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

第1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育

1.企业选择人才的要求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六章第十四条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结合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教研组教师对大连IT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了解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状况及企业选择人才的要求,调查企业有辽宁金晟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北方测控工程有限公司,海辉软件公司,调查企业情况如下:

调查公司的名称:辽宁金晟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对人才的要求:独立工作能力,吃苦耐劳,工作主动性

对我校的专业课教学建议:掌握网络设备调试基本技能,掌握综合布线技能,掌握安防监控技能。业务发展现状:近几年综合布线与安防监控发展前景很好。

调查公司的名称:大连北方测控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对人才的要求:独立工作能力,吃苦耐劳,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公司对我校毕业生员工满意程度:基本满意。

经过企业调研,教研组教师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即在职业道德方面,希望学生具有责任心,爱岗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诚实守信,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工作主动。在职业技能方面,希望学生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具有计算机维护技能,具有综合布线技能,掌握安防监控技术,掌握网络设备调试基本技术,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在就业能力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具有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经过调查了解,我校部分毕业的学生对就业形势还认识不足,头脑中存在职业偏见,自控能力与抗挫能力较差,缺乏自我创业意识,寻求条件舒适、薪酬高的岗位。一些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观念不强;缺乏纪律意识;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难以融入到原有的企业文化当中等,由此可见,当前我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十分紧迫。

经过企业调查,教研组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公司选择人才时看重其个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即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要通过职业素养的教育评价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就业与创业的需要。

2.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根据企业选择人才的要求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针对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将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又可划分为若干要素,列表如下图:

2.1 职业技能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职业技能定义为,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就业的前提,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是就业的根本保证。依据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要求,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基本要求:

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要求:掌握专业知识结构,计算机应用知识,计算机维护知识,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综合布线知识,操作系统系统等基本知识。

专业技能基本要求:能够搭建和配置典型局域网,掌握网络互联和接入技术,掌握局域网软硬件的选配、局域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安装配置;掌握局域网的综合布线与网络测试技术;能够维护计算机设备,维护网络线路,维护网络设备,维护服务器系统。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基本要求,明确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对学生工作能力水平进行规范性要求,为今后学生从事网络管理专业打下基础。

2.2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而且还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寓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专业,刻苦学习,学风严谨,诚实守信,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与奉献社会。

第2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社会企业需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型专业人才,而当前的计算机教育教育却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失业率很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是促进学生综合技能提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和途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保障,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高职计算机教学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宗旨,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比如,为企业开发网站或者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以此为工学结合的主要项目,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感受计算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单一地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在具体实践中去感知理论,在操作中提高应用技能。

二、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全面提升职业能力

高职计算机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快速熟悉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外来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培养现代计算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也能够让学生在仿真或者全真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毕业以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环境,成为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关键人物。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高等院校通过实施工学结合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企业实习实训中培养他们的岗位意识和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企业当中熟悉相关技能和操作程序,更好地感知工作环境,培养他们的企业文化素养,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感知职业品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和职业观,培养社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强化校外实训内容,做好企业实习指导

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叫校外实训内容,在学生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了解校外实训的基本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企业实习,也能更好地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熟悉工作环境,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校外实习指导,真正地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联系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和展示平台,同时也有一个更好的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加大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通过设置校外实训教程内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指导团队和和实习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实习基地感知计算机知识,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第3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一、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生享受较好的教育,在走入社会劳动者群体中后,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兼具较高的职业素养。为此,作者走访了人才市场,并在一些网站论坛上互动交流,结果发现大多企业愿意雇佣“成手”,他们有工作经验且流动性小,而应届毕业生大多浮躁、眼高手低。其实,一般企业对职能技术的要求并不很高,往往一些不懂技术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仍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所以企业更看重人的品质、能力和潜力。正如某企业来我校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条件很宽松,要求学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培训;进入企业的学生有3个月的实习期,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考查,合格后正式签订就业合同,正常工资待遇,有保险,有假期。但这些已经相当不错的条件,在一些学生看来仍然不够。其实他们并非胸有成竹,而是对自己的职业及人生规划知之甚少,职业目标不明确。同时一些学生责任感缺失,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不愿到艰苦行业工作,不愿走进基层。学生专业素养的不足,让其与许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所有这些都表明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施对策

1、坚定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首先,树立职业意识。有使用职业技术的良好意识,在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能够主动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一遇问题就有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的渴望,使自身学习不限于单一的书本。其次,构建系统的知识基础。专业知识是职业素养的形成基础。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网页及网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再次,较强的职业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能力。在培养中,学校要用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注重手脑并用,将学生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最后,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强化职业素养。

2、优化职业技术教学。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而对中职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于专业知识的教授。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才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看作一名企业员工,而任何课题都是员工要完成的工作,“做中学,做中教”通过合作、交流、评价等方式将工作完成。这样不仅教会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潜力,最终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教师在职业素养培养中具有主导作用,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发展。学校方面应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建立起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以文化影响学生,促进其职业素质提升。如在学校公共报栏、黑板报等处刻意写上有关职业素养的文章;又如开展以职业素养为主题的活动,启发学生在这方面的思考;再如让IT精英走进学校,让他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切身感受IT精英的成功之道与精神魅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企业对员工素养的要求。

第4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加强高校计算机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必要性,介绍了计算机伦理学的内容,最后给出了高校计算机伦理学教学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伦理学;职业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回顾2007年,有两条和计算机行业密切相关的新闻不能错过,一条是“熊猫烧香”肆虐中国,一条是诺顿“误杀”导致中文Windows XP系统崩溃。在网络攻击、蠕虫、木马以及各种病毒铺天盖地的今天,当人们在对黑客和病毒制造者口诛笔伐的时候,由于计算机从业者的疏忽或者不够敬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

1 加强高校计算机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侧重对基础知识、编程实验与动手能力的教育培养,也已经开始加强在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以及团体配合方面的训练,而对计算机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修养与职业道德方面涉及不多。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计算机专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特殊的技能和专业

与其他行业相比,计算机行业是一个新的开放的领域。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这个行业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形成其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另一方面是其行业活动超出专业范围。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职业被定位为工程师,通常是在不同的团队中承担不同的任务,个人工作成果与整个项目或系统的外在表象可能没有直接关系。计算机从业者有时会具有高于他人的权力,这种权力很容易被那些无所顾及或易受诱惑的人所利用。

(2) 社会越来越依赖计算机

作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地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然而随着社会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加深,我们对计算机故障的应对能力显得越来越弱。

(3) 从业人员可能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由于大部分计算机产品的最终用户涉及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其带来的风险往往无法简单估计。以诺顿“误杀”事件为例,由于诺顿在企业级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特别在金融、电信等行业拥有优势,因此“误杀”事件导致许多企业网络完全瘫痪,并且丢失了大量数据。系统瘫痪可以恢复,但是数据丢失对企业用户的冲击是致命的。

(4) 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职业犯罪

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通过计算机非法操作所实施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内存数据及程序)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并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计算机犯罪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到了80年代、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呈愈演愈烈之势。当前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它充斥着整个社会,只要有计算机的地方就可能有计算机犯罪。由于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多犯罪活动甚至很难被发现,就更提不上侦破了。

2 计算机伦理学及其主要内容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被定义为规范人们生活的一整套规则和原理,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简单的说就是指人们认为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以这样理解,法律是具有国家或地区强制力的行为规范,道德是控制我们行为的规则、标准、文化,而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是对道德规范的讨论、建立以及评价。伦理学的理论是研究道德背后的规则和原理。它可以为我们提供道德判断的理性基础,使我们能对不同的道德立场作分类和比较,使人们能在有现成理由的情况下坚持某种立场。

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子领域,它研究的是在现实生活领域、或者在某一学科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计算机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开发和使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和产品、IT系统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指引。计算机伦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7个部分。

2.1隐私保护

隐私保护是计算机伦理学最早的课题。传统的个人隐私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婚姻、家庭、教育、病历、职业、财务情况等等数据,现代个人数据还包括电子邮件地址、个人域名、IP地址、手机号码、以及在各个网站登录所需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从业者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保密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局限为个人信息,更多的是企业或单位用户的业务数据,它们同样是需要保护的对象。

2.2计算机犯罪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以前没有的犯罪形式,如电子资金转账诈骗、自动取款机诈骗、非法访问、设备通讯线路盗用等。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界定包括: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

2.3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所谓剽窃,简单的说就是以自己的名义展示别人的工作成果。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剽窃变得轻而易举。然而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环境,剽窃都是不道德的。计算机行业是一个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行业,从业者之间可以合作,他人的成果可以参考、公开利用,但是不能剽窃。

2.4软件盗版

软件盗版问题也是一个全球化问题,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在已知或不知的情况下使用着盗版软件。我国已于1991年宣布加入保护版权的伯尔尼国际公约,并于1992年修改了版权法,将软件盗版界定为非法行为。然而在互联网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软件反盗版更多依靠的是计算机从业者和使用者的自律。

2.5无用、有害(病毒)信息扩散

病毒、蠕虫、木马,这些字眼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类新闻中的常客。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熊猫烧香”,它其实是一种蠕虫的变种,而且是经过多次变种而来的,能够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进程。由于“熊猫烧香”可以盗取用户名与密码,因此带有明显的牟利目的,其制作者已被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计算机病毒和信息扩散对社会的潜在危害远远不止网络瘫痪、系统崩溃这么简单,如果一些关键性的系统如医院、消防、飞机导航等受到影响发生故障,其后果是直接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

2.6导致危害的操作、黑客

黑客和某些病毒制造者的想法是类似的,他们或自娱自乐、或显示威力、或炫耀技术,以突破别人认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为乐。黑客们通常认为只要没有破坏意图,不进行导致危害的操作就不算违法。但是对于复杂系统而言,连系统设计者自己都不能够轻易下结论说什么样的修改行为不会对系统功能产生影响,更何况没有参与过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其他人员?无意的损坏同样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2.7行业行为规范

随着整个社会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由计算机系统故障和软件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和浪费是惊人的。如何提高和保证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一种客观的手段或保障措施。而如何减少计算机从业者主观(如疏忽大意)所导致的问题,则只能由从业者自我监督和约束。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制定的伦理规则和职业行为规范中的一般道德规则包括: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避免伤害他人;诚实可靠;公正且不采取歧视行为;尊重财产权(包括版权和专利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针对计算机专业人员,具体的行为规范还包括以下部分:

不论专业工作的过程还是其产品,都努力实现最高品质、效能和规格。

主动获得并保持专业能力。

熟悉并遵守与业务有关的现有法规。

接受并提供适当的专业化评判。

对计算机系统及其效果做出全面彻底的评估,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

重视合同、协议以及被分配的任务。

促进公众对计算机技术及其影响的了解。

只在经过授权后使用计算机及通信资源。

3 高校计算机伦理学教授的一些探索

今天的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中的大部分会成为未来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作为计算机教育者,我们希望学生们在学习期间不仅能够学到课程所讲到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学习方法、专业素养、人品上学到有益的东西。开设计算机伦理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切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同时明确计算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

199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ACM/IEEE)计算机学科课程组首次把“社会、伦理和职业的关系”作为九门计算机学科推荐课程之一。2001年,ACM将“计算机伦理学”定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已于2004年正式列入IEEE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是国内首个开设“计算机导论与计算机伦理学”课程的计算机院系,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本科一年级新生。在课程学习中,同学们对计算机和网络对传统社会、社会道德、社会伦理学、哲学的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三年多的课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汤姆・福雷斯特等著. 陆成译. 计算机伦理学―计算机学中的警示与伦理困境[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任不寐. 滞留首都机场8小时[N]. 南方周末,2002-7-25.

[3] 丁常彦,闫婷. 系统瘫痪考验应急管理[N]. 计算机世界报,2006-10-16.

[4] 崔军强. 诺顿缘何误伤微软 错将友军当敌军[N]. 新华网,2007-5-22.

[5] 柳B. 浅析计算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 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第5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低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尚难承受其相应职务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的薄弱增加了企业的会计风险。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知识老化,其专业技能大大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也使会计人员无意中加大了会计风险。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有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不高、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主动或被动参与制假,是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毋庸置疑,会计职业道德是保证和促进会计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约束力量,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人的其他道德品质一样,一般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加以具体的引导和启发,进行持久的宣传和教育。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2.1 净化会计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各行各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首先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这样可以增加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

其次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良好的会计职业形象,不仅需要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努力,更要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

最后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2.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修养、评价和监督每一个会计人员面对当今的形式应该进行自我解剖、自警自律,来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这是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重要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还要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

2.3 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个环节要齐抓,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随时发现、随时处理,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明确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确立了单位领导者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制度。针对以往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的隐患,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

2.4 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因此,治理会计失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第6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图书馆服务是一种智能服务,它能有效解决阅读者在知识获求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为其提供解决办法,以动态知识网络作为提供服务的基础。在知识服务语境下,阅读者对知识的需求以及需求知识的行为相较传统已有了明显变化,传统图书馆服务项目及内容方式以无法满足当下阅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因此知识服务将是图书馆服务当下社会的必然选择。自知识服务被引入图书馆后成为研究的热点,知识服务所具备的能力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1.知识服务语境下高职图书馆员素质有何要求

1.1信息素养

专业文化素质是保障高职图书馆员满足高质量服务需求的基本前提,专业文化素质可以方便文献信息的搜集、整序、加工、流通等工作,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专业文化素质主要涵盖图书馆学、文献学、计算机科学、情报学、目录学等,同时为了配合知识服务需要图书馆员满足复合型人才条件,不仅要对图书馆专业知识报以精通还需要具有丰富多元化的文化知识,比如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技能和基础知识,另外要有较好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传递与加工文献信息时可以利用通信网络或者通过计算机联网来完成,熟练掌握计算机光盘与网络检索、多媒体技术、编目、数据库技术等。

1.2职业道德素质

高职图书馆员要想做好知识服务,其首要前提条件就是拥有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对读者的服务质量及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读者是图书馆工作围绕的核心,时刻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质量和最丰富的阅读资源,重视读者并尊重关心读者,尽可能满足每一位读者的合理要求,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最大化体现出来。所以,高职图书馆员在在工作工程中必须坚守职责、尽心尽职、爱岗敬业,将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高职图书馆员的基础前提条件。

2.如何培养并提升高职图书馆员素质

2.1加强信息素养 强化业务技能

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前来图书馆阅读的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对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给予满足,这也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作为权衡人才的标准依据,只有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击溃读者阅读的文化障碍才能实现文化沟通,达到提升高职图书馆员素质的目的。高职图书馆员的知识能力对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修复高职图书馆员现有的不足,对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能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并注意学习形式的创新才能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使读者与图书馆有效联接在一起。

2.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岗位和行业都不可摒弃的重要核心观念,职业道德对职业从事人员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对知识服务质量及水平有着绝对性影响,若图书馆员自身素质不高,那么很难在服务读者的工作过程中,使知识服务的增益效果最大化发挥,尤其目前图书馆本身就面临着突发危机,前往图书馆阅读的读者在数量上也明显减退,一方面源于网络的发达,读者所需的相关知识材料足不出户在网络中就可获得,另一方面在于图书馆的冷淡使得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工作态度发生改变,使原本的职业道德日渐淡化,尤其对于现在多数图书馆中,图书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没能认知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其服务效果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为图书馆带来了负面代言,因此,加上高职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是非常有必要的。

2.3加强管理 设立奖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知识服务语境下高职图书馆员的素质,必须调动图书馆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乐观的工作态度,这就需要上级管理对图书馆员进行一定的策略,鞭策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为了便于管理图书馆员,首先应该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如规模大小、开放时间、阅读群体和重点书籍分类等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该制度来衡量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通过对图书馆员日常行为的考核激活奖励机制,考核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这由图书馆决定,在这里首先要认识到图书馆考核员的必要性,第一,为图书馆扫除忙点,图书馆员工作的不细心很容易造成数据的缺失,使前来阅读的读者受到损失。第二,通过考核来充盈图书馆员的相关知识,保障了图书馆员的工作质量,对于考核表现好者,给予资金上的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图书馆员对知识服务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性与合法性。

2.4培养知识型服务高职图书馆员

以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知识型服务高职图书馆员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一个图书馆的图书馆员人数都是固定的,这也意味着传统图书官员即将离开这个岗位,那么就需要新一批的图书馆员来进行扩充,使知识语境环境下图书馆员素质可以得到保障。那么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要在整个知识服务语境系统下贯穿知识型服务高职图书馆员培养计划,计划可以分为两个环节,首先从现有的图书馆员中进行培训并选拔佼佼者,同时配合人事部门招贤纳士,招收渠道要多样化,如利用网络及媒体等形式招收合适图书馆工作环境的人才,对合格人员可通过馆内现有人员进行带领,一方面可以将知识服务语境下高职图书馆员的素质继承下去,另一方面保障了图书馆新鲜血液的涌入,保障图书馆知识服务得以呈持续性发展下去。

第7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而职业素养作为一种养成教育,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因此现阶段对于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应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以素质教育带动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调整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创建以职业素养为基本前提的会计教育培养模式。

一、以素质教育带动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

我国的会计教育理念中包含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效从业的基本保证,而善于自学则是提高会计人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持续动力,因此应切实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决定了其从业水平,关系到法律的遵守与维护,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形象。会计人员首先要恪守的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钱、权利益面前不动摇立场,捍卫企业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要求,会计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工作。

(二)注重知识的多样化

在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会计人员需要熟悉甚至精通相关行业的知识技术;在跨国企业中,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外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知识,会使财务软件;此外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之一,应更多地参与决策,这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管理、金融、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新技术、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会计人员面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还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的调整变化,这样才能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调整课程设置及体系,完善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素质培养、理论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基础课程中,第一要设置经济管理类课程,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知识,第二应设置法学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第三应设置外语和计算机课程,这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课程,还要设置口语表达、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沟通和理解能力,第四应设置数学和哲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对经济事务的处理。对于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专业技能、基础素质和能力拓展三部分课程组成。

(一)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课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应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如会计核算基础、出纳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财务软件应用、成本核算实务、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等学习领域课程。

(二)基础素质课程

这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就业后的自主学习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基础的课程。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应开设经济数学、英语、形势与政策、道德建设、职业规划、法律基础、金融与经济学知识等知识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三)能力拓展课程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对会计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能力拓展课可以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口才训练、商务礼仪、财经应用文写作、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

三、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企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来,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是势在必行。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一)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科研实验基地。

(二)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高校,直接提供实践知识、宣传企业文化。

(三)完善社会培训机制,并走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

作为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把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会计专业人才,同时又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王美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第8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实习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14-03

一、学业要为产业服务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建校只有5年的民办高职院校,当下的民办高职院校竞争激烈,生存和发展压力也大,但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各高校都在招生和就业上加大了投入,来吸引更多的生源。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入学基础较差,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足,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掌握就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我们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即“学业要为产业服务”,必须与企业合作培养。

二、校企合作主要形式

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没有能直接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也少有企业会到学校搞订单培养。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目前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专业共建:企业将新课程置换学校教学计划中的部分课程,办特色专业。学生要向企业缴纳部分费用,企业负责为学校培训师资和学生就业推荐。学校要负责招生,增加师资培训、开特色班的费用。

2.专业论证:部分知名企业举办资格论证,取得证书者可以得到高薪就业的机会,学费较高,不容易通过。有条件的部分学生参加。

3.毕业生实训:学校组织毕业生到企业接收培训,做毕业设计,学校承担大部分学费。

4.省略,java,网络安全、CAD、UML等专业课的教学与实验。

另外,企业用人模式也给学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提供了一个参考,毕竟学生最重是要走出校门,所以让他们提前接触企业的运行模式,提前让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运作模式。在素质扩展课程里增设美学基础、礼仪常识、普通话演讲、电子产品营销等,为学生进入社会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三、有利于改善教师队伍

学院的专职教学队伍,不可能高薪聘用一批双师型教师。即使现在是双师型,如果长期在学院任教,很快就会赶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再能胜任新的教学工作。与企业联合实训,可以保持教师队伍与时俱进,永远教授最新技术。

民办学院专职的教师队伍基本来自普通院校的近期毕业生,一般缺少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也不适应高职院校。通过带队参加学生实训,可以了解企业要求,学习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明显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

四、有利于增加教学设备

通过这种模式也可以解决学校的一些硬件投入问题。教学设备器材不够完善是好多民办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学院设备更新缓慢,学生靠在学校有限的教学设备远远满足不了。把他们送入实训基地,让他们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里面的先进技术实践资源相结合,就可以减轻投资者的经济压力,把有限的财力投到新的专业发展上。有利于扩大招生范围,增加收入,尽快进入良性循环。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五、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踏入社会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去做;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企业好比是一个大家庭,要想让这个大家庭发展就必须所有成员一起合作,这在一定成度上也提高了他们合作的意识。先秦便有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善于合作,不仅能从中找到乐趣,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出比团队成员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总和更多的价值,这也是团队存在的意义。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终身教育,有自学能力的人可以保证永远不被科学技术的进步淘汰。实训期间大大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其实学生都是爱学习的,但是由于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不了兴趣,所以,在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劲头不是很大,但是一到实习基地,个个都像是充了气似的,拼了命地学习。主要原因是企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成就感,产生了兴趣,学生自然学习劲头就大。

为了不拖团队后腿,团队里每个成员都努力学习、工作,帮助同事或自己解决了技术难题,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赏,成就感比在游戏中强烈得多,也找到了自信。很多学生表示实训期间让他们断了游戏瘾,把精力集中到看书和讨论问题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原来在课堂上老师提问都不愿意讲话的学生,都能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些实习生返校时主动给下届学生传授经验,告诫他们珍惜在校期间的时光,学好哪些课程,否则后悔晚也!

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道德行为也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所以推行教育与企业合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实践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社会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理解职业的道德基本准则,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来增强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从而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和对未来的自信心。通过他们在企业的实践活动激发能力和兴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亲身实践,让每位学生尝试创新,体验社会,掌握知识,弘扬个性,培养意识,塑造品质,从而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9篇: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6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成规模化教育,致使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财务带来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原有教师数量和质量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数量需求不断增大,而且多以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为主,引进人才成本逐年提高,然而财政供养人数又基本维持不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人才建设资金的需要。

(二)需扩建新校区以满足日趋增多的学生需求

由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原有的校舍面积不能满足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的需要,各高校纷纷加大新校区基础建设工程,而基本建设投入激增已成为现阶段各高校财务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需加大后勤保障投入维持正常运转

随着教室面积、校舍面积、校园面积的增加,水、电、暖、绿化、卫生、后勤保障人员等成本逐年增加,财政拨款收入及学费收入增长缓慢,怎么把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使高校的收支基本持平,是摆在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前的最大考验。

二、新的时期,新的形势给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强调财务精细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新形势、新体制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制度在高校不断深入,精细化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细化财务管理要做到财务管理精密、细致,对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财务事项都要规范、具体、细致,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建设高校财务管理队伍。

(二)规范高校科研核算

随着高校师资力量不断壮大,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研究性人才聚集高校,高校逐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项目逐年增加,科研经费也随之大幅增加,科研经费的核算也成为财务日常核算的重要部分。而对于科研项目的立项程序、预算执行进度、进展状况、科研的开支范围等,财务管理人员很难把握。为了更好地进行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就需要财务人员积极主动与科研管理部门配合,从实际出发,多学习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财务会计平台。

(三)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为了合理利用高校财力、人力、物力资源,为了对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作进行统筹安排及考核,高校需建立合理、全面的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严格的预算执行管理,将高校财务资源与非财务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预算编制的好坏成为决定高校财务水平高低的重要部分,预算的编制不仅需要财务人员灵活运用运筹学和行为科学,还要求财务人员具有全盘考虑的大局观及与各部门的良好沟通能力,这给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加强高校财务监管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财务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资金量越来越大,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财务监督就成为了保证高校全部资金顺利合理运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财务资料的准确,财务风险合理防范以及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都离不开会计监督,各个高校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的同时,政府、社会对高校财务管理监督也不断加强,这给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财务管理队伍需要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面临如此多的困难和考验,如何有效管理高校资金,真正做到“用钱必问效”就成为高校面临的巨大问题。真正做到高效管理资金就需要一只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一只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需要具备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财务管理人员需具备诚信素质修养

诚信是一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它要求财务人员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是做人之本,更是财务人员的执业之本、立身之本。诚信是由社会诚信制度和个人诚信修养两方面组成。诚信制度是法制手段,是刚性要求,它常伴有强制手段,诚信品质修养往往更加注重自律,这种自律觉悟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诚信做人、诚信办事。财务管理人员诚信的建立和培养,一定要有坚守职业道德的信念,只有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诚信修养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人员需具备知识素质的修养

高校财务管理是对高校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等的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和技巧性要求很高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首先是智能素质,它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理解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工作和创新工作的能力。它包括。

1.记忆力。财务管理人员要把各种财务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牢记于心,并与工作结合起来,运用于实际,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思考力。财务管理人员应有足够的思考力,将各种会计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及深加工,并真实反映会计信息,深入分析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现状,它是客观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3.业务素养。它是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撰写,财务数据的分析与整理,财务报告的提炼与总结、是非、真假的分辨能力等。

4.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高校使用财务系统核算,对于财务系统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另外,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团队工作,必须由多角色、多权限的人组成,所以社会协作能力是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职业道德素质修养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责任心。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对每一笔支出认真核实,对不合规的经济业务坚决抵制,对每一笔资金认真负责。

2.原则性。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原则性,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很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并且敢于坚持原则,对不合规的经济业务及不正之风要坚决抵制,树立较强的原则性。

3.服务性。财务工作是窗口工作,它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微笑服务。另外,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善于调节自身,抵制诱惑,保持好心态,把握好自己。

四、财务管理人员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的日常事务中,要多抽出时间了解国家大事,把握时代脉搏,要用政治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清醒头脑,在金钱和利益诱惑的面前,时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意识,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做到依法办事,按章办事。

(二)加强财务人员使命感及义务感,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财务人员要多学习先进工作者的事迹,用正面的事迹激励自己,提高自我荣辱观及价值观,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多了解反面例子,不断警示自己,鞭策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反腐抗腐。

(三)认真学习各类财经法规,做到依法管财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者、落实者及宣传者。在法制化市场经济的今天,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财经法律,并将其娴熟地运用于日常核实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理财。

(四)加强财务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通过大量财务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自身认知和自我肯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

(五)建立会计轮岗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机构内部定期清查、审计、监督、工作岗位的互换,有助于加强会计工作内部的监督,防止发生的行为。另外,不同的岗位需要掌握不同的专业知识,这激励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岗位技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高校会计工作繁重且庞杂,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选拔和激励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选拨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专业能力过硬的人员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不但能帮助会计人员提高工作热情及工作主动性,而且有助于高校财务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从诚信素养、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形成一支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适应高校财务发展需要,保障学校高速、良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志英.谈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2]于秀玲.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2).

[3]杨欢、王春年、段军.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与建设途径[J].经济论坛,2004,(8).

[4]赵立.试论会计职业道德特征和建设途径[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5]张玉文.试论如何建设会计职业道德[J].经济师,2007,(9).

[6]赵平,刘诗宇.道德风险与会计职业道德[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7]王波.会计职业道德特征及建设途径[J].宁夏社会科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