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第1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金融业

一、引言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两会”的议题上来。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共赢的必然选择,而近年来发展低碳经济的融资需求巨大,迫切需要金融业的支持。所以,金融支持低碳经济成了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目前全球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其他发展中国家已经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经过了初步的实践活动。中国也一直在以积极的行动践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低碳经济是由英国最早提出并在该国开始实践的。2003年时任英国首相的Blair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提到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英国先后引入了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约45家绿色风险投资,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2003年6月,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及西德意志州立银行等分属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除了英国、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进行了初步实践,巴西和印度近年来也开始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进行了探索。巴西近年来通过积极引进外资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将在今后30年内利用美国的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此外巴西通过电力基金支持在节能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印度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利用外资和鼓励金融机构投资低碳领域。

2.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与金融业联合推出了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制度,为金融业支持低碳经济奠定了基础。今年来,我国金融部门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制度,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实践包括银行业的信贷支持和直接融资支持两个方面,但是目前仍是以银行业的信贷支持为主,直接融资支持的比重小。一方面,银行业的信贷支持低碳经济的实践。截至2009年11月末,兴业银行总计支持了全国187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137.37亿元。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全面实施了绿色信贷政策,目前工行98%的贷款企业客户属于环保友好与环保合格的企业,涉及贷款余额占99%;截至2009年末,工行电子银行业务量占比已达到了55%。截至2009年底,建设银行绿色信贷项目余额已经达到1810.97亿元。中国银行从2007~2009年累计发放绿色贷款2000多亿,年增长率在40%以上。虽然银行业在积极实践信贷支持低碳经济,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规模远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最新的研究结果,绿色信贷在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仅为1%左右,资金缺口高达20倍。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支持低碳经济的探索。比起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直接融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则显得更加滞后。其一,在上市公司方面。目前在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具有低碳概念的公司总共尚不足10家,总市值为3233.6亿元,只占总市值的2.76%。其二,在基金方面。2007年7月20日,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它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国绿色基金大连专项、山西专项、温州专项、杭州专项和北京专项;2007年11月9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在北京启动。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对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

究。第一,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不健全,导致我国的金融机构尚未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第二,金融机构对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认识不足,致使金融机构不敢贸然的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服务。第三,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不够,造成了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措施不能很好的落实。第四,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难以具备CDM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第五,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2)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巨额的资金需求,仅靠政府资金或者民间资本根本无法解决,而金融业则具备了这种聚集各种社会资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所以金融业将成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和杠杆。而且一国的金融越发达,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相应的就越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的具体作用有:第一,金融业能够将信贷政策与低碳经济产业政策相结合,从而实行绿色信贷政策,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促进高碳向低碳发展转变;第二,金融业能够将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结合起来,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融资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3)对我国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研究。目前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金融机构应该重新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以及风险防范的理念,加大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经济产业做大做强,政府的大力宣传可以提高全社会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其次,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股票、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以及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建立成熟的低碳交易制度,并且政府为其提供配套的扶持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低碳金融服务体系。再次,积极培养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人才,才能在不久的将来解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不足的问题。最后,低碳经济产业是个新兴的产业,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市场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金融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必然存在很多风险,所以要保证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稳健开展,必然要积极防范与控制风险。

参 考 文 献

[1]闵大勤,周志萍.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海南金融.2010,6(6):19~21

[2]方平.金融支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黑龙江金融.2010,5(5):15~18

[3]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7(7):3~8

[4]李丽,汪陈,何圣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1,2(2):276~278

[5]申益美,谢恒.浅析低碳金融发展对策[J].理论研究(半月刊).2010,6(3):55~56

[6]范青.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金融支持[J]经营管理者(半月刊).2010,10(5):29

[7]冯静生.对金融支持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2(3):11~18

[8]倪丽丽.金融支持经济向低碳转型的路径分析[J].科技广场.2010,8(8):232~234

[9]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现状[J].企业导报.2009(11):173

[10]祝洪章.浅析我国碳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旬刊).2011,2(1):19~21

第2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绿色信贷;兴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绿色信贷在兴业银行的应用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0日

一、引言

我国自2007年7月出台《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来,用金融手段来影响企业的环保与社会责任的核心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015年1月《能效信贷指引》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绿色信贷正在向新时期、新阶段不断发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2013年下降3.7%,2014年下降4.8%,2015年下降5.6%,降幅逐年扩大,可见绿色信贷的实施使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兴业银行于2008年加入了旨在形成一套评估、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赤道原则”,成为我国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作为我国践行绿色信贷的“领头羊”,其绿色信贷政策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并给我国其他银行提供了许多指导,但其本身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兴业银行绿色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通过研究兴业银行当前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兴业银行在2008年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以后,一直走在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前列并在可持续金融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一)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的《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使得兴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与IFC开展中国能效融资项目合作的中国银行,开创了中国绿色金融实践的先河。随后,兴业银行一直坚持“寓义于利”的可持续金融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公司的治理中,兼顾环境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在银行工作人员及上下职能部门间都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10年兴业银行与北京环境交易所携手推出国内第一张低碳主题认同卡――兴业银行中国低碳信用卡。该卡提供专项个贷产品、便利的业务办理通道和配套政策优惠给符合节能标准的绿色装修,实现了环保理念从企业融资到个人消费领域的历史性跨越。该低碳信用卡特设购碳基金,每刷卡1笔时,兴业银行会出资1分钱,并于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集中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购买自愿碳减排量,以此来倡导绿色刷卡理念。此外,持卡人还可以在绿色低碳游方面专享折扣优惠,并参与诸如草原骑马、参观风力发电厂等低碳俱乐部的不定期特色活动,开启绿色低碳生活。

(二)兴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兴业银行通过结合国家政策、技术优势和环保合规等情况,按照经济可持续原则与国家供给侧改革等有关要求,自身出台了《节能减排业务管理办法》、《节能减排项目准入细则》、《环境领域节能减排项目属性认定标准》等绿色信贷政策,较早地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并在信贷审批、信贷发放以及贷后管理流程中都设置严格的环保评估标准。同时,兴业银行对于贷款企业实行“有保、有压、有控”的“名单式管理”,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环保违规且在名单内的企业实行信贷退出或者禁止新增融资,对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扶持力度逐渐加大。

(三)兴业银行绿色信贷方面产生的实际效应。如图1所示,兴业银行低碳信用卡的累计发行量从2011年的153,889张增加到2015年的391,048张,且2011~2015年间,低碳信用卡的累计发行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逐年增加,可见消费者对兴业银行的低碳信用卡表现出的是一种积极接受的态度。从累计购买自愿碳减排量方面来看,2011年的累计购买自愿碳减排量为32,193吨,于2015年12月底增长到115,100吨,相当于可以让82.8万人乘坐飞机飞行1,000公里。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累计购买自愿碳减排量的增长趋势为逐年增长,增长幅度也为逐年增大。(图1)

如图2所示,在2011~2015年间,兴业银行累计发放绿色金融贷款为8,046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488亿元,且连续呈现高速增长状态,其中2015年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5年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贷款量增加了9倍。(图2)

此外,2015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为3,941亿元,较年初增长982亿元,较2011年增加3,197亿元,且呈连续增长状态。兴业银行近几年绿色金融融资余额持续增加表明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给企业带来的资金量持续增加,市场人气旺盛,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两高一剩”行业(范围包括纺织业、化工制造业、橡胶、炼焦、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电解铝和船舶制造等十项行业)贷款合同余额共计为1,755.64亿元,其中2015年较2014年下降了0.2%,大部分行业贷款集中度实现了下降。截至2015年12月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众多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提供绿色融资8,046亿元,融资余额3,942亿元,比年初增加982亿元,增幅33%。绿色融资客户数量共计6,030户,较2015年初新增2,796户,增幅86%。

三、兴业银行绿色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

河北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一直是北京和天津在农业食品供应方面的巨大后勤保障。北京天津历来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是承担京津冀绿色食品大力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支柱。绿色食品产业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轻北京的压力和推动天津、河北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作用。本论文首先简述了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京津冀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和京津冀绿色食品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总结了关于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简述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概况

1.京津冀农业发展现状

京津冀三个地区协同发展,在地理、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都关联机密。但在基本农业领域,京津冀三地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人口密度大,巨大的人口压力制约着北京发展传统农业。在北京,休闲农业、设施农业、采摘农业是最为常见的农业类型。与此同时,北京地区的农业具有科学技术水平高、设备紧密等特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北京成为农作物更新换代步伐最快的城市,科研育种居于全国领先。(2)天津是紧邻海洋的直辖市,具有丰富的海洋产品。天津以高新农业产品为主,同时兼顾丰富的海洋渔业产品,是典型的及休闲、使用、加工和物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结构体。天津地区自古被称为北京的“菜篮子”可见其农业在质量、种类以及产量等方面的优势。(3)如果说北京是新型农作物的诞生地,天津是新型农作物的试验地,那么河北就是当之无愧的发展与壮大地。河北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一直是北京和天津在农业食品供应方面的巨大后勤保障。河北具体北京和天津很近,在畜牧、水果、蔬菜以及其他农产品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生产与销售能力,光是蔬菜这一项就已经位列全国第二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京津后菜园。另外,河北在粮食产量、肉类供应、牛奶供应方面分别位于全国第3位、第4位、第5位。

2.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经紧急协调统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京津冀绿色农业食品产业的发展,这是重要的保障性措施。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以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解决:(1)绿色产品产业结构布局独具特色。河北主要承担了针对于绿色农业产品的生产地与加工、销售地,而北京、天津则依靠技术、市场、资金、消费群体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绿色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北京、天津在绿色食品的销售和物流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绿色产品供应与集散区。(2)绿色农业产品生产企业发展迅速:河北处于北京和天津的中心位置,无论是在绿色产品的生产还是发展都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这是由于市场的反馈作用实现的。在河北地区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的绿色农业产品领头企业,具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和巨大的生产规模。在过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市场上的绿色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大幅增长,极大的满足了京津地区的市场需求。(3)绿色产品的产学研合作紧密。北京具有全中国最高端的技术人才和研究设备,河北具有最广阔的种植基地和生产企业,是发展绿色农业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研发、新产品开发、综合技术集成等领域具备强大科研实力,区域产学研对接不够流畅,基于优势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尚待破题。

二、京津冀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

北京是全国的行政、文化、金融、贸易中心,作为人生存之本的食品在这个区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基于社会上食品问题盛行,绿色食品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青睐。京津冀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如下的诸多优势:(1)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相关行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是重要的经济调整产略和市场调整战略,无论是减轻北京的负担还是促进河北与天津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以绿色食品发展为基础的一系列行业育领域的更新都处于重要的发展地位,是加快形成该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2)资金充足,市场广阔。北京天津历来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是承担京津冀绿色食品大力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支柱。除了资金,来自于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优势。北京、天津市场广阔,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河北土地肥沃,气候适合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的首选,河北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可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3)地理优势。京津冀包括了两个重要的直辖市和一个农业大省,交通便利,是转移企业。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条件。京津冀具备郊区绿色食品区、农村腹地绿色食品区和偏远地区绿色食品区等差异化、特色化突出的供应区,现代化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三、京津冀绿色食品发展遇到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内容详细的介绍了关于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优势,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尖锐问题,具体如下:(1)产业衔接性不强。通过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京津冀地区缺少一条龙式的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相关环节的关联度降低,严重影响了其实际带动与发展能力。中间环节的丧失不仅降低了实际的运行效率也间接的阻碍了本产业的发展,并未充分发挥来自于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的优势。(2)京津冀地区关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缺少新事态、新理念、新方式的参与,人才流失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产业分工、协作、集群效应尚待形成,亟待通过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互联网+”发展模式尚未有效建立等,需要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使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四、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编制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的编制要充分考虑来自于三个区域的各种方面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政策、资金以至于自然环境等方面。要建立绿色产品产业园区,北京要承担起技术与设备的主导者,天津承担必要的实验和研究工作,而河北则是大范围种植的提供者。各个区域都要重新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调整,培育更多的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河北要加快自身的科技发展,积极承建相关项目的实践工作,有效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就近尽快转化,发展相关企业集群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北京与天津要依靠自身的优势,在保证自身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市场,优化布局,科学编制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整体规划。

2.创新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机制

(1)建立健全相关协调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形式发展模式,校企合作、企业研发等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模式。要广泛调动来自易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力量,对协调发展中涉及的政策制定、市场行情、科技问题等定期会商,共同分析与研究,及时做出反应。(2)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和资金使用规划,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正是基于其重大的效益,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领、相关主体共同出资的资金来源。建立京津冀绿色食品与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基金,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实现双赢或多赢。

五、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首先简述了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京津冀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和京津冀绿色食品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总结了关于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1):21-23.

[2]王德章,李翠霞,杜会永.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39-44.

第4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碳金融;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71-02

近年来,发展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努力寻求经济复苏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低碳经济的出现,碳金融这个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业务是由两个重要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而兴起的,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如直接投融资、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一、碳金融的产生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全球气候日渐变暖,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03年,英国政府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其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这一观点。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绿色清洁能源、追求绿色的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最关键的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我们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存。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CDM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用来确定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一种灵活机制。它的运用规则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温室气体的项目,把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抵扣一部分该国承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旨在达到双赢的效果: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CDM机制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启拥有巨大前景的碳交易市场。对我国而言,碳金融业务主要是指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而派生出来的金融活动。

二、国际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已经日渐成熟,交易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机构参与度不断提高,碳金融业务逐步渗透到交易的各个环节,国际碳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一)全球碳交易量以及交易额迅速增长

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呈现出巨大的跳跃式增长。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碳交易总额从2007年的630亿美元跃升到1260亿美元,升幅近100%,与2005年相比更是上升了约11倍。即便在2008年全球经济发生了严重衰退,碳交易市场仍然保持着非常强劲的增长,交易量增长较上一年上升了60%。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年至2012年间,市场规模甚至可达每年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跃居世界第一大商品市场。

(二)金融机构纷纷参与碳交易市场

随着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越来越频繁,业务范围也渗透到各个交易环节。目前,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碳交易业务,欧洲一些活跃的银行建立了碳交易柜台,提供买卖经纪、风险管理和交易操作等服务。二是基于碳排放权的金融衍生产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额度抵押贷款等,能够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及融资服务。三是碳排放额度保管服务。一些银行为客户提供了碳排放额度保管、账户登记和交易清算服务。四是碳基金,是专门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包括从现有减排项目中购买排放额或直接投资于新的减排项目。

(三)市场机制建设相对完善

很多实例说明,国际上碳金融业务的市场机制是非常完善的。例如,欧盟立法委员会于2003年6月通过的“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TradingScheme,EST)”指令规定,自2005年1月计划正式启动后,许多公司需要特别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部分行业的12 000处设施受到管制。该计划涵盖了29个国家。该交易体系采用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交易模式,具体指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将从政府那里分配到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额度——欧洲排放单位,而所有企业的排放总量不可超过该上限。若企业能使它的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额度,则可将剩余的额度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以获得利润;反之,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三、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概况

第5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衡水市;启发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提法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资源能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每年都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笔者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市为例,仅2016年上半年2月份到5月份的数月间,衡水人民政府办公室就连续了《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提高全市城镇化率的实施意见》等数十个红头文件。尽管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但从如今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来看,缺乏新的动力成为了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属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自1868年开始迈出城镇化的第一步至2013年为止,日本的城镇化比率已达到92.7%。这样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动力十足。尤其是其“绿色发展”新动力,对衡水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刘吉双,衣保中的《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方向研究》中的日本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为基础,立足衡水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于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有值得衡水市借鉴的经验和启发略作分析。

日本城镇化发展各阶段的发展动力有所不同。日本城镇化发展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以及后城镇化发展阶段。

日本城镇化的起步阶段是以重工业化为动力,一战后,日本的重工业发展在制造业方面创造了许多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发展制造业,城市范围内的就业岗位增多,为农民进入城市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然而立足衡水市的发展现状,除去化工,橡胶,玻璃钢等行业发展程度较高之外,其它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可以说重工业是衡水市的发展弱项。另外,发展重工业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并且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与我国当今的发展趋势严重不符。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然不能将重工业作为衡水市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发面所发挥的作用增大。日本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到1971年为止,在第二,三产业中日本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了九成以上。在当今的衡水市,餐饮,培训,信息服务等各种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市区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果衡水市政府能够将各项政策向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倾斜,就会使衡水市的资源,资金快速流动,在市区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日本的城镇化发展逐渐稳定,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动力主要为农业现代化,特别是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绿色旅游和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做法,都对衡水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衡水市的农业改革和发展在河北省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除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外,可以立足本市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同步建设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更好的就地吸纳劳动力,刺激农村多元化消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后现代城镇化发展阶段终将到来。日本的后现代化城镇化发展阶段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动力,即“绿色动力”推动的城镇化发展。衡水的城镇化发展还远未进入后现代化时代。但是,日本后现代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衡水的中学教育事业多年来一直享誉全国,其它方面诸如物流运输、文化创意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衡水地区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紧密,以教育为例,衡水中学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衡水地区的物流、餐饮、金融等各类产业的发展。所以,衡水市应该抓住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第三产业,为推动城镇化发展持续发力。

日本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由重工业化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但在日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空气、水等的污染,一度成为日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再有,随着大批农民向城市移居带来的购房需求,导致房地产过度投资形成了房价泡沫,之后房地产泡沫破灭,很多企业受到了波及一蹶不振。历史总会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演绎相似的发展公式,衡水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日本曾经遇到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提前针对发展中将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借鉴日本城镇化发展中的“绿色发展”新动力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相关举措,来推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市政府乃至各县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城镇化的“绿色发展”。

政府要出台财政税收政策、补助政策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衡水市打造成环保宜居、低碳循环和高新产业集聚的生态型城市。

二、通过产业化的不断升级来促进城镇化发展。以产业为依托,以产业的发展繁荣衡水市的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衡水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协调实现城乡均衡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开发农村地区产业,推动城乡经济和生活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收入水平,以此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让农村居民就近就地享有与城市居民等值的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吉双,衣保中.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方向研究.现代日本经济,2015,6.

[2]郭永丰.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3]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张晓然,女,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

宋 冀,女,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

第6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碳权交易;碳金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前言

如今,碳权交易作为一种减排制度,已经在很多国家实践。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建设碳交易平台,但是碳交易处在成长期,其依然是以自愿交易、CDM项目撮合为主,这对于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11年11月,国内开始进行碳排放交易试点,这项活动的启动和运行为探索碳排放交易的相关基础体系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碳金融概述

(一)低碳经济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形态,其指导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运用的手段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等,目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二)碳金融含义。碳金融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的,指的是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其中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以及碳指标交易等等。它发展的基础是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有两个公约,分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且这两个公约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向更环保的方向进行改造升级,二是能够降低发达国家实现减排义务的成本。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处在起步阶段的碳权交易。虽说我国碳金融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其交易的主要内容是CDM,但是其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有着巨大的潜力。在联合国注册的清洁发展计划,无论是在计划数量还是在年排量上,都排在了世界第一位。因此说,目前的CDM交易是促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初步建立的碳排放交易平台。如今,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多地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所,这些碳排放交易场就构成了碳排放交易平台。不仅如此,江西、广东、河北等地也在筹建碳交易平台。

(三)迅速发展的绿色信贷。2007年7月30日,国家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个部门联合提出了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绿色信贷,主要目的是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这种信贷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信贷已经全面地进入节能减排的主战场。现在,国内的许多银行已经开展了绿色信贷,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逐步兴起的低碳银行。接受了所谓的赤道原则,并且将其纳入自己业务原则的银行,这就是低碳银行。虽说目前来看,低碳银行处在起步的阶段,但是由兴业银行开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接受赤道原则,发展成为低碳银行。

三、碳权交易中碳金融所面临的问题

(一)碳金融意识不强。从目前来看,我国整体上对CDM项目、CCER项目以及碳金融产品的认识不足。有一部分已经开展绿色信贷等一系列碳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其认识还存在问题,它们认为绿色信贷的实施,不过只是为了帮助树立比较好的社会形象,在其实际的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小的。而且,低碳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具体实施细则不完善,绿色信贷规模比较小,市场化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禁言,交易市场的交易种类比较少,项目交易的流动性比较差,这些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潜在项目资源的企业看不到碳金融市场所蕴藏的商机,因为对市场的不熟悉,或者是因为交易的机会成本太大,使其缺乏参与碳金融交易的积极性。

(二)碳金融市场不完善。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潜力非常大,前景非常广,但是其实力与水平却相对落后。首先碳权交易市场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而且交易是以碳权交易、排污权交易以及废弃物交易为主的。其次碳金融产品的品种比较少,如今我国碳金融主要服务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以及工艺固废处理等等,因为缺乏区域与经济的优势,使其在交易的过程中缺乏碳金融产品创新,难以满足贪泉交易市场差异性的投资需求。最后碳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在碳金融市场规则设计、交易技术保障、交易平台网络支持上不够规范,对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排查等咨询服务的认知度不高,加上平台的信息不系统、时效性又比较差,这就大大影响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备。当前国内的碳金融服务体系整体不完备,而碳金融服务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各个金融机构,尤其是主要银行的碳金融方面的创新动力是不足的,与国际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比较少,而且其碳金融市场所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是比较少的,其中仅仅是碳信用的评价机构、碳权交易的审计机构、法律结构、保险机构等也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在支持减排项目、碳信用的碳基金等资金在国内是整体不足的。

(四)缺乏碳金融人才。对于碳金融业务来说,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与金融领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碳金融、碳交易所需要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不仅仅是要了解国际碳交易的游戏规则,而且需要熟悉国内甚至是各地具体碳权项目交易的规定,能够比较客观地评析客户需求等。从现在来看,综合性的金融机构以及与碳权交易相关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少的。

四、碳权交易推动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碳金融发展的法律与政策机制。在碳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完善推动法律与政策机制。首先就是要加强低碳法制建设,制定强有力的低碳业务方面的奖惩措施;其次是加强碳金融交易体系的培育,不仅要协调绿色信贷业务的相关内容、标准、程序,而且要加大投入,鼓励银行不断创新并有序开展竞争;再次是政府应该加大碳金融的扶持力度,合理布局产业规划,统筹发展碳金融制度,积极扶持绿色信贷;最后是要建立健全碳金融交易机制。

(二)加大碳金融创新力度。金融机构要加大碳金融创新力度,一是要拓宽绿色信贷,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低碳金融衍生产品;二是及时与国际规则接轨,积极倡导绿色金融以推动金融业不断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要不断提高碳金融交易的服务水平,在项目交易中能够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业务关系来降低交易风险,设立碳基金,集结社会实体资金参与减排项目投资。

(三)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政府或是金融机构应该培育专业服务机构,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为在未来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建立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不仅能够有效支持我国碳交易金融市场的实施运行,也能够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就业和经济发展,打造绿色经济。

(四)规范碳金融机构与人员组成。碳权交易和碳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机构与人员水平的提高。首先,政府应该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联合培养机制,针对与碳金融有关的业务开展有较强性的培训;其次是要对现在的从业人员不断加强其低碳经济、低碳金融等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而且能够从海内外引进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从而充实碳金融人才的储备。

结论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对碳的高度依赖,形成了高碳消费模式加剧了自然界灾难的发生,已经对人类生存环境形成威胁。改变高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和新的挑战。要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碳金融提供了低碳经济所需要的种种支持手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第7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现状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2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5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4结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第8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字:服务贸易;经济增长;联动发展

1 江西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012年江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9.9亿美元,增长141.35%,其中出口约9.5亿美元,增幅达445.92。2011年江西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1.6亿美元,比上年的9.1美元增长26.7%。其中,出口额4.4亿美元,比上年的3.6美元增长21.3%;进口额7.2美元,比上年的5.5美元增长30.3%。江西省服务贸易的主要行业涵盖旅游、运输、咨询、保险服务、建筑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伙伴主要来自美国、香港。从表1中可以看出,江西省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很快,但是总体以进口为主,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出口中旅游、建筑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属于正的增长速度,进口中旅游、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等属于正的增长速度,从进出口行业增长速度比较来看,江西省服务贸易正增长的行业属于产业内贸易,这与江西大力发展旅游业、鼓励劳务输出、服务外贸等政策密切相关。通过与全国服务贸易现状进行比较,发现江西省服务贸易占全国服务贸易比重相当低,不到1%。

2 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江西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了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研究,选取的主要变量有国民生产总值(Y)、服务出口(XF)、服务进口(FM)、消费(FX)、资本形成(I)、实际有效汇率水平(ER)。

其中,Y为服务贸易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拉动度,为服务贸易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NHE指服务净出,FX表示服务出口,ER表示实际有效汇率水平。

利用两端最小二乘法(2SLS)估算结果如下:

Y=7892.42-1213.11R+1.61NHE+210.06FX+7025.14ER (17.70)(-1.78)(1.89)(14.62)(3.91)

R2=0.994125 DW=2.012523

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验证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检验发现江西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都很低,这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决定的,也与货物贸易发展水平不高有一定联系。

3 江西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3.1 没有形成优势产业

据海关统计,2012年江西货物进出口334.09亿美元,全国货物进出口额38668亿美元,江西占全国比重不足1%,在全国居于落后位置,较之货物贸易而言,江西的服务贸易能力有待提高,因绿色旅游是江西的主打产业,其交通设施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旅游总量和质量并不高。此外,虽然江西是劳务输出大省,但是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规模不大,并不具有竞争力。并且,通信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贸易刚刚起步。

3.2 出口附加值低

江西服务贸易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旅游、劳务、运输行业三个行业占服务贸易出口总比重在85%左右。

3.3 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制约了服务贸易发展

江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末位,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西的服务贸易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服务业将进一步开放,如果江西服务业的总体水平不在短期内寻找一个突破口,那么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滞后的不利局面在短期内将难以扭转。

4 促进江西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推进传统服务贸易转型升级

加快培育和发展国际商务、度假等高附加值旅游服务,积极推动旅游服务跨境交付,鼓励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巩固和开拓境外劳务市场。鼓励采用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等国际通行方式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依托承包国际工程,大力开拓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等建筑服务市场。

4.2 加快发展服务外包

以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构筑特色鲜明、错位互补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格局。

4.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加强软件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创新)基地、软件名城建设,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龙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健全技术贸易促进体系,结合省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快发展科技服务和技术贸易,逐步提高专利技术许可占技术引进总额的比重,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振球,王振,张传杰,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13(04).

第9篇: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范文

中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现状及比较

本文选取国际NGO对银行环境和社会表现评价(国际NGO有一系列针对银行环境和社会表现的评价指标,如银行监察组织开发的监测银行业的指标,涵盖了农业、林业、渔业、石油天然气、电力、采矿、军工等生产部门,以及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有毒物排放、土著权利和人权、劳工权益、缴税、透明和诚信等议题)的3个主要指标——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信贷专责机构设置以及绿色信贷理念倡导,比较分析中外资商业在推行绿色信贷方面的现状及差距。根据各银行的产权性质、品牌声誉及推行绿色信贷的现状,本文拟选择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汇丰控股作为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全国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知名国际银行的代表,根据上述3个评价指标对其推行绿色信贷的现状予以比较,结果见表1和表2。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虽然绿色信贷理念得到中外银行业的普遍重视,但中外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的战略、政策和实践层面的差异依旧存在:一是信贷政策连贯性不够;二难以与国际准则接轨;三是不利于国内外分支机构政策导向的一致性。根据国家即期调控政策制定的年度操作指引往往不具连续性,而且可能部分与国际惯例不符,导致难以准确预测一些期限较长信贷项目的风险、丧失一些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机会。此外,在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步伐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依国内即期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绿色信贷政策不一定适合境外机构经营环境,进而影响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策略的执行。

从绿色信贷专责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步伐较慢。作为首批接受《赤道原则》的跨国银行,汇丰和花旗、渣打三家大型知名国际银行都在决策层次设立了相应的绿色信贷专责机构,例如汇丰集团董事会专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花旗集团设立了环保和社会风险政策审查委员会。相较之下,国内仅兴业银行成立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可持续金融室,并成立以行领导为首的赤道原则领导小组;招商银行成立了总行绿色信贷领导小组和绿色信贷工作小组,工行和交行由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绿色信贷相关工作,其他银行措施尚不明确。

从绿色信贷理念倡导的视角来看,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比较重视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和宣扬绿色信贷理念,但相对于国际银行,对外宣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例如汇丰中国通过开展富有新意的环保活动、资助多项研究和培训项目、积极组织和参与高层论坛,在社会各阶层宣传推广自身绿色信贷理念和政策,提高社会声誉和业界地位。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制度环境

近年来,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这既是金融机构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体现,同时也与这些国家支持节能环保的各项政策相互配套、落实到位,绿色金融创新的外部制度环境良好有着密切关系。相较于国际同行,中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制度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

中国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对绿色信贷利益相关方的约束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污染企业是地方支柱产业,在没有硬约束的情况下,这些高污染企业通常并不会花费高成本治污;在监管部门未对商业银行采取“严格”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向高污染企业放贷是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甚至是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外部政策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各利益相关方缺乏改善环境的动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不免陷于“孤军奋战”的逆境。

中国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对利益相关方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于“两高”企业来说,在没有足够激励的前提下,无论是进行污染治理还是产能转换,短期看都是高成本、低收益投资,甚至给企业带来生存压力,因此,“两高”企业往往缺乏保护环境的动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绿色信贷政策操作性不强、人才和技术支持不足、缺乏风险规避工具等困境,放贷给低碳环保企业和项目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在没有相关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当前推行绿色信贷的动机往往只停留在履行社会责任阶段,没有积极开发新产品新业务的动机。

环保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当前中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环保信息披露制度,在没有严厉的事后问责制度的前提下,污染企业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使用环境信息后的反馈机制,以及环保部门间没有真正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

绿色信贷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新技术的发展必然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低碳技术尚未成熟的技术环境中,商业银行投资低碳环保项目往往面临较高的技术风险,在缺乏政府担保或者市场风险规避工具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理性的选择只能是不投资或少投资。

未建立杜绝“非绿色”融资的机制。倘若“绿色银行”从“两高”企业和项目撤出资本,留下的市场空白迅速被民间资本和其他非绿色银行占领,“绿色信贷”的“过滤器”作用就依旧会落空。因此,建立有效机制以杜绝民间资本和非“绿色银行”向高污染企业融资,是绿色信贷推行的另一个前提条件。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设计的构想

当前中国绿色信贷发展迟缓,既有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绿色信贷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制度设计,应分别从上述两个层面展开针对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