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管理学习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习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习心得

第1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一、目标管理:首先、团队目标一定要明确、要数字化、有计划有步骤、有时间限制。团队目标是团队主管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通过团队拼搏能完成的目标。以一个长期目标为导向,以不同时期的短期目标为实战任务,短期目标的总合要大于长期目标的20%,长期目标才能完成。其次为个人目标,是以团队成员个性化条件为基础、引导成员制定比他平时成绩高出20%以上的目标,才能完成团队主管制定的团队任务目标(任务目标不能提前让队员知道)。所有队员的任务目标总和要大于单次短期目标。

二技能培训:队员可分为两类:一是有经验的、二是无经验的;培训也分为两类:一是心态培训、二是技能培训。对于有经验的员工进入公司,他自认为有自己的一套,不太愿意按公司领导的指示做事,待他将老客户资源用完,业绩就会迅速下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其心态,甚至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心态。这样的员工首先要对其进行心态调整,最重要的是在监督过程中及时找到这人的技能不足之处,助其提高业绩,他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带动其他人工作。对于无经验的员工、他们很听话先摆正心态再详细培训沟通技能,包括产品知识、与其它同类产品对比的优势、卖点,最重要的是跟客户沟通的话术、语气及肢体动作,并且亲自带动新员工拜访客户、助其签单,让他感觉这工作也不是那么难。

三、团队凝聚力的营造:团队首先要调节情绪达到巅峰状态,每个人都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每天都要开晨会15分钟;其次、始终相信队员能够成功,经常以成功的字眼,肯定的语气负相交流;第三、主管要将自己树为标兵;第四、主管要帮助员工完成目标;第五、要将目标作为团队的使命;第六、团队领导要有将所有员工劲往一处使的号召力。

第2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一、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联动化

机构编制管理处于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但其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随后拿起管理的接力棒,才能有效完成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就当前现状而言,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行政部门,在事实上经常处于相对分离的割据状态,虽有业务联系,但联动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数出多门,本该在人事、财政等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依据的编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没有相应保障措施来维护编制的法规性尊严。因此,亟需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而不是相互争权、彼此冲突的耗散机制;同时,就机构编制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包含申请、审批、核准、公示、督查、处理、反馈等递进的管理流程,让管理无处不在,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并用活有限的执政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介入,把行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随着制度的健全,正在逐渐形成,至少已经从技术角度为机构编制信息共享和联动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吉林省编办正在建设并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都是为达到联动管理效果,实现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而开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吉林省编办独立设置后才出台了审办分离的管理措施,以及空编使用的管理规定。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效果:过去虽然也规定空编进人必须符合相应的结构标准和职数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现在,有了《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则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了。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的健全和配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凡与机构编制相关的信息都将逐渐统一由系统来管理,以彻底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凡涉及机构编制管理的业务内容也将统一通过系统来办理,以达到数据共享、根除底数不清的问题。届时,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自然也就形成了。

二、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趋向质量化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都知道,要依据职能设定机构,依据机构核定编制,但依据什么来确定职能呢?从编制管理学角度讲:“职能的产生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职能。但要掌握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仅靠数量有限的机构编制工作者,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工作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只能相对偏重于事前审批,而审批之后的效能管理以及审批之前的职能确定等工作环节必然会受到弱化,导致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造成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电脑代替了人脑可以无限存储并处理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联网后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基于这样的信息化背景,机构编制工作完全可以由阶段式管理走向全程控制。吉林省编办已经提出,今后不仅要管数量,更要管质量。今年,独立设置后的吉林省编办非常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多了,而是因为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机关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机构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机构编制信息的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都是为实现“质量化”的管理目标而做的基础性工作和积极的努力。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调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客观和科学,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正在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同步化

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人工的统计方式不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有时还会出现为了掩盖管理问题而人为修改统计结果的情况,更为不可避免的是,等到统计结果作为管理者决策依据时候,实际工作中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决策依据的只能是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决策的滞后必然会带来管理的滞后。可在今天,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政府专网的联通,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吉林省编办正在将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机构编制网络数据库健全以后,同步动态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那时,统计将不再是一项基本业务,更不用由专人来管理了,因为机构编制工作基础信息健全后,相关的管理信息时时都会自动更新。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要把信息的建立与完善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编制人事财政经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扩大,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管理的效果,体现机构编制的法规性。因此这套涉及编制、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仅限于编制部门使用还不足以达到同步的管理效果。通俗地讲,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机构编制相关信息的全面与准确,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号入座,依据机构编制情况来配备人员,只有在此基础上,财政管理部门才能在相关的管理环节上有所依据,并体现出编制的法规性,实现同步化的管理目标。

四、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走向机制化

机制与体制同属制度范畴,但机制不同于体制,体制是形之于外的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制度体系,它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其特定目标。例如,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政府的组织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管理体制,这次的大部制改革以及省管县的设想都属于体制层面的调整。而机制是形之于内的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制度系统,它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调来实现其特有的功能。例如,交通路口的摄像头,表面看就是一个摄像装置,但其实是一套交通管理机制,它是由摄像头、网络以及影像处理程序和配套的交通管理规定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一机制面前,首先是不敢违反,其次是如果不小心违反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是机制不同于一般制度规定的约束功能。吉林省编办正在逐步完善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是为解决超编、混编、吃空饷、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而建立的包括编制、人事、财政信息的综合管理机制。从理论上讲,人事调整一定要用到编制,财政拨款必须要依据编制,这是编制的法规性体现,但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仅有规定是不行的,因此在启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同时,除了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外,还要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管理环节,让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系统处理才能正常运行,就像车辆必须通过装有监控装置的路口一样,管理的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由于这类机制只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的必然选择,它让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做到了,让人力不能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了。

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并不仅限于横向的部门之间,纵向的、甚至是纵横交错的管理模式,在网络面前都将不是难事。通过网络,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下级也可以及时掌握上级的管理动态。甚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之间,只要存在着共享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支撑下,才能真正起到机制的制约与保障作用。

五、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转向服务化

今天,我们正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但是,信息不对称意味着的是地位的不平等,地位不平等,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政府垄断并控制着各种管理资源的条件下,尤其是机构与编制管理信息被做为一种秘密资源进行管理的背景下,服务是无从体现的。目前,吉林省政府一方面将带有管理性质的审批职能从相关部门逐一剥离,成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政务大厅,从体制上在转向服务化;另一方面,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也正在由政府垄断并控制的封闭状态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的开放状态,从客观上正在形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局面。在大家都掌握信息、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再是管理的权力,而是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因此工作实质就是服务,服务意味着要走出去,而不是过去的等着人家找上门来。

第3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很不错的课程,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企业以及有关企业方面的相关知识。

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使我在有关企业与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管理心理学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良多,深有心得。

我们通常所说企业,一般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并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企业管理是指,由企业经营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

企业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引导着整个企业的发展道路,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管理概论》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只是了解一点点而已。但是,即便是一点点也使我认识到很多问题。

不得不说,通过了解,中国的企业,甚至整个企业界都有一种从众性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润空间比较大;

二、进入壁垒比较低;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四、领导素质比较低;

五、企业缺乏新机制。

这种现象是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出现而出现的,短期内是不可能消除的,甚至永远都不可能消除,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又不全是坏事,至少起到鞭笞企业的作用。

还有,近几年来,“人性化管理的思想”越来越多地被国内企业家所重视,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管理模式之一。但是,人性化管理也是一把两面刃,稍有不慎,便会走向极端,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有些企业推行人性化管理后收到了可喜的效果:比如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加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团队合作,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些企业则不然,它们恰恰在人性化管理思想的误导之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然而,不论怎么说,企业的发展都是靠企业的员工打拼出来的,“以人为本”这个道理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我们要相信,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真正实现管理人性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第4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一、因明心类学

 

1.识的意义和分类。在因明中我们把所知(泛指世间万物,人类所认识的对象)分为常和物,常指非一念顷之法,其事相如天空。物又称实有法,实有法即有能量的就叫实有法,一切有能量的东西就是实有法。实有法分色、识、不相应行三种。在因明学中心类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识”的部分里,识在藏文里写成(?????)。思、识、智、明同义,智是思之性相,明是识之性相。所以,思是智之名相,识是明之名相。简言之,反映自境(事物本身)的智是思之性相,事相如眼识、信仰、贪欲、嗔恨。

 

识与思可分为心、心所、有分别、无分别、七心识、量、非量、悟心、非悟心、错觉、非错觉。

 

2.心与心所。心的定义:是指从自行发现自境本义的角度而言之识。其事相识,如眼识、意识。心、意、灵魂、心王同义。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心所:心与心所,从看见成为自境的意义特征方面而立的智,叫做心所。其事相是,如受与心。心所与随从心同义。一切心所有其趋向自己周围之心王,叫做随从心。

 

简单来说,与自己(心所)所跟随的心相应者),就是心所的定义。心跟心所是怎么安立的?心指的是伴随自己而生的,就是说与伴随自己的心所相应,就表示说心的四周围它要围绕着许多心所,而心与心所这二者之间是相应的,而心所的定义,就上跟随着心,围绕着心所产生的一种认知。所以,这就是心跟心所之间的差别。

 

心所共分为五十一种:五遍行、五别境、六大烦恼、二十随惑、十一善心所、四异转。

 

3.四异转。四异转:1睡眠2恶作3寻思4伺察。心力不由自主被沉进去,这样形状的心所,谓之睡眠;因一件事的缘故,而闷闷不乐,耿耿于怀,这样形状的心所,谓之恶作;为了得到智慧,初步进行涉猎,这样的心所,谓之寻思;为了得到智慧,进行深入研究的举动,这样的心所,谓之伺察。

 

跟随相应之动机,如应转善恶无记。所谓的四异转就是这四者最主要取决在于你当下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善,这四者皆有可能是善。如果动机是恶,这四者皆有可能成为恶。如果动机是无记的话,这四者皆可称为无记。这当中的恶作指的是悔恨的这个意思,在藏文当中翻译过来就是悔恨的这个意思,所以你对恶业生起了悔恨,比方说忏悔的这种心态。如果你之前造下了善业,你之后生起了悔恨的话,它也属于一种悔恨,所以,这种都分为善恶以及无记,这当中上师们最主要会提到睡眠的这个部分。也就是你以一颗善的动机,去睡眠的话,在这段时间不管是你睡了六小时,七小时,八小时,这段时间睡眠品质我们可以称之为叫做善。如果说你在睡眠前的动机是恶的话,或者是以杂念入睡的话,这段时间我们所造的业,几乎都是恶业。如果说你是以无记的这种动机入睡的话,这段时间所造的业称之为无记业。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说,我抱着一个善良的动机,从早到晚都睡觉这样不就好了,但是这也不容易,从早到晚都是善良的动机入睡,也不容易。一方面你也睡不着,一方面我们的动机很难保持在善良的状态。

 

心与心所是构成藏传因明心类学的主要内容,毋庸置疑,所谓心类学最主要的是研究心、心理活动以及其功能,这一点与西方心理学是相似的,只不过因明心类学更趋向于通过解释心与心所而达到解释佛教理论的目的。

 

二、西方心理学

 

1.心理学的意义和内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2.心理学中的睡眠。一种被称作脑电图的技术发明使科学家对睡眠的深入了解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该技术可以对人的觉醒与睡眠状态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能够在人一整夜的睡眠中发现其不同时期的大脑活动变化。由此我们得以获知,睡眠是分不同阶段的,每一阶段有其可以明显区分的大脑电活动以及行为表现特征。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以将睡眠区分为两大类型,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在西方心理学中,除了睡眠这一词与因明心类学四异转的睡眠相对应外,没有与四异转中其他项相应的词语,但是西方心理学作为一种应用学科,他所说的睡眠和我们心类学所说的睡眠有一定的差别,西方心理学通过睡眠时期对脑电波的研究,解释人们睡觉的阶段及进一步解释梦的产生和意义,因明心类学中所说的与善恶业相联系的睡眠是不一样的,但是西方心理学常通过观察动机、心思等心理活动来解释人的行为。

 

三、因明心类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差别

 

虽说因明心类学与西方心理学都是解释人的心理活动的学科,但是他们的目的和功能有很大的差别。

 

1.目的不同。因明心类学的内容广泛,但是它有一个特点是离不开藏传佛教一大的范围,所以它所讲的内容最终都会趋向于解释佛教经典,劝人向善向佛。而西方心理学的目的很明确,它是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以解释人的行为活动。

 

2.功能不同。因明心类学通过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区分善与恶的心理活动,让人控制自己的心性,不作恶的心理活动,不断向善以获得正见。西方心理学通过研究心理活动运用于各种领域,比如生物心理学解释人的梦、高级心理学治疗人的心理疾病、教育心理学指导学生的行为等等。

第5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从定义来看,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种临时性工作。

项目管理则是将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如北京的奥运会、上海的世博会、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等大型的建设项目,还有很多在日常工作当中的小型工作,包括开发一个新产品、一个市场的运作活动,都被看作是一个一个的项目。项目管理就是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这里除了要求结果的成功,更强调了方法的合理性。所以除了绩效,项目管理还要考虑时间和成本等等因素。整个过程中始终追求着这样一个终极目标:从成功到成熟,从成熟到卓越。

我读完案例全文,了解了张之洞在汉阳铁厂建设中进行的种种管理活动。由于项目整个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又由于一直有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所以造成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充满了艰辛,而从实施的结果看,这是一次事实上失败的项目尝试。从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来看张之洞的项目管理过程,所谓的九大知识体系都得到了体现,但是都没有做好,成为一个 “教训”性质的项目管理案例。

首先,我对案例进行梳理。从项目管理的启动、计划、实施、收尾这四部曲出发来看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

一、启动

1、建设汉阳铁厂的可行性:在的大背景下,钢铁采取进口,总是受治于洋人,大清国迫切希望炼出第一炉现代化铁水。需求分析是可行性论证里的第一步,当时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朝廷计划要修铁路,第二个需求则是来自军方的。张之洞身为总督,用铁制品制造武器卖给下辖的军队。

2、选择项目经理:张之洞选择了亲信蔡锡勇作为项目启动时的项目经理。蔡锡勇帮助张总督制订整个项目运作的章程,并开始了一些相关的前期工作,比如选地址、看材料、采购设备、组建项目团队等。

3、设备材料:冶炼用的高炉中国无法生产,于是向英订购了铁炉二座。材料是铁矿石、焦碳。

4、技术和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对于中国来说是缺乏的,从西方国家引进,中国方面可以匹配一些助手级的人才。从外聘到内聘到招聘,整个人才的梯队有了雏形。

二、计划

项目的整体规划:一开始就要做好计划,搞清目标。只有项目的目标明确,合理安排时间、费用、人力和其他资源,控制好项目的变更,这些是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案例中整体的计划比较复杂全面,要建立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集冶铁、炼钢、轧钢于一厂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炼铁厂、熟铁厂、贝色麻炉钢厂、马丁炉钢厂、钢轨厂到钢材厂都是其中的项目,这些需要好几个项目好几个阶段进行,铁厂项目是第一个项目。

三、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最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大项目。其中包括领导的艺术,核心团队的建设,这属于项目中人的问题;然后是项目的范围,到底涉及到多大多深入的东西,还有就是最重要的质量保证;还有信息的通畅,资源的保障(采购或者自制)等等。光绪十六年十二月(1891年1月)铁厂基建动工,至1893年最后完工,中间已经开始了生产,至1893年的10月份机械设备安装甫毕,前后二年十个月。建成后的汉阳铁厂共有四个大厂、六个小厂。其规模居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此外,厂内还设有职工医院、技工学校。在实施上完成了预计的规划内容。

四、收尾

第一个项目还没有收尾就开始了第二个项目,也就是说第一个项目还没有来得及看到收益,就仓促开始了第二个项目。而且在第二个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融资问题”。

我们审视一下这整个项目进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经费不足、成本过高。原投资计划大大超出,财政拨款是一张空头支票。燃料从开平运抵,甚至从英国、德国进口,成本高昂。从海外招聘的技术人员工资奇高,造成人力开支大大超过预算。

二是冗员太多,管理不善。从海外招聘的技术人员超过了当时需要的人数,管理人员大都是官员的亲戚朋友,招来容易辞退难。

从项目运作的四步曲去看项目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项目从功能这个角度分开去看,从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这九大体系来对张之洞的项目管理过程进行一下分析。

1、项目整体管理。整体管理就是包括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协调所有其他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所涉及的过程。项目的主持者张之洞要从项目各类资源的整合、对各种条件约束的研究、环境是否适宜执行它等多个方面 来宏观地考虑,例如,铁厂所购买的设备是否就是合适铁矿石的冶炼,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汉阳铁厂是出了问题的,因为当时的铁矿石含磷量多高,而原来的贝塞麦转炉不能有效去磷,只有到了盛宣怀接手后才将其换为马丁平炉,解决了铁脆性过大的大问题。应该说,在整体管理方面,很容易有太多不合适的地方,一个问题考虑不到,就可能造成整体上的问题出现,必须

慎之又慎。

2、项目范围管理。项目的范围指项目的最终成果和产生该成果需要做的全部工作,也是个全局变量,对于张之洞的项目来说,我们知道,其最终成果就应该是建造成一个具备生产能力的铁厂,而全部相关工作则应该有建造厂房、购买设备、聘用人员、以及运作整个项目的全部工作。项目范围是制定项目计划的基础,它包括用以保证项目能按要求的范围完成所涉及的所有过程。

3、时间管理。拖期现象是让张之洞头疼的一个问题,由于铁厂开始并不会立刻产生效益,所以来自上面的拨款就不一定得到保证,再加上当时修颐和园的钱也占去不少,而工厂的耗费是连续的巨大的,于是,不断因为钱的问题而产生工程拖期的状况。

4、成本管理。在汉阳铁厂这个项目上,张总督并没有考虑到成本。

5、质量管理。质量是项目的核心问题,质量控制要深入到每个与项目相关的人,要深入到项目的每个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每个过程都要进行质量的控制。这里的质量不仅仅指产品(或硬件或软件)本身应该具备的性质,还有项目执行和管理的质量。对于汉阳铁厂这个项目,项目管理的质量开始几乎无从谈起,只能生产出几坨没有用处的生铁的话,但是,随着项目管理方法在当时的发展,之后还是得到了一些重视,比如请盛宣怀来经营铁厂有了很大的效益,而这效益则直接来源于项目的质量。

6、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晚清时期是及其缺乏的,通过内招外聘网罗了一批人才。对于一件事情来说,人才可以做到干净利索,而一般的庸人则事倍功半。张之洞在汉阳铁厂项目中就起用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为他工作,做到人尽其用。

7、沟通管理。做项目就需要与客户接触,就会出现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谈判。双方都会为自己方的利益而进行讨价还价。与客户之间搞好沟通,是项目进展是否顺利的一个条件。张之洞并不是一个容易沟通擅长沟通的人,费了很多脑子来防范人际关系上的尔谀我诈。对待不想做这个项目的人的消极怠工问题,需要作为项目经理的人具备非常完美的协调本事,沟通中有许多的策略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目的不是坑害别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达到双方事先确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些艺术手段而已。

以上,我从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分析梳理了张之洞做汉阳铁厂项目的全过程,明白了掌握现代项目管理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张之洞来说,他希望能够多快好省地看到自己项目执行的成果,却因为没有一个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指导而不断陷入困境。拿时间管理来举例,我们现在有项目的网络图、甘特图、关键路径法、技术评审技术(pert)等方法,还有project这样的软件,所以在时间管理方面应该有了比较有效的手段。而在当时却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难题。

我查阅过项目管理方面的资料,其中我认为“项目管理16条至理名言”简单而又有效的把项目管理中的重点进行了强调:

接受项目管理理论,并持续地运用它。

采用促使公司向着成熟的项目管理发展的管理哲学,并将其传达给每一个人。

在每一个项目开始时,制定有效的计划。

在付诸实施时,尽可能小地变动范围。

要认识到成本和进度管理是紧密相连的。

选择合适的人做项目经理。

向高层管理者提供项目发起人的信息,而不是项目管理的信息。

加强直线管理层的参与和支持。

关注可交付成果而不是资源。

培育有效的沟通、合作及相互信任,以实现项目管理的快速成熟。

与全部的项目团队成员和直线管理层分享项目的成功。

消除非生产性会议。

应尽可能早而快地且以有效的成本识别并解决问题。

定期测评项目进展。

将项目管理软件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计划或人际关系技巧的替代品来使用。

制定全员培训计划,让员工学习正规的、定期更新的课程。

第6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学习《六常管理法》心得

作者:晏红庆

通过参加两次集团黄永瑚书记给物业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进行《六常管理法》的培训,体会颇深,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六常管理分为六大类:常组织(SEIRI),常整顿(SEITON),常清洁(SEISO),常规范(SEIKETSU),常自律(SHITSUKE),常安全(SAFETY)。六常是源于六个英文全部是[S]字头,也称之为“6S”。 此管理方法是用来提升企业服务品质、环境卫生、工作效率、员工素质的一种有效管理技术。

这次在学习完《六常管理法》后,我昌健物业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办公室领会六常法的精髓,率先从办公室开始实施“6S”。 在没学六常法之前,曾出现过这样的事,就是要用的东西找不到,不用的时候它又出现了。我们办公室从最基本的文件、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标准、按规范、按程序一天天整改。文件管理的真谛在于方便保存和迅速提取,从每一个文件夹的建立,我们都要按照自己的工作需要,分为大大小小、多个文件夹,建立合理的文件保存架构。对所有的文件进行规范化的命名,并放入最合适的文件夹中,统一存放在最能方便找到的地方,最终所有的文件通过文件夹分类被很好地组织起来。这样,当我们需要什么文件时,就知道到哪里去寻找。这种方法,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他们习惯了随手存放文件和辛苦、茫无头绪地查找文件。建立完善的结构、规范化地命名、周期性地归档,这就是我们经常要做的。这并不复杂的操作却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节省我们已经很有限的时间。也许开头会很难会很繁琐,但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已经会习惯于看到井井有条的文件与文件夹,舒适整洁的工作环境,并享受高效管理带来的快乐。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办公室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各种文件、档案已规范分类,物品摆放整齐、赏心悦目。我们的工作环境美化了,心情也随之好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了,也激发了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无论如何学习《六常管理法》关键是要按“6S”的要求,对自身工作环境经常归纳与整理,并坚持下来,养成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日常工作、生活中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素质各方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第7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 医院药学;信息化;管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b)-0148-03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医院药学作为药学分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广泛,包括制剂生产和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管理和处方调配、临床药理和临床药学、药学研究等内容[1]。对大多数医院来说医院药学的主要任务是药品调配。随着网络的普及,医院药学信息化管理已涵盖了药品供应、管理、配发、监护等方面的应用。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基本上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2]。现在已运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药品检验信息系统、医院药房管理系统、医院病房管理和查房系统、药库管理系统、门诊药房管理系统、配药管理系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医院急救系统中药调剂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知识系统等[3]。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讨论如下:

1 药品进销存环节的应用

医院用药是药品流通的一条重要环节,医院用药的进销存环节主要包括[4]:(1)药品采购管理;(2)药库管理;(3)药房配发管理。计算机在这些流通环节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的优势,极大地方便了医院用药的进销存管理。

1.1 药品采购管理

由于药品规格多样、品种繁杂、产品更新周期较短、价格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在采购时存在要求质量高的特点。医院通常采用招标方式对药品进行采购,药品招标系统通过收集、分析药品质量以及价格,结合药品的生产厂商和经销单位资质信誉等信息按相应的权重来综合评定购买药品的方式[5]。是供应链管理(SCM)信息系统在药品采购中应用的体现,已有部分医院使用《医院用药招标软件系统》[6]进行药品采购,它根据医院用药需求设定的相关权重自动确立中标单位,体现了公平、公正招标的原则,传统的人为干预招标的现象基本消除,相当大程度上遏止了药品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节约了医院药品采购的经济成本。

1.2 药库管理

1.2.1 建立药品的基础数据库:完善的药品信息数据是药库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要将药品的基本信息录入数据库中,其中必须要有一个唯一识别的字段,如药品编码设置成主键,而其他如药品品名、规格、单位、零售价、剂型等作为普通字段录入,而是否城镇职工医保品种、是否新农合基本药物等可以根据需要录入数据库中,并设置好基础表与其他表之间的依赖关系,保障药品信息的完整性,作为药品信息系统管理的唯一数据库。

1.2.2 药品出入库管理:作为医院药品管理的核心-出入库管理顾名思义包括入库管理和出库管理,药品入库管理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采购入库,另一个是药房退药入库。当采购入库时,药库管理人员根据采购合同清单或发票清单验收药品,录入有关的药品信息,如数量、购买价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供货公司、票据号、储存条件、存放库位等,复查无误后确认完成入库;而药房退药入库时管理人员根据该批次药品对应系统中原出库单,根据退药数量进行修改,核对药库库存数量、金额变化,药房相应药品数量、金额变化无误,确认后完成退药入库,打印存档。

出库管理由药房请领和供货公司退药组成。药房请领时管理人员按请领单输入药品数量,确认后完成出库;对于供货公司退药,药库管理人员需调出该供货公司原入库单,修改入库单中药品相关信息,如名称、数量等,完成退药出库,同时自动减少药库库存,增加药房库存,打印药品出库单存档。

1.2.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需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库存余量,一般情况下药库管理人员根据医院临床药品使用情况设定某种药品库存上下限,而在特殊情况下,如流行病变化的不同季节或突发的临床实际需求变化,可以对某些药品库存上下限临时进行调整,以保证临床用药需要。库存上下限的设定,能够避免药品积压,又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对医院资金周转有很大的帮助。

1.2.4 查询功能:统计查询是药品管理中使用较多的功能。药品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后,药库、药房实时的动态信息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出来,如药品出入库的数量、库存量,也可使用高级查询功能组合各种条件来查询哪一天哪一种药品出入库的数量、库存情况等,系统提供的查询统计功能可对某一种药品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设置查询临界值来反映药品消耗的正常范围,当发现某种药品销售幅度上升过大时,系统会进行提示,从而让管理者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尽早地制止不良现象的发生,保障医院的合理用药。

1.2.5 调价管理:信息化管理后,物价部门的对药品的调价能够得到及时执行,药库管理人员只要一接到调价文件就可对相应的药品进行调价。药房、药库、各收费处都是从基础数据库中获取的药品的价格,调价操作一旦完成,从数据库中读出的价格就是最新的价格,药品新价格执行的及时性、准确性得到保证。另外,调价药品的数量、时间及盈亏金额还可以利用调价查询功能进行统计查询。还可根据药房、药库库存量从调价执行日起进行调价损益计算,来统计调价引起的账目损益数目[7]。

1.2.6 药品账目管理:信息化管理后,提高了药品账目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输出各种报表,方便了药剂科及院领导的管理,满足统计报表规范化、多样性的需要,大大减轻了手工操作的繁重负担。

1.2.7 药品盘存管理:信息化管理后,药品盘存工作可随时进行,可以针对药房、药库任一种药品的库存数量进行单一盘存。而月底要进行统一盘存时,药库管理人员可打印出盘存表进行药房、药库实物查对盘存,使药品盘存这项繁琐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1.3 药房配发管理

1.3.1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实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在各收费处输入药品编码就能调出相应药品信息,只要键入对应的数量,就可自动计算当次用药的金额,准确无误,从而实现划价、收费一次完成,快捷方便,减少收费人员的工作强度,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大大缩短,患者体验良好。

1.3.2 系统采用工作流程设计:通过网络将医生诊断后处方信息自动流转到收费处进行划价、收费,患者交过费后触发药品处方自动流转到药房进行调剂,药剂人员根据处方调剂完成,经“三查十对”后将药品发给患者,确认执行发药操作,并自动进行药房减库,完成一个工作流程,实现了开方-收费-取药流程自动化[8]。

1.3.3 实行计算机管理后,极大地保障了计算机库存和实际库存相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查对,便于快速定位原因进行排查,能有效杜绝换药、退药出错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1.3.4 工作量统计:过去手工计算医生的工作量是非常繁琐的事情,信息化管理后,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某位医生在某段时间的工作量,还可以对普通处方、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医保处方、新农合处方等进行处方分类处理,增加自动提示功能,减少医生在开处方时发生差错的概率,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用药监护环节的应用

2.1 信息服务

药品到达患者手中后临床药师要及时地提供全面的用药信息服务,临床药师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专业方面的知识有较高的积累,并注意及时更新,善于利用药物咨询软件查询药物品名、剂量、规格、用法、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方面的信息。如利用《计算机抗生素管理系统》[9]的丰富数据资源可以解决抗生素应用中出现的耐药性和滥用问题,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毒解救咨询系统》、《多媒体药物咨询系统》等在医院日常工作中都得到广泛地应用[10]。通过医院内部网络信息平台,容易共享医药信息资源,还可以设置医药专业讨论区,可以及时交流相关医药信息,有利于医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的、详尽的为患者提供信息服务,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2.2 分析检测

患者各个阶段的用药情况及病情变化可以作为采样数据输入到医疗诊断专家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协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而在药物信息分析方面的应用上,药师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及用药动态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用药反馈的各种信息,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提出合理的建议,协助医师选择适宜的药物品种及数量,为临床医师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提供咨询。

3 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3.1 加强药品管理

应用信息系统方便主管领导及时了解医院现有药品的现状,对药品的采购计划提供决策支持,从宏观上实现对药品采购计划的控制,提高了药品管理的准确性。

3.2 改变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配药方法和操作程序在计算机的管理下更加科学和规范,配药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减轻,出错率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采用网络配药系统,可以让医生和病房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上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更周全的服务。

3.3 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医院运营需要重点关注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药品实施动态盘点核算,弥补了原有的手工、经验管理模式下不能进行动态盘点的不足,而错发漏收造成的经常性的经济损失也能够大大减少,药品积存过期以及流失和浪费等现象也可以避免,另外,根据用药分析数据,可以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通过对成本效益的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经济效益[11]。

3.4 有利于药师深入临床,开展研究工作

对于药师来说,医院住院患者的原始研究数据较为充足,如能结合现有的一些医疗专家信息化系统,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模型,将住院患者的用药动态及时反馈给系统,利用专家系统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更为客观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的发展。

3.5 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药品种类、数量、同类药品使用量的比例、贵重和特殊药品日均数量等指标在医院用药信息化系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监测,并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可以对医院用药的情况有明确量化的整体评价,管理层根据系统反馈的准确的用药信息进行宏观决策规划,管理工作可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经验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转变到科学的量化管理模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12]。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也逐渐引进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并在医院药学领域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医院用药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管理者,帮助他们做出正确决策,从而对医院用药在宏观上实现了科学的管理,而微观上对医院用药的每一个操作环节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提升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目前医院药学中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相关应用现状,分析了信息化系统在医院用药的整个工作流程中具体应用情况,从中指出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后带来的一些优势,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势必应用在医院药学领域中,我们应跟上世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步伐,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进来,加强信息化管理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和交流,汲取最新的药学资料,以科学管理为起点,努力提高医药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我国的医药管理水平,将信息化管理普及到我国医院药学的现代化管理中。

[参考文献]

[1] 罗予玲. 论网络化医院药学管理[J]. 甘肃科技,2005,21(11):232-233,213.

[2] 张莉,郭小明,张丽锋,等.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2):192-193.

[3] 刘翠芳. 关于医院高收费及医院管理和改革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9,25(1):18-22.

[4] 杨雪梅,万贵芬,陈丽娜. 计算机在中小医院药学中的应用[J]. 中国药事,2004,18(12):747-748.

[5] 童群. 浅议医院药学信息管理[J]. 福建医药杂志,2004,26(5):142-143.

[6] 李静,张斌,张藜莉,等. 药学服务和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在医疗安全和社会医疗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2):1149-1150.

[7] 冼利青,吴少林,莫益勇,等. 论信息社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23-24.

[8] 彭琼. 计算机网络化的医院门诊收费管理[J]. 管理现代化,2012, 179(1):44-45.

[9] 冒有平. 论反馈信息系统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208-209.

[10] 张镭,车慧. 医院药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 中国药学杂志,2011,10(46):1532-1534.

[11] 程宗琦,虞勋,缪丽燕.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148-150.

第8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1分析用的五大类

    学风和教风预报数据①开学报到率。②上课迟到、缺课率。③晚自修率。④不及格率。毕业设计中到企业和有实际背景的课题比重。③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主讲教师教学质量。④教学事故发生次数。⑤作业、实验报告批改质量。⑥试卷成绩分布的平均积点合格率。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学生入口、出口反馈信息数据①上线新生录取率。②录取新生二本上线率,新生外语90分以上比例。③各省录取平均分数与历史的统计相对变化情况。④毕业流失率、毕业率、职业资格证获取率、学位授予率。人才培养的社会综合评价数据①就业率与就业质量。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素质满意率。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业务素质满意率。

    2用于宏观控制教学工作的18个教学动态信息

    开学第一天到校率≥98%。②迟到旷课率≤5%。③晚自修率≥80%。④课程不及格率5%≤λ≤15%。⑤外语四级通过率一次≥60%,毕业前≥80%。⑥第一线上课教师中,讲师以上≥90%,正副教授≥40%。⑦毕业设计到单位和有实际背景课题比例≥35%。⑧毕业设计综合评定成绩优秀率≤20%,中及中以下≥15%。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教学质量评价统计分析优秀率≥80%。⑩试题成绩分布平均积点合格率≥80%。辊辑讹全院学生不及格率10%≤β≤25%。高考成绩高于二本率(不含二本降分线)≥30%。輱辊讹领导听课率≥90%。輲讹辊领导考试巡视、毕业答辩到场率≥90%,院长会议每学期研究教学≥2次。辊辏讹实验、实践学时比重率,专业课≥20%。上机学时数四年平均工科专业≥100学时,其他专业≥60学时(不包含毕业设计)。輵讹辊毕业生就业率≥80%。輶讹辊毕业生使用部门满意度≥80%。

    3教学管理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3.1教学管理信息主要收集的途径,主要采取五条动态反馈网来收集①由各教师各系(室)领导和督导小组教学服务中心教学副院长和院督导组为主教学行政领导信息反馈网。②由各班班主任系教学秘书教学服务中心的教学动态信息网。③由学生班级干部学生会学习部教学服务中心的学生学习动态信息反馈网。④由各系团工委政治辅导员学生服务中心为主的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动态反馈网,及时向教学部门提高教学工作信息。⑤院、系(室)领导干部听课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巡考检查等浮动收集。

    3.2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其中的各个环节中危害:影响了教学管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降低了教学管理的效率;阻碍了教学质量的评估。造成各方面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的影响;社会需求与生源供给的影响。解决途径:信息收集必须真实、准确、具体、及时;建立部门之间、内部之间、师生之间经常沟通渠道;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第9篇: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入学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100-02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入学适应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许多研究报告了日常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与人们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Winnie,2005;蔡颖,2010)[1-2]。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也称心理压力,本研究指个体自知正处于重要但困难应对的环境时所出现的心身紧张状态。压力反应强度取决于压力源、个体与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适应(adaptation)本研究定义为个体对环境及其身心变化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心理弹性(resilience,也译作“抗逆力”、“心理韧性”、“复原力”)可定义为个体成功应对变化、逆境或危机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Pinquart(2009)报告了心理弹性与应激的适应联系密切,而且心理弹性对入学一段时间后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具有预测力[3]。迄今国内外关于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间的作用基本有三种:直接预测作用、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同,有必要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特别关注从依赖逐渐过渡到独立阶段的大学新生群体。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国内大学生适应的有关研究多使用国外量表,存在文化普适性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针对了解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与适应状况的本土测量工具,利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心理弹性、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选取哈尔滨市某所高等学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5份,有效问卷数508份,有效率93.2%。其中男生347人,女生161人。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24岁,平均年龄为18.90±0.90岁。

(二)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由梁宝勇和郝志红于2005年编制[4],共85个条目,包括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五个分量表,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由于肖楠和张建新于2007年修订[5],共25个项目,包含韧性、力量、乐观三个维度,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由方晓义等于2005年编制[6],共60个项目,分为情绪、自我、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择业适应及满意度七个维度,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相关分析

通过使用SPSS软件,采取皮尔逊相关法,对508名被试在三个量表上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 1 心理应激、心理弹性与适应的相关矩阵

注:***代表 p

表1表明,心理应激与适应具有显著负相关,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具有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适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回归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为进一步验证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是否能够直接预测适应状况,本研究将适应作为后果变量,将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分别作为先行变量进入回归模型,一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详细见表2与表3。

表2 回归分析的模型匹配表

表3 回归分析表

表2和表3显示,心理应激与适应和心理弹性与适应的回归方程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1),这两个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1)。统计结果说明,心理应激对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适应具有直接预测力。

(三)调节作用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将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以检验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结果详见表4。

表4 心理弹性对心理应激和适应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表4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交互作用系数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相互作用对适应没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

三、结论讨论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应激与适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应激能够直接预测适应。Pinquart的研究证明了压力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适应的影响(2009)[5],本研究得出相似的研究结果。生活中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能够对适应状况起到直接预测作用。进而说明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短期内承受的总体心理应激量越大,其适应状况就越不好。相反,新生所遇的心理压力强度越小,对新生活的适应越好。

研究还显示,心理压力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也验证了心理弹性与应激的适应联系密切的观点。心理弹性对适应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会感知或承受更少的心理应激,适应状况更好;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低,入学适应越差。高心理弹性的个体比低心理弹性的呈现更好地适应结果及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与Pinquart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2009)[6]。

从心理应激、心理弹性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结果看,心理弹性能够直接和积极影响大学生良好的入学适应。但尚未发现心理弹性能够抵御应激事件对入学适应的不利影响,心理弹性对心理压力与适应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是个体适应压力的保护性资源,对促进积极适应具有重要贡献,能够维护和提升身心的健康水平。因此启发我们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积极关注和努力践行对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从而促进青年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生活。

参考文献:

[1]Winnie,W.S.et al.A psychosocial model of stress

-distress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americans

[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3):422-445.

[2]蔡颖,梁宝勇,周亚娟.中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心理弹

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2).

[3]Pinquart,M.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hass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30:53-60.

[4]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沃

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

与行为研究,2005,(2).

[5]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