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15-03
一、引言
所谓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综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广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综合教学管理效率。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需要攻克的难关较多。因此,我们必须在了解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之后,才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促进我国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二、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和要求
1.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背景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体制与过去传统教学体制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选课、教师评价等教学体系的相关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随之而来的信息量也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状况,进行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对高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首先是基础建设方面的要求,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就是现代化科技的运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进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计算机等硬件的建设,另外一方面是对校园网络的建设。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了,才有可能进行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其次,高校综合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就是要求进行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综合教学管理信息体系必须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内容,例如:学生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的选课、考试安排,教师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资源平台等等。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途径。
2.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传统模式现状
传统的高校综合教学管理出现了很多漏洞,与现代信息综合教学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处理比较缓慢,在信息扩散方面也很不系统,存在着诸多弊端。当前,高校为了突出学校教学的综合化管理,主要是以服务化、数字化为主,重点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提升了一定的档次。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结构繁琐,很多组织结构形成了方面的延伸;第二,高校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以及高校人数的扩招造成了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第三,缺乏信息的时效性以及组织结构要求信息发送是逐级的上传下达,信息处理非常缓慢。
3.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新要求
高校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需要新技术、新手段、新思想、新观念、教育改革内容、新方法、教育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重点融合的一个系统。从现代教育管理角度分析,现代教学综合化模式需要一个综合体,主要包含教育教学新观念、现代教育新手段、现代管理新方式、服务内容等管理整体模式,这样会使教育管理方面产生高效率的管理势头。教育管理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在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管理决策。
高校现代化决策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实现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实现高校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发展科学的决策体系,需要一个完整的决策程序和一个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发展平台,是一个从传统信息处理的过程发展为信息技术处理的过程。学校教学信息技术不仅为了学校管理,还为发展学校知识等传输管理提供了方向。校园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通过对校园综合运行状况的全面分析,提高高校领导层的决策和对学生服务工作的改善。
三、校园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
1.指导思想
思想建设对于高校校园综合信息化来说存在着现实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学校思想建设指导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1)高校统筹规划
高校信息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内容,也是改革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高校统筹计划工作来说,需要对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法、项目管理等进行多方向开发与发展研究。重视高校统筹计划工作是当前高校发展教学信息工作的第一步。
(2)项目分步实施
项目分步计划与安排,是发展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思路之一。涉及对系统信息的需要进行仔细调研,对系统方面的数据进行设计,对需求进行分析与实施,对专题进行拓展,加强管理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等诸多环节工作。
(3)专题分析应用
专题建设,是让高校信息建设分小项目发展的核心思路,使得内容更为专题化、细分化、科学化、决策化、信息化。根据高校专业化部门的不同,可以详细细分到各个部门进行资源管理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系统推广使用
系统处理好有利于高校综合教学管理的实施。依靠科技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是当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推广过程中,需要高校领导做好领头作用,重视高校信息化工作在高校综合管理建设中的作用,为建设与优化高校综合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方向。
2.利用校园综合信息系统进行决策分析
高校系统信息体系是需要一定的结构设计的,根据高校系统技术分析,主要内容由数据采集层、表示层、资源层和其它系统层4个层次组成,它的核心是业务层。综合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向现代化管理迈出了第一步,它只是进行科学决策的一种工具,要想实现科学的决策还需要充分发挥咨询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咨询系统还不够健全,许多高校虽已设立了一些咨询机构,但其“智囊”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一般的高校领导者仍习惯沿用“经验”来进行决策,这已远不能适应愈来愈复杂的高校管理工作。新世纪的高校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后,加强决策咨询系统建设。
四、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1.树立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理念
先进的综合教学管理理念引导综合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要促进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首先应该树立相应的理念。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才能真正落实相关措施。相应的管理阶层应该时刻注重理念的宣传,高校管理者以现代化信息管理理念作为思想引导,作为建立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动力。管理阶层应该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学生更好地运用相关管理体系,管理阶层应该注重教学信息管理体系的切实可行性。只有真正实用,才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学习,否则,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只是一纸空谈。
2.构建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体制
合理的理念是体制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管理阶层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合理构建。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并不是仅仅将原有的综合教学管理体系机械化,而是使之现代化、合理化、高效化。不同高校的教学信息管理体制有所不同,在将其信息化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情况进行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构建。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内容包括:学生学籍管理、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教师学生信息反馈等等。高校在构建这些基本的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体制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增加学生奖惩制度、教师等级评价等内容。
3.建立教学信息交流平台
学校应该建立教学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教师学生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真正实现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实时收集相关信息是建立健全学校教学信息交流平台的基础。应在第一时间及时与教师学生工作、学习相关的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否则就失去了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意义;其次,信息交流平台应该包括各种体系化的信息。关于教师的信息应该有教师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方式、教师人员管理、督导教学检查等等。而关于学生的信息就更为庞大了,不仅包括基本的学籍管理,更包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建立健全教学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教师学生及时地了解相关信息,更好地促进其自我工作学习的完善,真正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4.教师、学生管理信息化
教师、学生管理信息化是实现高效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信息化不仅仅是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的要求,更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教师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更多地体现在其教学过程的现代化、信息化,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则要求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管理者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信息化管理,力求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管理者应该优化管理体系,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获得帮助。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教学考核、个人培训等相关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相关领导以及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个人发展。只有使教师看到个人在高校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前景,才更加有利于避免人才流失,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管理者也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要求,管理者在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更应该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我定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清现实状况,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制定自我培养计划,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趋势,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也应该积极实现自我转型;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管理方法运用较为悠久的高校,更应该将传统管理方法的优势与现代管理方法相结合,真正实现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实现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一方面要按照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实施针对性措施,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信息化进程中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并不是表面上的管理机械化,而是管理理念的信息化。只有运用真正先进的管理理念,才有可能做到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陈锋敏,李颖智,罗田.校园金融信息化与高校管理现代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0(5).
[2]程蕾.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实践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13(22).
论文关键词:关键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教育
一.行动导向型教学是现代社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产物
在现代社会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特定的手段,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和不同的要求,创造并系统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法或教学模式,德国开发的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型教学使职业教育进入了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效果很好。行动导向型教学特别强调的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行动导向型教学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的职业技能和知识[1]。
这种对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常被称为跨职业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称为关键能力。由于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所以对关键能力的描述方案也很多。
二.实施行动导向型教学的核心原则
行动导向型教学是指导教师根据相应的职业行动要求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一系列原则,其中核心的原则包括[2]:
1.情境化原则
情境化原则要求在真实或准真实的职业实践情境中合乎规范要求地行动并完成符合质量、经济性、生态等方面规定的工作成果,获得养成职业能力的经验基础。为便于实现经验和能力的迁移,要求教学情境和职业情境在构成和功能上相对一致。
完整性原则
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咨询、设计、决策、实施、监控、评价六个环节,只有参与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职业实践所需要的社会归属感、责任意识和职业创造性,奠定继续发展的能力基础。
反思性原则
反思性原则要求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实践中的真实经历为出发点。在教学情境下,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回顾并分析他们的生活或职业实践的经验,检查和评判相应的认知判断和行动策略,形成和扩展职业行动能力。
三.职业教育推广行动导向型教学遇到的困难
职业技术学校需要引入行动导向型教学,受到社会认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有待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以至唯一承担者。虽然近年来顶岗实习从组织上为实现行动导向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但是绝大多数实习企业缺乏必要的培训师资和相应的技术条件,职业技术学校难以跟进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实习成为简单的就业,没人指导学生反思工作经验,并且逐步形成职业行动能力[3]。
为实现对口而稳定的就业,一方面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励和吸引企业(最好是本地的)参加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校需要以职业实践中典型行动为导向来组织教与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近年来不少职业技术学校明显改进了教学设施和实习设备,然而职业教育师资能力缺乏,加之教学管理制度僵化,严重阻碍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引入和推广。大多数教师缺乏职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30%。行动导向教学是一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革命,是对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样式的颠覆。现有的教师大多是从原有的学术型人才模式是培养出来的,从所受到的教育到传统的思维习惯,已经形成了一个学术型教育的模式。同时,按照行动导向的理念进行教学,教师自身需要对职业岗位的要求有较清晰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是职业院校强调“双师型”结构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师资主要来自近年普通高校毕业的毕业生,他们普遍缺少专业性职业实践的经验,即使工科院校毕业的教师能够操作设备,却无从体验企业管理和生产组织。理想的要求是我们的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都应具备双师素质,但这样做困难较大[4]。
四.如何解决推广行动导向型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开展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在学校管理层面上,需要突破现行立足“课时、课堂和课本”的教学管理体系;就教学实施而言,教师需要具备与其教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实践经验以及开发与设计课程、组织与评价教学等职业教育实践能力。由于近1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批新教师进入职业学校,就他们的职业能力发展来看,大部分师资仍处于“顶岗实习”阶段,遗憾的是他们也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所以需要目标明确地、系统化地组织“行动导向”的职教师资培训,既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也为职业学校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奠定最基本的人力基础。
职业教育师资最核心的职业能力应该是设计课程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内涵交叉。但在教师职业实践中,前者侧重明确“教什么”,而后者侧重解决“怎么教”。在职业教育范畴内,设计课程主要是指教师相应的职业实践中确定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内容载体;而组织教学只要是指教师根据对学生和承担职业教育的学校(企业)现实条件的了解灵活的开展教学活动并不断调整活动策略。师资培训情境需要兼顾教师的职业实践和职业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培训师要依据两种实践中的典型行动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设计和主持教师个人或团体再现、反思、总结、交流以往教学的经验,在直接或间接参与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或服务及其管理的过程中发展开发课程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按照行动导向型教学的情境性原则,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是可以灵活组合应用的基础性职业能力(作为开发课程的基础)而不是高精尖创新性技术能力,而相反,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入门资格是他们最为核心的教师职业资格能力。所以在职业教师师资培训活动中,要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整合必要的职业技术要求,以此为载体促进教师设计课程和组织教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创新与实践[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J].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现状;教学资源
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教师在台上进行大量的讲解,而学生能接受的知识量较少,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进行新课改之后,教学过程与以往的有所不同,现代教学非常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初中历史的教学对青少年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讲解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堂十分枯燥,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况,这样教学质量就会降低。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应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教学成果,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的历史教学现状
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讲授的内容多,学生参与的时间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对于教师讲的知识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梳理,也很难看到学生与老师产生互动,这就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分配好课堂时间,力求精炼,把更多的自由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理解和消化老师所讲的历史背景材料,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等的学习,还能使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中的其他环节。
教师只是一味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注重方法的传授。很多历史教师还是保留着以前的传统思想,认为历史课就是要将历史知识讲给学生听,然后课下学生把历史知识记下来,考试的时候能够写下来就可以了,这显然是十分落后的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历史课是一项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没有认识到历史课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会使学生无法建立学习历史的思维,使学生觉得历史课堂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今后的历史教学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师忽视了教学实践过程。初中的历史课本知识都是基本浅显的历史事件的概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认为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很难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在应对新课改的策略
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历史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将历史的教学转变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体会到历史学习不仅是记忆历史事件,而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转变教师为主角的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主导者的作用,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将历史事实向学生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描述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描述给予纠正。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这对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牢固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增加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授课的过程中,着重利用课本中的图片信息、历史文献资料等素材,倡导学生分组探讨和分析书本中的历史故事和图片信息等。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历史,熟知历史进程。另外,在历史课堂中可以播放一些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电影或者是视频等资料,这不但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记忆深刻,还丰富了课堂内容,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生阅历,提高了历史的教学效率。
促进每一位同学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教师在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下,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位学生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赞扬,使每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仅收获了历史知识,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历史课堂不再是学生单纯地枯燥地听历史故事,而是每位同学都参与进去的课堂,每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中都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自己的历史知识,完善自身的历史修养,使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时代紧密结合,让课堂的内容变的丰富多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研究历史和讨论历史的兴趣,最终达到历史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改善;高级中学;教学管理
一、高级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高级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和学生,这就造成了较多管理问题的出现。
一是重视行为管理,轻视交流传递。很多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一些学校要求各科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甚至两周备课;一些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天学生上课前必须到班级或在自己没有课时刚性坐班;一些学校对每一次的测试结果都让任课老师填写总结报告。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学校的管理者。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轻视交流传递,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二是重视数量管理,轻视质量效果。 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要看所教学的班级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看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要看写的教案厚不厚,写了多少页,看笔记抄了多少字,字迹工整不工整。教学管理干部年终写总结,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者将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了抵触情绪。还忽略教师的个性作用,用一个模子衡量教学行为,例如在备课组活动当中,实行统一要求,忽略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晏,忽略了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在备课中要求了解学生对旦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滟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怜想绝一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上面,过分重覆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的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而教师成为了用规定程序统一标准的学生的机器。
三是重视传授知识,轻视全面发展。
当前课堂教学的模式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轻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轻视“学”,限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轻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轻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培养而轻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而轻视学生的综合评价。
二、改善和创新高级中学教学管理的举措
针对以上高级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和创新高级中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新举措,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要明确教学管理中各自的职责。
对教学起到直接管理职责的各级领导,务必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负责教学管理的校长,就要明确教学理论,了解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能对教师做出质量较高的教学评价;协助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务主任,就要及时提出问题,有效组织听课和教学检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教研组组长就要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指导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各年级组长就要负责督促学生进行学习,有目的地教育管理学生,帮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既焖昭教学管理,就要深入到教师授课的课堂,对其进行常规管理。
对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课堂突况的处理能力、作业的批改情况以及是否迟到、早退等等一系列有关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随堂给出教学改进方案和建议,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该是为此而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落实在教师对学生的培优补差方面。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该重点培养,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对学习成绩稍差一些的学生则应该补其知识,教其方法,增其信心,使这样的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前提下,树立学好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2.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
因为教学内容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必须随之而改变。教学过程包括多个环节,在教学过程的指导方面,首先要以教案为突破口,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让新思想、新观念走进课堂,注重教案的创新性。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者应该把教师的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之中,让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后记并附于该节教案之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同学科进行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还要指导教师个人应写好授课按月总结,分析一个月来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有哪些突出问题等,制订出下一个月的改进方案,提出自我奋斗的目标。期末将每个教师的教学后记收集起来展示评比,对教学后计有创新、有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应予以表彰。
3.要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创新性意识。
教学的创新要求改险陈旧教学管理制带,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引导、支持和保障,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又会促进和深化教师教学的创新,使教学创新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者不仅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而且要将教师不自觉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这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来完成,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来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观;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99-01
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
一、树立新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部制订颁发的《历史课程标准》里,明确将课程目标定为了三个部分:(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在感知历史、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漠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新的课程改革承认并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价值,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针对学生,有一定的灵活性。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到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我们可以从原始人钻燧取火、农人戴月荷锄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人事迹中感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我们认为,一个现代的中学生去阅读一本历史书、包括教材,只有他真切感到他所读的是一本对他当前的生存和幸福有益的作品,他才有阅读下去的兴趣。同时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产生了心灵的震撼,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才会带来积极的学习热情。
二、实现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过去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历史教学的确需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可以说,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和概括,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教学必须使“结论与过程”相结合,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消化,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三、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能力
实际上,对社会有用的并不是我们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恰当地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是否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量有多大,并没有关注拥有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我们过去的教材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关注是不够的,如旧的人教版历史课本中活动课很少,而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在突出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感悟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下,设计了大量的活动课,改变了过去历史课“读书多,活动少”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感受历史自身的内在美、欣赏历史知识的内在美,创造历史知识的内在美,让学生通过参与、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的去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带来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跃升。
四、关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多课程融合;基于工作过程;管理信息系统
1问题的提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各种教学法的实践与相应教材的问世,都有力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就现状而言,高职高专的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虽然现阶段的教材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各门课的教学仍各自为阵,采用单一的教材,无法将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在一起,即便是采用项目教学法,仍无法打破课程间的界限。
第二,教学中虽然强调实践,但往往仅限于某课程甚至某教材的实验。学生对单一课程的实验能力虽有所加强,但如果项目需要应用多课程的知识点才能完成时,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弱的实践能力。
第三,缺乏团队教学机制。班级课程与教师依然是一对一关系,某一教师被指定承担某班某门课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多个教师共同讲解某些内容。这样无法发挥教师的优点,从根本上实现教师的团队教学。
最后,现有的考核方式也需要改进与加强。
本文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多课程融合的教学方法。
2多课程融合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教学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不应该也不能理解为单一课程的实验能力,而是
学生综合应用不同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课程融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就是要打破课程内容的界限,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融合多课程内容,考核时模拟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过程,强调过程管理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求,重点训练学生应用不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实行动态教学,始终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就教学过程控制及教学内容的编排而言,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是一致的。
3多课程融合教学实践
为了避免教师独立教学导致的课程割裂,部分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讲解,部分内容所有课程都不讲的现象,必须对相应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作必要的调整[2]。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3.1融合多课程教学内容
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课程有软件工程、软件文档写作、数据库编程、关系数据库和SQL、软件测试、程序设计语言等,涉及多个教师,传统教学通常由每个教师负责某一门课程,独立教学,教师间的沟通很少。学生独立学完每门课,却很难综合应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而使用融合多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则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课程知识点间的联系。比如,软件工程的教师经常发现,对授课过程中布置的案例,学生一开始提交的作业虽然功能都已经实现,但存在着界面设计很随意、程序代码编写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这主要因为学生学习某门MIS系统开发语言时,任课教师往往着重从语法角度考查学生是否实现了程序功能,忽视了软件工程要求的规范编程、重视软件质量、设计先行等,认为软件工程课上会讲。而通过融合编程规范,教师一开始就统一讲解分属两门课程的内容,而不是分两次讲解,学生就不会造成理解上的脱节,一开始就养成了规范编程的好习惯。
3.2以项目的形式教学
传统教学往往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只有在这个阶段被要求将所学的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往往不知所措。这是因为有些知识点的学习时间与应用时间间隔太长,而且以前从未进行过将不同课程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实验能力培养。毕业设计虽然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但内容实在太少且时间实在太短。
多课程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不同知识点的能力,让学生尽早进行类似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均以项目的形式出现,所涉及的项目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而简单、基本的内容会不断重复,从而达到不断巩固、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要设计平时成绩管理系统的平时成绩录入模块,在需求分析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需求分析技巧,了解业务,整理出需求分析说明书,设计测试计划;在设计数据库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范式,比较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劣,应用PowerDesigner设计ER图,设计测试用例;在实现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注重界面设计风格,学会规范编程,认识掌握具体控件的应用场合和技巧,掌握单元测试的技巧等。这样,课程案例体现了连贯性,强调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程序。
3.3多种教学资源并用
传统教学往往以一本教材为主,而多课程融合教学方法则是综合利用多种教材,将其加工成多本自编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实验室设备,针对不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3],在完成相关项目的过程中适时布置与项目有关的实验,并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指定任务。这样,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就会理解和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比起传统教学,开展多课程融合的教学,教师的工作任务较重,因此要注重教师团队资源的利用。从教材组织、教学安排、项目知识点讲解到课后总结,始终应以教学团队展开。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学生也能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3.4动态教学
多课程融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各种调查表应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及时修改教学内容。
3.5其他改革
在多课程内容融合时,多资源综合利用是主要特点,而其他改革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我们对考试内容与考核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例,加大动手能力的测试,突出了学生的平时成绩及团队合作能力[4]。考试不再仅仅作为学生成绩的评定依据,而成为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工具。
3.6教学实例
下面以一个实例说明课程融合的方法及过程,如表1所示。
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 教师小组集体备课。主要任务如下:
① 授课顺序的安排。
② 对各章节内容进行初步分工。
③ 确定讲课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④ 事先完成软件的编写或利用以前编写的软件。
(2) 各节授课内容及授课方法。
第1、2节为VB程序设计(4学时),主要内容如下:
① 演示整个项目的实现效果。
② 主要控件的使用,重点是文本框、标签框及命令按钮。
③ 菜单的设计。
④ 事件代码的编写。
第3、4、5节为关系数据库和SQL(6学时)。
讲课方法与传统的讲课方法没有区别,内容涉及表格的创建,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在介绍相关命令时,介绍前台与后台数据库连接的概念及方法,以便与VB程序设计课程相衔接。
第6节为VB程序设计(2学时)。
本节主要内容是实现VB与SQL数据库的连接。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安排一两个小实验。如“点击某按钮,在文本框中显示若干文字”,“设计一个输入密码的界面,并判断密码是否正确”。
第7节为软件文档写作(2学时)。
利用网络,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的文档,对比教材介绍的内容,以讨论的方式讲授。
第8节:测评及总结。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分组学习的,测试时,每组随机抽取1~2人。
(3) 下一项目安排。
为了体现项目的相关性与知识的连贯性,下一个项目的重点放在查询语句、软件的文档设计等,要求学生提交相关文档。因此选择学生较熟悉的系统――学生各科成绩查询系统。
以上简要介绍了课程融合的方法及过程,对上述过程需要作如下几点说明:
① 本次教改实验班级以前学过C语言程序设计,所以在VB程序设计课中,有些内容只简单介绍。
② 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是严格按学时和内容的安排进行,有时VB课也介绍数据库的其他内容,文档写作课也介绍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等,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
③ 各课程的学时及进度也是动态安排的,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定。
④ 一个小项目结束时,并非每个学生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较原计划完成得多。
⑤ 讲课内容并不是项目内容的简单分解,项目只是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并将所学内容应用到该项目中。如本项目的运行界面并没有文本框,但并不是不学文本框,相反,文本框的使用却是重点考核的内容。
4多课程融合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间座谈、问卷调查、课堂小测及教师间的教学研讨、常规的系部教学检查等,我们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典型指标如表2所示。
上述各个指标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项目实践能力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也明显改善。
多课程融合教学方法的优势有: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多课程融合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2) 有利于突出知识应用的连贯性。以项目为线索,将多课程内容融合,知识的总量不变,只是组织形式发生改变,强调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连贯性,按照知识在项目中的重新组合,这更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3)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合作,发挥专业特长。将多门课程融合起来,强调团队教学,有利发挥教师的特长,进行教学研讨,教学合作成了主动化、经常化行动。同时,教师的团队合作也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间的团体合作意识也随之加强。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多课程融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加强。学生由易到难逐个完成项目,在产生成就感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逐渐增强。
5结语
本文提出的多课程融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各课程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思想,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教学中结合团队教学及考核方法的改革,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献礼,杨述芹. 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3(4):63-65.
[2] 何元清.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8):69-70.
[3] 王兰,陈兴稣,刘军.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6-57.
[4] 应宏. 团队教学法的课程开发[J]. 职教论坛,2009(14):14-15.
A New Teaching Method on MIS with Merging Related Courses
CHEN Wen, LIU Shao-qing, WANG Lin-yan
(Computer Department, Fuzhou Polytechnic, Fuzhou 350108, China)
关键词:酒店 管理 课程 体系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酒店业的逐渐兴起,已经成为我国服务业中的重要经济支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学生专业选择的热点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初,我国的大型酒店数目增加至8349 家,酒店业的发展,带动了从事酒店管理的人员不断增多,在人员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企业也对人员质量不断提出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我国高职院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就要创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实践教学,提高酒店管理教学的能力。
一、酒店管理教学的现状
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中,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尽管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导下,职业院校创新酒店管理课程的设置,促使现代教育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在实际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在掌握酒店礼貌用语及酒店专业用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专业方面,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由于对课程教学目的认知不明,在实际现代酒店管理教学中,也就对整个课程认知不足,过多地重视管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专业教师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时,采取墨守成规的教学态度,无力进行学科创新建设,教师对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了解也比较模糊,在实际教学中,沿袭以往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实际效果较差。
(二)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较差
职业院校对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监控的能力较弱。在职业院校中,教师主要是履行教学职责的,教师教学质量与能力的监控则要求学校要建设相关的教学机构,履行监控职责。酒店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中,可以以专业教师作为质量监控的主体,由专业的教师组建专门的监控小组。在实际教学中,职业院校一般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教师的教学”上,难以有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质量进行监控。并且由于教师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质量评价、监控时,难免出现“人情”监控,再加上职业院校没有完善酒店管理教学反馈等课后评价机制,难以对酒店管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开展,不利于酒店管理教学的自我调节,不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还有些职业院校没有健全专门的课程检测制度。在酒店管理课程监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普遍比较低,骨干教师难以发挥课程总领人的作用,不能及时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中。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国内很多职业院校中,由于教师任职的门槛较低,并且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多学科的性质,使得院校内部的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最直接的表现是教师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仅仅教授教材知识,难以将多学科知识有效地融进课堂教学中,导致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例如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教学倾向于专业英语国际化,有些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对英语中酒店术语专业词汇不很了解,概念含混不清,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问题。
(四)教学的模式僵化
由于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于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很多学校在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时,受到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多地偏重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际教学效果较差,难以通过等级考试。此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都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于智力水平、能力较低的学生,会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促使学习难度增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使学生觉得在浪费学习时间,在课堂上注意力低下,对于学习的内容基本没有兴趣。
二、酒店管理创新教学的作用
酒店管理创新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酒店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并且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创新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在现代教育中,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够实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的目标。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现代教育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酒店管理创新教学也是学生全面l展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长,学生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
三、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措施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职业院校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人”的作用,要求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让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提高酒店管理教学的质量。
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现代社会中,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前提下构建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在进行酒店管理教育时,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市场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要以实践应用作为教学目的,重视学生的管理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定期在校企合作的酒店中进行社会服务,可以在酒店管理层中充当助理等,对基本的酒店管理业务进行了解,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教学内容。
在专业教育方面 建议采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授课目标责任制,每位专业老师固定带班,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必须要通过国家权力机构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考试。英语教学也应与国际接轨,在酒店礼貌用语及酒店专业用语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同时也逐步要求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双语教育。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高校要想更好地进行酒店管理学科教学,首先要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要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建设好良好的学科带头人,能够更好地开展酒店管理课程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要健全教师职称聘用制度,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的引进,重视人才的培养,并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晋升空间,能够培养、留住人才;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重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例如在培训人员的选择上,可以从大型酒店中引进专业人才或聘请业务骨干作为培训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很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均需在酒店企业经历半年以上的挂职锻炼,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双师型教师”;还可以坚持校企合作,加强基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工作,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了解酒店管理的具体内容,同时也可以进行课程教学任务的实训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并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展开培训,引导教师参与应用技术项目开发中,在酒店管理的相关实践项目中,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名师,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定期挑选优秀师生出国研修,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的基本结构。
(三)健全酒店管理教学管理制度
职业院校要加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职业院校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首先要建立、健全酒店管理教学的管理制度,在相关的法规、制度的要求下,进行课程教学,促使课程教学的过程合乎规范,使教学的过程更加系统化,保证酒店管理教学的工作有效、平稳地开展。例如职业院校建立《教学规范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建立《教师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行为,使教师的行为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职业院校还可以对酒店管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规定、要求,例如规定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的内容,就要建立专门的教研班子,由相关的教师、专家来制定课程教学的内容。
要坚持多方位测评的原则,要将授课水平由教学督导与学生反馈测评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在现代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例如院校可以建立课程教学责任管理人的管理制度,这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还可以建立酒店管理教学听课制度等,定期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听课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要以人才培养作为教学基础,重视酒店管理教学实践,要求学生重视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酒店管理能力;职业院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充分调动课程教学人员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建立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提高酒店管理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一恒,李晚春,岳桂.市场需求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以陕西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01):31- 32.
[2] 张一君.就业视角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51- 53.
[3] 苏日娜,汤健.后骨干校时期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3):246-247.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质量 途径
我们与实验区教师们谈起目前课程改革的现状时,谈得最多的总是英语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新理念实施的冲突问题。目前,各层次评价体制正在进行改革,中考、高考也在发生着贴近新课程的变化;但是,新的评价体制还没有最终确立,甚至还没有初步形成,很多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还坚持向教学要升学率。教学评价的“双轨制”给教师们出了难题:投入课改就很难保证升学率,保证升学率就很大程度上违背新课程理念。
冷静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是一种必然。任何改革总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在过渡过程中总要出现新课程和旧体制的冲突。关键是在这种冲突中,教师作为课改实施者不要轻易地放弃,而要合理调整自己的做法,力图做到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新理念的实施二者兼得。
一、对教学质量的思辩
中考、高考作为评价手段之一,不可能完全取消,至少目前不可能。新课程并不完全否定考试,也不完全否定终结性评价,只是否定“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和做法,否定终结性评价统领一切的做法。升学率并不完全代表教学质量,但也应该是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不能完全否定升学率。盲目追求升学率与新课程理念是矛盾的,升学率本身与新课程理念并不矛盾。
教学质量是个相对概念,具有时代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教学质量就是升学率,学生能不能考上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学就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只看现象不看实质、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做法。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形成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更新了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考上学的是人才,未考上学的未必不是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的经历和体验,是一个人趋向成功的过程,而不应该仅仅是努力的方向。新的教育观认为要让大多数的人有机会、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要把英才教育发展成大众教育,要把对“人才”的教育发展成对“人”的教育。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只有当他走向社会岗位,发挥其社会职能时才能判定,这是其个人追求,或者说是社会岗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教育的价值追求不能仅限于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而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就是关注国家民族的发展。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学生终身性的学力、全面发展的潜力和推动其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知识技能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
知识技能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问题自推行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一实行课改,单词不敢讲了,语法不敢分析了,句型操练不敢做了,这就对教师们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教学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定论是: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所确定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保证教学质量和实施新理念双赢途径
如果采取可行的措施,对保证教学质量和新课程实施全面兼顾,二者是可以达到双赢的。如下有几点供老师研究。
(一)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打好,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只关心教学进度,而要时刻注意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如果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不好,新课程理念也只能流于形式,虽然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动手多了,可是语言知识没有掌握,教学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课改以后,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增多,会相对减少对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时间。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课桌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尽量简练明了,通过把活动的程序打在屏幕上的办法减少解释的时间,活动之间衔接紧凑,不同性质的活动同时进行等等。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培养起来了,会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很多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但是有的苦于没有得力措施,有的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教学中一直不见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英语语言的魅力,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教学中,不能在教学目标中简单地写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字眼,而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并要观察其效果,看看有没有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四)优先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得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 ,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最终将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五)确保所有教学环节的真实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85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 特别是≥50岁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心血管疾病经常容易诱发一些心理异常, 而焦虑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多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过分忧虑, 情绪较为低落, 有时烦躁、坐立不安, 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焦虑症也被称为焦虑性神经症, 在所有心理异常中是最常见的一种, 焦虑症应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 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 或持续时间过长, 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同时影响其社会活动能力, 降低其生活质量, 给家属带来很大压力。本文开展对焦虑症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探讨, 进一步优化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30例焦虑症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主要病症有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其中男19例, 女11例, 24例为≥50岁中老年人, 年龄42~63岁, 平均年龄(54.70±3.28)岁, 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观察组男8例, 女7例;年龄42~61岁, 平均年龄(52.70±2.64)岁。对照组男9例, 女4例;年龄46~63岁, 平均年龄(55.40±2.2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标准 入选者均有心血管疾病病史, 经医生确诊, 符合中华神经学会制定的心血管疾病分类诊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焦虑程度则是采用应用较广、较可靠的SAS评分。该量表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入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及意识不清者, 入选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方法 入选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3. 1 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有关心血管疾病及焦虑症的相关知识, 如利用宣传册、观看教学视频、组织讲座等形式,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心血管疾病及焦虑症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 避免胡思乱想。内容包含疾病的发病原因、可能的危害、预防措施、调理方法等, 宣传应力求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辅以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资源。
1. 3. 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者, 与患者聊天, 分析掌握患者焦虑情绪出现的根本原因, 之后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与家属联合共同鼓励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健康的心态对疾病恢复更有利等。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信息交流, 配合开展相应的心理安抚工作。
1. 3. 3 康复训练 经常组织患者出去散步, 并鼓励患者自行开展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自己穿衣、如厕、洗脸、刷牙等, 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恢复以及良性平衡发展。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尽量全程陪同。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SA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得分, 分值越大表明患者焦虑症状越重。SAS标准分(问卷原始分×1.25)的分界值为50分, 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 对照组SAS评分为(61.30±3.11)分, 观察组为(60.90±2.97)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 对照组SAS评分为(58.70±3.06)分, 观察组为(52.30±2.93)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同时伴随工作方面的压力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缺乏锻炼,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且因为较大的危害, 使得患者发生较大的生活转变, 离开工作, 不能随意生活, 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 而这些异常心理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还可加重患者症状, 影响患者预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