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1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一、在合理情境中进行体态律动,使学生掌握节拍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可观的教学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人教版)《金孔雀轻轻跳》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的音乐节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体态教学情境,认真感知本首傣族曲子的音乐律动,从而提高学生们对民族舞的整体认知。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班里面会跳傣族舞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从而带动全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本首歌的重点难点,即“本首曲子的曲式结构、乐谱律动特点、旋律线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进行歌唱,基本熟悉歌唱的技巧。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其相应民族舞的基本步法“一段体配合2/4音乐节奏的轻盈舞步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基本的走动,配合音乐节拍特点,踩住“重音”进行练习,并让学生与同伴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音乐认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借助多媒体进行体态律动,使学生掌握节奏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动态的图画、优美的乐曲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多媒体教学技术被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更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乐感,从而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人教版)《健康歌》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歌唱《健康歌》这首歌曲,并且学会在此音乐节奏中用身体的律动去感知音乐的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音乐《健康歌》的视频片段,指导学生根据视频中的“休止符音乐模式”来进行身体的律动,用心去感知音乐的模式。进行几分钟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即“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本首歌曲的演唱,掌握休止音符的演唱技巧,并指导学生跟着歌曲进行相应身体部位的扭动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然后练习歌曲,并且在模唱的过程中继续进行身体的律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特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体态呼吸的练习

第2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关键词】微课;音乐课堂;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41-01

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通过对微课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更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

一、微课在音乐教学中所具备的优势

(一)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讨论的空间。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是通过影像的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影像包含的教学材料都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精髓。而且,影像播放的时间通常较短,往往几分钟就完成了视频的播放。剩下的时间就能够结合影像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并及时为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二)将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浓缩。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教学效率十分低下。通过微课的应用,就能够有效地将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浓缩,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直观地展现出来,而且视频播放的时间较短,能够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重要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为情景教学的开展创设条件。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为音乐教学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从而为情景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微课的应用,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让学生主观地学习音乐知识,提升音乐课堂的生动性和师生的互动性,从而为情景教学的开展创设条件。

二、微课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微课来进行课程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导入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率。在对微课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将微课的教学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比方说,教师可以通过才艺表演的形式来进行课堂导入,教师的多才多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认同感。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这一优势。例如在学习到《华夏古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古典舞,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做简单的表演,同时借助视频的形式将《念奴娇・赤壁怀古》《流水》《阳关三叠》这些音乐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们对这些音乐视频进行欣赏,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二)通过微课的应用,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微课在音乐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学资源获取方面,内容精简。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微课教学环节进行灵活安排。比方说,在引导学生学习《茉莉花》的口风琴演奏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对口风琴这种乐器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然后再为学生们进行简单的演奏示范,同时让学生掌握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应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一些口风琴演奏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视频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们在课下也可以自己进行观看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音乐学习的信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

(三)利用微课进行考查,提升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音乐教学的考查环节是音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让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比方说,在学习到《八音之乐》这一教学单元时,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易的乐器,比如用纸皮等制作小鼓、矿泉水瓶子装进豆子作为沙锤等,并让他们以学过的歌曲,例如《小鸟小鸟》《阿里郎》等,用自己的乐器伴奏,然后在课上,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乐器,并为同学们介绍乐器的制作方法。

三、结语

总的来说,微课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够通过视频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提升教W的效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对微课教学的研究和应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微课应用在音乐课堂中,将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钟燕.微课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6,(10):376.

[2]韩雅楠.微课在银川市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6.

第3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教学质量 提高方式

初中音乐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对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观念和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初中音乐教学并不只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是让全体初中生参与音乐课堂中,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注重初中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演唱、创编、聆听、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初中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但是,在现实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初中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没有跟上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校在音乐师资方面的投入较少,某些学校缺乏音乐教学设备和现代化的音乐教室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发挥音乐的导向作用、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就成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基础教育、激发兴趣、拓展训练、师生关系、作品赏析五个方面探讨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基础音乐知识的教育,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

初中音乐教师要想音乐课具有特色,为初中生带来知识性和趣味性,必须认清现实,抓好常规教育,明确音乐教学目标和方向,认真钻研音乐教材,充分备课,领略新课标要求,注重对音乐重点和难点的指导,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方式,让全体初中生都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为深入学习音乐做好铺垫。某些初中音乐教师过于强调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难度较大的歌曲或者音乐知识,导致中等生或者下等生不能充分掌握,造成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反感。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乐理讲解、作品赏析、试听训练、历史普及等,从而规范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培养初中生利用所学音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启发初中生大胆想象。

二、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促进初中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课堂教学的主人还给学生。同时,经常应用到的教学手段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比如在讲《爱我中华》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各民族的舞蹈,让学生猜民族,这种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有利于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对初中音乐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按照科学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确保音乐教学正常开展。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音乐课时量有限,许多音乐知识无法在初中音乐课堂全部教授,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结合,在课外拓展教学中锻炼初中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初中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音乐教学效果。音乐课外拓展是辅助音乐课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综合应用技能。初中音乐课外拓展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发育情况合理选择活动内容。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组织初中生成立音乐兴趣小组,让有音乐爱好和梦想的初中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活动。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或者城市里的文艺表演等,为初中生提供全方位的技巧指导和培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为初中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四、积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初中生喜欢上音乐课。

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师要积极构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师生关系是初中校园永恒探讨的话题,音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在常规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进步,让初中生喜欢上音乐课。比如我在音乐教学中会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些时间里,学生可以向教师发问,可以交流互动,可以鉴赏音乐,可以自主学习。师生关系的改善还要以组织优秀的音乐教学活动为纽带,形成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只要音乐教师抓住学生的特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达到音乐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师生共勉、共同进步的状态。

五、适当组织学习进行音乐作品赏析,提高教学实效性。

音乐教师适当地组织初中生进行音乐作品赏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乐趣,从而陶冶初中生的情操,净化初中生的心灵,对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具有推动作用。音乐作品赏析是通过音乐自身的力量引导学生成长,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初中阶段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音乐教师要注重音乐作品的难易程度,给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赏析作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音乐知识,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初中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虽然比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音乐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初中生的音乐鉴赏力,让初中生真正学会欣赏,从而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第4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原则 运用

在当今的高师音乐教学中基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课件的使用非常广泛。人们常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音乐的表演、音乐的欣赏也含有视觉的成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课件不是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有很多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因此,如何高水平地利用课件搞好音乐教学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

一、高师音乐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音乐教学课件广泛应用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各门课程中,在技能课、理论课、欣赏课等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它是根据教学目标或为了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出创意独特、构思巧妙,能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优秀课件。

1.科学、准确的原则。

这是课件制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若失去了科学性,则后续的其他原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首先,应正确处理课件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关系。设计课件时,先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选择课件的内容,编排内容的顺序,考虑内容展开的方式。切莫照搬教材,更不可离开教学大纲和教材另搞一套。就后者而言,既不可超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不适当地加大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又不可随意删减教材,而应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但目前有的教师为图省事,照搬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网上下载的课件,而不是自己下功夫亲自制作的课件,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

其次,传授的知识应准确无误。准确无误是对课件的起码要求,课件中阐释的概念、法则,传授的技能不能有丝毫差错。包括图形要端正,图像要清晰,用字要规范。在上课之前应认真校对,保证不出科学性的错误。

2.辅助、从属的原则。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定了课件使用的地位是辅的,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计算机辅教学亦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说无论将来科学技术多么发达,计算机发展到何种水平,计算机在教学中永远只能起辅助作用――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却一味追求高新技术,不顾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致使学生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大屏幕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听到的都是音箱里发出的各种声音。原本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却只顾低头操作,而无暇与学生进行目光和情感的交流。这样的一堂课,虽然表面上看来新颖、花哨、动感,学生也能被新颖的形式和多样的内容所吸引,但是,教师忽略了音乐的本体和内涵,这样的音乐课绝不是一堂合格的音乐课,即使融合了再多的新理念,也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本义。新课标指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剔除掉那些多余的和过于复杂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创造体验音乐、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这些对于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3.简约、艺术的原则。

音乐课件的制作首先要简要明了,主题突出。以音乐专业的和声课为例,课件中的文字部分可以把基本的概念、定义,常用的和弦连接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可节外生枝,生拉硬扯。同时,文字要简明概括。运用时不可整版呈现讲稿,如果字体太小,教师又照本宣科,繁琐的内容就会使学生不得要领,思绪纷乱,继而情绪不佳,烦躁不安;照屏幕宣科则会使学生听着乏味,心不在焉,随之纪律松懈,课堂气氛压抑,从而导致教师威信降低。其次,版面上的背景要简洁。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的是背景上的图像、画面、文字等,背景只起烘托作用。若背景颜色不一,或背景上带有其他图案,即使是同色图案,也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的存在肯定会影响注意的集中和对知觉对象选择的准确性。

课件的形式要充分运用对比、相关、均衡、对称等各种美感因素,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加工,做到既生动形象、实用,又美观大方、赏心悦目,最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件内容的哲理美和形式的奇异美,进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高师音乐教学课件的运用原则

1.不可过分依赖课件。

笔者在听课时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位音乐教师刚开始讲新课不久,突然断电,他准备好了的课件和VCD都无法使用,他非常着急,甚至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从停电到来电的这段时间,他没有将教学继续下去,没有通过语言、自己的歌唱和黑板来为学生继续讲解音乐,而是四处联系电工尽快修复电路。突然的停电确实给教师精心准备的音乐课造成了遗憾,学生听不到音响设备放出来的美妙音乐,看不到为配音乐而准备的精美画面。但是,难道音乐课就要因为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不了而就此停止吗?离开了电脑就不能上课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此,我们还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如果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放弃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师无疑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附属”,成为工具的奴隶。不利于音乐教学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明白,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口头讲解,而非展示的课件本身。那么,在课件的运用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

首先,课件展示前,交代学习的任务。教师要讲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意义,使之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动机。同时概括地介绍一下新内容的组成部分,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心中有数。

其次,在课件展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感知进程。一要帮助他们学会排除干扰,舍去枝节,把事物的主要特征同次要特征分离开,从而使学生增强知觉的目的性。二要补充讲解课件中不明显的、较为隐蔽的或未展示出来的部分,以使学生增强知觉的整体性。三要点拨思路,使之多思深思,多疑善问,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

再次,随着课件的展示,要讲引伸和概括出来的抽象道理及规律性的知识,以引导学生尽快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还要讲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将之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最后,一旦因某些原因致使课件无法正常展示时,就要及时果断地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保质保量地完成后续教学任务。

3.控制切换节奏。

课件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效率高,然而,若画面切换过快,如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就会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法细看,更无法思考,导致教学过程中断。若短时间内知识量过于密集,就会使学生的理解、感知产生障碍,巩固知识便无从谈起,运用知识便一筹莫展。此时,从教师角度而言,教的程序似乎按部就班,而学的方面却早已停滞不前,岂不是教学过程的中断?而且,大量知识的涌现促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情绪处于应激状态,结果注意力分散,情绪懒散,头晕脑胀,自制力下降,听课走神等不期而至,随之对课件继续展现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可怕的现象同样导致教学过程的中断。因此,课件展示的画面滚动的速度、配套的听觉媒体传播的速度及教师口头讲解的速度都不可太快,而应与学生思维的速度同步。

4.正确平衡运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其动画声音等优势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及的,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不同观点的讨论、逻辑推理过程的分析、优美的板书等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媒体课件所不具备的,同时教师的讲课风范、文化修养等软实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不同专业的特性及学生个体的差异,都决定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此外,还要发挥非语言手段的作用。非语言手段是由仪表、身姿、动作、表情、类语言(微笑、叹息、、轻咳、呵欠、嘘声)等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有专家认为,在人们的交往中,有声语言只起45%的作用,而55%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手段表现的。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利用非语言手段补充和润色课件内容及口头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要通过学生运用非语言手段自然流露的信息判断教学效果,还要用非语言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调节学生的违记行为。而那些僵坐在或僵立在操作台前,表情凝重,目光只在电脑和大屏幕间回旋,很少面对学生的做法根本无法发挥非语言手段应有的作用。此时,无论课件制作的水平多么高,其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将传统教学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教学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从事音乐教育的每个教师都不容回避,只有勇于迎接挑战,提高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水平,将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高师音乐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修林.多媒体音乐教学的几点质疑[J].艺海,2008,(3).

第5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初中音乐;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50-02

现阶段,尽管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层出不穷,但在传统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 “一言堂”的教学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这正如南京师范大学张舒予教授在《视觉文化概论》一书第八章“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中指出的那样: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最大的薄弱点在于要求学生记住一般规则和概念,而学生却不具备经验去理解。

随机走入中小学课堂,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等现象比比皆是。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如何才能杜绝言语主义教学的弊端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努力去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就算无法完全改变现状,至少也应该在现实教学情境中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使现状有所改进,这也许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更好的诠释。

人是通过五大感官系统直接获得信息的,有关科研人员做过一个实验,结果表明:在人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其他占6% 。其中,占83%的视觉,主要是生动鲜活的画面,而不是抽象的文字。

因此,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多地选用视觉媒体承载知识,让学生在视觉享受中,在对美的追求中源源不断地获得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最终形成各种能力。同时也应力争体现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应根据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科特点,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另外,在教学设计时,我们也应尽可能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合理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宜的内容的呈现方式等。

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设计中,结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对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的一些尝试,希望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初中音乐教学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良好的课前教学环境

目前,初中音乐课程作为一门非考试学科,或多或少地受到学校和学生的轻视。传统课堂中,音乐教师要将学生从课前的兴奋状态“拉”回到学习状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往往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一个与之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营造出良好的课前教学环境,让学生快速回归课堂,并对当堂教学内容有所了解。

如在进行《乘着音乐去旅行》一课教学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利用PPT创设了这样的课前教学环境:阳春三月,渴望旅行,可是现实条件并不允许,那么我们就乘着音乐去旅行吧!(文字展示)《荫中鸟》、《鸭子拌嘴》、《野蜂飞舞》、《赛马》、《羊肠小道》(背景音乐)陪伴着我们愉快地向科罗拉多大峡谷(图片循环展示)进发! 学生在进入音乐室的瞬间,都被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美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所吸引,“收心”效果十分明显。

课后有教师这样评价:该节课充分利用了各种素材,全面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身参与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不但让学生学习了音乐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完成了一次对美的感悟,教学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在传统课堂的合唱教学中,教师只能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因此,教师单独教学每个声部的时候,学生往往觉得比较容易。但如果几个声部结合,比如碰到3个以上声部时,学生就觉得合起来唱的时候找不到音。假如学生的音准概念不是很好,再加上教师的即兴合唱伴奏的能力不是很强,就会给常态课中的合唱教学带来困难。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笔者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唱的不准的地方给出关键性和弦,这样方便了每个声部的学生找到自己声部的音高,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弥补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

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有高有低,乐器的使用有强有弱。去年笔者参加了一次市级教研活动,听了一节课题是《茉莉花》的公开课,开课教师别出心裁地用古筝奏出二声部而自己范唱一声部,这对初中音乐教师业务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

这个设计引起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一般说来,有器乐基础的教师是可以进行展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但是如果不是器乐专业的教师应当如何有新意又能高效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呢?再比如,音乐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进行即兴伴奏,如果音乐教师对该项乐器的演奏能力较弱,就会导致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拿笔者来说,本人对笛子的使用能力不是很好,在传统课堂中对《帕米尔的春天》进行教学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这个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声音、文字等对笛子进行了全面介绍,让学生明白了笛子的发声原理,对笛子这种乐器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播放名家演奏的笛子独奏曲,让学生不但了解了我国这一优秀的民族乐器,而且提高了音乐素养,同时也弥补了笔者教学能力的不足。

对于音乐这门课程来说,音乐教师不可能成为门门精通的全才。因此,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成为许多音乐教师的首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定可以取长补短,弥补我们能力的不足,使音乐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评价的全面化和多元化

在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手段比较单一,如让学生单独演唱或者合唱,这些方式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评价的目标。比如独唱,只能对极少数同学实现当堂评价;合唱无法发现“滥竽充数”的同学。

为了改变初中音乐教学评价的现状,实现全面化、多元化的评价目标,笔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一般会预先准备好一些可以用于录音的耳麦,甚至将学生带到学校多媒体计算机室进行教学,在课件中设计录音环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自己演唱歌曲的录音,并将学生的自录歌曲通过计算机网络(网盘、FTP、公用邮箱、普通共享)、电子档案袋等方式共享。学生可以通过共享方式获取其他同学的演唱歌曲并进行播放和相互评价,实现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学生从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共享,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

因此,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评价,可以实现音乐课程教学评价的全面化和多元化,是对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有益的扩充,对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传统的“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历史,现代教学观提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课件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突破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弥补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而且能对学生全面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日常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对初中音乐教学进行大胆创新,探究新的音乐教育教学方式。这不但是对现代教育理念最好的诠释,也是初中音乐课程教学设计理想和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叶澜,丁证霖.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第6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一、在音乐课堂中激趣

1.利用名人效应了解民乐魅力民乐、民歌离当代学生的确有一段陌生的距离感,如何缩短这个距离?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喜好来入手,利用名人效应,从学生的追星兴趣入手,来步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比如,周杰伦的《双截棍》《台》《青花瓷》等都是学生熟悉的作品,我们引导学生聆听分辨出周杰伦音乐中的一些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并让学生懂得这些作品是西方RAP节奏元素与中国民族音乐完美的结合。引导学生不但会唱,还深知原来流行歌星周杰伦的音乐中运用了大量的民乐旋律主题和许多民族乐器的演奏,让学生重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在保护学生兴趣的同时,对民族音乐形成正确的理解,引导正确的音乐观。

2.创设有趣比赛促进主动参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已初步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我们利用民族音乐知识抢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分小组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比赛的民族音乐方面的音像、历史背景资料。在活动中,让学生用充足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学生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民族音乐知识,在抢答和介绍音乐作品时,又将这些知识相互交流,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了解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二、在欣赏教学中育情

1.精选内容、融乐入境音乐欣赏,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升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千百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紧紧伴随着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首当其冲的便是抓好音乐欣赏这个音乐教学的主阵地。由于现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理解民族音乐的情感肯定会有一定的差距。欣赏时,教师可以采用整体感受、分段欣赏、提问、讨论、对比、扮演、启发联想等方法进行引导或提示,介绍一些音乐大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乐曲创作背景等,推进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感悟力,把学生融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情景中。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精选一些能够代表我国特色的古乐名曲和优秀民歌呈现给学生。当然,要注意结合课本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精选难度递增的中国优秀民乐曲目,形成固定的民乐教学欣赏序列教材。

2.视听结合视听结合、音画共赏在民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视听结合、音画共赏的方法,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提高学生赏析能力。在音乐教学中,与其让学生用单一的器官——耳朵来听音乐,不如调动学生视觉器官引导学生一边“听音乐”一理一六•六教学管理边“看音乐”。学生直观地看民族管弦乐团中有哪些民族乐器、那些投入自如的民乐演奏家,还有激情四射的指挥家……在音画欣赏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在课外活动中实践

1.建立艺术团队建立艺术团队、以表演促提升为促进民族音乐教育,在校内,有条件的中小学可以组织民乐队、合唱队配合音乐课的教学,教唱民族音乐和民族歌曲,还可以组织各种民族歌曲比赛,或参加各级民族音乐比赛,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使学生普遍接受民族音乐教育。比如,有学校建立民乐特色团队,内容包括民乐队、鼓乐队、笛文化研究社等。我区就有一所小学从2002年开始建立第一届民乐特色班,十多年来,已经有八届民乐特色班从校园里走出去,每学期对全校师生和家长进行民乐汇报表演;定期举行民乐欣赏专场音乐会,对全校进行民乐演奏赏析;在民族音乐学习中,学生们带着心爱的民族乐器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向国际。

2.请名家进课堂请名家进课堂、学唱乡音乡情新课标提出: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将有本地特色的、有审美教育意义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对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掌握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知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无锡是民乐之乡,培养了许多民乐巨匠,同时也是戏剧泰斗荟萃的地方,但目前我们身边能唱锡剧的人越来越少。对于锡剧断层的现象,我区有一些小学邀请专业人士走进课堂,教唱无锡传统锡剧,通过乡土、乡音、乡情等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并了解家乡丰富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既丰富了教师的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也提升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在教学实践中研训

1.逐层组织培训,增加民乐修养目前,在职音乐教师中很多都是中等师范音乐班毕业的,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自身的努力下获得了大专及本科学历。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中想再进修学习可谓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也就很少有教师能有为个人的专业素养而去执着的追求了。我们针对区域内音乐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是否参加进修、个人追求、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后,制定了一系列培训方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采用了集中培训和分层培训相结合、师徒结对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大大提升了音乐教师的再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定期邀请有关高校音乐专家、音乐教研员、民族音乐研究人员来我区开展讲座和研讨活动。通过对音乐教师进行民族音乐的培训,并在理论中进行实践的指导,定期组织教师走出校门、走出市区外出学习,支持有条件的学校把教师送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培养,使得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充满生命活力。

第7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学校音乐老师个人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对园内生活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上的准备,所以能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来园时,哭闹情况多较,对父母和祖辈依赖性较强,一些幼儿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些孩子手脚乱跳,还有一些孩子对家长又抓又咬,情绪很激动,在和幼儿接触和交谈中发现幼儿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啊,不会入厕,有的个性较强,形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为了争抢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和群,任性,有的说话不清楚---为了使这些幼儿能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小班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使每为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音乐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通过研音乐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

  2、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3、能够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难点:

  1、认识几种打击乐器,能随着熟悉的乐曲使用固定的节奏型进行演奏,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养成安静、用心地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和劳动音乐的不同特点。

  四、具体实施措施:

  1、 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 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

  (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响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 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

  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

  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

  (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

  学校音乐老师个人计划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段目标:

  1、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2、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

  三、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600人左右,十二个教学班,他们大多数是团员。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七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6、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学校音乐老师个人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美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音乐课又是是美育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作为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责任重大。

  在新学期以新的音乐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体制。通过培养

  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优势:

  1、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

  2、接受能力较强,敢于尝试接受新事物

  3、有主动学习动向和能力,有了细腻的思想感情

  劣势: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个别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意识淡薄,不喜欢学乐理,观念不正确。要根据其特点设计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套教科书有以下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小学教育目标,落实《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面向学生的实际需要。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

  《教科书》采用单元的形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单元内容也贴近学生生活,主要分为唱歌和欣赏两大部分。“唱歌”、“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经精心设计,巧妙的被分布到各个单元,较容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任务

  1、唱歌能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欣赏能够欣赏我国各族和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并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乐理熟练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五、教学措施

  1、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及能力,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如奥尔夫教学法)

  2、以“教师的范唱美”、“语言美”、“节奏美”严格要求自己

  3、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吸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4、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旋律”、“图谱”、“游戏”等“原本性”教学内容与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第8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关键词:微课 音乐鉴赏课 高中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15-01

高中音乐鉴赏课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感情的培养十分重要,对高中生进行音乐鉴赏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要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尊重艺术的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1]。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落实,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音乐鉴赏课的重视程度,确保音乐鉴赏课的有序开展。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大部分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几乎仍然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适应的学习方式,以及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和时新性[2]。微课通过音、视等多个学生喜欢的动感表达方式,主动参与的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从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旋律和节拍等多个角度参与式品鉴音乐,取得传统教学不能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配以文字、声音、音乐或动画等,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它是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3]。

1 微课在实践方面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全国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协会/学会都在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使得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上而言,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具体表现在微课实践和微课制作上还存在各种问题。

微课实践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定位不准确。目前,大家对微课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而该作者认为微课是利用现代化技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资源。

(2)微课理解深度不够,微视频特色性差。目前微课形式还比较单一,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采用摄像机课堂拍摄,教师讲授,效果和特色性差。对于微课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表现在对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目的还不够清晰和深刻,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服务于微课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并突出自己的特点。

(3)微课应用和机制水平不高。由于微课制作软件还处于不断完善中,大多数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与制作脱离了应用的目标,导致教学模式创新性小,应用范围小,微课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优秀的微课平台凤毛麟角。

(4)专业领域微课实例欠缺。目前微课研究集中在概念阐述和中小学课程上,而针对高中以上的专业领域微课的深入分类研究和应用推广欠缺,即具体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不多。如针对高中音乐应用课程《音乐鉴赏课》的微课实例欠缺,而这种微课案例对于缓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紧、生活枯燥、教学效果难保证,而音乐可以调节和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复杂情况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大量微视频的开发,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去弥补课堂教学效果不足,并舒缓紧张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微课在制作方面的不足

微课制作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授课内容的选择。应选择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等知识点来进行微课设计,也可以是一些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实验和任务。例如:学生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或课程内容,比如:音乐鉴赏课中交响乐的欣赏,则可以通过微课,增强学生对交响音乐的音乐体裁和形式的特点的了解,体会其交响乐的艺术特性,即音乐的戏剧性。使学生充分掌握交响音乐利用其擅长的戏剧性的矛盾与冲突,强调音乐主题形象的对比,善于调动管弦乐器丰富多彩的交响性音色和创造多姿新颖的管弦乐音响,多侧面多角度的反映绚丽斑斓的社会生活。此外,微课要使用多媒体表达,因此选择的授课内容要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精彩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资料的内容[4]。

(2)授课方法的安排。授课方法包括授课老师的选择和微课内容安排的节点的选择。高中音乐课微课教学可以由一些幽默风趣、感染力强、语言描述和鼓动能力强的教师主讲,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音乐内容的想象,让学生对音乐产生画面感和具体的想象力。微课内容不同,讲授中使用的顺序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激发学生兴趣的音乐知识,应该在具体音乐实例讲授前播放,并应增加内容的感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作为实例的音乐微课内容,则突显音乐内容的效果,教授的目的性。比如:讲授音乐改编的作用和效果时,可以通过对比教学方法,在微课教学模式中集中凸显出改编的效果[4]。

(3)视频的制作。微视频制作方法有外拍式、录频式、软件合成式。采用哪一种可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像学校有微格教室,则可在微格教室中录制完成后进行剪接就可。也可以在网上收集精彩的视频,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剪接。充分利用PPT的动作效果,增加微视频的动态感、空间感的美。比如:PPT字体不要超过三级文本,行距1.3~1.5倍,段间距大于行间距。

3 展望

微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轻松、更容易和更高效。未来其发展应在软件可用性,操作性和质量效果完善的基础上,降低价格和硬件的要求,真正推广到各种层次的教学领域中去。并将微课应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之类创新的教学模式中,贯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英.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创新研究[J].科技信息,2011(4):293.

[2] 柴占红.对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探索[J].大舞台,2013(9):217-218.

第9篇:音乐课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 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电教课中 试论如何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电教课中 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 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课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融情境教学于实践中 融情境于培训中 融美育于小学体育教学中 融情感教育于美术教学活动中 创设情境,融实验\生活于课堂 把寓教于乐融于美术课堂 融德育于美术教学初探 融情趣教学于小学英语教学中 游戏融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融情感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融德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中 融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声光电教学中的美术课堂 融情境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讨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兴趣为目标,融情境于课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电教课堂中 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电教课堂中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正文:

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电教媒体尤擅于将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像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我在教学《明度推移》一课伊始,通过电脑动画,出示一组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及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图片中图案色彩逐步渐变出现,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创设了明度推移绘制的前提。当这一图片欣赏的导入,事实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他们都对老师制作的美丽图片发出由衷赞叹。电脑动画的运用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构成绘制的情境之中,这时教者利用颗颗幼稚心灵的“愤悱”之情,将热切的情愫升华到理性,让学生由整体欣赏集中到明度推移这一局部审美之中,学生们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谁都感觉到了明度推移的美丽。可是由于绘画知识的限制怎么也搞不懂其原理。这时,我带着微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度推移》及绘制过程。”

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由于二年级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来够强,因此,对秋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如要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特色,就得尽可能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考察、参观、实践,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画情景:秋叶飘落、秋果累累、秋收农忙、秋林漫步、秋菊丛中……当这些大自然的秋景动画再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他们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其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三、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并结合点、线、面教学,巡回辅导,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南极企鹅》一课中,我剪辑一段企鹅动画片给学生们播放,并以激励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企鹅电脑动画:由几个三角形、椭圆形、方形等基本形的缓慢移动组成了正面企鹅卡通形象。又变换几个不同姿态的卡通小企鹅,给企鹅配上围巾、小衣服等,添画冰川、小房子等背景,做不同背景变化,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企鹅,学生中有的居然欢呼起来。了解同龄学生的绘画创作意图,并引导他们演绎情境角色,感受创作意境。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创作激情被唤起、提高。此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套音乐,并开始启迪、诱导,使学生们在所扮角色的引导下,开始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并进入创作的忘我境界。其作品结果显示,学生创作大胆果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魅力。

四、运用电教媒体,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