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基础研究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②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素养,是指一个人平时的修养。从广义讲包括人的道德素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技能等多个方面,我们经常听到的综合素养即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修养的总和。根据不同层面进行划分,又可具体分为诸如政治素养、业务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等多个方面。“核心素养”即是在多个素养中发挥主导力量,起决定作用、最有价值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就语文学科而言,传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书、思”方面的能力,上世纪60年代上海语文教育界提出的“八字宪法”,更是具体细化到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识记、理解和运用。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化,把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课程改革者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其中既有对传统语文素养的继承和守正,更有新的淬炼和提升。
践行新的教育指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教育部相关人士指出“核心素养”这一思想的提出,不能视为新的“概念”或文字游戏,而是要真正意识到这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如果最终落实不到教学一线,指导不了实践,结果很可能就是失败。”
从“知”到“行”过程中,还有“情”和“意”两个重要心理环节需要把握。在心理学理论中,“知”是基础;“情”是关键;“意”是保障;“行”是归宿。“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知”一方面指认知、观念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具体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求老师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价值意义,再谈让学生明确其学习的目的和价值。“思路决定出路”,观念问题得以解决,具体的实践操作就是依葫画瓢,对相模型的事情。对语文学科具体知识而言,要明确让学生具备识字组词的能力,具备正确书写的能力,具备遣词造句的能力,具备顺畅阅读的能力,具备自由写作的能力,让学生达到“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并能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层级,这是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的基础,也是核心素养的必备要素。
“情”即是情感态度。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首先要培养对母语学习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情感越投入越充沛,语文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获得感就明显。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曾撰文指出“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大学语文却是选修课,这是母语教学的失位和悲哀”,其实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语文,在中、高考各科的挤压中何尝不是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其次是启迪学生挖掘文本,激发自己的情感。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情感参与的过程,学生的情感越饱满充沛,就越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杜甫《兵车行》中悲天悯人的苍生情,李煜《虞美人》中痛彻骨髓的亡国情,柳永《雨霖铃》中缠绵悱恻的儿女情,苏轼《定风波》中淡然自适的达观情,鲁迅《呐喊》中振聋发聩的赤子情,贾平凹《秦腔》中浑厚高亢的乡土情……品味文字,体验情感,使学生爱其所该爱,憎其所应憎,颂其所当颂,咒其所必咒,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这不仅是语文课堂本身教学任务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也是必需的。让学生通过情感的品味与体验,养成良好的审美趣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使其正确地分辨美丑善恶,对作品的审美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意”既是指“意志”,又是指“意会”。心理学上认为,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魏晋南北朝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自觉地对文学审美特性、对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进行探讨和追求。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这种“自觉”,既要自我觉醒,更要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提升。同时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练就的,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一代书圣王羲之曾以“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示人以书法练就之法,同时素养练就的过程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阻碍和困难,需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
“意”的另外一个层面指的是“意会”,或者说是 “心领神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从而内化为自己恒定的思想精神和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正是“素养”的练就过程。
一、 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特点”
特点一:发展性。所谓的发展性,就是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感与生长感,核心素养的厘定是因时因地的,核心素养的达成也是日渐沉淀的。
时代感 2014年3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意见》强调了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一个人如何面对复杂的、甚至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思想、方法,来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然,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为还没有出现的社会情景做准备的。换言之,不同的时代,核心素养也应不同,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向来是为了人更好地与时代和社会合拍生活,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一次次课改也就必然出现。因此,每一次课改也就注定只是“当时”的正确。“核心素养”的出现显然也是应运而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生长感 对核心素养的表述,各国或机构也不大一样:美国用“21世纪技能”表述,日本用“能力”表述,世界经合组织OECD用“胜任力”表述,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具备的适应未来社会的素养DNA。就语文而言,儿童一来到这个世界,便进入了语文生活,也就开始了语文素养的沉积,周围人群的话语,与周围人的言语交流一直在发生。进入学校时,儿童便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语文素质。语文核心素养要表达的就是从语文角度来进一步养育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比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发掘汉语言的表现与魅力、涵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与行为等。而一个人的学习、阅历总是不断发生的,因此在某一个阶段形成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日渐丰实,具有不断地生长性。
特点二:统摄性。语文课标,由过去的“双基”,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是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这是一个由“单一”到“丰富”再到“简约”的发展过程。“双基”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更多地基于“工具性目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提及了十多项素养要求,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文素养,另一类是人的基础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指向的应该是“人本性目标”,较语文素养应该更上位、更基石,是语文素养中的DNA。它不是听说读写中的某一项语文能力,但它又非无所不涉,语文核心素养一定是统摄语文素养,指引语文能力形成,从语文的角度实现人的更好发展。
特点三:表现性。任何内容都会有相应的形式感,语文核心素养当然也不例外。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行为表现应是一个人的语言面貌了。适切、准确、得体的语言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社会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做事,更好地生活。语文核心素养较高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就是相应出色的吸收力与表达力。所谓“出色的吸收力”,就是“读得懂”的表现,这里的“读”当然有“听”之本义,听得懂别人的话,读得懂别人的文字;所谓“出色的表达力”,就是“说得好”的表现,说得正确,说得巧妙,说得艺术,结合情景说出比较准确契合的话语,这里的“说”当然有“写”之本义。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读得懂”“说得好”不单单是语文能力层面,更有情意、人格、意蕴层面。如“读(听)得懂”体现出的善解人意的同理心,“说(写)得好”体现出的感情的适切表露,心中有听众(读者)对象的平等心。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活与工作中的交际质量,也就是语文生活的质量。
二、 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认识误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学习活动;活动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理念做出了清晰的解释,明确指出要“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要“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能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同时能够提高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在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发挥自己的语文特长,发展个性化特征。[1]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首先,部分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维与模式深刻的影响,教育理念相对而言较为传统与落后。这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中心与权威的位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经验与意愿来设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而忽视了新时期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忽视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学工作往往缺乏针对性,教学活动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其次,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决定了高中时期的师生双方都会面临异常紧张的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的层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活动均没有正确的认知,只是将目光与焦点聚焦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上。课堂教学工作以机械化的训练与反复的知识讲解为主,没有多余的精力设计与参与学习活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了阻碍语文学习活动有效实施与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语文学习活动的内涵与意义
语文学习活动具有两大值得关注的要点,一是“学习”,二是“活动”。“学习”这一要点将语文学习活动与常规性的语文活动区分开来,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活动”这一要点则表明了语文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活动性,是不同于单一的知识讲解式的学习的。简单来说,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所进行的以获取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能力为目的,通过听、说、读、写、思考等各项技能来综合运用的一系列的自主行为过程。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首先,语文学习活动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贯彻与落实,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朝着更深层的方向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其次,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让教师与时俱进地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再者,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促使自己充分调动已获取的经验与知识,提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后,适当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够鼓励师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切实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2]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探索
(一)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字词、诗句、文言释义等需要学生重点识记的基本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十分容易遗忘。常常要经历一个无比枯燥的机械化重复过程,学生难免会在反反复复中失去耐心,学习积极性也可能由此遭受打压。此时,如果教师依旧沿用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不但成效不佳,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来调节知识记忆的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的压力。例如,在重点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你画我猜”的游戏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调动其思维与肢体,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内涵的理解与记忆。在诗句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飞花令”的游戏活动,以某个意象为主题。学生既能够全面回顾所学诗歌、强化记忆,也能够在大量描写同一意象的诗句中对该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与内涵产生新的品味,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解。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开展趣味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主动积累、梳理语文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高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途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我校是西部的一所农村高完中学,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表现为: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多,语文知识缺体系,知识面窄,阅读量小,口头表达能力差,写作能力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认为从以下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比较明显。
一、建构必要的语文知识体系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考试中都删去了语法章节,使学生难以理解词的内在意义和词组意义,给高考现代文正确解题带来困难。此外,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的缺乏,都给语文教学带来困难,使学生读文章不知文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校特意在起始年级,注重初高中语法和语文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建构必要的语文知识体系。
二、培养读书习惯,加强语言积累
高中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占有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但农村学生阅读少,知识面狭窄,只有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日渐提高。我们加强晨读并做好检测,学生每天接触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利用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增添《读者》《意林》《格言》之类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此外,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师生共同动手,将可读性强、难度适中的课外文章积累起来,编辑成册,加强语言积累。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苦练语文内功
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先天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采取系列措施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如,成立文艺广播站,努力促使学生学会说普通话;开展书法比赛活动,努力使学生每天抽出时间临字帖;引导学生积极向校刊《渔中人》投稿,依托校园刊物成立作文辅导班;每学期利用校园艺术节组织一次作文竞赛,安排一次作文展览,编辑一本学生作文集。
四、以新课标为指南,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课堂
农村高中因为环境限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努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切实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最有利的武器。教师也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探究。
语文是各学科中基础性最强的学科,语文素养的提高对人的修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提高农村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任重道远,我们将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提高农村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更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蓉蓉.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反思[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渗透;策略
随着人本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人文素养为基准的教育正在成为诸多学科的着眼点,实现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手段,通过各类教育平台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包括小学语文在内的各学科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均将学生人文素养等的培养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从小抓起”。对于“人文素养”内涵的理解,我们需要把握其核心的关键点:以人为本。人文素养强调以人为对象,在过程和结果中都能看到人的成长和完满,以人的自我实现为依归。小学语文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要把握其核心概念,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身心成长,在教学的各个步骤中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之上,以语文知识为载体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渗透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从课程标准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素养的渗透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和“本真”需求;同时“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对新型公民的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公民群体素质提升的标志;此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对于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各个击破,系统开展。
一、树立“新课标”理念,凸显教学内容的人文情怀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并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如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人格。新课标从语文素养入手,将语文的工具最大化发挥,通过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悟,在语文学习的大环境下实现其他素养的提升。其中比较重要的便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审美情趣的提升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等内在品质的升华。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是从千万篇文章中精选出的极具人文情愫的内容,无论是文章体裁,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意蕴都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教学时,要重点凸显内容中的人文情怀,将其中包含的能够引导个人健康发展的思想提取出来并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以达到人文素养提升之目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分课文为例,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在不同的主题下蕴含着对人文精神的阐述:《师恩难忘》一课以“难忘”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深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通过内在结构严谨的诗歌阐述了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并以此传达出保护环境,珍稀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含义;《成语故事》则通过将两个成语还原为其典故故事,表达出了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也教会了学生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艾滋病小斗士》则关注了世界性的艾滋病问题,并借此唤醒学生内心中对全人类的博爱之情,学会关心他人,珍爱生命。
二、构建开放式课堂,营造师生平等的人文气氛
新课标强调要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实际上就是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将语文学科的内在精神和动力重新调动并运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这里的内在精神与动力来源于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来源于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变化。教师既要关注“课内”,也要关注“课外”,并以发展的眼光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促进语文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对接,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相对接,在师生平等的人文气氛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长江之歌》,以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赞美了中国的“母亲河”,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现状,以书本的诗歌为载体对长江的描写略显单薄,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开发课外资源,引入黄河的相关资料,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则能够更为生动的展现出长江的宏伟壮丽以及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夹竹桃》一课则通过对夹竹桃花色“奇妙有趣”以及花期之长的特点的叙述凸显出夹竹桃韧性可贵的品质,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带领至大自然中亲自感受夹竹桃的魅力,或者由教师将夹竹桃带到课堂现场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花容。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课程进程的安排要充分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观,鼓励学生针对课堂资源进行发挥,在保证纪律和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主搜集课程资源形成生本课程,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在大脑中构造知识结构。
三、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但是鉴于语文学科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则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小的挑战。实际上两者不仅不会构成冲突关系,还会互相促进,互相借鉴,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学目标的三维设计当中。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在写作、口语交际等的基础阶段,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就是每一课的生字词、文章的段落划分和主旨大意的概括、每一单元的写作练习、周记日记的练习以及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开发的学生口语交际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工具与人文性特征是同步进行、互相影响的。生字词的教学、段落大意的概括为后续文章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对文章人文元素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但愿人长久》,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上就可以从教学目标入手,在知识层次上,要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埋”;在过程与方法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并能够背诵课文的4-6自然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能够体会作者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可以看出,知识目标是工具性的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人文性的体现,而过程与方法则融入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元素。
四、构建具有发展性、人文性的学科评价策略
新课改对先前的学科评价进行了质的改变,更加强调评价促进师生发展的功能,注重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人格的形成为目标,以促进课程质量的循环上升为目标,以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为目标。由于学科本身的开放性与多角度,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体系对内容的见解进行自我加工。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方向和价值引导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发挥大脑风暴的功能,积极探索课文背后的内容而不受所谓“标准答案”的拘束。《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不同的学生所关注的点也会有所不同,在凸显了林冲谦虚忍让、傲慢无礼,武艺高强、狂妄自大等性格特点的同时,也可能会对洪教头的骄傲蛮横、飞扬跋扈的特点有所感悟。学科的评价重在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实现自我生成,这是对人文素养教育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的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课内外的联动,又需要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资源、环境塑造等方面发挥合力,共同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李林.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及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163-164
关键词:现代科学教育 艺术高职 语文特色教材建设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较好地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我们必须强化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的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探析与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结构组合和序列编排,构建起有专业特色的艺术高职语文教材体系。
一、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艺术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有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属性的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专业特质。高职语文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公共基础课,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在传授民族语言艺术、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相对于艺术高职的特殊专业要求,传统意义的高职语文教材就显得缺乏必要的对应性。鉴于此,我们应该以现代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潜心投入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的建设,以期构建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实用、形式多样的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体系。
二、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着力点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艺术高职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文”,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是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核心。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大语文的理念应该贯穿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始终。鉴于文学与艺术存在的人文教育和美育功能方面的共性,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要站在语文的角度,渗透和偏重艺术内容,不可为艺术而艺术。在编纂结构设计上,以模块组合为框架,以多纲多本为特征,围绕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构建阅读欣赏、实用文体写作、口语交际三大模块,着重培养艺术高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应用性文体的写作能力和社会交流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单元设计上兼顾艺术高职的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比如在阅读欣赏方面,每个单元都设置“精读篇目”和“艺术拓展阅读”及“艺术类作品导读”内容,以大语文的形式体现语文教材的艺术特色,促进学生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带来的负面效应
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内容的缺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由此造成了学生个性的泯灭、学生语文素养的不足、人文视野的狭窄、文化人格构成上的缺陷等负面问题。
二、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大意义
一方面,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我们的社会和时代需要有个性、有自我精神、有批判性、有发散性思维能力、有责任感的创造性人才。而中学语文教育中,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正是为这样的“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另一方面,语文教育中语文的语言文字、各类文体的文章、占很大比重的文学作品,都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确定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健全人格和独创性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等方面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弘扬
基于对人文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应该把语言文字和文学知识与人文理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全面育人。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发扬语文学习开放性的特点,在个体深入思考和群体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深化发展,形成独特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2.通过立体化的教学途径实现人文精神的熏陶
我们可以从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三方面来实现人文精神的熏陶。
3.通过人文化的教学内容凸显人文精神的理念
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精神和心灵。教师应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重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强化学生的精神,引发心灵的共鸣。在传递文化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其审美境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加以人文的熏陶。
4.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彰显人格魅力
“作文先导式”教学核心是突出学生的真实体验和交流表达,其教学的基本模式也围绕这两点展开。首先是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为中心,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学的重点,将其语文学习的过程当做对学习欲的培养过程。其次是开拓思维抛弃传统的语文学科化特点,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中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模式,提高作文本身的作用和特点,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充分的理解“体验为中心”的内涵,合理的控制“作文先导式”教学设计,在体验式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小学学生年龄尚小,在活动体验中更多的关注交流和表达,但是忽略了基本的作文能力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阻碍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基本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作文教学的各项活动,例如在情境教学和活动体验中穿插识字教学、拼音教学,并在后期的教学需求阶段引入阅读、说话、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的“作文先导式”教学设计
确定了基本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也有多种转变。从教学的侧重点来看主要有表达交流型和阅读拓展型两种,前者侧重学生体验后的表达和交流,后者则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培养。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满足了作文先导式的理念。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作文先导式为基础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全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度的强调语文学科的概念,因此教学目标的生成也极大的贴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但是在作文先导式指导下,教学设计中就要有意的淡化客观知识的中心地位,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让学生掌握几个生词或者句式,而更加重视学生能力上的培养。基于作文先导式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交流和表达空间,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由于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资源的地位,因此教学中也要有意的淡化教材的绝对主导地位,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特定的教材内容,更加充分的利用“学生体验”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并有机的组织和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构建创新的教学目标。
(二)整合基础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将教学的内容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拼音、识字、阅读和作文,这样的分类是固有的认识语文学科的表现,而这种分类也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实际上这几项能力是相互影响和交叉的,传统的教学中对语文学科的固有认识也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基于作文先导式的教学设计中要有意的整合这几项能力的培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能在教学设计中将拼音、识字、阅读和作文转变成一种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学生要记录和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就要充分的利用这几项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表达某一个场景要用到特定的词汇和句式,而这种“需求式”的学习也改变了传统语文学习中的固有思维,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结构,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并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课堂上的迁移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人文特点,语文学习本身既有一定的工具性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更多人文的需求。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过多的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语文的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启蒙。因此课堂上除了基本的语文学习之外还要能够有一定的纵向扩充,具体到教学设计中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改变:首先是将交流和学习作为语文知识获取的基本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其次是重视学生情感上的传递和变化;最后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放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内容,基于作文先导式的语文教学的评价过程也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在作文先导式的指导下,教学评价也被融入了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民主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评价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要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是充当点拨和引导的角色,而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也得到提高,可以通过交流、说话、写作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从而实现能力上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