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现代科技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技的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科技的利与弊

第1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信息技术;PHP;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25-03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对4年来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各种技能的检验和总结,亦是培养和检验本科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带来诸多新问题。故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高效率管理,以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一个值得高校相关管理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1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各类高校有关部门尽管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论文工作手册、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以及实施细则等诸多条例来规范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与监控毕业论文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手工方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指导教师出题方面

传统的教师出题方式弊端凸显。由于各个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重点不一样,而且学历结构均不相同,因此,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指导教师出同样多的论文题目,也不可能要求全体教师指导同样数量的学生。另外,学生的水平不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因此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对于指导教师拟出的论文题目,学生不感兴趣甚至难以完成,相反学生喜欢研究的论文题目又没有教师指导,最终造成毕业论文题目质量下降[1]。

另外,由于局限于传统的手工出题方式,各指导教师相互间鲜有沟通,难以协调,极易出现多个教师出题相似甚至雷同的现象,亦有可能出现前后几年论文题目重复的现象。

1.2 学生选题方面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论文选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式的发展[2],以前一个专业由于人数少,论文选题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有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上百人,因此有可能出现学生和教师的搭配问题。传统的选题常带有指令性,较少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于是就造成学生不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指导教师或是自己喜欢的论文题目,而有的教师也不能指导自己钟爱的学生。有的教师由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不一致,但又不愿意更改自己出的题目,因此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使得论文质量下降。另外,大多数高校均对不同的职称指导的学生人数有规定,但传统的选题方式比较难以实现。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选题现场的组织问题,由于学生和教师人数众多,现场的混乱和嘈杂也很难使得选题的过程顺利进行。

1.3 论文指导过程中时间控制方面

各个高校均对论文的出题、选题、开题、答辩、保存论文等有统一的时间规定,但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很难实现这一点。首先,由于大部分教师均有自己的日常科研和教学任务以及其他因素,难以在规定的短期时间内拟出高质量的论文题目,从而造成出题时间不统一;其次,由于临近毕业,大部分毕业生在外面实习或找工作,若全部召集起来进行选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而造成毕业生选题时间难以统一;再次,完成论文、上交保存论文时间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由于各个专业、各个院系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实际情形不一样,最终造成整个学校的论文工作进度不一致,致使教务处和学校领导难以对论文工作进行宏观协调。

1.4 毕业论文以及所有与之相关表格的格式统一方面

这应该是传统管理方式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了。在传统的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的表格填写、最终的论文定稿等均有可能出现功亏一篑的情形:格式不一致。具体体现在:1)教师出题时填写的论文题目审批表、给学生下达的任务书等有可能不符合格式要求;2)学生选题后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完成论文后的毕业论文格式等有可能不统一;3)各专业、院系的教务秘书必须完成的各种统计表如开题论文记录、答辩记录、供选题情况表、选题分类统计表、指导教师配备表、毕业论文情况统计表、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等大量表格格式不一致。传统处理方式就是对这些表格一一进行手工调整,可以想象其麻烦程度和巨大的工作量,足以令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产生畏难情绪。

1.5 论文保存方面

传统的论文多半采用纸质方式进行保存。显然,这种保存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一是纸质论文容易腐烂,保存时间太短,在进行管理和运输时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二是要占大量办公空间,多年的本科毕业论文累积起来似座小山,占用了有限的办公空间;三是不容易检索,如上级领导或兄弟院校进行论文经验交流时,或者查找需要满足某些条件的论文时,很难及时查找出符合要求的论文;四是不易进行分类管理和装订成册。

2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实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大变革,由于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业已进入社会各行各业。高校的部分工作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毕业管理等已由传统手工管理方式逐步过度到办公自动化方式[3-4]。基于前述传统毕业论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开发一套完整的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系统运行后,连接校园网(甚至Internet网)上的任何电脑均能通过浏览器访问,不受时间和位置的限制,不需安装庞大的客户端软件,非常方便。

新系统完全摒弃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克服了相关缺陷,具有极大优势,体现在:1)能控制同一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无法重复且能设置几年内的选题难以雷同;2)满足学生和教师实现双向选择,及时避免多人选同一题的现象;3)各种毕业论文相关的统计表格自动生成,极大减轻教辅人员的工作量;4)管理者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宏观调控,实时监控论文(设计)进度;5)容易调阅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6)易对论文长期保存;7)实现了毕业论文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8)易与毕业生评价系统、毕业生离校系统、校友系统、教务系统等其他相关系统进行对接,保证了学生毕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系统中主要的用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等。不同身份对应不同功能。

2.1 登录系统

任何用户必须先登录后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登录系统与学校的教务系统以及人事系统对接,学生和教师只要输入自己在学校数据库中的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成功后系统自动显示登录者的相关信息,如教师的院系、职称、专业,或者学生的学号、院系、年级、专业等。显然与学校数据库的对接有助于论文管理系统中数据与学校保持一致,不会形成数据孤岛。

2.2 教师子系统

教师据人事系统和教务系统提供的登录名和密码,可登录至本学院、所在专业区域,尔后拟出所在专业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即学生待选题目,所出题目根据当年毕业生情况确定,但学生最终选择题目数(即教师能指导的最大学生数)由系统根据教师职称限定,如高级职称至多指导10名学生,而中级职称至多指导6名学生,初级职称不能指导学生等。其他功能均在拟定题目后确定,如在线填写选题审批表等表格、下达毕业论文任务指导书、查看是否有学生选择自己所出的题目且拒绝还是同意该学生的选取、打印全校统一格式的选题审批表与任务指导书、查看学生是否上传了论文的最终稿件、对最终定稿的论文进行电子签名等。签名意味着此次论文指导过程即宣告结束,学生和教师再也不能对论文、审批表、指导书等各种表格进行任何修改,当然下载和打印功能依然保留。

2.3 学生子系统

依据学籍管理系统提供的学号和密码登录后,学生自动进入所在的专业领域,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等属性自动显示待选论文题目,学生通过查看论文题目和要求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然后等待教师确定或拒绝,当选择某教师的学生人数等于系统限制后,其余学生则不能再选此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选择好论文题目后系统还提供其他功能,如根据教师留下的联系方式和教师联系,在选题系统结束前可以更改自己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在线下载打印全校统一格式的论文封面、论文中期检查表、开题报告等表格。选题的确定意味着学生进入到论文设计阶段,可以把论文初稿上传至服务器,以便指导教师进行在线查阅,给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修改意见,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文,直到最终定稿为止。定稿后,教师进行电子签名,学生再也不能修改,至此论文完成。

2.4 管理子系统

管理权限属院系专业负责人或相关领导,不同权限的管理员登录后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操作,如专业负责人只能关闭、打开所属专业的各个子系统,教务处和学校领导可以管理全校系统。其他功能包括输入(打印)论文成绩,下载全校统一格式的各种表格如开题论文记录、答辩记录、供选题情况表、选题分类统计表、指导教师配备表、毕业论文(设计)情况统计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计表等,以及根据自己权限查阅有关专业、院系甚至全校的学生上传毕业论文的情况,指导整个毕业论文过程。

3 结语

系统的实现采用Linux平台和PHP语言编程运行,免费的MySQL数据库不但稳定而且免费,与PHP结合堪称完美。系统具有高效、免费、易维护的特点,只要极其廉价的硬件投入,就能为校园网上的全体教师和学生服务。

尽管开发成功后的系统已经在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网上运行多年,且切实减轻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仍然存在不足:

1)不同专业要求明显不同,有的专业如机械制造等所传论文由于包含若干图形,所占空间极大,这导致上传论文分配空间不均衡;

2)有的专业涉及字符异常生僻(如各种外国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古代文字等),故程序设计时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字符编码问题;

3)系统正常登录依赖于学籍系统和人事系统的正常运行,若相关系统崩溃,则本系统使用亦成问题;

4)教师出题后上传至系统等待学生咨询,学生选题后等待教师指导,二者过度依赖机器,造成交流过少。

故需要加强管理,人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传统论文指导方式人性化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7(29):46-47.

[2]李卫祥,李长萍,冀满祥,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

305-307.

[3]毛洪贲,殷德顺,郭娟,等.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

第2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现代科技伦理学;低碳理念;环境伦理;利弊权衡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1

低碳理念作为一个新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当今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许多人寄希望于“低碳”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方案,努力宣传低碳理念,使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低碳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良策。不过,国内外也有学者指出这一理念存在的弊端,并对其真正目的提出大胆怀疑。这些正是低碳理念引发的现代科技伦理学思考。本文即以此为选题背景,分析当今典型低碳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探讨低碳理念的现代科技伦理学意义。

一、现代科技引发的低碳理念

(一)现代工业高碳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工业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工业多是以化石燃料作为能源,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虽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不被算作污染气体,但是这类富含碳元素的气体排放会打破地球自然环境长期以来的碳平衡,由此引发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难题。其次,现代工业不仅有高碳排放,也有高碳需求,个别二次加工的工业产生大量原料与能源的浪费,这种浪费直接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问题的加重使人们开始觉醒,意识到碳排放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了解决高碳排放问题并呼吁更多人对环境加以保护,低碳理念得以产生。

(二)现代科技的便利带来浪费

现代科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这种便利会时常让人在不经意间造成浪费,甚至还会被一些不自觉或低素质的人故意浪费。例如,现代科技发明了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塑料袋,塑料袋的确提供了便利,可是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也存在大量碳排放,免费塑料袋的普及更是一种浪费。

(三)现代科技的人性与自然追求

现代科技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高碳排放存在大量负面影响,显然是现代科技错误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方向是追求健康、人性化,以及与自然相和谐。其实,现代科技对自身加以否定之否定,将其带来的现代工业高速发展与其自身本质上对人性与自然的追求辩证地统一起来。所以,低碳理念是现代科技发展中新的尝试。

二、低碳理念带来的伦理思考

(一)低碳的利与弊

当今世界由现代科技引发的高碳排放对地球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只有限制碳排放、合理控制碳排放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低碳理念的目的即是减少碳排放,其提出是有利于环境问题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许多人质疑低碳理念能否改善人生活,低碳理念意在限制人们的碳排放,这也限制了人们利用资源、享受资源的权利。人们也应思考是否以一味的节约来达到低碳理念的要求。还有理论提出,低碳理念时西方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的阴谋,这种观点也具有参考价值,告诫人们在面对低碳理念时要权衡利弊。

(二)环境伦理

高碳排放无疑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此时我们应该思考为了经济增长放弃优美自然环境是否值得。这就是现代科技带来的环境伦理思考。环境伦理指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作为文明的人类,在发展中应当遵循环境正义、代际平等、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原则,破坏环境既是对地球生态的破坏,也是对人类自身健康的不负责行为。低碳理念正是对环境伦理的遵循,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阴谋”论

有人提出低碳理念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阴谋,虽然该理论未得到证实,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明确如何践行低碳理念。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都不愿做出让步,这些现象直接反映了在低碳领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低碳理念也许是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环境、限制他国发展的措施,在低碳领域,发达国家享有更多话语权。这一问题就是低碳理念引人深思的方面。

三、低碳理念的全新实践

(一)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经济发展中,不仅仅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应注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争取达到以低碳方式达到同样的生产效率。

在经济发展和低碳理念发生冲突时,采用碳排放权交易、购买碳汇林等方式保证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制定相关经济政策,重点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相关经济模式的实践和发展,用低碳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只有人人参与,才可以将低碳理念传播开来。

推广节能灯、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都是生活中低碳理念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颁布的“限塑令”,就是推崇低碳理念的一次实践。倡导公共交通也是低碳理念的体现,增设合理的公交线路、推进地铁建设,还应逐步改造公交车燃料系统,采用天然气等相对清洁的燃料,或采用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型客车运营。

(三)低碳技术研发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为了实现低碳理念,许多新技术被研发出来,用以减少工业和生活中的碳排放。例如,汽车的动力回收系统和电动、氢动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重工业当中的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照明光源LED的普及;建筑设计中使用低碳环保材料。

四、结语

如今,我们在倡导低碳理念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低碳理念带来的现代科技伦理思考。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低碳理念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低碳则又带来新的思考,只有以现代科技伦理学的眼光把握好其中的关系,权衡利弊,才可以获得发展与低碳的双赢。

参考文献:

第3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基本功;利与弊

“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飞速进步,全国绝大部分大中等城市的学校都实现了教育技术现代化。在很多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和高校几乎普及了多媒体,许多教师已经习惯并且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演。确实,使用多媒体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能省时、省力,许多抽象的概念得以形象地展现,多媒体具备声像一体、人机交互、创设教学情境等优点,使得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五彩纷呈。事实上,衡量一节音乐课成功与否有诸多因素,除了良好的构思,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和重点、难点突出之外,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表现出来的基本功对整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都未能引起音乐教师足够的重视。新课标实施以来,一些教师认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方便、省力,可以代替自己的示范,因而就不太重视自身基本功的训练。那些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的教师在多媒体的制作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甚至出现了“唯多媒体教学论”的不良倾向,仿佛不用多媒体教学就不能上课,就不能上好课。许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公开课看似热热闹闹、五彩纷呈,但总让人觉得缺少些什么,特别是转入传统教学,没有了这些现代设备的依赖,一些教师甚至连最基本的范唱、范奏都无法胜任,课堂教学难以进行。

一、音乐教师基本功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通俗地讲,教师基本功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包括音乐专业基本能力和音乐教学基本能力两部分,前者可细分为声乐演唱的能力、钢琴弹奏的能力、舞蹈表演的能力、即兴伴奏的能力、乐队指挥的能力等等,这些都属于技能技巧。音乐教学基本功可细分为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科研写作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积累。无论是技能技巧类的能力还是理论科研的能力,它们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精通一门技艺,做到“一专多能”,才能让音乐课堂教学具有感染力,才能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只有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些既需要教师发挥技能技巧的能力,也需要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在教育技术发展落后的时期,许多老师仅凭“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多媒体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之前,许多音乐课的设备仅限于钢琴、录音机、磁带这些传统的教具。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具有感性抽象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具很难发挥音乐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具难以发挥的优势,其具体优势可总结如下:1.多媒体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2.多媒体教学加强了音乐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4.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认知,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从实践教学来看,其弊端基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2.多媒体课件容量过大,一次定型的特点导致无法现场更改。3.多媒体教学容易限制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交流。4.实际环境限制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2】

三、多媒体教学仍需教师发挥基本功

多媒体课件多于音乐课堂教学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在多媒体教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仍然需要教师发挥基本功。最近几年,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希望以此来提高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多媒体逐渐普及并大行其道的现代化教学氛围下,为什么要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功?笔者根据多年的思考和实践得出如下结论,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是辅助手段,是教学的形式,多媒体服务于教学内容,当形式大于内容时,必然会削弱主体,使得主次颠倒,得不偿失。多媒体和教师基本功就像“尺”和“寸”的关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二者只有相互弥补,才能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多媒体虽然集图像、声音为一体,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特点,但它终究不能代替教师声情并茂的现场示范,多媒体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过于繁复,容易导致学生颠倒主次,教师的分析讲解可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难点、重点,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从现实来看,多媒体对于环境和电子设备的依赖容易导致教学不能正常进行,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基本功就可以避免这一弊端。总而言之,机器不能代替人力的灵活,人力无法达到机器的高效,多媒体和教师基本功在当今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并驾齐驱,不可或缺。

四、如何实现多媒体教学和教师基本功结合

《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已经在唱歌、欣赏等教学内容上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如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讨。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难点、重点以及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学构思,合理地运用课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发挥教师基本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课本《歌剧艺术》这一单元教学前,应通过教学构思,合理选择多媒体课件。内容导入部分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17世纪前后欧洲的艺术图像资料,熟悉美声唱法的起源和特点,然后分别对比分析美声唱法在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国发展的情况。多媒体课件可采取幻灯片方式播放歌剧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典的歌剧视频,如《今夜无人入睡》《晴朗的一天》等。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些图像和视频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歌剧的起源和发展,但这还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教师发挥声乐特长,现场为学生演唱一首歌剧片段,即使达不到歌唱家的水平,但只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充分地投入情感,就一定能感染学生。正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只有一条唯一的路可以打动人民的心,就是向他们显示你自己首先被打动。”【3】教师的生动示范充分地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特性,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比通过媒介传递的图像和声音更为直观和生动,也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多媒体的优点不容否认,但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多媒体课件不能解决音乐教学所有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可忽视,提倡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忽视教师基本功。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有重点、有选择地选择多媒体的参与方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增强师生交流的互动性,积极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到既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便捷、高效特点,同时又能做到以情感人,师生互动,运用教师基本功,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使音乐成为审美的艺术,情感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孟繁.多媒体音乐教学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

第4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经典组方与现代科技的结晶

脂必泰胶囊其独特的配方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千年古方-“泽泻汤”,配伍红曲、山楂而成。根据本方的组成,以及国内外有关各味中药有效分成的研究,运用现代提取工艺技术,确保了脂必泰胶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更适合中国人的调脂配方。该药物一经问世便先后获得了国家中药保密、保护、专利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等称号。

他汀类药物的利与弊

他汀类物质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c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以抑制VLDL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 B,也能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此外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近20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他汀类药物随剂量增大,其降脂作用也随之增大,当剂量增大1倍时,其降低TC的幅度仅增加5%,降低LDL-c的幅度增加7%,不良反应也会相应增多,以致患者不能耐受而停药,甚至发生严重的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如肝损害、肌痛等。因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指出“不宜为片面追求提高疗效而过度增大他汀剂量”。作为东方人可能治疗用合适剂量甚至药代学与西方人会有所不同。

脂必泰胶囊药理成分的研究

山楂所含的山楂黄酮能降低肝细胞微粒体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的活力,对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所含的熊果酸和金丝桃苷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和升高HDL/TCH的比值。

泽泻降低LDL-c、TC和TG作用明显,抑制主动脉内膜斑块生成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泽泻提取物促进逆向转运胆固醇的作用,使斑块中胆固醇较多地运往肝脏,并在其中分解代谢,抑制斑块生成。

白术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杜生痰之源的功效;能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原减少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白术煎剂口服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升高的谷-丙转氨酶下降,防止肝糖原的减少,促进脱氧核糖核酸的恢复。

红曲发明于汉代,为食疗两用的传统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大发明,在中国对于红曲的食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红曲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作用,其所含的Monacolin类化合物为体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而表现出显著的降脂功效。地奥脂必泰胶囊所含的红曲中已发现15种天然他汀类同系物。

传统医学认为高脂血症病机多以虚实并见,以脾虚为主,其治疗原则为健脾渗湿,活血化瘀。地奥脂必泰胶囊组方中“泽泻汤”本身就具有健脾渗湿的功效,配伍山楂不仅增强了其健脾渗湿的作用,红曲的配伍又兼顾了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该组方正切中高脂血症之病机,为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复合他汀、复方调脂

在权威的《Atherosclerosis》杂志2010年最新发表的题为“中药脂必泰胶囊强化调脂和抗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文章中,每天服用地奥脂必泰胶囊2粒,2次/日,能有效降低血脂异常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的hs-CRP(高敏C-反应蛋白)、P-选择素、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SI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等炎症因子的水平,能从多方面、多靶点干预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该杂志是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主办,被SCI收录,其影响因子为4.7,而被SCI收录的国内惟一的临床医学类期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其影响因子只有0.721。

第5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利与弊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学科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身在践行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过程中的感受。

1.信息技术带动数学课堂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1.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保持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率完成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教学情境创设要结合教学目标,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创设情境。如一位教师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课一开始,引导学生读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屏幕上出现一只青蛙;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屏幕上出现两只青蛙;三只青蛙三张嘴……接着屏幕上出现满屏幕的青蛙让学生说说怎样表示。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思维就很容易被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1.1.2 设置生动有趣的练习情境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如《年月日》的练习设置去智慧岛闯关的练习。第一关基础关(判断题)第二关提高关(填空题)第三关智慧关(扩展提高)。通过这样的练习情境学生一点也不觉得累,而且有越战越勇的感觉。

1.2 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及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能创设出声情并茂的场景,使学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如《年月日》教学,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法记住大小月,如果教师只握起拳头教学生,只有少部分的人看得清楚。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全班的学生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非常生动形象,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月份,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大小月与特殊月。学生记忆大小月的方式就不会仅局限于读、背形式,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作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1.3 有利于感知知识形成过程,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欠缺。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记”一些知识点,而不关注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内涵,学生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可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利用多媒体信息的丰富、形象和生动,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以其较强的刺激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如:在《秒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观念。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制作一个钟面的课件,让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为了让学生体验几秒,设计了我是小闹钟游戏,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方法计时,当自己觉得20秒的时间到了就睁开眼睛并举手。为此设计了一个钟面,当游戏开始时秒针开始走,但不发出声音,当学生自认为20秒时间到了,一睁眼就可以和大屏幕的时间进行核对,从而知道自己数秒的准确性,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秒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秒、理解秒,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4 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教师的负担

如在《找次品》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探索寻找次品的策略,在集体备课时有教师提出用实物天平进行测量探索。可是,我们要准备一些乒乓球是比较容易,但要找到质量偏差较大的可能就比较难了,而且用天平去称物体总会有一些偏差,调控起来浪费时间。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我们设计好了一点就出来就不会有这些顾虑。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众多教学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运用信息技术都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的,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弊端。

2.1 为使用而使用现象,使教学失去实效性

多媒体的应用应该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使用计算机后,所有的教学思路跟着下载的课件走而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设计,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2.2 多媒体教学代替学生必要的操作活动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内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从中发现每行摆5个(长),摆了3行(宽),一共摆了15个(面积),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学生好像会了,都会利用公式计算,但是在后面的变式练习中效果却很不理想,学生好像是在背公式,而不是真正理解公式。因此在另一班的教学时,我让他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成长方形,并作好记录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格中,最后观察表格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效果比第一个班级好,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2.3 滥用信息技术

也就是说再不必要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使用信息技术。有些教师在教学《笔算乘法》不断地用课件展示竖式计算的过程。

2.4 课件中非主体过于生动,导致学生注意力被吸引

如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在课件边设置了会动的非常漂亮的小猫,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而不去看练习题。

总之,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当然,这种结合是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努力使之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第6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认识理论;理解理论;运用理论

经济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一方面有着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另一方面又与社会科学一样,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没有意识的物,它兼有自然科学的逻辑美与社会科学的生活气息,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相对于师范学院政经系的其他课程,政治经济学有太强的理论性,而且又与数学知识相联系,被学生戏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无形中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产生了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帮助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要全面、熟练掌握自己讲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教材内容,梳理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必要时根据现实社会实践的需要,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灵活调整处理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完整的了解整个事件,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理论互相印证,激发学生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加深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例如,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又将如何发展,自然成为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课程不能回避的问题,经济学理论正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这扇门看清端倪。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次贷危机是如何引发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政治经济学的第一章商品经济基本理论讲授了货币的产生及职能后,我就打破教材章节顺序,把教材中的金融理论贯穿起来,提前讲解第六章的银行资本理论,这样让学生知道了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级款贷是什么,接着我把国际金融理论中金融衍生交易,如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区别等等,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小小的次级贷款经过评级公司的打包评级证券化、兑冲基金的杠杆举债追捧、保险公司的保险担保三级放大,随着房价的下落,又经过会计机构资产评价的减值、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卖空抛售、评级机构的降级评级三次迅速贬值,终于引爆了华尔街的次贷危机,由于华尔街监管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形势下,美国经济对当今全球经济的有着重大影响,华尔街小小的次级贷款最终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随着事态的发展,金融危机又波及到实体经济,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制造业造成重大影响,为此,从2008 年11月开始,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和措施,在随后的教学中不断跟踪事件进展,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经济理论分析、理解社会实际,2009年4月2日20国峰会在伦敦召开的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接连在网上公开发表了两篇署名文章,直击当今国际金融体制弊端,提出建立超货币的建议,针对这一事件发展态势,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国际金融制度从金本位体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金融体制变化等相关知识,观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时下正在热播的两部电视系列片“货币战争”与“货币变局”,了解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通过对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跟踪关注,让学生在社会经济事件中去学习、理解经济理论,这样的教学既有理论,又有鲜活的经济事实,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年轻人关注社会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课本上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论教条,与鲜活的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掌握好经济理论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文凭,还能提高自己对社会经济实践的理解能力。

第7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设计中往往过分地追求、新、奇、特,突出建筑物体同其他建筑物的不同之处,但是对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却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使得城市高层建筑呈现出整体性差,难以在凸显城市高层建筑特点的同时,又能给人们带来使用的便捷性,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建筑空间环境的需求。所以,如何提高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水平,满足人们对现代高层建筑的各种需求,我们必须透彻地了解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

一、城市高层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1、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高度问题

由于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私自在建筑设计标准所规定的原有高度基础上加大建筑高度,以达到所赚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从而导致一些高层建筑存在高度超标问题。由于高度的增高,增加了建筑结构的垂向负荷,超过了原有的地基所能承受的应力,导致建筑存在抗风力、恶劣天气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建筑使用者的安全。

2、高层建筑楼梯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物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为了能够利用最少的土地创造出一个满足大流量要求、视野更为开阔的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楼梯的设计通常都是采用敞开的楼梯作为主要的客流通道,满足了人流量的要求,又满足了消防安全要求。有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物的防火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常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高层建筑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两部剪刀楼梯可以合用一个前室,所以只要一个送风系统就行。但一般剪刀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规范要求必须要分成两个前室,一个合用前室,一个防烟楼梯间前室,这两个需要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其功能的多样化,就要求其内部设计的多样化。不同的设计又会需要不同性质的材料,材料的可燃性会加大火灾的风险,特别是在风力较大的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就会迅速扩张火势,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此外,高层建筑的层数越多,越应该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

3.1高层建筑墙体防火材料的耐火强度和阻燃性。高层墙体的使用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火强度和阻燃性,才能保证发生火灾时墙体结构具有足够的防火能力,从而将火灾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

3.2建筑整体布局应该畅通、安全。高层建筑必须配置有能够保证一定人流量的楼梯,从而保证火灾发生,电梯不能使用时,建筑内所有人员可以流畅的从该楼梯进行逃生。

3.3做好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保证火灾发生时,配备有足够的消防用水量以及灭火设备所需的水压。自动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物内最主要的灭火系统,而其包含的湿式喷淋水灭火系统是当前建筑物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是目前首选的灭火系统。

3.4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规模大,人员集中,功能复杂,设备众多,还有相当一部分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可燃装饰材料,如塑胶板、化纤地毯等,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一般分为三种: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

3.5对火灾报警系统内部而言,高层建筑一般采用全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还可与楼控、广播音响和门禁系统等联动。只要这些措施可靠得力,超高层建筑的火灾便可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损失减至最小。

4、高层建筑防雷击的问题

为了加强高层建筑抵御雷电能力,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必须针对雷电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事实上,在防雷系统设计问题上,通常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依据高层建筑自己的建筑结构特点以及周边配套设施,对高层建筑的顶端以及其它易受雷击位置装配避雷针或避雷网等有效设施,在电路上设置电涌保护器,用于保护用电设备免遭雷电电磁脉冲或操作过电压破坏。将雷电对建筑的安全威胁降到最低。

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不够合理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出了追求外观好看以外,还有注意设计的科学性和和合理性、体系化。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并不是单一的,有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等等。另外,要想一个高层建筑达到一定的安全性,一定要将其整个结构设计系统化,既要考虑地震等带来的巨大载荷,也要考虑到水平方向的强风等,并且还有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如果这些问题只是被单独拿出来解决,而忽视其他一连串的问题,就极容易给高层建筑埋下隐患,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不知所措。

二、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的对策探究

1、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建筑所在气候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策略。如建筑的坐北朝南,南方地区漏空窗、天井的设置;如窑洞与竹楼,建筑依山就势,采用的吊脚楼、外悬挑结构等。

其次,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例如,特朗伯墙的使用,使该墙体成为集热器,通过气孔的开闭和可动绝热层的移动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实现冬暖夏凉。

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者重复利用废旧材料。如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完全可以再利用,将其改造成旅馆或公寓,如果拆除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在设计之初就将其纳入设计方案中,它们就可以被重复利用。利用建筑绿化,它可以降噪、降温、调节水分、净化空气等,可采用屋顶花园、墙面绿化、观景阳台等形式。

2、强化整体设计效果

2.1主体设计。在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中,生态节能是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建筑物的新要求,这要求设计者要对建筑本身的主体部分和裙房部分加强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还要满足人性化的要求。

2.2巧妙运用处理手法。高层建筑在设计的阶段中,塔楼设计变化空间较少,在设计过程中,对其底部会采用一些巧妙的手法进行处理,通常设计师会采用入口缩进和底层架空的手段进行设计,可有效丰富空间形式,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3、改进高层建筑中的安全设计

3.1防火问题。高层建筑物防火问题极为重要,建筑设计师们一定要严肃看待高层防火问题,保障居住人员的安全。首先,要合理规划防火分区,使楼道内的消防设施和紧急通道的分布科学、合理,考虑到楼房内所有住户的安全问题;其次,高层建筑物的布局要简单,保证安全通道的通畅,采光要好,紧急照明设备一定要随时保证其使用性,确保出现火灾时能够迅速疏通人员。

3.2消防电源与供电问题,要求高层家住的供电来源要有多种,以便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马上解决消防设备的供电问题;紧急照明问题,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确保紧急照明装置的使用情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3消防电梯防烟问题。为了使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顺利进入相对无烟区且有利于通过消防电梯进行安全疏散,根据规范要求,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宜靠外墙设置,这样更有利于利用直通室外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这在一定程度又对消防电梯井进行了防护。

4、将高层设计与科技相结合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创新,一方面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外形中,更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先运用电脑扫描将模型数据转化成施工图纸,再将图纸中的每一部分进行分解,甚至能分解为每一块需到工厂制作的铁合金外墙板,这在传统技术的时代是无法想像的。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就要时刻跟踪和了解当代建筑科技中出现的最新科技,并加以运用。

三、城市高层建筑设计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标志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并不经济,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我们应该全面考虑利与弊,不应盲目设计兴建超高层建筑。

2、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3、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或者在区域中组织立体交通,比如空中或地下的车行和人行;在人流量比较大的高层建筑的基地中应设置足够的疏散场地和出入口;应合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对周围建筑的场地范围认真考虑。部分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要考虑到街道上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因为主体尺度过大,为了减少对街道的压迫感,高层建筑应向后退,但如果退后尺度不当,高层建筑就变得好像与街道分离了,与其周围环境失去联系,再则高层建筑物之间的地面场地不但作为行车道路,还应该加入更多的街道生活,使环境更加丰富。

结束语

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师,要了解建筑设计的最新发展方向,结合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设计风格,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最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还能设计出既美观耐用、舒适、环保,又体现出现代科技水平、同时又具有个性风格的建筑作品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程昆.高层建筑住宅设计的优化分析[J].住宅科技,2013(07):132-135.

第8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影响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升值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国际通缩、经济不振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走强,出口迅猛增长,这些观点似乎更能站得住脚。笔者认为,人民币币值好比一柄“双刃剑”,目前国人要认真审视、理性认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两个方面影响,尤其是其负面影响,更加深远,不可忽视。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手段,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我国多年来保持出口快速增长的宏观背景条件下,近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适当升值,即单位外币可兑换的人民币减少,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的安全与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中国GDP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一般而言,“强币”可以认为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只要人民币升值,中国的GDP就可能会超过德、法,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民币汇率完全不动也有弊端,它可能会加剧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满情绪,甚至可能成为他们下一步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的借口。

(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际投资

中国目前基本上是海外资本输入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使中国国内企业可以逐渐向海外发展,同时也可吸引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的增加。此外,在经济援助落后国家方面,中国对各国的进出口将会增加,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也会有所加强。

(三)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目前进口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与高端机械设备。人民币升值,国外产品价格下降,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更便宜,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增加国外的消费品和生产设备进口。随着我国经济的成长和工业化,相对美日国家为逆差,如果人民币升值,对进口贸易也将有利。

(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自然资源的廉价出口

“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器,但也影响到国家的能源安全。据海关统计,2004年前10个月,我国高耗能产品铁合金出口166.8万吨,同比增长16.4。人民币币值低估,相应地国内资源也随之贬值,长此下去,大量资源性产品将低价外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出口。

(五)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

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债务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外债压力。中国自从1978年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缺乏资金,便向世界货币机构(IMF)世界银行(WB)以及美日政府,借来大笔资金。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化,外债日益累积。因此,如果人民币坚挺或升值,相对地,美日货币趋软或降值,显然对中国偿还外债有利。

(六)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抑制通货膨胀

1994年以来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连续10年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增长。2005年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089亿美元,比2004年多增22亿美元。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这使得央行一方面感到货币供给,外汇占款增加带来的通胀压力,同时,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克服通胀方面冲突重重。外汇占款已成为干扰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重要障碍。2004年基础货币的76%,通过外汇占款投放,使货币政策主动性受到严重影响,效果严重打折。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外部需求,适当给经济降温,抑制通货膨胀。

(七)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合理估价中国资产,在非制造业方面也有一定意义

中国的劳动和资产的低廉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也必然在一定历史阶段得以调整。中国在调整进口贸易政策的同时,必须调整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同时,在科、教、文、卫等非制造业方面将有一定意义。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压力。我们更应该看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将降低我国国际储备的实际价值,这不利于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和增强国际清偿能力,影响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保持这种外汇储备规模是我国综合国力的现实表现之一,也是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增强国际清偿能力和维护本国货币信誉的重要手段。如果美元贬值10%,那么,一夜之间我国外汇储备价值就将失去818.9亿美元,其负面效应可见一斑。

(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

人民币升值后,外资原来在中国1亿英镑能做的事,可能需要增加上百万英镑的投资才能办成了。人民币的升值将削弱外商对华投资的价值基础,不利于我国招商引资,影响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在相应政策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必将打乱中国对外开放的节奏。

(三)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贸易

面对人民币的升值,外国进口商在交易中受到限制。别有用心者借此在国际上造成了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心理效应,对我国的出口而言,就会起到损害。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还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危害。人民币升值,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将上升。此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口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相反,如果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会形成巨大市场需求,有助于向其他国家的出口。

(四)人民币升值将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并使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大鳄”索罗斯所裹挟的国际短期资本就是“热钱”。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一些“热钱”可能正在潜入中国。“热钱”希望人民币升值,妄图到时大炒一把。而升值会使“热钱”纷至沓来,埋下较大的金融风险。在外汇滚滚流入的背景下,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不得不大量收购外汇,相应的、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助长了货币信贷猛增的势头。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使金融调控的空间愈来愈小。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美元储备便会缩水。

(五)人民币升值对产业结构有不利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商品的国内销售价格下降,受经济利益驱使,国内一部分需求将由进口替代品转向进口品,一部分生产要素将退出进口替代品行业,受其影响,进口替代品行业将出现生产萎缩。此外,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需求增长趋缓,出口品及相关行业生产萎缩。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作用使得人民币升值导致部分资源从高效率的进口替代品和出口品部门退出,将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受阻,经济增长也将面临新的考验。

(六)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的出口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容纳了众多的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将迅速传导给就业,使就业的形势更为紧张。人民币一旦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将起负作用。当然,人民币升值也会促进中国人出外旅行,但由此带来的外汇流失对中国也是不利。

三、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也有弊。面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舆论的压力,的确存在着两难选择:升值可以使我国在偿还外债及购买国外商品时获得一些好处,但同时将使我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而抑制出口。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应该采取一定措施缓解矛盾。

(一)履行入世承诺,缓解国际矛盾

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源于国际收支的长期双顺差。我国应加快履行入世承诺,用贸易自由化缓解国际矛盾。应提前降低关税等进口障碍,增加战略性物资储备的进口,缓解短期升值的压力。同时,在适当时机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减少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使贸易顺差合理减少,减轻人民币升值的短期压力,减轻财政负担,优化出口结构。

(二)适当对外宣传,塑造正面形象

我国不仅是一个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进口大国。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在减少,说明我国的进口量在增大,同时也说明中国对国际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在增大。中国大量进口将刺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对美日经济的复苏极为有利。

(三)制定相关预案,应对贸易制裁

面对人民币保持坚挺,一些国家的贸易制裁已经开始,如近期的彩电、水果以及纺织品制裁案等,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预计今后此类贸易制裁还会增加。面对国外要求重新确定人民币汇率的种种呼声,我国应该坚持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要敢于顶住压力,并及早做好应对西方国家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活动的措施预案。

(四)合理制定政策,减少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的增加相当于人民币贬值,而退税减少则相当于人民币升值。据调查,出口退税政策虽能鼓励企业出口,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假出口,真骗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至人民币汇率被扭曲。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出口退税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五)释放外汇储备,调整外汇规模

我们应消除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认识误区,以免因美元贬值而遭受损失。美国现在要的是中国减少贸易顺差,我国可以通过增加用汇需求等手法予以应对,特别是用外汇从国外购买我国紧缺的资源物资。这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减少外贸磨擦,一举两得。同时,要释放民间外汇需求,减少央行结汇压力,稳住国内的外汇存款。

(六)强化管制措施,加强资本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加快,资本管制将受到越来越强的挑战。就目前而言,“热钱”的存在表明中国现行的资本管制措施并非十分有效。我国要加大力度惩处假合资、虚开发票金额、假出口等套取人民币的行为,特别是要注意查处洗钱活动和地下钱庄,按照程序严格地进行外汇审核,加强短期外债管理。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不是指现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美无缺,也并不意味着汇率固定不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价值不可能一成不变,货币汇率的调整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采取以亚细亚为主的亚洲国家在金融货币政策上的合作,以确保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各种货币汇率的稳定,这显然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胡均民.人民币汇率调控对策新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彭兴全.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透视“人民币升值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4).

3、黄有光.人民币对中国利大于弊[J].国际经济评论,2004(1).

4、左小蕾.人民币升值是最佳方案吗[J].望,2005(1).

5、陈适宜.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第9篇: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更新教育观念;探究性学习

目前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必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教材,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一手主导,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相反,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课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那么,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又应当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应对?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1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1.1 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比如,在讲“银行”“消费”等内容时,先让学生去某个银行实地考察,作好记录。让学生去市场买东西,记录好购买地点、商品名称、数量、单价、购买过程、心理体验等相关内容。上课时,利用学生的调查、有关记录。结合教材知识共同探讨、学习。

1.2 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培养自信心比如,在讲“经营公司”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自己模拟创办公司,记录好公司的类型、名称、注册资金、经营类型等有关内容,并写出经营方案。上课时,各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发言,介绍所创办的公司,并接受同学与老师的提问。

1.3 充分利用政治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政治学科与社会实际、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近几年我们给学生布置了一些社会考察题目,如“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福州市海交会之我见”等。以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的方式,通过分组讨论、课堂交流、撰写报告等环节,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立志成材;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2.1 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掌握政治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持久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政治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

2.2 要更新知识结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政治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通过报纸、杂志、信息技术等来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活动。选修课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我们政治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2.3 要调整好心理状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时要求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而教师付出的劳动可能会更多,因此,教师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另一种落差。

2.4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提高施教能力

2.4.1 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作为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应了解新课程减少了哪些内容,增加了哪些内容,增加的新内容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的。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不同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做一次处理或任意拔高。对增加的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如了多少,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内容,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来决定取舍。

2.4.2 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政治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等等。

2.4.3 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中学政治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法的内涵和本质,把握他们的设计过程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勇敢的将理论付诸实践。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如高二《矛盾是对立统一》一课,将学生分成小组,课堂展开激烈讨论,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调查,最后得出教材结论,经检验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非常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