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施工改造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 A
一、雨污水分流概述
雨污水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质达标后再排到河道里,这样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我国以前由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对排水管道根据水的来源进行分设,采用的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即合流制的排水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再加上水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水资源,各先进地区相继开始实施雨污分流工程。
二、工程概况
某地区地势低平,海潮可达,河涌众多,为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带该地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且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匀某地区现状人口约,人,污水量标准为升人日,污水设计流量按污水量标准和人口数量计算。某地区只有部分路上有市政污水管,自北向西排,最终接入沥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中村、家庭作坊和“三无”企业全部为雨污合流,工程范围内收集系统均为合流管道,当暴雨来临时,通过溢流的方式将雨水溢流直排到西江涌,严重影响该区域的水环境。某地区作为该省生态示范村,雨污分流作为重要的节能减排举措,改善某地区环境现状,提高某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对某地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已势在必行。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经调查发现该工程雨污分流改造主要存在以下困难与问题:
1、沿线有高校、居民区、商铺及工厂等单位,排水用户数量多,水质复杂。排水管道私接、乱接现象严重,随意性大,不按照正规的衔接方式与市政管道连接,有的甚至直接将污水管道接入雨水口。排水用户素质参差不齐,后期排水用户排水口改造的民事工作将成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首要困难。
2、原混流管道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个别检查井破损及井盖丢失。
3、部分排水用户建成时间比较早或地形条件限制等原因,其内部排水依然采用合流制排水。
4、该工程地处老城区且属于交通干道,供暖、通信、电力等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地下空间不足,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四、工程施工组织
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召开施工技术交底会
在施工和监理单位熟悉施工图纸的情况下,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总工办、档案馆、市政质量监督、市政维修、排水主管、监理、施工等单位召开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会。会议由建设单位主持,主要内容为:
①设计单位介绍设计依据、意图及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和技术难点。②监理和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提出质疑。
③设计单位对质疑进行答复。
④建设、总工办、档案馆、市政质量监督、市政维修、排水主管等单位分别提出建议及要求。
⑤形成会议纪要,所有参会单位代表签字确认。
(2)召开沿线排水单位协调会议
由街道办事处、建设单位牵头,组织排水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沿线各排水用户召开对接协调会议,目的是让各排水用户了解该工程建设的内容、目标、必要性及主管部门对其排水的要求,使各排水用户在思想上得到重视,便于以后协调。会议主要内容为:
①由建设单位汇报该工程建设目标及内容。该工程建设目标是通过新建一条污水管道,将原来雨污合流的管道改造成雨水管道来实现该区域内的雨污水分流,同时将各排水用户的排出口进行封堵改造,以便做到源头上的雨污水分流。
②由街道办事处讲解雨污分流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各排水用户明白:该工程的建设可消减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溢流污水对河道的污染,有助于水环境的改善,且更有利于水生态的恢复和良性循环,提高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该工程建成后能够缓解该区域的泄洪压力,解决各排水用户雨季的积水问题,是关系到沿线排水用户切实利益的民生工程。
③排水主管门结合《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第641号)对各排水用户的排水提出要求,讲解违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④所有参会人员填写会议签到,明确管线服务区内各排水单位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以便在工程实施中进行沟通协调。
(3)对老管道排水情况进行摸查
调查沿途排水用户管道接入情况,是否已经完成雨污分流,如果分流了,确定引出管的位置及埋深,并与排水用户确定污水管道接入新建污水管道和老管道封堵的方案,并签字确认;如未分流,责成其在规定期限内制定分流方案并报市排水主管部门审批,然后根据审批制订该小区的接入方案。否则将通知市排水主管部门进行处理。调查施工区域内其他管线位置、埋深及走向情况,为今后的施工及管线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2、雨污分流改造管道施工
雨污分流改造的管道施工及验收必须符合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范规定。建设的主要过程为:
关键词:六陈灌区,水利工程,设计,施工,问题,对策
广西平南县六陈灌区位于平南县南部,于1961年建成投入运行,为该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给该地区带来了繁荣。但由于当时修建条件所限,随后的配套工程措施又跟不上,建筑物老化,部分渠道淤积坍塌严重,致使灌溉面积逐年减少。因此,经过国家水利部的相继批复,从2001年开始对六陈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笔者全程参与了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少实际问题,经反复研究探讨,最终得以解决。我觉得,这些问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现在全国从上到下正开展一场轰轰烈烈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相信类似的问题会不断遇到,现将有关情况总结于后,希望为同行在解决相似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1、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1.1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不重视收集工程设计的基本资料
水利工程设计的前提条件应是建立在充分而又可靠的第一手或原始资料基础之上的。像我们平南县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应首先掌握包括六陈灌区原始设计资料和现状实测资料(包括实地调查资料)等等。这些资料的获取对于水程工程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有部分设计人员不太重视这方面的资料收集。
1.1.2不重视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考虑较少。近年来,虽然要求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要求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章节内容,各级水利部门对这方面也开始重视起来,有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够深入。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前不久,三峡工程周边环境的退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因此,设计人员对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更加重视。
1.1.3对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论证不够充分
近几年来,水利工程投入大,项目多,时间要求紧,设计单位的设计任务相当繁重,对设计方案的论证不够充分,增加后期设计服务成本。
1.2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中值得借鉴的解决措施
1.2.1要有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工作者及时更新观念,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在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之初,即明确了该设计的指导思想:对灌区渠道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渠道水的利用率,促进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设计理念,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尽可能使造成的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应该贯彻到其他水利工程的设计中。
1.2.2要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
我们在开展六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时,明确本次设计原则:以节水为中心,对灌区渠系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灌区渠系布置不作调整,除对局部急弯、水流严重不顺的渠段略作调顺外,基本维持原有渠道走向,防渗渠道断面型式和大小根据规划报告确定的输水流量及目前渠道断面现状略作调整,采取经济合理的防渗衬砌结构型式,同时对渠道内的附属建筑物进行维修、更新和配套,并提倡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对部分严重阻水及损坏的建筑物拆除重建,真正达到渠系节水、农业增收的目的。同时,为水利工程设计应结合具体情况,以人为本,兼顾人行桥、渡槽、码头的改建设计。这样,就可以进行综合分析,使我们设计方案更接近实际,更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1.2.3全面收集影响工程设计的资料
在对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单位全面搜集了原始设计资料, 了解平南县六陈灌区的基本情况:灌区位于西江流域浔江平南河段南岸,属桂中旱片,为广西超30万亩大型灌区之一。灌区范围包括平南县和桂平市部分乡村,有九个乡镇和原国营新桥农场,1998年末灌区人口4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3万人,是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基地。灌区总土地面积406.7km2,其中耕地面积38.3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0.56万亩。灌区地势南高北低,灌区内东西有南宁至梧州的二级公路贯通,南北有玉林至平南三级公路,各乡镇亦有四级公路相通。西江水系浔江支流——白沙江蜿蜒而来,浔江从西北边经过。灌区内土壤大部分由红壤土发育而成,但又可分为红壤、赤红壤和冲积土三大类。红壤土主要分布大安镇、镇隆镇等处。赤红壤分布在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一带。冲积土分布在浔江岸边和白沙江两岸较低处,为河流冲积物、淤积物淤积而成,经过长期的耕作,大都发育成含有机质的壤土和沙壤土。灌区多为平坦耕作区及低矮丘陵山区,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是广西主要粮食高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之一,是平南县现代农业发展基地。灌区内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黄豆、烟叶、水果、药材等。但由于随后的配套工程跟不上,建筑物老化,年久失修,部分渠道淤积坍塌严重,加上管理不善,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致使灌溉面积逐年减少;六陈灌区现有干渠以上渠道3条69.38km,支渠10条共81.9km,斗渠405条共514km。在干渠以上渠道中,总干渠长9.3km,东干渠长25.58km,西干渠长34.50km。由于渠系工程不配套,防渗衬砌标准低,以及管理不善,经过三十多年运行后,大部分工程都已老化、残损、坍塌、淤积,导致目前渠道出现渗漏、断面缩窄、糙率变大、水流不畅、水量流失、过水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情况的掌握,为我们的工程设计布局奠定了基础。
另外,对渠道原有附属建筑物,例如人行桥、渡槽,应考虑当地的交通要求,是否有必要改为机耕桥,渡槽是否需要考虑交通要求,对码头的设计应结合工程管理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加设清淤码头、经过村庄的渠道设置的生活码头能否满足群众的需要,对过底涵、斗闸门、渡洪槽、进水口等附属工程的位置、数 量、规模等均应作出相应的模底调查,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工作者到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
1.2.4重视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
平南县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对灌区渠系布置不作大的调整,但我们也十分重视对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并作出比较详细的设计。
1.2.5对设计方案论证更充分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要经过反复的比较、论证得出的,它可以说是设计人员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设计单位应制定更为合理与严格的方案论证措施,不能因为任务重而忽视对设计方案的论、比较,这样既影响投资控制,又影响设计质量,增加后期设计服务成本。在六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六陈水库总干渠有一个标段1.34km长的渠道,合同价170万元,由于设计时对该段设计方案没有认真比较论证,或者说对该段的地质情况不够了解,原渠道有部分浆砌石,设计要求拆除旧浆砌石再用C15防渗砼护坡;施工时拆除旧浆砌石后才发现该段渠道底部有水渗出,左边渠道边坡出现滑坡险情,地基比较软,后来经设计人员反复的比较、论证后采用渠底用钢筋砼肋梁结构,左坡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处理,长度40m,投资增加了约20万元;该标段共有6个设计变更,增加的投资约80万元,增加后期设计服务成本。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设计方案论证不够充分、严格的例子。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点启示。
2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2.1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工程原材料质量常有不合格情况的发生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钢材、水泥、碎石及河砂等主要材料的使用,一定要经过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但是就本人参加过的一部分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现场原材料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
2.1.2拖延施工进度
水利工程在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施工进度拖延的现象。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投入建设人员多;投入施工机械多;工程交叉作业多;现场用电作业多;气候因素(冰雪、烈日、台风、大雨等)影响等等。因此无论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拖延的原因虽多,比如设计变更、土地征用、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等,主要原因还是施工单位组织设计不合理,现场施工人员组织不力,人员、材料、机械组织协调不到位,影响甚至拖延工期,造成进度滞后。
2.1.3施工布置不合理
施工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的快慢、施工过程的顺利与否。施工布置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选择、交通便道的选择、物资存储位置以及生活居住区的安排等。实行招投标的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在进场时,就要求施工单位按投标文件承诺的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临时工程的设施布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尽可能做到合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种的相互干扰,才能加快施工进度。但大部分工地都是见子打子,随意布置。
2.2水利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2.2.1保证工程原材料的质量
六陈灌区改造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如钢筋、木材可在平南县城区或在灌区内就近的乡镇采购,水泥可在平南县城区采购,块石、碎石、河砂可在建设点附近的采石场和采砂场采购,渠道断面修整所需的回填土料可就近在实施渠段附近的土料场采挖。凡进入工地的主要材料及中间产品,均实行见证取样(抽样)和使用前报验制度。监理单位对工地使用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严格把关,并敦促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送检测单位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准用于工地施工,杜绝不合格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使用到工程上,从源头上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2.2科学规划施工进度
六陈灌区改造施工,受灌区灌溉用水影响,一般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作为一个停水周期,总施工期3至4个月,但真正的施工时间往往只有3个月左右,这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完成,那么又要等到下一个停水周期才能施工。因此,施工单位如何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里,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计划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落实到各个施工班组,甚至落实到各个施工人员,是整个工程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的关键。
2.2.3施工布置应科学合理
六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施工具有面广线长,工程分散的特点,施工场地尽量在渠道两侧沿线布置。可利用渠底、渠顶或渠旁道路作为场内交通便道,渠道两侧空地、荒地作为砂石料场、砼拌制设备、水泥简易仓库及生活工棚用地。临时仓库和工棚采用防水蓬布搭建成活动式,可随时与施工场面一起沿渠线搬迁转移。工程施工的清基弃土堆置在渠道两侧外边的低洼位置或运至取土场堆放。
以上便是笔者参与广西平南县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和施工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探讨得出的一些解决对策。现在全国从上到下正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相信类似的问题会不断出现,谨将有关情况总结出来,希望为同行在解决相似问题时提供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尹三春《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硅谷》2008(17).
[2] 刘正茂,吕宪国,武海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水利水电科技》2008(2).
(1)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于水利泵站工程有着工程项目种类多,门类专业多,跨专业施工,施工工艺复杂等诸多特点,因此更需要专业的、详细的管理体系来完成施工。从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情况可以了解到,很多情况并未完全按照之前的施工计划来构建泵站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体系,在泵站更新的改造工程当中,一直都存在着工程项目管理责任意识不清晰的问题,比如说泵站工程中的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对工程建设项目缺乏责任感,管理不到位,没有将泵站工程责任区划分落实到个人头上,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每一部门应该做什么,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应该设计在整套施工管理体系当中的,由于施工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这些应有的规定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当出现了泵站工程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时,没有相应的部门能够及时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导致改造项目进展缓慢。(2)组织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牛鼻滩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项目都一直处于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的一种状态,如在土方开挖、基坑排水、机电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不能按照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工艺来进行施工,对技术也缺乏相应的设计程序,存在着实际施工进程与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严重不符的现象,非常容易出现关键工程项目施工缓慢,而非关键工程项目却计划超前的问题,相关责任管理制度落实并不到位,尤其是在拦污检修闸底板基础的粉喷桩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质量监控,大量的违规操作行为开始出现,严重影响着泵站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相关责任监督管理不到位,泵站施工现场巡逻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能及时地发现泵站工程施工现场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施工现场混乱,生产效率低下,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3)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由于泵站施工工期受汛期影响较大,很多泵站改造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总是一味地追求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常常会忽略对泵站工程的精细化监控与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往往比较低,缺少相应的管理学知识,大多数是依靠自身的施工生产经验来进行判断的,因而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对工程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缺少审批,在正常进行施工改造之前,没有对施工进行项目交底,也没有对相应的施工操作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而是直接进行施工操作,这样改造项目自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有甚者,尤其在电气设备安装和机电设备安装项目中,由于专业的电气机电安装工人的工资较高,有的施工单位会招聘大量的临时工种来代替此类技术工种滥竽充数,且很多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都缺乏实战性经验,不能从工程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掌握系统化的工程施工安装技术,因而在实际的精细化施工管理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泵站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活动策略
(1)健全泵站工程施工的责任管理体系。在具体精细化泵站工程项目的施工责任管理活动时,首先要从泵站工程的实际情况入手,在进行综合化的施工安全评估检测以后,再逐步落实各阶段流程环节中的负责人,制定整体化的泵站施工管理体系,比如说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奖励处罚手段的设计来限制技术人员的施工操作,提高泵站施工项目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健全管理体系时,在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要先熟悉掌握项目工程文件的设计流程,再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施工进度要求要做好备案记录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招标书进行审核,同时为健全规划好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确保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再进入下一步的施工计划。在创建精细化的施工管理体系时,要让施工单位自上而下地树立起正确的施工管理责任意识,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责任安全意识,并且贯穿于施工操作的全过程。将管理活动和施工操作工人的工资相挂钩,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水平,同时从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生产部门,物质采购部门以及质量监控一体化部门着手,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在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全面化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责任幅度的划分管理。在健全施工改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一定要记得加强对施工安全问题的管理力度,千万不能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哪一环节出现了施工安全问题,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来进行解决,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减少了给工程项目发展日益造成的损失,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得到了保障,因而工程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泵站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元素。(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精细化施工监督与管理。在实际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程度,需要相关从业的施工操作人员有着专业化的安装管理技术和技巧,要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进行了解和掌握,设计好施工现场安全防火,防灾防患措施,并且在日常的施工中,要定期的安全操作演练,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项目及时加以改进。由于过去施工现场管理非常混乱,需要在泵站施工的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后期的预埋件进行提前预埋,把所有的预埋洞口进行缝合。在对现场操作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时,要提高相应的监督和控制力度,对各种施工技术和设计指标进行监控,提高对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批管理力度,在正式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时,泵站工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倾听,在具体落实施工项目之前,要对交底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批,进而分析工程改造项目的正确施工要求,在进行生产设备及机电电气设备安装时,应当特别注意对安装工艺的操作设计管理,必须要按照正确的安全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同时要安排施工现场相关的巡逻负责人员,对整套施工操作进行循环式的监督管理,减少操作工人违规行为的发生,使工程的改造设计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能够及时监测到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有效避免项目安全事故问题的产生,提高工人操作安全性。加强精细化施工管理理念的落实,通过工程施工项目中每一道操作工序的管理落实,从各生产环节入手,保证对工程项目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监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水平。而对泵站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教育时,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率,一定要对工程中的工作人员进行身份审核,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身份审核就是要保证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必须的人员要经过专业化素质培训,必须保证一人一卡原则,持卡入内,这不仅关乎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时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对施工操作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时,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化的道德素质培训,让施工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白正确的施工操作规范,从道德和理智上控制自己不去做偷工减料、中饱私囊和之类的事情,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和责任感。在执行安全规范守则的过程中,加强对精细化管理策略的思考,不断创新并改进新的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积极开展文明施工大会制度,每月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总结,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难点工作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采用施工小组及各部门评比的方式,作阶段性的文明工作总结,每周都要召开一次例会,将本周的施工工作安排进行下达,传递上级领导的会议工作精神,对上一阶段的施工情况进行汇报。在对泵站工程施工中操作工人的精细化培训和管理时,还要完善对工人操作的具体安排,设计科学的、合理的工作计划表,注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不要安排超出身体负荷的过量工作。坚决杜绝在施工操作前喝酒的行为,要让施工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来面对泵站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同一工种的操作人员要进行统一的着装管理,这样可以一眼就了解到施工现场的操作情况,便于监督人员的操作管理。还可以组织工程内部的技术性比赛活动,提高工人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技能操作水平。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们国家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水利泵站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实行精细化的管理策略,从水利泵站工程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角度入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监督与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地开展下去。
作者:李旋 单位:湖南华纬水电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延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5,(24):299+301.
[2]胡文.水利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对策[J].江西建材,2016,(05):130-131.
[3]黄俊龙,金山.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07:189.
1规划与年度计划管理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工程的年度计划和规划,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对工程的年度计划和规划工作进行规范。首先由市里的代表公司组织下一级的代表公司编写自己区域内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方案,然后交由上级部门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合格,那么市公司就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前期计划交给相关部门审查,要做出分别对应不同电压电网改造的方案,不能混为一谈,以免施工时出现错漏。如果第二步审查通过,那么公司就可将相关部门的规定下达给下级公司,并要求它们进行写出前期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具体工作计划。这就是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年度计划与规划管理的大致内容,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一定要落实好相关部门的要求,不允许发生擅自违规现象。
2设计管理
初步设计的管理工作很重要,因为初步设计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实施步骤和流程,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这一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农网工程的设计主要按照南网公司的要求实行,项目的所有初步方案包括资金计划以及施工步骤,都需要按照工程设计图完成。初步设计管理所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管理初步设计中的设备设计,设备是工程实施必不可少的,初步设计中的设备一定要完备,不能发生漏掉设备的现象,而且选择设备时一定要科学合理,不能光顾着节约资金。第二部分管理初步设计中的工程造价,资金是工程实施最关键的因素,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观察各个环节的资金分配是否合理,整体工程的资金数额是否科学,杜绝现象。第三部分是选择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工程的设计方案关系到工程的具体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这方面的管理时,相关部门一定要仔细分析方案的科学性,不能选择不适合当地电网改造的方案,还要对科学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工程更好地实施。下面我们将用一个图来示范初步设计的管理工作,确保初步设计的管理重点更加的明确:
3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概算、结算编制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规定制定,不能擅自改动,在制定好以后,要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如果不合格,就要对不合格的环节进行修改,工程预算包括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绝不能敷衍了事。项目必须根据施工图来确定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不能出现高估冒算等问题。工程合同由相关部门与中标的电网建设公司进行签订,这份合同一定要走相关的法律程序,可以在工程出现问题之后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使工程施工得到法律保障。因此,合同的条款一定要严谨和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不能凭空滥造。工程的资金、设备、施工流程、施工周期等重要环节都要在合同中一一说明,确保工程的实施效率和实施质量。工程在结算款项时,一定要对项目施工所用的人力物力、设备材料、工程管理进行整体统计,核实工程金额与预算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进行详细分析,不能出现错漏。
4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工作要依据三个原则来进行,首先,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要有条例清楚的年支出与月支出资金流水单,不能凭空捏造,而这一流水单应该与原先的预算大体保持一致,如果有新增开销,施工单位应该注明,以便相关单位调查。其次,资金分配与支出一律按合同处理,不得违反合同,一旦施工单位违反合同中的资金规划,滥用资金,相关部门应该马上追究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并要求它们进行赔偿。最后,完善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很多工程施工竣工之后会出现质量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相关部门对资金的管理不到位,个人或者单位趁机挪用工程资金,并购置质量低劣的材料进行施工,这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假如电网施工时出现这种问题,就会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5招标采购与物资管理
工程的物资采购工作由中标公司完成,相关部门首先需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采购招标,一定要严格管理招标过程。中标公司所制定的采购方案一定要合理,而且资金预算也一定要科学,严禁资金预算过低。目前有很多中小型公司为了中标把资金预算做得很低,而当他们中标之后意识到如果按照自己的资金预算进行采购,根本没有利润可赚,于是,他们在采购时会购置质量低劣的材料,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有时还会导致安全事故。在完成采购之后,也要对采购回来的物资进行管理,首先要将各个环节的物资进行分类管理,需要用到这些物资时再拿出来,以免遗失,用过的物资需登记造册,不能完全没有记录。
6安全与质量管理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的安全与质量管理需要严格执行行业内规定,确保不发生对人民群众及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的安全事故,因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安全事故以及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等。这些安全事故对工程施工及社会的影响非常重大,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穿好保护自身安全的安全服,在施工范围内要搭建安全防护栏,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施工工地,以免引发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在这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安全防范。工程施工质量一定要进行严格控制,从工程材料到工程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技术等各个环节都应受到重视,而且一定要检查工程质量,以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在施工区域内一定要立一块交通安全牌,避免不明所以的车辆误闯施工范围,对施工产生影响。
7启动调试与验收管理
当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工以后,一定要进行验收,验收标准是《电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细则》,一旦不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应及时对工程进行修正,假如工程已不能进行修正,相关部门要按照合同通过法律程序追究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工程验收时,一定要注意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是否有处理工程的废渣,有没有将占用的耕地、农田还给农民,并进行植被恢复,如果发现环境问题处理不合格,一定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环保工作。在工程施工完毕之后,农村的电网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应该先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试用。一般工程试用期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之内,相关部门应该全面检查工程质量,所有工程都应达到国家的安全标准。相关部门还需检查工程在使用时有没有其他问题,假如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以免在以后的使用中发生安全事故。
8结束语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政府主管;规范化;管理流程
早期因质量管理体制的缺失,我国水利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落后,影响了农田灌溉、水利发电、资源调度等工作的开展。新时期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优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流程是不可缺少的,政府机关、工程单位应共同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体制。
一、当前水利工程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到过去工程建设思想的约束,水利施工单位把现场管理中心集中于质量控制,对整个作业流程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这也是降低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新农业政策颁布之后,国家对地方水利改造给予了高度关注,旨在通过农田水利改造项目建造出现代化、高质量的水工建筑设施,以加快地方水资源的综合调度。然而,过度偏向于现场作业进度的控制,使工程单位对水利工作质量监督的力度不够,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流程的规范化
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不再仅限于水资源的调度利用,而是成为推动农业、工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针对过去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工程单位必须坚持“效益优先”的准则,制定全面性的工程质量监督方案,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
(一)参照法律。水利工程建筑物作为现代化设施,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制订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以便更好地加强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实施,发挥投资效益。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质量振兴纲要(1996 年~2010 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发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水利工程质量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督控制。
(二)优化监督。主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监督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使水利质量监管规范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专职机构,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这是优化监督管理体制的根本对策。例如,行政主管人员定期到现场对水工建筑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安排人员处理。
(三)配合工作。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主动配合质量监督工作。例如,在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和城镇供水、滩涂围垦等工程及其技术改造,均必须由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由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等级核验。
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对策
水利工程中的作业流程存在缺陷,主要表现有:首先,流程编制失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工艺的科学性不足,仅凭借工程经验拟定工艺方案,未考虑水工建筑物具体的结构组合要求。其次,方案执行失误,已采用工艺方案执行的难度较大,受到现场人员、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工艺流程无法正常执行,进而影响到了建筑物使用价值的发挥。监管部门还需根据质量监督规定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
(一)质量抽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方式以抽查为主,未经工程质量等级核验或者核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必须有相应质量监督机构签署的工程质量评定意见。大型水利工程应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中、小型水利工程可根据需要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组),或进行巡回监督,全面加强现场作业的质量监督力度。
(二)周期控制。工程质量监督应有具体的周期规定,确保在周期范围内水工建筑的质量达标。从工程开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工程交付使用止,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期(含合同质量保修期)。此阶段内必须按照行业规定采取监管措施,以发挥出最佳的质量监督调控成效,减少因监督失控造成的质量问题。
(三)办理手续。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到相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监督手续,签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并按规定缴纳质量监督费。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受监督工程的规模、重要性等,制订质量监督计划,确定质量监督的组织形式。在工程施工中,根据规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维持现场作业流程的有序性。
结 论:为了合理地控制地表水、地下水等资源,国家积极投资水利工程建设,以保证地方水利调度系统改造的完整性。传统工程建设观念中,对水利工程质量缺乏深刻的认识,误导了项目施工阶段的综合控制,耽误了水利设施的竣工时间。工程单位应全面分析水利项目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拟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方案,保障水利工程按时、按质地完成。
参考文献:
1.1质量控制技术设备和施工设备落后。虽然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但是建筑行业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工程一般比较浩大,监理过程周期长,工作量大,耗费精力多,难以进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对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一直是行业的一大难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所采用传统的控制手段已经远远不足以完成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很多质量控制设备日趋老化,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根本没有实施信息化质量控制的基本条件。同样,施工设备因素也会显著影响工程的质量控制。在技术水准先进的国际建筑行业施工设备全面实现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的今天,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施工的技术设备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仍旧大量的使用人力劳动。而人存在着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弱点,很难长时间高精确度地完成施工工作。而在施工质量控制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又难以发现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导致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失败。
1.2施工工程设计有缺陷。完整合理的工程设计是施工质量控制的灵魂。倘若设计不过关,会使得施工质量控制“输在起跑线上”。然而,由于一些设计人员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了解不够,对原材料的状况不够明了,对建筑施工要求要求缺乏透彻的理解,造成了工程施工流程的设计过程中出现了漏洞或者偏差,造成了施工流程存在不合理之处,不仅极大的加大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难度,甚至会最终影响建筑成品的品质。而言,很多设计团队由于自身的素质不过关,设计出的设计方案有没有经过专业部门的审定,使得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的不带纠正,而被应用于具体施工过程之中,从而对施工质量控制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1.3工程建设过程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很不到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人员是保障工程顺利施工的主力,也是质量控制的核心力量。但就目前来看,建筑施工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管人员仍旧存在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浅薄,责任心缺乏,因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欠缺而导致工程整体质量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更有一些监管人员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不甚了解,没有认真的审查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错漏的施工问题,甚至对施工中出现的违规操作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更是施工中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一大漏洞。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对策
2.1严格把关建筑材料的采购。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是保障建筑整体工程品质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依照工程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选材,在尽量选用经济实用的材料的同时,必须保证原材料质量。与此同时,切实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原材料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辨别优劣的能力,杜绝因受利益因素影响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劣质材料的现象,以减少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另外,还要尽快完善采购流程的技术规范和采购体制中出现的漏洞,依靠法律手段加强采购流程管理,从根本上堵死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向工民建施工现场的途径。除此之外,还要尽快完善建筑原材料质量检测体系,能够对数量庞大的原材料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为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提供“双保险”。
2.2采用信息化的质量控制手段,对施工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以信息化的质量控制监管模式代替传统模式,首先必须采用现代化监管设备。在建筑质量控制管理的国际技术市场上,一大批具有显著信息化和自动化特点的监管设备已经投入市场,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不俗,显示了传统质量控制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支持,对我国现阶段落后的质量控制技术水平进行全面技术升级。在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监管技术升级的同时,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施工工艺的创新也同样不应被忽视。近几年,因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和机械生产工艺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数量与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技术含量也得到了快速提高。实践证明,采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作具有极大的好处,因此,很有必要对施工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
2.3完善施工工程的设计。首先,要选用专业的设计团队,尽量采用数字化设计技术,透彻的理解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规程进行设计工作。再者,综合考虑影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环境因素,在工程设计中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尽量加以消除或减小其不利影响。最后,对设计出的施工工程流程图进行先期验证,及时查漏补缺,避免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2.4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过程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完善监管制度。监管制度是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依据,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务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监管制度;其次,切实采取措施提高监管人员的自身素质。监管人员是监管工作的直接体现者,其自身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监管工作效能,因此,很有必要采取专业培训、引进新型人才的方式提高监管队伍的素质水平;最后,监理科学的奖惩机制,对工作细致认真的监管人员予以合适的奖励,对失职人员也给与相应的惩戒,从而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结语
关键词:混凝土预制板;渠道衬砌;质量管理
1、工程概况与施工工艺流程
东营王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08年度(新增)剩余投资,对王庄一干渠桩号6+500-10+600段进行渠道衬砌;渠道衬砌长4.1公里,设计底宽8m,边坡1:2,设计水深2.22m,采用砼预制板护坡,厚60mm,下设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厚20mm,330g/m2土工布,渠底上部1.5m范围内设中砂垫层,厚100mm;衬砌板顶C20砼封顶版,宽0.5m,深0.3m,厚0.1m,底设C20素砼镇脚,深0.6m,宽0.4m。预制板设计指标C20、F100、W6,采用M15干硬性砂浆砌筑。
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渠道大坝填筑渠道开挖打坝筑围堰排渠道水渠底淤泥挖运砼镇脚浇筑渠道人工削坡铺设中砂垫层、土工布铺设保温板铺设砼预制板现浇混凝土压顶场地清理。
该工程项目分为两个分标,我作为项目经理施工了第二分标:8+500至10+600,估算投资290万元。
2、存在的问题
该工程项目战线长,施工涉及面广,工序繁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如人员、材料、机械、地质、水文、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控制起关键性作用。
2.1质量管理方面
我单位根据投标文件要求,建立起了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了个工序质量管理措施和工序操作要求。然而在实际施工管理中,有些施工班组未配备质量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不按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甚至不听从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检查、指导,导致工序质量控制不能得到贯彻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够贯彻落实。
2.2原材料质量方面
在原材料抽查中,发现到达施工现场的部分砂、碎石级配存在不均现象,中砂细度模数偏大,且含泥量、含砾量较多,碎石中含水量大,小粒径偏多。
2.3混凝土预制板质量方面
预制板由专门的预制场承担预制。经检查发现预制现场的混凝土预制板,有的质量低,强度不够,没有达到预制板设计指标。导致有的混凝土板存在蜂窝、空洞、边角破碎、光洁度差等问题。
2.4混凝土预制板衬砌施工质量方面
2.4.1在现场对中砂垫层铺设厚度抽检时,发现有些地方垫层铺设厚度为7-8cm,达不到设计要求10cm的要求。
2.4.2在混凝土板砌筑时,M15砌筑砂浆配合比未全过程实行重量配比,存在部分混凝土板砌筑不平,板缝宽窄不均,砌筑勾缝不实现象,保温板防下部与砼镇脚接合部分,出现“凸肚”现象,影响美观。
2.5养护方面
检查中发现,局部坡面养护不及时,养护期间混凝土板不能始终保持在湿润的环境中,造成混凝土板与衬砌勾缝砂浆之间出现干缩裂缝,甚至砂浆脱落。
3、采取的措施
3.1完善和落实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我项目部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工序的质量控制,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实行施工工序“三检制”,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指导、监督和质量检查,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确保整个质量体系处于受控状态。
3.2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根据材料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我项目部加强了原材料质量方面的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建立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混凝土衬砌施工中所用水泥、外加剂、保温板等主要原材料要有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进场材料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配合监理单位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检测结果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规程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1.总则
以营销部或生产技术部批准的每一个设计项目为一个单项工程进行施工和验收,工程按照计划的施工期完成后,崇左市江州电力工程公司(下称工程公司)应组织施工队进行竣工自检,自检合格且相关资料填写和整理完毕后,方能报请营销部、生产技术部、设计室进行单项工程验收。设计室在接到工程公司交来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及齐全、完整的自检的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安排和组织验收。
2.开工条件
(1)施工人员、设备材料已到位
(2)主要的设备材料已经试验合格
(3)有安全施工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4)工程开工报告、安全施工组织措施卡已填好,已审查、已批准。
3.自检和验收依据
(1)营销部或生产技术部批准的设计资料;
(2)《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办法摘编》;
(3)《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4)国家及电力行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验收技术规范。
4.自检条件
(1)单项工程的工程量是否已按批准的设计完成;
(2)施工纪录、隐蔽工程记录、竣工图及自检报告中的1~4已填写完毕;
(3)主要设备材料的厂家资料(合格证、实验报告、说明书)已收集完毕;
主要设备材料是指变压器、高低压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高低压避雷器、电流、电压互感器、高压计量装置、电度表、电度表、电容补偿装置、电杆、导线、电缆、横担、绝缘子等;
以上三点均已完成且符合规范要求,施工队方能报请电力工程公司自检。
5.自检内容
(1)单项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完成相应的工程量;
(2)施工、安装是否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规程、规范和区公司的技术要求,是否做到安全、可靠、经济、美观。
(3)工程实际安装耗用的设备材料数量和施工领用的设备材料数量是否相符。
(4)主要的设备材料是否有合格证、实验报告、说明书;
(5)主要的设备材料有变配电设备检修班提供的实验报告。
(6)架设的10KV和0.4KV线路是否规范,三相对地和相间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7)接地电阻是否合格
(8)计量箱内的电表、开关接线及互感器的倍率是否正确;
(9)其它有关技术参数是否达到规程规范要求。
6.验收条件
电力工程公司的单项工程申请验收应具备如下条件:
单项工程的工程量已按批准的设计完成;
工程按照施工和验收流程进行;
有完整开工报告、安全施工组织措施卡;
有完整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自检验收报告、施工耗用设备材料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竣工图。
主要的设备材料有厂家资料
主要的设备材料有变配电设备检修班提供的实验报告.
自检验收合格
验收所需的各种资料、图纸齐全。
7.验收车辆的安排
第一次到现场验收,由公司安排车辆。但由于验收不合格,而需要整改后复检的工程均由施工队负责安排车辆,并按物价局的有关规定缴纳复检费。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素;管理对策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宽,各种形式的建筑工程不断出现,这对工程单位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质量”是衡量建筑工程施工成效的核心指标,只有符合项目建设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施工才能创造预期的经济收益。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全面,给现场施工指导造成的误导作用,不利于工程项目收益的提高。
一、新时期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
广义的工程质量管理,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指的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把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作为整体,从多个角度展开质量管理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以正确的设计文件为依据,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建立一整套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1]。用最经济的手段,只有合乎质量标准,科学的方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投资大,建成符合标准、用户满意的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工程质量好与坏,以预防为主,手续完整,并以全过程多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这就是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以事后检查把关为主变为预防、改正为主,组织施工要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找出来,发动全员、全过程、多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理论、程序、方法,参加施工人员均不应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这些都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
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
从整个工程建造流程的组合情况看,其包括设计、施工、竣工等三个核心时期,每一个环节对工程总质量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是建筑工程的关键阶段,施工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建筑性能的强弱,对工程单位的经济收益也有很大的作用。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施工单位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实施综合管理,导致项目建设质量与预期要求不一致。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包括:
1、管理因素。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的组合形式更加多样性,如:高层建筑、桥梁建筑等均出现了新的调整[2]。面对复杂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缺乏先进的管理体制,未能从多个角度考虑施工质量的指标要求,从而限制了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
2、人员因素。施工人员是参与工程建设的主体,其自身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对工程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为了降低项目成本投资,施工单位所聘用的作业人员不合标准,实际建设操作存在违规现象。如:参与施工的人员在专业技能上不达标者,面对各种工程施工质量标准难以正常地执行任务。
3、物资因素。建筑工程物质主要涉及材料、设备等两个方面,现场物资供应不足或出现质量问题则会降低工程施工的质量。一是材料,运输至现场的工程材料未经质量检测,工程施工应用劣质材料后会减弱建筑结构的综合性能;二是设备,中小型设备发生受损或故障问题,阻碍了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
4、资金因素。资金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充足的资金能够为工程改造提供物质基础。但是,施工单位过于追求工程收益,对项目资金的调配运用未能有效地处理,造成资金分配不当而阻碍施工作业[3]。如:施工单位盲目地降低工程造价,施工方缺乏资金为支撑而难以执行作业方案,降低了施工质量。
5、技术因素。采用先进的建造技术不仅降低了工程作业的难度,也减短了项目竣工验收的时间。相反,若施工单位技术条件不先进,对施工质量也会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改造的重点工程,高层建筑复杂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施工技术的高标准,技术条件不足必然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标准。
三、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策略
从经济收益角度分析,工程施工阶段是成本耗资最多的环节,施工质量不达标易导致返工返修增多,增加了工程成本耗资的投入。从工程质量角度分析,施工阶段质量水平决定了总工程的质量高低,若施工问题处理不当会限制工程收益的提高。因而,为了避免项目建设期间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况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并且保证现场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
1、预控方面。结合现有的工程质量制定预防性控制方案,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质量管理文件,从多个方面指导现场人员完善施工质量的管理。施工阶段质量预控管理内容应考虑病害、技术、制度、材料等多项内容,制定相对完整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4]。以施工技术管理为例,坚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协调各环节的施工操作,从而提高施工阶段的质量水平。
2、工序方面。施工工序是现场人员作业的指导性方案,加强工序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首先,施工工序管理,管理人员要明确指出具体的操作流程,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指标操作;其次,技术流程管理,所采用的建造技术必须符合行业标准规定,对各项工序的操作标准加以控制。配备完整的工序管理方案,可从细节上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3、检查方面。检查工作是为了提前发现现场施工问题,及时提醒作业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任务的繁重,建设单位会与监理单位合作,协助施工单位完善现场作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各个施工流程进行检查审核。如:材料检查,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材料不得使用;病害检查,严格审核建筑施工潜在的病害问题。
4、管护方面。已完成施工的项目,现场需及时制定对应的管护方案,以免建筑结构遭受外界因素的破坏。调查显示,工程施工阶段会受到外界条件的破坏,造成返工返修率上升,增加了项目资金的投入,延长了工程竣工的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中添加管护措施,对完成作业的工程结构加强管理,从局部上提高了总工程的质量水平,满足了建设单位的质量考核标准。
5、应急方面。安全问题是工程建设期间的一大阻碍,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中断了施工建设的有序性,大大降低了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5]。顾及到全面贯彻“安全第一”的作业思想,工程质量管理需完善应急处理方案,对将要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紧急处理。以工程病害为例,如:软土地基引起的裂缝、沉降等现象,现场人员要立刻制定应急处理策略。
结论
总之,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施工,其不仅关系着工程建造质量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项目实施后经济收益的多少。为了防止施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三方必须综合协商,制定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于工程施工阶段。
【参考文献】
[1]杨春萍.研究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缺陷及完善[J].湖南科技,2011,10(6):79-81.
[2]戴嘉川.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改革的创新举措[J].中小企业管理,2012,20(10):99-111.
[3]黄文宇.谈质量管理体系与工程施工的协调性关系[J].山西建筑,2011,22(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