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融市场效率;实体经济;资源配置
一、引言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加上国内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企业价格竞争优势减弱,部分订单流失到东南亚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在此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二、金融市场效率理论概述
国内学者对金融市场效率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王广谦(1996)指出衡量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市场上金融商品价格对各类信息反应的灵敏度、金融市场上各类商品价格具有稳定均衡的内在机制、金融商品数量及创新能力、市场剔除风险的能力和交易成本的大小来体现。金融市场对经济的作用效率突出反映在市场对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和融资的方便程度这两方面。杨德勇(1997)认为金融市场的效率具体表现在:沟通效率,有效地沟通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赤字部门之间的资金运动;分配效率,根据全面的经济和金融信息,有效地分配资金,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传导效率,金融市场能有效影响资金供求和经济运行,从而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传导工具。林毅夫(2001)提出衡量金融市场效率高低的根本标准是看能否把资金配置到回报率最高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促进实物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将把金融市场效率分解为金融市场运作效率及金融市场对经济的作用效率,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效率的现状分析,找出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为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出一些建议。
三、金融市场效率与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金融市场运作效率
1.我国证券市场对历史信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反应能力,但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是否能通过弱式有效市场检验尚存在争议。
2.虽然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但市场化利率生成机制的发展仍相对滞后,金融市场的利率体系相互割裂。
3.我国金融市场因为可交易商品的数量有限,交易品种不能满足不同交易主体对风险、期限、利率的不同要求。
4.我国的金融创新起步较晚,金融产品数量、产品种类、交易方式等方面创新度不够。
(二)我国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率
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率主要表现为企业从金融市场获得资本的难易程度及获得的资本规模大小。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是以银行为主导型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且在间接融资中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市场结构比较单一。
1.银行主导的间接金融市场效率缺陷
(1)银行体系不能顺畅地将高额储蓄转化为投资,也就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存贷比从2000年的80.26%降到2010年的66.72%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中介机构在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上出现了弱化趋势。
(2)我国储蓄资金的投向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商业银行出于控制自身风险的考虑,以及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借贷对象往往以大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农村地区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相对被削弱。
(3)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现象多于盈利,造成了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
2.直接金融市场的效率分析
我国在股票发行、上市方面都倾向于国有企业。近年来,虽然对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上市管制有所松动,但国有控股公司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
我国债券市场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信誉良好的民营大中型企业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而大量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的债券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但随着金融深化和发展,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将发生变化,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规模,直接融资规模所占比重会逐渐增加。
四、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措施
(一)发挥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打破政府主导的国有银行对国企过度倾斜的融资模式,放松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的严格管制,让民营企业能得到充分的金融资源。
(二)完善经济制度,深化经济改革
深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减少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贷款的依赖。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骨干民营企业做大,不断优化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三)发展直接金融市场,推动金融结构演进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扩大股票、债券、信托等融资活动对企业的帮助。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进一步发展票据融资、企业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只有间接金融市场与直接金融市场间协调发展,相互竞争,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注解: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摘要》。其中,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
参考文献:
[1]王广谦.金融市场效率的衡量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选择[J].金融研究,1996,(02):42—45.
[2]杨德勇.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效率[J].云南金融,1997,(08):11—15.
美国金融自由化历程回顾
总结美国20世纪初以来的金融自由化历程(见表1),有如下特点:
制度设计贯彻市场化原则。美国稳步推进利率制度、汇率制度、市场运行机制等市场化进程,最终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美元国际化和金融自由化。
金融功能体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原则。美国致力于提高金融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效率,体现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如通过降低业务范围限制来顺畅企业融资行为,再比如通过美元国际化来实现美国作为全球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利益。
注重培育金融市场和壮大金融机构。美国具有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金融业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改革路径上稳中求进。尽管美国的自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冲击金融体系,甚至产生过金融机构大量倒闭的浪潮,但稳中求进的改革路径最终被认为是成功的金融自由化案例。
美国经历近百年的渐进式金融改革,始终以改革带来的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和原则,最终形成了利率市场化、浮动汇率制、美元国际化和资本流出入基本无限制的金融体系,金融发挥了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金融业也成为美国经济支柱行业,金融保险业占GDP比重由1947年的2.4%提升至2011年的8.3%(见图1)。
启示一: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伞形监管,货币政策传导以利率为核心
监管体系:伞形结构,注重立法
在经历了制度改革、市场变迁、机构更替过程后,美国最终选择的是以美联储为核心的“双线多头”伞形金融监管结构,具体结构如下:
双线多头监管。“双线”是指监管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主线;“多头”是指有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具体地说,在联邦一级,监管机构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在州一级,50个州分别设立金融监管机构(见表2)。
美联储在伞形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打破了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结束了自1933年以来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允许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伞状结构,监管当局设计了一种“伞形”的监管体制,居于伞顶的美联储主要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主体进行监管,而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子公司则仍大体沿用分业监管模式,实质是一种“混业经营下的分业监管模式”。
完善的金融立法体系保证伞形监管模式顺畅进行。自20世纪初以来,无论是在监管当局的法律地位,还是金融业的业务经营范围、违规惩罚等方面,美国政府均设计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来实施,既有利于保证金融活动参与者的权益,也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见表3)。
货币政策:运用泰勒规则,优选利率指标,正面作用经济增长
美联储1994年开始将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M2变为利率(见表4)。1994年,美联储宣布将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由M2变为联邦基金利率,依靠泰勒法则进行利率政策调整,即美联储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应对通胀率和产出的变化;在美国金融管制放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发展的背景下,数量型目标最终被价格型目标替代(泰勒规则发现,各种影响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是真实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相比较,利率更具有资料到手迅速、计量准确、不需多次修正的优点)。
直接融资型金融市场亦需要优选利率中间目标(见图2)。金融产品创新与融资结构变化,导致以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比例显著上升,而这些直接融资性工具对于利率的敏感度更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以利率为起点,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实际利率,以期达到目标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高低影响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信贷市场,进而影响投资消费水平、影响经济增长。
启示二: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具备高效资源配置能力
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通过分析美联储资金流量表,发现:美国债券市场发展迅猛,尤其是在1999年放开分业经营限制后:2011年末美国存量债券市场规模达37万亿美元,同期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近7万亿美元;美国信贷市场结构中的贷款比例自197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而企业债及政府机构债规模占比显著提高,美国借贷市场结构中贷款占比在40%左右,而其他融资市场占比超过60%。
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重要的“信用创造者”
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自身的资产和负债活动为实体经济部门提供重要的外部融资;银行部门创造的信用(资产方的信贷)在整个金融部门的比重显著下降。分析美联储的资金流量表发现,1970年美国银行部门持有的信贷市场工具余额为8684亿美元,其余部门信贷市场工具(包括公开市场票据、国库券、企业债、机构债等)总额为7316亿美元;1990年上述数据分别达6.3万亿美元、7.4万亿美元,其余部门信贷市场工具总额为银行贷款总额的117%,2010年末更是高达160%。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一3%之间。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则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资本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资本设备性能改良上。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而一个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配置效率决定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正相关。资本积累的高回报取决于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的效率。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出发点必须定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其能够很好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落后与混乱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金融体系是为实现这一战略服务的,由于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资本极为稀缺,因此,如果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本,资本价格就会非常高昂。而重工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需要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这样,在市场机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会落空。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只好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以便降低资本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分配稀缺的资本。这种计划体制可以保证处于优先发展地位的重工业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但是却牺牲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稀缺的资本没有配制到生产率最高的部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为了调动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经济的控制逐渐放松。即遵循所谓"放权让利式"改革。随着资源配置、的计划控制减弱,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由非政府部门掌握的剩余也多了起来,加上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一步步走向深入,自扩大,因此客观上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国家为了重建金融体系,开始改变资本分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先后重建了四家专业银行,90年代初又恢复了证券市场,外汇管理也逐渐放宽。人民币大幅贬值。但是,在国有企业完全市场化以前,金融市场化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幅大升。国有企业因为有政策性负担,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完全市场化必然使大部分国有企业无力负担资本成本而无法生存。为了保护国有企业,国家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四大专业银行80%以上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其它融资渠道如有企业无缘。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很快,是中国量。但是,非国有经济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进入正式的金融体系杨本很高。甚至不可能,极大地限制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除了银行以外,国家也陆续开始恢复或新建成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市场,这些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很快,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仍然承担着政策性负担,国家也仍然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负一定责任,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不能在产品市场上开展公平的竞争。这在金融市场上则表现为金融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健全的法制,金融市场十分混乱,非市场因素太多,不能有效动作,没有起到为技术创新呼经济增长积累、配置资历本的作用。
三、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如前所述,技术变迁对维持长期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而技术变迁又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正是经济发展对资本积累和配置的需要才产生了金融市场,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目标只能是为经济发展高效率地筹集和分配资本。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金融市场发展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另一类是间接融资,两者各有优势,互相补充。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债券等,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者在中介机构帮助下实现直接交易。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资金供给着将钱存到银行,银行再把集中起来的资金贷放给资金需求者,实现社会剩余的动员和资本化。在直接融资中,由于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往往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技术问题,相对来说,资金供给者,特别是小额资金供给者,很难控制资金需求者的资金运用,面对的投资风险很大。作为反面,由于不受或很少受到资金供给者的监督,直接融资的资金需求着可以较为自由地使用筹集到的资金,一旦经营失败,也不必负偿还责任,因此筹资风险小而且还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发行股票或债券时进行炒作,以获得溢价发行的好处。但是,间接融资的情况恰恰相反,资金供给者只要将钱存到银行即可,由于商业银行受到中央银行的监管,有存款的再保险机制,投资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因此资金供给者面临的风险微不足道。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或其他资"金需求者却必须面对银行的严格监督,从贷款申请到使用、还款,都受到专业水准很高的银行监督,在相当大的长度上保证了贷放资金的安全。在间接融资中,投资者的资金回报比较稳定可靠,银行承担了投资风险,并负责资金经营,所以要分离一部分投资收益,资金所有者得到的回报比较直接投资少。但是直接投资者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连本带利一概亏蚀。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为了说服资金供给着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债券人需要做许多工作,而且需要付给投资者的报酬也较高,因此直接融资成本高昂。但是,如果通过间接融资,因为资金的直接供给者只是一家或数家银行、交易成本低廉、因而其融资成本就会大大下降。
从资金拥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角度来说,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各有利弊,在现实经济中,金融市场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合,最有效的金融结构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以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和产业为主,其融资渠道以从大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务为主。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则有效的融资方式应以中小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为主。
上述金融体制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决定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不多,而且分散在各地,大银行等大金融机构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成本很高。因此,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即使想用间接融资,也因为规模小,承担不起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更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因此中小企业一般不依赖间接融资。大银行天生喜欢为大企业服务,因为无论银行贷款的数额大小,一笔交易的信息费用和其它成本相关无几,大企业资金需求量大,银行发放一笔大额贷款所需花费的平均成本比小额贷款低许多。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到E务对象。而且,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一样,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资信和经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因而中小银行也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
一、国内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风险
(一)融资结构单一,难以抵御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目前国内的资金融通渠道主要为银行信贷和股票市场,且以银行信贷为主;因此,金融市场风险实质上主要的集中点便是银行信贷领域。可以说,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很大程度上可以反应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说,其不良资产的形成也主要是在经济处于周期性转折点时。在经济增长快速、经济规模膨胀的上行期,信贷发生扩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问题经常被掩盖;而当经济转入下行期,便很容易暴露出经营问题并导致信贷风险。国内经济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增长后,目前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放缓趋势,不少行业已经面临着较严重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加上经济结构调整等大环境因素,经济下行已经在所难免。鉴于银行信贷资产同经济周期的紧密联系,经济的下行将给银行的不良资产带来不少压力。然而,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不良信贷资产同经济周期的波动却无明显的相关性,这是由于银行的信贷风险通过银行的金融创新进行了分散。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国内目前的融资结构很难抵御因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致的风险。因此,必须通过积极的手段,建立系统的金融风险分散机制,减轻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减小银行面临的风险。同时,目前融资结构的狭窄也限制了实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也使得国内的中小企业一直有着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资本市场单一化,难以抵御系统性投资风险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对于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的运用还远远不够,这也使得股市要么出现暴涨要么暴跌的现象。股市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组合来予以规避,而系统性风险则需要广泛使用风险对冲工具来抵消。由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单一化特性,如果市场趋势走低,则投资者只能通过卖出的方式进行应对。以08年的次贷危机为例,虽然此次危机导致了全球股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挫,但危机源头的美国股市下跌幅度相较于股市最高点只有不到10%,而我国的A股市场其下跌幅度却多达60%,很多蓝筹股都连续多日跌停。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在顶层的制度设计上,市场工具中缺乏诸如股指期货等,导致股票市场的单边性严重;投资者面临不利的市场局面,只有选择卖出现货这一途径,由此导致股市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在股票市场单边性的状况下,如果市场投资机构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尤其是在面临大规模的赎回压力时,很容易因集中卖出而导致股市出现快速下跌的现象。如果能够加入股指期货、权证等风险对冲工具,则能够有效的缓解市场的单边化,降低股市的系统性风险。风险对冲工具可以为资本市场增添一个额外的制衡力量和平衡工具,缓解市场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
(三)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防范投资风险虽然目前股票市场上有着名目繁多的投资基金,并且其基金总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但各种基金实质上存在着高度的同质化,其设计理念、管理程序等大同小异。并且这些基金的持股对象多都是市场中的蓝筹股,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很容易因此产生共振,即各家基金集中抛售股票的现象;这种集中抛售很容易导致股票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基金同质化及由此引起的共振效应容易导致行情吃紧时股价的大幅下跌和基金净值的严重缩水。各类金融理财产品还面临着流动性的问题。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存贷利差收入,表外业务及人民币衍生品创新严重不足,使得企业也难以规避利率、汇率波动导致的风险。国内的金融创新产品虽然种类繁多、快速发展,但还没有单只产品有着明显的影响力和庞大交易量。例如国内的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交易占贸易比重过小,企业没有充分利用次进行风险管理;外汇远期交易量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二、规避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多层次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经济的发展和升级必然要求融资结构和融资效率的优化,这样才能满足经济的效率要求。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得直接融资成为主要的融资渠道。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其融资效率和融资成本都有着不小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处在融资结构不断优化和直接融资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过去20年,资本市场的弱小使得银行充当了主要的资金融通媒介,并使得金融市场风险向银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周期的转折使得银行信贷资产有着很大的风险,银行承担了不小的经济转型期成本。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要求通过完善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资本市场来完善直接融资这一融资方式,解决融资的系统性矛盾,改变现有的直接融资同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的局面。构建这种多元化的融资格局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避免金融风险过度向单一融资渠道集中。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将使广大投资者、企业共同来承担经济波动的风险,增强了面对风险时的抵御能力。直接融资渠道的开拓也能够解决实体经济资金匮乏和银行内部资金低效率沉淀的矛盾现象,能够有效的引导资金流向具有回报的实体经济领域。
(二)完善、做大做空工具,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不时出现大幅震荡的局面,A股市场也经常出现大幅度的调整,这使得国内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水平极大。许多国家的市场经验都表明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大规模推行对克服资本市场波动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国内应当尽快做大衍生金融工具,允许做空,来平衡市场风险。目前来说,国内已经推出了股指期货,但其作用还尚未显现。股指期货能够成为市场的“稳定器”,它有利于平滑市场的大幅波动,并因此提振市场信心。股指期货也能够对资本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并引导投资者的不同投资偏好。股指期货的套利性和投机特征能够吸引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股指期货等产品的推行能够丰富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是投资者不仅仅能够通过股市上涨来获取投资收益。类似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可以使国内资本市场渐渐成为双边市场,即上涨和下跌都可能赚钱和赔钱,并因此形成制衡力量,使市场更具有平衡性和流动性。并且,股指期货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具有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预警的功能,其对股票的预期走势有着很好的反应,并能够因此提前产生预警。国内目前的股指期货市场对于投资主体条件的限制等诸多方面限制了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下一阶段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做好制度建设、投资者主体培育和培养等工作,使得股指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起到细分资本市场风险、平衡资本市场波动、预警资本市场的作用。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当逐步建立更多的衍生金融投资工具,便于金融市场更好的平衡风险,完善投资渠道。
(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
当前,我国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未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一是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而且有些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金融性质,目前的政策性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还不能满足,由此产生的金融需求。二是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仍需深化。如何实现有效服务“三农”和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尚在不断探索之中。三是农村金融机构有“离农脱农”现象。其实,涉农金融机构经过努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寻求经营利润与服务“三农”发展的平衡点的[1]。四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农村地区新设的金融服务机构种类较少,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都非常有限,还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准入政策逐步放宽,但市场开放程度仍需逐步提高。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受到一定的约束。有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受到了相关政策的约束,其经营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二是大型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联通机制尚未建立。如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他们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联通机制没有完全建立,金融的发展和作用合力不足。三是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受到限制。随着经济发展,民间资本投资能力逐步提高,但目前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受到制约。
(三)金融机构发展的非均衡与联动机制的不足
一是金融机构表现非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仍以银行类信贷为主,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二是间接融资机构发展存在缺陷。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信贷市场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足的问题不断显现,单纯依靠信贷市场融资成为农村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共同问题。三是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仍然落后。证券市场发展较慢导致农村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落后,影响了农村地区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扩大再生产。四是金融机构之间联动性不够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的金融产品严重不足,信贷、证券、保险没有形成合力,金融市场的有序协调发展仍显不足[2]。
(四)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急需加强
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金融教育滞后,金融意识薄弱。一是金融及金融中介机构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用现代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在农村地区开展评估、担保、信用评级等的成本较高,开展金融中介业务难度较大,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二是金融知识和金融人才缺乏。农村地区整体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使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各金融机构难以主动到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
(五)农村金融政策法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
目前,我国涉及农村金融的法律规范不够健全,缺乏农村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一是缺乏针对农村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中经常遇到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二是缺乏专门的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与合作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位不利于规范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三是有关抵押担保的法规亟待完善。在农村金融快速发展和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农村地区抵押担保物缺乏制约了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关于我国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
(一)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
一是支持中国农业银行股改。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提高农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剥离处置不良资产8157亿元,改善资产质量。二是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对1994—1997年因开办保值储蓄亏损的农村信用社给予补贴,累计拨付88.5亿元;明确省联社发生的服务性支出由基层社分担,不作为省联社收入计税。三是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展业务。强化了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功能。四是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自2008年起,财政部开始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费用补贴,减轻财务压力,目前已累计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拨付了补贴资金2.61亿元。五是支持西部金融机构发展。2010年,财政部将西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纳入补贴范围。
(二)鼓励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2009年,财政部出台《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县域金融机构上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激发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的内生动力。2010年,财政部进一步完善试点政策,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省(区)。目前已累计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拨付了奖励资金28.83亿元。
(三)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
2007年,财政部启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对6省的5种农作物给予保费补贴,试点险种的保费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各负担25%后,其余50%由农户承担,或由农户与龙头企业和省、市、县级财政部门共同承担。之后,中央财政不断扩大补贴区域,提高补贴比例,增加补贴品种,补贴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从2007年的21.33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67.76亿元。目前,财政支持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险种已达到14个,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
(四)实施扶贫贷款贴息
为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村贫困地区,中央财政自1998年起安排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并不断完善扶贫贷款贴息制度,扩大承贷主体,丰富资金来源。到2009年末,中央财政共拨付了贴息资金81.5亿元,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超过了2000亿元。
三、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一)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
1.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继续设立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3]。
2.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信贷、证券、保险、期货、担保分工配合、相辅相成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加强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既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发展与创新,也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的发展和改善,目前重点要推进计算机和移动通讯技术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发展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
3.保证农村金融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政策促进金融支农力度,尤其要加大财税政策促进金融支农力度,发挥地方政府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探索差别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保证不同农村金融机构都能健康发展。
(二)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策略措施
1.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增强涉农金融机构支农责任。强调增强涉农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发挥支农作用,履行社会职责。二是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要增强其资本实力和资本质量,提高抵御风险和支农能力。三是发展农村社区银行。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贴近基层、贴近农户的“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四是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探索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五是发挥“惠农卡”的功能作用。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的积极作用。六是重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在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内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七是发挥邮储银行网络优势服务“三农”。不断拓展小额零售业务范围,加强涉农信贷产品创新,完善风险管理。八是适当放宽农村金融组织准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2.进一步完善适应现代金融经济的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农村金融;效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指标体系
金融效率是金融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金融效率是一个全球性论题,也是金融基础理论中筮待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金融发展理论与发展金融学的相关研究中,金融效率研究仍是薄弱环节,……,金融效率研究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的效率问题的研究更是如此。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金融效率评价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效率评价的研究不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观点和经典的方法。本文认为,影响农村金融效率综合评价的因素众多,而且大部分是难以量化的、模糊的定性指标,再加上人类思维的模糊性,专家对农村金融效率影响因素的评判也呈现出模糊的特性。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通过对农村金融效率评价中的模糊性问题进行科学量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评价中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金融效率进行科学评价,并实证检验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效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一,建立因素集(或指标集)U={U1,U2,……,Un},其中Ui(i=1,2,……,n)为第一层次中的第i个因素,它又由第二个层次中的n个因素决定。
第二,建立评价集V={V1,V2,…,Vk},其中Vk(k=1,2,… P)为总评价的第k个可能的结果。k的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太大,则不容易判断其等级归属;如果过小,则不符合模糊综合评价的质量要求,所以评价等级k一般取[3,7]中的整数。
第三,建立权重集。将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目标层、系统层、准则层、子准则层等若干层次,建立一个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运用Saaty等人提出的成对比矩阵法,对于同一层次下的指标,通过两两之间进行相对重要性程度对比,构建判断矩阵。如先给出某一层因素B1、B2、…、B4以及相邻上一层中的因素A,根据对A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将B层所有因素进行二元对比,故所有二元对比值便构成了A-B判断矩阵,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其中aij(i,j=1,2,…,n)表示对于评价目标A,因素Bi对Bj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
求各层指标的权重值,即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以判断矩阵A做说明,对于特征方程:
AW=λmaxW
其中, λmax为特征根,W为特征向量,即A相对于上层的权重值矩阵。采用几何平均值法(方根法)计算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并开n次方,求各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式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 λmax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检验准则为:CR<0.1;否则需要重新构造判断矩阵,直至满足一致性校验为止。
第四,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隶属度矩阵。利用德尔菲法得到指标集U={u1,u2,…,ui,…,up}到评价集V={v1,v2,…,vj,…,vn}的模糊关系矩阵(即模糊评价的隶属度矩阵)R:
其中,rij=mij/m表示ui对vj隶属度,mij为所有参评专家中认为ui属于等级vj的专家数,m为参与评价专家总数。
第五,求解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矩阵计算式为A=WοR,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A。对模糊逻辑算子“ο”采用的是加权平均模型M(· ,)运算,其中“”表示在有限制条件下的普通加法运算ab=min{1,a+b},“·”为普通实数乘法。
二、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集的建立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则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资本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资本设备性能改良上。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而一个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配置效率决定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正相关。资本积累的高回报取决于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的效率。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出发点必须定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其能够很好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落后与混乱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金融体系是为实现这一战略服务的,由于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资本极为稀缺,因此,如果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本,资本价格就会非常高昂。而重工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需要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这样,在市场机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会落空。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只好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以便降低资本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分配稀缺的资本。这种计划体制可以保证处于优先发展地位的重工业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但是却牺牲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稀缺的资本没有配制到生产率最高的部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为了调动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经济的控制逐渐放松。即遵循所谓"放权让利式"改革。随着资源配置、的计划控制减弱,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由非政府部门掌握的剩余也多了起来,加上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一步步走向深入,自扩大,因此客观上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国家为了重建金融体系,开始改变资本分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先后重建了四家专业银行,90年代初又恢复了证券市场,外汇管理也逐渐放宽。人民币大幅贬值。但是,在国有企业完全市场化以前,金融市场化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幅大升。国有企业因为有政策性负担,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完全市场化必然使大部分国有企业无力负担资本成本而无法生存。为了保护国有企业,国家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四大专业银行80%以上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其它融资渠道如有企业无缘。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很快,是中国量。但是,非国有经济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进入正式的金融体系杨本很高。甚至不可能,极大地限制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除了银行以外,国家也陆续开始恢复或新建成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市场,这些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很快,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仍然承担着政策性负担,国家也仍然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负一定责任,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不能在产品市场上开展公平的竞争。这在金融市场上则表现为金融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健全的法制,金融市场十分混乱,非市场因素太多,不能有效动作,没有起到为技术创新呼经济增长积累、配置资历本的作用。
三、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如前所述,技术变迁对维持长期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而技术变迁又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正是经济发展对资本积累和配置的需要才产生了金融市场,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目标只能是为经济发展高效率地筹集和分配资本。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金融市场发展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另一类是间接融资,两者各有优势,互相补充。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债券等,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者在中介机构帮助下实现直接交易。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资金供给着将钱存到银行,银行再把集中起来的资金贷放给资金需求者,实现社会剩余的动员和资本化。在直接融资中,由于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往往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技术问题,相对来说,资金供给者,特别是小额资金供给者,很难控制资金需求者的资金运用,面对的投资风险很大。作为反面,由于不受或很少受到资金供给者的监督,直接融资的资金需求着可以较为自由地使用筹集到的资金,一旦经营失败,也不必负偿还责任,因此筹资风险小而且还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发行股票或债券时进行炒作,以获得溢价发行的好处。但是,间接融资的情况恰恰相反,资金供给者只要将钱存到银行即可,由于商业银行受到中央银行的监管,有存款的再保险机制,投资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因此资金供给者面临的风险微不足道。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或其他资"金需求者却必须面对银行的严格监督,从贷款申请到使用、还款,都受到专业水准很高的银行监督,在相当大的长度上保证了贷放资金的安全。在间接融资中,投资者的资金回报比较稳定可靠,银行承担了投资风险,并负责资金经营,所以要分离一部分投资收益,资金所有者得到的回报比较直接投资少。但是直接投资者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连本带利一概亏蚀。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为了说服资金供给着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债券人需要做许多工作,而且需要付给投资者的报酬也较高,因此直接融资成本高昂。但是,如果通过间接融资,因为资金的直接供给者只是一家或数家银行、交易成本低廉、因而其融资成本就会大大下降。
从资金拥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角度来说,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各有利弊,在现实经济中,金融市场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合,最有效的金融结构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以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和产业为主,其融资渠道以从大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务为主。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则有效的融资方式应以中小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为主。
上述金融体制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决定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不多,而且分散在各地,大银行等大金融机构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成本很高。因此,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即使想用间接融资,也因为规模小,承担不起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更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因此中小企业一般不依赖间接融资。大银行天生喜欢为大企业服务,因为无论银行贷款的数额大小,一笔交易的信息费用和其它成本相关无几,大企业资金需求量大,银行发放一笔大额贷款所需花费的平均成本比小额贷款低许多。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到E务对象。而且,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一样,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资信和经营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因而中小银行也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版权所有
四、我国的产业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
有一种错误信念在国内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广为流传,以为在开放时代,中国应该重点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尖端的大企业,只有这样才有实力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否则民族工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败北。这实际上是过去长期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的变种。实际上,一国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成本越低的产业竞争力自然就越强。而一个产业的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利用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又是由一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在我国,现阶段的要素禀赋是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因此,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征。如果我们举全国之力发展资金密集型的大企业,必然需要继续人为压低资本价格,井采取种种行政措施保护资本密集型企业免受市场竞争挤压,结果必然是保护落后,资本密集型企业既没有竞争力,也不思进取,不去努力增强竞争力。这样,金融体系也不可能真正市场化。
相反,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因为成本低廉而具有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不需要政府保护和扭曲资源价格。由于这种产业竞争力强,因而盈利能力强,经济对稀缺转变为相对富裕,劳动力反而日益显得稀缺起来。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快速变化,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越来越带有资本密集、技术先进的特征,中国逐渐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赶超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表面上似乎一下子将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到与发达国家相近的水平,实际则无异于拔苗助长,因为这种脱离要素赋的产业结构是无效率的,产业结构升级背后的决定因素是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没有要素禀赋的升级,人为拔高产业结构,结果必然以失败而告终。遵循比较优势战略表面上似乎没有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大,实际则是""小步快走",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因此,现阶段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是与我国要素禀赋相一致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根据前面的分析,对中小企业来说,最合适的融资方式是利用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但是大银行主要是为大企业服务的,所以发展市场化的中J、银行即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90年代以后,我国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在改造各地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起来,但是目前业务量还不大,而且实际运作很不成熟、规范。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一定要实现商业化,不能由政府行政控制,以致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依附于地方政府,甚至成为地方政府背离当地实际和比较优势,进行盲目投资的工具。如果那样,中小银行就不但会与四大专业银行一样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方便渠道,而且必然产生严重的银行金融风险,另外,发展中小银行需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中小银行并不是越大越好,需要有一定规模,以具备必要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小银行虽然是地方性银行,也要注意引进银行间的竞争机制,防止人为垄断生产低效率。
五、结束语
关键词:金融发展规模;区域创新
1.引言
创新活动是高投入、周期长的投资活动,所以对于进行这项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就会面临很高的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收益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使得投资收益不确定的风险,而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进行这项长周期的投资活动,使得其资金在短期内难以变现而面临资金短缺的可能性。在这两种风险的压力下,投资者往往偏好收益相对稳定的短期投资,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周期长、流动性低的创新活动就会显得投资不足。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为投资者迅速变现提供了便利,有利于长期资本的形成和资源的配置,亩促进技术创新。
2.我国金融发展规模
金融发展是指相对于实体经济以外的金融活动,包括金融中介的发展和金融
市场的发展,表现为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自从银行出现之后,金融就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而发展。在本文中主要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总额来作为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下表列示了我国在2014年各省域的发展规模情况。
表1我国各省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总额(单位: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东、江苏以及北京的金融发展规模排名前三,分别为168814.3832亿元、122712.9292亿元、118333.5264亿元,位居靠中部的大部分都是中部以及一些东部城市,像河北、安徽天津、上海等。而排名靠后的主要是西部地区,如宁夏、、青海。
3.模型设定与估计
由于我国的区域创新水平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期的专利产出水平可能会受到滞后期专利产出水平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模型的右侧加入了滞后一期的专利授权数量,故本文建立的是一个动态面板模型:模型运行结果如下:
Y代表的是各省域当年的专利授权量,而x代表的是各省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总额。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滞后一期的专利授权数量会对当期的专利授权量产生显著的作用,而金融发展规模对各省域的创新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见对于区域创新来说,资金支持非常重要。
4.结论
高效的金融机构、完善的金融体制可以很好的对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达到资本利用的最大化,就区域方面来看,由于东部区域的经济发达,金融市场建设较为完善,金融体系也较为发达,表现为对该区域的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5.建议
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建立,只有短短的多年,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多年的金融发展史来说,我国的金融市场才刚刚起步,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这就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高效的金融管理理念。比如说,我国的证券市场大起大落的情况经常发生,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制也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步开始和完成的。所以,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多路要走,向国外学习,尽快建立起完善的金融市场,健全的金融体制、多样化的金融业务。当然,也要加强金融监管,以防类似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 方向 途径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原则,其值得坚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有利于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于市场化之后金融市场及商品市场因此获得的长期利益会远大于目前相关金融机构的既得利益。不管是从原则还是从利益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值得进一步推进。
一、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一直严格监管着金融市场的利率,银行业一旦遇到问题,央行就扮演着一个慈善机构的角色,必须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金融市场货币供求的变化曾对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过多次调整,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是受严格的控制,银行业还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业。这种利率管理体制已经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对我国的利率体制进行改革,而利率改革的重要手段,必须让市场机制在决定利率水平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2012年央行放开银行利率监管,使得利率走向市场化,利率由市场监管制定,银行业按照银监会的监管制定利率制度。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利率放开实质是央行对银行资金滞待,资金流动去向不明的施压。央行这种决定向金融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银行业的问题,要让银行业自己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利率市场化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的管理体制滞后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基础性改革,其目标是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现在,金融市场实行双轨制,政府对金融市场利率的监管还没有完全放开,这在根本上不利于资金的市场优化配置,因此需要加速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就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金融监管理念,建立适合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管理体制。
(二)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
在现代经济中,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过货币来表现,货币流向引导资源的流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经济实物系统的绝大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人民因此享受了比改革前多得多的福利,但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机制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远远不如商品和劳务价格具有竞争性,因而由资金引导的资源配置效率仍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资金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发挥。
(三)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放开利率管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一个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6月份的货币流动性惊魂,现在流动性开始充裕,看上去经济情况不错。10月16日,央行新闻发言人就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形势、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以及房地产信贷情况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其中提及金融数据,第一个特点就是,从总量上看,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9月末,M2增长14.2%,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1~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央行认为流动性充裕,外汇流入明显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增长有所加快。尽管流动性如此充裕,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却维持在高位,7、8月份隔夜拆借利率3.3%左右,9月份,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47%和3.49%,与上月基本持平。这样的利率基本平稳,但与十年前隔夜拆借利率2.18%左右、2010年的隔夜拆借利率1.61%相比,还是上升了一个台阶。从2011年开始,实际利率已经大幅上涨,到今年6月压力测试上升到了6.43%的峰值。货币依旧以平稳为主,利率峰值短期内不会再出现,但拆借利率上升是不争的事实,个人与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上升幅度,高于银行间拆借利率的上升幅度。货币增速与利率,前者维持平稳上升,后者却抑制不住向上蹿升。相比于货币与信贷增速,中国经济增速并不算快。华尔街见闻引述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XILI的研究成果,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回落更多。如果家庭消费占GDP比重在未来10年里,从现在的34%升至50%,那么年投资增长则需要回落至-3%。这意味着GDP增速回落至4%,目前7.5%的增速很可能不保。所以,当前不是最好的利率改革时期,如果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时间进行利率改革很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给我国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造成冲击。
三、根据我国具体国情,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计划经济为主,行政管理一直渗透在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市场机制在经济领域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很小。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慢慢放开了对经济领域的监管,市场的作用慢慢增强。经济领域的改革范围和深度逐步加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也不例外,从以前政府严格监控的市场利率体系,到目前的渐进的,逐步放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给我国科学市场金融体系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
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有两种:l、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放松及至取消对各种利率的管制;2、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对各种利率的管制逐步放松。前者称为激进方式,后者所谓渐进方式。采取激进方式实现利率市场化,有利的一面是:可以缩短新旧体制的过渡时间;可以将金融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在短期内全面推向市场;易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开的和公平的资金市场。不利方面:容易激发利率震荡,增加了金融资产风险,引起经济衰退;使整个金融体系面临很大的不稳定。
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方式,有利的一面是:对现时经济运行态势不会产生太大冲击;利于有效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能使“地下”利率公开化,能够为金融市场化成分的积累提供较为宽松的时间保证,使资金供求适时纳入市场机制运作。不利的一面:使新旧体制转换的摩擦增大;容易加剧利率水平、期限、种类与结构之间的矛盾;会产生不公平竞争,从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损失。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应选择渐进方式实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宜,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性的改革。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采取渐进方式,从实际效果看,改革是成功的。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应当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第二是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尽管大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是激进的方式进行,这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另外还得益于金融市场比较成熟,货币当局监管力量较强,各种法规相对完备等因素,这些条件在我国还不具备和完善。所以,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完善,采取谨慎态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现实选择。
(二)如何推动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1.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价格应主要由市场决定。2012年中美双方在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中谈到了汇率问题,都认为应该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称,在过去中国贸易顺差比较大的时候,汇率是有升值趋势的,市场的供求关系也给出了这样的信号。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影响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信心,中国外汇市场的情况和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双向波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要多方面配套、渐进式进行。近年来,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促进经济的再平衡,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于2011年下降至2.8%。美国也承诺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降至3%以内。实际上,如果市场证明还存在不平衡,市场力量也会起到纠正不平衡的作用。对于利率问题,周小川称,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价格应主要由市场决定,市场决定价格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助于发展金融市场。但利率市场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今后随着整个中国经济、中国金融市场的向前推进还会继续渐进向前,改革还是要多方面配套、渐进式进行。
2.央行要全面放开金融机构利率管制,建立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2013年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出了关键一步。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显然,随着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将给诸多大中小银行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利率市场化过程正在加速进行,这必然导致银行利润的下降与竞争的加剧。毕竟我们现在银行的盈利模式与古代钱庄并未有多少质的区别,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存贷款利差。在存款保险制度逐渐确立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该个人中最为重要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也是改革之必然趋势。一旦改革完成,在激烈的竞争作用下,银行存贷款利差必然下降,到那时,银行利润必然下降。一些经营状况一般以及规模较小的银行将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风险。
3.应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我国的投资活动及经济发展更依赖银行信贷投放,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仍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并占有主导地位。相比而言,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则明显滞后。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的构成中,直接融资(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的占比仅13.3%,而人民币贷款占比超过50%。面对如此情况,只有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充分发挥债市融资和股市融资的作用,减少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才能使整个金融市场对市场化价格的适应程度不断提高,对存贷款管制利率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最终水到渠成地实现完全利率市场化。
三、小结
总之,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让市场在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这样,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01).
[2] 黄志龙.重提加快利率市场化必要性及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04).
[3] 萨奇.利率市场化与高利率关系的国际经验[J].国际金融研究,1996(01).
[4]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01).
[5] 高芳.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暨南大学,2012(10).
[6] 刘金钵.三个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