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现象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书法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书写者不断吸取自然万象的过程
书法对点的描述“高山坠石”,对横的描述“千里阵云”,对书势的描述如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等都是自然之象,这些象是肇于自然,又不简单模仿自然,它以简驭繁,用抽象的线条在内在的意象上和理法上与自然现象相沟通。同时融入个人的主观臆想。形成了意向的、多样的线条空间构成,使自己的学识、情感得到较好的发挥,使观赏者能在书法作品中找到自然之象和共鸣。历代书法大家皆取法自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践与自然相结合,寻找物象之灵性,如王羲之爱鹅,从鹅的姿态中体悟出书法的灵动和力量,把中国书法推向了顶峰,被尊称为书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怀素观担夫争道、夏云变幻,体会感悟到自然的变化而书艺大进,成为一代草书大家。
在篆、隶、楷、行、草书的演变过程中,同样也是取自然之象融入书中,篆书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成,如日、月等,隶书是篆书演变而成,它的象形性更加抽象,最初的隶书没有蚕头燕尾,只是快速出峰,在隶书的形成过程中,古人取隶书简便易写之势辅以装饰,添加了蚕头燕尾。蚕头燕尾乃自然之象也。在隶书的演变过程中,楷书、章草、草书逐渐萌芽,楷书永字八法侧、勒、努、超、策、掠、啄、磔。皆自然之作、自然之象。行书、草书的连、断、开合、向背、朝揖、收放皆自然物象之动作。
阅读《中国历代书论选》,从漢代崔瑗到清代康有为大部分是以自然现象、动物欲动或动之象,事件瞬间之象而写书论的。如崔瑗书论中的“兽跋鸟踌、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孙过庭《书谱》“或重若崩云,或轻若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漢”。古人对书法空间结构的描述有如龙、如象,古人为什么用自然之象写书论?为什么对好的书法作品用道法自然来形容?乱石铺街、野鹤游天、群鸿戏梅,对笔画的描述有屋漏痕、锥画沙、折叉股等。因书法是从自然万象中出,必用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则合乎情理。
二、书法创作如何取象
万象入书,不是要求书法向具体的形象化回归,更不是以“书法画”的形式去表现,而是提取自然现象之精灵,合理地融入到书法中,使书法产生新的意味,新的状态,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书法取象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提取特性和精华,择势、择题、择味而用,首先是发现象的美的一面,如柳树的柔性、松树的高洁、白杨的笔直、虎的威猛、兔的急驰、云的变幻等。把现象的象变成抽象的具有现代气息的、鲜活的书法符号。书法取象是通过观察、发现感悟象的意趣,寻找与书法艺术相通的个性,寻找能够引发艺术灵感及共鸣的艺术成分,使书法艺术形成另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
三、书法创作取象之源
世间万象各有其势,并根据时间、时空的不同在变化,同一种物质虽质相同,但形是不同的,因此书法取象多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固象,即相对固定的象,如山川、河流、天象、植物、动物、建筑、工具等。(2)动象,即运动的象。人动之象:走、跑、攀、爬、竞技、舞蹈;动物动之象:奔跑、腾跃、厮杀、嬉戏;水动之象:海水之浪、江河之流、小溪之奔、湖水之静及风吹之浪;云动之象:黑云、白云、高云、低云等变幻之云;风动之象:狂风、暴风、龙卷风、台风、和风、熏风及风吹之动等。(3)潜象即预想可能发生之象,这种现象有:虎卧凤阁,欲掷之姿,欲接之势,动物掠食时的蓄势待发,高高欲坠的山石,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等。这些现象如何发现,如何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是书法艺术创新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如何将自然之象融入书法艺术中
书法艺术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体现,她是用抽象的线条反映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抽象艺术。因此书法艺术融象创新应做好以下五点:
1.学习传统,勤学苦练,临像摹像法帖,体会并掌握各种书体的意趣和意象,体会并理解各种书体的演变过程。对古人的字法、笔法、意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认真学习中国历史、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学史及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理解风、雅、颂,赋、比、兴的含义,具备理解、分析、推断、写作的能力。清代书法家赵之谦说:“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
3.博采广取其他艺术形象,如绘画、雕塑、舞蹈、音乐等。
4.走出去到大自然中体察山川之秀美、江河之灵性,春看云之变化、夏看雨之狂放、秋看月之皎洁、冬看雪之飘舞,发现美的象,捕捉美的象。
5.敢于创新和突破,敢于把自然界美的象去和书法相容,敢于突破传统法则。
从文化的深层次层面,也即文化的狭义方面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它由人们的思维方式,信仰信念,价值取向等思想观念因素组成。这些因素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进化”的“基因”。
众所周知,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同其他文化一样,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科学。“西方科学几乎是唯一存留到今天的科学形态,取得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卓越成就,并展现了发展的远景”。为什么只有西方科学能够如此呢? 这无疑是由于西方科学携带了西方文化的全套基因,并在这种文化基因的“遗传”下生存竞争,在创新中持续发展。
西方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科学创新的过程。表现在科学家身上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表现在西方国家则是他们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至今获奖的科学家已经有几百位了,他们当中大多数是西方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只有 等六人获得,而他们都不是在中国本土成长的或成就科学事业的,中国本土至今未曾有一人获得。这说明,每个做出重大科学创新的科学家都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上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西方科学是在西方文化的滋润下发展起来的,并造就了西方国家的国富民强。本文试图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科学创新中的西方文化因素,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在科学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
一、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是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西方科学和西方文化都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同时也是科学。古希腊自然哲学是西方科学的萌芽,古希腊的哲学家几乎全是自然哲学家。
古希腊哲学家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们探索自然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探索自然界的本原是什么。第二,探索常见的自然现象。第三,热衷于几何学研究。如亚里士多德研究小鸡发育,准备了21只鸡蛋,每天打破一个鸡蛋,详细记录小鸡坯胎的发育过程。又比如阿里斯塔克对太阳、月亮和地球三个星球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与距离》。再比如欧几里得由5个公设、5个公理、23个定义,推导出467个命题,得出欧氏几何定理。
古希腊哲学家思考自然问题到了痴迷的境界。关于这一点,泰勒思掉进土坑的传说很能说明问题。泰勒思成天思考天体问题,连走路也在思考。一天掉进土坑里,被一名色雷斯妇女看见。这位妇人笑他说:你眼前的路都看不清,还去研究天上的事情。
古希腊人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西方科学得以诞生,成为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属于道德哲学,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古代哲人对研究自然界兴趣不大,因为他们认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 而更多关注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无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二、为了求知和摆脱愚昧是科学创新的本意和目的所在
古希腊人思考自然,研究自然,他们把这看做是人类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学术活动。这是由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摆脱愚蠢,显然,他们是为了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在他看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古希腊人的这种仅仅为了“求知”,为了“摆脱愚蠢”而从事自由学术研究,并不赋予其任何实用目的的价值取向为整个西方文化所继承。在探索自然的目的这一点上,古代东方各民族与古希腊人是有显著区别的。比如古代埃及有比较发达的几何学,但埃及人之所以重视这门学科,是因为丈量土地的需要。又比如古代中国人的天文学发达,但中国的天文学主要是为王朝政治服务的,同占星术密不可分。
在科学史上,法拉第花了11年时间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并最终得到磁感应原理。他绝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原理会成为未来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电气技术的基础;麦克斯韦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才把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抽象化、数学化,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普朗克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量子计算机、激光技术和超导技术才提出量子假说的;孟德尔、韦斯曼、摩尔根更不是为了今天的转基因技术才去研究生物的遗传现象的。事实上,西方科学的几乎所有重大成果的获得都与实用目的无关。当然,其中许多成果后来都变成了技术,有了实用价值,但那只是科学的“副产品”。
对此,科学史家丹皮尔有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不幸,科学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的观念,传播到许多别的国家,科学研究的自由又遭到了危险。科学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如果实际利益随之而来,那是副产品,纵然它们是由于政府资助而获得的发现。如果自由的、纯粹的科学遭到忽略,应用科学迟早也会枯萎而死的。”
三、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使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西方科学的本质在于它是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猜测或揭示,而这正是古希腊理智的一个鲜明特征,并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传统沿传至今。
看一看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文化因素的内涵。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喜欢躲藏起来”。留基伯首先提出“没有什么事情无缘无故而发生,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和必然性”。德谟克利特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亚里士多德更把认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看做是哲学探索的基本任务。他明确指出:“认识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人们在掌握一样东西的为什么(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会认为自己认识了它的”。“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古希腊人的这种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以统一地解释某类现象的传统,经过文艺复兴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光大,并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
大自然的无限,从宏观世界的广垠宇宙,到微观世界的原子、质子;从生物界的人、动物到遗传基因、染色体,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成为科学创新素材的宝库,是科学创新源源不断的河流。正是西方人这种热衷于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才使得新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值得比较的是,中国没有这种文化因素,所以中国传统科学不具备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本质。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对自然现象的忠实描述和经验总结。纵观中国科学史,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科学的经典著作,诸如《墨经》、《徐霞客游记》、《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伤寒杂病论》、《梦溪笔谈》等,几乎无一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经验总结,而对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经验是如何获得的,则从不加以深入探讨。
四、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使得科学创新永无止境
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怀疑和批判。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意味着科学生命的终结。西方科学之所以能持续向前发展,不断出现旧理论的淘汰和新理论的诞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皮浪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持续了500多年时间,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皮浪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固定下来当作教训,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皮浪及其之后的怀疑主义思想不仅代表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学术界的实际情况。
当时的学术界确实几乎不存在任何权威,每一位哲学家除了相信自己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不仅是他自己离开老师,独立门户的充分理由,也是后来所有学生在学术上与老师分道扬镳的理由。
从科学史也可以看出,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因素。试想,如果哥白尼对“地心说”深信不疑,他会创立“日心说”吗?如果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生物进化论吗?如果爱因斯坦对绝对时空观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相对论吗?所以说,科学上的怀疑、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不需要怀疑和批判。勇敢地怀疑和批判,大胆地标新立异、自创理论,循着这条创新的路走下去,才有可能攀登上科学的一座又一座高峰。西方文化中的这种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缺乏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崇尚的是中庸之道,打击的是标新立异。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等俗语人人皆知。这与西方文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西方人认为科学是“可错的”,中国认为真理神圣不可侵犯;西方人尊重自己的老师,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学生极力维护自己老师的学说,不敢越雷池一步。
五、重视个人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形成科学创新良好氛围的前提
西方的民主传统是自古就有的。经过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后,西方文化中又增添了所谓的自由、人权、民主、平等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建构起的社会政治体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和繁荣,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谁也不能否认,近代以来自由、人权、民主、平等思想已经逐渐成为西方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无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还是美国独立革命、南北战争都直接与这些思想密切相关。不言而喻,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尊重人的自由权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自由化、多样化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平等争鸣。这种自由化、多元化和平等争鸣的风气对科学的“进化”(发展)而言,无疑起了一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作用。
【关键词】 自然 观察 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事物的特点是每个中学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为了使中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观察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为什么要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
1.1 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
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家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学好自然科学的前提条件。
1.2 观察是认识自然现象研究自然规律的首要步骤。
自然科学的大多数学习的内容都是以自然界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生们通过首先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产生感性的认识,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从而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1.3 良好的观察力能使中学生更快的适应以后的学习,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2.1 引导中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确目标和任务,才能在实践的时候,带着目标和任务进行观察,自然科学中,观察能力尤其重要。例如,老师在讲授不同植物的叶子有何区别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野外采集不同种类的叶子,通过实践采摘、对比从而获得比较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2.2 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
自然现象千变万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切身的体验,但是,在研究自然科学的时候,单纯的依靠生活经验,则非常容易出现生活经验影响实验判断的现象。研究目前还处在比较在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接影响观察效果,无论是课外观察还是实验观察,引导中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验观察应事先安排好实验程序,明确观察的重点和难点,准备好实验材料和用品,必要时演示一次,以便摸索成败的经验。野外观察也应考虑好观察的程序和步骤,观察的要点,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中学生的具体要求等。这些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是引导中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例如:在做脊蛙反射实验时,最好先和中学生一块回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及其作用,然后在指导中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观察。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学习习惯,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观察习惯,有的中学生只凭兴趣,抓不住重点;有的中学生走马观花,观察不能深入;有的草率急躁,观察欠持久;还有的眼光狭窄观察不全面……。因此,教师有针对性的对中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完全必要的。例如:中学生在观察兔子时,有的中学生看到兔子在吃草,这时注意它的生活习性;有的中学生注意到兔子的外表颜色,身披白毛;有的中学生注意到兔子的外部形态,长耳朵,裂嘴唇等等。此时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指导他们全面观察兔子的外部形态。对于观察较迟钝,觉得周围没有什么可看的中学生,教师应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和习惯。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对注重于对学生整体观察能力的培养,锻炼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的习惯。能够从整体到部分,在从部分到整体,例如:在做解剖青蛙的实验中,许多中学生认为只要把青蛙解剖好就完事了,这时候教师应当指导中学生从解剖的青蛙中找出心脏、肺、胃、肝、胆、肠等器官。
三、在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只有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们产生主动学习,对各种实验和自然现象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创造条件使中学生接触各种自然现象。一方面,在教学中加强观察和实验,以引起中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又能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教师通过精彩的实验,配合生动的语言,让中学生聚精会神,唤起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例如:演示针轻微刺手后缩手,落叶下落等实验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手被针刺之后总是先缩手而后感到疼;为什么落叶总是背面向上……中学生对这些现象感到新奇而又有趣,其中不少情形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但从未想过为什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明所以,难以回答。这样他们就会被这些现象所吸引,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思考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现象。特别当中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较高时,他们已由“看热闹”上升到要解决“为什么”的阶段。此时,他们会带着积极的思维参与观察活动,寻找现象的原因,这样观察中细致性、持久性就会得以加强,从而提高观察能力。
3.2 观察时要尊重客观事实
自然学科主要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许多客观现象或结果与所采用的条件有密切关系,有时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还有可能实验现象与所给的实验结果不符。遇到这种情况,应尊重实验的客观事实(在一切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同中学生一块寻找原因。例如:在做脊蛙反射实验时,因所用青蛙大小不一,有的特别小,做出来的实验现象就不很明显。原因是特别小的脊蛙神经系统还不够完善。又如:在做碘液遇淀粉变蓝的实验中,碘液浓度直接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在观察中要尊重客观事实,这也是培养中学生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总结
中学自然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详细观察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在了解一定科学的基础之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在观察活动中学习新的知识。总之,初一阶段是刚刚开始学习观察,主要是逐步的认识观察、学会观察,为以后更深入、更有效的进行观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参考文献
[1]马光华;浅谈数学教学中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UFO在世界上多个地区出现过,早已受到广大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有的被写成科幻小说搬上银幕,因此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综合众多目击者的资料,对UFO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有圆盘状的轮廓,如在2002年8月28日21时前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出现了一种圆形不明飞行物,如满月大小,发白色亮光;
②能旋转飞行和空中悬停;
③速度快,能从天而降或腾空而起。
UFO现象作为自然现象不但现在有,而且过去同样有。史料中对UFO的记载在古代和近代较少,最多的是现代和当代。UFO的名字虽然是舶来的,但早已被各国认可。那么在远古时期对UFO有没有符号记载呢?笔者认为不但有,而且已被广泛使用,只是人们没有认识到而已,那就是“卍”符号。为什么说“卍”是最早记录UFO的符号呢?因为二者之间有多个相似之处。
“卍”符号出现于何时?渊源是什么?且它根植于何物而产生?发展演化如何?它的含义或真实寓意是什么?凡此种种,据我接触到的资料,可以说前之古人、今之学者均未论及,也尚无窥破其端倪者。UFO既然是自然现象,那么古人看到的与我们看到的应该很相似,具有同样的特征。目前,据考古发现,最早的“卍”符号出现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刻花陶豆和刻纹陶纺轮上。刻花陶豆为泥质灰陶圆钵形,盘内有旋转的“卍”符号与四鸟合一的抽象图案。而且,人们在甘肃、青海等地的多处新石器遗址中的彩陶上也发现了“卍”符号。
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原始氏族部落的“卍”图像艺术,分布的地域非常辽阔,延续的时间绵绵不断,经久不衰,充分地表现了它的生命力。在欧洲,“卍”形纹饰在各个地区都能见到,而且其出现的时间也很早。波利尼西亚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玛雅人、北美洲的纳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过“卍”符号。之后,“卍”符号又在多个教派(萨满教、佛教、苯教、火袄教、婆罗门教)中固定使用,直到武则天时开始以“卍”为字。《通俗编·数日》引《华严音义》:“‘卍’本非字,周(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上权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英国著名美术理论家贡布里希在其名著《秩序感》中称“‘卍’符号为‘曲十字’,是一种‘正在运动中的形式”’,并分析了“卍”符号为何会体现出一种“动态感”。
“卍”符号向来被认为是富有运动力的,这种运动力是如何来的呢?为什么对称的希腊十字架给人以平衡感,而“卍”看上去会翻转呢?
“卍”的产生与任何文字的产生一样有一个过程,它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某一位圣人灵机一动,一夜之间就创造出成熟的文字。最早的文字是由刻画符号产生,符号是对自然界事物及现象的模仿。“卍”符号应该是一个记事符号,用抽象的图画来记录一句话或一种现象。如果说是记事,那么在远古时期,有什么自然现象与有动态感的“卍”形状相雷同呢?有的学者认为,“十”字相交的点象征太阳,向四周延伸的就是光芒四射,所以说“十”字是太阳的象征,而“十”字符与“卍”符号相关。但太阳是不会旋转的,为什么会有动态感的符号呢?从“十”到“卍”的形成,绝对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的出现应该与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其中必有当代人意想不到的演进过程。
古代先民崇拜太阳,把人的祸福归于上天,但上天又是如此高不可攀,怎么样才能与上天的神灵沟通呢?他们在自然界中发现了圆盘状发光的UFO,它能从天而降,又能腾空而起,正好可以借助它的力量达到实现心愿的目的。而UFO既然能担当如此重任,那么用什么符号代表呢?这就与象征太阳的“十”字联系到一起了,二者均为发光体,UFO还能旋转飞行,所以就在象征太阳光芒四射的“十”字的四个顶部加上了有动感的线段,以此来区别太阳与UFO。这样一来,静止的太阳符号也就变成有动态感的“卍”符号了。因此,“卍”也就成了人类崇拜的对象。
从使用范围来说,“卍”符号地跨各大洲,相距万里竟然惊人的相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我们知道,文字的发明也是人类对自然现象或周围事物的模仿刻画,它在漫长的成熟过程中分化得千差万别,难以统一,互相不融,而唯独“卍”符号绵延亘古。这种现象起码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各地人类的智力相似,都先后发明了“卍”符号用来表示UFO,也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二是由一个地方发明了“卍”符号,后来随着人类的迁徙传播到各地,逐渐被人们接受,也说明当时的各地先民对用“卍”符号表示UFO这一自然现象都有一致的认同感,才使它在长期的传播中没有走样。这就进一步证实人类对不明飞行物是多么重视。
我们正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还有很多领域没人涉足,也有很多现象没被说明,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探索不但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笔者仅对“卍”符号与UFO的联系提出假说,希望对读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感兴趣的爱好者共同求证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卍”符号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视为吉祥的标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卍”符号也传入中国。
这个字梵文读做“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
在印度,右旋和左旋的“卍”符号都有,代表不同的意思。因为它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所以在不同的人类社会中使用情况也不同。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万字符是在距令至少10 000余年的一个石洞里,画在墙壁上。
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女皇武则天又把它定为“27”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关键词:风;感受风;制造风;捕捉风
一、调动感官,感受风
风无孔不入,无论它在哪里?或发飙,或温情,或隐匿……但只要我们停下脚步立于其中,或者眺望远方看那树梢,或者闭目静听声音,我们总能感受它的存在,总能体会它在我们身边。
(一)用眼睛看见风。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情况下我们观察身边的事与物,最直接的感官是我们的眼睛。因此有“先入为主”之说。幼儿的世界更是如此,哪里有比较显性的事物,他便会投入更多的关注,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当我们将幼儿置身于自然起风的环境中,让他们留意身边生长的小树、小草、挂着彩旗、衣服等有什么变化?幼儿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小树在点头,小草在弯腰,彩旗在飘扬,衣服在舞动,水面涟漪不断……原本以为的一切自然现象,原来都是风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其实,风悄悄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二)用耳朵倾听风。让幼儿们闭上眼睛,竖起耳朵静静倾听,外面起风的声音,时而窗外“呼呼”连续作响,吹得树叶“沙沙”发音;时而“嗖嗖”极速作响,吹得小树折断了腰。结合日常不同的天气,让幼儿们在不同环境中体验风声,感受大小不一的风所产生的音效是不同的。
(三)用皮肤体验风。风没有颜色,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敏感的皮肤能够感觉得到。随着季节的变换,借助最为明显的夏、冬两个季节,让幼儿体验风的冷热。当幼儿身着短袖之时,光着皮肤,明显感觉吹来的风带着一阵阵热意;当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行走在路上,手臂、小脸以及脖子被呼呼的西北风吹得冰冷冷的,自感寒战不断。此时,幼儿们不仅体验到了风的存在,更明白了不同季节的风有冷热之分。
二、巧用形式,制造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发现事物。为了让风的探究活动更深入,教师组织幼儿在无风之时,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自主游戏,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人工造风活动。
(一)用“吹”制造风。当幼儿们知道风可以让热水变凉,情不自禁想到了用嘴不停吹气,加快空气流动,从而形成风。有的幼儿为让风变得更大些,除了加快吹气速度,还借助卷好的纸筒对着物体使劲吹,进而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用“扇”制造风。幼儿们凭借日常经验,利用电风扇风叶的转动,制造速度不同的风。同时,幼儿们不仅学会了用硬纸板,或者扇子不停摆动的办法制造风,而且逐渐明白了父母生煤炉时为何用扇子在炉口不停扇的道理,原来是为了制造风,让风促进火苗加快助燃。
(三)用“跑”制造风。天气晴朗的日子,组织幼儿在操场上,从慢走到快速地走,再到小跑,最后到快速跑,观察有什么变化?细心的幼儿发现同伴的衣角掀起来了,长头发飘起来,忽然明白,原来我们制造了风。
三、亲密接触,捕捉风
行走在自然风随意吹的校园,让幼儿置身于风的环境之中,思考如何能捕捉到风,真可谓是奇思妙想。
(一)用“袋子”捕捉风。幼儿手拿不同的袋子,张开袋口让风自然进去,然后合上袋口,用绳及时扎紧。神奇发现,原来刚用布袋装感觉鼓鼓的,一会就瘪了;刚用塑料袋装的还依然鼓鼓的。当再次打开时,用手轻轻按,风从袋口中吹到脸上有凉凉之感,幼儿玩得不亦乐乎。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学习到风可以被我们贮藏起来,而且知道了风有不同的方向。
(二)用“风车”捕捉风。在组织一次让风车转起来的户外游戏活动时,幼儿们举着风车在操场上一会往左,一会往右,还不停地叫嚷着:“快看,快看,我的转起来了。”只见幼儿胸前举着风车,一路小跑着。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他幼儿跟着跑起来,不仅捕捉到了风,而且发现了风车转得快慢与跑得速度有联系。另外,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渗透了“风车”如何捕捉风进行发电的生活实景,让幼儿明白风的价值。
(三)用“纸鸢”捕捉风。春天来了,正是幼儿放纸鸢的最佳时机。在风力适宜时,幼儿逆风奔跑一段距离,放飞手中的纸鸢,随着纸鸢上升的方位和风势,不断调整自己站的位置,并调整放线的速度和长度,使风筝借助风力冲向蓝天。看到纸鸢在空中飞舞,幼儿们又蹦又跳。久而久之,在一次次试飞中,幼儿逐渐明白了风向与风力对纸鸢能否成功放飞起着关键作用。
幼儿虽然无法真正了解风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证明风的存在。通过大量实践活动的累积,我们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把“风向”“风力”用箭头、画图等独特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可以鼓励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请人协助记录,进而初步学会科学的记录方式。
四、结论与启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从幼儿身边的事物着手,有益于幼儿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幼儿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身边”。
(一)从简单的操作到有深度的思考。幼儿在“探究风”的活动中,虽然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通过亲身体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与小实验,逐渐了解或明白了风的存在、风的大小、风的方向,甚至还掌握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制造风。知道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危害,并愿意积极与别人进行交流。在整个活动中,以“玩风”为切入点,幼儿在寻找、尝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伴表达,将自己的发现向同伴交流,彼此互相得到启发。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二)从无目的的玩乐到有目的的乐玩。风是我们几乎每天都可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当初无目的地在风中奔跑,或者说随意地张开双臂去迎接风,感受风,到日后带着探索的意愿去体验,去挑战,不仅表现出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更折射出幼儿对风探究的耐心与持久力。如文中所呈现的幼儿从感受风,制造风,捕捉风,每次不同的探究活动无不表现出幼儿小小脑袋中的奇思妙想,充满着无限的想象。
(三)从粗浅的认识到有全新的了解。从当初幼儿对风的片面认识,觉得它会把大树、房屋吹倒,把航行的轮船掀翻等危害人类的事件,到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有了更客观的全新认识。尤其是幼儿通过自己不断地收集信息与资料,逐步发现风能帮助人类做许多事情,利用它可以发电、让我们光明常在;利用它可以让大气流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植物利用它还可以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等等。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幼儿不仅能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大自然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渴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隐喻概念 李清照 词
一、隐喻
隐喻基于人们的身体感知和经验基础之上,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的隐喻观主要包括:比较论、替代论和互动论(刘苏丽、李瑛,243)。现代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 Johnson(1980)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认为,隐喻是语言深层的认知机制,能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构造我们的语言,有很强的语言生成力。隐喻是比较,也是一种思维创新;隐喻通过两个词项的相似点开展比较。从此,对于隐喻的研究突破了文学和修辞学等传统隐喻理论的范围,隐喻一跃跨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认知语言学家Ungerer & Schmid(2001)在对隐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后,认为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并且是发生在两个概念模型(即概念域)之间的概念映射。(Ungerer & Schmid, 2001:120)
二、隐喻分类
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赵艳芳,106)。莱考夫与约翰逊(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曾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都体现了隐喻是不同领域内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以达到对目标域的理解。上面提到的这三种隐喻是常规隐喻。除了常规隐喻外,随着隐喻的不断发展、创新,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创新隐喻。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北宋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分析,揭示诗词语言是日常生活中隐喻的扩展,诗喻也可归于基本隐喻概念的框架之中。
三、李清照词中的隐喻认知模型
本文选取的语料是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自是花中第一流:细品李清照》,对书中45首词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作者对本书中的隐喻做了具体分类:
(一)用具体物体代替抽象概念
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赵艳芳,2001)。人类每天必须无数次与具体有形的物体或物质打交道,这为我们表达抽象概念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此类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
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反映出这种类型的隐喻。
人生比喻为旅程,把一生当成一天
《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路长嗟日暮”虽然只有五个字,却暗含了两个概念隐喻。如图1所示。词人将抽象的“人生”比作“旅程”,将“生命”比喻为“一天”。“路长”指人生漫长,此处暗指词人自己已处于人生尽头;“日暮”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作者用“日暮”隐喻自己已至人生的暮年,感到前途茫茫、内心傍徨。
图1:人生比喻成旅程
在《蝶恋花》中,“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将浓愁比喻成物体。可以拥抱的物体这一特性映射到情感“愁”这一目标域上,暗含了孤寂与愁思萦绕在胸中须臾不散的情形。在《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也运用了隐喻。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怕双溪中如蚱蜢一般大的小舟会载不起、拖不动如许之愁”。词人将“愁”喻为实物,使“愁”这一目标域富有形象感。通过隐喻的运用,抽象的“愁”变得具体、可触、可见、可感,从而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词人的愁绪。如图二所示:
图2:情感比喻成物体
(二)自然现象看作人/物体
第二种隐喻是将自然现象,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比喻成人或物。这种隐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太阳公公、风姑娘、月亮姐姐”等将自然现象比作人的称呼。另外,还有许多将自然现象比作物的隐喻成语,如“满城风雨、高山流水、呼风唤雨”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隐喻呢?这是因为人们在认知一种事物时,倾向于通过思维中已经熟知的事物来理解把握陌生或抽象的事物。相对于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来说,人们对自身的了解比对身边熟知的具体事物要清楚得多,因此我们习惯把“人”或“物”作为始源域,将其内部的结构投射到目标域“自然现象”之上。李清照的词中对这一隐喻概念的运用主要有两类:
1.自然现象比喻成人
(1)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
例(1)中的“长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长门”是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后,曾居此地。李清照把自己的住所比成“长门”,暗示自己如当年的陈皇后一样孤独、寂寞,有着刻骨的相思。而“春到长门春草青”中,词人将丈夫的归来比作春天的到来,该隐喻中的始源域为丈夫,目标域为春天。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生机和希望,词人将丈夫的归来比作春天的到来,突出了她与丈夫久别重逢的欣慰、兴奋。
(2)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浣溪沙》)
例(2)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远山”“风雨”比作人。远山喷出云雾,仿佛无意中催促着日落快快下沉;风雨故意播弄着气象的阴晴不定。“催促”“播弄”这两个特属于人的动作,词人却用在了远山、风雨这两个目标域上,其实隐含了词人百无聊赖的心情。
2.自然现象比喻成物体
(3)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满庭芳》)
例(3)中的“藏”字运用了隐喻手法。春天本是抽象的,藏不住的,词人却赋予它特殊的品质,将“春”成为可以感触,可以手持,可以收藏的东西。春天如物体般被藏起来了,词人将这个抽象的自然现象形象化、具体化,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春气可言的阁楼。
(三)自然现象被视为社会现象
(4)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多丽》)
创作《多丽》这首词时,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正经受宦海风雨的冲击。丈夫受奸人迫害被迫离开京师,回到故里躲难。丈夫的遭遇与惨遭风雨蹂躏的一样。词人将“风雨”比作“社会的风雨”,两者的相似之处都是蹂躏、糟蹋美好的事,暗含了词人对黑暗社会的痛恨。
(5)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
此处的“风势”既指“自然风”,又指“社会黑暗势力”,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国运衰败的深深忧虑。这句话是词作的最后一句,表面上是指风势很大,源域映射到社会这一目标域上,实则表明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状,表达了李清照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
(四)植物/动物/无生命物体比喻成人
在我们的思维中,习惯把植物、动物和一些无生命的物体当作人,赋予它们人的感受、人的情怀。在李清照的词中,运用的最多的是将植物赋予人的感受。例如:
(6)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念奴娇》)
在例(6)中,“宠”和“娇”本是用来描绘人的字眼,词人巧妙地加以移用,将“花”和“柳”拟人化,仿佛可以触摸、可以感觉到,这种形象化的描写让人感觉惹人宠爱的垂柳和鲜花已浮现在眼前。
(7)风度精神如彦甫,太鲜明(《摊破浣溪沙》)
将物比人,将物人格化。词中只字未提桂花的高贵品质,但是通过这一隐喻,读者却能感受到桂花超凡脱俗的高贵品格。
(8)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
词人将梅花比喻成美貌的女郎,将源域美丽的女子绝妙传神的映射到目标域梅花身上,突出了梅花的娇羞、高雅、柔美。
(五)人比喻成植物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醉花阴》之佳句妙语。词人将自己比作黄花(),表明思夫之切使她瘦比黄花。和李清照来自两个不同的认知域,词人将自己比作,的纤细、瘦弱这一形象映射到了目标域身上,使词人憔悴、消瘦的形象呼之欲出。
(六)以物体的性状喻物体
性状即一事物的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这一隐喻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很常见。比如:《蝶恋花》中的“山枕”以枕头的形状似山而作山枕,“山”这一源域的形状投射目标域枕头上;钗头的形状似凤而叫作“钗头凤”,“凤”这一源域的形状投射到钗头上。通过隐喻,使枕头、钗头的形状跃然纸上。《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金猊”是指狮子形状的铜制香炉,猊即狮子,因香炉形状似狮子,而称为金猊。词人以红色绸缎被子随人身体翻动所呈现出的动态状貌而称作“红浪”。波浪的形状为大家熟知,词人将“红浪”这一源域的形状映射到翻动的红色的绸缎被子上,描绘更形象,暗指词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摊破浣溪沙》中“揉破黄金万点金”将“黄金”比作“桂花”,源域黄金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桂花上,突出了桂花色彩的绚丽及可贵程度。
七、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通过隐喻的运用,李清照不仅准确传神地表达了其心境和情感,还让读者感同身受。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式,是丰富文学作品语言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李清照的部分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Ungerer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刘苏丽,李瑛.的认知隐喻分析——基于李清照词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0.
[4]王远国,佘克勤.自是花中第一流:细品李清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科学 影响 发展方向
一、科学的内涵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 science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即分成许多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知识又不象其它知识那样是互不联系的。除了专业概念外,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科”的意思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1】。
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久远。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30万年前,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同时,科学是人种人类意识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正确的认识,它是来源于实践(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指导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进行具体有续的整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2][3]。实际上,由于科学一词从来就没有严格定义过,西方学者对于科学的定义也是含糊其辞,如科学 “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 [4]; 科学 “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积累(理论上或经验上的已知事实,即它的各阶段上的确实知识),为解决某种未知而提出的任务”[5]等,所以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和无谓的争论。比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医是否是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问题,所以时代要求我们尽早地给出恰当的定义以解决这些争议。
在我看来,科学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科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可重复性;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
二、研究科学的目的
这个世界的演化是有逻辑规律的, 这个宇宙间丰繁多姿的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这是科学存在的前提,也是任何智慧存在的前提。
就象这世上所有其它的存在一样,科学的存在也是有因果的, 科学存在的具体形式是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紧密相联的。环顾我们周围的世界, 从草木竹石到飞禽走兽,从戈壁草原到冰川湖泊,小至蝼蚁尘埃,大至日月星辰,世间的现象是如此的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就象满地的珍珠 如若没有丝线相串,何以尽拾?科学也是这个道理,万物无穷而人力有限,理解事物的唯一办法就是简化。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这种简化是人类试图理解、 预言和利用自然现象的最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朴素而优美的目标。人性有弱点,科学家也不例外。疏忽、 偏见,甚至蓄意的伪造都可能带来谬误。科学之所以能够在探索自然的漫途中去芜存菁, 获得卓越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科学理论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界这种公正、 谦虚和理性的态度,这是人类智慧的骄傲[6]。
综上所述,科学的目的可以大致地叙述为:科学寻求的是对自然现象逻辑上最简单的描述。
三、科学对人类的影响
这里所指的影响是个中性词,有好坏两方面。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从一般的说,科学发达,促进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增进了生活的享受;而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特别在都市方面,由于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工作繁忙,生活紧张,都市病的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物质文明高涨的国家。科学丰富了人类物资生活,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烦恼,推其原因[7],主要的不外下列数点:A、过去维系人心的道德观念,,由于科学发达而逐渐被冲淡了。B、科学本身并未建立新的道德或新宗教,致使人类精神方出现了真空状态,失却了精神的寄托。C、物质方面的成就,增加了人类对物欲的享受,所谓欲壑难填,是现代人苦恼的根源!人除了工作、享乐外,就惶惶然无所适从。
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这样论述并非危言耸听,是对科学负面影响的客观反映。可以这样说,20世纪,也包括人类刚刚踏入的21世纪,科学的负面影响始终、并将继续困扰着人类[8]。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铁的事实,必须正视这一客观现实,才有可能寻找妥善的解决途径。
四、科学向何处去
科学向何处去?其实应该问掌握科学技术的人类,我们要向何处去。科学正如一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繁荣和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面对它带来的麻烦。如果掌握科学知识的人类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从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角度去开发和使用科学技术,那么科学就能更好的造福与人类了[9]。
总而言之,人类必须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理性防范其负面影响,是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徐梦秋.科学规范的内涵、类别、功能、结构和形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年第3期:14-19
[2]刘玲.客观精神是科学精神之实质――科学精神内涵辨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7,下:8-11.
[3]孙玉忠.科学的真理溯求与科学精神[J].北方论,1991年第5期
[5]岩奇允胤,宫原将平.科学认识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12-311
[6]西德尼・布雷纳.社会对科学的影响[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第21卷第1期:88-89
[7]张人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1-11
2 009年7月22日是返校日,也是我们集体观测三百年一遇日全食奇观的日子。为了这一天,妈妈特地给我买了一副护目镜。早上,我兴致十足的到学校去,路上我发现天空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而且还十分闷热。到学校后,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日全食的原理和古代关于日全食的传说。到9点左右,雨暂停了,我们班都站到了四楼的露台上作好观测的准备,但云层太厚,什么也看不到,只感到天空的亮度与热度有了些下降。9:10,云层中突然露出了一点阳光,我兴奋地对大家说:“快来看,太阳出来了,可以看到日全食啦!”可惜太阳只是露了一下头很快就缩回去了,这时天越来越黑了。
9:35,天完全变黑了,就像到了晚上一样,我知道这就是日全食了。5分钟后,天空又渐渐地亮了起来,可惜由于天公不作美,我们无法完整的看到日全食现象,只是感受到日全食来临时瞬间白昼变黑夜的感觉。
回家后,我在电视上补看了日全食的全过程。“初亏”时,圆润的太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残缺起来,成了“日牙儿”,最后一反常态地躲到了月亮的身后去了,形成“食既”。这时,明亮的天空突然变得昏暗,最亮的恒星和行星在天空闪烁,鸟儿也纷纷归巢,大地就像又到了晚上……数分钟后,太阳又从月亮的黑影边缘逐渐的露了出来,开始“生光”,这时太阳就像一枚耀眼夺目的钻戒放射出七彩霞光定格在天空。“复圆”后,天空逐渐变得明亮起来,太阳又呈现出圆盘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这次日全食观测活动,虽然有点遗憾,但我也从电视上看到了日全食时的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的自然现象,而且也明白了发生日全食的天体原理。日全食时的神奇、壮观的自然现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终身难忘
1、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
2、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是同一地点重复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一致。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