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与情绪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干预;情绪;影响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临床较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种身心疾病,临床上常伴随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这些情绪不仅增加了患者诱发猝死的风险,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1]。本实验旨在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冠心病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2.5±3.5岁,病程为1~15年,平均病程为6.5±3.5年,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1)讲解疾病知识:利用床前指导、讲座、小册子等形式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知识,使其了解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危险因素与发生、发展过程和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预防及其发作时的自救方法等相关知识;(2)放松心情训练:患者排除杂念,选择静卧或静坐,在思想及神经肌肉逐渐放松中达到深、细、匀的呼吸放松,30 min/次,3次/周;(3)心理干预:责任护士通过采集到的信息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细心、耐心地交谈,更多了解每位患者行为习惯、性格特点、情绪状态及心理状态等,并根据这些情况每天修订计划及实施计划――如冠心病患者减少或消除紧张情绪可使症状缓解,伴随忧郁或精神紧张可使病情加重,特别强调干预期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与情绪因素的重要关系;(4)其它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培养一种或多种生活情趣,如散步、打太极拳、听音乐、绘画、书法等)。
3 讨论
护理人员通过讲解疾病知识,可以使患者自觉了解疾病,从而避免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改变患者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放松心情训练有力患者从紧张的心理情绪中缓解过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避免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细心、耐心、真心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地消除患者急躁、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3];其它护理方法也从不同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由结果可知,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对于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齐,王海滨,张静等.冠心病研究报道[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9,11(7):115-116.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干预;不良情绪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治疗期间,一些患者可能会产生诸多不良情绪,继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确诊为冠心病,且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按就诊前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小组,分别是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44例,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是41~77岁,平均(58.4±3.2)岁;病程在1~7年,平均(4.1±1.6)年。干预组44例,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是43~78岁,平均(57.3±2.9)岁;病程在1~8年,平均(4.3±1.7)年。两组患者在基础性资料如性别、年龄等的对照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做相应的处理。除此之外,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指导,例如用药指导,叮嘱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切不可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与服药时间;另外还可对其进行饮食与运动方面的指导[1]。在此前提之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认识干预 护理人员以亲切、友好的态度,简单、易懂的语言,主动与患者说明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机制、诱发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手段及其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向其介绍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该方面具体包含情绪、认识等调节。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例如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以加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主动调节自身的情绪。
1.2.2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应仔细询问患者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其在面对事情时的处理方式,之后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构建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处事方式。除此之外,还应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运动[2]。
1.2.3支持性干预 亲友的心理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态,所以,护理人员应向家属说明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叮嘱其在患者面前应尽可能不要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若家属中有人与患者发生矛盾,其他亲友应站在患者健康的角度,与患者进行理性的交流,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1.2.4其他 护理人员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例如引导患者多倾听一些轻音乐,或鼓励患者多阅读、多和他人交流,以此来转移其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3-4],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的改变情况加以观察,且进行组间对比。上述评分工具的分界值为50分,≤50分为正常,>50分说明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54.3±2.2)分、(53.7±1.9)分,护理后的两评分分别是(38.1±1.6)分、(39.8±2.0)分。常规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53.9±2.1)分、(53.3±2.3)分,护理后的两评分分别是(50.6±1.9)分、(51.3±1.7)分。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疾病,此病的病程长,患者往往需接受长期的治疗。但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压力,继而使得其产生各种负性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带来极大的影响[5]。这主要是因为情绪不佳者,尤其是抑郁者,其血液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将上升,并造成血栓环素量增加,心肌发生缺血,从而引起各种病症,例如心律失常,最终加剧病情[6]。除此之外,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心理干预,例如认识、行为等,可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心理状态对生理的影响;同时科学的行为干预,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
在本次研究中,对干预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最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高于本组护理前,且和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相比,也有较大差异。由此说明,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孔丽梅.心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前后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133-134.
[2]李红.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64-3065.
[3]侯琳,段芳,韩玉华.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3):7367.
[4]王新,冯正直.心理干预协同药物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6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4):25-27.
[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4(c)-0053-04
[Abstract] Recentl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teenagers has become a more prominent problem. There are many factors such as family, society and individual contributing to this situation, among which whether gender difference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have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s on this situation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t pres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teenagers and lifestyle has become a new study trend. Beside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aimed to this issue present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It has been proved in foreign studies that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amily therapy and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is issue.
[Key words] Teenagers; Anxiety; Depression; Research status
青少年是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被称作“心理断乳期”,对这一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研究指出5.8%~3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年龄增长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常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影响了青少年的生理、社会交往以及学业成就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主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以及心理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1.1 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
由于研究工具以及研究对象的不同,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而且近几年研究发现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有上升趋势。陈翔春等[1]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对上海市嘉定区初中生焦虑状况进行调查,显示初中生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8.5%。金霞芳等[2]采用抑郁量表(CES-D)对上海市松江区初中生进行调查,显示该地区初中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8.3%。
国外研究显示,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10%~20%,抑郁情绪检出率在20%左右,而且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很大,为4%~30%。有研究使用贝克抑郁量表(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得出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0%[3],而使用相同的工具其他研究结果为42.9%[4]。此外,Ferro等[3]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 report,YSR)进行研究,显示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30.7%和22%。
1.2 性别特征
对于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性别差异,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徐伏莲等[4]研究发现,青少年女生的焦虑情绪评分要高于男性,同时女生焦虑情绪的检出率要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女生生理基础和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原因,青春期的女性情感更敏感、细腻,容易被一些事情所困扰产生情绪问题。但来源等[5]研究发现,男生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这可能是因为青春期的男生自我意识提高,但由于社会角色等原因不善表达、发泄情感,较女生而言得到的支持与关爱较少,容易产生情绪问题。而万爱兰等[6]却指出男生、女生的焦虑情绪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所用量表和地区差异造成的。
2 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2.1 家庭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均存在显著相关。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拒绝、惩罚粗暴的消极教养方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Belhadj等[7]通过荟萃分析发现,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是焦虑抑郁情绪的高危因素。此外,父母的文化水平与青少年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相关,但仍有一些研究结果有争议。张莉等[8]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高是中学生焦虑情绪的重要保护因素。但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学生中,其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6]。目前,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没有统一的结论,有研究发现单亲或者寄养家庭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之一[3],而Van Oort等[9]认为家庭结构与焦虑情绪无显著相关。Pikó等[10]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不好的青少年更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此外,Dumont等[11]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有良好的沟通、父母经常听取子女意见能降低青少年焦虑情绪产生的风险。
2.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的利用度。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对初中生的心理适应与行为适应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张佳妮[12]研究发现,初中生社交焦虑和社会支持具有显著负相关。此外,有研究进一步发现,社会支持对受欺负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同时性主效应与调节效应,其中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主要针对受欺负男生这一群体[11]。国外学者Tanigawa等[13]研究发现,父母与好友的支持能够缓解受欺负男生的抑郁情绪,而一项研究表明,父母支持的调节效应主要针对受欺负的初中女生群体。
2.3 人格
国内外研究发现,焦虑和个体的人格呈显著相关即性格愈稳定外向,其焦虑水平愈低。徐明津等[14]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宜人性高、谨慎性高、外倾性高是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子,而情绪不稳定的个体较为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状态,这一发现与国内更早的一些相关研究报道比较一致。此外,曹佳等[15]研究结果表明,人格中的精神质与神经质两大因子和焦虑情绪有显著正相关。
2.4 认知方面
研究表明,认知因素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以及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等都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相关。李玉霞[16]的研究发现,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积极重评是预测焦虑情绪的重要因子之一,灾难化则是预测抑郁情绪的重要因子,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类似[13]。国内学者李荣风[17]的一项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抑郁情绪、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张佳妮[12]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是社交焦虑的有效预测因子之一,二者之间呈负相关。此外,Haller等[18]的研究表明,高社交焦虑水平的青少年学生在解释与归因方式上存在认知偏差。
2.5 生活方式
2.5.1 饮食与睡眠 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可能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Weng等[19]研究指出,零食型饮食模式和红色肉类饮食模式是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高危因素,而传统型饮食模式则是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此外,White等[20]研究发现,对于男生来说,家庭进餐频率高、家庭进餐氛围好、进餐时间合理、饮食结构高水平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而且提高家庭进餐频率、改善进餐氛围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预防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睡眠质量、睡眠模式等对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有较大的影响。Potvin等[21]研究表明,白天嗜睡、睡眠紊乱与焦虑情绪存在显著相关。此外,Simor等[22]的研究发现,下午、夜晚工作而白天思睡的睡眠模式是预测个体产生高焦虑抑郁情绪的风险因子,此外,研究发现上床时间延迟会使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得更糟。
2.5.2 参与活动与体育锻炼 多参加活动以及进行体育锻炼可预防以及改善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国外研究发现,多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有利于降低抑郁情绪产生的风险,如缝纫、修补或修理东西、做饭、唱歌或演奏乐器、绘画或者涂画,该研究指出这可能是由于高频率的参加创造性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以及竞争意识、维持幸福感,而且可以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23]。此外,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有较大影响,如Dziubek等[24]的研究发现,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抑郁水平。
3 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对于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考虑到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很多研究者提倡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目前根据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心理治疗主要含有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以及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等。
3.1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已被很多研究证实。如国内一项随机对照实验,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青少年学生的焦虑症状[25]。此外,国外学者对患有抑郁情绪青少年进行的一项纵向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接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基于正念疗法的睡眠干预实验组,治疗结束后其抑郁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21]。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目前更多的研究使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认知行为治疗来改善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如Stasiak等[26]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有效改善了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
3.2 家庭治疗
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与行为互动模式,使家庭能够解决问题,缓解个人症状,采用家庭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国内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家庭治疗技术有效治疗了青少年的焦虑情绪,而且远期效果较为明显[5]。同时,Betancourt等[27]的研究表明,使用家庭治疗技术,包括改善家庭关系、好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支持,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此外,Shpigel等[28]指出,基于依恋理论的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新趋势,并且该技术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较好。
3.3 人际关系心理治疗
不良的人际关系会给青少年带来焦虑抑郁情绪问题,尤其是来自家庭和朋友间不良的关系。目前呈现出基于网络的人际关系心理治疗趋势,Donker等[29]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基于网络的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可能是治疗青少年抑郁情绪的首选治疗方法。此外,O'Shea等[30]采用个体以及团体人际关系治疗技术对患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二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改善均有长期效果。Rahioui等[31]的临床试验表明,人际关系心理治疗技术治疗各种人群的重度抑郁症是有效的。此外,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基于校园的干预项目、艺术治疗、森田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项目(如加强体育锻炼与改善睡眠质量)等对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均有效。
4 总结与展望
纵观国内外研究,青少年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现状不容乐观。但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工具有多种,且各研究同时使用,焦虑抑郁情绪评判标准不统一。对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三大方面,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支持、个体的人格、认知、生活方式等。其中,对于性别差异、家庭结构以及父母文化水平对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目前仍有争议。此外,生活方式这一因素成为国外以及中国台湾学者研究的热点,而中国大陆学者对此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中涉及的因子以及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外的其他因素较少。提示以后可以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为解决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问题提供更多丰富的依据。
对于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国内外已证明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技术的有效性。但这些干预研究的缺陷在于研究样本量较少、进行疗效长期追踪的研究较少、国内采用的干预技术较为单一。
由此,我国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可加强以下方面:统一标准研究工具、鼓励大样本与纵向研究、增加研究的相关因素、采用多种心理干预技术进行研究。此外,要大力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卫生知识,使家长、学校能够早识别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翔春,吴彦,班春霞,等.上海市嘉定区初中学生焦虑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4):442-445.
[2] 金霞芳,常向东,马丹英.初中生抑郁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587-589.
[3] Ferro MA,Van Lieshout R,Scott JG,et al. Condition-specific associations of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asthma and food allergy [J]. J Asthma,2016,21:1-7.
[4] 徐伏莲,陈海泉,许律琴,等.江门市中学生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77-79,83.
[5] 来源,张巧玲,刘曙光,等.北京农村地区2060例中学生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04-1207.
[6] 万爱兰,卢和丽,郭明,等.南昌市初中生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3):415-417.
[7] Belhadj Kouider E,Petermann F. Common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atic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a systematic review from transdiagnostic perspectives [J]. Fortschr Neurol Psychiatr,2015,83(6):321-333.
[8] 张莉,李飞,孟软何,等.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中学生焦虑情绪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8):1176-1178.
[9] Van Oort FV,Greaves-Lord K,Ormel J,et al. Risk indicators of anxiety throughout adolescence:the TRAILS study [J]. Depress Anxiety,2011,28(6):485-494.
[10] Pikó B,Luszczynska A. Social inequalitie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social support and optimism as mediators [J]. Psychiatr Hung,2010,25(3):233-242.
[11] Dumont IP,Olson AL. Primary care,depression,and anxiety:exploring somatic and emotional predictors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adolescents [J]. J Am Board Fam Med,2012,25(3):291-299.
[12] 张佳妮.初中生社交焦虑及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3] Tanigawa DA,Furlong MJ,Felix ED,et al. The protective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gainst the manifesta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peer victims [J].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2011,10(4):602-614.
[14] 徐明津,冯志远,黄霞妮,等.中学生人格、心理韧性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广西教育,2015(27):104-105.
[15] 曹佳,崔金玉,王忆军,等.不同性别中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315-1316.
[16] 李玉霞.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15-417.
[17] 李荣风.自我概念、母亲抑郁与青少年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8] Haller SP,Raeder SM,Scerif G,et al. Measuring online interpretations and attributions of social situations:Links with adolescent social anxiety [J]. J Behav Ther Exp Psychiatry,2015,15(50):250-256.
[19] Weng TT,Hao JH,Qian QW,et al. Is there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inese adolescents?[J]. Public Health Nutr,2012,15(4):673-682.
[20] White HJ,Haycraft E,Meyer C. Family mealtimes and eating psychopathology:the rol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J]. Appetite,2014, 75(2):173-179.
[21] Potvin O,Lorrain D,Belleville G,et al. Subjective sleep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4,29(12):1262-1270.
[22] Simor P,Zavecz Z,Pálosi V,et al. The influence of sleep complaint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otype and negative emotionality in young adults [J]. Chronobiol Int,2015,32(1):1-10.
[23] Parisi JM,Xia J,Spira AP,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style activities and late-life depressive symptoms [J]. Act Adapt Aging,2014,38(1):1-10.
[24] Dziubek W,Kowalska J,Kusztal M,et al.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dialysis patients undertaking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training-a preliminary study [J]. Kidney Blood Press Res,2016,41(1):86-98.
[25] 闫煜蕾,王珊珊,唐淼,等.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 29(1):10-15.
[26] Stasiak K,Fleming T,Lucassen MF,et al. Computer-based and onlin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Sage Publications,2015,11(12):440.
[27] Betancourt TS,Ng LC,Kirk CM,et al. Family-based prevention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affected by HIV and AIDS:an open trial [J]. AIDS,2014,28(3):359-368.
[28] Shpigel MS,Diamond GM,Diamond GS. Changes in parenting behaviors,attachment,depressive symptoms,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 for depressive and suicidal adolescents [J]. J Marital Fam Ther,2012,38(1):271-283.
[29] Donker T,Batterham PJ,Warmerdam L,et al. Predictors and moderators of response to interne-delivered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depression [J]. J Affect Disord,2013,151(1):343-351.
[30] O'Shea G,Spence SH,Donovan CL. Group versus individual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ed adolescents [J]. Behav Cogn Psychother,2015,43(1):1-19.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及界定
高曼(Goleman,1995)所著《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的面世,使EQ广 泛受到各界的瞩目与重视,同时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愈受到大家的肯定,甚至将EQ与情绪管理划上等号。根据沙洛维与梅尔(Salovey&Mayer,1990)的观点,情绪智慧――EQ涵盖下列五种能力:
(一)觉察自我情绪
能随时随地自我觉察自己情绪的人,即对自己了解较多的人;反之,不了解自身情绪状态的人必然沦为如柏拉图所说“感觉的奴隶”。可见只有掌控自我感觉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面对人生大事时能较好地进行抉择。
(二)妥善管理自我情绪
情绪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并强调如何摆脱焦虑、怒气、灰暗或不安。当欠缺情绪管理能力时,常须与低落的情绪交战,而掌握自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接受挑战。
(三)自我激励
做事不是依靠外界的动力,而是靠自我激励的情绪专注于某一目标,保持高度热情,克服一时的冲动和满足,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有了这种激励情绪,工作保持高度热忱,不断提高效率。
(四)觉察他人的情绪
这种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同情心,亦即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愈具同情心的人,愈容易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愈能觉察他人的情感状态。
(五)人际关系的管理。这是协调与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包括领导和组织能力,协调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能力,即通常称谓的“人缘”。
二、情绪管理对教师的影响
(一)情绪管理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
目前,教师身心状况令人担忧,它实际上已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成员,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其身心健康问题不仅具有单纯的个体生命的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教师心理压力导致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有些教师因为多种不顺心的事情,常常烦躁不安,有时就向学生发泄,讲课耐心不起来,动辄发火。如能在学生面前耐得住,往往就把一天中所受的窝囊气一股脑儿地向家人发泄。
英国哲学家斯宾说过,生命的潮汐因乐而升,因痛苦而降。如果一个人过度愤怒、焦虑、忧愁、痛苦等,就会使他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判断能力降低,甚至丧失理智,使正常行为瓦解,造成机体的病变。当然,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情绪上的良性感染与反馈,能促使体内免疫球蛋白A血清素和各种酶的生物活性水平提高,改善机体的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如许多癌症患者以豁达、开朗、乐观的心情战胜绝症。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二)情绪管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剂”
情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信号、表达和感染作用,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情绪智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亲疏与稳定。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控,对他人情绪的觉察和把握,有助于教师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情绪表达是人际沟通交流的基础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离不开有效的人际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出试图沟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如文字、语言或表情等,之后清晰、准确、充分地表达出来。教师只有清楚、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根据课堂环境的要求,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更好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完成有效地沟通,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奠定基础。
2.情绪控制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保障
良好的人际交往既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智,对自己负责,对学生尊重、宽容、忍让,力图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很强的情绪调控能力。一个自控能力较差的教师,常会不顾场合乱发脾气,很可能把“自我发泄”引向“向学生发泄”,行为充满情境性,喜怒无常,过度情绪化,甚至耿耿于怀,这将直接挫伤师生关系。而稳定、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3.移情能力是人际关系融洽的关键
移情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集中体现,教师不仅能够知觉自己的情绪,而且能觉察学生的情绪,理解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作出准确的识别和评价。这种能力有助于超越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别,具有一定的人格功能,有助于教师觉察学生、理解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师生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教师克服负性情绪的前提,首先是树立调整情绪的自觉意识,即必须承认某种负性情绪的存在。
人类的智慧在于它不仅能对客观环境事件进行思考和评价,而且能把智慧的锋芒指向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加以认识、评价和思考;通过思维和意志,对它们进行干预,使之朝着有利生存发展的方向变化。
(二)了解情绪的成因(why――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认知是平衡主客观关系的杠杆,调整情绪需要认知帮忙。教师在消极情绪产生后,通过对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找出哪些原因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原因是短时间内不能改变或根本无法改变的。对可以改变的原因及时进行调整或改进,对不能改变的,则通过从其他方面的努力加以补偿。从而减轻、消除消极情绪的困扰,达到心理平衡。在心理治疗诸方法中有一种理性情绪疗法。此种理论认为,诱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对诱发事件的认知解释和所持信念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三)缓和与转换情绪的方法(how――如何有效管理情绪)
1.缓和情绪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教师摆脱消极情绪困扰,调整心态,维护身心健康提供了很多可资利用的方法。
(1)转移法,又称移情法。教师在遭遇消极情绪的困扰时,为了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努力把注意力转到自己愿意做的工作或事情上),使自己的心境较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理平衡。
(2)意控法。教师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把引起消极情绪的刺激从清醒的意识中除去,对某些在课堂上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达到迅速消除的功效。
(3)清醒法。当教师产生激烈的消极情绪时,为了避免因头脑不清醒而作出不理智的举动,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醒,使自己明确将要采取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进而解除迷茫,冷静面对现实。
2.转换情绪的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情景中迅速缓解消极情绪,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但要从根本上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还须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交往法。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它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善于与学校院墙之外的社会交往,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而且还要善于与同事、家长,特别是与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胸怀宽大,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则又使教师创造了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繁重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2)合理宣泄法。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也不一定有必要升华,在适当的场合下,合理地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当教师在工作或生活中产生了消极情绪,要学会合理宣泄出来,以减轻或消除自己的心理压力,避免情绪进一步淤积恶化,保持心理平衡。但教师情绪宣泄要注意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无端迁怒于学生,造成不良后果。
关键词:情绪智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9-01
一、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
萨洛维和梅耶在1990年首次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术语,并且认为情绪智力是以下三种适应能力组成:评估和表达情绪,情绪管理以及情绪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他们将智力概念扩展到情绪领域,认为情绪智力是智力的一种,情绪智力是情绪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对情绪信息进行准确和有效的加工。1997年他们将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在这个模型中,情绪智力被看做是一种社会智力,它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分辨这些情绪信息并且用这些信息来指导思想和行为。
巴昂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人格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情绪智力高的人能更好的识别和表达他们的情绪,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可以乐观、灵活地解决现实问题和应对压力。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由五个维度构成:个体内部成分(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和独立性);人际成分(共情、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适应性成分(现实检验、问题解决、灵活性);压力管理成分(压力承受、冲动控制)和一般心境成分(幸福感、乐观主义)。他提出此模型是希望心理学家能把认知性智力和情绪智力结合起来,以便更准确地预测人们成功应对环境要求的能力。
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包括认识、管理、激励自我情绪的能力以及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智力结构则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社交技能等4个因素及其20种能力。戈尔曼把情绪智力界定为“有效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但是他的定义混合了能力、人格、动机和情绪特征,将智力的内涵无限扩大了,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并没有显现出情绪智力的独立性。
二、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智力连接着认知和情绪两个基本系统,认知过程引导情绪过程,即个体对于情绪信息的知觉、鉴赏以及对情绪信息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情绪过程对认知过程的促进作用,情绪通过参与认知过程,可以引导认知过程的方向,促进认知活动,使认知过程更加积极、更具适应性和建设性,这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情绪智力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资源,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
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相互联系。心理健康专家非常强调情绪智力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Woolery和Salovey等研究者提出,情绪智力是心理和身体健康尤其是抑郁的潜在危险性或保护性因素。情绪智力也与压力和心理健康有关,并且在压力和抑郁之间起调节的作用。
情绪智力包含个体对情绪信息的知觉、鉴赏和表达能力以及对情绪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促进个体对于所处环境的认识,并且采取适合的行为来适应环境。如果该能力缺乏,那么个体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研究发现,对情绪的知觉不足容易导致个体产生躯体主诉、抑郁,甚至容易诱发进食障碍等疾病。Taylor的研究发现,情感表达有障碍,对自身情绪感受缺乏自觉能力,尤其不能用语言表达情绪时,容易患心因性的生理转换疾病。相反,情绪觉察高的个体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工作绩效,从而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甚至还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情绪智力包含个体对于情绪、情感的调节控制能力。在个体的情感体验中存在大量认知成分,这些认知成分在引导人们如何经历情绪、调节情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Gross认为,在情绪发生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认知重评是个体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表达抑制则指抑制将要发生的情绪表达。Gross及其同事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抑郁的水平也相对较低。
三、基于情绪智力视角的心理健康促进
培养健全的情绪智力,对于个体形成积极的情感、增强个体的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对于自我情绪的意识能力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自我情绪的认识能力是个体有自我觉察的能力,知道自己在一定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感觉,并能够使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内在状态。意识自己的情绪并且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合理对待消极情绪,并且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合理表达、控制和管理情绪。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绪应对并不总是消极的,合理的情绪表达也有助于身心健康。国外也有研究表明,与不善于表达者相比,善于表达的人很少有抑郁倾向,拥有更多的快乐、体验到更少的焦虑和内疚。因此,通过对自身情绪合理的表达,可以使周围的人更加了解我们的需要和态度,并且根据我们表达的情绪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达到减少焦虑、抑郁的目的。
最后,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改变不合理信念,培养积极的情感,从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调整认知是指使个体在看待问题时,学会从不同视角对事情或任务进行评价、总结,使感情趋于平缓。积极的情感可以改善个体的情绪,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使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概念界定
(一)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 A. 1977年提出的概念。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或行为的反应类型方面。结果,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却被忽视了。知识、转换性操作及其所组成的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Bandura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 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在总结个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Bandura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 对自我效能感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 使该理论的框架初步形成。
(二)情绪调节。
一般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情绪调节过程有以下特点:首先,情绪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其次,情绪调节不仅只针对具有强烈感受和过高生理唤醒的情绪,较低强度的、需要增强的情绪也需要调节。换言之,情绪调节即可以是抑制、削弱、掩盖的过程,也可以是维持和增强的过程。最后,情绪调节具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并可以区别良好调节与不良调节。调节的结果是改变情绪的强度、协调情绪、认知与行为。
总的来说,情绪调节是为了协调情绪与认知、行为使情绪在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而达到良好的、适应的、灵活有效的可管理的状态而且情绪调节帮助促进任务定向行 为和认知活动,提高作业成绩,使人类功能达到最佳状态。相反,情绪失调使心理系统和组织功能受损,个体对自己的情绪没有灵活自主的控制感、把握感阻碍破坏认知活动,作业成绩下降,使个体处于不良的适应状态。
(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发展, Bandura又把自我效能感划分为一般效能感和具体效能感, 前者作为个体的一种稳定个性特征,是个体应对、处理新问题或困难情境时的一种总体性自信程度,它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不同任务领域的经验积累即具体效能感的形成,而且一般效能感主要是通过具体效能感对行为产生间接作用,所以要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效果,须针对具体任务和具体情境的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属于一般效能感范畴。
从 1999 年开始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就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个体在管理日常生活情绪体验方面具有很大差异,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管理技巧上的差异,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感上有很大差异。同样的, Bandura 后来在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行界定时也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状态的能力感, 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主要包括识别情绪状态的能力感、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感及管理积极和消极情绪表达的能力感,据此,他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 而自信实际上是自我效能高的一种表现。
早期的情绪调节效能一般分为两类: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和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前者指当个体应对逆境或令人沮丧事件时不会被生气、愤怒、失望、气馁等负面情绪击倒,即个体改善负面情绪状态时所具有的效能信念。后者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性事件时,积极体验或允许自己表达快乐、兴奋、自豪等积极情绪的效能信念。等积极情绪的效能信念。后来Caprara 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将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信念细分成两个维度,即管理生气/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管理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建构了一个二阶因子模型,并在意大利、美国和玻利维亚三国进行了跨文化研究,验证了该结构具有合理的信度和效度。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现有研究已经证实,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种,不仅直接影响行为而且还通过影响认知、动机、决策和情感而间接地作用于行为,对个体的人格和行为起着重调节作用,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Caprara, Bandura, Gerbino 等人的实证研究显示,情绪对健康及行为的影响作用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它可以使个体有效应对压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提高主观幸福感,还对抑郁、害羞、亲社会行为、犯罪行为、成瘾行为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高水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促进心理和精神健康。
在Caprara, Steca, Gerbino, Paciello和Vecchio 的一项研究中,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包括生活满意度、自尊和乐观,并把积极思维作为其潜在测量维度,把幸福感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指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情况下的主观体验。研究结果显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自我效能感共同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而且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利于人际关系效能信念的提高,因为个体越是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那么他就越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人际交往环境。而且人际关系效能信念的提高有利于形成令人满意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水平,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管理积极、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个体对未来的积极期望、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感知到生活的幸福,从而有效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由此可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提高人际关系效能信念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Hartley等对100名接受全髋及全膝置换手术患者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康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高,则手术后抑郁水平较低。这种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正常人群中,一项近期的研究探讨了美国少数族裔大学生的二元文化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二元文化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与这部分大学生心理与精神健康正相关。也就是说对顺利生活在二元文化氛围的信念感越强,焦虑与压力就越少,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andura等人对青少年的研究表明调节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抑郁倾向存在高相关。这是因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无法有效应对自身情绪,当消极情绪受到过分重视并且得不到有效表达和排解时就容易引发抑郁。具体的,低消极情绪调节效能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引发抑郁情绪。此外,低消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还通过作用于学业效能感和共情效能感引发青少年女性的抑郁情绪,这是因为低学业效能感会直接引发低学业成就,高共情效能感引发高共情,低学业成就与高共情又容易引发抑郁情绪。
(二)高水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压力因对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压力情境下个体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面临的危险性事件(即应对相应事件的低自我效能感)是焦虑、恐惧情绪及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面对压力和挑衅情况下,那些不能充分有效调整自身强烈消极情绪的个体,要么可能不适当地将消极情绪具体化、扩大化,要么可能被害怕、焦虑或抑郁弄得不堪重负。相反地,体验积极情绪却可以增强认知功能、缓解因令人厌恶的经历而引发的扰人情绪,使人容易获得适应性应对并获得积极的社会交往体验。当然,除了这些潜在的极效果,不分情境地表达喜爱和快乐情绪也会引发消极后果。人们在日常生活管理自身情绪体验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生活技巧上存在差异,还因为他们在管理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上存有差异。实际上,特别是在消极情境下,当个体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任时,相应地,他们对有效调节自己情绪缺乏自信。同时,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选择何种压力应对策略。有实证研究显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采用问题定向的积极应对策略,而情绪调节效能感低的个体则倾向于采用情绪定向的消极应对策略。应对危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能不受焦虑情绪的影响而成功地完成任务。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有效缓解压力对个体造成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研究者普遍认为那些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情绪的个体比那些认为自己会受情绪摆布的个体更加成功。由此可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行为导向的具体效能感(比如,学业效能感、社会关系效能感、抵制诱惑效能感、共情效能感等)进而作用于个体的心理(比如,抑郁、紧张、主观幸福感等)与行为(比如,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等),当然情绪调节效能感也会直接作用于行为,但影响力一般比较小。
三、小结
近年来,心理与身体、行为关系及相关健康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具体化、深入化及强调应用的趋势,如锻炼心理学、网络问题行为与心理健康、休闲活动与身心健康等课题陆续成为了受关注的热点。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及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数量增多,也是这一研究趋势的体现。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情绪是行为的调节者,也是个体调节的对象,它具有组织的功能,会对认知、行为以及情绪本身等起到驱动或干扰的作用,因此是一个需要经常调节的对象。能否快速有效地调节情绪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压力应对、人际关系质量、社会适应水平、主观幸福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的研究在确定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关系性质的同时,较少关注影响这一关系的诸多变量,比如,这种关系是否会受个体的性别、年龄、个性与情绪特征等、被试变量的影响。这一问题至今未见有关的研究涉及。再如,从量上来看,自我效能感对身心健康的促进是呈正比增长的;还是一种复杂的线性关系;即是否存在着剂量效应,对这一问题也缺乏相关的深入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确定这些变量的作用,能为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加切实的指导。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l change.Psycholog ical Review,1977,84(3):191- 215.
[2]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N].心理学报,36,(5):586-592.
[3]Bandura,A.Caprara,G.V.,Barbaranelli,C,Gerbino,M.& Pastorelli,C.(2003).Role of affective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on diverse spheres of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74,(3):769-782.
[4]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文书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18,(4): 598-604.
一、正确体察自己的情绪
在上述所说的五种情绪能力中,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它也是其它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应该把它作为对幼儿进行情绪辅导的第一步。
发展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如果你是个细致的幼儿教师,你会发现幼儿在一天中处于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之中:快乐、激动、自豪、愤怒、害・怕、担心、紧张等等。其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是,幼儿自身并不知道他每时每刻正被什么样的情绪掌控着,该用什么样的词语表现出来,这时,作为教师,我们怎样帮助幼儿正确体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呢?其实只需要我们把自己当做一面镜子来反映他的感受即可。在现实生活中,幼儿通过看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了解自己的相貌、身材等身体特征。同样,在情感世界中,通过听我们对他的感受的反馈来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了解什么是情绪,给每种情绪贴一个标签。
简单地说,情绪镜子的作用是没有任何歪曲地反映情绪的真实状态,教师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不加评价地接纳和反映幼儿的感受即可。例如,“你看上去很生气”、“你看上去很焦虑”、“你看上去很害怕”、“你看上去很……”。
除了简单的给各种情绪命名外,还要恰当地描述情绪感受的强度,可以用一些副词来形容其情绪的不同强度。例如,“他们玩游戏没有邀请你,所以你有点儿伤心”、“你的朋友没叫你一起玩,所以你很伤心”、“小明刚刚把你新建好的城堡弄坏了,所以你非常愤怒”、“老师师刚才叫你当面讲故事,你紧张极了”。
对一个有以上感受的幼儿而言,这类直白的反馈会很有帮助,因为它们清楚地描述了他的真实体验,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情绪体验。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说的时候,尽量避免只是重复幼儿所说的话,那样常常只能抓住表面的意思,而不能表达出隐含其内的感受,并不能有效帮助其深刻了解自己的内心情绪。
这种通过语言描述幼儿的情绪感受,给各类情绪命名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幼儿正确而深刻地体察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还可以让幼儿知道教师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有助于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
二、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
善于识别他人的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更是人的德行、友谊与合作的需求。他人情绪的外显形式除了语言方式以外还有非语言方式。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麦拉宾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在面对面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的暗示表达的,情感交流需要对别人的和自己的语言方式(如体态、身体语言、面部表・隋、语气等)都了如指掌,因此,教会幼儿阅读非语言情感,通过各种线索察觉他人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介绍两种教幼儿捕捉非语言情绪的游戏方式。
(一)“消音”游戏
从电视上录下一个适合幼儿年龄段观看的动画片,然后把声音消掉,只让幼儿看画面,要求他们描述剧中的情感。只要他提出来,可以随时停放。每当幼儿说出来某个角色的某个表情、体态或姿势所体现的情感时,就给予奖励,然后,加上声音重放这一镜头,来验证和强化幼儿的答案。当幼儿说的不准确的时候教师可以做适当引导。
(二)猜测情感
把某一句话读五遍,用录音机录下来,每一遍语气都不一样,表达五种情感。比如:“我的小乌飞了”,可以表达快乐、伤心、惊讶、担心、愤怒五种情感,让幼儿猜,然后让幼儿自己读一句话,努力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还可以同伴之间互相猜。
这类活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潜移默化地收到效果,逐渐地提高幼儿运用和捕捉非语言交流的技能,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会更加果断自信,能更好地了解和同情他人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合理宣泄负性情绪
各种负性情绪得到合理的疏导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保证,也是个体维持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幼儿的情绪表达很直观,他们很容易为自己的不良情绪所左右,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极容易引发抑郁。因此,帮助幼儿合理发泄负性情绪的意义显而易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为幼儿提供合理的发泄渠道。
(一)角色扮演
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尤其是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因此,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利用模仿、体验等手段,促进其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情绪的宣泄。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幼儿的角色游戏,就不难发现幼儿有时候会做出很多奇怪的行为。比如,在玩娃娃家时,扮演“爸爸”、“妈妈”角色的幼儿会毫不留情地惩罚不听话的布娃娃,嘴里还念念有词的把东西又锤又打又压的等等,这一切都是幼儿借助于语言和动作发泄其情绪的表现,幼儿在放松的角色游戏中发泄了消极情绪之后,内心会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情绪体验,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二)投射绘画
幼儿喜欢绘画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不足,而需要通过绘画进行情绪的宣泄。幼儿的自由绘画是幼儿潜意识的外显,凭借无意或者有意地涂鸦幼儿发泄着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和允许幼儿自由绘画,给其自由宣泄的机会,让幼儿在自由的画画世界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投射出自身的不良情绪。这也为教师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8402
积极心理学现已成为一个呼声渐高的研究领域,自积极心理学问世以来,学者们对积极情绪的研究就投入了极大地热情。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也称为正性情绪,是一种积极的、正性的情绪。Fredrickson在他的“积极情绪的拓展-建设理论”中提出,积极情绪是个人对有意义事情的特有即刻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孟昭兰(1989)则指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情绪作为一种正性情绪,在健康、人格培养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梳理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1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健康人格必不可少的方面,积极情绪被认为与人格有密切关系。健全人格指人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指明了人的成长方向,可作为普通人榜样的人格。积极情绪有助于人格特质的培养,健全个体人格,使个体增强自信、自尊及勇敢面对困境等。Laura发现,积极情绪对生活意义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如果个体的情绪状态不积极,对生活缺乏追求,导致精神不佳,就很难说培养健全人格了。也有研究认为神经质和外向性与积极情绪有关联。Charles等23年的纵向研究考查了外向性与神经质对情绪最初水平和情绪改变模式的影响,高水平的外向性与较高的积极情绪的稳定性有关,高神经质分数使消极情绪随年龄下降的趋势变慢。也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通过积极的归因方式影响人格,具有积极归因的个体,在遇到琐事时更倾向于正确与客观的看待事情,更能得到社会支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积极地行动面对。而积极的行动和积极健康的观念也促进了稳定、持久的人格的形成。
情绪多成分系统使研究者不能仅从一个侧面研究情绪过程,也不能使用一种测量方法就概括情绪的科学规律。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情绪的不同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结果。因此,对积极情绪与健全人格之间的关系的实证探究还不够丰富,这在以后的研究中是一个重点。
2积极情绪与幸福感
在一种好的心境中感到乐观,对个人的生活感到满意,体验幸福和愉快,这种好的心境,多数情况下是在积极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是获得幸福感的可靠途径,积极情绪体验本身就属于幸福感。Stalikas等认为,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通过干预促进积极情绪体验,对幸福感、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得分均有显著影响,能改善体现病态心理特征的SCL-90因子症状,促进幸福感的提高和积极应对方式的改善。反复体验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个体心理弹性和提高社会关系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主观幸福感。王永在大学生被试的书写表达实验中也发现,持续4周的每日一次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改善压力应对方式,在短期有显著效果,也有5个月以上的长期效果。但强烈的积极情绪对长久的幸福并没有很大作用。体验强烈愉悦情绪的人,同时也较易体验强烈不愉快情绪。事实上,幸福者报告在大多数时间里愉快情感都是中等而适度的,最幸福的人强烈的积极情感状态也不多见。Diener认为,如果个体追求长时间的激越与狂喜,那么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恋爱中更容易遭受挫折,更糟是,他们可能不断转换职业、变换人际关系以追求持续不断的强烈的愉快体验。
3积极情绪与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发现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完成创造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情绪对创造力存在较大影响,但其影响模式较为复杂,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研究结果。Sehuldberg(2000-2001)发现沮丧症状会降低创造力。也有研究发现适度的沮丧可以提高发散思维测验上的得分并提高创造力。Paul和Nathan(2010)的研究却发现沮丧与创造力之间并无显著相关,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都可以提高创造力,但两者影响模式不相同。但诸多研究证实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力。Madja等发现,对于企业员工来说,积极情绪可以增加员工对创造性工作的支持,提高其工作绩效。Isen等发现,实验干预所诱发的积极情绪能在执行概念分类任务时使被试产生更多的概念类别;个体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能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加全面地进行决策。潘仲君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处于积极的原始情绪状态下,那么持久性、原创性、流畅性、灵活性、积极观点数等方面就有更好的表现。另外,胡卫平发现学生提出创造性科学问题的能力明显地受到高兴等积极情绪的影响。胡卫平认为“正情绪尤其是高兴情绪状态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Isen(2000)认为积极情绪可以使系统的和精细的加工简单化,并使决策更加有效、全面。但关于积极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仍需要以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支撑。
4积极情绪与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当个体面对逆境、严重压力或创伤性生活事件等危险因素需要克服时才发挥作用的心理特质。积极情绪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积极情绪是高心理韧性的源泉。有学者提出,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是心理资本的两个相互独立成分(Avey & Palmer,2010),在逆境或压力条件下,积极情绪在心理韧性对压力适应或幸福感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中介效应(崔丽霞,2011)。也有研究指出,积极情绪是心理韧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Ong,Bergeman,& Chow,2010),经常体验积极情绪可以增强心理韧性(王振宏,吕薇,杜娟,王克静,2011),提高个体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王振宏等,2011),同时防止个体面对压力时心理生理恢复的延缓(Ong et al.2006)。崔丽霞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在压力适应中有重要作用,高心理韧性个体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随着积极心理学对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的研究开展,这一点在过去的研究中也被多次发现。高心理韧性个体的特质之一就是自身能够运用积极情绪面对问题,积极情绪可以帮助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建立面对创伤时所需要的心理资源,促进个体适应。
5积极情绪与健康
长期的积极情绪体验会增加个体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现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在一定范围上对身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首先,积极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康复。Ekman(1992)对患有乳腺癌的女性的团体干预发现,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率。阎秀梅发现,对中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负性情绪,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其次,积极情绪能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风险。Marsland等(2006)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得分高的被试存在着更高水平的乙肝病毒抗体反应,即积极情绪得分高的被试更不容易感染乙肝。积极情绪通过增强个体免疫能力进而降低个体易感染性,情绪对生理健康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笑就是一种积极情绪的表达,可使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改善,提高对疾病的抵御,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当然,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也有促进作用。积极情绪可以降低个体心理疾病的易感性,更好的应对负性或压力事件。积极情绪对于心理疾病也有调节作用,它对抑郁有保护和缓解的作用。Wichers(2007)研究显示积极情绪有利于缓解遗传的抑郁倾向;积极情绪作为一种心理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可以降低个体心理疾病水平与风险(Taber,2007)。除此之外,积极情绪促进个体更快地适应外部环境,增加个体的人际资源,促进社会交往,有助于个体更好的应对生活事件。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与实现
一、积极情绪的定义
虽然人们经常使用积极情绪这个词语,但关于积极情绪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Russell认为“积极情绪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事情进展得很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美好的感受”(1999)。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因为意外得到的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产生的感受(Lazarus,1991)。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虽然没有形成统一定义,但所有看法均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积极情绪会引发愉悦感受。但也有相关学者提出质疑,如果个体因为偷窃得手,心理层面也会产生愉悦感受,难道这也属于积极情绪?于是有研究者认为,只有符合道德评价标准的心理愉悦感受才能被认为是积极情绪。显然偷窃行为从道德角度来说是不正确的,那么相应带来的情绪就不能称为积极情绪。因此笔者认为,积极情绪就是由积极行为产生的良好感觉。
二、积极情绪的功能
在积极情绪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是积极情绪的“拓展—构建”功能(简称扩建功能)。我国积极心理学专家任俊指出,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主要体现在生理、认知领域、人际关系、积极品质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积极情绪的功能主要如下。
1.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认知能力
积极情绪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哈洛克曾用实验证明:学生由于受到表扬而引起的喜悦、快乐、得意等积极情绪,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另外,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学生能否高效学习,不仅与课堂教学模式、学习习惯等有关,还与积极情绪体验有关,因为积极情绪可以扩张视觉注意的范围和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视觉皮层能处理更多信息,而处于消极情绪时则会出现短视行为,从而影响认知。近来有更多的相关研究证实了积极情绪的这种功能,例如米利等人(2006)研究发现,当被试处于较高的感恩、宽恕等积极心理状态时,他们的认知执行功能水平也比较高,如目标定位水平、自觉行为水平等。不仅如此,积极情绪还能有效组织人的认知活动,使其范围更广、流畅度更高、灵活性更强。希尔(2004)等人的研究证明,处于积极情绪中的个体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面临的任务,从而保证在特定任务情境中能作出最有效的反应。
2.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情绪体验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个体的生理健康。通过实验发现,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们对感冒等疾病的抵抗力,从生理学上证明了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从消极刺激影响中恢复,促进个体从偏态回归常态。最近也有研究发现,当个体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即个体的积极情绪被诱发),个体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儿茶酚胺的血清水平和淋巴细胞中T细胞和NK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比例都会出现显著增加,有助于个体的生理健康。
积极人格的培养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更容易和个体的先天气质特点发生内化,从而形成个体特有的积极人格。所以,积极心理学把促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任俊教授指出,那些沉浸在积极情绪中的个体,其乐观主义、宁静(一种高级的幸福感)、自我复原能力等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品质都会有一定的增加。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Cohen,2009)发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其心理复原力更高,生活满意度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 提升主观幸福感
高中学生最大的负性生活事件是带来升学压力的高考。高考就像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学生的头上,造成无形压力,而缓解这种压力的最好办法是积极的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体验不到积极情感,久而久之必然厌倦学习,成绩下滑,主观幸福感
[1] [2] [3]
也就会降低。另外,积极情绪体验对融洽师生关系很有帮助,研究表明,个体情绪积极时,不仅对陌生人表现得亲切和蔼,同时也增加了熟人的信任感,从而使双方在行为上或思想上逐渐接近,同一性也就增强了。
三、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师生关系中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营造积极氛围策略
积极情绪研究发现,人们在与亲朋好友(自己喜欢的人)相聚时,和谐的气氛能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体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创设积极氛围的主要途径。教师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不要把自己当成权威领导。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和他(她)是民主平等的,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自然产生。课堂上教师应该教态亲切自然、面带微笑,语言精炼幽默,语调抑扬顿挫。整堂课给学生的感觉应该是积极、活跃、融洽而又令人难忘的。在这种氛围里学习的学生、讲课的教师都会感到是一种享受。
()真心交互策略
尊重、关心、关爱学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融洽师生关系,同时促使个体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取得进步、走向成功。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帮助学生,为学生好,而不是刻意做给学生看。具体细节表现为:课堂提问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问面要铺开,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都顾及到,每节课至少要随机提问三分之一的学生,连续三节课内每个学生都要提问到;问题要量身定做,结合学情课前设计好;对每个学生而言,教师给出的问题都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同时课前要对课堂上学生可能会临时提出的问题有所准备。不能局限于经常性地提问某几个好学生,一味表扬,这样不仅打击了其余学生,对那几个学生的帮助也不大;教师要多用“请”字,对于提问回答不出来的学生可以增加提示,实在回答不出来,仍然要微笑着请其坐下思考,过段时间后尽可能不失时机地继续创设机会请其回答。
.教学组织中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变换环境策略
环境的变化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积极情绪的获得。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教师会经常带学生到操场、公园、社区等开放的空间去上课,教学效果非常好,而我国教学习惯于在一成不变的地方上课,教室基本上成了学生学习的惟一场所,其实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思维都是非常不利的。从本研究来看,至少对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不利。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在做中学、学中做。 笔者任教的是物理学科,结合教学实际曾经尝试着带学生到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校园内草坪上,甚至到社区去上课。每节课后学生都说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而对在教室上的常规课学生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评价。
()学生主动学习策略
高中新课改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在高中教学中要确实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即使在教室上课,课堂也要尽可能灵动些,可以多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合作讨论学习、组内讨论、组间共享(组内讨论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观点,全班共享)、兵教兵(学生上台板演、分析)等;结合学科特色,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更是要多组织,没条件也要尽可能自制教具创设条件,实在不能的,尽可能要通过电脑flash模拟、课后学生网上查阅等形式弥补。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鉴赏、体验、感悟和想象,以及这些内容的发表、交流和分享,尽量避免所谓的“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作业和答案。笔者认为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和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要增加学生课后自己支配的时间,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样化的理解;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猜想、讨论、交流、反思、批判、创造等。笔者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在选择上一直很有弹性,减少了“规定动作”(规定作业),增加了“自选动作”(选做参考习题或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增加双休日选择性作业,其他班学生发两张讲义,而我们班学生则根本不发讲义;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或需要选择“作业”,例如可以到教师处拿讲义做,也可以写小论文、搞小制作、画知识树等,每周二下午最后两节校本课上,学生展示,共享交流。同时不定期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生活中的物理学科知识竞赛、趣味物理实验比赛等活动。实践下来,我班学生物理成绩非但没有落后于其他班,反而遥遥领先。
.教学内容上积极情绪的诱发策略
()激发兴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