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媒介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界和业界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多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本文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关于“媒介融合”的文章180篇,并以这180篇为样本,从不同视角对我国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
媒介融合的驱动力量很多,其中最主导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周志平认为“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媒体及媒体生态环境,数字技术已成为支撑所有传媒存在的基础并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②杨娟认为“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我们想要寻找其根本原因时,答案是:需求。”③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比如蒋晓丽和石磊认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④王亮也认为“驱动媒介融合的力量更多来自媒体对商业利润的追求,而数字化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实现手段。”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是前提,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动力, 产业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媒介融合冲击了原有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
蒋晓丽和石磊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影响。”⑥他们还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⑦笔者认为,报业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壮大,不可能单打独斗。当前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是报网融合和手机报,这是报业发展新媒体的一种运用,媒介融合拓展了报纸的生存空间,并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电视媒体来说,“以制播分离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以新技术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借助资本市场完善电视媒体管理结构和壮大产业规模。”⑧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是电视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这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所以有研究者从产业视角分析认为“手机电视既然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手机所属的电信产业和电视所属的广电产业的通力合作,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消除成见,以竞争为辅,以融合为主,共同达到互惠互利。”⑨此外,手机电视还必须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合理的内容设计,只有加强自身的内容建设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出版业来说,“全媒体出版模式被业界所看好,被认为会是图书出版业变革的一种趋势。未来的每一本书都将是全媒体出版。”⑩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不仅造成了媒体间的重组,同时给媒体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
李莉认为“根据美国的经验,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⑾她还认为“传统报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经营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匮乏,但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力度与速度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⑿杨娟认为“我们缺少的是具有战略意识的媒介管理人才。”⒀
对人才的需要最终要落实到教育上来,蒋忠波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需从三个方面入手:“紧跟媒介融合趋势,更新新闻人才培养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打破专业壁垒;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实验平台。”⒁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 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 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 共同培养。”⒂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成为新闻教育阶段性目标的重中之重。媒介融合发展催生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全媒体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储备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加速推动下,传媒产业自身不断融合也加速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自身来看,“媒介融合对于媒介产业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媒介产业结构的转变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媒介集团可以不断做大做强,整个媒介产业结构逐渐向知识集约型、多元化、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⒃
陶喜红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给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带来的联动反应,“媒介融合加强了传媒产业内部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同时也增加了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⒄肖叶飞认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介产业之间的边界从清晰变为模糊, 这些变化将推动传媒、电信、出版、娱乐、信息、文化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⒅
邓青、牛静指出了当前我国传媒业在盈利模式上的现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媒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虽然传统媒体也尝试过短信新闻、手机电视、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融合形式,但大多数形式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媒介融合形成的新产业链以及衍生出的新的盈利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少。”⒆同时也提出“针对已有的媒介产品,建议实行收取订阅包用费、数据库查询费、广告征订等多元的盈利模式。”⒇邹琳就期刊的盈利模式指出,“融合媒介将使传统期刊业更加注重拓展新的盈利模式。我国传统期刊业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盈利,模式单一。而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拥有巨大消费群体的融合媒介使盈利渠道越来越开阔。”(21)可见,在融媒时代,任何媒体都不能仅仅靠广告来盈利,而是要实行媒体互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原有的格局,媒体间的融合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成为必然。2010年我国学者从媒体发展、产业、盈利、教育等不同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研究,在梳理现状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①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广告》,2007(6)
②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爱好者》,2010(8)
③⒀杨娟,《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人文思考》,《新闻界》,2010(5),2010(10)
④⑥⑦蒋晓丽、石磊,《从媒介融合看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大学》,2010(3)
⑤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9)
⑧王伯群,《论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之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⑨罗茜,《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手机电视发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⑩周山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编辑之友》,2010(2)
⑾⑿李莉,《媒介融合环境下中国报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今传媒》,2010(1)
⒁蒋忠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新闻窗》,2010(4)
⒂吴闻莺,《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⒃⒄陶喜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当代传播》,2010(4)
⒅肖叶飞,《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10(6)
⒆⒇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和发展》,《新闻爱好者》,2010(1)
(21)邹琳,《浅谈媒介融合与我国期刊的发展》,《社科纵横》,2010(9)
【关键词】校园传统纸媒;新媒体;转型与发展;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79-01
一、新媒体冲击下,校园传统纸媒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基础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近几年,用移动电子产品、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数以阶梯式上升,而图书、报刊、杂志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持续下降。校园里有许多纸质媒介,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有《理工之光》《大学生学刊》《心桥》《成都理工大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北辰》等。据调查,大学生们收到这些校内报纸后,75%的学生不会翻看;15%的大学生会在无聊时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纸质刊物在学生中的阅读率不足10%。这是当下校园内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校园纸媒发展的瓶颈。
除此之外,纸媒的发行速度也制约着其发展。据实地走访调查,校内纸媒一般为月刊或半月刊,重大事件不能及时报道,这也是它们不再受大学生青睐的原因。因此,校园传统媒介的转型和发展成为众多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的转型与发展
(一)媒介融合是趋势。在当今大环境的影响下,媒介融合是趋势,“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传统纸媒有了新的“助力”,传统纸媒对数字化拓展需要一个实践与探索的阶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新媒体融合是校园纸媒的一个有效应对策略。传统纸媒只有在整合各种资源,占领多种媒体传播平台,才能更好地在大趋势中有大作为。
媒介融合在新传播技术的推动下,校园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不断走向合作,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媒介融合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校内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二是传统纸媒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接收、储存、检索,极其便捷;三是纸媒发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模式。
(二)发挥内容优势。纸媒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喜好。在此基础上实行纸质内容数字化,才能提高校园内纸质媒介的竞争力。校园纸质媒介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有成熟的新闻采集运作模式,有传达引导思维的媒体人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这之中,有多年积累的采访和编辑经验,有长期形成的舆论导向能力,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与其他新媒体融入的过程中,校园传统媒介中的纸媒要发挥它的“内容优势”,再加上对新近发展的渠道的应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发展可以改变校园传统纸媒的宣传形式和内容特点,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新媒体以其传播方式的巨大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受众,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冲击校园传统纸媒的强势地位时,结合新技术的数字化多元素发展,是传统纸媒发展的有效策略。另外,数字化是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校园纸质媒介核心能力的开发。校园传统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本身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了校园传统的媒体边界和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校园媒体产业链进行价值重构。
三、结语
校园纸媒与新媒体不是“冤家对头”,而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生共荣。校园纸媒转型、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新媒体竞争,而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以开放性的姿态拥抱数字化、主动推进媒介融合的变革进程,抢占校园纸媒融合的新高点,是当前校园媒体人与校园纸媒的正确选择。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形势所趋,每位媒体人任重而道远,校园内传统纸媒一定不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亡。
参考文献:
[1]翟秀凤,李慧宁.从美国《新闻周刊》去纸化看新闻类周刊的数字化生存[J].中国记者,2013,(8):120-121.
[2]CNNIC.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3]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edia,2015.
[4]彭兰.“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J].编辑之友,2015,(4):5-10.
[5]孙铭欣.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商业模式转型初探[J].新闻与写作,2014,(2):46-4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泽宇(1994-),男,山西太原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方向:媒介融合。
关键词 全媒体;播音主持;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32-02
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受众的分化、环境的改变、传播内容及信息接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的播音主持面临着数字化生存的挑战。所以,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对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1 媒介格局受全媒体的影响
所谓全媒体,指的是以媒介融合作为文化背景,以数字技术新媒体作为基础,通过网络、平面、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形态实现全覆盖、跨媒体及立体式的服务,是一种复合式的媒介传播形式,在全媒体的影响下,媒介格局出现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媒介形态融合,受众收视习惯改变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及卫星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媒体时代的技术基础逐渐完善,全媒体的到来也使得传统媒介各自为营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媒介界限变得模糊。全媒体中包含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包含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这些媒体也从以往的分离信息传输平台,逐渐向统一平台过渡,信息接收端也从功能与形式上逐渐实现统一。全媒体不受地域与时间的局限,受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意选择。此外,平板电脑、收集等移动端媒体的普及,也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与传统的收视习惯形成鲜明的对比,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对播音主持人的竞争也带来了改变。由于媒介形态的融合,造成播音主持人之间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1.2 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
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与把握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传统媒体的有预感与话语权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平民化而变得薄弱。在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海量提供,频道资源海量呈现,人们选择信息的范围大大增加,对信息触手可及,获取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而单纯的信息也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如何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用创意满足受众需求,是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2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
2.1 受众群体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媒介消费区域多元化。随着社会观念的个性化与利益化倾向发展,传媒的大众时代已经结束,传媒趋向于分众时代。由于全媒体时代信息的选择非常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文化背景,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而受众的口味也从传统的全盘接受,到众口难调,传统媒介传播下的受众作为统一整体的存在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早期主持人作为全民明星的时代也已过去,在全媒体时代,很多明星主持人不断涌现,大众主持人在这一时期在发展中面临着困境。
2.2 播音主持荧屏寿命缩短
在我国,播音主任人的从业时间普遍较短,很多都是昙花一现,主要原因是多数媒体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都以明星化作为标准,而忽略了专业背景,看重的是外貌、音色及才艺。这样的标准使很多有阅历、有经验、专业知识丰富的媒体人被拒之门外。而通过这种标准选出来的主持人在通过包装以后,很容易就会成名,从而为栏目创造出效益,但是,这样的主持人难以形成自己的受众群,而且个人主持风格难以形成,最终也就造成了荧屏寿命较短的现象。
2.3 创造力不足,同质化严重
近些年,电视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荧屏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节目的竞争中,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节目的雷同也导致了主持人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很多相亲节目、选秀节目、娱乐节目都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很多后起的主持人个人创新能力不足,只是一味的去模仿成功的主持人,对自己在节目中的定位不准确,造成受众认知率较低,很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造成主持人的事业也遇到瓶颈期。
3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发展的策略
3.1 提高信息附加价值,加大信息加工力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对信息的权已经不只是新闻媒体的专属,新闻传播的主体在全媒体时代也发生了变化。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参与程度也来越多,已经转变了传统受传者的地位,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称为很多热点新闻首发的媒体,受众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享有主动权,很多突发新闻都是受众最先的,因此在突发事件中,公民新闻显示出了独特支持。但是,由于公民的均为非专业新闻,在的时候只是注重新闻表面的显著性,而对一些需要深度去解析的新闻在的时候存在缺陷。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转变传统的新闻者的身份,成为信息的解读者和解释者,面对巨大的信息来源和竞争压力,主持人应从信息的简单加工转变为提高信息附加价值的人,在对新闻进行简单陈述以后,要从新闻发生的背景、深层次原因进行个性化、深层次的解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旧要发挥出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依旧是节目主持人要努力的方向,这一点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也是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
3.2 提高栏目影响力,打造品牌栏目
在商品竞争中,品牌竞争是最高级阶段,品牌竞争能够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改变使主持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实现主持人品牌化的发展,是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也是职业发展的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栏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中央电视台朱军、敬一丹、白岩松,湖南卫视何炅、汪涵,江苏卫视孟非,东方卫视杨澜等,都属于主持人品牌化的结果,这些品牌化的主持人对于栏目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所以,主持人打造品牌,应该是一个主持人个人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最理想的方法。
3.3 打造创新平台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为了生存,需要发展和创新,谁先运用新媒体技术,那么谁就掌握了传播的先机。不管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基本的声音和画面传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播音主持要在发扬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创新播音主持平台,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在全媒体时代可持续的推动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高播音主持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主动融入到全媒体数字化洪流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创新中赢得发展的契机。
4 结论
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遇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播音主持出现了受众群体分化、荧屏寿命缩短及创新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播音主持的发展,主持人在信息处理中,要增加信息的附加值,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处理,把传统媒体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打造精品栏目,提升竞争力,不断创新,从而不断的提高播音主持的生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庆捷.播音与主持的继承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12(23).
关键词 报纸消亡论 新媒体 中国报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报业发达的欧美各国在遭遇金融危机后,报业经营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而新媒体的出现,又进一步加深了报业的生存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学界和业界都出现了“报纸消亡论”的声音。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华盛顿邮报》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慈用“死亡气息”来形容报业发展态势,而美国《时代》周刊资深编辑丹尼尔·奥克伦特在2000年发表的演讲《纸媒的死亡?》中更是肯定而明确地说:“所有印刷品的形式,已经死亡。完结了。过去了。”①国内学界亦结合我国报业的现状,对此作了诸多回应与反思,仅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相关论文即有100余篇,另外还有一些专著论及这一问题。本文试对这方面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总结与梳理。
一、两种态度:支持与反对
国内学界对“报纸消亡论”的回应意见不一,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
支持“报纸消亡论”的,以刘建明、匡文波、王君超、郭全中等人为代表。刘建明教授在《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及《重提报纸消亡的话题》中依据媒介消亡演变规律,阐明报纸必然消亡的命运,并指出其消亡的时间大约在2025-2035年间。他认为:“中国报业自然也面临一场生死抉择,不可能逃脱报业崩溃的趋势,报纸确实在走向消亡。”②匡文波的《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则从新旧媒体的优劣性出发,指出新媒体具有纸媒不具有的优势,纸媒会在50年至100年内消亡,甚至大胆的预言,100年后,纸质媒体只能在博物馆里才可以看到。王君超在《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一文中,从传媒的发展规律、传播技术的替代性、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产业成本四个方面对报纸消亡进行学理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报纸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性。郭全中在《报纸消亡,信息长青》中指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介必将替代旧媒介,报纸这种旧的媒介形态在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之后,终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另外,他还从理论上说明,发达国家的报纸将先行消亡,继而是发展中国家的报业宿命:一是转型,二是关门大吉。
反对“报纸消亡论”的,以陈力丹、喻国明、杨保军、范以锦等人为代表。陈力丹教授在《报纸印刷版停刊不等于“报业消亡”》中指出,进入“融媒”时代后,从传播形态角度来看:“传递信息,只要接受者和发送者都乐于接受,选择任何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各种媒介的外在形式,都会有不同的人群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纸质媒体也不会消亡,可能未来的总体发展中,会呈现下降趋势,但不会消失。”③喻国明认为,虽说出现了新媒体,报纸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报纸也不会被完全的吞没。因为传统纸媒在原创性、阅读习惯等方面具有着明显的优势。杨保军在《新闻理论教程》一书中强调:“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迭加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互相彻底取代的过程。”④作为一名资深的报人,范以锦认为报纸不易消亡,它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体的传播形态,总有人会喜欢,特别指出就我国国情而言,中国报纸不会快速消亡。此外,学者曾振华在《报纸不会终结的几道屏障分析》中也态度鲜明反对“报纸消亡论”,认为“互联网的兴起,在世界上远没有达到消灭媒体的能力”,⑤他还分析了我国报业的特殊情况,指出报纸是我国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出于政治上的保护,它具有网络媒体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一个共识:必须要变
国内学界对于报纸是否会消亡的看法虽不一致,但是他们有一个共识,即在新媒体时代,报纸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不有所改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学者都意识到传统纸媒若“按兵不动”则必是“全军覆没”。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鸿铎在《评“报纸消亡论”》一文中分析了媒介整体发展的基本走势,指出各类媒介的融合是一种规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是在新媒介环境下新的生存和发展途径。翁忠英则在《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困境及出路浅析》一文中,提出传媒业的未来将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共赢局面。苏林森在《中国报业:谨慎中迎来小阳春》根据我国报业近几年发展的相关数据,指出只有积极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才是报业发展的王道。
此外,赫岩在《“专题化”报道为报纸增色》中提出了“专题化”报道,袁丽萍以《南方周末》为例,指出传统报业要想赢得视觉新闻时代的竞争,报纸要想在这个年代不走向消亡,重视自身视觉形象和视觉品牌的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这些观点和论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反映了报纸为应对新媒体挑战、趋利避害而主动求变的方法和态度。诚然,传统纸媒要想不被取代,就必须在激烈的新媒介环境中进行改革和转型。
三、我国报业的现状与未来:在危机中寻找出路
任何理论的探讨都必须立足实践,面对现实,国内学界在回应“报纸消亡论”时,也对我国报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国内报业现状
对于中国报业的现状,学者们大多持忧虑的态度,对危机的关注超过了对成绩的肯定。王君超在《“报纸消亡”与报业的对策》一文中指出,国内报业虽呈一定的发展势头,但是这并不能表明三十四年之后的报业前景依然光明。范以锦的《“寒流”中唯创新才有出路》论述我国报业的特殊情况,指出“报纸是国家重点掌握的舆论阵地,许多保护性措施依然在起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危机。这种危机最大的就是受众危机。”⑥郭全中在《2012:缘何重提“中国报业拐点论”》一文中提出传播技术的革命是报业衰退的根本原因,“基于新传播技术的新媒体可以对传统媒体在功能上起到完全替代,新媒体必将对传统媒体带来更为致命的根本性生存危机。”⑦
我国报业经营从2005年起为“拐点”步入下坡,国内各主要报纸的广告与发行量呈普遍下降趋势。2008年可谓是我国传媒的盛典之年,然而这也不能将陷入困境的报纸拯救出来,当年8月国内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中华新闻报》宣布停刊。《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国内报业业绩不佳,这是继2005年“报业冬天”之后,中国报业又遭遇的一次困境。从报业广告数据看,报纸广告刊例价下降7.5%,创下广告恢复以来三十多年的最大降幅。东部地区部分报业集团主业收入普遍下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而从发行数据看,部分地区、部分报社的报纸发行量呈上涨态势,党报等主流媒体由于行政力量的推动,发行量未受大的影响,但是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
2、探寻未来出路
对于我国报业来说,新媒体的冲击虽然带来了种种现实的危机,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学者们在清醒地认识到危机的同时,纷纷出谋划策,为其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发展寻求可行之路。这些对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报道内容要优化。在以“内容为王”的时代下,报业必须要注重在内容上下功夫。王君超在《未来报业何者为王》中强调报纸内容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内容,才是拯救这艘“泰坦尼克号”的方法。报纸固有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内容为王”的时代,报业应审时度势的运用自身的优势,打造以深度、分析、解释见长的报道。且将最具新闻价值的精华内容融入其中,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及时省时的新闻餐。
二是传播渠道要创新。除了注重内容外,传播渠道的创新也为报业发展加分。当前国内报业转型发展中,新媒介技术的不断产生,出现了众多的“融媒体”形式,包括新闻APP、二维码、官方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人民网研究院于2014年2月19日的《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传统纸媒纷纷走向移动终端传播,积极开拓“报网屏”互动模式,以减少读者的流失。
三是经营方式要多元。当前我国报业主要以单一模式经营为主,因而受广告市场的冲击大。学者们建议纸媒应该要试图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力主多元化经营。袁德渠在《“全媒体”时代中国报业的挑战与应战》中强调“受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科技发展水平等的限制,中国报业长期处于无”业“状态,经营方式和赢利模式存在严重缺陷”,⑧并建议中国报业应该要调整步伐,以资本为纽带,力求向其他产业延伸,诸如建筑业、房地产、旅游、制作业等。
四是报业人才要全能。康虞在《对“报业寒冬论”的思考和分析》一文指出我国报业的发展急需适合市场的新型报业传媒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人才是报业发展的保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报业转型发展急需一流的新型专业人才,具有极强的文字采编能力和专业知识,懂得运用各种媒体技术的全媒体记者。除内部机制拥有外,还可通过外聘等方式来储备这些人才,如发展公民新闻记者、自媒体人、聘用高校学者、专栏作家等丰富报业的人才资源。
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诸如体制改革、发行免费报纸、政策支持、公益性办报等。李良荣先生曾在《“双转”:中国传媒业的一次制度性创新》中提及体制转轨和形态转型是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免费报纸的发行及政府扶持在西方部分国家已经成功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报业可取其长补己短。
参考文献
①范东升:《拯救报纸》[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3
②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J].《新闻界》,2006(1)
③陈力丹,《报纸印刷版停刊不等于“报业消亡”》[J].《新闻与写作》,2009(1)
④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7
⑤曾振华,《报纸不会终结的几道屏障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8(7)
⑥范以锦,《“寒流”中唯创新才有出路》[J].《中国记者》,2012(1)
⑦郭全中,《2012:缘何重提“中国报业拐点论”》[J].《新闻前哨》,2012(11)
⑧袁德渠,《“全媒体”时代中国报业的挑战与应战》[J].《今传媒》,2011(5)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通识教育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教育现状
媒介素养是个舶来品。按照1992年美国媒体研究中心的界定,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映能力”。针对提高媒介素养所进行的教育实践就是媒介素养教育。
综合不同的研究者在西安、南京、郑州等各地高校所进行的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媒介选择不均衡。目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迅猛发展,但是大学生对于媒介的选择却存在明显的畸轻畸重。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接触远远多于对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的接触。部分大学生对网络已有相当大的依赖性。
二、信息解读能力欠缺。对于媒体传播的信息。大学生在传播中容易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不擅于用批判分析的目光主动解读信息,尚不能与传播者形成一个理想的沟通情境。
三、媒体功能使用不当。媒体,特别是广受大学生欢迎的网络作为信息传播、搜索的工具,能够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许多实际的帮助,但多数大学生却主要利用其娱乐功能,使其成为重要的“玩具”。此外,还不排除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不良信息,造成对媒体的滥用。
造成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重要原因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欠缺。要改善现状,较为科学、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二、在通识教育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1892年,帕卡德教授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中国学者关于通识教育各有表述,至今缺乏一个普遍认可、规范的概括。但是有关通识教育的内涵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曼丽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状况而提出的,它旨在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的素质。”
李曼丽认为,尽管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但是它不能忽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培养。通识教育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有的基本常识和能力,这些常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对身处的社会达成最佳的适应和认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电视、电影、手机、电话、音乐、报纸、周刊等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媒介大面积覆盖人类社会。形形的媒介信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学者们也试图探寻这个由媒介营造的环境距离我们真实的世界到底有多远。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这个社会的成员,如何认识媒介、利用媒介是一项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这种常识和技能有助于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整体发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能真实、全面地认识媒介特质,正确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认识到媒介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的距离,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同时帮助大学生能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防止媒体的滥用,学会通过使用媒体来发展自己,使自己在成为高级专业人才之前首先是一个与身处社会彼此认同的社会成员。至此,媒介素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各自的终极目标追求上不谋而合。可以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识教育具体实践的一部分,通识教育是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
三、借助通识教育平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构想
近年来,随着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一些高校开始摸索和尝试。2000年,北京大学开始本着通识教育理念在全校实行新的课程方案。2004年起,武汉大学本科生不分文理均需修满12个“通识”课程学分才能获得学位。结合现有的有益尝试,笔者认为借助通识教育的平台,面向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在选修课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现在各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大都采用了学分制选修课模式,包括必选、限选和任选三种方式。如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学校。主要通过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来实现对在校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内容涵盖政治理论与伦理道德、外语、计算机、数学、体育、艺术等。笔者认为,与现代传媒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既可以融八已经开设的伦理道德、计算机、艺术等相关课程,也可以配备专门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来开设专门的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第二,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媒体的机会和条件。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广泛接触大众传媒。高校应该以各种形式筹集资金对校园校舍进行建设,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媒体,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介从而认识媒介。
第三,把现代传播媒介的利用蕴含于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中。现代传播媒介所携带的信息无限,理应成为高校师生进行专业学习研究的工具。高校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在学生的实践学习中引入媒介工具的使用,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掌握媒介作为信息载体、搜索引擎、交流平台的使用方法。
第四,鼓励和组织学生与媒体接触的活动。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媒体的接触也应该受到鼓励。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媒体的生产流程进行参观,与传媒从业者进行广泛的联谊活动。全国许多高校的学生活动中都有关于读书读报、播音主持的竞赛,这也是值得鼓励的媒介素养教育形式。学生在参与此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对相关媒体传播有更直接的认识。
1.1拟态环境下信息过载倒逼新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产生
自“拟态环境”由美国政治专栏作家李普曼首次提出历经半个世纪,其内涵已由当初代指媒介所建构的符号环境发展成现实环境象征化的副本抑或为在客观环境基础上的“二次环境”,即目前所说的信息环境。它的特点不是对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的事件或者各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受众呈现的环境。拟态环境反映现实环境又反作用于现实环境,但不等同于现实环境,其最大特点是信息过载,特别是网媒准入门槛低,使每个人既可能是消费者,更可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更加剧了信息过载。英国学者蒂姆·乔丹曾说过:“拥有太多的信息使其利用变得不可能。它以两种状况发生:第一,有信息而不能被吸收;第二,信息组织得非常差以致于发现任何特定的信息变得不可能。”这段话正是我国大学生拟态环境下的真实写照。目前,我国诸多学者就大学生媒介接触、动机、分析能力、媒介情感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量化问卷调查和质性分析,普遍认为,大学生媒介接触点主要集中在网络、手机等媒介上;动机是娱乐、资讯了解与查找学习资料等;尽管网络接触率高,但对媒介作用认识、筛选能力不高,上网时间分配不合理,休闲娱乐抵抗力及在不同意识形态中对他人观点过滤、分析、批判能力不足,甚至出现盲目传播、“三观”偏移、道德低下等情势。这些从一定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拟态环境建构与利用中的媒介素养现状,倒逼新式媒介素养教育亟待产生。
1.2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倒逼其要突破传统藩篱
媒介素养最早由号召学生抵制大众传媒腐蚀和影响的英国学者李维斯与汤普森提出。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又对媒介素养的内涵进行了丰富,特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以及思辨能力,因其重在培养受众的批判能力,故也被称为传统定义的典范。本文对前述调研内容不再重复,笔者通过百度以高校“各学院专业设置”为关键词、根据媒介素养教育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模块分布、开设院系、专业依托、具体科目课程名称等内容对112所“211工程”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调研,大致梳理出三种类型。第一种,通识必修型。从调研来看,在“211工程”大学专门开设针对性的媒介素养课程只有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三所大学将其列为通识必修课,纳入到学校统一的通识教育体系中,针对全校学生而非仅限新闻学或文科类专业学生展开课程计划,基本以国家精品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或自定教材为授课内容。第二种,未设置型。“211工程”大学中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江南大学、福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33所大学没有以任何形式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相关类别的科目。第三种,选修渗透型。第一种和第二种累加后余下的76所高校则依托各自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传媒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传媒与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不同院系,借助信息检索与利用、媒介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中国名著导读、媒介批评、新媒体导论、国际传播、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市场营销、大数据分析、媒介素养课程、新闻评论、媒体事件与话语传播、新媒体与创意产业研究、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相关课程开展媒介素养的通识选修课。
2拟态环境下“211工程”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反思
2.1对其重视度不够,导致教育实践滞后
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顺畅的信息交流的同时,负面影响同样显而易见,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国外发达国家对此早已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形成上至国家下至社会组织乃至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教育联动机制,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已进入一个较高阶段。我国在本世纪初才将其提到高教日程,由于国家、社会对此重视度不够,培养方式仍未从传统技能型向现代素养型转化,加之学界对媒介素养教育认识的不确定性,导致“211工程”大学中专业性较强的医科和纯理工科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至今不见踪迹。
2.2教育体系定位失准,导致教育效度失衡
目前仅有部分高校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且多针对相关专业或文科生以通识选修或渗透形式出现,并未将其定位为一门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的通识课程;对该课内涵、外延设计和教材缺乏统一的认识和使用标准,基本依托于相关专业讲授边缘化知识;该课实践性虽强,但实习条件不足,教学重心仍仅侧重对学生媒介接触态度引导与工具性的使用,使囿于象牙塔内的学生较难认识到媒介素养应用分析方法与工具对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教育效度大打折扣。
2.3对信息过载有认知,但对拟态环境负面影响认知
弱化,导致媒介伦理失范信息时代受众对媒介产生的信息过载问题已有明确认知,但对拟态环境产生的其他负面影响认知却弱化,导致大学生对信息筛选、分析、解读能力不足,常做出散播虚假信息之行为,使媒介道德处较低阶段。
2.4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认知,但对教师媒介素
养教育认知弱化,导致其教育传统性难以突破当前学界对大学生媒介素养调研者众,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负有重要教育职责的大学教师这个群体媒介素养的状况如何却鲜有提及,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并不清楚媒介素养是怎样的一种教育,任职教师多未经相关理论知识系统的培训,对网络依赖程度虽高,但使用技能水平并不高、利用层面较浅,较少体现出拟态环境下信息把关人的作用。
2.5对教学部门教育职能有认知,但对其他部门教育
职能认知弱化,导致部门间缺乏协同媒介素养教育涉及社会、法律、经济、伦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需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图书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支持。高校图书馆虽一直承担着信息素养的文献检索课,但由于其在高校教辅地位的身份,使其协同教学意向一直被高校教学部门漠视。综上,向我们提出如何破解的问题。是否如有些人所讲需从源头加以控制,对信息过滤技术进行创新,抑或掌握更精准的检索技巧以从容应对信息过载,显然,这些说法背离了现实的发展。事实表明,拟态环境下唯有检视自身,提升个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理论知识,才能理性、成熟地面对拟态环境,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无疑指向协同开展的新式媒介素养教育。
3拟态环境下馆院协同建构新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然策略
3.1以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理念融合为基础
要实现对协同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然诉求,首先要使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两者理念融合。尽管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及各自的发展路径,但两者却是同构新式媒介素养的共同体。随着拟态环境的深化、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在动态发展、研究主题、教育目标、外延拓展等方面呈现的重叠、共生现象为两者融合提供了可能与条件。从源头上讲,信息时代的到来,源自上世纪70年代的信息素养已从传统图书检索向计算机检索集合能力转变,它强调的是培养人们通过检索工具主动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源自上世纪30年代意识形态领域对抗大众传媒流行文化“庸俗化”误导青少年问题而产生的解构媒介信息所需知识、技能与技巧。从内涵变迁讲,信息素养教育工具说在不断淡化,逐渐向信息利用及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上转化,使其与媒介素养边界渐趋模糊,即信息素养中包容了媒介观念,在教育中强化受众应如何建立“欣赏与批评”的反应模式;媒介素养教育中已出现由文本转向技术、有意识使用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趋势,强调拟态环境中应如何去获取信息。从施教方式讲,信息素养基本沿着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媒介素养教育至今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模式,基本定位为保护受众免受媒介“负面”影响。从图书馆发展讲,信息时代图书馆人才、资源、服务及服务平台等已有了质的飞跃,在高校学科服务中已具有了与院系联手教学的经验,故,馆院协同开展新式媒介素养教育可能并可行。
3.2以协同运行机制建构为核心
3.2.1以协同教育原则为指导
协同教育是高教今后发展的趋势。要打破单纯依靠某一学科自主倡导的传统惯性观念,建立以教育、教学资源交叉互补为原则,以合作模式建构为重心,以问题沟通、解决、反馈等机制完善为内容的协同运行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领导重视、动用学校行政手段并遵循行政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互补共赢、权责平衡、平等信任、讲究实效等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其互补性得以开发、资源得以优化。
3.2.2以协同教育体系定位为准则
构建新式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将其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定位为通识选修课或公共课,要对其教育模式、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与教学评价等诸要素做通盘考虑,而非资源与要素的简单叠加。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性地制定课程体系的实施计划,注意把握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间的关联性与整体性,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以实现协同教育的成功对接。
3.2.3以协同教育模式构建为中心
教师为主、馆员为辅型。开展协同教育,馆院教师要增强横向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认识到不同学术背景下教师合作有利于实现经验互补、资源共享及个人认知结构的完善。实施中,首先要明确教师主体地位,馆员要积极配合。但同时要求教师也要转变教师是主体、馆员是客体的认知,在协同中做到教学相长;教授方式既可分层单独讲授、也可“多师同堂”,既可主体互补、又可选择目标问题导向,形成共生双赢效应。学生为主、教师与馆员为辅型。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实务性课程,大学阶段,大学生知识和智力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要突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认知。互动中,教师应采用启发与引导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反思、质疑、整合能力,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要尊重媒介伦理。教材为主、媒介为辅型。媒介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更是其动态发展的教学工具。教学已从教材延展到媒介,教育目的是通过教材认知与学习媒介,最终使其成为大学生理性应用的媒介。三种模式中应以第一种为主,其他两种为辅。只有这样,三种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最大功效。
3.2.4以协同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完善为突破
仅突出专业技能的传统教学理论培训,显然已不适应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新式媒介素养教育要取得实效,须在传统培训内容中注入理解媒介、素质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等实用性新内容,同时,建立媒介素养专家委员会和教师成长中心,促进教师知识与能力素质培训理念的内化,才能培训出真正合格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师。
3.3以协同制度体系完善为保障
0 引言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发展可视化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可视化新闻发展有很多弊端,在传统新闻模式下,可视化新闻停留在二维传播形式上,不能进行创新。在传统新闻模式的制约下,可视化新闻发展近况有待于提升。为此,下文将针对可视化新闻现状分析,提出新闻可视化策略。
1 媒介融合的特点
1.1 数字技术网络基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任何一种能够表达的信息,例如音频、视频、文本等都能够被转化成以计算机中的读取字节,只由0和1组成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相互转换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出去。也就是在现代科技背景下,任何新闻信息的不同表达形式都能够通过转换成为相同的数字化的符号,在数字化的环境下从而走向统一,并且在网络平台上自由传播,从而实现了传播渠道上的贯通。
传播媒介从技术上讲可以分为两类,常见的是在线媒介,它主要有有限媒介和无线网络,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和有线电视就是相关的有线网络,主要的用途就是传播数字内容。无线网络,就是移动信息技术支持的数据的双向传输,同时这也是当今社会的媒介融合的典型表现。也就是说,当新闻信息产品被数字与化之后,在互联网上能够自由传输,信息的自由传输就是媒介融合的核心内涵[1]。
1.2 多元化设计
媒介融合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终端设备的多元化设计,它的含义不仅是一种设备不仅有多种功能,还表现为一种功能有多种设备来实现。新技术的引用能够使得各个媒介终端的功能日益强大。例如,我们熟知的电视IP机顶盒、数字机顶盒、数字存储器等设备的支持,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的通过对电视进行个性化的控制,还能够通过多各终端设备实现电子商务等活动。传播媒介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在以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融合条件下,媒介中端能够带来多种信息服务。数字技术让原本不同表达形式的信息转换在互联网背景下,转变为比较统一的数字化符号,使得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变得更加便捷。
1.3 淡化传统媒介产业
传统的媒介在特定的流通渠道与环节上形成了自身的产业链,能够为社会提供不同的产品与服务。例如,新闻在的报纸形势以及电视信息模式。一种产品能够在特定的产业平台以及环境中产生,不能由多个产业联合生产,传统的产业是分开而独立的。而与之相反的媒介产品的数字化将原来泾渭分明的界限打破,使得产业融合技术变得更加的可能。在社会与科技发展基数上,媒介产业正在面临着一种新有机分工[2]。
2 可视化新闻发展的现状
2.1 平面可视化阶段止步不前
观察国内的传统媒体,新闻可视化还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很多的报纸也逐渐看重新闻图表的发展空间,增加了信息图表在新闻上的呈现力度。例如,很多晚报上推出了视图版面,国内各大报纸都在自己的专栏上推出相关的系列,这些大型的图表策划版面都是新闻可视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制图新闻的延续与发展,但是这些版本在报道内容上缺乏深度,主要以二维可视化新闻形式占据主体,在科技背景下,这部分缺陷是新闻传播应该改善的环节。
2.2 传统新闻传播观念的制约
可视化新闻除了信息模块以外,还在一些网络中进行新闻可视化报道,它更加注重的是社会大众参与以及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时代,一个可视化新闻的报道形式的出现,并不是传统新闻模式的消失,而是新闻报道的全新的开始。社会群体可以自己掌握信息或者通过数据直接参与新闻的热议话题,同时,参与新闻制作的过程也是新闻事实深入了解的过程。但是在国内的新闻报道中,这种新闻上传者与新闻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不明显,依然有很多的可视化新闻停留在传统新闻传播基本模式中。在这样的过程中,不能看到社会受众群体的思维轨迹和传达的态度,新闻本身的价值不能体现[3]。
3 媒介融合下的可视化新闻生存之道
3.1 可视化新闻立体化
在科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内媒体都在积极的完善可视化新闻的传播模式,对新闻报道进行彻底的改观,从读者内心出发,对媒体进行有益探讨。目前,这一新闻举措受到了社会读者的好评。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发展一直受到传统新闻发展模式的影响,使得可视化新闻一直停留在二维模式下,因此,科技背景下的可视化新闻逐渐向着立体方向转变。首先,要想使国内的可视化新闻进一步发展,需要更新新闻人的价值观念。在思想意识上来讲,可视化新闻不仅仅是一种新型而独特的报道模式,它在数字化科技时代必将引领新闻报道模式的变革。目前,新闻媒体狭义的将可视化新闻当做新闻报道表格化、图片化模式,而不能发挥可视化新闻的三维立体模式。因此,可视化新闻应该利用视觉语言,在设计方式中,将空间时间化、逻辑节点化,使得三者的关系共生,共同来体现可视化新闻的价值,能够原本的新闻形式鲜活起来,这也是可视化新闻的高级阶段。
3.2 利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
现如今,电视媒体正在积极探索媒介相互融合的道路,其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是媒介相互融合的一个缩影。手机互联网不仅能够获取新闻,还能让读者参与其中。这种信息传播没有时空限制,并能随时随地参与的新闻发展道路是民生新闻可视化发展的最佳渠道。因此,可视化新闻抢占手机移动互联网市场是开拓新闻新用户的快速方法,能够让用户更加便捷而迅速的参与到新闻互动中来。移动互联网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碎片化的服务,由于科技时代下让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因此,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基本上都是零散的,没有人愿意在工作之余花大把的时间去读取长篇幅的新闻信息。例如,对于上班族来说,在路上、在地铁里的时间,可视化新闻利用移动互联网将读者的零散时间收集起来,并能迅速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4]。
3.3 关注新闻用户的体验,优化方式
可视化新闻的新型发展方向就是全民参与式,参与式新闻,将普通民众的身份瞬间转变,成为散落在各地的公民记者。新闻资源在这这样自由平等的模式下变得更加丰富,为民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新闻形式改革将吸引更多的社会参与观众。在参与分享新闻的过程中,普通民能够享受更多的言论自由并且获得更多的生活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倾诉事件的欲望,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可视化新闻的倾诉与分享倾向逐渐被社会群体所接受,并在这样的新闻分享过程中提升新闻可视化程度。另外,当今新闻中居高临下的传播态度应该转变,应该善于与用户沟通,在新闻用户中进行意见征集,掌握用户的真正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关键词:电视媒介;民族文化;传播保护;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47-01
随着通信时代的到来,通信设备及信息环境的构建逐渐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局限性。通过对2014年广电蓝皮书的调查显示结果分析可以发现,电视综合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8.42%,在社会经济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发展份额,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在这种环境下,自然环境、技术水平以及受众素养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很多少数民族区域的文化传播不能实现多元化的传播形式。因此,现阶段在电视媒体民族文化传播及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将民族文化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电视媒介传播途径,找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出现的制约因素,构建创新性的民族文化传播途径,分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优势,改变其在电视媒介传播中出现的局限因素,从而有效改善电视媒介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奠定良好基础。
一、电视媒介的民族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电视作为当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同时也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现阶段电视媒介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
(一)民族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介的商业气息较为浓厚
在现代媒介环境下,消费主义观念的出现使大众媒介中的文化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系统的商业文化形式,电视媒介中的消费观念成为刺激消费的基本手段。在电视媒介的发展中,为了实现电视节目的观赏价值,会强制体现工艺异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刻意吸引观众的眼球,使民族文化的传播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同时,大批量异化生产的电视文化节目会影响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正确理解,使人们在文化欣赏中发生了观念的转变。而且,在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播中,商业宣传气息十分严重,导致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逐渐丧失,制约了民族文化的发展。[1]
(二)电视节目设计中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相对缺乏
通过对现阶段电视媒介环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在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以及传播内容存在着一些复杂性的礼仪和生动的细节内容,但是,由于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以及节目编排中编剧思想的要求,民族文化的精准传播受到了一定制约,导致民族文化节目的设计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内涵。例如,在新闻节目设计的过程中,虽然会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但其实质性的内容则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解读。又如,在一些综艺节目中,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民族歌曲,也只是在屏幕下方打出歌词大意,而并未对歌曲本身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诠释,也就不能彰显民族文化的基本价值。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节目形式和内容相对较少
通过对电视媒介传播现状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虽然一些大众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节目类型仍然十分有限。例如,在春晚节目的编排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的节目会被压缩成民族歌舞的串烧,缺乏一定的个性展示。而且,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类节目也是少之又少,如“青歌赛”的构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有所展现,却在2013年取消了“原生态”的创作方法,而这种“原生态”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韵味和价值的元素,因而这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争议。
二、电视媒介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
电视媒介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和普遍传播民族文化的方式,其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电视媒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桥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媒介的特性,来传播和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为了实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在电视媒介的民族文化传播中,应该运用全新的节目设计理念,将信息文化引入少数民族地区,从而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减少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思想文化冲突。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全民共识,因此,电视媒介在其传播过程中,应该起到能充分激发全民文化保护热情的作用。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也应该充分满足少数民族的基本需求,构建创新性的文化传播途径,并逐渐提升文化自信以及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保护中,应该积极主动激发民众的保护意识,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播理念,从根本上走出民族文化传承及保护的困境。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综艺节目《星光大道》,将“百姓自娱自乐”作为基本宗旨,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参与者,其中的“家乡美”是《星光大道》的固定环节,参与该环节的选手要着装民族服饰,并用民族传统的舞蹈及歌曲进行本族文化表演,从而增强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2]
(二)提升民族文化节目的整体质量
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过程中,电视媒介视听画、多层次、全方位的特性能够立体呈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受众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并逐渐提升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因此,电视媒介在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第一,在设计电视节目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节目.有效保证民族文化的主流传播渠道,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主要的文化传播内容,实现民族节目设计的密集性、层次性,逐渐提升民族节目对人们的影响。还可以在新闻节目、综艺节目、访谈节目以及纪录片的设计中,注重民族文化类型和内容的传播,从而使民族文化得到长期传承,提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并将民族节目调制到节目播出的黄金时段,并改变受众对民族文化的边缘化认知,实现民族文化的科学传承。第二,电视媒介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少数民族的节目进行改变,强化节目的创新力度,分析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并将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民族元素进行融合,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长效性发展。例如,在2011年央视春晚中,由容祖儿和古巨基演唱的《康定情歌》,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朝气,使这首民族歌曲呈现出特殊的文化气息。通过这种民族文化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少数民族节目的整体质量,从而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
(三)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播理念
对电视媒介来说,收视率逐渐成为电视媒介生存和电视节目设计的主要依据,各类形式和内容的节目越做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创新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保证收视率,很多电视节目在设计中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因此,在少数民族节目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绚丽夺目的民族舞蹈、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民族文化进行充分的展现,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的综合性。对于电视媒介而言,其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可以将民族文化的深度作为节目构建的核心,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例如,在《乡土》节目的设计中,就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保护作为重点,使人们在观看的同时,对民族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如通过“若羌探宝”节目的设计,探究了玉石历史的发展渊源,并充分展现了“古楼兰城”的基本文化脉络,从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使民族文化的传统及基本内涵得到展现。
(四)提高受众的整体媒介素养
人们对媒介提供的信息可以自由选择,因此电视在传播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受众在信息选择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意识地创新民族文化节目设计的理念,搭建受众接收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平台。同时,电视媒介应该将受众群体作为节目设计的出发点和动力,充分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此外,通过提升受众的整体媒介素养,可以逐步提高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加快民族文化的市场需求,从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营造良性的生态空间。总之,电视媒介作为社会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可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提供平台。通过对民族文化电视节目的设计,构建民族文化品牌,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并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对于电视节目的设计者来说,在民族文化融入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播的基本现状,改变商业气息浓厚和民族文化内涵缺乏的状况,构建创新性的民族文化传播途径,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从而扩大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毛泓.论电视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D].西南大学,20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传播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介融合使传媒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虽然新的时代的到来给传媒界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但是却给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所以传统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应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冲击,继续生存下去,怎么提升广播舆论引导能力,已成为当下传统广播电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介的发展现状,重点提出了提升电视广播媒介舆论引导能力有效方案。
【关键词】
媒介融合;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提升
媒介融合使得传统媒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传媒界的重大变革。新媒体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应对冲击,提升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能力,势必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来获得长久的生存状态。
1.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是指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融合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模式,它将所有信息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整合,然后进行传播。媒介融合加强了不同媒介的交互性。媒介融合对于信息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一是媒介的融合就是技术的融合。其二,媒介融合具有无与伦比的整合性。其三,内容的丰富性,文字、声音、图像的集中展现给群众视觉上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感。
2.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现状
媒介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并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下对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包装,形成有针对性的引导舆论作用的传播内容。并且,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传播给大众,从而形成舆论导向。广播电视通过不断地加强包装各个媒体,从而提高了其所传播的内容的可读性,娱乐性,也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使得广播电视在社会大众舆论,国家主流舆论中产生了比较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广播电视的权威性是其它媒介无法比拟的。但是在时效性来说,广播电视就会明显地落后于新媒介。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介所使用的手段是非常先进的,它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报道。反过来看广播电视媒介,由于其采用通稿灌输的方式,具有“先知后觉”的特点,从而导致电视广播的时效性不如新媒介。这就使得新媒介占据了有利的地位,对广播电视在舆论引导地位方面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3.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舆论发展的影响
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其本质是传媒控制社会力量的软工具,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主体地位下降观众减少传统广播电视是常用的舆论传播手段,但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介受到了大多数年轻受众的青睐。其原因在于新媒介传播舆论更及时,更方便,所以导致了广播电视观众的迅速减少,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长此以往,势必对广播电视的舆论的引导产生很大的影响,新媒介的舆论影响力必将超过传统广播电视。
3.2媒介融合出现新现象媒介融合必将产生多样化的接收客户端,这样舆论引导平台将会变得更广阔;此外,数字时代的到来也对传统广播电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的直接性、原始性,给观众带来了一番不同的体验,彻彻底底改变了以往广播电视“先知后觉”的缺点。实现了跨越空间的传播格局。
4.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的策略
在这个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创新。寻求巩固其舆论引导地位的方法。
4.1加速实现广播电视传媒转型传统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地位受到挑战是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本质上来说,媒介融合是顺应时展的脚步,是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深入,由权利主导的控制舆论现象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网上舆论平台相对传统来说是开放的,如今政府机构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对网络舆情重视有加。社会尚处在转型阶段,矛盾的出现是正常的,那这矛盾如何化解,在没有其他的倾诉渠道下,人们大多会选择在网上进行发泄,吐槽。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应加快转型的步伐,参与数字化传播,多对社会进行观察,采访,提供一个群众能够充分诉说的合理平台。媒体融合其显著特征是互动性,多元性。
4.2提升广播电视自身的公信力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一个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没有公信力的媒体终将失去生命力,被受众鄙弃。这足以看出公信力对于一个媒体来说的重要性。和新兴媒介相比,传统的广播电视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因为广播电视是一种有政府与社会承认的正规的媒介组织。广播电视对于其自身所传播的每一条信息都应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能力降低。对此,广播电视应重视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关注社会,关注民情,对民众要如实地反映其诉求,要求。
4.3从宏观上提升舆论引导能力首先,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提供最有保障的依据。通俗的讲,即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实现政治与经济的融合。再者,在以人们的基本的道德为基础的前提下,应适当丰富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广播电视的转型,构建全媒体战略。
4.4从中观上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想要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应从多区域化的整合这一方面入手。在这期间,应使受众的媒介素养得以提高,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对受众进行媒介素质教育。从受众方面来看,在接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认清传统广播电视媒介与当今新媒介之间的差距,积极与新媒体联动,取长补短。利用先进的移动终端,积极传播自己。
4.5从微观上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从微观上来看,这就要求要从自身入手,不断地创新节目,以提高节目内容的质量。其次,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还要对自身的传播技巧进行改进,以适应年轻受众的心理特点。结合广播电视自身的特点,重视培养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有很好的道德素养。至此,从以上几方面入手才能全面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
5.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的引导方式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亟须转型。转型不能急于求成,要顺应时展的步伐,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转型:其一,培养专业的人才,可以通过开展课程讲座来提高专业人才的整体职业素质。必要时要结合政府,把受众媒介素质纳入基本的课程之中。第二点,工作人员要主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做到以笑待人,以温柔待人。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最后一点则是要在引进新媒介后,要敢于创新,多创作精彩的节目,时刻与老百姓保持互动。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经济腾飞的年代里,没有一种事物是能够独立生存下去的,只有互相融合,互相借鉴,才能满足当今时展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虽然对广播电视的舆论主导地位造成了下降的问题,但是通过转型,提高公信力等的手段能使自身舆论传播能力的提高。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广播电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媒体界。
参考文献:
[1]乔保平,冼致远,邹细林.再论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1:35-39.
[2]高成,尹世峰.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J].新媒体研究,2015,16:1+12.
[3]王成亮.再论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力的提升[J].视听,2015,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