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地理学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学 人文精神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9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就是将各种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形成受教育者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将人文精神培养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是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笔者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1 发掘人文地理学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优势
1.1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优势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人地关系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它既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内容有很强的人文性。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揭示人类活动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它侧重于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角度研究人文现象,特别强调时间、空间和人文现象的整体性关系,使人文地理教学能更好地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贴近生活,利于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面的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旅游、宗教、城市化等诸多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密,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地理环境。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和社会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等各种问题。如何科学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未来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管理者,他们的认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更好地涵盖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关注人类发展,解开心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自然而然地形意识,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2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
人文素质教育实质是向学生进行深入的人类文明的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熏陶,使学生开阔思维,产生情感,理性思考,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教育应更关注学生内在品质修养和外在精神气质的统一。因此,人文地理学教学应将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性环节,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3 将人文精神培养理念贯穿于人文地理学教学设计之中
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从教材的重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把控、学生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考虑人文教育的因素,形成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系统性过程,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支离破碎的思想教育。
3.1 精选蕴含丰富人文事项的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课程的人文素材,精选教学内容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将人文精神培养内容渗透、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合理编排形成精炼型模块。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从遵从以下原则:①教学内容应蕴含更多的人文素材;②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更能体现时效性;④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利于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人文地理学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地理学科特点,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运用提供了基础。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的特点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强,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和体现人文内涵的探究内容,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学生在中学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掌握了图表分析,就能对地图、图表、图像进行判读、绘制、分析。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将事物从科学领域调整到社会学领域的特点,对地理规律的认识、地理空间上人的事项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对人文事项要从社会学角度对信息资料进行提取、认识、分析、理解、推导、阐述现象,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获取新的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辅以针对性强的案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也可以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开展辩论,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深化教学内容。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社会,开阔眼界,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包容性、创造性,合作意识其本身就充满了人文内涵。
4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教学成果评价的标准
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化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参与评价主体、确定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方法等方面体现多元化,建立对学生人文精神内化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学生;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76-04
一、引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决定该核心的是教与学的交融与课程体系,作为“授体”的教师和作为“受体”的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不少高校,针对教师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监督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忽略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我们强调的“以学生为本”只是单一地强调学生的地位,并未将学生完全融入教学体系中。即使再优秀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学、不努力学,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却忽视了作为课程“受体”的大学生,“授”与“受”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优良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原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两个新专业,调整后的新专业与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保持了一致性,但如何使两个新专业及能延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又符合社会需求和形成特色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始于1998年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已形成了具有各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方向。2016年,第一批新专业学生已进入大三,很多高校已在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赵映慧等对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强化了实践课程,杨立国等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R档氖导教学体系建设,李春妍等和宋红梅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课程优化改革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对于新专业课程优化有很好的借鉴,但部分高校新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仍以原专业为基础,强调各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忽略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对教学中出现的部分学生对一些课程无兴趣、不主动、应付考试的现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鉴于此,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量化指标了解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喜爱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探讨课程建设中“授”与“受”的平衡与和谐。
二、研究方法
采样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和2013级、2014级、201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所有开设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喜爱度、对专业学习的贡献度等指标选择。选取贡献度、重要度、喜爱度三种指标,贡献度(大与小)、重要度(重要与不重要)、喜爱度(喜欢与不喜欢)=各指标选择人数/调查问卷总人数×100,通过选取比例排序反映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参与调查的学生141人(2012级49人,2013级35人,2014级28人,2015级29人),收回有效问卷141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 地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25-0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世界各国在反思以往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模式的一种新思考,一种新的战略思维。这种思想在全世界得到了一致的公认和热烈响应。作为与可持续发展密相关的地理学科,更应该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二者的相互倚重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也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资源观、价值观,增强环保的意识。
20世纪后50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空前强大,在收益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环境代价。例如极端天气的贫乏,沙尘暴、温室效益等。于是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以往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人们在看到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提出了可续发展的新思想。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通行解释,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七大以来树立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今后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小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所以我国必须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地理科学自身研究的特点,使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部分,包含了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地理学也是自然和社会性质兼有的综合性学科,基本包含了上述的三个方面。这三者协调的发展,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是地理教学的中心目标。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地理科学的研究主题一致
1.1 可持续发展是关于环境发展的理论
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战略,其目的是使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的能力。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这其中,自然环境是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自然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生产场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从始至终就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这两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人地关系”紧密相连,而人地关系就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内容之一。协调的人地关系,仍旧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而不同点在于人地协调的问题研究在当下更具紧迫性。
1.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延伸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是协调的人地关系,这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而人地关系是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时代赋予地理科学的新内涵。这也就自然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延伸。
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佳教育领域是地理学科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这就需要自然和人文学科互相结合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问题,正好是地理学科的优势。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上,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上,地理学科具有比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佳的教育领域。
2 地理教学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渗透
2.1 可持续发展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人口、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人与地、人与人的关系,为当代以及后代建立一个可以持续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作为协调人地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地理科学,以培养学生地理素质为目的的地理 教育,一定为公民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可持续要求强调整体性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考虑各个发展因子以及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也就是综合的自然与人文因子。这就是说一切发展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回归到一定地理区域中,回归到一定的系统中。也就是说要有整体性。
这也是地理学科教育的传统方法和思路。
2.3 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各个因子必须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原因,它所揭示的本质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各个发展因子,不论是从系统丰富度上,还是系统复杂性上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可以提高人们分析、处理和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
3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地理教学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呢?
3.1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使学生了解当前全球以及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唤起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了解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情感。在地理教学中要紧紧扣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他们的头脑中不断深化可持续的思想。建立可持续的理念。
3.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保护生态环境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如今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引起全国轰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这引起了人们对自身行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以环境高度污染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发展,这并不意味着是高质量的生活,它只会加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如果今后的发展仍旧是以高污染的方式进行,那么对生态的破坏只能更严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将发展方式的转变,把环保的观念深入到地理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资源观
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落实就要求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以往的教材中总是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今天的地理教学中,在于世界各国情况作对比时,则重点说中国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因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传统的资源观念,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资源观。
参考文献
[1]钟述孔.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一、地理学中“地方”的概念
地方(Place)是人文地理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研究视角,在西方,Wright通过“地理认识学”(Geosophy)概念,阐述了地方作为一种意义建构方式的观点。他认为,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复杂的形式与结构。他认为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形式和结构。依据早期的关系理论,和当代人文地理的基础,以及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经验以及人的主体性的角度来看,重新对地方进行内部概念化。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对“空间”和“地方”进行探讨,也是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关键所在,段义孚最早在著作《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中对地方的范围作了界定“地方大小不一,小到一把舒适的扶手椅,大到整个地球”家乡是中等程度而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位于城市或乡村,足以支撑人的生活,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家最有资格被称为地方”家是什么?家是老宅基地,老邻居,家乡或祖国。后来在《我是谁》一书中,段义孚又对地方的内涵进一步扩充“我用两种方式扩充地方的意义”一是地方被界定为意义的中心(呵护和养育),其范围远远超出城镇、甚至社区、家和住所。为什么壁炉、舒适的扶手椅不能成为地方?甚至另一个人也可称为家,例如,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家,就是在沙地玩耍后可以回归的地方,对地方意义的另一个扩展则是地方不一定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例如对于滑板爱好者来说,广场就是他们聚集的“地方”,对于桌游爱好者来说,玩桌游的场所也可称之为“地方”总之,依据段义孚的观点,凡是能感受到价值存在,满足诸如食物、水、休息和繁衍等生理需要或精神需要之处都可以称为地方,不论是以实实在在的物质态形式存在,还是以虚拟态形式存在,如绘画、音乐、舞蹈、影视片、文学等艺术都被段义孚称为“虚拟的地方”。稳定是生存中更基本的“在向往空间之前我们必须先有对一个地方的稳定感”打破生活的界限可能不利于疗伤,段义孚提醒我们冒然超越熟悉的领域,会有把人推向疯狂的边缘,然而,段义孚认为,地方虽然是安慰,但是同时也代表着束缚,段义孚对地方的负面作用也有一些自己的论述,如安分守己。这可能使人产生深深的羞辱和隐含的约束,不能自由和灵活的思维,家里或地方的意义不大,没有家的感觉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最大的恐怖之一,幽闭恐怖症的人把小而封闭的无法忍受的束缚,不认为这是有益的真诚的友谊和冥想可以单独空间,由此看来,段义孚认为地方带给人们的安全与稳定,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人也可能是一种束缚,限制人类发展潜力,为人们稳定和变化是必要的,因此,矛盾的态度就产生了。
1.城市中的小型蒙餐馆
蒙餐馆首先是作为蒙古族日常餐饮从牧场家庭的餐桌上进行最简单的商品化加工的场所,在城市中发挥着为城里人提供新鲜蒙古美食的作用,现在逐渐地也成为了餐饮界的“流行元素”。自进行牧场围封补贴的政策以来,“牧二代”进城打工的现象便蔓延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锡林浩特市、通辽市等城市,城里的饮食种类并不能让他们习惯,于是一些蒙古族务工人员自己从老家牧区带新鲜的牛羊肉来做饭,但这样仍然不能为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中提供便利和品尝家乡的味道,于是本地蒙古族大学生选择在大学城,医院,大型企业等地周围蒙古族青年较为聚集的地方创业开小型蒙餐馆,提供新鲜的肉类食品和热奶茶。
2.由单一的饮食场所向有既定价值的心理安全中心转变
地方是具有既定价值的安全中心,内蒙古地域广阔,蒙古族内部血缘结构较为复杂,各个旗的饮食习惯也有所差异,然而从牧区来的孩子在一天的工作后喝上一碗热奶茶,吃上一口嫩羊肉Hooshoo,乏盹的感觉就随之而去,餐厅内环保绿色的装修也会让客人觉得置身牧区,忘却在城市的彷徨、浮华,来自不同旗的牧区人从陌生到朋友,蒙餐馆逐渐成为在外务工蒙古族年轻人的聚会的场所,蒙餐馆是蒙古族居民通过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提取出的能够代表其原住民身份的文化元素来表达在特定的社会与政治情境下,原住民对于地方意义与地方认同的再建构。
3.民族餐饮场所对文化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在城市进行民族餐饮创业的人多数来自于牧区,以家庭为单位,由于餐馆的经营使得创业者在牧区的牛羊肉没有通过大型肉类生产厂进行加工,接以最新鲜的方式端上了大城市的餐桌,在一定程度上,第一产业从业者直接转向了三产从业者,间接的对传统蒙古族游牧文化从商业化的角度进行了强有力的巩固和保护。
在经过多年的经营后,这类小型微型家庭式蒙餐馆逐渐积累的人气,由单一的“牧民餐厅”转变为城市餐饮业中的“流行元素”,规模不断扩大,举办蒙古族青年相亲会,小型歌舞会等,成为了民族文化的舞台,一些餐厅在提供下午茶、饭后烧烤的同时,给客人提供蒙语杂志书刊。规模大一些的蒙餐馆开始经营牧区冻肉销售连锁店、蒙语书店、民族手工艺品店、蒙语KTV,虽然规模有限,但它以为蒙古族务工人员提供牧区餐饮为初衷,不仅给蒙古族提供了地方所具备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已经慢慢演变成蒙古族对外界展示自己特有生活习俗的情感场所,由“空间”转变到“地方”,变成了有民族文化既有价值的场所,在现代大都市中发挥着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院)
参考文献:
[1] (英)Mike Crang,著.文化地理学 全本[M]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译.Publish by Routledge,a member of the Taylor&Francis Group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1.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方位展开,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力度相比,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明显滞后,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表现出诸多问题,不能与基础教育改革有效衔接。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教师,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科学研究能力薄弱,综合能力不强。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等进行改革,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2.1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没有达到改革之初的设想。经过研究、论证,总结出素质教育改革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同时,在国家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在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进入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地理课程和原来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问世,地理教育界掀起教学改革热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和依据。之后,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鼓励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为高校与中学有效衔接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还是地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目的都是适应并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同步发展。
在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培养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现代地理素养的中学地理教师值得我们探讨。
3.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随着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越来越不适应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改革课程体系的建议。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1]。孙根年曾按系统优化原理设计整体的课程体系[2],由递阶控制结构看出,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自然地理群、人文地理群、区域地理群、技术地理群、地理教育群和前沿应用群六个课程群。
3.1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
更新课程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3],确保课程结构合理,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本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地理科学发展趋势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将课程体系调整为板块结构,主要有五个板块,分别是:(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课程群、人文地理课程群、区域地理课程群,课程性质上有必修和选修两个方面。自然地理课程群有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地质地貌学、气候水文学等;人文地理课程群有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群有区域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区域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概论等。(2)地理技能课程,包括测量和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3)地理教育课程,其核心课程,其是地理教学论。(4)实验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5)前沿应用课程,包括全球变化、智慧城市等。“五板块”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类型划分清晰,结构科学合理,避免相似课程重复开设,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的地理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中学地理课程有效衔接,对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课程内容的调整
3.2.1课程性质的调整。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改革相对应,应该在保证原有专业必修课不变的前提下,多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和需要,丰富知识内涵,提高综合能力,这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致。
3.2.2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对于自然地理群和人文地理群应该精炼教学内容,减少课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合并;在人文地理群教学中,注意更新教材内容,增长地理最新知识,因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就,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地理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教材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或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在教学中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3.2.3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在开设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同时,应该增加相关教育类课程,比如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及现代最新的教学理论;在课程性质上可以设为选修课,开设形式上可以是示范课、论坛、讲座等,对学时可以不做要求,目的是提高地理师范生的理论素养,更好地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3.2.4重视地理技能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地理技能课程是进行地理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前沿应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趋势。当今社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巨大矛盾,开设地理技术群和前沿应用群课程对怎样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尤其要加强遥感、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成为教师之前就具备扎实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把握地理学科新进展。
这样的改革适应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技能课程,前沿应用课程相关内容在中学地理新教材中都有编写,同时,与中学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程的技术理念”等一致。
3.2.5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地理技能课程的计算机软件学习和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课程课时少,师生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课下训练的机会少,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野外实践、地理教育实习两大方面。
相比较而言,地理教育实习应该是在实践课程中加强的环节,对于师范生来讲,地理教育实习是培养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教育实习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的时间较短,实习的形式较单一,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校外实习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不重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严格按照实习制度执行;中学指导教师担心实习生讲的水平有限,影响班里的学习进度和成绩,给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实习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有一部分学生为了找工作、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放弃校外实习的机会。针对实验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改进措施,学校、教师、学生要共同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4.结语
新课程下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之一。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否同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培养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中学地理教师,关键是改革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有效衔接。本研究先介绍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结合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有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调整两个方面,对于课程内容调整从五个发面进行探讨:①课程性质的调整;②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③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④重视地理技术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⑤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本研究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廷刚,苏迎春,杨晓霞,等.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2(1):56-58.
[2]孙根年.高师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系统工程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9(1):90-95.
关键词:三江并流;傈僳族;传统体育
1、前言
傈僳族,这个在云南省特有,以能歌善舞著称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本论文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地区的傈僳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从地域环境对传统体育发展、宗教祭祀、婚俗娶嫁与体育文化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阐述了傈僳族传统体育的深层文化内涵,揭示出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形成的自然环境根源和社会人文环境根源。
1.1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识资源数据库和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掌握前人研究动态。
2. 实地考察法
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对相关节日进行记录和分析。
3. 逻辑推理法
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2人文地理视野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生机制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其实质就是对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诠释。而诠释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任何一种现象,都形成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人文景观,这种现象却总是因地域差异而存在明显个性。正所谓“在什么地方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活动”[1]。
因此,我们若要研究文化事项首先要从衍生该事物的整体文化和发生机制出发,从整体文化生态环境的高度出发,如同人文地理学家理查德・哈特向所言:“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事象必须由文化特征入手”[2]。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它以其生动的身体语言、浓郁的生产气息、鲜明的生活风格,反映出一个民族对世界观、对价值观、审美观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源于人类基本生存需要,是一定地域内环境和自然环境作用与人的之中文化载体的产
物[3]。
2、三江并流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傈僳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2.1三江并流地区傈僳族地理环境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表决通过将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傈僳族人口约60万,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另有少量散居于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地州。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怒江峡谷是傈僳族聚居区,这里地势险要。
滇西北地理复杂,从河谷到山顶形成立体气候带。“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谷或坝子是亚热带气候,往山上去,依次出现暖温带、温带、寒带;或者说,在河谷一带和坝子里已是夏日炎炎,在中山区还是温暖的春天和凉爽的秋天,而在高山区,则是冰雪不化的冬天。
在这样极其恶劣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傈僳族与自然环境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应对高寒的气候,频繁的自然灾害,险恶的山川峡谷,激荡的江河简单的生存欲望和本能使得傈僳族先人经受住了大自然的历练,在与天斗、与地斗、与自我斗争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了具有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如傈僳刀术、顶杆、摔跤、射弩等。
2.2傈僳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2.2.1傈僳族传统体育形成于生产斗争
明《景泰云南图书志》卷四有“有名傈僳者…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傈僳族在历史上还有“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的称颂[4]。反映了早在15世纪傈僳族先民就已经使用弓弩,猎取食物,可见弓弩对与傈僳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作用和地位。
傈僳族对弓弩独有情钟,弓和箭是傈僳男子随身携带之物,“拉不开弓的就不算男子”,这样会被族人耻笑,男孩五、六岁就练习射弩,外出时,都肩扛弩弓,腰挂箭包,人死行土葬,也将其生前所用的砍刀、弩弓、箭袋等悬挂墓旁作为随葬品,足见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也是傈僳族的竞射节,要举行竞射比赛,有的射箭叉,把两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用弩射三角形的箭叉。有的把没煎粑或肉片当箭靶,谁射中就归谁。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傈僳族,相沿狞猎习俗。他们用野桑树枝制成弯,用草乌加工成有毒的药箭,用黄麻织成猎网。对于一个成年男子来说,百步之内箭不虚发是一项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艺。常年的狩猎实践使人们掌握了丰富的经验,深知各种野兽的生活规律,并根据其习性去猎捕[5]。
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怒江峡谷是傈僳族聚居区。解放前,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造成道路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具备涉水、爬山、过溜索、花、划独木舟的技能,最早人们用竹篾、藤篾编成索道,高悬并固定于江河的两岸,只拉一条索道,过江时,将木溜板的凹槽扣到溜索上,用牛皮绳穿过溜板上的孔,系于双腿和腰,顺索滑向峡谷对面,有时不但人能飞速过溜,而且还能身带活牛一起溜过。过“溜索”是一项需要勇气、胆量以及耐力的技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练着傈僳人的胆量和勇气,体现出不惧艰难,敢于挑战的魄力。
解放后,傈僳族聚居地交通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篾溜也改为钢索,古老的“过溜” 已经成为历史,但傈僳族人民体现出的这种精神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又窥探出傈僳族人民同大自然搏斗、顽强生存的历史过程。傈僳族先民在为生存而顽强抗争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2.2傈僳族传统体育与生产娱乐
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天性,是调节自我内心与环境的剂,艰难险恶的环境并没有是傈僳族人民对热爱生活和对爱情的渴求,山川峡谷带给了他们勇气和力量,给了他们灵感和智慧。封闭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反而造就了他们的顽强。人们在劳作之余,猎获猛兽、采集归来之后要为自己的收获庆祝,在谈情说爱中都要进行娱乐活动。《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唯有手舞足蹈才能真正抒发出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就如傈僳族婚姻仪式的“爬油杆”;茶余饭后,劳作之余,以角力为目的的“顶杆”、“摔跤”; 深受人们喜爱,随处可见的“荡秋”、“磨秋”、“车秋”等秋千活动。“歌舞王国”,是傈僳族的另一美誉,各种娱乐活动集舞蹈、体育、音乐于一体,相互渗透、交融,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傈僳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如带有宗教仪式在阔时节间举行的刀杆节、下火海,有以茶余饭后休闲娱乐为主的顶杠陀螺、扭扁担、拿石头、跳芦笙等,还有为提高狩猎技能进行比赛较量、提高军事斗争能力为目的的如游泳、砍竹竿、投掷、武术等。
对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今天体育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3傈僳族传统体育与
1857年,马克思在《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并肯定了宗教同理论的、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一样,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特质和重要意义。
同样,傈僳族宗教也是傈僳人掌握和了解自然的一种特殊方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形式是傈僳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
人们为了生存,在征服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创造了原始的体育活动,同时对自然的认识不理解和恐惧导致对自然的崇拜,对图腾和祖先的崇拜。出于宗教的需要,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其中“刀杆节”就是一种原始宗教的产物,每年二月初八就是傈僳族的“阔时节”,要进行上刀山活动,上刀山、下火海之前,有一套繁琐的仪式,每个参与的勇士身上都要挂上几十条巫师画的咒符,刀杆场上,竖起二十多米的两根树杆,在树杆之间按顺序捆绑三十六或七十二把刀刃向上且非常锋利的钢刀做梯子,一名勇敢者赤足裸掌,手脚并用,缘刀刃徐徐而上,直到桩顶。而后吹响牛角,响起鞭炮,庆贺成功。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步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再有就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灯火依然熊熊,“上刀山”、“下火海”是演练者经过长期的武术和气功训练才能完成的。表现出傈僳族人们勇敢、机智不畏艰难的品质。
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宗教色彩,如彝族的摔跤、纳西族的“东巴跳”、 基诺族的“大鼓舞”、“攀云梯”、傣族的“划龙舟”等。随着人类的进步、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项目逐渐从宗教的仪式中走了出来,融入传统体育的殿堂。
2.2.4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相互交融
“盐不能不吃,歌不能不唱”,这是对傈僳族人的又一真实写照,几乎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其中乐器主要有葫芦笙、二胡、口弦、竹笛、琵琶等;其中很多都来源于生产劳作实践,日常生活,表现于风俗礼仪之中。人们表唱边舞,动作惟妙惟肖,有表现生产劳作的、有模仿动物的、有利用刀、棍等器械表现婚丧祭祀的,如“婚礼舞”、“丧仪舞”、“祭祀舞”、“生产舞”、“狩猎舞”、“嗄切舞”、“切吾切”、“斯匹罗吾”等等。
如“跳芦笙”,舞者边吹边跳,运用了许多武术和技巧运动中的翻、腾、穿和旋转、矮步、倒立、托举等。自古就有舞武不分家的说法,舞蹈也是传统体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傈僳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特征与文化关系
民族文化有物质、制度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心理文化最为牢固。成为维系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纽带,也成为保持民族体育文化特质的核心因子[6]。
通过傈僳族对世界的思维认识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灵和世界万物同处一源,合二为一,从宗教和心理看出,傈僳族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与某种神秘的力量相互感应,并从这种感应中获得能量而实现对自然的征服,这是傈僳族先人进过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的积淀。
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结构和思维观念,而民族传统体育就是附于其上的,研究傈僳族人的活化石,傈僳人用自己的理念的方式表达着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部傈僳族的传统体育史,就是一部傈僳族文化,通过传统体育就能了解傈僳人的精神文化风貌。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傈僳族传统体育显示了傈僳族人具有吃苦耐劳、勤劳勇敢、顽强等文化特质,是傈僳族独特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人文环境因素积淀,看待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要以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地区特征的实质出发,从而探寻出其文化发展的规律。
4.2建议
民族节日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的古风遗俗,是民族文化的凝聚与升华。傈僳族是一个有着众多传统节日的民族,诸如“新米节”、“阔时节”、“刀杆节”、 “春浴节”、“射弩会”、“澡堂赛歌节”、“情人节”等。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是傈僳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社会各界包括的支持,同时它也体现着民族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因素,傈僳族的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突出娱乐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群众中广泛的推广,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学校体育课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提供平台,“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少数民族体育传承的主要平台,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主要路径”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一些体育项目都是通过学校体育发展、 壮大逐渐走向社会化的。如果少数民族体育想要发展,那么学校体育课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2]理查德・哈特向,叶光庭,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47.
[3]李延超,等.人文地理视野中的彝族体育成因探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12月第4期
[4]方征,浅谈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J] .体育文化导刊,2002,3
[5]省略/news.asp?NewsId=3093
[6]李延超,等.人文地理视野中的彝族体育成因探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12月第4期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创新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其中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关键。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学好经济地理学对于地理类专业的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缺乏创新思维训练;学习内容太多,重点不突出;实践少且以认知性为主;缺少创新实践;学习评估方法单一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1]。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探究式教学的特点[2-3]、类型[4]和模式[5-6]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在高等学校的地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7-8]。李小建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9],注重与国际接轨,突出理论构建,在全国高校中广泛使用。该教材的理论框架比较适用于探究式教学。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以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基础,构建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思维方式的培育、主要理论点的课堂教学和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三个层面(图1)。其中,基本思维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在各个环节。主要理论观点是课程的主干,通过理论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全课程的主要理论并可以运用理论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课外阅读、认知探索、专题研究及评估考试等辅助手段进一步加强基本理论的贯彻,加深对重要理论的理解。
一、贯穿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思维理念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对其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但经济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多数与还原论有关。还原论的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把高层次的现象用低层次的规律概括,把整体的问题分解为基本元素,从而发现事物间关系的最基本原理[10]。比如,区位论所形成的基本思维逻辑就是把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化假设,从而推出基本理论。再逐渐放宽假设,逐步接近现实世界,把原理论进行修正。得出较好的解释客观世界的理论。与之比较,整体论强调世间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系统论强调事物联系的系统特征。这很符合地理学中的许多客观事实。这些思维方式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均十分重要。但由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相关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创造性的学习习惯,我们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入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即“前人观点――相关条件――现实条件――新的观点”思维方法(图2)。通过该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中国国情,探索相关的适应理论的能力。与思维方法相关联,我们还在“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文献收集能力,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成果展示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人格培养,包括求真务实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着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经济地理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定理―例证法”。所谓“定理―例证法”就是指在精选出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案例和数据对其进行例证,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挑选出15个经济地理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各理论点在教材内容体系中的位置,见图3),并针对各具体理论点,提出例证的思路。
(1)经济地理学的定位。要点:研究对象、学科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例证:比较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经济学的区别。
(2)杜能农业区位论。基本观点:空间距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结构。例证:村庄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技术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韦伯工业区位论。基本观点:工业活动趋向于费用最低的区位。例证:以不同行业(或部门)为例,分析运费、劳动力、土地、优惠政策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对区位选址的影响以及区位效果。
(4)中心地理论。基本观点:中心地职能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数量越少。例证:居民点的规模与数量关系、商业网点等级与数量的关系。
(5)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基本观点:企业在一定收益性空间界限内布局,纯收益最大是最佳区位。例证:收益性空间界限和工业区位模型的关系,企业家经营能力和水平与区位模型的关系,政府政策对区位模型的影响。
(6)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矩阵。基本观点: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取决于决策者的信息量和信息利用能力。例证:微软的选址,外资在华投资的选址。
(7)区位论新论。基本观点:新产业区位呈现新特点、新因素对产业区位具有新影响。例证:金融业区位、创意产业区位、住宅区位,技术、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
(8)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基本观点:企业空间扩张呈现接触扩张(近邻效应和距离衰减)、等级扩张(市场规模)和通道扩张。例证:3种类型的企业的空间扩张。
(9)跨国公司区位。基本观点:合理布局各组分的区位使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例证:世界大型公司的分布,外资在中国的区位变化。
(10)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基本观点:区域产业结构逐步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演变。例证:某区域产业的纵向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间比较。
(11)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基本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为低水平均衡――非均衡――高水平均衡,点――线――网络的变化特征。例证:一个区域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变,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间比较;叶大年的对称分布规律,陆大道点轴理论。
(12)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基本观点:区域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偶然因素启动区域增长,路径依赖锁定区域发展模式,收益递增加快区域增长。例证:美国的道尔顿地毯产业集群,中国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
(13)区域经济差异。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差异与收入水平呈倒“U”字形关系。例证:发达国家例证,中国例证。
(14)区域间关系。基本观点:区域间因发展梯度不同,技术和产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的推移;发达区域依赖欠发达区域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欠发达区域依赖发达区域的技术、资本、信息。例证: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中国的产业转移。
(15)贸易与区位。基本观点:区域间因比较优势不同带来区域间的分工;规模收益递增也带来区域间经济活动差异。例证:中美之间的贸易,美日汽车贸易。
三、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
1.拓展学生的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问题,加上知识基础的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教师把好第一关“合理设计阅读材料和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提示去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在文献选取方面,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前面15个理论点相关的经典文献;(2)列出学生阅读文献时所必须弄清的主要问题;(3)每个理论点列出文献5篇左右;(4)以中文文献为主,侧重中国案例文献。学生可以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
2.加强学生的认知探究
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认知性实习(感性)、学理层面实习(理论验证)和探究层面实习(反思,发现)三个不同层次的体验与训练。认知实践可将google earth的观察、室内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其中实地考察是认知探究最重要的途径。根据课程重点内容可包括企业区位、企业与区域发展关系、区域之间关系、全球化等方面。鉴于经济地理学现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各地可根据区域特点,有不同的侧重(如东部地区院校可侧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跨国公司空间组织和全球―地方关系;中西部地区院校可侧重新型城市增长、城郊农业、专业村和农区空间结构重构(村镇合并);东北地区院校可侧重国有企业的区位、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两校开展了以考察中部经济发展为主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工业集聚区和农区(城郊农业、专业村)等。同时考虑到生源地(主要来自河南以及中部其他省份)和教学的整体性,也选择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青岛市、日照市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着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全球―地方关系等方面的认知与探究。
3.引入相关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作为基本理论掌握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整合平台,在经济地理探究式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教师指导下,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关专题研究。课题小组通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又能够使其系统地整合所学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专题研究的选题可以遵循热点问题和理论问题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普遍性与地域性相结合以及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就研究内容而言,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应该结合区域的经济地理现象,选择合适的课题。比如,在城市经济地理研究方面,可开展商业网点、大型零售业区位、城市交通、房地产等方面的研究;在农区经济地理研究方面,可从农户、农户群等微观角度,选择典型农区,开展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粮食生产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研究。
4.改革评估考试
传统的考试模式、评价体系是以考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纸笔考试形式,只能在认知方面考查学生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书面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分析解决实际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缺乏对人的多元化、人性化和动态化的评价。探究式教学要求对传统的评估考试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我们在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时考虑以下原则:(1)强调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成果展示的能力。(2)强调创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3)强调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具体操作层面就是从学生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认知与探究、专题研究和卷面考试等多个环节开展全过程、多元化、发展性评估。比如,学生总成绩中课前阅读占10%,课堂讨论占10%,认知与探究占10%,专题研究占20%,卷面考试占50%。
四、结论与启示
探究式教学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围绕特定的《经济地理学》教材,进行了相关方面的一些探索,力图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1)在理念上,引入了科学思维训练的教学理念,训练学生形成经济地理学科学思维定式:“了解前人观点――观点形成背景条件――现在经济地理条件――可能得出的新观点”。(2)在内容上,基于教材的知识结构,精炼教学内容,突出各部分的理论要点,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框架,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3)形成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体系,即课堂内的“理论―例证法”、与课堂外的“认知―探究逐步递进法”和“热点追踪―理性分析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一方面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4)在考试评估上,从学生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认知与探究、专题研究、评估考试等多个环节开展了全过程、多元化、发展性评估,突出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考察。
对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促使师生关系进入良性互动状态。学生的相关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奖励。相关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殊性,不断探求,改善经济地理的教学方法,拓展地理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优化地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学福. 探究学习的内涵辨析[J]. 教育科学,2002, 18(2):33-36.
[2] . 试论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J].学科教育,1998(10):20-23.
[3]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 探究式学习: 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 (12): 52-56.
[4] 李森,于泽元. 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
[5] 郑渊方,廖伯琴,王姗. 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 学科教育,2001(5):1-4.
[6] 张军海,李仁杰,孙铁柱等.高师地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257-262.
[7] 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1-54.
[8] 李刚,吴元芳. 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9] 李小建主编.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灾后重建;地方重构;新生旅游地;四川白鹿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5-0059-12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5.011
1 文献回顾
1.1 灾后重建研究
灾害是特定时空下突然发生的,会导致物质环境的破坏、社会结构的混乱、社会成员的伤亡和社会功能的受阻的一个过程或事件[1]。作为灾害应对的最后一个阶段,灾后重建关乎被破坏的社会如何重新恢复和建设的问题,影响灾区长远的发展和稳定,是受灾国家普遍重视的重要工作。因此,灾后重建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的意义也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O’Brien等将灾后重建定义为通过系列活动使灾区重建完整的社会结构、重塑基本的社会功能和重新保证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安稳的过程[2-3]。当前,对于灾后重建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房屋重建[4-6]、资源配置和可利用性[7-10]、灾后规划[11-13]和对灾后重建的影响[14-16]等方面。
在房屋重建方面,学者们关注不同房屋重建方式的区别及效果等话题,如关注捐赠主导型房屋重建方式和所有者主导型房屋重建方式之间的比较等[5-6]。资源可利用性的影响因素是灾后重建资源问题的关注重点。学者们认为,对资源可利用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因此注重对灾后资源可利用性的影响因素的探讨[7-8],并探讨不同资源的可利用问题和方法[9-10]。在灾后重建规划方面,已有成果多关注灾后重建规划战略、政策和措施的制定。Nelson等提出灾后重建规划包括3个层次:个体与家庭的重建、社区重建和城市重建[11]。Cooper认为,灾后重建规划体系包括整体重建规划、灾后土地利用规划、应急管理规划和具体项目规划等4种[12]。
随着灾后重建研究的深入,学界开始关注灾后重建带来的影响,重点探讨灾后重建对弱势群体造成的影响。学者们认为弱势群体由于信息、资本和权力的缺乏,容易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被忽略、排除,陷入更糟糕的处境,灾后重建成为弱势群体的第二次灾难,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4,14-15]。Gotham提出新自由主义下的灾后重建模式不仅未能解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反而加剧了不平等。灾后重建资金的分配不当强化了脆弱性和不平等的空间发展问题[16]。Greenberg通过美国纽约和新奥尔良的实证研究发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灾后重建过程实质是“危机导向”,它是一个将大量的重建资金引向富裕、发达的地区,忽视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强化富裕社区,催化低收入地区的绅士化和替代,满足高收入群体利益的过程[17]。
相较于国外研究,地理学对国内灾后重建研究开始较晚,且大量涌现于汶川地震后,侧重于灾后重建实践层面的问题,如灾后城镇规划[18-19]、房屋重建[20-21]、土地和人口容量问题[22-23]、重建模式及影响因素[24-26]等,对灾后重建的影响研究仍相对较少,仅有少量研究关注了灾后重建对乡村都市化[27]和政府满意度[28]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灾后重建研究仍聚焦于灾后重建中规划、政策、房屋重建、资源管理和利用等问题探讨上,对灾后重建的影响及效度关注仍较少。与此同时,现有对灾后重建的影响研究主要关注灾后重建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在灾后重建对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方面缺乏综合考量,更鲜有从整体社区、地方的角度去探讨灾后重建的社会文化影响。灾后重建不仅是一个政策、规划、补偿、新建的科技、法律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过程,对灾后重建地方整体变化关注的缺失不利于更深入、全面了解灾后重建的影响效度,也不利于对旅游地灾后重建工作的反思和评估。基于此,本研究以成都彭州白鹿镇为例,对比其在汶川地震发生前与重建完成后两个不同时期在地方形态、活动和意义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此探讨灾后重建给地方带来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拓展灾后重建的地方影响研究。
1.2 地方理论
自19世纪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地方(place)一直就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热点[29]。经过多年来不同的学术范式与思潮,地方的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丰富[30]。对于地方的研究,不同的人文地理学派都给予了自己的独特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关注地方的意义及人对地方的体验,重视日常生活中人与地方的情感连接,段义孚[31]、雷尔夫[32]等注重地方的主观建构过程,认为地方是一种“感知的价值中心”、日常生活体验和情感依附的中心[31]。后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延续了前人的思想,强调从个体的情感经验透视地方结构[32],认为地方与主体之间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构成相互定义并不断呈现动态变化的体系[3234]。结构主x地理学者强调地方是镶嵌于(embedded)结构之中,是结构过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一种社会实践的“结构过程”[35]。地理学者从社会冲突的视角出发对地方加以阐释,认为地方不断地被权力和制度所建构,不能以静态、封闭的视角去理解地方的理解,而需在全球资本流动与积累的背景下探析资本与地方、社会关系之间的作用关系[36],强调关注资本主义下地方建构的政治经济学[37-38]。
3.1.1 公共空间的升级
空间再造和复苏是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作为承载灾民日常生活的主体,住房和基础设施重建是重建项目的重点工程,公共空间的修建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居民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实体空间,包括广场、停车场、商业空间、公园、社区内部道路、公共设施等非私人的空间及场所[55]。依据《彭州市白鹿镇产业总体规划(2009―2015)》,白鹿镇被定位为“中法风情小镇”,依托原有的天主教文化和地震遗址资源,重点发展旅游产业[53]。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白鹿镇建设了一系列旅游景观和基础设施。
在地震发生前,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小镇,白鹿镇村落布局以农田和民居杂糅为主,其公共基础设施不齐备,整体景观呈现散落、混乱的状态。而在地震发生后,白鹿镇通过一系列重建措施拥有了规整有序、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灾后重建带来了白鹿镇公共空间的增值、美化和升级。首先,灾后白鹿镇依据规划定位重建了三类旅游建筑景观:法式风情建筑景观、民情风情建筑景观、地震遗址景观,白鹿镇的公共景观从单调、无特色的传统村落景观变为了多样精致的旅游景观;其次,白鹿镇修建了更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多样化娱乐性公共空间,如步行街、观光道、停车场、农贸市场、医院等基础设施和社区文化休闲中心、休闲广场、酒庄等休闲娱乐空间;最后,为了呈现完整的中法风情,白鹿镇民居和教堂均被重建成具有法式风情或明清风情的建筑,重建后的民居和教堂成为了新的标志性建筑。
一般而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是在居民的功能性需求下缓慢发展的过程[27],然而,灾害的发生打破了这一过程。建立在废墟之上的公共空间以闯入的形式嵌入了地方,重塑着地方物质空间形态。政府通过公共空间的美化和重建重塑地方景观,以此达到灾后城镇发展的目标,地方物质空间形态的重构成为了再发展的隐喻。
“地震后我们依据上级政府先规划后建设的灾后重建原则,制定了灾后重建规划,依托白鹿的天主教文化氛围,将白鹿镇定位为中法风情小镇,并做了相应的景观规划后再进行的重建。”――白鹿镇旅游办主任,女,30多岁
“地震前的白鹿镇就只有农田和民房,大家住的离得也都比较远,道路也都是泥路,y糟糟的。现在白鹿镇有教堂,有欧式建筑,有明清建筑,道路也都铺了砖,比以前要美多了干净多了。”――白鹿镇村民,男,50多岁
“当时在重建中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政府会注重对白鹿镇基础设施的修建,不仅要修好居民住的房子,还要做到对学校、医院、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地方公共设施的全面修建和提升。”――白鹿镇新农办主任,男,40多岁
3.1.2 私人空间的变革
私人空间的变革是白鹿镇地方形态重构的另一表征。私人空间意指当地居民的私人居住空 间[56]。灾后重建的白鹿镇民居主要为三类:第一类是法式风情民居,政府统一将位于法式风情街的民居重建成具有两三层高的异域风情法式建筑;第二类是明清风情民居,这一部分民居位于明清老街,被统一设计成两三层高的明清建筑;第三类是居民小区,这一类民居是为选择贴补力度大的统规统建政策的居民所建,均为四五层高的普通居民楼房。
“以前我们就是用水泥砖自己建,哪里会设计什么外观呀,能住就行。但现在的房子被政府统一设计,比我们以前建的要好看多了。而且里面也都刷好了墙,比之前住的要好”――白鹿镇村民,女,40多岁
相较于震前的土房,民居被统一设计成独具特色的景观,住宅内配备完善的下水系统和能源管道,居民的私人空间得到美化和提升。此外,灾后旅游的发展让居民的生产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由分离走向融合。在地震前,白鹿镇以务农或外出打工为主,耕地、工厂与私人空间的分隔导致生产空间和家庭生活空间的隔离。但地震后,居住于旅游景观道附近的居民将住宅改造成旅馆、饭店或商店等,使得民居的形制发生改变,促成了生产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的融合。住宅不仅是日常生活活动发生的场所,亦承载着旅游生产活动,居民的私人空间成为了游客凝视和入住的旅游空间。与此同时,相较于震前散落的居住空间,震后民居进行了集约化的规划建设,居民的私人生活空间更加紧密和聚集。
“比起以前的房子,我更喜欢现在的,虽然说面积比以前小,但是里里外外都要比以前好看很多,而且还可以吸引游客来住,增加家里的收入。”――白鹿镇居民,男,50多岁
3.2 地方活动的重构
地方活动则是地方的社会维度,指地方中人的社会活动与日常行为,研究将其划分为地方产业活动和日常活动。
3.2.1 地方产业的转型
白鹿镇灾前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工业。其中,农业以药材种植业为主,处于传统农业经营阶段,综合经济水平较低[52-53];工业则以煤矿业为主,但自2005年中央下达整顿关闭中小煤矿的命令后,白鹿镇关停了大部分的煤矿产业。此后,白鹿镇政府尝试依托当地法式文化转型发展旅游业,但由于白鹿镇仅遗留一两座法式建筑,旅游景观吸引力不足,加上资金的缺乏,未能开发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没法实现产业转型的目标。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白鹿镇得到了大量重建资金的投入。镇政府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借助重建资金、政策和援建方的帮助,将旅游业确立为白鹿镇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修建欧式风情建筑,开发法式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历时5年,白鹿镇修建了天主教堂、法式民居、欧式酒庄、明清建筑等大量的旅游景观,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将自身打造成具有异域风情的法式小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的到来。2013年,白鹿镇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100万人次[54]。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态发展,政府积极引导白鹿镇居民发展旅游业,为居民开设各种旅游就业培训班,如农家乐培训班、游客接待礼仪培训班等,规范旅游市场。此外,政府还策划组织了一些系列旅游活动,如法国古典音乐艺术节、法国尼斯国际钢琴比赛、CCTV网络模特大赛等,以此营造白鹿镇的旅游品牌和文艺气息。
以往研究表明,哪迅丛与重建对某些受灾者来说能从伤害、失落中复原到低度的福祉状态已是万幸。在某些情况下,灾后重建不仅未能恢复弱势群体的生活,还会为其带来“第二次灾难”[14-15,71]。但白鹿镇的灾后重建不仅修复了地震带来的破坏,还实现了地方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让居民获得了地方发展的红利。对白鹿镇居民来说,灾后重建不仅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恢复,还打破原先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找到更好的生计方式和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灾后地方特色景观的打造亦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这一切均强化了白鹿镇居民的地方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本文通过对灾后重建现象的关注,探讨灾后地方重构的问题,这是对当前灾后重建的影响研究的补充和拓展,亦是对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灾难研究的丰富。地方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会随着不同要素的作用而呈现不同的重构特征。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灾后重建中物质空间形态、地方活动和地方意义等维度的重构。因此,在其他背景条件中分析其他不同维度下地方重构特征,全面、系统、多维地解读地方重构的实质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此外,不同的灾后重建模式会对地方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改变,因此,探讨不同重建模式下地方变化的差异是值得后续关注的话题。
致谢:感谢华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蔡晓梅教授、林清清副教授、史甜甜博士,大学刘雅静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朱丹博士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意见和帮助;感谢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安宁博士在文章英文摘要修改过程中的帮助;感谢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王俊同学在文章区位图绘制过程中的帮助;向外审专家的意见和编辑们的工作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Oliver-Smith A, Chen Mei.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J]. Thinking, 2015, 41(4): 9-15. [安东尼・奥立佛-史密斯, 陈梅. 当代灾害和灾害人类学研究[J]. 思想战线, 2015, 41 (4): 9-15.]
[2] O’Brien P W, Mileti D S, Ren Xiuzhen. The sociological dimensions of earthquake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recovery [J]. 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2004, (2): 1-14. [P. W. O’Brien, D. S. Mileti, 任秀珍. 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和反应及恢复重建的社会学问题[J]. 世界地震译丛, 2004, (2): 1-14.]
[3] Chen Shidong. Opportunity in Ruins: Research 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Disaster[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 [陈世栋. 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4] Wu J Y, Lindell M K. Housing reconstruction after two major earthquakes: The 1994 Northridge earthquak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J]. Disasters, 2004, 28(1): 63-81.
[5] Karunasena G, Rameezdeen R. Post-disaster housing reconstruction: Comparative study of donor vs owner-driven approach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esilienc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10, 1(2): 173-191.
[6] Barakat S. Housing reconstruction after conflict and disaster[J]. Oversee Development Institute HPN Network Paper, 2003, (43): 1-40.
[7] Chang Y, Wilkinson S, Potangaroa R, et al. Identify factors affect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for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in China[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2011, 29(1): 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