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文地理 发展
一、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
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入微观。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了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2006,(8)。
[2]杨志英服务业地理学的理论与人文地理学方法论革新探讨[J].人文地理,2006,(6)。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地理系悬挂着该系著名学者的照片,其中有一张中国面孔,那就是国人虽不太熟悉,但却享誉美国的华裔学者段义孚。照片中是年轻时的段义孚,他坐在大峡谷的悬崖边,双脚垂在峡谷的“云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段义孚确实身在人文地理学的云端。他一生荣获多种荣誉与奖项,包括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等。
在美国的社会人文学界里,常常是黑人研究黑人问题,妇女研究妇女问题,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只有白人研究所有的问题。段义孚虽是出生在天津的道地的华裔,但他研究的是贯通整个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20世纪的后20年,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界,无论是谁,不拜读他的书,就不能完全融入当时的人文地理学术话语。
段义孚1930年生于天津,他们一家人离开中国是在1941年。除了后来从菲律宾飞往英国途中在上海短暂停留过一次以外,他就再也没回到过这片土地。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真正的归属地产生了疑惑。甚至觉得“我自己在心理上与沙漠很亲近,甚至可以把它看做家园。”
与老家的疏远还有语言的原因。后来无论是居住、学习还是任教,段义孚的生活都是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度过的,这意味着在很长时间里再也没有接触过母语。他的两个兄弟也是在幼年就离开了中国,可他们的夫人都是中国人,所以在家里他们说中文,或者中文夹杂着英文一起说。而段义孚一直单身,而且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先后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这两个华人社区很小的城市里。
所以他的中文词汇和句子冒出来时都是磕磕绊绊的,后来才渐渐变得流畅而丰富起来。他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好长时间没用过的圆珠笔一样,必须要在纸上使劲划一划才能出油。”
2005年夏天,段义孚收到北京一个建筑学会议的邀请,74岁的他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于是有了这次回归中国之行和这本书《回家记》。
对这次旅程,用段义孚的话说,是深入自我和文化的旅程。段义孚采用了一个不常见的结构和风格。首先,它并不是一本日记,但它的基础是他在踏上旅程两三天后开始在一个本子上记录下来的东西。这意味着它基本上是以过去式写成的。其次,本书还记录下他到过的各个地方,并对它们进行简要介绍,就像一本旅行见闻录一样。不过与旅行见闻不同的是,它还包括演讲稿,以及饭桌前的一些谈话。
所以你在这本《回家记》中能读到一些专业的文章,比如在建筑论坛上所做的有关“恋地情结与对地方的恐惧”的演讲。《恋地情结》是他的成名作,此书至今仍是美国各大学景观专业的必读书。段义孚认为,当地方场所被赋予人的情感、价值后,人便与地“合一”。在中国,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最近的例子如北京,它直到20世纪中叶还保留着天人合一的格局。
人与“地方”的情感关系很多很多。恐惧是最主要的主题。段义孚的《无边的恐惧》也是一部开山之作。中国古代“风水”中,有许多是情感心理的调节术,它寻找地理景观中已知的、并被符号化的安宁、太平、兴旺的代表因素,经过选择和人工附加,将它们组合为具有镇、压、克、胜力量的新景观结构,从而达到战胜恐惧感的心理作用。
书中还有一些独特的感受,比如,在长途飞行之后,段义孚受到的思想冲击之一就是“似乎突然一下子被粗暴地从童年驱赶到了成年”。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这椅子几乎就像妈妈的怀抱,人们吃饭、睡觉、像吃撑了的婴儿一般打嗝,都是在这椅子里。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对高校教师教育提出新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作为教师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各类高等师范院校必须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2.高等教育需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通过1999—2001年连续3年大幅度扩大招生,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上升至2001年的1 214万。2001年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为757万,比1998年的361万增长1.1倍。这3年的大幅度扩招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状况,提高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增大了高校高学历专业人才的供给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等教育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在巩固改革发展成果基础上,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总体要求
高等教育的就业体制改革主要是改变过去“包分配”的就业模式,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对教师教育各专业本科办学影响深远的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专业化。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1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普通高校非师范毕业生也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各级各类学校可以面向所有高校毕业生招收新教师,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严峻。同时,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非教育行业就业,与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竞争。因此,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价值。
二、综合性大学发展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优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专业化提出了很高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地理教师,这就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了解、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仍保持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十分有利于发挥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科优势并与基础教育进行合作。而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师范学院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更要依靠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与师范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门类和专业多、综合性强、学术性强、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在设置课程时,地理科学专业可以充分利用青岛大学的专业优势,引导学生通过青岛大学其它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选修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公共选修课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修养。在学科建设层面上,应通过与学校其它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合作提升各学科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性。
三、综合性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存在问题
1.过分追求课程体系完整性、教学内容重复
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了向综合性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看齐,提高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学术性,地理科学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过于追求体系完整,课程内容繁杂。完整的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但在综合性大学中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主要是各门课程教学课时数不够,教师感觉授课负担太重,学生感觉课业负担太重,学习专业课的兴趣降低。
教学内容重复。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导致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不同课程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前沿性学术问题等方面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如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课程之间,测量与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2门课程之间,区域分析与规划和经济地理学2门课程之间均存在一定教学内容的重复。这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了教师的授课效率。
2.传统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受教育理念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往很多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授课习惯“满堂灌”,通常是以自己从头到尾的讲授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是典型的教师本位主义、知识本位主义。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是教师拼命讲、学生拼命记、考试拼命背,学生不能发挥主动性自主学习,思想受到限制。一些教师即使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也是将所讲授内容搬到屏幕上“照本宣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受到了束缚。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不能及时地渗透、体现在高校教师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必然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教师缺乏“职业适应性”,从而削弱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和“示范性”特点。
四、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构建新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地理教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除应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涉猎一些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构建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新课程体系应以为培养目标服务为基本原则,新课程体系在横向知识结构维度上含大学通识课程、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3大课程群;在纵向功能结构维度包含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功能上是由低到高递进的4层次。
2.地理科学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成
大学通识课程群。大学通识课程群在功能结构维度上属于第一层次,即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课程。根据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拟设置的课程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C)、公共体育。由于地理科学专业招收高中理科毕业生,而中学地理课程却是具有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大领域特点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本专业大学通识课程群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的课程,这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各专业的相关课程,或者要求学生在大学公共选修课体系里选修相关课程实现。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群。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群在结构功能维度上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3个层次。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等。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本专业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能力课程主要包括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自然灾害与减灾、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区位论、区域综合整治规划等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储备;知识需求;研究生;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周建(1989—),男,山东沂水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37-02[收稿日期]2020-03-10
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扩招[1]。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而且根据世界大学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功能会逐渐向育人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方向发展[3-4]。因此,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研究生人数会逐渐增多。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8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双一流”文件的出台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5]。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特征,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6-7]。基于此,本文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课程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为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重点介绍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土地整治规划案例和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方法。
二、学生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分析
(一)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多,基础知识掌握存在差异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涉及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也就是说学生的学科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必然不同。为此,如何让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一大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激发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学生的專业为人文地理学、国土资源学专业,但是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选题涉及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土地整治、城镇化等方面。该课程内容与有些学生的选题有直接联系,与有些学生的选题联系远一些。在此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课程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内容相关性不大,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调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学生对空间分析技术的知识需求迫切
要出色地完成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需要掌握GIS、CAD等计算机操作软件。同时,作为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日常科研活动也时刻会用到GIS、CAD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对相关软件均有一定的接触,但是理解不够深刻、操作不够熟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该课程中理解并熟练操作软件对学好该课程,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日常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亟待加强
尽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进行了系统、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本科阶段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研究生入学后即进行科学研究,但此时大多数研究生会感到些许的茫然。为此,在该课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既可以提高研究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也有利于研究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
三、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
(一)重点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强化,使学生深刻理解该课程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行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对学科的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完全、透彻地掌握知识,做好科学研究。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对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相关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述,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的专业名词、把握住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全面学好该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研究方向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愿意学,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好。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会对各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摸底、了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尽量将课程有关内容跟学生的研究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将技术处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会涉及大量GIS、CAD的处理,为此,在土地整治规划授课过程中,会穿插Arc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软件对学生进行示范;在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设计授课中,就具体的土地整治项目利用CAD进行展示,并介绍涉及的CAD的主要操作。上课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四)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就当前本学科存在的科学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例如,土地整治投资标准经过多年的施行,现在是否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如何产生、怎么发现科学问题、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更好地解决科学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的互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与素养。
关键词:体育文化;地理学特性;体育地理学
虽然地理一直忽视体育,然而无论是从纵向的历史起源和演变,还是横向的经济、文化现实发展来看,体育与地理间的联系都是不容忽视的.地理学从根本上讲关注3方面问题,即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区位和空间秩序、人地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地理学注重地球表层现象的记录、描述和分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体育文化现象,理所当然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自1975年美国俄科拉哈马州立大学罗雷(JohnRooney)教授提出体育文化的地理学概念体系以来,对体育文化的地理学探讨一直未停.地理学空间扩散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众多地理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研究中的成功使用也提供了以地理学观点解析体育文化的新思路和框架.从地理学的观点和视角出发,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讨论体育的原型、起源、扩散、体育的革新等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寻求体育空间组织的规律性和模式,认识体育及体育文化的区域差异,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承.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对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寻求传播的方向和路径,以及探讨体育运动影响的地域范围,能为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1影响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的地理学因素
1.1纬度
在地理中,不同纬度地区的总体气候有着很大的差别,在高纬度地区,气温相对来说比较寒冷,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则比较温暖和炎热.而气温的不同对于体育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不同的纬度地区,其体育项目均会有着符合当地纬度特点的现象.随着纬度的变化,不同地区的冷暖环境也有所不同,直接决定了当地人们所从事的体育项目和休闲活动的不同,尤其是在冬季项目上的区别.在纬度较高的北欧地区,由于其气候相对寒冷,所以这一地区与冰雪相关的体育项目开展比较丰富,例如高山滑雪、冰球等项目均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和参与.地处北欧的挪威,在历届的冬季奥运会上取得了超过300枚的奥运奖牌,其中金牌更是超过了100枚,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而冬奥会上的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的俗名更是直接用北欧两项来称呼.在北欧,冬季项目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但是在低纬度的非洲地区,却鲜有机会进行冰雪项目[1].其次,高纬度地区的体育项目较之低纬度地区更加丰富.高纬度地区除了能够体验丰富的冰雪体育项目之外,还因四季分明,能够体验不同季节的体育项目,低纬度地区的夏季项目在高纬度地区都有实现的条件.例如北欧地区的气温,在夏季最高的时候也能够达到30℃之上,即使在极高纬度的地区,人们也可以在室内进行夏季体育项目.而低纬度地区则只能够从事夏季体育项目,即使不计成本建设一两个室内的冰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在冬奥会的赛场,基本上见不到非洲地区的国家参赛,而在夏季奥运会上却能够看到北欧等高纬度地区的国家参赛.最后,因纬度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民间都会出现符合纬度气候特点的体育衍生项目.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广大居民们在冬季就会进行雪地足球,将足球和冰雪结合起来,而在非洲地区,产生了类似滑雪的滑沙、滑草等民间项目.
1.2地形
山川、湖泊、树林、大海、河流等一系列的地形因素也会影响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分布.在同一纬度地区,由于地形的不同,体育项目开展也有所不同.首先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能够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并且具有稳定的气候环境,所以在平原地区足球、赛马等体育项目比较方便开展.而在高原地区,由于氧气缺乏,气压增大等因素,造就了具有强大心肺能力的居民,很适合开展中长跑等体育项目,例如肯尼亚等地区,在中长跑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山地地区则具有复杂的地形特点,并且陡坡和峡谷较多,当地居民就会进行攀爬,从而演变成了现代的攀岩项目[2].其次是内陆和沿海的区别.沿海地区具有天然的海水资源,所以像帆板、冲浪等体育项目都是居民常开展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在内陆地区就很难实现.在世界上,美国、法国、波兰等帆板强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水资源.
1.3人口分布
在地理上,人口分布包括人口的密度、数量、种族和性别等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对这个地区的社会现象、地域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口分布对于体育文化区域差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是人种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奥运会上,不同的人种所擅长的项目不尽相同.黑种人运动员在田径项目上具有相对于白种人和黄种人更加明显的优势,黑种人具有良好的耐力和爆发力,因身体条件,黑种人在游泳项目上却没有明显优势.参照世界的各项比赛成绩可以发现,在游泳项目上非洲国家几乎没有比较著名的游泳运动员,虽然考文垂在津巴布韦,但是她却是白种人.而黄种人由于具有灵巧的身体,所以在羽毛球、乒乓球等具有很强技巧性的项目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和优势,例如我国的乒乓球项目.白种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较黑种人灵巧,所以白种人在各项体育运动的分布比较均衡.此外,不同的人种进行同一项体育运动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排球赛场上,我国队员由于身体灵活性较强,打法主要以快打慢见长,而欧洲地区的球队,由于队员们的身体条件好,一般进行的是高举高打.其次是人口密度对体育分布和体育文化的影响.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资源的集中程度也就多,这些资源中也包括了体育资源.拥有较高人口密度的地域拥有较为充足的体育运动员后备力量和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体育服务,拥有较好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等[3].
1.4交通
纬度、地形、人口分布决定了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具体分布,交通却是推动体育文化分布和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来,在地理上,对于交通也有了实体交通和虚拟交通的区别.实体交通,能够快速地将人、货物等运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意味着运动员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外出比赛和交流,各种先进的体育器材也能够更加方便地运送回国,使国内的体育训练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各地的体育文化交流,使体育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虚拟交通,则让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在数秒的时间内就能够让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交流.这更加方便了体育信息和体育赛事的传播,增加人们对不同地区体育文化的了解,让体育事业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2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的地理学解析
从目前的各项科学研究来看,体育和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叫体育地理学,虽然目前体育地理学的各项研究还不够充分,但是体育地理学从独特的角度对体育与地理的联系做出了总结,给体育和地理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解构各自的学科思路.
2.1空间扩散与体育文化
当今世界的所有体育运动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有其起源和原型,体育的发展过程也是这些原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一个空间向另一空间面状传播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了时空变化的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体育项目不断地从起源地向周围扩散,最终向世界范围传播,所以体育文化兼具大众性和学术性,并与地理学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些体育文化在传播的早期具有明显的地理性质和地方形式.体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经济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羽毛球是一个世界性的运动,但是其起源却是在英国的一个叫柏明顿的小镇,而其在丹麦和印尼盛行,与当地的静风天气不无关系.体育文化在某个地方形成之后就会从空间上向周围传播,这个空间扩散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体育传播方向和路径的过程研究对于体育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中国的武术项目,起源于中国,但是传播的方式却呈面状传播和等级扩散.面状传播是以体育文化的起源地为中心,向四周空间进行面状的连续传播;等级扩散则是由起源地向其他文化中心进行空间跳跃式的传播,中国武术在日本、朝鲜、法国等地都能够寻找到传播中心正是因为武术是由中国向这些地区进行了等级传播.此外,体育文化的传播还能够通过地理模型进行虚假的模拟[5].
2.2空间组织和体育文化
体育项目在传播并被各地区的人所应用的时候,就形成了体育的空间组织.对于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克里斯泰勒有一套中心理论.而对于体育则是拥有一个等级序列的,在一项运动中,关于人口应该存在一个最小限度“门槛人口”,如果这项运动的应用人口高于这个限度,则这项运动就会普遍存在,在英国,娱乐性的足球比赛,每一英里就有9成以上的人参与,而在美国,职业棒球队在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球队在每年必须要能够吸引100万人次进行观战.对于承办奥运会的城市拥有严格的地区和位置要求,所以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城市有能力和资格承办奥运会.由此可见,大城市在体育的空间组织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体育项目的队伍数量与城市的规模有着较大的关系.但是体育的等级在空间尺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有很多应该具有体育设施的地方,实际上却没有相应的体育设施.例如我国的足球俱乐部,在广东曾有包括宏远、深圳、松日、太阳神、佛山5个甲级球队,可是在我国人口较密集的城市河南,却只有1个甲级足球俱乐部[6].由此可见,足球俱乐部数量和需求也就是足球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并不是均衡分布的.有些城市往往拥有足够多的球迷,但是没有一个拿得出的俱乐部,这些城市为了满足球迷的需求,就会迫不及待地引进一些足球俱乐部在当地进行足球赛事,例如韶关、柳州、石家庄、绵阳等城市.而观看足球比赛则渐渐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所以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足球俱乐部会进行区位迁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的商业化道路也越走越远,成为新兴的第四产业,而体育一旦商业化就会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选择体育活动的最适合区位,也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例如北京亚运会场馆采用的是分散式的布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采用的是集中式布局,这些都考虑了各种人文地理的情况,考虑了城市居民的观赛情况以及土地的征用、城市功能区的协调等一系列的与地理学知识相关的因素.
2.3空间景观与体育建筑
体育景观的产生是在地理空间内,由于体育运动而发展出的各种体育建筑物,从而形成的一种暂时或者永久的标志性体育景观.在19世纪以前,人们对于体育景观的认识多以自然景观为主,并没有太多的人为干涉,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自然体育景观成分在人们的认知中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工体育景观开始诞生.例如由于人们追求生活的休闲和完美而产生的各种以绿色草地为场所的马术、高尔夫、足球等体育运动,这些运动被人们称为“绿色体育”[7],这些绿色运动带来令人赏心悦目的地理景观,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随着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掌握能力增强,逐渐出现了冲浪、帆船等以海洋为载体的体育运动,这些体育运动被人们称为“蓝色体育”.还有以雪山为载体的山地滑雪等运动项目,这些被人们称为“白色体育”.随着近代体育的发展,各个城市都开始了体育场馆的建设,这些体育场馆中不乏一些独具特色、具有欣赏价值的场馆,例如我国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等.
2.4体育与空间相互作用
体育空间是一个空间上的结节点,所以体育空间区位会在空间层面上产生各种情况的相互作用.首先是体育场馆的圈层影响,这种空间相互作用决定于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以及体育场馆所属的机构和场馆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等.“球迷区”是受到这种相互作用最明显的一个地方,球迷的集中区与运动员的分布是大致相同的.这些区域少则只有数十人,而多的像一些职业俱乐部的这种区域,可能有数万人.主场是核心的区位,随着距离的增大,球迷的规模也会渐渐的衰减.在“球迷区”的人通过接近这个体育节点来获得自身的利益,而在这个圈层的第二层位置,则是一些诸如运动爱好者之类的球迷,通常以这种运动作为娱乐方式[8].体育空间以节点为中心的圈层,具有经济地理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从好的方面来说,能够创造各种各样的经济收益,而一旦这个节点被周围的人所厌恶和排斥之后,这种效应就会变成负面的影响,产生“负影响圈层”.例如体育迷们制造的一些诸如噪声、游行、骚乱等“体育污染”,这些污染带来的后果就是当地的经济受到影响.一个体育运动俱乐部要完成其全部的比赛赛程,就会有一定的空间位移,这种位移是必然也是必需的,这种空间位移也是体育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情况.要进行空间位移,就会产生必要的交通费用,但是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看,节省季节性的交通开支,是所有商业化体育运动项目共同的要求,虽然这一费用占用不了多少经费.这个矛盾可以通过体育赛事的区域化来解决,例如美国的NBA分区赛,免除了运动员的长距离移动.一个职业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里一般都不会只效力于一个体育俱乐部,而是在多个不同的俱乐部间效力,从而产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也是体育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通过英国的职业运动员和美国的职业运动员招募情况来看,运动员大多数会选择在自己所出生和成长的附近俱乐部中效力.但也存在运动员转会的情况,这种容易造成运动员在其效力的各个俱乐部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可预知的情况.在我国,由于还没有比较健全的职业运动员转会的法规,所以这种体育空间的相互作用还没有比较明显的规律.
3地理学知识在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中的运用
3.1指导赛事申办
地理学知识对选择各项体育赛事举办城市和地区具有指导性作用.例如我国厦门,虽然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却不适合举办大型综合赛事,主要是因为厦门是一个小岛城市,面积比较小而且地形复杂,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很难满足大型综合比赛对场地和交通等的要求.但是厦门岛是一个天然的环形岛屿,而且具有美丽的风光,其四周的环岛路就非常适合进行马拉松比赛,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也已经成了厦门的标志.我国哈尔滨的天然气候条件适合冬奥会的举办,青岛适合帆船赛,这些挑选都结合了地理学知识.此外,申办赛事也需要应用人文地理知识.通过运用地理学知识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能够清楚地知道申办的优势,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赛事申办.例如,2008年选择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实际上在自然条件上比北京更适合办奥运会的城市有很多,却没有选其它城市.这是因为从人文地理的方面看,北京具有更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也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承担奥运会这项世界性的综合赛事从各方面来说都具有明显优势[9].
3.2指导体育设施建设
对城市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布局来说,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会不会破坏城市当前的经济布局与城市的地理环境,场馆周围是否有比较方便的交通,足球场馆、篮球场馆、游泳场馆等不同的场馆,分布应该建在哪些位置以及场馆建成后对周围人群聚集地的经济会不会带来影响,是否能带动群众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地理学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和指导.
3.3对体育训练的指导
地理学知识对体育训练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在运动员进行异地训练时,比如高原训练,因为高原具有锻炼心肺功能的特点,所以田径运动员们通常会到高原上进行训练.每年冬天,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员们会在东北冰天雪地的地方进行训练,这是因为雪地较松软,可以减轻运动员的脚踝与膝盖关节的压力.我国女排选择在福建漳州进行训练,是因为南方的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对运动员的身体影响较小.
4结语
地理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育文化受到纬度、地形、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地理的影响,也受到城市和地区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的影响,同时地理学的知识还能够指导体育活动及赛事举办城市的选择,以及体育设施和体育场所的分布等作用.体育文化也具有空间扩散、空间组织、空间作用以及空间景观等地理学特性,地理学因受到体育文化的影响变得更加多元和生动,从而形成了地理与体育的更深层次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运动的多样化发展,还能够促进体育文化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升,邹玉玲,李林林,等.西方学界的体育空间研究与体育地理学的构建[J].体育科学,2013,33(2):3-10,60.
[2]李延超,饶远.彝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何这么“火”?———云南彝族体育的文化地理学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2):85-87.
[3]王茜,苏世亮,苏静.社会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重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65-69.
[4]王海燕,姜君,张宇峰,等.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城市体育文化塑建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2):22-26.
[5]林涛.多元文化视角下审视体育文化基本理论———评《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多元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2015(14):封4.
[6]姚磊,田雨普,余涛,等.文化强国战略下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供给的困境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14-18,31.
[7]郑会娟,刘永科,张杰,等.新时期体育文化科学化发展与应用———评《体育文化科学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7):66.
[8]林天孩,林小美,刘树洋,等.吴越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4):202-205.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第六批重点课程建设课程资助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2014A02)
[摘要]《GIS原理及其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文对目前该课程在测绘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院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加深学生对GIS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特别突出GIS实践的重要性,以期提高《GI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GIS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改革;实践;考核
中图分类号: G642.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随着测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产品的获取、处理、管理、分析、应用等方面都跟GIS密切相关。理解GIS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GIS专业软件的操作使用,这对测绘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GIS原理及其应用》作为测绘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及其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熟悉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常用方法,了解空间数据采集和输入、数据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内容,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所处的地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与应用的趋势、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因此,《GIS原理及其应用》这门课程的学习对测绘专业学生影响深远。目前,在测绘工程专业的GIS教学中一直沿用GIS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前期课程安排和学时等方面与GIS专业有很大差别,这就造成了测绘专业学生对GIS的学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必要对《GIS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讨和改革。
1确定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立足地震行业,面向社会”的战略目标,我校培养的测绘学生是可在地震行业中立足,同时更主要的是面向社会的大众化需求,因此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测绘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实施地形变形测量、变形监测、精密工程测量等测绘工程的设计、实施及管理等能力,能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国家基础测绘、国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部门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厚基础、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而随着计算机技术、RS技术和GPS技术的发展,在掌握了基本测绘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测绘信息的有效集成和应用,GIS成为其实现信息集成的首选工具。因此,《GIS原理及其应用》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测绘专业学生在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非GIS专业先修课程差异
地理信息系统是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而诞生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明显地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而测绘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面、地下和空间各种物体的几何形态及其空间位置关系的科学。两个专业教学目标有很大不同,但又有所交叉。测绘科学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高精度的空间数据,保证了空间数据的精度和质量,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为测绘科学成果的有效集成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由于专业特色的限制,GIS专业在前期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开设关于计算机和地理学的课程,如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图形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为接下来的GIS原理及其应用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学提供了GIS学习的软、硬件知识;地理学作为GIS的理论依托,为GIS提供引导空间分析的方法和观点。而在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GI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开设缺乏一定的前期理论支撑,这使得测绘专业的《GIS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沿用GIS专业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根据测绘专业的特点调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更适应于测绘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2.2教学内容多,实践课时少
在现行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明确限制总学时数不超过2500学时,而在测绘专业基础课等不被压缩的前提下,测绘专业开设GIS课程的学习,其学时安排是48课时,还包含了不少于8课时的实践课时,而GIS本科专业学习中,其学时的安排一般为64课时。在课时明显压缩的前提下,要想较好地完成《GIS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必须对现行教学内容、方法和安排做出调整。由于GIS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调整后的GIS学习必须保证理论和实践课时的饱满,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学习的效果。
3、教学改革的措施
3.1侧重学科交叉,注重GIS思维的培养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在测绘专业的GIS教学过程中,侧重强调测绘专业与GIS的交叉性,突出GIS学习与测绘专业的紧密性,将GIS的学习定位到测绘专业体系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GIS的基本理论、常用空间方法、应用模型等内容,这些是初次接触GIS的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地学理论与工科技术的交叉,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以GIS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的抽象与表达,并在后续工作中善于应用所学和所知道的测绘技术、GIS理论进行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这个过程既考察了学生对所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又注重培养了学生运用GIS思维对空间数据集成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了解测绘与GIS集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理论与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GIS作为一个辅助决策工具,教学过程中突出GIS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将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作为解决问题中的一个环节,加强学生自学意识,学会问题的分解与表达,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以此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2合理安排课程,理论和实践分层次实现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任课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的不足也显而易见。首先,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其次,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最后,没有经过学生思考和实践过的理论是无法在工作中得到很好应用的。基于这些问题,首先在课程安排上做出调整,将《GIS原理及其应用》安排在第五学期,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如GIS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基本功能、发展历史、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方法等。同时对涉及到的测绘专业知识给予重点提示,加深对测绘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GIS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安排的8课时实验中通过对Mapinfo9.5的学习,让学生对GIS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有所认识,即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到计算机世界的存储,对数据空间数据结构以及存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学期完成学习后,学生对GIS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空间数据结构、以及空间数据获取与测绘技术的结合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达到GIS理论教学目标。 由于学时有限,但又强调GIS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在第六学期安排一门《GIS软件应用》,以ESRI公司的ArcGIS作为实践平台,弥补GIS理论学习中实践不足的问题,在GIS软件应用这门课中,所有的实验以案例的方式提出,要求学生给出应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动手实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3 巩固理论知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在考核方式上,《GIS 原理及其应用》采用“平时成绩(10%)+实验报告(2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是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获得;实验报告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期中考试主要是在课程中期对学生进行测试,对学生起一个督促作用;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最终掌握情况的检验。采用上述考核方式,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4结论
《GIS原理及其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课程学习对后续《GIS软件应用》的学习及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影响深远。本文首先介绍了该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并分析了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侧重学科交叉,注重GIS思维的培养;2)合理安排课程,理论和实践分层次实现;3)巩固理论知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以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周文国,郝延锦.工程测量[M].测绘出版社,2011年9月.
[4] 刘小阳,孙广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1(11):480.
[5] 孙广通,宋萍,刘小阳.《普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3(36):26.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05-0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自1998开设至今已经有近15年的历史了,目前国内设置GIS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在此期间,GIS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对GIS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强。GIS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譬如学校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加强人才的竞争力?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以及学校特点合理地构建一套GIS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急需解决地问题。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GIS人才一直是我们作为GIS教师的目标与责任。对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GIS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迫切需要,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GIS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详细论述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理念、师资队伍、条件平台、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举措和进展,为其它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1 建设目标与举措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2001年,以“教学、科研、团队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相互促进”为发展理念,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平台和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实习实践有待加强,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等老问题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因此,本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力为出发点,研究人才知识结构与需求趋势,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践体系改革等建设为过程和手段,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水平高、实践与科研能力强、熟悉行业人才需求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项联系、实验与实习相贯通、应用与创新同步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围绕该建设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采取下列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结合目标定位,深入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力模块化,理论、实践与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化,模块之间链接化,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化,选修课组方向化,专题设计创新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2)课程内容与教材改革:针对现有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部分授课内容老化的不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决定课程内容的新旧取舍。保证教学内容的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课程群模块内部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新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和实践教材。(3)专业师资队伍改革:优化教师与科研队伍,建立完善的GIS教学科研体系,包括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本科生课程授课师资体系中,聘请高水平校外专家进本科生课堂;专业核心平台课推行教学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负责制;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紧紧围绕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现场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实践的锻炼,为应用创新大好基础;注重个性化培养,优选若干具有潜质的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设立科研创新学分与创新奖学金,利用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各种科技大赛获奖、参加教师科研、申报科研立项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处理、C语言、C++、VB、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地理科学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国土资源学、城市规划等)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组件GIS、WEBGIS、ARCGIS、PCI等)。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180学分方能毕业。课程147学分(含实习18分),其中通识教育51分,专业基础28分,专业核心25分,专业方向课43分;实验教学33学分。
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所有专业课必修课均配备优秀教材(其中自编教材20%),引进和选用外文教材3门,必修课配备率达17%。6门课程中采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获得三项学校探究式课程建设立项。90%课程参加学校课程建设,其中优秀课程20%。9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主讲,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为本科生授课或做学术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多为博士和副教授。所有教学实习都指派有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22项,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
根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积极推进优秀教材建设,力求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基础、实验内容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并体现理论与基础、室内与野外、经典与先进的有机结合。自编的系列实验教材和讲义,基本体现了教材建设的理念。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主编专著和教材25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实验系列教程》、《遥感图像处理系列教程》等实验教材4部,参编教材4部。目前中心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对于充实地理学发展前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有3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1项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地理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分别建立了基础、专业、野外综合、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由3个基础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实验室、遥感实验室、GIS实验室)和5个专业实验室(GPS实验室、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实验室、车载三维信息获取实验室、三维激光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组成课内实验平台,由5个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秦皇岛地质地貌、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金山测量与地图、北京地面沉降监测、北大方正3S技术开发与应用实习基地)组成校外综合实习、实践平台,由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构建了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习规律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加强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加强地理新技术的应用;在实验项目设计中,鼓励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扶持特色实验课程和项目的发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内容上,强调体现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根据专业和课程特色,分层次设立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构建“基本理论验证-基本技术操作-开发应用创新”的多级实验内容。坚持“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实践相结合”、“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设计相结合”,以培养具有扎实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地理技术并具有应用创新精神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由专职、兼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保证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任职教师中,有70%的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较好地提升了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如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中,任课教师依托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数字国土”,设计了基于ARCINFO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实习;在GIS空间分析实验课中,依托863项目“GIS在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GIS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实习项目等等,保证在实验教学中前沿性科研的实验内容占一定的比例。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新技术相结合;二是高水平科研与创新型实验相结合;三是野外实习基地在遴选中遵循了区域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
4 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步搭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了“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信息高新技术相结合”、“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示范辐射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狠抓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上,本专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研究就业市场信息,力求为学生就业加强服务。通过组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的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联系高水平的业内人士来做报告,为学生将来就业搭建起人脉网络。学生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依托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等项目的比重逐年提高,选题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成果的应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主要举措体现在以下几点。
(1)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力争为每一位师生提供适宜发展的学术空间。集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势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并与教学平台有机结合;师生借鉴科研思路,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生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反哺了教师创新教育能力。(2)以高新技术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掌握高新技术应用“一技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的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仪器和软件,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地理学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增设5门探究式实验课、出版10部实验教材、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与国内外50多所大学共享互动、不断提高。(3)让学生在科研和学科竞赛中掌握高新技术深入应用。依托团队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组织7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先后获国家、省部、校级立项191项,38篇。2008年,3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全国、省部、校级大学生挑战杯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竞赛中获奖120多人次。(4)营造实验教学国际化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欧美7所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地理实习,已成为固定环节,有效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6个国际品牌的遥感、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ARCGIS、ENVI、PCI、JX-4、EZMAP、IMAGEINFO实训基地,有效促进了师生专业软件应用能力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80%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部分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沉淀。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创新、训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60%,获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38项,获实验室开放基金43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种奖励47项。
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提高,带来的社会声誉逐步上升。考研率突破45%,陆续有10余名学生成功申请出国交流学习计划并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中本科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93.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5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以来,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即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并将继续延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地学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努力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先进仪器和软件,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应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教师团队创新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与改革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2]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41-46.
[3] 王艳慧.GIS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M]//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