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四川;旅游;地震;重建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062-02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四川旅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按照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地震给四川旅游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500多亿。而在此之前,四川旅游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占全省GDP总量的10%,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一场灾难,使旅游业瞬间跌入低谷。如何重塑四川旅游形象,恢复四川旅游,重现往日生机,是灾后四川经济重建的重中之重。
一、四川旅游重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被损文物的修复工作
在这场地震中,四川地区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正如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所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沉淀,历史贵在真实。文物的修复和重建应尊重历史、尊重原貌,应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中对于文物修复的相关规定,做到“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的要求。不能仅仅只是表面上的“修旧如旧”,以简陋的现代方式搞仿古。而是汲取传统建筑的智慧,从里到外都要汲取传统的精华。坚决避免为了赚取旅游收入,而将所有震毁的文物都修建如新,作为灾区复兴和旅游招财的文化道具。
另外,此次地震,四川文物受损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物部门缺乏保护意识。有些文物收藏单位的设施不完备,同时,对文物建筑和文物保管、陈列、展示工作的防震措施也缺乏具体要求。因此,灾后传统建筑的修复一定要提高抗震防震技术含量,增强抗震性能;对于文物的保管、陈列和展示要强化防震措施要求。
2.避免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
四川旅游业的灾后重建修复应统筹规划、全面考虑,要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受破坏旅游景点的修复和重建,要请相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按照文物、景点受损坏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整体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有计划的进行。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已迅速出台了历史上第一部针对区域性灾难的行政法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政府也联合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条例和方案对四川灾区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进行了全面安排,提出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空间布局、主要内容和重点项目,提出了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措施及规划实施保障要求。为灾区有利、有序、有效地做好重建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是四川地震灾区恢复生机,重建旅游业的重要制度保障。
3.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川许多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比较脆弱的山区,自然环境极易受到破坏。因此,四川旅游的重建必须立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和旅游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应注意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较为脆弱景区的重建,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再次评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辅的原则。避免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严格控制容量,突出生态旅游特点。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促进四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四川旅游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建议
1.以重建为契机,推进四川旅游产业升级
恢复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要在重建中实现提升。以重建为契机,解决和克服以往四川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推进四川旅游产业升级。
四川虽然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但长期以来,四川旅游是以低档次的旅游产品吸引低产出的游客,这虽然也能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但其代价是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有时甚至是破坏。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也将呈现出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低端旅游向高端旅游转变的趋势。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是无限制的,因此,休闲旅游的发展潜力也是无限的。四川地区自然风光优美秀丽,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灯会、花会、转山会、赛马会、火把节等民族节庆丰富多彩;川菜、川酒、川茶更是享有盛名,因此四川发展休闲旅游的潜力巨大。震后部分重建景区或新建旅游区可以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在产品体系设计上将重心放在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上。使四川实现从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三位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产品转型、产业升级。
2.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旅游应急管理主要在于防止和降低旅游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组织和人们免受损害。此次地震提醒我们,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做好危机的防范工作是四川旅游重建的重要内容。其中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次地震暴露了很多景区在抗震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问题。重建过程中我们需要吸取这个教训。建设抗震性强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完善的防震措施、防灾通道、紧急避难所等增加游客安全感,减少旅游中发生意外的风险。第二,制定危机事件事前应急预案。事前应急预案主要是针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而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应急及救急机制。景区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严重事件或重大的灾害风险等紧急情况,进行重点控制和防范,如实行各旅游景区全天候专人值守、险情巡查、灾情速报、配备经验导游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保证景区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按照预案实施救援。第三,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及时捕捉和收集可能引发危机的一些征兆,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出预测和判断,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游客危机信号信息。第四,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以电话、无线电通讯、国际互联网、电视和基层广播、景区显著位置的电子广告牌等为手段的信息网络,即时向游客危机信号信息,并使信息尽可能覆盖可能受影响的群体。
3.利用地震资源,打造新的旅游项目
“5・12”地震灾害后,总理站在北川县城外的一块高地上,眺望着满目疮痍的城镇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地震虽然使四川遭受严重的损失,但也形成了一些特色旅游,四川地区可以把这些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开发,为四川打造新的旅游亮点。这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除了经济收益以外,还有以下的作用:第一,爱国主义宣传。在纪念馆内,展示地震遗迹、遗物、遗存,展现抗震救灾感人场景与事迹,使广大游客了解来自社会各方艰难而无畏的救援行动,感受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第二,科普教育。作为地震灾害发生地,灾区许多地方具有开展科学教育的价值,可以利用地震遗迹向游客宣传地震知识,提高游客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地震体验。建造地震体验馆,再现地震的情景,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可以感受地震的威力,以此提高大家对地震的警觉度和重视度。此外,通过吃“救灾饭”、住“救灾篷”、走“救灾路”、听“救灾事”等形式,切身体验救灾的艰辛,领悟人生的意义。
4.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游客信心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但受地震、余震及震后次生灾害的预期影响,很多人对来四川旅游还是有恐惧和不安心理。这种心理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也是四川旅游业走出困境的最大障碍。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重建游客信心:第一,加大舆论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向海内外游客多做正面信息的宣传,减少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通过真实、科学的信息使广大游客相信四川旅游是安全的,解决信息不对称、消除游客安全顾虑;第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聚焦四川的机会,巧妙借助媒体宣传的契机进行事件营销,向全世界传播四川旅游的新形象;第三,邀请境外旅行商和媒体考察团入川考察,让他们实地考察震后旅游景点,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使宣传更有说服力;第四,推出优惠旅游措施,泰国在普吉岛海啸之后,为恢复旅游、吸引游客,他们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景点携起手来,对来访游客实行了长达一年的旅游优惠。四川也可以仿效泰国的做法,联合旅游交通、饭店、景点等部门,推出一些优惠措施和优惠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到四川旅游。
三、结语
地震使四川旅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震灾聚焦全球媒体目光的同时,也给四川旅游的推广创造了机遇。依照国际经验,特大灾难之后,作为“眼球经济”的旅游业也能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如泰国在东南亚海啸之后,云南丽江在大地震之后,美国在“9・11”事件之后都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因此,四川也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一步拓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把地震灾难转化为机遇。
参考文献:
[1]罗哲文.灾后文物修复和重建应遵循的原则[J].城乡建设,2008,(7).
关键词:水生态;水环境;现代农业;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2-2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而我国长期以来将稳产和增产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这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七年粮食增产,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4.8倍。但是过分强调产出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破环了水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研究农业发展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水生态保护的困境,以提出保护水生态有针对性的对策。
1 现代农业发展忽视水生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1.1 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如长江中下游由于人为因素,湖泊消亡1000余个,面积减少了约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失去调蓄容积500亿立方米(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三峡水库有效库容的2.2倍)。
在农村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处置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等,造成了日趋严重的面源污染,包括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由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每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均呈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中国水源统计公报》,我国污染水质(IV类、V类和劣V类)的水河长占41.4%;污染水质的湖泊占41.6%;不达标水库占监测水库总数的18.8%;在对8个省地下水质监测中,不能作为饮用水的监测井占72.1%。可以说,当前水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了。
1.2 农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气候,为人类社会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江河湖泊及农田水利设施能够蓄纳雨水和上游来水,防止洪涝灾害造成农业损失,而当发生干旱时又可以进行农田灌溉,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短期内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但伴随着水环境恶化,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土地的产出量。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及过度消耗,将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定难以为继。因此,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产品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的要求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吃饱”向“吃好”转变。所谓“吃好”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包括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但是水环境的恶化既危胁农产品的安全,也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隐患很多,而水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广州日报》今年的一项调查,有超九成的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表示担心。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只有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下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4 影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体现在水质、水量和季节性缺水等方面。据统计,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使得中国农村1.8亿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还有近1.2亿的中国农村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在饮用问题水;由于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使得农村人口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652%上升到2007年的0.0841%,且显著高于同期城市这一比例0.0572%。
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2 农村水生态保护的困境
2.1 政策环境的制约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三农”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环境投入、城乡规划、公共物品供给等方面,农村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可以说,城市扩张和落后工业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落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薄弱,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生态化。
具体而言,农村环保配套设施极不完善。越来越规模化的农村聚居点,使得对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对土地、环境与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有机联系,使得农村聚居点中的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严重不到位。据国家环保部2007年对全国83个村的抽样调查,95%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8%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路、村内外池塘等。
2.2 经济模式的制约
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水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小农生产模式得到恢复,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没有提高耕地生产力和防控农业污染的利益驱动力。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沟渠清淤疏浚等公共事务,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水生态的保护。
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布局不够合理。80年代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乡镇企业的布局不但造成占工业污染物50%以上的排放总量,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严重破坏了农村水环境。农村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河湖周围,直接危胁生态安全。
2.3 农业技术选择的制约
一方面,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创收为目标,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积极性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反而期望从售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中获利。另一方面,我国对农业的农资综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再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往往没有选择节约、环保的农业技术,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据估计,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十二五”规划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还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推动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已经不可持续了,需要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
循环农业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
3.2 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确保农业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民自觉提高运用农业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应用,监测动植物的营养平衡规律和过程,根据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及其吸收能力,精确进行肥料、饲料的投入;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退田还湖和湖滨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利用畜粪、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加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需求和污染。
3.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补偿政策以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但是至今尚未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引入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的着力点,促进传统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在此,需要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与职责,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推动农业生态补偿向制度化发展。
3.4 多元协同治理水环境问题
水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应该在政府、市场和农户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协同治理的机制。首先,政府应在制度安全上尽力消除由于城乡分治造成的农村生态保护的弱势地位,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保设施的规划并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农村水生态保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投融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等。第三,要激发农户自主参与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帮助农民成为自觉保护水生态的重要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海林.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管困境及新行动策略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3-118.
[2] 龚琦,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资源环境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2011,(8):39-44.
[3] 雷玉桃.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13).
周岚:好的。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内涵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省农村环境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河道疏浚、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以省级试点示范为引导,落实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近1万个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整治,约占规划布点村庄总数的1/4,但还有3万多个规划布点村庄和大量的自然村庄的环境面貌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与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与城市面貌和环境建设相比,我省村庄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有些地方“脏乱差”现象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记者:通过“整治行动计划”,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周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六整治”、“六提升”为重点,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到2012年底,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航道)沿线,城镇及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周边等重点区域村庄环境整治。到2013年底,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到2015年底,全省村庄环境普遍得到有效整治,形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乡村环境面貌,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争取3至5年内全省村庄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观。主要目标是:
1、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建立。
2、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3、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弘扬,建筑特色得到彰显,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
4、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记者: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
周岚:是的,这次整治行动,主要工作有两大块,一是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包括:
1、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苏南地区进一步提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和保洁队伍专业化水平,苏中苏北地区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2、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选择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治理方式,突出太湖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通榆河清水走廊等重点区域,优先推进位于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3、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畜禽散养、杂物乱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4、整治工业污染源。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
5、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6、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7、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满足村民日常需求。
8、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
9、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0、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
11、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
12、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二是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1、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适时优化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合理确定劳作半径和集聚规模,选择与生产相适应的居住方式,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数量。
2、推进康居乡村建设。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
3、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依法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严格规划实施管理。注重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
记者:要完成这样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工作,作为这次“整治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省住建厅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保证这一计划能真正落到实处?
周岚:全省村庄环境整治我们准备分两个阶段推进。2011-2012年是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全面动员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兼顾不同区域和村庄类型实施示范项目。全省20%以上村庄实施环境整治,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及其周边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力争完成40%以上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2013-2015年是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现环境整治目标,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2013年底提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2、突出工作指导。根据各地村庄基本条件,分区域、分类型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注重城乡、区域环境连线连片综合整治,强化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塑造,实现环境优良、生态宜居;其他地区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整洁、自然的村容村貌。
3、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跨村组宅基地置换,保障村庄规划建设整治用地需求。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4、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