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古代教育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教育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教育基本特征

第1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本考试说明为依据,确保考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命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反映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改革趋势,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命题应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Ⅲ.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湖北省中学教学实际,确定语文科考试范围。

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文学常识

1.识记 A

(1)识记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

(2)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二)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甲、 论述类文本阅读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乙、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丙、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1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第2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多样性;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83-01

新课改一直以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过去以教师教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建立师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高中学生活动好动,对世界和社会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开始主动的去追求、探寻知识,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会变通,主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带给他们不同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思路设计】

关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概括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能对其中三大手工业部门的种类、管理等方面进行举例;在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基础上,对手工业特有的“工官”制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还能联系实际,给本地手工业发展出谋划策。由于本课知识点零碎,识记内容较多,知识容易混淆,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可能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在领会课程标准后,教师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兼顾学生的感受、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可以选择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音频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青花瓷》和视频《古代中国陶瓷展览》,让学生对陶瓷业有初步了解,并对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自然经济背景下的手工业经济都有哪些部门。

【设计意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出精彩大戏的“序幕”。可以这样说,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对于这个环节,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和视频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的双重享受,很容易获得他们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问题设置”

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手工业经营形态的三则史料,让学生分析、思考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归纳出这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的演变、特点(分别从管理方式、产品流向、流通方式角度归纳)。

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

――《汉书•贡禹传》

材料二:(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

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盐铁论•复古》

材料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解决问题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分析:古代中国手工业中“工官”制度的含义、特点及利弊,了解“匠户”制度,并尝试总结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手工业经营形态的认识。

【设计意图】新课改提倡的创新教育简单说,教学要做到以“问题”为主线,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所以这个环节通过设置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提示并结合史料多角度、多途径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用发散性的思维考虑问题,从而提高他们阅读历史文献的水平,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另外,由于“工官”制度的弊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分析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的阐释,加深他们的了解:“工官”制度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再由于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的,很容易导致技术失传。

第三环节:“图片展览”

设置“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将手工业生产部门分成“纺织厅”、“冶炼厅”和“陶瓷厅”三个展厅,将不同时期、不同手工业代表的图片以年代来展示手工业发展的历程,方便学生了解,加深他们的印象。展示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图片后,鼓励学生根据图片结合课本知识,按照朝代汇总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表。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但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又小又多又杂,学生不太好掌握,所以在处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选择采用图片展示和表格汇总的方式让他们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他们记忆,而且通过这种对比和展示,学生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有更深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之心。

第四环节:“知识扩展”

让学生结合课本在地图上标记出宋代五大名窑的位置分布。

【设计意图】地图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了解事实的一种重要载体,可以起到“以图代文”的功能。采用历史地图标记位置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瓷器不同种类有所认识,还可以直观感受到古代中国被称为“瓷都”的原因,从而扩充本课的知识。

第五环节:“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四组,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朝代比较、横向世界比较并结合史实,从手工业部门的分工、技术、规模、地位等角度分析、总结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学生发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个环节采用小组讨论,不仅是为了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激活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用多元化角度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讨论中,教师尽量淡化标准答案,不说出明确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讨论,给予他们思考的空间。这样就不会压制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第六环节:“自我测评”

一堂教学课是否成功要以学生掌握情况为标准判断的,在检验学生对本课的掌握上选择一则有错误的,让他们用刚学知识来纠错。

第3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张光直 文明形态 连续 突破 要义 贡献 问题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5-0031-07

张光直有关文明类型即范式的概括性表述体现在“连续性”与“突破性”这对概念上。在张光直之前,一些历史学家或思想家对于“连续性”与“突破性”的问题已经有过不同程度的思考,也有过不尽相同的表述。但毫无疑问,张光直的思考与表述是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①

一、张光直“连续性”与“突破性”理论的要义

张光直对于“连续性”与“突破性”理论的阐述是由历史法则问题引起的。他指出:长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家在讨论社会科学法则时”,都是以其自身包括作为源头的近东作为基本法则的,并“暗示或全然表示这些法则在全世界的适用性。如果哪个地区的文明发展的历史不符合这些观点,那就有两种可能,或是这种文明属于一种变体或例外,或是上述一般法则有待于充实。”②但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与上述西方社会科学家所提出的文明产生的法则很显然的有基本点上的不同。”③

就此,讨论进入到“B续性”与“突破性”的层面。张光直将世界史前史的转变方式分成两种。一种是世界式或非西方式的,主要代表是中国;一种是西方式的。“前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连续性的,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其中主要延续下来的内容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即西方式的是一个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突破。”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7~18页。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中张光直也说道:“我们将中国的形态叫做‘连续性’的形态,而将西方的叫做‘破裂性’的形态。”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18页。张光直指出,根据中国上古史,“这种法则很可能代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文化连续体的变化法则。”⑤⑦⑧⑨⑩B1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4、4、10、13、22、14、14页。他的观点很鲜明:中国所代表的是普遍形态,而西方所代表的则是特殊形态。

具体而言,关于“连续性”形态,张光直论述得比较多的,也是比较透彻的。他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最令人注目的特征就是整体性的宇宙形成论。“中国古代的这种世界观――有人称为‘联系性的宇宙观’”基本上代表了“在原始社会中广泛出现的人类世界观的基层。”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④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18~121页。那么,这种“连续性的文明”及其宇宙观或世界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张光直引用了佛尔斯脱的看法,其包括:萨满式的宇宙乃是巫术性的宇宙;宇宙一般是分成多层的;萨满教的知识世界中人和动物在品质上是相等的;人与动物之间是互相转形的等等。④

其中,天人关系被张光直视作是中国古代文明法则或世界式法则的基本特征,也即是连续性形态的基本特征。张光直说:“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大观念,是把世界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主要的便是‘天’和‘地’。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是严密隔绝、彼此不相往来的。中国古代许多仪式、宗教思想和行为的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这种世界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沟通。进行沟通的人物就是中国古代的巫、觋。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⑤他指出,把世界分成天、地、人、神的不同层次,这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很多,如《山海经》《楚辞》《国语》,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语・楚语下》中“绝地天通”的例子。我们知道,现当代学者徐旭生、杨向奎都曾围绕这一例子有过经典的解释。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张光直还分析了中国古代巫师沟通天地使用工具与全世界萨满式文化使用工具的相同性,这包括:神山、树木、动物、龟策以及药物等。另外还有琮,“琮的方、圆表示地和天,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⑦

张光直概括道:“经过巫术进行天地人神的沟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沟通手段的独占是中国古代阶级社会里的一个主要现象;促成阶级社会中沟通手段独占的是政治因素,即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即技术上的变化,则是次要的”,因此“中国社会的主要成份有多方面的、重要的连续性。”⑧而放在世界式文明形态的角度来看同样如此:“在这些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中产生的文明社会,促使它们产生的一个主要动力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这些地区远远超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⑨

较之“连续性”,张光直对于“突破性”(亦称“破裂性”)问题的论述似乎要简略许多。

突破究竟何指?究竟何谓?张光直指出,西方社会科学中一般被认为“文明的出现,也就是阶级社会的出现,这是社会演进过程中一个突破性的变化。”⑩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第一种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经常提到的,这就是生产工具、生产手段的变化所引起的质变;第二种因素是地缘的团体取代亲缘的团体;第三种因素是文字的产生;第四种因素是城乡的分离。B11

张光直尤其提到公元前三千多年以前两河流域的苏末(或译作苏米,即苏美尔)文明在突破上的意义,从而认为,苏末文明“主要的手段是技术,而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其它文明中的政治和宗教仪式。”②③④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3~24页。“贸易在苏末文明中也有很重要位置。”②此外,“苏末文明中的另一个现象是:它的宇宙观与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有非常大的分歧。在这种宇宙观中,有一个与人截然分开的神界,这些神具有造物的力量,包括创造生命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亲属制度被破坏,亲缘关系为地缘关系所取代。”③如此就“发生了西方式文明的突破,这个突破造成了与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不同的、一连串新文化成份的产生。在这些新文化成份中,主要的关系是经济、技术的关系,亦即人对自然的关系。”④“这种类型的特征不是连续性而是破裂性――即与宇宙形成的整体论的破裂――与人类和他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分割性。”⑥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27、117~118页。但张光直有关苏末文明及其突破的分析是值得质疑的,对此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二、张光直“连续性”与“突破性”理论的贡献

张光直有关“连续性”(世界式的)和“突破性”(西方式的)的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它为世界范围文明史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的窗口。

古代世界的历史通常都是某一国别,或某一地区,或某一文化的历史,这是因为受地理视野和文化交流所限,对于历史的叙述无法超越特定空间的制约。但近代以后,随着西方社会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阴影与束缚,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大、全球性航路的开通、西方文明的崛起与西方列强的形成、西方对于东方乃至全球的殖民和征服,原本那种地理视野与文化交流的限制便不复存在,全球性的地理与文化版图或图景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原本属于区域文化的历史,确切地说,就是欧洲的历史也即西方文明的v史,伴随着其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强势,逐渐演变成或被冠以人类或世界的历史也即人类或世界文明的历史,也就是以西方为中心,以西方的视野来观察世界,或以西方的趣味来评价世界的历史,总之,就是以西方的名义、立场来诠释、界定或褒贬整个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张光直所质疑的古典的、亚细亚的及其他的文明分类方式就是这样一种历史观的产物。这就如同一部西方绘画史,先是文艺复兴和北方地区,继而是巴洛克和洛可可,接着是新古典主义,这些都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描绘。然后,浪漫主义出现了。浪漫主义既是绘画方式或观念的变化,也是绘画题材或内容的变化,就后者而言,是随着海外殖民,西方人开始接触到近东、中东、远东的文化发生的。这实际上是一部作为主干的西方社会、世界或文化图景再加上作为分支的其他社会、世界或文化图景,这一图景就相当于历史叙述中的亚细亚社会。但这并不能作为一部世界绘画史。

张光直有关连续性与突破性理论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他告知我们,也告知西方史学界,上述以西方作为中心的描述或许并非正确,并非科学,也即是说,一部人类历史或世界文明史的真实图景或许并不是这个样子,对于人类历史或世界文明史的描述有更为合理的方法。如前所见,张光直对西方现有史学法则提出了批评,即西方社会科学家在讨论社会科学法则时,一般都会认为这些法则在世界范围的普遍适用性。如果有哪个文明的历史不符合这些法则,那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这种文明属于一种例外,要么就是需再进一步充实这一法则。张光直的这一批评看似温和,实则严厉,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西方社会科学中的西方中心论现状。不仅如此,他还明确表示:与西方中心史观将西方文明看成是古典的法则相反,在一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形态是真正的普遍或主流形态;换言之,作为变体或特例的其实并不是西方以外的其他文明,而恰恰是西方文明自身。张光直说:“对中国、马雅和苏米文明的一个初步的比较研究显示出来,中国的形态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而西方的形态实在是个例外,因此社会科学里面自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⑥可以说,这是对近代数百年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西方中心史观的彻底反转。

其实,现当代已经有一些西方历史学家开始试图走出西方中心论的樊篱,更多地赋予世界历史或文明史的叙述以一种真正的“世界性”眼光,例如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即是如此。同为哲学家,或同为历史哲学家,雅斯贝斯的这一理论对于精神起源的看法较之黑格尔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它已经跳出了西方中心论那种自以为是的泥沼。在这一点上,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与张光直的“连续性”和“突破性”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即便如此,若通读雅斯贝斯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仍会感受到其中西方中心的观察视角与思维方式。当然,这并不是他的错,因为他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脱离那个话语系统来“全新地”观察、思考及叙述世界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一个长期浸于西方文化传统的学者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这里是提供他生长的泥壤,他没有能力自己跋涉出来。而这也正是张光直这样一位历史学家及其理论的意义之所在。若与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相比,我们看到张光直的“连续性”与“突破性”理论不仅注意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性,避免了以西方自以为是的“普遍主义”所带来的一刀切式的简单化的历史观;而且还注意到了对历史评价尺度作重新调整或设定,提出了一种彻底扫除西方中心主义全新的人类文明史划分准则,用张光直的话来说,是划分法则。张光直认为:中国所代表的连续性形态是普遍的或必然的形态,而西方的断裂或突破性形态则具有特殊的或偶然的性质。这一划分法则对于人类或世界文明史的叙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它能够避免在世界史或人类文明史研究中用西方判断作为圆心所造成的尴尬和混乱,也因此,它比西方史学界所采用的文明演进分为古典的、亚细亚的以及其他的理论法则要更加科学。毫无疑问,它对于中国史、世界史以及人类文明史研究不啻都有重大的贡献。

另外,张光直“连续性”理论的贡献也突出体现于原始文化与早期文明在世界观的衔接上。根据他的论述,这一世界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天、地、人、神等不同层次之间的沟通,这样一种特征产生或形成于史前社会,但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却被完好地继承下来。对此,张光直作了清晰、完整的论述,他说:“把世界分成天地人神等层次,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重要的成份,也就是萨满式世界观的特征。萨满这个名词好像离中国历史文明很远似的,其实它在全世界是相当普遍的。中国古代的萨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们还不清楚,但至少在仰韶时代我们已有巫师的具体迹象了。”④⑤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5、19、20页。到了早期文明即青铜时代以后,这样一种传统被完好地继承了下来。张光直说:“巫在商代王室中有重要地位,是商史上公认的事实”,“殷商时代不但有巫,而且巫师在当时的社会里占有很崇高的地位。”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2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40~41、52页。同样,商周时期“巫师的主要职务是贯通天地,即上天见神,或使神降地。”③具体而言,这种贯通工具或途径包括:山、树、鸟、动物、占卜、仪式与法器、酒与药物以及饮食乐舞。此外,张光直又谈及玛雅文明与史前文化的联系:“玛雅文明也是在史前时代的基础上出现的。”“在他们的世界观中,亦把世界分为三层,由宇宙之树串通不同的层次,人通过树和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④而“@种印第安人对自然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的自然观是可以有相通之处的。”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周文化与南美玛雅文化在世界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神贯通,天地贯通,这就是“连续性”,也就是张光直所说的“世界性”。当然,客观地说,对于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整个世界古老文明连续特征的认识或看法并非始于张光直,韦伯也曾论述过这一问题,在韦伯对于亚洲宗教的考察和叙述中就已经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但他主要使用“传统”或“传统主义”这样的表述,尚不十分清晰,或者说,意指还比较宽泛,而张光直所使用的“连续性”概念对于东方及世界诸古老文明性质或特征的描述与界说无疑更加精准,更加确定。

尤其重要的是,“连续性”理论为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自身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借助于张光直的“连续性”理论或概念,我们已经可以对中国文明史的多个领域做出解释。例如在知识活动中,我们看到中国古代重经验而轻理论传统、重技艺而轻学术传统、重工匠而轻学者传统,其实都无不是原始社会知识习惯或传统的完整延续。在宗教方面,我们看到原始时期的信仰状态,包括多神崇拜、巫术崇拜、功利主义倾向、非理性特征和弱伦理特征都在以后的中国信仰生活中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在思维上,原始先民重观察、重实践、重经验的传统都深刻地影响到后世,同时,在诸如五行比附、天人感应这些观念中,我们也都可以看到原始思维的魅影。即便是以理性为特征的哲学领域,同样也体现出这样一种连续性。本人已经先后用这一理论解释过中国古代的思维、科学、宗教和哲学,分别见拙著:《中国思维形态――发生与成型期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华书局,2002年;《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中国哲学的起源――前诸子时期观念、概念、思想发生发展与成型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及2015年修订版;《中国哲学起源的知识线索――从远古到老子:自然观念及哲学的发展与成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总之,运用“连续性”理论,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思维、观念、知识、信仰以及哲学等多个领域中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也再次证明“连续性”理论提出的价值,它对于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或世界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揭示了中国乃至世界式文明进程的普遍规律或特点之所在。

三、张光直“连续性”与“突破性”理论的问题

张光直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其理论的不足之处,更有助于深入对“连续”与“突破”问题进行思考或探讨。

首先,“突破”究竟发生在哪里?即何者作为“突破”的代表?

按照张光直的理解,突破发生在古老的文明时期,其代表是苏末。他认为所谓突破,“主要的手段是技术,”而不是如“其它文明中的政治和宗教仪式。”这包括贸易“也有很重要位置,”因为其“造成原料与产品的广泛移动。”另一方面,它的宇宙观与连续性文明也有非常大的分歧,“在这种宇宙观中,有一个与人截然分开的神界,这些神具有造物的力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亲属制度被破坏,亲缘关系为地缘关系所取代。”概略地说,突破是发生在古代文明的早期,主要是技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信仰方式。

但问题在于苏末文明能否作为突破类型文明或者说西方突破形态的代表呢?换言之,苏末或古老文明时代的近东是西方文明及其法则的源头吗?在我看来,张光直的这个判断似乎与事实不符,或与绝大多数世界文明史的论述不合。按照他的理解,苏末文明的突破是体现在技术和贸易上的。但是,第一,关于技术,现有文明史并不能证明其他古老文明没有技术,恰恰相反,其他古老文明都被证明同样有相应出色的技术,并且现有文明史也不能证明苏末的技术具有极其特殊即导致突破文明范式的意义。第二,关于初等级别的贸易,各主要古老文明也都已普遍形成,但贸易真正深刻影响了文明范式还是在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由于航海的便利、城邦的形成以及其他文明或商路的扇形辐辏,因此贸易尤为发达,并由此完全改变了文明样式。也就是说,苏末文明并不具有张光直所说的特殊地位或意义。

事实上,按照现有西方文明史或世界文明史的普遍叙述,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有两个,即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希伯来文明,即所谓的两希。其中古代希腊主要提供了后来西方文明中的哲学思想、艺术范式、社会制度,还包括海外贸易、殖民在内的拓展或交往方式,这其中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和军事的;而古代希伯来则主要提供了崭新的信仰方式,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伦理和价值观念,它不仅覆盖了日后的西方世界,而且还延伸至阿拉伯世界。在韦伯的宗教史或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的宗教形态都是传统的即连续的,而犹太教则是突破的;而在雅斯贝斯有关轴心期的研究中,唯有希腊、犹太与中国和印度一起出现了精神上的突破。总之,两希文明的这种意义或作用、地位对于后来西方文明不仅是示范性的,也是决定性的,这也是它之所以会成为后来西方文明源头共识的根本原因。而相比两希文明,苏末文明对于西方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并不是说苏末对于西方没有影响,而是说没有示范性或决定性的影响,换言之,它不能作为一种全新类型或形态的代表。

西方历史学或文明史研究中这样的共识比比皆是。以汤因比为例,曾就苏末、希腊和犹太文明各自的地位或特点有过论述。如关于苏末文明,他就说过:“这里的挑战和应战都同古代埃及文明的祖先的遭遇一样。”②③④⑤[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1、97、130、132、114页。而之后的巴比伦文明则完全是在之前“苏末文明的地区内部发展起来的。”②关于希腊,汤因比特别指出了跨海迁移对于该文明的意义:“跨海迁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抛弃“原始社会里的血族关系。”换言之,也就是“原始社会制度的萎缩。”③跨海迁移“不是以血族为基础,而是以契约为基础的。”根据法律和地区而非习惯和血统来组织社会,最早就是“出现在希腊的这些海外殖民地上。”④应当说,这比起张光直在苏末就已经出现“亲缘关系为地缘关系所取代”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因此为文明史撰述所普遍接受和采纳。此外,汤因比也这样评价犹太教和犹太民族。他指出,上帝“这种概念是犹太教、袄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一致奉行的,而同古代埃及、古代苏末、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宗教思想都是不一样的。”⑤显然,这一看法比起张光直评价苏末“有一个与人截然分开的神界,这些神具有造物的力量,包括创造生命的力量”的结论也更具有普遍的被认可性。其实,犹太民族或文明之于一神信仰的特殊“贡献”早在韦伯那里就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韦伯深邃地指出:在遭受政治磨难的古代犹太人那里,救世主的名字首先是附着在古代力挽狂澜的救星身上,并由此砉娑ā懊秩亚”的预言。“在这个民族身上,而且仅仅在这样的连贯性中,一个民族共同体的苦难,――由于极其特殊的条件,――变成了宗教救赎寄望的对象。”[德]马克斯・韦伯:《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儒教与道教》,王荣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1~12页。韦伯的论述清晰地表明:犹太民族对于一神信仰的“发明”具有“专利”的独占性。

张光直的理论在逻辑上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他认为连续性主要是指宇宙观,其引佛尔脱斯的表述,就是所谓萨满教的意识形态。他反复申说和强调这一点,即中国古代的许多宗教仪式、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世界不同层次间进行沟通,而通过巫术进行天地人神的沟通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然而,当他论述突破时,却主要指财富、贸易、技术途径。如张光直谈及苏末时所说的,这一文明的突破主要反映于技术,而非如其他文明中的政治和宗教仪式。于是问题就出现了,连续的世界观与突破的技术这二者之间能够对应吗?或者说,这二者之间存在相对应的逻辑关系吗?我们看到,韦伯讲“突破”,对象与线索很明确,那是就宗教或信仰而言的;雅斯贝斯讲“突破”,对象与线索也很明确,那是就理性和人性而言的,在他们那里,逻辑的对应关系都很清楚,但张光直这里是观念与技术,这如何能够构成对应呢?如果没有对应,“突破”又从何谈起呢?

这其中自然还涉及以下问题。按张光直的论证,连续性文明的主要变化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如说中国古代进入文明时代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人与人关系的变化,而技术上的变化则是次要的。又如说在连续性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远远超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事实上,这样一种看法或许也并非仅是张光直的,即中国文化主要体现于人与人的关系,西方文化主要体现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这样一种判断合理吗?古代中国有那么多自然观、世界观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哲学、知识、技术以及艺术难道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吗?而希腊城邦制度的建立,包括血缘关系的解体、民主或议会形式的产生以及社会规则的初步形成,这难道不是人与人的关系吗?同样,犹太一神教的诞生,将原始自然崇拜升格为与上帝订立盟约或契约的律法即伦理关系,这难道不是人与人的关系吗?

另外,张光直在考察对象即时间上似乎也值得质疑。他不同意古典的、亚细亚的及其他的文明分类方式,即不同意将古典的理解为基本的、经典的和一般的,而亚细亚的则被视为是特殊的,无疑他的这一看法是合理的,但问题在于,西方文明史或史学中所谓的古典通常就是指古代希腊,所谓亚细亚社会理论也就是对比古典即古代希腊而言的,或在这种对比中产生的。这可以说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论点和论域,针对它的批评自然应符合或遵循这一限定。这就涉及到时间的确定性问题,即连续与突破的时间范围问题。既然“突破”主要是以古代希腊(及古代犹太)为典范,用张光直的归纳,就是西方式的。那么,与此相对应,“连续”应当是指与古典同期或之后的形态,这也就是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期及之后的情形。换言之,连续应与突破形成对照,也即“同步”。当然,连续也可以指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之间或三代与远古之间,这即是张光直的主要理解,这一理解不能说是错的,但若仅限于此,就削弱了针对性,也缺失了历史解读的深刻视野。

四、简短的结语

最后,我想将考察“连续”与“突破”的视野再略微拓展一下,以作为结语。

张光直指出,“连续性”与“突破性”的问题是与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问题密切相关的。他的处理方式是将原先西方历史学话语主导体系下的“古典的”(普遍或一般的)与“亚细亚的”或“其它的”(特殊与个别的)分类法则转变为“世界式的”(普遍或一般的)与“西方式的”(特殊与个别的)分类法则。毫无疑问,张光直的处理方式是对西方中心史观的纠偏,其理论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应当看到,张光直的理论也具有明显的静态性。张光直没有认识到法则是运动的、变化的,在运动或变化的状态中,原本普遍、必然的法则有可能演变为非普遍、必然的现象,而原本偶然、特殊的现象也有可能演变为普遍、必然的法则。也就是说,在一部人类文明史中并不存在什么一以贯之或永恒的法则。法则是属于特定历史的,即属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以希腊文明与犹太文明为例,其发生突破的最初完全是个例,纯粹是偶然,是小传统;而与其同期的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中国则是普遍或必然的形态,在当时是确切无疑的大传统。但在之后的发展中,由犹太突破而来的一神信仰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普遍必然的形态,而由希腊突破而来的制度、知识、审美也在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西方乃至世界的普遍必然形态。换言之,希腊与犹太最初都是枝节、支流,但最终却都成为了主流,也因此演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传统。反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即历史的发展,包括埃及、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古代社会中的文明样式或类型则逐渐变为支流:古代与神秘内容或倾向紧密融合在一起的知识系统已经基本或完全被由希腊发端并在近代以后获得充分发展的理性科学所替代;古代的多神崇拜和相关的巫术、占卜系统也在相当范围内和程度上被在犹太肇始进而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中发扬光大的伦理性信仰所替代。于是,原有的大传统便逐渐沦为小传统,或者说,不是最为主流的传统。

第4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 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二:绘画“端午节”

一、活动要求: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三、活动过程:

回忆端午节。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 你觉得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幼儿讨论并讲述)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提出要求: 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 作品评析及展览。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四、自由活动 活动反馈:

幼儿对于端午节的生活经验还是有的,但有的幼儿经验较丰富,有的幼儿这方面经验较少,例如,白塘镇前两天举行了赛龙舟活动,刘晓舟、鹏等幼儿也参观了赛龙舟,请他们来讲述自己的见闻,他们讲得有声有色,其他的幼儿也听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见利用同伴资源进行教育也是一种好方法,他们往往说的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语言又浅显易懂。

活动三:美丽的龙舟

(一)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三)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三.户外体育活动:

见周计划。

活动反馈:

第5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大雁塔的高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5、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第6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学 国民素质 特征 意义

人学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思想是研究人的存在、人得本质,人在实践活动中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及自身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人的素质是他们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素质是由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其状态,而构成人的那些特质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即先天特征和后天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一“国民素质”范畴之我见

据此而论,所谓国民素质,从个体意义上讲,是指在先天和接受各类教育的基础上,以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形成的区别他人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从社会阶层的角度上讲,是指国民在个体素质形成的基础上,在同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价值力直接引领的作用下,通过对获得的素质观念在实践中内化后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其内涵是国民在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主要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其实质是德、智、体、美诸多条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所形成的国民素质总体水平;这种能力是潜在能量,即未被发掘利用的力量和发展价值,是实现自身需要的内在条件。从外延上说,它可以作为古代国民个体素质、全民身体素质,也可以作为现代或当代国民个体素质、全体国民素质,还包括一定社会时期的各个地区、各阶层和群体的国民素质。

二“国民素质”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国民素质概念的诠释和界定,我们可以全面认识国民素质的基本特征即国民素质所特有的性质,国民素质内在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形式。

第一,先天不同性与后天平等发展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素质具有天赋性,人具有天生素质,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生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人的生命来源于遗传,所以人得先天素质有很大的不同性,,但同时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具有平等的地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获得发展的平等性。国民先天素质的不同性影响着后天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随着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环境作用的影响,所以,人们只有在先进制度的规范下,素质才能得到平等的发展,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历史继承性与现实社会制度规范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显然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在创造着历史的同时都受到同时期社会制度的制约,从国民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素质离不开本国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引导和影响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给社会以巨大的影响。

第三,文化模塑性与教育引导性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发展在于主体内部的精神运动,说明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发展史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人类创造文化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所以文化必然影响和规范着人类的发展,是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和发展,产生了教育,教育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和技巧,因此,教育在国民素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素质观念内化性与素质完整发展内在性

国民素质是以国民的内在的形式存在的,是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存在的,每位国民因为要受到外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环境影响,以及在接受教育后,会表现出相对的不稳定性,动态性,只有经过通过主体内化转化为素质结构的稳定部分。国民素质的结构具有协调性,整体性,其中各部分的内容,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整合构成了一个人整体的素质结构

第五,个体性、群体性与职业性、角色性

国民素质的个体性,即指国民具有的身心特征与能力的个体表现,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所以个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国民的个体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存在,其必然共处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之中,在社会中相互交往相互作用,所以国民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的共性。与此同时,国民素质反映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又具有职业性和角色性特征,因为在具有一定结构的群体中不同的成员在其中会占有不同的地位,即具有不同的身份。

三、国民素质观念形成的理论意义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人的素质发展在随着社会发展提高的同时也对生产方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国民素质是伴随着国家形式的产生而形成的特殊存在形态,国民素质是从国民性的视阈,以社会制度为逻辑基点,研究国民素质机制,探讨国民素质发展规律而初步建立的学科,国民素质学重视国民先天素质在素质中的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坚持历史考察与社会制度的统一,提出国民内化与实践结合的素质提升方法,以促进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为目的,在人类文明史上,关于人的素质的学问和知识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创新发展,国民素质学在人类文化体系中将占有特殊的,无法替代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门显学。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体现,是反映国民素质与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统一体在发展中相互依存的表现形式,所以国民素质的均衡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日]池田大作,[意]奥锐里欧?贝恰.21世纪的警钟[M].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第7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一、以知育情。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且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越稳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所隐含和显露的情感教育内容,老师要讲清讲透,学生要弄通弄懂。例如,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必须结合学习物理知识,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我国科技人员的奋发图强的事迹等,让学生认识祖国,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使学生在“知我中华”的基础上产生“爱我中华”的情感。

二、以情育情。情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使另一个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这是实施情感目标的又一重要途径和方法。

三、以意育情。情感与意志是相互制约的,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能调控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使其能自觉地调节、控制。培养学生意志的方法很多,例如,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使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同时,向学生提出合理、适度、明确的实验要求,加强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在实验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创造,不怕失败,坚持到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第8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1.1 视频欣赏:原创皮影小动画——《太牛了》。师: “同学们,这段视频的内容是通过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生:“皮影。”由此引入课题,告诉同学们皮影是广为流传的民间美术之一。

1.2 引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2 如何界定民间美术简介

2.1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并且与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有很大联系的艺术门类。

2.2 民间美术的特征。图片欣赏,学生比较、讨论。教师设疑:通过齐白石的虾和这幅武强年画的比较,同学们觉得民间美术有什么特征呢?师生问答、教师引导讲述,得出结论。民间美术的特征:①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而言的;在现代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美术。②集中程式性特征。③民间美术遍及全国各地,带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④民间美术与民俗密切相关。

3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3.1 教师设疑: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还知道那些属于民间美术的内容?

3.2 视频欣赏。

3.3 学生总结。分类:①剪纸;②年画;③刺绣;④玩具:风筝、泥玩具、布玩具、活动玩具⑤民间雕塑:石雕砖刻、木雕、泥人面人、面塑。

4 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

4.1 欣赏图片,教师分析讲解,师生互动。《钟馗》:钟馗是中国民间最为人们熟悉的角色,是驱鬼辟邪的门神。年画《大吉》、剪纸《富贵大吉》:鸡谐音“吉”,寓意吉祥,牡丹象征富贵。《刘海戏金蟾》: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是拥有三只脚,与其他四条脚的蟾蜍不同,寓意财源。

4.2 教师设疑:通过这么多图片的欣赏同学们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呢?

4.3 学生分析讨论、师生问答、教师引导。

4.4 教师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寓意性和象征性是民间美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5 民间美术和民俗的关系

5.1 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

5.2 民间美术与民俗。欣赏图片,教师分析讲解,师生互动。《赐福生财灶王》:过年不是一天,是一个过程,从祭灶开始。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虎枕、虎帽和绣有五毒图案的耳枕:人生礼仪也是人一生中有重大转折的民间习俗。小孩诞生礼(满月、百日、周岁)时长辈将这些自己亲手缝制的礼物送给孩子。虎枕、虎帽象征用户的威严来保佑孩子,也希望孩子长的像虎一样健壮威武。五毒图案以辟邪、保佑孩子健康平安。

喜花:婚礼是人生礼仪中最重大的喜庆礼仪,新房用这些大红剪纸喜花装饰的喜气洋洋,寓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

5.3 教师设疑:民间美术的题材很广泛多与民俗有关,欣赏了这么多民间美术作品,请大家说说民间美术与民俗有何关系?(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分析理解)

5.4 师生问答、教师引导。

5.5 教师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①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他们的制作与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②民间美术题材与语言多有民俗根据,它必须符合民俗观念、传说、活动的要求,并作为约定,俗称的语言符号在民间广为应用,民俗文化离不开民间美术;③民间美术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

6 课堂小结

本节介绍了民间美术概念和民间美术的分类以及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和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第9篇:古代教育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美术欣赏教学 艺术修养 审美态度

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美术欣赏教学不只是看一些美术作品,更是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欣赏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通过几节美术作品欣赏课就能进行美术欣赏的。因此,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而且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通过引发出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产生真切的审美体验,提高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二、美术欣赏教学不只是认识艺术语言,更是培养审美态度。

作者的一切思想和情感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出来的。不同的美术门类,由于它们的基本特征都表现为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因而在审美要素中,它们表现出的情感要素与意蕴美方面都具有共同特点。然而,不同美术门类作品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及制作方法各不相同,就造成了它们在审美形式要素上有很大区别。如:绘画中表现出色彩、明暗、笔触、线条等;雕塑则表现出材质的体积、量感质感、肌理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又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形态。正因为如此,在欣赏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优秀作品,从中认识艺术语言的作用。对不同美术门类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采取不同的审美态度去进行欣赏,尤其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机会比较和体会各种艺术不同语言的特点,锻炼用口述和笔述的方式加强对艺术语言的感受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三、美术欣赏教学不只是学习美术知识,更是加强学科之间联系和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桥梁。

比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尤其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为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从体会古诗的意境入手,去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所以对古诗的意境的理解就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多了。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所描写的景色之中,所以称为“无我之境”。

另外,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我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的影响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就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

总之,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尚在积极摸索之中,素质教育的推行,对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要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断去探索,去实践,就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学科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对艺术和艺术之外的一切美的因素进行审美感知的人。

参考文献:

[1]欣赏基础.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