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教育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知信行理论;糖尿病;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发生行为改变。但此种改变必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即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知信行理论是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改变,必须有知知(知识和学习)作为基础,要有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作为动力,行(改变了不良生活行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治疗)是目的,患者对保持健康的行为已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治疗。只有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健康危害行为。本文就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知、性、行的影响观察及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血糖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40例,高中以下15例,文盲5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合2010年版中华糖尿病学会(CDS)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近6个月内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排除恶性肿瘤、妊娠糖尿病等患者;②居住在本院辖区内;③确诊糖尿病时间大于1个月;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同伴教育活动。
1.2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患健康教育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由本院医生、护士对患者进行相关糖尿病知识的讲解。
1.3实验组采用糖尿病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实验组同伴教育模式小组组长的选择标准 ①患2型糖尿病病程大于1年,自身血糖控制良好, HbA1c
1.4同伴支持教育模式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30例患者分为3组,各有一位组长。利用我院健康教育室或当地社区居民活动室进行交流活动;活动争取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活动内容由我院糖尿病管理小组选择1个或2个主题进行;活动现场派1名糖尿病专科医生或护理人员督导;采取观看糖尿病教育影视资料、小组成员围绕主题讨论、交流血糖控制、饮食、运动经验等形式。
1.5两组患者均每个月3次活动,活动60~90min/次,共6次的健康教育。
1.6健康教育内容[2] 两组健康教育内容基本相同,包括①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运动注意事项、控制体重、戒烟限酒;③心理调适,消除消除患病之初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规律用药、定期测量血糖⑤糖尿病足的预防,足部护理知识;⑥胰岛素应用的意义、作用、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1.7观察评价指标 我院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知信行量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科学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规范治疗及足部护理方面的30个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该量表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其中好:得分>28分;中:21~28分;差
1.8血液生化指标 空腹血糖(FBG)非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的判定标准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达标标准为3.9~7.2mmol/L、非空腹达标标准为≤10mmol/L,HbAlc以
1.9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后,对知信行影响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信行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教育前后问卷得分、血糖达标率比较,实验组患者问卷得分>28分及相关血糖指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3]
随着我国已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者总数达9240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如何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糖尿病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实施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当前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目前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仍以医患健康教育模式为主,传统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患者被动参与,服从医生安排,患者的作用未重视,医生很难做到连续性随访。
同伴支持教育模式教传统的医患健康教育模式,其对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影响意义深远,潜移默化更具优势。医护人员全程参与监督活动,与小组长一起备课选题,组员与医护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防止糖尿病治疗的误区和错误信息的交流,知:搭建了医患间之间、患者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更有助于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信:同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于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情成员所获得的进步将有助于提高改变行为的信心;行:通过同伴支持小组组员互相交流成功经验,有助于引导向周围有经验的人学习,有利于发展社交的技能,有利于行为的效仿,有利于人际间的学习,有利于关爱他人和自己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健康教育后该组患者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控制率明显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升高,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该模式无需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值得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鞠昌萍,孙子林,金晖,刘莉莉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9-2142.
李宁(1989-),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法学硕士,就读学校:贵州大学2012级刑法学专业。
摘要:行刑社会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使“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刑法条文之中,社区矫正制度备受关注,研究探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相关问题实属必要。本文笔者将通过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我国社区矫正现阶段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出营造宽严相济的社会氛围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明确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主体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矫正 轻刑社会化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探讨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中国的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特点
1.非监禁性
因为是社区矫正制度一种不使犯罪与社会隔离并且利用社区资源教育和改造犯罪的方法,这种刑罚方式不是在监狱中进行的,所以非监禁刑就成为社区矫正制度最大的特点。社区矫正制度的非监禁性特点不仅可以使犯罪分子不会与社会相互脱节,而且防止在监狱中服刑人员“交叉感染“,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2.刑事制裁性
虽然社区矫正制度是一种在社区内完成的新型刑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会与社会过渡脱节,但它总归是刑罚方式的一种,所有刑罚方式都会具有的刑事制裁性这一特点还是不容小觑的。
3.专门机关参与团体协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这种有专门机关参与,团体相互协助的制度特殊性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独有的特点。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
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使“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刑法条文之中,总结刑法修正案中,对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原条文中“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改为现在条文中“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2、将原来条文中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改为现在条文中“依法实行社区矫正”。3、将原来条文中被假释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改为现在条文中“依法实行社区矫正”。4、现行条文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该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考虑到目前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识程度有限,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群众的安全感和整个社区的稳定。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执行主体“空白”增加了与其它部门协作的难度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中原来由公安机关执行管制刑、考察缓刑犯、监督假释犯的规定全部删除,统一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虽然把原来公安机关的执行主体给废掉了,但是,新的执行主体到底是谁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执行主体出现“空白”现象,增加了各部门协作起来的压力和难度。
2、受传统行刑思想和“严打”的刑事政策影响严重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所以发展不如英美法系国家迅速,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传统行刑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刑罚观念中如果罪犯被判处非监禁刑,似乎就不能达到惩戒的目的。这一点对于被害人来说,就尤为强烈。比如对北京市犯罪受害者进行的抽样调查,北京市居民与其他国家大城市的居民相比,在对同一犯罪选择量刑时倾向于选择重刑,几乎没有人选择非监禁刑。①
不仅如此,受建国后“严打”的刑事政策影响,重刑主义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这些都是阻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唯有端正这种态度和观念,才能突破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瓶颈。
3.适用条件严格,且没有统一的执行程序
在《刑法修正案(八)》公布之前,我国任何法律中都不曾出现过“社区矫正”的字样,直到《刑法修正案(八)》将这一制度入刑,我国才在立法上给社区矫正制度一个真正“名分”。在我国现有的刑罚体系中,社区矫正跟管制、假释等诸多制度一样,都有严格的适用条件,但是社区矫正制度并没有统一的执行程序,这就加大了社区矫正执行难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对策建议
根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出其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机构
在我国理论界,大多数学者支持让司法机关负责社区矫正执行工作,主要理由是:第一,司法机关负责监狱的管理,社区矫正也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管理的话,有利于统一管理;第二,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禁刑的执行以及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法制教育等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改造罪犯的经验;第三,目前国外多数国家都设有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尽管名称不一,但多数是由司法行政部门管理、领导。②
(二)做好社区矫正的宣传工作,营造宽严相济的社会氛围
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社区矫正对象是在社区服刑,区别于监禁刑。因此,应在社区居民中做好社区矫正的宣传工作,使人们对社区矫正有更明确全面的认识,不再执着于传统的行刑思想。行刑社会化和刑罚轻缓化已经越来越能够影响刑罚的主流思想,从社会发展和人道主义上讲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社区矫正的宣传工作,营造宽严相济的社会氛围,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制度,有利于这一制度的后续发展。
(三)应该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因为在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存在没有统一的执行程序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制定一部类似于《监狱法》一样的《社区矫正法》,专门对社区矫正的制度和程序给出明确的规定。这是因为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个环节的综合性、复杂性工作,无论是刑法修正案还是刑诉修正案,都不可能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的规定,唯有针对这一制度在我国存在的种种问题制定一部专门的《社区矫正法》,才能真正解决现在依旧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
刑罚从重刑主义到轻缓化、人道化的转变正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必然发展。在行刑社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模式必将更广泛地运用到刑罚之中,这也是顺应法治理念发展的潮流。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不仅从刑事立法精神上有力地回应了国际社会行刑社会化的要求,而且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刑罚配置结构的合理化。但是,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其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其既能发挥刑罚的惩戒功能,又能够达到预防犯罪的良好效果。
注解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理论分析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001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0日
一、引言
我国学术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并不一致,大多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涵盖范围(即外延)、高等职业教育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或目的进行界定的。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实施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实施技术作为其知识的主导框架;高等职业教育以实例和课题为组建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以情景模拟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还有就是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得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由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旨在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说,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两个类型,当然有衔接有沟通,不是层次上的差异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区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它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引领区域经济等方面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它的生命力在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服务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结构调整的内涵、规模、专业类型和层次差别等。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应用开发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非常发达,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整个体系由短期大学、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等多样化教育机构组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已形成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日本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建立了包括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区域学校和工业管理学院等在内多层次、多种类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而且也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依附性,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群体的摇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区域科技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科技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关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未来社会是区域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适应中提高发展能力,以办学特色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理论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基本理念。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是遵循着非均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将通过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在明确的分类指导下,以发展求突破,以期与经济社会形成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直接融入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的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目的,教育均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单线的“锦上添花”,更是要统筹的“雪中送炭”;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入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外部关系规律。外部关系规律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受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二是要为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化是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就某一所高职院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等职业教育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等职业教育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全息结构。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教育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二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反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力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适时对路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使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我国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等职业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限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建成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对象不再是单纯的患者,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4个层面。护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维持和促进个人高水平的健康,而且更重要的应是面向家庭,面向社区,最终达到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教育水平。同样,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以及陪护人员乃至整个家庭、社区和社会。其中糖尿病又有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糖尿病类型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区别,并且整个教育对象又存在知识结构方面水平的差距,因此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
2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2.1基础知识指导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定义及症状、分型、并发症及诱发因素,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表现,及时进行综合治疗。护士依据权威机构(如美国糖尿病协会)认可的护理指南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糖尿病教育对科学控制饮食起着重要作用。饮食控制治疗原则:①每日热量计算:按患者性别、年龄、身高计算理想体重,参照理想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②蛋白质、脂肪、糖类分配:每日摄入蛋白质0.8g/kg,老年患者适量增加,可进食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限制胆固醇摄入,如蛋黄、动物内脏等,占总热量的20%~30%。糖类用粗粮代替精粮,如芥麦面、玉米面、米饭,占总热量的50%~60%。③三餐分配:早、中、晚三餐热量分配为1/5、2/5、2/5,根据热量、血糖情况适当调整,忌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2.3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加速糖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还可提高免疫力、促进心脏健康,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和胰岛素敏感性,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延缓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提示,有目的的生活方式干预1年,可以减轻体重、改善代谢控制、减少药物剂量、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运动时要注意个体化和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选择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空腹不宜参加体育锻炼,以餐后90min为宜。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运动的强度可以心率作为指标,应控制在该年龄所达到的最高心率的60%~80%,运动前应有5~10min放松,每周散步3~4次,每次30min左右,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运动后,自觉精神充沛,睡眠好,虽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日感觉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适宜。
2.4用药指导
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种类、作用特点、用法、不良反应及药物保存方法等。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min服用,双胍类药物宜餐中或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应在进食第1口饭后服用。教会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技巧及注射部位的选择,强调“三准一注意”,即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注意注射部位不同吸收速度不同。注射胰岛素要在餐前30min皮下注射,注射胰岛素后30min内进餐,防止低血糖发生。由于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温度及运动等因素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与注射效果,而各部位皮下组织胰岛素吸收率的变化是引起血糖浓度波动的重要因素。有试验显示,腹部胰岛素吸收率最快,然后依次为上臂、臀部、大腿,对患者来说腹部较其他部位更具有可视性,便于患者自作和护理。因此,腹前壁皮下注射为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注射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低血糖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处理方法,使他们对低血糖反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识别能力,并能及时进行自救或施救。
2.5并发症预防指导
预防并发症的指导强调坚持有效降压、调脂、抗凝、扩张血管、戒烟等治疗对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性;保持二便通畅,以免诱发视网膜剥离和心脑血管意外;积极预防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的感染;加强足部自我护理;讲解老年患者低血糖的特殊表现、主要原因、危险性以及预防与自我救治的方法。杨泉等对100例糖尿病眼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患者对糖尿病眼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足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眼病早期往往没有症状,要定期检查眼睛。糖尿病导致的截肢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0倍,已经证实超过85%的截肢可以通过充分的足部护理而避免。重视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每日检查双足1次,选择预防糖尿病足的保护性鞋子,有效预防高危人群足溃疡的发生,尽量隔天更换鞋款,以免脚部同一位置长期受压,也可通过足部压力计了解压力分布,利用特殊矫形鞋子或矫形器改变患者足部压力。
2.6心理指导
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谈心,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况,乐观稳定情绪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而焦虑会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护士应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并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通过护士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确信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
2.7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随时都会变化,治疗方案随时需要调整,血糖监测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指尖血糖测试是重要的血糖测量方式,可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近年来投入临床使用的新型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上通过连续72h监测皮下组织液葡萄糖浓度,能自动准确记录患者的血糖值及相关事件(服药、饮食、运动等),有效指导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为控制患者血糖及糖尿病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治疗依据,是目前血糖监测最有效方法之一。
3健康教育方法
3.1社区教育
糖尿病健康教育多采用社会舆论宣传、集中宣传教育、经验交流、个别指导、自学、举办学习班、咨询门诊或热线服务、定期进行家庭访问和电话交谈、糖尿病防治有奖知识竞赛病、友联谊活动等形式。利用报纸、杂志、书刊、广播、电视、录象、多媒体电脑等宣传健康教育,以幻灯、投影、播放糖尿病教育专题录相带等形式系统讲解糖尿病基础知识,通过病历讨论及展示食物模型讲解均衡饮食、食品交换法,还可在糖尿病教室以宣传展、图片形式宣传有关糖尿病知识、提供糖尿病基本知识及有关内容的宣传阅读材料。对患者演示血糖仪的使用方法、步骤,指导尿糖、尿酮的测试方法,示范胰岛素的抽吸注射方法及胰岛素笔的使用。利用糖尿病热线电话提供咨询服务,以心理学方法指导糖尿病患者的行为调整、放松训练和咨询等。
3.2自理模式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针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方法。患者自我管理是指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支撑下进行自我保健,从而树立患者对自身健康负责和糖尿病可防、可治的信念,提高患者随访管理的依从性。通过培训、咨询、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促进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使其具备自我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技术支持和基本管理工具。
4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
4.1评价指标
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体重指标达标率是常用的评价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4.2知识、信念、行为水平
以知识、信念、行为为基础,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行业调整问卷等评价患者教育的变化。目前,我国对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客观评价很少,急需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体系。
5糖尿病健康教育展望
关键词: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42-02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运动中最早具有社会倾向的人物。1911年,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阿德勒人格理论包含追求优越理论、生活风格理论、社会兴趣理论。社会兴趣是阿德勒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理论的一个独特的概念,他强调对儿童社会兴趣的培养是儿童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的主要观点
1.社会兴趣的内涵。“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建美好社会的需要,它包括团结协作的精神、助人为乐的品质、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谐相处的愿望等。”他将社会兴趣等同为认同感与同理心,“以别人的眼去看,以别人的耳去听,以别人的心去感觉。”首先,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一种先天需要、一种潜能,但这种潜能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一种有意识的发展。社会兴趣是遗传而来的,必须是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兴趣进行认识才能得到发展。其次,他认为社会兴趣是终生都在发展的。发展内在潜能的第一步就是靠母子之间的合作,而且儿童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人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是一个人的社会兴趣能否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因素。母亲不仅要学会和儿童合作,还要让儿童乐意与自己合作。为此,母亲要了解儿童的真实需要,和儿童建立良好的、健康的亲子关系。儿童社会兴趣的发展经历从母亲到父亲及其他家庭成员,再到团体,社会甚至全人类。“缺乏社会兴趣的个人组成了问题儿童、罪犯、精神错乱者以及酒鬼的圈子”。最后,他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是社会化的存在物,人在社会中出生、成长,应关心社会、关注他人,这也表现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找不到一种不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没有人曾经离开人类社会生活单调生存过。”单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人类必须相互合作,团结起来,同时对一个个体的理解不能脱离这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2.社会兴趣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阿德勒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必须解决三个重大问题,即社会问题、职业问题、爱情和婚姻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依赖于发展良好的社会兴趣。(1)社会问题,是三大问题中出现最早的。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各种社会行为、社会标准和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2)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职业问题也开始出现。个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3)恋爱和婚姻问题,主要解决人类生活延续的问题。在恋爱和婚姻中,特别需要同情心和同理心,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即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兴趣才能维持好恋爱和婚姻。这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只有顺应社会,培养较高水平的社会兴趣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3.依据生活兴趣划分的四种类型的人。阿德勒依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把人分为四种类型:(1)统治支配型:倾向于统治支配他人,具有很少的社会兴趣。(2)索取依赖型:总是竭力从别人那里获得他想要的一切。(3)躲避型:以碌碌无为、回避问题的方式在人生中避免失败,具有较低水平的社会兴趣。(4)社会有益型:正视问题,试图以一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加以解决。前三种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缺乏社会兴趣,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社会有益型者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才会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4.社会兴趣的形成。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一种内在的潜能,必须经过挖掘,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唤醒、挖掘社会兴趣的潜能。儿童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使内在的社会兴趣发展起来。
二、幼儿社会兴趣培养的现状审视
1.目标功利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希望孩子能获得掌握社会世俗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想法,要求教育的结果要立竿见影。但是,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由于受到家长、社会的双重压力和社会兴趣培养的特殊性,教师将活动的目标设置成显性目标,希望一个活动的教育效果是使儿童获得社会交往技能、社会规则等显性的结果,而不是从培养儿童对社会环境、社会中的人的兴趣等内部心理因素入手。
2.内容认知化。社会教育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较多的是社会认知部分,而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内容较少。社会认知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社会情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动力,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在行为表现和标志。虽然社会认知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到奠基作用,但是其发展离不开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只有三个方面协调一致,儿童社会兴趣才能获得本质上的发展。幼儿园社会兴趣的培养过分强调知识性、外显性,把社会兴趣培养活动当作知识的传授的过程,而对社会兴趣的情感因素重视不够。
3.方法上,教师主导。幼儿园社会兴趣培养的活动从方法上看,是教师主导的,社会兴趣教育活动往往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儿童缺少主动的体验、感受社会兴趣重要性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两个,一是目标的功利化,教师希望儿童在有限的活动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就过多地指导儿童,没有时间等待儿童去感受、发现社会兴趣。二是内容的认知化,认知性知识的传授必然是教师主导。方法的不适宜部分程度上是由内容的不适宜造成的。儿童社会兴趣培养的活动,重说教和知识的传授,是目前社会教育方法的现状。
三、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1.重视对儿童社会兴趣的培养,适当地对其进行引导。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儿童社会兴趣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理解良好的社会兴趣在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儿童社会兴趣的活动目标不应仅指向儿童获得的外显知识的获得,还应指向儿童在其现有社会兴趣发展水平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每个儿童的生活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出生顺序等不同,其社会兴趣发展的水平也不同。教师要观察每个儿童社会兴趣发展的程度,特别是小班儿童刚入园时,能否适应在幼儿园的生活,能否在新的环境中和新的伙伴友好相处,然后,根据儿童已有社会兴趣的水平,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
2.培养儿童社会兴趣的活动内容应取材于儿童生活,并正确把握教育时机。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教师应把社会教育活动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中挖掘教育价值,让儿童亲身体验身边有关社会兴趣的真实事件。这样,与单纯在活动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相比,儿童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对幼儿来说更有意义。同时,培养幼儿社会兴趣的活动,不应仅限于社会教育活动中,要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3.利用游戏契机,扩大儿童交际范围。一方面,家长要了解、倾听儿童内心真实的需要,首先要培养儿童的乐群性,想办法让儿童先学会和自己合作,再扩展到和其他人合作。从小要培养儿童合作、移情等能力的发展,游戏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既包括亲子游戏,又包括同伴间的游戏。另一方面,教师要巧妙地利用游戏,发展儿童的社会兴趣。寓教育于游戏中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从社会行为的角度看,儿童的游戏是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再到合作游戏。教师要根据儿童所处的游戏水平,有目的地进行指导,还可以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引发不同的社会层次的游戏行为,如果想鼓励多个儿童在一起玩游戏,可提供一些娃娃家游戏的玩具材料,可以促进儿童社会兴趣水平的提高。
4.家园合作,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家长要配合教师对儿童的教育和要求,家长和教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儿童的认识能力差,不能分辨是非,家长和教师提出的要求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容易造成儿童行为的“两面性”。社会兴趣是不断发展的,而儿童的意志力薄弱,社会兴趣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反复性。家长和教师还要保持教育的一贯性,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儿童通过观察家长和教师的社会行为、社会兴趣的后果,获取直接经验,从而促进或阻碍社会兴趣的发展。我们在借鉴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优点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该理论的不足。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把人的社会性发展看成是先天固有的,忽视了环境对个性形成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对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辩证地进行学习、运用。
参考文献:
[1]刘真真.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关照下培养青少年社会兴趣之探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8.
关键词: 输出驱动假设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一、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少有人从事专职翻译工作,但绝大多数人在工作环境中或多或少都会使用英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们在世界经济环境下使用英语的机会更多,因此对他们来说,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双语转换能力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强调的是阅读、听、说能力,而对语际转换能力要求甚少。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翻译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寻常,双语转换能力已成为所有职业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既然英语教育是为社会、为市场服务的,那么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翻译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及掌握程度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翻译能够帮助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同时为写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将翻译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真正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学生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而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并通过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的转换,在熟练汉语思维的同时,也熟练地运用英语思维,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翻译能力还直接影响准确信息的获得、明确思想的表达及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二、目前我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世界各国的交往和交流范围日益广泛,从而社会对翻译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这就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校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入学时的语言基础较薄弱,高考的英语成绩普遍偏低。鉴于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的限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常常被忽略或不重视,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学习,因此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甚至面对段落翻译觉得无从下手,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顾文化背景和语言内涵生搬硬套的现象,翻译出来的句子面目全非。另外,我校的公共外语课堂都是大课堂,人数超标,直接影响翻译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课后短语或难句进行简要分析,或者只是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做些应试辅导,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重输入轻输出。教师在课堂上把精心准备好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如简单的思考模式、翻译方法等,学生被动地接受所讲内容,缺乏独立思考机会,缺乏独立实践能力,因此语言输出能力欠缺。
三、翻译教学中“输出驱动假设”的实质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认为学习者的输出过程对其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比单纯的输入过程更大,“输出驱动假设”包括三个子假设:第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该假设认为输出比输入更能对外语能力的发展产生驱动力。一个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有限,难以形成语言能力。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该假设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将语言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凸显出来。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看,该假设认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能满足市场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要。
翻译本身就是语言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的结合,输出便是检验学习结果的最终形式,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给学习者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优化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并形成输出自动化,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利用“输出驱动假设”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输出驱动假设”强调内驱力,来自学生内外各种各样的刺激是产生内驱力的重要源泉,如表现欲、读书欲等,还有教师、同学课上发出的声音,卡片、图片、课件、板书等的直观刺激,语言活动等的刺激。新奇性也是刺激内驱力产生的因素,如老师的一次表扬,开口独立用英文表达、思考回答的过程,以及挫折等都是基本的内驱力源泉。因此学习活动本身具有引发动机的一些特性。内驱力源泉的丰富性使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多重性和灵活性。内驱力是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学习者的内部因素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这些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同时,不同学生个体内驱力结构的差异,对教学活动提出挑战。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翻译是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没有语言输出的驱动,就没有学习者对语言假设的检验和反思,翻译能力就无法提高。
四、“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驱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兴趣的培养,增强课堂教学驱动力。在教学中,引导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让他们在翻译中寻找动力,只有这样翻译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对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结果表明: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越高,成绩越好。对翻译兴趣的培养,要由简入难、循序渐进,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材施教,从简单的翻译练习做起,并渗透简单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在材料选择上尽量选择趣味性强或应用性强的资料,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开始轻松地完成任务后,逐渐就会对学习采取主动态度,学习积极性会逐渐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找一些短句,通过教师提问、学生间互动的形式,激励学生用口头表达将听到的内容翻译出来,这种口语表达的翻译形式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增强翻译的趣味性,对落实到笔头的翻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依据“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输入与输出的巧妙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的同步发展。
其次,增加教学投入,增加学生课堂和课下锻炼的机会。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选材,内容力求精益求精,语言教学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反复训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训练者,重视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学时减少的状况,翻译训练应采取课堂和课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上可以传授翻译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比较和评论译文。比较和评论译文可以训练学生评析译文的能力,从而提高翻译水平。具体做法是给出不同译文让全班学生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比较其优劣高下,找出恰当的译法。这样就摆脱了学生以往依赖教师给出正确译文的老办法,培养了学生动脑筋实践、评析译文的能力。将大量的练习放到课后完成,学生可以分成不同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完成各项任务,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分配相对简单的练习材料,学生间实行互评,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监督。小组为单位的翻译训练目的在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相互沟通的开放环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受限制,有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不仅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还可以促使他们畅所欲言,进行充分交流。在大量的翻译实践输出力量的驱动下,学生将积累的知识及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再次通过翻译实践进行输出。苗菊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由翻译结果转向翻译过程、思维过程、决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体会认识自己运用的知识、采取的方法技巧、发挥的创造力,即综合获得的翻译能力”。
再次,改革评价形式,构建新型多元化的翻译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教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有日益显著的作用。目前我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没有独立的测试形式,只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测试只是在大学英语期末试卷中占有很小的比例,对于独立的没有语境的短句做翻译练习,对学生的翻译水平并不能全面评估,这种围绕课程展开的翻译测试只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这种一元化和静态化的评价模式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翻译评价体系应更丰富、更饱满,平时监测应占有较大比例,成绩评估可采取师生讨论、小组评估、教师总结等相应的形式,将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进步程度纳入评估标准。教师还可以考虑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考级考证等方式来替代课程考试或计入部分成绩的方式。这种形成性评估有利于及时了解教学活动进展并做出调整,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对学生输出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确保学生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有利于监控学生某段时间内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
五、结语
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指导下,把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拓宽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融合在输入、输出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空间。语言学习一方面要学会利用语言材料建构话语,表达思想,另一方面要从话语中学习新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的翻译课程模块的输入与翻译技能的产出,构建学生独特的语言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更规范的输出。“输出驱动假设”凸显输出,并不是不要输入,也不是认为输入不重要。毋庸置疑,输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很重要,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一系列的听力活动,能够不断地接触外语,获取外语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现在的问题是高校学生,在英语技能课程设置上仍以接受性训练为主,在表达性技能课时安排上仍存在不足的问题,高校英语教学重输入轻输出的理念要改变、要创新,坚持以输入为前提、为条件,以输出为目标、为终结。输入服务于输出,并要凸显输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中提倡翻译过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自我培养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参与过程,评价过程,不断获得语言输出的驱动力。坚持强化以学生的输入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应用输出为翻译教学目的,将学与用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学习型社区发挥教育功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学习型社区拓展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发挥了巨大的教育功能。然而,学习型社区在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众多问题。(一)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虽然学习型社区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发挥了巨大的教育功能,但是,近年来,国内关于学习型社区教育功能的系统研究较少,缺乏对学习型社区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与总结,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掩盖不了深层次的理论匮乏。人们的确注意到了学习型社区的教育功能,但在实际上关注技能多,关注原理少,忽略了学习型社区和成人教育实践背后的价值指向,忽略了理论对于学习型社区教育功能释放、价值彰显的先导作用。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工作,造成指导思想的偏差。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指导,学习型社区发挥教育功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切入点。这种现象亟须改变。(二)社区教育经费不足学习型社区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功能,是我国成人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经费不足,致使学习型社区的教育功能大打折扣。例如,教育经费的不足致使教与学的设施、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的获得途径十分有限。因此,即使社区成员有着极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教育经费的欠缺却导致社区学习的过程困难重重,从而大大限制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目前,总体来说,政府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较为缺乏,而且还存在着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发展相对落后的社区获得的政府资助较少而发展相对成熟的社区获得政府的资助相对较多。整体而言,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经费资助着实有限,致使社区教育经费不足。鉴于学习型社区自身的发展受到经费的限制,其教育功能难以发挥到实处。(三)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结构单一学习型社区中人力资源的整合增强了成人教育的整体供给能力,这是学习型社区的一大优势。然而,目前学习型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是非专业出身,离退休的老教师和老干部占的比例较大。他们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专业化程度不高,结构单一,这就造成了学习型社区创建人力资源的缺失。此外,师资队伍兼职特征又造成了社区学习的不稳定性。虽然兼职教师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或者是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甚至是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但是这种兼职的不稳定性却使学习型社区的发展存在很多隐性的问题。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单一与不稳定以及专业素质偏低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学习型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四)学习型社区的学习效率偏低目前,在大部分学习型社区中是由各居民区自发组织学习,其学习效率有待提高。从学习内容来看,侧重于退休人士的业余爱好、保健以及一般科普知识的教育;课程设置欠合理而且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化、多层次的课程。加上教学计划混乱、教学方法不当等致使学员学习效率普遍偏低。此外,学员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相应地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较高,这与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薄弱形成了一大矛盾,从而大大限制了学员的学习效率。更严重的是,学习型社区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有章不循,学员甚至任课教师缺课少课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不少学员参与学习型社区的初衷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以上现象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自然也就限制了学习型社区教育功能的广度和深度。(五)“草根教育”形式限制了学习型社区的教育功能为了吸引居民的参与,许多社区教育大搞地方特色,提倡使用本地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草根教育”形式固然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亲和力与吸引力,但也隐含着排斥外来人员的潜在危险。社区外来人员因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难以融入到社区教育中,使得那些想参加的外来人员渐渐退出,缩小了成人教育的对象范围,这与学习型社区的教育功能相抵触。此外,学习型社区的发展还存在其他仍需关注的问题,比如,学习型社区与成人教育范畴的模糊性问题。在一般意义上,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区的一个环节,一种微观层面上的类型,而学习型社区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教育功能,拓展了成人教育的空间,这很容易导致“成人教育与其邻近的范畴,特别是终身教育范畴相互混淆、互为代替、彼此等同现象的产生”,[8]从而造成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庞杂、结构松散和“经验化”、“非理性化”倾向。
优化学习型社区教育功能的策略
【关键词】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8--0018--05
一 问题的提出
虚拟社区作为互联网的一类重要应用,在众多网络应用中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交易虚拟社区、关系虚拟社区、兴趣虚拟社区,以及学习虚拟社区等应用类型。利用虚拟社区进行在线学习已经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多数学者的研究焦点集中在虚拟社区学习协作与知识构建、虚拟社区技术特征、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虚拟社区中的教学行为研究、虚拟社区交往效果因素分析等方面。这些研究主题突出了虚拟社区学习过程的互动、协作、社会网络构建与知识创造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虚拟社区学习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但仔细研读并分析这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隐含预设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是有效的。虚拟社区有效学习是否真的发生了?采用什么指标来衡量虚拟社区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开展虚拟社区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在现有虚拟社区学习的研究中却很少提及。虽有学者对虚拟社区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但就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的评价策略,以及影响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研究的关键问题并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当前虚拟社区学习研究现状,就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与辨析。
二 虚拟社区学习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虚拟社区的最早出现虽然不是源于学习变革的需要,但虚拟社区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教育界学者对其教育应用的热烈探讨,并在最近几年出现了大量虚拟社区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说,学者们的研究热情推动着虚拟社区教育应用的不断深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虚拟社区教育应用的现有研究成果对网络教学实践的指导并不理想,更多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总结与思辨探讨阶段。笔者对近些年来虚拟社区教育应用研究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分析,认为虚拟社区学习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研究内容片段化、孤立化
目前,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协作、社会网络建构与知识生成等几方面(如前文所述)。纵观虚拟社区学习研究可以发现,多数研究割裂了上述诸多研究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多是从虚拟社区学习这个完整、系统的过程中抽取出某个或者某几个片段进行研究,既孤立了诸多研究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又忽略了这些主题研究的持续性,致使相关研究结论在指导虚拟社区学习实践过程中缺少针对性与操作性。
2 研究方法单一化、弱规范化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交叉应用学科,实证研究理应是其主要研究方法论,但从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来看,还是以思辨探讨质性研究为主。思辨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抽象性高,操作性低,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现实指导显得苍白无力。虽然,有些学者已经采用实证方法开展研究,但并没有成为研究主流,其中以案例研究居多(如,以某一课程的网络学习过程与效果为例),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不高,学科依赖性强。同时,所应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单调,缺乏规范性,虽有一些实证研究,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也是值得商榷的。实证研究过程本来就具有较为明显的经验痕迹,如果实证研究的变量设计与控制不科学,研究过程不规范,就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与适用性。
3 学习过程研究简单化、机械化
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一系列心理认知互动,趋同,否定,反思与再趋同的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绝不是简单、孤立的心理事件与行为事件。行为主义强化理论虽然强调通过外在刺激可以达到强化行为的目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刺激物的表现形式(文本、音频、视频)、刺激物的呈现方式以及呈现的时机与刺激强度都会影响到学习主体的学习效果。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多数研究都将虚拟社区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平面化与机械化,觉得只要有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功能强大的学习平台以及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就可以产生预期的学习效果。这是当前虚拟社区学习研究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过于强调外在刺激物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掩盖了虚拟社区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与生成性,这是影响虚拟社区型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4 研究结论空洞化、抽象化
开展虚拟社区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和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而促进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目标的实现。现有虚拟社区学习研究结论多数过于抽象和空洞,远离课堂教学现场,轻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导致现有研究成果很难用于有效指导课程教学实践,有些研究结果谈不上是研究结论,更多的是研究总结,几乎不具有实践操作性。
三 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研究关键问题辨析
无论传统学习过程还是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方式,有效学习的发生都是学习主体所期待的结果,也是评价学习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指示器。功能强大的虚拟学习平台与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并不会自然带来有效的学习过程,这些仅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在非面对面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不仅要有实体化的环境与资源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研究内容、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与先进适切的信息技术的指导与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