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与技能要求〗
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
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4、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要求〗
1.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
2.学会实验的现象观察、记录和思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习重点】
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学习难点】
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在化学中研究物质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1)
引入:回顾交流: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化学在帮助我们认识及合理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和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一课开始尝试研究化学,我们先从身边的物质开始。
新授:
观察思考:仔细观察课本第10页彩图,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思想并板书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与探究:蜡烛的燃烧(板书)
创设情境:观察蜡烛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1.刚点燃时的现象:。
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
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4.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
5.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说出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归纳板书。
讨论交流;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蜡烛燃烧过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这些变化过程中表现出了石蜡的哪些性质?
3.你所搜集的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哪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纠正并归纳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联想与启示: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和金刚石的燃烧各是什么变化?表现了金刚石的什么性质?
分析归纳: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观察与思考:演示煤油的燃烧,空中生烟,碘化钾和硝酸银反应,学生仔细观察各变化的现象,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板书)
活动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完成: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观察现象,感悟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生成气体,放出热量等。
讨论交流:联系生活讨论化学变化释放或吸收能量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板书)
例题研讨: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二氧化硫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电灯发亮D.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
2.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衣橱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B.菜刀生锈C.食物腐败D.天然气燃烧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2)
过渡:在千奇百怪的物质转化中人们开始探索世界的本源,从古代的哲学家到近现代的科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人们逐渐揭开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奥秘,为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成为可能。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活动探究:葡萄糖、砂糖、面粉的加热
分组观察:葡萄糖、砂糖、面粉,讨论三种物质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动手实验探究
分析:上面加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讨论交流:水能不能变成油,铁矿石能不能炼在黄金。
讲解:当然,刚才我们所说的都是宏观的世界,那么物质的微观结构如何呢?长期的探索之后,我们发现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观察思考:仔细观察第14页彩图,查阅资料水晶、石墨性质有什么不同的,不同的原因,教师打比方介绍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性质不同。(板书)
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各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这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第二个方面。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讨论交流:煤和石油的用途,化学在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讨论交流: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中草药在深加工方面却滞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增强学生学好化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交流与讨论:课本P15-P16页的三组图画,从化学史的角度去分析化学研究的对象
课堂总结:教师简要回顾所学,激励同学们课后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增强学好化学,用好化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一、典型例题解析
例1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有白色固体物质生成
(D)镁带“消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时有其他新物质生成,选项,中只有(C)能证明生成了不同于镁的其他物质,而(A)、(B)、(C)是伴随发生的现象,发光、放热、物质“消失”(如变成气态)在许多物理变化中也能出现,故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本题答案(C)。
例2 下面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
(A)一定会发光和放热
(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沉淀产生
(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现象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但不是主要依据,本题答案(D)。
例3 下面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泥浆水放置后澄清
(B)铁矿石粉碎成粒
(C)铜器生铜绿
(D)石蜡熔化成液体
解析: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看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本题答案(C)。
例4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燃烧
(C)升华
(D)变色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爆炸有两类:一类是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一类是无新物质生成的爆炸,如气球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升华无新物质生成,变色有两类:如无色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碱式碳酸铜加热由绿色变黑色,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故本题答案应为(B)。
例5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导电,镁条燃烧
(B)铁生锈,蒸汽锅炉爆炸
(C)食物腐烂,胆矾研碎
(D)电灯通电发光,空气液化
解析:此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判断二者变化的能力,选项中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胆矾研碎,灯泡通电发光,空气液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本题答案为(A)。
例6 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酒精能够燃烧
(C)火药爆炸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E)水结成冰
解析:此题考查区分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能力,变化是指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固有属性,常用“易”、“会”、“能”、“是”“可以”等词描述,本题答案为:(E)是物理变化;(C)是化学变化;(A)是物理性质;(B)、(D)是化学性质。
二、训练题
1、下列变化中,与其它的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
(B)镁燃烧
(C)水汽化
(D)碱式碳酸铜分解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铁钉生锈
(C)空气液化
(D)石蜡熔化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冰雪熔化
(C)钢钉生锈
(D)食物腐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C)物质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
(D)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5、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的,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丝导电,镁条燃烧
(B)矿石粉碎,蜡烛熔化
(c)火药爆炸,电灯发光
(D)碳燃烧,铁铸成铁锅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密度
(B)可燃性
(C)沸点
(D)熔点
7、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下列描述不是其实验现象的是( )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产生大量的白烟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氧化镁
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的可燃性
(B)铜绿的不稳定性
(C)汽油的挥发性
(D)食醋的酸性
9、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
(B)用汽油去除油污
(C)用铝做导热材料
(D)用煤作燃料
10、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即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附答案:
1、(C)
2、(B)
3、(B)
4、(C)
5、(A)
6、(B)
7、(D)
8、(C)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初步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能辨别“变化”和“性质”的不同.
2.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化学反应获取能量的重要性.
【典题分析】
题型一 物质的变化
例1(2012娄底)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玻璃破碎 (B) 冰块融化
(C) 酒精燃烧 (D) 铁丝弯曲
解析:有无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和基本方法.玻璃破碎、冰块融化、铁丝弯曲等是玻璃、冰块、铁丝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有了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该题选(C).
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
例2(2012盐城)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密度低 (B) 耐磨损
(C) 导电性差 (D) 抗氧化性强
解析:本题以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命制试题,突出了试题的时代性,实质上考查了对化学性质的理解,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腐蚀性、毒性、酸碱性等均属于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而题给选项中,唯有抗氧化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属于化学性质,其余三个选项的性质均属于物理性质.选(D).
【中考真题回放】
1.(2012连云港)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锅生锈 (B) 冰雪消融
(C) 玻璃破碎 (D) 车轮爆胎
2.(2012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铜丝折弯
(C) 瓷碗破碎 (D) 纸张燃烧
3.(2012苏州)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
(B) 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
(C) 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D) 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4. (2012泰州)下列变化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B) 粉尘爆炸
(C) 干冰升华 (D) 镁带燃烧
5.(2012资阳)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块融化 (B) 海水晒盐
(C) 铁锅生锈 (D) 酒精挥发
6.(2012眉山)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家中食醋有酸味
(B) 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
(C) 食盐能溶解于水
(D) 干冰能升华
7.(2012陕西)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8.(2012成都)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天然气燃烧 (B) 干冰升华
(C) 琢磨金刚石 (D) 冰淇淋融化
9. (2012达州)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植物光合作用
(C) 冰雪融化 (D) 玻璃破碎
10. (2012德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酒精挥发
(C) 打磨玉器 (D) 大米霉变
11.(2012乐山)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 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
(B)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D) 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
12.(2012鄂州)下列现象中,不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古建筑中石像变模糊
(B) 地下煤层自燃
(C) 溶洞的形成
(D) 北方湖面出现“冬捞碱夏捞盐”
13. (2012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冰雪融化
(C) 香水挥发 (D) 干冰升华
14.(2012广州)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 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 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 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5.(2011滨州市)化学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可燃性 吸水性 溶解性 酸碱性.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 .
(2)氢气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3)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查溶液的 .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根据气体的 .
答案:1.(A)2.(D)3.(C)4.(C)5.(C)6.(B)7.(D)8.(A)9.(B)10.(D)11.(A)12.(D)13.(A)14.(A)
15.(1)吸水性 (2)可燃性 (3)酸碱性 (4)溶解性
【轻松随堂练】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 石蜡熔化
(C) 苹果腐烂 (D) 蔗糖溶解
2.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
(A) 石蜡融化 (B) 纸张燃烧
(C) 酒精挥发 (D) 冰雪融化
3.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混合 (B) 成型 (C) 干燥 (D) 烧结
4.下列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仅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5.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 镁条减少
(D)生成白色固体
6.某固态物质受热变为该物质的气态,该变化为( )
(A) 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可能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无法判断
7.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1.(C) 2.(B)3.(D)4.(B)5.(D)6.(C)7.(C)
[化学实验室之旅]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将滴管横放在桌面
(C) 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
(D) 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3. 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4. 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5.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6.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某同学需取用47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
(A) 100 mL的量筒 (B) 50 mL的烧杯
整个项目围绕“燃烧”这一核心展开,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什么,有助于学生认识燃烧,了解燃烧。
蜡烛的燃烧本身承载多重功能价值。要探究燃烧的奥秘,我们可以找一个良好的燃烧载体,蜡烛便是这样一个不错的选择。蜡烛的燃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燃烧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前、燃烧过程中以及燃烧后的现象,并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多角度的观察思路,而且也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思维加工和科学方法建构的过程。通过探测蜡烛火焰温度的实验,可以告诉学生,观察不仅仅只是用肉眼看这样一种方式,还可以借助工具进行。像这样,从学生熟悉的蜡T燃烧入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对于普通事物背后所隐含的不普通的科学认知。
最后,再借助不同形式的变化,丰富学生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项目中涉及到蜡烛的燃烧,生成沉淀、气体等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探究,还有通过加热等控制反应条件的实验。通过丰富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基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看待化学变化的多元视角。
二、教学中使用微型实验手段
相较于常规课,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使用了魏博士微型实验盒。该实验盒是将实验活动中所需的各实验用品和材料进行微型化处理后,打包进行配备。这样不仅可以免去教师课前繁杂的准备工作,而且便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多次实践表明,微型实验盒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本节课中学生使用了“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套微型实验盒。
1.“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是由微型塑料烧杯、木棍、铝箔纸、木夹子、牙签、蜡烛、指甲剪、打火机、Ca(OH)2溶液等组成。该实验包能够完成蜡烛的物理性质研究、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蜡烛燃烧时到底是谁在燃烧、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和火焰的温度分布等实验。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1。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1)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取一小块蜡,观察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杯水,把蜡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蜡漂浮在水面上。(见图2)
(2)探究谁在燃烧:先用木棒将铝箔纸卷成圆筒状,抽出木棒,铝箔圆筒呈中空状态。待蜡烛燃烧稳定后,将用木夹子夹住的圆筒的下端向蜡烛火芯处靠近,接近烛芯剩余1到2毫米时,竖直圆筒铝箔。铝箔上端冒出浓浓的白烟时,用打火机将其点燃。(见图3)
(3)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1支,观察现象。(见图4)
(4)探究火焰温度分布:右手持牙签的一端,保持牙签的平衡,放进火焰的中间,距烛芯1到2毫米的位置,停留三秒,然后收回牙签,观察实验现象,会发现牙签烧黑的部位中间有一块未黑。(见图5)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由微型点滴板、微型搅拌棒、指甲剪、镁带、小苏打粉末胶囊、柠檬酸粉末、CuSO4固体胶囊、NaOH溶液、HCl溶液等组成。该实验盒能够帮助学生完成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探究、镁条和盐酸反应探究、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探究。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6。
(1)探究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取出硫酸铜胶囊,将一端捏扁,用指甲剪剪开捏扁处。取出少量硫酸铜晶体置于一片白纸上,将白纸对折,用木棒碾压几下,得到硫酸铜粉末。向点滴板1孔、2孔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硫酸铜粉末,然后向两孔内均挤入水,搅拌溶解,观察现象。(见图7)
(2)探究柠檬酸和小苏打的反应:向点滴板的孔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柠檬酸和小苏打粉末,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直至溶解,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见图8)
(3)探究镁条和稀盐酸的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表面,直至表面光亮。向点滴板孔中加入镁条,然后挤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三、基于微型实验的教学环节展开
1.蜡烛燃烧细探究,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上课开始,教师演示“不怕燃烧的手”小魔术,当学生看到手套在酒精灯上烧着,手竟然完好无损,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借此引出项目“探索燃烧的奥秘”和本节课的主角――蜡烛。
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蜡烛燃烧及其变化”探究实验。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实验以及微型实验盒,所以,实验前教师首先讲解了微型实验盒中的实验用品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随后布置实验任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方法的指导。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并且提示学生可以按照实验前、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的时间顺序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根据教师和现场专家的指导顺利地完成了相关的实验探究。在探究蜡烛的燃烧到底是谁在燃烧时,学生对于引出的白烟能够燃烧非常好奇,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尝试引出更多的白烟。当探究燃烧的产物都有什么时,学生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才明白原来蜡烛没有消失,它只是转化成了二氧化碳。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纪律虽然有点混乱,但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实验,学生对蜡烛的燃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问题引领,初识化学变化。
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学生分组汇报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教师借助蜡烛燃烧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实验现象,引出化学变化的概念,并借助粉笔折断、玻璃打碎等生活现象引出物理变化的概念。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动手再探究,深入了解化学变化。
在对物质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变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学生亲自使用微型实验盒,完成相关的探究。
随后,教师和一位学生演示了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实验。所有实验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以及分析物质发生何种变化并要求学生给出相应的证据。学生对物质发生何种变化进行了较好的分析。此时,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简单的只关注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发展为能够关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能量变化等,学生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4.总结提升,完善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
教师进一步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告诉学生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有沉淀、气体、发光或者发热等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看待化学变化要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
四、微型实验的功能价值分析
1.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
为保证学生能亲自动手实验,采用4人一组共享一套微型实验盒的方式,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这种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
初中生对感性知识的需求较高,但是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的学生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改变了以往认为化学课枯燥无趣的看法,提升了对化学课的喜爱程度,并且感觉到,这种边思考边实验的学习过程比教师单纯讲授更有意思,更能引起自己的兴趣。
2.帮助学生形成并且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抽象出淼睦硇灾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并且要经历学习者的思维加工。此阶段的中学生更易接受形象的感知信息,化学实验是很好的感性材料,所以应多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抽象,形成化学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蜡烛燃烧过程变化,初步建立化学变化的概念;接着,通过粉笔折断等两个实验,对物理变化和两者的区别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通过继续动手探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等4个典型的化学变化的实验,对化学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无明显现象”实验;间接直观实验法;对比实验;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2C0074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初中化学学习中许多化学变化常伴随明显现象的产生,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实验有助于学生判断变化中新物|的产生,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
然而,在实际的变化中并不是每个化学反应都伴随明显的化学现象,比如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合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的无色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在变化过程中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可观察的现象,我们经常称之为“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针对这些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学生无法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来判断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征,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因此产生认知上的困难。
怎样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基础上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的变化确实发生了呢?间接直观实验法通过利用一定的测量手段,放大或凸显原本不够明显的物质相互作用的变化特征,或是选择间接变量进行测量或表征,形成“有明显现象”可供观察的实验。本文利用间接直观实验法,将原本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设计成为可供观察的有明显现象的实验,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常见的化学反应。
1 利用指示剂的变色对比实验,感知化学反应新物质的产生
可溶性的无色酸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过程没有明显的现象,但是溶液的酸碱性却发生了突变。依据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利用酸碱指示剂石蕊或者酚酞的变色,说明物质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明确指示出反应过程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也可以测定溶液酸碱度,从酸碱度的数值变化学生可以间接判断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感知新物质的产生。
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酸碱指示剂变色和pH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设计定性或者定量的测定溶液酸碱性对比实验(见表1)。
又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若在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CO2气体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否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于是设计了一组石蕊试剂变色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观察石蕊的变色判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碳酸,显酸性(见表2)。
利用指示剂显色对比,直接观察反应过程中物质酸碱性的变化,从而判断物质的成分发生变化,感知化学反应中新物质的产生,理解无色的可溶性酸和碱、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2 间接检测物质成分的对比实验,解释说明化学反应的微观构成
化学反应的发生实质就是反应物变成了生成物,反应过程中可以检测化学反应过程物质的成分发生的变化,用间接直观的实验检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成分,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分析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构成。
无色碱溶液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后生成无色可溶于水的盐溶液,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在不断地减少,生成物在不断地产生。依据间接直观的实验检测反应物成分的减少和生成物成分产生,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解释说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的变化。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即无色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物减少,生成物(Na2CO3)产生。从检验反应物(CO2)减少和生成物(Na2CO3)的产生角度,设计对比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
反应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后气体量减小,容器内气压减小。设计喷泉装置、反应容器连接U形管或盛水的容器,反应后会发生液体倒流现象,反应容器内连接橡皮球或用软塑料瓶做反应容器,反应后发生形变,这些装置凸显气体量减少,气压明显变小的现象,明确知道反应物气体的减少,化学反应中物质成分发生质的变化,微观构成也变化了(见表3)。
上述实验都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学生质疑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相同的现象。
由于对比实验的不严谨,控制变量的不一致,使分析解释化学反应出现了偏差,学生产生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疑惑,若改用相同材质的塑料瓶,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对比实验,可排除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疑问(见表4)。
从反应物的成分减少设计的对比实验,从宏观的气压减少,推测反应物二氧化碳气体的减少,用物理变化的现象,分析推断物质成分的变化,理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钠和水。组成碳酸钠的碳酸根是检验的特征成分,选择不同类别物质(酸碱盐)进行检验实验(见表5)。
碳酸根用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检测可以产生明显的气泡或者沉淀现象。酸检验碳酸根产生弱酸碳酸,可以观察到气泡现象。用可溶性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可溶性的钙盐或钡盐检验碳酸根,有明显的白色沉淀产生,放大的实验现象检测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以确定化学反应的发生以及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的变化。
从“无”现象到“有”现象的实验探究中间接地呈现明显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深入思考化学反应的特征,分析化W反应的微观变化,推测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逻辑关系,提升学习化学的思维品质,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3 利用温度计测定反应中温度变化对比实验,分析判断化学反应的特征
化学反应过程中还存在能量的变化,可以利用实验仪器来放大不明显的现象,凸显实验现象,进一步判断新物质的产生,体会化学反应的发生。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有时放出的热量少一般很难观察和体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中和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升降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利用明显的温度变化,凸显中和反应中的放热现象,明确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分析氢氧化钠和盐酸两种物质的反应特征(见表6)。
4 从“无”到“有”间接直观实验法的教学过程:质疑-假设-检验-分析
在《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没有明确的实验要求,学习水平层次要求比较模糊,但教科书的内容和考试手册上的要求以及这些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解释却是在理解、掌握甚至应用层面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直接设计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推测生成物质、分析化学反应原理显得特别重要。但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却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有些现象甚至出乎学生意料之外,于是开始质疑这些化学反应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利用间接直观实验法,对这些学习难点的教学过程通常可以依照如下环节来展开:情境引入提出质疑-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检验分析现象-结论获得解释原理。具体而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无明显现象”实验转化成“有明显现象”的对比实验――间接直观实验法:利用指示剂显色、检验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成分、测定反应中温度的变化等手段去放大和凸显实验现象,使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化学反应发生的特征和本质,分析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
5 结语
从“无”到“有”的对比实验,将化学学习中难以分析和理解的化学反应难点,转化成直观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说明化学反应的特征、物质成分和微观构成,从而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
此外,从“无”到“有”的对比实验往往是讨论一个探究性问题。在解决探究性问题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学习难点,还会引发多个知识的综合应用,促进了学生化学知识的整理、综合、拓展,使化学知识结构和方法得到重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0.02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1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其中的一个。在规划“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2012年初中化学教师学科岗位培训计划”时,针对新版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反思我区10年来的初中化学教学,在实施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理念和精神的解读,初中化学教师一直在研读着、实践着。但在细化分解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上,研究得不够,达成度不高。在课堂观察和与教师的研讨中获知,教师们的困惑主要有两类: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目标”的含义与意义。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老师而言,许多目标是不明确、不清晰的,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目标,这才是课标分解的目的。另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课标分解”的含义与意义。课标分解旨在使后续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身为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防止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可见,分解课程标准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结合新版课标的颁布而开展的教师培训中,我把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作为新版初中化学课标教师培训的首选内容。
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技能。课标分解的技术,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说明方式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等。在课标分解时就要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来呈现。第二,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些认知心理动词,像“了解、理解、体会、领悟”,这些词语不可观察、测量,没有具体的程度标准,这就需要分解或解析认知心理动词,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呈现。例如:我们可以把“了解”分解为“说出、辨认、背诵、回忆、举例、复述、描述”等行为动词。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教师应结合学情(学生状况、学校条件等)来确定行为条件,如“观察实验”、“借助表格”、“阅读课文”、“观察多媒体演示”等等。初中化学课堂上认知条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主要是教师讲解、指导、提供材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第二种是自主学习,主要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与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等;第三种是交互学习,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对话等。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要让学生做到哪一步?怎样评估检查?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上学习目标的落实、达成度才会比较高。
通过培训,要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程序。课程标准分解的程序比较复杂,培训中通过“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这一课标内容的分解过程引导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具体步骤。这些步骤通常包括: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动词是认识、了解,动词指向的核心概念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本质”,它们都是这一标准的关键词。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如上述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剖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变化、化学变化)概念、(化学变化)特征;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化学变化)本质;认识——叙述、说出、判断;了解——说出、举例等。第三步,形成剖析图(如下图)。第四步,叙写学习目标。
在培训中再通过一个范例呈现,让教师巩固分解课程标准的技能和步骤。
例: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行为动词:学会 核心概念:配制溶液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溶液组成分别进行计算
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知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配制、转移、贴标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学习目标的叙写
(1)结合教材的图示,学会用溶液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2)依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通过练习学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结合教材的图示,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结合教材中的题例,体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运用。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要求培训者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和解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让参培教师掌握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技能,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明确的任务驱动,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分解课标的实践活动,使新版课标“实施建议”中的“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建议落实在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一、抓回顾
回顾化学知识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也可以将教材与课堂笔记结合起来看)的方法去回顾。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新授课时圈点过的内容,留心教材上给出的习题(好多中考试题总可以在教材的习题中找到“影子”)。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可以从面上减少对课本知识的遗忘,避免知识漏洞的出现。
也可以根据章节的目录去回顾。以教材的章节目录为线索,书面整理或口头复述每一节的所学内容,发现遗忘,再打开教材或笔记进行温习。这一回顾方式,能有效诊断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还可以按照知识的模块去回顾。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制备原理、所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操作要点等几个方面一并回忆相关知识。这种回顾方法,能使零散的知识由点变线、由线成网,增强知识回顾的系统性。
二、抓归纳
知识的归纳可以局限在某一章节进行,也可以打破章节的限制,按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由于后一种归纳方法的跨度大、综合度高,因此,总复习中大多采用此方法。如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我们可以作如下归纳:
归纳是将所学知识并线织网的过程,该项工作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也可以自己尝试进行。
三、抓梳理
知识网络的产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重温中考考点的新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网络中的重点知识加以梳理。
1.对比法
对比既是强化记忆的良好途径,也是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化学中可以对比的知识为数不少,如上述网络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物质分类网络中的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身边化学物质网络中的氧气的密度、溶解性与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氢气、一氧化碳与碳的化学性质;实验网络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与验满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采用让它们“成对亮相”的方法,找出异同,寻得联系,从而使相关知识深深印记在脑海之中。
2.提炼法
对于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在叙述其主要内容、抓住其关键字词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提炼其核心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其概念及常见考题中提炼出其核心内容:六个一定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一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也就找到了解答概念试题的金钥匙。
3.串联法
所谓串联,就是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个话题为中心,将某些概念或原理集结成小型知识块。如以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为中心,可以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分类、子所带电荷等知识串联成块;以概念判断结论成立的前提为话题,可以将分子比原子大的前提(分子和构成它的原子相比)、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前提(对于原子和非原子团子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前提(相同温度、相同溶质)、固体溶解度大小比较的前提(温度、溶质、溶剂三者中至少有两个相同)等连成一片。知识的成块出现,能为解题过程中快速联想带来便利。
4.延伸法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复习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把握这种延伸关系。知识的延伸关系包括知识结构的完善,如物质的构成,学习分子、原子的知识时,只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学过子之后,物质构成的知识体系才得以完善:物质由分子、原子或子构成。知识的延伸关系还包括知识内容的递进,如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浅入深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宏观)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构成新的物质(微观)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微观整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四、抓感悟
实验考查是化学中考的重头戏。对于实验的复习,我们不能只将重点放在规范的基本操作、实验操作的要点记忆上,还应放在探究实验设计思想的感悟上。
1.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
实例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足量的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然后再让水去填补氧气的体积空缺,从而测出了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实例2: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探究――向盛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软瓶中倒入约瓶体积三分之一的水,盖上瓶盖振荡。由瓶变瘪的现象推出瓶内气压变小,再推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元素守恒的思想
实例1:电解水的实验――通过对水分解产物(氢气、氧气)的检验,确定产物中含有氢、氧元素,然后用元素守恒的思想,推出水的组成。
实例2:甲烷组成的探究――将甲烷气体点燃,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壁有水珠(得出燃烧产物中有水);将烧杯翻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根据燃烧产物含有的元素(C、H、O),可推出甲烷中一定含有C、H元素。
3.对比探究的思想
实例1: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将相同质量的品红(也可以用其他能够溶于水的有色物质)分别放入50g热水和50g冷水中,比较品红的扩散速率。通过对比,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实例2:探究酸溶液中的何种粒子使紫色石蕊变红――在稀盐酸(含水分子、氢子、氯子)和氯化钠溶液(含水分子、钠子、氯子)中分别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通过现象对比,可得出是酸溶液中的氢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4.追踪探究的思想。
实例: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由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可推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上述探究思想的感悟,对于领会探究性试题的命题思路、提高探究性试题的解答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五、抓题型
.化合反应: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 + 5O2= 2P2O5
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2.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SO2
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2= CO2
燃烧更旺,白光,产生无色无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 + O2=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 2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水雾生成
6. 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解反应:
7.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8. 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 2KCl + 3O2
9.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O2
10.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置换反应:
11.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12.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FeSO4+Cu
.复分解反应:
13.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白色粉末消失,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1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CuSO4+2NaOH==Cu(OH)2 +Na2SO4
蓝色溶液变成蓝色沉淀
二.概念: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1.1原电池
在高中阶段对电池的研究是化学和物理科目的相同研究项目,其中化学科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电极反应、溶液中粒子的定向位移、溶液成分变化、电子流向、电流方向。物理科目对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流、电阻、电量、电功、输出电压等。
1.2原子结构与核反应问题
原子是高中化学和物理科目都有深入研究的对象,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基本上可以认为两门科目对原子组成的认识是相同的,只不过物理科目中的原子结构模型更加侧重于放射性、核反应类型并有一个特殊的波尔理论。在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量、同位素问题上,化学科目的主要内容是对其含义的解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原子质量的定义,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在物理课程中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量和同位素问题的学习要求主要有,了解其基本的概念、知道同位素核反应性质的不同、同位素示踪的运用。
1.3热力学问题
热力问题在高中化学和物理科目中都占有很大的内容份额,其中化学科目中涉及的热力学问题主要有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定律、反应热、燃烧热和生成热等。在物理科目中的热力学问题知识主要涉及到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还包括有分子运动论中的分子间距问题;气体化学反应与环境压强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超导材料等化学实验活动中客观实在的化学实验现象都与物理知识脱不开关系。
2化学变化中的外在物理表现
2.1物质颜色的变化
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化学实验的很多活动都是根据反应物的物理现象来进行判断的,其中典型例如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会有白色的沉淀物生成,经过充分的震荡之后白色沉淀就会消失。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有白色的沉淀物生成说明苯酚与浓溴水发生了反应。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经过震荡程序之后产生的白色沉淀物——三溴苯酚与过量的苯酚产生了溶解反应,溶解于苯酚溶液之中,在这一化学实验中实验物质的反应与否通过物理知识反映出来。其后白色沉淀物的消失又证明了溶解反应的存在。在对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进行鉴别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在酸碱指示剂中显示出的颜色来反应。
2.2物质状态的变化
在化学实验中化学反应往往会伴随着气体或者沉淀物的生成,具体而言也就是说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伴随着实验的进行,实验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在石灰融水实验中,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气体,澄清的石灰水中首先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吹入CO2,白色沉淀消失,溶液又变得澄清。在这一过程中化学实验的实验进程和试验现象都是以物理知识的形式呈现的。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
2.3反应能量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活动中,往往会伴随有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其中包括有吸热、放热、发光等,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很多趣味实验都是依据这一原理设计的,其中典型的是彩色烟火实验,用4gKCIO3、4gC12H22O11和2gSr(NO3)2就可以制作出红色的烟火,用6gKCIO3、1.5g明矾、1.5gK2CO3就可以制作紫色烟火,在实验活动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在其燃烧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烟火特征。红色烟火的反应方程式为2KCIO3→2KCI+3O2↑+热量C12H22O11+12O2→12CO2+11H2O+热量4Sr(NO3)2→4SrO+8NO2↑+2O2↑+热量
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凸显物理知识的途径
3.1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渗透物理知识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普及,在现代的高中教学活动中,学科之间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学科和学科之间融合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已经形成一种广泛而深入的形态,在化学实验中用液面差法来检查化学实验容器的气密性、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天平的使用原理,这些都是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物理知识应用,由此可见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应用已经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鉴于在高中阶段学习活动中化学实验活动与物理知识的高度相关性,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将物理知识渗透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来进行学习。新版本教材上的内容规定了相应的化学和物理学科应该完成的基本学习任务,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教条的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来进行学习,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将物理学科的知识与化学学科的实验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学习。从化学和物理学科的本质来说,物理学科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物理知识为化学实验活动开展和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很难想象如果实验者不了解大气压强和连通器原理如何应用化学实验设备进行化学实验。
3.2进行跨学科的迁移训练,培养迁移能力
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应用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中之一是对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足够了解,第二点也是关键的一点是化学实验活动的操作者要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够在充分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支持之下,对物质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能够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从已有的物理知识体系中选择合适的物理知识点结合应用到化学实验中去,只有这两点都充分的实现才能保证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所以在日常的化学、物理知识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对化学、物理知识相关性的梳理,同时注意对自身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化学、物理知识的相关性的梳理,能够为我们提供知识迁移的基础,具体而言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主体本身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化学和物理知识以及其间的相关性知识,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活动中才能关联出相应的物理知识,实现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应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