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影响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间,创造了令世界叹服的“中国奇迹”。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2006至2008年间,中国经济保持着较快且平稳的发展,GDP增幅连续数年高居世界前列。在这样一片大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下的中国现今却面临着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近两年,中国的CPI屡创新高,今年五月份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5.5个百分点,整个中国经济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通货膨胀难以避免的发生,使得其对中国当前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副作用。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通货膨胀,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在于货币的流动性过剩。目前我国货币的供给明显超出了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供给量,所以截止今年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2011年先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尽全力降低市场上的货币流通数量。第二、当前人民群众对于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其真正发生。由于长期的CPI居高不下,导致人民群众普遍认为物价将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和条件,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恐慌,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作用,导致了人民群众大量购买物品进行囤积,进一步促使了物价的上涨。第三、国际油价等物品的不断上涨推动了国内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近日以来,中东北非的动乱导致了多个产油大国爆发了政治危机,进而影响了其石油的产量,促使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导致国内成品油价不断提升,促使国内运输成本难以降低,在运输环节上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成本,促使通货膨胀持续不断。
由于国内国外的多个原因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地遏制和降低,其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首先,通货膨胀必然会破坏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通货膨胀必然导致国内企业资金的贬值,从而使得其不能按照原定计划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力,同时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初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必然快于成品的价格上涨,这就会使得企业投资收益降低、风险增加,直接促使企业不愿意继续按照以往的情况发展生产,必然会使得生产遭到打击,进而破坏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其次,通货膨胀会导致中国市场流通秩序遭到打击。通货膨胀必然会使得货币贬值,这就令我国政府的货币不能稳定的反应市场物品的真实价值,而失真之后的商品价值必然使得社会资源和企业生产发生盲目流动,这样会引起中国资源的巨大浪费,破坏我国货币的流通秩序。其三,通货膨胀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我国民众对货币的信任危机。历史上著名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就是从银行货币系统崩溃开始的,而银行货币系统的崩溃正是由于高通货膨胀导致了民众对于政府货币信用的不信任,而触发了对银行的挤兑风潮,所以,我们必须有效遏制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以此保证人民对货币的信任。最后,通货膨胀还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的产生不然导致人民手中的货币难以买到同期相应的物品,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人民的购买力,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下滑,必然会引起人民的恐慌甚至不满,所以必须有效的遏制通货膨胀。
面对此次一波通货膨胀的袭来,我认我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一定程度上降低通货膨胀。第一、经济上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由于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大于市场上的货币需求量才从根本上导致了通货膨胀的产生。所以,我国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国债等方式来将市场上多余的资金进行回流,以此来促使通货膨胀率的进一步下降。第二、务必稳定粮食价格、成品油价格以及房价。要抑制通货膨胀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要提振消费者的信心,降低百姓对于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那么要做到以上两点就必须稳定与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直接相关的粮食、商品油、住房等的价格,以此来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安心从事生产建设活动,从而维护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第三、加大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我国政府可以运用政府的机构和平台有效的及时的掌握第一手的经济走向和资源动态,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度加以调节,加大检查的力度,优化配置稳定市场的供求关系保持供需平衡。
通货膨胀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和管理,必然会对中国经济的大好局面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和损害,所以我国政府和我国人民必须齐心协力尽快渡过难关,令我国的经济发展重新走到平稳较快发展的正常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米尔顿·弗里德曼.论通货膨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法)莫里斯·弗拉芒(MauriceFlamant).吴知京译.通货膨胀[M].商务印书馆,2004.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
1.“流动性过剩说”。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通常被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也就是“钱多”。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更严格的说是纸币现象,即当纸币发行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购买力将会下降,纸币购买力下降推动货币加速流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王海峰在《规避通胀风险须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中提出中国通胀压力与国内流动性过剩有一定关系。他在文章中说,货币供给大于实体经济需求是通货膨胀压力剧增的根本原因。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一文提出,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发行过快,导致市场上通胀反应过快[1]。
2.“成本推动说”。当前许多经济学家把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归于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刘世锦在《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提出,从整个宏观面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具体地看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第二,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离市场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政府管制造成的价格扭曲的状况还普遍存在;第三,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中国未来将在较长时期面临着要素成本持续的上升的压力,这是推动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要素[2]。
前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同样提出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个成本推动包括了劳动力的成本必须上升以及中国现在资源的价格是世界的“洼地”,必须对其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2]。
张平和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资产重估引致的资产价格膨胀传导到了实体部门,推高了可贸易工业部门的成本。其次,农业部门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农产品价格走高。再次,第三产业也积累了大量的“价格压抑”。这一潜在的压力是未来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3]。
3.“需求拉动说”。面对物价的上涨,许多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于对有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从而促使了物价的上涨。王建在《通胀是长期的,反通胀要触及深层次矛盾》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自新世纪以来进入到拐点,单产增长率呈停滞状态,但工业化与城市化占地仍在持续,人均收入的增长也不断提升着人均食品消费水平,由此导致了食品供求缺口被拉开与拉大。这样食品的需求带动的物价压力在长期内就不是趋于缓和,而是趋于严重,通胀也就会长期化。
4.“二元结构说”。当前中国部分行业比较热,产品供不应求,部分行业却比较冷,产能过剩,过冷过热同时并存,过冷行业由于发展困难,大量资金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导致过冷部门的生产减少、供给失衡,过热部门出现泡沫。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二元经济环境,过热和过冷部门同时存在。过冷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也包括猪肉生产、矿泉水生产等部门。由于大量资源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由此造成通货膨胀[4]。
5.“混合因素说”。面对中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经济学家刘伟在《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一文中提出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两大因素,具体来讲,需求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过快、银行流动性过多和国际收支失衡等,供给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化进程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增长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看发展要素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
光在《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一文中指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输入性通货膨胀,即中国经济和国际接轨,国际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一些进口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又有需求方面、供给方面、结构性通货膨胀方面[5]。
6.“价格管制说”。当前物价上涨,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既有间接的货币政策,也有直接的价格管制,从而来控制价格上涨,然而,在大家都肯定这些政策的正面效应,中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政府采取的价格管制政策,才促使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打折。周其仁在《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提出,实行价格管制会产生一个打击生产的效果,而这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是不利的[6]。
同样易宪容在《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中也提出:“从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来看,价格上涨往往与权力远近有关,越是靠近权利的产品,其上涨时间就越早,上涨的速度也就越快。比如,这一轮的价格上涨就是从房价开始,就是从政府完全垄断的产品开始。”[7]
7.“GDP增长说”。最近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8]在《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中提出GDP的增长是决定通胀的最主要因素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中长期逐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国际利率变化对国内物价有影响;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因央行的有效对冲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而GDP增长率仍是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9]。
蔡昉在《如何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一文中提出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即“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城乡就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城乡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显著增加……而中低收入家庭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导致了食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10]。
8.“财政分权说”。尚长风、许煜、王成思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机制和影响》一文提出,中国政府的财政分权导致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他们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有三条路,其一是财政补贴,其二是国有银行低成本贷款,其三是直接发行货币,在实践过程中,第
一、二条路走不通,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补贴国有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1.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增加商品供应来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张平、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面对双膨胀的挑战(资产膨胀、通货膨胀),必须进一步作出恰当和配套的宏观选择,既要抑制资产部门的膨胀,又要激励实体部门投资的欲望,从而供给增加,抑制通货膨胀[3]。
2.第二种观点是通过回收市场多余的流动性来缓解通货膨胀。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里提出,要回收1500亿的钞票,并提出回收的具体建议。林毅夫在《2008:高速增长的调控之道》一文中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必须要“货币紧一点,物价要松一点”,“货币供应一定要控制住”[11],可见作者是希望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3.第三种观点是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抵御通货膨胀。刘世锦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抵御成本上升的最重要手段,而现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来源就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12]。
4.第四种观点是通过多种手段来遏制通货膨胀。许善达在《本轮通货的特点及应对之策》中提出,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很多,但重点是以下三方面,第一是货币政策,通过包括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票据等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第二是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供给,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第三是调控物价,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上涨。
5.第五种观点是通过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提出当前形势除了密切注视外部冲击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但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仍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其提出对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是GDP,因此利用如何各类政策工具控制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上升,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仍将是抑制通胀的根本途径。
六、论述题(30分)
1.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答: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严重的通货膨胀会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以控制。治理通货膨胀,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进行:
(1)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的货币政策)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需求管理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当前,我国存在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和结构型通货膨胀。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基础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二是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不相适应,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
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这种对症下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且对症下药也要以某一方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挑战:(1)面临银行管理体制的挑战;(是否受政府干预,管理上的差距)
(2)面临经营模式的挑战;
(3)面临业务创新和优质服务的挑战;
(4)面临技术手段和金融产品的挑战;
(5)面临融资风险的挑战;
(6)面临人才竞争的挑战;
(7)面临金融安全的挑战;
(8)面临不良资产的挑战;
(9)面临金融宏观调控的挑战;
对策:(1)尽快处理不良债权,化解金融风险,轻装上阵。
(2)完善中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3)尽快实现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国际化和资产证券化。
(4)加快金融业务创新。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手段;金融工具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放缓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自2010年后,我国为缓解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而大量采取一系列激进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弊端性日行显现出来,出现了货币供给过量,市场货币流动出现混乱等情况,加上国内消费者购买水平指数(PMI)上升较快,出现了通货膨胀预期的现象,截止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1.0%;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上涨2.1%。
一、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含义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运用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起到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的目的。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般在总需求和经济低迷的时期使用,其功能是通过提高货币增长速度来刺激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一般在通胀严重和经济增长过快的时期使用,其功能是通过减少货币增长速度来降低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货币供应畸形增长,出现投资和消费过旺,生产过热等现象。我国一般采用居民消费指数(CPI)作为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究其深层原因还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失调、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等因素。
二、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市场上,居民主要生活用品和食品以及非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是本次通胀的主要表现。其中,食品中包括大米、猪肉、蔬菜等商品价格上涨最具代表性。
货币流动性过剩是引发本轮全面通胀的根本原因。稳定物价水平、防止经济过热是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目标。2010年末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运用加息、上调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货币政策工具,对调节通胀预期压力、遏制物价进一步持续上涨起到一定松缓作用。
由上述图表数据可知,通胀率衡量指标CPI几乎随着央行货币利率调整而呈正相关上下波动,根据SVAR模型,研究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得出结论:货币供给的增长会带来物价的上涨,并且滞后4 个月后达到最大效应。
综上,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状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堵为主。其次, CPI 和PPI 仍在高位徘徊, 通胀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三、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综合治理。由于导致通货膨胀既有总需求膨胀的原因,有成本上升推动与结构失调方面的原因,治理通货膨胀既要控制需求,防止收入超分配又要改善供应,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及能源等基础与瓶颈产业,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的相互配合,因此,借此其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打破该行业背后的利益寡头。
动态监控。由于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和利率有很大关系,所以预期通胀对当期实际通胀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央行如能调整货币政策来改变通胀预期,则对控制通胀水平有很大帮助。由统计局数据统计可知,货币政策与导致的利率变化对最近的物价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以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应该得到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一,适度采取宽松政策,总体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主。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归因于外汇长期占款,如果此时政府过多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会造成利率提高,会减少投资,减少消费,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所以政府因为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对相关企业降低门槛,环节整体趋势。
第二,放开金融管制。现在民间资本合法化成了国家金融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间信贷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金融机构出于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体制不完善。所以国家在近两年应当在政府工作中提出完善民间金融市场的目标,降低金融机构的门槛国有银行为了资产的安全,对中小型企业不能提供支持,所以在2011 年底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了要完善民间金融市场,适度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增加政府鼓励和支持。
第三,加速产业改革和升级。在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当中,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缺乏新兴的可持续型企业和有广阔前景的朝阳行业,这导致了我国的经济质量水平较低,再加上我国上世纪的人口红利已经接近尾声,如果再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持续下去,会进一步加剧通胀水平,所以政府应引导企业对创新型和高科型企业进行投资。
第四,拓展其他资本市场。由统计数据可知,近年来银行资产大幅扩张,而证券市场资产不断萎缩。长期倒挂的利率水平对证券行业影响巨大,政府应当适合考虑调息,这也是社会各界的广大呼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证券市场和其他诸如民间信贷等资本市场。
四、结论
笔者认为,要创立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不仅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大基本经济因素上考虑,也需要从国家宏观和个体微观上的角度上进行考虑。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将利率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依据,将价格水平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人民银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在央行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和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建立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在经济目标、政府债务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力。随着我国财政收支以及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保持政府的预算平衡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保证了财政的预算约束,将政府赤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预算公开透明,才能避免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让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其在调控价格水平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静.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成因分析.[J].财会研究,2013(4).
[2] 王勇.对运用货币政策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3(5).
[3] 杨毅.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6)
2011年,我国实体经济虽然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形势,全年GDP增长率与2010年的10.3%相比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为9.2%。然而,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物价总水平也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贯穿整个经济年度。CPI指数在高位行走,如表1所示,2011年7月份之前,CPI呈上升趋势,8月份开始回落,不过12月份4.1%,以及全年CPI同比增长5.4%,远远超出了政府制定的4%的预定控制目标。2012年1月,CPI同比增长4.5%,PPI同比上涨0.7%,2月份CPI同比上涨3.2%。从另外一个反应流动性的指标M2与GDP比值来看,2010年货币供应量M2为72.58万亿元,GDP为40.12万亿元;2011年M2和GDP分别为85.2万亿元和47.1万亿元,两个年度M2与GDP的比均约为1.81:1,这说明1元的GDP就有1.81元的货币,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
表1 2011年各月份CPI数据(同比) 单位 %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整理。
表2 2000-2011年CPI数据 单位 %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历年统计年鉴整理。
从表1反应另外一个问题,就是2011年8月份至今,CPI整体连续回落,下降的趋势很明显,而且央行在2011年12月,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又在2012年2月24日,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那么,这是否意味着2012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就大大减小了呢?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2000―2011年, CPI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的波动,而且200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能否回答2012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大大减小,首先还需分析造成这轮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作为经济学最常见的一个基本概念,通货膨胀一直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目前广泛认可的是一个描述性解释: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现象。造成2007年以来的这次通货膨胀,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财政、货币因素
从国内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局面,为了刺激经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体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政府也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的战略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4万亿元的巨额财政投资计划和9.6万亿元的信贷投资等措施,包括频繁下调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降息等在内的货币政策。总之,过于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是这轮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从国际上看,为了刺激经济,美国实施了两轮以购买证券资产方式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两轮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为市场注入了2.325万亿的美元流动性。但这种做法由于并没有找到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根源,因而并未达到刺激消费和投资的目的。相反,对新兴市场来说,美国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美元贬值而出现大量“热钱”涌入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加剧了中国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压力。
(二)成本因素
从国内因素来看,国内劳动力和服务业等价格趋升,资源环保等外部性内部化,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有待理顺,这些自然会影响通胀预期。以往偏低的劳动工资和能源资源公共产品价格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带来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加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
从国际因素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另外,伴随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在利用本国资源之外过多地转向了国际市场。有数据显示,我国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天然橡胶和镍的进口依存度在40%―60%之间。而美元的持续贬值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为了对冲美元贬值的风险,国际风险资本纷纷大量投资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保值,增加了大宗商品需求,直接导致其价格屡创新高。过剩的全球流动性,大大提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加大我国的通胀压力。
(三)预期因素
当物价上涨的趋势连续持续下去的,并且政府物价回落调控措施效果甚微的时候,在老百姓当中极容易形成物价还要上涨的预期,而一旦这种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它只会加剧或者是推动物价的继续上涨。至从这轮通货膨胀开始,政府就采取了一些列稳定物价的措施,但其间CPI不降反升或整体呈上升趋势,这将直接导致人们心中形成通货膨胀持续的预期。我国的这轮物价持续上涨与这种预期形成不无关系。
另外,从触发CPI上涨的直接原因来看,食品供需长期的不平衡食引发了CPI的不断上涨,其中主要是肉禽制品、蛋、水产品的供需不平衡。从组成CPI的权重来看,食品权重为34%,而食品类由粮食、肉禽制品、蛋、水产品、鲜菜、鲜果共六小类构成。粮食价格近年来稳中有升,鲜菜属季节性产品,鲜果具有一定的消费弹性,因而主要是肉禽制品、蛋、水产品对CPI的影响较大。正是食品供需的不平衡直接触发了物价的上涨,并且在各种因素综合下成为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隐藏的结构性问题
从以上原因分析来看,作为货币因素而引发物价上涨的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在逐渐退缩,而在政府一系列物价调控措施下,物价也有所回落,反应在CPI上就是2011年8月份以来的CPI的逐渐回落,短期内人们容易形成物价回落的预期,2012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低于3.5%(目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结束已维持24个月的负利率时代,PPI同比上涨仅0.7%,增幅创26个月新低。表面上看,通货膨胀的压力大大减小了。此外,虽然美元最近走好,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走强有一定难度。但是,作为引发通胀的成本因素依然存在,而且引发CPI上涨的食品类供需的不均衡也依然存在,体现在2012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4.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3.29%,笔者预计将来的一段时期,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会持续,总体来说会比以往通胀压力要较小。
分析此轮通胀的原因并不是最终目的,通货膨胀作为经济社会一种常见的经济病态,其本身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下面隐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而这才是此轮通货膨胀的根本性因素。
(一)高投资与低消费长期并存,内部需求结构不平衡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增长主要的是投资――出口主导型,消费所占比重最小。研究表明,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而投资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GDP增长0.44个百分点。这种推动经济增长的结构,使得我国经济结构出现诸如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过剩产能,供需的不平衡等问题。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此次通货膨胀与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政府为复苏经济,实施了一些列扩大内需的计划,使得本来就失衡的需求结构变得愈加严重。而正是这种失衡的需求结构反过来把物价上涨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二)能源资源短缺与资源粗放利用并存
当前通货膨胀,原因之一就是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导致的。一方面对能源和原材料又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加剧了物价的上涨。以矿产资源利用为例,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能源及原材料的利用效率的低效,又反过来加大了对国外能源及原材料的进口量,进而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成本因素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形成。
(三)不合理的投资结构
这种不合理尤其体现在政府投资和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上。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大规模的财政资金投放在基础建设,必然挤压了经济主体进入竞争性的基础建设项目,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当然是供需失衡的结果。
(四)价格结构失衡,且缺乏成熟的价格波动预警机制
价格结构也称为价格体系。定价合理的价格体系是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信号装置。当前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统得多、管得死的问题。错误定价造成了经济的“乱象”,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资源的错配。价格信号引导着经济运行,价格扭曲必然导致价格体系的失衡和经济扭曲。当前的通货膨胀,不仅与全球价格体系的失衡,即发达国家价格体系与发展中国家价格体系有一定关联效应,更主要的是受我国价格体系失衡的影响。而此次通货膨胀也反应出我国市场经济缺乏成熟的价格波动预警机制,因而,健全价格波动预警机制是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关键词]通货膨胀;CPI;流动性过剩;M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62-02
1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长期的连续的上涨。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总供给超过经济总的生产潜力时,货币就会贬值,从而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通胀就会出现。通常认为,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指标长期的、持续的超过3%的警戒水平,即认为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根据IMF的最新数据,2007年和2008年我国的CPI分别上涨4.8%和5.9%。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同时,CPI也由高降低、由正转负。但从2009年年底,国内经济总体回升,CPI也由负转正。2010年CPI更是一路攀升。截至2010年11月,CPI上涨已经达到3.2%。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出现10个月来的首次上升。作为通货膨胀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CPI同比增速的转正,对于通胀预期的上升有着直接推动作用。
近几个月以来的物价上调也凸显这一点,电价、水价、菜价、肉价包括食用油价格都在上涨,市场物价走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居民消费品价格可谓直线攀升。食用油在“限价令”到期之后开始涨价,面粉也有小幅上涨,肉蛋价格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最高值。公共产品的水、电、暖气、煤都开始集体涨价。从居住类价格来说,住房价格仍在上涨,二手房价格以及住房租金都在上涨。虽然房价在我国不计入CPI的测算体系,但CPI中大部分项目都在上涨,并且这种上涨趋势程度越来越严重。
2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浅析
2.1 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的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表现为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货币发行过多,供应量过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充沛。
当前国内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外汇储备的增加。我国外汇储备连年递增,2001年1月之后1560亿美元,到2009年年底已经达到2.4万亿美元。尤其是2009年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增幅明显加大。因为现在的结售汇制度决定了基础货币投放必须随外汇储备同步增加,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需和投资,使得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在我国现行外汇政策下最终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国内流通领域。不断加剧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剩。外汇占款造成的被动扩张成为货币供给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顺差也因此成为货币供给扩张的主要根源。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更多热钱流入中国市场。这种现象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进而扩大了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对国内通胀构成直接压力。另外,外资的投资活动将对内资产生巨大的诱导需求,这种配套的内资一般来源于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如果引进外资所需配套资金的增加超过财政和信贷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造成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最终导致物价全面上涨。三是货币供给超常增长。从结构角度看,2001年以来,我国M2增速一直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2005年、2006年M2增长分别达到17.6%和16.9%,2007年增长16.7%,达到40.3万亿元。2008年和2009年更是分别增长17.82%和27.68%,达到47.52万亿元和60.6万亿元人民币。M2/GDP达到1.8,而美国仅为0.6。显然,中国的M2/GDP数值远超发达国家的水平。从数量角度看,到2010年10月,中国M2余额69.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规模巨大。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政府共增发10万亿元贷款,使M2迅速增加。
在这种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当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时,就会产生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资产的现象,必然形成资产价格的迅速上涨,从而价格上涨由上游产品传到下游产品,形成全面通货膨胀。另外,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不断推动实际物价水平攀升的内在动力,促进通货膨胀的全面形成。
2.2 过度的投资需求
投资需求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的膨胀会直接引起总需求的膨胀。一般说来,与消费需求相比,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但其波动却比消费需求大得多,而且对消费需求也有直接的影响。从我国现实的经济状况看,投资膨胀一直是经济运行的常态,这是经济过热必然和直接的反映。在现有生产条件没有很大改善的情况下,经济的过热发展,使人们很自然地把经济增长与资金的投系起来,思维定式地认为利用大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挖掘现有生产条件的潜力、技术进步、创新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来最大限度地节约投入、增加产出的动力不足,而只需争到资金、争到项目就可得到明显而且快速经济效益。这种逐利的思想使投资需求更加膨胀。如果投资和生产的风险约束机制未能建立健全,企业自我消化能力和应变能力很低,市场竞争不充分,加上宏观调控手段尚不充分和灵活,投资膨胀就会引发这样一种情景:投资规模的膨胀超过了生产能力界限或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严重畸形出现瓶颈制约,而且这种制约在短期内又因种种因素难以扩张时,投资品价格就会出现持续上涨。
物价上涨使生产条件很差的生产企业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在原有的价格水准上不能赢利的资源被投入使用。在“软约束”中,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往往是不可满足的。随着投资规模的继续扩张,资源开发程度的边际界限进一步向更劣等的企业和资源转移,成本必然加大,投入产出率降低,由此导致供给的增长大大低于物价的增长,甚至趋于停滞,投资品的价格必然居高不下,并且向下游产品转移,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涨。
3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1)调整我国的需求结构,将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优化产业结构,控制信贷规模,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进一步调整出口导向政策,优化出口结构、有效管理出口增长。
(2)控制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规模及结构。避免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同时,改革结售汇制度,尽量减少过多的外汇储备造成货币供给的被动增加。运用利率工具,如提高存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减少信贷,降低公众的流动性需求。
(3)政府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计划,缩小供求缺口,避免因供给冲击造成的物价暴涨的出现。同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抑制投机行为,降低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
当前较大的需求拉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增长偏快。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导致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本成本和高投资回报率,刺激投资和出口增长,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由于我国“人口红利”还会持续较长时期,由此决定了我国较为持久的通胀压力。
解读当前的通胀压力
产出缺口表明当前我国存在着需求拉升的通胀压力
估算产出缺口可以评估通货膨胀压力。产出缺口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利用HP滤波方法得到的1978~2006年产出缺口曲线如图1所示(参数选择25)。1999年到2002年,我国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出并不断扩大;2003~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逐渐摆脱了持续五年之久的通货紧缩,产出缺口逐渐缩小并在2005年转为正值,2006年扩大为3093亿元。
经济增长率缺口表明我国存在着需求拉升的通胀压力
对实际GDP增长率进行HP滤波后得到的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GDP增长率的缺口表明(见图2),1997~2002年我国实际GDP增长率低于潜在GDP增长率,增长率缺口为负;2003年我国实际GDP增长率高于潜在GDP增长率,2004年和2005年缺口逐渐缩小,2005年仅高0.02个百分点,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分别为0.62和0.71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表明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来源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
超额货币缺口表明我国当前存在着通胀压力
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从而总需求过度会引发通货膨胀,但如果这种总需求过度是由某些实际因素引起的,则不会持续,只有当需求过度是由于货币过量发行引起时才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过度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二是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总产量增长率的程度(超额货币缺口)是度量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指标。
2001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年M1流通速度一直稳定在5左右,年M2流通速度保持在2左右,略微有所下降,年M0流通速度2001年以来缓慢提高,从2000年的21.73提高2006年的25.2。以M和M2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季节性波动明显,但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相当稳定,除2005年前三季度稍高外,其余季度均保持在1左右。货币流通速度保持稳定说明,我国总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
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引起总需求过度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超额货币缺口(货币供给增长率减经济增长率),M1与GDP增长率之差都在8.7个百分点以上,M2与GDP增长率之差都在8.3个百分点以上,是2004年物价上涨较快的重要原因。2006年我国超额货币缺口,M2与GDP曾长率之差都在7.4个百分点以上,2007年M1与GDP增长率之差在8.7个百分点以上,是2007年物价上涨较快的重要原因。
综合考察产出缺口和超额货币缺口,可以认为,2003~2005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经过2004年的宏观调控后,2005年产出缺口和经济增长率缺口均很小,经济总体上供求平衡,物价回落至1.8%的较低水平;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出缺口扩大为3093亿元,占实际产出的1.47%。2007年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产出缺口进一步扩大,而且超额货币缺口较大,虽然以M2计算的超额货币缺口有所减小,但以M1计算的超额货币缺口居高不下,居民通胀预期明显加强。因此,当前我国存在着较大的通胀压力。由于贸易顺差和货币供给都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且货币供给作用于经济增长通常有一年以上的滞后期,只要经济增长速度居高不下,我国就仍将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存在着典型的需求拉升的通货膨胀,它是由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经济资源决定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引起的,经济增长速度偏快是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不可忽视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泛指人口转变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口转变(见图2)指从前工业化时期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后工业化时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变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滞后于人口死亡率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继而引起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供给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额外源泉。根据估算,在1970~1995年期间,东亚经济实现了年平均6.1%的人均GDP增长率,人口转变的因素贡献了1.5~2个百分点。在整个东亚的高速增长中,人口转变因素的贡献为1/4~1/3,在东亚奇迹中,人口转变因素的贡献更高达1/3~1/2。
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通过劳动力供给、储蓄和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从劳动供给角度看,在不同的人口转变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与总人口增长速度存在着一定差异(见图3)。在人口经济负担上升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一般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在人口经济负担处于下降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一般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因此,人口转变带来了总人口中劳动力数量的相对改变。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将提高分工效应,总产出和人均收入水平也随之增加。
人口结构变化可以改变国民收入中消费和储蓄的分配比例,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人口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它既包含个人生命周期的变化,也反映代际更替关系。从个人生命周期来看,进入劳动年龄之后,个人储蓄变化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如果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大,那么这部分人口的个人储蓄之和将有助于提高储蓄率。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比相对较低,他们所承担的抚育和赡养等经济负担较轻,从而会减少家庭支出,提高家庭储蓄的比例。储蓄比重的提高,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储蓄率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因素。二战以后,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战后获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其中,高储蓄率是解释它们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经济处于起飞阶段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储蓄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经济起飞时储蓄率达到35%以上,香港、韩国、
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时储蓄率在30%、甚至在40%以上。随着经济走向成熟,日本的储蓄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种趋势是造成日本经济增长减速的一个原因。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推动经济增长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及时转化为实际劳动力供给。二是储蓄率提高而增加的储蓄及时转化为投资。储蓄增加、投资增长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才能实现“人口红利”。
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导致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充裕的资金供给、较低的资本成本,这样便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刺激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我国劳动力成本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且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消费率较低而储蓄率较高,从而资金成本较低。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巨大,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均是充分就业目标的内生变量,低工资、低资金成本成为充分就业目标的政策变量。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金成本使得投资回报率较高,从而刺激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
根据解放以来历次人口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比重在1964年之后持续提高(见表1),同时从主要人口大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看,200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仅低于俄罗斯和泰国,处于较高水平(见表2)。1964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较快,一直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见表3)。
表2是1953~2005年各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中可见,1964~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2%,其中1964~1982年为7.1%,1982~2005年 为3.6%,1982~1990年为10.1%。
1990年后,1990~1995年的“人口红利率”为-0.3%,1995~2000年为8.5%,2000~2005年为4.6%,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直接来源,“人口红利”构成经济增长的一部分。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还会通过影响储蓄率和消费率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随着人口转变,少儿抚养比大幅度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不断减轻。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相对减少,用于储蓄的部分相应增加。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转变对储蓄的贡献率将不断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口转变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逐步提高,我国储蓄率逐渐上升,2005年达到48.1%。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消费率低而储蓄率高的结果必然是投资率和净出口率高。这就意味着,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率逐年走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减弱。
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人口基数固定的情况下,会使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供给增加,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由于劳动力供过于求,使低劳动力成本得以维持。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4%(见表4),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的5%~13%,巴西、墨西哥的20%~30%。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带来高储蓄率、低消费率,导致资金丰裕,资本成本低。另外,由于就业压力巨大,充分就业目标使低资本成本得以长期维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金非常丰裕,存贷款差持续扩大,实际存款利率和实际贷款利率长期维持较低水平。
低劳动成本和低资本成本导致高投资回报率。世界银行2006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季报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股权收益率从1998年的2%上升至2005年12.7%,非国有企业的股权收益率从7.4%上升至16%,所有工业企业的平均股权收益率超过了15%,目前中国企业的利润留存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据白重恩、谢长台、钱颖一的研究,1978~1993年中国平均资本回报率为25%,1993~1998年间趋于下降,1998年至今稳定在20%左右。高投资回报率刺激外商投资增长,1979~2005年我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52942个,累计吸收外商实际直接投资6224.3亿美元。
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贸易顺差及货币发行的影响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尽管存款收益和贷款利率都很低,但我国银行存贷差从1994年1月的-3779元增长到2007年8月的12.13亿元,这意味着由高储蓄率导致的贸易顺差也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低资本成本和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导致外商投资加工贸易项目激增。1979~2005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中约有70%是投向制造业,在我国造就庞大的加工工业和规模巨大的进出口加工贸易。以境外市场为主要目标,以加工或代工为主要手段,在我国进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是导致高额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计算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顺差平均有89%来自于加工贸易,而在加工贸易顺差中平均又有74.8%来自于外资企业。由此可知,67%的进出口总顺差是由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顺差形成,即使在2005年一般贸易顺差相当大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在总顺差中的比重也达到了63.3%。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当前流动性过剩和货币发行过快的直接原因。为说明这一点,将因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扣除,发现调整后的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均大幅下降。与调整前相比,2001~2006年调整后的M2增速平均下降4.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平均下降0.3。这表明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是形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直接原因。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调整后的M2增速下降了8.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下降了0.47点。
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引发的总需求超过经济资源决定的总供给。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导致的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本成本,刺激了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导致出口的增长,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偏快的直接原因。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当前流动性过剩和货币发行过快的直接原因。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又是持续提高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导致的高储蓄率、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必然结果。因此,本轮通货膨胀可以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持续提高、人口红利的积累得到解释。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优势还相当明显,投资回报率水平仍比较高,这就决定了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贸易顺差仍会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会维持高位;在人民币缓慢升值和国际资本项目顺差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货币发行速度和货币流通量仍会较快增长,这就决定了较为持久的通胀压力,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是通胀压力的一种表现。在居民消费倾向稳定和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时期,食品价格上涨并不是消费需求直接拉动的,而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产生了非食品生产对生产食品的经济资源过度需求,生产食品的经济资源供给不足、产量和供给下降引起的。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超过了有限经济资源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引起的。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经济资源有限供给与过度需求矛盾冲突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食品价格上的集中体现。
可以预见,短期内即便食品价格随供给的改善而出现了暂时的下降,持续的通胀压力还会通过其他产品价格上涨表现出来。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之前,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根本之策。可以预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是同步发生的一个长期过程。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外汇储备;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汇率机制改革
论文提要:继2006年我国部分行业产品价格有所上升后,2007年、2008年又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趋于加大;而人民币升值压力最初起源于国际社会,但国内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经济政策也构成了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自信用货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影响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通货膨胀,经济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权威的说法是1987年出版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将其定义为:“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美元兑人民币的价格自公告之时起调整为8.11元/美元,人民币升值了2%。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拉开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序幕,并大有越演越烈之势。截至2008年3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7.0752元/美元。
一、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
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不能简单归为上述几种类型中任意一类。其既有需求扩大导致供不应求的原因,也有成本价格上升引起的产品价格上涨。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通胀压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产业关联度强,其价格上涨会导致诸多产品价格的上涨。
2、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增加。货币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对价格上涨形成了强劲的推动力。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主要是由贸易顺差过大、国际热钱不断涌入、信贷规模扩大等因素造成。
3、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固定投资过热。自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而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1.5%。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通过固定投资的高速增长实现的。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局部过热现象,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4、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及股市的财富效应。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大幅提高了公务员、教师等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使得农民工工资有所提高,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得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的增加,继而对价格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
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是多个因素、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内因是关键和根本,而外因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简言之,人民币升值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偶然。
1、内因
(1)国际收支顺差。双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源头。若一国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这意味着该国外汇市场上汇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外币将贬值,而本币必将升值。我国近年来持续出现双顺差现象,就2007年上半年而言,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因此,人民币在下半年,甚至明年继续出现升值预期就不为奇了。简言之,双顺差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根本所在。
(2)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过多表明:在外汇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同样会引起外币贬值以及本币升值。我国2006年2月外汇储备高达8,751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国家。外汇储备反映了一国国际支付能力和外债偿还能力,具备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保持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所以并非越多越好,太多的外汇储备反而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2、外因。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持续施压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外因。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只要满足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那么本币贬值就能改善贸易收支。因此,他们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目的是维护其本国的利益。他们企图通过阻碍中国商品过大规模地进入其国内市场,打击中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以美国为例,实施“弱势美元”政策,力图扭转其国际收支逆差局面。
三、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笔者认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也应采取“一揽子”措施。
1、实施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出击面对国内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如央行2007年已经连续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普通存款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标准。根据我国当前资本泡沫迅速膨胀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实施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出击。央行应继续提高利率水平,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形成稳定的紧缩性政策预期,抑制货币需求,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投资过热现象降温。同时,应辅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央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适时适量地出售有价证券,以缓解货币量供应过度的局势,还可以向部分贷款数额增加较快、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发行定向央票进行货币回笼。
2、针对特殊行业采取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以调整供需结构。本文所说的特殊行业是指对通货膨胀压力的产生起主导作用的行业。鉴于房地产行业和生猪养殖行业供不应求的结构问题是我国此次通货膨胀压力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将上述二者归为“特殊行业”。
3、逐步调整外贸政策。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减少贸易顺差自然成为解决货币供给过度的强有力手段,即要控制出口,扩大进口,并适时适度地促进人民币升值。
在控制出口方面,2007年我国已经对出口退税作出了3次调整。鉴于我国出口以高污染、高耗能和低附加值产品居多的现状,笔者建议加大出口退税结构调整力度,在现行税率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取消出口退税率的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数量,并相应上调资源税。在扩大进口方面,重点对象应该是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和高精尖设备,因此对这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可作适当下调。
关键词:通货膨胀 最低工资标准 货币被动增发 财富转移
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
(一)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
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由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主要体现在食品价格的上涨,其次为居住成本的上升。2012年全国CPI(上年=100)为102.6,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为104.8,对CPI的贡献率为184.6%,居住成本上升对CPI的贡献率为80.8%。除了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物价指数出现下降以外,自2004年以来CPI平均每年增长3.7%,其中食品价格增长贡献率为221.6%,居住价格增长贡献率为124.3%。
(二)以长期结构性因素和外部压力为主
引发通货膨胀的短期因素主要来自于商品的季节性波动,例如近几年出现的部分农产品价格飞涨,其中有收成不好产品短缺问题的原因,也有中间商囤积哄抬价格等原因。短期局部的通货膨胀不足以危害长期经济增长,解决措施比较有针对性,易见成效。长期因素更多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干预,比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垄断行业(石油、金融、房地产等)的价格保护,资源价格(水电气等)的行政管制。市场决定的价格配置资源的效率最高,不容易出现全社会的福利损失。由此可见,要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只能是逐步放开行政定价的范围,完善市场机制和相关立法,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的监督和公平问题上。
通货膨胀的诱因分析
(一)最低工资标准提升
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1月最低工资标准每月不低于495元,提升到2013年1月的每月不低于1400元,2004-2013年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每年提高12.34%。如图1所示,如果最低工资标准W2提高到均衡价格水平W*以上,直接结果就是雇主愿意雇佣的工人数量下降(由L*降低到L),失业增加,生产不足,生产者利润下降;对工人而言,由于现行工资标准高于他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由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农村务农的收益决定),同时岗位减少,增加了寻求工作的成本。结果是企业剩余(灰色区域)和工人剩余(深灰色区域)都减少,整体社会福利出现损失。随着用工数量下降,用工成本提升,企业利润下降,只能提高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应运而生。
长远来看,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并没有达到保护低收入者利益的目的,同时也损害了中国农业部门的长远发展。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例)为36.3%(2012年为36.2%),其中最低收入户(10%)的恩格尔系数为45.8%,中等收入户(20%)为40.0%,最高收入户(10%)为27.5%。低收入者恩格尔系数最高,在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通货膨胀环境中,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远远不能抵御食品、日用品和房租的价格上升,这也是近年来低收入者普遍感受生活水平下降、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原因之一。
伴随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弃耕进城,城市交通、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峻(车辉,201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占全国乡村15-59岁人口的59.1%。其中,外出农民工(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16336万人,本地农民工(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9925万人。农业收入提高缓慢,尽管农产品食品价格飞涨,但由于运输物流环节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增幅依然有限,农产品价格上升主要来自物流服务环节的成本提升。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度加大。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达7236万吨,其中大豆为5838万吨,相当于全球交易量的一半(李富强,2012)。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基础货币被动投放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依赖程度也在迅速上升(唐伟霞,2009)。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当年GDP的62.2%。2011年进出口总额为364186亿美元,占当年GDP(1美元=6.3009元人民币)的57.0%。2012年进出口总额为38668亿美元,占当年GDP(519322亿元,1美元=6.2855元人民币)的52.2%。如果考虑自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因素,对外依存度还要高。
自1994年以来,中国依靠人民币贬值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了粗放式的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7月中国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水平,但是难改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趋势。汇率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国际政治外交与经济等因素综合较量的结果。人民币升值不应该单纯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寻求原因,更多的来自于美元贬值的压力(唐伟霞,2008)。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的支撑点—出口已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一方面来自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内因),出口行业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来自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外因),人民币收益大幅下滑,原本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出口行业的利润空间就很微薄,内外压力的综合直接导致大批出口行业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工人大量增加。据海关统计,2012年中国对欧盟出口334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20489亿美元)的16.3%,同比下降6.2%。
现行汇率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使得外汇储备成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原因。201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33116亿美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30.9万亿元。货币供给量增加是全面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根据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外汇占款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1993-2012年期间,货币当局外汇储备资产增加了237131.6亿元(用每年新增加的外汇储备经过当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后,加总得出),而储备货币(即基础货币,货币发行M0与金融性公司存款之和)增加了240516.5亿元,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投放的98.6%,同期广义货币增加了939120.2亿元。2001-2009年期间,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投放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0%。为了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增加政府存款以及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形式回笼货币。2001年政府存款增加1715.6亿元(外汇资产增加3856.2亿元),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共增加政府存款14223.9亿元;2002年9月开始发行债券,至2008年底发行债券总量达45779.8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1995-2012年期间外汇储备增长与储备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增长密切相关,外汇储备增长与储备货币增长的相关系数为72.1%,外汇储备增长与广义货币增长的相关系数为71.7%。由此可见,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经济的失衡,外汇储备不断增加(1994-2012年平均每年增长33.0%),导致国内货币超经济发行(同期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19.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上调)的效果,不仅难以从根本上控制货币过量发行,根治通货膨胀,而且还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
通货膨胀的财富转移效应
(一)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财富转移
政府可以凭借货币发行权向货币使用者征收通货膨胀税,使得通货膨胀可以实现财富从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转移。“国富民穷”显然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大量资源集中在政府部门,不仅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增加了政府调控经济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难度。中产阶级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通货膨胀不利于中产阶级的形成,收入增长赶不上支出增长的速度,难以出现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货膨胀环境下金融垄断和利率管制导致的负利率使得财富从个人家庭向垄断金融机构转移。富人可以通过资产价格上涨得到一定的利益补偿;中等收入者有限的传统资产收益补贴了政府和金融机构。
(二)中国向美国的财富转移
从全球经济利益分配格局来看,中国通货膨胀的外因—外汇储备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恰恰实现了中国财富向美国私人和政府部门的转移(唐伟霞,2007)。2008年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中国外部经济失衡也反映了美国外部经济失衡,差距只是在全球经济失衡格局中财富不断从中国转移到美国。美国凭借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滥发美钞,向全球征收通货膨胀税。几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可以将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负债、发动战争的军费开支填平,直接后果就是美元贬值,石油、黄金、大宗商品等价格直线上升。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不是来自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而是来自于美元的贬值压力。中国财富最大的损失来自于对外投资损失,对外金融资产投资的主体是政府主导的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远不足以抵补美元贬值的损失。外汇储备是中国实际财富的积累,却因为美元贬值而无偿提供给了美国,同时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更好的实现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体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原则。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实现需要的不是不断积累的财富,而是体制和观念上的转变。
二是大力发展农业,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耕地,切断财政对土地的依赖,提高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提高有限耕地的使用效率。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让农民回归农村,安居乐业,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减缓城市交通、住房、就业等压力。
三是转变经济粗放增长模式,降低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从依靠外需转变为扩大内需。培育中产阶级,加强城镇居民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福利制度建设。
四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成为指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指挥棒,切断垄断金融企业的超额利润来源,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创新服务能力,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严格加强资本金融项目的监督管理,以防国内经济受到国外资本的冲击。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寻求多种投资渠道,提高对外投资收益能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帕金.微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2-22
4.唐伟霞.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本质探究.生产力研究,2009(3)
5.唐伟霞.中美日三国金融财富收益率比较分析.开放导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