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货币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曾先后任职麦肯锡及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并获香港大学终身教职
2011年经营数据出炉,中国银行业总体利润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远超传统的利润大户“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加上过去三年银行业的利润一直呈现快速上升势头;再加上某银行业高管在某正式场合感叹“银行利润已经高得令他们不好意思”……这一切足以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哗然声。一时间,指责声和自辩声不绝于耳。
银行利润高吗?我初步估算了一下,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已突破百万亿。按资产回报率(ROA)衡量,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回报率仅仅高过1%,这相当于全球银行业在2008年危机前的中等偏下水平;用净资产回报率(ROE)来衡量,也仅仅在15%左右,同样这是国际银行业的一个平均水平,远远低于2008年危机前国际一流银行动辄20%到30%的净资产回报率。
那为什么一个仅仅属于平均水平的盈利会引起外界如此大的反响呢?15%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相对像通用电气(GE)、IBM和沃尔玛这样的企业来说,只是一个非常平庸年份的盈利水平,为什么人们不指责GE、IBM和沃尔玛在赚取暴利呢?人们真正介怀的并不是银行业的盈利数字,而是这些盈利数字背后存在的中国金融中介体系极不给力这一事实。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理应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中介服务,从而促使实体经济更好地成长。可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中介服务的状况不尽如人意,始终存在金融中介服务效率低、覆盖面窄和结构不合理三大痼疾。效率低反映在实体经济中对经济和就业贡献最大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长期得不到金融体系的强力支持,而一些产能过剩严重、国有经济主导的行业却从银行体系中以扭曲的低廉价格源源不断地得到资金;覆盖面窄反映为中国经济生活中只有小比例的企业和个人、家庭能够享受到金融中介服务这一事实。试想,全国近四千万家企业(大、中、小、微、个体企业),有多少在银行有账户,又有多少能够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呢?结构不合理反映为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所占比重偏低且对实体经济贡献有限。在过去十年,虽然中国的金融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发展的程度还远远满足不了更为高速成长的实体经济的需求。在这样一种“买方”不满意、“卖方”赚大钱兼吆喝的背景下,人们对金融服务的卖方所赚取的高额利润留有微词是很自然的。
人们对银行业利润指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Business Model)。商业银行的利润有两大加项和一大减项。利差收入(即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和非利息收入(中间收费服务)是两大加项;而坏账拨备则是一大减项。资产质量差、坏账多的话,则坏账拨备多,对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也大。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80%的利润来源于存贷利差,大约20%来源于中间费用的贡献。这样的比例,与国际领先银行各占50%的收入结构相较并不合理。我国的银行业近年来强调改变盈利模式,提高中间业务所占的比重,这一改革方向本身并不错,但提高中间服务所占的收入贡献,靠的是向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而不是大面积地将以前的免费服务改为收费服务。在金融中介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下,仅此环节便足以让人诟病。
然而,免费的商业模式并非数码时代的首创,早在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出现的时代,这个曾经的(轻资产)“新”媒体产业就发明了由第三方(广告商)买单的免费商业模式:观众可以免费获取需要的信息与娱乐,而广告商也借此将商业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再次迎来了数码化的新媒体,不过这看似超前的技术手段却并没有更新“老”媒体的商业模式,迄今为止几乎有点营收的在线商业,如搜索、视频网站,依然与广告脱不了干系;而这个已经由单向传播晋级为双向互动的数字载体,除了在主要针对“三低”(低学历、低收入、低年龄)人群的游戏上寻得了一些非广告类微薄收益之外,并没有实质性的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都知道数码时代回避不了免费的商业模式,你不免费别人也不一定与你看齐,看一下APP市场就不难看出:今天你若再给任何风险投资VC描绘一个收费APP商业模式,几乎没人会有任何耐心听你讲完,因为免费APP都不一定有任何被人下载的机会,更不用说收费APP了。科技进步了而商业思维依然滞后,这其实是很悲催的一件事。
免费的本质
既然当今的“免费”商业模式仍是装入新瓶的旧酒,我们不妨先耐下心来了解一下经典的“免费”商业模式。既然是商业,那肯定不是真正免费的,商家只是以“免费”为手段,再从不免费的部分把钱挣进来。在克里斯・安德森的又一巨著《免费―商业的未来》中,将免费的商业模式归结为四类,假如我将其进一步简化的话,其实它只有两种形式:1.供应方(商家)直接从接受免费产品或服务的顾客身上,通过非免费产品或服务获利。比如限时免费试用的软件、买手机送话费(或预付话费送手机)等等;2.供应方(商家)为顾客提供免费产品/服务,但从第三方身上获得补贴来获利。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广告贴补模式;又如免费赠送给广大用户的Adobe PDF阅读软件与收费的Adobe PDF文件制作软件,因为阅读软件的广大安装基础,使部分人愿意为这个人群去制作Adobe PDF文件,那就得购买Adobe PDF制作软件。
以上这两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商业模式,也就是顾客可以获得免费的商品或服务(虽然在其他产品上有可能会有真实的付出;或者其他人会因为你消费了这份免费而产生潜在的获利,这个第三方会由此为你买单)。以上这两种商业模式正是狭义的“免费”商业模式。纵观当今数字时代的种种创新商业应用,如卫星导航、在线游戏、移动互动社交等,只要是免费的,都没有突破这两种狭义的免费商业模式。
微利模式
而广义的“免费”商业模式还包括“微利”模式,也就是让顾客付出自己视为可以忽略不计的价格来获取有用的商品或服务。在传统经济时代,“一元”商店Dollar Store就利用了顾客的这种消费心理学特征;在移动互联时代,乔布斯创新型的“一元一歌”iTune、“一元一App”App Store也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基于消费心理学的“微利”模式。可惜的是,即使苹果自己都没有完全看透“微利”模式的本质,在其他国家推出时,简单粗暴地将相关歌曲与APP一美元定价直接兑换成了相应的当地货币,这在中国就变成了6元多人民币。这个定价绝对没有低到中国人可以“忽略不计”的心理防线之下,由此这个在美国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新模式在中国与其他国家遇冷也就不言而喻了。
关键词:互联网免费经济免费模式价值模型
一、免费商业模式发展的经济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中,不少学者对其作出了探讨。尽管各学者的观点存在差异,但被学者普遍认同的企业商业模式其核心要素就是企业资源与能力、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在企业商业模式中,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三者通过相互支持从而形成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布局。由于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成本的构成方式也不尽相同,免费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强于非货币市场模式,如关注度和荣誉,非货币市场可以从免费这一模式中获得巨额回报。在互联网经济中,货币市场与非货币市场之间存在激烈的讨论,只考虑和讨论单一市场的衡量代价是远远不足的。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已经得到了密切的讨论,其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即“转型中升级,升级中转型”,提高效率成为了发展经济的必要前提。提高效率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的和生产要素的再利用,要素使用的革新和生产要素的全新搭配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很难掌控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在未来,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要素的升级决定了企业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生产要素的升级也会对企业所在地区的商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在不断发展的商业生态环境中选择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将对企业技能和核心资源起决定作用。
二、免费在传统商业模式要素的渗透
(一)第三方的免费主张
在此模型中,一共有企业、消费者、第三方三个对象。假设资本市场为模型中的第三方,消费者从公司获取免费服务,同时投资资本市场,间接地使工作和资本得以流通,另一方面公司提供了免费服务,从资本市场获取增长资本。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给予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股份,从而使自身资本得以增值,同时消费者为企业带来正面影响力和荣誉,也可以在投资市场进行投资,获得股票并享受股票升值的好处。从广义上讲,三者在交易中是等效的,但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正是这种等效原则支配着自由经济周期的持续运作。如今,用户“免费”并不少见,很多企业将“免费”当做成一种盈利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开始接触免费模式,并体会到了其独有的吸引力。从互联网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免费是互联网服务企业商业模式所独有的特点,这个特征甚至已经融入了商业模式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中,这完全符合了互联网服务企业的特点和独特竞争环境。从代价方程(V=F/C)来看,要提高客户的“V”(代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增加“F”的产值,(为了应对所有代价资源体系所需要的产出量),第二种方法就是降低“C”的成本,(为了应对所有代价资源体系所需要的投入量)。自从“帕累托规矩”面世,并被世人所熟知,企业在工业经济这一条件下,更加关注的是如何更加高效率的控制成本“C”(其中包括生产和利用成本),此外,企业也更加关注如何促进“F”的作用,使其可以有效解决20%的主顾办理业务的难题,这就需要企业及时研发出更加出色和高端的产品。在这个时期,很多企业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达到研发出新技能和革新产品中(即使顾客的需求并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水准)。
(二)企业的免费主张
摆脱掉“原子”禁锢,在“范围经济”中,“范畴经济”第一次真正战胜了实用的“二八定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可以无限获得充分的资源信息和知识,企业并不会因为丢失资源而使成本得到增长,在前期的研发中,数字产品往往会消耗巨大的成本,但伴随生产进程的推进,边际成本会迅速的逐渐减少并趋向于零,这一特点与传统经济条件中的产品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有着很大的区别。
三、免费模式下的盈利模式
免费体验营销模式。该模型的特点是情感吸引力和自由体验,要实现免费体验,首先,要吸引顾客加入体验,抓住顾客的根本需求,消除顾客的疑虑和担忧,让顾客能够更好地参与产品体验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购买产品和打开市场的可能性;其次,想要实现客户能够自由的参与体验,企业可以利用客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从而充分发现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缺点,并实现随时敏捷弥补缺点,提升产品性能,对消费者来说变得越来越必要;再次,解决公司的自由宣传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肯定,企业议决免费,从这种方式来看,这样的举措似乎并不划算。但是消费者被免费优惠的宣传手段吸引,从而自发地在消费人群中进行安利宣传,形成产品的良好口碑,企业从而获取长期利益,这就是免费体验营销模型的盈利模式。交错补贴模式。消费者想要获得免费或非常自制的A产品,他们必须支付B产品;此外,消费者必须为后续使用支付更多费用。这种推广模式称为交错补贴。这个模型是著名的吉列剃须刀推销员金吉烈对来世事务的紧张遗产:客户可以获得经过特别自制或者免费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协助消耗品、用品或服务的消费,企业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和收入。以多换少模式。有哪些改变是企业在改革浪潮中必须做出的呢?首先就是物资紧张时期的思想,需要改变传统的定价和出售模式。企业需要仔细检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其划分为充裕和紧张两部分,并动态的根据变化改变分类。将两个部分的资源进行交换,通过多的来交换少的,以便他们可以在免费期间获取收益。DotCom这一公司已经开始通过使用免费产品来获得人们的“时间”、“体验”和“过细力”。其他行业也开始采用他们这种利用无限和免费资源交换有限和昂贵资源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的出现是由于模式的扩展,以及其他所有行业的扩张。反向收费模式。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幸运地享受多种多样的免费服务。事实上,互联网使用了一种潜在的奖励模式——反向收费。豆瓣是一个Web2.0网站,豆瓣盈利的方法是鼓励用户购买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产品。购物网站的帮助是豆瓣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每当用户决定在线连接豆瓣进入当当网和优秀的大型网上商城时,这一过程中获取的利润份额按照双方预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作者不直接从最终用户收费,而是决定收集最终用户集成到更高级别的费用,这称为逆向收费模式。在非网络环境中使用反向充电模型仍然很小,其实际范围的扩展值得逐步研究。
四、互联网企业免费商业模式价值分析模型的应用
模型应用。产品模式——视频网站解决了外部材料工作和内部材料选择等资源的整合,形成了丰富的多层次视频内容系统。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核心产品是与竞争对手无法区分的公开资源,也就是低级免费产品;增值产品是具有多种权限的网站成员,即高价产品。推广模式——限制内部观看权限,生成产品成本链接,结合明星效应和外部口碑营销进行宣传;同时,自有平台的优势用于吸引用户对高质量和特殊资源的关注,并联合其他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平台对接。客户模式——将用户进行分层,并提供相对应的服务。为会员提供特权和高质量的特别资源,为普通用户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提供高质量资源,增强用户粘性,利用特别内容促进普通用户向会员转换,基于大数据的反馈分析用户需求,从而维护处理客户关系。收入模型——分析开辟成本、内容成本、版权成本和带宽成本等成本的规划;在不将广告模式纳入考虑范围的情况下衡量“免费加费”模式带来的增值收入。指标应用。用户范围(U):为了更好的扩大用户范围,企业往往会使用“免费”模式来为后续增值服务铺平道路,所以“用户范围”是免费模式实现代价创造与转化的前提,也是制定后续收入战略的核心指标。转化率/渗入渗出率(R):在全部使用企业相关产品的用户中,付费用户是创建价格的核心用户,考虑用户范围基础上的“转化率或渗入渗出率”,这可以用来更好的确定对企业收入有实际影响的付费用户数量。付费尺度(S):将流量转化成收入的桥梁就是付费尺度,是将潜在用户价格转变成现实支付成本的基础。差异模型免费模型具有不同的支付规模和策略,需要特定的分析和过量化。评估的标准是“最大化制造商利润的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分析了在收费产品中的互联网企业收益的收益策略模型,即总收入=付费产品数量×付费转换率×付费产品单价。在此理论模型支持根本上,U是免费用户范围,R是付费用户转换率,S是每个成员的平均收入(即ARPU值)。如果已知付费会员的占全体用户的具体比例和到期日期,可以根据会员支付示例的差异比例拆除付费用户,并且收入策略将以不同的支付规模和购买截止日期进行。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篮子评价区间爬行视角下人民币最优惠汇率动态定标研究” (11YJC790097)
作者简介:翚(1972-),男,辽宁沈阳人,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证券投资与金融监管理论研究。E-mail:
摘 要:目前,我国证券行业所处的产业周期与国内经济周期的发展现状不相匹配,也和国外证券公司的实践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面看这种情况是受各种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影响,但其实质却是国内证券公司过度依赖单一的传统经纪业务通道服务的盈利模式造成的。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现有盈利模式已经受到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证券行业必须构建一种适合经营环境变化和时展特点的新型盈利模式,以避免市场环境变化带给证券公司的过分冲击,帮助证券公司形成持续盈利的能力。
关键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经营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2-0074-06
一、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现状
截至2011年末,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1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合计1.57万亿元,净资产6 310.69亿元[1],平均每家证券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41.44亿元和56.85亿元。2011年度,111家证券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 360亿元。其中,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9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及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241亿元;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1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50亿元。实现净利润394亿元[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经纪通道业务依然是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所占比重超过收入总额的一半以上,达到近51.00%。
二、与国外证券公司赢利模式比较分析
在国际上,证券公司一般分为欧洲模式:既综合性银行;美国模式:即独立的投资银行或银行控股的投资银行;亚洲模式:即证券公司[3]。由于欧洲多为综合性银行,其同时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与我国证券公司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本文中是以美国的投资银行作为比较对象。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为:19世纪初起步,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1975年,美国证监会(SEC)放开了对股票交易手续费的限制,实行浮动佣金制;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扫除了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的障碍和限制,重启了混业经营之门,使商业银行纷纷重返投资银行领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5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美林证券分别被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收购,高盛、摩根士丹利(即大摩)转为银行控股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则倒闭。由此,美国投资银行业进入银行控股时代。
纵观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证券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境况与美国20世纪70年代十分相似。1975年后,美国证券交易一直采用的固定佣金制度转变为浮动佣金制,佣金率大幅降低。1976年行业平均佣金率为0.50%左右,至2000年这一指标已经降至0.08%左右,下滑幅度近84.00%。(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投资银行业经纪业务平均佣金率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
浮动佣金制后,美国投资银行的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占比由50.00%以上降至2011年的14.50%左右。2011年,在美国投资银行的收入构成中,佣金收入占14.50%,承销与保荐收入占12.20%,自营收入占16.70%,咨询及资产管理收入占27.60%,投资咨询收入占13.10%,融资融券收入占2.40%,股权投资收入占3.65%,大宗商品等其他收入约占10.00%。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目前美国投资银行的收入构成中,传统的经纪业务通道收入占比已降至不足一成半,而咨询及资产管理、投资咨询、融资融券、股权投资、大宗商品等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则超过了一半以上,达到了近60.00%。由此可见,目前美国投资银行与中国的证券公司在收入结构、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证券公司超过一半的收入来源严重依赖于经纪业务,其收入比重超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还远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因此,与之相对应的中国证券公司对证券市场波动的敏感度也就远远超过美国的投资银行。
三、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面临的核心问题
1.证券公司之间缺乏业务分工,竞争激烈,成本较高
我国证券公司一直是通过向客户提供各种通道来获取收入,实现利润。这种模式使得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同质化明显,证券公司之间缺乏业务分工,竞争激烈,成本较高,收入下降,产品与服务无明显的差异化。虽然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通道收入占比已由2007年的近80.00%左右降至2011年的51.00%[4],但该比例与美国投资银行经纪业务收入占比14.50%相比,仍明显过高。这也体现了我国证券行业收入结构较为单一的特点,虽然我国证券公司也存在经纪、投资银行、自营、资产管理等多种业务收入来源,但经纪业务收入始终是占比最大的业务支柱(如图2所示)。同时我国证券行业还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周期性特征,证券公司利润与市场大盘交易紧密相关,而大盘交易又受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国内外政局等因素影响。图2 我国证券行业收入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
2.监管手段、监管政策过于严格,制约了国内证券公司通过拓展新业务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和改善盈利结构的积极性
监管机关的监管决定着证券市场大的发展方向,影响着证券公司的业务拓展方向和人力、资金投向,进而也影响着证券公司对新业务的拓展态度、效率以及盈利模式[5]。由于监管机关对证券公司监管手段过于严格,重监管而轻业务,使证券公司自主活动空间范围很窄,导致证券公司抵触拓展新业务,更怕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因受主观或非主观因素导致失败或触及监管红线而受到监管机关的行政处罚和制裁,使证券公司安于维持现状,通过提供简单的通道服务维持现有盈利模式。因此,证券公司迫切需要监管部门自上而下地推动和保护证券公司进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进一步改变我国证券公司收入过度依赖提供传统通道服务的局面。通过拓宽收入来源渠道使证券公司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带动和提高证券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推动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变化的因素
1.监管层自上而下推动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变化
2012年5月,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同志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创新服务是券商发展的主线,要加快产品、业务、机制创新,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提供有效的差异化服务”[6]。此次“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的主题和郭树清主席的讲话虽然表面上涉及的是创新和差异化服务,但创新和差异化服务的目的和实质则是监管层迫切希望以拓宽证券公司业务领域为手段来解决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提供传统经纪通道业务的盈利模式,从而自上而下推动和指引证券公司盈利模式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目前,在监管部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以及证券公司自身内部经营的压力下,各证券公司加快了改变自身盈利模式的步伐,盈利模式的变化有利于证券公司长期、持续、稳健的发展。
2.证券公司实力的增强,为自身盈利模式的变化提供了资源保障
2005—2007年,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公司经过两年半的综合治理,先后关闭和处置了31家高风险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后的证券业彻底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目前,与综合治理前相比,整个证券行业的资本实力大幅提升,行业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意识大大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高,证券公司实力的增强既表现在收入、利润、资本、业务等硬实力方面,又体现在证券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支持、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等软实力方面。证券公司软、硬实力的增强,为证券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供给、技术支持和组织、人力资源保障。
3.证券公司持续不断推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客观上也在影响和改变着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上市公司数量2 342家,总股本3.6万亿元,总市值21万亿元,总市值排在全球第三的位置[7],在沪、深交易所开户的股票账户数量合计为1.65亿户,其中有效户数为1.4亿户[8],并且上述开户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如此庞大的群体参与证券市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进而是为了解决消费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是投资者每一笔交易都要缴纳一定比例的监管费和印花税,所缴纳的监管费和印花税实质上也是一种消费,消费的目的是要为购买证券这一特定的商品所必须耗费的成本,因此,证券行业的投资者与其它服务行业的消费者其本质是一样的,即证券投资者又是消费者。目前,证券行业大众化的消费格局已经形成,大众化的消费格局又决定了证券行业的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大众化的消费格局将促进着证券公司必须持续不断地推出适合市场需求,行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手段,最终满足广大证券消费主体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其在客观上也在影响和改变着证券公司传统的盈利模式。
4.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经营状况迫使证券公司改变现有盈利模式
(1)证券行业竞争白热化迫使证券公司改变现有盈利模式。目前证券行业中的经纪业务平均佣金率已经降到千分之一以下,而目前全国证券公司的收入来源超过一半是传统的经纪业务所创造的,甚至对于一些经纪类证券公司而言,通道服务收入会占到90%以上。目前,虽然各地方行业自律组织普遍对佣金率采取了限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佣金的下滑趋势,使佣金水平得以企稳,但受经济大环境较差,市场行情较弱、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在2011年,我国证券公司中有18家出现了亏损,亏损率占比为16.00%[5]。同时,即使是规模大、基础好、品牌响、服务手段多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其在资产管理、自营投资、固定收益等业务方面也面临着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问题,项目的激烈争夺和议价问题以及对市场宏观政策前瞻性的难以准确判断和具体操作问题。因此,证券行业竞争白热化迫使证券公司必须改变现有盈利模式,拓宽收入来源渠道。
(2)对客户精细化营销能力的欠缺和客户数量巅峰期已经过去的事实,驱使证券公司来改变现有盈利模式。目前,虽然证券公司普遍采取组建营销团队的方式进行营销,但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精细化营销的创新能力普遍欠缺,营销的手段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是针对高端客户的个性化创新产品和增值服务普遍缺乏。
(3)证券公司迫切需要通过拓宽收入来源渠道,以改善和提升经营业绩来提振员工士气。目前国内证券市场行情疲软,交投清淡,证券公司经营压力加大,导致证券公司的员工士气低迷,甚至于萎靡不振。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就迫切需要证券公司通过改善自身经营业绩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迅速提振起员工的士气,员工的士气起来了,就又会有积极性来加快产品、服务创新的步伐,使产品、服务、效益、士气形成良性循环。
5.股权分置改革逆转证券行业命运
股权分置改革时的宣传余荫在庇护证券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证券公司的服务手段、产品种类、盈利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解决了制约市场发展的国有股、法人股流通问题,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另一方面,在股权分置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级主流新闻媒体对股权分置改革进行了有计划、长期、系统的、专业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证券知识、投资理念等深入市场、深入人心。目前,在股权分置改革时所进行的运动式的宣传余荫仍然在庇护着证券行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同样看到,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和股权分置改革时的运动式宣传,虽然使证券行业由边缘行业和冷门行业转变为目前的中心行业和热点行业,但是由于受当时宣传力度、市场行情上涨以及当时证券行业、证券公司的赚钱效应等因素影响,导致整个证券行业、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被市场、媒体、舆论、投资者所高度关注和了解,经受着监管部门、市场、媒体、舆论、投资者等方方面面的细致检验、考核和评价,这些聚光灯下的品头论足在查找行业、证券公司和证券从业人员漏洞的同时,其实质也是对证券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检验、评论和要求逼迫着、督促着证券公司在产品的品种、技术手段和服务的质量上不能下降、更不能停下来。证券公司只有保持专业服务的水准,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手段,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平息媒体和舆论的争议,才能获得监管部门、股东和投资者的满意评价。
五、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应采取的对策
1.提高融资融券等非通道收入占总收入之间的比重
(1)全面提升投资顾问收入水平。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已经有83家证券公司开展了投资顾问业务,但从实际效果看普遍不理想,业务推进缓慢,未能给证券公司带来较好的实际效益,究其原因既有证券公司领导层对投资顾问业务理解上、认识上的偏差,又有证券公司的具体执行部门、投资顾问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各证券公司必须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投资顾问业务,了解并体会到监管部门推出投资顾问业务是其对早前推行浮动佣金制度而给证券公司带来较大经营困局的一种自我矫正机制的良苦用心,证券公司通过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可以合理、合法地收取相关费用,从而改变现有盈利模式。因此,证券公司在人员的配置、资金的投入、内部政策的导向等方面应加大对投资顾问业务的倾斜力度,通过向客户提供满意的增值服务来提高投资顾问业务的收入,使其成为证券公司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2)增加研究报告业务收入。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证券公司中设有研究部或研究所的证券公司达到了88家,2011年的研究报告数量超过了16万篇,研究报告的范围涵盖了衍生品、理财产品、大宗商品、金融创新等方面。研究报告的推广形式则包含了联合调研、高端论坛、电话会议、媒体互动、专题研讨会、委托定制等方式。从实际的效果看,目前已有中信证券公司、中金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等极少数的证券公司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报告业务收入,并且其研究报告又对自身客户交易的频率和基金分仓业务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全部证券公司中的绝大多数公司而言,目前研究报告业务收入还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口头上和计划中,其还远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报告业务模式,因此,对于以人才密集型为特点的证券公司,首先要有人才兴司、人才兴业、研究先行的眼界和胸襟。其次要在人才的引进、培养等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研究特点,树立起研究品牌和口碑,同时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研究报告的质量,以获得客户的满意度和认知度,使研究发展业务最终成为证券公司的重要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之一。
(3)改善和提高融资融券业务收入。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1年末,已有25家证券公司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2011年融资融券累计交易金额5 855亿元,其中融资交易占比超过九成,居绝对的领先地位。2011年度,融资融券业务所产生的交易量金额占到了A股市场总交易金额的1.39%。虽然我国证券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证券公司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一是融资融券业务尚未在市场中得到广泛普及。目前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公司数量不到全部证券公司的1/3,开通融资融券业务信用账户的客户开户数量不到35万户,仅占全部有效客户数的万分之三左右,同时融资融券业务所产生的交易量金额占全部市场交易金额的比重也仅仅是超过一个百分点,绝对比重和绝对数额都偏低。二是标的券范围太小,严重制约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目前融资融券试点标的证券仅占A股比例的10%左右,且均为大盘股,这是造成沪、深股市“长短脚”奇特现象,即融资规模长期高于融券规模的重要原因。而从国际市场看,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占比多在50.00%以上。三是融资融券交易对放大市场交易量的贡献有限,券商依靠自有资金和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的限制过于严格。因此,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上述问题,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对尚未获得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而言,一方面要使自身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净资本、注册资本等指标满足监管部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刚性条件,使自身尽快获得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资格;另一方面要培养和储备适当数量的融资融券业务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同时在本公司现有客户中筛选出有融资融券需求并符合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客户人选。二是目前标的证券虽然已由融资融券试点初期的90只增加至285只,但仍需监管部门来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范围,如果标的证券扩容,那么此项业务有望迎来大的发展。三是进一步放宽券商依靠自有资金和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的限制。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改进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融资融券业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必将改变现有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
(4)提升直接投资业务收入。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1年末,共有34家证券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可以开展直接投资业务。上述证券公司设立的直接投资公司注册资本共计256.60亿元,合计管理的产业基金和直接投资基金分别为5只和2只,总规模分别为33.57亿元和25.47亿元,2011年总计实现净利润10.52亿元,已占到当年证券公司全部利润总额的2.50%左右。当然,与美国投资银行开展直接投资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占其当年全部利润总额的4.00%左右相比,我国证券公司的直接投资业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1年7月,监管部门了《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该监管指引允许证券公司的直接投资公司设立直投基金、筹集并管理客户资金进行股权投资,这不仅为证券公司拓宽了直接投资业务的资金来源,也形成了证券公司自有资金投资和第三方资产管理并行的业务格局,这必将为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5)积极开拓国际业务收入。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的国际投资银行,其立足全球、广泛开展国际业务是其成为大型跨国金融集团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各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来看,高盛、摩根士丹利均有1/3左右的收入来源于国际业务。而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则主要集中于内地,国际化步伐才刚刚起步,主要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为主,地域上则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地区,贡献很小。因此,加快推进我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步伐是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关键步骤,是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我国的证券公司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除了可以考虑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外,还可以选择在美国、欧洲、巴西、日本、韩国、迪拜、新加坡等发达资本市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探索拓展债券承销业务、资产管理业务、QDII和QFII投资顾问业务等,以使我国证券公司的产品更为完善,获利手段更加多样。
2.细分市场,精准定位,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1)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来改变现有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仅有股票投资及货币基金类产品,产品数量少,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客户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故难以避免地降低了客户粘性,甚至造成客户流失。以理财产品为例,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售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公募基金和自有资产管理部门的集合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投资的范围仅限于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其收益率与证券市场波动高度正相关,与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相比规模小、收益低,还远未给证券公司带来规模效益。而美国的嘉信理财其金融产品销售取得的收入则长期维持在总收入的1/5水平。可见,我国证券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必须逐步建立起能够覆盖不同风险和收益的全面的金融产品体系,来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各种投资需求,从而通过形成完善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盈利模式。
(2)我国证券公司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经营目标进行合理、精准定位,做强、做优自己。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后浮动佣金制的推行推动着美国投资银行进行转型,最终高盛、摩根士丹利选择了走高端客户路线。以摩根士丹利为例,其拥有超过两万名投资顾问和私人财富管理专家向客户们提供设计精密、量身定制的财务解决方案,在业内广受好评。而嘉信理财则选择了依靠网上交易走低成本扩张的路线,其在网上交易闻名于世的同时,提供了包括上市公司股票、非上市公司私募股份、各种债券、各种基金、为工薪阶层设计的养老金、为教育或其它活动所做的终生理财服务等,可谓应有尽有。其实,高盛、摩根士丹利、嘉信理财无论是选择高端还是低端,细分市场、在特定领域内做强、做精才是其取胜之道。因此,我国的证券公司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经营目标精准定位,做强、做优自己,积极为自身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六、结 语
我国证券公司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做到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调整相应的经营策略,推出行销对路的产品和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以拓宽收入来源,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盈利模式。在此过程中,证券公司要始终坚持自身是服务中介商的基本属性,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导向,在符合证券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的和谐统一,要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及证券公司内生动力等共振因素的引导和推动下,证券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也将发生一些转变,即从侧重于通道服务的提供者,逐步向证券产品的开发者、市场流动性的提供者和投资者财富的管理者方向转变,证券公司要成为综合产品和服务的中介者。伴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PE、大宗交易、QDII等创新产品的推广与普及,我国证券公司目前过度依赖通道业务的盈利模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证券行业必须构建一种适合经营环境变化和时展特点的新型盈利模式,以避免市场环境变化带给证券公司的过分冲击,帮助证券公司形成持续盈利的能力,为证券公司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婧妤.证券业去年净利创5年新低[N].上海证券报,2012-06-06.
[2] 中国证券业协会.2011年度证券公司会员财务指标排名情况[R].2012.
[3] 杨宏斌,李新平.西方投资银行两种模式的比较[J].经济体制改革,2003,(4).
[4] 林巧.上半年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大幅下滑[N].证券时报,2012-08-15.
[5] 刘庆富,黄波,方磊.中国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监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6).
[6] 赵明超.差异化创新赢得20年持续赢利[N].上海证券报,2012-06-09.
1 电子商务的特征[1]
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商业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全新的时空优势。Internet跨时空的特点使电子商务面临无国界的市场和随网络和物流配送环境延伸的销售空间。二是更快捷,经济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通过营造一个虚拟市场环境,使贸易双方没有时空障碍,从而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商务活动效率。相对于传统商务,电子商务显示出了以下突出的特点。
1.1 电子商务具有网络化经济的特征 电子商务是基于Internet等网络的商务模式,它与网络经济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是构建现代化经济的基础性技术。
1.2 电子商务具有数字化经济的特征 电子商务的技术实质是通过在Internet上传输数字,使数字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代码。数字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度量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运行状况,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
1.3 电子商务具有信息化经济的特征 当今社会,信息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和拥有程度,是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4 电子商务具有知识化经济的特征 电子商务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电子单据、电子货币以及电子银行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减少人力、物力、财力,能够节省时间、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因信息不畅而造成的商品积压等问题。
1.5 电子商务具有结合化经济的特征 电子商务是由互联网连接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缩短了产销之间的距离,节省成本和时间。
2 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电子商务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安全体系的有力支持,缺乏严格的制度对硬件、软件、数据库、密码和用户权限进行科学管理,因而发生安全意外或为某些内部人员造成可乘之机[2]。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软件系统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安全产品使用不当、缺少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交易数据的安全性是电子商务的关键问题。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电子商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这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2.1 有效性 电子商务系统应有效地防止系统延迟和拒绝服务等情况的发生,要对网络故障、硬件故障、应用程序错误、操作错误、系统软件错误及计算机病毒所产生的威胁加以监控和防御,保证交易数据是有效的。
2.2 机密性 机密性一般是通过密码技术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保护来实现。电子商务是建立在完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的,如何防止商业泄密是电子商务推广及应用的重要保障。
2.3 完整性 完整性要求保证数据来源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授权访问的修改和破坏。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将会影响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保持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
2.4 可控性 在商务活动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的访问,能做到有效的监控管理。
3 电子商务安全防范措施[4]
3.1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大部分电子商务公司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避免敏感数据被侵入者窃取。
3.2 安全认证机制 安全认证使发送的消息具有被验证的功能,能够使接收者识别和确认消息的真伪。认证技术包括数字签名技术、数字证书技术等。
3.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作用是防止未授权的通信进出被保护的网络。防火墙作为一个检查点,过滤不安全的服务和非法用户,禁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受保护的网络。控制对特殊点的访问,受保护网中的服务器等可被外部网访问,其他的访问则被禁止。
2009年业绩稳步增长
公司公布2009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50亿元,同比增长13.87%,实现净利润7811万元,同比增长81.33%,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增长38.46%。
收入的稳定增长源于数字化用户的稳步提升,主要是公司早已完成了数字化用户的提价;而净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2009年营业外支出大幅减少,08年公司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带来巨大的营业外开支4415万元,而09年同期营业外支出仅为811万元。
毛利率与期间费用率基本维持稳定,毛利率的稳定说明整转加速并没有带来过大的折旧压力,主要源于公司已经早先实现了数字化提价;而管理费用由于当期设立企业年金基金带来人工成本增加,同比增长21.93%;同时2009年起免征企业所得税导致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58.43%,仅为254万元。
2009年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4.8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22.47%,主要为当期购置机顶盒、网络设备等增加。
数字化整转即将进入“后半段”
2009年底,公司基本完成了城区数字化整转,全年整转数字电视用户93.64万户,数字电视主终端用户达到202万户;新发展副终端用户9.5万户,副终端用户累计达到12万户,全年发展模拟电视用户3.86万户,全省在册的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444.53万户。
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加强开发县级电子政务网,企业、教育、金融、商业零售等行业专网,全省在网运行集团专网项目688个,在线个人宽带用户10.43万户;同时付费节目营销取得突破,通过制定富有特色的产品体系和灵活的价格体系,以及开展重大节假日促销活动、组合营销等活动,提高用户入网率,截止2009年底在线终端用户达17万户,全年实现付费节目收入1465万元,户均消费80元左右,付费节目的市场拓展空间依然巨大。
公司的数字化整转比率达到45%,在数字化整转逐步进入“后半段”之际,未来如何更好的推进增值业务的有效开展是公司能否实现盈利有效突破的关键所在。
三网融合加快跨地域整合步伐
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有望使得广电运营商跨地域整合的障碍大大减小,有利于加快广电运营商跨地域整合的步伐。
公司积极加强广电运营商之间合作,寻求跨地域的突破。公司与广西、江西等十家有线网络于2010年3月共同发起成立了广电网络友好网,打造行业合作体,实现多方共赢,另外,跨区域整合是公司的一大经营战略,战略的实施将有效增加用户数量,提升资产规模,公司积极布局以期在三网融合中赢得主动权,争取在2010年实现跨区域整合的发展。
双向网络改造是公司面临三网融合机遇的必然要求。公司目前的双向网络占比较小,网络建设改造的任务很重,数字化改造已经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资本压力,2009年底公司有息负债8.1亿,财务费用达5540万元,而货币资金仅有1.3亿元,进一步的网络改造将进一步加大公司的资本压力,同时考虑到跨地域扩张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未来资金的来源将是公司面临的一大重要难题,考虑到其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过重的借款压力,定向增发可能是最合适的手段。
受益于政策扶植,公司资金压力有望得到缓解。未来几年公司在开展网络改造、数字电视整转、跨区域发展、互动平台建设等业务时需要大量资金,这将使得公司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2010年4月8日九部委联合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国家对文化产业在金融方面提供实质性支持的纲领性文件。根据《指导意见》的精神,未来公司进行再融资的概率将增大,进而使公司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此外,根据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经营性文化单位事转企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司作为陕西省第一批转制文化企业,将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免税期为2009年至2013年。
积极拓展盈利模式
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将开展业务品牌建设。采用多种推广宣传方式加大数字电视、高清电视、付费节目宣传,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公司计划于年内搭建完成互动平台,在重点区域发展互动、高清业务,进一步拓展盈利方式。
2010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营业成本及费用控制在9.62亿元,力争实现净利润8300万元,我们认为公司的预算相对保守,随着数字化用户比例的进一步提升,增值业务的有效开展,收入、利润的增速加快值得期待,但是也不排除双向网络改造带来的巨大的折旧压力使得盈利低干预期,我们会密切关注公司的进展及应对措施,并实时的进行盈利调整。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关键词】 六度分割理论;SNS;发展对策
当今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高速时代。从Web1.0到Web2.0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网页把社会信息网络起来,逐步实现了个人信息网络化。一时间我们所称谓的“SNS”网站的大量涌现,又把分散的个人信息积聚组合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网络虚拟社区。综合各种关于SNS的定义,它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辅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同时,SNS这一新生产品是在六度分割理论下催生出来的。可以说六度分割理论是社会网络建立的理论基础,而社会网络又是SNS发生的理论基础。如下就六度分割理论与SNS的关联展开讨论。
一、六度分割法的相关理论
1、六度分割法概念
在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首先提出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英文称作“Six Degrees of Sepration”。米尔格伦把“六度分割理论”简单解释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以上就是关于六度分割理论的定义说法。事实上六度分割理论只是一种“假说”,它在今天仍然饱受许多争议。
2、六度分割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对于六度分割法,国内外并没有过于深入的研究,其程度还停留在数学模型上。虽然它只是作为一种“假说”,但是它所具有的意义也是巨大的,也引起的很多人关注。前文已述,SNS理论本源是六度分割法。当我们把六度分割理论应用到互联网络之中就会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六度分割理论所引伸出的“弱链接” 关系成为了催生SNS网站的驱动力所在: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1]我们假设每个人平均认识260人,其六度就是260的6次方 =308,915,776,000,000(约300万亿)。消除一些节点重复,那也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人口若干多倍。
所以说研究六度分割法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更深发展具有的意义是重大的,我们必须重视六度分割理论与现实的技术结合。
二、基于六度分割理论下网络SNS模式
1、SNS在目前全球的发展状况
自从2003年在美国兴起,SNS一时间就风靡美国。渐渐全球互联网就掀起了一股SNS网站的促生热潮。下面主要以美国在SNS上做的最成功也最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络Facebook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了解SNS在全球尖端的发展模式及成果,从而了解SNS目前的发展状况。
(1)从用户群上来讲。Facebook有着庞大的用户群,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就意味着具备了稳定的价值来源。Facebook采取了实名注册的方式,网络的虚拟性会增加网络用户的心理不确定性,采取实名注册可以增加网络社交的可信度,Facebook又注重区分不同类型的用户。在此同时,它上面的网络小游戏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到此驻足,使它的用户群在不断的扩大。
(2)Facebook扩大了社交的网络结构,因为它是免费的。当然,Facebook也要有自己的盈利方式,它的盈利的方式主要通过广告服务、app开发商、“Facebook”调查问卷、虚拟礼品、游戏充值业务等方面进行的。因为它最初是免费的吸引了广大的用户群,在此前提之下才能完成通过各种服务进行盈利。
当然,广告还是它最重要的盈利来源。像app开发商,就是指的是Facebook与其他商业组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在Facebook有超过两万四千多的应用程序,全世界也有不计其数的开发者为它开发应用程序。虚拟礼品和游戏充值就是采用网络虚拟货币直接从用户手中赚取利润。
(3)Facebook有着开放的平台。就是让用户自主开发并应用网站的功能。向第三方开放平台,第三方可以自由的开发安装应用,这是它最大的创新之处。这个广阔的开放平台,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利益而且也为第三方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形成了共赢的局面。像Facebook上面的服务十分广泛,有婚介服务、酒店预订、网络招聘、网上商店等。Facebook利用其影响力,可以把广告平台扩展到更多的网站。
总结Facebook的成功模式主要在于,它有着严格实名制要求,这样透明的社交平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用户。再者,它有十分开放的平台,这就为广告主广告提供了便利广告主可以把这些广告直接提供给实名用户,同时这些广告对于有需要的用户来说了解广告信息也变得直接而方便,所以说Facebook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共赢模式。
2、基于六度分割理论下网络sns模式的作用
在前文的六度分割中,已经假设平均每个人认识260个人,最后推测出他远远足够认识全世界的人。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抽象成一数学公式:n=log(N)/log(W),其中n表示复杂度,N表示人的总数,W表示每个人的联系宽度。
我们可以利用树型结构来分析。我们假设一个前提,就是一个人平均认识的260个人彼此之间不相互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树型结构。树的顶点代表一个人,然后画出260条分叉,由上至下,分叉六次。那么在树型底层的结点的数目就代表树顶一个人可以通过六次遍历所可能认识的人,通过计算,这个数字约是三百万亿,它远远大于地球上的人数。那么树型结构中任意两个结点要相互联系,遍历都不会超过六次。我们再假设,如果结点之间相互认识的话,减去重复的分叉,这个时候树型底层的结点也远远大于地球人口。
以上虽然是用树型结构来分析的,实际上社会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呈现出网状结构。整个世界的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从六度分割理论中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可以比作是这张无形的大网之间的一个结点。如果一个结点发生作用力,可以把力无限扩展开来,实现无限的循环。这样,就为SNS中用户之间的信息无限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当今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Internet现在遍及200多个国家,容纳近60万个网络,提供了包括600个大型联网图书馆,400个联网的学术文献库,2000种网上杂志,900种网上新闻报纸,50多万个Web网站在内的多种服务,总共近100万个信息源为世界各地的网民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的空间。而社交网络作为Internet面对大众更直观的接口,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说认识到六度分割理论并能合理运用能为SNS网站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
3、SNS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SNS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其不断发展壮大,在此同时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强。如何在强者之中崭露头角获得更多的用户,不断创新成为关键所在。经济危机的发生,资金的不断缩水使投资商转变了投资方向,这些都是SNS模式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即便是风靡欧美的 Facebook和 Myspace 也都面临着盈利模式的考验,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广告收益急剧下降。可见,探索创新盈利模式已经成为全球SNS 网站生存发展的关键。[2]
(2)SNS网站也同样面临着法律的困境。例如,不久前Twitter的用户诺亚・克拉维茨遭到其业务公司的,这讼起因是因为诺亚・克拉维茨曾经为一个商业手机网站写文章,并在Twitter上拥有大量的粉丝。诺亚・克拉维茨辞职后,手机网站要求他不能再发表与其原业务相关的言论。后来又对他在Twitter上的言论提讼。这个案件的中心在于Twitter的用户对自己的账号是否存在使用权,这是法律制度没有界定清楚的问题。
(3)SNS用户数据库也成为一把双刃剑。以Facebook为例,由于它是严格的实名制注册,所以它拥有的庞大的用户信息。一方面,这是Facebook成为庞大的商业帝国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它还面临着安全保护用户数据的挑战,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成了一个重要议题。Facebook 如何处理从8.45亿注册用户处收到的数据已经成为世界消费者、法庭和监管机构严格审查的对象。严格的隐私策略不仅会影响 Facebook 的广告收入,同时这对作为一家积极筹备上市的公司,如何找到将这些数据转变为利润的新方式也成为 Facebook 所面临的巨大压力。[3]
4、我国SNS发展现状及不足
中国的SNS发展在2008-2009年属于繁盛时期,这段期间SNS网站的数量迅猛增长。但是到了2010年网站数量开始大幅度的回落。
据CNZZ统计,到2010年12月我国SNS网站仅为680个,较1月下降了34.80%,到2011年12月仅为633家。从这个数据上表明我国SNS网站在经历了蓬勃发展之后开始进入“瓶颈期”。目前在我国发展的比较好的SNS网站有针对白领阶层的开心网和针对学生阶层的人人网。我们课题组主要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SNS使用者认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针对之前对SNS目前发展状况的研究,寻找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人人网为例,通过对人人网使用者的调查问卷、对我国网络各种行业技术人员进行访问调查,总结调查研究结果认为我国SNS发展的不足之处在于:
(1)用户黏度的降低,SNS网站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够。很多SNS网站都会用小游戏来吸引用户群。殊不知,这些小游戏很容易导致用户失去兴趣,这样的话就很难吸引住用户,使网络受众单一化。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人网用户对人人网上的小游戏很快就失去吸引力。
(2)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中国的SNS大多模仿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SNS中大多都是类似的功能,往往一个应用出现的同时,各种SNS网站会一窝蜂涌现进行复制,例如“开心农场”“停车位”之类的游戏比比皆是。这样导致的情况是缺乏自己的特色缺乏创新,不能增强网站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用户对整个网站失去兴趣。
(3)盈利模式比较单一。我国的SNS网站缺乏营销策略,对于其盈利模式的界定仍然比较模糊。现在很多SNS网站中的主要收入是广告,而我们调查发现只有30%的用户才会主动有兴趣去点击页面上的广告。缺乏特色的盈利模式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缺乏资金,很有可能威胁到SNS的生存。
三、我国基于六度分割理论下网络SNS模式有效途径
1、增加用户的黏度,克服过于单一的运营模式
仅仅靠这些小游戏等来吸引用户的策略并不完整。SNS网站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增加网站对用户的吸引度。HeySPace“视聆通”集团总裁孙政权认为:“纯粹的SNS没法生存下去,它必须增加一些垂直性的应用,包括视频、音乐、游戏,包括更加个性化的服务。SNS是一个免费的平台,基于这一平台创造价值内容,才可以确保SNS长期运作下去。”[4]
2、SNS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SNS的创新不仅包括自身产品技术的创新来吸引更多的网络受众,而且需要在市场盈利模式上进行创新,加快自己革新的速度,从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克服依赖于“模仿”的经营策略,我们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先进的SNS的经验,而不是“复制”经验,避免同质化的发生。相信如果我国的SNS提高了创新能力,那么它才有长足发展的动力和抵御外部冲击的实力。
3、政府在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的同时,也要出台政策支持SNS的发展
信息时代里,个人的隐私泄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网络实名制,SNS网站拥有用户真实信息,也会导致“人肉搜索”等法律问题的产生,所以我们的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不断弥补SNS中产生的各种制度漏洞。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大扶持力度。我们国家的网络发展事业起步较晚,但这也就代表了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所以我们政府要支持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四、结语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在我国有着如此庞大数量的网民数量的背景下,SNS也存在着庞大的现实和潜在的用户数量,它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但是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互联网起步较晚的国家而言。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SNS在不断崛起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它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目前SNS仍存在不足之处,各方都需要努力进步,以促进我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安全发展。
【注 释】
[1] 丁华俊.SNS发展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4.
[2] 张雪超.SNS网站:探索中前行[J].互联网天地,2008.
[3] “Facebook波折不断面临四大难题”http:///n/133192/.
[4] 王楞晓.社交网络与传统媒体[J].中国传媒科技,2008(12)12.
【参考文献】
[1] 许彬.理性细分务实开放-SNS的现在与未来.传媒,2009.5.
[2] 袁梦倩.论SNS新型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与功能―基于“校内网”的现象研究 [J].今传媒,2009.4.
消费亚马逊
此前,雷军曾表示,“(小米科技)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子商务公司,并建立起了庞大的移动网络平台。我们拥有众多应用程序。……MIUI系统。人们只是还没有弄清楚一点:手机本身只是一个载体而已。
雷军,一个曾经自称笃信“乔布斯”的中国商人,如今开始公开否认与苹果公司共同点,转而强调自身的互联网属性,并声称:硬件不赚钱,靠生态系统中的增值服务赚钱。
小米的生态系统真有如此威力吗?必联网产品线经理韩军星告诉IBTimes中文网研究员,“小米独领的原因很简单——它的对手营销能力太差了。而小米想成为纯互联网公司、利用生态系统赚钱的想法是对的,但还早得很。”
此前,雷军公开表示,“我们(小米)只是从去年九月份才开始(建立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我们的月度营收刚刚超过了320万美元,但是明年末这一数字应该会在2100万到2400万美元之间。这只是我们互联网生态系统部分的营收,也就是来自市场、游戏中心和许多其他不同的在线业务。”
不但如此,雷军是如此的看好生态系统的营收前景,以至于他毫不掩饰地对亚马逊盈利模式表示欣赏,“小米卖移动电话就像亚马逊卖Kindle一样。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将它卖得这么便宜。”
此前,雷军和他的小米科技通过对乔布斯风格以及苹果官网的模仿,成功地“消费”了一次乔布斯,这也让小米手机成为买不起iPhone的低收入者的“心理安慰剂”。在这次,雷军把目光瞄准了刚刚收购了《华盛顿邮报》、风头正劲的亚马逊和贝佐斯。“安慰剂”的剂量即将增大。
小米凭什么学习亚马逊?
针对雷军透露的数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帮IBTimes研究员算了一笔账:按照雷军所称320万美元一个月的自增值业务的收入,约合2000万人民币一个月,一年也才2.4个亿。
通过公开资料可知,小米的设备总计出货约1500万部,包括一部分MIUI刷机植入、应用下载的部分。在这种规模下,雷军所谓的增值业务模式其实意义极为有限。该人士告诉研究员,“这种盈利补贴家用可以,但难以致富,山寨机当年都是这么干的 。”事实上,增值业务的消费模式,根本在于用户愿意为应用付费,而让开发者有钱赚。
根据北美移动运营商Sprint的数据,每个iPhone用户在2012年底的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平均每用户收入)约为24.80美元(仅计算iPhone,不含其它平台)。亚马逊的这个数据为月均15.75美元。而小米的用户,月均花费人民币1.3元,年均16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可以足够吃一碗兰州拉面,但是很难撑起类似于亚马逊的商业模式。
该人士告诉IBTimes研究员,雷军所谓的这个模式非常陈旧,但是被他包装成了新模式。该人士强调,“MIUI带来的收益少得可怜,这种收益想学亚马逊无异于痴人说梦。”
近期小米推出了平台虚拟货币“米币”,米币可以购买游戏、主题以及为电子书阅读的客户端“多看阅读”充值。“多看阅读”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小公司,该公司的业务与亚马逊Kindle产生了竞争,或许是小米科技与多看阅读的合作让雷军产生了“小米科技就是亚马逊”的观点,不得不说,雷军这种想象“相当狂野”。
“炒作亚马逊概念”
以进为退 掩护硬件成本
此前,雷军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不是制造廉价手机的廉价中国公司,我们要成为财富500强企业。”如今,雷军推出了一款山寨机中的王者——“红米手机”。这款799元的智能手机是如此的廉价,以至于让雷军此前的宣告成为了笑话。
不但如此,手机行业也对“红米”通过“社会化营销”,营造出一种“低价的假象”感到不满:互联网行业分析师“磐石之心”曾告诉IBTimes研究员,“799元,真不是低价。在四核CPU、五寸屏幕、800万像素的WCDMA手机已经出现多款700-900元的产品的今天,‘红米’还利用‘期货手机’的操作手法来销售,这能算做低价么?”
对雷军来说,真正发愁的地方在于如何保持自身形象的一致性,毕竟雷军的形象比小米公司的品牌重要得多。事实上,面对行业对“红米”手机硬件配置的质疑,雷军果断跳出了争执硬件配置的藩篱,通过对老模式的精心的包装,雷军成功的把小米塑造成为了一个“谷歌+亚马逊”的高科技企业,继续讨好“屌丝”。
当地产大佬任志强取下眼镜,用眼镜腿一字一字地写微博时,SOHO的潘石屹在微博上嘲笑其得了“微博症”。当业内最早试水微博营销的VANCL推出1元秒杀原价888元衣服的抢购活动来刺激粉丝神经时,在微博里中小企业的差异化品推引起另类关注。
潘石屹说,“我写微博的原则是绝不做广告”。但在2009年,微博却成了他化解那场建外SOHO危机的重要手段。“我们已经观测到,微博在中国火起来了。”实力传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郑香霖说,“随之而来的是商业机会的增多”,他判断。但现在中国企业的表现更多是在观察期。
而当微博在中国滥觞之始,百思买、福特汽车、可口可乐、星巴克和肯德基……众多全球500强企业就纷纷在Twitter上做品牌营销,开辟营销试验田,并屡有斩获。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此作为新的营销阵地。
在美国,如戴尔一般,带来收益的早已不在少数。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一夜成名的案例格外多。最经典的案例来自Kogi。它并没有实体店面,只是一种销售叫做Kogi的韩式煎玉米卷的快餐车,却因为Twitter成为洛杉矶饮食业的新宠。
用户在哪儿,营销就去哪儿。告诉自己的潜在用户“应该”知道什么,这是营销人员的使命。而微博的精髓恰恰在于“谁说了什么”和“是谁说的”,这既体现了企业用微博营销的可行性,也提示了企业用微博营销的机会,即在“说什么”的基础上加上用户感兴趣的那个“谁”,特别强调“是谁说的”。
网上流传一条段子:拥有15万粉丝的账户,转发一条广告信息的价码是400元,有20万粉丝,转一条给500元,有30万粉丝,600元……以此类推,拥有这些粉丝的账号也可以卖出大价钱。由此窥见,微博营销正以公开叫卖的形式成为一种另类网络营销方式。
此外,微博现在已经越来越火,微博营运商已经开始打起收费的主意了。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不管新浪还是腾讯,都是商业机构。面对上亿的用户,谁都不会放弃“赚钱”的念头。
自去年7月开始,瑞士信贷分析师首次将新浪微博作为新浪的新增长点写入报告,题目是“微博非常强劲”,并给出跑赢大盘的评价(outperform)。此后新浪微博用户数与新浪的股价都不断连创新高。虽然新浪因加大对微博的投资而影响了其短期业绩,但新浪微博在一年之内的成长表现成为新浪股价增幅远超同业的重要依据。
2011年4月2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互联网研究部《移动社区:高黏度/一站式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深度研究之完结篇》。报告指出,“微博作为杀手级的移动互联网(社区)业务,有望给新浪带来持续的价值重估机会。”
而美国投资公司Stufel Nicilaus为新浪微博开出了44亿美元的估值。业内人士的看法是,现在微博的估值肯定是附加了其他商业模式的想象。
此前,业内有消息称新浪微博5月开始收费,从免费模式转向收费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放养后准备“秋收”了。对此消息,众多网友表示,收费咱就不玩了。也有网友认为,一旦收费就意味着这项应用开始走下坡路。
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首次透露了微博可能存在的6大商业模式,分别是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
而搜狐CEO张朝阳此前表示,微博虽然出现爆炸性增长,但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门户之间在微博战场中鹿死谁手还不好说,竞争远未结束。他认为,美国的社交网络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才形成业内格局,中国的社交网络现在才发展一两年,还处在早期,战争才刚刚开始。
微博的商业模式一时间难以有结论。日前,新浪在微博平台上进行付费的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比值为1:1,可以在新浪微博上购买道具和应用服务。此举再次引发了各界对微博盈利的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表示,新浪微博目前占据了关系资源的制高点,“微币”的推出是微博发展中的一个有益尝试,它的应用有可能会成为微博未来赢利的一个方向。它可以满足网民对娱乐应用,游戏软件的需求,实现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诉求。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则表示,根据美国Twitter的模式,微博赢利基本上还是以广告为主。在目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任何对平台服务实行收费的模式都难以成功。
更多网友认为,微博到最后,肯定是赚钱盈利的手段。希望不是恶心用户的增值“服务”,不要影响现在的基本功能。也有人士表示,只要推出的应用好,增值服务收费还是很合理的,广告就免了,如果广告在微博上泛滥就太没意义了。
用户不愿意“付费”凸显了微博的尴尬,虽然贵为最火爆移动互联网应用,却难觅创收之门,连商业模式仍在摸索之中。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都是朝着收费方向微博以后的商业模式也如此。
新浪后来消息称,5月微博收费的消息不真实,同时,微博不会对受众收费,而是对第三方开发者收费。
分析人士表示,就微博来说,新浪、腾讯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用户基础和社交网络来说,人人网和开心网都是微博重要的竞争对手。因为大家面对相同的用户,就看谁能抓住这个用户群体来实现更快的发展,“现阶段,扩大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绝对应该优先于创收。”
事实上,门户网站目前均投入大量精力发展微博业务,通过广告投放,名人效应等策略成功地吸引了用户。有的花钱收购微博相关域名,有的开出大手笔邀请国内外明星“开博”,还有的不惜重金把钱“砸”向广告。
门户网站的微博盈利模式尚未清晰,而另一边已经有人做起了微博的“生意”。网络上流行一款计算微博价值的软件,其计算出台湾主持人小S的微博价值为3.1亿元。据了解,这个软件可以统计出包括个人微博在内任何一个微博的几个关键指标,比如,粉丝质量指数、关注率、活跃用户关注的比例等,还能准确提供一个微博的注册天数、原创率等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