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学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在中国享有如此荣光,已经有100多年了。1923年,在为著名的“科玄论战”做总结的时候就写道:“这30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不唯科学如此,高举科学大旗的人也感染了轻慢的态度,“科玄论战”中科学支持者的代表人物丁文江就把他的对手蔑称为“玄学鬼”。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科学(Science)源于西方,这两个字也是一个经由日本转手进来的外来词。探究其本意,有广义的科学和狭义的科学之分。从中世纪到启蒙时代,任何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都可以称为科学;如今,科学仅指基于科学方法获取的知识。科学方法包括若干基本准则,如通过观察、假设、实验、再观察进行研究的经验原则;依赖精确测量的数量原则;将事物的因果关系抽象化,并使之可以重复验证的机械性原则等。根据研究方法的界定,现代科学便有了明确的边界,不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知识构成了“非科学”(Non-science)范畴,如通常被归入人文学科的知识就是非科学的。
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被称作科学主义(Scientism)。美籍华人学者郭颖颐为,科学主义者并不都是科学家或科学哲学家,所以科学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在与科学本身几乎无关的某些方面利用科学威望的一种倾向。1960年代以来西方的科学哲学研究,开始着重反思科学的局限性和科学的失当,科学主义逐步演变为一个贬义词。
如今回头看上个世纪初叶中国知识界的那场论争,我们不得不承认张君劢等人在科学与人生哲学之间划分界限的努力是正确的,而丁文江则可以被视为一个典型的科学主义者。但在“科玄论战”过去近一个世纪后,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质疑的权威性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做“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可能更恰当。
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现代定义的科学方法。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内证式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治疗方式故而是难以复制的。中医的精妙正是体现在对看似相同的病症的不同处置方法上,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167例,共使用98个不同的处方。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且让我们回到现代科学的定义,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关键词:函数列 正则性 级数 极限
中图分类号:D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246-02
数学分析是近代数学的基础,是大学应用数学、信息计算科学和统计分析等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课程。数学分析中几乎所有的概念都离不开极限。因此,极限的概念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极限的存在性和求极限问题是极限理论的基本问题。在数学分析教材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数列极限、函数的极限、数列极限的存在性及其求法以及函数极限的存在性及其求法等,见文献[1]。在该文中,通过引进正则函数列的概念,给出求数学分析中一些典型级数的极限的一种新方法。
1 正则函数列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引进正则函数列的定义,并且给出函数列为正则的充分必要条件。
定义1:设是定义上的函数列,
(1)
是可求和的数项级数,其部分和为并且作级数
(2)
若对于每个,级数(2)是可求和的,其普通和为,并且当时,向量值函数收敛于,则称级数(1)按函数列是广义求和的,称为级数(1)关于函数列的广义和。
定义2:设由函数列如上给出一个广义求和法,若每个可求和的数项级数也是按函数列是广义求和的,而且广义和等于普通和,则称函数列是正则的。
根据文献[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定理1:设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列。若函数列是正则的,则
(1);
(2);
反之,若函数列除了满足(1),(2)以外还满足
(3)对任意,存在常数,使≤,则函数列是正则的。
定理2:设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列。若函数列是广义的,则
(1);
(2);
反之,若函数列除了满足(1),(2)以外还满足
(3)对任意,存在常数,使≤,则函数列是正则的。
2 数学分析中一些典型级数的极限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用函数列的正则性来讨论数学分析中的一些典型级数的极限。
例1:设,都是数列,并且满足
;
(2);
(3)当时,级数收敛,当时,级数发散,则级数当时收敛,并且。
证明:由条件(2)与(3)可证,当时,
级数收敛。根据级数的乘法规则,我们有
=
如果令,则,
又令,,,则满足
(1);
(2);
(3)对任意,
因此,根据定理1,函数列是正则的,
从而
故。
例2:若,则证明
。
证明:的幂级数展开为,若令,则满足
(1);
(2);
(3)对任意,
因此,由定理2,函数列是正则的,即
故,
运用函数列的正则性,我们可以讨论类似的很多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参考文献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 [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 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 [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 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一、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意义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强调因地制宜,对设计场地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在原始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园林技术施工与设计,把与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作为主要追求,把设计理念和自然环境作为一个主体进行融合,这是现代园林施工建设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师不能刻意地对园林施工场地进行改造,而要在原有场地的基础上用自己专业的眼光、独特的环境理解和分析能力挖掘场地本身具有的环境特性,对其中能够应用于景观设计并且对景观设计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加以合理的利用和改良。其实,发现和认识的整个过程也是提炼设计者设计技术、强化设计者设计动力、增加设计者设计灵感的主要途径,让园林设计艺术最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现代园林设计更注重设计整个空间,园林景观实体主要由元素构成,整个设计空间由实体构成,而人们往往忽略空间的整体构造,实体相对来说更受观赏者的青睐。以往,设计者在进行方法设计时对硬质实体景物的关注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软质的实体景物构成,设计师不够重视整个空间的整体延续情况和构造情况,更不关注空间有多大的延伸度,这对实体空间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注重空间和实体,设计师在对整个自然空间进行强化的过程中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这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大意义。
二、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基本方式
1.时代精神的演变
1850年以后,美国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但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独特的园林设计风格。每一次运动都会对时代产生一定影响,“城市公园运动”也是如此,在技术得以进步的前提下,它成功定位了现代园林艺术的相关设计。这个定位使园林艺术不仅能够在贵族和皇族中得到应用,还致力于为普通百姓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便利,让这项技艺得到了彻底的开放和发展,为现代园林艺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古典园林在向现代园林不断演化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创新和解放,首先是进行了空间的解放,然后景观也得以解放,最后对地形和地理环境的要求也进行了解放,不仅其内涵得到了深化,外延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展。园林艺术不仅体现在对中庭和道路的建设和绿化方面,还体现在对整个城市的设计、大型文化广场的设计领域之内,江河湖畔的景观建设也需要应用园林艺术和园林施工建设。现代园林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针对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特性,并具有公共性的特性,这几种特性相互融合,构成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技术的基础。
2.现代技术的促进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建设超自然的技术奇观成为可能。科学技术使我们的造景方法和造景素材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成就了另外一种美学观念(景观技术美学)。古典园林限制了园林艺术对基本景观的表现高度,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园林景观在建设上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让园林建设有了新的素材,对园林建设的方向也有了新的定义。从一个更加积极的角度来看,现代景观虽然承袭于传统景观,有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之分,但是现代高科技的造景素材成功地把这两种景观进行了区分和进一步定义。传统园林把石景和柱廊归类于硬质景观的范围之内,将草坪的栽种和各种植物的栽培归类于软质景观。现代景观设计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之上,将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定义进行了深化和进一步的扩展,使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一般的定义来看,不锈钢、玻璃、混凝土之类的建造景观的基本元素被归类于硬质景观元素之中并被大量地应用。混凝土的作用比较明显,取代了传统的硬质景观,可塑性非常高。玻璃的功能也比较强大,具有创造空间和进行创意性表现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对情景有更多认识和想象的空间,丰富了园林建设的基本内涵。不锈钢精致和简洁的特性让我们在体会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对精美的环境有了较为突出的感受和体会。众所周知,自然是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艺术的灵感源泉,然而,自然环境的变化速度相当快,季节的变化、生命的变化、江河的变化都是自然最美的表现时刻,但是这种变化大多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完成的,所以要把握其特色相当困难。古典园林建设由于人们思想的局限性和技术问题,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更多秉承着顺其自然的原则,其欣赏价值是有一定时效性的,而现代园林景观技术在美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之下,可以创造更多超自然的景观现象,让园林艺术的观赏过程不局限在某一个季节或者某一个生命阶段,而是能够长久存在。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技术是时展过程中较为特殊的技术应用形式,它的意义并不是在技术这个环节上,而是着重把握生态观念,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积极反应。
3.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
传统留给我们的艺术遗产非常丰富,许多都具有时代意义和珍贵价值,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空间。对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遗产进行优化和融合,使其适应现代的基本时代精神,增加更多的现实意义,这样就为实现景观的艺术逻辑提供了必要基础。1890年后期,凡•高对色彩进行了进一步的解放,让绘画从现实中脱离出来,1900年以后的一段时期,色彩在野兽派的影响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随后立体派让艺术的形式得到了解放,还有更多的流派让艺术趋于两个层次的分别:第一个层次是抽象艺术潮流,第二个层次是超现实主义潮流。20世纪60、70年代的园林景观艺术受到后现代艺术形式和特色的影响,极简主义在很多艺术表现形式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就像现在流行的大地艺术,单一的艺术思潮很难撼动整体景观的艺术效果,在多种艺术的交叉影响下,园林艺术的风格也趋向于多元化,呈现的风格也越来越复杂,对影响园林景观艺术的各种风潮和思想进行明确的定位相当困难。但是时代需求和人们的思想会发生变化,所以,丰富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提供的需求是建立在人们艺术思想发展的基础上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由地进行园林艺术建设。
三、结语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改变了不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科技伦理危机逐渐引起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反思:科技究竟是什么?怎样正确发展自然科学技术?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对于这样的问题与西方文化相比则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出发对科学的实质进剖析,结合现今存在的科技伦理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科学研究发展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科学技术,传统文化,道家
一、前言
长期以来,科学这个概念被一些西方的科学哲学家弄得极端复杂,甚至玄而又玄。他们按照西方科学走过的道路和现代科学的模式,为怎样才算科学提出了很多条件,声言唯有满足其规定的条件,如必须采用封闭式的实验方法、推演的逻辑方法并能以数学的方式表述,必须建立明晰可靠的因果关系,甚至还要能够“证伪”,等等,才够得上是“科学”。其实,他们是将科学与科学方法、科学与科学形态混淆起来,其结果是以崇尚科学的名义给科学带上枷锁。方法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创造的,是从属的。科学形态则由所用方法、认识水平和所把握的规律的形态来决定。而实际规律的形态与其存在层面的特性相对应,随其存在层面的不同而各异。因此,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会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会因认识领域和认识层面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运用某一种方法只能进入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个层面,而不能进入所有的领域和层面。世界上没有万能的认识方法和可以包容一切的科学形态,却存在着无限多样的领域和层面。所以,如果以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作为科学的标准,必定束缚科学的手脚,拘囿人类认识的视野,也不符合人类(包括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
科学是文化的一个门类,唯有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来定义,才能抓住科学的本质。事实上,一切文化门类,无论大小,如语言、哲学、宗教、政治、文学、艺术、法律、饮食、服饰、房屋……都只能用功能和作用来定义,而不能以方法和形态为标准,否则人们(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就无法沟通,同时也会陷入荒唐!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是认识,是获得正确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认识活动,以及经过这样的认识活动形成的知识体系。人类利用这样的认识成果指导实践,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理解科学,才符合科学的本质涵义。
用“做什么”而不用“怎么做”来定义科学,将科学从处于当今强势地位的方法和形态中解放出来,强调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门类,于是就会顺理成章地承认,世界上各大成熟民族和地区必定有自己的科学认识的历史。因为科学作为认识活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特有方式,为各大民族所不可缺少。因此,中国历史上那些揭示了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理论毫无疑问都应当作为科学来对待。但是,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大家知道,随着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而与中医不断碰撞。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倡用西医和西方近现代科学发掘、整理和提高中医,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也试图用现代科学解释经络等中医理论,令人惊讶的是,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竟然毫无实质性成果。就是说,用西医和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不能揭示中医学的知识系统。这一情况显然不可小觑,如果站在西方科学发展的立场,它实际可以看作是一场空前巨大的“科学危机”。一方面,中医学有不可否认的举世皆知的临床疗效,而且其中有很多疗效为西医所不能取代;另一方面,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确与西方现代科学格格不入,不能对话。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正确的出路应当是,重新审视和修正现今某些通行的原理、原则,充分考量中国传统思维的特殊性和中国科学曾领先世界千余年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进而从这一“危机”中引申出一个结论:原来科学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中国科学传统与西方科学传统是两个源,两个流。
二、现代科技伦理危机
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强势地位已不可动摇,科技每前进一步,人类社会也随之迈进一步。借助科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人类沉浸于征服自然科技的喜悦之中。然而,科技在强大的过程中,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暴露。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让人们无所适从。科技不仅仅成为“生产性”力量,它也成为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力量,成为造成种种危机力量的源泉。人们也从没象今天这样对科学技术发展充满恐惧和不安,核技术具备彻底摧毁我们赖于生存的星球的巨大破坏力,克隆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给人类伦理道德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还有诸如军备竞赛,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等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全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具有杀伤力的先进武器不断问世,加大了现代战争的破坏力,这使得人毁灭人自身成为十分现实的威胁。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社会伦理的颠覆,引发社会和科学失范行为的频繁发生。科技自身蕴含的巨大物质利益使得某些人明知研究、使用某些科技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机,在物资利益的驱动下,仍以身试法,而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而某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如克隆人、器官再生、转基因食品等,人们无法预料这些科技成果的运用会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造成普遍的社会道德困惑。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土地的过度耕种、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草原的过度放牧、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耕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在极大地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和毁坏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高度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近代科技发展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社会危机: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存活率提高,人类寿命延长人口数量不断膨胀,而全球耕地的减少,粮食的短缺,使得生态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大大超出了自然的再生能力,近几十年来,煤、石油、淡水、耕地等资源日显紧张;在科技对自然的过度干预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森林的毁坏,土地的荒漠化威胁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这种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已预见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最后,从人自身来看,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作为主体的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科技为人类日益舒适的条件,人类常常过分依赖科技的成果,导致各种现代病的迸发。人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机器大生产中被逐步削弱,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科技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全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见证了现代机器对人类的挤压。科技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这一主旨,而导致人类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背离科学本身的初衷和指向,成为人类自身创造出来却又无法掌控的“魔力”。自近代科学以来,科学科技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飞速增长,与此同时,道德伦理却发展缓慢滞后。没有伦理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而没有科学的伦理是空白的,现代文明社会应当是科学技术和道德伦理的和谐发展,背离了伦理的科学带给人类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不可控制的恐慌。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科技行为进行伦理约束和对科技运用进行道德限制,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科技观点
3.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研方法论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亨延顿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黄抗生,2001)。这几个学派基本上从两个角度去定义现代化:一是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定义。塞缪尔·亨延顿教授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李秀林等,1990);二是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人把现代化作为结果或目标来定义,杨豫教授指出,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它广泛涉及到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农业现代化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的特点提出,基本上也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定义。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舒尔茨的理解,其应被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西奥多·w·舒尔茨,1987)。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有传统性的合理继承与发展,又具有现代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特质。
(《中国农业经济学》编写组,1984);4.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管理农业,要求具有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章宗礼,1980);5.从系统论的角度把农业生产看成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组合成的综合系统,正是这三个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农业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才得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这三个系统的最优化10.在当前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分散经营情况下,农业现代化应是人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及组织系统的现代化(张琦,1990);11.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形式,必须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贯穿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应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武装设施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田魁祥等,1998);12.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技术、生态在内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作用结果的表现,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表现(谢永良等,1999);13.从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考察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应该最终由人进行,而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因此,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其自身的关系(简小鹰,1996);14.现代农业应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所以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关系中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农业(施德堂等,1999);15.农业现代化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商品性农业产业,其一般特征是,普遍使用现代化的工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很高的土地生产率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普遍实现了农业的企业化管理,相当多的产品和行业实行了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有很高的商品率、总体效率和经济效益(牛若峰,1999);16.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现代化(张仲威,1994);17.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市场化的农业运行机制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顾益康,2001)。
上述观点表明,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明显不同,截止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概念仍缺乏一个规范、统一的认识,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20世纪50---60年代,以“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这种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几个“化”的定义,只看表面现象,根本没有把握住农业现代化的本质。20世纪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即改革开放的初、中期,思想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即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态科学、系统科学、生物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在三个方面:第一,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第二,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第三,认为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发展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以区别于以往农业现代化等同于“石油农业”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被理解为商品化、技术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等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这是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比前两个阶段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但实际上是讲农业经济现代化,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孤立地从农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靳相木),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孙金荣),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钱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吕天军等,2000)。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笔者认为,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的标准
综合中外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大致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组织化、观念理性化、活动协调化、交往开放化、城乡一体化、环境平衡化和时间动态化(杨万江等,2001)。可以肯定,上述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农业现代化,只是其适用的范围相对缩小而已。
三、农业现代化的特性
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来看,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应特别关注农业现代化的以下特性;
1.动态性。现代化农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因而作为动态历史进程的农业现代化,只能有阶段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阶段,才能正确判断社情、民情、区情等的特殊性以制定正确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2.区域性。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各国的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不同,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生产要素和技术时必须加以改造,以适应本国农业生产的实际。
一、广谱哲学为实现传统哲学的现代科学形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般来说,哲学是一个纯粹观念性、思辨性的学科,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它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普遍规律上,但传统哲学的表现形式确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即自然语言含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思辨思维的某种神秘色彩,这是导致哲学史上对许多命题长期论战不休的重要原因之一。近现代以来,许多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曾试图运用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工具来改造传统哲学的形式,但由于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和视野的限制,这些尝试终未成功。这是因为这种“改造”使哲学变成了实证科学,丧失了哲学的根本性质,离开了哲学的“谱”,并因而招致了许多哲学家的批评。张玉祥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认真吸取了历史上在哲学科学化、规范化间题上的种种教训,鲜明地提出了“广义公理化、广义模型化、广义数学化、广义程序化”的“四化”标准,充分吸收和扬弃系统科学、泛系方法论与现代结构类数学(集合论、图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等)的新成果,使广谱哲学奠基在极其宽厚的科学和数学基础上,初步成功地实现了哲学“四化”的目标。
从常规科学的眼光看,很难想像迈出这一步的困难有多大。精通数理自然科学的人都知道,对于实际的工程技术问题,可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计量或模拟的问题,模型化、数学化与程序化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对于像哲学思想、民间谚语中的哲理、一般事物的哲学、绝大多数人形成的思想共识等等纯粹思想性、无法直接度量与操作的东西要实现这几“化”,确有天方夜谭的感觉。至于公理化则一般要到一门数学或精密自然科学成熟到很高的程度才能进行,而哲学还处在不同学派的经常争鸣之中,要找出公理化方法要求的无争议的原始概念和不证自明的公理是无法想像的。广谱哲学的首要的或关键的一步是她针对传统哲学的现状和实际,把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狭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与程序化的概念拓展到含义极其广泛又相对确切的水平上;特别是她找到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泛系方法论这样一个可模拟一般事物机理的锐利武器,从而使哲学的现代科学化这样一个“神话”成为现实。
二、广谱哲学转变了哲学的传统思维方式,为沟通当代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建造了一座宽阔的桥梁
广谱哲学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模型和方法来模拟和描述哲学问题,这种模拟和描述,不是一个单纯的、外在表现形式问题,它的触角所“伸入”的是哲学问题的内在结构,因而它改变的就不仅是哲学问题的描述形式,而是哲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哲学思维要求对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要从宏观整体上去把握,要抓住“主流”,但对于一般的而非特殊的、任意的而非具体的社会历史,什么是“宏观整体”?什么是“主流”?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抓?传统哲学没有进一步的、可操作的方法论,它仅仅是提了一个要求而已。广谱哲学则提出了形式具体的“历史望远镜理论”,它为“历史望远镜”下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结构化的定义,并为如何使用“历史望远镜”制定了一个不失普适性而又模型化的五步观测程序。这就把哲学家们纯粹定性的、观念的、思辨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可观察、可控制、可模拟及可运作的思维方式。 毫无疑问,广谱哲学所实现的这种转变,为沟通当代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建造了一座可双向交流的宽阔的桥梁。人们知道,早在黑格尔哲学在德国和欧洲广泛传布的鼎盛时期,著名生物学家施莱登、大数学家高斯等一大批自然科学家和数学家都曾经对黑格尔的思辨体系表示了深深的厌恶。而黑格尔则对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及其机械自然观做了深入的解剖和辛辣的批判。应该说,这种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间对立和互相诋毁的状态从未停止过。直到今天,“两大阵营”的互相蔑视和攻讦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广谱哲学的一个重大价值就在于,她以现代科学的语言、方法、模型来模拟和描述哲学问题,这就产生了一个双向的效果:一方面,她有利于广大自然科学工作者对曾经貌似空洞玄虚的哲学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使他们借助现代科学语言直接吸取哲学营养。另一方面,广谱哲学的现代科学形式也向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勿庸讳言,由于传统的学科划分壁垒,由于教育思想和体制的原因,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绝大多数不熟悉现代科学的陈述方式,不了解现代数学的广义量化趋势,不少人的知识层次还停留在近代经典科学和数学的水平上。要了解或掌握广谱哲学,甚至要评价广谱哲学,必须具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现代科学(如系统科学、泛系方法论)和现代数学(如离散数学)的知识。广谱哲学的建立,无疑促进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
三、广谱哲学把过去凭“悟性”或“内省”才能把握的理论转化成了可组合模拟的理论
许多人都承认,传统哲学是有一定的神秘性的,她用观念的或思辨的语言所营造的理论迷宫一般人难以走出来,学习、理解和掌握哲学理论主要靠不可言喻的“悟性”和“内省”能力,特别是像黑格尔的“逻辑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哲学等更是如此,这和学习自然科学或一般科学截然不同,后者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模拟、解题等可操作的方法完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是哲学没有具体的可观察对象,她研究的是所谓“形而上”的层次,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普遍道理。但这是不是哲学只能凭“悟性”或“内省”去把握的根本的唯一的原因呢?事实上,被称为现代抽象数学的许多理论也是“形而上”的,即远远超出了可观察对象的范围,例如现代公理方法或形式化方法所描述的知识,结构主义的描述方法,泛系理论等等,它们研究的都是一般事物的抽象结构,是一般形式和一般内容的统一。但这些知识都不是凭“悟性”、“内省”或“参验”所能掌握的,它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知识阶梯、一定的逻辑生成程序理性地获得。
哲学理论需要“悟性”去“参破”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她的描述方式上,最典型的是思辨哲学(如黑格尔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哲学等)。它们采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哲学问题,自然语言含义丰富、用法灵活,同时歧义很多,为了能够用自然语言“精确地”描述“形而上”的问题,必须对自然语言本身进行提炼、抽象和“蒸发”,使之脱离自然语言的朴素意义,形成远离日常交流含义的思辨语言,这就为理解哲学家们的思想设置了语言的障碍。特别是,每个哲学家都试图创造带有个人特点或学派特色的专用语言,而没有形成统一的共同语言,这就更增加了互相理解和交流的难度。
对于像辩证法这样极其深刻和独特的理论而言,要能够在理性上把握她还有第三个困难,即自然语言无法精确地描述和模拟辩证原理的内在结构。例如像辩证否定、辩证矛盾、否定之否定、对立面的互相渗透等概念与常规科学的思想(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相去甚远,传统的数学无法描述,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只能做宏观的、定性的粗略叙述,而无法深人到内部结构。
广谱哲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以新的方式克服了上述三个困难,这种方式就是它采用了具有集成性、结构性的离散数学模块来描述哲学问题,这些模块足够普适,足以满足哲学普适性与应变性的要求;这些模块也是一种统一的精确语言,避免了各个哲学家的“门户”语言。特别是,广谱哲学依靠数学模块的组合方法可以精确地模拟包括辩证法在内的复杂哲学理论。例如辩证矛盾的概念在经典辩证法中规定为“又对立又统一”,这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是不可思议、不可接受的。从描述方式上说,传统的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用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又无法精确刻划其结构。广谱哲学则用两个模块的组合准确地刻划了这一概念。
关键词:中医学,情志,情绪,翻译
中图分类号:NO4;H059;R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10
Abstract: In the Ming dynasty, Zhang Jingyue put forward the term “Qing Zhi Jiu Qi” in Lei Jing, and soon the word “qingzhi”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ce then. Although “qingzhi” had been translated as “emotion” before as a term of TCM, not like what “qingxu” did in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upport evidence for modern translation by comparison between “qingzhi” and “qingxu”.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ngzhi, qingxu, translation
“情”“志”二字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合用。《说文解字》言“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解“志”为“意”。今谓“七情”源于《内经》,定名于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云:“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五志”则源出《内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首次将情志并称,提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情志”名称由此确立[1]。由此可见,传统中医学认为“情志”为“七情”与“五志”的合称,作为人精神情感变化的外在表现,囊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情志。
而现代研究却给出了有异于此的定义。比如:金光亮[2]认为情志本质为一种内心体验,是在外界多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倾向性的态度表现。乔明琦等[3]通过文献研究提出:情志是人和高级动物共有的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具有特有的情志体验、情志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它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其表达方式与个体生理、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以上各家对情志内涵定义皆有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传统意义上的“七情”“五志”之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研究的需要,百家争鸣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完善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难言对错。
既然如此,情志和情绪能否画等号呢?
情绪,通常由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心理三部分组成,作为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或生理过程。由于概念的产生必然经历理解和再理解的过程。心理学各家的理解也是各有异同。《简明牛津英语词典》载:“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情绪心理学》[4]则称:“情绪是人或动物所有的一种心理形式,不同于认识活动,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独特的生理基础(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
宋炜熙等[5]进行过多角度和多方位评析后认为,情绪与情志的内涵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情志并不等同于情绪,因为情志除包括七情与五志外,也涉及五神的内容。既包含了部分现代心理学的情绪,也包含了认知、意志的心理过程。邢玉瑞[6]通过比较认为情志应该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基本等同于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故对情志的定义也应包含发生基本机制,以及情绪体验的基本要素。乔明琦等[3]认为情绪具有东西方双重含义,古代文化中指特定的情绪状态和一般的心情心境,西学东渐,情绪被早期心理学赋予广、狭二义。而且现代情绪理论极大地深化了情绪概念,情志是对现代心理学情绪、情感的特有称谓。此观点契合邢玉瑞的观点,他认为情志概念相当于人的情感系统或过程,其代表心理成分分为情感、情绪与心境,三者在心理功能和外显表征方面常难截然分开[7]。
由此看来,情志与情绪并不完全等同,却也难分彼此。所以,乔明琦认为情志是中医对情绪的特有称谓,未尝不可。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情志是中医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中医情志学”的学科概念已然被提出,现有《中医情志学》[8]一著,构筑了中医情志学学科的理论框架。情志属中医心理学范畴,而情绪是西方心理学范畴概念,但二者发展至今早已是现代化阐释过的概念。凑巧的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情志理论,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中医情志学,在《中医情志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该书与普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实验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医学等交叉甚多。Noteexpress论文数据显示,情绪被译为“emotion”引用次数最多达1310次,这个现象很好解释,毕竟这一译法已得到大家公认。而情志的最多引用也是“emotion”,见表1。
而《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对emotion定义有二:(1)An emotion is a feeling such as happiness, love, fear, anger, or hatred, which can be caused by the situation that you are in or the people you are with;(2)Emotion is the part of a persons character that consists of their feelings, as opposed to their thoughts。而检索词典可发现,emotion的中文译名有情感、感情和情绪,但并无情志一说,见表2。原因多在于中医术语尚未形成规范,而Noteexpress结果显示,现今文献中emotion中文译名为情绪。所以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应用势在必行。
现今,诸如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专业术语早已形成规范,不仅相关书籍有据可查,网络资源也查之有据。而中医学术语仍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规范。特别是,中医情志学早已形成独立学科,情志学相关术语却未成体系。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中,多把情志译为emotion,共识已有,何不趁势促成相关规范,以免初学者视听混淆,难辨术语真意,影响交流。
参考文献
[1] 杨巧芳.情志内涵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20-1322.
[2] 金光亮.论情志与情志病因[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3):9-11.
[3] 乔明琦,韩秀琴.情志概念与可能的定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21(4):258-262.
[4] 斯托曼,燕云,心理.情绪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5] 宋炜熙,胡随瑜.论情志与情绪的异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4): 250-252.
[6] 邢玉瑞.中医情志概念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278-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