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行业发展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融保险;市场开发;服务外包
一、重视我国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欧美市场的开发
现阶段,我们应该有效地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了解我国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的实际情况,看清欧美市场的现状。首先,欧美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所以相应的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早,行业基础比较雄厚;其次,欧美地区的人力资源较我国的人力资源而言比较匮乏;最后,我们在积极地进行欧美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市场开发的时候,还可以学习其优秀的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的经验。可以说,开发欧美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策略是一举两得。所以,重视欧美市场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非常正确。
二、强化政府职能,有效地促进对外包服务商融资政策的支持
对于我国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问题,政府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及时有效地做好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工作,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行业的发展,保护行业技术。政府可以引导我国的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企业进行有效的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环境和机会,企业也可以利用高校开展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员工的培训,打造再教育的基地。这样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达到双赢,共同促进我国的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对于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的监管力度必须到位。
三、加强对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从事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方面的人员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或者完全是自学完成。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理论的教育,所以目前我国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人才市场出现一种良莠不齐的现象。我们要积极地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积极做好学院的教育工作。目前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在校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人才教育想要发展好我国的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学院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首先,我们需要从教学体系上重视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专业的教育。其次,目前我国的金融专业教学方式还比较落后,很多从事金融专业教育的学校没有选定合适的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教材。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金融专业基本上是一种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条件落后的教学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能培养出优秀的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的专业人才。另外给学生进行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理论方面的教学时,同时也需要有效地培养学生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流程的实践操作能力。2.现阶段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从业人员的再教育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部金融保险服务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还需要对已经从事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再教育。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已经从事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不定时的培训和再教育。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即便是已经从业的人员,其行业素质的发展也不能间断。这就需要后期的再教育,以及培训工作。在这一点上,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对已就业职工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加强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人员的再教育工作非常必要。其主要目的是,使从业人员能更好地为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
四、结论
不难发现,我国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这个行业,在我国的起步虽然晚,但是未来该行业在我国发展的前景不容估量。我们要积极解决现阶段我国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管是人力资源的建设,还是市场开发工作等,都要积极地改进。
参考文献:
[1]姜荣春.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J].银行家,2010(2).
[2]李典.浅析金融保险开展外包市场竞争的策略[J].管理学家,2013(22).
[3]曾扬,张艳英.高职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保险实务课程设置探讨[J].考试周刊,2012(9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存在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融资的数量不能满足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需求。在信息经济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具有碎片化理财的属性,将互联网金融与政府的普惠金融体系相融合,可以有效解决融资难得问题。当前,互联网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互联网金融风险难以控制。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的门槛较低,容易造成跟风的现象。而且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盲目追求利润,忽略了对用户信用情况的调查。
第二,政策监管不到位。目前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创阶段,许多问题刚刚显现出来,导致政策监管不到位,出现了一些“空白”地带,一些资质不全、资金不足的金融平台混在其中。
第三,互联网普及程度受限。没有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大数据分析只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很多重要数据仍然采用纸质记录保存,容易导致数据遗失。在互联网普及程度受限的情况下,导致互联网金融发展缺乏数字化的支撑。
第四,用户消费习惯有待改善。一些60、70后的用户大多数不会或不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缺乏互联网思维,而且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因此,很多用户消网上消费的意识不强,需要进一步改善用户的消费习惯。
二、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对策
(一)新旧交替,协同创新,共创互联网金融新生态
传统金融行业,比如银行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当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独占互联网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有自己的技术信息系统和较为固定的用户群体,这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优势所在。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一般从互联网思维出发,更加注重金融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在传统金融理念看来,用户是被动的接受者,是金融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再考虑如何销售给目标客户,忽略用户的体验。而互联网金融理念认为,一种金融产品的设计要以用户的体验为基础,当用户的要求被体验出来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再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体现了产品的人性化特点。
(二)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服务型商业新模式
随着金融产业不断更新换代,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的金融行业发展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着传统金融产业的商业模式。在目前的“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正在形成新的发展潮流,互联网金融的“线上+线下”发展模式日益受到青睐,这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雄厚的技术支持。在产业整合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充分整合数据资源,合理优化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关系。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的作用,整合各种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拓展业务渠道,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形态。
(三)立足大数据,推动新发展,构建成熟商业新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用户的个人征信是重要支撑条件。没有信用的支撑,就不会有互联网金融的新发展。当前,征信行业的发展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征信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在社会金融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好国家的研究发现,征信机构的权威性与金融行业发展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只有权威的征信报告才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金融产品。征信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在构建成熟商业新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一结论可以从国外己经有的案例中清晰得出。由于缺乏数据共享系统,数据碎片化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导致国内征信生态系统不成熟。面对这一情况,立足大数据,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新发展,构建成熟商业新模式势在必行。
(四)强化监管,有效融合,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在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用户资金的投入,如何融资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面对的共同问题。在这一融资的过程中,风险控制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最核心的环节。鉴于此,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立足传统金融行业的安全系统,借助于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持,传统与现在相结合,互通有无,共同防范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规范到位,完善相关立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用户个人电子资料的价值日益凸显,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时常发生。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整治力度,对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这也为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料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双向融合,互通有无。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非颠覆或替代的关系,因此传统风险控制与互联网新型风险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结合,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各自在不同领域优势地位,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润东.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策[N].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54-57
[2]邱慧欢.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7:56-57
[3]张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5,09:257-258
笔者试图探讨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作为不同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的差异和差异背后的逻辑基础。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表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行业,风险投资与银行的发达程度对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风险投资相比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排斥更弱,对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积极作用。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实证检验了企业选择不同融资渠道时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企业成长的作用,且用DID的方法避免了互为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拓展和深化了前人研究。第二,现有文献大多从不同的银行业结构和银行体系视角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笔者引入风险投资,探讨了风险投资发达程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第三,以RajanandZingales为代表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文献仅仅考察了地区层面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笔者则从企业层面讨论了金融发展程度(包括银行业发展程度和风险投资发展程度)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充实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
二、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一)研究设计
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领域文献的实证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内生性的把握。简单的OLS回归只能证明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既可以被解释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同样可以解释为金融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步提高,也就是说存在反向因果的可能性。研究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性同样存在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一方面,融资约束较松的企业由于更容易获取用于投资和生产经营的资金,从而能够实现更快速的企业成长;另一方面,企业的快速成长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了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良好信息,这会有助于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缓解融资约束。为了控制该内生性问题,笔者参照Rajan和Zingales采用DID方法,设立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与银行业发展水平、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与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交叉项,通过考察该交叉项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来考察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若交叉项在对企业成长性的回归中系数为正,则说明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在银行业发展水平(或风险投资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成长性越高,从而说明银行业发展(或风险投资发展)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促进企业的成长。
(二)样本数据
笔者数据选取2002—2013年A股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剔除掉ST、金融行业,同时删除了所有者权益为负和数据不完整的公司,最终得到的研究样本共有2193家公司,12184个观测值。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于Wind数据库,托宾Q指标源于Resset数据库。借鉴吴超鹏等所采用的方法对于上市公司有无风险投资背景进行识别。第一,若上市公司十大股东的名称中含有关键词“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创业资本投资”,则该公司被认定为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第二,若上市公司十大股东的名称中含有关键词“高科技投资”“高新投资”“创新投资”“科技投资”“技术改造投资”“信息产业投资”“科技产业投资”“高科技股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技术投资”“投资公司”“投资有限公司”,则需进一步判定,若其被《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2—2013》收录,则该公司具有风险投资背景,否则该公司被认为无风险投资背景。吴超鹏等使用了《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笔者之所以采用《中国风险投资年鉴》,是因为其覆盖的机构数超过了《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并且列出了海外风险投资机构。实际上,两者所列的机构有相当大一部分交集。为了集中考察企业规模和抵押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笔者以资产总计的中位数划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用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的中位数划分抵押品多和抵押品少的企业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为了去除离群点对回归结果造成的偏误,笔者所有数值型变量均采用Winsor方法去除前后1%的观测值。此外,笔者采用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对企业所属行业进行分类。
(三)变量定义
笔者以净利润增长率(ProfitGrowth)衡量企业成长性,以是否有风险投资背景(VCFinancing)衡量企业是否获得风险投资,以获取短期借款占资产总计的比重(DebtFinancing,DebtFinancing2)衡量获取银行贷款融资的程度。以行业为单位,计算每个行业中所有企业外部融资比率的中位数,作为该行业整体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指标(ExtDep)。以省份为单位,计算每个省份中所有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融资程度的平均数作为该省的银行业发展程度指标(BankDev),计算每个省份中所有企业获取风险投资的平均数作为该省的风险投资发展程度指标(VCDev)。回归中所用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以资产总计(As-set)或者营业收入(Income)衡量,企业有形性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Tang)衡量,企业年龄以企业上市年数(Age)或者成立年数(Age2)衡量,托宾Q值以市场价值与期末总资产之比(Qc)或市场价值占资产总额与无形资产净值之差的比重(Qd)衡量,税盾以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占营业收入的比重(TaxShield)或者财务费用占三项费用的比重(TaxShield2)衡量,盈利性以净资产收益率(ROE)或者总资产回报率(ROA)衡量,破产风险以一系列相关指标组合成破产风险指标(Z)衡量,具体变量的定义见表1。笔者所有的回归分析中均包含年份哑变量,以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四)描述性统计表2是对以上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3为按照是否有风险投资背景区分子样本之后的变量统计数据表。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为了考察不同融资渠道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差异,笔者首先进行如下形式的回归分析:ProfitGrowthijtp=β0+β1×ExtDepjt+β2×VCDevit+β3×(ExtDepjt×VCDevit)+Controls×δ+γt+φp+εitp(1)ProfitGrowthijtp=β0+β1×ExtDepjt+β2×BankDevit+β3×(ExtDepjt×BankDevit)+Controls×δ+γt+φp+εitp(2)其中,ProfitGrowthijtp指的是i省j行业t年p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ExtDepjt指的是j行业t年平均的外部融资依赖度,VCDevit和BankDevit分别指的是i省t年的风险投资发展程度和银行业发展程度,Controls是回归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Asset)、有形性(Tang)、上市年限(Age)、上市年限的平方项(Age_Sq)、托宾Q值(Qd)、破产风险(Z)和税盾(TaxShield)。等式(1)主要考察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等式(2)则考察银行贷款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着重关注交叉项系数β3,若(1)式β3显著为正,则说明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企业,在风险投资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中小企业成长越快;若(2)式中β3显著为正,则说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银行业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大企业成长越快。为了考察不同企业规模和有形性下融资渠道对企业成长性的差异性影响,笔者首先以企业资产总计的中位数为标准,将样本分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然后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的中位数为标准,将样本分为抵押品较少的企业和抵押品较多的企业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5。表4中第1、2、5、6列为中小企业样本,3、4、7、8列为大企业样本,第1、3、5、7列仅仅加入核心自变量,第2、4、6、8列在核心自变量的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比较第1、2列与第3、4列,大企业增长性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以及风险投资发展水平不敏感,而中小企业增长性与两者显著相关,比较第5、6列与第7、8列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这说明,融资约束问题主要困扰的是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大企业由于执行较为规范的会计准则,具备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不对称程度小,能够获取充足的外部融资;而中小企业则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抵押品少等面临较为严峻的融资约束,无法获得充足的外部融资。根据第1、2列,外部融资依赖度指标(ExtDep)系数显著为正,风险投资发展程度指标(VCDev)系数不显著,两者交叉项(ExtDep×VCDev)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从事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的中小企业,在风险投资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成长性较快;根据第5、6列,外部融资依赖度指标(ExtDep)系数显著为正,银行业发展程度指标(BankDev)系数不显著,两者交叉项(ExtDep×BankDev)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从事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的企业,在银行业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成长较慢。这说明,对于依赖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业发展程度的提高并不能提高企业的成长性,而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程度的提高则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成长性。作为融资渠道,风险投资相比于银行贷款更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表5按照企业有形性对样本进行区分,比较第1、2、5、6列与第3、4、7、8列,发现抵押品较少的企业的成长性受外部融资依赖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而抵押品较多的企业成长性对上述指标不敏感,这说明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下,受到融资约束困扰的是抵押品较少的企业,因为抵押品是获取包括银行贷款在内的诸多外部融资的前提条件。交叉项的系数进一步支持了表4的结论,从事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的企业,在银行业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成长性较慢,而在风险投资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成长性较快。控制变量的系数也符合理论预期。对于抵押品较少的企业而言,企业规模与成长性不显著,而对于抵押品较多的企业而言,企业规模与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抵押品较少的企业通常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还不具有生产的规模效应,而抵押品较多的企业则通常规模较大,生产的规模效应导致规模越大企业成长性越快。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有形性与成长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形性与成长性不相关,这是因为规模较小的企业通常参加更多的研发创新活动,过多的有形资产占用了企业并不富余资金中的大部分,将不利于企业通过研发创新获取生产进步和企业成长,而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融资约束较松,不存在有形资产与研发创新之间争抢资金资源的现象。上市年限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不显著,且影响的方向不一致,这说明企业成长性与上市年限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对于大企业来说,托宾Q值与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于中小企业该相关关系不显著,这说明股票市场能够及时发现大企业的成长性,并将成长性反映了较高的托宾Q值,而股票市场发现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能力较差,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程度高,且财务指标信息相对不健全,其未来成长盈利无法及时传递给投资者,从而无法转化为更高的托宾Q值。对于抵押品较少的企业而言,破产风险与成长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对于抵押品较多的企业,该关系不显著,这说明抵押品较少的企业由于无法获取充足的外部融资支持,成长性的下降能够通过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恶化迅速地传导而导致企业破产风险上升,而抵押品较多的企业由于能够获取更多的外部融资,成长性的下降并不必然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从而破产风险上升。税盾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显著为负,这说明快速成长中的企业对通过调整融资结构获取税收优惠的动机不强烈,而成长性较低的企业才有更强的动机获取税收的优惠。企业能否获取风险投资与企业规模(Asset)不相关,而与企业有形性具有显著为负的相关性,从表7中可以看出,企业能否获取银行贷款则显著地正相关于企业规模和企业有形性。这说明,作为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方式,银行贷款更倾向于规模较大以及抵押品较多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具有更稳定的经营活动和未来现金流,具有获取外部融资充足的抵押品,因此规模大、抵押品多的企业能够获取充足的银行贷款融资;而规模小、抵押品少的企业,由于无法提供充足的抵押品、未来现金流不稳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较难获取充足的银行贷款融资。风险投资作为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另一种方式,对企业规模不敏感,对企业抵押品同样也不敏感,但由于抵押品较少的企业不能获取足够的银行贷款融资而转向风险投资,导致抵押品较少的企业反而风险投资获取较多。从影响企业获取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看,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上对于风险投资及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差异的讨论。因为风险投资多以股权投资形式存在,而银行贷款则主要形成公司负债,因此风险投资更加倾向于风险高、收益也高的中小企业,而银行贷款倾向于风险低收益低的大企业;银行贷款专业化程度低,主要通过监控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确保贷款收益,而风险投资专业化程度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和经营管理中,因此银行贷款大多以抵押品为首要条件,通过控制企业提供给银行的抵押品来确保银行贷款收益,而风险投资则大多不需要企业提供抵押品,通过参与企业战略制定和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确保投资收益[15]。为了检验上述结论的稳健性,笔者进行了稳健性检验③:首先,将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由资产总计(Asset)替换为营业收入(Income),将盈利性指标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替换为总资产回报率(ROA),将托宾Q值由市场价值占资产总额与无形资产净值之差的比重(Qd)替换为市场价值与期末总资产之比(Qc),将企业上市年数(Age)替换为企业成立年数(Age2),进行回归分析;其次,考虑到内生性问题,笔者将所有财务指标滞后一期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指标之间关系与笔者研究结论没有实质性差异,支持了之前得出的结论。
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政策建议
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万家,比2007年增长了49.4%,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同时,中小企业也贡献了58.5%的GDP,68.3%的外贸出口额,52.2%的税收和80%的就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快速稳定成长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带来深刻的启示。
1.要积极支持非银行金融体系的发展,形成银行贷款与风险投资相互补充的中小企业融资格局。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普遍存在,这与我国以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不无关系。由于银行贷款本身具有的依赖抵押品、专业化程度低以及债务融资的特点,银行体系的发展不会改变银行贷款倾向于规模大、抵押品多的企业的特征。尽管政府一再出台干预型政策,但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而包含风险投资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具有不依赖抵押品、专业化程度高、股权融资为主等特点,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特别是对一些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作用更优。因此,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应当更加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体系,建立一个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2.提高风险投资的收益,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风险项目。
由于缺少投资渠道,很多社会资金流入了回报较高的“地下钱庄”,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给社会稳定埋下隐患。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和回报,可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有效解决社会资金的投资需求。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必须明晰企业产权、确定股权比例,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这必然会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风险投资公司为了提高投资收益,往往会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研究,向企业提供专业的财务、营销咨询,帮助企业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的经营方式,不断给企业输入新信息,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这种主动参与经营的投资方式,使得由风险投资支持发展起来的企业,成长远快于使用银行贷款的公司。因此,扶持风险投资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对于中小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收益因素仍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04—2008年近三分之二的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发生亏损。因此,政府应当把重点放在研究制定收益改善型的政策措施上来,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出台新的免税、退税、税收扣除、加速折旧等激励政策,给予风险投资公司利益让渡。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解决好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长时间排队不能及早上市的问题,降低风险投资的隐形成本。众所周知,美国纳斯达克是与众多创新型小企业一同成长起来的资本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创新型小企业最向往的上市场所。我国很多优质的中小企业,由于在国内上市难,不远万里跑到美国上市。与纳斯达克相比较,我国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还存在大量的制度性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这也为今后的改革提供了空间和方向。
3.提高政府效率,优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金融投资人才配置;培养;流通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数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逐步推进三大区域一体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京津冀在金融投资方面发展较为滞后。金融投资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发展,拥有人才优势才拥有竞争发展优势,因此分析京津冀金融投资人才配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京津冀金融投资行业分析
2015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为三地的定位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三地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同时三地自身金融业的发展也必须在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按照战略部署,北京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金融市场环境;天津以不断增强对金融机构总部的吸引能力,疏解北京地区过剩的金融资源,同时鼓励本地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带动河北地区金融发展为重点;河北省金融业相对落后,需要大力扶持。北京市已经形成商业银行为主导,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协同发展的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近19.7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1.5万人,法人机构115个,营业网点4,603个。证券机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市场活跃度显著提高。辖内法人证券公司18家,较上年减少1家。全年实现净利润326.8亿元,同比增长142.1%。期货公司稳步发展,成交规模大幅增长。北京地区期货公司20家,与上年持平,年末总资产619亿元,同比增长1%。保险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共有保险总公司45家,保险分公司97家,原保险保费收入1,403.9亿元,同比增长16.3%。天津市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指导,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近4.5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4万人,法人机构39个,营业网点3,039个。证券行业发展迅速,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1家,基金公司1家,期货公司6家,为国内股票筹资129.4亿元,债券筹资1,596.7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1,556.9亿元,同比增长13.6%,保险从业人员6.36万人,同比增长27.9%,服务社会和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河北省金融投资业以总量稳定、结构优化为方针,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近5.9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7.1万人,增加5,300余人,法人机构240个,营业网点11,446个。证券机构数量增加,经营效益成倍提升。共有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17家,证券营业部219家。2015年,投资者账户数量继续增加。证券账户数728.6万户,同比增长48.3%。期货机构经营略有好转,但未来发展依然面临挑战。共有法人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36家,交割库33家。期货营业部全年营业收入和手续费收入分别为9,514.5万元和7,934.5万元,七成期货营业部亏损,净亏744.7万元。保险分支机构数量增加,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共有法人保险公司1家,省级分公司61家,分支机构4,501家,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63.1亿元,同比增长24.8%。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金融投资行业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别达到了0.30和0.12,三地金融投资行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这主要是京津冀三地金融投资结构不同所致。京津作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政策支持金融力度较大,金融产品种类丰富,价格优惠,行业发展迅速;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河北省,资金成本相对较高,金融发展相对缓慢。
二、金融人才的经济效率分析
金融人才的经济效率影响着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状况。总的来说,京津冀三地金融人才表现为参差不齐,北京占据首都优势,金融人才聚集力强,高层次技能人才、海归人才等资源丰富,天津有待进一步提升,河北较为欠缺。
(一)三地金融投资从业人员规模情况。从表1可以看到,三地金融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近5年北京的就业人员数量年增长率分别为20%、14%、4%、10%,天津年增长率分别为11%、1%、3%、10%,河北为-2%、3%、4%、8%。数据表明,北京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较快。北京具有首都优势,作为金融改革的决策中心,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总部,拥有大量高层次金融投资人才。近年来,天津金融从业人员增长速度与北京的差距逐渐缩小,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滨海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体系为金融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得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层次都得到了提升。河北省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在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表1)
(二)三地金融投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从表2可以看到,三地的金融从业人员收入情况,北京平均工资是天津的2倍,是河北的3倍。北京较高的工资对金融投资人才形成很大的吸引力,促使河北和天津的金融人才不断流向北京。近年来,天津经济发展良好,滨海新区、自贸区等各种政策对金融投资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促进了河北的金融投资人才流向天津。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省份,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但与北京和天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表2)
(三)三地金融投资从业人员人均GDP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三地金融业人均GDP情况,进一步对比表1和表2的数据不难发现,北京的从业人员虽然数量较多,但人均GDP较少,也就是说,北京金融业的人员成本较高,但没有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已经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特点。天津虽然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少,但人均GDP较高,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点。河北由于自身的金融业不发达,人均GDP最低,在一体化进程中有待于通过人才流动等机制促进其发展。(表3)
三、金融人才的配置问题分析
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的是疏解北京过剩金融资源、增强天津对金融机构总部的吸引能力、带动河北经济发展,但现实运营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人才结构问题。第一,天津金融专业毕业生数量太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需求。河北的金融专业毕业生人数虽然不少,但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与北京39.14万金融投资从业人员相比,河北和天津的人数差距太大,这也侧面反映了当地金融企业与金融业发展不足问题;第二,河北和天津的金融业高层次人才不足。统计数据表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比例不高,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等从业资格证的金融人才较少,精通国际金融投资业务和法规的人才不足,高层次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不足。
(二)人才流动问题。三地人才流动问题的根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社会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各地应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人才布局,既有适合基层临柜、销售岗位工作的通识人才,也有高端技能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但是,三地现存的金融政策不同,使得北京或天津的金融企业向河北发展中遇到了政策的限制。同时,与金融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比如户籍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的人才流动。京津现有户籍制度,促进了高层次人才落户,不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落户,因此表现出高层次人才流向京津,低层次人才流向河北。
(三)人才职业技能和素养的提升问题。京津冀三地缺少系统化的金融投资人才职业技能和素养交流平台。随着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的发展方向的出现,金融投资行业内为数不少的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知识更新能力,其专业素养、工作方法可能无法适应当前金融业的瞬息万变,可能会面临结构性失业或高能低就的就业矛盾。通过人才职业技能和素养的交流,可以获取最新的职业技能信息,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三地人才交流的规模、数量和影响力存在着严重不足,迫切需要搭建更多金融投资人才交流平台。
四、金融人才培养及流动建议
在京津冀金融投资行业迅速发展和人才供给不断变动的背景下,三地需要在人才结构调整、培养和流动等方面做出战略调整。
(一)调整区域间人才结构。为了保证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合理流动,河北应提高自身的人才吸引力,通过配套政策的辅助,引导高层次人才流入。第一,政府可以借鉴北上广深的具体做法,出台人才战略。完善户籍、住房、医疗制度,为金融人才就业和落户提供便利化服务,降低高层次人才流失的风险;第二,完善人才市场的信息机制,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投资行业引进人才的专项计划,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引进低端技能型、高端复合型等不同层次金融人才。
(二)促进金融投资人才协同培养。京津冀金融投资人才配置的关键是供给与需求相匹配问题。三地可以通过高等院校、金融企业和监管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三地高等院校间通过交流合作促进金融类专业建设。可以通过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论坛、研讨会、科研立项等形式加强交流,提升河北教育资源,为京津冀充足的金融人才供给提供保障。三地金融企业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本地轮岗、异地挂职、横向交流等形式促进员工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培训机构也发挥着很大作用,鼓励其跨区域经营,为京津冀金融发展提供所需的各层次专业化人才。
(三)促进有序的人才流动。要解决人才流动问题,必须解决政策壁垒问题。第一,建立专门的京津冀金融协同监管机构,在机构、人员、职能等方面行使协同监管职能;第二,建立专门的京津冀金融协同服务机构,解决三地人才流通相关的就业、医疗、户籍、住房等问题;第三,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应该摒弃过去的粗放的发展范式。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不是把已经淘汰的、落后的东西搬到河北和天津,而是通过合理规划落实人才配置问题,真正做到三地金融业协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任亮.京津冀一体化下金融合作初探[D].兰州大学,2015.
[2]张清正.中国金融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3.
关键词:信改商;农村;金融服务;服务保障;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30日
一、“信改商”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一是使民营资本获得进入农村金融领域的机会。民营资本对于发展农村金融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为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更为可靠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使民营资本在农村金融行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实现利率市场化,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实现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使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国际接轨,从而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三是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允许不同的机构开展相同的业务,并且不断地开发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使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实力,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四是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政府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发挥着指导与调控的作用,政府应当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为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政策支持。使村民在进行各类不同贷款时,能够得到更具有保障的服务。
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
一是合理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改革,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在某些地区,政府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断地建立多家金融机构,并且大力改革,但结果适得其反,金融行业的发展并未能够满足农村贷款的需求,而农村人民也未能从中获益,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改革必须适度;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组成成分。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多家大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但由于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服务性质、业务种类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更多需求,因此,必须建立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人民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三是合理制定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政府应当制定更为具体的农村金融行业发展政策,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地参与到三农事业发展中去,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培养新型农村商业性金融主体。我国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当地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准许更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并且要通过金融监督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保障其金融行业的操作规范,提高对农村人民的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实现资金向农村流动
一是引导城市金融机构投资农村信贷。城市金融机构投资农村信贷,将会为农村金融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改善农村信贷管理机制。不同地区应当因地制宜,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改善农村信贷管理机制,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将更多资金用于促进农村发展;三是充分发挥银行机构的职能。银行在农村金融行业发展中,发挥着提供经济保障的作用,国家以更为有力的政策,鼓励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满足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四、丰富农村金融产品
一是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类型。农村金融产品应当根据当地需求,丰富信贷服务方式,并且引进更为可靠的保险业务。同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相关周边业务,为农村人民提供更多的信贷选择;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农村经济发展对于资金需求量较大,农村金融机构所面对的业务较多,因此必须要通过建设自动化服务系统等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并做好金融风险控制工作,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五、实现相关制度和创新
一是采取相应政策激励银行机构。政府可以发挥其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为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金融行业的投资;二是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立更为可信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加快金融资金在农村经济中的流转速度,解决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为三农贷款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三是建立健全保险制度。要使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更具有保障,就必须建立健全农村保险制度,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赔偿额度,向农村大幅度推广保险业务,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为农村经济进步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六、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监管力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行业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不同的农村金融机构逐渐地进入市场,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必须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监管力度,从而使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能够保持良性竞争,并且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开发更为丰富的农村金融业务,以此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金融行业风险的控制力度,避免风险发生,保证农村金融行业的安全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一)德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德国是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的最典型代表,与之类似的还有瑞士等一些国家。在这种混也经营的模式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业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银行可以为社会提供非常全面的金融服务,如证券发行与承销、存贷款业务、外汇结算、抵押担保、金融租赁等。混业经营的风险点就在于利益冲突、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监管上的难度。
(二)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跟德国一样也是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1929年的以后的大萧条改变了这一格局,股票市场的狂泻,投资银行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美国政府认为这样的风险应该从传统的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于是,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尔格法案》规定了投资银行要传统的商业银行分离,自此,美国进入了分业经营的时代。“大萧条”过后,美国经济平稳运行了几十年的时间,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法案》,为美国后来的混业经营打下了法律基础。在那之后,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再度融合,逐步演变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金融服务银行,为金融市场提供一条龙的金融服务,直至今天。
(三)日本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严格意义来讲,日本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也是沿着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大方向变革,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不同的是,在日本,投资银行业务主要由金融类证券公司来进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学习了美国的经验,对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做了严格的划分,投资银行业务主要由金融类证券公司操作。
从结果看,无论是德国投资银行市场发展所经历的长期混业经营的模式,还是美国和日本的“混业-分业-混业”的经营模式,目前现资银行运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混业发展”的模式是由市场证明效率较高的运营模式,既可以兼顾分业经营的银行体制的安全和稳定,又可以兼顾混业经营的高效益的优点,这一分析也给予了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一些启示和参考。
二、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直接从法律上决定了我国投资银行的基本运营模式,就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及监管经验来看,这种做法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2008年爆发的次债危机,更是引发了人们对目前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更深入的探讨。
三、投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繁荣的资本市场为现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投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前进。
(一)优化资源配置
投资银行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发行与承销,投资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从政府财政角度,国债和政府债的发行使得国家财政的职能得到显现,政府通过发行或回购债券有效的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从社会资源角度,投资银行所提供的各项融资服务,企业IPO等可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为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为有需要的企业,特别是亟待获得成长机会的企业,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私下募集资金,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达到社会资源的最大发挥。
(二)价格发现和资产定价
在投资银行进行发行与承销业务的同时,也发挥了其价格发现和资产定价的作用。在金融市场,个人是无法利用复杂的金融工具等对市场上即将上市或已经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进行定价和分析的,投资银行在人力物力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专业开发研究能力,可以协助社会和相关的投资者对标的物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帮助投资者对投资标的物定价。
(三)促进金融创新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愈来愈发达,市场对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当企业出现闲置现金的时候就将寻求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各种类型的投资机构寻求的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投资,超级富豪的私人财富管理的要求等等,均给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动力。
四、我国投行业与国外投行业发展的差距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快速繁荣的大背景下,证券市场的规模逐渐增大,我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逐渐增强。但是,受到我国政策,法律,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投资银行业跟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一)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能力仍需提高
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晚上,目前在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中违法犯罪,违规操作的事情依然频繁发生,且监管难度较大。例如:在一级市场方面,投资银行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经常夸大实际情况或对承销企业的情况进行虚假说明。较早前爆出的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管获得非法所得案件,也反映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投资银行规模较小
在我国,大部分的投资银行属于大型券商的某个业务部门,有小部分商业银行参与。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证券公司规模较国外知名金融机构相比均不大,整个行业的规模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更大规模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控股集团,我国的证券公司在抵御风险的能力上明显不足。
(三)我国投资银行经营范围较小,金融创新的能力较弱
从国外投资银行的情况来看,投资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证券的发行与承销,金融租赁业务,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业务,以及与此业务过程相关的金融咨询业务等。我们依旧以金融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如果将金融行业作为一个金字塔的话,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应该是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的,市场的知名度高,口碑好,专业强,拥有大量的优质客户是这类投行的特点。
(四)投资银行相关从业人才较为匮乏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为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金融从业人员的经验和积累远远不够,投资银行作为高端的金融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国际知名投行背后均有一批强大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银行家们支撑,在我国,高端人才依旧非常匮乏,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只有优秀的人才与高速发展的投资银行业相匹配,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否则,人才匮乏将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五、我国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适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的投资银行本身就肩负着协助国家政策调控重要工具的重任,帮助国有企业的股份改革,就成了当时投资银行的首要任务。
在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方面,投资银行应该发挥资金媒介的作用,使得社会限制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加速管理不善,经营不善的企业加速淘汰,推进行业内,行业间的优胜劣汰,使得产业中经营更好的企业更快速的发展,通过并购和重组,产生规模经济,完成正常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我国投资银行的高端金融服务功能也仅仅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国际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业务已经由我们前面提到的“传统型”服务发展到目前的高端金融服务,投资银行已经渗透到金融行为的每一个环节。投资银行也有了金融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开发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获得传统业务外的超额收入。但是在我国,类似金融顾问,资产管理等创新投资银行业务虽然也有很多投资银行做了尝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能力受限,目标市场较小等众多原因,我国的投行对于此类创新业务还仅仅处于“试水”阶段,这样的能力和发展的缺乏导致我国投资银行难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也让我国的实体企业在与国外投行进行交易和合作的过程中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合理的运用投行提供的金融工具。
(一)巩固投资银行传统功能地位,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为企业集团提供融资服务是投资银行发展的根本,未来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和功能定位应该依旧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金渠道和经营环境为中心,完成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应该利用法律及相关法规严格控制“圈钱”,不真实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避免传统的融资功能形成异化,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形成负面效果。
(二)加速发展并购重组,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服务
我国未来经济结构的转化需要投资银行的更多参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均要求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众多行为需要投资银行的协助参与,如企业的资本金不足,负责的债务重组等问题。在这一过程如果没有投资银行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协助企业或产业完成重组或整合,将大大影响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率。未来,我国的投资银行应该更多的发挥企业并购,重组,破产,等过个金融环节的服务,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投资银行金融媒介的作用。
(三)重视金融创新,为金融活动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 我国学术界对P2P行业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我国P2P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我国P2P的主要模式与现状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与监管建议 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P2P网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P2P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假新闻问题研究述评 我国p2p网络小额借贷的现状研究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锅庄舞研究现状综述 基于P2P平台的大学生网贷现状与防范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现状 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风险与监管措施研究 P2P网贷研究现状与困境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论我国P2P借贷平台的监管问题研究 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的问题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税务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Lee, E., and B.Lee.2009.Herding behavior in online P2P lend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11.
[5]Meyer, T.2007.Online P2P lending nibbles at banks' loan business,research report.Deutsche Bank Research From http://dbresearch.ru/PROD/DBR_INTERNET_
DE-PROD/PROD0000000000213372.PDF.
[6]Zott, C., and A.Raphael.2010.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Long Range Planning, 43.
[7]业业.我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规制探究[J].法制博览,2016,(8).
[8]邓恩.互联网金融品牌形象传播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0).
[9]冯果,蒋莎莎.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异化及其监管[J].法商研究,2013,(5).
[10]姜旭朝,丁昌锋.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8).
[11]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
[12]刘新海,丁伟.大数据征信应用与启示――以美国互联网金融公司ZestFinance为例[J].清华金融评论,2014,(10).
[13]陆岷峰,李琴.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发展目标模式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14]陆岷峰,李琴.关于我国P2P网络接待平台愿景的思考[J].海南金融,2015,(6).
[15]罗洋,王艳,许可.微型金融的新趋势:P2P在线贷款模式[J].黑龙江金融,2009,(9).
[16]吕雯.区块链技术对P2P网贷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信用卡,2016,(8).
[17]钱瑾.P2P平台风险准备金的法律问题研究[J].西南金融,2016,(8).
[18]吴文嫔,张启飞.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刑法规制的路径选择[J].中国检察官,2015,(6).
[19]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0]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
[21]叶文辉.大数据征信机构的运作模式及监管对策――以阿里巴巴芝麻信用为例[J].国际金融,2015,(8).
[22]叶中行.互联网金融中的大数据应用[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5,(6).
[23]张斌.我国P2P网络贷款的税务法律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4]张欣.中国P2P小额信贷中介服务行业法律监管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11).
[25]周鹏.P2P的本质、发展状况与监管探讨[J].银行家,2013,(10).
[26]周永林.区块链金融:若隐若现的新金融蓝图[J].金融电子化,2016,(1).
Academic Research on P2P Industry in China: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Li Xinyang1 Zhou Yubo2 Xing Enquan1
(1.School of Software and Microelectronic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2.China State Finance Magazine,Beijing 100036)
关键词:新常态;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把控
一、研究背景
十后,我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开始推出并发展经济新常态,转型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经济适应发展需求,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在线支付、理财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每个细节,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经济形势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成为投资者参与金融生活的重要渠道,其投资方式和风险把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现状。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我国也将采取不同于以往三十年的发展方式,提供一个更健全更包容更有活力的金融体系。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通过财富效应的牵引力,调动了居民投身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既增加居民收入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短短几年,互联网金融规模达到十万亿级别,P2P公司数以千计。互联网金融逐步成长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也带来了金融行业的规则变化,金融环境的改变也需要新的投资理念和监管制度出台。2.意义。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风险把控。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基础取得巨大进步,在发展过程中,传统金融行业逐步固化,创新活力不足,则无法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要求。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一方面是对市场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挑战。通过这种倒逼传统金融行业的创新,进一步促进利率市场化,为现阶段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动力。一个新行业的产生必然带来规则的变化,随着行业发展推进,互联网金融带来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系统风险,如何在规避这些风险的同时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式
借鉴经济分析的手段并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从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行业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入手,将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特性联合,动态地分析互联网金融未来的投资价值判断、投资方式选择、投资风险把控和完善监管体系。1.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十足,两年内规模突破十亿。2015年网贷总量超过两千亿,第三方支付规模增长超过50%。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就是我国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写照:一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的渠道对接,促进了金融行业整体改革;二是采用的营销方式更加便捷有效,产品特制不断提升,针对性较强;三是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效率低下,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更好地监管和调控金融行业。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金融行业的补充,更是一种变革,带动的不仅仅是产品变化,更是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的彻底转变。这种转变一旦配合好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会为市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2.互联网金融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方式,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包括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网络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当前商业银行普遍推广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也属于此类范畴。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渠道很多,借助于各个网络终端,能够及时有效地参与实施。但是随着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所能够投放的渠道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集中。直到是擦痕能够选择了部分风险小且操作效率高的方式。3.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整体操作包括互联网金融支付、互联网金融销售、互联网金融征信、互联网数据分析和保护。这其中涉及到的风险包括投资风险、用户数据保护、技术风险等。互联网金融依托于网络平台,通过简短的文字图片等向用户展示产品特征,存在理解差异和过度包装等风险。网络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稳定技术因素,如对于如何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泄漏,如何合理利用投资者信息等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有道德因素。整个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所包含的范围很多,超越传统金融行业业务上的制约,还包括要有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更安全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样的也需要更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和引导行业发展。
三、发展建议
目前,经济发展能够显出不同以往的特征,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成为关注的焦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增值服务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效果日益明显。普通居民收入增加有了更好的选择方式,中小企业融资也有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渠道,有助于整体经济发展和稳定。与新常态能够相适应,金融行业原有的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盈利以较高的利差收入为主转变为以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为主。1.投资价值判断。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发展活力,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带动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下,给用户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这个行业没有完全成熟的前提下,应该审慎投资,判断好投资价值,避免被高收益吸引,以免风险超过自己的承受。互联网产品的丰富性要求投资者需要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投资者应适时提高自身的金融知识,提升投资水平,选择合适的产品,利用正规的渠道。2.投资方式选择。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和大数据分析,将传统的金融行业产品结合用户特征进一步加工改造,形成有针对性的产品并定向投放。所采用的渠道虽然是网络平台,但是从网页到专属APP,从线上到线下,能操作的方式很多,需要投资者关注投资方式安全程度的高低。所以在投资者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过程前,应该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投放渠道的建设和监管,给予投资者更多健康的选择,避免非法传播诱导投资者所带来的恶果。3.投资风险把控。互联网金融参与的途径很多,产品数量也很多,自然伴随着互联网所原有的舆论导向、过度包装、信息不完全对称等弊端,对于采纳的产品种类、数额大小、时间长短等因素投资者也要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为。投资者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过程中,仍要坚持理解金融的本质,理解投资消费的规范,理解财富增值的速度。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把控不同于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所面临的问题和不确定性更大,一方面依赖于政府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依在于投资者谨慎的态度,两者互补互惠。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互联网金融成为造福一方的工具。4.完善监管体系。面对未来,为了实现互联网金融长久稳定的发展,最大限度规避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稳定,国家层面应该尽快设立监管标准,积极迎接新的模式。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接纳大数据监管的混业挑战,促进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应用,建立信息整合平台,完善监督审查制度,确保互联网金融安全可靠地发展。随着发展进一步推进,多领域协调的、统一的监管政策必将出现。行业发展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也需要一个规范的市场来约束行业发展,来引导行业竞争。
四、结语
随着国家逐步将经济新常态作为发展基调,互联网金融发展必然会为适应新常态做出调整,这种开放的、个性化的投资价值会进一步被挖掘,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契机,迎着改革的春风,必将迎来硕果满园。同样的随着各类支付手段不断拓新,市场投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愿意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也必将越来越多。当行业越发规范,信息逐渐透明,互联网金融也必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最有力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建伟,赵春华,陈爱杰.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M].山东:财经,2014:2-3.
[2]李晓丽.电子商务效率一般性总结及其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3-5.
[3]苏竟翔.互联网金融与经济新常态[N].北京:农村金融时报,2014:6-7.
关键词:P2P;行业现状;产品创新
一、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的快速融合,P2P行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进入爆发性增长期。经过近8年的发展,P2P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一员,其成长和发展速度另人惊叹。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5月,线上P2P平台交易量达2 346.63亿元,约为去年同期的4倍。预计到2015年年底,线上交易量将达人民币8 000亿元,加上线下业务,总体规模将突破万亿级别。
目前,国内的P2P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纵观市场上一些比较主流的平台,无论是资产来源、风险保障措施,还是产品种类都表现出较强的同质性。大多数平台业务集中在小额信用贷款以及个人抵押贷款业务上,而个人主要抵押物又多以汽车和房产为主,同质化严重。P2P突破同质化的关键是市场细分,目前在资产端有很多细分的领域,有的P2P平台只做融资租赁,有的只做大宗商品,整个P2P行业已经开始呈现细分趋势。未来P2P行业将会朝着越来越细分化的方向发展。钟勇(2014)提到利用互联网金融同传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业务结合,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品牌优势,争取网络理财平台的低成本资金,同时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争取网络贷款平台上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许斌(2013)则从更大的范围,对资产收益权的法律性质以及可转让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其中隐含的各种法律风险,并给出实施建议,对在合法合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因此,本文在分析了P2P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P2P行业竞争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研究了该行业的创新机遇与逻辑,提出了相应建议。
二、 国内P2P行业发展与竞争现状
1. 国内P2P行业现状。从2014年开始,P2P行业便进入飞速发展期,截至2015年7月底,我国P2P线上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上升至2 136家,累计问题平台达到895家,正常运营平台和问题平台数量均出现了大幅增长。
从交易量来看,2015年1月~7月,我国线上P2P平台累计交易量达到3 831亿元。如果按此趋势,预计全年交易将达到5 000亿元。2015年上半年,国内交易量居前四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累计交易量占据全国的81%,远远高于其后的省市。其中,广东省以1 023亿元的交易量位居首位;北京紧随其后,上半年交易量达667.23亿元。进入2015年以来,北京市P2P行业发展较快,该地区的平台问题事件发生率较低,备受资本青睐,交易规模显著增长,月均复合增长率达19.41%,高于广东省的增长率11.51%。
从平台收益率来看,2015年上半年,P2P平台的总体平均收益率为14.78%,上半年的平均利率从1月的最高峰便不断处于下降通道。截至2015年6月底,平台平均收益率为14.17%。考虑到2015年央行进行了多次降准降息,形成了一个较为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以及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将一直不变,P2P的总体综合收益率还将会进一步下降。2015年上半年,主流P2P平台综合收益率区间为15%~20%,数量占比达33%,40%及以上收益率的平台数量占比为3%,综合收益率在15%以下的平台数量占比为33%。高息平台的数量比例持续降低,15%~20%区间的主流收益率优势不断扩大,15%以下综合收益率的平台占比增速较快。
从平台借款期限来看,2015年上半年全行业的平均借款周期为6.74个月。从2015年上半年的走势上看,借款平均期限基本上在6.6个月到7个月的区间内波动,走势平稳。2015年上半年,借款期限在1到3个月区间的平台数量占比达52%,可见民间借贷的短期特性尚未改变,但这一比例相对于去年有所减少。平台的借款目前还是以短期借款为主,由于借款人无法承担长时间的高利率和投资人对高流动性标的偏好的双重原因,P2P产品同传统金融机构较长期限的贷款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借款期限在12个月及以上的平台占比为2%,较去年有所上升,这些平台多是一些实力背景较强的平台,借款标的金额一般较大、借款期限较长。
从投资人与借款人结构来看,进入2015年以来,由于各家平台加大了宣传力度,P2P行业的人气大幅增长。至2015年7月,单月活跃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上升至179.31万人和44.13万人。P2P理财的影响力正逐步加大,但相对于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的用户数来说,P2P的用户数量仍然较少。2015年上半年,P2P人均投资金额和人均借款金额分别达13.76万元和28.30万元。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可以发现2015年单月单个平台,投资金额小于1万的人数最多,占比65.56%,1万~10万之间占比27.68%,100万以上为0.36%,主要投向红岭创投、陆金所。从借款人角度来看,2015年上半年,单月单个平台借款金额介于0万~10万的借款人最多,占比高达84.11%;其次为10万~100万之间,借款人数占比高达13.59%;100万~1 000万与1 000万以上的借款人数占比分别为2.1%和0.2%。综上可以看出,P2P仍然以小额投融资为主,本质仍然服务于广大的草根阶级。
2. 平台竞争状况。P2P的蓬勃发展给了资本更多的空间,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2015年以来,在新平台不断上线的同时,各路民间、国有、甚至外资资本也加快了布局P2P行业的步伐。风投、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银行、国企等等公司投资、参股、控股P2P平台的消息不断。但平台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问题平台也在不断涌现,导致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增长速度有所减缓。随着P2P发展的逐渐成熟,运营模式和市场培育的逐渐完善,P2P行业将迎来大洗牌。监管趋势的逐渐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将会逐渐提高,具有资本实力和风控能力的平台将得以存活。国资、银行、资本、上市公司及大型集团不断涌入,产品单一、缺少资金支持和风控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将被迫退出舞台。从目前的行业竞争现状,以及参考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监管明确之后,平台间兼并重组情形将会大规模发生,而同质化严重的平台、缺乏创新的平台将会被淘汰出局。
3. P2P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信用环境、风控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各路资本进入带来的资源聚合效应,P2P行业发展呈现三个方向的趋势。
特征一:终端移动化。伴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各平台纷纷布局移动金融,P2P行业也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操作具有以下优势:透明度更强、较强的用户粘性、操作更便捷。这使得投资人碎片化投资更加方便,并能够降低中间成本,提高信审批效率等。一些平台创立之初就将主战场定位在移动端,2015年,资本明显倾向于这些率先布局移动端的平台。另外,传统的PC端平台,包括陆金所、积木盒子、有利网等等都在积极布局移动端。移动金融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随着各P2P平台纷纷布局移动金融,P2P将更加移动互联网化。
特征二:市场细分化。目前,大部分P2P平台业务都集中在小额信用贷款以及个人抵押贷款业务上,而个人主要抵押物又多以汽车和房产为主。可以说无论是资产的来源、风险保障的措施,还是产品种类上,都表现出较强的同质性。P2P突破同质化的关键就是细分化。在资产端,整个P2P行业已经开始细分,有的P2P平台只做融资租赁,有的只做大宗商品。一些新平台主动进行细分市场,并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区域。一方面,许多P2P平台都希望能够做闭环,这就需要在非常专业的领域里运作,同时,该领域还需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从风险角度来说,P2P平台要慢慢做出自己的特色,在某一行业进行深耕,做到一定深度之后,可以解决平台面临负债风险的问题,使整个风险层面更加可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学生分期贷款、车贷、票据理财等领域。未将来随着行业门槛提高,较小的平台更要注重细分化,实现差异化经营,努力创新产品,获得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
特征三:征信多元化。国内的P2P平台,由于征信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信用风险,不少平台都采用了线上和线下双向组合(即O2O模式)来积累基础数据,建立交叉征信,以求走向正规化。利用大数据征信,可以预防坏账出现,降低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等。互联网、云计算等专业信息化的发展为大数据征信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和有利的技术保证。征信渠道多样化,征信数据综合化,大数据金融的意识正在觉醒。未来,随着征信技术和云计算等专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P2P的征信渠道将更加多样化,通过社交媒体、电商交易平台、搜索平台等渠道和数据,建立自身的数据化风控模型,完善企业内部征信体系,甚至可以向专业征信机构转型。
三、 P2P产品创新机遇、逻辑与建议
1. P2P产品创新机遇。
机遇一:宏观环境提供创新基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传统行业低迷,这便需要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核心的IT产业,正在加快与三农改革、城镇化、经济结构转型、一带一路的国家经济战略的融合,未来将催生出更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的支持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掀起了“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国家层面鼓励地方上设立创业基金,创新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营造创新创业便利条件,以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支持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这些宏观环境为P2P行业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
机遇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比如金融机构主体单一;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不协调,对银行过分依赖的间接融资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还有待推进。这些问题导致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同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金融改革成为重要课题。2015年,国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推进金融改革: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开展股权众筹试点,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等等。在国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P2P的快速发展,拓宽了民众投资渠道,强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丰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层次有重要意义。
2. P2P产品创新逻辑。
P2P产品创新包含了三方面的逻辑:
首先,互联网金融平台生产资产的门槛和条件将会逐步提高。通常来讲,小微信用贷款只需要依靠信贷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尝试。但是在抵押债权方面,需要专业的评估、处置人员,提高了门槛要求。同时,如果涉及较大的抵押债权,还需要增加专业的信用评级人员。
其次,伴随着资产门槛和条件的提高,对金融产品研发、风险控制、渠道拓展的专业需求提高。在传统金融机构中的保险理财、融资租赁、承兑汇票等资产,需要有专业的金融人才,还需要有良好的机构合作资源,才能获取和销售这些资产。这样的条件,就要求P2P平台必须提高和强化机构合作,同时引进专业人才。
另外,面临流动性压力的传统金融机构存在资产杠杆化动机,导致大量金融资产流向P2P,很多金融机构都有较强烈的资产出表动机。监管层对资本金、存贷比、风险资产比率等硬性指标都有要求,但传统的交易方式渠道有限,大量问题资产难以及时有效处置,P2P平台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寻找相应处置资产,成为盘活存量金融资产的通道。
3. P2P产品创新建议。P2P在中国已经诞生9个年头,从最初的个人对个人模式,到这个衍生出P2B、P2A、P2C等模式,单一平台采用一种模式的情况已经不多,后期平台间竞争加剧,需要不断创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认可度。产品创新建议有:
建议一:细分产品线方面。随着P2P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客户对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现有平台公司要细分产品线,围绕投资标的、期限、风险、收益、门槛等方面不断细化,使得投资标的多样化、期限多样化、风险多样化、收益多样化,满足不同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
建议二:个人信用贷款方面。个人信用贷款在P2P行业中,属于比较成熟的模式。个人信用贷款的风险较高、收益较高、流动性较低,是P2P的基础产品。在国内征信条件不完善、信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个人信用贷款门槛高,成本高,给P2P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征信环境的改善,个人信用借款的经营成本将逐步降低,贷款规模也会不断提高。细化客户群体,优化个人信用借款的线下审核效率,逐步提高线上直接获取、审核借款人的比重,这一种产品将成为主流。
建议三:担保贷款方面。P2P在担保贷款产品上,主要由三种模式:平台自身开发担保贷款;平台同小贷或者担保公司合作开发满足担保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小贷公司转让担保贷款收益权或债权。评估抵押贷款需要注意三点内容:抵押物的合法性;抵押物的变现能力;第三方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资质。除了对抵押物的评估,如果P2P平台接手的是小贷公司转让的收益权,还需要对每笔借款合同以及相关手续进行详细核对,避免小贷公司恶意转让。采用担保贷款作为产品时,还需要考虑第三方担保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问题,同时要避免平台作为抵押、质押权人涉及的自我担保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担保贷款可以说是比较适合同P2P平台进行对接的资产,其风险适中,收益适中,流动性选择空间大,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完善之前,担保贷款也将是P2P平台比较重要的资产类型。
建议四:货币基金方面。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余额宝即将货币基金引入了互联网金融体系。P2P平台同货币基金存在着合作的空间。近年来快速扩张的P2P平台,拥有了大量的客户群体,也在大量的交易中沉淀了很多资金。通过对接货币基金,P2P平台可以帮助投资者,将存量资金盘活。特别的,由于货币基金风险小,流动性高,收益适中,同P2P平台的传统产品可以进行有效的互补和结合,增加客户黏度,丰富产品层次。
建议五:融资租赁方面。考虑租赁资产和租赁模式的特点,同P2P结合的租赁方式,以直租和售后回租较为适合,而标的则采用工程机械较为合适。通常对接P2P平台,大单融资租赁业务收益率在10%以下,中小单融资租赁业务收益率在8%~17%之间,少数可达20%。中小单资产对接P2P的可能性较大,但租赁业务的期限往往较长,如何同P2P理财人群的需求结合,是该种产品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接P2P平台的融资租赁资产,一般是租金收益权,评估这些资产需要识别融资租赁资产转让的动机,同时对具体的资产进行较公允的风险价值评估。通常来讲,融资租赁公司有风险资产与净资产之比小于10的要求,所以存在转让租金收益权、扩大业务量的需求。加上融资租赁市场规模庞大且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融资租赁公司有旺盛的资产转让需求。但P2P融资的成本对融资租赁资产来说还相对较高,若能解决成本、期限和流动性的问题,融资租赁资产也将是P2P行业产品创新的重要资产来源。
参考文献:
[1] 刘绘.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12).
[2] 郭海凤,陈霄.P2P网贷平台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金融论坛,2015,(2).
[3] 沈建男.基于P2P网贷平台下的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管理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15,(5).
[4] 张春霞,蔡炎宏,刘淳.竞争条件下的P2P网贷平台定价策略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