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事实,分析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近代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化,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制度、的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和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中开展文化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文学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应试教育 教育现状 应对措施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8-02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对应。应试教育在国人的声讨中跌跌撞撞地走到现在,虽然被说是种种不是,但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制度。到底,应试教育该怎样走下去,中国的教育制度该如何走下去?
一、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
自建国至今,应试教育就一直为国家的发展作着巨大贡献,选拔优秀的人才,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应试教育得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逐渐形成更加公正的教育管理体制,但是与此同时,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开始显露,而且对国民教育的消极影响正越演越烈。
1.只重视分数的提高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至使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校里,老师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培养。学生的优良中差全部以成绩来做衡量。所有有关提高分数以外的好成绩基本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无形之中,学生们养成从小就以分数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一切以分数为准。综合实践能力逐渐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各大高校大量出现“天才儿童班”的原因。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做事。
2.学生缺乏心理教育,导致学生心理素质低下,甚至出现心理。
现在,在大部分学生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学生每天与各种繁重作业为伍。不擅长与老师,同学,家长沟通,导致大量心理问题重生,小小年纪患自闭症的孩子大有人在。甚至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两自杀的情况出现,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佳,因而对社会产生敌对情绪,不久前震惊国人的“全能神教”教主杨向斌就是高考落榜生。这些都体现了现在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3.繁重的作业任务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学生缺乏个性化思考,人才的单一化。
现在,学生们为了将来上个好大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有的学校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晚的作业就要做到晚上10点中之后,周末各种补习班,艺体班接踵而来,学生们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所有学生只为考上好大学而努力,教学内容单一化,以致出现大量超级学校工厂,其中以衡水中学最甚。
二、产生应试教育及改革困难的原因。
1.历史发展的影响。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虽始于隋朝,末于清朝。但科举制度的核心,考试制度,却在没有退下历史舞台。自隋朝起,通过选拔性考试挑选人才的这种方法就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我国应试教育的产生深深的受到了我国考试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在某一方面来说应该是历史的产物。
2.当前国情所决定。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的国情需要大量人才及生产力。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就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生产力,有需求就有供给。再加上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教育基础差,教育资源稀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贫困地区只能通过应试教育这条路了解学生发展情况。造成所谓的教育改革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3.教育思维惯性。从孩子开始上小学起,他就明白了他上小学是为了上中学,上中学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工作的这个道理。学生通过考试进入另一个求学领域,老师通过考试提高升学率,这种教育思维已经成了一个怪圈在不断出现在的教育领域之中。我们完全无法想象没有考试存在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这也就是应试教育为什么一直无法深入改革的原因。
4.学历的唯一性。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没有文凭的毕业生,在就业的道路上是无比艰辛的。用人单位第一眼要看的,就是这张纸。虽说文凭就是一张纸,但这张轻飘飘的的纸却压垮了多少中国学子。一切的能力与天赋都是要在你有了这张学历证书的前提下。国家,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如此,那学生们也只有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艰难前行。
三、对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应对措施。
1.打破教育惯性。我们应该打破教育思维惯性,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从小做起,不给孩子灌输考试第一的观点,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取向,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接受学习,而不是从小就对学习产生敌对心理。
2.改革考试制度。不能在实行“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原则,各大高校应该多推广自主招生的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的升学途径,而不是众人挤独木桥。
3.国家的政策扶持。国家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供多种就业渠道,多方面培养国家人才,使得就业人群分流化,平衡化。
4.借鉴外国素质教育理念。虽然我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因我国应试教育的历史根基雄厚,当前只能先借鉴国外素质教育的优秀教育理念,不断的改革自己,从而逐渐实现素质教育。
我国的应试教育纵然弊端丛生,但也在不断地为国家提供大量的人才,应试教育历史渊源留长,我们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它,但也不能纵容应试教育的缺陷放大。当前,我们应该从小做起,逐渐改革应试教育,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一定焕然一新,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那一天,便是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关 键 词】文化/比较教育
【 正 文 】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 far can we Learn anything of practical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ng system of 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分析时代,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历史事实,分析社会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影响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自然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方法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政治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艺术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内容,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转贴于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教育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考试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教育中开展文化研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哲学历史著作中、文学艺术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学习,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方法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一、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幼儿期抓起,从幼儿教育入手。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是,人们提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因为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它的对立面是应试教育。幼儿教育谈不到考试、升学,所以很多人不重视幼儿素质教育,致使素质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基础。从幼儿发展的特点来看,人的很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等。学前期是神经系统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的智力启蒙有重大作用,也是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如在一项对超常儿童55人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超常儿童在素质上固然有一定优异之处,但主要是由于较好的早期教育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促使他们智力发展较好,并有坚定的意志品质。没有教育和环境这个条件,超常是难以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超常儿童不只是天生的。遗传素质的优异只为超常儿童发展提供可能性,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即使遗传素质好,也不可能成长为超常儿童。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中等以上的智力,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如果注意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的个性特征,就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超常儿童。超常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果教育不当或缺乏进一步的开发与培养,早期发展超常的儿童也会丧失其优势,成为平平庸庸的人。古代的"伤仲永"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适合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都是极端重要的。
二、幼儿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就学校而言,我国教育处于世界前列,获得连续多年的中学生奥林匹克大奖就是见证。而我们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发明、创造、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家不是知识教育第一,而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第一。我们相反,知识教育第一。知识再多,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能力,它只是知识而已,不会再生。不会再生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知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不能传授的,这是一种个性素质。这种素质当然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丰富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源泉。但决不是知识越多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就越强,只要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它就与知识的多少不成比例。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智力是它的支撑点。
关键词:成语;中国文化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1.成语与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谓田地广袤,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的耕作。“寒耕热耘”寒冷时耕种,炎热时除草。形容农事艰辛。《管子·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热耘,力归于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底,成就霸业的基础。
农业生产者也逐渐养成一种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例如,“躬耕乐道”是指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胡]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警世恒言》卷一七:“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还有一些成语字面上描写农业生活,现在经常使用它们的比喻义。例如,“蹊田夺牛”(牵牛的让牛踩了田地,因此,被人把牛夺走。比喻惩罚过重),“解甲归田”(军人退伍回乡务农,现泛指离职回家),“拔苗助长”等等。
2.成语与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四大类型中,成语表现了它们的某些艺术特点。例如,“堂皇富丽”(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特别是宫殿的宏伟华丽。又如,“雕梁画栋”亦作“画梁雕栋”,谓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华贵。元·郑廷玉《看钱奴》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醒世恒言》卷二九:“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群体的宏伟,如果是“独门独院”,则显出一家独住,而与四邻不相通,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相违背。另外,建筑物形成群体结构时,屋与屋之间有很多“空”,亭池草木点缀其中,显出主次之分,虚实相间的效果,特别是楼台亭阁,总是以其“空”面向外界,达到和自然的交流,身在“琼台玉宇”(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常用以形容仙家楼台或月中宫殿),使人如置仙境。
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各称也经常用在成语中比喻人或事情。例如,“栋梁之才”(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才。)“栋折榱崩”(栋,房屋的正梁,榱:椽子。正梁断裂,椽子倒塌。比喻倾覆。)“抚梁易柱”,传说中商纣王能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穷。)还有“添砖加瓦”,“偷梁换柱”,“铜墙铁壁”等等。
3.成语与服饰
从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衣着主要的是体现个人的身份或地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例如,“高冠博带”,亦作“峨冠博带”。指带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师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形容帝王官僚阶层的有“黄袍加身”(以天子黄袍加载身上,即用为天子之意。)“凤冠霞帔”,“衣紫腰金”(衣紫,穿紫袍,紫袍为古代官服。腰金,腰间佩戴金印。指做大官。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陈母教子,衣紫腰金”。明·无名氏《精忠记·说偈》:“感吾皇,博得个衣紫腰金,朝野为卿相,方显男儿自强。”)
二、成语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语体现出来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1.成语与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中国古代教育家意识到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古代的教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在教授知识技能之外,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比如从以下这几个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对气节、操守、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立身行道”(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醇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改过迁善”(认识并改正过错,诚心向善。)……这些成语在漫长的中国历代教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好多都浓缩为成语,脍炙人口:
公认的最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程遗书》卷一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将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别类分门,因材施教。”)不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循循善诱”的教学思想得到广泛认可,教育家孔子还总结出了一些教学规律,比如“温故知新”就指出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循序渐渐”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不能“一曝十寒”。这些先进的教育方法,蕴藏着深刻的教育辩证法,成为教育宝库中的珍品。.
2.成语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约束和完善。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家族内部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就成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国家也要有担当,甚至危机时刻可以“为民请命”,“杀身成仁”。
屈原、杜甫参加高考,这真算是一则笑话。但这样的笑话历年都有,想当年,全国高考一则“战胜脆弱”的话题作文,竟然出现了无数考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父母来证明自己是多么坚强。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只要高考作文是应试作文,不论是什么套路,考生闹出一些笑话不但是可能的,而且应该是经常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考生非但是不可笑的,反而是值得同情的;可笑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下那些折腾考生的出题者。
说开一点,现在的中学有正常而正规的作文教学吗?作为一个资深的高中语文教师我可以负责的说:“没有”。既然没有正规而正常的写作课,除了那些自己热爱写作的学生,高中学生能够写作像样作文的能有几个?然而,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作文有60分,有什么样的题有这么高的分数?所以,要说不重视作文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的,除非他不想在学校端饭碗。但重视归重视,能够给学生正常而正规的作文训练仍然是不可能。一是高考作文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基础训练,二是根本没有时间来系统上写作课。所以,要“训练学生基本功,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都要训练”只是一句空话。
但既然应试教育下的作文分数如此之高,那么一切的作文训练也都是为了高分而作文,所以,高考指挥棒指挥写什么就教什么。既然这些年话题作文大行其道,那么,所有的训练都围绕话题来进行。话题作文怎样写才能得高分?唯一的参照就是上一年的高分作文。既然高分和满分作文都是华丽辞藻和古代名人材料的堆砌,那么,理所当然的要让考生这样写,满大街书店热销的满分作文训练堆砌的也是这一类作文,考生能不这样写吗?能怪考生写这样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文章吗?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同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只要能得高分就是好作文。为了高分作文许多学校基本上都是训练如何改造、克隆乃至背一些经典范文。难怪每年公布的满分作文“年年岁岁曾相似,岁岁年年今又来”,多是“曾相似”乃至抄袭之作,搞得一些省市不敢再公布满分作文了。
因此,今年重庆高考作文题“酸甜苦辣说高考”适合写自己,不适合写文化散文;也因此,考生平常积累的文化材料基本派不上用场。慌乱之余,只好让屈原杜甫等古人来“参加”高考,闹出了不该闹的笑话。
笑话之余,大家都应认真反思。“屈原杜甫也高考”谁之错?我以为,错不在学生,也不在老师,错在应试教育制度。应试教育制度只能培养考试机器,而不能培养生动活泼充满创造灵性的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也只能训练一群只会玩弄辞藻技巧的应试作文,而缺乏写作抒发真情、激发创造的性灵文字的人。即使那些得了高分乃至满分的高考作文,也大多是华丽辞藻堆砌下的文字垃圾,是禁锢学生心灵和创新思维的现代八股文,而现代八股文的催生者就是应试教育。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文章是最能够表现每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关键是我们的应试作文常常不反映学生所喜欢所熟悉的生活;中国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本来也没有多少自己独立的生活;应试教育下的作文训练也是以机械模仿和克隆为主,学生的灵性和创造力已被这些刻板的训练搞得荡然无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语境里学生不让屈原杜甫高考也很难。
听听美国普林斯顿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对作文写作的“忠告”吧:其一、不要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在一页纸上能完成的故事。
其二、作文里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你的作文应该表现出你自己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你自己的思想、情趣。关键是看上去像你自己的东西。
韩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可以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实施体罚。但是,体罚有严格的执行程序,学生可以申请用为学校做好事的方式来代替体罚、弥补过错。虽然世界上反对的声音不少,但是韩国依然根据自己民族的特点确定了体罚在教育中的地位,我觉得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韩国教育体罚的积极意义也正在于此。
烛火原则:教育小孩子时,家长告诫孩子的叨唠是最不受孩子欢迎的。当我们告诉孩子烛火烫人时,他常常是要试一试的,我们不是厉声斥责,就是赶紧将他拉走。可是,常常在我们不在场、不注意时,孩子被烫伤了,可能是很严重的烫伤。于是,我想,不如在他试图摸烛火时,先告诉他烫人,摸不得,如果他非要摸,就让他试一下,当然,家长的责任是注意尽量减少伤害。这一次疼痛的经历一定会让他铭记终身的,一同铭记的还有一个观念——不听父母的告诫是要吃亏的!初看起来,父母好像是狠心的,可是这个狠心是为了孩子有正确处世观念,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老师的惩罚,包括体罚,就像烛火,只不过尽量减少伤害的责任要由老师来把握。而我们的现实是,法律的一概禁止使得老师没有了烛火,因而只能变家长的叨唠为教师的叨唠。这年头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叛逆心强,你所谓的“爱的教育”很可以被他们理解成大话西游里的那个唐僧婆婆妈妈哼哼唧唧。
人性之恶:孔子提出仁的思想,那属于政治范畴.他在教育上的准则是有教无类而非爱的教育.同为儒家的荀子有这样的著名言论:人之初,性本恶。爱的教育的确可以使人由恶转为善,但与体罚相比其效果显然是略逊一筹的.
体罚的效果:也许有人会说,体罚有可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反叛心理,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们走向更恶的一面.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掌握适度原则.
CCTV曾经播过一期节目,说的是一个工作室通过一系列活动教育某些网瘾少年.在那里定期举行远足等活动----这可不是春游那种不疼不痒的远足,而是十足的急行军式的风格.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适度体罚.中途休息时记者对一些参与者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我没有看到他们丝毫的叛逆情绪,我看到的只有服从和坚持.另外说明一点,那些学生都是家长和老师劝说无效后才被送到工作室接受教育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
惩罚教育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惩罚教育运用得适当,它可以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缺点。我认为惩罚教育比爱的教育更有效,因为现在的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惩罚教育怎么得了!国家不是办了那么多监狱用来惩罚犯罪的犯人吗?如果说服教育那么管用,这还用得着监狱吗?再说,国家那么强大的宣传教育机器都不管用,为什么要单单要求学校,要求老师不能用惩罚教育,而又要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呢?对于一些任性的孩子,光靠说理教育是不奏效的,对于他们的错误行为如果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无疑是对他们的放纵,其结果是使其越来越任性而难于管束,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在教育中,当孩子犯错时,运用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再加上所谓惩罚并不等于体罚。惩罚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体罚只是一种很原始的教育方法。
现在的孩子已经知道你的宽宏大量,他不会当你是在教育他,而只会认为你是在唠叨,这时你的苦口婆心是没有用了,而他会越来越任性,还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我方坚持认为,惩罚教育比爱的教育更有效。
我认为在尊重人格的原则上进行适当的惩罚对学生是很必要的。成人犯错受到社会舆论刑法等处罚,小孩犯错也就当受处罚!让他知道犯错的机率要降低最低,才能快活地生活着。
我们都经历过儿童的时代,那时的你不一定没犯过错误吧?但都会在父亲的大手下屈服,然后再让母亲为你擦去伤痛的泪水,那时的你心里就会唱讲,“世上只有妈妈好”而携刻下父亲给你的疼痛。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痛,可是后来你会明白,你很幸运地生活在:“慈母严父”的家庭,而不至于成为一个败家子。
正如我国在倡导以德治国的同时,更迫切的是完善法律体系,对于成人来说都有抵挡不了的诱惑,我们又凭什么能让自制力差的同学学好,那你不能只挂在口头上。
观点一:适度的惩罚具有唤醒作用,惩罚能使错误的孩子认识错误,并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
观点二:惩罚具有警示作用,一个班级一个群体中的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给予他恰如其分的惩罚,会使其余同学受到教育辐射从而惩前毖后。
观点三:“惩罚具有激励作用,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总希望自己超越别人,当他们遭受失败受到惩罚时,就会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警醒自责,唤起自我意识,引发危机感和焦虑,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奋发向上。
并且再补充几点:
1.惩罚是以理解善待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惩罚中明白事理,明辨是非,增长知识为目的。
2.在学生犯错后,要透过错误的言行,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妥善引导,让闪光点得到发扬。
讨论并肯定教育体罚行为,这在当今中国无疑是一项遭人唾骂、引火烧身的事情,是聪明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愚蠢行为,因为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社会道德,无论是教育自身还是社会各界,教育体罚是过街老鼠,人人都要喊打的。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之翻案,那是注定要被打倒,还将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但是无论如何,教育体罚在当今中国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还非常严重,因此一味地否定或者封堵都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教育体罚的形成历史、原因、机理、效果和作用进行实事求是、冷静理智地科学分析,或许还能找出其中合理性的一面并加以利用。
体罚的历史:考察体罚教育的历史,在中国恐怕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中用戒尺打手心、罚站、打板子、吃教鞭、头悬梁、锥刺股等等,都是体罚教育的典型形式;中国的古训“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是对体罚教育的充分肯定和颂扬,这些说法现在民间还有很大的市场和影响,恐怕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即便如教育发达的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还有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至今还仍然保留着体罚教育的传统,可见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一面。
对于儿童来说,体罚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效果。体罚教育是以通过对人的肉体惩戒而达到增强其对痛苦的体验和记忆,从而减少和杜绝不良行为和习惯的作用。也是对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之一。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体罚就是在儿童面前树立一种规则——一种做坏事就要受惩罚、就要付出代价的规则,从而增强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合法的体罚教育的形式应该是明确的、规范的,以一定的文本形式体现出来,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并让全体学生知晓。首先,体罚的范围应该事先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犯了什么错误、违反了什么规定应该受到什么体罚,这种范围应该严格限制在学习习惯、日常行为和校规校纪方面,而不能涉及到学习成绩;其次是要明确体罚的部位和程度,部位一般以手心和屁股为主,程度是以受轻微的皮肉之苦为限,不能损害身体。同时还要让学生有知情权、规避权和申诉权,从小养成对规则、对法的敬畏与遵守。
对于老师而言,这种公开、规范、合法的惩戒教育,可以使之更加明确自己的行为,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从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能减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保持正常良好的教育教学心态,以避免恶性体罚事件的发生。现如今形形、稀奇古怪的恶性体罚学生事件,与教师普遍感到现行教育手段的苍白无力、效果低下有直接的关系。对教师的体罚行为与其采取堵和压的方法,不如实行疏和导,让教师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体罚、体罚到什么程度,比一味地不准体罚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更好的实际效果。当然,为了保障学生权益,规范教育体罚行为,学校可以设置教育体罚投诉和仲裁机构,学生如对教师的体罚不服,可以有权向该机构投诉,该机构应及时接受学生的投诉并给予负责任的处理,对凡是不符合体罚范围或体罚程度过重的行为要及时纠正,以防止教师滥用职权,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各个论坛以及网站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一些关于当代人民教师用暴力的方式教育的孩子的问题。此教育问题已经多次的被社会各界人士讨论,最终支持与反对者都是各申诉自己的见解,或多或少的在影响着一些方面的问题。
中国当代教育不是说教育的制度而是说教育的人,也可以说是当代的人民教师还是存在严重的问题的,当然这不能说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而是教育者,站在教育最前线的工作人员的错,我不能像歌颂站在最前线的革命战士那样歌颂他们,因为他们有错。
笔者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三个方面简单的分析下他们对体罚的认识。中国现当代的部分教师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严重的在遵循着一个古老的道理:严师出高徒。
1.严师出高徒:是在古老的封建社会存在的问题,当时的教学方式大多以私塾为主,当然这只局限于在平民百姓中。当时的私塾可以说是极其严厉的,如果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或者说是不按时完成先生所布置的作业挨戒尺的打手心是肯定的,所以在当时的教育制度下也教育出了很大一批草民出身的博学之士。但中国当代的教育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已经把古时的体罚教育抛出了教育行列外,但究竟为什么体罚教育一直未能完全的撤离教育制度这就要从教师的身上说起。
严师出高徒的认为方式只存在与一部分的老教师的眼里,他们按照了当时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当然是不可行的,或者说当代的比较年轻没有很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出现体罚学生的事件,还有就是有极少一部分的教师存在着心理问题,无法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此并非笔者的污蔑,很多教师无法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中国当代的教师也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压力,如果无法把自己在生活中或者其他方面受到的压力及时的排除,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就会大动肝火,也就极有可能导致不该发生的事发生,比如教学质量差,体罚学生等都是出现过的问题。
2.偏科现象:当生体罚的事都是出现在小学以及中学,他们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很多中小学教师保持的依然是他们接受教育时的那种心态和教育方式。当代教育主张的是让学生全面的发展,而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所以导致了很多的偏科现象的出现,而为什么学生会出现偏科的现象追其根底还是教师的问题。笔者在小学期间的全部课程均为大致相同而升如入中学后由于教师的问题而出现的严重的偏科现象就是因为教师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教学方式的不正确,笔者小学期间还是在上个世纪间90年代中旬,当时已经提倡了素质教育,但当时在农村普遍存在的还是体罚现象,而且是相当严重的。从一个学生的眼光看待一个教师的好坏或者说是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并不是完全依赖教师自己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如何,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一个教师拥有很渊博的知识,但教学方式的不当可能会另他连自己在讲什么都不知道,看待教师的好坏一个很通俗的道理就是:如果这个教师有一桶水他可以完全的倒出,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他只能倒出一杯,那么这个教师是肯定得否定的教师。学生看待教师的眼光虽然很片面但是确实是发现最尖端问题的先行者。
3.舐犊情深:而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看待教师则并不是那么严格他们只是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多与少的问题。相比10几年前的家长,如今的家常看待这个问题的要单薄多了,10几年前的家长也认为严师出高徒的道理,但随着近些年的素质教育的普遍开来,很多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的家庭。他们看待一个教师的好与坏的问题是从孩子的学习成绩中考核的,因为他们接触教师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他们看待教师都是看数据,以数据来定教师的好与坏。想对于教早的时候家长看待教师的观点要存在唯一的不同点就是此教师是否有过对学生是否有过暴力倾向,每个家长在希望自己学习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会让孩子受皮肉之苦。
至于体罚行为该不该发生,孩子该不该打的问题,很多人都是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该打的人士主要是认为当今的学生已经不能像以前学生那样很好的去认真学习,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他们秉承的也是严师出高徒的道理,但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教育制度一直提倡的口号要全面发展,同时也遵循孩子的喜好来,比如某个孩子有很好的音乐天赋你楞是用打的方式逼他去学习数学,就算他学了那么他学后的效果如何也是不尽人意的,到不如让孩子由着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当然也不是完全的放纵正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认为不该打的人士所持有的观点也就是说教师教书育人要从根本出发,做自己应该做的,讲课讲好了把学生的成绩带好了才是一个好的人民教师,利用体罚的形式来强迫孩子,或者说用体罚的形式来教育孩子都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书院文化;人性化设计;防积水;环保节能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兼有讲学、研究、聚书、祭祀等功能的学校形式。书院自从确立以来,就以其独特的个性色彩对我国古代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书院的文化精神,作为书院文化的深层结构与思想基础,是书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书院学者们一以贯之的深层追求,也是书院成其特色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代表着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元素。
那么传统的书院文化与现代如何“对接”?
在书院学什么?书院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理想的书院教育能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同时融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楼宇烈用“为人之道,为学之邦”8个字概括现代书院。年近八旬的楼宇烈先生曾任多所书院的导师,近期他为一家书院提出了“教之以爱、育之以礼、启之以智、导之以行”的发展方向。在教学方式上,南方科技大学相关人士介绍说,书院是南科大独具特色的学生管理制度,也是全面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学生和老师将住在一起。书院还要推行导师制,即让一位老师联系几名学生,从选课、学习乃至于人生理想道路等方面进行指导。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教授牟钟鉴认为,书院教育在现代化中的重生,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首先,它可以率先成为各地区各系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地和平台,凝聚中华人文学者,培养中华文化人才,推进中华文化研究、交流和普及,充分开发各地文化资源,形成众多的文化中心和学术中心,又不断向四周辐射;其次,它可以为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一份有益的中国特色教育经验,特别在文化传创和人格养成方面。
将高雅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的日常生活,体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每一位设计师的责任。将书院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人们每天都会使用到的卫浴产品中,可以达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的目的,即丰富了现代的文化形式,又继承着中华特色的传统文化。
洗手台在卫浴产品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卫浴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老式的洗手台容易产生积水,并且不易让人们发现,容易沾湿人们的衣服;公共场合的洗手台普遍造型陈旧、单一,缺乏艺术性和创新性。通过对洗手台的研究和再设计,解决老式洗手台的缺陷,让人们使用新型洗手台时更加舒心。
一、洗手台的功能外观
老式洗手台的基本结构有:脸盆,支架和供水系统组成。新型的洗手台改变了支架具备的支撑方式,采用直接挂在墙壁上的形式,在储物台内有四根固定杆,固定洗手台。从而节约空间和成本。
二、洗手台的结构外观
洗手台按照使用环境空间分类,可以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其中室内型又可以分为家用型和公共场所型。目前市面上的公共场所洗手台往往造型单一缺乏变化,材料多采用石材,更加强调使用功能,并将易于维护放在了第一位。按照安装方式,可以分为悬臂式和坐卧式。悬臂式可充分的节约空间,适合结构紧凑型的卫浴环境;坐卧式虽对空间要求较多,但是具有稳固,大气,美观实用的特点。按照脸盆造型分类,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突显典雅、高贵的风格;方形则为简约、时尚的风格。新型的防积水洗手台,将打破以往的洗手台的结构外观,既能节约空间,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风格特点。
三、洗手台的人机外观
设计创新需要贯穿人本主义的设计原则,即以人为本,根据人的要求,人的特点,人的感受进行设计创新。洗手台的外观造型是人机交互最直接的界面,主要包括洗手台的外观尺寸,比例,形态,结构,材质等。洗手台的外观尺寸和比例要符合正常人使用时的尺度和比例要求,以正常人的平均解剖尺度为基准进行设计。
四、洗手台外观形态的创新设计
造型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卷轴、古代的书籍(书本翻开的造型)为元素,提取卷轴(圆形)的外形。洗手台采用前高后低的设计,由此可以很好地解决洗手台有积水的问题。减少积水的产生,可以相应的减少细菌的滋生,更好的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新型洗手台造型符合绿色设计的目的,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对传统洗手台的改良设计,新型的洗手台具备储物功能,让人们使用时更加舒心。经过前期的调研,采用浅色为洗手台的主要颜色,可以给人一种亲和,洁净,明朗的感觉。基于书院文化的卫浴产品―洗手台设计,新型洗手台在造型上具有简洁、优雅的中国元素风格特点,同时具有前卫性,满足人性化和装饰美学的要求。
结语:基于书院文化的卫浴产品创新设计满足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融合了新时代的特征,使产品更具现代化,同时还符合卫浴产品的功能要求,遵循卫浴产品的结构逻辑关系,达到了人性化和装饰美学的要求,创新型洗手台的研究探索对消费市场的卫浴产品创新设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型的洗手台具有应用价值,可以直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帮助我国的卫浴产品提升到一个新层面。
清朝在中央设有国子监、宗学、觉罗学和八旗官学,在地方设有府、州、县学,社学和义学。官办的府、州、县学(即为官学)和独立于官学系统之外的书院以及里甲和私塾教育共同构成了清代地方教育体系。清代中央学校设置进行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不作详述。在地方官学的设置上,清代基本沿袭明朝,设有府、州、县学。《明史?选举制》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俱设训导,府、州、县、卫儒学,明制具备,清因之”。
一、清代书院的特点
清初书院承袭明朝遗风,常有千里期会、百人聚讲的事情发生。统治者害怕书院成为讽议朝政、传播反清复明思想的场所,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在开国的九十年间,书院很沉寂。书院遭遇的彻底改变是在雍正十一年,谕令各省督抚在省会设立书院,并拨帑金一千作为膏火,资助书院的发展。乾隆二年(1737 年)下谕旨说书院是古侯国之学。此后书院多为官立,同时书院在学校制度中实际已取得一种省立“大学”的地位,这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禁令既开,书院得到长足发展。
1、清代书院的官学化程度很高。
而官学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书院的办学由讲学求道、兼容并蓄、学术创新、经世致用向重课轻教,唯科举而科举的转化过程。朝廷逐渐掌握书院山长的聘请权;官府对书院经济田产加以干涉,意图从经济上操纵书院;朝廷对入院学生限制名额也加以选择。这样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离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越来越远,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2、清代三百年间,学术思想和学风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书院受其影响,形成相应的几种类型。
(1)以理学为主:以研习理学为主。(2)以经史辞章为主:这类书院开始于清初,到清中叶时大盛,清末仍有部分。(3)以考课为主:这类书院在清代最普遍,,数量也最多。这反应了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这类书院不是讲学,而是考课,以学习八股为主,学习目的是为了科举考试。(4)注重学习西洋近代科学的书院:清末,西风东渐,一些学者致力于近代科学,由此产生了这种新型书院。
3、清代书院藏书更加丰富。
书院与书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宋代学者王应麟的《玉海》曾经对书院作过解释:“院 者,垣也”。藏书、讲学和祭祀是中国古代书院的三大事业。由于清政府的支持、书院师生及社会人士的捐助、书院出版事业的发达和学术事业发展的要求,就使清代书院的藏书达到了历史顶峰。
4、 清代书院的学术特点是“汉学”。
所谓“汉学”是相对于“宋学”而言的,清代汉学又称朴学,汉学是清代尊崇汉代经说以回溯经学的思潮。它反对宋学空谈,主张汉儒重经考据的学问,目的是“穷经研史”、“经世致用”。明末清初,在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的影响下,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
清朝到乾隆、嘉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太平富裕的社会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外清大兴文字狱,聪明才智之人为避免触犯忌讳而倾力于诠释古训,以求自保,这两方面是清汉学兴起的重要原因。
二、清代书院的办学体制
历代书院的兴衰与封建王朝官方政策的导向关系甚大,清代当然也不例外。自乾隆以降,清代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逐渐形成了以官办书院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抑制到疏导、发展的过程。
清代书院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1)官办书院:史籍记载“高宗明诏奖劝,比于古者侯国之学。儒学寝衰,教官不举其职,所赖以造士者,独在书院。其裨益育才,非浅鲜也”。官办书院也就成为清代书院的办学主体。雍正十一年(1733 年),清世宗胤禛了一道诏令,这道诏令的颁布拉开了清代官办书院的序幕。(2)民办书院:民办书院作为清代书院办学主体的另一种形式。民办书院客观上不仅为维持清代乡村社会秩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且也为封建时代文化知识的普及与传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官倡民办书院:这类书院在江浙等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较为常见。官倡民办书院与下述的官办民助书院均为清代书院的非主体办学形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清代书院的办学体制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
三、清代书院的经济来源
唐、宋、元、明书院主要依靠田亩的租金来维持各项开支,官绅、士民的捐赠,大多为银钱(也有直接捐田地和房产的),除了成笔花费在修建外,大都用以购置田亩。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清代中后期,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江浙、皖赣、闽广等地靠近城市的书院中,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土地的出息逐渐被房租、店租、存款的利息、自办产业的利润所替代。清代一些笃信儒术经商致富的士大夫对书院的关心与单纯依靠地租为生的土财主相比愈来愈占居更为重要的地位。城市中经营工商业的儒生对书院的捐赠,逐渐成为书院流动资金的重要来源。儒商们以其工商利润的一部分来支持书院的维持和发展。书院的经济来源由地租转向工商利润,这是一个重要的讯息,意味着书院的社会经济背景正在逐渐由“土地”转向工商业。
四、清末书院的没落
书院发展大致经过了宋初的勃兴,中期的沉寂,南宋时的大盛,元、明初时期的趋向官学化,明中叶后的特质复归,清朝特质消亡以及在新式学校冲击下最后被废止几个阶段。由清初的朝廷害怕书院讲学会宣传“严华夷之辨”而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到康乾盛世对书院的开禁鼓励、官学化,再到清末书院的日渐消亡,清代书院出现了像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等的硕儒大师讲学,切实研究学问的书院,对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这样的书院毕竟还是为之不多。书院的官学化,以及科举制度对世人的思想的禁锢,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也加速了书院的败落。封建制度的日渐腐朽和西学东渐的加强,古老的书院教育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最终走向了没落。
书院虽然从中国的历史舞台永远的退出了,但其在长期的发展成长中形成的良好的文化传统,一些道德教条,积累的有益经验构成了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院是清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教育也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虽然清代书院的官学化使得学术自由受到很大程度拘束,但其在道德教育、藏书、古籍整理、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书院从形式上消失了,但其延续近千年的文化影响力永远地保存了下来。
参考文献:
[1] 殷奎英.清代教育制度的变化[J].菏泽学院学报,2008(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