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

第1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 the Shanghai University Community college as an example, in has summarized China's Community college's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with in the US Community college's comparison, through the multianalysis Shanghai University Community college's characteristic, the current existence question, put forward the related proposal and the measure to the present Community college's development.

关键词:社区学院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 问题 建议

key word:The Community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Community college question suggests

2007年11月28日上海大学成立了社区学院,上海大学近5000名大一新生(除数码艺术学院、悉尼工商学院等个别学院之外)被统一安排集中住宿,由社区学院统一进行管理。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以钱伟长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依托学生生活园区,针对大学新生,探索“学生培养更重要在课外”的思想的实现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提高学生自主意识、自学能力、自强精神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 上大社区学院VS美国社区学院

上海大学成立社区学院的缘起在于对美国社区学院这一成功案例的学习和借鉴,但是上海大学的社区学院与美国的社区学院,尤其是当代美国的社区学院,有着巨大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就是在本质上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初级学院运动”(Junior College Movement)的产物,一般指公立的两年制的高等教育学院。社区学院至今已经历了初级学院形成时期、初级学院的发展、社区学院的发展和社区学院的全面发展期这4个主要发展阶段。美国的社区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美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美国,遍布各州的各个社区学院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还成为了人们的就业指导中心、补习教育中心、精神文化生活中心等,可谓集各种功能为一体,为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化和综合化的服务。

与“始祖”――美国社区学院相比较,上海大学的社区学院更像初级学院,而且是最原始的形态,因为美国的初级学院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四年制高等院校的内部,把大学一二年级变成初级学院,主要提供的是大学三四年级的衔接教育,同四年制高校并不是分开的。上海大学的社区学院是非独立的学院,它存在于上海大学内部,只是把大学一年级变成社区学院,为大学二三四年级提供衔接教育。

二、 上大社区学院当前存在的问题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2007年底组建,距今成立还不到3年,目前一切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它在学生培养尤其对新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 社区学院依托于各个专业学院,其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各个学院的支持,要真正做到对新生的统一管理和教育难度十分大,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协调。目前的现状则是大一学生受到专业学院和社区学院的“双重管理”,而且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仍然把学生归置专业学院下来管理,社区学院对学生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抓手。

2、社区学院虽然组织了“院长讲坛”、“十一嘉年华”等一系列颇具影响的品牌活动,但总的说来,社区学院目前扮演的角色仍然局限于社区管理者和党团学活动组织者,而其提供对二三四年级衔接教育的功能发挥明显不足。

三、 建议解决措施

笔者认为上海大学社区学院没能充分提供衔接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因为上海大学的办学模式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状况,社区学院没有美国社区学院设置课程体系、独立聘请老师授课、颁发学位等权利。诚然,由于中国和美国在具体国情上有着巨大的区别,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必须依据中国国情做相应的调整。

在不对上大现有体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最可行的是在社区学院成立专门的咨询部门,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开设一系列针对大一新生的咨询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可以涉及成功策略、学习方法、升学计划、职业发展等。社区学院应充分利用上海大学本身的师资资源,邀请各学院的专业教师来社区学院担任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一来可以开设相关的咨询课程以及讲座等,二来则可以担任咨询老师,为同学答疑解惑。

此外,当今社会已是信息化的社会,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可以在社区学院网站上开设一系列的在线学习课程。社区学院在今后还应该注重完善服务功能,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广泛的创新,满足学生在教育、发展、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第2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教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0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教育家中被视为“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的是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2.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教育家是

A. B.黄炎培

C.晏阳初 D.陶行知

3.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人的教育》 D.《教育论》

4.主张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是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人类起源论

5.中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格致书院 B.京师大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

6.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A.教材 B.课程

C.教育内容 D.人类文化

7.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的

A.普遍性 B.特性

C.目的性 D.方向性

8.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政治经济 B.生产力

C.文化 D.环境

9.决定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的个体身心发展的特征是

A.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1O.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是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人类实践

11.目前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7年 B.8年

C.9年 D.1O年

12.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

A.教育活动 B.教育内容

C.教育制度 D.教育目的

13.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

A.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

B.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C.教育结果的衡量标准是它的社会功能

D.教育的一切活动应服从和服务社会需要

14.主张“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的课程理论是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实用主义课程论

C.发展主义课程论 D.范例主义课程论

15.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16.体现课外教育不受课堂教学内容局限的特征是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活动上的自主性

C.形式上的多样性 D.内容上的广泛性

17.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社会实践

C.学校教学 D.科学研究

18.“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于

A.20世纪初期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20世纪80年代中期 D.21世纪初期

l9.将教师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 B.乌申斯基

C.马卡连柯 D.夸美纽斯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

A.教师的职业具有多重性 B.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

C.教师是一种职业 D.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4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4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当代外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22.简评“教育万能论”。

23.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24.简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25.简述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26.生产力是如何制约和推动教育发展的?

27.试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第3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茶艺校本课程的设置

社会上对茶艺教育有一些片面认识,认为茶艺教育就是认识茶的活动,只要让学生了解了茶文化的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国“廉、美、和、敬”的茶道精神及本校学生德育的实际情况,依托北师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共同研发出版专著《茶道五千年》校本教材,它作为我国第一本针对青少年茶艺培训的教材公开在全国发行。教师们设计了大量开启学生人文素养意识和茶艺实践能力的有益活动,多维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多元化的茶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完善自身品德的行为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我校针对学生的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等,开发茶艺校本教材,进一步规范了茶艺教育的内容,初步建立了学校茶艺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课程内容包括:《走进茶世界》《中华茶上下三千年》《中国名茶》《茶艺与茶道》《茶与健康》等六个模块。课程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在茶艺教室进行授课,并开展走进茶基地、走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最终达成学生能够简述茶文化历史起源、指出中国茶区分布图、认识中国十大名茶、掌握简单冲泡不同形状的茶叶等课程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茶艺校本课程的实施

1.“体验式教学”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地方课程,学校在传承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拓展茶艺课力度。在3-6年级共9个班的学生中,开设以传授茶艺、感知茶德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教学,通过漫画形式的茶德、茶史讲解,以逼真茶具的校园墙壁画为背景,以班级茶文化与学生日常行为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板报为运用载体,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茶文化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环境氛围。同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班级授课、个体观摩、亲自操作、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形成针对这门课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校园茶文化环境的熏陶、课堂茶艺技能的培养,多维度的实践操练等途径,学生提升了对茶艺的学习兴趣。

2.“参与式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茶艺教育与国家课程的融合。全校3-6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设2课时传授茶艺、感知茶德的茶艺与实践课相结合。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认真学习泡茶、品茶的技能,还搜集课外的茶艺技能,并将其适当加入茶艺课堂与同学分享课外所学的技能。学校为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的学生,成立的茶艺社团,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茶艺技能。在茶艺社团中,学生通过参与式学习实践,收获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茶艺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品茶、泡茶技能为主,课下突出“以茶育德”的功能为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探究式课堂”发掘学生探究潜能

第4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群众;参与精神;文化活动

0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来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社区建设在手段和方式都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社区文化部门对群众的兴趣爱好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根据群众的兴趣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活跃了社区气氛,构建起了和谐的社区环境。基于这一认识,社区群众应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应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社区文化氛围,提高生活质量。

1 社区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什么是社区?按《辞海》的解释,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所谓社区,就是由一群具有个性特征且相互联系的人组成的和谐共处的区域或团体。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那么,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区域共同体包含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是区域性的。社区文化是一个地域性集合文化现象,具有一些与其他文化现象所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区域性。这是社区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反映的是某一特定地域内的社会文化特色。由于受到特定环境条件、居住人口、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各个社区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因素质爱好不同,会对社区文化活动起到不同的导向作用,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气。

(2)和谐性。社区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它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共同建设起来一种群体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全社区成员所遵守的一种文化范示,体现出和谐性的特征。

(3)群众性。社区文化是地道的群众文化,群众是策划者、表演者,也是观众和裁判员,它是扎根于社区居民的自娱自乐和自我教育的方式。群众在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身心能得到充分的愉悦,从而也对他们创造的文化,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由此可见,社区文化是为社区群众服务的,如果没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也就是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 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对于当前的社区文化来说,先进性和群众性是其重要特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作为重要的社会单元,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狭义上讲,只有社区稳定了,社区群众和谐了,城市整体社会氛围才能和谐,整体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社区文化还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

(2)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在社区建设中,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保证社区文化是先进的,还要保证社区文化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保证社区文化能够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提高社区文化的发展质量。所以,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对社区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

(3)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因为有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社区的整体氛围才能得到保证,进而促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因此,在社区建设中,应对社区文化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社区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看待。使社区文化能够成为广大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项目,具有更强的参与性,满足社区群众的实际需要。

3 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基于社区文化的先进性和亲和力,社区文化活动具备了吸引社区群众参与的特点,社区群众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也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是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社区群众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方式,找到了丰富业务生活的方式,将空闲时间投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不但满足了自身的兴趣,还活跃了社区气氛,对社区群众和社区文化部门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丰富业余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必要手段。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方式,使社区群众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其中,并获得自身修养的提高,同时又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社区群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社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社区群众提高自身修养的必要手段。

(3)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有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了社区文化的不断发展,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质量,满足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群众的兴趣爱好,构建有意义的社区文化活动,鼓励社区群众参与其中,发挥社区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霜.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提高城市生活品味[J].群文天地,2011(09).

[2] 黎雪萍.发展群众文化 促进社区和谐[J].科技信息,2011(17).

[3] 赵彩碧.成庄矿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实践[J].青春岁月,2011(12).

[4] 金萍女.支撑浙江经济发展的观念文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

第5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教师知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28-01

近年来,随着web网络技术的成熟及云计算的提出,人们面对的问题不再是信息的匮乏,而是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中有效的获取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管理知识、分享知识和创新知识。

一、教师知识管理的定义

教师知识管理是在学校制度的保障下,利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师和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教学专业知识、教学技术、教学观念进行管理,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达到教师知识绩效的最大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二、云计算简述

(一)云计算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云计算是指在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分布式计算,以用户为中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方式以便捷的方式获取和分享信息的一种商业计算模式。其特点是以数据为中心,有效的解决当前网络中海量信息的检索、存储和管理的问题;以服务为中心,提升技术和服务的竞争;以用户为中心,让数据和服务围绕着用户转。

(二)云计算的优势

用户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的麻烦;无数的软件和服务置于云中,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教育机构和企业不用购买昂贵的硬件,只需租用云端的设备,就能方便的构建自己的信息化教育平台。

三、云计算对教师知识管理的影响

(一)降低知识管理的成本

传统的知识管理,需要开发搭建或购买专门的知识管理平台或软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学校进行知识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在云环境下,所有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都由服务商提供,不用再投资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向服务提供商定制平台和软件服务,我们只需要一上Internet的电脑和一个浏览器,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云服务。

(二)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云计算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海量的数据可以同时满足用户高速、高质量的资源需求。它增强了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对于学习工具和资源实现“按需获取、按需使用、快速聚合”,为有用资源的获取、分享、交流和创新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有助于提高知识学习的生产力,提升知识管理的效率。

(三)强大的知识管理支持工具

传统的知识管理工具的缺陷,无法满足大众教师知识管理的需求。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众多的公司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工具和软件,虽然这些工具并不是专门用来进行知识管理,但可以利用这些工具的特点和优势来为知识管理所服务。

四、云时代教师知识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创建云时代的教师学习型组织

一个良好的教师学习型组织,是教师顺利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保障。教师学习型组织是教师基于共同的愿望,为了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而创建的组织,在组织中,教师有效的获取、分享、和创造知识,同时组织的知识也能不断的积累和更新。对于云时代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1、基于学校的云服务平台的教师学习型组织

基于学校的云服务平台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即同一所学校的相关教师构建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同一所学校内,教师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具有共同的意愿,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利用云服务平台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通过集思广益,教师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基于学校的云服务平台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很多时候面对的是类似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比较具有针对性,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听课、合作科研活动等,将教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提升教师个人的发展,还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的学校。

2、基于网络的云服务平台的教师学习型组织

基于网络的云服务平台的教师学习型组织是个虚拟组织,它拓展了传统的教师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的形式既可以包括原有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还可以的扩展到同一地区、省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作为新型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可以弥补学校教师型组织的一些不足,在网络中,众多的教师形成教师知识联盟,他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时也可以向一些专家请教,可以接触到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助于促进教师知识的创新。

(二)建立学校保障制度

良好的学校保障和激励制度可以有助于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同时,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励制度,不但可以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也可以满足教师工作的情感需要,这种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和软环境的建设既可以保证本校教师的发展,也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

(三)建立教师交流和管理的云服务平台

为了促进教师的知识管理,学校可以建立有利于教师交流和分享的环境,这种信息交流的环境可以包括两个部分:

1、面对面的交流

学校通过本校培训、教师集体研讨、教师总结会议等这些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共享。

2、云服务交流管理平台

这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论坛、虚拟学习社区等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样的渠道和面对面的交流互相补充,将会对教师的知识交流、分享、创新形成强大的激励作用。

第6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CDIO;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2-0009

一、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选择

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它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特点是确保学生在深入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而这正与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与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相契合。为了改革当前毕业设计选题靠指定、指导毕业设计靠教学经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等问题,我所在的湖北商贸学院以CDIO理念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指导思想,采用CDIO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来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二、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根据调查发现,毕业设计选题往往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设计选题重复现象严重;设计选题陈旧;选题偏重于理论性研究;选题大而虚、针对性不强,缺乏研究价值;课题难度过小或过大,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以上问题,我院对毕业设计选题严格把关,要求每个学生的选题不能相同,并且从多方面入手拟定选题:一是以学生的课程设计项目为基础,将该选题进行扩充升级;二是以学生在企业的实习项目为选题;三是以光谷软件园为依托,积极与企业合作,采用企业工程师和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将企业工程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师的研究经验充分融合,双方合作给出既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又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四是让学生调研各类开源网站和社区,自己构思各类可行的开源软件项目选题。

三、教学指导模式

我院采用分阶段多渠道教学指导模式。根据毕业设计的教学进度,针对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内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途径采用多种渠道,如微信、邮件、电话、当面交流等;以CDIO理念为基础,鼓励学生“从做中学”,即从毕业设计项目中学习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内容,鼓励学生多与同学、指导教师、企业工程师交流,同时采用请教指导教师、查阅文献、网络搜索、请教企业工程师等方式来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四、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模式

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我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使用开放式的管理机制,允许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二是建立互动机制,提倡通过微信、邮件、电话、当面交流等方式加强师生、学生之间、师生与企业间的互动;并要求指导教师及时记录学生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信息;三是开启教学督导检查模式,严格审查开题报告、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报告、论文初稿、二稿、三稿。

五、毕业设计答辩模式

毕业设计教学必须制定出健全的答辩流程。为了客观透明地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成立毕业设计答辩领导小组和答辩小组,通常采用学生导师初审、答辩小组会审、院领导终审的分级审核的制度。答辩评分也应尽量客观公正,一般选取5~6位有多年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从学生的仪表仪态、论文简述的流畅性、回答问题准确性、态度是否认真自信等方面进行答辩评分。

六、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模式

CDIO理念将学生的基本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都纳入到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我院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主要采取以过程为导向的评分机制,具体做法是对于软件项目严格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控制进度,对于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所产生的文档及进度报告进行评分,对于每一次的汇报(包括微信、电话、面谈等汇报方式)中学生的表现、考勤等也纳入评分之中,并最终与论文、答辩结果等合在一起以一定比例算出学生总分。

七、结束语

CDIO是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教学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CDIO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我指导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5届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发现,以CDIO与项目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CrawleyE.etal.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M].NewYork: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07

[2]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

[3]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第7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随着教育的与时俱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教材”的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与时代。教师要勇于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状况、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材的编排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促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更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1.1对偏难和相对陈旧的理论知识做适当的删减

中职《畜产品加工》课本的编排偏难、相对陈旧,这部分正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部分内容做适当的删减。比如,在课程中有太多“新鲜纯净的乳捎带甜味,这是由于乳中含有乳糖,因其含有氯离子,所以稍带咸味也不影响学生的具体操作;常乳中的咸味因受乳糖、脂肪、蛋白质等所调和而不易察觉,但异常乳如炎乳中氯的含量较高,有浓厚的咸味;乳中的苦味来自钙离子和镁离子,而酸味是由柠檬酸、磷酸产生的。”这样理论性、专业性极强,和畜产品加工工艺关系不是太紧密的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对这类知识点进行分层归类,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偏难的删除,降低学习难度;和畜产品加工有联系,但数据琐碎、难记的,让学生阅读了解,降低学习难度;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可操作性强实践部分作为学习重点,减轻学生的负担、突出教学重点。

1.2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单纯的理论教学,即使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可视性和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强迫记忆的学习意义不大,可采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牛乳的冰点和沸点”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学仪器或者使用生活常用工具充当教具,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测量得出牛乳的冰点大致在“-0.525——-0.562℃”之间,常压下的沸点大致为100.55℃。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水,再次测试其冰点和沸点,观察其变化。这种注重操作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强调了过程和方法,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

1.3弱化理论体系,将理论知识、实训指导融入到每个加工项目中

《畜产品加工》课程,对于中职学生主要是在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加工技能。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整合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弱化理论体系,将理论知识、实训指导融入到每个加工项目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然后到实习车间或实验室进行实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与其相关理的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比如,在“中式香肠”的实验实习中,设计“制作中式香肠需要哪些原料和设备?”“如何鉴别鞣料是否成熟?”“简述其操作要点”之类的问题。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改变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倡学生与文本交流、学生之间交流为主的课堂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互助合作,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探讨,促使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反刍,强化学习效果。当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严密的组织、科学安排和及时的监督,保证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2.2学生展示为主,教师点拨、引导,力求画龙点睛

学生展示,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经过了自主阅读、交流质疑、探讨总结等自主学习环节之后,将各小组的学习结果在班级内进行展示。这主要表现在对课本内容的梳理、归类、总结、拓展和提升。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展示,快速思考这些展示结果,对其正误做出准确判断,及时给予点拨、引导。点拨应遵循精炼、准确、有启发性,引发学生快速思维,从而纠正认识上的偏差。

2.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学习

食品加工技术日新月异,课本中的某些知识点相对落后,不要求学生做搬运书本观点的“小贩”,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食品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业的责任感。比如,在学习“牛乳的冰点”的时候,有学生就提出了“热牛奶结冰快还是凉牛奶结冰快”的疑问。这是一个课本没有涉及到的问题,但是在乳制品加工的过程中要经常运用。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来解决这个疑问。当学生被“热牛奶结冰快”这个现象吸引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对我们习以为常或按常识推理的问题大胆提出质疑,并不断探讨,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

3大力开发课外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1开发课程家庭资源

《畜产品加工》课程,是一门有利于大力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具备的条件,进行肉、乳、蛋的不同加工。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在家庭中制作腊肉、酱肉、中式香肠、乳酸菌饮料、皮蛋、咸蛋等。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在班级内品尝、点评,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制作、分享的快乐,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弥补课程编排的某些缺陷。

3.2开发社区课程资源

利用社区内的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比如,许多地方出现销售鲜牛奶和自主酸牛奶的奶牛养殖户。学生可以通过和其交谈、交流,了解不同牛乳的形态、结构,验证自己课本学来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讲述你学来的酸奶制作过程,请他们为自己指点,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第8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 社会化服务 社工介入 老龄化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facing severe problems of aging. How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aging, making the old-age people spend their remaining years in happines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Community Supporting Care, as a sustainable mode of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way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In this paper, I take Shanxi Road community of Guiyang City as a case model for finding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especially thinking about the long-term intervention of social work

Key words: Community Supporting care; social services;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aging

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当60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所占比例相应下降,这一过程便称为老龄化。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型。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1.67亿以上,占到全国人口的12.5%。有专家预测我国将在2050年达到老龄化的峰值,老年人口有4.2亿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7.4%[1]。我国的老龄化现状日益突出,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显现出各种弊端和不足,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形式,以其社会化参与且可持续的特点正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中,但由社会提供相应服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模式。我国的居家养老主要是以社区为依托,依靠将社区资源与服务嵌入家庭的方式运行的[2]。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将居家养老服务简述为: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 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3]。社区居家养老是当前我国居家养老的主要实践形态。居家养老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老年人既得到了来自社会的生活与精神照料,又留在了熟悉的环境之中,同时也减轻了子女沉重的负担。因此,居家养老不论是从经济成本上来考量,还是从社会资本上来考量,都是养老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居家养老模式在国外已经相当的成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比例达到80%左右[4]。

一、贵阳市陕西路社区的“政府主导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一)贵阳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状况

据贵阳市老龄办资料显示,目前贵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47.86万,占总人口的13.3%,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3万,占到总人口的9%。贵阳市47.86万老人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老人为空巢老人,多数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因在外读书、参军、就业等,而不在身边的老人家庭。空巢老人某种程度上属于“独生子女”政策副作用的产物,是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而且根据贵阳市老龄办的数据分析,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贵阳市的老年人口还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贵阳市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贵阳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始于2007,这一年贵阳市老龄办在贵阳市云岩区陕西路社区、南明区蟠桃宫社区、小河区黄河社区、长江社区、盘江社区等六个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2008年又将试点扩大到10个区、县。到2010年,全市已经有10个县区的320个社区、36个村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二)贵阳市陕西路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剖析

陕西路社区位于贵阳市延安东路,隶属贵阳市黔东街道办事处。该社区常住居民7965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52人,占社区人口数的14%,其中,空巢、独居老人25人,孤寡、低保、残疾等特殊老年人62人,是一典型的老年型社区。

该社区自开展居家养老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是贵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模范社区,其主要的特色就是政府机构在居家养老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这种“政府主导”式的运行模式,在居家养老工作开展的初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策略,作为一项新事物的居家养老,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更广泛的调动资源,可以更有效的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陕西路社区的“政府主导式”模式为我们研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1、主要举措与服务内容

(1)成立领导机构,设立专业服务站,组建多元化的队伍

为保证居家养老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陕西路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开展服务的领导机构,该指导中心主要负责指定规章制度,对社区申报服务对象的资格进行审核和确认,对社区和民间服务实体机构定期检查与监督。同时,社区居委会设立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负责居家养老工作的具体开展,包括入户调查、宣传动员、建立居家养老工作服务档案、协调服务实体与工作队伍等。目前,陕西路居家养老服务站有服务人员6名,其中医疗保健人员4名,都是具备临床专业的医护人员;生活照料服务人员2名。与此同时,该社区积极吸纳贵阳市社会青年志愿者“e气风发俱乐部”、“向日葵义工社”、“一生一世”服务队等组织在社区开展长期志愿服务。

(2)生活照料为基本,兼顾精神文化服务

陕西路社区所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以生活照料为基本,同时辅以医疗保健、法律维权、精神慰藉、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专项服务。具体分为六大类:(如表所示)

在服务中,该社区开开通了二十四小时服务热线6760722,社区老人随时随地拨打电话就能轻松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服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据笔者统计,服务站平均每天接到社区老年人及家属打来的咨询电话不下10次,工作人员均及时地为老年人家庭解决了问题。在陕西路社区的积极运作下,黔东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其合作伙伴,并对该社区的老年人做出了长期优惠承诺:70岁以上老人免收出诊费,免收挂号费,残疾老年人、孤寡老人治疗费在原价基础上提供30%的优惠。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就医的成本,为老年人老有所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问题与不足

贵阳市陕西路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但据笔者深入观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说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城市现行居家养老的一个缩影,其身上所体现出的一些问题也是具有共性的,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加以重视。

首先,经费紧张,设施简陋,服务单一且流于形式化。运行经费不足是困扰居家养老工作开展的首要难题,当前该社区的服务多是以无偿服务为主,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部门有限的拨款,有限的资金面对数目庞大的服务群体简直是杯水车薪。陕西路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功能也单一,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虽然看上去社区开展的服务形式对样,但无外乎是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在服务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其次,运行机制不健全,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不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总体来说都尚处于一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办法。陕西路社区的居家养老一直是政府在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具体实施部门还略显单一。不止是陕西路社区,当前在很多地方,此项工作主要是由民政部门或老龄委在牵头做,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相应的配合和协调沟通,运行机制还很不健全。具体到社区,其自身也只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且承担着种类繁多的行政工作,在居家养老上是很难投入足够精力的。

第三,社会参与力量仍然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和稳定性不够。居家养老应该是一社会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的社会化服务。而当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却大多数是行政力量在占主导,社会参与在其中的作用还显得比较小[5]。虽然也有一定的企业或组织参与其中,但参与行为并没有内化为参与意识,参与行动具有强烈的间歇性与偶然性。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只适用于居家养老工作开展的初期或发起阶段,从长远来看,政府的作用则是要淡化的。另外,现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大多是临时性招聘的社会人员,该部分人员之前并未从事过相关活动或学习过相关理论,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所以在提供服务方面显得专业性不够强,而且由于待遇较低,流动性很大,队伍很不稳定

二、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一般性对策思考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有着自身的优点,是解决新时期我国老年人养老的理想途径。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物,其自身仍有许多需要发展和完善的地方,唯有当居家养老模式日益成熟时,才能使其真正在解决老年养老问题和促进老年人福利方面发挥其效用。结合城市养老模式运行实际,笔者认为,关于居家养老应该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多方面筹集资金,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经费紧张是很多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运行中面临的普遍难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解决了经费问题,就意味着社区养老服务成功了一半。养老问题是一社会问题,社会是需要广泛参与的,社区应引进市场机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允许一些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吸纳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社区应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和公益机构来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参与作用。市场化运作是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养老问题作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的责任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起步阶段,政府要起到应有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二)加强培训与管理,打造服务队伍的专业性、多样性及稳定性

发展居家养老工作,非常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日本在1987 年就颁发了《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对看护福利士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能力做了具体要求,并推出资格考试证书制度。1992 年日本又制订的《福利人才确保法》,对福利人才的培养及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法律上的保障[6]。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是保证居家养老长期维系的重要条件,我们政府应在这方面发挥推动作用。对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建立一定的职称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以满足老人不同级别的需要。与此同时,尽可能的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此项活动之中,最终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实现建立一支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可考虑社会工作者的长效介入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如火如荼,培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人才。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却没有用武之地。在国外,社会工作者就在社区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和学习。同时,我国民政部也在近年提出了加强社工岗位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将岗位开发的重点定位在了社区。因此,笔者认为将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一方面,社区居家养老需要专业服务人员的参与,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同时也有着就业的需求。关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有效介入问题,应特别注意从两方面进行入手。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在社会政策上给予支持,使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的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使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乃至解决养老问题中发挥中坚力量,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工作者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二是加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与社区服务的合作,可建立长效机制,在社区建立实习基地或活动基地,使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参与长期化和可行化。

参考文献:

[1]陈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构建[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1):45.

[2]王晓梅.我国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20-21.

[3]毛满长.西北地区社区居家养老:功能、限度与完善[J].宁夏社会科学,2009(2):60.

[4]蔡.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38-81.

第9篇: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

2006年是我院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发展机遇的一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奋力拼搏,医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x006年工作简述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x00x年1x—x00x年x0月,院部实现业务收入x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xx.9%;医院总收入xx4万,年版权所有门诊xx330人次,引进常住人口3人,临时居住人口x人,

二、坚持诚信立院,保护病人利益

医院把“诚信服务,透明医疗”做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在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中开展了救死扶伤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二是结合医院特点,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强化以人为本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三是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理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四是结合行风评议和普法教育活动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党员干部十不准》、《医务人员十不准》、《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五是结合治理商业贿赂活动,狠抓医疗不正之风,坚决杜绝收受药品回扣行为,大大的改善了医患关系,降低了药品价格。

三、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医院通过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活动,按照“病患至上”的要求,在全院实施了全面推行质量策划与改进。医院全面引入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等质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建立各组织机构,各组织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督促。努力使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三是医院完善了医疗质量评价制度,频繁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四是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五是医院以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核心的医疗风险教育,切实落实患者知情和风险告知制度,尤其加强新引进技术的安全管理,杜绝了盲目、轻率实施医疗活动的行为,全院医疗质量纠纷得到了进一步降低。六是强调对一些特殊用药的管理,并对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的科室又进行了重点要求,对重要岗位及工作环节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确保了安全医疗。七是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科室的质量情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每月进行讲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八是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x006年增加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工资倾斜,最多的一线义务人员可以拿到400-x00元奖金,较好地调动和稳定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上述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使“质量效益”这一管理概念转变成医院管理中最活跃、最行之有效的因素,把人员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潜力充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最终反映在医疗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抓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开创业务工作新局面

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技术人才素质。只有拥有一批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创造能力的技术人才,医院才能办出成绩,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科学水平。特别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年代,我们用战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去落实人才建设工作。多年来我们重视人才建设,把好进人关,重视老队伍的培训提高,对年轻队伍按着高起点、版权所有高要求、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标准建设。x006年,根据医院人才实际需求,及时通过向局提出申请,进行了人员调整,引进了实用性人员3人,大大的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理念,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科学,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知识废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不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现代医院管理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尤其竞争年代,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掌握了制高点、主动全,谁就会占有一块生存发展的空间。之所以,我们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做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做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施。并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去落实。x006年,我们共派出x名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急诊急救,4人接受本、专科专业教育,此外,院内多次组织继教讲课、举办专家讲座、为医护人员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创造良好的条件,收到了显著效果。

五、加大投入,增加设备,改善医院环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