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说课,作为一种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师能力的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的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 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关键词 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手
说课也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所以我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如何来说课呢?具体来说,就是说透教材,说清学生,说清教法,说清学法,说明手段。
一、说透教材
1.说教材: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说课时,教师要着重解说既定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哪方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以后学习的知识有什么影响,以及这一部分的内容字啊本单元乃至整本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参照“课标”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明确教学目标要求。以“课标”为基本依据,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教学目标是教学方向。说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它是说透教材的方向标和制高点。
2.着重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师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实际,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说课时,详细说明如何突出重难点。一般来说,重点就是教材中的知识点,而难点则是能力的体现。例如:本学期我所教学的苏少版一年纪上册《玩具进行曲》一课,教学重点:有表情,准确地演唱《玩具进行曲》,能自信地跟随老师参与到集体表演的活动中来。教学难点:在学会《玩具进行曲》能积极,大胆地投入到表演唱中来,能利用学过的打击乐器,简单地给歌曲伴奏。明确了教学的目标要求,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就基本吃透了教材,说课的时候,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说清学生
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学则是教与学的双重活动,把学生的情况分析清楚,就是全面分析学生的知识面,能力的高低,接受的深浅快慢等等。说课时如果把握了学生的第一手实际情况,则成功了一大半。例如,有的班级生源整体质量高,学生基本会识谱,发声练习上了轨道,而且还有部分特长生(系统学习过器乐,声乐,合唱等等)这种情况,教师说课的同时,就要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有的班级生源质量普遍参差不齐,学生基本不能很好的识谱。教师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难度,转变教学方法与策略,因材施教。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各地区各学校的发展不一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教师说课时要立足本地实际,面向全体的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教学。
三、说清教法
说清教法是说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它包含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说程序须说清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其理论依据,体现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说程序时可以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的顺序说,也可以在说程序的过程中融入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主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处理安排,说课的程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说程序中,还包含以下内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关键,以实现教学目标(这部分内容有些教师安排在说教法中进行,效果也不错。)其次,采用什么教学法手段、媒体的使用,如何小结等及其意图也需要作简要说明。
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在说教法时,就必须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参与学生的学习。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传,传,传》一课中,充分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走进教室时,采用体态律动法;教学歌唱时,运用了听唱法;歌曲处理时,又运用了律动法结合听唱法;二度创编时,又用手串铃,三角铁等为歌曲表演进行伴奏。
四、说清学法
1.“说学法”的要点:说清学法的名称,明确主辅学法,说清运用的理由,说清运用的时机和方法。
2.体现于教法的联系: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说学法时,教师要清晰的引导学生如何抓住要点,学会自主研究,与他人合作探究。此外,点名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能动性,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教学相长。
3.学法选择的原则:体现系统性,针对性,过程性,适用性,“经济性”等等。
4.学法指导的过程:感知阶段,模仿、内化阶段,应用阶段,检查、巩固阶段等等。
5.常用的学习方法:问题式,提示式,迁移式,情境式等等。
五、说明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
现在的音乐课堂上,多姿多彩,教学资源相当丰富,如何让教与学,师与生,在整个课堂中充分的有机结合,合理的运用,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总之,说课是一种评估教师综合素养的新形势。作为战斗在教育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加强平日的自我提高,将理论实践在每一节课堂中,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每一节的课堂做起,强大我们的教学,实用于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昆.《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06
[2]方忠贤.《如何说课》.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04-01
关键词:教学重点 化学教学
一、难点与重点
在新课学习中,教学的重难点总是与学生原有知识存在一些距离,教学的任务就是缩短乃至消除这种距离。教学重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因此,确定与处理好教学重点,对于顺利学习新知识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钻研教材时,弄清教材内容的层次与联系,明确重难点是抓重点的基础例如初中化学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纯净物的质量。由于这部分化学计算是学生初次接触,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及如何理解题意方面存在一些困难,这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题意,找出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这就是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抓住已学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配平及质量比的计算等与新课题的联系,提出几个有坡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步领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初步学会抓住重点分析题意和计算的方法、步骤。这样就能把握教学重点,顺利地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目的。所以,重点是“课眼”,处理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重点的确定与处理
确定与处理教学重点,必须抓住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学生在学习认识过程中新旧知识或经验之间的矛盾;二是教材内容安排与合理的认识顺序之间的矛盾。要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做好确定与处理重点的工作。
1.深入钻研教材,在明确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确定重点。
要确定与处理好重点,最基础的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内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识的层次与联系,还要相应地找出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时的重难点,进而确定重点。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教学内容为例分析如下:重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及制取方法;难点是从设计思路出发进行学习。怎样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呢?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1)先要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需制的气体。当学生明确了以上三点后,讨论本节课的内容,教学重点就选在这里。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追根求源,学生会对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有豁然开朗、恍然醒悟之感。
2.突破教材框框,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学生认识顺序的科学统一上。就把握重点这一教学环节而言,合理的认识顺序应该是:从整体看,要把握住教材体系、编者意图,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与衔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调整教学程序,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作好准备;从局部看,在解决重点问题前,要通过直观手段使学生感知问题所在,并进行必要地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思维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点上,在着手解决重点问题时,通过适当的发散与收敛,达到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关催化剂的概念就是一个重点。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地进行教学,就不能根据实验现象突出地创设问题情境,就不能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及思维聚集到重点点上。而如果把课文中三个实验同时集中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通过现象对二氧化锰有一个生动直观地认识,再在总结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结合实验,通过阅读、自学、讨论、思考来解决重点问题。
3.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强化实验问题的研究性。
[关键词] 小学英语 Let’s talk教学 有效性
单词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Let’s talk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Read and write部分的书写句型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提高Let’s talk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Let''s talk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Let’s talk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非常关键。在小学中低年级的Let’s talk中,编者把很多日常用语插入其中,如PEP Book4 Unit 4《It’s Warm Today.》B“Let’s talk”。这篇对话的句子,虽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聊天情景,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假如对目标把握不准的话,教师会平均着力于每个学生不易认读的句子上,而无暇顾及交流。所以我认为抓住“天气”这一主题,把目标语言定在天气的问答上,即能听、说、认读句子“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 … today. How about …?It’s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而其它句型只要求理解和认读即可。
二、正确处理重难点,提高Let’s talk教学的有效性
有了合理、精确、细致的教学目标后,我们就要进一步思考如何突破重难点。我们该深入研究教材,整合和处理好各单元间甚至跨年级间内容的链接,正确地把握好对话的重难点,在课堂上先简单地操练重点句型,再寻找契机,通过游戏、歌谣等形式突破难点,使知识点分层展开,逐层递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通过有效的导入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提高let''s talk教学的有效性
Let''s talk以对话的形式出现是每个单元的重点,交际话题、词汇、语音、语言结构等均要在Let’s talk中体现。因此,如何导入才能提高Let’s talk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生动有趣有意义呢?
(一)Free talk导入。Free talk的话题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且具有开放性,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以拓展。例如在PEP Book4 Unit1《Our School》A“Let’s talk”中,Free talk从讨论Welcome to our classroom自然地过渡到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新课中。
(二)游戏导入。课前5分钟是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时机,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教学在游戏中进行,知识在游戏中延伸,小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愉悦的心情全寄予游戏之中。这让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不知不觉中开口说英语。
(三)故事导入。故事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载体,能创设大量的语言输入。例如在教授PEP Book4 Unit 6《At A Farm》时,我通过自编的故事《A Blind Man》来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把其中的句子“These are the….Those are the….”补充完整,从而操练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各种方法有效地导入新课,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通过有效拓展提高let''s talk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阶段Let’s talk的交际任务多以学校、家庭、衣服、天气、动物、购物、数字、时间、蔬菜和水果等日常生活为主,但由于教材内容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对对话文本的有效拓展和提升。
五、通过强化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提高Let''s talk教学的有效性
Let’s talk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而语言运用能力可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因此强化这些技能有利于提高Let’s talk的有效性。
(一)强化学生听的技能。强化学生听的技能必须做到:1、在新课呈现时第一遍播放录音让学生尝试了解对话内容,第二遍通过听课文回答问题,第三遍听录音跟读。2、在操练中可以通过倾听同学的朗读和表演发现问题。3、在拓展和练习环节通过抓住重点句型改编Let’s talk,或让学生听问句选答句或听短文判断对错。总之在Let’s talk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渗透听力训练,提升学生听的技能。
(二)通过朗读和表演强化说的能力。在Let’s talk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朗读是基础。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有表现欲并自信地把对话表演出来,因此用朗读和表演的形式来进行交流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
(三)通过书写内化语言知识。Let’s talk教学还要求教师设计对话中单词和句子的书写,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书写练习。如三年级可以是画图、词图连线、句图标号等形式。四年级可以根据考试题型来设计,如根据上下文补充句子;填入所缺单词使句子完整;看问句写答句或看答句写问句等等。五、六年级可以让学生写小短文等形式,通过学生的书写和思考,把对话知识内化为己用。
语言学习是复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下使用语言,这样才能使Let’s talk的教学更具实效性,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一、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难点一般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难点和动态教学重难点。静态教学重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所规定的内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来确定,突出重难点在本章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重要性。而动态重难点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内容,它因班而异,因人而异。
如何快速有效地定位重难点呢?对于常规教学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吃透新课标,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与具体的教材内容整合起来,科学定位每节课的静态重难点。
从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1)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基础或者相关知识经验、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错误的;(3)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灵活地进行思维视角的转化(如从宏观到微观);(4)对于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掌握不到位等。
从哲学角度讲,难与易因人而异,同时,受到时空等多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形成的重点、难点又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难与易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又具有可转化性的特点。为此,教师需经常更新重难点知识库。
二、重难点的有效突破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众多,笔者在教学和参与“一课两讲”教研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和对比,归纳了几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精心设计板书,揭示逻辑关系,凸显重难点
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多,授课时间短,学生课余时间少等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充分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在广泛运用多媒体的今天,课堂板书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板书不仅有认知作用,能帮助他们把握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还能以其直观性,通过知识的再现促进其理解。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按照知识发生发展的轨迹,借助直线、箭头等符号确定行进路线,排列知识要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勾勒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揭示教材间的外显和内隐逻辑联系,巧妙推理。板书的文字不要求多,但要显示纲目之间的从属、包容、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显示教师科学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多层次、广角度地把握知识信息。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经济生活》第十课板书为例(见下图),学生通过看板书能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加深他们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2.补充相关知识,走出思维盲区,化解重难点
古语有云:“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对于一些结论性难点,可引用一些典型的事实材料,并以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从而化解难点。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及时补充,巧设实例。尤其是在教学《经济生活》与《哲学生活》时,这一点更显重要。通过举实例,以达到化未知为有知,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化繁难为平易,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化枯燥为生动,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讲解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时,我们一般形容它们就像“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除了补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外,还补充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汇率政策以及经常听到的热钱、基尼系数等。
3.保证教学时间,提升思维能力,理解重难点
对于一些理论性强、较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教师不要吝惜课堂时间,要化整为零,把大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与之相关的小知识点,化难为易,小坡度地层层递进,给学生提升思维的机会和时间。
例如,在讲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难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
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思考1】这里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什么?【思考2】这里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思考3】B与D各生产一匹布,哪个的价值量大?为什么?【思考4】有人说,既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来说,就不是很重要了。你是怎么认为的?【思考5】那么上述事例中谁能赢利?【思考6】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途径是什么?通过这种梯度设问,有效地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突破重难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适度调整教学进度,重点难点放慢速度,简单的知识点可快速带过,力求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同时,可精心准备一些练习,在课堂进行限时训练,及时反馈讲评,以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大胆整合知识,调整呈现方式,理顺重难点
专家在编写教材时,考虑更多的是知识体系的严谨、完整,他们并没有太多思考学生的实际情况。故此,在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风格,大胆地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整合教学内容。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突破?笔者通过参与“一课两讲”的教研活动,更加印证了调整教学顺序,研究知识呈现方式的必要性。
两位教师在对这一难点进行突破时,尽管所选择的情景相似,但因呈现的顺序不同(一个是推理式呈现知识,另一位是结论式呈现知识),授课的结果——学生掌握的情况相差较大。其中授课效率高的一位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还是值得借鉴的。通过情景设计,推导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第二个情景:
第一步:介绍价值总量的概念:价值总量就是某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
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填写表格空缺部分,并让学生根据图表的数据推导出五种关系:
笔者在课后与师生交流,得到一个共识:这种推理式呈现比起结论式呈现方式,更能满足学生探索新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掌握知识。
5.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习惯,把握重难点
思想政治课属于逻辑性强的学科,可以分为隐形的生活逻辑和显性的理论体系。同时必须看到:教学难点是动态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如果对上一节课的难点没有理解,就可能阻碍他下一节课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课与课的知识脉络构建起来,形成知识体系。“教”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众多的知识内容,快速内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重点、难点与关键点
在新课学习中,教学的重难点总是与学生原有知识存在一些距离,教学的任务就是缩短乃至消除这种距离。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因此,确定与处理好教学关键点,对于顺利学习新知识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钻研教材时,弄清教材内容的层次与联系,明确重难点是抓关键点的基矗例如初中化学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纯净物的质量。由于这部分化学计算是学生初次接触,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及如何理解题意方面存在一些困难,这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题意,找出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这就是该内容的教学关键点。教学中抓住已学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配平及质量比的计算等与新课题的联系,提出几个有坡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步领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初步学会抓住关键点分析题意和计算的方法、步骤。这样就能把握教学关键点,顺利地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目的。所以,关键点是“课眼”,处理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关键点的确定与处理
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必须抓住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学生在学习认识过程中新旧知识或经验之间的矛盾;二是教材内容安排与合理的认识顺序之间的矛盾。要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做好确定与处理关键点的工作。
1.深入钻研教材,在明确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确定关键点。
要确定与处理好关键点,最基础的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内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识的层次与联系,还要相应地找出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时的重难点,进而确定关键点。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教学内容为例分析如下:重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及制取方法;难点是从设计思路出发进行学习。怎样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呢?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1)先要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需制的气体。当学生明确了以上三点后,讨论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关键点就选在这里。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追根求源,学生会对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有豁然开朗、恍然醒悟之感。
2.突破教材框框,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学生认识顺序的科学统一上。就把握关键点这一教学环节而言,合理的认识顺序应该是:从整体看,要把握住教材体系、编者意图,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与衔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调整教学程序,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作好准备;从局部看,在解决关键问题前,要通过直观手段使学生感知问题所在,并进行必要地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思维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点上,在着手解决关键问题时,通过适当的发散与收敛,达到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关催化剂的概念就是一个关键点。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地进行教学,就不能根据实验现象突出地创设问题情境,就不能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及思维聚集到关键点上。而如果把课文中三个实验同时集中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通过现象对二氧化锰有一个生动直观地认识,再在总结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结合实验,通过阅读、自学、讨论、思考来解决关键问题。
3.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强化实验问题的研究性。
化学实验中所产生的问题,往往对确定与把握教学关键起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所产生的问题在教学上往往是提示物质变化规律的突破口。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其关键点的选择与处理大都是从这个“突破口”开始逐步深入的,如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白磷燃烧实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强化实验问题的研究性,对于把握好关键点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变消极的接受为积极的观察与思考。如电解水的实验有两种做法:一是观察实验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反应是什么;另一种是观察后问学生,负极上放出的是什么气体。学生可能会说是氢气,教师追问一句“你怎么知道是氢气?”显然只有第二种做法才会使学生产生急切的探究心理,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发散、收敛的思维规律,联系实验现象,针对关键问题做不同角度的研究,直到探究出实验现象与变化规律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问题的研究来把握教学的关键点,不但能达到理解重点、难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实验来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促进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4.在“结合部”选择突破口,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在相同的教育对象和教学条件下,怎样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实践证明,选择与处理好教学关键点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讲溶解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这些概念,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学生仍分辨不清。在他们看来,“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溶质不能再溶解了;反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这种看法正是“先入为主”造成概念性错误,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所在。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应把问题具体化,巧妙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分析、判断。例如先让学生计算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启发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这时氢氧化钙溶液是否饱和?(2)这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这时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4)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这样组织教学,既解决了疑难,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消除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关键词:体育教学;重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47-01
体育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掌握的情况如何,决定着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的明确、系统,对个人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因此对这方面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何谓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1、体育教学中的重点
首先,无论是理论课还是体育实践课,都要有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是写好教案的首要问题,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出发点,目标通常包括知识目标、技术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发展与培养能力目标等四个方面;新课程标准把体育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和明确化为: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目标的具体明确是捕捉教学重点的“源头”,因此,要准确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首要问题是深刻的分析、理解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之处。重点通常是技术动作比较细腻、解决难点问题的基础、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性和系统性。如:在健美操的教学实践中,传授学生四个八拍的动作过程中,通常手型的控制与变化、手臂的伸直和运行路线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结束动作与起始动作的衔接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反复的突出强调,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从而主动的确立正确的动作整体概念。但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会随着教学的进程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重新生成和确立,在接下来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来源中会进一步阐述。
2、体育教学中的难点
体育教学中的难点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领会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学对象来说的。一般难点比较复杂、深奥、学生难学、教师也难教。表现在学习效果不好,经过反复的练习都难正确的掌握的地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经验的累计及学情等的综合分析能够预知的。
3、重点、难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重点、难点问题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这个问题解决的即时和有效,就能够迅速提升体育常态课的质量和缩短全体学生自我动作构建的时间,从而提高运动效果。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随着条件的改变,不乏有时二者统一。一般来说,两者又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解决了难点,方能更好的领会重点,进而能对教学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的基本来源
探源问题,是掌握问题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准确把握、即时抓住重、难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难点来源一:教师要认真的钻研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大纲中的单元教学计划,具体落实到确定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该项教材与不同年级的衔接与联系;把握住该项教材的技术结构,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源二:认真的备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身体活动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有的放矢。来源三:根据确定的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定每次课的重点与难点。来源四:认真钻研本次课的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抓住本次课教学内容中的关键之处,这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解决重点、难点的基本方略
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
根据重点内容的基础性、关键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内容要突出强调,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详实的理解,语言要干练,直述要点,文字描述、概括性要强,动作示范要准确,尽量做到边做边讲解,可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方法,总结出规律与方法传达给学生,要做到“授学生予渔,不要授学生予鱼”,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对细节动作要每次课都要练,关键性的技术动作环节要堂堂练,不要搞突击性的练习,那样解决不了重点内容问题。另外,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加强重点内容的共性和个性的处理,这样问题的解决在深入和全面具体。
2、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难点
难点的突破,首先要解决好重点问题,重点问题解决的好,难点问题也就会很快的迎刃而解。难点往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以攻破的阻碍,从学生的心理上就存在对问题的抗拒,教师要有敏锐的思维,灵活的方法的运用。对难点的问题要分析划分成环节或步骤,一环一环或一步一步的解决,直至突破要害。在其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撑和鼓励,多变化练习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要给予即时的评价、指导和关注,增强综合因素对难点问题突破的的力度,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要关注重点、难点问题的个性化和时间化
随着教学的进展,对同一个教学对象或团体,内容的重、难点会发生变化的,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捕捉。不同的个体对象有的时候,难点则不同,教师要重视区别对待的原则,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同时挖掘,不要拘泥在统一的方法上,因人而异,因问题而施法,这样重点、难点问题才解决全面而有效。
综上阐述的三个层面,使对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思路,对体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个人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具有一定的帮助促进。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
[2]何劲鹏.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J]体育学刊.2006.2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疑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把握设疑的原则与技巧,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设疑问,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此,教师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智技能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问。
一、设疑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教师设疑切忌不分主次轻重,而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把疑“设在关键点,生于无疑处。”
2.适度性原则: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教师设疑要选择一个“最佳智能高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3.适时性原则:教师设疑还要善于把握时机,把“疑”设在学生“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时,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新知的愿望和动力。
4.层次性原则:教师设疑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有些重难点要循序渐进,层层设疑。
5.全面性原则: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此,教师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智技能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问。
二、设疑的技巧
1.于导入伊始时设疑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讲好某一个问题也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设疑引入,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新课(或新问题)教学活动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迪学生思维。如《人类认识的宇宙》一节的教学时,先问学生:我们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上?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再如“季风环流”这一问题的教学时,问学生:山东冬天多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夏天多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接着又问:为什么山东冬天多吹偏北风?夏天多吹偏南风?为什么吹偏北风时天气寒冷干燥,吹偏南风时天气炎热多雨?这样便自然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教学之中。
2.于重点难点处设疑
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能极大地促进次要矛盾的解决。地理教学的主要矛盾则是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经之一。例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大气运动》一节的重点与难点,可采取层层设疑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化解难点。
①什么叫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怎样?
②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假设地球不自传,摩擦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风向是怎样的?
④若摩擦力忽略不计,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风向是怎样的?
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是怎样的?
⑥那个力与风速呈正相关,那个力与风速呈负相关,那个力对风速没有影响?
3.于“无疑”处设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地理课文中有些地方貌似无疑,实则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设疑问难,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深刻理解教材。如在学习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时,很多学生对“森林的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认为无疑,实则缺乏深入理解,教师可在此设疑:①哪些地方的森林不能砍伐?②保护森林,并不等于不能采伐林木,如何开采林木?这里边包涵着生态平衡知识和生物更新知识。学生经过讨论思考,是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根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生态现实,每年的开采量不应超过该林区的十分之一,且开采后,应随即补种树苗,十年后成材。这样设疑,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大大活跃。
4.于学习误区设疑
在教学中,学生先前错误的感觉、印象、观念、习惯往往会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导致学习进入误区。教师要针对误区,巧设疑问,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纠正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时设问:在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是冬季还是夏季?讲了河流的补给后,让学生思考:“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一定出现在夏秋季节吗?”
5.于枯燥无味处设疑
平淡之中见奇效,逆向设疑最重要。如讲“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森林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作用。学生对这些文字描述,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不妨逆向设疑:假如地球上森林被砍光了,人类将受到哪些影响?学生经过一一对号逆向思考就能认识到:如果地球上森林被砍光了,大自然失去了调度,必将导致CO2大量增加,空气严重污染,干旱风沙灾害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同时CO2大量增加,必然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人类将最终失去生存场所。平淡的文字中寻求趣味,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6.于结课时设疑
课堂教学可由设疑开始,也可由设疑而终。结课设疑,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考的浪花,会取得“言尤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如讲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后,提出: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后,太阳直射的范围将如何变化?五带的范围又将如何变化?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知识得以深化。再如讲完气温的水平分布后,让学生讨论:随着时光的推移,低纬会不会愈热,极地会不会愈冷?学生通过思考仍难“知其所以然”,这为“下回分解”大气环流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王寅.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5,92:133-134.
[2]张积锦.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设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革新,2014,02:51.
[3]程丹.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J].中学教学参考,2015,25:121.
一、教学设计部分撰写要求
1.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作者应针对本课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重难点及与其他课时上下之间的联系、价值、教材易犯错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手段、安全事项等层面去进行剖析。
2.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主要从任课的实际对象入手,从生理、心理、已有运动技能基础以及男女生学习差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突出体育弱势学生的学情困难点分析。
3.设计思路:简要分析在践行理念、方法手段的设计等方面的亮点与特色,提供范式,以便借鉴。
4.教学重难点分析:从学生的学习方面重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的重难点分析,教学组织的重难点分析,这几方面分析入手。
5.教案:教案不要固守格式,可以丰富多样,图文并茂。但是表述要规范、准确、科学,练习次数、组数、时间、运动负荷、心率等要素要齐全。在教学片段之间,可以插入“设计意图”,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创新点在哪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等。
以上1~4点需要做出真正的分析,表述出设计的相关思考,而不是官话套话的堆积。
二、主题预告
第1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二:足球运球活动方法。水平三:足球运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足球运球(技术运用)。水平五:足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足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节点分析;也可针对一个教学单元呈现上下衔接的准备活动内容呈现与剖析。
一般教材类:利用篮球、足球和排球发展体能的游戏。其他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
3.各水平段足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2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小足球游戏活动方法。水平二:足球传接球活动方法。水平三:足球传接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足球传接球(技术运用)。水平五:足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足球教学内容“课课练”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运动技能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各水平段足球传接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3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二:篮球运球活动方法。水平三:篮球运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篮球运球(技术运用)。水平五:篮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篮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篮球: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各水平段篮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4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跳跃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跳跃活动方法。水平三、水平四:蹲踞式跳远。水平五:挺身式跳远。
2.案例片断分析类:跳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立定跳远;(2)蹲踞式跳远。
4.各水平段跳跃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5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走、跑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跑的活动方法。水平三、四:快速跑、障碍跑。水平五:耐久跑途中跑。
2.案例片断分析类:跑类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快速跑;(2)弯道跑。
4.各水平段跑类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6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排球游戏活动方法。水平二:排球垫球方法。水平三:排球垫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排球(技术运用)。水平五:排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排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排球垫球。
4.各水平段篮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教研园地》栏目投稿指南
《教研园地》栏目是教师进行教研的主阵地,本栏目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研究目标。其基本点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切入点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长点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2017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稿件来源分为约稿和自然来稿,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积极投稿。一线教师投稿的字数为2000~4000字。
第1-2期:何为教研,为何进行教研
针对区域、片、校、组谈上年度个人方案、计划、实施及参加培训的体验、感悟、成功与不足,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作为教研主力军的一线体育教师可以谈如何改变、适应、跟进教研,教研的优势、功能、价值何在,可以通过校本教研谈自我担当与发展的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也可以结合年度计划、方案等提出探讨的问题、建议或向专家求助。
第3-4期:如何进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实施途径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目的。校本研究的实施途径丰富多彩,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例谈校本教研的途径有哪些,怎样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让校本教研保持高效、发展的态势。一线教师可以结合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从操作层面谈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尤其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如何应对、反思、改进、提升中、高考体育策略的点滴体会等。
第5-6期:校本教研的提升,校本教研案例谈
校本教研旨在寻求旧“质”向新“质”突破,在充分了解师生需求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谈校本教研给自身、学生、学校、学科带来了什么,重点凸显计划、方案与实施、反思、成果的对接,力求说清楚典型案例好在何处,通过捕捉典型案例比对自我,提出独到的见解,以达到资源共享。
《游戏百花园》栏目选题指南
一、主题内容
第1期:室内课游戏
由于各种环境天气条件限制,室内体育课比重无形中会增多,需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性地组织有效游戏,高效务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2期:冰雪游戏
冰雪游戏并非专指在纯冰和纯雪上游戏,还包括一些与之有关的类似形式,如旱地模拟、草地模拟、滑动类、布艺材料类游戏及器材游戏,其中各种项目也可以做适度延展和模拟。
第3期:室内外热身游戏、放松游戏
热身游戏延展就是热场游戏,减缓或放慢就可以是放松游戏。
第4期:校园拓展游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涌现出很多优质游戏资源,各种依托新型材料的拓展游戏、大型互动游戏、体育电子竞技游戏层出不穷,如何有效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加以引进或是加工成校园拓展实用游戏,融会贯通,这不是要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思想和视角的再创新。
第5期:地方特色游戏与特色游戏器材创意
体育游戏的发展总是和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是个很好的解决之道,玩道也是道。
第6期:体操游戏
体操被称之为运动之父,快乐体操也是同理,通过简化设置和器材改造,用更简单有趣的方式和方法吸引儿童参与其中。
二、投稿要求
1.作者投稿游戏百花园请最晚于该月份主题前一个月完成稿件,如3月组稿稿件,需2月1日前投稿。
2.游戏主题并非一成不变,作者也可自定主题,稿件择优录用。
3.每篇游戏稿件中每个游戏请配1~2张照片和说明,目标明确、贴近教学,侧重一物多用、一用到底,形式多变,变化无穷。
4.单个游戏介绍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其中包含游戏名称、游戏玩法、游戏规则、游戏延展与感悟。
《场地器材》栏目选题预告
2017年场地器材栏目以“实用、实效”为中心,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征稿,欢迎大家将自己在本方面的研究与经验或外出培训学习中看到的分享、整理出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1.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园环境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布局设计,一些地形、地物完全可以为体育教学所用,特别是一个郊区或边远的学校,如小树林、小山坡、坚实墙体等,可用来摸高(或爬树)、投掷(或上下坡跑)、投掷墙(或做攀岩墙)等,都需要我们去发掘利用。
2.体育器材和生活物品的利用与开发
众多的常规体育除自身显性的使用价值外,还存在一些隐性的拓展功能,也就是一物多用;在琳琅满目的生活物品中定有一些为教学所用;每年报废的体育器材,通过我们的智慧与巧手,让它们获得第二次生命,重新成为我们体育教学中的好伙伴;对废弃的体育器材、生活物品及其他材料进行创新组合设计,便制作成新器材,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会。
3.场地器材的布置和设计
一堂精彩、有效的体育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课前、课中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与布置,才会有体育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说课;问题探究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说课,作为一种新的教研形式,以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使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对相关期刊的查阅,笔者发现当前对说课的探究日趋深入且成果丰硕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尤其是在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说课中,对说课这一新的教研形式还缺乏一个深刻的认识。显然,对于这一方面存在问题的探究是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问题之一:教材介绍简单,教学目标、重难点解说空洞,模糊。
1、教材分析是说课的首要环节,也是说课成功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教材,才可能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在“My Time Table ”这课的说课中教师是这样说教材的“说课内容: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4 Unit 2”显然这样的介绍和分析是不够的,在教材介绍时应向听众传达出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即在何种基础上进行的,对以后的学习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只有从这样的层次上把握教材,才能够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实际,层层深入,稳步提升。
2、在教学目标的阐述上,我们先看一个关于 The Man Who Loved Dogs说课设计中一位教师教学目标阐述的案例: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状语从句及不定时作主语的用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很多老师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陈述目的方式,如“使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等。然而在设计教学目标的实际中,教学对象是设计的主体。因为判断教学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因此,目标的叙述应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话语结构,如学生能够学会…”等。
3、重、难点的阐述上等同于教案,只说是重难点什么。如在“中师英语说课案例Book 1 Unit11 Dialogue ”、The Man Who Loved Dogs等说课稿中只是交代出了重难点是什么。说课不同于备课的地方在于它的刨根问底;为什么是重点、难点?依据是什么?突破的方法又是什么?只有建立在教师对教材、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之上的重难点分析,才能为教师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过程提供有力支撑。
问题之二:忽视对学情的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说课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进步的,所以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显然都是不妥的。但是可能因为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评委或者是同行,因此较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如在lesson 18 Cats and Dogs、Let’s Talk、The Olimpic Games等说课稿中,均未谈到对学情的分析。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优质的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上,更应该体现在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上。只有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他们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有了深入了解,才能使得各项教学策略有的放矢。
问题之三:重教法轻学法,教法、学法无依据。
1、重视教法轻视学法。如在Olympic Games 、Tasks Skills Building等说课稿中只交代了教法,而对学法指导只字未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只是传递的过程,有“授”未必能“受”。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成为了“授”和“受”之间必要的纽带。当今的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2、教学法选择无依据。很多说课稿只是简单罗列模糊的教学方法,如Module7 Where Are You Going?、牛津小学5 B Unit9(B、C)等说课稿对教学法的叙述只是简单交代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法等诸如此类的描述。我们经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课中对于教法的叙述更应该侧重在“得法”上,即如何教?为何这样教?对于学法同样如此,应说清如何学?为什么要这样学?
问题之四:说教学流程如说流水账。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所有教学准备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阐述直接决定着说课的成败。出现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按教学步骤来说教学程序,缺少对教学总体思路和环节的概述。因为说课面对的是评委或者同行,大致交代一下本节课的思路和环节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对说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一个总体把握,更显说课过程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2、“流水账”式交代怎么上课。如在Olympic Games 等说课稿中对教学程序的叙述,只是陈述上课的环节和活动。说课不同于上课,它要回答三个问题:不仅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应该“为什么要这样教?”本环节上要说出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在每个环节中,如何处理教材,运用哪些方法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有效。
小 结
说课不是教师的一种简单的“作秀”,而是一种建立在对教育原理、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学生以及自身特色上的科学把握上的“真功夫”。只有对说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深入探究,才能使得说课这种教研形式更好的促进我们研究型教师的成长,更好的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游陆莲.“My Time Table”说课稿.《信息技术教育》,2004(09).
[2]曾省红.Unit 15 Lesson58 The Man Who Loved Dogs 阅读课说课设计[J]《黑龙江教育》,2001(07).
[3]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8).
[4]许谦.中师英语说课案例――Book 1 Unit 11 Dialogue[J]《教学与管理》,2003(12).
[5]张建鹏.Lesson 18 Cats and Dogs 说课稿[J].学周刊,2011(27).
[6]和晓英.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 5 Part B Let’s Talk 说课[J].小学教学设计,2007(6).
[7]黄蔚君.高一英语上册必修(2)Unit2 The Olimipic Games 说课稿[J].课改探微,2007(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胡军.牛津英语模块二 Unit2 Task Skills Building 1说课稿[J].才智,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