且由于缺少完善、统一的国际贸易结算管理体系,缺少了一定的约束,也使得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加大。
而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就是一种针对以上国际结算风险,收集相应的资料数据,并加以分析和预测,对潜在的风险加以控制,对出现的风险加以弥补和管理的活动。加强对国家贸易结算风险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外贸主体在交易活动中出现损失的风险,为国际贸易活动和结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当前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1.没有进行充分的客户资信调查
由于国际贸易的主体双方存在一定的地理距离,出口企业对客户的了解难以进行充分的了解,即使想要对其资信进行调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而且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赢得客户,争取时间,很多企业也往往忽略了资信调查这一项,只想尽快达成交易;针对以前合作过客户更是不会着力去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难以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2.结算方式的选择不够妥当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是,外贸企业在结算方式的选择上缺乏足够的理性,有的过于冒险,有的则过于保守。前者是担心合作机会稍纵即逝,宁愿选择货到付款或者托收等具有极高风险的方式;后者是??心结算中存在的风险只选择货前付款或者信用证等方式,而错失机会。这两种方式没有进行综合考虑,都易造成外贸企业的损失。
3.缺乏对贸易合同签订和履行的重视
国际贸易活动之所以存在较高的结算风险,还在于很多外贸企业对贸易合同签订和履行不重视。他们认为就是贸易中出现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合同只是一种形式。而且为了拿下客户,既使签订了合同,外贸企业也很少会在贸易合同中加入对自身的保护措施和条例。这样一来,一旦发生结算方面的纠纷,企业一方就会失去结算的主动权,变得十分被动。
4.国际结算风险防范不到位
当前的国际贸易中,结算业务仍然主要靠业务人员进行催账,更多的是与客户进行沟通,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而且很多企业采用远期和赊销的结算方式,却没有将赊销额度控制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也没有办理相应的保险业务;同时很多外贸企业本身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结算风险评估和管理部门。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措施也就无法真正地降低结算风险,保护企业贸易安全。
三、加强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的措施
1.提升安全意识,做好客户资信调查
外贸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贸易安全意识,在进行贸易交易之间,要对交易对象的财务状况和信誉水平进行充分的调查。调查实施中,可以充分利用外贸银行的作用和公信力,委托其作为第三方来进行调查;或者以双方交付银行一定的保证金,又或委托银行出具担保函等方式来确保双方资信情况的真实性。对在国内或对外贸易中存在不良记录或者提供的资料与真实状况有出入的,要提高警惕,充分考虑后再做决定。
2.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结算方式
对贸易的卖方而言,风险最大的结算方式就是赊销和远期托收等,风险最小的结算方式就是预收货款和信用证等,卖方的结算风险则与之相反。外贸企业在选择结算方式时,既不要为了快速签单而选择高风险的结算方式,也不能为了避免风险而错失机会。要进行双方面的综合考虑,将机遇和风险结合起来,也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起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结算方式。
3.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国际贸易行为
想要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就必须加强对对国际贸易和贸易结算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和完善贸易结算监管体系。对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违约、诈骗或者不履行合同条例等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根据国家和贸易规范要求,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规范外贸企业的贸易行为,保证国际贸易行为的安全性,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外贸企业自身也要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和体系,一方面做好自身的能力和信用提升,同时也要做好对贸易对象的结算监督。
4.完善国际贸易结算风险担保体系
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结算风险担保体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目前针对国际贸易风险的保险可以分为出口信用险、汇率保险以及商品运输保险等几种。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购买相应的保险,以此来保护自身的经济权益,较少可能的损失;同样,在担保体系中,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银行提升自身的信誉度,并委托银行托收和担保;另一方面,又可以针对相关的贸易结算进行投保等,可以为贸易双方在贸易中的实际利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