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市场经济环境和在计划经济环境两种不同的经营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有所不同。本文将关注的视角放在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分析上,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计划管理的优缺点,帮助电力企业趋利避害,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电力经济;经济发展;计划管理;优缺点
一、电力经济学简介
首先,电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最主要的特殊性是从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同时完成,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时性。其次,电能跟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及同时性。GDP计算的时候,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卖出去,在仓库里面,也算到GDP里面去。在用电量中,生产出来的东西也许没卖出去,但是用电量用掉了。用电量也具有准确性及广泛性。几乎所有生产经营企业(不含汽车、飞机、轮船)都在用电。最后,用电量很容易获取。现在中国国家在电力用户侧有4亿支智能电表,还不包括电厂、电网中的电表,它们时时刻刻记录着每一个用户的用电状况。通过用电数据可以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生产线的运行情况,也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用电方式,通过这个来分析企业生产的状况。电力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电能生产函数。电力大数据产量具有时时性、准确性、广泛性、可获取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用电量与生产产出呈严格的正相关。用电量越多,产出越多;用电量越少,产出越少。生产投入有许许多多的要素,用电量也是投入之一。如果中国单独拿出来作为其他投入的代表,就以用电量作为投入,看它的产出,这就是电能生产函数的基本思路。电能生产函数定义就是在企业生产中用电量与最大产出的关系。我们做了很多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即我们发现:在企业生产中每新增一个单位的用电量,所能增加的总产出不变,即边际电能产出不变。由边际电能产出长期保持不变的特性,可以导出电能生产函数是一个线型函数:y=ae+b,其中a是边际电能产出,b是一个常数。对电石企业的测算,这个企业里面有三类生产线,不同类型生产线综合到一起,用电量与产量仍然保持很好的线性关系。不仅仅是产量,还可以看它的利润,看它的销售收入,看它的增加值,以及用工、劳动力等等。电力经济学里面有许多电能生产函数,有许许多多的特征,本文不详细探讨了。
二、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优点分析
中国电力经济发展计划管理成效是显著的,现在的人均用电量跟日本70年代中期的水平差不多。因为日本工业体系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技术水平也差不多,在工业化的后期,他的二产用电量在下降,三产和居民的用电在上升,这是一种走势。另外,日本真正经济泡沫破灭是在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了。中国现在也有这种情况,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了以后是不是跟日本一样呢?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破的,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后期,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跟日本当年还差着十多年。中国的时间被压缩了,日本是90年代破的,中国现在相当于是在70年代中期,这样压缩的时段,中国后面的潜力还很大。第二点,日本现在是在完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完成的工业化进程,而中国现在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改革的潜能还是很大的,中国改革的还能推动中国的经济往前发展。中国现在房地产泡沫破了,是不是跟日本一样一蹶不振,我觉得不会。如果现在房地产泡沫破掉的话,一定会有一段阵痛期,但是中国后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改革的空间还很大,发展空间也很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潜能很大,反过来,拿经济增长的潜能倒逼,必须进行改革。
三、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缺点分析
现阶段,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各个供电市场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供电市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属于国有经济的组成部门,所以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各个部门的管理及运营体制不完善,机构工作性质不明确,各个部门的协调组织性差,对人才战略理念不够了解,缺少完整的聘任制度,缺少市场竞争意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服务素质不高、轻视营销战略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都极大的影响到供电市场的发展及带来的经济利益。
四、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向市场管理过度策略研究
市场内部的制度如果过于繁琐,就会影响市场长远的发展,并不利于市场的稳定运行。正因为电力市场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国有市场的一部分,所以内部机构较为复杂,管理和运行体制也多多少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市场的内部结构进行整理改革,优化其管理体制,严格控制工作流程,对各个部门建立专职管理,确保工作能够快速并正确的进行。二是要成立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不差别对待,分工明确,任务具体,目标清晰,以此提高市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并通过建立这样的运行模式,来保证市场内外的同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收获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发改委:争取两年内建立电力现货市场[J].变频器世界.2016(08).
[2]邹浩.电力体制深改背景下火电企业面临的形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5).
[3]张汉诗.文山电力被“借壳”后的财务风险与展望[J].管理观察.2016(23).
[4]万常洪.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
[5]黄智豪.电力改革对电力规划造成的影响[J].科学家.2016(06).
关键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时机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为特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以文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为主体,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式,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营利性经济部门。从文化产业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经济与文化的普遍的和全面的互渗。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逐渐显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和一股新力量,大有取代第二产业的趋势。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又是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其他产业增加了大量的产品附加值。
青岛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26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然而,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大规模城市化和高速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渐渐地超出了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承受能力,能源紧缺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短缺将成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青岛经济开发区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一、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和正在编纂的“十二五”规划中都对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做了研究报告,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同时,青岛开发区提出“文化立区”的战略。面对加入WTO的战略格局,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目前,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在与世界接轨,在这个转型期,也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开发区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必将为开发区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确立“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
青岛经济开发区确立了“文化立区”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发区区委、区政府明确了把青岛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高文化品位城区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的确立为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指导。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必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就包括在税收、管理、审批等相关方面的相应优惠措施。
(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青岛经济开发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齐长城、马濠运河、徐福石屋等,还有大学生艺术节、春节文艺晚会、元宵灯会、民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另外,青岛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处处充满着活力和生气,不同文化的融合培育出了独特的开发区精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岛经济开发区也开始着眼于未来——争取建设国际化城市。经过开发区人民多年的努力,开发区的工业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开发区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根据恩格尔系数推断,开发区人民的消费倾向会逐渐青睐于文化消费品,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
二、青岛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青岛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已经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迹象,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改善。
(一)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青岛经济开发区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文化企业没有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责任。长期以来,青岛经济开发区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茫然,无法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积极作用。行业指导和管理比较混乱,这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相适应,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搞活区域间的文化流通、实现国际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渐接轨所需要的资金扩张能力和运行机制之间严重格格不入,弱化了对文化的创新能力。
(二)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南部地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了开发区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大半江山。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南部地区,没有实现南北协调发展,使开发区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三)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资本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的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亦然。然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我们把文化仅仅视为宣传教育工具,使得政府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限制过严,这种情况至今仍未完全改变。目前,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缺少企业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而且,开发区文化企业资本市场开放晚,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开发区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经济开发区虽然现有32万多常住人口,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数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区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 543人的平均值。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开发区文化产业还没有跳出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的圈子,高素质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人才。这成为了制约开发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对策和建议
面对青岛经济开发区发展文化产业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抓紧时间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改善。
(一)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是要增植大型文化服务企业政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没有大型文化企业是不行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旧理念,多维度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制定文化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政策,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二是制定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般来说,文化事业部分是靠政府来投入,文化产业部分应向市场要效益。但目前青岛开发区文化产业组织还较弱小,需要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可对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实施财政优惠政策、税金减免政策、税利返还政策、差别税率政策,同时设立文化发展基金。三是市场管理政策。规范文化服务市场的政策,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建议由开发区有关部门牵头,在开发区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门服务。
(二)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在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中,要基本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非国有文化企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支持和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有计划的适量的外资进入的格局。首先是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确立国有经济投资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发挥开发区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实施全方位开放政策,借助于民营的力量制定和实施以“国退民进”的文化产业民营发展策略。最后开发区还要积极利用外资发展文化产业,针对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比较紧缺的现实,引进外资成为了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开发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要扩大教育和科技成果的输出,发展对外商业演出,增加图书和影视音像制品出口等。
(三)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开发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突破口。根据开发区特有的经济、资源基础,应当以文化旅游产业、影视文化产业、节庆文化产业为重点行业。通过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体育竞技、动漫、大众传媒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青岛开发区着力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也是青岛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发展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齐长城、马濠运河等景点。在此基础上,开发区要不断提升它们的竞争力,加紧推进配套项目的开发,成为以滨海旅游为主的休闲文化产业。金凤凰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凤凰岛也为青岛开发区把凤凰岛打造成影视基地添加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开发区南部为中心的海滨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四)进一步引进和培养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人才队伍,开发区急需吸引和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人才,改变人才结构,建立人才高地。尤其要重点吸引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营人才,构建开发区文化产业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青岛经济开发区在原有的资源优势条件下,再加上雄厚的人才力量,相信开发区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会一片光明。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生态的城市,处处都迸发出活力与希望。开发区人民应发扬自己勤劳、勇于创新的精神,抓住这个大好的发展时机,大力推动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把美丽的开发区打造成国际化新城区,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自己的城市品牌,以展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 柯可.文化产业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一、医药产业化是时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的人性化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要把病人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人,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考虑病人的健康行为,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为病人提供最适宜的就医氛围。“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是对“以疾病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等传统理念的发展和创新。以“关怀式语言”接待病人,以“人性化服务”渗透于医疗,这种新的服务理念的引入,对医院服务模式的改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病人增加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从而使医疗服务得以顺利进行。医院作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场所,理应是最有人情、最尊重人的地方。随着国际市场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为医药产业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医药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现在国内各高校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在对外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计划经济的现象,表现为缺乏深入研究医药经济的客观规律,不积极了解国际医药发展态势,不能依据自己的特色进行,也不了解国内发展现状和规模。
随着医保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患者就医途径增加,而病人流向则取决于医院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医疗费用和就医环境,人性化的就医流程在于简单、方便、快捷。因此,挂号处、抽血处提前上班,减少病人候诊时间;全日制门诊制度开始实施,365天所有门诊、所有检查天天开放,中午不停诊。病区护理人员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以免夜班护士过早执行常规护理而影响病员休息。病房床单、被褥一改过去单一的白色,变成了粉红、淡绿、浅蓝,病房的墙壁上挂上了油画,柜子上配置了电视机,有了空调、微波炉、淋浴设施,使病人住进医院有一种家的感觉。鲜花、盆景点缀着医院每一个角落,花坛、草坪美化了就医环境,展示着医院的精神风貌。
优化服务程序,通过在关键时刻和瞬间服务的管理,给病人留下亲切和深刻印象。因此,医院转变思想,及时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推行“全日制门诊制度”,门急诊充实高技术力量吸引病人,成立门诊服务中心,专门配置轮椅、担架、茶水桶及一次性水杯等;推行门诊导诊服务,由佩带“为您服务”胸牌的护士向所有需要帮助的病人伸出援助之手,并主动为年老体弱、残疾病员提供“四有”服务,即看病有人引,检查有人陪,配药有人拿,住院有人送。为缩短病人挂号、划价、收费的等候时间,采取了分楼层挂号、划价和收费。门诊及病区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每日为病人提供用费清单,既为病人优化了服务的流程,又增加了病人对医疗服务消费的信任度。急救中心自成单元,各科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保证抢救时间;手术室全天候开放,缩短了术前住院日;医院床位实行统一调配,解决了有些专科病人住院难的问题;成立了体检中心,各体检项目均在体检中心内完成并免费供应早餐,以便体检者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各项检查。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医药要发展必须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走产业化道路。
三、医药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1.落实管理项目,突出人性化服务内容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性化全程医疗服务”打破了旧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换上温馨的笑容主动走近病人,让患者便于随时联系、咨询,出院后还能得到医生在用药、饮食、康复等方面进一步指导。人性化服务不只是理念的更新,更需要落实在服务内容上。“人性化全程医疗服务”是医院对每一位住院病人开展的一项人性化服务项目。所谓“人性化全程医疗服务”,是指凡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出院时,由所在科室向患者发放一张印有科主任和护士长姓名、科室电话号码、医疗服务项目等内容的《健康联系卡》,重病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电话回访,一般患者48小时内回访,对有需要的患者可随时上门回访。 通过医生上门回访,使医患之间的关系由陌生到熟悉,由不信任到信任,减少了医患矛盾发生的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回头客”。如,新的妇产科学认为,分娩是自然生理过程,一般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医疗干预,要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并让产妇分娩不再忍受疼痛。因此,产科推出了更尊重和满足产妇实际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导乐”服务。“导乐”服务不仅让众多产妇克服了分娩的恐惧感,分娩过程也比想像的轻松和顺利得多。
2.加强过程管理,拓展人性化服务领域
2008年起,国土资源部发起了“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汪民副部长提出“要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创新机制体制”的目标任务,要求地勘队伍改革要与地质找矿和矿业权管理协调配合,从而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地勘单位改革的历程始于1999年,[1999]37号文明确,“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2003]76号更明确指出,“对地质勘查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其精神实质是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全面激活和强壮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
随着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之时,就明确了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的方向,但应采取何种形式、方式去实现这个目标,却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研究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地勘单位的改革仍然充满矛盾和困惑。企业化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但目前地勘经济发展还很脆弱,地勘单位的发展现状、自身的素质和所处环境分析,尚不具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条件,需要有一个转化积累的过程。
一、地勘经济运行现状和凸显的问题
(一)地勘队伍的事业性质与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改革体制出现矛盾。地勘单位属地化后,仍延续事业化管理,但要求其向企业化过渡,探索地勘经济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个特定的阶段,事业体制下的企业化经营政策对地勘单位的稳定,国家公益性地勘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的稳定和依托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事业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却制约了地勘经济的发展,体制上按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上在事业的框架下引入企业管理的成分,形成很独特的“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化的路子”的管理模式。从微观上看,充满活力,但宏观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标准,随着以资金、资本等形式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地勘经济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由于事业的体制不能满足市场化的要求,从而使得地勘单位在实际操作上,不能运用相应的市场工具与社会项目合作,由此矛盾日益凸现。
(二)地勘市场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产业经济发展之路还处在探索之中,地勘单位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长期以来,地勘经济运作方式都是执行国家财政预算或计划任务,地勘单位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责,承担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保障任务,地质成果有偿转让一直未能实现;地勘经济仍依附于其它相关行业才能得到发展,地勘经济完全市场化发展还难以实现。地勘单位主要是承揽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地勘项目,从而参与到地勘工作中来,与政府或者企业进行合作的关系,也完全是委托与被委托关系,不存在任何经济形式的成果分配,对地勘成果没有分配和共享关系。而这种体制要求政府投入的地质勘查费不能形成利润,国家的投资不能在地勘单位形成积累,这种运作方式本身就不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直接导致地勘单位现有资产总量很少,质量不高,人均净资产占有量更小,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
(三)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缺乏产业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队伍臃肿,在企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就业问题极为突出,但在我国,地质工作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运作,矿业权市场不发达,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只是按市场化运作,矿业企业的国有化程度很高,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很小,体制目前尚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致使地勘单位企业化、地勘经济市场化发展缺乏产业支撑。
(四)结构性矛盾突出。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是队伍庞大、人员多,专业技术单一,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市场竞争中高文化素质的潜能无以发挥;二是技术装备落后单一,设备以地质找矿为主,难以进入市场;三是包袱沉重,欠账过多,后劲不足;四是地勘单位自成体系,经营规模小,加之没有主导产品和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差;五是国务院给予地勘单位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政策有的正在落实,有的还未落实。
(五)现阶段的经济管理制度和政策,限定了地勘经济的发展空间。地勘单位的事业体制决定了地勘单位虽拥有独立的可支配财产,国有事业性质限定其不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普遍缺乏经济实力,又不具备市场融资的主体资格,也不符合风险基金对投资主体的要求,融资无门。因此,其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极低,不能通过经营积累得到发展,从而也就失去了在市场上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六)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地质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后,编入地方事业编制,财政投入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勘查项目均取得了大量地质成果,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源供给,使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能够比较顺利的实施,地勘经济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实践说明,地勘单位现有建制和结构保证了公益性工作有所依托。
二、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003]76号文指出,“各地质勘查单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坚定改革方向,主动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使地质勘查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体制改革依赖于体制创新,发展地勘经济,必须改变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企业化实现之路。必须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管理制度改革为基础,建立多元化的地勘投资渠道和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创新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人才观念和分配观念。
(二)主动适应市场,按市场化的要求规范管理行为
1.理顺关系,调整结构,整合资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了解市场,适应市场,积极参与市场,主动服务市场需求,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2.建立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并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持性、灵活性、协作性、实用性开放性原则,结合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支持性;进一步完善多种形式分配制度,分配与质量、成果、效益挂钩,激发群体创造激情。
3.增强对市场信息和宏观政策反应的敏锐性。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为地勘经济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途径和空间。
4.发挥行业优势,变技术优势为经济优势。积极践行两个“更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有效提升自身地位。
(三)着力构建适应地勘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
行业的兴衰取决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为适应地勘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勘单位必须努力实现自身机制的市场化运作。
1.建立并完善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地勘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职业经理人管理队伍,使经营专家团队成为地勘经济管理的核心力量。
2.投资政策向人才资本倾斜,使地勘单位逐渐成为学习型组织。
3.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真正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依赖主要负责人的个人素质向经营专家团队的集体决策转变。
4.管理工作的重心由对事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5.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预警机制,提高应变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6.知识管理成为地勘单位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
(三)培育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进化为企业整体内涵的全面较量,发展战略、人本、文化成为市场竞争最为重要的内容,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着发展方向。一方面地勘行业应围绕地质勘查领域去拓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先行的一面旗帜,这是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服务领域例如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农业地质调查、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调查防治、城市地质、旅游地质资源调查评价等要牢牢占领战略制高点,高起点运行。同时,侧重人才资源、组织结构的调整,财务管理、市场经营体系的建立,积极推进信息化、企业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信贷变化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出现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这为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这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联动和蔓延。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金融事件、金融危机频频爆出,这些危机的暴发不仅对全球金融业而且对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全球敲响了金融风险管理的警钟。就国内的环境而言:
一是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的增长。多年来GDP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人均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处于世界前列,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信贷的支持,反过来经济的良好增长又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经营条件。
二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机构体系。据银监会年报统计资料,我国目前共有法人金融机构近2万家,营业网点18万多个,从业人员270多万人,金融机构种类齐全银行林立。金融机构体系的健全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风险。
三是我国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面临金融脱媒的竞争压力。一方面资金短缺的借款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降低。另一方面资金宽余的居民个人投资渠道多元化,使储蓄存款大量分流,金融脱媒的出现加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压力。
四是我国银行业不断地加大对外开放。一方面打开国门迎接客人,另一方面国内银行走出国门。 据银监会统计至2006年底,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外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7家分行、31家附属机构和12家代表处。至2008年6月末,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41家代表处。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27家外商独资银行,另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116家分行。金融机构的增加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加大了金融业的监管难度,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蔓延。
五是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一套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物权法、反洗钱法等金融法律为核心,以金融行政法规、金融规章和金融规范性文件相配套,多层次、全方位的日臻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在保障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新经营环境下银行信贷的重大变化及取得的成果
(一)对贷款规模管理的信贷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我国信贷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的主线为:从1953年―1978年期间实行“统存统贷”“差额包干”的管理体制,到1994年实行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再到1998年1月1日起取消贷款限额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变化的主线是对银行信贷总量的控制由直接控制为主逐渐的转变为以间接控制为主。具体表现为:
一是计划指导;二是间接调控,人民银行近年反复多次综合采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间接调控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三是实行比例管理,用存贷款比率不得超过75%,自有资本充足率≥8%,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比率不应高于10%,集团客户最高授信度比率不超过资本净额的15%等比率指标来限制贷款规模。
(二)贷款五级分类法全面替代四级分类法,对贷款质量的考核更加科学
1998年以前我国实行贷款四级分类法,1998年-2004年四级五级分类法同时使用。至2004年1月1日起银监会要求除城乡信用社外各商业银行完全采用贷款五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的采用使银行对贷款风险的识别更科学、更超前,便于银行对贷款的风险管理;另外银行可根据五级分类的结果提取不同比率的贷款专项准备金,使银行提留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充足,贷款拨备覆盖率明显大幅提高。
(三)对贷款利率实行了市场化改革,银行自主贷款定价权增加
1987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官定利率,即以人民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为准,商业银行基本上无利率的决定权。但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贷款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至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仍实行上下限管理,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3倍,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至此,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
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权,商业银行可根据基准利率的高低、筹资的资金成本、风险程度、期限长短、信用等级、信贷资金供求状况、银行业竞争程度等来确定客户的贷款利率水平,能自主采用多种灵活的贷款的定价方式,同时使贷款利率能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当然贷款利率市场化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四)商业银行逐渐的建立和完善有多种信贷管理制度和方法
在贷款管理责任制方面,更加专业化、责任明确化、岗位相互制衡化。建立有多种贷款责任制,如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有:审贷分离制;分级审批制;授权、授信管理制;统一授信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使贷款审批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保障;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强化责任约束;各岗位在贷款风险管理上可相互制衡。
为防范信用风险,维护金融业的稳定,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地规范和建立有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逐渐地建立起了借款人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风险预警、信用风险管理及信用风险规避等多项制度。 这些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建立大大地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五)在贷款业务经营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贷款期限结构呈现中长期贷款占比增加,短期贷款占比减少的趋势,近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由2003年9月末占比34%,2004年初的占比40.16%提高到2007年8月的48.30%,而短期贷款占比相对下降。
二是在贷款种类结构中,消费信贷占贷款总额的比率明显增加,自1997到2007年9月,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从172亿元增至30915.9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也由0.3%上升到11%左右,目前占比仍在10%以上。
三是在贷款投向、投量结构方面,商业银行现越来越注重贯彻政府的宏观意图,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相衔接,突出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居民消费、节能环保企业、助学贷款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近年特别是对农业及中小企业的贷款投量明显增多。
四是贷款的发放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贷款方式以信用贷款、银行单独贷款为主,现逐渐以担保贷款为主且还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变化:①银团贷款逐渐成为大数额贷款的发放形式。②票据贴现融资成为中小企业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票据贴现融资占贷款融资的比率逐年提高。③中小企业贷款还出现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它不仅能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能保证信贷资金的流动与安全。
(六)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比例大幅双下降
近年来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逐年双下降。
从上表可看出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01年的1.7万多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4208.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从22%以上下降到2.81%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04年的1425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700多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从4.94下降为1.51%,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比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和商业银行在1999年时对不良贷款大量的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有关,同时也和商业银行自身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外部进行严密监管等分不开。
(七)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抵补能力明显增强
主要表现为:一是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自《巴塞尔协议》颁布以来,我国采用了发行特种国债、不良贷款剥离、外汇储备注资、发行次级债券、股改等多种方式多次补充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特别是补充四大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使自有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数量不断增加,资本结构也更加合理。至2008年6月我国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充足率达标家数已由2003年末的8家升至175家,达标银行的资产占比由2003年末的 0.6%升至84.2%。至2008年9月末,中国工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行、交通银行自有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3.9%、12.1%、13.8%。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0.5%,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3%。自有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极大的增强了商业银行自身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
二是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据银监会2009年3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市的四家国有银行2008年三季度,拨备覆盖率在110%-120%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2008年末达到了169%,城市商业银行也达到114%。拨备率的大幅提高也为商业银行自身抵御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条件。
三、新经营环境下银行信贷的发展策略
1.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入
近年来我国对产业结构进行大量的升及换代的调整,银行信贷应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实行“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信贷政策。由此关键的是应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的研究,密切关注产业政策走势,及时调整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应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进一步增加消费信贷的发放,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限制对高排放、高污染及产能过剩的行业发放贷款。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客户数据资料的采集建设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整个监管框架来看,对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衡量和管理,要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上,数据是内部评级体系的生命线。就内部评级初级法而言,要收集和保存客户至少5年的经营管理、财务数据和违约纪录,而对于高级法,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要求。由此要注重采集反映客户自身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与客户内部评级相关的宏观信息等。
3.持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它涉及较多领域。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水平等。它需要银行、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净化金融生态环节中要加强全民的诚信教育,同时应制定严格的惩罚性制度,对不守信用的企业及个人进行必要的惩戒。另也要加快信用信息采集数据共享的建设,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使失信人无处可逃,处处受约束。让失信的人记住:也许你失信后你付出的成本比你获得的收益大无数倍。
4.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内控、监管机制
银行信贷风险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银行自身内控制度的不完善。近年商业银行大案要案屡禁不止,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违规风险频频出现,说明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还存在一些漏洞。商业银行应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决策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控制、业务流程、会计制度、授权授信审批、合规合法性等方面来加强内部控制。同时也应不断的加大和完善人民银行、银监会、银行业协会等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
5.不断创新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步金融创新的历史,其金融创新表现在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等方面。就我国目前的金融业务创新而言,负债业务创新多而资产业务创新少,引进型的创新多而自主型的创新少。就信贷业务可进一步深化票据贴现业务、并购贷款、贷款证券化、银团贷款、消费信贷、保理贷款业务和理财相关的金融业务及服务的创新等。另也需对贷款的风险管理方法、贷款定价、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等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创新。建议给商业银行自身更多的自主创新权,让商业银行为客户量身定做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江其务 周好文.银行信贷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李成 天荣.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的实证.金融理论与实际[J].2008(8)
[3] 中国人民银行网.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2年―2009年各期
[4] 崔文芳.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新途径―供应链金融[J].中国市场[J].2008(6)
[5] 中国银监会网站:cbrc.省略 2009年3月
关键词:社会经济;民商法;发展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经济时代,与此同时就更加凸显出民商法的社会地位。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国家立足于现实对民商法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工作,一些诸如《物权法》、《合同法》等民商法开始逐渐颁布、出台并得以实施,为我国法制的健全贡献了必要的力量。但是,因为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经济也是在不断前进的,所以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对民商法的现状加以调整,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尤为重要的。
一、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研究
(一)民商法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商法价值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商法所表现出来的基础价值就是安全与效益。从传统的民商法角度来分析,安全问题一直从属于一种派生地位,举例来说:传统的交易中,其交易安全的定义是信息、交付方式和信用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在当前的交易中,从整个交易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第三方获取到的交易信息对交易是否能够安全进行所构成的威胁也并不明显。而且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基本上不会出现交易安全等问题[1]。而在信息时代不断的向前递进的现在,信息的发展为民商法的主体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时代,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信息交流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行事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要求通过互联网和任何地域的任何人进行信息交易,从事任何民商活动。所以,此背景下的市场早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其具有开放性,这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意从中获取想要的任何信息,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任何信息给任何人。
(二)民商法价值体系的重构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期,民商法的价值体系涉及到更加广泛的内容,其要包含平等、自由、公平、安全等多方面的利益。但是从整体来看,自由依然在价值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其他价值体现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分析平等原则,平等在新时期的要求也和传统民商法中的含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不仅具备目标性价值,同时也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公平一直是民商法中最为本质性的价值追求。而安全,虽然说在新时期其依然是一项基础,也是一项工具性价值,但是信息时代具有其自身的实际特点,所以安全也成为了新时期民商法所要不断发展和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效益在民商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定位,其主要是民商法的基础价值之一。仔细分析,安全和效益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因此在新时期民商法的确立过程中,如何定位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平衡,是成为其立法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
在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其主要指的是在信息发展的时代,对于交易过程中的不同方的民事个体,民商法参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相关条件。其中涉及到一些技术性因素,而交易过程中交易平台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杜绝出现偏袒任何一方的情况出现。这种特点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导致的,其属于一种技术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安全性原则
信息时代的安全定义相对于从前,其具有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的含义,因此安全原则也具有更新的内涵。其主要指所有的民事和商业活动应该将安全列在首位,将其作为一项基础前提,因此其所对应的立法也应该对具体的安全要求有所反应和体现。举例来说,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保障来说,其对于电子商务法而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目标,而且也是电子商务法制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根本依据。在当前时代,信息发展的重要表现便是快捷化和方便性,这种高效快捷需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当今时代,网络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这也导致一定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2]。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变化:因为网络欠缺必要的物理环境,这也使得相关的存储额和相关信息容易出现泄漏或丢失的可能性;因为认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因为黑客的袭击和非法拦截等情况产生,其会对相关的存储和传播信息作出修改,进而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严重。这样也使得相关的商业信息危险性增加。所以,针对于这种情况,其立法也需要通过临界于网络物理安全设置的数字认证和签名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商法的变化通过安全原则也能够体现出其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作出的改变。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效益性原则
长期以来,立法中一直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公平、公正、效益”的问题。长期以来法律都是公正和公平的代名词,而且法律也是为了维持公正而产生的。但是法律同时也是位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建筑层。所以在进行立法之时,需要理解这两个层面的基本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法律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予以定义。在法律制定的不同时期,其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原则也是存在差异的,仔细分析,其主要是因为法律需要对不同时期的统治阶层的利益诉求进行表达。比如说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民商法效益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民商事的相关立法和相关活动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并且不断促进效益目标的建设,其主要表现出了当前时代的自由化,同时也凸显出民商法在当前时代的集体效益和集体价值。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拓宽传统民商事权利体系的范围
成熟且完全的民商事法律体系需要对现如今的民商事主要活动的内容和法律事实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体现。从这方面来分析,这是一种存在着局限性和狭隘性的成熟与完善,其主要体现了一种阶段性。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之下,传统的民商事在权力体系的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首先是信息库取得了专用特权,也就是说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重要特点便是其为所有的民商事活动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加以空间,而且信息的提供也为民商事活动的成功提供了必然的助力效果[3]。基于此,在民商事立法的时候,需要对于这种不具备独创性的但是却对信息库的开发和投资做出过共享的个人或集体予以必要的民商事权利,以此来保护其劳动成果,同时也提升了其积极性。第二个是域名的专用特权。虽然目前民商法对于域名的转筒全并没有准确而完整的定义,但是应该对此做出相关的保障。所谓的域名就是人们通过此而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的一个虚拟的地址。因此,通过域名能够对计算机所访问过的网络信息得以了解,而且也方便了计算机对于自己的相关信息资源的访问。域名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商业价值的使用功能的结合体,当双方在交易中发挥了关键域名的使用特权之时,那么其也能够得到该项域名的专用特权。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调整对象具有拓展作用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典型的发展表现就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主要是一种依附于网络的交易,但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也能够使得互联网的信息来源的渠道更加的丰富和开放。而且开放的特性为信息的交流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易空间。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完善,而且互联网几乎已经普及并且覆盖了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之内[4]。所以在信息的传递方面,这体现出了更加完全的改善和变革,而且信息自身的固有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其主要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且具有更加明确的现实意义的主体。信息不仅具有明确的财产性利益,同时也具有高效的经济效益,同时信息也能够体现出人格方面的隐私利益。在网络中,信息不仅代表民商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求民商事对不同的主体之间的信息予以重视,故而这需要在立法当中加以体现。并且更好的将民商事不同主体之间所确立起来的信息联系体现出来。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民商法实现全球化统一
民商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主要是所有的民商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的总称,因此对其立法需要将民商事活动之间的相关联系当做主要对象。如果国家经济和单个经济市场独立存在时,那么与市场相对应的法律体系也是相应独立存在的。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网络的发展将全世界练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全球不同的国家的所有民事活动也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活动的统一,也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趋势和逐步融合的特征方面来说,全民网络民事活动也同时具备了更加广泛的特征和相容性,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普遍性。在这个前提下,在全球范围之内的法律理念和价值观念下,其相关的执行标准也在逐步统一,这样民商法的发展也将区域统一。
四、结语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就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的探究,同时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民商事法律的自身完善必然会不断跟进,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李杨杨 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陆航.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5,21(15):412-413.
[2]惠强.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7(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度也进一步加强。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济贸易间的冲突和摩擦也日益增多,各个地区和国家都力争在国际经济法下,保护自身的利益。而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法来维护自身权益,就需要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趋势有足够的了解。本文将就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法的实体规范,已经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经济法的关系调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不仅国际经济法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法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也开始变得更加密切,部门间的依赖程度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在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影响下,各种经济交易本文由收集整理、经济活动也开始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事实上,在这种影响下,国际经济法的各部门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金融服务已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与投资的相互影响已为国际社会所认识;贸易与非贸易问题的联系,如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与环境等,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在此背景下,如果要调整某一经济活动的措施,就极有可能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而wto 就需要注意到这种相互联系的改变,适当地对金融、投资、知识产权等重要经济领域的经济规则进行相应调整。
(一)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调整措施
从目前看,贸易与投资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外国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主要途径,是组织国际生产的重要方式,其已经对世界贸易的规模、方向和构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国际经济领域,投资措施对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应的,贸易措施将会对外国直接投资流动的规模、方向等构成重要的影响。从宏观上看,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主要有四大类: 市场准入限制、市场准入发展优惠、出口鼓励措施、出口限制措施。
所有这些贸易措施,都会直接的对贸易流动产生第一层影响,同时,它们对随后的外国直接投资,也会产生第二层次的影响。而从实际上看,通过改变与特定国家或地区相关的贸易环境,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形成具有某种引力的投资环境,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将对潜在投资者的决策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与没有政府干预而由市场力量引导的情况相比,这些“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能够完全改变外国直接投资的分布形式。与此同时,外国投资的变化对未来有关的贸易流向又具有重要的第三层次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对与投资有关的某些贸易措施,国际社会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需要对经济法则进行重新规范与协调。
(二)金融服务、服务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变革
对于现代经济而言,金融服务是核心,也是各国管制最严的行业之一。事实上,wto 早已将金融服务列入服务贸易的范畴,对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要在东道国提供服务,就需要在该国设立机构或营业场所,此时,也就牵涉到了投资问题,尤其是市场准入和国际待遇的问题。所以,投资法在目前情况下将会对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产生直接影响。由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会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保金融稳定,首先就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因为金融的审慎监管,才能确保金融自由化的稳健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实现金融服务的自由化,就需要正确处理其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事实上,服务贸易、投资、金融问题是密不可分的,调整服务贸易、投资、金融的政策和措施,同样也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
(三)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变革
随着绿色低碳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国际经济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密不可分,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毋庸置疑,在wto下一轮谈判中,其将作为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尽管强化贸易自由化,能够有效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但随之也就出现了生态系统和资源的过度开发,给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但是,从世界经济的角度上看,如果过分强调环境保护又会限制或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其实,从当前国际贸易的形势上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贸易壁垒。
因此,在wto 体制内,国际经济法如何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就成了核心话题了。其实,贸易与环境问题一方面牵涉到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贸易法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另一方面也牵涉到多边环境协定和各国环境法的有关规则,那么,在国际经济法则中,就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此外,关于贸易与其他非贸易措施的联系还可能包括贸易与竞争问题、贸易与人权问题、贸易与劳工问题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国际经济法要研究和调整的新领域。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执行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经济法正义价值与效率价值的提升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跨国主体将在全球寻求利润最大化,这必然会促使国际经济法为了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对国际经济法的正义价值和效率价值进行平衡。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国际经济法是保证国际经济竞争合理有序进行的关键。
首先,国际经济法能够争取国家之间关系、力量对比的公平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而国家之间既有大量的共同利益也有明显的利益界限。这就需要国际经济法做出有效的平衡,协调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例如,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应当公平对待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希望和机会,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和发展。而国家间公平的方式,是能够通过国际经济法来实现的,比如在决定国际经济问题的时候,让发展中国家具有发言权和表决的机会;在贸易方略和政策上,提供咨询和辅助,并在资金技术上对其进行扶持;同等条件下,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最大化等。
其次,国内、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需要通过国际经法得以更充分的保障。需要强调在这一公平基础上,力争国际经济交往者之间的公平。为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国际经济法来实现,比如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实行;合理的市场准入措施的采取;进一步增强法律的透明度。
最后,由于国际经济交往超过了一国的疆域,国家管制的盲区就会相应地出现。国际经济法为推动全球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逐步涵盖切实的但并不偏袒的环境标准,兼顾国内国外的环境控制,鼓励有利于生态的跨国流动并同时降低税收等。
(二)国际经济法的正义价值优先于效率价值
由于全球自由市场秩序体系已经成熟,使得国际经济立法面临着公平价值缺失的危险,因此,在平衡效率价值的基础上,国际经济法必须要向正义价值倾斜。
首先,正义价值具备作为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要求,其体现了国际社会普遍利益。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让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经济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权国家还是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因此,现代各国的国内法、国际法需要支持和推动着国际经济法正义价值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正义价值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全球化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时期所面临的环境迥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初期为积累财富,从殖民地攫取原材料、剥削劳动力,事实上现在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曾被殖民。虽然这种形式的殖民主义已经不见踪影,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和政治互相依存,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立法的背景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却陷入了日益边缘化、贫困化的困境。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制度以及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然而,对于原有对己有利的国际经济法体系,发达国家更愿意的是保持与扩大在其中的既得利益,而不是心甘情愿拱手相让。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欲图完整与充分实现,就必须在国际经济立法中追求正义价值的实现,不再满足于形式上的平等,而寻求实质上的公平。
再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审视国际经济法的正义价值。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发达国家需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差异,应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机会和优惠待遇,共同营造和谐的国际经济关系。
全县上下要以贯彻落实《规划》和加快建设向莆铁路、高速公路为契机,开阔视野,致力发展,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构建驰名全国的山水温泉生态旅游县。围绕这一总体定位,确定的发展目标是:
经济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较好进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到2015年,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等发达县(市)中游水平,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实现比年翻番;旅游、创意、文化、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比重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协调。
社会祥和文明。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基本构建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合计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城乡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73%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以上;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到2020年,力争综合经济实力接近经济较发达县(市),基本建成以旅游、水电、纺织、创意、文化、健康、体验、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明确发展任务,强化保障措施
(一)优化空间布局。立足资源优化配置,以向莆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省道线改造为依托,大力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发展,构筑“一圈、一线、一带”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圈,即县域中心圈。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主城区、南城区为核心,包括太原和清凉组团,重点发展旅游、酒店、商贸、文化、金融、信息、物流等都市低碳绿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品位,建成全县经济、政治、文化、旅游集散中心。
一线,即大樟溪沿线。以大樟溪干流能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带开发为依托,重点发展水电、山水温泉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等。
一带,即中高山地区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展建筑业、高优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交通、能源、信息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1、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继续推动向铁路、高速公路、兴化湾至三明尤溪(段)高速公路建设,谋划与清、等周边县市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新建省道线林洞村(清界)至渔溪段、清凉柴头桥至下林段公路,谋划建设清凉太平口至刘岐大桥环城公路;全面完成省道线公路改造,推进县、乡公路提级改造、县际断头路和自然村公路建设;加快汽车南站、南城区物流园区、梧桐和长庆物流节点建设;加强拆渡建桥和危桥改造;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2、构建绿色能源保障体系。以清洁、低碳为导向,统筹推进地热资源和大樟溪水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大樟溪梯级电站开发和供水规划,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督促在建的界竹口电站尽快建成投产,谋划推进龙湘、新店、岩前、莒口电站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二五”中期前动工建设。加大落后产能电站实施技改力度,提升电站自动化水平。加强城乡输变电线路建设,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大力推进城区电网缆化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天然气供应系统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工程。
3、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应用水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城市网络;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推广与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快建设面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偏远乡村的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深入开展信息等级保护,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的协同防御与联动处置。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体系、自然灾害综合防范抗御工程体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自然灾害灾后恢复与重建体系。加强防洪排涝、水利除险保安、蓄水引水、气象减灾、防震减灾、地质减灾、农业减灾、林业减灾、渔业减灾和灾害紧急避险场所等建设。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李果、青梅、食用菌、绿色蔬菜、油茶、茶叶、林竹、特色禽畜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力争2015年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0%以上。加快发展大棚果蔬等设施农业,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和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托旅游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发展花卉产业。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申报注册和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承接台湾农业项目,着力打造台湾优质水果基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牢固树立生态经济意识,敢于突破产业边界,以()创意产业园、海峡()影视基地、台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为载体,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健康产业,要依托温泉与生态优势,加快发展集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产业;体验产业,要融合旅游业、农业等要素,大力发展以休闲农耕、亲水运动、攀岩、露营等为内容的体验经济;文化产业,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借鉴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经验,积极融入武术、古代名士名贤、民俗民风等特色元素,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创意产业,要择优引进工业研发、建筑设计、网游、动漫、影视制作等创意项目,推动其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要着力引进航空材料、军工材料、医疗器械、保健用品、清洁环保产品等高附加值产业,并加以培育壮大;传统产业,要引进现代纺织服装大企业、大集团,对接服装时尚创意设计模式,发展纺纱、织造、高档服装及面料等业态,促进纺织服装企业高端化,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竹草编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积极承接对台产业项目,努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等项目,谋划发展总部经济。
3、做大做强建筑业。继续推行回归企业扶持、鼓励政策,吸收境外企业入驻,鼓励建筑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和要素集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壮大企业实力,拓展建筑业务领域和市场,推动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资质晋级。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安产值达150亿元以上,建筑业税收达2亿元以上。
4、打造山水温泉旅游胜地。突出山水、温泉、文化元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建设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以大樟溪旅游产业带建设为龙头,促进旅游要素均衡快速发展,推进旅游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酒店、度假、娱乐、休闲、购物等旅游产业集群。加强旅游产品宣传与推介,广泛拓展省内外客源市场,依托“海峡旅游”品牌,大力推动对台旅游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旅游整体效益,打造旅游经济强县,切实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5、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制定实施服务业、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加快发展物业服务、商贸餐饮、健身娱乐等消费业,推动一批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和新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保险、咨询、评估、等生产业。积极承接台湾服务业转移,着力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
(四)统筹城乡发展。抓住省、市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加大县城建设力度。落实修编后的《县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城市建设新框架,形成“一城”、“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利居乐居城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重点区块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突出城市重要节点、重点景观、标志性建筑和城市风格设计,彰显山水生态特色,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建成山水温泉旅游城市核心区。以火车站站前广场、站前大道、南北江滨路等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南城区开发建设;以城区滨水景观工程、景观整治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主城区改造提升和西城区开发。有序推进太原和清凉组团开发,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力争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
2、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抓好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和修编,科学布局建设空间,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城镇体系。加快葛岭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用活用好试点政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休闲度假宜居乐业的风情小镇。加快推进中心集镇建设,发挥中心集镇在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文明向乡镇延伸覆盖,全面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实现差异发展。
3、大力建设新农村。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发挥“双百工程”带动作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支持农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加大农村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电网改造升级、商贸流通设施等建设,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管理,到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1、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抓好城乡幼儿园、实验小学搬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积极谋划发展高等教育。卫生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成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实施县中医院搬迁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达标建设,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并完善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
2、大力推动发展文体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县文体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积极做好对台张圣君信仰文化交流和樟坂乡贤第等对台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支持文艺创作,打造文化精品。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3、着力促进劳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渠道,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切实提高各类保险覆盖面,力争到2015年城镇居民养老、新农合和新农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妇女儿童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推行依法处理事项“路线图”。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制、安生生产监管体制和应急管理体制。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幅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
6、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以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突破口,坚持引人和引智相结合,统筹抓好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科学选才用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深化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到2012年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80%以上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8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
1、推进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把新上项目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节能政策,推广节能技术,确保完成年度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2、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加快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进程。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建设好大樟溪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区、风景名胜景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四绿”工程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能力。
(七)深化改革开放。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开放领域,增创改革开改新优势,到2015年改革开放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1、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探索推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聘任制度,拓宽现有融资平台业务领域,做大做强城司和国有资产营运公司,谋划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行“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政策,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BT、BOT等融资模式;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资产,提升资产运作效益,积极推进农村小额信贷、林权制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管理等各项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造创新能力。
2、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推动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着力引进境内外生产要素、服务体系和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外资利用质量。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结构,增强农产品、纺织服装、工艺品等地产商品出口,提高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推进市场多元化,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出口份额。
(八)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坚持强投入、高速度、上水平、保质量,在实施好向莆铁路(段)、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提速建设道路交通、市政项目,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汤埕温泉旅游综合体、创意产业园、万科地产、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建设,要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征地、拆迁进度,加快项目建设,形成更多节点工作量,加快促进项目建成投产。同时,加快策划生成一批推动跨越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积极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互动平台,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创新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切实确保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到2015年,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生产性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的比重实现大幅提升。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动落实
从加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明确领导责任。各乡镇、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作为实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县直部门要主动对接,细化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并将其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