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自然现象及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现象及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关于地震的预测观点:现代的中国地震专家与世界的所有同僚都有着共同的解释及:地震在现时代是具有不可入性.当今的学者还在讨论地震的成因,版块的移动、挤压,那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这样的定论就是现在是没有可以预测的手段与方法.

在中国古人的观点是这样认为的:在《左传》中,伯阳父就有对地震现象的解释,阴阳失调,阴压住阳,阳要出来,就发生了地震,把它看成一个自然现象,是宇宙地球的一个自然现象。不需要把它看成惊慌的、神秘的现象,正常的自然现象。

佛家的观点认为:地球向外的地方是虚空,虚空里有风,风从虚空来,地球上的水因风而荡,地因水而动.所以地震就产生了,也是认为是非常的自然现象.

就以上的观点也是只谈了地震的成因与现象都没有详实具体地讲出预测问题与方法.

既然是一个很自然问题,要想不发生是不可能的。人们认识以后怎么预防?不要受到那么大的损失,另外,发生以后怎么救援。应该考虑这样两个问题。

关于地震的全面预防,我们看到现代的地震科学也还是可以测试出哪些地方是地震带。地球那些区域是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于建设适合人的居住及人的多与少的聚集,疏密的建设企业、工矿各项工程的设计筹划都是于地震发生后也可减少损失。尤其在地震带的建筑结构要认真的考虑。在我们相邻的日本国是多发生地震的国家,它们的地震忧患意识在世界上来说可谓是第一位的,它们在全日本的所有国土上为什么建那么多木制房?就是对我们有着极为强烈的这方面的警示!这样房子就是塌了也砸不死人,最多砸伤人。当然地震发生了是必然要死人的,但是对于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来说要出现的死亡情况那也必然是要少的许多的。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使在预防地震次生灾害减轻重大损失已经具备足够的条件,我们在恢复建设,对学校、住房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需要我们选用新型建材方面,在地质构造的科学探测,在地址的选用,在建筑材料的标准合格的检测与选用,在建筑的设计及建设过程的监督,在工程质量最终完成的验收都有详细的检查制度与标准来说,,作为一切的实行与选择标准尤其迫切和重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我们所有的生存领域及范畴。汶川地震的发生后产生的灾害后果来看有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象四川的山区大多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境地,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对于落后地区欠账太多,大多的房子年久失修,及时是新造的房子也会由于经济的问题在使用材料方面产生少投入的思维形式而造成房屋的不能够抵御重大地震的损害.关于公共房屋建设大多都是近期时间的产物毫无疑问是放松了处于这样地震多发及地震带地区的麻疲思想与建筑商的恶劣行为及疏于防患未然的安全意识是有着必然关系的。再就是:文化的背景在这个地区由于经济的原因已经丧失了非常优越的态势,发达教育也必然是相对发达地区相对落后,人们对防灾减灾的意识比较淡漠,处于文化传统的良好地域的本有的东西没有被当作提醒人们延续的保障而使在时间的空道里走到这一时刻生活在此的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在这个地区生活以人们家门的"大禹"就曾在这充满险恶崇山峻岭治过水的,1933年在这个地区发生的地震曾经夺取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两万五千条生命.1555年也同样是在这个地区发生的地震也夺取过了八十五万条生命.

当这样的历史警示在这个地区不断制造人民生命的悲剧的时候,我们到底还要寻找什么样的理由在这个地区予以找出答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深思考虑的了!

第2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关键词:多神崇拜 天神崇拜 自然力崇拜 董仲舒 敬畏思想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2-18-23

一、从多神崇拜到天神崇拜

(一)多神崇拜

天神崇拜观念是由多神崇拜观念发展而来的。多神崇拜又称百神崇拜、自然神崇拜,它形成于人类的原始时代。以木器、石器为标志的极端低下的原始生产力,使人类的物资生活资料极端匮乏,科学认识能力极端低下。原始人每天与阳光、雨水、山林、草木打交道,却无法解释种种自然现象。太阳升起来了,又落下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带给人们以光明及温暖,生存及希望;然而,它又会烈日高照,久晴不雨,烧死禾苗,干涸大地。太阳在赐予人们幸福、幸运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巨大的灾难及不幸。太阳如此,雨水亦然。雨露滋润,禾苗茁壮,江河奔腾,沃野千里。然而,它又会连天不息,倾盆而下,平地成河,家毁人亡。雨水在赐予人们幸福、幸运的同时,同样会带给人们巨大的灾难及不幸。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远古传说故事,反映的就是这种现实。《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1](P126)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消除了干旱之苦。《揽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f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1](P99)天坍塌了,暴雨倾泻不息。女娲炼石补天,才止住了洪水,拯救了人类。《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2](P266)后羿射日的故事发生在尧的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在禹的时代。尧与舜,以及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儒家尊奉的圣人、儒学道统的开山。

太阳、雨水如此,月亮、火焰、山川、树木亦如此,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更何况天崩地裂,山呼海啸。原始人经常生活在恐惧之中,科学知识的匮乏,使他们只能使用自身类比的方法来解释眼前的一切。在人是有灵、有魂、有神的,有灵魂、有神灵看法的基础上,太阳、月亮、雨水、火焰、山川、树木也同人一样,有感情、有思维,有灵魂、有神灵,于是就有了太阳神、月神、水神、火神、山神、树神,有了众多神灵。

太阳神。远古传说中,太阳神是一位女性,叫羲和,生下了十个太阳。《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2](P234)她不仅是“太阳之母”,而且善观天象,制定了计时的历法。《尚书》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3](P119)羲和因而被尊为太阳神。羲和之外,炎帝也被尊为太阳神。《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炎者、火者,赤日炎炎似火烧也,故为太阳神。炎帝还是神农,亦即农神。传说他发明了五谷,教会了人类农耕。《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勰疚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4](P362)

水神与火神。传说中,水神姓姜,属共工氏部落,以水为图腾,掌管水。《左传》:“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5](P2083)《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1](P126)火神名重黎,祝融氏,黄帝之后:“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6](P203)他传下火种,教会人类使用火,掌管火:“火正曰祝融”,[7](P2123)被尊为火神。《史记・补三皇本纪》:“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4](P362)乃有洪水滔天、女娲补天之传说。

原始人用自身类比的方法创造了神灵,用自身类比的方法理解神灵。神灵高兴、理智的时候赐予人们以幸运,发怒、丧失理智的时候就带给人们以灾难。神灵威力巨大,掌控着人类的命运。原始人恐惧于神灵,崇拜神灵。生产力的极端落后,使他们无力应对自然灾害。无奈之中,他们奉上精美的食物,献上优美的歌舞,用隆重的仪式祭祀神灵,让神灵高兴,祈求神灵赐予人们以幸运而不是灾难,祈福避祸。鄂伦春民族有着崇拜火神的习俗,“每天用餐时,要向火塘里扔些肉、饭等食物,以示供奉。”[8]远古黄河流域崇拜河神,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杀羊,甚至将一位年轻女子投入河中,进行活祭,祈求河神不要发水泛滥;否则“水来漂没,溺其人民”。这种习俗直至战国时期还存在。[9](P350)以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云南西盟佤族的许多氏族都供奉主管谷物生长的女神司欧布。每到春种及秋收前夕,他们便千方百计到邻近部落猎取男子,砍下其头颅,捧到田头,举行隆重的谷神祭神仪式,祈求丰收。[10](P129)远古食物匮乏的时代,人肉是神灵最欣赏的美味。诸神之中,太阳神对人类影响最大,因而威力最大,地位最高,祭祀最为隆重。《礼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U,尚赤也;用犊,贵诚也。”[11](P1452)殷商时代,每天早、晚均有迎日出、送日入的礼拜仪式。[ 12](P354~355)太阳神、水神、月神、火神、山神、树神,神灵众多。有一神灵,即有一祭祀;有一祭祀,即有一崇拜,乃有多神祭祀、多神崇拜。

(二)天神崇拜

经历数十万年乃至数百万年,原始人对外部事物的观察渐次深入。他们发现,不仅日月、水火、土地、山林与人类息息相关,大千万物都与人类有关,都会给人类带来或利或弊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有小而已。有一物即有一灵,有一物即有一神,无物不神,无物不灵,乃有百神祭祀、百神崇拜。人们的思维能力渐次提升,相互联系的观念及综合能力渐次增强。他们意识到,外部事物虽然千千万万、千差万别,但都有灵、有神,有利有弊。伴随着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演进,社会组织也由昔日众多的、彼此平行的部落或部落联盟转化为有着一个统一至上王的国家。依据自身类比的思维模式,百神之上也应该有一个统一至上神,百神崇拜之上也应该有一个统一至上神崇拜。人们在百神之中提炼出一个统一至上神――天神,多神崇拜演变为天神崇拜。

天神原本是诸多神灵中的一个神。在古老的传说中,伏羲(庖牺)被称为天神:“庖者包也,言包罗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牺,亦谓伏羲。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数,故曰宓牺。布至德于天下,元元之类,莫不尊焉。以木德称王,故曰春皇。其明睿照于八区,是谓太昊;昊者,明也。”[13 ](P10)他掌管春天;发明了渔网,制定八卦,与女娲婚配繁衍了人类。故被尊为东方天帝亦即天神。伏羲之外,太阳神羲和、水神共工氏、农神炎有天神之称,大概是因为他们较之其他神威力更大的缘故。不过,天神更多地是指日月星辰之神。“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为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1](P54)茫茫宇宙,除地球外,尚有数不清的星辰,包括日、月,故被尊为天神,其威力自然非日神、月神可比。当多神崇拜演变为天神崇拜的时候,天神自然成为统一至上神的首选。

天神又称天帝、上帝、皇天、昊天等,简称天。作为简称的天,既指天神,也指天神的居所天宫、天庭。普通神灵威力巨大,作为百神之至上神的天神,更是威力无比。天者,“巅也,至高无上”;“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14](P1)它不仅掌控百神,掌控神灵的世界,而且掌控人间;不仅掌控普通人的生死存亡,而且掌控着人间至上王的承袭更替、至上王权的兴亡替代。天神也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意志,天神的意志、指令被赋予一个专门的词汇“天命”。天命不可违,具有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地位、权威,普通人不能违抗,具有人间至上权力的王也不得违抗,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直至人亡政息。夏朝之立,商之代夏,周之替商,无不如此。

禹及夏代。《尚书》载,夏王统治人间,乃受天之命:“有夏服天命”。[15](P213)《墨子》引《禹誓》谓,禹征三苗,乃奉行天之命:“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16](P112)《尚书》载,启征有扈氏,乃遵行天之命:“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17](P155)

商代。《尚书》载,商王奉天之命,统治人间:“有殷受天命”。夏桀荒暴虐,天绝其位,命商汤诛之;商汤不敢不从:“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民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天帝,不敢不正。”[15](P213、160)“天道,福善祸,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18](P162)

周代。商纣无道,上天弃之;授命文王、武王,诛灭殷商:“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佑命尔,燮伐大商。”[19](P506、507、508)商王“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冒色,敢于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15](P180~181)

周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天神都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圣旨首句都有“昊天有命”、“上天眷命”、“奉天承运”一类的话语,以示治权源于天授、秉天命而行。

古代社会,天神祭祀最为隆重,最为普遍。在民间,家家户户于正房设置神龛,供奉“天地君亲师”神牌,天神赫然列于神牌之首。每日清晨,主人面向神位,上香作揖;清明、七月半、除夕夜,更是点明红烛,供奉美味,跪拜祭奠。在国家层面,祭天是最重要的祀典,由王亲自主持,礼仪隆重、繁复。祭祀前,王与百官沐浴斋戒。“冬日至”,率百官至南郊圜丘祭祀。奏响鼓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Y鼓、Y鼗,孤竹之管……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王亲奉全牛、全羊、全猪等牺牲;牺牲与玉、帛等祭品置放柴堆上。王点燃柴堆,烟火直冲天云,天神嗅味歆享。“以祀祀昊天上帝”。进献美酒;天子同蹈“《云门》之舞”。[20](P789、757)祭天祀典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民国三年(1914年),大总统在天坛圜丘祭天,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祭天大典。

天神崇拜固然存在着统治阶级利用天命观论证统治合法性并树立其统治权威的的政治考量,但也的确存在着古人对于自然现象尤其是诸如干旱洪涝、地震海啸一类灾害的困惑、恐惧及神秘感。

二、天神崇拜:儒家的大自然敬畏思想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神观,声言“惟天为大”;[21](P248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2](P2522)“获罪于天,无所祷也”。[23](2467)

西汉中叶之初,儒学独尊,儒学、儒家思想、儒文化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学术、主流思想、主流文化。儒学大师董仲舒代表的儒家继承、光大传统天神观,建立了系统的天神崇拜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为:

(一)天为自然物的总和,为大自然

天者,“万物之祖”,[24](P518)“百神之君也”。[24](P507)天通过显示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意志。过去,天通过巫师传达自己的意志;巫师是天、人之间的中介。董仲舒对此做了改造。他推演孔子《春秋》一书所记载的各种自然现象,以为这些自然现象正是天命的反映。“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24](P445)“《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25](P236)人间君主有道,国泰民安,天就会显示种种吉祥的自然现象,如树木华美、五谷丰登,出现群龙、甘露、凤凰、麒麟、灵龟等所谓“符瑞”,以示喜庆嘉奖。[24](P465~477)“天子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君主有道,“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熟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来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25](P235)当今陛下“明德嘉道”,故“德润草木,泽被四海,凤凰来集,麒麟来游”。[25](P236)君主无道,民不聊生,天就会显示灾害、怪异现象,以示警诫惩罚,如树木枯槁、五谷不成、疫病流行、气候异常、群龙深藏、凤凰飞离、麒麟远去、灵龟深藏等;[24](P465~477)乃至大旱大涝、天崩地裂,“政乱国危”,王朝败亡。“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25](P234)君主无道,“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叛,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T而娇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25](P235)

(二)“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天如同人类一样,有思维、有感情:“天乃有喜怒哀乐之行”。[26](P411)“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24](P418)天之暖清、寒暑由人的好恶、喜怒化生而来:“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其实一贯也。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26](P403~404)“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26](P385)天亦有人间的纲常伦理、仁义礼智廉耻;不仅有人间的纲常伦理,而且是人间纲常伦理之源:“天,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26](P402)“道之大原出于天”。[25](P236)“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24](P534)

(三)天神至上,畏敬天命

天乃“万物之祖”、[24](P518)“百神之君”,[24](P507)权威至上,掌控着人间的一切;纵然是人间至上王,天亦对其有生杀予夺之权:“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皆天之所夺也。”“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26](P273、271~272)“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宰阋园怖置裾撸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26](P273)天神至上,天命可畏。人如违背了天命,得罪了天神,必然遭到报复,遭到惩罚。对于天神,人类必须常怀敬重之心、畏惧之心。古人所以重南郊祭天,即在于“畏敬天”;故“天子每至岁首,必先郊祭以享天”。[24](P509~510)

商汤伐夏,声言奉天命而“不敢赦”,[18](P162)表达了对天神的敬畏之心;武王伐周,亦谓奉天命而不敢违,否则“厥罪惟钧”,[15](P180~181)同样对天神怀敬畏之心。孔子明确提出了“畏天命”[22](P2522)论断。董仲舒进而提出了敬畏天命的论断,在“畏”之外增加了“敬”:“天之不可不畏敬”。所以畏惧,在于违背天命必然受到惩罚:“不畏敬天,其殃来至”。[24](P499~500)这种惩罚小至警惧,大至败亡,因而不是一般的惩罚;不是可有可无的惩罚,而是必然的惩罚。“《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25](P234)“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26](P318~319)知畏,始有敬。何谓敬?敬者,尊也、顺也、慎也。所以要尊,在于天不会仅降灾异于人类,而是首先赐福于人类。人类的生存所需,均来自天:“天者,万物之主,万物非天不生。”[24](P518)人间君王的治权,亦来自天的授予:“王者,天之所予也”。[26](P273)“天若不予是家者,是家安得立为天子?”[24](P515)甚至人类自身也是天的产物:“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26](P385)因而对天要尊重、敬重,如同子女对待父母那样。所谓顺,就是顺从天命、循行天命而不背离天命。“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要如同诸侯接受天子之命、儿子接受父亲之命那样顺从天命。顺从天命,就能得到天之护佑;背离天命,就会受到天的惩罚,“则废”,“则绝”。[24](P520、521)所以要顺,在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7](P266)天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行常道,人类只能遵行常道、循行常道,不能随心所欲、违背常道,否则就会“废”“绝”。所谓“谨事天”,[24](P515)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避免疏漏,不出差错。“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19](P507)“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24](P499~500)天道,“福善祸。[18](P162)知人类福祉仰赖于天,即当敬天、尊天、顺天、慎事天;知违背天命必遭报应,即当畏天、惧天。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常怀敬畏之心,人类才会不张狂、不放肆、不妄为,尊重自然,循行规律,天人合一。“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道德。”[26](P359)

多神崇拜、天神崇拜,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物及自然现象的崇拜、对自然力的崇拜,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具体自然物及自然现象的崇拜,后者是对整个自然物及自然现象的崇拜。所谓自然力,指自然界每一物体及自然现象都对其它物体及自然现象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及影响;作为整体的自然力,更是对人类社会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远古人类那里,这种作用及影响被视作一种神秘的力量;具有巨大的、神秘影响力的物体及自然现象被视作多神,整体的自然力则被视作天神。人们对神灵顶礼膜拜,物质的力量采取了非物质的形式。

以此类推,敬天、畏天,本质上就是敬重大自然、畏惧大自然。阳光、雨露、土地是人类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人类自当常怀敬重之心、顺从之情;失去了大自然,就失去了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人类自当常怀畏惧之心、慎事之意。所谓天命,从今人的角度解读,就是自然规律。大自然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人类在“胜天”、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时候,只能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引发灾难。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飞跃,人类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进而日益优裕的同时,也日益滋长了无知与狂妄,自以为“人定胜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可以无穷尽地掠夺自然,可以无止境地膨胀欲求。过度的开发造成了森林的消失、大地的漠化、气候的异常,过度的排放导致了大气的污染、水质的变坏、气温的上升,造成了自然生态的巨大破坏。

在古人那里,引发天神震怒降罚的原因主要地并非砍伐森林、过度开发等生态破坏行为,而是人事特别是君王的奢靡、暴虐等失德行为。然而,深入的分析却可以发现,人们过度开发的动因,正在于其无止境的欲求,正在于在上者的穷奢极欲;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人们“人定胜天”、张狂肆为的心态。

“天之不可不畏敬……不畏敬天,其殃来至”。[24](P499~500)两千多年前的哲人,竟如此之先知先觉!

参考文献:

[1]刘安撰,陈静注译.淮南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王学典编译.山海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3]尚书・尧典[A],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史记・补三皇本纪[A],二十五史,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5]左传・昭公十七年[A],十三经注疏,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史记・楚世家[A],二十五史,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7]左传・昭公二十九年[A],十三经注疏,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鄂伦春族的火神崇拜[A],中国民族网,2014-10-28日.

[9]史记・滑稽列传[A],二十五史,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10]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研究,上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11]礼记・郊特牲[A],十三经注疏,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郭沫若・殷契粹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王嘉・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段玉裁・天文训[A],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5]尚书・周书[A],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墨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7]尚书・夏书[A],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尚书・商书[A],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诗经・大雅[A],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0]周礼・春官[A],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1]论语・泰伯[A],十三经注疏,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论语・季氏[A],十三经注疏,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3]论语・八佾[A],十三经注疏,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4]董仲舒・春秋繁露,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汉书・董仲舒传[A],二十五史,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26]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安继民注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2006.

Worship of gods: The Reverence for Nature

Chen Qi Tang Suting

第3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重要变革,其主要标志就是: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转变,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今后10年的教学改革目标应该是也必须是研究性教学,尤其是对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的诸学科而言,就是要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认知规律是高等教育理论的核心,建构主义是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原则,同化论则是高等教育具体实践的微观行为准则。超前回馈实验就是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一种教学改革成果,目前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需要超前回馈实验法的支持,超前实验法也因研究性教学的需要而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它的存在价值。

1、超前回馈实验法的内涵

超前回馈实验法集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及同化论于一身,是有着深厚理论基础和多年教学实践的科学教学方法。它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方法。超前回馈实验法--即超前于理论教学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后续的理论教学中解决问题。超前实验法的最大优点就是为启发式互动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最大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现象的信息量,使其有力的配合课堂教学。实验课中的“隐没”与理论课上的“显现”前后呼应,将实验课与理论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能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课前有“悬念”,课后有成就感。

超前回馈实验法简称超前法是使实验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超前于理论教学,并在完成每一个实验任务的同时,提出下次或下下次理论课将要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命题,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目的及完成实验所需要的知识,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指定的实验现象、记录老师提出的问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和提出的疑问不必做出回答,让学生带着问题课下去思考。而这些问题正是以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超前法,重在超前,意在回馈;寓“后期理论”于“超前实验”。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最大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现象的信息量,使其有力的配合课堂教学。实验课中的“隐没”与理论课上的“显现”前后呼应,将两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1]。

随着大学课程的深入,理论的越来越深奥,越来越枯燥。很多概念的理解缺少感性知识的支撑,只能靠想象,想来想去,学生就烦了。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能够看见或感受到一些相关的自然现象,积累一些相关的感性认识,哪怕是有一点点,一角角,也能给老师留下启发学生的空间和素材。一点现象也没有,一点感受也没有,天天靠想象,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课上死气沉沉,缺少互动,缺少兴趣。超前法的最大优点就是为启发式互动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启发式互动教学需要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有所感知、感觉。

2、超前回馈实验法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

学生在理论课上没有学习兴趣,师生缺少互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原始的信息,如果学生没有一点对相关自然现象的观察、感知作基础,那教师靠什么去“启发”,又靠什么去“互动”呢?随着专业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观察不到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超前回馈实验法的研究始于1995年,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理论教学在前,实验教学在后,实验课完全是验证型的,实验课应有的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出来。

1995年现代教育理论还不太成熟,只能按照认知规律去探究新的教学方法。2000年,建构主义日趋完善,逐渐被国际教育界所接受。那时笔者刚好了解到建构主义,发现超前实验法与建构主义思想有很多相同之处[2],随着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同化论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从此,认知规律、建构主义以及同化论三大理论开始指引着我们的研究方向。

3、“研究性”教学需要超前回馈实验法

超前回馈实验教学法,是灵活的教学方法,可长期系统使用,也可短期随意使用,它是研究性教学的好帮手,打个比方,就像教师随意在课上做一个小的演示实验。今后10年,我国教育、科研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式进步,高校必须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研究性人才,教学必须坚持以研究性教学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原则。因此超前回馈实验法大有用武之地。

游阳明等在国内外发表该教学法的研究论文有18篇之多。尤其是被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选为精品论文后[3],影响较大。一些高校教师纷纷发表评论,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该方法的理念“有创意”,“有实际应用价值”,“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任何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实施超前回馈实验法方法的师资队伍已经具备。只要认识到位,做好这件事并不难。高等教育理论已经成熟,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同化论是高等教育理论的支柱理论。超前回馈实验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规律,超前回馈实验的宏观过程坚持建构主义教学原则,超前回馈实验法在具体环节上遵循同化论。

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只要他静下心来细心琢磨,就一定会感觉到超前回馈实验法在指导思想上与认知规律是那样的一致,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上与建构主义的步调是那样像的相符,在具体细节的处理上与同化论手段的是那样的相同。它是认知规律的具体践行,它是能力建构的典范,它是同化论应用的缩影。超前回馈实验法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它的研究与探索,对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及教学实践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YOU Yangming ,WANG Bingzhang, You Shucai. Advanced FeedbacK Experiment Methods with Hiher Education Theory[J]. 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 2015.9 (4):41-46

第4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本文先解释了图腾及图腾观念,然后探索了萨满及萨满教的起源问题,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没有图腾观念就不可能产生萨满教。图腾观念的形成、萨满教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关键词 :游牧文化;图腾;图腾观念;萨满;萨满教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11-03

一、关于图腾观念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totem,最早始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吉布瓦族的方言ototman,是“它的亲属”或“标记”的意思,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1]。“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2]“图腾”的翻译,有的称“愿意为‘他的亲族’”,“意为‘我的血亲’‘种族’”,“意谓‘亲属’‘标记’”[3]。“图腾”一词最先出现在朗格于1791年出版的《印第安旅行记》一书中。苏格兰人麦克曾南第一个发现图腾观在史前文明的重要性。1913年,严复翻译英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是最早把“totem”译为中文“图腾”。马克思在肯定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提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人类学家佛莱则在他所著的《图腾观与外婚制》一书中写道:“图腾是一群原始氏族所迷信而崇拜的物体,他们相信自己与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均维持有机密且特殊的关系。……个人与图腾之间的关连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图腾保护人们,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对它尊敬,……图腾与偶像之间的区别是:图腾从不会是孤立的个体,它通常是指某一种类的动物或植物,很少是指无生命的自然物,更鲜少是指一群人工制作的物体。”[4]佛莱则的这段论述具体形象地阐述图腾基本内涵。《辞海》的解释是:“图腾崇拜(totomism)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图腾(totem)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如熊、狼、鹿、鹰等)。图腾照例为全族的忌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蕃衍。图腾信仰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然流行。”[5]

由图腾观念而衍生的图腾崇拜活动,在世界个原始民族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图腾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形式,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1885年,罗伯逊·史密斯在其研究的阿拉伯人河闪族人的宗教的著作中,主张图腾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点[6]。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图腾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源,而且认为是一切文化、道德和社会组织的起源[7]。杜尔凯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宗教起源于社会本身和社会需要,被视为神圣的物体象征着整个社会。图腾便是象征社会的最好例证。杜尔凯姆在图腾崇拜的现象中发现了宗教性质的来源,认为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

图腾观念是图腾文化中最基本和重要文化因素,其他文化因素都是由图腾观念演变而来。图腾观念产生于旧石器中期,到原始社会末期走向衰落。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大体上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图腾观念在不同时期内涵也有变化:早期是图腾亲属观念,亲属观念是最初的图腾观念;中期的是图腾祖先观念,图腾引申为祖先的某种物象;晚期的是图腾神观念,图腾被认为是保护神的某种物象。有了图腾观念才能有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仪式和图腾神话与艺术。

1.图腾亲属观念。最初的图腾观念是亲属观念,它与原始宗教的起源密切相关。图腾亲属观念是在人类原始思维基础上形成的。在人类社会早期,原始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极其低下,生存条件极为险恶,当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便产生了恐惧感;而当某种动物或植物有益于他们时,他们就会对它产生神秘感,认为这种动物或知植物有庇护他们的作用,进而产生敬畏之心,并希望与它们缔结亲属关系。神秘感是原始人图腾崇拜的根源之一,也是图腾亲属观念产生的原因之一。

2.图腾祖先观念。图腾祖先观念源自于认为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并认为这种动植物就是他们的祖先,视为图腾。这样就产生了图腾祖先观念。其实,图腾文化前期有血缘观念,并没有祖先观念,有了抽象思维以后才产生祖先观念。图腾也就是氏族的特殊标志。

3.图腾神观念。把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当成某种神秘力量和神圣事物,对其进行宗教性的崇拜和祭祀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始开了。恩格斯说:“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了,最初的神产生了。”[8]图腾的神是原始社会早期的主神。图腾演变成神是形成神的最重要的途径。图腾神观念不把图腾当亲属或祖先而把图腾看作氏族或个人的保护神,有超自然界,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消除苦难。

二、关于萨满教

萨满教是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仰过或仍在信仰的宗教。它作为一种原始形态的宗教,有着久远的历史。1692年,俄国莫斯科大公的使节艾维尔特·伊斯布兰特·伊代在其中国游记中,首次把满族的“萨满”介绍到全世界[9]。由此,国际上才了解到中国北方存在着一种原始的信仰,并把这个信仰称为“samanism”,于是这个词变成了至今国际上通用的专有名词,我国学者译为“萨满教”。

“萨满”是萨满教一切活动的主持者,没有“萨满”就没有萨满教。“萨满”一词见诸于文献,当首推公元12世纪我国南宋时期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中,汉字记为“珊蛮”。而《金史》中则称为“撒卯”或“撒牟”,蒙古语称女萨满为“奥德根(udugen)”,男萨满为“勃额(boo)”,达斡尔语称为“雅达干”,哈萨克和维吾尔为“喀木”。最先使用“萨满”一词是《大清会典例》。现在,已被学术界所通用。“萨满”一词为通古斯语。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系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都将他们的巫师称为“萨满”,其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其实,“萨满”这个专用名词,似是从满语动词sambi派生出来的,sambi是“知之”、“知道”、“知晓”之意。动词sambi由词干sam和词尾bi组成,那去掉bi,就派生出一个名词saman(萨满),其基本意义没有变,可译为“通达之人”、“晓事之人”、“智者”、“贤者”等。萨满教因萨满而得名的。我们之所的肯定萨满教是宗教,是因为它既具有宗教的内容又具有宗教的特点。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0]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仅明确地告诉我们,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是不正确的,是幻想的、颠倒的反映。在任何宗教,包括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们无条件地崇拜一种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超人间的神秘力量。根据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萨满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其他任何宗教一样,信仰和崇拜的是超自然力量。

按照宗教学的理论,萨满教属于自然宗教的一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根据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神话传说和文献资料,萨满教产生的年代为母系氏族社会早期或繁荣时期。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万物有灵论”、“灵魂不死论”是萨满教的起源最基本的两个论点[11]。

1.万物有灵论。萨满教作为自然宗教的一种,是古代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产物,在猿人时代及其之前是不可能产生类似宗教的。因为那时人类的生产力过分低下,生产方式极其单一、生产范围极端狭窄,人们还不能认识自然界的许多自然现象,只能本能地适应自然,还不能产生宗教。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氏族社会后,即到了采集和狩猎经济阶段,生产范围有所扩大,人们经过无数次的生产斗争实践,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提高。但是这时人们还不能把自己看成为自然界的一份子,自然界仍然是以人类的对立物或异已力量出现的,它用洪水、猛兽、瘟疫、地震、暴风和严寒等自然现象困惑人们,使之无法理解,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恐惧。同时,自然界又是人类的最大恩惠者,它为人类提供阳光、空气、山岳、土地、树木、动物、水火以及食物、用品,使人们对它产生敬仰和感激。所以人们以为万物都跟他自己一样有灵、有觉、有情,人们把自然界的危害及好处统统归结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它既崇敬又畏惧,只有顺从,不能违逆,这样就出现了“万物有灵论”,亦即原始信仰。信仰是萨满教的基础、核心,没有信仰就没有任何宗教。“万物有灵”是自然崇拜的根源。费尔巴哈认为:“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12]这样看起来,“万物有灵”是萨满教兴起的原因之一。

2.灵魂不死论。“灵魂不死论”与“万物有灵论”一样,也是萨满教兴起的原因之一。神灵观念是萨满教主要的宗教观念之一。恩格斯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灵魂不死的观念。”[13]人们为什么给灵魂以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呢?这是因为他们对梦中景象的错误认识的结果。在梦中可以与死去的人想见,醒来后却一无所有。于是,他们认为,梦中的所见实为那死去的灵魂。此外,梦中的自我是可以飞翔、入水的,比肉体的自我有更大的能力,于是认为,灵魂比肉体更强大。用这样的观念观察世界,便产生了万物有灵论,产生了祖先崇拜,灵魂观念贯穿于整个萨满教始终,是萨满教世界观的核心和基石。在原始社会,从万物有灵论发展到神灵观念,从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是人类社会的一大飞跃。

三、图腾观念和萨满教起源的关系

图腾观念和萨满教是人类社会受自然界压迫而将其神化的结果。由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之前人类生产力水平特别低,根本不可能产生类似图腾观念和宗教现象,加之受人类自身思维能力的限制,还不能认识周围许多自然现象,因而不可能产生祈求减轻自然对人类压迫的明确思想,图腾与宗教当然也就无从产生。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鱼猎经济阶段后,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才会逐步认识许多自然现象与人类经济的关系。认识上的模糊使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产生了幻想,并把自然界加以神化。这种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生产活动方式反映到原始人的意识中便产生了图腾观念,也就是“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死论”的宗教观念。马克思说:“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便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14]就是说,原始人的图腾观与它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

没有原始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图腾观念,就没有“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死论”,也就没有图腾观念,萨满教也就不可能产生。原始人类有了“图腾”以后,便逐步形成“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死论”,也就为萨满教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图腾观念的形成、萨满教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哈布尔.政治学概论(蒙文)[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

〔3〕迪木拉提·奥马尔.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4〕吴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5〕金泽.宗教人类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6〕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求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8〕加里·特朗普.宗教起源探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9〕宝力高.宗教(蒙文)[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2日22时55分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北纬22.18度,东经110.51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关键词】输电线路;危害;防雷;技术;措施

雷击是影响输电线路输电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经过研究发现,架空线路出现雷击事故比较多,这与线路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相关电力部门的防雷工作做的并不好。输电线路在雷雨天气中,极容易出现故障,而且在这样的天气中,线路遭遇雷击的概率也比较大。雷击会使线路出现跳闸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用户的用电情况,还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威胁。

1.输电线路出现雷击跳闸的原因

输电线路在遭遇雷击后,会出现四种危险事故,首先,输电线路的电压因为雷击而出现较大的变化;其次,输电线路出现闪络等问题,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用电质量;另外,输电线路的冲击闪络变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压;最后,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等问题,造成供电突然中断。线路雷击跳闸等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本文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有效的降低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的概率。

1.1输电线路所处的气候环境比较差

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在雷雨天气中,容易出现雷击跳闸等问题,所以,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中,电力部门一定要加强线路的防雷防护措施。我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差距比较大,而且有的地区地理条件比较差,雷电活动的周期比较频繁,也有的地区,地形比较复杂,这些地区的输电线路建设难度比较大,另外,一些降雨量比较大的地区,也给输电线路的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在这些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必须在输电线路中标记出易雷区或者易雷点,这些重点位置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则很容易出现跳闸等问题。

1.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土壤的电阻率对输电线路遭遇雷击的概率也有很大影响,我国不同的地区,土壤的成分有一定差异,对于电阻率较小的土壤,电力企业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否则线路很容易出现跳闸问题。在山区环境中,输电线路遭遇雷击的概率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山区比较空旷,而且防雷设备比较少,在一些特殊的山坡角度下,导线的暴露面积比较大,很容易在雷雨天气中出现雷电绕击等现象。

1.3输电线路本身的问题

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对雷电值的计算可能与实际有所偏差,因为雷击是一种大自然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突发性,而且无法人为降低发生的概率。在计算雷电值时,主要是对之前线路遭遇雷击跳闸的次数进行统计,其中跳闸的次数越多,则雷电值的数值也越高。如果设计人员计算出的雷电值小于实际情况,则会降低输电线路的耐雷系数,很可能使线路在雷电天气中受到较大损坏。

2.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措施探讨

2.1 110kV以上输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是11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最常见的防雷措施,不仅可以防止雷电直击导线引起保护装置跳闸,同时避雷线对雷电流还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可以降低流入杆塔的雷电流强度,降低塔顶电位。另外,输电线路架设避雷线,还可以利用其对导线的耦合屏蔽作用,降低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在绝缘子串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愈高,采用避雷线所取得的避雷器效果愈明显,且避雷线在整个输电线路综合投资中所占比重也愈低。GBJ64-S3规程中明确要求110kV输电线路一般应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保护角应控制在20~30°为宜。

2.2安装输电线路氧化锌避雷器

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可以分为串联间隙型和无间隙型两大类,其可以有效降低110kV输电线路的线路绕击和反击事故跳闸率,尤其在工程区地质气象条件较为恶劣的线路中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率。输电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并联安装在绝缘子串两端,主要利用残压的钳电位来防止绝缘子串发生闪络故障。但输电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其综合投资普遍较高,不可能大规模安装。因此,在选择安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时,应结合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线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经济性。(35kV某段线路2013年1-6月份雷击掉闸3次,在装设氧化锌避雷器后,3次的雷雨天气中,无掉闸现象,效果极其明显。)

2.3减小输电线路保护角

减小输电线路保护角是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高压输电线路,降低绕击跳闸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小输电线路保护角,必须在规划设计阶段结合杆塔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一旦已建投运后,要改变输电线路保护角在可行性、可实施性等方面的性能均较差,在线路后期运行维护过程中其改造效果不太明显。另外,绕击率主要取决于导线、杆塔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以及导线的波阻抗。当导线同避雷线安装位置不匹配时,导线就得不到有效地防护。为了提高110kV输电线路的综合防雷水平,应充分利用击距法等措施对杆塔塔头尺寸进行优化计算分析和保护角选择,使输电线路得到有效地防护。特别是山区,在山顶附近的杆塔,尽量使保护角为负角,可有效的提高输电线路的防护水平。

3.结语

输电线路出现雷击跳闸的原因很多,这种情况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为了降低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的概率,线路设计人员比较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还要仔细调查该地的气候以及地理情况,计算出准确的雷电值,还要在线路中标记出易雷点,这样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应用防雷技术做好防护措施。针对雷电较为频繁的地区,电力部门要认真总结雷击跳闸的原因,并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做好维护工作,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第7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关键词]《2012》 影视预演 末日预言 末日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51-02

一、《2012》:“世界末日”的影视预演

2012年仿佛并不是一个平常的年份,有一种说法便是,2012是世界末日之年。而这种声音的传播,电影《2012》(Farewell Atlantis)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9年著名德裔导演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②的电影作品《2012》上映伊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截止到2009年12月11日,全球票房达到了6亿7千多万美元③。《2012》的题材来自于玛雅预言,即世界将于2012年12月21日毁灭。《2012》似乎将“世界末日”真实地展现给世人,将人们的末日情结推向,在此影响下人们也产生了很多情绪:慌乱、消沉、狂欢、救赎。

影视预演,就是以影视作为表现方式,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将现实题材进行提前的演绎。影视是一个时代的现实及精神在荧幕上的投射,“世界末日”作为一种艺术题材在影视作品中预演,有其独特的价值。首先,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危机和困境的反思。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精神的异化和缺失都是人们产生末日恐惧心理的原因,《2012》对“世界末日”的艺术演绎极具视觉的冲击性,片中人物对恐惧的演绎也是淋漓尽致,这种情绪的表现,会唤起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其次,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影视对“末日”的演绎也具有极高的真实性,例如《2012》对灾难场景的刻画就相当逼真,借助影视的表现能力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灾难世界。“世界末日”影视的预演,以一种狂欢的方式将现实危机和对死亡的恐惧释放出来,是一种将潜在情绪宣泄的方式,是人类末日情结在影视中的折射。

二、末日预言

“末日”又可称“末世”。西方学者们认为“末世”一词的直接提法来自于《圣经》。与东方强调轮回的“循环性”时间概念不同,《圣经》创造了一种“线性时间”的概念,即时间有始有终。《圣经》中《创世纪》叙述上帝创世,即世界万物的产生,系时间的始端。而《启示录》主要是对世界的预警,也包括对世界末日的预言,世界将发生诸多灾难,濒临毁灭,因此基督再临,对人们进行“末日审判”,此为时间的终点。《启示录》中有言:“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可见是“神”主宰时间的始终,此句便可窥见“线性时间”的一斑。《启示录》体现了基督教的救赎精神和《圣经》的隐喻传统:因人类罪行累累,基督再度降临世上,进行最后的审判,魔鬼被擒住;《启示录》中预言了世界将发生的灾难,实际上是对人类道德状况、政治形式、科技情况、自然环境等方面异化的隐喻。可以说,《启示录》是西方世界关于世界末日预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源头,并且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鼎盛,人们将世界上发生的大事都与《启示录》中所预言的事件对号入座,并借此寻求解释。

历史上有诸多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的大部分预言都已落空,被证明是假的。但随着2012的临近,“玛雅预言”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正是“玛雅预言”预言世界将在2012年的冬至日即12月21号迎来末日。

位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有着非常精确的天文历法,玛雅历法认为地球的生命为五个太阳纪,也代表了人类的五次浩劫。地球第一个太阳纪结束于洪水浩劫,第二个太阳纪结束于风蛇浩劫,第三个太阳纪结束于火雨浩劫,第四个太阳纪将毁灭于地震浩劫,第五个太阳纪来临的时候,地球将会彻底毁灭。④这个时间按照玛雅历法换算成现行历法便是2012年12月21日。

实际上,历史上有不乏其数的所谓“世界末日”的预言,但大部分都是附会之说。关于这些预言,其实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时期。譬如人类无法理解的一些自然现象,都会谋求一种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巫术、神话、原始宗教等产生的原因,试图对人类未知世界做出解释,消解不可知带来的恐惧。同时,人们期盼预知世界,试图从对未来的预测中获得对未知世界的掌控力,从而消解不可控的恐惧,获得控制力带来的安全感。

三、末日情结的根源探究

就个体生命来说,死亡为必然,即个体生命轨迹有始有终。那么人类产生末日情结的根源又在哪里?

(一)人类对自然的不可知不可控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有始有终还是无穷无尽呢?若有始有终,那世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若有结束,那世界走向末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人们对这类“终极”问题从来都是充满兴趣而又心存敬畏的。原始人类无法理解某些自然现象,面对超出自身解释能力且具有相当破坏能力的某些自然现象,当然心存畏惧并且在历史中试图以自身的能力去给这些自然现象以合理的解释,因此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巫术、神话等。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不可知与不可控所带来的是对死亡和毁灭的恐惧,人类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控制力降低的同时,其焦虑感和恐惧感会因此加深。譬如,即便现代社会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很多自然灾难还是无法或很难准确预测,人类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人类期望能够预测未来实际上是增加对未来的了解和可控感,因此带来安全感。此外,灾难作为不可抗力在文明的进程中给人类集体留下了心理伤痕,这使得人类具有了关于灾难和毁灭的集体心理记忆,即“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Jung)认为“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人类因灾难所带来的心理伤痕从而具有了对毁灭和末日的巨大恐惧,如同“基因”一样植入人类的意识深处。

(二)现代社会下信仰的失落及精神的缺失

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之后,更加深了“末日情结”所带来的恐惧。现代技术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其巨大的威力也使人们感受到了其带来的威胁,同时还有对人类文明和价值的失望。甚至有部分人是盼望末日的来临,他们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末日”的来临可能会使他们变成特殊的一代,即见证末日的一代。同时,末日也意味着重生,如《圣经》中的“复活”主题。有人认为,“后灾难时代”可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时代,也意味着人类和人类文明的重生,世界末日就是生命显现意义的时刻。这让一部分对现代社会失望的人看到了人类文明重生的曙光。就如同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T.S.”Eliot)⑤《空心人》里说的:“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填充着草的人,倚靠在一起,脑壳中装满了稻草。唉!”⑥这反映了现代人们巨大的空虚感和幻灭感,及现代社会下人类信仰的失落和精神的缺失。

(三)现实危机的心理投射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面临潜在危机的威胁,例如现代社会中,战争与核威胁、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难、人口持续大规模增长,都是可以造成巨大影响的危机。这些现实中的危机感会投射到人的心理当中,使得人们产生不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感。可以说,人们之所以产生末日情结,与现实危机感在心理的投射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现实中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才使人们想到危机会不会爆发,世界末日会不会来临,正如小说《看电影的人》的主人公宾克斯.博林说的那样,“人性已经泯灭,疾病像瘟疫一样扩散,人们真正的恐惧不是炸弹会落下来,而是炸弹迟迟不落下来。”⑦

四、小结

“世界末日”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一方面是对“末日情结”艺术化的再生和预演,两者之间存在投射的关系,另一方面“末日情结”的预演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可以作为寓言起到警示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便是,对末日的预言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因而会使得人们产生忧患意识,它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反省人类的行为,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核威胁的问题,等等。如网络上之前流行过一个问题,即“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你会怎么度过”,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与父母、爱人、孩子、朋友在一起,实现自己的梦想,等等。

【参考文献】

①《2012》:艾默里奇导演,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主演,2009年上映。

②罗兰.艾默里奇(1955至今):德裔美籍导演,著名作品有《后天》《2012》等。

③数据来自电影票房计算网站.

④资源来自网络。

⑤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英国著名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空心人》《荒原》等。

⑥出自艾略特诗《空心人》。

⑦出自沃克.珀西小说《看电影的人》。

【参考文献】

[1]周斌.从现代电影看现代人的末日恐惧[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21卷,第2期:102-106.

[2]赵崇壁.道教基督教末日审判意识比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8月,第25卷,第4期:19-22、89.

[3]荣格(著),侯国良,顾闻(译).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05期.

[4]托马斯.艾略特(著),赵罗蕤(译).空心人[M].

[5]沃克.珀西(著),竹苏敏译(译).看电影的人[M].重庆出版社,2006年.

[6]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81年.

[7]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年.

The Doomsday Complex’s Film Preview and Root Research

第8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课文例句:

①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③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同]名词。都可表示大气的变化现象。

[异]“天气”着重指在不长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现象,“气候”着重指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大气变化的现象,“气象”着重指大气变化的各种自然现象。“天气”是口语里习用的词,如说“天气预报”、“天气好”、“天气不好”、“好天气”、“坏天气”等;要是说“天气不早了”,则是指“时间”不早了。“气候”和“气象”都是气象学上的术语,常用于专门的科技领域。除了气象学用语外,“气候”还有比喻意义,如“国际大气候”、“国内小气候”,指的是政治动向;“气象”可引申指“情景、情况”,如“农村一片新气象”。“天气”无此用法。

练习(从本组近义词中选填):

1.草地的_______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_______,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七根火柴》)

2.如今人们已经能够预知较长时间的

趋势,而且能够预报数千里乃至更大范围内的_______变化。

3.对于政治_______,知识分子历来是最敏感的。

4.游轮经过三峡,只见两岸峭崖耸立,千姿百态,_______万千,好一幅大自然的美景!

[损害 侵害]

课文例句:

①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②……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同]动词。都指使受到损伤或危害。

[异]“损害”着重于使损失,程度较轻,多半是局部的;对象常是“事业、工作、精神、利益、健康、视力、名誉”等比较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农作物(如例①)或人体的某一个部分(如“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侵害”着重于使受到的伤害,多半是害及整体的,即在词义的程度上深于“损害”;对象多是农作物(如例②),运用范围小于“损害”。

练习:

5.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_______群众的利益。

6.精心培植庄稼,防止病虫的_______。

[特别 特殊]

课文例句:

①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无霜。

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同]形容词。都含有“不同于一般”的意思。

[异]“特别”既是形容词,又是副词。作形容词用时,表示“不普通,与众不同”,如“特别的式样”(作定语)、“这个人的性格特别”(作谓语)、“衣服穿得特别”(作补语)。作副词用时,相当于“格外”,如“这个节目特别精彩”(作状语,再如例①);有时相当于“特地”,如“散会后,班主任特别把他留下来商谈班务工作”(作状语),不过这种用法的“特别”现在一般被“特地”或“特意”取代了。“特殊”只能作形容词用,表示“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形”,如“特殊情况”(作定语)、“情况特殊”(作谓语,再如例②),一般不作补语。

从跟别的词语搭配来看,“特别”可以说“品种特别、颜色特别、穿着特别、相貌特别、特别好、特别漂亮、特别新鲜、特别想念、特别喜欢”等等(多与名词、形容词、心理动词前后组合);“特殊”则不能这么说。同样,“特殊”可以说“特殊手段、特别待遇、特殊教育、特殊年代、条件特殊、处境特殊、原因特殊”等等(只跟名词前后组合);“特别”也不能这么说。

练习:

7.有时,我_______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引起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

(《十三岁的际遇》)

8.我有_______的地位,站得比一切都高。

(《古代英雄的石像》)

9.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情都像比以前_______有力气,_______有意思。

参考答案:

第9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主体意识和劳动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新知识以及亲身实践探究未知领域。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理论指导,也不断激发、鼓励学生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综合实践课得以顺利开展。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别落实到相关教研组和教师。其中自然科学的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为此,我就自然科学教学中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一、转变观念,尝试新教学模式

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彻底改革,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科学性、实验性),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如:

初一:侧重感性认识及知识直接运用,简单操作技能培养、情感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现象:水杉树的生长、考察蕨类、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白鹭鸟的生活

初二初三:侧重应用原理、规律,解决实验问题能力,较高要求的操作技能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的分析。如对附近化肥厂、造纸废水的监测,水葫芦生长的观察分析,对河口水电站的考察,德清大闸的船闸的考察,对城市中空气污染的粗步测定、分析。秋冬季草莓生长的合理环境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过程

1、教师根据自然科学的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提出适当的活动要求或内容。

如:在初一自然科学中“其他绿色植物”学习后,安排学生去野外采集蕨类、苔藓、地衣(我们附近丘陵地带较多)等植物,并制成植物标本。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设计活动过程,准备活动所需器材,实践、操作过程,并记录观察现象、数据,完成实践成果报告,得出活动结论,或预测某种自然现象发展趋势,或好的建议等,并且在此基础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乐于合作。这是实践活动课核心部分,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环节。如上述活动内容较简单,可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实施?”但也离不开教师引导,要采集完整的蕨类,需要把地下茎一起采集,有无孢子需分别采集等等。

3、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学生活动中及实践成果汇报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并及时给予赞赏(象美国教师发现学生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就要大加赞赏一样)。再对活动成果进行较合理的评价。并且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把活动内容(或所含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活动。

例如:在上第五册自然科学中“铁钉生锈实验”前一周,我对学生开展一项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材料:每组两枚新铁钉,其他材料自己解决。活动要求:一星期后,一枚铁钉要生锈,另一枚完好,同时要上交活动采取的措施(方法),从观察生锈情况及提出防止生锈的方法。

活动结果:大多数活动小组达到了要求。

实验过程说明(即采取措施)有:①生锈:把铁钉放在洗菜的小槽里,铁钉埋在湿泥土中,铁钉部分浸在食盐水中,铁钉放在湿棉花上等。不生锈:用薄膜袋装起来,放在封瓶里,用纸包起来,铁钉表面涂了点食用油……

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了生活生产中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生锈可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些科学方法。

整个活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流程图:

教师:提出问题(参与、指导、评价)引导归纳、升华知识

学生:设计过程准备过程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知识系统化

三、学生实践活动取得成果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是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最高评价,使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活动的催化剂,也是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良性循环的动力。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给予展示:

1、第一阶段:充分利用活动课,自然科学课,在课内进行班内展示、选拔,而后加以完善。这是人人参与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第二阶段:在校内进行评比展示,如:小制作比赛,利用橱窗展示优秀作品(尽可能多),实践活动小论文评比,利用橱窗、校广播站、校报进行展示。

3、第三阶段:对于有创意的作品及优秀论文、优秀活动成果,可在“三小”竞赛时选送参赛。

四、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合理评价的重要性

1、指导作用

要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提出的活动内容要恰当。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活动能力、知识水平要处于“最近发展区”。

要善于通过设问,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挖掘个体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成功的机会。

2、合理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各方面的评价,如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能力的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给予赞赏、肯定。对基础差的自卑感强的学生更要有赞赏性评价,增添学生的成功感(收获感)(如美国大学都给通过努力能考及格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一样),对于有较大潜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激发他们。

五、实践活动课带来的变化

1、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活动课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在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合作精神,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及相关自然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2、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以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应用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渴求探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楼世洲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