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有色金属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色金属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色金属的作用

第1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美元指数;有色金属;负相关;内生机理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2

一、引言

60年代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形势恶化,美元危机多次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在此背景下,1973年美元指数诞生,在之后的近40年里,美元指数严格意义上的大幅上涨周期只有1980-1985和1996-2002年,大部分时候都处于贬值状态。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多次大幅震荡。1982年以来出现3次大幅上升,大约每8年左右要经历一次大涨,尤其是2004至2006年间的持续上涨最为突出。而最近几年,宽幅波动已经成为其走势的新特征。2003年以来,受到新兴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有色金属需求增长和金融资本进入有色金属期货市场进行投机的双重作用,有色金属价格又出现了新一轮急剧上涨。

分析二者在近40年里的历史表现,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之间似乎确实存在着某种负的相关性。一直以来各大投行的投资报告也将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既有结论来进行预测。但很少有人探究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内生机理又是什么?

二、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的统计性特征

2002年元月3日以前,克林顿时代的美国采取强势美元政策,有色金属价格都比较低。但此后,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美国凭借美元的国际本位货币地位和优势,采取弱势美元策略,意图通过美元贬值将美国国内的很多矛盾转移到其它国家,其最直接的结果是资源性大宗商品大幅度涨价。

对美元指数的数据分析发现,从2000年1月3日的100.22到2012年11月24日的80.22,美元指数下跌幅度为24.93%,年平均下跌幅度为1.92%。而同期铜现货价为7762美元/吨,铅为2196美元/吨,锡为20868美元/吨,镍为16563美元/吨,与2000年1月3日相比上涨幅度分别达到321.53%、351.16%、242.15%、102.93%。年平均上涨幅度分别高达24.73%、27.01%、18.63%和7.92%。

由以上分析可知,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反向关系,但其相关到何种程度难以直接看出,因此我们对2000年到2012年13年间的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下表:

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相关系数表

分析上表我们发现,在采集的13年数据中,2000-2002年相关性较差,但2003年起,美元指数和有色金属的负相关性明显增加。其中2000-2002年和2006-2008年间的铅/美元指数和锌/美元指数的相关系数呈现异常的正相关,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很可能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和07、08年次贷危机的情境下,全球避险情绪升高,对美元的需求增加,其增加的影响部分反映到有色金属价格上(有色金属可作为避险工具)。

三、实证分析

1.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的数量关系

确定美元指数和有色金属价格之间的负相关性后,为探求美元指数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有色金属价格的形成,我们同样以2000年到2012年13年间的676组数据作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解释美元指数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

将美元指数和铜的价格对数化后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用EVIEWS处理得:

通过上述模型测算可以看出,美元指数能解释79.6%以上的铜的价格构成,回归模型对铜的解释效果较好。截距项和系数的P值都为0,模型很显著。但DW值为0.155496,存在一阶正相关。加入一个滞后项R(1)修正,得:

修正后R-squared为0.97,解释效果非常好。DW值也接近于二,有效消除一阶正相关。得最终模型:

同理,我们对铝、铅、锌、锡、镍分别与美元指数建立回归模型,测算得到,美元指数对铝、铅、锌、锡、镍价格的解释效果分别为56%,82%,52%,78%和70%。

根据模型测算,在涨跌幅度上,美元指数每涨跌1%,铜的价格涨跌幅度约为-0.13%,铝、铅、锌、锡、镍价格的涨跌幅分别约为-0.43%、-0.19%、-0.21%、-0.20%、0.21%。显然,铝对美元指数的变动较敏感,其他几类金属对美元指数的1%涨跌幅的反应变动都在-0.20%左右。

2.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负相关关系的内在机理

数量关系分析的结果显示,美元指数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有色金属价格的构成。通过对文献、投行研究报告的阅读和总结,结合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相关性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变化情况的分析,我们得出二者负相关性的内在机理包括以下几点:

(1)美元是美国经济好坏的标志,美国经济影响美国货币政策,政策信号影响股市汇市。

美元指数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美指的高低直接反映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情况。美国经济向好,美元坚挺会增强人们持有美元的信心,从而各国增加对美元的需求,使美指上扬。

美联储通常根据非农数据、GDP(国民生产总值)、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消费信心指数等一系列经济数据来判断美国经济的景气状况,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的干预,如调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贴现率、30年期国库券收益率(也叫长期债券)、控制货币发行量等,这些政策信号会传导到股市、汇市,使美指和有色金属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比如美国从08年起多次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了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增加,促使有色金属等资源性商品变成“准金融商品”,促进有色金属牛市的形成。

(2)美元指数变动影响非美元地区的购买力变动,有色金属需求变动影响价格。

美元指数综合反映了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美元指数下降,其他货币相对美元升值,非美元地区购买力增强。购买力的增强促使非美元地区增加有色金属的购买,需求的扩大引起有色金属价格变动。

(3)美元指数变动影响有色金属名义价格,投机行为强化有色金属价格变动趋势。

国际市场有色金属通常以美元标价,美元的贬值推动有色金属名义价格的上涨,当其涨幅传递到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上时被成倍放大,以美元标价的有色金属期货、期权就显得更有利可图,投机活动对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美元指数下跌,美元的贬值促使有色金属逐步成为新的避险工具。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基金为防备受到更大的影响,以免遭更大的损失,纷纷从美国股市等资本市场撤出,资金的趋利性又使得资金会重新投入到更为有利、更为安全的场所,而此时已调整较长时间的金属期货市场是基金选择的最有利的避险场所。

(5)美元指数波动包含其他货币走势,其他货币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价格。

由美元指数定义可知,美元指数是美元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以占比重最大的欧元为例,影响其走势的一系列事件也会通过影响美元传导给有色金属。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受欧元下跌影响,有色金属价格下跌。直至今日,有色金属价格仍未回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但随着欧债危机出现转机,可以看到欧元和有色金属价格的缓慢上涨。包括欧元在内的这一揽子货币都可以看作是美元的交易对手,与美元具有明显的反向变动趋势。影响这些汇率变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它们会直接影响各国对美元的汇率,从而传导给有色金属。因此,各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特别是量化宽松政策或类似政策的出台都会引起本币贬值,从而导致对手货币升值以及有色金属价格的上升。

四、结论和建议

根据前文分析,我们得知,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通过建立模型可知美元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有色金属的价格,铜、铅、锡的解释效果较好。在涨跌幅度上,铝对美元指数的变动较敏感。美元指数每涨跌1%,铝的价格涨跌幅度约为-0.43%。

结合美元指数和有色金属价格的历史表现和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得出美元指数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作用的内在机理。

首先,美指反映了美国经济状况,美联储针对美国经济状况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资金的趋利性增加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推动有色金属牛市形成;其次,美元指数的波动影响非美元地区购买力的变动,需求变动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再次,美元指数变动对有色金属名义价格产生影响,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强化有色金属价格波动趋势;另外,近年来美指的下跌也使得有色金属逐步成为新的避险工具;最后,由于美元指数的组成包含其他货币因素,其他货币对金属价格的影响也通过美元指数得到反映。

由以上分析,我们对政府及投资者提出几点建议:

(1)根据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由美元指数可通过分析美国经济政策、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等进行预测的数据可得性,可以用美元指数走势来预测有色金属价格走势。

(2)由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以考虑利用有色金属作为避险工具,建立美元外汇储备和有色金属储备的制衡机制,降低风险。

(3)在充分考虑美元指数波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以铜、铝等有色金属作为投资对象,从而使其从美元指数波动中中收益或者保值。

(4)美元指数对部分有色金属解释能力稍弱,如铝、锌(美元指数可分别解释铝和锌56%和52%的价格构成)。考虑到突发事件会降低美元指数对有色金属的解释能力,在遇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突发事件情况时,分析有色金属走势(尤其是铝和锌)应考虑更多的参照指标。

参考文献:

[1]林阳.2012美元反弹冲击金属价格——美元指数与金属价格专题报告.东兴证券,2012-1-10.

[2]张建国,沙俊杰.国际金融市场铜价与美元指数相关性研究.科技信息,2007(01).

第2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湖南望城;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

中图分类号:TG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基地发展现状

目前,基地已经形成良好的有色精深加工产业基础,已有晟通科技、金龙铜业、纳菲尔新材、美特新材、航天磁电等规模以上有色行业企业35家;已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长沙)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产业技术联盟等管理机构;拥有晟通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南大学—晟通科技研究院等13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已搭建望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望城经济开发区企业孵化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有色产业实现产值284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242亿元,占85%。

二、基地创建重大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产业发展在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转变有色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从有色产业特别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现状来看,还依然存在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含量不够高、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在“有色之乡”湖南创建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符合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不仅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全国有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也是当今高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材料。目前,我国有色产业科技发展仍处于跟踪研究、单项技术研究开发和关键技术引进为主的阶段。在未来十几年里,有色金属行业要推进技术、产品、装备的更新换代,实现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必须注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实现由有色金属大国向有色金属强国转变的目标。基地创建可更好地发挥湖南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国家支持有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以长沙望城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载体,有效地整合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有色科研资源,形成人才资源集约利用、产学研优势互补、科研协同效应强的有色金属科研创新链,切实提升有色金属行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二)有利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七大新兴产业,除“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外,其它五大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都和有色金属材料有关,因此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品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有色企业虽然数量多、实力却弱,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却少,新合金开发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关键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明显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基地创建可将湖南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和科研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有色金属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化等产品创新环节的无缝对接,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有色金属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发展广度和深度,在边缘领域和交叉领域培育出战略新兴产业。

(三)有利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有色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到: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8%,但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的1.99%;国内电解铝平均吨铝直流电耗1.3084万千瓦时,距国内先进水平1.21~1.25万千瓦时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基地创建可先行先试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体制、土地管理、投融资体系、行政管理体制”等十大重点改革领域政策,有利于实验和走出适合有色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两型”典范,进而带动全国有色产业走低能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基地创建发展思路

国家级基地创建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得到突破,自主创新精深加工产品得到开发,绿色高效工艺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应用。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以上,培育3个以上销售收入过100亿的大型集团,5家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的企业,实现有色产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90%以上。

(一)精心编制基地规划,优化功能布局

规划10平方公里为长沙望城国家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区,将其科学划分为铜铝材加工区、新型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区、重有色金属加工区、稀有金属加工区、物流中心等五个功能区。其中,铜铝材加工区以金龙铜业和晟通科技为依托,集中在金星大道两侧;新型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区以美特新材、海星高科、富能高科为依托,集中在金星大道、望城大道沿线;重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加工区以中航起落架、纳菲尔、航天磁电为依托,集中在望城大道以东及长沙航空园地域;研发中心主要以晟通研究中心、有色金属研究院、有色产业孵化中心为依托,分布在各企业中;物流中心主要以高星物流园为依托,建设在望城大道以东、赤岗路以北和石长铁路沿线。随着石长铁路复线的拉通、长沙西货站的扩建,基地向西再延伸。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延伸产业链条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传统工艺,着力帮助现有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自动化水平,打造著名品牌。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两化融合为重点,主动对接引进世界500强、全国100强企业,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以晟通科技为核心延伸铝加工领域,以金龙铜业为核心延伸铜加工领域和有色金属循环再利用领域,以航天磁电为核心延伸高档永磁铁氧体器件和高性能粘结钕铁硼、稀土磁等新型航空磁材产业领域,以美特新材为核心延伸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新型电池材料产业领域。

(三)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打造高精产品

全面落实望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精深加工的发展意见》和望城经开区《“515”工程企业扶持办法》,用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人才培养与引进。重点帮扶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五矿湖南有色等湖南省扶持有色产业发展“3438”战略的三大集团,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以晟通科技为核心开展航空用高抗损伤容限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品种开发,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合金开发;以金龙铜业为核心开展铜合金引线框架、高强高导新型环保铜合金接触导线、铜包铝开发;以五矿湖南有色开展大规格钨钼靶材开发,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高精产品需求。

(四)大力实施“两型”战略,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大力推广安全高效、能耗低、环保达标的生产工艺,推进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两型”产业。发挥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矿冶固体废弃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开展尾矿、废渣及废金属等再生资源分拣、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等再生技术研发和应用,以金龙铜业循环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紧邻湖南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的优势,大力推动废铜、废铝等金属回收及再生,率先发展再生铜、铝金属产品及其高附加值的下游制品,挖掘有色金属的最大潜力,切实把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优势产业。

由于基地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待扎实拼搏,奋力而为。我们相信:未来几年基地有色产业潜力将不断凸显,基地也必将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对有色金属产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有色金属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30号.

第3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426

有色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故又称非铁金属。其中,十种常用有色金属是指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六种常用有色金属指其中的前六种金属。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有色金属工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两个行业大类。本文主要从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的角度研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增长,逐步从有色金属工业小国发展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大国。在2002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之后几乎每隔4年增加1000万吨,2012年产量达到3670万吨。2002年以来,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分品种来说,2010年以来十种常用金属我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有的品种已经连续居世界第一长达数年或10多年。

表1显示,我国六种有色金属不仅产量快速增长,而且占世界总产量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毫无疑问,我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国。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是,我国是不是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

二、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本文用三个指标来测算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一是国际市场占有率;二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三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一国或地区某产业i出口总额占世界该产业出口总额的比例,计算公式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某产业出口总额/该产业世界出口总额。图1显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1995-2011年铜、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铅、锌、锡、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六种常用有色金属平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体上,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曾经的优势金属品种如锡和铅近年来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尽管2011年铝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10%,但总体上有色金属产品2011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6.1%。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产业i的进出口差额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之比,计算公式是:

其中, X、M分别代表出口额与进口额,i表示某产业。该指数取值范围是[-1,1],数值取0表示竞争力等于平均水平,越接近于1(-1)表示竞争力越大(越小)。图2显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始终为负数且呈下降趋势(以六种金属平均代替),表示我国有色金属国际竞争力较差且呈恶化趋势,但近两年稍有好转。分品种来看,铅和铝贸易竞争力指数一般为正(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为负数除外),其他品种金属的贸易竞争力为负数;从变化趋势看,铝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明显呈上升趋势,锡和锌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其他品种金属呈持平或波动状态。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计算公式是:

其中,xia表示国家或地区i在a产业或产品在t时期的出口额, xwt表示a产业或产品在t时期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额,xit表示国家或地区i在t时期总出口额, 表示世界市场在 时期的总出口额。RCA值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按照日本贸易振兴会(JERTO)提出的标准,当RCA数值大于2.50时该产业具有极强比较优势,当RCA在0.80~1.25之间该产业具有中等比较优势,0.8以下则处于比较劣势。

图3显示,我国六种有色金属平均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始终低于1,表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总体上有色金属工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比较稳定,但品种分化明显,铝是唯一上升的品种,铅、锌、锡是下降的,铜、镍总体持平。

三、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这里对主要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和消费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简要比较。本文以六种常用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锡、镍)为例进行国际比较。另外,需要交代的是,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部分采用的基础数据是进出口贸易中的实物贸易量数据,而非贸易额数据。

(一)精炼铜

据统计,2011年精铜产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智利、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赞比亚、印度、波兰和韩国;精铜消费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巴西和印度。世界主要铜生产和消费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如表2、表3所示。

综合表2、表3信息,中国铜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下游水平。国际市场上,智利、赞比亚、波兰、俄罗斯等由于资源丰富,处于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在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中,中国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也最差。

(二)未锻铝和铝合金

据统计,2011年铝产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阿联酋、印度、巴西、挪威、巴林;铝消费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印度、韩国、巴西、意大利、土耳其、俄罗斯。世界主要铝生产和消费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如表4、表5所示。

综合表4、表5信息,中国铝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中游水平。国际市场上,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由于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处于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在金砖四国中,中国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相对较差,明显逊于俄罗斯和巴西。

(三)精炼铅

据统计,2011年铅产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意大利;铅消费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德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英国、巴西和印度。世界主要铅生产和消费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如表6、表7所示。

综合表6、表7信息,中国铅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衰落,现处于下游水平。国际市场上,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较强;但在金砖四国中,中国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相对较好。

(四)锌锭

据统计,2011年锌产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韩国、印度、加拿大、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墨西哥、哈萨克斯坦、秘鲁;锌消费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韩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巴西。世界主要铅生产和消费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如表8、表9所示。

综合表8、表9信息,中国锌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衰落,现处于下游水平。国际市场上,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墨西哥、秘鲁等国产业竞争力较强。在金砖四国中,与中国锌产业国际竞争力表现最差。与中国锌产业呈下降趋势相反,印度的锌产业呈不断增强趋势;巴西、俄罗斯的竞争力表现一般但比较稳定。

(五)精炼锡

据统计,2011年锡产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秘鲁、泰国、玻利维亚、比利时、印度、巴西;锡消费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比利时、西班牙、巴西。世界主要锡生产和消费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如表10、表11所示。

综合表10、表11信息,中国锡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衰落,现处于下游水平。国际市场上,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秘鲁、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产业竞争力较强。在金砖国家中,中国锡产业的表现也是最差的。

(六)精炼镍

据统计,2011年镍产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芬兰、新喀里多尼亚、哥伦比亚、古巴;镍消费量居前的国家有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意大利、南非、比利时、法国。世界主要镍生产和消费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如表12、表13所示。

综合表12、表13信息,中国镍产业虽然占据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竞争能力很弱,处于下游水平。国际市场上,俄罗斯、加拿大、挪威、芬兰等因资源丰富而使该产业占据有利竞争地位。

四、影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前述分析表明,我国是有色金属工业大国,但不是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现阶段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总体偏弱,一些传统优势品种如铅、锌、锡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则出现明显弱化趋势。从当前形势看,以下三方面因素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将继续发挥重要影响作用。

(一)工业化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重化工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住、行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拉动着中国经济增长,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重化工业建设投资等大幅度增长,由此导致单位经济增长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有色金属占比较大,这必然促使我国成为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大国。然而,尽管我国是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大国,国内有色金属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求不足部分需要靠进口来弥补,由此导致这种现象,有色金属产品进口大大大于出口。因此,出现现阶段基于进出口贸易量或贸易额衡量的各种国际竞争力指标偏弱或呈恶化趋势。

(二)资源禀赋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也包括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产业,因此,增强资源保障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一般也是资源丰富的国家,或者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或者是能源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铜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铝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铅锌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超过30%,镍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同时,在境外已形成的有色金属原料权益产能不多,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境外铜矿资源实际权益仅占矿产原料进口量的不足4%;铝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3%;锌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2.8%。增强资源控制力,突破资源约束,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三)政府政策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工业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作用领域之一,产业政策必将对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过去的情况来看,产业政策已涉及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组织调整、企业兼并重组、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这些政策对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有弊,且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并不一致,需要具体讨论。

“十二五”期间对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产生最大影响的政策主要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铝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的核心要点是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控制总量。“十二五”时期,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控制在46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为8%,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产量分别控制在650万吨、2400万吨、550万吨和720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3%、8.8%、5.2%和6.9%,均明显低于“十一五”时期。

二是节能减排。总体上,“十二五”期间将比“十一五”时期实行更严格的淘汰落后工作,包括淘汰落后铜冶炼产能30万吨;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80万吨;淘汰落后铅冶炼产能120万吨;淘汰落后锌冶炼产能40万吨。铜、铅、镁、电锌冶炼综合能耗分别降到300千克标煤/吨、320千克标煤/吨、4吨标煤/吨和900千克标煤/吨及以下,电解铝直流电耗、全流程海绵钛电耗分别降到12500千瓦时/吨和25000千瓦时/吨及以下。

三是技术创新。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精深加工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等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取得进展,绿色高效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品种和质量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

四是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铜90%、电解铝90%、铅60%、锌60%。

五是环境保护。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均降低1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防控,2015年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

六是资源保障。加快境外铜、铝、铅、锌、镍、钛等原料供应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进一步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资源储量,提高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率,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参考文献:

[1]林黎明.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市场,2010,(19).

[2]工业和信息化部.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Z/OL].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2011-12-04.

[3]工业和信息化部.《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有色金属工程,2012,(1).

[4]《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解读——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赵武壮[J].中国有色金属,2012,(5).

第4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这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指明了出路。本文将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实际情况,尝试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构建出一套全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建立了具有一定基础和相当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拥有“右江”、“金海”、“飞碟”、“芭焦”、“南方”、“漓佳”、“甡”牌等一批名牌产品,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广西有色金属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偏低:广西大多数小矿山开采、选冶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采选综合回收率在50%左右;大部分矿床的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尾矿综合利用和二次回收利用率低。以丹池成矿带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为例,特大型矿山铜坑矿开采回采率为90.69%,锡、锌选矿回收率分别为71.18%、73.42%;中型矿山高峰锡多金属矿,开采回采率为95.6%,锡、锌、铅、锑选矿回收率分别为73.96%、85.62%、90.39%、88.78%;而小型矿山五一矿大福楼矿区,锡开采回采率为89%,选矿回收率则只有61%。

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广西有色金属工业采、选、冶、加工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优势矿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不高,中低端产品比重较大,精深加工产品少,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产能比例严重失调,锡深加工产品种类少、产量低,部分矿山企业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

抗风险能力较差: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协同能力不高,竞争能力不强,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广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虽有增加,但排名却在下降,尤其是2012年龙江河污染事件发生后,在全国排名降至第13位,表明抗风险能力差。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矿产开发导致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体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众多小企业冶炼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三废”达标排放率低;部分城市中的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厂区和社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中厂“退城入园”迫在眉睫;有色金属工业园区构建水平较低,对园区企业的引导、监督不到位,未能真正做到循环经济。

二、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G-PEST分析

1.地理环境因素分析

广西地处珠三角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沿海、沿江、沿边,且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连接国内和东盟两个市场,利于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泛北部湾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带的建设,形成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多重优势。

此外,西江水系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连粤港澳,境内贯穿梧州、柳州、来宾、南宁、桂林、百色,已建成5个内河港口和4个内河口岸,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一条黄金水道。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整治,有利于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沟通依托香港,走向北美、欧盟以及全世界。

2.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颁布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等的制定,为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

2008年后,国家和广西分别制定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2020年)》等,为指导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广西出台了《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调结构、转方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有色金属行业全球范围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层出不穷,竞争日益激烈,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有色金属行业危机四伏。

但党的十中,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注入了复苏的希望。

4.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民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和提高了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这要求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5.科技环境因素分析

随着世界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深化,当前企业规模化、经营国际化、技术高端化、产品特色化、原料多样化等成为产业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低能耗、短流程、高效、无废少污、高附加值”的科技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国际有色金属工业采用的主流模式。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量持续增长,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能耗总量快速增长、节能技术亟待突破;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清洁生产任重道远;初级产品能力过剩,高端产品严重短缺等方面的问题。这也为广西有色金属工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要求。

三、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及应用

1.模式的构建

李赋屏(2008)[1]认为,工业循环经济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内部小循环、生态工业园区中循环、区域性综合协调发展大循环三种模式;王贵明(2008)[2]提出构建以自组织为内在动力、政府规划为协调机制的自组织-规划共生的网络型产业共生组织,认为经济因素、政府管制和中间组织是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吕俊杰(2007)[3]以共生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系统地探讨了产业集群共生机制的效应及作用机制,为产业集群共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李自豪(2010)[4]探讨了产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特征和自组织机制,认为建立和完善集群创新网络、培育集群品牌、扩大集群开放度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理和动力。

本文在前人提出的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其面临的G-PEST环境,认为要实现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构建以生态文明战略为导向,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支撑,单体企业循环——园区循环——园区间循环的网络化多层次发展模式。

2.模式的诠释

(1)模式的理念

模式的构建必须以生态文明战略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环境普遍污染、矿产资源日益匮乏、企业社会意识依然淡薄、人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多重因素制约下,真正实现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模式的核心

由单体企业循环、园区循环、园区间循环构成的三个网络化发展层次是模式的核心。首先,产业内的企业主体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战略的内涵,把企业建成循环经济型企业,是实现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打造区别于传统工业园区的以产业集群理念为指导的,由循环经济型企业、科研院校、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协同发展的自组织-规划共生的新型生态工业园是实现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在自组织共生交换基础上,通过政府规划指导、政策规制和公众参与,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技术资金支持,实现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协作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散风险,形成各企业间高度的一致性或和谐性。

再次,打造以西江黄金水道为基础的水路、公路、铁路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纽带,以市场、技术、人才、产业链等有机联系的各新型生态工业园协同发展的园区间循环是实现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模式的保障

有色金属产业是广西支柱型产业,是广西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广西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紧密。因此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方面和全过程,勾勒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模式的保障。

3.模式的应用

(1)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

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应该按照国家及产业发展的紧迫要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承担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原则设计生产过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ISO环境管理体系,积极采用生态工业技术和设备,设计和改造生产工艺流程,形成无废、少废的生产工艺,使企业内部生产上游产品所产生的“废物”成为生产下游产品的原料,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高效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把单体企业建设成循环经济型企业。

(2)融合产业集群理念,打造新型生态工业园

广西新规划或需完善的有色金属工业园应融合产业集群理念,构建自组织-规划共生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在百色,宜发挥铝资源丰富、平果铝、银海铝、华银铝、信发铝等大企业聚集、铝工业基础好等优势,打造铝工业全产业链型生态工业园。在河池,宜发挥有色金属之乡的优势,突破当前环境破坏严重、乱采现象不绝、冶炼厂林立等困局,构建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在梧州,宜发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临近粤港澳等优势,打造以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为龙头、以30万吨再生铜等项目为基础的再生有色金属生态工业园。在南宁,宜发挥省会所在地,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等优势,构建有色金属新材料生态工业园。在柳州,宜发挥工业基础雄厚、有色金属产业人才丰富等优势,结合当地汽车、机械等的发展需求,打造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园。吸引各类人才、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在产业园区的集聚,完善集群创新网络、培育集群品牌、扩大集群开放度,最终将各工业园区建成宜居宜业的生态工业园区,充分挖掘人、自然、产业和谐发展的强大潜力。

(3)倡导协同发展精神,构建园区之间大循环

为进一步发挥有色金属产业作为广西传统支柱产业的作用,促使各地区间有色金属产业协同发展。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应发挥区位优势,把握产业发展的机遇,打造以政府规划指导、政策规制为支撑,努力促使公众的参与和支持,以西江黄金水道为基础的水路、公路、铁路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纽带,以市场、技术、人才、产业链等相联系,将百色、河池、柳州、南宁、梧州等地的新型有色金属生态工业园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各园区之间有机衔接、分工协作、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构建出各生态工业园之间大循环,最终将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打造成符合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结构合理、竞争力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发展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应采用以生态文明战略为导向,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支撑,单体企业循环——园区循环——园区间循环的网络化多层次发展模式,并就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但为了使模式具有更好适应性,还需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对影响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因素、模式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项目来源: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广西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合同编号:桂科软13180037)。

参考文献:

[1]李赋屏,朱国才,周明芳.《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40-44

[2]王贵明.产业共生组织的运行机制与驱动因素.《改革》,2008(6):61-65

[3]吕俊杰.产业集群的生态共生机制研究.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12)

[4] 李自豪.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1)

作者简介:

第5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F4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6-0012-04

[作者简介] 周基,衡阳师范学院经济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农业经济;

何 云,衡阳师范学院经济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谭忠真,衡阳师范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度与区域经济。(湖南 衡阳 421008)

一、当前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分析

(一)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概念。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有色金属产业的开采、加工等大工业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另外,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属于资源型产业集群,它是相对于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言,有色金属矿产流动性最弱,以有色金属开采、加工的资源型企业在资源禀赋地区具有空间集聚现象。

(二)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优势。赣州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十五”期间,有着“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誉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钨的储量占全世界的26%,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的40%,氟盐化工原料也十分丰富①。有色金属产业作为赣州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不仅使得这些优势矿产资源迅速得到开采、加工和利用,其产业成长为支撑赣州经济大厦的脊梁,而且赣州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中国五矿集团、日本住友、北京安泰科技等一批合作项目纷纷落户赣州市;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赣州特精钨钼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壮大。

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大,产业的影响力强。与“九五”末相比,“十五”末有色金属产业工业增加值从3.56亿元增至30.1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7亿元,增长5.64倍;利税总额达到14.1亿元。“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步增强。为促进钨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赣州市钨业协会推行了行业自律和联合报价制度,以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目前,钨精矿的年平均价格达到了10.6万元/吨,每吨比2005年增加1.8万元。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影响力日益提升,钨产业现已成为全市工业的领军力量②。以前依靠卖原矿,因而在价格和产业发展上受制于人。现在一手抓控制资源,一手抓深度加工,赣州钨业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全国市场。赣州有色金属产业正朝着“世界新钨都”的目标迈进。而这一成效的取得正是得益于独特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推行,其大大提升了该区域的竞争力。

(三)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虽然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样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缓慢,步履蹒跚。目前,该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式仍然是以原料供给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产业链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伸。虽然近几年某些企业状况有所改观,但总体上有色金属产业没有做大做强做精,整体产业缺乏影响力和带动力,没有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精深加工。绝大部分小型矿业追求短期利益,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掠夺性开采现象普遍存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严重,矿产品结构单一,加工度严重不足,没有与其他相关的产业联系起来,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

2、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水平落后,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无休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年销售收入比没有形成比例,低水平重复建设隐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我们在赣州地区的崇山峻岭中发现,除了“”式的无序滥采外,低水平重复建设比比皆是。在目前钨矿产品冶炼加工设备一半以上处于闲置的背景下,钨加工制成品也仍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附加值低,作为储量世界第一的资源优势没有在经济上体现出来。相反,国外企业买进赣州地区的廉价成品、半成品,加工成高精尖产品后返销中国市场,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资源优势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品却没有价格优势。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产业集群分为两个层次:低次聚集阶段和高次聚集阶段。而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仅仅还停留在低次聚集阶段,只见单个企业内部规模扩大,而不是同类或不同类企业集中构成的比例增大。并且,赣州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也主要是靠政府推动,并没有上升到由市场自发驱动和政府推动两者兼顾的产业集群模式。

3、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较差,非法采矿点多。国家已经把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行业,因为有色金属资源终究会枯竭。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污染十分严重,致使在很多矿区附近河水常年混浊,河床抬高,矿区环境令人担忧。据统计,赣州市信丰县当时全县有1000多个开采点,导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3.7万亩,淹没耕地400余亩,给7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5万多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赣州地区亟待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另外,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当地人不顾生产安全,在没有办理任何采矿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对有色金属资源大肆开采,造成当地有色金属产业开采秩序混乱,根本没有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二、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模式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发展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包括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通过集聚效应使边际收益递增,生产成本降低。同时,通过集聚效应可以加强营销优势,形成“区位品牌效应”。如法国香水、意大利时装等。而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也类似会在该地区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因为经济外部性主要来自于集群内部的R&D外溢和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性外溢,使集群内企业互补,降低各种活动的成本。地区存在着优势,并不是取决于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该地区明确的产业分工所达到的外部经济效应的程度。相同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个地方,很大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在起作用。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价格的供给。

(二)赣州地区发展有色产业集群可降低其企业交易等成本。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一个过程。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当把交易费用这个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放入产业集群中来进行探讨时,地理上集中的含义意味着集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制度、文化、社会环境,而这可以有效降低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影响交易成本的一个主要方面;地理上的集中自然意味着消除或大大减少因为空间距离产生的交易费用;集群也是信息的集聚,其本身就具有网络化的特性,这既有利于信息的收集,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这明显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长期合作,内部信誉体系比较完善,可以有效防止机会主义以及道德风险等。因此,签订、执行契约等所需要的交易费用也大大减少。同样,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能降低该地区企业交易费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等,这样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成本。而对于企业之间,可以逐步打破企业间的相互“自我屏障”,减少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时间成本及其他费用。在赣州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很容易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成本,例如运输成本、技术传播、扩散成本,等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赣州市龙南县稀土开采建场为例,各地竞相投入开采,许多县效仿全民上阵,都以“零打细敲”、大面积乱挖滥采为主,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劳动力、资源流失等付出巨大成本。

(三)赣州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可产生集群剩余。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种新的产业运行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小企业来说很容易享受研发溢出效应,产生集群剩余,即企业在加入集群氛围之前的利润与加入后的利润之间所形成的差额,它包括收益剩余和成本剩余。鉴于赣州地区资源禀赋的特点,钨矿与稀土等有色金属产业都并非高科技产业,而是属于资源型产业,因此,适度的产业集群能使他们追求收益剩余。

产业集群对一地区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如根据就业集中度或区位商来衡量企业集群的程度,同样也知道产业集群能提高该地区的就业率,利于技术、制度扩散与创新。总之,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对于该地区来说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途径。

三、完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对策分析

各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应选择一条适合其地区发展的模式,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集群、浙江绍兴的轻纺产业集群等。赣州地区也不例外。基于该地区特有的有色金属产业资源优势,选择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革命红土地――赣州地区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一)发展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应发挥政府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产业集群完全是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形成的话,难免也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有必要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根据当地的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兼顾产业成长方向和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地制定产业政策,以更好地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克鲁格曼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群诞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1998年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式”也强调政府通过政策对产业体系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赣州地区的有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市场自然演进的产物,又需要各种组织尤其是政府的精心培育。政府应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文化引导手段等,对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挥其积极扶持作用。

1.政府采用经济手段促进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地理集中性,而地理的集中则必然少不了作为产业集群基本条件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企业之间对外、对内沟通协作的桥梁。该地区政府应解决当前有色金属企业关心的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并已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瓶颈的问题,完善城市功能。政府应承担对公益性地质的勘察以及钨矿、稀土安全生产等实施补偿性援助;另外,营造有利于企业繁衍的经济环境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例如,运用鼓励政策,引导更多的有色金属企业植根于赣州地区,设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到基地发展,政府给予免除3年租金的优惠政策,由此推进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通过统计、计划、财政和金融等部门及时汇总有利于有色金属产业、有色金属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资料,供企业借鉴与参考,防止钨矿、稀土等企业内部哄抬价格,创造平等、公平的良好竞争环境,避免过度竞争而忽略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要积极培育高质量的区域创新环境,如投资建立良好的区域交通系统、信息通信网络,企业家聚会场所等主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展览会、交易会、文体活动等各类活动,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增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关系,加速信息和知识的通畅和交流,培养和引进多方面的人才,建立技术标准和市场监督机制等。

2.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促进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根据当地法律法规保护各企业的产权,针对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的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生阶段、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建立适应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产业集群要求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相互作用,避免不完善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各自分散,形成割裂的局面,而针对行政干预或保护主义现象、技术瓶颈等制约要素的存在,都需要政府打破壁垒,构建适当的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如深加工企业实现减免税、贷款等优惠政策。

3.政府采用文化引导手段促进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从政府采用文化引导手段的角度来看,一个优越的人文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且得以发展的基石。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虽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不断去构建、改进文化环境。要在产业集群形成地,如龙南稀土、大余和崇义钨矿等地方逐步建立适合产业特色的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咨询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并形成网络。另外,引导有色金属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机构对产业发展1+1>2的协同效应。在企业与各文化部门之间实现知识、技术共享,鼓励高等院校培养钨矿、稀土专有技术科研后备军,发挥各服务体系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引导、协调和监督的功能,促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浓厚的“软环境”优势。

(二)发展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应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产业集群说到底就是产业链、价值链上企业的空间聚集。区域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依赖于特色产业链的配套与完整,没有完整产业链的生产基地是没有生命力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延长产业链,向上游要利润、降成本。赣州地区的钨矿、稀土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停留在初级原产品开采的水平上,夹杂着少部分的深加工制造企业。因此,应选择资源主要产地的崇义、大余、赣县为钨产业采选加工基地;赣县、龙南、定南、寻乌为稀土采选冶炼加工基地;以中心城区和经济圈为核心,先规划建设资源深加工集聚基地,以减少运输、信息的成本,加强技术流和资金流。依托优势资源,壮大深加工、精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着力发展集采矿、精粉加工、硬质合金产品生产于一体的生产加工企业。另外,从经济效应上看,一个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个工序或某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以提高效率。核心产业的聚集对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这些关联产业发展,进而在地区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完整产业链条并不是求大和求全,而是在优势产业中求其特、求其专、求其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强化上下游配套协作,构建技术关联、协作紧密的产业链,走链式化的发展道路,持续保持上下游企业的互动发展,形成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的竞争优势。迅速集聚配套产品,开发新的、附加值高的产品,如制作钨、硬质合金、铝铁硼、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等具有自主品牌的优质应用产品。把原有的“散兵游勇”、“零打细敲”的单一开发模式转变成集群式、链条式的发展模式,促使赣州地区形成“分离提纯――冶炼――加工――各种使用价值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三)发展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应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赣州本地企业主要是生产原矿,矿产加工企业有一部分,但实力都不雄厚,附加值低,如混合稀土5万元-6万元/吨,而加工成氧化稀土后约30万元/吨。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整个企业的支撑。赣州地区已初步形成为钨矿、稀土初级产品的集聚地,但如果要做大、做强、做精,那么技术远远不够。首先,企业应逐步强化当前由矿物原料制取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工艺,如钨矿当前的工艺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制作后,虽然工艺水平比较高,但其严重不足就是废水量大,所以应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有选择地集中开采,达到水循环使用的目的。应加快研制新工艺,引进先进的稀土分离技术,如“钇+铕”系列产品,吸收超细粉制备、特种钨丝生产等高新技术。本地企业之间也应努力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技术创新,如果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或技术断层,产业集群就会衰亡。所以,应培养一批能打破阻隔、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互相交流技术、互相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企业群。另外,创新不只在技术上,营销、管理的创新对于企业同样重要,应构建自主创新效益链条。

(四)结合“红三角”的区域合作优势,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红三角是指粤、湘、赣交界的韶关地区、赣州地区、郴州地区及其周边相近的广大地域。这一区域作为泛珠三角,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后花园,应加快形成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结合“红三角”,放大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优势。打造“红三角”经济圈,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虽只是其中一部分,却很重要。通过聚集效应、增长极原理,可放大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的优势。赣州地区是有色金属钨矿、稀土的主要来源地,相对于韶关和郴州而言,赣州在发展这两种矿产的产业集群上是具有相对优势的。因此,赣州地区在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时,不仅可以通过集聚其他两个地区少部分的矿产原料以及少量的深加工产品,进行相互合作或兼并组合,还可以得到资源矿点,把有利的技术、管理等引进来,把自己的优势传出去,增强自己的发展后劲,达到互赢互利的局面。而且,增长极原理也能促使赣州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提出,该理论主张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进一步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在三个地区实现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三个地区打破地方隔离,赣州地区具备高水平、高质量的钨矿、稀土矿产业,通过扩散效应将优势分别向其他两个地区辐射、转移,带动其他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强化了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的主导地位。

2.联合“红三角”地区,从各方打造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赣州地区可以联合韶关、郴州二地矿产产业的税收政策进行去异趋同性调整,实现区域内一定程度的产业融合。构筑统一、规范和开放的市场体系,在三个地方培育矿产一体化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和统一的产权市场,提高劳务输出以及输入的竞争力和水平,让三地区拥有矿业方面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强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并在三个地区自由地流动,这也是打造“红三角”经济圈所必须进行的步骤。另外,目前也可以发挥“联谊会”的作用,开展“矿产产业联谊会”、“技术交流会”等,加强政府、企业、民间之间的沟通。依托快速的公路、铁路运输,将赣韶郴三地区建设成为南下北上的有色金属产品物流中心。这样既有利于三地区的资源配置,也加速了山区与发达地区的各种资源配置,带动赣州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快速蓬勃发展。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于:潘逸阳.培育壮大有色产业集群 形成竞争力[EB/OL].赣南矿业网,2006-01-02.

参考文献:

[1]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2]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第6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英文名称:Nonferrous Metals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0211

国内刊号:11-1838/T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4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有色金属》(季刊)创刊于1980年,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办。是涉及有色金属(轻、重、稀、贵)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过程控制等专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和成就;科学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过程原理与工程技术;技术方向和技术问题讨论;综合评述;国内外学术动态。还辟有冶金史话、学术团体和企业、中国矿物、矿冶名人、新书介绍、科技简讯等专栏。目前《有色金属》(季刊)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系统拥有读者最多的期刊之一。在首届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第7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美元流动性增加及贬值预期成了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资本市场上战略性能源和资源板块表现十分强劲,纷纷受到市场投资的追捧,A股市场也由此掀起波澜。

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刘 勘

近期,资本市场上战略性能源和资源板块表现十分强劲,纷纷受到市场投资的追捧,A股市场也由此掀起波澜。这缘于3月18日,联储决定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2至10年期美国国债(相当于2008年外国购买量的总和),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1000亿美元机构债券,使购买总额扩大到1.45万亿美元,并增加短期融资工具担保品范围,以刺激住房市场和消费信贷市场。

随后,美国财政部宣布成立“公共-私人投资项目”的“消毒”计划,利用政府和私人部门750亿至1000亿美元,购买5000亿美元银行不良资产,甚至该计划规模有可能扩大到1万亿美元,旨在剥离银行有毒资产,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状况,清楚银行体系内的坏资产,恢复金融市场信心和信贷资金流动性,促进美国经济回到正常轨道。

其核心措施就是: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进行救市,通过印钞票方式购买美国国债,实行债务货币化,在未来时间内多印1万多亿美元钞票,实际是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基础货币,再经过货币乘数作用,放出的美元流动性就更多。

加之4月份,英国、日本先后宣布在二级市场上大量购买本国国债,这样一来,意味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奉行的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基本确立,那么,这些国家货币展开“货币贬值竞赛”,必将激活全球货币流动性,能够弥补“去杠杆化”带来的流动性不足,导致美元短期贬值预期增加。以美元作为支付结算货币的标的物――黄金、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上游行业的资产和资本价格上涨,必然折射到国内股票市场上来。

美元贬值预期正在侵蚀全球既有的资产价值体系,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原油期货于年内首次回到50美元上方。股票市场中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化工等资源类股票价格迅即爆发井喷行情。那么,业已沸腾的资产价格能否再度形成我们一度十分熟悉、迷恋的泡沫大潮呢?

国际市场有色金属、原油价格强劲上扬,带动了国内A股市场资源类股票价格上涨,美元贬值推动大宗商品上涨。国际方面,LME金属期货价格平均涨幅为4.48%,其中铝上涨8.34%,铜上涨7.77%,铅上涨7.69%,一月以来,铜累计上涨25.56%,铅累计上涨30.58%,6种金属中只有锡下跌,跌幅为3.81%;国内方面,SHFE金属期货价格平均涨幅为6.34%,铝上涨5.22%,铜上涨9.70%;黄金价格也随大宗商品上涨,涨幅为3.40%。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带领下,A股有色金属股指数也上涨23.03%,大大高于A股平均水平以及有色金属价格涨幅,同时,该板块涨幅大大超过国际、H股有色金属股指数涨幅,再次出现国内市场强于H股及国际市场的背离。资源类股票市场价格上涨完全是受美元因素影响,在全球资源有限无法再生而美钞可以无限印刷发行的情形下,以美元定价的国际商品、原材料价格必然会上涨。

美元流动性增加及贬值预期成了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美元贬值持续与否,则依赖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该政策既与美国国内经济有关,也与其他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相联系。

因此,短期应该密切关注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长期看美联储不断注入流动性本身也表明宏观经济情况不容过于乐观,需求变化分析仍需对主要国家代表性数据加以观察。

有色金属板块的股价走势将会随着经济形势明朗出现分化,若经济数据好转、经济信心恢复,那么,铜、铝等基础金属价格会延续上涨走势,而黄金等贵重金属则会因避险功能的弱化,失去价格上涨动力。

第8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Abstract: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raw materials industry with various products, wide application and high industrial relevancy. Qinghai is rich in non-ferrous metals resources;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is th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ies of Qinghai Province. SSCP framework of Qinghai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shows that the higher degree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the better the performance of industry; the less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output, the better the performance of industry. It should support large state-owned non-ferrous metals enterprises in Qinghai to merge and reorganize; set up two or three state-owned holding large group; build a new mod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improve endogenous motivation; support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develop productive services for well supporting the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in Qinghai.

关键词: SSCP;青海;有色金属产业

Key words: SSCP;Qinghai;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71-03

0 引言

有色金属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海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是有色资源大省。青海的锂矿、锶矿、镁矿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一;碘矿、溴矿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二;镁盐、铟矿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三;汞矿、铷矿、硒矿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五;铬矿、钴矿、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六;镍矿、锡矿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七;铅矿、镉矿、铂族金属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九①。有色金属产业是青海省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四分之一以上。因此有必要对青海省有色金属产业进一步深化认识,以期能对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1 SSCP范式理论

SCP范式,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是20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等人建立的三段论的产业分析范式,对产业组织学发展成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西方国家出现的一些产业组织问题在我国逐渐暴露和显现,国内学者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问题。因此基于SCP框架对国内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但不加改造地运用SCP 框架分析国内产业存在一些不妥。SCP框架及其基本结论是建立在产业组织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和私人所有权的假设基础上的。正如贝恩(Bain)所说,“产业组织理论是将建立在私有企业和自由市场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和政府体制作为前提假定的”,“产业组织分析的基本单位――企业是指私人拥有的商业组织,它主要从事追逐利润机会的生产活动。”“在自由市场上,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的利益来从事买卖活动,私有企业和市场竞争是产业组织分析的基础。”②中国的工业行业实际上是由追求非利润最大化的国有企业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非国有企业组成的“混合经济”体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并不足以解释产业市场绩效的差异③。因为在转型经济中,所有权的变化和产业组织变化之间存在彼此相互影响的关系,抛开所有权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市场结构的变化,或者抛开市场结构的变化来分析所有权问题,都无法有效解释转型中的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变化④。马建堂(1993)较早指出,影响企业行为的因素很多,“有产权结构,也有市场结构”。金碚(1999)中指出,如果将体制因素包括在产业组织的研究框架内,成功建立一个包含体制因素新的分析范式,将能更好地解释我国的产业现实。刘小玄(2003)利用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中国转轨经济中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并指出“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唐要家(2005)结合马建堂、金碚、刘小玄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要分析转型中的中国产业组织绩效,必须将所有权变量内生化,提出了一个“所有权结构(S)、市场结构(S)、企业行为(C)、经济绩效(P)”的SSCP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这一框架的合理性。我们参考唐要家提出的SSCP分析框架对青海省有色金属产业展开实证绩效分析。

2 青海有色金属产业的SSCP模型构建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评价市场绩效的指标通常是收益率、价格―成本加成、托宾比率。这三个指标实际上主要反映市场静态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和私人所有权的假设基础上的,这些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资源配置效率情况。但是我国工业产业并不完全符合这个前提假设,因此我们应该从其他角度入手,选取绩效指标。从动态来看,经济效率的改进对于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和市场绩效的持续改善是最关键的。反映产业经济效率的最好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TFP),但由于青海省产业人力资本数据的缺乏,如果仅采用职工人数作为劳动投入数据的话,青海省有色金属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反复。这里选择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出作为衡量青海有色金属产业市场绩效的指标。

市场结构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市场竞争,通常比较精确的是赫芬达尔指数,但由于青海是一个省,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应该将青海视为一个整体,与我国现有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我们认为区位商体现的是一个产业专业化生产程度,即产业集中因子,反映该产业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专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多少等因素与全国同行业的比较。因此本文选用区位商作为衡量青海省有色金属产业市场结构的指标。

产权结构一般是由不同所有制的比例关系所构成,一些学者用某一类型产权的企业数量比重表示,一些学者用某一产权类型企业的产值比重表示。为了避免自相关现象的出现,本文选择用青海省非国有有色金属企业产值表示产权结构。

3 基于SSCP青海有色金属产业实证分析

为研究市场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假设市场监管力度、社会信用程度等因素均相等。文中数据采用均值化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标准化后各变量的平均值都为1,标准差为原始变量的变异系数。该方法在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影响的同时,保留了各变量取值差异程度上的信息,差异程度越大的变量对综合分析的影响也越大,这也就保证了保留变量变异程度信息的同时数据的可比性问题。空缺数据年份采用成对剔除原则,为扩大样本量应用了bootstrap方法。采用SPSS对无量纲化后的产业绩效、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数据进行求解。经无量纲化处理的数据如表1所示。

回归模型的汇总情况如表2所示,本模型D-W检验系数为1.939,表明本模型不存在自相关现象,调整R方真实反映实际情况,F检验可信,后表t检验可信,模型整体信度较高。本模型F检验值为73.576,显著性水平为100%;调整后R方为0.942,表明产业绩效变化量的94.2%可以由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变化量解释,模型整体效度较高。

回归模型系数及检验情况如表3所示。产业结构系数和产权结构系数分别为0.941和-0.454,产业结构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偏大一些。

回归方程为:产业绩效=0.45+0.941产业结构-0.454产权结构

产业结构的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99.8%,是显著的;产权结构的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93.8%,略低于95%,但也可以接受,是较为显著的。

综合以上分析,说明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产业绩效的变动可以充分的由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解释。从青海省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来看,市场集中度越大,产业绩效越好;反之,产业集中度越小,青海有色金属产业绩效越差。从产权结构来看,非国有企业产出越多,产业绩效越差;反之,非国有企业产出越少,产业绩效越好。也可以理解为,青海非国有有色金属企业比重越大,青海有色金属产业绩效越差;青海国有有色金属企业比重越大,青海有色金属产业绩效越好。

青海有色金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该是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并重优化,只强调任何一个方面均有失偏颇。产业结构状况对产业绩效影响较大,继续加强产业集中度是推进青海省有色金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不应忽视产权结构状况对产业绩效的重要影响,青海非国有有色金属企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并不利于青海有色金属产业绩效的提高,非国有产权结构抵消了近一半产业结构优化对产业绩效拉动的作用。这一结果与现有一些学者基于全国层面的研究结论相冲突,如唐要家(2005)的研究表明中国产业充分的竞争在有效的所有权结构下对促进产业绩效有显著的意义;廖玉平(2011)的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非公有比例的提高对中国建筑业产业绩效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等等。但有色金属产业有其特殊的属性,如进入成本高,技术更新成本高,退出成本高等等,因此非公有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有利于其产业绩效的提高。

有色金属产业具有明显资本密集型属性,企业的生产对资本量有较高的要求。不论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还是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前期必要的固定投资是一定的,如采选业的企业在初期需要购买地质勘探设备、购买矿权、引进先进开采设备,完善矿山基础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初期资本投入,并且在短时间难以收回。而在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企业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需要引进先进生产线、购置产房、产品技术研发,这都需要一定的原始资本投资,而且回收周期比较长,属于企业的长期资本投入。因此,总体看,非国有企业从事有色金属产业普遍相较国有企业处于小、散、弱的处境,产品差异度也较低。

有色金属产业产品差异度低,造成盈利能力弱,加上有色金属产业原始投资回收周期长,进一步限制了中小有色金属企业的技术更新步伐。同时,有色金属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不论何种技术层次的有色金属产品都能以降低售价为前提寻找到市场,因此也从客观上导致了中小有色金属企业面对技术更新时的态度比较懈怠,导致中小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即盈利能力低导致技术更新慢,落后的技术水平导致盈利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循环往复导致规模不断扩大,绩效却不高。

加之,有色金属产业因为具有较高的前期投资,投资回收相对较长,又有固定资产专业化的特质,所以退出成本较高。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不好时,资源专用性强,流动性弱,转移流出更加困难,迫使中小企业不得不以价格战来加速成本回收,加剧了整个产业绩效的下滑。

4 对青海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支持大型国有有色金属企业兼并重组,组建二到三家国有控股大型集团 提高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由于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大型企业资金筹集能力强,资金成本相对节约,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因而获得低息大额贷款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收集市场信息、进行广告宣传和运用销售渠道等方面,相较产业集中度低的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显著。同时,企业经济实力的相对增强,使得企业有能力投入相当规模的科研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进行长期科研活动,相对更有可能不断推出新产品,相对更能推动产业科技进步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建议通过税收、财政和金融途径引导和支持青海大型国有有色金属企业兼并重组,组建二到三家国有控股大型集团。一方面,发挥集聚效应的综合优势,提高产业集中程度,强化产业专业化生产程度,实现“优进劣退”;另一方面,通过产权结构优化路径,进一步提高青海有色金属产业绩效水平。

4.2 构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提高产业科研投入,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科研投入是提升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途径,而创新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因。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有力的支持下,青海省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青海科研机构较少,水平较低,全省研究型院校仅有三所,国家级科研机构只有两家。而且青海省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对内地还面临着建设和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⑤。青海有色金属企业距离院校大省和科研强地较远,科研人员储备相对内地企业较为匮乏,科研需求较大。

基于青海科研资源少,企业科研需求高的现状,解决途径就是在有限的科研资源下,一方面在提高科研质量与效率上下文章,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建议青海省大学和国家级科研机构联合有实力、有需求的青海有色金属企业共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中心,一方面企业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提高了科研物质条件,提供了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方向;另一方面,将青海省有限的科研资源与企业的科研需求紧密的连接起来。

4.3 发挥非国有企业优势,加快发展生产业,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做好配套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内部的非核心的服务性经济活动如人力资源、后勤、采购、工程、营销和销售等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来做,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外包过程促进了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性质,针对个别企业的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同时生产业还具有明显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特征,需要大量专业高水平人才支撑。非国有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贴近市场,运营方式灵活,管理扁平,决策效率高,提供个能力突出;技术创新方式灵活多样,人才聘用管理灵活,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生产业的特点与非国有企业的优势相吻合,因此充分发挥非国有企业的优势,加快针对有色金属产业的生产业发展。有针对性的做好有色金属产业配套工作,将极大地促进青海省有色金属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①王建军,曲波.资源型企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省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04-112.

②Ba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 New York: John Wiley,1968(38).

③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3).

④廖玉平.基于SCP的转轨时期建筑业组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⑤王建军,陈雪梅,曲波.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曲波.资源型企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王建军,陈雪梅,曲波.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Ba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 New York: John Wiley,1968(38).

[4]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3).

第9篇:有色金属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有色金属;矿山;发展

引言

测绘技术属于综合学科,通过测绘技术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测绘是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实现的,包括计算机图像处理、摇杆卫星监测、网络通讯等,这些技术直接存在一定联系,也提高了测绘技术的有效性,从测绘发展看,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过程中有了新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更要重视相关技术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积极进行创新,从新技术的应用出发,利用有效手段,提高测绘研究的高效率,下面具体分析测绘技术在有色金属矿山中的应用。

1 测绘技术的原理介绍和测绘新技术方法分析

测绘学中主要是针对于大地的测量,所以可以称作大地测量学,从主要研究方面看,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对于空间以及地质表面的分析,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测绘技术发展是一个集成过程中,主要通过有效手段,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方面,地质测绘过程中也投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实现对地表人工设施和自然物体的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测量,测绘技术的发展过程是集计算机技术、光学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的过程。测绘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为技术核心,采用对地理信息特征显著点标定和位置信息计量方法,结合图像分割和特征点的信息提取,实现对地球空间信息的测量。

2 测绘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对测绘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2.1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实际的矿山测绘过程中,在使用电子全站仪方面,不但提高了对于位移、角度的测量,也提高了高度差的对比,从测距方面看,可以进行距离上的微处理,能够把坐标进行自动控制,通过这些内容最后进行计算,实现数据提取与利用。全站仪的完整名称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也可以叫做电子测速仪。策略有色金属矿山过程中实现了空间点的掌握,也可以对目标的移动变化进行实施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望远镜的视准轴、测距发射轴和接受轴之间实现了功能的连接,能够有效运行。同时,从全站仪的技术整合方面看,在矿山中能够准确的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想结合,测量的结果能够准确的表现出来,也可以用于通讯中,在操作方面也十分简单,实现了稳定性发展,尤其在有色金属矿山_发过程中,必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包括采矿业的发展,也会利用到该技术,从而以便实现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

2.2 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是集合了计算机和卫星等技术的优势,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矿山测量技术,主要由GPS、GIS以及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等技术组成,其中GPS,GIS,RS等技术统称为“3S”技术。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体现为:可以实时监测矿区地形的沉陷面积和沉陷程度,有利于合理确定矿山的开采范围和规模;对矿区的污染面积和程度进行实时监测,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和范围;若是露天矿山,则可以对边坡的稳定性实现实时监测,确保安生产。GIS(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测量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数据的采集中能实现三维显示,还具备空间提示、预测及辅助决策等功能。它结合了扫描矢量化技术、全数字摄影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促进矿山测量工作走向科学化、高效化、标准化。GIS技术自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对地表环境、井下环境和生产流程等一系列的数据自动化处理,可以动态化地反映矿区土地的分布规律和开发状态。

2.3 惯性测量系统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惯性测量系统在矿山中,多数是利用加速度计与陀螺平台共同组成,在矿山测量中属于新技术,用于有色金属矿山的重力、纬度方位等控制与策略,该技术的运用不但得到发展,也是部分技术测量过程中的补充技术,可以弥补一些技术不足,优势十分明显,所以在重要发展过程中,也应该积极进行讨论与分析,可以通过一定的创新,提高利用价值,也为有色金属矿山的查找与开发进有效力量,在具体矿山应用中,不但可以实现对管线检测,也可以控制地震重力等,值得有效实施与发展。

2.4 悬挂罗盘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悬挂式罗盘作为矿山测量的设备之一,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测量点间无联系、不受空间限制等特点,在地势狭小、角度大的矿井中均可运用。为了提高悬挂罗盘的测量精确度,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按照操纵步骤进行:(1)进行数据的测量、计算。利用悬挂式罗盘,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测量倾斜长度、倾斜角度和方位角,完成矿山的高差及坐标值的计算。(2)转化悬挂式罗盘的坐标数。为了便于测量计算,人们按照统一的计算公式将最初的数据转变成平面坐标数。(3)根据“磁方位角二坐标方位角+改正角”,测量最初的磁方位角。

3 测绘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发展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测绘技术越来越专业,在发展上测绘技术应该积极的运用于有色金属矿山中,这样才能够实现测绘数据的准确判断,也能够提高处理数据、输出数据,最终变成一体化,为有色金属矿山测量发展提供更有效数据,更好的促进矿山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开采效率。在实际发展效率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要重视新技术的投入,以新技术创新发展为基础,明确各个技术直接的有效联系,从而找到一套符合实地有色金属矿山发展的测绘技术。此外,工作人员要积极引入技术,从工作效率出发,明确技术是带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也要积极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加完善新技术发展,从而让其更好的引用于有色金属矿山测绘中,使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总之,本文针对测绘新技术进行了几点分析,通过分析当前测绘技术,也明确了迅速发展下新技术的具体应用,从有色金属矿山勘察与开发过程中看,要利用新技术发展,主要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设备仪器等,这些方面在投入新技术的时候,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按实地发展出发,积极促进测绘技术的有效转型,也大力进行新技术的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开发矿山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新技术,不但促进了国家测量工作发展,也提高了有色金属矿山开发效率,虽然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但相信,在日后不断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所完善,必然会为国家经济建设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二雷.测绘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6,(20):152-153.

[2]文志军.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矿产测绘中的应用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1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