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热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协同 供应链协同 战略层 战术层 操作层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商业管理中经营管理模式最大的变化是企业不再以单独、自主经营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而是以企业之间合作的供应链形式参与竞争。进入21世纪以来,供应链协同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为了方便以后对供应链协同的研究,我们对供应链协同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1供应链协同层次结构研究现状
供应链协同是当今世界市场竞争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竞争战略,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来的,是继VMI、CPFR、连续补充等思想被提出后由咨询界和学术界提出的。在1999年,供应链管理专家David Anderson发表的“Synchronizes Supply chains: The New Frontier”中指出,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就是协同供应链。2006年DaeSoo Kim从过程链的角度出发研究供应链的协同,提出过程链是供应链协作的新范式。
从决策范围和决策时间的角度,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
1.1战略层协同
战略层协同规定了战术层和操作层协同的程度和范围,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预期协同价值收益、协同机制方面的建模分析。
在供应链预期协同价值收益方面,刘红胜等(2009)在分析供应链协同动因的基础上,运用Shapley值模型对复杂产品制造业供应链的协同收益分配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供应链协同机制方面,俞燕(2008)研究了黑板、主-从、第三方TTP三种基于多系统的供应链协调机制。陆杉(2008)从有形协同和无形协同两个方面探讨了供应链机会的识别,并提出培植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立信任机制、建立集成化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应。郭俊芳(2011)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从组织、信息和业务三个层面对闭环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机制展开研究,构建了闭环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提出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2战术层协同
战术层协同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核心问题,包括具有直接供需管理的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协同策略、产品设计协同策略、库存协同策略、物流系统策略、采购协同策略等。
在供应链协同库存方面,王海鹏(2002)提出了订货补贴、赊账销售及收取特权费,利润分配策略和价格折扣策略三种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策略。徐文亮(2002)建立相关模型,得出VMI总会导致供应链上总库存成本的减少和购买者收益的增加;供应商却不一定从这种成本降低中获利。韩亚欣等(2007)对库存协同策略进行了统一的形式化描述,并对不同的库存协同策略进行完整的分类,并对分类后的集成度进行了分析。
在供应链协同采购方面,蔡丽丽等(2008)提出了基于CPFR思想的供应链协同采购策略,包括共享策略、技术策略、关系策略、监控策略。
1.3操作层协同
葛亮(2005)从三个合作伙伴选择、合约设计的激励、协同运作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对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综述。合作伙伴的选择有很多方法,包括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ABC成本分析法、层次分析法、Fuzzy聚类分析、TOP IS法和神圣网络法。供应链协同技术中起支撑作用的是信息技术,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电子交换技术EDI、GIS/GPS技术、电子订货技术EOS等。陈思云(2006)给出了供应链管理各层次和各环节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协同机制、协同技术。程国平(2003)提出评价供应链结构中信息协同程度衡量方法,采用二维指标来评价供应链中的需求、生产能力、库存、生产计划等信息广度和深度。
2结论
不同的学者从供应链战略层、策略层、操作层角度对供应链协同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存在研究侧重点和学术观点不一致,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供应链协同研究理论。供应链协同中很多概念有待澄清,许多方法的应用还存在分歧,对于供应链管理协同本质的把握和协同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需要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DaeSoo Kim.Process chain:A new paradigm of collaborative commerce and 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J].Business Horizons,2006(49):359-367.
[2] 刘红胜,王延娜,颜永才.复杂产品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1(9).
[3] 俞燕.基于多系统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8(1):75-76+119.
[4] 陆杉.论供应链协同效应[J].科技与管理,2008(11):36-38.
[5] 郭俊芳.闭环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 王海鹏.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库存控制策略[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7] 徐文亮,徐青川,乔卓.VMI下的供应链库存系统分析[J].物流技术,2002(11):18-19.
[8] 韩亚欣,徐学军,谢卓君.供应链协同库存策略分析[J].工业工程,2007(11):38-41.
[9] 蔡丽丽,宋福根,袁德玲.基于CPFR的供应链协同采购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8(3):52-55.
[10] 葛亮,张翠华.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J].企业管理,2005(6):151-154.
研究模型:配合集团主业,完善运营模式,并对行业做出分析预测。
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消费与零售行业观察。
研究成果:利丰供应链管理、采购经理人指数。
从最初给洋人做采购中介的小商号,到现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与采购商之一。一本《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已经成为零售、电商等从业人员的必读书目。这本书的撰写者便是利丰研究中心,书中揭示了一个事实,百多年的成长历程中,利丰的核心竞争力就藏在它的供应链管理当中。
利丰集团的并购与扩展、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供应商网络的管理、绿色供应链的搭建,都在应用利丰研究中心的总结和研究成果。而且利丰旗下有不少业务,比如雅培奶粉、欧美奢侈品服装等,这些业务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开拓,都参考应用着研究中心的供应链模型。
在全球化的生产采购业务当中,如何安排生产、库存、物流等任务的外包,如何统筹整个生产流程,包括一切设计、采购、生产管理、物流、融资及其他支持性的工作,这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搭建要素、变化与调整的原则,都需要借鉴研究中心的模型。
作为集团的智囊机构,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要深入集团的各项业务当中,对集团内部各部门、合作伙伴进行调研。与从事实际操作的业务经理、管理人员,以及合作伙伴进行访谈,系统地收集最新业务管理模式和业务发展方向等信息。梳理运作经验,补充并完善运营机制,将既有的经验固化为理论、规则和模式。继而在利丰集团内部分享、推广,并且对合作伙伴产生影响,更好地强化合作。
除了供应链,零售与消费行业、经济动态两方面也都是利丰研究院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利丰集团内部,每天要面对1000多张各不相同的订单,需要寻找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在这过程中,就产生了庞大的供应商网络、产业采购动态信息。
于是,研究中心就总结这些数据,分析并提供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物流业景气指数、连锁行业KPI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系列报告,为利丰集团及其业务伙伴提供研究分析及咨询服务,协助它们掌握内地市场的最新动向,帮助它们做出有关的业务决策。比如,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制造业状况的晴雨表,可为上游供应商的生产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这种参考对全球化程度极高的利丰集团十分重要。类似于国家的五年计划,利丰集团的发展采用的是“三年计划”,利丰研究中心就需要对公司的三年计划给出自己的建议。研究中心首先要通过环境分析预测三年后企业发展的基本景观;其次根据未来预测,结合公司愿景,制定发展目标;然后从目标回望现况,提出跨越距离的策略建议;最后根据环境变化改变修订策略。这其中,环境变化的感知,是研究中心尤为突出的任务。
摘 要 牛鞭效应不仅反映了需求信息失真,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供应链的失控,给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损失。信息共享一直被认为是抑制牛鞭效应的主要措施;另外,风险共担作为近年来降低牛鞭效应新措施,打破了在含有单个成员的简单供应链中探索牛鞭效应的研究模式,成为降低具有网络结构的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介绍已有的对牛鞭效应的研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 牛鞭效应 信息共享 风险共担
一、 研究背景
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作为供应链中发生的一种重要现象,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1997年学者H.L.Lee[1]正式对牛鞭效应进行了定义且这个定义普遍被学术界和企业所接受,即供应链末端消费者需求量的微小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供应链上游成员的供给发生剧烈的波动,这种现象类似于挥动鞭子时,微微的用力摆动末端,鞭梢就会发生大幅度的摆动。牛鞭效应给供应链带来的管理失控以及一系列的低效率运作,如何采取措施降低牛鞭效应成为近年来供应链研究中的热点。
由于牛鞭效应本质上是需求信息的扭曲沿着供应链被放大的现象,因此,让供应链的各级成员共享顾客的销售信息能够显著降低牛鞭效应。信息共享一直被认为是控制牛鞭效应的主要措施。最明显的就是沃尔玛的需求信息共享计划,通过给供应商提供在线的销售点数据汇总,沃尔玛实现了对牛鞭效应的控制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另外,现实情况下的供应链大多具有网状结构,即每一级供应链并不只含有单个成员。因此,同级供应链成员的需求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关系,管理并利用好这种关系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牛鞭效应,即风险共担。风险共担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核心含义是:如果供应链中的一级将来自不同下级成员的有效需求整合起来考虑,需求变动的程度将会被减轻,原因是来自不同下级客户的高低需求会相互平衡,从而可以减少安全库存和平均在库。
二、 有关利用信息共享降低牛鞭效应的研究
信息共享作为控制牛鞭效应的主要措施,也得到了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Chen等人[2]指出除了利用恰当的预测方法和降低前置期来控制牛鞭效应,还提出了利用信息共享来降低牛鞭效应的思想,并且分别给出了采用信息共享和不采用信息共享两种情况下各级供应链成员处产生的牛鞭效应,明确指出利用信息共享可以有效降低牛鞭效应。在Chen的基础上,Wu等[3]进一步探讨了三种不同级别的信息共享类型,分析并比较了每一种信息共享情况下的牛鞭效应,得出结论――信息共享的级别越高,对牛鞭效应的缓解效果越好。Agrawal等[4]提出,相比于单纯采用信息共享方法,缩短提前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牛鞭效应,这是将信息共享与其他降低牛鞭效应的方法进行共同研究的文章之一。董超等[5]认为需求变化增加的根源是用户的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了扭曲,其原因在于各级供应链成员没有很好的共享销售点信息,强调了信息共享战略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未来竞争中的作用。
三、 有关利用风险共担降低牛鞭效应的研究
风险共担实际上是均衡效果的一个特例,它强调了供应链成员之间需求信息的整合效果,当同级的供应链成员的需求情况彼此相关且这种相关关系被注意到并被利用起来的时候,便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牛鞭效应的目的。Sucky[6]在2009年首次提出了利用风险共担来降低牛鞭效应的思想,同时针对一个含有多个零售商的三级供应链,分别推导出了采用风险共担和不采用风险共担情况下的牛鞭效应的量化表达式,最终证明,考虑多个零售商之间的风险共担效应可以有效地控制牛鞭效应。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传递情况并没有被讨论,因此,Sucky所研究的三级供应链的核心成员是处于供应链中间的批发商,最上游的生产商扮演了满足批发商订货的成员角色,其生产量波动以及牛鞭效应情况并未讨论。这些方面都是值得补充和拓展的。
四、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已经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热点。尽管信息共享一直是降低牛鞭效应的主要措施,利用风险共担降低牛鞭效应却是近年来才被提出。
以上介绍了关于牛鞭效应、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已有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讨论可以不仅局限于分别利用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来降低牛鞭效应,也可以考虑将二者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控制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效果。
(二)可以对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以外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将多个方法结合比较,观察其对牛鞭效应的控制程度。
参考文献】
[1] Lee, H.L., Padmanabhan, V. and Whang, S. 1997a. 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92-102.
[2] Chen, F., Drezner, Z., Ryan, J.K. and Simchi-Levi, D. 2000. Quantifying the Bullwhip Effect in a Simple Supply Chain: The Impact of Forecasting, Lead Tim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46(3):436443.
[3] Wu, Y.N. and Cheng, T.C.E. 2008.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Multiple-Echelon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15:111.
[4] Agrawal, S., Sengupta, R.N. and Shanker, K. 2009. Impact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Lead Time on Bullwhip Effect and On-Hand Inventor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2:576593.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首要教学原理;五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23502
1 引言
目前,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实践的前沿和趋势,也是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代表了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融合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众多领域的内容,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和管理从业者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国内外各类商学院的热门课程。尽管《供应链管理》课程非常重要,但是该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教学手段方法过于单一,考核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唐中君和丁媛,2011),以传递信息代替教学,过于依赖媒体等问题,教学效能和教学魅力差强人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供应链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
近年来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侯心媛,2011)、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李巍巍和唐凯,2009)、基于师生协同的教学(李静宜,2011)、基于体验式的教学(陈玲玲,2012)等教学理念。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只是一种教学理念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浅层构思,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
2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多、涉及面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高(杜志平等,2010)。《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涵盖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等内容。以上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应用领域,各自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都有差异。
(2)应用性强、实践难度较大。供应链管理注重各类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但是学生却不可能为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而长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增加了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技能的难度。
(3)面向任务。《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内容与一定的供应链管理任务相关,如供应链战略决策、供应链策略选择、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商流系统、资金流系统等课程内容都可以归纳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
(4)知识来源广泛。随着企业和社会对供应链管理关注度的提高,关于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的新闻报道不断出现在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各类媒体中,为学生获得供应链管理知识提供了广泛的渠道。
(5)知识更新快。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逐步升温,研究成果逐年增加,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1996年到2009年,该领域研究文献的数量从7篇增加到5362篇,增长了765倍(邓明荣和葛洪磊,2012)。
3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
3.1 首要教学原理简介
当代著名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Merrill(戴维・梅里尔)博士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为“五星教学模式”)试图确定能够最大程度地有利于学习的任何教学产品的若干基本特征;是有效教学的各种处方(Merrill,2001,2002)。首要教学原理以“聚焦完整任务”为教学宗旨,认为教学应该由不断重复的四阶段循环圈―“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等构成,共有五个原理(阶段)和15个操作要点,形成“结构―指导―辅导―反思”的教学循环圈(盛群力和宋洵,2008)。首要教学原理对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仅关注教学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将教学原理同教学设计模式结合起来;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效率和主动性;实施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是研究教学过程的新制高点(盛群力和马兰,2006;戴维・梅里尔,2007),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开发工具。目前已有相关教师将首要教学原理用于建筑类课程(蒋友宝等,2008)、汽轮机原理(李树春,2011)、战略管理(宋阳等,2012)等课程的教学设计中。
3.2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
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点与首要教学原理的五项首要原理是相互对应的,如图1所示。可见,首要教学原理可以为《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开发工具,形成五星级的教学模式。
(1)聚焦完整任务。根据现实企业需求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完整教学任务,并形成针对每堂课的子任务序列。首要教学原理以“聚焦完整任务”为宗旨,认为当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基于现实企业供应管理的实际决策过程,可以以某一产品或某一企业的实际供应链为具体案例,提炼出《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完整的、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任务,包括供应链战略决策、供应链策略选择、供应链流程运作、供应链集成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估、供应链改进与提升等。将供应链管理任务进一步细分成不同的单元子任务,如将供应链的流程运作细分为供应链物流运作、信息流运作、资金流运作和商流运作等,并根据子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等顺序加以编排,形成针对每堂课的单元子任务序列,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学习结束之后他们能够完成的供应链管理任务。
(2)激活原有知识。根据认知特点,对完成单元子任务所需知识技能进行分类,并设计其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同时针对这些知识技能来激发学生原有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已知信息和操作技能等。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相关的旧经验被激活时,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因此,根据认知特点,将《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知识技能分为信息、成分、概念、程序、过程等五类。对每一类知识技能分别设定适合其特征的内容结构,如说明主体功能、标明事物结构、区分类型特征、设计程序步骤、给出过程规则等。同时,对每一类知识技能分别设定适合其特征的呈现方式,如文字、图像、公式、多媒体、案例、动画、模拟等。由于供应链管理的知识技能大多以企业管理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因此可以让学生回忆其在前导课程、实习实训、新闻事件、操作实践中已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技能,并以合理的内容结构和方式呈现出来。
(3)展示论证新知。针对知识技能的类型,设计多维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方法。首要教学原理认为每一种知识技能类型都有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因此,针对信息、成分、概念、程序、过程等五类知识技能,借鉴现有的《供应链管理》多维教学方法(葛洪磊和郑映群,2014),设计讲解示范、游戏实验、软件操作、模拟仿真、案例分析、视频赏析、实地考察、调查分析等多维教学方法,以充分地展示论证这些知识技能,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4)尝试应用练习。针对完整任务和子任务序列,设计多样化的应用情境,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设计新的案例分析、模拟仿真、软件操作、调查分析、企业实践、参加竞赛等任务或任务序列,形成多样化的应用情境,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学到的供应链管理知识技能,及时检查错误并给予纠正,同时逐渐减少指导以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既是应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考核反馈的过程。
(5)融会贯通掌握。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学习者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应用中的表现进行分组,通过个人反思、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辩论、企业实践、参加竞赛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发明或探索供应链管理的新知识及其应用途径。
4 《供应链管理》五星教学模式的持续改善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重构《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在教学模式的重构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进行供应链管理实践要求与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差异分析。
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要求是形成《供应链管理》课程完整任务和任务序列的关键,而完成完整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学生已有知识技能之间的差异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调研动态地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体系进行摸底,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完整的任务和任务序列以及重点的教学内容。随着实践与教学活动的动态演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要求与学生已有知识的差异也会动态变化,需要进行动态的调研和差异分析。
(2)持续贯彻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关系。
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涉及信息、成分、概念、程序、过程等五类知识技能与其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讲解说明、尝试练习和学习指导等五个方面的匹配。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关键。因此,要合理划分五类知识技能,并在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中检验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关系。
(3)合理权衡教学方法多样性与可行性的悖反关系。
同一课程内容和任务序列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设计和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却会面临实施成本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如何为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任务序列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需要权衡教学效果与实施难度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取舍。
参考文献
[1]Merrill, M. D. Components of instruction toward a theoretical tool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J].Instructional Science, 2001,29(1):291310.
[2]Merrill, M. D.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2,50(3):4359.
[3]陈玲玲.供应链管理体验式教学探析――浅谈ERP沙盘模拟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运[J].科教文汇,2012,(5):7273.
[4]戴维・梅里尔.教学策略效能的不同水平[J].远程教育杂志,2007,(4):1822.
[5]邓明荣,葛洪磊.供应链管理:战略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杜志平,刘永胜,刘俐.供应链管理课程特点与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9):7475.
[7]葛洪磊,郑映群.供应链管理课程多维贯穿式实践教学体系[J].现代商贸工业,2014,(8):126127.
[8]侯心媛.基于工作过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0):6263.
[9]蒋友宝,贺艺华,杨春侠.结构稳定性课程采用五星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5154.
[10]李静宜.基于师生协同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5657.
[11]李树春.首要教学原理在“汽轮机原理”精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4):8385.
[12]李巍巍,唐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J].物流科技,2009,(8):116117.
[13]盛群力,马兰.走向3E教学――三述首要教学原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6,(4):1724.
[14]盛群力,宋洵.五星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兼及一堂课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1):6972.
关键词:石油行业;GSCM(绿色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式
前言
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是目前企业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在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驱动因素这一问题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总结已有文献。可以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分为四种,即:合法要求、市场要求、协调相关者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与四种驱动因素相对应的"绿色度"递进的四个层次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模型,即:合法绿色供应链管理、市场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者绿色供应链管理及深层绿色供应链管理。
一、石油行业GSCM(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GSCM(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供应链管理(ESCM),其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加和强化环境因素、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大规模、有意思的绿色供应链研究,主要包括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优化利用,基于环保因素的供应商选择,绿色采购与营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与结构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全面质量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评价模式及评价指标等。
国内近几年才兴起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内涵、原理、特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和集成特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特征、主要内容和目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模式等方面,然后在电子、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家电等行业中进行了应用研究,指出了应用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实施关键环节等。目前学术界普遍把GSCM定义为: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石油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要在整个石油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在物资供应、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储运、销售及使用过程中,持续地应用环境策略,加强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整个供应链条的绿色水平,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石油行业GSCM(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结构模式
石油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供应链大致可分为物资供应、油气勘探与开发、储运、炼化、产品销售、客户等环节。根据石油行业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结构模型及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经过综合与改进,建立了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市场的需求或者用户的需要进行输入,经过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网络,输出最终的石油化工产品,每一过程均是其上级过程的用户,也是其下级过程的供应者。通过对供应链网络各环节的绿色管理,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链接,提高网络的整体绿色水平。
油气勘探、开发、运输、炼化、销售及消费过程都会产生污染和浪费,这种管理模式是实现回收、再利用等逆向物流的动力。其管理中的社会环境系统包括:社会文化、法制、伦理道德等因素,以及提供的资源、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并规范、激励、约束和引导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使对环境破坏减少,促进社会、企业、环境相容。
在石油行业GSCM结构模型中,核心企业是石油勘探与开发公司。核心企业是指具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在供应链上发挥着核心作用的企业。中石油在改组过程中,油公司只保留勘探和开发等主要业务,证明了勘探开发企业是整个石油行业的核心企业。
石油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污染是最值得重视的。第一,石油勘探开发中容易污染环境,地震探测、油气泄漏及挥发等会造成大气和地下水的污染。第二,油气资源本身会污染环境,如油轮的沉没会污染大片的海域。第三,石油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价值巨大,而节约材料也是绿色环保的重要举措。第四,油气生产过程中的重大事故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油气生产各环节中的安全、环保、节能管理。
三、石油行业GSCM(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管理内容
绿色供应链要求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实行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减少和消除破坏和危害生态环境的供应链管理活动。根据石油行业供应链的特殊性,石油行业GSCM应包括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储运、包装、营销和使用,绿色回收与再利用等方面。
(一)绿色采购
绿色采购是通过对材料源头的控制,在采购时就考虑材料是否是环境友好材料,如是否能循环再利用、是否可以通过焚烧或降解等措施来清除废弃物等。因此,需要选择绿色的供应商,并与之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供应商在优化企业供应链环境绩效方面的重要作用。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全面环境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认证和HSE管理、对供应商的环境审计、第三方培训等方面来实现供应商的绿色化。
(二)绿色生产(勘探、开发、炼化)
绿色生产是指在石油勘探、开发和炼化过程中持续应用环境策略,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计、筛选、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以减少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石油行业的绿色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等。
(三)绿色储运、包装、营销和使用
1.绿色储运是指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合理地安排储量和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及消耗,防止储运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事故的发生。
2.绿色包装要求企业把环保理念融入油气产品及石油化工产品包装中,以较少的材料、无污染、可回收、可再利用为原则来使用包装材料。
3.绿色营销要求石油销售企业在产品定价、促销、油气配送等整个营销过程中,以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指导,促进企业与社会和消费者利益相一致。
4.绿色用户要求油气产品的使用者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环保意识,在使用中尽量避免环境污染,自觉抵制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四)绿色回收与再利用
绿色回收与再利用要在充分考虑回收处理成本与利用价值的基础上,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高的回收价值。对于回收的物质,可分为可直接再利用物资、加工后再利用物资和废弃物三种。通过对前两种物资的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不污染环境。对于废弃物,要通过填埋、焚烧、化学处理等手段,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石油行业GSCM的内涵、结构模式和管理内容。在石油行业中实施GSCM,能提升石油企业的形象,促进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但是由于认识和经验不足,以及技术落后等原因,石油行业GSCM的研究和应用还没有深入开展,需要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模式、绩效评价体系、决策支持系统、激励机制的设计、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石油行业GSCM整体水平,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4).
[2]李成标,吴先金.我国石油行业供应链管理初探[J].物流技术,2004;(1).
【关键词】 出版物流 出版供应链 “产学研”结合“十二五”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03-0072-04
近年来,我国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实践与理论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出版产业化的发展和连锁经营改革推动了出版物流基地(中心)的快速建设,国内大多数省市的出版发行集团物流进行了一定区域内的整合和重组,少数出版发行集团的出版物流甚至实施了跨区域的联合和扩张。出版物流的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产生的物流成本、服务和管理等问题使出版供应链管理顺势而生,出版供应链理论逐步应用到出版业物流实践中,促进了出版物生产和物流供应流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推进出版产业整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发展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出版发行集团的整合和重组力度不大导致出版供应链的规模化效应不明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网点发展不足带来供应链的基层服务不完善,网络和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发展选择的方向和出路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及的重点内容,而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出版物流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近五年来的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实践与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和概述,以期为今后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实践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方向。
1 出版物流和供应链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出版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是出版产业化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之相适应,出版供应链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从概念方面而言,出版物流从原来的图书储运到图书批销再到出版物流阶段,对于出版物流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已基本为出版业界认同。而出版供应链则体现出版物流新的发展内容和阶段,因此,下文将重点对出版供应链理论进行述评。
供应链管理(SCM)旨在使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所有企业相互构筑成一个整体,以整体效率的提高带来个体效益的增加。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一种单纯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渐演变为一种能适应急剧变化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的、具有全局性和高度柔性化的战略管理思想。出版物流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有实践上的必然性,也有理论上的科学性。
依据供应链的基本内涵,刘益、梁娟认为,出版行业供应链是由内容及传播载体供应、编辑加工、发行、仓储运输等环节组成,向读者提供出版物的一条功能结构网链。由此指出出版供应链具有三个特点:它不再是传统的线性结构,而是复杂的网链结构:它属于拉式和推式相结合的混合型供应链:它兼具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Ⅲ。这一论述基本上界定了出版供应链包含的内容和特点,但在结合出版具体实际角度,揭示供应链的产业特征方面尚需深入。
针对出版业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图书消费结构日益分众化差异化特点,张美娟提出出版敏捷供应链这一概念。敏捷供应链是指以核心企业为驱动中心,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用户整合为一个集成性的功能网络链,其主要特征有市场敏感性、过程集成性和网络分布性。这一观点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揭示出版供应链敏捷应变的特性,有利于出版企业加强重视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与认识,从出版市场的快速变化特性出发,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出版业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图书退货方面的逆向物流问题,张岩解释闭环供应链这一概念,它是指在循环经济的思想下,将物流过程看作一个封闭的环,物质在其中多次循环运动,以减少环境污染、原料和能源消耗,由正向和逆向物流两部分组成。由此看出,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是供应链同时存在的两个过程,两者同等重要,这将有助于改变出版物流仅仅重视正向物流这一固有观念。
网络和数字出版的发展为出版供应链理论带来全新的挑战。何国军指出,数字出版供应链是以数字网络为载体,以数字信息为内容构成的一条从著作权人到内容生产商、内容运营商及技术提供商,最终到图书消费者的供应链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个由著作权人一内容提供商一数字出版商一技术提供商一终端设备提供商一网络运营商一电信运营商一金融服务提供商一网络传播者及读者构成的数字供应链。
通过对上述主要出版供应链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结合出版实际问题的供应链理论更有现实意义,它是产业发展所要时刻面对的问题,如运用敏捷供应链理论,建立出版业的图书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这也给理论研究一个启示,要结合出版产业的实际现象进行供应链理论不断发掘和生发,以找到更先进理论应用于出版实践。再者,网络和数字化大潮已浸入到出版产业方方面面,出版数字供应链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数字出版供应链研究尚待深化。
2 出版物流和供应链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事实上,我国出版产业离成熟的市场形态还很远,而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和出版产业整体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不完全的出版市场环境也带来了种种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各个层面的问题,如出版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方面、出版物流的区域化和出版社物流社会化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将有利于为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发展找出症结,指引方向。
从供应链整体集成和信息共享以实现柔性与稳定的供需关系而言,张美娟认为信息流是产业链中上、中、下游业务和产品得以高效流转的重要基石。出版业供应链上的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和共享,使目前一些出版企业间的供应链“形同虚设”也是其不能发挥应有的规模效益和集成效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出版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要特别重视,这也是体现供应链管理优于传统企业管理之所在。当然,信息共享机制的最终建立将取决于我国出版业的信息化和物流标准化建设和发展程度。
出版物流整合和重组问题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早已被多位专家学者论述。马军也指出,我国现有出版物流体系中还存在物流设施重复性建设且利用率低、缺乏大型物流中心进行统一调配、出版业物流系统建设布局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化及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对这种低效的出版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整合,以打造集约化全方位的出版业供应链体系。
出版社物流社会化和外包是中小型出版社遇到的实践性问题。王海云、付海燕通过对北京地区30
多家出版社进行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其调查表明,中小型出版社的物流外包是一种趋势,但第三方物流目前很难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作业。因此,将出版社的物流服务整合和重组,纳入出版发行集团整体的物流体系中,这也是建立出版供应链的一体化集约化发展的选择形式。
综上所述,出版物流和供应链问题与出版产业的实际发展密不可分,是出版供应链在具体发展中必须应对和解决的。而其中物流整合这一个屡被提及的话题也需要有突破性推进举措,这也是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中出版业改革的重点内容。而从现实层面分析,由国家出版行政部门推动和市场力量相结合来实施物流整合与重组,这一解决路径更具可行性。
3 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发展策略研究
面对出版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综合分析和努力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逐步应用于出版产业实际,将促进出版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推动出版产业化发展进程。
从整个出版供应链角度提出发展策略方面,尹章池论述出版供应链发展的具体路径:消除对供应链管理思想上的误区,正确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建立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元产权结构机制,改变现代物流中心的单一产权结构;实施选题策划和库存的监控预警机制,实时监控出版市场;加强信息标准化和信息的采集共享机制,实现供书与退书多方的信息对接和对称。同时,他也从出版物流的技术和制度方面人手,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在诊断我国出版供应链存在的典型问题后,刘灿姣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构建核心企业型书业供应链;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建立上中下游共建和谐产业链;优化库存管理。
另一方面则是从具体问题层面提出对策,张美娟、周瑜提出基于市场一体化环境下的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模式创新方法:一是基于互联网的出版信息公共平台;二是基于网络社群的即时交流模式。尹章池、田道全提出出版业逆向物流的解决对策:建立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元产权物流企业;实施选题策划和库存的监控警报制;实现供书与退书多方的信息对接和对称;规范和推广电子化退书流程;积极推广应用网络出版技术;减少中间环节和库存。
总的来说,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策略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主要从政策和制度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推进出版物流外部环境的不断改进;微观层面则从具体实践问题出发,针对性强,有一定的操作性。由此,国家出版行政部门和出版发行企业如果能实施和应用某些相适应的发展策略,这将检验这些具体对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也继续为改进和完善发展策略提供实践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4 网络和数字环境下的出版物流和供应链研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出版供应链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供应链和数字出版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出版供应链具有出版这一实物形式,但网络是流通的重要环节。鞠海燕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版物流的问题,分析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提出具体发展对策。袁超在其硕士论文中以SWOT法剖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版物流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相比较而言,基于网络环境的出版供应链主要是以网络书店为主体进行论述,其中某一方面着重论及物流环节的研究比较普遍。刘永红分析比较中外网上书店的流通技术,对比中外网上书店的物流及配送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 供应链;信息管理;企业绩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25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043- 02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上升到了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协调各个环节,使业务的绩效达到最佳。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策略以获得最大绩效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1 供应链信息管理的概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出现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概念,随着制造全球化的出现,企业在运营中普遍应用供应链信息管理,使其逐渐发展成新的管理模式。由于受技术发展的影响,加之顾客需求、市场竞争激烈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供应链信息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供应链信息管理是指利用一系列效率较高的方法整合制造商、仓库、供应商和商店的信息,从而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将商品配送到正确的地点。其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根据此定义,供应链信息包含从生产到最终产品的服务之间的各种信息,即从供应商到顾客之间的所有成员所承载的信息。供应链信息管理可以高效整合企业内外部、上下游渠道、物料和顾客的信息,在供应商、企业和客户间形成高效率的无形渠道,经过一系列规划与管理,有效控制供应商的供应流程,从而节约时间与成本。高效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可以针对市场和客户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在降低库存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有很大作用。
2 供应链信息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通过整合供应链信息管理,可以集中许多企业的生产力量,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增加客户忠诚度,提高销售量,更可以消除多余存货,节省仓储成本,同时降低市场风险和分散资产风险,增强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无论是营利性企业还是非营利性企业都重视绩效,绩效体现了一个系统的效率,故评价供应链信息管理水平的标准是其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供应链信息管理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手段,目的是使整个供需体系产生最大价值。供应链价值与企业的盈利能力紧密相关,企业盈利越高代表其供应链管理越成功。供应链中所有资金、商品等信息的流动都有成本,有效管理这些流动因素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其本质是通过管理各节点间信息流获得最大价值。
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企业的业务紧密相关,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优化企业业务创造价值。据调查,实施供应链信息管理可以使企业成本节约20%,中型企业交货准时率提高15%,生产率提高10%以上,对于一般企业,其订单提前期缩短25%~35%;对于中型企业而言,其库存降低3%;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其库存率降低15%,资产运营率提高15%~20%,现金流周转周期比一般企业少40~65天。
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节约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些利益既包括订单履行、采购和库存控制,也包括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节约整个公司的成本。由于优化供应链需要各个公司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协作,故供应链信息管理成功的基础在于在公司之间实施。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通过供应链信息管理,在两年时间内关闭了分布于全球各地的6个仓库,在新加坡成立中央配送中心向客户空运卫星集成电路,交货时间缩短47%,销售成本降低2.5%,销售额增加3%。戴尔、联想在供应链信息管理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供应链信息管理不仅给企业带来效能上的变化,还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客户满意度的能力。
3 优化供应链信息管理的手段
优化供应链信息管理的手段有: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重建业务流程与系统、提高条码的利用率、增强企业间的协作关系。
3.1 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
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故强化管理非常重要。在供应链信息管理过程中,管理体制、管理信息要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成功。以强化管理、优化经营过程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的作用,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重建业务流程与系统
重新构建业务流程与系统以便可以及时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反应。优化供应链是提高对顾客反应能力的一种关键方法,是对传统品牌经营战略的一种挑战。根据顾客的选择,实行一对一的服务,按订单来制造商品并交货,充分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降低库存,提高生产率。通过简化业务流程来更快地了解顾客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在顾客、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构建有效沟通渠道,进行长期合作,降低企业的宣传成本,同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3 提高条码的利用率
在供应链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换信息,如果商品在供应链中流动时有统一的编码,将会对企业信息的交流和管理提供极大的方便。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就是制造商按照国家的标准在产品上打条码,零售商、批发商和分销商都可以利用,这样就减少了编码的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和资金的耗费,有利于供应链中制造商、零售商、分销商交换商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的信息。
3.4 增强企业间的协作关系
由于信息链需要企业之间交流信息,因此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关系会优化信息链管理。各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协作。一方面是确定企业间数据共享程度。供应链中的制造商、零售商和分销商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数据共享程度。例如,信息应该由哪些部门或哪些企业共享,哪些信息应该共享,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统一供应链的数据接口。在设计系统时要预留专门的数据接口,方便企业接收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发送的数据,实现系统的对接。使用的端口和文件协议或传递方式可以由各方共同确定。
4 总 结
供应链信息管理对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方式优化供应链,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莉.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对物流能力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3(7):14-17.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风险评估;支持向量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172194;71031004;71221001;70731003;70731160635)。
作者简介:舒彤(1970-),男,江西波阳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葛佳丽(1990-),女,河南禹州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陈收(1956-),男,广东龙川人,湖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战略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130-06收稿日期:2013-08-25
引言
在精益生产、准时制生产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实践下,企业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市场竞争已不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间的竞争。近年来,随着各种供应链风险的频繁发生,企业受到了极大损害,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风险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识别供应链风险因素,对其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探索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优化方法,可在实践中建立安全可靠且具有弹性的供应链,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在获得较大收益的同时又能够应对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需要分析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状况,通过风险识别发现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其现状进行评估,确定供应链风险等级。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是Cortes等人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在模型复杂性和学习能力之间进行了折衷,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精确性。在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克服了神经网络过于学习、欠学习、局部极小等问题,已成为继神经网络研究之后机器学习理论领域新的热点。因此,将支持向量机应用到供应链风险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供应链风险评估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Prater等(2001)认为利用评分方法可以对跨国供应链的风险进行评估,但是这种方法适用于跨国供应链的初步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Harland等(2003)认为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包括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制定风险控制规划、实施规划等几个循环阶段,建议企业做好早期的供应链风险预警与评估。Zsidisin等(2004)以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采购商供应链评估技术。Hallikas等(2004)认为企业间可以通过合作,将单个企业的风险纳入整个供应链合作风险中,所提出的半定量化研究方法为供应链风险评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Kleindorfer等(2005)提出了一个关于评估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概念框架。Wu等(2006)提出了一个层次式供应链风险因子分类与评估模型。Schoenherr等(2008)通过行动研究和层次分析法,发现了17种风险因素并将其分类,提出了一个基于实证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因素评估模型。丁伟东等(2003)提出了一个供应链可靠评估矩阵,但这种方法在供应链风险发生的概率上未加以考虑。付玉等(2005)提出了偶发供应链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刘嘉等(2005)通过供应商评价来进行供应链风险控制。刘冬林等(2006)通过独立风险和单个风险测度来度量供应链多风险,但提出的关于风险间的关系是彼此独立的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舒良友等(2007)提出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制造商风险评估问题,但是研究仅限于制造商而非供应链系统整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蒋有凌等(2008)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李莉(2008)构建了一种基于模糊熵的集群式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给出了该方法在集群式供应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但该方法仍受人为因素影响。王文婕(2011)采用OWA算子的方法,对供应链管理风险进行研究,但尚未考虑各风险因素间的相关性。陈敬贤等(2011)使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通过构建一种较为通用的测量模型来对市场波动风险进行评估。顾玉磊等(2013)借助CVaR理论构建了一种基于成员偏好的风险评估模型来度量供应链成员企业风险和多元供应链综合风险。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包括机会约束规划(CCP)、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多目标规划(MOP)模型等。综上文献可以发现,供应链风险评估已有概念模型与数学模型,但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文献大多针对单个企业或特定领域的风险问题,对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研究相对较少,定量评估的方法也不够全面。因此关于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性和实证方面的研究仍需继续加强。
二、支持向量机算法
支持向量机(SVM)由线性可分情况下的最优分类面发展而来,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向量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建立一个具有最大间隔的超平面。在分开数据超平面的两边建有2个互相平行的超平面,分隔超平面使2个平行超平面的距离最大化。
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
(一)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供应链风险评估中,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风险评估的前提,需要由一系列量纲各异的指标群组成。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如舒良友等构造了基于制造商合作伙伴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刘永胜等(2006)提出了包括4个层次、7项综合指标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建立有效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遵循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要体现供应链风险的特点、客观规律和来源,指标选取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评价活动能够获得较为客观的真实结果。(2)可操作性原则。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收集的难易程度,便于对数据资料收集、加工和整理,特别是易于进行量化处理。(3)层次性原则。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可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使指标体系层次分明、减少遗漏。(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本文将供应链风险作为评价对象,涉及管理的各个方面。单纯的定量指标或者定性指标都不能完全反应供应链风险的整体情况,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可将两者相结合。
笔者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供应链风险发生来源,结合晚春东等(2008)提出的供应链系统运行整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加上实际调研分析,在征求理论研究与生产领域专家意见后,先提出初步备选指标,将供应链主要风险因素整理归纳为系统风险、供应风险、物流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需求风险和环境风险共八类。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将每类风险因素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因素。
针对上述供应链风险因素,笔者设计了供应链风险因素调查问卷,目的在于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判断供应链风险因素假设的合理性,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因素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共发放67份,回收51份,有效问卷为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6.7%。笔者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检验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按因子载荷在0.6以上、信度系数在0.7以上为标准,笔者构建了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2个层次,第一层次分为8个一级指标,第二层次共有25个具体评估指标(见表1)。
(二)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考虑到采集数据的难度,本文的数据采集于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通过对一些企业的调研得到。其中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国泰安数据库得到。笔者选取的企业以煤炭和电力企业为核心,形成了煤炭和电力行业供应链,并选取这些企业2008年以来的数据,最终将数据应用于模型之中。
在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量化,评分取值范围为\[0,1\],0.5为风险指数的中值。评分时专家综合企业提交的指标情况、行业状况以及专家经验等进行打分。对于定量指标,则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正向指标代表取值越大、风险越大,其线性变化公式为x′i=[xi-min]/[max-min], i=1, 2, …,n。逆向指标代表取值越大、风险越小,其线性变化公式为x′i=1-[xi-min]/[max-min], i=1, 2, …,n。其中,x′i为第i个指标的归一化值,xi为第i个指标的输入样本,max为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min为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
通过专家打分法获取数据的过程:(1)专家选择与组合。选定15名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家,其中包括3名研究供应链管理的高校教授、10名企业中从事供应链管理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2名相关单位或组织中的熟悉本企业业务的管理人员。(2)资料的收集。收集供应链风险的相关背景材料及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资料。(3)专家打分。发给每位专家一张风险评级表及相关数据资料,要求专家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调查表填完收回,整理各专家意见并反馈给专家,进行下一轮打分,共3次。(4)对第三轮的专家调查表进行处理。每个风险指标值取自专家所有评估值的算术平均数,对专家评估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后,得到供应链风险定性指标评估数据表。
具体样本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C1C16表示供应链企业,X1X25表示评价指标。
(三)模型训练及结果
四、结束语
近年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使得供应链风险不断增加,因此要对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估。供应链风险评估作为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使企业对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预计,从而采取预防性措施。笔者首先对供应链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随后,通过调查问卷构建了一套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最后,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算法运用到供应链风险评估中,构建了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训练效率和精度,说明模型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与使用价值,可作为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有效工具,完成对实际风险的评估,从而使企业掌握供应链风险的整体状况,为风险管理提供较为科学的决策支持。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强的推广能力。未来研究中,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针对支持向量机算法及具体问题,可选用更加科学且符合实际的核函数。(2)对于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在定性指标的选取与处理上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并对供应链风险诱因加以动态更新,不断完善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本文的数据采集针对的是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有其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扩大样本收集范围,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参考文献:
陈敬贤, 施国洪, 程发新. 2011.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供应链风险估计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3): 1-9.
丁伟东, 刘凯, 贺国先. 2003.供应链风险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4): 64-66.
付玉, 张存禄, 黄培清,等. 2005.基于案例推理的供应链风险估计方法[J]. 预测(1): 56-58.
顾玉磊, 张圣忠, 吴群琪. 2013.基于成员企业偏好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 195-199.
蒋有凌, 杨家其, 尹靓,等. 2008. 基于ANN 的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与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 70-73.
李莉. 2008.基于模糊熵的集群式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6): 485-487.
刘嘉, 吴志军, 郁鼎文,等. 2005.基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5): 99-102.
刘冬林, 王春香. 2006.供应链多风险组合的综合评估及风险管理[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8): 110-113.
刘永胜, 白晓娟. 2006.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10): 55-57.
舒良友, 方芳. 2007.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商合作伙伴风险评估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1): 45-48.
晚春东, 齐二石, 索君莉. 2008. 供应链系统运行整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J]. 工业工程(5): 97-100.
王文婕. 2011.基于OWA算子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J]. 物流技术(4):110-113.
HALLIKAS J, KARVONEN I, PULKKINEN U, et al .2004. Risk process in supplier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90(1): 47-58.
HARLAND C, BRENCHLEY R, WALKER H. 2003. Risk in supply networks[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9(2): 51-62.
KLEINDORFER P R, SAAD H. 2005.Managing disruption risks in supply chains[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4(1): 53-68.
PRATER E, BIEHL M, SMITH M A. 2001.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agility - tradeoffs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uncertain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1(5/6): 823-839.
SCHOENHERR T, RAO TUMMALA V M, HARRISON T P. 2008.Assessing supply chain risks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roviding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offshoring decision by a US manufacturing company[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14(2): 100-111.
WU T, BLACKHURST J, CHIDAMBARAM V. 2006.A model for inbound supply risk analysis[J]. Computers in Industry,57(4): 350-365.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协调;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42-02
供应链是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所组成,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以及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本身。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形态,市场竞争越来越呈现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2]。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农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生产商、中间商和消费者所组成的网络体系。目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然而农产品供应链是由不同的经济利益实体所组成,各自都有不同的期望目标,这些期望目标往往与系统整体目标相冲突,因此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协调问题,协调整个供应链上各成员与整体的最优化收益[3-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以生鲜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禽、蛋、肉、奶制品、水产品等)为对象,围绕供应链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通过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诉求。从农资采购开始,完成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作业、收购运输、市场分销的一系列过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区别于一般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节点成员间的协调问题更是具有着很大的复杂性。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很多都是以制造业供应链协调的理论和思想作为参考。与制造业相比,农产品具有易腐败、周期性等特点,产品易受到生物、季节、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且原料的质量对最终加工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在整个供应链的流通环节中存在着较大的实体损耗和价值损耗,因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亟待于研究和解决[5-6]。文中通过对于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分析,提出协调供应链组成成员利益的方法和对策,以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分析
1.1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见图1。传统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众多,目前由于物流设施的落后导致生鲜农产品价值损耗严重,同时信息在众多环节失真,导致供应中节点企业利益损失,尤其是起始端的农户和终端消费者。因此,要简化流通环节,增加辅助约束因素,促进供应链整体协调和绩效优化。
1.2 融入约束条件的“订单式”供应链结构
“订单式”供应链结构见图2。农户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组织下按照公司的要求(订单)进行农产品生产,农户向公司以约定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农产品,由后者进行集中加工处理,然后再开展分销活动,企业以产品利润的一部分在销售结束后返还给农户。这种融入收益共享理论的订单方式在国外音像租赁行业已被证明是供应链协调的一种成功方式。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定量研究,假设诸多限定条件下该方式可以实现集中和分散下决策供应链协调的较好方法,可以尝试在生鲜农产品中进行应用。这种类型供应链的特点表现为:一是供应链成员间关系相对稳定,上下游环节通过事先签订的契约(合同)规定双方的权责利,彼此间是一种长期交易行为;二是通过公司的集中信息处理,农户按要求生产,公司对生产过程实施连续监管,保证了产品品质;三是由于节点间企业风险偏好具有差异,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农户和消费者往往处于信息末端,在市场发生风险时订单可能并不能保证交易双方的利益。
1.3 “农户+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型结构
“农户+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型结构见图3。“农超”对接模式较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而言,具有流通环节少、信息传递失真率低的优点,是目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的热点。连锁超市作为销售终端拥有稳定而众多的目标消费群体,销售的产品数量、品种丰富成为现代人们日常用品购买的主要场所。连锁超市对于商品的需求种类丰富,各分店所需商品数量和种类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商品采购和配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要求。加之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有别于普通商品,对于配送工具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连锁超市对于生鲜农产品自主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专业集中配送中心直接面向多个农产品生产供应者,通过集中统一的采购、加工、仓储、配送,满足不同销售点的差异化需求,并确保品质的统一。就结构而言,流通环节增加了配送中心这一实体,但由于集中配送中心通过增值作业(信息集中处理、集中采购、配送)整合资源,反而可以使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
2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2.1 生鲜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损耗严重
由于生鲜农产品生产的集中性和消费的分散性,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量很大,但由于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没有成熟和普及,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的损失较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常温系统中瓜果蔬菜类损失20%~30%,粮油类损失15%,禽蛋类损失15%,加上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等过程的损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 000亿元,不利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增值,也影响到我国农民的增收。
2.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较大,成员间缺乏信任关系
由于生鲜农产品季节性强,产出和需求的随机因素较大,从而导致未知的产出和市场风险不确定。在缺乏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供应链节点企业均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风险大多采取规避行为,这使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与协调,从而导致目标冲突的增加。对于我国而言,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大多是零散而且经济实力薄弱的农户,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而导致相对弱势的农户利益损失极大。
2.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契约履约率较低,供应链稳定性较差
生鲜农产品是一类特殊的易变质产品,具有随机的生命周期,其销售状况受到农产品生鲜度的影响较大。因此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节点成员在商品价格谈判上能力较弱,造成在生鲜商品销售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非正式合约,这些非正式的合约在利益分配博弈时往往产生频繁的违约行为,履约率较低,由此带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稳定的风险。
2.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实施有效的管理,要求参与供应链的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成熟度。我国农产品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各级政府机关、各行业组织和农民对农产品物流运作体系和经济规律缺乏必要的知识和重视,加上一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组织体系,即未形成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一整套组织环节,各环节之间还未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而不能对农产品物流进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
2.5 供应链节点成员信息不对称,信息系统不完备
对于农户而言,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或公司以价格信号方式获取需求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供给信息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供给情况发生偏差。信息不对称导致供应链节点成员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成员不能获得成本竞争优势,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的效率。
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对策
3.1 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水平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条上,物流技术水平的落后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政府部门增加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研发的投入,降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配送过程、仓储加工过程的实体损耗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价值损耗,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水平,保证供应链的稳定,从而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同时推行和国际接轨的物流设施和物流工具标准,通过对生产和流通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把标准化贯穿于生鲜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利用物流技术来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2 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
供应链企业间共享的内容一般包括库存信息、销售信息、订单信息、生产信息、产品信息。供应链成员间要形成更紧密的协调关系,实现协调的双方或多方能够自由、主动地进行数据访问,可以通过信息集中管理模式来实现,这种方式可以让共享的数据更为全面,同时也可以减少数据重复传递引起的误差。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农户和消费者对于信息获取技术的缺乏,导致在流通中经常出现利益的失衡现象,因此由农业合作组织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信息集中管理系统,从客户需求信息到每种产品的生产、配送和销售等信息共享,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达到了协调的目的。
3.3 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的优化协调是在试图寻求供应链节点成员的利益最大化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平衡,因此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统一经营思想,发挥各自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在信息共享技术的前提下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助于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和相应造成的风险,增强冲突解决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韩松.构建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现实分析和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8):132-133.
[2] 蒋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及其优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57-58.
[3] 韦道菊.浅析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9):73-75.
[4] 邓俊淼,戴蓬军.供应链管理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探讨[J].物流管理,2007(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