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
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模仿者,是孩子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兴趣的挖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更频繁,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巨大,特殊家庭的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进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农村孩子即使进入城市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很多进城工作的父母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孩子的祖辈照顾,这些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可能只是一个缺少感情联系的符号和身份。在这些家庭中,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失位”的,代替父母家庭教育主置的祖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情感大于理性、过于溺爱自己的孙辈,这容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放纵的性格。同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长时间的“失位”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家庭父母也存在着“失位”现象。转型期城市家庭父母为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城市中火爆的教育市场恰好迎合了不少城市居民的需求,各种托管班代替父母对孩子进行照顾,各种学科辅导机构代替父母指导孩子的学习,各种兴趣班代替父母完成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父母依赖社会组织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代替本该由他们完成的家庭教育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城市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也“失位”了。此外,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家庭伦理的看法,中国的家庭逐渐由以生育孩子为核心转变为以夫妻感情为核心,由于感情变淡而离婚的现象日渐普遍。离婚后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不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的机会大量减少,造成了双亲中一方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长期“失位”的状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孩子在性格上或者情感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不管是由于进城打工、工作繁忙亦或是夫妻离异,家庭教育主体父母的“失位”会使得孩子在一个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环境下长大,主体的缺失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这三方面教育的共同作用。但当下我国的社会教育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一个孩子成长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要由这二者共同完成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希望让儿童健全地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具体所承担的教育目标上应该是有所差别的。有研究者指出,学校主要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接受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更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了,由于社会转型期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取向的,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应试取向也被移植到家庭教育中。父母下班后就陪在孩子身边辅导作业,节假日陪孩子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为孩子买许多教辅资料,和孩子谈心时说的最多的也是学习,这些场景已经十分普遍,这也表明不少家庭已变成孩子的另一个学校。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没有进行其本该完成的道德培养、兴趣挖掘、情感交流等教育内容。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背离了其应有之义,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危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转型期社会不少人的价值观念偏向实用化、功利化,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在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面。他们在选择家庭教育内容时往往会思考孩子所学是否有用,能提高孩子成绩的、能以证书形式表明的、能让自己觉得有面子的教育内容往往被许多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劳动教育则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些被视为短期无用的教育内容从长远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加重要。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内容的学校化、功利化使得家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3.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
不管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还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家长的问题。然而事实上,社会转型期外部 环境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十分明显。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逐渐进入我国家庭中,而且似乎有取代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对于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喜欢程度明显高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使得家庭中的孩子更方便快速地接受信息,不少孩子通过新媒体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对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首先,不少孩子热衷于新媒体建构的虚幻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方式结交朋友,反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亲子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会日渐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会逐渐断裂,这必然会为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造成极大的困难。其次,某些老师曾抱怨:“学校5天不抵回家2天。”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反映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教育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影响也具有相当的张力,父母一般向孩子传递的是历史的、传统的、沿袭的思想观念,而在新媒体上有大量反叛的、新颖的、激进的价值观念。新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家庭教育的效果。可以预见的是,科学的进步会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新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写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3]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三者的通力合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家长应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不能将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责。笔者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道德、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些都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强调的是经济再困难也要送孩子去学校,如今笔者觉得“再忙不能丢教育”同样适用。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少家长由于自身观念的偏差和教育知识的匮乏,往往采用不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科学进行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家长要将孩子作为同样的生命主体平等对待,不能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其次,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知识的辅导,不要功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最后,在新媒体已经进入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条件下,家长要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新媒体,不要粗暴地禁止孩子接触新媒体。家长自身也不要排斥新媒体,通过阅读新媒体上大量的信息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学校主动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当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还比较少,尤其是面对面的沟通,沟通内容局限于学习知识方面。实际上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其道德状况、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但由于学校很少主动与家长沟通,许多家长并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校应该将每个孩子的学习、道德水平、行为规范等情况及时详细地反映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在这方面学校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学校教师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学习,也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因而每个教师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最后,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等形式,使学校中一些家庭教育十分成功的父母与其他父母进行经验交流等活动。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接受了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也有助于学校对其进行知识传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在家庭教育中既是责任者,也是受益者。
3.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不健康、性格孤僻、人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以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让这些儿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能让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换言之,必须让在家庭教育中“失位”的父母尽快“复位”。而留守儿童父母的“复位”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说造成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通过制度改革保证进入到城市的农村家庭的子女享受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和同样质量的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轻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经济利益而不顾对孩子的影响。一旦有人通过新媒体散布暴力、不健康、虚假的信息,相关部门必须予以严惩。政府有责任为我国家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趋势,互联网思维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合作性”的特点,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主化思维,强调开放、透明、平等参与和去中心化等等。2在互联网+的新的时代背景,传统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疑就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必须要研究新的方法与路径解决新情况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开始本文写作之前,在网上对上海部分高校学生做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92份。调查所涉及高校涵盖国家重点高校、市属重点本科高校和专科学校,所涉及专业有理工类、文史哲类、经管类、医疗类等,所涉及大学生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6.41%和33.59%,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31%、78.03%、15.03%、0.63%,农村学生、城市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7.22%、52.78%,一、二、三、四年级和其他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6.89%、27.9%、31.44%、5.3%、8.46%,学生党员所占比例21.84%,学生干部所占比例40.28%。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深远
2016年1月,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0.1%,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2小时,平均每天上网将近4个小时。3
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你每天上网的时长大概是多少?”数据显示,每天上网1到3小时的占37.63%,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的同学占52.9%,也就是说有一半多的同学业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而对“您怎样看待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时,有64.77%的同学选择了“影响很大,大学生上网比较多”。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和上网时长都已很高,在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时候,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已深深烙上互联网的印记。
(二)家庭的弱化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多么的重要。从问卷调研中,也印证了这个结论。在“您认为以下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影响程度”(1―5分是从“完全没有影响到非常有影响”)的17个选项中,在影响程度最高的前5项中,就有3项和家庭影响有关系,它们分别是:成长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已有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效果不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长期系统的战略工程,面对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要形成强有力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族的共识,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真正下大力气落实与践行。从调研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偏差。在“您所在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否清晰?”中,选择“非常清晰”的只有31.44% ,选择“一般”的占55.56%,选择“不清晰”的占13.01%,因此,部分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定位并不明确。“雨过地皮湿”式的举措短期内虽有所成效,但只会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片面、肤浅的理解,取得的成效不大且不能持久。
(四)原有的教育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现在许多高校并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制,虽然很多工作人员在自己岗位上都在实施核心价值教育,可是并没有明确分工,没有办法形成合力,方法落后,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活动仅重视内容上的形式化,不能够产生共振作用。调查问卷显示:有69.95%的同学“不清楚”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是否有专门负责机构;有69.19%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空洞或者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有44.32%的同学认为“不清楚”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是否采用了互联网手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所采取的途径主要还是主题讲座、课堂讲授、社会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育人理念的更新
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及其被接受的程度与其重要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较尴尬的局面。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贴近实际,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就是要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增强教育吸引力和说服力。贴近生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新教育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能够入耳、入脑、入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育人生态优化10
开放性是互联网的根本特征,是网络自由和网络共享的保证,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点。互联网在物理时空上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既没有时间界限,也没有地域界限,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接收在网络上的信息,人们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互联网的开放性加速了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开放的信息环境,多样化的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即时的传播速度,在为大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研究学习、获取信息、交流感情、休闲娱乐等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已远远超越了书本,丰富开放的信息也让大学生的思路更开阔、眼光更开放。新媒体环境及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机制也要借鉴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特点,进一步拓宽思路。实践过程中,通过多种不同手段将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各个环节,将更多的资源整合为全方位的、无边界的育人平台,打造一个没有边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生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育人模式转换11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力量,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日渐突显,社会也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学校教育不是万能油,离开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时显得十分无能。教育改革从家长教育开始,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越加突出,家长应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对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营造良好的邻里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潜移默化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灵中去。家长要逐渐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陈旧家庭教育理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互动体系。努力化解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不良影响,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思想、方法与路径上的契合点,建立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与学校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机制。
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大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定期、不定期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思想等表现,充分运用互联网方式与学生家长互动联系,应设立由校党委、辅导员和学生家长组成的大学生教育机制,建立由高校客罚高校与家庭共同参与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高校应与社会互动,将社会上的高雅文化艺术、影视作品与优良风尚引入校园,推动社会道德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增长,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积极与社区、优秀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密切联系,为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平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制定“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015年3月5日,http:///gn/2015/03-05/71031 16 shtml.
[2]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5(3).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6.
[4]陶淑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J].大众文艺,2013(15).
[5]付静静.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塑造他们(尤其是中高年级)良好的心理品质。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理念的新突破。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是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课下多同他们交流,尤其多用赞赏、同情、肯定的语言,更能吸引他们与老师亲近,容易给他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使他们在心理上对教师充满亲近感,更信任教师,教学更容易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表现出和蔼的态度、语气,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与阐述的各种内容都要认真、仔细地聆听,并且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论简单与复杂,都及时、耐心、得当地进行解答,只有形成这样的“爱”的课堂环境,才不致使学生产生恐惧、排斥心理,进而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如刚讲完成长中的新问题时,有个学生仍然问:“父母总是误解我,我非常生气,又懒得跟父母说,你说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们已经懂得,但面对这个小学生的再次提问,我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批评,而是非常耐心地给他讲解。课后,这个孩子主动找我谈心,告诉我这堂课他光想着别的事情,没有认真听讲。通过我对他的追问,他告诉我,通过课后问同学,那些知识都已掌握。我对他做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他也向我表示今后一定改正先前的做法,努力学习,不让老师失望,这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密切。
2.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情境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我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讲回避还是正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时,把中高年级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以故事(案例)形式呈现给他们,让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探索,这使他们快速进入情境中,各抒己见,从而最大限度地探究学习。
3.小学生“疑问”意识相当重要。“问”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每个人勇于追求与探索的精神。小学生的“疑问”意识,是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表现之一,有助于他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教会小学生用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质疑与提问,以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辩论等。当然,只要是对小学生发展有利的,教师就要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促进学生思维和个性特征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搭桥,妙铺路,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的引导、置问要精彩。这样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在兴趣的引导下获取知识。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因势诱导。兴趣是从细微之处着手,一点一滴悉心培养起来的。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讲授“保护健康,珍爱生命”时,先从“烟”入手,引出本课要共同探讨的主题――及其危害。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兴致,愿意探讨,各抒己见,对知识的体会更深刻,从而自觉抵制。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耐心细致的习惯。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需要大量时间阅读、整理、理解和在现实生活中训练。如对违反道德行为的处理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或和解、或调解、或诉讼等,其中可能涉及惩罚。这就要求小学生有耐心,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辨出孰轻孰重,万不可心浮气躁,必须善于克制、约束自己,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
2.多维思考的习惯。就是从多角度、多个层面思考问题,通过多种比对,得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如你发现别人盗用了你的物品,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制止这种行为?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受到侵犯,你又会怎样处理?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小学生多层次、不同角度地看待问题,从而分析轻重缓急利弊,真正懂得且做到“三思而后行”。
3.善于总结的习惯。按照知识经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已经具备单独进行总结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学会总结,使他们能更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如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让他们总结回顾本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从而既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完整有序的知识框架,提高自身能力。
四、深入挖掘现行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由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五个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流倡导的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必然深刻地反映社会核心价值的培育取向。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作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述,清晰地勾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目标取向和方式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也体现了当前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诉求,基于国家主体、反映国家价值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并制约和引领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自身等发展方向;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实质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信念的表征,基于社会主体,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主导社会各种思潮的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公民行为规范的要求,基于公民主体,反映公民价值追求的核心价值观,规范公民的实践方向,包括公民对自我身份、国家制度的认同和对道德的自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倡导我们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导向,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公民文明向上,三者互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复杂的、深层次的心理现象,其教育也应严格遵循由表层结构、中层机构再到深层结构的灌输和教育顺序,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外在驱动状态,而是逐步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追求和保持。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一般价值观的教育,它具有特殊性。世界观、人生观及一般的价值观教育在各个社会群体可以是相通的甚至是相似的,而带有“社会主义”标签的且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观教育即是社会主义独有的且与“非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民族特性。民族特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在其民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世界上多民族国家众多,其国家核心价值观必定带有民族特色,但又各不相同。尽管我国由56个民族聚集而成,但我们传承的却是同一脉的民族精神,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采用包含民族精神的方式传递民族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民族精神融入到价值观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及其全过程。最后,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要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关系。从内容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是其精神和灵魂,决定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会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演进。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内涵的延展性决定了其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特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并通过具体的实践促进其深化与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文化精髓,在不断的教育传播中,发挥强大的社会效用,从而提高整体国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7.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德育教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025-02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实力源于人才,人才来自教育。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推动我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力军,其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多年来,我国一直将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新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德育的内涵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为这一目标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就是德育教育。学生作为道德学习者,要主动地学习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教师是道德的教育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由道德无知到道德有知,并且化为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选择。因此,德育的本质就是教师创造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但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二、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行高校德育教育方法滞后、呆板、缺乏生气。德育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近年来,广大德育工作者虽然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过去那种“德育课堂靠灌输,德育活动套框架,德育成绩看试卷,违纪违章就查处”的老模式并没有彻底改变。
(一)”灌输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
高校德育教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部分构成,前两部分所占比重很大,而道德教育所占比重较小。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所处的领导和核心地位,决定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灌输。灌输作为德育教育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理论基础。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 传统德育教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作为德育教育主体的学生。
(二)“框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模式
现行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契合,计划经济色彩浓重,这是导致德育教育低效的基本原因。现行德育教育模式,通过“以某种学说或观点去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接受某一种特定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体系”,是重共性、统一、单一的教育,培养了大量依附性人才 。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种“框架式”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违反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阻碍了大学生德育的多样性、层次性、个性化的发展。
(三)“理论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来源
理论教育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略在社会生活的真空背景下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认知的教育与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处于分离状态。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考试,而真实的、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真谛却被遮蔽了。以致社会上评价有些大学生是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修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教师心安理得地照本宣科,学生烦躁或冷淡地应付或逃避,这恐怕是所谓德育实效性问题的主要成因。
(四)“主观印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评价机制
现行德育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未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评价的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评价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和真实度。学生的品德评定往往由教师凭经验、印象决定,没有明确、具体的德育评定标准,德育目标与德育评定的脱节,造成德育目标不能很好落实,这种不科学、不公正的评价,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既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青年道德心理健康成长的现实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结合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给出具有实效性和高效性的德育教育新途径。
(一)创新方法,转换教育主体地位
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开展探讨式、讨论式、对话式、谈心式的思想交流与沟通,以敞开心扉、推心置腹的态度进行思想交锋,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者的批评教育,达到提高、转化思想认识与改变错误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即使是“两课”这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而是采用讨论式、探究式、问题式、考察式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先进教学方式。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多以平等的态度采用谈话式、对话式、交心式等行之有效的科学方式,改过去的单向灌输为现在双向沟通与交流,既克服了以往德育工作中受教育者常见的对抗、抵触等逆反心理与现象,又使德育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二)更新观念,确立师生互动思想
德育活动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把教师在德育中“教”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在德育中“学”的主体作用对立起来的观念将导致“有教无学”的低效或无效德育。在德育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德育主体观,充分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改变过去德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缺位的不正常现象。坚持高校德育的“双主体性”原则,特别是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是搞好高校德育的关键,更是主动适应德育客观规律的要求。因此,在德育活动中要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民主、平等地对话,采取讨论、谈心等方式。另外,教育者在设计德育目标、实施德育途径、选择德育方法等多方面均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转变德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心态,帮助指导受教育者发展成长。
(三)注重实效,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参加社会道德生活实践锻炼,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优化道德心理结构相辅相成的基本形式。正确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教育、启发和影响。许多高校常常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工厂、企事业单位等基地进行广泛的社会考察和市场调查,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加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觉地选择符合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能力,大大影响了个人道德的社会化,以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大学生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学生道德、思想、学识、身心健康成长都十分有益。
(四)把握趋势,创建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络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针对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高校必须有比较健全的校园网站和明确的管理规范,能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和监督。同时,发挥网络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使“两课”教育进入网络,结合网络上的知识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及网络心态教育。其次,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例如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或者邀请事业有成的师友和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以实际感召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清楚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建立健康的网络心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
(五)明确定位,建立客观评价体系
德育的评估是指对德育行为和德育效果进行评价,科学的德育评价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把受教育者道德实践的改善与提高作为衡量德育发展的重要标准 。评估标准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全面了解评价对象,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做出中肯的评价。具体应做好德育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的反馈这五个方面的工作。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学校所有教育者,包括后勤员工也制定考核体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奖惩,才有激励。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被教育者可以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48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小学 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1 调研对象与内容
1.1 总任务
该调查研究以问卷和访谈等实地调查方法对和田市维吾尔语小学里的小学生、学生家长、学校所在地的双语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1.2 调查对象
调查以调查问卷为主要形式加以部分学校教师、校长访谈为辅的形式进行。学生样本1000人,是3、4、5年级的学生。
1.3 问卷设计与维度
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调查、学生父母学历层次调查、学生父母的职业调查、学生父母汉语水平调查、父母对学生上学的态度的调查、父母的课后辅导能力调查、小学生学习汉语方面存在的困难调查、小学生厌学倾向调查、小学生学习上最大困难调查、社区宗教氛围等。
2 方法与调查过程
项目组2012年9月到10月在和田市所属维吾尔族小学展开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工作。和田市小学有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原纺织厂小学)、伊力其小学、玉龙喀什小学、拉斯奎小学、肖尔巴格小学、托沙拉小学、吉亚小学、希望小学、机场小学13所小学(其中一小、三小、六小、机场小学作为纯汉语学校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内)。本次调查在中心小学里用问卷法,在中心小学分校里用访谈法进行。另外在有些中心学校也与部分老师进行了访谈并且做了文字记录。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5份。
3 调查数据的分析
3.1 学生家庭状况
从学生父母学历的调查中发现:28.3%为大学文化层次,高中为17.7%,初中16%,小学31%,又有7%的人没有受过任何层次的教育。
这里7%的家长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学活动,因为他们自己就不会说汉语。
有关父母汉语水平的调查分项的数据是:父母双方有一方会汉语的占41.5%,父母双方都会汉语的31.8%,父母双方都不会汉语的有26.7%。
对26.7%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孩子的汉语学习困难更多,相应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可能稍差些。
关于学生父母辅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数据是:父母完全能看懂并能够全面辅导汉语教材的家庭有23.8%,36%家庭的父母对汉语教材里的某些内容可以辅导。有40.2%家庭的父母看不懂教材里的内容。
40.2%的调查数据显示这部分家庭没有办法帮助孩子学习教材里的内容。
有关父母职业调查的分项数据是:国家干部家庭29%、父母经商家庭有36%、农民占35%。
和田市被人称之为“农民之城”有一定道理的。在和田市市中心地带某一个十字路中央有带着“坎土曼”的农民雕像。城市人口中农民还占据着非常大的分量。
3.2 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调查
学生学习障碍调查分项中学生自认为学习的最大障碍是:15.2%的认为基础不好,40.5%的学生认为汉语理解能力导致学习上不去,21%的学生认为不能给老师表达清楚自己的看法,23.3的学生认为以上都不是原因。
40.5%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语言基础薄弱,没有达到实行双语的语言条件。
对学生学习难度最大的课程调查分项显示:22.6%认为算数课最难学,36.4%的学生认为最难学的课程是汉语文,12%学生认为维吾尔语课难学,29%的认为其它课程不好学。
目前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学生生活环境之间关系的调查分项中,有35%的学生认为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19.4%的学生认为与自己生活环境没有联系,14.4%学生认为与自己的生活有一些关系,31.2%的认为教材里的内容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
3.3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与厌学倾向调查研究
有关调查分项显示:4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好,42.3%认为属于中等,11.3%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非常努力但还是学不会,6.3%的学生不想上学。
6.3%的学生的辍学倾向非常明显,因此要挽救这部分学生积极向上的童心是非常必要的。
3.4 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语言环境调查
当提到学生家庭所在社区汉语普及情况时,29%的学生认为社区基本用汉语,28%的认为用汉语的多,30%认为不会用汉语的多,13%认为都不会汉语,连汉族人也用维吾尔语。这表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汉语的影响较弱。
3.5 社区宗教氛围调查
关于社区人口中做乃麻子(礼拜)人数问题上,10.5%学生认为不做乃麻子的人比作乃麻子的多,35%学生认为做的比不做的多,11.3%的认为人数相当,43.2%认为不能回答该问题。该项调查表明宗教气氛浓厚。
4 结论
(1)有部分学生家庭缺少支持目前双语教育教学的语言条件。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父母学历、语言条件、职业等方面的缺欠情况是导致学校双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主要原因。首先从掌握目的语言方面讲,家庭氛围中不能形成有效地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可能进步缓慢;其次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承载物。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没有概念无所谓思维。因此小学阶段最少得建构一套较完整的概念系统,也就是较为完整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可能是学生母语,也可能不是。但前提是较为完整的掌握一种语言。这样学生个体才可能有逻辑思维能力。在提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从小培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在该地区小学推行双语教育教学时将学生家庭这一因素要考虑进去。可以将同龄儿童按家庭条件分民族语言班级和双语班级等。双语班可以直接进行双语教育,而民族语言班级的语言转换可以稍微往后推。
(2)小学新生的汉语水平不足以适应现有汉语教材。虽然这些年来南疆地区的农村双语幼儿园已经开始注重为学前儿童在汉语方面打基础,为他们以后上小学做铺垫。但是作为学习的工具语言,学生汉语水平还没有完全达标。还不具备接受纯汉语授课的客观条件。这使得知识教学和语言接受方面存在较大的鸿沟。建议双语教育教学模式上有所调整。这样我们可以防止该地区出现大规模“半双语人”的可能性。从双语教育的目标语言角度上讲,人教版教材不适合当地学生实际汉语水平。因此教材选用方面要有所调整,降低教材难度。最重要的是符合当地学生普遍情况和循序渐进以量力性为原则。另外该教材里古汉语较多,小学生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没必要过早的去接触古汉语,否则会挫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的自信心。再有就是教材内容中诗体裁偏多。在新疆地区推行双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民汉兼通,能为新疆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双语人。作为第二语言将来很少能达到诗歌创作这个文学层面,起码在小学初学阶段要确立较为现实的语文教学目标。因此目标语言教学方面应该严格遵循克拉申的第二语言教学原则。建议编著适合新疆地区小学的汉语教学教材。在题材、内容、文字等方面,要注意体现符合培养目标、符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汉语水平、适合为以后的升学打基础、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健康发展等几个方面。
(3)学生汉语言环境不够理想。从普通语言学角度上讲,目标语言的学习环境的缺失对语言习得起非常消极的作用。光有语言学习没有语言习得环境,第二语言很难有所提高。因此、建议教学上人为地创设一些习得环境。比如远程网络教学或者用功能教学法在课堂中模拟具体语言环境等方式来补充这种环境缺失。另外可以考虑以内地新疆班形式培养这些家庭条件不足的和语言环境缺少的学生。
在新疆推行双语教育教学对新疆来说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因此新疆双语教育教学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工作指南,结合新疆具体区情,坚定不移地,分步骤地,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本调研报告是新疆师范大学双语教师培训培养专项研究基金项目“和田市小学双语教育教学的家庭、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XSJY(S)2011014
参考文献
[1] 滕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9.
[2] 克林-贝克著.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翁燕珩,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3] 哈经雄,常永才.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教育均衡化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功能认知:语言学习与价值观教育
在探讨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晰高中英语教学的功能认知。对许多教师而言,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基于学生初中所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包括语法知识、词汇量、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简言之,“提高英语水平”即高中英语教学功能。这种功能认知不仅具有当下普遍性,也是长期以来的观念范式。我们很少对这种功能认知进行学理性探讨,也甚少反思这种观念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深层影响。我们似乎并未认识到,功能认知问题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根本性问题,既涉及英语教学的内容安排,也关乎教学方法的主动选择。
1.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语言、文化与交际。毋庸置疑,“提高英语水平”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然而,我们似乎并未注意到,“英语水平”不仅指涉英语语言技能,而且关乎西方文化认知,更应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大胆地说,任何缺乏西方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英语水平”都是值得置疑的。然而,反思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我们往往非常重视语言内容的学习记忆,而常常轻视西方文化的认知解析,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我们常常淡忘,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应是培养学生开启认知西方的直接途径,掌握国际交流的实践技能。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解并学习西方及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与先进技术,是为向世界呈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简而言之,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现代语言学研究充分证明,语言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则没有意义。语境既指话语发生的具体语境,也指话语发生的文化与历史语境。缺乏具体的文化与历史语境,我们则无法认知话语的具体语境,也无法解读话语的真实意涵,包括字面语义与深层涵蕴。毋庸置疑,我们只有把英语语言重新放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才能更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理解,从而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的交际运用。就此而言,西方文化认知是英语语言认知的必要,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要。只有基于西方文化认知,英语语言内容才能有效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应注意到,英语教学的语言关注应与文化关注紧密结合。只有正确认知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明晰英语语言技能与西方文化认知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一言以蔽之,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由英语的语言本质决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2.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西方文化认知与价值观教育。明晰西方文化认知重要性后,我们需要解决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西方文化。据观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常仅限于西方文化的知识介绍或现象描述,而并未真正进入西方文化的认知层面。这种现象常态,一方面源于认知层面的误读,一方面源于认知视角的局限。语言呈现文化,文化浸蕴价值观。西方文化不仅包含西方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内容与特征,而且蕴含西方的价值观体系。显然,西方文化的知识介绍或现象描述只触及西方文化的认知表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认知,不仅是理解语言内涵的必要,也是解读西方文化的基础。据此可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认知绝非简单介绍西方文化,而应深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层面,深入西方文化的灵魂层面。
无论是西方文化的表层认知,还是西方价值观的深层认知,认知视角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西方文化认知而言,跨文化视角是一种目前获得普遍认可的视角。把西方文化置于文化比较视角下解读,既在中西文化的横向比较中阐释,也在中西文化的纵向比较中审视。只有把认知对象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中观察,置于更多元的视角中追问,我们的认知才能更接近真实。具体到价值观认知,我们必须把西方价值观置于比较视角中,既需正确认识其中的普适性意义,亦需甄别其间的意识形态意涵,既应厘清其中的历史发展语境,也要揭示其间的时代变异与偏见。只有基于正确的价值观认知,我们学生才能获得正确的西方文化认知。也只有进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认知,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西方文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法,认清各种西方话语的意识形态目的与价值观偏见,避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在跨文化比较视域中,通过价值观的历史语境还原,我们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认知“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概念的真正意涵,能够更恰当地了解这些概念的历史意义,也才能更深刻地辨别与批判这些概念在当代西方话语中的内涵变异与意识形态偏见。在西方价值观认知的教学指导中,我们发现,十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呈现其优越性:不仅继承中国文化及价值观的优秀精华,亦吸纳其他文化及价值观的普适性成分,是一种具有先进性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不仅包含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亦规范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给予足够的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关注,必然认识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命。只有揭示英语语言及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内涵,学生才能具有清晰的价值观认知,才不容易在英语语言学习及西方文化认知中迷失立场与方向,才能避免被当下一些西方话语所蛊惑而迷失。综上而言,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我们英语教师必需把潜在的西方价值观影响转化为显性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尤其在选用教材之外的英语阅读材料时。
二、高中英语课文的主题拓展:文化比较与价值观认知
明晰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厘清语言技能学习、西方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者关系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德育渗透及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此,本人进行了多种摸索,尝试了许多方法。在教学探索中,本人发现,课文主题不仅决定课文内容的解析视角与阅读方式,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容接受与价值认知。为抛砖引玉,本文呈现相关主题的拓展案例,并关联价值观教育策略。
1.高中英语教学的视角转换:课文内容的主题归类。纵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的第1册到第11册,课文内容虽各有侧重,甚或有不同主题指向,但基本可归为四大类主题:伦理、人文、科技与环保。其中,7个单元关涉伦理主题,30个单元关涉人文主题,7个单元关涉科技主题,11个单元关涉环保主题(详见下表)。
虽然此四大类主题已含德育教育元素,已具德育渗透功能,但无法直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突破语言学习的局限性,关注课文的西方文化,内容解读不仅可上升至文化比较层面,亦可通过主题拓展,转向核心价值观教育层面。在此教学实践中,文化比较成为了课文理解的路径,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文化比较与核心价值观则成为理解相关课文的重要推进元素。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题拓展呢?
2.高中英语课文的主题拓展:语言学习与文化比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通常围绕语言点而进行。教学单元的组成结构中,“Warming Up”、“Pre-reading”与“Reading”三个部分作为一种语料学习,显然为凸显其后的“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等部分服务。然而,我们在关注语言点同时,其实可以关注课文内容的西方文化要素,使语言点与西方文化要素认知紧密结合,从而使英语语言学习转向西方文化认知。以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为例,课文词汇主要关涉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我们亦可关注西方文化认知,包括“西方文明的古希腊文明源泉”、“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神话”等。而以选修七Unit 3 Under the sea为例,课文词汇与表达法主要关涉海洋,但我们亦可关注海洋理念的变化在西方社会发展及历史中的意义。
在教学中,从语言点转向西方文化的认知关注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使西方文化认知转向中西文化比较。换言之,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在学生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中,他们才能以本民族文化意识去认知西方文化的种种,而不易被某些别有企图的西方话语牵着鼻子走。以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第一单元“世界各地节日”为例,我们应以文化比较视角介绍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强调中西方文化的起源特征,如西方节日的宗教性,中国节日的农耕生产特性等。以选修六Unit 1 Art为例,在指导学生认知西方绘画史同时,教师应以文化比较视角指导学生认知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起源、主题与人文关注等特点。在西方文化认知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避免“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类型的话语言说,而应强调“中西方文化只是具有不同类型特征的文化”。这是运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进行课文讲解时,我们教师应特别注意之处。
在英语课文的讲解中,从语言点学习到西方文化认知,从西方文化认知到文化比较意识培养。这种教学关注视角的转换,不仅为相关课文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而且将有助于学生对相关语言点的理解与实践运用。
3.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文化比较与价值观认知。在教改探索中,从语言点中心转换到文化比较视角,我们只是实现了主题拓展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突破课文内容的语言认知,才能开启课文内容的文化比较,也才能进入课文内容的西方价值观认知。
在文化比较视角下,英语课文的内容解读不仅可呈现中西文化的种种差异,更能凸显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例如,在讲解“Olympic Games”(U2/B2)时,我们老师应当指出,众多体育项目实则源起于古希腊军事训练科目,体现了西方一直信奉的“强者生存”价值观;在讲解“Women of achievement”(U1/B4)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圣女贞德”与“伊丽莎白・弗莱”是西方社会历史的极大偶然,因为传统西方一直“歧视女性”,女性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在讲解“Art”(U1/B6)时,我们应提醒学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主题与人权意识的觉醒,但此时的人权概念绝非今日西方某大国的“人权”解读;当讲解“Under the sea”(U3/B7)时,我们不能不指出,海洋不仅仅在西方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起了至关重要的意义,实则也体现了西方一以贯之的“疆域拓展”情结。在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这些课文不仅实现了主题延展,而且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西方价值观认知。
4.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是在文化比较及西方价值观认知环节。文化比较既引发跨文化视角下的西方文化认知,也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重新了解中国文化。同理,在介绍西方价值观时,亦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时机。
在西方价值观的认知介绍时,只要把握得当,我们老师完全可以在英语课文的内容解读中进行德育渗透,既可引导学生认识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概念,也可展现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意义。例如,在讲解“English around the world”(U2/B1)时,我们应提醒学生注意,英语普及现象的背后,实则源起于英国对各地的长期殖民与文化侵略,据此强调“富强”与“爱国”的重要性;在学习“Computers”(U3/B2)一课时,我们不仅应强调,近代以来西方一直崇尚的“高科技与话语权”关系,而且应提醒学生,要有真正的科技创新与发明,“诚信与敬业”是不可或缺的价值底线;在阅读“Theme parks”(U5/B4)一文时,我们不仅应强调环保的重要性,而且亦在人类文明史的视角说明,中华民族一直强调的“和谐”具有的伦理价值意义。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结构、评价和标准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从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出发,对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以及主体行为对社会、阶级和个人的意义的考察和评价。
生涯辅导,是指高校为同时促进社会和学生全面和谐良好发展,引导学生自我剖析,使其对主客观因素和社会环境有更加全面公正的认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综合素质(包括择业和就业意识、道德、心理和能力等)进行教育的过程。在生涯辅导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核心关键地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生涯辅导中主导性欠缺
文化多元和价值多样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典型特征,在当今的社会表现比较突出,冲击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功利意识、信仰模糊、价值扭曲等现象在大学生身上有相当的体现,面对近两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中表现出更关注突出自我,忽视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因此,把握生涯辅导的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有效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
第一,目标导向上,国内学者偏重依据西方的生涯辅导理论而忽视我国的市场成熟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忽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辅导学生偏重实现个体的价值,较多依赖测量工具,作为教育主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忽视。
第二,实施内容上,施教者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方案规划的框架和细节,但忽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业价值观。
第三,过程上,职业生涯辅导更多由专业教师引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教师实施,作为教育的两个体系,虽然有融合,但融合程度比较有限,尤其是缺乏全程化和全员化的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西方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迪
西方国家在传播各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方面都各具特色。这些国家,正是借助自身的核心价值理念,从人心整合、国家维系、社会秩序保障等方面发挥着作用,而这种作用显示出的强大凝聚力又是形成于整个社会诸多方面都予以认可的共同价值理念基础之上。
着眼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真正凝聚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共识,借鉴当前西方价值观教育的成功做法是必要的。
(一)核心价值类思想性课程设置
西方国家核心价值体系预设的教育目标,即“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的实现,是通过课程的科学设置来达到,形式主要是两种:“显性课程”、“隐性课程”[1]。
“显性课程”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有关核心价值教育类的核心课程[2]。在美国,大学进行核心价值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德育课程,国内称之为通识课程,例如哈佛大学开设的理性道德类课程,是“探讨涉及选择和确立价值观方面的重要问题,因为其在人们生活中不断出现,目的在于探索理性的道德和政治抉择方法,共12门课程”[2]。法国的教育发展计划阐明:“学校始终有一项‘不能回避’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就是开设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共和国公民的道德与伦理课程”的开设,其目标“在于使每个人拥有自由和肩负责任,同时培养集体观念,使每个公民成长为有教养的人”[3]。英国颁布的《国家课程》(1988)也将教育的出发点规定为:“培养‘有品德、礼仪、智慧、有学问’的绅士”。
“隐性课程”是指综合教学内容并以不同教学主题为题材,间接地、全面地实施对各门课程的渗透性教育。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扬弃具有明显倾向性的灌输、说教,主要从宏观上来指导教材的编写,强调指导按照双重原则:价值和科学。主张教材内容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国家意识形态、相关价值渗透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相统一。但实施微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则是以尊重个人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原则来安排,坚持以“中立”的价值姿态,将较大的思考空间赋予学生,以同时实现一方面学生在自主掌握知识,另一方面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
无论是显性或隐性课程,西方诸国都在普遍强调“意识形态性”或“思想性”。在西方世界,尽管称呼思想政治或德育课程名称不一,但是教材编写和课程讲授,都凸显意识形态特性,如美国称为“职业道德课、公民课程、哲学道德课、伦理道德课”;法国职业大学开设“现代科技与伦理责任、工程师伦理学”;综合大学则开设“伦理学”;德国称为“政治教育课”;英国称为“道德、历史和公民教育课”;日本称为“道德时间”等等。
(二)具有潜在性的教育方式
所谓潜在性教育,其实质是“由宏观主导,教育者借助社会实践,隐藏教育目的,间接地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4]。从表达方式来看,尽管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同,但是世界各国在实施教育时都拒绝采用直接的方式,而是采用多种载体嵌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实现传播其国家的核心价值的目的。如“自由、民主、人权”是美国作为国家战略培育和宣扬的核心价值观念,法国的国家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
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包括:其一,利用“大众文化”产品(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影视、报刊等)进行渗透教育;其二,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感性教育(学校和课堂的气氛、教师的形象、规章制度、舆论导向等);其三,通过种类众多的校外实践活动来实现对核心价值理念的强化。
(三)指导大学生选择的自主性
《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大学》论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在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史上,他的现代大学理念占有重要地位,在该著作中阐述:“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不会有多大变化的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四大目标应该是学者和科学家予以主要关注的:第一是知识和思想的保存,第二是知识和思想的解释,第三是探寻真理,第四是训练青年人成为继任的工作者”[5]。
在这一理想指引下,根据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差异化的条件,美国各大学可以自主决定大学自身的教育理念,自主选择核心课程以及自主设立人才培养目标,如通识教育课,尽可能安排小班授课,选派一流的师资,尽量避免大班化和流程式教育。更具特色的是,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以众多领域和方面来体现,学生只要在这些类似课程中,每一阶段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即可,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也是给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自由选择空间。
三、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蕴含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了社会文化的性质,其变迁过程包含三阶段:传播、接受和内化。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要把握好传播途径、接受程度、内化路径三个环节。
(一)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
传播文化需要载体,借助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发挥生涯规划的承前启后作用,以专业课、思想政治课、教师指导、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为主要传播路径来实现。
1.将思想政治课作为主渠道发挥作用。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其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思想理论基础得到夯实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将国家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志向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个人与社会矛盾。
2.发挥专业课教学育人的功能。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是专业教学的目标,并且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应该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中得以体现,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备课、研讨、教学、实训和答疑等个教学环节,使兢兢业业、不懈努力的职业道德精神为学习者所感受。在学科建设中,为实现专业课教师能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必须重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3.强化管理服务育人功能。为最大限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价值认同,学校的管理服务要从服务学生出发,利用学生对职业困惑的契机,建立生涯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化解困惑。以了解自身的能力和气质、性格和兴趣为突破口,分析对未来职业的影响因素,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职业生涯目标并及时调整和设定,以发展的眼光、逐步递进的过程,渐进明晰自身的职业生涯路线。
4.发挥教育者模范作用。自觉学习领会和深入思考总结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全体教师的职责。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职责,有责任有义务领先一步开展学习研究,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带头实践。学校作为一级组织单位,应从强化思政工作人员的心理知识和职业指导培训入手,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基础,实施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指导工作。
5.以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细致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和特色的土壤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根植所在,环境本身兼具效果颇佳的育人功效,因此将学校多年办学积淀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等共同构建形成的校园文化,结合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需求,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社团活动等,以创新的精神和形式在学生中予以传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把握重要载体和平台,如校园电台、宣传栏、校内网等,把握重要的时间段,如社会重大事件发生、国家重要纪念日等,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期与时俱进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学校团委、学工处和二级院系尤其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关键作用。借助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如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及知识竞赛等,融合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营造富有正能量的核心价值体系氛围,借以净化和塑造大学生心灵。
(二)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度,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1.把握大学生自身的认同度。大学生对教育信息的选择有三个标准:对待生活的态度、接受教育的能力和对未来的发展需求。施教者忽视了解、把握和分析不同成长阶段大学生的认知层次、价值选取、思维形式和心理特征,忽视他们的生活态度,超越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而一味灌输、流程式授课,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兴趣不高,也不会积极追求,这必然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只有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予以展现,并主动引导大学生去理解、接受和信服,并努力践行价值观教育。
2.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即促使自身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能力,此处强调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受教者能主动顺应推动自身的思想道德实际发展。主要包括判断、抉择和践履能力。以人为本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应将落脚点聚焦在引导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体能力的展现上。
3.防止和克服不良影响。第一,施教者要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避免短期内波浪式展开宣传攻势,用简单的开会、读文件、搞应急活动等形式,期盼在大学生心中迅速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施教者要克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识化。理论灌输不同于其他知识的传播和讲授,一旦理论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相脱节这样的后果产生将导致大学生丧失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自觉追求。第三,施教者的政治说教倾向一定要防止和克服。当代大学生受多元化的时代浪潮影响,现实中对比鲜明的,恰恰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漠视态度。施教者的简单说教,一般会避而不谈甚至排斥正当利益,仅限于空谈政治价值,这将会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游离于人的发展之外。如此说教,社会思潮的引领也会排斥主流意识形态。
(三)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关注实效性,除了考量普及的程度和影响产生的效果外,还应该关注决定影响效果强与弱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在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个体接受之间,必须建立有效载体,这样才能够促使施教者开展工作和受教者的接受度之间成为正向关系。有效载体就其实质是传播媒介。以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够内化为前提,即能够内化为受教者的思想意识,因此要采用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传播媒介,如此媒介我们称之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划路径。
1.将指导思想切入职业观念教育。中国化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就是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敢于走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实事求是就是施教者不能拘泥于西方职业发展理论,应引导学生从就业形势出发,从自身所在的院校和专业出发,从生态环境出发,区别就业选择的多寡情况,在择业、就业和创业三种选择中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与时俱进就是引导大学生从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评估各行各业的职业前景,以不断修正自身的职业选择。
2.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入职业理想教育。首先,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参照。社会和历史环境的状况决定个人的职业适应状态。其次,个人理想要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十报告中指出了我党奋斗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所以大学生在确立个人理想时,要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实际个人条件,既有现实目标,又要有长远考虑。
3.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切入职业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最高标准。大学生从事任何职业,首当其冲要具备服务祖国的意识,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改革创新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敢闯敢干的斗志,以团结合作为共同准则。职业生涯的过程,就是克服艰难险阻,挑战自我不断提升的过程,既要具备拼闯的信念和勇气,更要学习和合作协同,这是行业和职业都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强调勤奋自强。生涯辅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只有艰苦奋斗方能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勤奋自强方能立足岗位安身立命。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根本需要。职业学校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护理教育 教学实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这一科学命题并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同时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家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具有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的特点。
2.教育目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教育目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经过了几次变动,直至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规定”的精神来看,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可以解读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育目的。
2.2 教育目的属性。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和统一,所以教育首先必须服务于当时的生产力,同时也要服务于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由此可见教育目的具有传承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即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属性。教育目的的二重性是辨证统一的,自然属性决定着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制约和指导着自然属性。与自然属性相适应的社会属性会促进其自然属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即教育目的社会属性的价值取向。
2.3 教育属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传承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这种建设者和接班人走向社会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意志,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五育”之中,德育和美育就是形成受教育者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教师再传受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德、美教育贯穿于所教授的课程之首。
3.目前我校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校中职教育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蓬勃发展,专业设置多样化,各专业之间相互补充和渗透,逐步形成了以护理教育为主,其他教育为辅的综合性医学教育体系。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精神影响下,我校在学生教育的方面却只注重知识的传承和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和护理伦理课程以外,很少有专业课老师去关心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教管的过程中只注重量化的“扣分”而没有专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考评标准或有标准不依,只要能保证学生安全最低要求就万事大吉;文体活动不少而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些班级为了比赛的结果出现辱骂甚或斗殴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在目前我国全面发展的“五育”教育之中而忽视了“德、美”教育,过分强调外加的纪律约束,而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和价值取向的结果。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相违背;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
4.加强德美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职教育任务繁重,教学时间较短(一般为三学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一批训练有素而又技能高超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属不易!尤其是我校这样的医护教育学校。现在的社会正属于急速转型期,价值取向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型的过程中教育者如忽视增强一元化普遍的约束作用与功能,就会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走向亡失!拜金主义、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等多元化思潮就会更趋向于功利性!这样的“建设者”走向社会应该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每一位教学教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都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加强学生的德、美教育,树立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
5.教学实践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对中职学生普遍性的价值取向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以“医德医风”教育为主的护理学生,她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接触的是患者而面对的却是生命!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后果可想而知!鉴于中职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实际,并结合本人教学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德育教育,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医疗教育事业服务。
5.1 加强德育教育宣传,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 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由教学者向教育者角色的转变,强调教务人员的榜样性作用。
5.3 提高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发挥管理学生的指导性作用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