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

第1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绿色经济

一、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论,它是我党在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战略需求和我国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战略目标。并且随着党的十胜利召开,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进行集中论述。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十三五”规划时提出五个新的发展理念,而且近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定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门类齐全。在农业方面,保定市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其总体产量很高。从地理位置上说保定市地处京津冀核心,因此其发展速度对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保定的雾霾天气在一年中的天数居高不下,企业排污、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本文通过清楚呈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而为保定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生态理论与现今时期发展特点相结合,又加入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是全新发展理念,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其中在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绿色经济理念。它是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而创造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类获得更多福利、社会更加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同样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做到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其二,环保要经济。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而获得经济效益,普及维系生态健康也是经济的增长点的观念。我们要树立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实施同志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二是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也就意味着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循环发展,同样也指人类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发展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节约一系列的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尽量不去损害大自然,有效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社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航标,引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它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组成我国“五位一体”的新型战略目标,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由四个层次有机构成: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第一,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生态物质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维护好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生态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形成和树立先进的生态理念。其次,弘扬和宣传生态道德观念。最后,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第三,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它的重要性在于为有益于生态的行为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系统,从而解决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使得人民的生活富裕幸福。第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观念的层面,更应该上升到一种社会行为实践层面。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对立,表现为:从中国近十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工业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认为两者不可共存,只能实现一方面的发展,无法在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一方面,在初期为了将经济发展上去,提高国家竞争力,将发展当作一切的根本出路,就出现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但却忽视了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工业化就必须为生态文明做出让步,优先集中精力发展生态,直接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忽略了当前中国的发展程度还需要工业化发展的辅助,为其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表现为:一方面,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显然易见,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独立于生态环境而存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样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经济得到发展,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总之,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辩证统一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相应提高,我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那么经济的增长才会又好又快。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解决的首要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其症结在于利益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利益关系。

三、如何有效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解决好贫富不均、社会公平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又要维护生态平衡,切实解决好生态问题,让人们都能获得幸福感。

(一)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保定应使第一产业绿色增长。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肩负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保证,也是我们“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于发展方式的方面,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涵养型和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和环境资源。其次,全力提高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效率,培育高效、稳定的新品种,同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产品。最后,提高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研究和开发先进的农机装备。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采取节水、省肥的能源种植模式,使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体现,加强对农业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小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有利于激发了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另一方面,对于第二产业保定应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可以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双赢。一方面它全面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的实现使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自然资源得到了节约,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更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可以顺利有效开展。

(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壮大绿色生态产业,着力体现在农业和旅游业。对于农业来说,应发展绿色农业,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第一,实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的绿色农业的发展。要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尽早实现主要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建立以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为目标的服务组织,着力降低防治病虫害;高效利用畜禽粪污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还田及秸秆的有效利用。第二,实现以市场机制作牵引的绿色农业。培育农产品品牌,为产品贴上生态标签,这样消费者为绿色生产付费也同样愿意为信得过的品牌产品付费。等到建立了品牌,就能增强购买意愿。还要相应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风险。第三,加强政府的引导。要实现发展道路的转型,即从依靠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去引导。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污染监测及治理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对于旅游业来说应发展绿色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要想的是资源的问题。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从教育年轻人抓起,应该让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观念,我们应该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第二,应该考虑规划。无论旅游业如何发展或者说对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利益也要坚持“用地”底线的原则。即旅游业要坚持走慢而美的路线,要坚守的是生态型、休闲型、乡村型的旅游。并且应该注意所有的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车辆和设备都是低碳的,在建设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时,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等,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第三,不可忽视的应该是创新。需要我们用善于经营的思维去发展。要延续保定市各个地区的自然延伸,应该以善意设计与经营为项目主张,营造优越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D].北京大学,2014.

[2]沈满洪,程华.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3]颜晓丽.保定两会[R]河北新闻网,2016.

第2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199-02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3.构建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完善生态景区。深化生态文明,要以新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兴起一股迎接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的生态经济与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时代到来的。通过发展森林文化、梅花文化、桂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在景区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融入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文明的旅游形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色彩与自然色彩的融合;通过完善生态景区,对景区进行分类设计和管理,对景点建设导入特色生态文化背景,将紫金山进行功能划分,山东南部为现代休闲娱乐区,山西部为六朝文化旅游区,山北部为生态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中山陵为民国文化旅游区,明孝陵为明文化旅游区等,达到生态效益、旅游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建设景区生态文明是实现景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加快新景区的建设步伐,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6,(9):140-141.

[2]万志洲,李晓储,徐海兵,黄利斌,刘署雯.中山陵风景区(紫金山)森林景观建设的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6,(4):17-19.

[3]徐菲菲,薛景华.生态文明意识与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中旬刊,2007,(1):390-391.

[4]燕乃玲.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N].解放日报,2007-10-24.

第3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自然辩证法的其中一个内容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协调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路途,这样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在这当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涵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其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包括了社会协调及人与自然协调的所有实质,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建设、能源和资源的保障、污染控制、循环低碳等方面,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性发展指的就是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以不侵害后世人满足需要的本领。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的发展和安居乐业。而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的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其含意为: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世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建设。传统旅游业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旅游业,既满足了人们旅游的需要,又保护了环境。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蒂。

二、从政府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通常政府以为其是权力的占有者,条例的制定者。在旅游行业中的表现就是,政府创造条件发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支持发展旅游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我国一向倡导“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策略并在当中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调控进行解决。在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于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有很大的鞭策作用,而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芽几乎是由政府促成的。政府对生态旅游的治理表现在下述三个地方:

(一)拟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找准当地的形象定位,并围绕其主题加以推广。政府必须组织对目的地形象建立有益的推广活动。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等问题,杜绝盲目跟风。

(三)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各种条件。增加投入、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等投入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也可以让本地住户参与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兑现他们的利润分派并让他们参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这样有益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游客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旅行社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方面。作为旅游活动的执行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行为。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并不单单是政府、景区、旅行社等的责任,游客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有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游客环保意识的程度、游客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关系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亦或是破坏程度。为此,我想旅游活动的执行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以树立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一)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的各级各类从业人员首先自身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定期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生态旅游知识。

(二)旅行社在招揽游客的时候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宣传。比如可以在宣传资料、网页、门市等进行宣传,使游客耳濡目染的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知识。

(三)景区或是旅游目的地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以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作为旅游形象大使的导游,他们是和旅游者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人,能够更好的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精神。导游可以在讲解中向游客灌输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身体力行的进行示范带头作用,比如,旅游途中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刻等等方面。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本是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业,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一大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旅游有着深刻理解,并且旅游管理水平极高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应该说在学校教育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教育途径,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一)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根据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

(二)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具有生态观念的高素质旅游业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应开设诸如《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等课程,既和专业相关,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实践环节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到景区进行实地模拟导游实践。在实践环节中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进去。开展以生态文明、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培养教师的生态观念。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培训,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可以让教师到生态旅游示范点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我深信,只有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能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为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五、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正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就是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品味更高,更加突出自然本色,具有更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生态旅游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观念,营造生态文明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四者的关系,因此对旅游业的管理者、执行人、游客和其他人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行业从业者进行培训,建造一支生态意识强、环保意识强的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旅游环境。

(二)产业结构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生态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所形成的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要注重建立品牌、整合相应的旅游资源,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制度创新,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政府在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政府的作用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管理该区域的旅游产业,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轻松的氛围。[5]同时,不应只局限于某个区域,应该把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六、结语

第4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关键词 土地整理;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39-03

Study on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XU Jie 1 YU Li-ming 2 LI Qin 3

(1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Jiangsu 215008; 2 Suzhou Solid Waste Management Center; 3 Suzhou Environment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Finally,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sures of land re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uzhou City.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suggestions ;measures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十更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2]。而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的重新规划与调整,其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能具体体现合理开发利用国土、促进土地资源保护的目的[2-4]。目前对土地整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更多,这些研究对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分别做了全面的论述,但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研究还很少。十提出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土地整理工作的方向。对人类而言,土地既具有经济价值和功能,又具有生态作用和功能,十要求土地整理工作更加注重土地生态建设,将数量、质量、生态一体的理念引入土地整理,生态化是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2,5]。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土地整理探析对合理开发利用国土、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

1.1 土地整理

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西欧国家德国最先出现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其被记载在巴伐利亚州的法律中。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土地整理制度最先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的井田制度就是土地整理的雏形。而正式提出土地整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土地整理在我国已经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6]。

土地整理的目的是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依据是土地规划或者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土地利用的方式是综合治理和调整改造。总之进行土地利用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7]。在实际生产中对土地整理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土地整理仅仅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增加,同时提高土地的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收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而广义的土地整理的内容则包括了土地垦复和土地开发[8]。土地垦复是指经过规划和设计,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已经遭到破坏的土地重新被利用;土地开发则是指对未利用地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和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较高的土地的过程[9]。

1.2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0]。对于生态文明基本内涵的理解,学者们从文明的组成要素和进程2个维度给出了见解(图1)[11]。从文明的组成要素来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从文明的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12]。生态文明要求在利用现有资源获得利益的基础上,不改变原有的文明状态,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资源,不影响子孙后代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须贯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1]。

1.3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有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是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在我国,土地整理的目标和理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土地整理工作已经逐渐由注重整理后土地的数量向注重整理后土地的质量变化。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4,13]。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和当前土地整理工作的目标和理念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是土地整理的新要求,土地整理要求生态文明的指导[9],以生态文明作为土地整理的新目标,发展生态型土地整理,有利于促进土地整理与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4]。另一方面,土地整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土地整理采用机械、工程、生态等方面的措施,通过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浪费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来增加产出,减少农药、化肥等的投入,最终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的[4]。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理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例如在德国,土地整理的原则首先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景观,其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和村庄景观保护[2,4]。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起步较晚,对生态建设的重视还不够,而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在系统总结过去10多年土地整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尊重自然,以可持续土地整理为抓手,可以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严守1.2亿hm2耕地红线,并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2 传统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划设计层面

在以往土地规划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田块合并、田面平整等措施,着眼与增加耕地面积尤其是刻意追求耕地的连片成方效果,对改变生活条件和生态格局的考虑较少[15]。这种土地整理的方式能够增加耕地的面积,但是也改变了整理和规划区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天然植被状况,改变了地表水流和局部小气候状况,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破坏了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导致被整理区生物种群趋于单调,使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化而变得不稳定,甚至不可逆,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环境风险日益增加[14-16]。

2.2 工程技术层面

土地整理工作在工程技术层面过分重视人机通行方便和能灌能排,缺乏对整理区水土保育重构技术、景观生态再造技术的考虑[4]。为了通行的方便,将原有的沟渠截弯取直,水利与结构的设计也都以水流的顺畅和提高输水排水功能为主要目的,用水时,快来快去,不用水时,渠干沟枯,断绝了河水涵养万物的功能,断绝了野生动植物的生机[4,17]。农田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追求混凝土和高品位的设计,田间的道路、沟渠大量铺筑水泥,既没有石料经济,增加了投资,又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改变了被整理区内部的生境,也使得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不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影响了生态保护[4,14-17]。施工工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极少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施工中推土机船坚炮利,机械化填埋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粒结构变差,机械化平整破坏了发育近千年的耕作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易发生结构退化[15,18]。

3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土地整理建议

3.1 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景观主要体现于土地生态系统中,可以认为每一块土地就是一个景观单元[16]。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的状况,土地整理中不能仅仅立足于短期的单纯的地块合并、调整改造,必须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融入景观生态设计思想,将景观生态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引入到土地整理中,提高项目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理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4,14,19]。把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重视自然界已有自然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仿效自然原型进行规划设计[20-21]。

3.2 推进土地整理的生态景观技术应用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推广应用生态景观技术。在不同的地区,根据土地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的使用不同的生态景观技术,在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的同时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4,7,22]。例如,在进行农田整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沟边的土地,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打造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村庄整理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多采用当地的乡土和特色树种进行美化和绿化,彰显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引观光客。

3.3 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不但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各种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对生态平衡产生作用[23]。鉴于土地利用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土地整理中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效益的评价[20]。在构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时,要把包括土地整理规划、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判、项目实施以及项目回顾(总结)整个流程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根据不同层次,可以构筑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价、土地整理规划评价和土地整理项目评价3个层次的评价体系[24]。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机制,更好地提升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横向上,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多元参与机制,可以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纵向上,让公众全程参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能够提升公众参与的深度[25]。

3.4 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促进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理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以及市场等各种手段,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手段[26-27]。土地整理生态补偿制度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应加大对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的科研攻关投入[29]。

4 苏州土地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苏州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矛盾十分突出,这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30]。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苏州一直是一个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典型地区[31]。苏州的土地整理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一是坚持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生物的“四生”功能定位,确立 “四个百万亩”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31-32]。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落实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特色水产、百万亩高效园艺、百万亩生态林地[33]。围绕“四个百万亩”,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维护耕地生态功能。二是在无国家级和省级湿地专门立法的情况下,出台《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大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力度[34]。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其中永久性水稻田占很大的比例,《条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永久性水稻田纳入湿地保护的范围,加强了对稻田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35]。三是出台《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在江苏全省率先探索试行生态补偿机制[36],及时将《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以基本农田、水源地、生态湿地和生态公益林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进行经济补偿,形成了有利于保护农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32-33]。

5 结语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格局、生态经济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还是从实际需求看,土地整理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势所趋。土地整理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土地整理工作中。土地整理在对土地进行整合、规划、垦复、利用的基础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要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改善土地整理地区的生态景观,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6 参考文献

[1]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2] 唐丽,赵蕾.推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土地整治[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6):12-13.

[3] 付标,祝桂兰,贺传阅,等.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72-173,217.

[4] 郧文聚,宇振荣.生态文明:土地整治的新目标[J].中国土地,2011(9):20-21.

[5] 郑宏刚,余杨,余建新.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189-192.

[6] 王军,严慎纯,白中科,等.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9):87-94.

[7]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97-103.

[8] 李汉敏,陈常优.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2):13-16.

[9] 宋慧瑾,高建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理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5):21-22.

[10]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11] 杨培峰,易劲.“生态”理解三境界[J].规划师,2013,29(1):5-10.

[12] 周以侠.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11):102-105.

[13] 王军,李正,白中科,等.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340-345.

[14] 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5] 鲍海君,吴宇哲,胡昱东.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与运作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03,23(3):346-350.

[16] 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17] 黄烈佳.当前我国农地整理有关问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77-79.

[18] 高丽敏,鲍海君.农地整理中的环境伦理观[J].生态经济,2002(12):12-15.

[19] 张慧,付梅臣.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2):270-274.

[20] 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S1):127-130.

[21] 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9.

[22] 喻光明,魏雅丽,鲁迪,等.区域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补偿[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4):46-49.

[23] 范金梅,王磊,陈原,等.关于中国农地整理中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问题[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74-77.

[24] 艾东,朱道林,赫晓霞.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初探[J].生态环境,2007,16(1):257-263.

[25] 王兴振,杨子生.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38-41.

[26] 胡新建.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确立[J].特区经济,2013(2):80-81.

[27] 靳乐山,魏同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探索,2013(3):137-141.

[28] 张陈蕊,董旭娟.土地整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2):39-42.

[29] 曲晨晓,孟庆香,田华文,等.可持续土地整理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921-2923.

[30] 乔伟峰,孙在宏,邵繁荣,等.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5):557-564.

[31] 胡晓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开发研究,2012(3):155-157.

[32] 李湛.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宏观经济管理,2011(1):68-69.

[33] 朱建强,俞晡庚,黄秋月.探索健全苏州生态补偿机制[J].中国财政,2010(6):79-80.

[34] 兰家丽.对《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的评析及完善建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6-40.

第5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文明;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164-0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国内外学者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保护的理念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在此把生态文明界定为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产品文明五个方面。

(一)生态意识文明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种,人是最主要的因素,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人们要有生态意识,它指导人们的行动。生态意识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强化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旅游产业而言旅游业的管理者、经营者、旅游企业的员工和旅游消费者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二)生态行为文明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目前游客在景区乱刻乱划、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旅游过程中导游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不和谐事情也时有发生,据报道刚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出现了不文明的行为。由于排队时间较长,出现了游客插队的现象。生态行为文明包括低碳的旅游方式、文明的旅游行为,在旅游过程种的适度消费,旅游服务中体现出生态文明行为。

(三)生态制度文明

生态制度,是指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文明,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生态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健全程度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

(四)生态环境文明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优美的环境为依托,自然禀赋、生态环境、文化风俗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的方面:景区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破坏了旅游景区的协调性和旅游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游客过度践踏草坪;在景区内建造过多的房屋;景区开发缺乏长远规划;过度的商业开发,破坏了旅游资源原有的独特的原始风貌。这些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极大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产品文明

生态产品又称为绿色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生态产品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征。对旅游业而言,是指设计和开发的绿色旅游产品:包括设计和开发出的低碳、环保的旅游路线,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绿色饭店等。

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环保、绿色、资源节约将赋予旅游业以新的含义。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在景点乱刻、乱划的现象仍然存在;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污水排放超标等问题。这些现象提示我们,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有待加强,需要培养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如果过度开发,超过了旅游资源的承载力,其修复过程却是相当缓慢,要付出的代价则是惨重的。目前随着旅游观光人数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资源遭到不合理开发,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垃圾堆砌、游客猛增、交通混乱、大气污染、水质恶化、森林资源过度开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等。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需要转变开发和营运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措施

(一)实现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家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战略,全域旅游强调全产业,因此旅游产业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域旅游发展中不仅仅体现在旅游业本身,也体现在与旅游业相关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体现了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融合。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经从过去以高收入阶层为主转向大众消费,日益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旅游消费,这使乡村旅游拥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节假日人们希望走出城市,到近郊的乡村景区去休闲,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乡村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优良的空气、青山绿水,特有的乡村文化。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促进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把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有组织地发展乡村旅游。第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与工业的融合。比如生产清洁设备,污水处理设备;体现绿色、环保、节能的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二)加强旅游产业生态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旅游产业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是调整人与旅游生态环境关系的规范,是保护和建设旅游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种,通过完善生态制度,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用法律法规约束旅游消费者、旅游管理者、经营者的行为。比如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记录,这对游客的行为产生了约束;第二,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行环境审批制度,景区内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入;第三,政府制定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方面的制度、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旅游产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使旅游管理者在进行景区开发和管理时应受到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旅游服务创新

旅游产业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涉及到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企业的员工和旅游消费者。目前,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为最求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水排放超标;而旅游消费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也有待加强,表现在: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行为;因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人们是生态意识,从而产生生态文明行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改变服务模式,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一,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行社、线上旅行商、导游等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培育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第二,经过培训后的旅游从业人员将生态文明理念带到工作中,在旅游产品介绍、旅游合同签订、团队旅游行前说明会、在景区讲解中等环节增加更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旅游提示,培养和引导形成绿色消费习惯,提升生态责任意识,引导和鼓励文明、低碳的旅游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物品消耗,选择简约自然的旅游方式;第三,进行旅游产业绿色产品开发,包括设计旅游路线、创建绿色酒店、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等。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旅游景区景点品质的提升,这促进游客增加,旅游产业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国家提出的全域旅游战略构想下,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旅游由原来的点状发展到面,将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实现“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从业人员”,这更需要优美的环境做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立在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上的,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要保证人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品质,推动和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6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第7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报告摘要: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同志在十报告中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2处),报告将生态的内涵从过去的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现今的人的生态、系统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生态振兴转折点的到来。具体说来,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以下几个亮点:

构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范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是人的生态,是人与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享受环境的系统整合机理、有机进化过程,是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与红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人与环境关系的物态文明、体制文明、认知文明和心态文明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就是要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化传统发展观中的封闭为开放、破碎为整合、盲目为有序、滞留为循环,融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经验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于一体,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是形态,生态文明为神态,形神合一方可和谐发展

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 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建设也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而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生态”二字中,“生”的中文由人和土构成,表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命、生产、生活、生存,其动力学机制一是“开拓竞生”,只有开拓、竞争,物种才能生存、繁衍;二是“整合共生”,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种群之间必须、相生相扶、互利共赢、整合协调,系统才能进化;三是“循环再生”,包括物质的循环再生、信息的反馈更新、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系统才能生生不息螺旋上升;四是“适应自生”,人类既要改造自己适应环境,又要改造环境适应自己,有强的抵御外部风险和受干扰后迅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强的自组织、自调节、自力更生的系统活力,世代才可自强不息、持续发展。“态”的中文繁体由自然的“能”加人文的“心”组成, 表示状态、动态、过程、格局,其控制论机理一是“物态谐和”,输入输出要平衡、数量质量要协调;二是“事态祥和”,局部整体要兼顾,时、空、构、序要统筹;三是“心态平和”,哲学、科学、工学、美学天人一统, 功利、道德、信仰、天地境界圆融; 四是“世态亲和”,群体关系融洽、亲情友情诚挚,民心思进、世风淳朴。生加态就是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和、心融文化。

首次提出“全球生态安全”等生态建设目标,引领我国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报告首次提及全球生态安全, 8处提到全球问题,体现了中国以世界安全为己任的大国风范。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以气候变化、经济震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贫穷落后、超常消费和野蛮开发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和社会生态福祉问题等三大生态风险,欧、美、日的市场经济已回天无术,传统农耕文明也是望洋兴叹。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自然生态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四生合一、合纵连横、绿韵红脉、潜移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但要真正实现这“深刻融入” 和“全面贯穿”,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凝炼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理念、新目标。20世纪的社会主义文明以社会公平与生态和谐为理想,以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为手段,是一种高公平性低生产效率的协同共生式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融自生、再生、竞生、共生功能为一体,以信息化、现代化、生态化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是一种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其转型过程既有传承又有否定、既有整合又有升华。

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以及美好世界、美好未来的生态建设目标。这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走向对精神生活和生态真善美的追求,彰显了中国人类生态的进步和对富强健康文明美好未来的追求。报告摈弃了传统环境保护就污染将污染的还原论思维,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部署生态建设方略,体现了“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整体论思想。报告还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自生、共生、竞生、再生的生态控制论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方略。

第8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关键词] 环境管理 构建 生态文明 关系

当代环境管理的实质,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到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状态。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通过节能减排、防治污染、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实施生态工程等措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环境管理在这一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生态文明是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通过自觉遵循生态规律来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可以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人们通过对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使之符合生态规律,优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和稳态反应能力,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例如,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和实施集“污水治理”、“资源保护”与“水景绿化”于一体的湿地生态工程,构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绿色风景线和生态走廊,就是通过环境管理将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符合湿地生态规律的生态化改造的过程。

1.2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管理制度符合生态规律,实现了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管理制度的生态化。例如,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理念来设计环境管理体制,在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尊重生态演变规律并付诸实践,就是环境管理制度生态化的具体表现。

1.3人们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充实和丰富了生态化内涵,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工程技术等新兴学科领域崛起,推动了人类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全面进步。这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体体现为生态学理论知识与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与提升,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相关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

在以生态文明为价值目标的环境管理中,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效益与生态服务为全体人民共享,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是完全一致的。我国的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消除贫困是统一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环境管理通过“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体途径,在城乡一体化模式下进行生态建设和实施生态工程,其目的就是要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转嫁的现象,实现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与消除贫困的多重目标,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

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环境管理的目标所在。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体现了全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将极大地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

4.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迅速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是通过环境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因此,通过环境管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运用知识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来整合和提高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利用效率,减少经济活动中物质资源消耗和污染,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体现生态文明的环境管理,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立足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实施既具有高新科技内涵又紧密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全面建立“两型社会”的基础。从辩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要求在思考经济问题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与规划时,要重视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环境管理应围绕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三大主题,最大程度地缩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随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状况恶化的周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结束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点。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重要措施,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需要全民动员。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我们同住地球村,我们任何人都无权浪费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 考 文 献

第9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对于生态文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2]。这一定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对于生产力问题的基本认识,强调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并且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可以说,这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重新解读,这一定义强调了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强调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笔者认为,叶谦吉教授的这一定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具有合理性。以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指出,所谓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这一基础之上[3]。这一定义指明了生态文明实现的前提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既要开发和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同时这个定义还指出了今后我们应当怎么做,即应当尽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这一基础之上。刘思华等人的定义赋予了发展崭新的内涵,强调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之上的发展,这与过去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理解是不同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理念。笔者在吸收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作了如下概括: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原则,不断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时,不断克服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有序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4]。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2014年1月17日,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论坛”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王松霈教授作了题为《生态经济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成就的结晶,是人类创建的最高的文明”[5]。在他看来,生态文明是一种完全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笔者也认为,生态文明是在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形态,其中包含着人类对以往的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的反思。因此,生态文明理论应该是对生态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所坚持的基础理论必须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相一致

首先,我们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基础上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我们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属于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界”“社会的自然”等生态经济思想,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尊崇自然与社会的整体性,尊重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选择适宜的经济社会形态,在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思想的指引下认真安排人类的各项活动。以上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它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具有一致性。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就是实现生态自然与经济社会的统一。这与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完全一致。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协调有序发展。这与生态经济学说所坚持的发展观相一致。又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承认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协调有序发展。这与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完全一致。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二者都强调应当满足“生态经济双赢定律”[6]。

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对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五个方面具有一致性。不仅如此,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在基本理论方面也存在着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1)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强调的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内在统一。根据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放在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这二者的统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与核心。明确了这一点,就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生态经济思想中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生产过程二重性理论、商品二因素理论、经济运动二重性理论等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物质变换理论生态经济物质变换理论强调的是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内在统一。这一理论第一次提出应当把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将劳动引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由上述分析可知,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把人对自然的利用、占有、索取,同补偿、爱护、恢复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把改造自然同美化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述两点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3)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生产与生态环境生产的内在统一,是关于五种生产与再生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全面生产理论。这五种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是: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生态环境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这个有机的、综合性的生产体系中,如何使这几种生产与再生产做到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它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具体实践中。(4)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态生产力的内在统一。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力的统一体,其大小受到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表现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合力。一般来讲,当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都获得提升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也一定会获得提升。当社会生产力获得提升,而自然生产力有所下降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既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有可能有所下降。当社会生产力有所下降,而自然生产力获得提升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既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有可能有所下降。当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都有所下降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肯定会下降。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生态经济生产力思想的全部精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高度契合。(5)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内在统一,是关于物质循环利用问题的理论。该理论揭示了在作为劳动过程的再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它与物质变换理论具有内在关联性,并与之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社会经济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统一性表现为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的内在统一。因此,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经济物质循环利用理论,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循环利用理论的基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该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相契合,体现了物质循环利用理论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特点。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诠释

(一)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新型城镇化是在自觉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各种建设活动,凡是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各种基本原则、基本活动规律而进行的一切城镇化建设活动,都不能被称作新型城镇化,那些只是旧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是为了克服旧型城镇化的种种弊端。以下笔者将具体分析旧型城镇化的主要弊端。

(二)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历史的反思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1978到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3.73%。从表面上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城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许多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涉及6个方面。其一,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有时“城里人”和“乡下人”即使身处同一个区域,享受的待遇也并不相同。笔者仅就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进行说明。比如,在一些城市,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各种不同的学校和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则规定,一些学校和幼儿园只有拥有城市户口的孩子可以进入[7]。其二,土地城镇化的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一般而言,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但如果只让农民进城而不让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样的城镇化就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近年来,由于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失去了土地,但是,这些失地农民却未能成为真正的市民。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其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现在许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都比较粗放,相关部门过于关注征地造城,热衷于搞房地产开发,忽视了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其四,过于看重形象工程,忽视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差。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房地产开发越来越兴旺,但城市贫困人口无房可住的局面却未有大的改观。其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未能做到“以人为本”。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房地产开发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代名词。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城镇化建设,实际上和农民进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地方政府(包括“城里人”)对房子这样一种不动产的需求才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助推因素。现在的局面是,地方政府要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商要赚钱,城里人要住房,乡下人要打工。其六,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不足,致使城镇化建设乏力。在我国,许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主体产业和龙头企业,规模效益较差,没有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自我供血和发展能力不足,集聚辐射效应不强,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不足[8]。综上所述,我国的城镇化过程的确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在现阶段,打破制约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瓶颈应当被作为首要问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教训

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们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以剥夺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为起点,以“城市瓦解农村”为基本运行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无关系[9]。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以往城镇化建设中的教训。(1)秉承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只注重追求当前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而不顾及后期的发展效果,最终导致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带来工业和农业不协调、城市和乡村不统一、经济和生态不和谐、人口和社会不稳定的后果。由于没有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未能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盲目扩张的状态,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必然突破地球的承载能力。(2)导致了“黑色发展”的结果工业文明之所以被称为“黑色文明”,是因为其所经历的是一个从粗放到集约的发展过程,往往是先破坏、污染,然后再进行治理,工业发展以对环境和生产力的破坏为代价。近年来,我国城镇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农业活动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活动比重的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且,这时人们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用地、浪费式用能,以及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全局发展。(3)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存在偏差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针对旧型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的。旧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是:劳动力实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各种经济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旧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通过牺牲农业和生态,实现工业集聚和财富规模扩张[10]。

(三)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诠释

1.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生态文明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观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新型城镇化必然会走上一条工业与农业相协调、城市和乡村相统一、经济与生态相和谐、人口与社会都稳定的发展道路。只有整个经济社会都处于一种和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以高效、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由于新型城镇化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主题,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城镇化必将实现由注重数量规模的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的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要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强调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3)科学确定发展的重点和核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注重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使二者实现互促共进;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实现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1]。

2.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论分析

由上述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原则的分析可知,新型城镇化的主旨就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8]。这就是说,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发展观为指导(亦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里的小城镇专指建制镇和集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因此,可以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作如下归纳:新型城镇化是指人类在城镇化建设活动中,自觉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努力改变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关系,提升城乡生产力水平,使城镇化建设建立在城乡各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2]。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

由上述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分析可知,自觉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这一原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打破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关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旨,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结果。据此,笔者制定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层次及功能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划分为四个基本层面,即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城镇层面和空间层面。其中,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均属于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体,而城镇层面、空间层面则属于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拟体(所谓拟体,是相对于实体而言的,表现为在空间结构和区域结构上的变化)。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来分析,城镇层面的循环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超循环体系。这个超循环体系将各类生产体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每一个单元既能有效地形成自循环系统,又能为相关链接单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撑。众多单元进行耦合链接,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状的城镇超循环体系。城镇超循环体系不断地与外界(指区域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城镇内部进行各种单元和层次的整合与分解。旧的单元被新的单元(或循环形式)所替代,表现为城镇超循环系统自身的调整。这个系统通过不断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逐步扩大城镇的辐射范围。城镇是城乡多种循环模式和多种超循环体系关联耦合的重要节点,也是整个区域超循环体系的中枢[13]。在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的区域,借助多重网络构成的循环基础设施平台,城乡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资源的利用将更为科学有效,城乡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区域整体竞争力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实现质的飞跃。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城镇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个城镇在不同时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客观的评价难度较大。笔者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的大类将其划分为自然生态和人造生态两部分,从宏观的层面选择几个重要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具体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三)新型城镇化运行调控体系的构建

1.产业链体系的构建

(1)第一产业链体系的构建第一产业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构建农、林、畜、渔、副各分产业体系和复合体系,在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各分体系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各分产业体系和复合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一致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要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都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真正建立起产城一体、利益均分、功能互补的良性循环系统。(2)第二产业链体系的构建第二产业应当努力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变。新型工业化应当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要实现第二产业转型发展的目标,就要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还要重构行业(或企业)的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第二产业的整体循环体系[14]。(3)第三产业链体系的构建根据第三产业的特点,要在倡导绿色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服务体系。要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满足社区内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内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功能完备、便利民生、服务大众的社区服务体系。

2.产业间关联调控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