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基础教育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核心

第1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004-03

一、弗雷伯格的体验式培训

在美国培训学习的最后一天,我们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体验式培训,这种培训带给我的收获比读上十年书还要有用。带给我们这一场体验式培训的教授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雷伯格教授。

弗雷伯格教授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首倡者。他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学生多元智能最核心的理念。这个“人”不仅仅指的是学生,还应该指的是教师。“以人为中心”的课堂,是有选择的课堂,其关怀的情感、合作的意识、参与的行为和团队的支持,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驱力,让人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这样,人的多元智能就会得以互补,人的智慧和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形式的课堂形态,建立多元评价的机制,尝试多元评价的方法,让“人”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中心元素,让人得到更好地发展,让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步形成。

基于这种观点,弗雷伯格教授的培训也践行着他的理念。 在培训中,弗雷伯格教授让我们合作,让我们互助;让我们阅读,让我们归纳;让我们质疑,让我们总结;让我们发现问题,让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反思学习,让我们找出规律……

人的发展是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立意,这是我们宁波市名师团在美国学习培训考察的共识。

二、学校的生动是学生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说过:“学生和老师每天都希望有成就感!这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可以雇佣学校来做这件事,也可以用一个机构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甚至可以雇一辆车四处招摇,以找到成就感。学校如何与这些给学生带来成就感的方式竞争?”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话道出我们中国教育者的心病,我们无法与社会上的诱惑竞争,诸如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超级女声”等,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少选择。

美国的基础教育却不同,选择可以说是学校的主题。我们考察的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公开的,除了圣经课程以外,学校还开设学术、艺术、社交、健康、心理等课程。这所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全部是选课制。小学生的选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校专门配备了心理辅导员、家教辅导员。心理辅导员主要帮助学生来选课,和学生沟通交流。学生成绩若跟不上,家教辅导员可以帮你补课。

卡耐基・梵高尔特是一所高级中学,它成立于2002年,共有607名学生,面积不是太大,是一所优秀校中校。学校对学生的诊断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学业成绩,它包括数学、科学、语言、阅读等;其二是老师的推荐信;其三是学生过去在学校的表现;其四是IQ测试,主要测试学生的逻辑推理。学生进入学校就分类指导,跟踪指导,一般来说满足学生能够升入自己理想大学的愿望,这是对人的发展愿望的最大的满足。学校的高中段是9~12年级,进入高三的学生家庭作业负担也是很重,一般完成要在3~5个小时,因为学生在学校除了听课以外,有着大量的社团活动,我们在观课的时候,就有一个班级在上电影课,一个班级在上戏剧课,一个班级在上艺术设计课。这些都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学生进入12年级,也就是高四,主要是从事自己选定主题研究的毕业设计,然后是申请大学。

卡耐基・梵高尔特高级中学共有35名专职教师,他们的工作时间是从早晨八点开始,下午四点结束,一般的教师一天有六节课,教师上课的教室基本不动,而学生是走课的,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上课,因为学生修的是学分,考试不过关一定要补考。学生都是小班化,小组讨论的居多,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课堂比比皆是。学生有了选择,他才可能真正成长。因为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的一方真正进入角色,没有他们自己的选择,没有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教育里就没有成长。

这种结论被我们在莱恩奎特学校考察时一位国内交换生的话证实了。在莱恩奎特学校考察快要结束时,校长给我们请来了一位国内来的交换生,和这位学生交流,我们对于学生自由自主选择感触很深。他说,来到美国学习,你要选修难的课程,它就有难到极点的课程;你要选择容易的,也有很容易的课程,主要看你自己的状况。国内很多同学把课外活动的选修当作是玩,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你没有素质,课外活动选修课的学习也一定不能获得学分。我自己选修的足球、乐队等课外活动,一站要站三个小时,你说不苦是不可能的,但没有人逼你去学,这是你自己的责任。有责任什么事都能做成。

三、课程的丰富指向人的发展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是我们国内难以企及的,这是我们考察莱恩奎特中学得出的结论。

莱恩奎特中学也是一所公立高中,共有3300名学生,250多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180多名,开设的科目之广泛令人咋舌。其课程有英语、科学、数学、社会学、法医解剖、物理、美术、几何、新闻、烹饪学、社会经济、美国历史、健康与生活等,课外活动十分丰富。学校追求的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养成。我们的考察是从课堂开始的。我们一共进入十个教室来观察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英语课,教师重点是教学生怎么演讲,怎么做演讲的幻灯片,教给学生在社会上实用的东西是教师的追求。美术课,教师几乎不说一句话,只是将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临摹一幅静物画,学生出奇地专注,有的桌前摆着一幅画,有的是电脑上呈现一幅画,有的甚至是手机上显示的一幅画。但通常美国的学校一般不准带手机,带手机必须通过任课教师的允许,由任课教师决定。学生带手机上学校一定是作为学习工具来使用的。

我们观察的新闻课里,学生更有着自己充分的空间,他们都是自己在网络上编辑新闻,设计排版,极大地满足学生张扬个性的愿望。我们走进建筑设计科学课程教室没有发现教师,(教师在自己的备课室里,教师的备课室就在教室里)只有学生在电脑前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未来的建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走出课堂,由于是校长带着我们走课,我们发现,校长遇见一位搬运东西的智障学生,便亲切地和这名学生问好,表扬他的进步。特别值得敬佩的是,在莱恩奎特中学的学生就餐时,学校规定让智障的学生先就餐,以表示对这些学生的人文关爱。

烹饪课堂里,教室里摆放着各种烹饪的器具和用料,而且教师的讲桌设计特别巧妙,就是在讲桌的上方设计了一面镜子,教师示范时,学生坐在座位上面可以从镜子里看到老师操作的全过程。这很值得我们借鉴。第六节、第七节是数学课,学生随性自由,三人一个小组,自由讨论,甚至有的学生坐在地上也可以听课,说话间,数学老师也坐到了地上,和学生一同交流。这种情形在国内几乎不可能。

第八节课是合唱团活动课,第九节是地理课。这两位教师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和学生热烈互动。他们上课和学生关系特别融洽。两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肢体语言特别夸张,表情也特别丰富,让作为听课教师的我们都忍俊不禁。第十节课是综合设计课,不同的学生研究不同,设计也不同,学生的交流也很热烈。这就是“人”作为课堂的核心被放大,课堂里的“观光客”少了,所以人的发展也就成为可能。

四、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课堂公民

基础教育阶段,美国教师的责任何在?笔者认为,其责任是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培养课堂公民。

卡尔・罗杰斯和杰罗姆・弗雷伯格的《自由学习》指出:“理想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这也是对教师工作的高标准与高要求。“通过自由培养纪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自,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进行自律。

通过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的考察,我们对《自由学习》里的观点认识更深。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共有550名学生,其中有40名中国学生,中国的学生主要以高中生为主。因为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是私立学校,学生进校一律要求穿校服,这是学校的“规矩”。学校规则特别严谨,管理细致,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有序。譬如学生迟到四次就要被关禁闭半个小时,让你反思。学生不准带手机,如果学生玩手机,学校就没收,然后学生就要花费10~15元把手机“赎”回来。在这所学校里,从幼儿园至高中,不管是哪位教师,发现学生犯错误,都会直接开出罚单,给你关禁闭半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违纪违规必须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这就是社会规则。学校里的“公民”也得有公民意识。

我们在莱恩奎特中学考察时,在观察第七节数学课的时候,发现一位学生单独将课桌搬到教室外面,在那里低头认真而快速地做作业。我们询问校长是怎么回事,校长告诉我们,这位同学昨天的数学考试没有参加,其他同学上课,他一个人必须参加数学补考。学生补考只能在教室外面考试,否则别的学生上课会影响他的。在后来的校长介绍中,我们明白,其实莱恩奎特中学是有着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学生犯错误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责令其让父母领回家,反思三天;或者周六要到学校做义工,用以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于吸毒、暴力的学生,学校将他们送进州立的专门学校,接受三十天至四十五天的教育,达到学校的要求标准,才可以回到学校上课。这些都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公民意识。

卡尔・罗杰斯和杰罗姆・弗雷伯格的《自由学习》一再强调:“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老师能营造一个真诚的、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其中的年轻人必会懂得自尊,学会作出负责任的选择,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兴奋感,具备见识广博、技术娴熟、自信等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

五、好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一定是好的成绩

王文的《零距离美国课堂》曾经写道在美国成为好学生的十种方法:每天都到校学习;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整理好各种材料,使之有序;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按时完成功课;紧跟教师的指导;及时寻求帮助;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遵守学校的制度;竭尽全力去尝试、去努力。这十种方法中根本没有关于成绩的要求。这说明美国的基础教育的评价是多元的,不惟成绩论英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插话,随时提问。教师提问之后,学生可以随时站立回答。美国的小学阶段不太重视知识的学习,却重视读书习惯的培养,重中之重是行为习惯教育:规则意识、礼仪养成、尊重权威的理念、服从管理的意识得到反复强化,但又鼓励学生尝试、探索、质疑、不迷信权威。

在美国考察时,Dr.Mike Schwei给我们教授的“基于概念的课程与教学”也可以验证上述事实。Dr.Mike Schwei的讲课是从他的祖父的农业时代开始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何况将来的时代是新概念时代,无法预见我们教授的知识对于学生后来的工作有无用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工作等待着他们,于是概念归纳的迁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知识、需要技能,更需要迁移的思想,还要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会迁移,现行的考试成绩可能对于将来的工作毫无益处。

基于概念的课程与教学是美国课程专家H・林恩・埃里克森提出的一套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和模式,它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全球化世界中,作为公民,需要具有概念性思维能力,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因此,课程设计的重心必须从主题转向概念,从讲授主题转移到“使用”主题,以便教授和评价更深层的概念性理解。Dr.Mike Schwei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和埃里克森的知识结构比较的角度,指出概念和归纳无处不在,广告中有,电影里有,书籍里有,生活中处处都有。所以我们评价学生,应该评价其在各种生活情境中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知识。如果仅以成绩来衡量学生,会把学生看扁,结果往往让多数学生的才能湮没。

参考文献:

[1] 卡尔・罗杰斯,杰罗姆・弗雷伯格.自由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 王文.零距离美国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5.

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是指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它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指导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体验式培训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它特别适合处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去碰触人们深层的信念与态度,深植于内在的情绪、沉重的价值观,或相当难熬的人性课题!

体验式培训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到参与者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当我们早期的学习影响被有效地重新评估时,我们在智力上、情绪上及行为层面的整合上都会有所学习,成果将显示在我们实际的态度与行为改变上。

体验式培训是既令人兴奋又富有挑战性的,它包括很多不同的内容,像是针对个人或团队解决问题的行动,肢体上的挑战,游戏,仿真练习,组织练习,分享时间,有指引的冥想,及有组织的互动。在所有的活动中,学生们是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且能够从体验中产生有意义、相关的洞见。

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方法:

1.培养态度; 2.发展和练习技巧; 3.促进对主题概念及模式的了解。

第2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人文性与综合性是“新课程改革”所有关键词中最有代表性的词汇和理念,也是当代世界教育的主导思想或潮流。培养对人类知识文明的审美态度就是最高度、最生动的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各学科的人文性,在有意无意之间已经充分体现为对每门学科的审美引导,而且是涉及知识性、方法性、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的审美引导。其实,这也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审美教育最常用的形式,只是到今天才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在新课程18门学科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充满了对学科知识、学习兴趣、思考方法、学习观念等进行审美引导、审美陈述、审美读解的语言。例如语文教材中的“你们会在阅读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分享同伴的快乐,学习做聪明的孩子”,“还要用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写的话”;品德与生活教材里的“有你的希望、你的进步、你多彩的生活———学习、游戏、交友……有你喜爱的图片、卡通画、童谣、故事和游戏。让我们和这本书一起,营造你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数学教材里的“乘上数学旅途的列车”,“来到了数学王国更加神奇和迷人的一个风景点。不是吗?表内乘法、表内除法使繁琐的计算变得如此简便;东西南北等位置方向会使我们明确旅途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统计、测量会让我们了解数学天地的宽广……一系列新知识将增加我们对这趟数学旅途的丰富而生动的感受”,等等。“美”无处不在,因此她是普遍的,她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与综合性的品质;同时人的天性又是追求美,在有意无意间,人的行为都会以“审美”为快乐、为动力。新课程的理念尤其是人文性等理念,在落实到具体学科的教材与教学中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审美因素,强化了美与各学科之间自然而生动的联系,因此也更显出知识与学习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与感召力。

二、综合性课程为审美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

美,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高度包容自由性和个性的概念。因此综合性及自由创造性也成为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本次基础教育改革,强调综合课程的设置与综合教学,注重在学科的交叉联系之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创造性,这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学科交叉大大提高了知识创新的速度和密度,也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主导潮流。特别是20世纪60至70年代以来,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门学科的交叉综合、高速创新提供了精良工具,使这一主导潮流势头更加强大。而且在这样的潮流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艺术与审美这些久被认为遥不可及的学科的交叉,如一道道灿烂的霞光,使科学的发展更显绚丽壮观,更富有非凡的创新性。跨学科的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培养,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重点、热点、焦点、难点。正是在此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综合创造性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综合课程设置和综合性教学成为培养创造性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为达到这样的综合性改革与发展目标,小学和初别增设了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综合“艺术课”;几乎所有门类的课程设计,都强调了跨学科联系的建立。但是,综合性课程的根本问题,即多学科知识内容和思维方式如何有机结合,至今仍是一道难题。为解决这样的难题,国家设立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文理艺交叉综合美育课程创设及审美化教学操作研究”,由多个学科的学者、博士生,以及若干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合作,攻克种种难关,研制出版了由“课程与教学设计”与“实验教材”两个系列构成的《文理艺大综合———科学、审美、实践书系》。②该书系以“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十多门中小学学科的若干基本知识点为起始“视点”;以这些视点联系文科、理科、艺术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生动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结合、知识性与实践性结合、基础性和创新性结合的大综合知识网络“结构”;以对视点和结构的审美为逻辑动力,充分强调科学逻辑、审美动力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和综合素质训练的大跨度综合教育体系。在这样的多学科综合平台上,审美创造活动的开展空间更大了,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性、个性、创造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此外,四川省成都市设立了“十五”教育规划重点研究项目“整合美育资源,促进和谐发展”,其成果是2005年出版的《中小学整合式美育》一书。③该书特别强调了美育在学校各学科中的知识整合功能和全面综合的育人功能。这也是基础教育中以美育实现学科综合教育,推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与综合创造性发展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成果。

三、艺术类课程的综合性与综合艺术审美教育

在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综合性特点这一点上,艺术类课程改革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尽管这部分课程依然被称为“艺术类课程”而不是“美育类课程”,但在课程设计思想上已经明确,设立该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艺术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这实际上就是要体现艺术类课程的学科综合特点,发挥艺术类课程的全面综合的育人功能。“综合是艺术课程的核心思想,既体现当前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为实现艺术课程的目标并且贯彻其基本理念提供了保障。”[2]81这比以前的艺术课程观念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但是,关于艺术类课程怎样设计及其综合性特色怎样体现,专家们却存在两大不同意见。在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支持下,专家组分别拟定了综合“艺术”课程和分科“美术”、“音乐”课程两套方案,这两套艺术课程合称为“新艺术课程”,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艺术审美教育的综合性。

其一,是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滕守尧先生领衔主持的综合性“艺术”课程。基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种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得到逐渐发展和壮大,至9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艺术教育的主流”,“艺术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式艺术教育或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成为一种多元交叉学科”,同时“艺术精神……向其他学科的渗透,它标志着,世界艺术教育从此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2]6-7这样的思想和发展潮流,综合“艺术”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完全打破传统学校“音乐”和“美术”两学科分科教学的局面,由两大系列的多学科构成课程内容,一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实践学科,二是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等理论学科,同时还“适度地融合”其他如哲学、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从“艺术”这样一个综合学科概念的平台上切入或收口。配合综合“艺术”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教学、实验等,滕守尧先生于2004年编辑了《中国艺术教育》,并陈述了他的基本思想:传统艺术教育面对的是艺术整体的一个零件,零件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人必然是零件式的。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也许把某一种艺术的各种技法都学了,却无法连成整体,无整体就无灵魂,更谈不上直觉、想象、智慧和个性。综合艺术教育恰恰相反,它所面对的,永远是艺术之整体,整体不是部分相加之和,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大于二。从艺术门类的角度讲,它是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的综合体。从创作、欣赏与表现的角度讲,它是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不同欣赏和创作阶段的综合体。从艺术生成环境的角度讲,它是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综合体。更重要的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不是割裂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融合性。“艺术与生活”强调观察与感知,但任何感知和观察都离不开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方面的知识;“艺术与情感”强调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情感体验基础,但情感体验又不能脱离生活和文化;“艺术与文化”强调对艺术品含义的把握,但这种把握又离不开情感与生活体验;“艺术与科学”强调对媒介各种性能的认识,强调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但这些认识和联系又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离不开文化和价值的选择。2004年6月19日至6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综合艺术教育高级研讨会”,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相关专家、学者、艺术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参加了该会议。与会者通过讨论充分认识到:这样的综合“艺术课程与以往的分科艺术类课程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艺术信息的大大增加,是艺术表现手段的丰富自由,是艺术力量的集中体现,是艺术视野大幅度的拓宽”,而且反映了事物构成的内在规律。

第3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 

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是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的人员异常缺乏(齐鲁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都曾大篇幅报道),不少企业虽高薪求才,却无才可用的。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能将两者整合好,具备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五、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融合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此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2):22. 

第4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听、说教学的整合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等。计算机的应用,将会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听力材料。这种方式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听力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利用磁盘存贮听力材料。 我们还可以选择地道的英语听力软件。传统的听力教学,尤其是教师本身的英语授课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提高造成障碍。而好的听力软件,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则是一种享受,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的不足。

说是人类基本的语言活动之一,是思想的口头输出和表达。说是人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更是英语交际中最主要的形式。小学生在编码时常有从母语到英语的“心译”,但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整个句子,说的时候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且要让他们逐渐摆脱“心译”,学会英语思维和表达。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知识点和语法的教学以及大班教学的限制,使得英语口语教学成为英语教学中的最薄弱环节,因而得名“哑巴英语”。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多多运用信息技术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跨越时空的限制,创造各种语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词汇教学的整合

利用多媒体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冲动,这样,就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使得他们的认知活动从文字走向图像、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此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和多向性。

比如,在教“an apple, a pear,a tiger,an elephant ”等名词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形象逼真地展现此物,使学生把音与形紧紧地联在一起,做到了见物知音,发音知物。再如在教boy、 girl、man、woman、old man等等时,我利用多媒体卡通、明星、公众人物等等的图片,展示出 a boy、a girl 、a man 、a woman、 an old man等单词,并配上录音,要求学生跟读,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将枯燥字母的"形"用生动的画面显示出来、将抽象的语言材料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来领会语言知识,让他们的语言与思维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下更加具有立体性,增强了记忆效果。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句型教学的整合

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句型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说认读为主要目标,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实际意义的对话交际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

四、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练习的整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在一堂课上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相当的繁锁、费力、耗时。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将所需板书、板画、练习、作业等内容制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能在相同的40分钟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利用计算机直接上网查找自己所需内容,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网址,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查询、思考、协作、交流,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给他们提供的新资源,学生也可将有用的资源传输给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五、信息技术与英语语法教学的整合

第5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教育;基础;发展;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38-02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教育专家们通过对高中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深刻分析,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新时期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观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高中阶段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人格、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教育学者在对高中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激烈而残酷的升学竞争以及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得好多高中学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升学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学校办学的唯一目的。在追逐高分和抢夺尖子生的过程中,高中教育已经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等各方面的培养与发展,使得好多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缺乏对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难以提高,学生都是带着功利目的去学习,去和人交往。可见,过去的高中教育忽略了人的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等相关教育,这是不可取的,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民族、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对高中教育进行改革,使其正常健康发展。

二、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中教育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围着高考指挥棒来转,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也就只看高考的“升学率”,看这个学校考了几个北大、几个清华、多少个重点、多少个本科等。

我们都知道,高考成绩当然应该成为衡量学校办学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该是“唯一”的指标,更不应该是社会和国家办学的“唯一”追求目标。高中阶段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高中学习并不是义务教育的自然延伸,而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所接受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教育。由此可见,高中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既要为高校输送人才,又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不仅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规划未来、认识社会的意识和创业的基本能力以及承担未来生活压力的能力。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在高中阶段已经有了明显增强,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外,更关注政治、人生、社会,更重要的是关注国家的发展命运,他们渐渐懂得了基本的法律常识、权利及义务等知识,能够正确区分善与恶,能够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集体中,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实践能力也逐步增强,初步具备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因此,高中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谋利,不能只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培养。高中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它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高中教育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并规划未来的人生,应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是: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要突出以人为本,而不仅仅是为大学输送人才,这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缺少的条件和基础。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中教育要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保证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现阶段对高中教育作出明确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各级学校要主动和国家政策相适应,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民主与法制意识;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尊重他人,认识社会,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四、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中课改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人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奠定基础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制订了自己的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社会更加关注公民的责任、团队协作能力、生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信息素养、国际视野。这就必将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及一大批拔尖人才产生深远影响。如今,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课程设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改变单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建立基于学习领域的、充分体现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和走向自立的平台。另外,此次高中课程改革还适当增加了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把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剥离出来,作为技术类课程列入基础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技术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教育是要使学生具有技术意识、技术概念,了解最基本的技术常识。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信息素养包括交流能力、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规则、形成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新时期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知识素养和能力的结合,是自我与社会的结合,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是多样化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人的阶段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宋兵波.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综合化全人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1,(4).

第6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方面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教学合一”。从教学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与老师教的对立,而是融教与学为一体。

一、利用媒体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难教,物理难学”早已是中学物理界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挖掘各种教育因素的潜能,构建适合现代物理课堂要求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中的各种媒体的使用,不仅能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能扩大有效的信息量。从心理学角度看,信息技术中的媒体的心理意义就在于它通过物理刺激量的加强,多方法多渠道地接受心理感受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心理实验业已证明,学生的视觉运动在知觉物理现象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媒体所表现的形、声、光、色能为学生的各种感知创造条件,化解抽象,进而突破重难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如在讲乐音三特征时,先用媒体播放器播放一段小提琴独奏《梁祝》,接着再播放一段锯木头时发出的录音,学生自己感受两者的区别,说明他们之间的不同,从而自然而然的理解了乐音与噪音两个概念,进而知道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同物理教育有机整合,不仅可以突破重难点,变抽象为形象,还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从而培养他们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育者们都在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以使培养的学生适应这一变化。而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网络中,学生通过网络超链接,利用网络素材、网络资源等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如看平抛物体运动的FIAHS动画,输入不同的初速度进行多次观察,看平抛物体的频闪照片,分析运动规律。网络的魅力已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乐于在这个领域里挖掘自身的潜力,乐于自主性地、探究性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自觉地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实践证明,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它不但可以打破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局限,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万有引力定律《三个宇宙速度》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看我国发射火箭或宇宙飞船的实况录像和模拟视频,使其身临其境,然后再通过课件,自己输入不同的初始速度模拟发射过程,观察其结果,这样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学生在网络领域中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情趣盎然,乐学、会学、爱学将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探究性的情趣。

三、利用网络技术,将课内与课外资源学融合。多媒体网络具有三种交互性:即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老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一方面是通过课件,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学环境中的教师。感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及遇到的困难,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这种,本质上也是教师经验的总结。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是通过多媒体网络,可以协同学习,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老师的交互表现在,当多媒体教学环境感知到学生的困难并经初步的引导无效时,由教师亲自辅导。通过网络平台,通过论坛天地,可以进行这三种交互。教师也应恰当合理地应用网络教育技术重组教学内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内外的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即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增强了他们探究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协同学习的能力。他们在三种交互中,不断探究和自主学习,来获取新的知识,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另外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给教育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完成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实验,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教学传统的电学实验课《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等等,这就造成了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随便操作,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导致仪器被损坏。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正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强的学生。然而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免受损坏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因此,我利用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让学生在软件界面中选择需要的器件,用鼠标拖动连线,双击开关即可观看效果。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

物理课程需要直观感知,需要重视物理实验,更需要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让学生自主地对典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结论及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物理思想和方法,把物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尤其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更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物理教育的空间,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7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自主能力;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战线大势所趋的洪流。

《机械基础》课是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入手,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整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围绕职校学生的实际来探讨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最终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自学的能力。基于这些,我们很有必要就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问题作出探讨,以便提高认识,弄清意义,明确目标,勇于实施,促成《机械基础》教学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ching Integration)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认为,这种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是繁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模式的内容是丰富的,意义是深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文字处理、图象组合、信息集成、科技创作和知识构建。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这几方面实现信息技术与《机械基础》教学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机械基础》是机械和数控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版本繁多,有深有浅,有的重理论,有的重实践。我在选教材上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教材的内容应该有适当的宽度,所选教材涵盖了工程材料、材料力学、热处理、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2)教材的选择要突出本学科技术的特点。(3)教材要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4)教材要有系统性、逻辑性,结构合理,语言通俗易懂。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面向学生、专业的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整合,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整合教学内容,一是指学科自身内容的整合;二是指学科之间相关内容的整合;三是指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教师应备有信息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添加有用的机械方面的信息,更要不断地传递和发展有重要新观点的丰富内容。所以,作为专业老师,不仅要有敏锐的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更要具有不断整合教学内容的本领,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来掌握新理论和新技能。在每个学期初,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专业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然后组织教学资源(上网查找、自制课件等),哪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等。教学时,老师把各自组织的课件或教学资源存放到区教研网上供全体专业老师参考、使用。

2、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的整合

情境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条件下,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和训练需要,创设一种以模拟真实情境为主要特征的人为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语言、实物、视像、音响等创设并展示具体生动的情节、场景、事件和氛围,并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来演绎并感受情境。这种教学力图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角色的内心体验和情绪。通过实践角色的活动和行为,以达到对教材理解、把握和应用的目的。

3、信息技术与培养创造力和自学能力的整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并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这样做,忽视了学生本身的能动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依赖性增强,厌学情绪高,学习效率低。为摆脱这尴尬的教学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如果让学生自学,对于我们职业学校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是不是会放任自流呢?我认为,如果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1)教师应敢于省出时间供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讲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一些容易弄懂的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来解决,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2)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情况布置结合课程内容的练习作业。做完以后,可发动学生相互进行批改,这本身就是一种相互评比、互相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这样就可达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3)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在课堂上作简单介绍,提出目标性要求,布置学生自己到实习工厂去参观、了解、实地调查求得解决。

4、信息技术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整合

第8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两个平台呈现在广大教育者面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陈至立部长在去年10月25日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义。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这种新的认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这种全新的教学要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驾御和支撑。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首先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为了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要求,“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

信息化社会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2)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A、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语文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B、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C、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支持个性化教学。

信息资源要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满足教师因材施教对资源的需要。它支持教师经验的互动交流,支持教学系统内部已有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网上教研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资源化因而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从受教者的角度来看:

(1)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网络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2)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谓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可视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可视化

使学生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认知过程,减少由于学生经验和观察兴趣的差异所造成的“先天性”基础差距带来的学习疑难和教学困惑。

B、“想象”可视化

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是事物存在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时空图像进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C、知识”可视化

知识是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它表现为概念、方法、规律等各种抽象形式。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或者是工于对知识内涵的逻辑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识所描述的对象的真正行为。用大量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表现内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视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规律和形式逻辑从已知发现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用可反馈的信息进行干预,是训练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视化

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体学科中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简单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对学生表达清楚。但学生掌握这些思想对学科学习至关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将对学生理解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F、“观念”可视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建立认识一类事物的观念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过程。所有学科都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学科的基础性发展也体现为观念的变化,突破观念束缚是创造性素质培养的核心。但一般学生对观念的理解很困难,将观念描绘成可视化的资料非常重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持互动化教学。

1)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挖掘。

隐性知识是人们已经认知但未能用各种媒体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不要仅仅从书本上学习,还要学会从交流中、从信息资源中学习。隐性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尚存于人脑中的知识,如经验、意识等等;二是隐藏于大量信息之中,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分析方可挖掘出来的知识。显性化是指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用媒体表达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2)使隐性知识共享、互动,实现知识创新。

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一般是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大家的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让信息技术有计划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也各科教师在具备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为此必须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废掉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都必须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

2、李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

第9篇:基础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学科教学;融合

一、基本定位

科技创新教育,其目的不在于推动创造发明的数量多少、质量的高低,而应该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实施。学校应该把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领导重视

我校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研究小组,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我校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创意发明竞赛和创新发明体验活动;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办法,对创新发明教育成果予以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还积极地鼓励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奔赴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我校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把科技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初二物理《托盘天平的使用》一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其构造,演示“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组交流讨论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如,在《物质燃烧》一课的教学时,化学教师演示物质燃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坚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其中。比如,语文教师在上《天上的街市》时,利用幻灯片、图片等方式展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对“想象”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想象”有关的知识,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请问,如果由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想到什么?美丽的星空、绚丽的夜晚,等等。虽然答案不一,但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从学科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常常针对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数形结合、画章节思维导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四)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

思维速度反应到学习上,就是思维反应的快慢。很多学生由于长时间养成了拖拉的习惯,解决问题精力不集中,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学校组织各学科开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限量的任务,或者限定任务量而不定时间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和处理各种信息,快速解决问题。这样反复训练,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处理问题效率的目的。

四、致力于培养良好的创新品格

科技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没有人格底线的人才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现在的学生比较孤单、忧郁、易怒、任性、容易紧张、焦虑、冲动等。这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些负面现象。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等,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独立等良好人格特征的黄金时段。我们从“问题疫苗事件”背后可以发现:人如果没有了人格底线,越是有才,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这就需要审视我们的“人才”观:我们不能重“才能”而轻“人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中,一方面要“成物”——追求创造新事物;另一方面要“成人”——对优良品德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情绪管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心等,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国庆在《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认为:“创新教育,应该说是创新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关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在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要素当中,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创新品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因此,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