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继电保护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继电保护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继电保护特性

第1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可靠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 U224 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电力继电保护系统、装置、设备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这就给我们从事电力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当今时代,如何正确抓住电力继电保护系统、设备的特点,来提高电力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对整个电力、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继电保护的含义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呢,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根据研究与了解,所谓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为了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故障隐患,及时处理电力故障,缩减故障处理开支,维护电力系统稳定的一种电气装置。该装置是主要利用继电保护技术原理设计而成,由于其独特的电路保护特性,所以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利用。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电力、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的可靠保证,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及特点

1、根据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多年的应用经验总结及对未来应用的研究表明,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即要求可靠性强,速动性强,灵活性强等。所谓的可靠性强所指的就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发明与使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维护电网系统电路的安全运行。但是,在电力保护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以及电路运行故障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该装置出现拒动或误动的错误指令。这些指令的发出,不仅不能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反而影响了电路的正常运行。因此,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超强的运行可靠性,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的先进性,安装调试的正确性、无误性,其次还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各个组件质量的可靠性,最终使继电保护装置达到保护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其次,就是速动性。所谓的速动性指的就是在电流量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报警速率成反比。因此只有提高它的速动性,才能保证在电力系统出现大的突发故障时,及时、有效快速的向工作人员报警,提高故障处理速度,减少经济损失。

最后,就是要求具有超强的灵敏性。其所指的就是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程序能够对出现的不同性质、不同问题的故障及时的采取保护措施、发出警报,并且能够对故障进行简单的处理,来降低故障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2、我们来说一说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主化运行率高,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此外继电保护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提高运行的正确率。

2、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统一标准做法的选用,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充其它辅助功能。

3、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能够产生一定的使用功效。

三、如何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主要是保护电路运行过程中各个电路配件的安全性。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将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放在本次检验最后进行,这两项工作完成后,严禁再拔插件、改定值、改定值区等工作。

2、定值区问题。定值区数量的激增是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能够适应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不同需求,确保了电力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定值区数量增加,人们对不同的定值数据管理出现纰漏,为此应该加强对定值区的管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并将调整的定值数据及时更改记录。

3、一般性检查。一般性检查虽然不如其他专项检查技术要求难度高,但是其检查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作。由于一般性检查工作比较琐碎、简单,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没有及时进行一般性检查,另一方面一般性检查敷衍了事,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一般性检查主要包括清洁和固定两个方面。机械表面灰尘过多,可能提高机械的运行温度,降低机械使用寿命,而细小处螺丝和链接的松散,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4、接地问题。①保护屏的各装置机箱、屏柜等的接地,必须接在屏内的铜排上。②电流、电压回路的接地也存在可靠性问题,如接地在端子箱,那么应检查端子箱的接地是否可靠。

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在输变电行业中,单片机控制技术具有先天优势,在控制技术或电子信号方面,可大大提高控制与保护的精度、速度、范围,而且还能与计算机联网,构成系统化管理体系和无人值守的站点,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1、计算机化。随着电路承载输电量的增加,电力系统的工作任务量增大,工作难度系数提升,因此,与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是未来该装置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化的落实和完善能够提高信息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并提高信息的存储量,方便管理人员及时调阅相关数据。但是,目前的计算机化还不够成熟,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和研究资金等,只有这样计算机化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为继电保护装置服务,最终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网络化。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它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3、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随着继电保护装置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形成了密切的联系,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也突破了原有的保护职能。通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继电保护装置在电路无故障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下,能够分析电路运行的基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控制和分析,真正实现了继电保护装置保护、控制、测量与数据通信的一体化。

4、自适应控制技术。该技术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具有改善系统的响应、增强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

5、智能化。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被应用在继电保护研究应用。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映射的方法,很多难以列出方程式或难以求解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可迎刃而解。

结语:综上所述,电力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就要求我们从事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工作素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电力 继电保护 可靠性 特点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及特点

1.1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据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多年的应用经验总结及对未来应用的研究表明,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意向几点,即要求可靠性强,速动性强,灵活性强等。

所谓的可靠性强所指的就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发明与使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维护电网系统电路的安全运行。但是,在电力保护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操作不断给及电路运行故障的综合因素等的影响,导致该装置出现拒动或误动的错误指令。这些指令的发出,不仅不能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反而影响了电路的正常运行。因此,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超强的运行可靠性,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的先进性,安装调试的正确性、无误性,其次还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各个组件质量的可靠性,最终使继电保护装置达到保护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其次,就是速动性。所谓的速动性指的就是在电流量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报警速率成反比。因此只有提高它的速动性,才能保证在电力系统出现大的突发故障时,进行及时、有效快速的向工作人员报警,提高故障处理速度,减少经济损失。

最后,就是要求具有超强的灵敏性。其所指的就是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程序能够对出现的不同性质、不同问题的故障及时的采取保护措施、发出警报,并且能够对故障进行简单的处理,来降低故障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1.2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

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自主化运行率高,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此外继电保护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提高运行的正确率。第二,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统一标准做法的选用,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充其它辅助功能。第三,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化境的影响,能够产生一定的使用功效。

2.如何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主要是保护电路运行过程中各个电路配件的安全性。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第一,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将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放在本次检验最后进行,这两项工作完成后,严禁再拔插件、改定值、改定值区等工作。

第二,定值区问题。定值区数量的激增是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能够适应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不同需求,确保了电力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定值区数量增加,人们对不同的定值数据管理出现纰漏,为此应该加强对定值区的管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并将调整的定值数据及时更改记录。

第三,一般性检查。一般性检查虽然没有其他专项检查技术要求难度高,但是其检查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作。由于一般性检查工作比较琐碎、简单,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没有及时进行一般性检查,另一方面一般性检查敷衍了事,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一般性检查主要包括清洁和固定两个方面。机械表面灰尘过多,可能提高机械的运行温度,降低机械使用寿命,而细小处螺丝和链接的松散,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第四、提高对继电保护系统辅助装备的可靠性。在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继电保护系统中,具备一系列的辅助装备是很重要也是很必要的。有些传统的组合式机箱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了,所以在很多的继电保护系统中,应该用一些新型的,比如采用6U结构,19英寸的机箱来协助工作。

除此之外,选择一个优质的继电器也是很重要的,应严格的考虑其型号和热稳定性等因素,采用低额定电压规格的继电器串联电阻来参与工作运行,从电源的负端连接串联电阻,然后再择优选择电阻的型号,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系统的作用。还要注意的是,回路中的各个继电器之间的数据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在一些需要重点看护的回路中,应采用两付触电并联的方式来运行工作,以维持继电工作的可靠性。

第五、保障安装环境。微机保护装置做无谓继电保护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属于一种精密的大型仪器。因此,微机保护设备对其安装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具体分析微机保护装置的特点,将这个装置安装在一个空气质量较高的空间内来保证它的正常运作。更为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节省空间,把微机保护装置与其他大型的供电高压装置安装在一起,这样不仅给维修人员在对微机保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上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更对微机保护设备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保障微机保护装置的安装环境,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有些密切的

第六、保障防雷击、辐射等抗干扰设施。为了有效地保障防雷击、辐射等抗干扰设施,变电站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电缆、模拟量电缆屏蔽层两端可靠接地。一般在220kv及以上的变电站,连接电子设备和开关场的两端,应进行屏蔽层接地处理,最好可以在屏蔽电缆并行较粗的接地导线,这样可以增强抗干扰能力。

(2)高频电缆屏蔽层两端地接处理,并列接地粗导线,可以在变电站和高频电缆之间并行铺设100mm2铜线,来提升抗干扰能力。

(3)直交流回电路勿混用电缆,强弱电回路不共用电缆。

(4)配置二次防雷设备,避免感应雷电入侵来干扰继电保护装置。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降低一次设备接地阻抗,建立低阻抗接地网和降低变电站区域电位等差方式来最大程度的提高抗干扰能力。

第七、做好故障处理。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作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做好全面的有效的准备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故障,设定与之相应的应急方案,并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对主系统进行及时的升级。除了继电保护主系统外,应设置一个备用系统,使得主系统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时,可以接替主系统来继续工作,为检修人员修整主系统提供时间,也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转。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建立一个继电保护系统之前,要制定一个与系统运作同步的计划,避免在运行的继电保护系统中的设备出现不兼容的状况和其他故障的发生,为继电保护系统做好故障处理工作,是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重要渠道。

三、结语

综上所诉,继电保护系统是关系到整个供电系统是否安全与正常运行的重要装置,维持与保障其可靠性是当前我国电力工作需要进行完善与发展的方向,为了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避免因不正常供电引起的事故的发生,使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作,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势在必行,不断地缩小与控制阻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种种因素,做好故障处理与防雷击、辐射等工作,让我国的电力事业不断地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造福。

参考文献

[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

[2]赵洪梅.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J].电力与能源,2008,34.

[3]成花丽.浅谈继电保护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及特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1,6.

第3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电子报;版式设计;交互特性;机会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86-01

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电子报是有着绝对优势的新闻媒介,它具有报纸一样的传播功能,并且无须再去“印报纸”,浪费大量的油墨与纸张,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它是一种传播即时讯息的虚拟平台,比传统报纸更为节能环保。它也是一个更有效率的新闻平台与阅读空间。电子报可以及时更新新闻报道,而报纸还需要印刷排版等一系列的步骤才能向公众传播。受众方的读者也可以随身携带移动设备,网络普及的区域均可享受到最新的资讯服务。一份电子报可以同时融合多媒体的传播特点,比如视频,动画的播放等,大大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变化了读者的阅读节奏,提高了阅读享受。

科技使然,报纸从以往的纸介跨入到人机交互的界面,电子报中的版式设计也不能再用平面设计的语言去诠释,我们必须将界面设计的特点融入到电子报的版式设计中。界面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对人机交互,界面视觉表现的一个全设计过程,用户体验是指导整个设计过程的目的。所以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本人将把与传统报纸最大区别的电子报的互动性,或者交互性作为电子报版式设计的最大特点与发展机会进行论述。然后以用户体验为目的界面上的设计活动也将成为电子报版式设计的指导中心,报纸版式设计不再为报纸的形象服务,而是为人服务。

电子报的发展空间来源于其本身的媒体特点就是传统内容与现代形式的交融。当然人的习惯是有滞后性的,科技的影响潜移默化的,人的阅读习惯会给电子报带来不止技术上的挑战,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转换。部分读者就会认为纸介媒体更能体恤到他们的阅读感受,那种轻柔的纸张,静止的图片更能让他们进入思考的状态,没有屏幕的自带光带来的躁动感。科技已经努力在追赶这种机器对人体贴感,这种人机交互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也正是传统报纸不会被电子报完全代替的最大原因。电子报在这一阶段中,自身发展的限制给他们带来了只是“信息搬运工”头衔。

一、界面的交互特性

如果说界面设计打开了用户之门,那么作为界面设计流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交互设计就建立了机器或者系统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无论是访问用户还是使用用户,他们都是通过界面交互来完成浏览过程。合理的界面操作设计,能给以用户亲切感,反之则令人进而远之。对于电子报的读者来说,合理的软件操作是他们的跟电子报的最基本的互动关系,除此之外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互动可以增添他们的交流层次,互动性越高,观众跟软件的关系就越亲近。

二、版式设计是交互性的视觉输出

交互设计往往是界面或系统设计不会被用户察觉的过程,用户只能通过直观的视觉呈现才能察觉到他们与界面的互动关系。同样电子报中的互动特性也不是直观地宣称,而是通过版式设计表现出电子报与读者之间良好与否的互动关系。所以说电子报的版式设计就是其互动理念的直观输出。它也可以对应到界面设计中交互设计与界面视觉设计的关系。

界面设计的基本作用就是通过图形化的语言告诉用户如何使用这个功能。电子报的版式设计作用除了规划界面中的设计元素,还可以通过这种规划告诉读者该如何使用电子报这个互动的软件。在数字设备日趋复杂的今天,我们软件的界面设计应该明确地指示出界面中个元素的具体功能,这样用户能够在操作切换中,节约出更多的时间,降低学习的难度。对应到电子报的版式设计中,我们也应对传统报纸中的版式设计进行精简和改良,以更好地指引读者,让他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操作电子报系统,阅读电子报。

第4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藏故障

中图分类号: TD61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继电保护系统的隐藏故障是造成大规模连锁停电的主要原因之一,隐藏故障的诊断以及继电保护的运行状态监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有保护装置的自检技术仅能发现装置自身的部分硬件失效,不能完全解决保护装置的隐藏故障问题,也不能发现继电保护系统的原理缺陷。因此,研究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诊断方法,对提升继电保护可靠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概念

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被定义为保护系统中的永久缺陷,此缺陷将导致继电保护系统不正确的切除电路元件,并有可能造成其它保护装置相继错误动作,造成连锁停电事故。隐藏故障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故障现象并不明显,很难被发现。但是一旦外部有故障发生,继电器正确切除故障,电力系统潮流重新分配,在这样的运行状态下就可能会使含有隐藏故障的保护装置发生误动。

2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特征

在电网正常运行时,隐藏故障并不会使系统表现出异常,对电网几乎没有影响。但是,由于电网某些部分发生变化,如电网出现故障或过负荷等情况,隐藏故障就会被触发从而导致保护系统误动,更有甚者造成连锁故障的发生。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硬件与软件都有可能存在隐藏故障,例如 PT、CT、各种继电器、通信通道及软件设置错误等。

3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原因

隐藏故障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主要有两类原因:

3.1设备或元件故障引起的隐藏故障。如元件失灵、磨损或者因为环境和不正确的人为干涉引起的元件损坏等。这类故障可通过人为检修发现,通过定期检修可以减少该类隐藏故障的发生,但要杜绝此类故障的发生却非常难。

3.2定值整定不合理引起的隐藏故障。这种隐藏故障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和校准的错误,或者整定不能满足电网的全部运行方式引起的。尤其是系统结构或者容量经过改变时,而保护的整定值却没有做相应的修改,此时虽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正常运行,但是由于不正确的整定仍然会存在隐藏故障。

4 基于继电保护测量值相关性原理的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方法

根据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研究对保护装置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隐藏故障的诊断方法。重点研究静态测量环节、动态测量环节及保护定值的分支系数合理性,利用继电保护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辨识出异常的测量信息,最终实现对保护装置隐藏故障的诊断。

4.1不同地点继电保护测量值的相关性

由微机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可知,电力系统出现扰动前,保护装置不启动,其测量环节仅计算电流、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甚至仅做数据采集和起动判断而并不计算任何电气量。静态特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未满足启动条件时,仅进行测量计算而不进行逻辑比较和跳闸出口环节,此环节涉及的硬件设备有互感器测量回路、连接电缆、端线、继电保护前置处理电路、采样及采样值计算等。正常运行时,存在于该环节的隐藏故障可能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也不会造成保护误动作,但系统运行压力变大时,如一次电流增大或保护区外故障,此类隐藏故障将被激活,导致继电保护误动或者拒动。因此,为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应注意此类隐藏故障的监测,其中保护装置测量回路正常工作与否是保护装置静态特性好坏的关键。

4.2 基于保护测量值相关性的静态隐藏故障监测方法

4.2.1继电保护装置测量回路的隐藏故障分析

继电保护装置测量回路由互感器、连接电缆、端线、变换器、模拟低通滤波器,采样保持电路、多路模拟开关、模/数转换电路等组成。若测量回路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将使保护装置获取不到正确的电网运行信息,有可能导致保护装置做出错误的判断。

4.2.2静态隐藏故障监测方法

各保护装置输入的采样值信息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利用这种相关性可以鉴别出保护装置测量回路是否存在隐藏故障。对于变压器的电气量保护而言,通常都配备有基于电流信息的主保护,各保护装置输入的电流信息具有相关性。所以,诊断系统要求能够获得各保护装置的实时采样数据,并要求这些采样数据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

4.3基于保护测量值相关性的动态隐藏故障监测方法

4.4.1 保护起动时的计算测量环节的隐藏故障分析

计算测量环节是把采集的故障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所涉及的元件主要是测量回路和测量计算元件等,是对这些元件进行隐藏故障的监测是避免该环节出现隐藏故障的关键。

4.4.2 基于保护测量值相关性的保护动态测量环节的隐藏故障诊断方法

在保护系统中,电网中相邻元件间的保护装置在功能上是互相补充的,各保护装置根据自身获取的测量值信息做出逻辑判断,根据自身获取故障信息的差异,从而做出不同的动作结果,保证了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因此保护装置的故障测量值正确与否是保护正确动作的关键。

4.4.3保护启动时测量值的相关性原理

对于同一故障信息,线路保护装置的测量值之间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与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原理有关,也与不同保护装置之间的电路结构有关。保护装置进入动态特性时进行的,因此它不但能够对保护的隐藏故障进行诊断,同时还可对保护动作时的中间动态过程进行有效监视,能够为分析保护性能提供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原因,结合继电保护工作特性与保护整定值的分支系数是否合理分别展开对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探讨。通过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静态特性,提出针对保护装置测量回路异常的诊断判据及诊断方法。在分析保护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启动时计算测量环节的动态隐藏故障诊断判据。通过研究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诊断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第5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电力损耗;电力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7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电力安全发展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在供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应用工程。该技术的运用必将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在现代化的电力需求中,家电设备增多、企业用电机器增多、发电机容量增大等多种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力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都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够保护机器正常运转,又能够对短路等用电现象提出及时警报的技术。无疑,继电保护技术便应运而生。本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本文试就继电技术的发展运用作探析。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理解

继电保护技术是指在正常用电的过程中,能够对电路故障进行及时的警报,并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一项技术,其核心是继电保护的装置。继电保护的装置随着现代电力的发展变化也由原先的机电整流式向集成微机处理式过渡。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将计算机运用技术融入继电保护装置,使得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使得保护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自主化运行率提高,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加之自动控制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继电保护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提高运行的正确率;(2)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继电保护技术在保护装置的制造上采用了比较通用兼容的做法,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充其它辅助功能;(3)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化境的影响,能够产生一定的使用功效。与此同时,该保护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监控性能,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特性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运用特性增强

现代化的电力管理越来越体现了智能化的控制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使得电力系统在管理上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为其他各项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继电保护技术出现了一定的人工智能化,使得保护装置在设计上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这些智能化的信息特征使得继电保护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进入了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目前,在我国主要大城市供电公司的继电保护设备中已采用了模拟人工神经网络(ANN)来进行对用电的保护。因此,进一步推进了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前景。据现有的资料介绍,在输电过程中出现的短路现象一般有几十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人工进行排除,至少需要12小时以上。但若是采用上述的神经网络继电保护方法,可通过采集的数据样本对发生故障进行检测,从而能在半小时之内得出故障出现的原因,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体统的帮助运用,可使得电力运输效率大大加强。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更新发展显著

继电技术的运用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这种网络化的技术,不仅给继电技术提供了可操作检查的直观空间范围,也给其发展更新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动力支持和保障。这也正是继电技术开放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继电保护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而这种保护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数据模拟生成系统,需要依据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来检测故障存在的原因,进而发出警报。

这些网络化的发展,一方面,能够通过数据的的采集和模拟生成,综合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另一方面,在显示故障的同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故障的缘由、位置的情况,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例如,现在的各种环保节能发电厂就是采用了该种装置,通过总调度室计算机监控,不仅能够知晓现有线路的运行前那个框,还能够对各条线路出现的短路等现象作出判断,以便维护人员能够进行及时正常地维修。

(三)继电保护技术的自适应性发展迅猛

继电保护技术的自适应性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我们知道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具有如下的作用:(1)使得继电保护更具有一种适应性,能够适应多种故障的检测;(2)有效延长保护时间,能够使得电气设备产生更长的使用寿命;(3)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即这种保护能够针对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除,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麻烦,还能够节省成本。

当前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人工操作之外,采用继电保护技术的自适应性技术,一方面,能够真正发挥继电保护的“保护”功能,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得以顺利地开展,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这种适应性能面对各种形势的变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减少故障的发生。这种适应性应该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支持。因此,就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

三、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前景

(一)电子数据主动化的特性显著

随着计算机数据自动化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也必然得到充分的体现,即电子数据主动化性能必将得到显现。

(二)继电保护功能将进一步拓宽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的帮助下,继电技术的功能性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可根据故障的显性进行适当的控制运用。

(三)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方便灵活

在该项技术的指引下,使得电力线路维护调试也更方便。在运行过程中,操作者可根据电流值,可进行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中,定会综合各种学科的发展,必将步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数字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增强电力发展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6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 保护线路 串补电容 继电保护系统影响

中图分类号:TM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035-02

1 串补电容装于线路始端

如图1所示,此时线路两端距离Ⅰ段的起动阻抗应为:

ZⅠdz.1=ZⅠdz.2=0.85(ZAB-jXC)

式中,ZAB为被保护线路阻抗;

XC为串联电容的阻抗。

当保护1和保护2的距离Ⅰ段采用方向阻抗元件时,它们按上式整定的特性圆和线路阻抗的分布分别如图1(a)、图1(b)所示。

如图1(a)所示,装于A侧的保护1在始端A′点到M点的范围内短路时,阻抗元件的测量阻抗均位于动作特性之外,即保护不能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距离保护。

再看图1(b)所示,装于串补电容对侧变电站B的保护2,受XC的影响使保护区缩短,只能保护由B到N点的范围,但不致出现拒动或误动的现象,因此可以用,但显然XC的数值越大,保护区缩短得越多。注:为便于比较,图中的虚线圆表示未加串补电容时动作特性。

2 串补电容装于线路中间

这种情况下,两侧距离Ⅰ的起动阻抗仍按前式整定:ZⅠdz.1 =ZⅠdz.2=0.85(ZAB-jXC),只要串补电容的补偿度不超过50%,即

XcZAB│,则阻抗元件的动作特性见图1(c),在线路A~B内故障时,保护1、2均可正确动作,而且保护性能也很好。但是,这种补偿方式的缺点是,当短路电流较大时,如果电容器被保护间隙短接,则距离Ⅰ段保护区将大为缩短。

3 串补电容装于变电站的母线之间

串补电容和保护位置(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如图2所示。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将串补电容装设在变电站母线之间?

因为由于当多段高压输电线串联,或高压输电线上设有开关站时,此时可将串补电容装于高压变电站或开关站的母线之间。图3展示了装设于两条线路上的保护1、2、3、4的整定特性圆和测量阻抗。

图3向量AB为线路AB的阻抗ZAB。BC代表串补电容的容抗ZBC,CD则代表线路CD的阻抗ZCD。折线DCBA则可看作是从D点看向A点的各线段阻抗。为了表明在同一图上,从D看向A的阻抗假定为负的,与从A看向D的阻抗向量方向相反。

从图3可见,保护1的整定圆1应通过保护1安装点。为保证选择性C点应位于圆1之外。保护3的整定圆3应通过保护3安装点C。因B点位于圆3之内,故在B点及其附近的相邻线路上短路时,保护3将误动(应注意看图B点包在圆3 内),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止。保护4的整定圆4应通过保护4的安装点D向下画。B点位于圆4之外,不会误动。保护2的整定圆2应通过保护2安装点B向下画。在反向C点附近短路时,将要误动(应注意看图C点包在圆2内),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止。

图3中1、3与2、4为两种不同方向的特性圆,其大小为区分之用。

4 结论

当串补电容设置于变电站或开关站母线之间时,在h离串补电容的两端,距离保护Ⅰ段的保护区将大大缩短,而在靠近电容器的两端,距离Ⅰ段的保护区虽较长,和没有电容器一样,但在反向电容器背后及附近的相邻线路上短路时,保护将要误动,因此必须采取防范措施。

由图3可知串补电容装于变电站或开关站母线之间时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其他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此处不做进一步分析。

5 结语

在电力系统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网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特别是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高速运用的过程中会对继电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出现种种新的问题,这将使从事继电保护工作的人员面临一系列重要任务,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将更好、更新的继电保护技术与智能电网实现最佳的结合,将成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贺家李,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2] 陈军伟.可控串补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3] 邹焕雄.串补电容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的分析[J]. 科技风,2012(13):110.

第7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高压直流输电;应用现状;存在问题

1 前言

相对于交流输电来说,直流输电拥有大输送量、远程输送、功率易调节等诸多优良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我国的地域较为广阔,并且能源和负荷大致呈现逆向分布,因此直流输电在我国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直流输电的大国,但是高压直流输电的相应技术却还有很多不足。近年来,经过国内部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外公司的技术转让,大部分500kV的直流输电都能够实现自主化,而关于其中的继电保护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给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保护。下面结合我国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分析,谈一谈继电保护技术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2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

高压直流输电的早期技术支持主要是换流技术,其在我国于1954年诞生,随后在控制阀、控制特性、系统结构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目前我国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主要应用的换流器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基于半控型器件晶闸管的电流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CSC-HVDC),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在远距离和大容量的电能传输上;第二是基于全控型器件(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门极可关断晶闸管(UTO))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也被称作HVDC Light、HVDC Plu、或HVDC Flexible),其主要用在受端弱系统或者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等情况下。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由原来的两端系统,更新到了现在的多端系统;在输电线路方式方面,由原来的海底电缆发展到了现在的架空线与电缆有机配合的方式;不仅如此,目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电压等级和输送功率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更新也带动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在继电保护技术应用中,应该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变化及特性,及时的改变其保护方法,从而更高效的适用到不断变化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去。

3 继电保护技术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问题分析

根据我国目前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从保护原理的方面来考虑,当前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还存在着理论不完备、可靠性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实际运行工作中集中表现在主保护(其主要是指行波暂态量保护和微分欠压保护)的灵敏度不够、整定依据还有所缺乏、故障投入的时间远远不足、需要很高的采样率、没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等。而在后备保护方面中,差动保护动作速度还不合乎标准,比要求达到的速度要小,并且在低电压保护中,不仅其动作速度很慢,并且整个保护工作还缺少相应的整定依据,从而使其在选择性方面还有所欠缺;第二是从保护配置的方面来考虑,目前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种类还很单一,并且其可靠性也不强,一旦发生故障,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应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

总体来说,直流输电线路与交流输电线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主要的差别在于能量集中频带不同。但是,目前的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已经拥有了可靠性高、采样率低、理论完备等优良特点。所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可以适当的借鉴交流线路保护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充分考虑直流输电系统不同于交流输电系统的特点,从而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这之中,首先可以考虑借鉴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结合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整理总结出一个适合高压直流输电并且对采样率要求低、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继电保护理论原理;其次根据继电保护原理,设计出一系列可行的保护方案。比如,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与区外发生故障时电流突变的差异性,来精确的判定故障发生的方向,然后利用两端保护方向元件来形成高联动性的保护系统。再比如,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借鉴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从而大大增强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电流差动保护的灵敏性。还有,高压直流输电可以结合暂态过程中线路两侧低频能量差值的主要特点,从而增强区内故障和故障极的精准快速诊断;最后,还可以根据高压直流输电对于电流突变特性的联动性,解决数据窗、雷电干扰对于继电保护的影响;此外还可以把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用在长距离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从而增强高压直流输系统的自身的控制性。

4 增强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建议与设想

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压交流输电先进理论和实践的可借鉴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集控制和保护一体化的系统,其保护主要集中在控制系统闭锁或重启。在高压直流输电继电保护中,因为其线路发生故障时,其暂态过程主要取决于直流系统控制特性,所以说在进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直流系统的控制特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应用其静特性和动特性的保护原理。一般来说,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其两侧都有很明确的边界,因此也可以利用这些边界的特点来设计高压直流输电继电保护的原理和方法。此外,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应该充分认识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其暂态过程中经常含有大量的特征频率信号,因此也可以根据这些特征频率信号来研究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原理与策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有很多的应用方法,在实际运行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整个高压主流输电系统的特点,建立多种保护体系,从而进一步增强高压直流输电中继电保护技术的成效性。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而也就需要更高的电力技术作为支持。而继电保护技术作为提高高压直流输电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本文经过科学合理的探究,系统的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给广大继电保护技术人员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经验。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在当下更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区域关于继电保护的先进经验,给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保会,孔飞,张嵩,张爱玲,吴庆范,甄威.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装置的技术开发[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04).

[2]宋国兵,靳幸福,冉孟兵,高淑萍,索南加乐.基于并联电容参数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5).

[3]宋国兵,褚旭,高淑萍,康小宁,焦在滨.利用滤波器支路电流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22).

第8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抗干扰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20-01

近年来,电子技术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来防止电气故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微机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微机继电保护是以数字式计算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其硬件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和通讯接口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机继电保护具有比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更显著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2、微机保护的特点概述

研究和实践证明,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较,微机保护有许多优点,其主要特点概述如下: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动作正确率高。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可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其运行正确率很高也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可靠性容易提高。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的影响,不易受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方法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

(4)工艺结构条件优越。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

(5)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短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

(6)可以进行远方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

3、微机继电保护的主要特点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强。微机继电保护分为内干扰和外干扰,其中内干扰主要是由于内部的继电器切换等原因造成的,而外干扰则来自输出输入线、电源及电源线。但是各种干扰都会引起计算机的逻辑错误,甚至会损坏内部的元件,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降低干扰。采用接地技术。接地技术是比较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将装置的外壳及装置内部接地。其核心的数字部件的各个插板之间遵循一点接地的原则,进行屏蔽与隔离。由于保护装置机壳的制作材料中含有铁,可以自然地屏蔽电场和磁场,但是还要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双重屏蔽及在铁壳中加入铜衬网。为了防止干扰信号进入微机继电装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交流电采用变压器隔离,并在其原副线圈之间加入屏蔽层,对直流电采用光电隔离。二是其他设备的触点也采取光电隔离。三是确保电微机源与继电器电源之间没有点的联系,防止产生感应电流影响微机工作。四是数据量的输出装置要采取光电耦合。排除电源干扰。电源干扰是主要的来源,且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可以用蓄电池直流110V、220V逆变成高频电压后,经过变压器来隔离电源。对于微机继电的保护装置来说干扰严重时主要是传导干扰,而良好的滤波器可以很好地消除这一干扰。其中各类电磁干扰中,快速瞬变的干扰危害最大,可以采用低通率滤波器来消除干扰。实际使用中,广泛采用的是EMI吸收磁环。

4、微机保护的发展

(1)计算机化、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需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使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可大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这是微机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智能化

继电保护产品智能化主要归结于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产品进一步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芯片级嵌入式系统以及嵌入式软件融合,仪器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无论在测量速度、精确度、灵敏度、自动化程度和性能价格比等哪个方面,智能继电保护产品都具有传统产品所不能比拟的优点。

第9篇:继电保护特性范文

关键词:继电保护;不稳定;事故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116-02

继电保护为称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护神”,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迅速动作于跳闸或告警,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我国建设智能电网进程的逐步深入,电网规模日益庞大,网架结构日益复杂,继电保护作为电力二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电网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 继电保护装置不稳定问题的表现

继电保护及其安全自动装置主要用于在最短时间内切除电力系统内故障,并动作于跳闸或告警,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故障排查,避免事故扩大化。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灵敏性是继电保护的四个特性,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继电保护可能会出现各类不稳定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元件老化与腐蚀

继电保护设备的CPU板卡、模拟量输入输出板卡、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中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对外界条件非常敏感,继电保护设备长期运行于较为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在温度、热度、湿度异常的环境下,会加速继电保护设备内部元件的老化与腐蚀速度,特殊的高温和湿热环境下还可能出现锈蚀,从而引发继电保护设备的技术参数偏差,引起保护特性的 不稳定。

1.2 外部电磁干扰

继电保护装置作为二次设备接入电网中,承担着快速切除电网故障的任务。电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电磁干扰系统,存在着大量的高频信号和干扰信号,这些电磁信号对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干扰,严重时甚至导致继电保护误动作。

在电磁干扰较大如电气化铁路、钢铁厂等环境下,部分高敏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干扰信号还会变成电脉冲瞬态信号,引发继电保护设备跳闸,导致电力系统因故停电,引起较大的停电损失。

1.3 静电效应与粉尘污染

在现代电力系统内部,强弱电交叉的现象不可不免,内部设置非常复杂,内部线路错综复杂,存在较大的静电效应和粉尘污染,从而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板件上吸附较多的灰尘,可能引起内部接触不良、焊点被污染,严重时引发电器元器件内部导通,引发绝缘击穿或元器件失效,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

2 引发继电保护装置不稳定的因素分析

引起继电保护装置不稳定的因素很多,从发生的概率和类型上进行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2.1 软件因素影响

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实现和跳闸出口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尤其是微机保护时代,CPU中集成的继电保护装置逻辑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保护的动作行为。

如果继电保护装置软件存在问题,例如相关的保护逻辑流程错误、需求分析不正确、逻辑编码出错等,会直接引起保护装置运行不稳定,严重时甚至出现保护的误动或拒动。

例如,某厂家220 kV线路新版本程序在频率为50.09 Hz并发生故障时,纵联距离不动作,由其它保护在200 ms时动作切开故障。

经过分析,新版本程序采取了新的频率偏移处理逻辑,跟踪精度0.2 Hz,当频率偏移超过每档0.03 Hz(如49.96 Hz,48.84 Hz时),程序处理未做相应补偿,导致保护拒动。

2.2 硬件因素影响

2.2.1 继电保护装置硬件回路

某110 kV及以下线路保护装置的硬件回路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交流插件、CPU插件、操作插件、电源插件等,对于110 kV及以上线路保护,还会包括若干块输入输出插件,交流插件的数量也会因为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装置硬件回路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保护设备的动作行为。例如,交流插件内部采样回路中的A相电容管脚接触不良,导致A相采样偏小,可能引起差动保护出现差流,引起保护动作异常。

2.2.2 硬件回路以外其他二次回路的影响

除了装置自身硬件回路以外,电力系统内部二次回路中,导线绝缘老化、击穿引起短路故障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其他辅助装置包括操作箱、电压切换箱等的故障,以及包括光纤通道、微波通道等通信通道在内的通信回路故障等,都可能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不稳定。

2.3 人为因素影响

除了硬件和软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引起继电保护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例如,变电站工作现场中,运行和维护人员未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接线,或存在错接线和漏接线的情况,导致继电保护装置采集到的信号不正确,引起保护设备不稳定。

3 继电保护装置不稳定事故的处理对策

3.1 做好故障分析和处理

在故障分析和处理过程中,要发挥好故障录波分析装置、保护信息子站和主站的作用,通过对故障录波图的分析,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继电保护和故障信息处理系统工作分析,见表1。

一旦继电保护设备出现不稳定情况,保护信息子站会录入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信息以及故障录波装置录取的波形文件,并通过系统进行信息的筛选的分析,最终生出事故分析报告,通过通信服务,经过图形监控平台,进行事故的归档和信息。

3.2 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针对上述分析的硬件和软件影响因素,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一方面,定期进行继电保护设备连接器件牢固度检查、电子元器件的疲劳程度检查、继电保护的清洁和除尘。

另一方面,通过顺序检查法、逆序检查法、整组试验法等方法,从保护定值检查、系统性能测试、保护动作逻辑、保护动作时间等方面,分析和判断故障出现的原因。

此外,还要做好对保护运行和维护人员的管理,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继电保护装置不稳定的概率。

3.3 加强对继电保护的管理

首先,做好继电保护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做好继电保护的入网测试工作,从产品设计、保护原理、设备选型等方面来加强对继电保护的检测,从源头上控制继电保护的性能。

其次,落实对继电保护的缺陷管理,在继电保护投产时,做好试验验收,包括保护带负荷试验、传动试验等,紧抓设备采购环节,监督制造厂家的产品质量。

此外,加强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改造,对于运行年限较长的继电保护设备,做好设备的升级和改造计划。实际运行中注重对继电保护设备备品备件的管理,一旦继电保护设备出现不稳定运行情况,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处理时间。

4 结 语

智能电网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也呈现出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引起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原因更加复杂,因此,广大电力系统工作者应该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系统运行和维护经验,以提升继电保护的稳定性,最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春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分析及事故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