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兴业务拓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信贷;新农村建设
Abstract:Expandingcommercialcreditbusinessisaneffectivewayfor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nks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supportruraleconomy.Inviewofthis,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nksarerequiredtoconductcommercialcreditbusinessinawell-orderedwayandlendsupportto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whilepromotingpolicy-relatedbusiness.
Keywords:policy-relatedbusiness;commercialcredit;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
随着国家粮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由单纯支持粮棉流通向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贷款对象由单纯的国有粮棉企业向各种所有制粮棉经营企业拓展。农发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做好政策性贷款业务外,还要做好商业性贷款业务。
一、目前农发行开办的主要商业性信贷业务品种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主要是粮油业务和棉花业务两大类。一类是粮油类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粮油流转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贷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种用大豆贷款和粮食仓储设施贷款等。再就是棉花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商品棉贷款、棉花良种贷款、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及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四大类。
流转贷款的贷款对象是在农发行开户,自主从事粮食(含油脂)收购、调销、进口业务的各类粮食购销企业,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后落实原有贷款债务、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购销企业,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粮食经营资格的各类所有制粮食购销企业。其具体用途分别是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从粮食市场收购粮食的合理资金需要;用于解决借款人从其他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以及粮食副产品的合理资金需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的贷款对象是经地、市级以上(含)人民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认可,以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用途分为收购贷款、调销贷款、其他流动资金贷款、基建技改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或从粮、棉、油经营企业调入粮棉油商品的流动资金需要。其他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与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过程相关且必需的其他短期流动资金需要。基建技改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从事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的资金需要。
粮食加工企业贷款对象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企业,包括粮食系统的加工企业和其他所有形式的用粮企业。具体用途分为: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粮食和从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的流动资金需要;解决借款人与加工转化粮食相关的其他原材料、费用支出等所必需的其他流动资金需要等等。
二、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并存市场定位问题的认识
首先,是农发行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的需要。纵观农发行成立之后十年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回过头对它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重新认识,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农发行建行之初,外部政策环境固定,职责任务清晰,原有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都是明确的。但随着1998年国家粮棉改革政策的出台及不断深化,其业务范围和阶段性职能不断作出应对式调整,原来的职能定位逐渐从模糊不清发展到现在的重新寻找,运行十年之后,好像又回到了原地,不得不对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再一次进行审视和探索。应当承认,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粮棉改革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发行建行之初的基本职能和业务范围已经有所改变,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越来越小,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不断扩大,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已使农发行这一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银行,不得不面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相对独立又相互兼容的境地,这是改革的必然。
其次,是农发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农发行要实行“三分、两减、一深化”,即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分账核算、分别经营,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减少行政色彩。其主旨是要求农发行在两类业务并存的前提下按现代银行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国务院对农发行提出的目标任务已非常明确,只有正确面对农发行既存在政策性业务,又存在商业性业务这个客观现实,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在发挥好农发行政策性业务这一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毫不含糊地追求商业性业务的自身效益最大化。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在坚持政策性银行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建机制,在发展商业性业务,释放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功能的环境中立规矩,在完成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和谐发展的统一中营造环境。因此,要确保农发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去适应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共生共存的现状。反过来,两者只有共生共存才能为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农发行延伸信贷支持环节,将粮食收购、存储和加工各环节的资金流转全部置于农发行信贷监管范围内,提高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成效,有利于农发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整体服务功能。
三、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意义
在新的改革形式下,农发行在坚定不移地履行好政策性职能,办好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同时,适度、审慎地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粮棉宏观调控。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同政策性贷款一样,都是国家实施粮棉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方式和机制有所不同。随着粮棉油市场的全面放开,粮棉油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已逐步呈现出产业化、集团化经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粮棉油购销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从而实现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有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已经接受政府委托,承担起地方粮、棉、油储备和平衡市场供求的任务,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此间,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调控粮棉油市场的载体,将在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现有棉花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逐步扩展到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和其他粮食营销等企业。农发行通过发放商业性贷款对这些企业及时提供金融服务,为粮、棉、油的生产、流通、加工转化、技术改造以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将在稳定粮、棉、油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粮、棉、油市场,确保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国家“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商业性贷款支持的客户,除了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粮棉的购销企业外,还包括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一头牵着粮、棉、油消费市场,一头连着粮、棉、油生产,可以根据粮、棉、油市场需求,引导粮、棉、油作物的种植以及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内容等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但由于这些企业的低效、弱质,决定了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商业银行不会大量进入,只能由农发行对其提供商业性贷款支持,支持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和增加附加值,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分享生产和加工环节利润,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服务。
(三)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一是通过“扶优限劣”的信贷杠杆优化市场主体。成熟的市场是促进产业良性、健康、长效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中,市场主体是关键因素。在打破了对国有流通企业的垄断局面后,通过商业性贷款择优扶持,发挥对市场主体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促使经营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市场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对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信贷支持,促进各种所有制成分企业平等享有市场资金配置,有利于粮棉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的改善和优化。
二是通过对贷款的风险控制,促进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农发行对商业性贷款实行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管理方式,尤其注重对市场价格风险的控制,使客户更加尊重与关注市场,注重对市场行情与走势的分析,逐步扭转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顾市场价格风险、盲目经营的状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作用。
三是通过商业性的市场设施贷款支持,加快市场硬件建设,促进市场体系完善。
四是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的产、购、销相互衔接。目前,越来越多的粮食购销企业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行了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其收购资金需求量大、季节性强,农发行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可及时解决企业购进粮食资金紧缺的问题,有助于粮食加工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有效促进产销区结合,减少流通费用,节约交易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四、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从主观认识上来讲。农发行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主体,政策性银行只有承担政策性业务才是它的初衷和本来面目。现在既让它承担政策性业务,又让它承担商业性业务,势必会走向两种可能,要么变得似是而非,要么同化为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商业性业务追求的是银行自身效益,两者既矛盾又对立,很难达到和谐统一。正是因为主观认识上的左右摇摆,造成了具体工作实践的举步艰难。
(二)从基层行目前的具体工作实践看。以夏粮收购为例,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收购、由地方落实利费补贴和价差亏损的地方调控粮收购,贷款政策已非常明确,按计划供应,足额提供贷款;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支持方式,由于是重新拓展业务,贷款政策也比较明确,按风险管理的规定运作,但除此之外的中间一大块商品流转贷款,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说它是政策性,但基层行首先必须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带来的贷款风险,对企业也提出明确的防范风险条件,要求办理资金抵押、规定自有资金比例和风险保证金比例及信用等级程度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商业性业务的经营要求。说它是商业性业务,又没有完全按经营性贷款的要求来操作,在具体执行中却有许多政策性痕迹,农发行要防止出现空白点,要防止农民卖粮难,担心粮食企业收不上粮,政府有压力、有怨言,害怕农民因卖粮难告状,新闻媒体曝光,农发行既想争取自主发展的空间,又怕触及政策风险挨板子,处于两难境地。在粮棉市场已经全面放开的情况下,让农发行去承担非市场因素的政策意愿,显然对农发行有失公允。
(三)在处理商业性业务的实际操作方面,农发行与被支持对象在观念上产生错位,难以对接。经调查得知:由于多年来受粮食敞开收购,农发行及时足额提供贷款,即“收多少粮棉、贷多少款”的影响,长期以来给地方政府、粮食主管部门及购销企业产生一种错觉,农发行成了为粮棉企业无条件提供贷款的工具,以至于在粮棉市场、价格、收购全面放开的今天,个别地方政府的市场意识没有完全觉醒,对农民卖粮仍存有大包大揽思想,生怕粮农卖粮难,农民有意见。而对粮食购销企业,则长年处于国家粮食政策保护之中,缺乏自我完善能力及与个体粮食经营者的竞争能力,不能及时树立或难以树立起必要的市场风险意识,以至于农发行在对粮食企业进行商业性贷款支持时,提出的贷款条件和贷款方式,购销企业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总认为贷款门槛抬得太高,再加上外部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发行在支持收购时往往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被告的角色,成为“代人受过”的对象。
(四)受政策环境影响过大,在完成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和谐发展中,没有自己驰骋的空间。从近十年的运行实践得出的感触是: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受外部政策环境影响之大,超出所有任何一个行业,既受“三农”政策大的影响,又受粮改政策的具体影响,还受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的牵制。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商业银行法》在营运中进行自我保护,农发行只能依据国家粮改文件和政府的意愿。从这一层面上讲,农发行的发展权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信贷管理模式。逐步改变原来的政策性银行信贷管理的老模式,真正参与到企业改制及经营当中去,实行既严格、统一,又灵活、全面的信贷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对信贷资金的风险防范预警,建立和完善全程参与、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信贷管理机制,将风险关口前移,并不断提高风险防范和调控能力。
(二)探索和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商业性贷款业务,依据各基层行的经营管理、风险防范能力等择优配置,对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的给予资金倾斜。同时,强化信贷资金与信贷计划的衔接,适度加大资金调控力度,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区域和优良信贷业务品种流动,达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益的目的。
(三)加强和完善信贷管理,努力防范新增贷款风险。对潜在风险较大的贷款客户,要果断制定和采取收贷退出措施,有效规避贷款风险。要建立贷后评价制度,定期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检查评价,重点对商业性贷款开展贷后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四)应明确农发行兼有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任务,并且两者独立存在。这样可以在坚持政策性银行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在有必要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毫无顾忌地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应当认识到政、商合一混业经营并不是混淆经营,不能把政策性业务按商业性贷款的运作模式来要求,更不能把商业性业务看成是政策性业务,追求政策保护,降低贷款管理标准和风险防范标准。
关键词: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2-0048-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2.11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当今世界,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发展迅速,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8%①。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有1023万户,个体工商户3130万家,总体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②,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上缴的利税占了50%,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此外,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③。中小企业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却只使用了20%的金融资源。近期中国工商联一项调查表明,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的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④。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并不容易。据统计,2010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7.2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01%。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5.8%,但仅占全部贷款的19.6%⑤。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与其对经济的贡献率、与发展状况明显不匹配。资金需求旺盛、投资意愿强的中小企业很难从正常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同时,由于正常融资渠道收缩,造成非正常融资的迅速膨胀,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难问题日趋加剧。
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瓶颈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导致商业银行犹豫不前
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融资成本高、担保抵押难落实等缺陷,成为商业银行眼中的高风险群体,银行对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要求高、准入门槛难以降低,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在收益与风险之间犹豫不前。
1.管理风险。信息披露公允度低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之一。首先,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分布散、成立时间短,且很大一部分是家族企业,特点是家族式管理,内部治理架构严重缺失,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毫无严格区分,小企业经营者信息的封闭和私人化导致银行相对企业的信息掌握处于弱势[1]。特别是银行非常重视的财务信息,不少企业缺乏应有的财务人员、财务制度,未能依法建账,财务报表不实,随意性大,以单代帐、帐外帐等问题突出,造成信息不对称,加深银行对企业审查的难度。其次,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差,社会上缺乏对企业逃废债的制约和惩罚制度,致使企业不讲诚信的成本较低。
2.经营风险。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竞争性领域,缺乏可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收集、分析市场等方面投入少,受国家宏观调控、行业变化影响大, 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生命周期普遍短而脆弱, 一般平均寿命在3-4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40%~50%在4-5年内消失,中小企业承受经营风险的能力不强,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银行承受不良压力较大。
3.担保风险。虽然中小企业抵押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存在种种局限。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贷款第二还款来源难以落实, 致使商业银行的债权处于高风险境地。从抵押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土地和厂房均为租借物,设备属于高损耗物品,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有形资产更少,申请贷款时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物。第二还款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无可避免地出现了 “惜贷”心理。
(二)大型商业银行自身机制的不完善难以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谨慎的信贷文化无形中影响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受传统信贷观念――“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人力、物力、资源倾斜于实力强、规模大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并形成一整套以大型企业为中心的审查、营销、服务、考核机制,但却成为阻碍商业银行进入中小企业市场的绊脚石。
1.准入门槛偏高,操作缺乏灵活性。
由表1、表2可以看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长期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过程中, 建立了一整套包含企业经济实力、经营业绩、产品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内容的信贷准入标准,这样的公司类贷款常规审查模式不适用于自身规模小、财务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 这就从“法理”上把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2.金融产品对中小企业需求适应性差。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未完全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在产品设定上更偏向于对大型企业的产品。如对信贷资金用途限制太多,对中小企业贷款一般不发放固定资产贷款,贷款只能满足流动资金,而中小企业在粗放式管理模式下是没有细分固定或流动资产的,今天要买原材料,明天要买生产线,后天要升级设备,目的都是为了拓展生产规模,而简单地将生产线、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对待就限制了其贷款,致使难以满足中小企业信贷需求。
3.贷款成本高。当前,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查程序基本与大型企业一样,忽视了由于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一般具有“急、少、短、频”的特点,从申报到审批通过至少要一个月,多至几个月,而这样的效率和复杂程度不但影响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也会造成银行的管理费用随之升高。据统计,中小企业贷款管理的成本是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影响了银行参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积极性。
4.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风险衡量、转移工具、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监测及风险控制能力,同时操作风险、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都是引起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不能合理把握小企业的风险状况, 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定价能力也不够, 不能对风险补偿进行定量分析, 难以通过议价筛选优质小企业客户。
5.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按行政区域布局的,通常包括总行、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等几个层级,中小企业报务体系也是按照总分行制度(见图1)设计,大型商业银行管理链条过长和组织结构较复杂不仅使银行在运作机制、组织结构上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频、快”的信贷需要,也增加了银行经营管理成本,尤其在信贷审查时作为参考的中小企业“软信息”的传递,因为决策者与小企业距离加长而受阻。
(三)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目前,征信体系、评估体系等不完善,制约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1.征信体系不完善。日本每名客户经理负责上百家中小企业,而我国每名客户经理仅需服务5-6家企业,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企业征信体系不完善。由于当前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我国的客户经理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企业信用状况调查上。虽然各商业银行可以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但其对判断企业信用比较有限,特别是仅针对在银行系统内发生过信用的企业,对没有在银行发生信用的企业则无计可施了,致使部分中小企业易出现恶意逃废债行为或其他不良行为缺失信用约束,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2.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对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担保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监管机制, 有些中介结构还出具内容不实的审计报告或评估报告,增加金融风险[2]。
3.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政策性担保资金发挥了引领社会资金投向和行业发展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国有控股担保机构达1300多家,占全国担保机构总户数的30.23%。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9857亿元,其中政策性引导的担保资金达4200亿元。同时,由于中央财政的引导,使2011年信用担保达到了1.58万亿①。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终究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使其不具有解决市场问题的能力。且每年新增的企业多,因此政府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
4.政策力度不够。2010年,银监会出台《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等相应政策措施,强调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适当放宽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以保证其实施。但没有明确对呆、坏账核销、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实质性措施,对银行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
三、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路径选择
近几年,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速放缓,除部分商业银行面临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约束限制了投放量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信贷需求强烈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新增信贷需求受到约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受到政府的积极鼓励。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的共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将很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下一个“蓝海”。
(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大型商业银行要进行经营转型,改变“垒大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大型商业银行要学会做“小业务”,善于“弯下腰”,不能用形式主义的姿态对待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或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更不能仅强调客户数量,不重视客户质量。要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企业、银行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业务的资源支持力度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城市,重点投向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活跃、各类经济元素众多、信用环境较好、分支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区域[3]。
(三)制定科学的中小企业经营模式
银行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一套与之相匹配的信贷组织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要适应业务“零售化”特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合理信用评级标准,打造中小企业“信贷工厂”经营管理模式。
1.优化大型商业银行内部服务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融合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传统的总分层制与国际银行普遍采用的垂直事业部制,建立矩阵式事业部制(见图2),即在总行、分行、支行三个层面成立专业化经营单位,配置授信审查、金融营销、客户服务、产品支持以及风险控制等专业人员,建立“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的操作模式,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集中管理。
2.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从风险定价、成本利润核算、信贷审批、激励约束、违约信息通报、风险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制定集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立、客户市场开拓、内部财务核算、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于一体的独立运行机制,对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从市场调研、客户调查、方案制定、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产品支持等“一条龙服务”。“信贷工厂”一方面将客户营销和信贷业务办理分离,使客户经理能够腾出更多经理专注营销,有效提高客户经理服务客户数量。另一方面,实行信贷业务中后台集中处理,从受理到发放到贷后管理,实行“流水线”的批量化作业,提高办理速度和效率。
(四)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1.建立评级许可制度。实行政府主导的评级业务许可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监管方式等内容,确保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依法经营和有序竞争,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保证信用评级质量。
2.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通过规范收入来源、制定评级收费统一标准、建立评级人员回避制度、评级职业守则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完善评级机构的制度建设,从而实现信用评级机构的真正独立性。
3.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实施机构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定制度,完善评级机构统计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等措施,促使其提供真实有效的评级资产信息,保证信用评级机构的社会信誉和可信度[4]。
(五)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差别化授权评审机制
建立垂直的授信审批体制,根据分行的区域经济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授予其授信审批权限,并针对中小企业“小、频、快”的业务特点,实行差别化授权和差别化审批流程。
(六)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标准化和电子化
1.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具体地说,对于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的构建,要体现以客户和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端到端”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实现“闭环”的业务架构(图3)。业务流程从组合营销出发至组合风险管理结束,主要环节包括授信调查、方案制定、授信审批、签约放款、贷后管理和资产保全。
2.加快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电子化进程。在网络经济生态环境内,大型商业银行要建立中小企业财务分析评价系统、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中小企业贷款自动定价系统等,加快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标准化、电子化步伐,提高信贷评审效率和质量[5]。
(七)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预警和定价机制
1.运用客户价值理论识与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理论,建立有效风险识别。根据“二八法则”,20%的客户创造银行80%的利润。因此,可以通过测算客户贡献度来确定目标客户。客户贡献度=客户当前价值+客户增值潜力。
2.运用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有效营销和金融支持。根据美国Ichak Adizes《企业生命周期》,将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和四个时期。即成长阶段、老化阶段,四个时期指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根据不同时期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特点选择不同的信贷策略,降低资产损失,保障收益。
3.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机制。银行要结合区域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根据贷款风险度、综合效益等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定价模型,将区间定价系统覆盖全行,区间内由客户经理与客户进行谈判调节,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八)加大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要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客户的特征,改变单纯依靠抵、质押、第三方保证等传统担保方式,推出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涵盖多种担保方式的中小企业金融创新产品。如针对海南老城高新技术园区的中小企业,推出涵盖国家重点扶持的生物制药、环保节能等科技型创新产业,出版社、影视业、动漫业等文化产业提供以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为担保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组合产品,以核心企业为平台,采取“1+N”模式为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为政府、中央企业采购合作企业等具有优质信誉的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或核心企业担保的信用贷款等多种担保方式的中小企业金融创新产品。
参考文献:
[1]罗静.关于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2(7).
[2]周璋春.中小企业信贷难点与对策[J].金融经济,2010 (11).
[3]姚红玲. 浅谈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与管理[J].时代金融,2011(7).
关键词:烟草;供应链;业务拓展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obacco logistics industry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in the foreseeable system and policy changes within the scope of our country's tobacco logistics business to expand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that only through the industry logistics busines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and diversified management and make the tobacco industry in the modern logistics group, to finally realize China tobacco logistics industry stronger and larger.
Key words: tobacco; supply chain; business expansion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特别是新兴物流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引入,烟草行业传统的物流配送与角色定位急需改变。尽管行业内已开始逐步引入现代物流设备、现代物流运营模式,甚至个别区域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的现代烟草物流中心,但总体而言这种物流企业既少且弱,多半还只是为卷烟经营服务的、单一的销售物流业务模式。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烟草物流企业将涌入中国市场,从可以预期的政策和制度变迁来看,烟草专卖体制的消解是大势所趋,垄断利润不可能长久下去,这将给我国烟草行业的物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控制成本会成为未来烟草行业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途径之一,而从行业经营环节来看物流运输成本是首先必须控制的因素,而且是可控环节。换个角度看,未来行业物流业将成为行业企业新的“利润源”。能否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完成烟草行业物流的业务拓展将直接关系到烟草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胜败,也会影响到行业建设网络是否拥有竞争优势,使其成为烟草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1 烟草行业物流业务现状分析
烟草,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仍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之一,有着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和政企合一的性质。从全行业来看,我国卷烟商业企业目前的物流现状是“规模小、设施全、分布散”,水平参差不齐,竞争力不足,物流业务独立性较差,多数属于卷烟经营的附属品,物流技术、运营模式虽然较传统物流有较大的改观,但与国际先进物流公司还有不少差距,核心竞争力还亟待提升。
目前,烟草行业已形成电话访销、网上订货、电子结算和具有先进信息技术(如:GPS、RFID技术在烟草行业物流领域的应用)、先进运输工具及高效、快捷物流系统的电子商务,基本上从传统的商务模式过渡到电子商务模式,企业的信息化推动了商务活动的巨大变化。但是在这种新的环境和管理模式下烟草物流环节并没有形成物流业务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业务。在行业即将面临的烟草市场的逐步开放,面对已经适应市场竞争的外国烟草企业的挑战时,我们应该进一步思索烟草行业物流的业务拓展,提前培养行业物流业务竞争力,从而完成从传统商业企业向现代流通企业的转变。
2 烟草物流业务拓展模式的创新思考
要解决目前行业内烟草物流业的业务拓展问题,首要回答的是我们的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物流、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点,也就是行业未来物流发展的定位问题。从目前全国范围内物流业逐步趋于市场化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行业内的物流业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从传统的物流业务向现代物流业务转型,形成现代化的物流组织形式,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引入现代物流技术,使用现代物流运营模式,为迎接国外烟草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做好理论武装及技术武装准备。就目前行业物流的发展现状来看,首选的业务拓展尝试模式应该以第三方物流与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为最佳;同时考虑到卷烟商品的特殊性,在“非烟”物资方面首选的拓展业务应该以快速消费品和快递业务为主。从而实现由向生产领域要效益到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的转变。
2.1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探索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制造业、工商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由自己处理的企业内部或外延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从而对物流进行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管理方式。本文提到的烟草行业第三方物流并不是指烟草行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是由行业内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从而承揽工商企业的物流业务,形成新的利润点。
(2)烟草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业务定位
在企业定位上。烟草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应更多地定位于为烟草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提供方。它是原辅材料供应商与工业企业、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商业企业与零售户之间商业交易过程中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并在全面整合行业内外物流资源的基础上逐步面向社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
(3)为烟草工商企业提供第三方供应链管理
烟草供应链是指围绕卷烟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各相关利益主体组成的集合,是从原辅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到工业企业、到运输环节、到商业企业、到零售户、到消费者的战略联盟。从整个供应链来看,烟草行业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就是针对整个烟草供应链,从上游的烟叶管理,工业企业的生产物流、仓储环节直到供应链的末端消费者之间的各个环节提供相关的全部物流服务,包括销售终端的信息收集。从战略高度提升全行业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从供应链的角度打造烟草行业服务品牌,实现行业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不可替代的烟草物流系统。
2.2 烟草物流业务多元化发展模式探索
(1)“快消品”物流配送业务拓展
卷烟消费市场在中国加入世贸时就已做出会逐步放开的承诺,当外来卷烟形成强大攻势对我国卷烟市场发起冲击时,我国的卷烟消费市场很有可能会出现萎缩,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下降,所以进行“非烟业务”的拓展,寻找新的“利润源”就成为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
之所以选择快速消费品作为行业物流业务拓展多元化发展的首选涉足领域,主要是由于快速消费品客户群的广度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其分销管理在中国市场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同时,快消品的物流领域进入门槛低,其产品特性与卷烟非常相似,只要包装规范,非生、鲜类需冷链物流的产品均可以作为烟草行业物流业务拓展的对象。
以上海海烟物流为例,海烟物流中心始建于2001年12月,2005年1月正式运行,截止到2007年,海烟物流当年的“非烟”销售额达到15个亿,其中毛利1个亿,首次超过卷烟产品。换个角度来看,海烟成功案例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经济效益。
(2)快递业务服务模式的探索
随着像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等一大批电子商务网上商城的发展,给中国物流的快递业务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相对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快递公司来讲,烟草物流的竞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烟草物流的销售网络、配送网络是全国范围内任何一家快递物流公司无法比拟的,上至地市,下至乡、镇、村均覆盖着中国烟草的物流配送网络;同时,单纯就市内快递业务来看,烟草物流的配送线路在任何一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内的覆盖率也是独一无二的。针对上门取货,上门送货的市内快递业务来看,从订单接收、处理订单、取货送至目标客户,烟草物流的平均送货响应时间应该不超过一天,从而实现“门到门”一天送达服务。所以,在如此大的资源优势下,烟草物流发展快递业务的条件也是得天独厚的。
3 烟草行业物流业务拓展步骤
就目前烟草行业物流业务的发展现状来看,行业物流业务的拓展至少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资源整合;第二,业务多元化的拓展;第三,物流体制的转变。
3.1 资源整合阶段
各地应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在相邻的区域内整合内部及外部资源,形成大区域内的物流配送系统,而该系统的服务范围应辐射大区域内所有的工业及商业企业,提供覆盖供应链全部环节的物流服务,从而产生品牌效应。
3.2 业务多元化的拓展
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加速业务拓展,提升非烟营业额占总销售总额的比重,弥补卷烟市场可能性萎缩带来的效益损失。打造物流业务在地区内的垄断地位,保障多元经营利润,使物流业务收入成为烟草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3.3 物流体制的转变
通过资源整合、多元化经营的开展,行业物流已经初具竞争力,同时通过适当的兼并、收购等活动,进一步壮大行业物流力量与覆盖范围,如果在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形成烟草行业大规模的物流集团,打造行业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更好地应对外来挑战。
4 烟草行业物流业务拓展的优势
4.1 资源优势
首先,烟草行业拥有着国内目前覆盖范围最广的配送网络,上至各省市,下至乡、镇、村均分布着烟草行业的营业网点,在这点上烟草物流比邮政物流、EMS更具有竞争力和便利性;其次,烟草行业的客户资源是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巨头,通过最广泛的客户资源可以保障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客户之间业务往来的物流环节将为烟草行业物流业务拓展提供较好的业务资源。
4.2 信息优势
首先,烟草行业广泛的客户资源为行业物流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其次,行业2012年以来对于物流科技的高度重视,使各种先进科技成果应用行业物流领域,使行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为行业物流业务的拓展、行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较好技术基础。
4.3 物流基础扎实
通过多年来烟草行业对于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行业内物流管理已经形成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模式,基础较好,为后续的各项业务拓展和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在国内市场即将放开、垄断地位受到国际市场冲击的大环境下,中国烟草物流业务的拓展似乎是必经之路。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在行业放开后进行各种改革尝试远远不如在行业专卖体制的保护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过适当和有序的竞争提前完成烟草行业物流业务的拓展。但是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下进行改革,拥有行业核心竞争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石头. 中国烟草物流向何处去――由海烟物流发展引发的猜想[J]. 营销界(烟草),2009(8):18.
导语:从3月份公年报的银行看,业绩各有看点。比如2009年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32万亿元,同比增长87.8%;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70%,在国内商业银行中是最高的;深发展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812%;华夏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971万元,增长127.59%。
从2月26日开始,上市银行开始陆续披露年报。受益于规模增长和结构改善等因素,银行2009年度业绩出现快速增长,其中非息差收入的增速尤其引人注目。
工行理财销售额创新高
3月26日,工商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传统的信贷业务之外,工行积极推进负债结构转型,实现了存款业务与理财业务协调互动发展。
工行行长杨凯生说:“2009年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32万亿元,同比增长87.8%,既较好地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理财服务需求,又有力地推动了工商银行负债业务在转型中的低成本发展。”
截至2009年末,工商银行的境内机构总数为1.6万家,其中财富管理中心和贵宾理财中心同比增加了35.5%和25.2%,分别为149家和3488家,网点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此外,通过加快金融创新和经营转型,工行在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养老金、现金管理和贵金属等绝大多数新兴业务领域进一步确立了市场领先优势,新兴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度持续提升。2009年,工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51亿元,同比增长25.3%,对营业收入的贡献率为17.82%,比2008年年末提高了3.63个百分点。
中行非利息收入最高
2009年,中国银行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733.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79.65亿元人民币,增幅12.19%。其中,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0.1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60.66亿元人民币,增幅15.19%。中行行长李礼辉说:“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70%,在国内商业银行中是最高的。”
中行年报显示,截至2009年末,中国银行累计建成理财中心700余家,财富管理中心70余家。私人银行已完成全国15个重点地区的业务发展布局,客户增长率达到88.9%,客户资产规模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中行行长李礼辉表示:“个人金融业务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以中高端客户为重点大力拓展客户基础,实现快速发展,境内行人民币个人贷款新增3250.78亿元,储蓄存款新增3870.31亿元,中高端客户增长30.30%。”
深发展零售业务成中坚
3月12日,在深圳发展银行大厦召开的深发展2009年业绩报告会上,除了热门话题平深恋的后续发展走向,零售业务的增长也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我们今后的发展会注重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的共同增长,让他们成为深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发展董事长纽曼表示。
2009年,理财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理财产品销售量达到289亿元,较去年增长64.3%,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812%。
保险销售量达到8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88%;开放式基金销售量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3%。
“在2009年我行零售贷款业务保持适度的放量,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我们也适时调整我们零售贷款的经营策略,以保持自身经营的稳定,以更好优化贷款结构;通过进行风险定价与严格执行国家房贷相关政策等去降低贷款风险。”深发展零售贷款总监柳博表示。
华夏中间业务翻倍
据华夏银行3月26日披露的2009年年度报告,该行去年委托理财业务取得良好业绩,累计发行创盈、卓越、慧盈、增盈等理财产品254期,总发行规模659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971万元,比上年增加3908万元,增长127.59%。
年报显示,除理财业务外,华夏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也出现较快增长,基金代销和托管业务取得了较好业绩。一是托管规模保持持续较快发展,总托管规模达到283亿元,实现托管费收入3558万元,比上年增加496万元,增长16%;二是公司基金代销规模增加,共代销产品245只,比年初增加112只,增长84%;基金代销额51亿元,实现基金代销收入3374万元。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愈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间业务是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中的突出问题
1.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偏差。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作为经营的重心,虽然也办理中间业务,但认为那是“副业”,办理的目的只为资产负债业务服务,而不是为增加收入。
2.金融创新应用不足。金融创新是摆脱目前经营困境、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经之途,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进行创新,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制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前几年中间业务创新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中间业务创新仍以传统的结算业务为主,新兴业务创新相对滞后;理财及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相关的业务刚刚起步,虽然有所发展,业务规模、收益水平、制度创新尚处在低级阶段,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调,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和类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外汇买卖与投资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有些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发和推广。
3.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有关中间业务的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且大多数中间业务品种层次较低,导致各家银行都可以开办,并且通过争揽存款获得的间接收益比较大,于是各银行纷纷降低收费标准抢占市场,展开恶性竞争。从监管的角度分析,由于中间业务属于新兴业务,有关收费等相关的管理规定跟进不及时,商业银行缺乏明确的收费依据,导致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中间业务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1.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认识。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要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高度重视,要像抓存款、贷款一样来抓好。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获利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因此必须从中间业务的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下功夫,各商业银行必须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主要表现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优势的情况下,而我国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对于中间业务的需求要求较高。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发展,结算业务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既在国家金融和企业行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全面发挥自身的设备、网络、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综合性的资金清算和资金转移的有偿服务。以电子银行为依托加速结算业务的电子化进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转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领域在内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快推进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金融脱媒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商业银行需加快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经营转型和管理转型,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及展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启动以来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银行间拆借、外币贷款和外币大额存款(单笔业务等值300万美元或以上)、人民币同业存款和协议存款已实现市场化定价。本外币存款和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已放开、上限不高于人行基准利率的1.1倍;外币小额存款除美元、欧元、港元和日元一年期内(含)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外,其他币种、期限存款利率已放开;人民币非住房贷款利率已放开,住房贷款利率不低于人行基准利率的0.7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退出等配套措施陆续出台,利率市场化在未来几年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Shibor及贷款基础利率(简称LPR,在9家代表性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报价基础上确定)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二是择机放开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不再法定贷款基准利率、改由LPR代替。三是在同业大额定期存单试点基础上推出单位及个人大额定期存单。四是逐步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简化存款基准利率档次,并在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及健全存款类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后,将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彻底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存款竞争更趋激烈,吸存成本持续上升
存款利率允许上浮后,存款竞争除原来的拼服务、拼关系外,又增加了价格手段,竞争更趋激烈。各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实际执行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普遍上浮甚至一浮到顶。此外,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产品在银行存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而且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背景下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转化为高成本的同业存款回流到银行体系,进一步抬升了银行的资金成本。随着存款利率上浮幅度逐步扩大直至完全放开,商业银行综合付息成本势必持续攀升。
2、利差空间收窄,盈利增速放缓
目前,利差收入仍是国内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仍高达76.9%。但这种依赖高利差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一方面,存贷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由于贷款利率相对于存款市场化时间更早、程度更深,目前贷款利率已基本处于均衡水平,而存款利率的升幅会大于贷款利率升幅,导致存贷利差收窄。从国外经验来看也是如此,比如美国自1980年完全利率市场化以后,1980―1985年美国银行业的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而1986―1990年的平均利差为1.63%,缩小了54个bps。日本的情况与此类似,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1960―1976年期间,其银行业平均利差为2.29%;而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的1995―2010年期间,其银行业平均利差则降至1.72%。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存贷利差将进一步收窄,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水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化制约着存贷款规模的扩张。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本外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已明显下降,资本约束的不断强化也制约了贷款增长的速度。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比重为95.5%,但2013年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54.8%,下降了40.7个百分点。此外,客户资金理财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速了银行存款的“脱媒”。受存贷利差收窄及存贷规模扩张受限双重因素制约,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受到冲击,盈利增速将逐步放缓。
3、经营风险加大,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会逐渐加大。一是信用风险可能恶化。为保持盈利增长,商业银行将倾向于投放更多高收益、高风险的贷款,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如果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同步提升,资产质量下降的隐患很大。二是利率风险逐步上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性将显著增加,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利率风险由此加大。三是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银行间存款利率水平不同将导致一般性存款在各行之间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难度。
4、中间业务发展压力加大,金融创新动力提升
存贷利差收窄后,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实现非利息收入的大幅提升,以此弥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损失,分散主营业务风险。除此之外,为避免单纯的价格竞争,银行需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来提高内生竞争力,提升客户业务粘性和综合贡献。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1、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由外延扩张向集约发展的转变
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在信贷增速放缓、存款面临分流以及资本约束的背景下,银行之前以拼贷款、拉存款、铺网点为主要特征、偏重规模和速度的外延扩张型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为此,商业银行应以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为宗旨,强化“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降低业绩增长对传统规模扩张和高资本消耗业务的依赖度,实现从粗放经营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内涵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2、加快经营转型,在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1)资产业务转型。一是树立“大资产”理念,逐步推动资产结构从表内信贷业务为主向表内信贷业务与综合性融资业务并重转变,实现从“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转型。除做好传统信贷融资以外,通过整合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信托理财、产业基金等综合化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债券融资类、信托融资类、基金融资类、跨境融资类等多项表外融资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二是存量、增量资产并重。在科学安排新增贷款投放的同时,充分利用庞大的存量回收再贷资源,将低收益或高风险的贷款通过提前回收、诉讼保全、资产证券化或打包转让等方式予以盘活,不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
(2)负债业务转型。一是顺应存款脱媒趋势,从抓客户存款向抓客户全量资金转变,实现从“资金保管者”向“财富管理者”转型,做好存款、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产品的相互衔接,实现客户资金的体内循环和沉淀。二是提升存款稳定性,不断夯实客户基础,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实现存款逐日、逐月稳定增长。三是积极研发市场化新型负债产品,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
(3)盈利模式转型。积极推进综合化、多元化经营,持续扩大非利差收入来源,使盈利模式从主要依靠存贷息差向息差收入与投资性、交易性、手续费收入均衡增长转型。一是传统与新兴业务并重。在抓好支付结算、借记卡、造价咨询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投行、保险、信托、基金等综合化业务,提升金融市场、投资理财、托管、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的收入占比。二是加大融智增值型产品创新。着力提升融智增值型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减少对利差转换依赖性。
(4)客户结构转型。抓大不放小,从主要依赖和维护大客户和高端客户向大中小客户并重、大众客户和高端客户并重发展转变。进一步做深、做透重点客户业务,提升在大型优质客户中的业务占比和产品覆盖率。推动中小客户数量和业务占比稳步增长,重点发展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推动客户结构优化。对个人客户,在积极维护和拓展中高端客户的同时,努力改善大众客户体验,稳定大众客户,减少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影响。
3、深入推进管理转型,确保经营转型顺利实施
(1)以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引领转型发展。一是加强营销协同。逐步建立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跨条线、跨部门、跨行际甚至跨同业的协作营销服务体系,实现单兵作战向联合作战的转变。二是加强产品协同。有效整合传统业务资源和非传统业务资源,实现由传统的存贷款融资中介向“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的全能中介转型。三是加强渠道协同。强化客户经理拓展和维系客户的作用,统筹物理网点、自助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发展,构建立体化的服务网络。
(2)以综合定价能力提升助力转型发展。一是优化定价模型和参数。完善定价模型,提高转移价格、运营成本、违约概率、经济资本等各项定价参数计量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其对存贷款等定价的支持作用。二是持续推动市场化利率的应用。加大贷款基础利率(LPR)及Shibor在定价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培育市场化定价能力。三是逐步实行客户综合定价。从客户维度出发,综合配置产品组合并实行综合定价,改变过去逐笔定价和单个产品各自定价的局面。
(3)以加强风险防控保障转型发展。稳定是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应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满足利率市场化及转型要求。一是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工具。随着高风险资产业务比重的提升,在继续做好大中客户风险管控的同时,基于小微客户的风险特征建立专门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信贷流程、风险补偿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客户退出机制。二是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综合运用缺口、久期、敏感性分析、净利息收益模拟及压力测试等计量工具,形成规范的利率风险计量、报告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长期限固定利率等重点产品的利率风险监控。三是有效识别和监测新兴业务风险。加强对表内外新兴业务风险的监测,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趋势性、方向性变化,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4)以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经营活力。一是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加快推进“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强化后台作业体系集约化处理等等,向改革要效益、要红利。二是持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牢牢把握政策和市场变化的新机遇,围绕实体经济需求、监管政策导向、新兴科技运用、经济金融热点、地方经济特色等领域,积极借鉴成熟市场和国内同业经验,持续做好融资、存款、结算、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树立差异化技术优势、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降低价格竞争成本,提高客户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郭建伟:利率市场化与利率定价机制[J].中国金融,2013(2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资产评估服务领域日益拓宽,资产评估新业务不断涌现。《通知》是中评协加强市场建设,推动资产评估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首先,明确了新业务及报备范围。《通知》明确,资产评估新业务是指随着评估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新的经济行为和新的资产类型出现而出现的新的评估、评价、调查和管理咨询业务,主要包括传统评估领域中的延伸业务,以及传统评估领域之外的新兴业务。中评协将实时公布新业务报备参考目录,引导资产评估机构进行新业务报备和市场开发。
其次,建立了完备的新业务报备程序。程序主要包括三点。一是明确了新业务报备主体。地方资产评估协会负责组织开展地区内具有非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的新业务报备工作,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直接向中评协报备。二是申请报备的新业务经过认定方可确认为新业务。中评协将成立新业务认定专家组,对申请报备的新业务进行认定;对于请求技术支持和重要紧急的实时报备业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认定。三是建立新业务激励机制。对报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地方协会和资产评估机构给予奖励,分别授予新业务组织奖和新业务推荐奖;对具体承担新业务且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人员予以鼓励,授予新业务开拓奖,并授予专业新锐或专业精英称号;调动各方进行市场拓展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资产评估新业务开发的合力。
【摘要】中间业务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办理这类业务时,银行处于受委托的地位以中间人身份进行各项业务活动。目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与银行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业务之一,拓展中间业务已成为当今世界银行业的共同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愈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间业务是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中的突出问题
1.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偏差。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作为经营的重心,虽然也办理中间业务,但认为那是“副业”,办理的目的只为资产负债业务服务,而不是为增加收入。
2.金融创新应用不足。金融创新是摆脱目前经营困境、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经之途,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进行创新,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制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前几年中间业务创新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中间业务创新仍以传统的结算业务为主,新兴业务创新相对滞后;理财及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相关的业务刚刚起步,虽然有所发展,业务规模、收益水平、制度创新尚处在低级阶段,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调,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和类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外汇买卖与投资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有些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发和推广。
3.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有关中间业务的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且大多数中间业务品种层次较低,导致各家银行都可以开办,并且通过争揽存款获得的间接收益比较大,于是各银行纷纷降低收费标准抢占市场,展开恶性竞争。从监管的角度分析,由于中间业务属于新兴业务,有关收费等相关的管理规定跟进不及时,商业银行缺乏明确的收费依据,导致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中间业务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1.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认识。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要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高度重视,要像抓存款、贷款一样来抓好。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获利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因此必须从中间业务的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下功夫,各商业银行必须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主要表现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优势的情况下,而我国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对于中间业务的需求要求较高。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发展,结算业务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既在国家金融和企业行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全面发挥自身的设备、网络、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综合性的资金清算和资金转移的有偿服务。以电子银行为依托加速结算业务的电子化进程。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降低进出口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的新兴业态,正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伴随跨境贸易的迅猛发展,企业和消费者对跨境支付的需求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跨境支付作为连通国际贸易资金往来的便捷渠道也迎来广阔的“蓝海”。
据海关统计,2015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5万亿元,增长超30%。相较于2015年疲弱的进出口市场,跨境电商业务的逆势发展凸显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新趋势。
新兴跨境支付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出口商在全球,及区域性的电商平台的销售份额不断提升,以及分享经济在全球的蓬勃发展,跨境收款需求日趋强烈。一方面,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民众对跨境电商、出境旅游、留学等跨境业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放宽了监管要求,将跨境外汇支付试点业务拓展到全国,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创造了便利条件。
来自中泰证券的调研称,新兴跨境场景以跨境电商、跨境旅游、留学等为代表,规模增速在10-30%,交易内容多呈现小额高频特征,2020年新兴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左右,为第三方跨境支付服务行业提供了广阔前景。
传统跨境支付主要有银行电汇、提现和地下钱庄等形式,具有较高操作成本、个人结汇上限和法律限制等特点。
新兴跨境支付前端收单、中端国际货币分发、后端结汇+发单产业链条清晰。
支付机构深挖跨境贸易结汇痛点
随着跨境业务的兴起,中国商品覆盖全球,国际电商针对中国商户的汇兑分发结算需求巨大。然而通过银行结汇的传统方式流程长、手续繁琐,这一痛点引发了支付机构的关注。
连连支付副总经理徐鹏表示,跨境电商的竞争需要依靠支付便捷、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等各个角度。同时,国外商品进入中国也需要从物流、支付各个角度来优化。
徐鹏指出,在跨境贸易的产业聚集区,有非常明确、迫切的结汇需求。因为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更快的企业资金流动,也不想承担汇率波动风险,但以前通过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结汇,手续繁琐、流程长、审核要求不确定性高,这使得很多商家无法承担。更有甚者,选择地下钱庄等灰色不合法的渠道结汇,承担巨大的资金及合规风险。并且,当前国际贸易碎片化、小单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而大量中小商家往往依赖多个全球电商平台开展交易,传统汇兑服务的用户体验与广大中小商家快速、稳定的结汇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全球知名电商平台或者金融机构的电子交易记录可追溯、易保存、可信度高,也为适当简化汇兑申报流程创造了可能。
链接
跨境支付政策逐渐放宽
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放宽了监管要求,将跨境外汇支付试点业务拓展到全国,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创造了便利条件,
2013年
2月,支付宝与万事达展开合作。
7月16日,世贸组织裁定中国银联存在部分垄断,中国面临开放国内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巨大压力。
10月,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批复》,批准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
2014年
2月18日,央行上海分行下发《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上海银联、通联、东方电子、快钱、盛付通5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取得了首批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