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

第1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可持续旅游;旅游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79-02

虽然旅游业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但也会导致诸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废物排放、文化异化、泛滥、等消极影响。可持续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方面。旅游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使旅游企业间协作非常必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涉及所有上下游利益相关者的供应链问题。

人们已认识到供应链在可持续旅游中的作用。但是很少人关注过企业如何应用供应链管理整合旅游供应网络,实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政策和战略。本文提出可持续旅游供应链概念模型,分析可持续旅游供应链整合特性和组成结构。

1概念模型提出

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企业应该共同合作,构建旅游供应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就像其他行业的供应链,旅游供应链覆盖诸如原材料、加工、制造、销售、零售、客户使用和最终处理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旅游影响来源于其产品的所有方面,包括原材料使用、加工生产,以及产品运输和销售。理解每个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意味着回到生产它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等源头,确保公司全部运作满足可持续发展标准。

旅游供应链像其他行业的供应链一样,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运作。供应链管理通过改善供应链中每个供应商的运作方式,提高可持续性绩效和财务绩效。旅游供应链和其他供应链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包含高效服务的成分。

可持续旅游供应链不但涉及住宿、交通和短途旅行,而且还涉及酒吧、餐馆、工艺品、食品生产、废物处理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旅游业整体的可持续性依赖于旅游供应链中所有环节的绩效。

根据供应链和旅游可持续性特点,笔者构建了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在模型中,旅游信息、产品、服务从供应商流出,通过旅行社、旅游商或其他中介机构,流向游客或反向流动。资金只从游客流向供应商,信息和物流双向流动,但资金单向流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或设计贯穿整个供应链。

在概念模型中,旅行社扮演核心企业角色。核心企业是指那些支配或控制供应链与客户签订合约的公司。因扮演核心角色,旅行社要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对话,把具有不同看法和利益的地方政府、私营部门、民间团体和非政府组织联合在一起。

2集成特性

为使旅游供应链敏捷和可持续,它应包含几个层级的高度集成。

2.1系统集成

如图2所示,为实现可持续目标,可持续旅游供应链整合了生产、消费、回收、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子系统。

上述五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旅游供应链可持续性将无法实现。

2.2目标集成

传统供应链目标只包括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随着人类生产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人们已意识到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资源目标和环境目标被纳入到供应链管理,且在目标系统中占据至少同等优先的位置。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目标之间的集成关系如图3所示。

R、T 、S、C、E和Q分别代表资源目标、时间目标、服务目标、成本目标、环境目标和质量目标。箭头表示人们追求的变化方向,即最短响应时间、最高产品质量、最低生产和服务成本、最好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和最低能源消耗。虚线暗示着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3流程集成

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的基本原则在于整合供应链中所有参与者基本流程,以创造出独特、有价值和难模仿的资源。如图4所示,可持续旅游供应链把设计、采购、材料使用、生产、包装、物流、营销、消费和循环流程集成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图4中,箭头表示循环流程。九个子流程围绕旅游可持续目标,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无缝连接系统。旅游可持续目标包括资源、时间、服务、成本、环境和质量等方面的目标。可持续旅游供应链强调创建反馈、不断学习和持续改进的反向物流流程。

3管理系统构建

如图5所示,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维度和管理技术。

3.1管理目标

如图2所示,除传统质量、时间等目标外,可持续旅游供应链把资源和环境目标摆放在与其他目标同等或更重要的位置上。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要不断追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和谐,尤其强调旅游发展中最小化负面环境影响和最大效率利用资源。

3.2管理对象

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对象涉及旅游运营商、机构、物流运营商、回收者、消费者,以及食物、衣物、住宿和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实现可持续旅游,不仅需要关键企业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可持续目标和政策,而且需要上下游企业和客户等相关者都这样做。因此,在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中,评估和选择合作伙伴尤其关键。

3.3管理维度

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涉及设计、采购、原材料选择使用、生产、包装、物流、营销和消费等多个方面。

这就要求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和服务的副作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采购时,把环境指数整合进采购政策,并严格遵守它们;在原料选择使用时,考虑环境保护及生态特征;在生产时,强调采用技术技能、路线和解决方案减少环境污染;在包装时,使用无污染、可回收利用、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在运输时,充分使用各种物流资源,尽量减少其副作用;在营销时,同时满足游客和社会持续发展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消费时,企业引导游客绿色消费。

3.4管理技术

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需要各种技术作支撑。除了供应链管理技术,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更强调回收利用技术、废物处理技术等环境管理技术。可持续旅游供应链管理涉及供应链管理技术、环境管理技术和旅游管理技术等三类技术。

4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旅游业副作用已成人类关注的焦点。可持续旅游已成为学术及产业界的热点话题。旅游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需之间更好的合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性,人类应该从供应链视角重新审视旅游供应网络。

4.2 建议

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性,企业和政府应采取一些不同于传统的做法。企业应从供应链视角构建合作关系,评估和选择合作伙伴。政府应该从供应网视角制定调节政策,鼓励兼并收购、战略联盟和特许经营,刺激企业内外组织流程再造,同时清除供应链集成的行政壁垒,促进旅游企业的联盟和合作。

参考文献:

[1] Seuring S.,Muller M.Westhaus M.,Morana R.,Conducting a literature review:the example of sustainability in supply chains.In:Kotzab H.Seuring S.Muller M.Reiner G.editors. Conduc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example of sustainability in supply chain. Physica-Verlag HD.2005:91-106.

第2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环境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造成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及生态平衡的失调,这使人们从此起彼伏的灾祸和日趋严重的公害中逐渐清醒过来,开始认识到工业革命以来那种不顾地球生态环境的“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模式,属于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因此进入90年代以来,各国的环境战略经历了一场新的转折,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这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能源利用节约化、废弃物产生少量化,对环境的冲击向无污染、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绿色浪潮的冲击下,产品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逐渐兴起,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1,2]。传统的供应链是基于企业内部范围的管理,它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产品及成品,再把成品送到用户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它涉及到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及标准件、核心制造商、销售商和最终用户,但它没有充分考虑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等,而这些涉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所要考虑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和主要实施途径。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机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或称环境供应链管理最早起源与国外,即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加环境因素思想。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只是把它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提出的,而大规模、有意识的研究绿化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1992年到1999年的几年时间里,众多学者进行了返回物流的研究,返回物流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制造商如何回收自己的产品和包装物,以达到成本最低、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还没有完全摆脱末端治理的局限性,还没有用生命周期分析法(LCA)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等生态评估工具来具体分析,评估整个供应链的环境影响。

近年来,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发展较快。Webb(1994)[3] 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同时注重再生利用,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在美国科学基金资助下,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随后,北美的加拿大,欧洲的英国等一些国家都开始了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广泛研究。Min与Galle(1997)讨论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中如何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以及“绿色采购”在减低废物中的作用 。Beeman(1999)则是在供应链模型中注重考虑环境因素,提出了更为广泛的供应链设计模式 。Hock则研究了供应链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保持生态平衡。此外,通用汽车、福特、惠普、宝洁等许多企业也积极研究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目前,在理论界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没有确切定义,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实施的意义

虽然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从国际上对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重视的形势看,实施绿色管理将是一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企业应对竞争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供应链,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由于传统关税的取消,我国的产品将面临国际“绿色壁垒”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工业生产“绿色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对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销售和废弃物回收整个过程进行环境管理,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 ,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加紧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企业开拓市场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消费理念非常淡薄。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绿色供应链管理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发展供应链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绿色形象来达到市场开拓的目的。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就能赢得顾客,谁就能把握市场先机。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制造业中的体现,它考虑环境和资源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使其作为人类生存的要素之一而直接满足人类长远生存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间签订的国际性和地区环境保护公约多达20多个,确定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具体要求,指导企业的国际环境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1和ISO14040已经颁布实施,各国为保护环境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越来越详细,越来越严格,公众对企业的期望也与企业的环境保护行动紧密挂钩,时代要求企业必须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保证企业近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统一。

给企业与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绿色供应链企业战略联盟是在行业内行业间建立的一种实施“绿色”管理的企业联盟,它不仅是一种信息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集合体,而且也是一种标准和意识同步的标准集合体、绿色文化的共同载体。在这样的企业的联盟中,要求其成员具备先进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绿色管理意识,以及贯彻和实施这些意识的能力和决心。在我国企业中建立这种战略联盟关系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给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效益。

三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供应链管理作为是一种战略管理思想,需要企业从全局出发进行规划,从战略性的角度去考虑供应链的地位。本文认为要成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因此企业在决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仔细分析自身的状况,要从承载能力和实际出发,既能解决企业急需的问题,又能以较快见效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明确认识实施目标,确保成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重新思考、设计和改变在旧的环境下形成的按职能部门进行运作和考核的机制,有效的建立跨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环境意识,企业高层领导转变观念,积极地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恰如其分的同供应链联系在一起考虑,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企业各个层次员工的环境认识,让员工了解企业本身对环保的重视。

重视咨询和顾问的作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高投入,而且需要改变企业的管理理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为减少投入,保证质量和缩短工期,取得咨询公司和管理专家的合作至关重要。所以,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中,应寻找资信度高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企业内管理专家和业务骨干人员共同组成总体规划组,提供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新的管理模型,这对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建立精益企业。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污染,导致人类生存危机。防治污染应该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建立精益企业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所谓精益企业,是全面实行精益生产的企业,精益生产方式把生产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都视为浪费,要裁撤不直接为产品增值的环节和岗位,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利益。因此,生产绿色化是精益企业的本质要求。

核心企业谨慎选择供应链成员。核心企业领头的供应链,向上联系供应商,向下联系销售渠道,不仅自身制定并严格实施环境管理标准,其上、下游厂商及最终用户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环境管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绿色性。所以,在绿色供应链构建过程中,核心企业对合作伙伴的评估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考虑其生产能力、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和信誉等传统因素,还要采取适当的绿色指标体系对潜在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在绿色供应链运行过程中,核心企业还必须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管理,了解其环保执行情况,将环保质量监督与合作厂商资格认证结合起来,把环境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往往是整体最优化的,对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最有利的,具有很强的激励因素。

建立有效的绿色供应链绩效测量与评价体系。只有确切知道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效果,管理者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特点是:更为集成化,反映整个供应链的优化程度;更加注重未来的发展性,加强绩效管理的前馈性;除了对企业内外部运作的基本评价之外,还关注外部供应链的测控;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并重,并且注重指标之间的平衡;产品符合绿色环保指标等等。目前可以应用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方法有ABC成本核算法、平衡计分法等。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杰,屠梅曾,孙大宁.生态型供应链的设计及其管理[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7(3):10-12.

第3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西门子公司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

欧洲西门子集团是大型跨国集团,业务范围涉及能源、电子电气、通信技术、医疗设备等。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额760亿欧元,盈利41亿欧元,全球员工有40.5万。

西门子每年在全球采购130多个大类货物,价值400多亿欧元,超过年销售额的一半。其中约230亿欧元用于采购同工业、能源和医疗技术这三个事业部生产相关“直接产品”,即半成品和和零部件。170亿欧元用于采购集团通用产品,其中信息产品和市场营销产品等“间接产品”采购额为100亿欧元。2008年之前,西门子的供应链是垂直型的,各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供应链。

2008年4月,西门子制定了供应链管理倡议。当年11月,董事会专门设立了负责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服务事务的董事一职,由Babara Kux担任。供应链董事下设管理团队,共有100多名员工,其中的高管包括集团三个事业部的采购总经理、工业财务总监、中国区总裁和英国区总裁。供应链管理团队分为财务、直接材料采购、间接材料采购、战略和计划以及全球价值采购等几个部门。供应链管理团队是集团最高采购决策机构,已成为集团新战略的运营核心之一。西门子供应链管理的口号是更快、更好、更具创新和更环保。

事实上,西门子没有实行完全统一的集中化的采购。集团制定了供应链管理“60—25—20”战略。具体为:

2010年底前全部采购的60%实行统一采购,剩下的各事业部门仍有采购权力,但集团内部形成了集约化供应链管理网络,各采购部门相互协作。中期来看,在新兴市场的采购比例要从目前的20%提高到25%。供应商数量要减少20%。

2009年3月,西门子开始实行供应链瘦身计划,消减了20%的供应商,即74000家企业。集团认为,供应商应该更紧密地、更早地同西门子的产品开发相结合。集团实施供应链管理后针对间接产品的采购实行了集中采购,集中的订单压低了采购成本。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实行供应链管理后西门子采购成本至少降低了5%。

西门子的供应链中有1000家左右的大供应商,他们背后有自己的供应链。这些大供应商可以看作西门子供应链的分链条,因为他们背后又有着自己的供应链。西门子认为,选择分链条要精益求精。当今的竞争已不再是供应商A和供应商B的竞争,而是供应链A和供应链B的竞争。

西门子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中十分重视新兴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西门子在新兴国家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30%,但在新兴国家的采购额只占全部采购额的20%。为了降低成本而增强竞争力,西门子将加大在这些国家的采购力度。中国在此备受西门子青睐,这也是为什么在供应链管理团队意吸收中国区总裁的原因。举个例子。西门子将为中国高铁建造100组列车,其中西门子自己的供货额仅为7.5亿欧元,而中方两家合作车辆厂的供货额将达30亿欧元。

西门子的供应链管理还重视环保内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集团计划到2012年底前投资1亿欧元打造绿色生产。今明两年内西门子将派环境专家检查供应商的环保情况,目标是使供应链每年节能1.7亿欧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50万吨。2010年西门子开发出一套“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网络教程,所有采购经理必须接受该教材培训。当年西门子的主供应商中有953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力自我评估。以中国为例,西门子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为中国供应商举办了首届可持续发展交流会。西门子还为供应商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并经常检查其遵守程度。

给中国供应链管理型外贸企业的启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不可能永远依靠人口红利走低劳动力成本之路。况且中国大陆面临的外贸环境日趋不容乐观,针对中国“双反”案件不断增多,而且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要提升产业结构,努力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即研发和销售。中国要努力发展和促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型企业。21世纪的竞争可能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在的趋势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间正在加快战略联盟的步伐。

大企业要努力优化自己的供应链

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大企业已经有实力进行全球采购。我们的企业要培养世界眼光,不能仅满足于接单—生产—出口模式。从前的“两头在外”的加工模式是当时条件下合适的模式,但只能带来价值链最低的部分,已不能满足外贸企业产业升级的需要。大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采购、供应商选择、运输配送乃至国外销售商选择等供应链环节的研究,努力整合资源。邮政、铁路、航空等具有天然优势的大型运输企业要努力依托自身优势,建设自己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部门或子公司,成为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中小企业要努力融入到全球供应链中

对于中小企业,受自身实力所限,最现实的做法应该是找准市场定位,成为本土大企业或者外国企业的供应链中的一环。争取获得长期稳定的合同,从而确保企业获得规划未来发展的基础。

要下大力气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4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激励;供应商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绿色供应链促使物流企业采用现代化手段。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其成功的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实现了数据的准确快速传递,而且提高了装卸运输、仓库管理、采购货物等处理的自动化能力,从而使订货、包装、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模式。在整体的绿色供应链中,信息的传递量大量增加,反馈信息跟需求信息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的传递,这样的话就要要求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须是畅通无阻的,这就促使物流企业为了给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当生产与流通规模越大时,就越要考虑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此时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管理手段就越重要。

2.绿色供应链可以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消耗。 绿色供应链管理使各个环节都达到优化,用先进的设备让产品和信息在网链间快速的进行流动,以实现最大的程度资源使用和最小程度消耗量和环境污染影响,减少仓库储存和资金使用,大幅度缩短流通路线,进而有效的减少流通的资金费用。“无污染”、“无危害成分”、“无废物排放”贯穿着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始终, 绿色供应链是经济运行和生态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它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和协调发展。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作用

就拿群体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维持这个供应链的最重要的挑战。可持续性供应链关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环境绩效是提高供应链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多年来,西方的一些国家不断的面临从工会施加的压力,工作者请求改进工作环境,提高薪资报酬。但现在,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股东的注意力。事实上,供应链管理企业内管理不同, 原因在于供应链中的委托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委托问题指的是人为了私人的利益而进行低效的管理,从而损失了委托人的利益。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有着自己的利益导向,例如时间和成本, 这可能与绿色供应链发起者的绿色化产品导向背道而驰,导致结果与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目标不符。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委托问题, 链上企业对供应商设置了监督机制,以此提高原材料环保质量和增强供应商环保意识。

三、对供应商的激励机制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只对供应商进行监督还不足以提高原材料绿色化水平,实行必要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原材料环保质量、增强供应商环保意识有着重要影响。供应商对提高产品环保水平的成本比如预防成本、 评估成本等比较敏感, 但是与此同时却没有意识到提高环保水平所带来的优势, 比如降低质量问题、提高顾客满意度等。 如果供应商只关注到增加的成本, 那其努力提供高环保水准的原材料将成为一席空话。本文主要从政府管制、 经济激励、 文化激励3个角度提出了对供应商提供绿色原材料的激励机制, 从而使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得到渗透。

1.经济激励

供应商的质量成本不可能全部得到政府的补偿,这时经济激励机制将会起到协调的作用,供应商将会努力提供满足制造商需求的原材料以避免失去合作的机会。同时,也可以用绩效工资来激励供应商。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增加收益,向供应商支付绩效工资这一措施将有助于供应商努力提高原材料环保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为优化产品质量的付出成本、质量成本都将获得一定数量的补偿,这样会对供应商产生直接的激励效果。

2.技术激励

虽然绿色产品好处颇多,但是生产绿色产品必然离不开大量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企业绿色产品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技术创新相对缺乏, 相关人才较少,为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对供应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鼓励其积极投入到绿色原材料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当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派遣优秀人才对生产技术进行指导,优化生产线,鼓励创新生产技术等等,以此来激励企业发展。

四、结语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绿色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构建是极其重要的,同时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开发的潜力,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中合理有效的刺激性机制,对绿色供应链的有效操作具备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绿色供应链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在1984年世界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各参加方代表一致认为: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各国的企业,企业界必须认识到污染既是一种浪费又是一种生产的低效率现象;同时,企业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人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而企业为了实现永续发展,必须重新定位自己,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文明生产方式,把环境保护融入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去,只有做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确保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科学界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对于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没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需在正确地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精髓的基础上,同时要包含生态环境要素在内加以界定: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既要追求当前利益,也要注重长远发展,采用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和措施,既要顾及市场份额的扩大,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正当利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企业与社会、竞争者、消费者、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衡量企业的标准是经济效益的高低。近年来,在人类饱受了环境恶化之苦后,其绿色意识开始觉醒,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企业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如劳动力、物质设备、各种能源等,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又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现代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其中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所阐述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当代人生存的地球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足发展,须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观,企业管理者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利益、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也是理性的经济体,在自身的生存无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讨论社会问题与环保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说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对于企业究竟如何处理生态行为、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学术界又有很大的分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赞同企业的生态行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居多。因此,企业在追求持久盈利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战略目标的确定

企业愿景和企业宗旨确定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方向,企业的战略目标则是企业愿景和宗旨的具体化,是企业在某一段期限内所要达成的结果,也隐含了企业对某种竞争优势的追求。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在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制定管理目标的第一步,把握好外部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则为正确确定企业的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在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大环境要求与公众的反应,基于生态的视角来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既能培育起当前的竞争力,又能着手谋划未来的竞争优势。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一词最初是由熊彼特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和实现新的工业组合。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则是其永续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源泉。主动开发和采用环保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开展绿色消费,由此,企业得到公众的支持所带来的超价值将使企业永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培养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和永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它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够培养企业员工对高品质的追求,不满于现状,力争向上,保证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发挥。只有那种能够基于生态的视角自觉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尤其是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和永续发展。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例如企业家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企业的战略和各项决策,企业家所起的作用几乎是绝对的,因此企业家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是否主动采取生态行为,影响着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它要求企业界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潮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在经营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采用新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依据。

绿色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因定义者所站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多数学者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在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用、产品的运输和加工以及销售、包装物的选用一直到废弃物的回收等方面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即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产品的设计和采购阶段就已经考虑环保因素,从源头进行把关,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清洁生产等方法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的用户以及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环境问题,以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甚至为零并且将材料的使用最大化。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环境保护的有效管理方式,能使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中寻求对环境友好的方案。因此,要有效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首先在企业内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业要在高层领导的带动下,从各部门的中层经理到基层管理人员都应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为社会和企业所带来的长期回报,积极营造企业的“绿色文化”,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创立企业“绿色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昆玉,覃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绿化的观点[J].科学研究,2002

2.朱永华,吕勇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管理伦理观[J].生态经济,2005

第6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高科技企业 采购

一、供应链管理与高科技企业

美国物流协会给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问题。简而言之,供应链管理是为了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降低系统总成本,而将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物流商到最终用户结成供应链来组织生产与销售商品,并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系统设计、计划、运行和控制等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高科技企业是指那些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高科技产品或大规模运用高科技的企业,例如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设备及制造、通信服务业。高科技企业采购并非只是传统企业采购中的物品采购,还包含为研发新项目、开发新产品、小批量试制新产品所采购的物资,这类物资的采购比较没有规律,采购次数频繁,采购方式复杂;高科技企业,虽然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但都是基于整个行业供应链上技术的变革而变革的,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不会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而结束,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会一直延续。

高科技企业在采购方面的独特特点也决定了其只有将采购纳入供应链管理,才能提升其整体供应链竞争力和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高科技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强烈冲击使企业的市场空间从国内扩展到了国外,高科技企业之间除了在产品的成本、质量竞争之外,还扩展到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竞争上,企业更加注重动态、高效管理手段。

传统采购管理系统的理念是服务内部顾客,没有明确的供需关系,而不直接参与市场的制定和执行。采购关注的是节约短期采购成本,而不重视对公司长远竞争力塑造的贡献,与供应商的竞争多于合作。传统的企业采购管理没有把采购活动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和管理,没有注意到采购活动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外部信息给企业采购带来的技术支持。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信息是单向的,采购部门只管向供应市场传递需求信息,价格最优的供应商提供企业所需的能力,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没有其它的信息与知识交流。因此,传统采购的功能仅仅是引进供应商现存能力,缺乏基于双向信息流和双向知识流的能力创造。企业传统的采购管理系统存在着的不足致使企业寻求一种有效的采购供应链管理,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高科技企业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节约成本、提高自身的生产率,必须树立一种整体的管理观念。供应链管理的独特的管理模式必然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选择。企业十分注重R&D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也注重对客户服务管理环节上的优化。而却忽略了供应链上游的采购管理。高科技企业实施采购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必须在变革和重构其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使高科技企业整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信息顺畅,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图 高科技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

如上图所示,企业要实现上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除本身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之外,同时需要得到供应链上各供应商的支持和配合。此外,为了有效实施供应链采购,企业还必须做一些信息基础建设、物流基础建设及库存基础建设工作。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对供应和采购双方是典型的“双赢”:对于采购方来说,通过供应商信息库,得到所需采购产品的最合适的供应商,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在获得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通过采购产品信息管理,与供应商保持及时沟通,还能取得产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对于供应方来说,在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由于同采购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能更好地了解采购方的需求,改善产品生产流程,提高运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比传统采购模式下更高的利润。

高科技企业实施采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1)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关系,就保证了供需双方能够有合作的诚意和参与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2)高科技企业可以实现从内部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变复杂的外部环境。(3)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联合是一种跨越组织边界、资产边界、职能边界、业务边界、经营边界的目的性很强的、以某一订单或合同为合作事件依据的动态性的自适应性组织,因而能产生来自企业却高于企业的供应链价值。

三、简要结语

高科技企业对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合理运用可以为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采购管理系统不仅高科技企业可以运用,我国一些具有采购复杂性特点传统企业也可以很好地借鉴。供应链管理应用于高科技企业的具体实施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千里编著:供应链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版

[2]朱小晖著:企业采购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第7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16-01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丰富产品的同时也导致了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使得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来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降低制造业对环境的负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来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换言之,就是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是何等重要以及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所在地区、国家乃至其消费者的环境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针对目前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意识相对国外发达国家企业而言还非常薄弱,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求生存或艰难维持发展阶段。在这种环境意识相对较低、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对环境管理给予应有的足够重视。而且,大多数环境管理需要企业前期的投资较大,而投资回收的期限却较长,因此很难在短时期见到经济效益;另外,实施环境管理所带来的效益部分是隐性的,很难引起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本文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管理专家意见,找出可能促使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希望为推动中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这不仅可以使企业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对保护我国环境和实现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绿色供应链概述

1、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各个环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用户)联系起来的全过程集成化管理。它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将产品送达顾客,但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忽略了其相关行为对环境引起的危害。目前,由于政府的法规和日益强大的公众压力,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投入的减少,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防止企业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消耗人类社会的有限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

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各个成员必须实行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减少或消除对生态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供应链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绿色采购管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绿色营销。其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和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企业内部绿色管理。这些内容的共同目的是从整体上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二、从理论上探析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企业环境管理有被动和主动两种激励因素,主动激励来源于构建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被动激励来源于政府和立法部门。二者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矛盾交织的融合与相斥的态势,表现在实际运行中既有激励作用,又处处存在发展的障碍。

1、激励性因素

(1)市场压力:最终产品的消费者是绿色供应链的原始发动者,消费者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并且显示了对环境友好公司的偏好。尽管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注意到环境系统将给其带来商业收益,但是市场将迫使其改善环境管理绩效。

(2)风险管理的需要: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避免因为政府规制等因素所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或是因为市场竞争要素变化而失去竞争优势的风险等。不仅如此,绿色供应链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

(3)政府激励:根据德国和荷兰的经验,政府政策对绿色供应链的推动有以下三种功能:改变消费者需求;关闭产品链;使产品设计绿色化。通过直接制定法规、经济激励等手段,改变供应链上各方的激励因素,促进绿色供应链的发展。

2、障碍性因素

(1)成本:由于采取更有效的环境措施而使得成本上升,是企业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要增加投入资本,使得成本上升,收益短期内得不到回报,是许多企业不采用绿色供应链运营的制约因素之一。

(2)信息披露障碍:绿色供应链的运营往往要求其成员提供有关环境因素的信息,这一要求导致供应商将要面对来自客户大量而频繁的审计和问卷调查,不仅可能造成企业与客户因繁琐的报告要求导致沟通的冲突,而且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及商业机密存在曝光的危险。

(3)技术障碍:对各行业而言,实施绿色供应链对技术的要求不同。为了满足减少有毒物质的要求,许多供应商经常发现他们难于找到替代材料, 或替代材料无法实现相同的功能与绩效,这客观上为绿色供应链的推动制造了障碍。

总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由激励性因素和障碍性因素构成,我国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够高效运营,创造最大价值。企业要与各相关部门合作,努力创造出经济、高效的绿色供应链条,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艳梅.浅议绿色供应链管理[J].经营管理,2006(13).

[2] 吴清一.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第8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 福利经济学 绿色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福利经济学作为“研究增进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的一门学科,可以很好的对供应链中的新型产物――绿色供应链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外部成本分析

1.环境问题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是典型的福利经济学的外部性问题。环境成本对生产经营者而言,是一种社会成本和外部成本。现代社会中的企业,基于企业内部收益计算,把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作为自己的活动目标,因此,如果没有外部的强制性措施,企业无偿使用及破坏自然环境资源、随意排放废弃物的行为,就造成福利经济学所称的外部不经济。

2.庇古税的产生

伴随外部性影响的揭示,企业行为外部不经济性的治理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污染者付费原则”,即企业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庇古早在1932年就提出了“外部成本内在化”的经济理论,他认为:工厂的污染成本没有构成生产成本,而是社会成本。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会按照边际收益和不包含社会成本的边际生产成本的交点来决定产量,这样的产量必然大于考虑了社会成本时的产量,导致了排污量的增大。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只有政府干预才能将社会成本加入到生产成本中去,迫使企业考虑到污染对社会的危害。由代表政府的权威机构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并据此征收税或费,这就是“庇古税”。

3.科斯定理的运用

科斯定理是指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即将造成负外部性的企业与受害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以使负外部性内部化,从而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主要是使污染者在“停止污染”与“继续污染向受污染者购买污染权”之间进行选择。较多的依靠政府干预的庇古手段,容易导致“政府失灵”,而按科斯定理来看政府仅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不必直接介入市场。因此,从效果的可靠性、公平性、持续性和经济手段的调节灵活性来看,采用科斯定理的产权协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现阶段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与实用性。通过分析可知,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通过每个处于供应链的上中下游的企业自觉地行使职责,极大地减少了排污交易成本,最终达到了福利效用最大化。

三、绿色供应链各环节的福利效用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通过降低环境风险和提高生态效率以取得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双赢管理模式。企业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与供应商、销售商等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在满足社会要求和环境法律等前提下,通过提高个体的福利程度来为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带来效益。

1.绿色采购

从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角度来看,它属于企业绿色原材料创新。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采用绿色环保的原材料提高了企业的福利效用。拥有了绿色环保的材料,今后在销售中就拥有了长久的市场竞争力,生产企业的员工也可在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下进行生产运作,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保持愉悦的心情进行工作,这也就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个人福利的增加,即精神福利的增加。

2.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提倡废物利用、可回收设计技术,将3R(Reduce,Reuse,Recyling)直接引入产品研发阶段。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在于彻底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方式,代之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策略。设计中的绿色是必不可少的,获得了顾客的长期信任,就可进行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员工和企业的福利水平自然有所提高。

3.绿色物流

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产生,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物料和产品的泄露,这些都对环境产生影响。成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都要求有绿色的物流,使物料和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物流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好的物流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节省原料的耗用和降低成本,达到福利效用的最优。

4.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的着眼点在于绿色资源的开发、寻找节省能源的途径和生产工艺、对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绿色营销知识的训练和吸收等方面。企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新科技、开发新能源、取得绿色标志、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和扩大知名度。绿色营销也涉及了整个社会福利和企业福利,对废弃物的回收大大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不仅给当代的人们带来了可生存的环境,而且也给子孙后代造福,使得社会、企业效益有了大幅度增加,真正实现了双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供应链中的企业持续不断地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而获得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增加企业和社会的福利效用。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拥有绿色创新意识和精神,以及政府的相关制度的支持和保证,在绿色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地一起努力下,实现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范文

摘要: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被严重破坏。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忽略了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许多企业缺乏对绿色供应链的认识、技术欠缺、实施绿色供应链投入资本高等原因,阻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本文从供应链的利益分配出发,考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绿色度评价高低,对Shapley值法的结果进行调整,以实现对企业绿色供应链战略实施的激励。

关键词 :供应链;绿色度;shapley 值法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也急剧增加,这导致了对资源的过渡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未来。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以后,绿色壁垒阻碍我国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极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传统的供应链研究都是基于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的研究,却忽略了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阻碍了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企业中引入并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战略是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与环境危机、提高中国企业形象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有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如惠普公司、通用电气等都成功引进了绿色供应链战略,并且成功把绿色意识渗入到企业文化渗透,进而影响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影响每个员工的思想,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形成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局面。但多数企业仍然对绿色供应链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缺乏相应的技术导致绿色供应链无法实施。因此,需要在激励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方面建立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来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绿色供应链研究和分析阻碍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借鉴绿色度的概念和绿色度评价方法,提出从利益分配角度制定激励机制,对绿色度评价高的供应链成员企业给予奖励,对绿色度评价低的成员企业施予惩罚,促使企业改善自身环境效益、提高自身绿色度。这一分配方案较好的解决了绿色供应链战略实施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企业实施供应链战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绿色供应链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在20 世纪80 年代被提出以后,企业家们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致力于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供应链的潜在性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忽略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美国科学基金资助下,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并与1996 年较早的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美国克拉克大学的Sarkis指出绿色供应链包括如下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物流和采购、物料管理、外部物流、包装和返回物流①;Berman 则是在供应链模型中注重考虑环境因素,提出了更广泛的供应链设计模式,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对供应链管理,他提出了一些新的经营指标,包括资源回收率(material recovery rate)、核心回报率(corereturn rate)、废物比(waste ratio)、生态有效性(eco - efficiency) 等等② ;Handfield 和Nichols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绿色供应链是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同商品及信息的流动和转移相关的所有活动,物流和信息流都是贯穿与供应链的上下游③。但斌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④。

李向东,阎洪等研究提出,通过供应链上战略伙伴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及利益共享。企业间可能做到在经济利益及环保效益的双赢。并对两家公司GMI(Giant MotorProduction Co. Ltd) 及SMP(Simon MagnetProduction Co. Ltd)的合作进行了分析,为建立一般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模式⑤。而汪应络、孙能民等则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系统的观点与集成的思想出发解决制造业与环境之间冲突的有效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认为共生原理、循环原理、替代转换原理与系统开放原理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理⑥。朱庆华在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中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意识与能力、财务绩效和成本、供应链影响与政府法规等。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政府法规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制约影响最大,企业内部的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⑦。

二、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障碍

通过调研发现,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认识

大多数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认识薄弱,他们还传统的认为实施环境管理就是增加成本、浪费钱财,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使有些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考虑了环境影响,也仅是迫于公众或法律压力,简单的采用末端治理方式,显然这不能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化。他们仅仅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没有从战略高度去看待绿色供应链管理,没有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会使资源的利用率更高效,不断能保护环境,还能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形象。

2.绿色供应链的技术欠缺

先进的生产工艺、污染处理等技术是企业成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件。绿色供应链要求企业自主创新、精益求精,在产品设计、采购、工艺、外包装、回收的各个环节都要绿色化,把“绿色”思想注入到企业文化,对生产技术全面“绿化”。对于我国许多技术薄弱的企业而言,即使有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想法,由于缺少先进技术的支撑,也变得有心无力。

3.市场规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目前,我国的市场规制尚不健全,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较轻,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现有的排污费的收费标准远低于污染的综合治理费用,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能促使企业倾向于缴纳排污费而不是治理其污染。另一方面,我国缺少推动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激励机制,企业缺乏实施的动力。

三、基shapley 值法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

1. Shapley 值法

Shapley 值法在20 世纪中期ShapleyL S为了解决n个人合作对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数学方法。当人们的利益活动为非对抗性时,合作的人数的增多不会引起经济效益的减少。这样,全体n个人的合作将带来最大效益,Shapley 值法是分配这个最大效益的一种方案,其定义如下:设集合I={1,2,…,n},如果对于I的任一子集(表示n个人集合中的任一组合)都对应着一个实值函数v(s),满足:

称[I,v]为n人合作对策, v称为对策的特征函数。

用xi表示I中i成员从合作的最大效益v(I)中应得到的一份收入。在合作I的基础下,合作对策的分配用x=(x1,x2,…,xn)表示。显然,该合作成功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φi(v)表示在合作I下第i成员所得的分配,则合作I下的各个伙伴所得利益分配的Shapley值为

其中Si是集合I中包含成员i的所有子集,|s| 是子集s 中的元素个数,W(|s|)是加权因子。v(s)为子集s的效益, v(s\i)是子集s中除去企业i后可取得的效益。

Shapley值法是解决n个人合作对策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马士华等研究讨论Shapley 值法后,根据供应链的运行特点把Shapley值法用来分配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合作收益。考虑到技术创新对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性,进一步的对收益分配的结果进行再调整,对技术创新贡献大的企业进行激励,反之则惩罚⑧。

Shapley值法是根据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实际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的,而不是以初期投资额进行分配。投资额的大小并不能决定供应链联盟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是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综合实力上。用Shapley值法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与合理、“多劳多得”,避免了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现象发生,比起仅按投资额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更有效率,更易于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

但Shapley值法进行利益分配的方法也存在着缺点,例如它忽略了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在激烈的市竞争中,收益是与风险并存的,而在供应链联盟中,每个成员企业所承受的风险也各不相同。对于承受风险较大的企业,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才显得更加合理。由于篇幅问题,本文对风险因素不作考虑。

2. Shapley 法值调整

近几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等的相继颁布,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焦点,许多和“绿色”的工艺技术、管理方法等迅速发展。然后,到现在对于“绿色”还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确定“绿色”是一个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徐团结等在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时提到了“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度”这一概念。“绿色度”可以定义为绿色化的程度或与环境友好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是可持续发展度,它表示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和谐统一程度的量化或定性。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对环境、源等的负面影响越小,则“绿色度”越大,反之则越小⑨。

唐凡汪等通过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环境评价指标、资源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运营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技术评价指标六大子指标⑩,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由于各个供应链所在行业对环保的要求程度不同,在供应链契约中我们设定一个各企业可以接受的绿色激励指数k(0<k≤1),对环保要求高的行业激励指数较高,相反地,对环保要求不高的行业的激励指数较低。在Shapley 值中,是默认了各企业的绿色度都相同的,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本文根据各企业的绿色度评价高低对Shapley 值利益分配进行调整的,对绿色度高的成员企业多分配一些利益,对绿色度低的成员企业少分配一些利益,使得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都有动力去提高自身的绿色水平。对于绿色度的评价,本文借鉴唐凡汪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各企业的绿色度进行评价。

设企业i的绿色度为qi,那么该企业的绿色度在整个供应链所占比重为qi/ Σqi ,据此对各企业的收益调整为:

φi(v)&acute; =φi(v)+ k × Σφi (v)× (qi/Σqi -1/n )

故当qi/Σqi >1/n 时,企业i将因绿色度高而获得额外的奖励;当qi/Σqi <1/n时,企业i会由于绿色度低而受得处罚;当qi/Σqi =1/n 时,该企业既不会有奖励,也没有处罚。显然, 这是一个零和博弈,获得奖励的企业所获利益刚好等于受罚企业的被罚利益,且Σφi (v)&acute; =Σφi (v)=v(I)。

3.数值举例

在这里举个实例来说明上述修正算法的应用。

在Shapley值法模型中,I可看成包含n个企业的一条供应链,S为I中若干企业合作的子集,Si是I中包含企业i的所有子集,V(S)为子集产生的效益。V(S/i)是在子集s中除去企业i时将会产生的效益。

假设在一个由A、B、C组成的供应链中,各企业各自独立经营获利为10,A、B合作获利为30,A、C合作获利为20,B、C合作获利为15,三企业合作获利为50。根据Shapley 值的算法,我们可以算出不考虑绿色因素下各个企业的收益φA(v)、φB(v)、φC(v)。

在Shapley值法的分配方法中,v(S)表示有i 企业参加供应链合作所产生的获利,V(S/i)表示没有i企业参加供应链合作时所产生的获利,那么v(S)-V(S/i)表示i企业对供应链合作的贡献。加权因子w(|s|)取决于此供应链合作s的企业数。

供应链合作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合作方式,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绿色度的增加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绿色度的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对Shapley值法的分配结果进行调整,来实现对供应链中企业提升绿色度的激励。

接着,我们需要根据各企业的绿色度对利益再分配。设激励因子k=0.2,A、B、C的绿色度分别为1.2、1.1、0.9。根据公式φi(v)&acute;=φi(v)+k×Σ φi(v)×(qi/Σqi -1/n)

可以计算得:φA(v)&acute;=20.417,φB(v)&acute;=17.604,φC(v)&acute;=11.979。

通过以上计算得:φA(v)=20;φB(v)=17.5;φC(v)=12.5;φA(v)&acute;=20.417;φB(v)&acute;=17.604;φC(v)&acute;=11.979。我们对比数据后发现:A企业的利益再调整后多了0.417;B企业的利益再调整后多了0.104;C企业的利益再调整后少了0.521。这是因为A企业与B企业的绿色度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得到了奖励,而C企业的绿色度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受到了惩罚。这样的结果将促使这三个企业为提高绿色度做更多努力,以得到奖励或者避免受到惩罚。

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至今尚未成熟,但许多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为企业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提升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绿色供应链管理对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企业观念、技术、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顺利在企业中实施。

本文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对Shapley值法运用于供应链利益分配的结果进行调整,以实现对企业绿色供应链战略实施的激励。这一分配方案较好的解决了绿色供应链战略实施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企业实施供应链战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引文注释

①Joseph Sarki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business prac?tic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8,107: 159 -174.

② Berman,B. M. Designing the green supplychain [J].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9,12 (4): 332-342.

③Handfield R B. Green supply Chain: Best Prac?tices From the Furniture Industry ProceedingsAnnual Meeting of the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USA.1996(3):1295 -1297.

④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40-42+4.

⑤李向东,阎洪,叶润强. 建立绿色供应链中的协调关系[J].软科学,2001(04):66-69.

⑥汪应洛,王能民,孙林岩.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3(11):82-87.

⑦朱庆华.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2):83-87.

⑧马士华,王鹏.基于Shapley 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04):43-45+49.

⑨徐团结,王硕,潘海青.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绿色度评价[J].巢湖学院学报,2006(0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