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政治经济学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经济学意义

第1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活角度;中职;政治经济;教学

一、生活角度教学对中职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价值意义分析

(一)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政治经济课程

从生活角度进行政治经济学教学,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与政治经济学存在的联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趣味的学习课堂。政治经济学在学科性质上分析,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中职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上,教师都要注重以学生兴趣为突破口,为学生构建趣味化的学习环境,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但是从生活角度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熟知的生活元素全面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局限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是完全被固定在机械化、任务化的学习状态上,对于知识的讲解仅仅被限制在理论的学习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培养。而基于生活角度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教学,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将知识变得通俗化,化难为易,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于生活角度的教学对现阶段中职教学模式的转变具有很好的实际价值。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综合型人才

从中职院校的教育上分析,以培养专业化、综合型人才为基本教育宗旨。基于生活角度政治经济学的开展,可以通过法律、社会习俗、产品生产、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更早地认识到社会的需求,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技能,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重要保障。

二、生活角度中职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给予生活角度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要求。教学上要以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下将从因材施教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构建进行全面化分析,实现中职政治经济学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職政治经济学课程本身比较枯燥和乏味,很多的知识需要在生活实例的支撑下才能体现出本身固有的价值,传统的教学仅仅是说教式教学,与生活的关联性不大,学生学习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所以说,中职政治经济学教师在课前准备期间应该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制作好讲课大纲,根据课本教学的基本要求,科学合理的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一方面,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新知识的概念,另一方面,借助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知识的追求形成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而且还可以借助于情境更深入的理解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兴趣。

例如:在“关于竞争与习俗”这一课教学时,习俗是地域性生活产生的文化因素,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大的力量,一方面,既可以阻碍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地域发展,带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让学生认识到竞争与习俗的关系,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地域之间,更或者是文化等领域,都要以尊重地域习俗,这样双方的竞争与合作才能维持在一个公平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因素渗透,学生就会认识到发展与生活的关系。

(二)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学习的目的主要就是学会生存,借助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化的教学再丰富多彩也仅仅只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实际的训练,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仅仅是一纸空文,毫无价值。所以说,给予生活角度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教学,是新时展的要求,旨在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第2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劳动生产率;谈判能力;福利扩展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034―06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状态。然而,经济增长引致的财富分配效应并不是相对均质的,在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增速缓慢。在经济增长差异背景下,城乡居民在社会、文化、管理等方面均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断裂”或“失衡”(陆学艺;孙立平)。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不仅与改革开放的初衷不一致,而且也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出挑战。基于此,中央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理念下,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了更突出的地位,不仅将城乡和工农关系调整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而且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

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经济社会失衡状况的一个积极回应。针对新农村建设,已有文献讨论了意义、内涵和测度,尤其是对于推进思路,文献强调了协调发展(陈锡文;马晓河;韩俊)、产业推动(杜青林)劳动流转(林毅夫;蔡防)、组织带动(温铁军)、福利供给(贺雪峰)、分配调整(郑有贵)、权益扩展(秦晖)的重要性,这些对于人们深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是有价值的。然而现有文献更多的是政策性诠释,而较少解析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机理。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从经济增长一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探讨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性因素,这可视为对现有文献缺陷的一个小范围但有意义的修正。

二、理论背景

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课题组)。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不是平行的,生产发展对生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但生产发展并不意味着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可自动实现。因此,新农村建设可分为两个层次:生产发展体现的是经济增长,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解析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廓清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且要说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前者涉及经济增长理论对增长源泉的认识,后者涉及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意义的思考。

从增长动力来看,经济增长理论长期采用“要素核算法”,将增长贡献“分解”到各种要素中去。这有两个缺陷:一是生产要素并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全部,增长方面存在巨大的未被解释的剩余;二是生产要素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特征,这与长期经济增长所蕴含的报酬递增并不一致。上述两个方面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连续的非均衡的过程,这些因素不仅单独对经济增长起作用,而且它们的组合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要素的交互作用正是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由此,增长不仅取决于各种要素,更取决于要素的利用和组合程度,取决于决定要素组合的技术变革和经济制度、以及决定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体制等。所以,理解农业生产发展,应采取全要素生产率去解析被遗漏的因素,并特别注意影响要素交互作用的那些因素: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等。

从发展意义来说,增长和发展不是等同的,增长是发展的实现手段。发展观经过了三个阶段: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自由发展观,这体现了对“人本”目标的不断逼近。单纯强调增长可在很大程度增加物质财富,但这通常伴随着环境恶化、福利缩减等后果。于是,增长型发展观逐渐过渡到可持续发展观,后者要求生态规模上的足够、社会分配上的公平、经济配置上的效率同时起作用(戴利),这可视为发展观向“人本”方向的第一重转化。考虑到权利扩展与福利水平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观又逐渐被自由发展观所完善,“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阿马蒂亚.森),发展的目标是扩展个体和群体的自由度或相关权利,发展依赖于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安全性防御等。这可视为发展观向“人本”方向的第二重转化。基于发展观的演变轨迹,对农民社会发展的分析必须立足于福利增加目标,考虑其福利获取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显然,可以将新农村建设分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增长方面,实现生产发展不能仅从要素角度出发,而必须探究影响要素组合效率的组织和制度因素;在社会发展方面,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福利扩展,必须考虑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自由扩展的社会制度安排。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经济学为解析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视角。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特征及其引申含义

新农村建设源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产业特征及禀赋差异,要使社会群体保持完全相同的发展速度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长期、较大不平衡发展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对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逻辑起点是廓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

表1显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全面的。收入水平方面,城乡居民的人均净资产和纯收入差距分别为3.70倍和3.21倍,城市贫困发生率仅为农村的0.28倍;消费水平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29倍,恩格尔系数仅为农村居民的0.80倍,城乡居民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存在着显著差别;居住条件方面,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清洁能源、卫生厕所和道路硬化均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教育医疗方面,城镇居民的受教育年限是农民的1.29倍,卫生人员拥有水平和人均医疗支出分别是农民的10.91倍和4.01倍;社会保障方面,市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数占比、资金支出、人均支出分别是农民的4.52倍、11.0倍、10.66倍和2.36倍。显然,在收入水平、消费状况、居住条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居民均和城市居民存在着较大差距,城乡之间不仅存在二元经济反差,而且也存在二

元社会反差。

由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失衡,可以引伸出:一,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密切相关的,“三农”问题具有复杂性,单项的政策措施虽可以取得局部绩效,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借助系统性、长期性的举措。在这个意义上,内涵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全面失衡的一个积极回应。二,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失衡,意味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政府的外部推动虽不可或缺,但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的自身意愿和实际能力为基础,以农民的自我管理和自发推动为动力,以农民利益增长和福利扩展为目标。政府对农村建设的嵌入式干预,不仅面临着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背景的“道德”拷问,而且面临着有限资源和有限信息的“能力”约束。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失衡,不仅意味着新农村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必要性,而且也意味着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着主体的角色。于是,问题就归结为:农民如何能够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上扩展其福利水平?现有的经济社会背景如何“阻碍”了农民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致其在福利比较中处于劣势?这显然涉及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制度性、组织性因素。

四、制度约束、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生产发展

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生产发展要求必须寻求促使农业增长的持续动力。农业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增加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供给,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始终具有“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重要意义,寄希望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粮食安全是不现实的。二是促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这是消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层次、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考虑到劳动生产率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就应从劳动生产率角度解析农业生产问题。

在价值层面上,农村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农业产值和就业者的比例关系。假设农产品产量为Y,价格为Pg,农业劳动者为NA,则农业劳动生产率E=YgPg/NA。考虑到农业和非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收入差距,农户为了最大化收入,一个理性选择是通过就业流转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配置劳动力。因此,如果农业产出Yg对农业劳动力NA弹性较小,则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力反相关,农业劳动力流转意味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为了证实这点,可以用农林牧渔的产值与就业人员之比表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在统计资料中,缺少各省区劳动力流转到非农行业的比率指标,但各地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占农村可分配净收入总额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流出的程度,可称其为地区外出打工比率,它可以作为各地区非农产业劳动力配置比率的一个替代指标。图1描绘了2004年中国31个省区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外出打工比率的关系,显然,两者存在比较显著的反相关关系。

在实物意义上,如果粮食总产量为Y,粮食播种面积为A,粮食劳动力为L,则劳动生产率(Y/L)可以分解成土地一劳动比率(A/L)和土地生产率(Y/A)的组合:Y/L=(A/L)*(Y/A)。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可以依靠土地一劳动比率增加,也可以依靠土地生产率提高来完成。图2显示:1978--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的土地生产率指数和劳动生产率指数均超过1,然而土地生产率指数一直高于劳动生产率指数,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强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且这种特征有不断强化的倾向。由于劳动生产率等于土地生产率和土地一劳动比率的乘积,因此,粮食生产的土地一劳动比率不仅没有显著提高,反而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致的,土地一劳动比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度非常有限,规模经济的贡献度较小。

理论上,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这可以在价值层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在实物算得出,资料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外出打工比率根据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和分配净收入总额计算得出,资料来自《2004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均为指数形式,其中以1978年为1。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来自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

意义增加农业产出水平,而农业劳动力的有效流转对劳动生产率提高至关重要。然而经验分析显示: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在持续流转,农民工数量有不断上升趋势,2004年农民工数量约为1.2亿,但农村仍有1亿剩余劳动力(丁守海),这使人们追问通过劳动力流转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何不是充分的?同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为何主要依据土地生产率,土地一劳动生产率为何没有对劳动生产率提供实质性贡献?这与农村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农民福利制度有关。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安排下,农民就业的非农化流转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而且户籍制度背后隐含着公共品和社会福利的分配规则,由于在正规利制度普遍缺位的背景下,农民只能采取将社会保障依附于土地的非正规方式,因此土地兼有农业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就业的非农化流转并未连带着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非农化流转。于是,就业流转、身份流转是相互脱离的。农民由于交易成本较高而很难流转到非农业和城市,即使可以流转,也对土地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和福利依赖,结果强化了土地的分散式、小农型格局,抑制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五、数量悖论、谈判能力提升和农民福利扩展

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失衡的积极回应,因此,还应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解析农民的福利扩展问题。农民是“贫困,但理性的”,农民的福利享用劣势并不起源于其福利需求层次低下或分配意识不足,非农化流转表明他们具有摆脱福利低水平境地的强烈意愿。这样,对福利享用劣势的唯一解释:农民通过市场和政策途径来获取福利时的谈判能力较低。中国有9亿农村户籍人口,农民规模应为其谈判能力获取提供有利条件,然而按照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以及效用发现、成本分摊等难题,则规模较小的群体更容易采取集体行动,并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农民的人多要转化为力量大,需要采取有效的组织行为,在成员间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优化内部安排来提高集体的环境适应能力,而政府应努力使各方利益集团形成平等、互动、协商的机制,消除强势利益集团对弱势利益集团的抑制。可以利用这种逻辑来解析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和政策影响能力。

在市场谈判能力方面,考虑到粮食生产的特殊

意义,可以从粮食生产角度考虑问题。为了提高收入水平,农户的理性选择是增大粮食产出水平Yg和提高粮食价格Pg。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粮食产出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农户因为具有生产的规模效应和健全的合作组织,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谈判动力和能力,以及较强的发现价格的动力和能力。但在中国,粮价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1978―2003年的GraIl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粮食生产变化不能对粮价变动进行有效的解释,相反,粮价变化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决策。粮价基本是一个“游离”于农民粮食生产、而由政府确定的外生变量,农民在粮食市场更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价格接受者”。粮价可以对粮食生产产生影响,农民会将粮价作为生产决策的一个内生变量。结果是:在粮价下降以致“卖粮难”时,农户会在下期减少生产投入,导致粮食生产和供给减少,当这种情况持续进行而出现“买粮难”时,政府会通过提价等行政措施刺激农民,结果在政策信号下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粮食形势趋于好转,政府重新推动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粮价重新调低,结果又出现新的“治乱循环”。在上述过程中,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和价格影响能力非常微弱,农民经常出现对市场信号的“瞄不准”的特征。

在政策影响能力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仍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二元经济社会反差不仅没有缩减,反而呈现出“路径依赖”意义上的积重难返和持续扩大态势,农民被视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弱势地位与利益集团在谈判中的能力不对等紧密相关。由于组织能力的制约,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疏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基本权利保障机制处于形成阶段,结果是农民的人多之因并为转化成力量大之果,市民的人少却占据着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力量的不对等会转化为社会“呼声”的不对等,社会“呼声”的不对等又会转化为政策影响能力的不对等,政策影响能力的不对等又会形成社会地位、资源分配、经济收益上的不平衡。结果是:农民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权利贫困,表现为:政治权利受到不合理限制,农民的平等权、自由权、人身权、参政权、自治权等政治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受到旧体制不同程度的不合理限制;经济权利受到不正当的剥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屋、农作物等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经常受到外部力量的侵犯;社会权利受到不公正的侵害,农民在劳动、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市民相比处于严重的权力失衡和不公正状况(范毅)心川。这种不平衡反过来又会强化城乡利益集团的谈判力量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陷入自我强化的循环之中。所以,农民规模虽大,但政策影响能力较小,农民所获社会福利、发展机会以及选择集合均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

六、结论和政策含义

改革开放之后,城乡之间存在全面、显著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新农村建设是对这种失衡的一个积极回应。新农村建设包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经济增长方面,农业发展依赖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由于城乡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农民保障制度等制度性约束,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流转受到制约,就业流转和身份流转脱离,这些均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社会福利方面,在分散式的小农生产模式下,农民的数量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谈判能力优势,由于激励相容问题农户的组织和谈判能力较弱,其在市场交易中对价格的影响很小,在社会谈判中对政策的影响很小,结果是其社会福利获取及社会发展程度处于不利地位。

第3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共同性,即研究的都是社会经济现象。然而,两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却走向了两条不同的方向。以下就从前提假设与研究方法;研究的侧重点;建立的理论基石;对价格的认识;对企业的认识;对利润获取方式的认识及分配方式七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初步的比较。

比较一:前提假设与研究方法不同。

政治经济学的前提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任何劳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其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用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部分。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价值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并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遵循从商品出发,到商品的二重性,到劳动二重性,再到剩余价值理论,直到得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结论的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经济人假设(人是利己的,自私自利的,他所作出的选择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对人性的假设,可见其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

比较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政治经济学侧重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的是隐藏在经济问题下的生产关系问题。这是由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灭亡的运动规律这一时代任务决定的,属于社会制度领域。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侧重点是选择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是研究人的欲望无穷性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问题。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种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属于价值选择问题。

比较三:建立的理论基石不同。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和划时代的贡献。在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价值理论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反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是,他们不懂得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找不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而是企图劝说资产阶级放弃剥削,以建立符合人类理想的平等制度,这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只有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并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阐明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价格调节经济的需求供给理论。供求决定价格,所以,供求的变动也会引起价格的变动。如果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会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同理可以推出,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如果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会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同理可以推出,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需求和供给变动所引起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不同变动在经济学上称为供求定理。它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比较四:对价格的认识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价格的变动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金属货币本身的价值量,或纸币等符号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另一方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供给的变化是价格变化的原因。价格(即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生产者为了把东西卖出去会竞相降价;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消费者为了得到东西会竞相提价;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既不会降价又不会提价,这时的价格就称为市场上自发决定的均衡价格。

比较五:对企业的认识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企业是资本家赚取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工具。资本家通过企业运作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并进一步投资以获取更大的回报。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来源于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与劳动者的工资相对量成反比,因此。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工资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大,企业的效益也就越好。

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单位,它购买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物品与劳务。企业也是经济人,它生产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西方经济学认为产生企业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不是个人进行生产,然后进行交换,而是组织为企业进行生产,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企业生产的效率高于个人。对这种效率的产生有不同的解释,如企业内部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团队协作提高效率;企业的规模之大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企业可以更有效的筹集资金,或使用设备等等。

比较六:对利润获取方式的认识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个别生产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平均劳动时间,同时资本家购买了这一特殊商品后,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了价值量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商品,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即在流通领域进行(资本家必须在流通领域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价值增值发生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全部过程都符合价值规律,即资本家购买或出售商品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他的使用价值创造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而获利。

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利润是由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投入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和企业家才能。产出就是产品或产量。成本是企业用于购买投入的支出,收益是企业出卖所有产出所得到的收人。当实现收益大于成本时就实现了盈利。

比较七:分配方式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要按劳分配。这是因为劳动价值论认为,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进一步说就是,生产的特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定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分配方式,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自由人的联合体时,马克思就提出按劳分配的思想。他说,在这种联合体中,每个生产者在生产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既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所占份额的尺度。

第4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 “一例多境” “抛锚式”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结构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初是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为蓝本进行开发研究,现已拓展至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课堂教学设计之中。该设计强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围绕某“一例”展开,围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这一“案例”中内含若干认知冲突,每一冲突又扩展为不同的教学情境,每一情境围绕教学目标又包含若干冲突,冲突是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就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也被称为“锚”的消解过程。“一例多境”中的“一例”即为某一案例,它是整节课展开的基础,“多境”即为多场教学情境,皆围案例中的内容及冲突展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为:

1.1 “一例多境”中的“一例”

“一例多境”中的“例”为整节课教学设计的“锚”,一般为围绕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案例情境。这里的“锚”是借用抛锚式教学设计(anchored instruction)中“锚”的称谓。抛锚式教学设计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其中的锚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确定这类真实的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或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故称为抛锚式教学。”①锚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最初是由影像充当锚,这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情节,其次还有与主要情节相关联的次要情节,整个教学即由这些主要情节与相互关联的次要情节所组成。可见,教学中的锚也即主要情节为整个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教学中的其它情境皆是由锚所引发,围绕锚而展开。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中“锚”的思想,每节课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精彩的“锚”,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或是《文化生活》的教学,锚皆来自真实的“生活”,体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与生活结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和深化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锚”显然是意义建构的中心。

比如,《经济生活》“纳税与征税”这节课的教学,锚是由“股民老张炒股的心声”FLASH所组成;《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节课的“锚”是由展示歌星“王力宏的一段演唱会”视频组成;《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节课的“锚”,由当地发生的一例“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故事”充当。创设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捕获真实问题,生成认知冲突,情境创设结束,紧接着的是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为后继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1.2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

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教学设计皆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展开的。作为锚的案例创设,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课堂开始时的情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另一重要的教学功能则在于制造认知冲突,为后继教学内容的施教、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准备。这里的认知冲突即“一例多境”中“多境”的创设依据,每一冲突即为“一境”,每一“境”皆要达成若干教学目标。下面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说明“例与境”的关系及其包含的认知冲突。这节课创设的“锚”为青少年喜欢的明星王力宏的演唱会片段。围绕这一“锚”,教师创设了三个认知冲突,每一认知冲突即为一教学情境,构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具体如下:

[情境一] 学习任务与看演唱会的冲突

小明是一名高二文科班的学生,他也十分喜欢王力宏,但是由于学习的原因,无法去演唱会现场聆听美妙的歌声,而小明又非常想去。请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小明没有去演唱会的现场,但是却能够比现场的观众更先听到明星的歌声?问题:

(1)为什么?

(2)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情境二] 停网络、卖电视与看电视愿望的冲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良莠不齐的娱乐节目,小明的父母为其健康成长深以为忧。在高二这一关键时期,小明的父母把家里的电视卖了,网络停了,于是小明再也看不到“快乐家族”了,再也见不到“欧弟”了?他伤心到了极点!问题:

(1)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明该怎么样劝说父母?

(3)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劝说小明?

(4)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情境三] 父母只让看有选择的频道,小明却想看自己喜欢频道的冲突。

在成功劝说下,父母终于答应把电视重新装上了。小明如愿以偿了?但是,为了小明的学习,父母只允许观看CCTV-10科教频道。因为父母觉得上面的《百家讲堂》对小明的成长非常有益!而且节目很风趣!

(1)你是小明你乐意吗?

(2)该怎么办?怎么样劝说父母?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是由“例”也即“锚”中所包含的认知冲突建构起来的,而每一情境同样包含着围绕教学目标的认知冲突,教学过程中,认知冲突解决回应的过程,即为目标达成的过程。上述案例中,每一情境后面所附的问题即为认知冲突的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教学价值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其基本结构由一个“案例”与多场情境组成。该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比如其具有较强的借鉴与可操作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该教学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也是其具有实践价值的原因,因为它也体现出了诸多优秀的教学理念。

2.1 “一例多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理念

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一种教与学的框架,其基本框架是“锚”与“脚手架”,锚是教学展开的核心要素,它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则围绕“锚”搭建“脚手架”,围绕锚组织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合作学习。从教学设计的结构来看,“一例多境”完全符合“抛锚式”教学设计理念,它的“一例”即为“锚”,“多境”即为“脚手架”。从教学活动的结构来分析,优秀的教学结构应是清晰、流畅与完整,以一定的线索或逻辑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符合了这一特征与要求,比如“一例”包含了若干认知冲突,这些认知冲突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以“例”中的内容为素材,以认知冲突为线索,环环相扣,水道渠成,结构完整。

但“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又不是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翻版,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思想,但并没有照搬该教学设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是一线教师多年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升,这些优秀教学经验思想恰恰体现了经典教学设计——抛锚式教学设计的某些优秀思想比如设计真实的锚、围绕锚展开情境教学等,但又异于“抛锚式”教学设计。比如:抛锚式教学设计是西方学者以西方的课堂教学或培训模式为基础开发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它以现代教育技术虚拟情境,以影碟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述,这与我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其次,最初的“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以数学学科的教学为主,而“一例多境”是以政治学科的教学为主,所传授的知识属性完全不同,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也完全不同。

2.2 “一例多境”体现了情境教学思想

知识如果离开了它所生长的那种脉络和情境,它已不具备活性而具有惰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实现情境学习,无论是案例或是后续的教学情境,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或情境,真实或相对真实是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从学习理论来看,“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实现的是情境认知,最直接的教学效果是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学习。情境教学的机理或优势体现为明暗两条线:“明线意在通过语言或信息媒体营造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文化的通道;暗线通过情境(意境)构造一个具象的世界,在具体世界和抽象世界之间形成支架,帮助学生建构其具有迁移力的认知结构。”②有研究表明,“在没有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即不会理解和迁移运用。”③情境教学的优势恰恰是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正是发挥了情境教学的优势,实现的是情境教学。对于学生建构知识来讲,情境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置身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主体性的建构,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认知结构的变换和迁移能力的提升。

2.3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所谓教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强调的是教学设计的学科适切性、实践应用效果及其可操作性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高中政治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正如“抛锚式教学”设计理论可以应用于多学科一样,“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同样可以在多学科、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但对于高中政治学科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因为“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典型特征是情境创设,这个情境创设要求真实、生动,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案例一般来自“生活”。选取来自生活中的案例对于高中政治必修教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四门课程而言,实在是非常方便。因为这些课程本身就是讲述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教师进行“例与境”的创设较为容易。

第二,就教学效果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在多位教师及多节课堂教学中应用,由于该教学设计情境教学特色明显的缘故,所以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热烈,真实生活中的认知冲突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级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所有的教学情境皆来自“生活中的案例”,每一案例都隐含着认知冲突,冲突与冲突之间紧密联系,步步关联、环环相扣。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该教学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众所周知,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到今天,至少出现了数十种有影响的教学设计专著,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恐怕也已有数百个。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教学设计模式实践操作性较差,特别是诸多教学设计模式并非针对我国班级授课制进行设计的,由于国内外班级教学形式相差甚远,所以国外学者开发出的教学设计模式在国内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许多教学设计模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走进课堂。“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操作相对简单,较易为一线教师所掌握、实用,再加上教学效果良好,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课程教学设计——‘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蓝志雯.论中学历史课抛锚式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2.

第5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生活;概念;关系;知识体系;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55-01

在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这本教材最难教,也最难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经济生活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学好经济生活显得很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了学好经济生活要注意的问题,现概括如下。

一、区分经济学中的各种概念

经济生活中有很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混淆,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出错。比如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和价格,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替代品和互补品,从众消费心理和攀比消费心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票和债券,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引进来”和“走出去”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些概念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再结合具体的题例加以讲解,以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二、弄清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经济生活中各种概念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正相关,有的是负相关,有的是无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在考试的过程中会错误百出。现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关系总结如下。

1.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更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质量好的商品价格不一定高,物美也可以价廉。

2.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4.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5.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6.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会增加。(价格影响需求,价格与需求成反比。)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企业会扩大生产,增加供给。反之,会减少供给。(价格影响供给,价格与供给成正比。)

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需求影响价格,需求与价格成正比。)

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供给影响价格,供给与价格成反比。)

7.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国留学、旅游,有利于对外投资。反之,人民币贬值不利于进口,出国留学、旅游,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口,吸引外资。

8.人民币升值,国内商品价格下降;人民币贬值,国内商品价格上涨。

三、构建经济生活的知识体系

首先,要求学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的目录,熟记单元标题、课题乃至框题,学会根据目录回忆教材的内容。这是因为在近几年的高考及各种模拟考试中,很多试题直接用单元标题、课题、框题作为考试范围,有很多学生因为不熟悉教材目录,而出现漏答、错答,甚至答非所问的现象。

其次,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么粗枝大叶随便把书翻一遍,看完一点效果都没有;要么从头到尾把书背一遍,背得很累、很痛苦,效果却不好。榇耍笔者要求学生在每一单元学习结束之后,自己总结,画出该单元的知识网络构建图,然后按照网络构建图去回忆课本的内容,这样做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很多。

第6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总胆汁酸;循环酶法;抗精神病药物

[中图分类号] R446.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b)-0091-04

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TBA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成结合型胆汁酸后被肝细胞分泌入胆汁,TBA随胆汁至肠道后,在肠道内细菌作用下被水解成游离型胆汁酸,97%被肠道重新吸收后回到肝脏再循环,从而使TBA发挥最大生理效应,并防止TBA大量进入循环中对其他组织细胞的毒害(TBA的PH值非常低)。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TBA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TBA代谢就会出现异常,TBA就会升高。它的调控是肝脏的一个主要功能,TBA代谢和排泄功能的改变可反映肝功能的异常。TBA主要反映肝实质的损伤,一旦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液中的TBA浓度马上就会升高。测定血清TBA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放射免疫法及循环酶法等。其中,循环酶法利用胆汁酸与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α-HSD)及氧化型β-硫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Thio-NAD)发生反应,生成3-酮胆汁酸和还原型β-硫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Thio-NADH),3-酮胆汁酸在3α-HSD和NADH作用下,还原生成胆汁酸和NAD+。测定生成物Thio-NADH在405 nm的吸光度的变化率,与样本中TBA浓度成正比。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目前被各临床实验室广泛使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慢性精神疾病,常常伴有血清TBA水平升高等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清TBA的测定是否可以作为临床上监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非常值得关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检验科生化室使用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TBA测定试剂盒对我院20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了血清TBA的测定,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B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用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病分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精神分裂症组),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6例,女84例,平均年龄(45.2±18.6)岁,平均住院时间(13.6±10.3)年,平均病程(25.3±11.0)年,排除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2.4±1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氯丙嗪从25 mg,bid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2周后增至300~450 mg,bid,维持治疗;氯氮平从25 mg,bid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2周后增至100~150 mg,bid,维持治疗;观察疗程均为12个月。

1.3 检测方法

两组清晨空腹抽血3 mL行血清TBA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测定,标本于3 h内测定。使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TBA的浓度,TBA测定试剂盒(循环酶法)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说明书进行操作。TBA含量以μmol/L表示,血清ALT、AST活性单位以U/L表示。

第7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体育政治经济学;MLB联盟;等级差异

在此采用政治经济学模型,旨在对全球体育实践的多维考察和解释分析,理解植根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体育实践活动[1]。在AA等级主场作战与上座率正向相关,但是在A和AAA等级,关系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样本中AA等级的球队平均主场作战105场,一支球队主场作战产量增加25%,将会有3%的上座率增加。即是每个赛季8100球迷。忽略了球队固定效果的模型显示了对主场作战积极的显著的表示。这说明球迷可能不会回应主场作战年复一年的变化,但是可能会受到有助于主场作战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度量了1994和1995年MLB球员罢工的影响,应用两个二进制的年代系数代表1994年和1995年。趋势条件控制样本期间增加的上座率。在AA等级,上座率在罢工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增加了10%和8%。虽然是正向的,罢工的影响在A和 AAA等级在统计上不显著。

上座率的增加对小曲棍球联盟的评估是一致的。兴趣的最终变量是拥有一支新球队影响。有新的小联盟球队的城市会有更高的上座率。在A等级,第一年的上座率增加7%,但是在统计上不显著的是新球队的系数在AA和AAA等级也是正向的,可能与制度法有联系[2]。加入对当地和区域MLB球队的影响的度量。这种扩展包括当地和区域MLB球队、最近的MLB球队的平均票价、胜利百分比对于小联盟上座率的影响。还比较了这些度量对于附属俱乐部的附加影响。我们显示了模型随机的和固定的效应结果。关于距离变量的预期,结果没有实质的变化。总之,结果表明最近的MLB球队和是当地小棒球联盟球队的替代品。

在随机和固定效应的模型中,一个MLB球队250英里以内的小联盟球队的二进制指数都没有显示出显著性。但是这不是上座率的总效应,因为还需要考虑相互作用的条件。当区域中有新球队时,固定效应模型在上座率上显示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由于样本中球队数量有限,改变了100英里或者250英里内的球队的地位。在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中,当地MLB球队票价对于小联盟球队上座率的影响是正向的。真实MLB票价的标准差是均值的近三分之一。弹性估算大约是0.19,使上座率增加6%。对于假设MLB和小棒球联盟是替代品。但是,没有显示附属机构的附加替代影响,因为附属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成本在统计上都没有显著性,可能与MLB营销战略有关[3]。不像成本那样,胜利看起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附属和非附属俱乐部。预期拥有更高得胜百分比的MLB球队附属,如果增加了球迷对这支球队的兴趣,就可能会提高上座率。相反地,MLB球队素质可能会使球迷远离小联盟球队。关于附属和非附属的对比表明,当MLB附属有更高的得胜百分比时,当地和区域的附属俱乐部的上座率都有提高。当球队没有附属,MLB球队素质的影响是负向的但是非统计上的显著结果。[4]

小联棒球迷对于胜利的反应看起来与其他体育是相同的―更多的胜利引起更高的上座率。尽管根据胜利球队只有少量增加的条件,影响是有限的。发现一些证据表明MLB罢工期间小联盟的上座率是增加的。还指出球队在第一年比赛时会有更高的上座率,这与MLB棒球特许权扩张是一致的。当球队彼此的距离在100英里内,小棒球联盟和MLB是替代品。当小棒球联盟的球迷被当作棒球比赛的球迷来对待时,看起来其行为是可以预期的。当去观看一场MLB比赛的成本增加时,球迷的回应是去观看更多的小棒球联盟比赛。将小棒球联盟作为MLB棒球的替代品看待的主张一致,即主张小棒球联盟球迷对于棒球的根源是有兴趣的。他们主张,在效果上,小棒球联盟球迷优先是棒球这项运动的球迷。将小棒球联盟作为MLB棒球的替代品看待,是竞技运动异化的形式[5]。最后,因为接近最近的MLB球队影响了小棒球联盟的上座率,所以在考虑位置或者MLB附属时,棒球主管们会尽量不要忽视这一因素。在每一个等级的组织,组织收益最大化可能包括了最大化的接近MLB附属或球队。未来的研究议程应该包括进一步精确的评估接近MLB附属的效果。使用距离MLB附属的实际距离,而不是一些接近的类别之一,可以为棒球主管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黄璐.《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5): 22-24.

[2]黄璐.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5): 392-395.

[3]黄璐.奥运会与青奥会的战略营销关系[J].体育与科学,2010,31(6): 33-37.

[4]Branko Milanovic. Globalization and goals: does soccer show the way?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5):829-850.

[5]黄璐.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商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03).

第8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理论

回顾世界历史,其实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早期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时期,就有不少西欧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当时的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国家意识日渐牢固,为强化西欧各国内部刚建起的早期资本主义政治结构,各国竞相发展海外贸易,企图通过经济增长来强化自身实力,从而不可避免地政治会与经济发生冲突,因此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像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奠基者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志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德国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相关对外贸易中实行关税保护的理论学说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间的密切关系。只是后来占统治地位的自由主义思潮相继抛弃了政治与经济统一的观点,认为“政治与经济应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结果世界政治和经济关系研究分为彼此孤立的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1]

新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结合研究兴起于上世界70年代以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在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的时代背景下,对强调权力、国家利益、冲突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深刻质疑,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要求对古典政治经济学重新评价,在经济等“低级问题”日益向“高级政治”转化的过程中,提倡在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方法论的革命,用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借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国际政治问题。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创建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论著主要有: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基欧汉和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1977);克劳斯・诺尔的《国际权力: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1975);琼・斯佩罗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1977)等等。到了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到了理论构建时期,作为该理论构建时期重要人物的罗伯特・吉尔平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功不可没。作为其该时期重要代表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更是对以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及流派进行了综合整理,并掺杂作者自身重要的学术思想。使得该书国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史重要论著。

“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决定,这是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虽然世界绝不可能以某种‘纯粹’的形式存在,但国家和市场的相对影响确实在随时地变化着”,[2]吉尔平在国家与市场关系的阐述中,开启中了他创作本论著的思想之基。

按照吉尔平本人在该论著英文版前言所说的,他创作本书的意旨在于“对该领域反复探讨和普遍流行的若干课题的综述,……在对某些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直抒己见的同时,我也吸纳了其他学者的思想和理论,……并加深我闪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现状的认识。”[3]因此本文思路脉络清晰,每章在重点介绍以前各派国际政治经济学者思想观点的同时,适当介入自己的评论,并且不乏许多深刻的思想见解。在《国际关系:国作者际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前三章里,作者介绍本书需要讨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问题。第一章从国家与市场的相互关系中引出了国际经济学性质。第二章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三大理论观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批判。第三章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动力在于结构变革,这种结构变革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经济中心转移;二是经济部门兴衰;三是经济一体化。

接下来的章节吉尔平探讨了当代国际政治学的实质问题。第四章中,作者探讨了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和持久效率这一主题。五、六两章讨论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等一系列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问题。第七章作者在引用依附相关理论,评价关于国际经济对不发达国家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第九章分析国家金融体系在连接国际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在维持全球经济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暴露出来的虚弱本质对国际经济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两章作为总结性的两章评价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第九章讨论了国际政治的转变,第十章节讨论了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

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领域重要著作,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全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吉尔平所阐述的国际政治经济理论并不是纯粹的、枯燥乏味的空洞理论,无论是在综述别人的思想观点时,还是在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时,吉尔平都时不时地注重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书中,可以看到诸多关于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的介绍,具体形象的世界经济问题案例让理论显得鲜活而富于可读性。吉尔平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并不是说简单的有理论有案例,他这种结合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让人感觉是理论又是现实,是现实又是理论。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显吉尔平驾驭理论与现实文字的高超。

第二,引述介绍与自我评论相结合,在综述别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表明自己卓识观点,实现理论上的创新。在对别人理论思想进行综述时,作者都用单独一节表明自己的批判,并用充分的理论与现实对此展开批判。在这种批判中展示自己的思想之光。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提出某种代替旧观念的新理论显然是客观形势的需要,从一点出发,我设法阐明我对国际政治学与国际经济学间关系的理论。”[4]

第三,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分析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典型的表现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或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来说也是如此。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充分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经济、历史知识和政治理论的深刻见解。这些知识学科的综合运用,表明了吉尔平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他企图运用崭新方法来分析变化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世界。

吉尔平的这本《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政治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以发展的视野对长期争执的问题重新阐述。全书紧紧围绕国家与市场这对主角,以丰厚的经济学知识评述国际货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依附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评述中掺入国际政治学,形成了具有吉尔平本人独到见解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吉尔平这种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的努力对于20世纪80代国际关系理论领域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该书也有不足之处,全书中处处透露着美国霸权思维。在最后一章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讨论中,在谈到关于政治领导问题,吉尔平更是当仁不让地指出,“自由国际经济的确立、维持和成功运行,需要一个领导。某种管理机制应能提供诸如稳定的货币之类的公共产品,并促进市场开放。在国际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强大的诱因,驱使一个行为主体进行欺诈和损害其他行为主体,很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发挥管理和执行政策的作用。”[5]“几十年来,这种政治领导(或霸主责任)一直由美国承担着。”[6]这使得吉尔下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霸权稳定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吉尔平的这种霸权稳定思维实际上在为美国继续其霸权提供理论基础,吉尔平认为单靠美国一国霸权就能维持全球稳定是片面的。霸权稳定论中许多错误假设以点代面,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这是我笔者我不赞同的。当然该书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白璧微瑕,并不影响该书成为一部优秀学术著作。

注释: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345页.

[2][3][4][5][6]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页,第1页,第2页,第355页,第355页.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第9篇:政治经济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 中医学;方证相关;运动神经元病;痿证

“方证相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方剂学中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已成为临床防治疾病的最基本技术规范。方药与病证一脉相承,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或针对性。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rve disease,MND)是神经科的疑难病症,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我们基于中医学“方证相关”的内涵,即“方证相关”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思想体系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1 中医学方证的相关内涵

“方证相关”学说是探讨临床处方药物应用规律的学说之一。“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剂与证候是中医学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病证是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邪盛正衰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表征;方剂是在一定的治则、治法指导下,针对所主病证的基本病机,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其配伍关系,将多味药物合并在一起运用的形式,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固化;“方证相关”则是指一个方剂内的药味及其配伍关系与其针对的病证病机或病理环节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或针对性[1-2],强调了方剂的功用是特定方药与其作用对象特定证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程度及其结果,即“方药-机体”密切的整体相关性。作为医疗实践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病、证、方、药在理论上存在必然的相关性[3]。《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其中“求之”、“责之”均与“病机”相应,是“方证相关”内涵的体现。笔者现将其学术内涵分述如下。

1.1 “方证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有机统一体

辨证论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术精髓,而且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临床指导原则、最基本的技术规范,支撑与支配着中医临床实践的全过程[1-2]。“方证相关”理论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对辨证论治的具体应用,达到“有是证用是方,用是方而治是证”。方剂作为一复杂系统干预了复杂系统的人体,病证亦是一个非线性的“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复杂巨系统[4-5],“方证相关”规律是一种复杂的对应关联性规律,反映了方证在多系统、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多时空效应的整体相关性。方药-机体密切关联性的整体观即“方证相关”是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而以方证相关性为核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则是临床辨证、立法、选方、遣药的有机统一体,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有机统一体。

1.2 “方证相关”是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的有效途径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证以方名,方由证立”。孙思邈亦主张“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有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关,方证一体。“方证相关”包含着证与方之间相关性的程度,方证的高度相关性是临床所寻求的,从而在理、法、方、药、效的一体上反映了医者的水平。所谓“同证异治”、“异证同治”的法则,也取决于临床方证相关性。方剂的本质是关系学[6],方药与证实质上都是关系学[7],方与证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一首方剂总是有其适应的病证,而机体的一种病证在方证相关体系的指导下定会有与其最佳匹配的方药。故方证之间的关系具有类似锁-钥间的对应关系[8]。中医临床寻求最佳匹配方主要依靠经验摸索,丰富的临证经验与实现方证高度相关性之间成正比关系,名老中医在临床上治疗病证取得的较高疗效,表明了临床实践对正确发挥中医疗效的重要性。因而,方药与病证高度相关性及针对性的原则是指导临床从中医理、法、术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的“最佳匹配方”。

1.3 “方证相关”是中医临床指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特征的循证中医学趋势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是一个继承-总结-创新-继承的过程[9],是建立在实践上的以经验为主的医学科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可见,循证的特点是中医本身已具有的。然而,如何构筑中医学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从模糊到精确,以及兼而有之的循证辨证论治体系,“方证相关”体系显然成为其最好的指导原则。证的物质基础应是一组相关物质[10],随着对“方证相关”疗效物质结构与功能的逐渐深入研究,方与证的相关性研究必然使中医临床导向具体、定量、精确、微观的趋势,以及兼合抽象、定性、宏观、模糊自身特点的更为完善的循证中医学体系。“方证相关”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思路取向的逻辑依据[1],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医药与世界主流医学接轨的桥梁。由此可见,“方证相关”实质上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思想体系。

2 基于“方证相关”内涵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MND是指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地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受损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系统进行性变性病,包括运动神经元障碍和运动神经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方证相关体系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结合临床经验,基于“方证相关”内涵将MND分为以下7个证型。

2.1 血虚肝热,筋脉拘急

由于感受寒湿之邪,寒湿侵犯于下,血虚不养筋,故以筋急而挛为主。如《素问·痿论》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以两上肢痉挛性瘫痪为主,肌肉拘急,或有大小便失禁,晚期可有强哭强笑,并有肝气郁滞、情志失常等症状,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肌电图和肌活检提示神经源性损害。治宜养血清肝、柔筋通络,取大定风珠加减。若伴下肢抽搐、肌肉僵硬者加白僵蚕、全蝎、白花蛇舌草;大小便失禁者加覆盆子、菟丝子;强哭强笑甚至神志不宁、失眠者加茯苓、茯神、远志。

2.2 肝肾阴虚,筋肌枯萎

久病内伤精血,肝肾阴虚。肝主筋,肾主骨,精血亏损,精虚不能濡养筋骨,血虚失于灌溉肌肉,则筋骨失荣、肌肉萎缩消瘦。首先多见于两手肌肉,以大小鱼际肌肉、骨间肌、蚓状肌肌肉萎缩为主,严重则成爪形手、握固无力。肌肉萎缩从远端向上发展则有前臂、上臂及肩胛肌萎缩,前臂抬举困难,形体消瘦,情绪不稳,脉沉细,舌体萎缩,舌红,少苔。肌容积变小,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柔筋,施地黄饮子加减。若伴四肢萎缩、肌肉挛急者加地龙、僵蚕;肌肤干涩、握力不固者加女贞子、白芍;阴虚有热、掌热颧红者加玄参、知母。

2.3 脾胃气虚,精血不足

久病气虚,脾胃不足,精微亏虚,肌肉失于水谷精微之溉养,上肢肌肉萎缩,下肢萎缩无力,此即《素问·太阳阳明论》“脾病而四肢不用……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临床见上肢肌肉萎软,其后相隔数日,下肢也发生肌肉无力,或僵直,动作不协调,行走困难,疲乏无力,但无明显肌肉萎缩;由于肌肉拘挛,行路呈痉挛步态,肌张力增高,肌肉拘紧,运动不灵活,或肢体麻木、发凉,脉沉弱无力,舌体胖大,质淡,苔薄白。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治宜益气养血、生精润脉,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伴食少腹胀者加砂仁、枳壳、焦三仙;四肢乏力者加枸杞子、冬虫夏草、刺五加;气虚心悸者加龙眼肉、远志、柏子仁。

2.4 阴虚内热,精亏肉陷

由于体弱,病久伤阴,精血不足,筋肌失养,肌肉陷下。主要症状为肌肉枯萎,手掌肌肉最为明显,肌肤干枯,肉消陷下,手指间肌肉萎枯,肌腱间呈现凹沟,握之无力,或见肌颤,伴有头晕耳鸣,两目昏花,或见两颧潮红,阴虚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口渴,声音嘶哑,脉沉细数,舌质红绛少津、有裂纹,少苔。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可能存在免疫复合物增高,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治应益精填髓、育阴清热,取大补阴丸合左归丸加减。若伴腰背疼痛酸软、肌肉消瘦者加续断、狗脊、肉苁蓉、巴戟天;声音嘶哑、言语蹇涩明显者加木蝴蝶、锦灯笼;阴虚内热明显者加秦艽、鸡血藤、银柴胡。

2.5 脾肾两虚,津精匮乏

脾主津液,肾主藏精;脾主肌肉,肾主闭藏;脾主仓廪,肾主作强。脾气虚则津液匮乏,肌肉痿软无力;肾气不固,精关失守。临床表现为肢体痿软,活动乏力,肌肉瘦剥,皮肤松弛,举握无力,精神疲惫,面浮气短,面色不华,或伴肾虚阳痿,精关不固,遗精,脉沉细,舌体胖质淡,苔薄白。生化检查提示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治以温肾健脾、固精生肌,方从右归丸加减。若伴阳气虚衰者加人参、黄芪;遗精者加金樱子、莲须、生龙骨、生牡蛎;阳痿者加巴戟天、肉苁蓉、羊藿。

2.6 气虚血滞,筋肌失煦

由于气虚不能运血,血滞肌肤,肌筋失于温煦,故肌肉枯萎,筋弛无力。主要症状为手指及手肌肉削陷萎软,双手痿软无力,运动功能障碍,抬举握固无力,神疲乏力,肌倦懈怠,易汗出肢冷,心慌气短,口不干,纳食可,二便调,舌质黯、有瘀斑,脉细涩。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治宜益气活血、壮筋起痿,方取人参归脾汤合虎潜丸加减。若伴气虚明显者加紫河车、冬虫夏草;肌肉萎枯明显者加川芎、白芍、丹参;肌束颤动者加白僵蚕、蜈蚣、钩藤。

2.7 邪中廉泉,喑痱失语

病久缠绵不愈,病邪侵入,内犯廉泉,发声障碍,而为喑痱失语症,多属于疾病的晚期。临床可见构音不清,声音嘶哑,鼻音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流涎,可兼见表情淡漠,呆板,强哭强笑,肢体痿软无力等症。电生理可能显示多灶性传导阻滞,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治从滋补肝肾、开关通窍,投以地黄饮子加减。若伴痰盛者加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口流涎、吞咽困难者加旋覆花、法半夏。

3 结语

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辨治体系即“方证相关”的指导下治疗MND取得较好疗效。《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因此,肾之精气亏损应为MND之本。现代医学认为,MND主要损害脑与脊髓,即延脑及上下运动神经元。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亏损必脑髓空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之气血不足之虚象,临证分析应为阴血亏虚、内风扰动、筋骨失养、痰热内盛、经络阻滞之证,病位涉及脑髓、肾、脾、肝及三脏相应的经络。若三脏受损或邪气侵袭可生“筋痿”、“肉痿”、“骨痿”,即所谓“三痿”。本病的病机应概括为髓海不足、肾精亏损、肝血不足、脾虚失健、痰瘀阻络,临床表现为“三痿”并存。MND的现代医学检查包括肌电图、肌活检、血生化、免疫组化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早期阶段症状单一,仅涉及单一肢体、单侧肢体,或仅现吞咽、语言困难,以经络病变为主,脏腑之气未见大衰,治疗以调理脾胃、疏通经络、涤痰化瘀祛邪为主;中期病情加重,病损范围扩大;晚期易合并呼吸麻痹,以脏腑病变为主,病势由浅入深,脏腑之气衰败,病情较复杂,治疗以填精补髓、补益肝肾、化痰熄风、开窍补虚为主。总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为重要,做到“方证相关”,有的放矢,可减轻症状,能稳定病情,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 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 26(2):11-12.

[2] 朱邦贤.“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40(8):52-54.

[3] 谢元华,张京春,陈可冀.病证方药相应及其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2.

[4] 陈家旭.试论开展方证相关内涵研究的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9):581-582.

[5] 郭 蕾,王永炎,张志斌.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6(2):5.

[6] 蒋 明.药物的规律性组合研究及其方剂学意义[J].中医杂志,2006, 47(4):243-246.

[7] 郭文娟,烟建华.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解读方药与证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8):519-521.

[8] 范 颖.方证相关的系统论探讨[J].中医杂志,2005,46(4):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