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人文地理学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地理学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地理学特性

第1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 复兴人文地理学的旗手 基于CDIO模式的人文地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大数据”热潮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地理教学中如何吸收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思想 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比较分析: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 论高校人文地理学的野外课程预设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与问题 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于人文地理学习方法的几点探索 GIS 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教学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及研究展望初探 《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汉魏佛教的区域性特色及其人文地理学分析 运用主题讨论法创新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 “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与体系结构 刍议以人文地理学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3-02-15.[国家旅游局政法司.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 , 2013-02-15.]

[2]People’s Daily(Overseas Edition). China will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tourist destinations[EB/OL].http://.cn/rmrbhwb/html/2007-09/29/content_21653729.htm, 2013-02-15.[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将成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EB/OL]. http://.cn/rmrbhwb/html/2007-09/29/content_21653729.htm, 2013-02-15.]

[3]Mayo E J.Regional images and regional travel behavior [A].//:The 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Research for Changing Travel Patterns:Interpretation and Utilization [C].Sun Valley, Idaho: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1973-211-218.

[4]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75, 13(3):1-7.

[5]Crompton J L. Motivations for pleasure vac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 6(4): 408-424.

[6]Keown C, Jacobs L, Worthley R. American tourists’ perceptions of retail stores in 12 selected countri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4, 22(3): 26-30.

[7]Jackson E L, Searle M S. Recreation non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Concepts and models [J]. Society and Leisure, 1985, 8(2): 693 -707.

[8]Fakeye P, Crompton J. 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1, 30(2):10-16.

[9]Howard J A, Sheth J N.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9- 467-487.

[10]Woodside A G, Sherrell D. Traveler evoked, inept, and sets of vacation destination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77,16(1):14-18

[11]Woodside A G, Lysonski S. 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9, 27(4):8-14.

[12]Crompton J, Ankomah P.Choice set propositions in destination decision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3):461-476.

[13]Crompton J.Structure of vacation destination choice se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3):420-434.

[14]Ankomah P,Crompton J,Baker D.Influence of cognitive distance in vacation choi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23(1):138-150

[15]Um S, Crompton J L.Development of pleasure travel attitude dimension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3):374-378.

[16]Moutinho L.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7,21(10):1-44.

[17]Lancaster K J. A new approach to consumer theor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6,74(2):132-157.

[18]Lawler K, Seddighi H R. Economic Theory and Model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e 2nd Edition) [M]. Droitwich: Peter Andrew Publishing, 1987-105.

[19]Shearing D F. Demand for Tourism in North East Englan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orthumbria: An Empirical Analysis [D]. Sunderland: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Business School, 1997.

[20]Papatheodorou A. Why people travel to different plac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1): 164-179.

[21]Morley C. A microecono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2): 250-267.

[22]Seddighi H R, Theocharous A L. A model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5):475-487

[23]Miller J R, Michael J H. Determinants of hunter participation: Duck hunting in the Mississippi flyway [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1, 63(4):677-684.

[24]Walsh R G, John K H, McKean J R, et al. Effect of price on forecasts of participation in fish and wildlife recreation: An aggregate demand model [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2, 24( 2):140-156.

[25]Eymann A. Consumers’ Spatial Choice Behavior [M]. Heidelberg: PhysicaVerlag, 1995-2.

[26]Eymann A, Ronning G. Discrete choice analysis of foreign travel demand[A]. //: Vosgerau H J. European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 [M]. Berlin: Springer, 1992-641.

[27]Morley C. A microecono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2): 250-267

[28]Morley C. Tourism demand: Characteristics, segmentation and aggregation [J]. Tourism Economics, 1995, 1(4):315-328.

[29]Seddighi H R, Theocharous A L. A model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5):475-487.

[30]Bian Xianhong. Affecting factors on choice of tourist destination[J].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3,19(6):83-88.[卞显红.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6):83-88.]

[31]Mao Duanqian, Zhang Jie, Bao Haosheng. A tourist destination choice model based on Lancasterian characteristics theory and destination image theor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se study[J].Geography Research, 2005,24(6):992-999.[毛端谦,张捷,包浩生.基于Lancaster特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理论分析与江西省旅游客流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05,24(6):992-999.]

[32]Zhang Honglei, Zhang Jie, Cao Jing, et al. A study on random coefficient logit model about tourists’ destination choice based on their travel motivation [J]. Tourism Tribune,2008,23(6):43-47.[张宏磊,张捷,曹靖,等.基于出游动机的游客目的地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6):43-47.]

[33]Hou Guolin, Zhang Xiaolin, Bian Xianhong. Vocational tourism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of city residents in Yangtze River Delta[J].Commercial Research,2006,(5):4-8. [侯国林,张小林,卞显红.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居民度假旅游行为决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6,(5):4-8.]

[34]Wu Bihu, Tang Junya, Huang Anmin, et al. A study on destination choice behavior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7,52(2):97-103.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2):97-103.]

[35]Bao Jigang, Chu Yifang. Tourism Geography [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9-5. [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

[36]Wu Yiping. Formati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Shanghai Destination Circle on Agentbased Simulation[D].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9. [吴一平.上海旅游圈形成机制的ABS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7]Qiu Rongxu.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ircle in China: An ABS Analysis[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0. [邱荣旭.中国旅游圈空间格局的ABS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8]Zhong Zhangqi. The Three Times Geographical Effect 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An ABS Analysis[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2.[钟章奇.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三次地理作用:基于Agent模拟的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9]Dong Zhiyong. Experimental Economics[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8-4.[董志勇.实验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40]Tang Fangfang, Zong Jichuan. Research methods discussion on economics laboratory[J].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2009,(10):3-9. [唐方方,宗计川.经济学实验室研究方法论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9,(10):3-9.]

[41]Wang Zheng, Wu Jing. Computation Geograph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10.[王铮,吴静.计算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

[42]Yang Xinjun, Niu Dong, Wu Bihu. Spatial models and their assessment on regional tourist behavior [J]. Economic Geography,2000,20(4):104-108. [杨新军,牛栋,吴必虎.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J].经济地理,2000,20(4):104-108.]

[43]Wang Ying, Wang Zheng. An analysis of tourism locatio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0,52(3):315-321. [王瑛,王铮.旅游业区位分析——以云南为例[J].地理学报,2000,52(3):315-321.]

第2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关键词]人地关系 地理空间发展 意义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29-03

空间是人类生存的载体,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而人地关系的地理空间发展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空间的发展体现了人文地理学与数学、哲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交叉与紧密联系,空间思想以空间几何学、人文空间性、激进的空间等为标志不断发展,地理空间不仅能够将人们联系到某一个具体的位置,而且也能够提供基础将人们与更大的世界联系起来。在地理空间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在欣赏不同文化和地方共有的东西,培育对共享经验的理解和归属感的同时,还会滋长对其他地方和其他文化的漠视与敌意。面对地理空间既能联结也能分隔的作用,探索在人地关系中地理空间发展过程非常必要。

一、原生态的地理空间特征

(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人们发展的思想完全符合时代的观念和兴趣,最本质的是人类对强大自然力征服与控制的安全感。评价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完全是积极的,有效地控制地球未来的气候阻止新的冰期的到来。冰川回归被认为是维持人类对地球统治的最大的威胁,如果致命的冰川回归推迟,农业则获利。从景观变化的观察可以知道人类活动在程度和种类上产生了远超过预想结果的变化。人类已经获得对自然的有益支配,在睿智的远见下地球正在被征服,人类通过大量的环境改变而进步,表达了人类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念。不仅地球的表面被改变了,而且那些看不见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也被改变了,来自工厂和土地利用的输入已经极大地加强了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硫、氮和磷,人类活动释放许多种金属,包括一些有毒的水银、镉、铅进入环境中,其数量远远超过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性质不明的合成物质已经被制造并被释放出来,对生态系统、气候和人类健康产生全面性的影响,在局部和局域尺度上,对人们福祉带来环境灾难后果。

(二)空间组织及相互依赖构建

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和当人类干预时不可预见的灾难风险,使改善条件常常变得更难,但干预可能派生出意外的收获。空间组织以各种方式将个人、城市、区域以及国家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得到改进的交通和通信技术加速了日常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城市、区域和国家联系到一起的空间组织就显得日益重要。当这些联系加速和加强之后,尺度的不同、地方的相互依赖就变得日益清楚。空间组织在所有的尺度上,邻里、城市、区域、国家形态上都得到了表现。空间组织成为观察社会不同层次的关键,明显表现在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自然现象上,如地形、作物和聚落等。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地区内地理现象的分布再加上一个地方的社会空间组织,以及对各种“流”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导致人们更加关心所有地理尺度上的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不同地方之间实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货币流,在国家的尺度上,显现为几个特大城市中心的集聚与空中交通和金融联系的地理空间现象。

(三)显存的地方感社会化

地理空间是装载人们所有希望、成就、雄心甚至生活恐惧的人文生活的地方,是把每个人与环境联系起来的脉络,是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所有环境经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方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人生来具有的能力,能够发展抽象的有关环境、经济和政治的论点,通过仔细的地方观察,认识到表面现象可以揭示共享的文化传统与环境的连接,可以发现一些区域为人类的活动赋予优良的资源,而其他区域则是贫瘠的,主要是位置和共性问题。地方地理感是一种仔细观察地方的独特性,透过这种独特性看出它们所代表的更大的格局和过程的感觉,对某地的观察总是要揭示其共有的或借来的要素、与生俱来的或独有的特征。

地方特性从区位和它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在地理多样性中揭示的是本身。了解地方需从具体入手,具体来探索有关的内在特征。抽象的过程通过地方的特殊性来揭示。不论在什么地方,爱、关心和耐性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人种和具体人类生活的真实性能够在地方的结构中发现他们的位置。地方感是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将人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能力,位于客观的环境共性和主观的经历之间。地方感能够继续通过帮助人们揭开建筑和文化的格局而加强对这些格局的理解;地理空间解释了环境的复杂结构、地方的要素与它们的历史发展、原始背景,解释了土地利用和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保持独立的思考,去验证所告知事物的真实性。

二、理性的地理空间发展变化

(一)数据型的意境空间建立

早期的野外调查研究,是向收集调查或访谈数据的方向发展,考虑每个地方和其他地方的许多不同的联系。指定地理学基本上是一种文学功能,定位于探索的象征;位置的确定和可用图表示的空间关系定义了这个领域。自从20世纪20年代功能区的观点产生以来,附属区或离散腹地的基本概念转向中心和腹地的等级概念;然后转变成中心、腹地、联系的等级层次和各种流的复杂网络;接着转向更广阔的作为地理研究基础的数据,演化成来自于多重出版源和调查结果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开发成以空间方位度量为基础的各种地图,反映了空间的客观性,更重要的是解释社会现象,给出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整体感受以及各个地方的具体感受。

相比于文字、语言、手势甚至代数,地图是身临其境的阅读,不是直线型的。地图的阅读者会立即寻找方向、比例尺、熟悉的符号或者标志,并定位任何与自己的经历有联系的东西。符号使我们能够以简化的形式重构这个复杂的世界,分清一系列完整、可视而智能的等级层次。符号的使用和记录加快了信息传输和“经验的对质”,符号有潜力帮助我们对比并最终调和各种矛盾的世界模型。地图及其符号能传达看图者和所描述的地区间的距离感。符号化活动显示了大量有关人类及其基本智力需求的事物。每个思考的人都知道人类的心灵是通过寻找有意义的模式起作用,而不是很关注数据和证据的时候,地理学家才在研究社会关系时打破了地图的限制。地图上线条、符号、信息给予地图科学以精确性和客观感,表达了这个世界,不含有任何的利益和影响;客观激发的信任,使地图成为意识形态的强有力的传播工具,可以传达着一些简单的意识形态信息。

地图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空间图像,是交流与交换的动态的一部分,受个人高度个性化的经历、需求与情感的影响,被空间感应、空间概念化用来研究传染病的路径、动植物的分布、岩石构造、行星和太阳系的演化、大脑和基因的构造,对宇宙本质和结构进行描述,描述感知的世界或者想象或者梦中的世界。为活着的人绘制的地图被频繁地使用做统治、操纵、控制以及限制他人活动和行为的根据,所以成为相当数量的民众和宗教力量的所在。地图能跨越语言和文化而被更广泛的接受,地图有效的简化信息和赋予信息等级的形式具有极大的战略效用。对现象的空间特征进行详细研究是地图的最高境界,以非凡而简单明了的方式传递信息,简化信息,使决策加快和有效。地图视觉上的简单并不意味着地图里的信息缺乏复杂性和深度。地图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文件,携带大量的难以汇集的信息,但是它展示的信息具有组合图画的简介和复杂符号的共鸣,它能揭示出许多更复杂深层次上的意义。

随着纸张和印刷的结合也使更大范围内文化传统的共享和更长时期的知识交流成为可能,这些变革促进地理知识的积累、不断修正和更新,使地图的地理空间焕发出非凡的魔力。地图能表达空间关系和叙述空间关系,叙述空间事件,为了留给后代或者作为证据记录下来,空间关系的传递也更加简单,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虚拟网络地理空间的构建

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遥感影像是由形象元或像素组成的,每个象元承载的信号代表着地球表面那个区域特定波谱范围的辐射,通过像素或象元的集合传递信息。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把数据从一种投影转换到另一种投影,从不同的系统和设备输入数据并以地图的形式显示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通过量测区域、叠置不同的数据来分析数据,或用一系列标准的空间分析或模型来分析,数字卫星地球影像可以创建全球覆盖的数据库;GIS展示地图的动态特征,使用者可以按照需要变换可视信息。地理现实具有阵中有趣的性质,对地球表面的观察越仔细,看到的细节就越多。GIS能捕获地理位置,在研究一般法则和探索地理独特性之间进行选择,GIS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集中在可视化上,而可视化是一种有意义的质量感觉传递给使用者的合适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显示在屏幕上的地图或通过动画来传递,GIS能以更严格和更有用的形式来传递地理空间的不确定性。例如对计算机模拟模型的强调就应该能够加强气象学和气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展示煤电厂、亚马逊的砍伐和其他生态上有问题的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计算机生成气候图,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对他们后代的天气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影响;通过显示每一天天气的力量和我们影响长期气候变化的能力,气象制图学在反对贪婪、短视、自满的世界战争中,是极重要的宣传手段。

地图与生俱来就是二维的、静态的,地图展示地图要素的位置用于区分要素或者展示它们的属性,而数字化技术拓展了地理变化的三维空间和时态信息。地理新思想的表达在数字环境下,仅受创造者的想象所限,采用空间性的分析法去探索感兴趣的领域,使研究本质逐渐逼近真实。

三、地理空间发展的应用意义

(一)综合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研究尺度

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人文地理学的地理空间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二)强化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地理环境条件下,强调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理解行为和其所处空间的关系的行为地理学,主要集中在迁居与通勤行为、消费行为、认知地图和城市意象、空间行为和行为空间等方面的研究;它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入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了空间关系的规律性。

(三)应用于决策和管理服务环境的研究领域

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如利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重大事件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了奥林匹克公园从申办期到奥运会后的转变,以及通过控制规划过程将奥运公园整合进城市环境可能遇到的挑战,实现奥运公园的可持续转型,从而有利于社区多样化的形成。

四、结束语

地理空间以单个的和封闭的位置为基础发展,到现代取向的地球村的概念发展,再到后现代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的地理空间融合的显存,使得地方之间的联系结构不断变化,改造了这些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空间组织和功能区的存在。地区间的纽带和联系的思想,扩展到对一般形式的空间组织的关心,使距离已不是简单的概念,这是一个理解多样性空间的复杂思想,意识到每一个技术上受到驱动的距离关系的变化。伴随着相应的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络改变,从简单的功能区辨认,到地理空间从局地尺度到全球尺度,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促进地理空间发展,联结与关系的相互依赖使地理空间在所有的地理尺度上起作用,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结、跨地方的联结、从极端的局部到全球的联结可以使地方同质化,同时也能够创造差异,扩展了人文地理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 参 考 文 献 ]

[1] 赵荣. 王恩涌等主编.人文地理学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 周尚意. 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3] 王兴中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4] 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8).

第3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1、饮食的象征意义研究

在饮食文化研究方面,有关饮食的象征性意义以及不同群体对其的解读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首先,饮食承担着某种物质意义。Cook认为,饮食是“嘈杂的(noisy)”,他引用Stassart和Whatmore的话指出,“一只鸡、一颗洋葱和一磅面粉不会用相同的方式向消费者‘诉说’它们的故事”[10]。其次,饮食承担着社会文化意义。如Jackson等指出,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其社会文化意义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重塑,并认为饮食在商品链中以产品的形式传递了动态发展的社会文化意义。一方面,饮食能够作为社会差别的标志,反映人们的社会身份。例如Cohen和Avieli在阐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时,指出对于西方人来说,运用餐具盛放食物和食用食物是一种文化习惯和文明行为。另一方面,饮食被认为是地方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关于“我来自哪里”的身份界定,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对某个地方或者该地方所承载文化的情感倾向。例如,Collins指出,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米饭是他们最基础的食物,肉则象征着财富。同时,饮食能够作为人们体验其他地方习俗和文化的途径。例如,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餐厅往往会把活鱼活兽养在水缸或者笼子里供顾客选择,这种行为在当地文化中象征着食物品种多样、质量优良和新鲜。而西方的游客却会拒绝食用这些“新鲜的”食物,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还会动的动物是不能吃的。因此,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这种饮食的象征意义解读,即取决于饮食与人们的沟通,但这种沟通时常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群体中形成某种落差和误解。

2、饮食的文化经济研究

近年来,标志人文地理学发展最显著的特性便是重新强调商品文化,即经济和文化的融合。由于现代饮食产业通过将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与饮食文化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商品文化的表现形式。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饮食的商品文化研究涵盖了整个饮食产业链,从饮食的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的各个方面探讨饮食所起的社会文化作用和人地关系。关于饮食生产的研究往往将饮食与农业及其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探讨食品种植和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过程中体现的人地关系。这些研究指出,食品农业受到食品贸易政策和替代食品经济(alternativefoodeconomy)的影响,食品市场的“质量转向(turntoquality)”强调了对全球同质化食物的摒弃,而转向对更加“本土”和“自然”的食物的消费,这一趋势影响了食物的种植和生产。同时,Marsden指出,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人类具有通过社会活动定义自然的力量,将“文化”嵌入农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道德、环境认同和性别认同等问题的研究中。近年来,地理学者们开始从对饮食生产的关注转为对饮食消费的探讨。一些地理学者指出,空间、地方以及消费行为、消费循环和流通是经济地理学重构的核心。在此背景下,与饮食的零售和消费相关的商品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Cook和Crang探索了商品唤起的“双重商品拜物教(doublecommodityfetishism)”地理知识,改变了地理学家对“产品如何、为什么和在哪里生产”的无视状态,这些地理知识意味着消费者的权力在复杂的全球饮食文化的流通过程中显得越来越衰弱。同时,由于地方饮食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的地方性并成为城市的地方品牌和文化遗产,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以寻求新奇的饮食体验为旅游动机,体现城市地方特性的饮食便成为了识别和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中的饮食消费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例如Mak等指出全球化在对地方饮食体系构成了威胁的同时,也成为了为旅游目的地饮食产品再造的重要动力,推动了旅游目的地传统美食及其特殊性的重构。Cohen和Avieli指出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消费行为是相当复杂的,并受到了以往的饮食经验、新鲜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影响,认为游客对目的地饮食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情感。总之,有关饮食文化经济问题的探讨是现阶段国外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方面。

3、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

在商品文化研究盛行的背景下,有关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主要关注饮食作为一种商品,在商品网络中体现的政治问题。在食品的生产方面,Winter指出,西方的饮食再政治化源自1980年代对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的批判,从而使农业和农村都受到开放和冲突政治的影响。与此同时,对食品远距离运输的抵制、伦理消费和道德经济的出现,使消费者更加希望能够清晰获得食品的一切生产信息。这些道德消费者往往抵制垄断的跨国企业生产的食品,而倾向于购买平等交易的食品和本地生产的有机食品和健康的肉类,并支持本社区的农业活动,人们的这种行为使本国政府和主要的食品零售商接受了较大的挑战。对于研究食品农业的地理学者来说,这些趋势使他们的研究从时间(通过记忆和忘记)、空间(通过连结和分离)、可见性和非可见性的视角探讨食品农业体现的道德经济以及个人和集体责任。而由于环境主义以及社会学科对自然—社会联系的关注,将饮食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探讨其社会作用也是饮食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有关食品销售过程的研究中,Redclift关于口香糖的著作《口香糖:味道的命运(Chewinggum:thefortunesoftaste)》指出,虽然生产口香糖的原材料来自墨西哥,但是它到达美国之后,才被赋予了“出生证明”。同时,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居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高地森林的生产口香糖的贫穷人口,其利益的新生产和交易规则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在整个商品网络中,口香糖反映了权力不平等的地区政治经济对口香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探讨人们日常饮食消费活动中的政治因素。Smith和Jehlicka通过对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居民的饮食传记研究,发现饮食是中东欧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系统崩溃之后)人们感知以及将自己放置于(或感觉自己存在于)戏剧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荡中的最直观方式,同时指出,该地居民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自治权的差别性对待、反抗和承担,认为西方(发达)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完全支配了中东欧,也不存在文化霸权现象。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饮食业的商品链、商品流或者商品网络中所反映的道德和责任问题,强调了食品所处的商品网络中蕴含的压迫和抗争。

4、饮食与认同的相关研究

关于饮食与认同的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是饮食所唤起的地方、种族或民族认同现象。以往研究表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能够产生和维持他们的种族或民族认同,因为人们往往将美食和某种菜系与某个种族、民族或者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决定“吃什么”是维护种族或民族认同和地方认同的核心举措。在有关饮食和认同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饮食探讨种族认同的发展和维持以及女性、漂泊人群(diaspora)、移民、流离失所者、被奴役的人群和贫困人群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主题往往涉及到非白种人(边缘种族)如何被赋予异域风情的标签或妖魔化,边缘群体的饮食历史如何被忽视、挪用或者被占主导地位的族群边缘化,以及这些被压迫的族群如何抵抗。例如,Ray[36]指出,一些白种人作者将某些食物与非洲侨民相联系,并使之成为黑人身份的表征,这事实上是从白种人的视角重新解读黑人的身份,并给食物贴上了种族的标签;Williams-Forson关注食品的失实描述(misrepresenta-tions)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鸡肉在塑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包括种族认同和性别认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的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文化和种族同质化的抵抗。例如,一些非裔美国人在食谱写作中,往往会斥责美国白人对黑人食品的负面描述,并寻求根除烹饪种族主义(culinaryracism)的方式。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把饮食与移民的怀旧(nostalgic)情怀相连结,移民不仅运用故乡饮食修复在迁入地的孤独感、疏离感和对故乡的怀念,还利用迁入地资源与故乡饮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饮食文化,以克服记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分裂。这些移民所创造的饮食体系,被称为怀旧美食(nostalgicgastronomy),因为它通过迁入地的食物再现了移民迁出地的饮食文化,体现了移民对故乡的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以及在迁入地形成的乡愁。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食行为反映出的并不是对某个具体地方身份的认同,而是一种“世界主义认同(cosmopolitaniden-tity)”。例如,Duruz分析了生活在伦敦和悉尼两个多元民族购物街区附近的两名妇女(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则是拥有英国血统的澳大利亚人)的饮食生活传记,指出这两名妇女的描述是连续却存在差异的,反映了她们对想象的“亚洲”、“欧洲”和“世界”的认同。

二、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

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扩散,关于饮食文化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饮食的全球进程及其凸显的新型、动态的人地关系,饮食文化和饮食活动对空间的塑造,以及饮食空间意义的关注。这些研究趋势不仅体现了地理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还凸显了人文地理学对“人”这一主体的进一步关注,强调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饮食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受到人口跨地方迁移的影响,饮食开始跨越地理边界移动,使得饮食的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这一现象的普遍化,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带来的“全球味道(globalpalate)”和“全球菜系(globalcuisine)”,即饮食同质化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也因此显著地影响了地方的饮食形象和认同(一个地方饮食景观的总体形象),并剥夺了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地方感,成为了切断食品与地方之间的纽带,或“地方味道(tasteofplace)”[50]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被认为是饮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文化全球化带来饮食文化霸权和麦当劳化的同时,世界文化理论(worldculturetheory)和“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理论则提供了一个“双向”的视角,强调了全球和地方的交缠生产并再生产了地方的社会文化空间和人们的文化认同。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征是“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现象,使文化、身份认同和特定地方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弱,文化的全球互连则越来越普遍,其通过说明文化认同不再拘泥于民族国家以及将地方作为文化的载体,强调去文化和去地方(化),以及文化的重构和地方重构。一方面,对跨国主义的关注为饮食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使学者们开始考虑跨国移民在生活中如何购买、准备和消费饮食,认为人们对熟悉的饮食产品的消费,让跨国移民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重新生产为理想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家园。另一方面,跨国主义的框架能够用于解释人们动态变化的饮食行为和体验。跨国主义将文化和经济结合在一起,很好地描述了移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及其对饮食的社会文化解读。同时,饮食产品的意义在跨国流通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总之,对于全球化和跨国主义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研究往往着眼于饮食的差异性意义解读、商品文化和人们的复杂认同,凸显出饮食在全球流通过程中的意义变化以及对人们认同的塑造作用。

2、关注饮食的意义以及人、饮食、物质环境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

大卫•哈维在课堂上提到,“我常问那些地理系新生,他们刚才那顿饭是在哪儿吃的。回忆制作这顿饭的所有原料可以揭示它对各个社会关系和生产条件的依赖”。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饮食是我们生活世界的隐喻,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人们在吃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感官对食物及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感知,并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也就是说,吃是一个生理的和社会的过程,该过程使饮食具有物质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文化现象。同时,饮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沟通系统的一个标志,并可以丰富饮食和饮食文化生产的“象征性”方面。在近期的饮食地理研究中,人们饮食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被广泛探讨。例如,PeterJackson运用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饮食的文化意义。首先,他认为印度饮食在英国的流行响应了英国市场对“亚洲时髦(Asianchic)”的热情,并指出有关物质文化的文化地理研究必须重新关注文化物化(cultur-almaterialism),而不仅仅只是解读其象征意义。而后,Jackson在他的著作《变化的家庭,变化的食物(ChangingFamilies,ChangingFood)》中将饮食研究延伸至家庭中,探讨饮食与家庭结构和人们家庭生活的关系,指出人们日常的饮食行为变得更复杂,并且人们更加关注饮食过程中体现的社会不平等,而不仅仅是为生活健康的问题。

3、从探讨饮食和饮食文化本身的地理学研究,转向对饮食空间问题的探讨

新文化地理学强调文化的空间性,并将文化视为空间过程的媒介,指出文化应该被理解成一种媒介,人们通过这种媒介把物质世界的平凡现象转变成由这些现象赋予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现实中,空间的隐喻(metaphor)就是文化。人们之所以能够从某种事物的空间形式中感受到某种文化力量,正是因为人们理解了这种空间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义。这一趋势反映在饮食文化研究上,便是人文地理学开始对饮食空间研究进行关注。在国外饮食研究中,餐厅、食物市场、超市、厨房等公共或私人的饮食空间都是其常用的研究对象,其中的空间实践和人们的地方情感和身份塑造问题更是被广泛探讨的话题。

三、研究展望

段义孚说“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文明如中华文明一般重视烹饪的艺术和饮食所带来的愉悦感”,中国文化是“饮食中心文化”。然而,我国与饮食相关的地理学研究却相对比较缺乏,仅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及其形成原因、饮食景观、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分布等方面,个别研究开始关注人们在城市饮食空间中的感知,及其在该空间中形成的复杂地方感,与国外相关研究有着显著的区别,难以与前沿的地理学思潮对话,也难以为国际饮食地理研究提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贡献。因此,本文在回顾国外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和趋势的基础上,对国内饮食文化研究提出以下展望:

1、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关注饮食体系所表征的人地关系问题

从时间—空间的维度来说,关于饮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样的食物对于不同的群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二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对饮食意义的解读会产生差异。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尚浅,因此,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相互交缠的维度探讨国内不同尺度地方的饮食体系所反映的社会文化问题,以及动态、差异的人地关系。

2、关注饮食所反映的跨地方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最为显著的社会背景是人口跨越较小规模地方边界的迁移,例如省际迁移和城际迁移,以及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这些流动的群体如何用饮食来表征自己割裂的地方认同和身份认同,又是怎样用饮食来适应新的生活?同时,人口的跨地方迁移或多或少地使迁入地的社会空间产生改变,形成新的饮食空间。这些空间如何被社会生产,如何在城市中聚集,是否形成动态的社会边界,又是否成为人们跨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焦点?为响应国际饮食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凸显中国特色饮食地理研究,并对我国城市中的跨地方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必要成为国内饮食文化研究关注的话题。

3、对饮食相关的文化政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第4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关键词: 地理学 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

1.地理学学科划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地理学相应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1],有些把经济地理学放在人文地理学里面,另外还有一类是地理技术学科。这三个分支学科,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图1)。

图1 地理学学科划分

系统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由规模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互异、等级高低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且互相转化的系统组成的有序网络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把客体分为一系列层次,每一个层次就是一个等级的系统。此级别系统由比它低一级的子系统组成,而其本身又是更高级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依据上述观点讨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可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即: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为部门地理学[2]。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按照上述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虽然部门自然地理学各有分工,但是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是以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的,而且不同程度地以其他组成要素为因素或条件。

2.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从宇宙空间到地球内部都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只不过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自然方面又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地质地貌等。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图1可以看出,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大学里都有对应的专业,如经济地理学对应的有经济学专业、人口地理学对应的有人口学专业、土壤地理学对应的有土壤学专业,这充分说明地理学涉及面广。

3.地理学学科定位

地理学涉及面广的学科性质,需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否则就会陷入地理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又什么都不是的误区。实际上,地理学虽然与许多专业有交叉,但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科体系。地理学与其他专业有交集的部分主要是在基础知识方面,但对于地理学是基础知识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则可能是详细解读。地理学侧重点是事物的空间性、整体性、地域差异性及相互联系性,而相关专业则是某一领域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课程内容一般偏微观、比较专。由于侧重点不同,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把握适当的度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部门自然地理方面。

地球表层的岩石、气候、水体、生物、土壤等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进行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土壤圈。它们分别是部门自然地理分支学科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另外,自然地理学还包括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概论和研究地球内部环境的地质学。部门自然地理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还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要求学生什么都学,全面掌握,那么按通常分配的学时将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地理的精髓,从地理角度进行教学,可以过滤掉一些微观的、偏工科方面的较难理解的内容,而侧重于宏观的、空间的内容,着重研究对象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重点关注研究的对象要素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现在许多院校的地理专业都不专门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而综合为一门自然地理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突出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特征,不足之处是内容偏少,较浅显,而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课程能很好地弥补这种不足,但如上文所述如果把握不好度的话,则学生不仅感觉学习难度大,而且容易偏离方向,体现不了地理专业性。如果能兼顾二者的优点,在进行综合自然地理教学时,补充一些部门自然地理的知识,而在进行部门自然地理教学时,要经常性地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下面以笔者讲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和土壤地理学三门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为例,探讨地理专业的课程定位问题。

(1)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定位

对于气象学与气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此版本有些内容对于目前的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来说,太深太难,且无多大实际意义。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与地理科学专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它是学好天气学、气候学的理论基础,应重点掌握;第五章为天气学,主要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属于应用性内容,从地理角度看不是重点内容;第六章至第八章为气候学部分,主要介绍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变化[3],气候学与地理学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这部分是全书的总结和重点,学生应重点掌握。

到具体内容环节,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但里面不乏一些难懂的内容,如第一章里的虚温;第二章的有关辐射的基尔荷夫定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等;第五章第二节里温带气旋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章则学生普遍感觉较难。对于这些较难的知识点,有些可以不要求掌握,有些可以只领会结论而不要求掌握整个推导过程。具体要视其重要程度及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程度而定。还有一些内容较多,但不是重点,典型的如第三章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第五章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第六章第四节里的地面特性与气候;第七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一节等内容可以只作为了解性的内容。总之,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抓住主线,分清主次,掌握重点,减少盲目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

(2)水文学课程定位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5]。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水圈自身的水文现象及规律,另一部分是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圈层及人类智慧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核心,特别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其他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重点。

作为部门自然地理的水文学主导思想是以水循环、水量平衡为纲,将地球各圈层的水体,按水循环过程做系统的、有机联系的阐述,使学生掌握各种水体运动、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方法。一般选用的教材是由黄锡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学》,本教材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一是水文学基础知识:主要通过第一章阐述水及各种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二是水文循环及水量平衡基本理论:主要通过第二章阐述水文循环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各要素的物理机制和分析计算方法,水量平衡原理,以及水文循环的作用、效应等。三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由于水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有序的大系统,按系统分析的观点,本教材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并阐明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四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增强,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改变着各个水体的性质,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效应的研究,也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故本教材第六章专门阐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水环境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看,第一章的内容是基础,第二章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水文现象、水文循环过程及规律等都是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但从地理的角度,着重点更是各种水体通过水文循环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以及影响气候、生态、塑造地表,实现地球化学的迁移,并给人类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等这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第三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同样,地理学侧重于偏宏观的内容,而对于各个水体水循环的微观的、机理性的一些内容应投入较少的学时,重点关注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是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的水循环是地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沼泽、冰川,其中河流又是重点掌握的内容,内容明显多一些。而对于第四章海洋这一章,一般不会详细讲解,同时由于一些内容与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课程内容有重叠,所以一般投入的学时较少,主要学习最后一节海洋效应的内容。第五章地下水也一样,一般不会深入学习,主要从宏观尺度上把握。

(3)土壤地理学课程定位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各物质组成和各个土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各地理环境因素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物质能量从地理环境输入土壤,然后经土壤内部的迁移转化再向地理环境输出的过程[6]。可以看出,其研究内容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土壤自身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就是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从地理的角度,我们更应重视第二部分内容。

土壤地理学一般选用的教材是李天杰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本教材篇幅大,内容多[6],用36个学时学完全部内容不大可能。这就要求我们从地理专业角度,把握核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具体到各个章节,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和第三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这两章是土壤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第四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这部分内容虽然充分体现地理专业性,但容易理解,所以总体掌握就行了,对一些细节的东西无需过多探究,这一章一般只花两节课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浏览。第五章土壤形成过程属于提高的内容,它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需要详细讲解。第六章土壤分类属于一般了解的内容,第七章主要土纲特征属于综合性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森林和草原土纲及水成型土纲里的盐成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第八章至第十章基本都属于了解性的内容。

4.学科专业体系层次引导

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一般分四个层次和步骤。①学生在入学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一开始就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整体性的认识。②接下来学生无论学到哪一门专业课都要知道这门课在学科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属于什么性质的专业课,学生首先就有了一个大的指导思想。③然后讲授某一具体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弄清楚课程教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这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在第一节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知识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④最后各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弄清教材的层次结构,抓住主线,分清主次,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认为这些对于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以学习水文学为例,各个层次引导如图2所示。

图2 水文学在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胡巍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50):184,209.

[5]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水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第5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关键词:长江地理 媒介融合 议程设置 传播影响力

2009年4月,武汉市综合性都市类日报《长江商报》开设了品牌栏目“长江地理”,每周出版2到3期,下设“城市”、“行者”、“地球”,以及今年推出的“户外”、“别处”等多个子栏目。栏目定位为:关注湖北、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用广阔的视角、洞察的眼光和独特的文笔行走、体验和书写,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地理类周刊。用“行走+纪实”的手法讲诉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观,介绍“游侠”的旅途故事,关注地球生态的点滴变化。“长江地理”栏目自开设以来,得到了读者的青睐和好评,本文通过“长江地理”栏目的解读,分析其兴起的背景、报道特色及提升栏目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一、“长江地理”兴起的背景

“长江地理”创办三年来,栏目记者行走于大江南北,通过真实可感的文字和图片,展现各地的风物和不同的人生故事。栏目曾推出过“江河行”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拯救江豚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今年以来推出了寻根农耕文明遗址、武汉名人故居走访、探寻湖北民间手艺等专题,获得了读者一致的喜爱和好评,现已成为《长江商报》的品牌栏目。栏目推出主要有以下几个背景:

首先,这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提升知名度的必然举措。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不断竞争和相互依存的探索中,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报纸的竞争往往就是特色品牌栏目的竞争,因为品牌是受众面对众多媒介、众多栏目确定选择意向的一个重要依据,品牌认知能够影响受众的媒介选择行为,因此,“长江地理”栏目顺势而生。

其次,这是武汉报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生动体现。《新京报》开设的“地球周刊”,多元化的图片进行深度报道,为读者还原了真实的拟态事实,使读者近距离感受国际大局和时事民情。随着环境运动的深入和环保新闻报道的不断发展,“长江地理”作为一个独辟蹊径的地理类周刊,栏目的着眼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偏重人文、历史和生态环境的报道视角,在这个创意至上的年代,“长江地理”的开设实属大胆的尝试。

第三,满足“读图时代”受众的需求。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于图片的信息传递和表情达意功能有了新的要求,报纸的图片叙事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图片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报纸“易读”和“视觉化”成为了报纸编辑的每日议程。一些编辑更是提出了以“非写作的方法向非阅读者提供非文字的报道”。“长江地理”的版面编排正是迎合了“读图时代”的特有要求,栏目没有一味地遵从“内容为王”的原则,在注重新闻报道质量的同时,以图片为主打的版面设置,顺应受众品位走向视觉化时代的转变,合理运用摄影、漫画、插图等,特别是版头大幅照片的运用,版面编排大方简约,视觉效果突出。

二、“长江地理”栏目报道特色分析

(一)合理的议程设置

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的论文《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指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指媒介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读者习惯翻阅报纸的“头条新闻”,品读“专题策划”,这些头条或者专题都是媒介为公众的日常生活设置的一个个议程,媒介贴心周到地告诉读者:生活中哪些人哪些事是受众最需要关注的、最值得思考的。

“长江地理”栏目通过专题策划,进行合理地议程设置,使每期专题的主题都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舆论的主导。议程设置往往能够对受众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力,“长江地理”的报道议题通常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引起受众的共鸣。

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一个阶段,传媒可以通过有选择的新闻报道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城市”板块的报道多数着眼于对环境、生态、大自然的关注,如“自行车分享计划”、“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话题的选择,唤醒了读者对环保的关注。

(二)图文互动的视觉冲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孟建教授指出:视觉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向,同时也是一种传播理念的转向。他强调当下视觉文化传播是以影像为主要研究对象。纵观“长江地理”的版面,我们发现:每个版面上的新闻图片都占据了大量的篇幅,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图文结合的报道方式符合读图时代的传播要求,同时也是当下视觉文化传播的要求。

在“行者”板块中,图片通常来源于受访人,展示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景和风土人情。如《摄影师黄兴能:记录被社会边缘和遗忘的》(2012年1月4日B20版)一文选用这样一幅照片作为主打:一个得了肺癌的老人,手里捧着妻子的遗像。他以及在他身后那张墙上所挂着的遗像中的人,都是因为肺癌离世的。图片让人触目惊心,比文字有着更强的说服力。配图是摄影师黄兴能在偏远山区拍摄的边缘人群:一家四代没有户口的山民、麻风村中跟猫作伴的孤独老人、带着孩子捡垃圾维持生计的母亲……这些精心选用的图片给读者强烈的心理震撼,能够唤醒社会对这些边缘群体的关爱。

在“城市”板块上,图片的运用显示了精心的版面编排。如《两处老宅日久弥新》(2012年2月22日B27版)一文在版头运用詹天佑故居陈列馆主楼和石瑛旧居前门图片作为主打,分布左右,图片下方配发相关报道;左右两栏报道以四幅小图隔开,有詹天佑的书房、居家照,也有石瑛故居的后门图片;版面下方运用旧居侧面墙身图片压版,整体协调稳重,简明大气,满足了受众的视觉享受。

新闻图片直观简明,使得读者减少了从文字到印象的思维转换,而且具备文字无可比拟的真实性和保真度,图文互动的报道模式能从视觉方面补足平面媒体的短处。另外,漫画、插图、信息图表等都弥补了文字叙述功能的不足,增强了传播效果。

(三)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

白润光教授在《现代地理科学导论》一书中,将地理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科学领域。“长江地理”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效结合起来,报道运用纪实笔法和人物专访方式,将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人文地理则是深层的地理,“长江地理”不仅仅是为了普及地理、生态知识,更多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进行报道,建构读者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栏目记者以脚踏实地的行走记录自然世界,主题多样化,这些报道融入了历史和人文的元素,体现了报道的厚重感。《大陆坊:一条巷子隔开繁华》(2012年1月4日B18版)一文介绍了武汉的一幢民居建筑“大陆坊”,报道涉及大陆坊的建筑结构、建造历史,并通过老人的回忆讲述当年居民的生活状态。报道不但普及了一些建筑学方面的知识,也生动地展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汉口居民的生存状况,满怀人文气息。报道人文地理的意义在于蕴藏了丰富神秘的故事,有些故事表达了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如《王冰:纪念即将消失的江河、山川》(2012年1月11日B27版);有的报道则反映了一些生态问题,告诫人类要对地球和生态保有敬畏之心,如《控制气体排放已减缓全球变暖》(2012年1月11日B28版);另外,部分报道还告知读者因地域、民族、等不同造成的文化多样性。

三、提升“长江地理”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中国传媒大学的段鹏教授认为,传播影响力是在“传播效果”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就是传播内容达到后的效果及其释放能力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是接收者完成接受行为后,传播内容对个人和社会实际生成的影响力度。传播影响力的提升也是栏目品牌内涵的深化、社会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延伸。要想提升“长江地理”栏目的传播影响力,可以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等方面做出改进。

(一)传播内容:立足南土,拓展全球视野

《长江商报》是一份区域性传统媒体,毫无疑问,需要立足本地,尽力拓宽本地读者市场,担负起构建本地文化特色的重任。江城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的江河、老街、小巷、艺人、景观,无一不是本地文化独特性的展现。“长江地理”的报道在选题、内容上注意贴近本地读者,注重地方文化的张扬,融入了大量的本土元素。诸如屈家岭的文化遗址、詹天佑故居的陈列馆、扎灯艺人的故事等,这些报道中蕴含着无法复制的本土特色,吸引读者在读报的过程中找寻逝去的江城记忆。

然而,在信息传播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长江地理”更需拓宽报道视野,放眼全球,关注地球整体的生态变化,充分发挥新闻报道跨文化、跨区域的传播力度。经笔者统计,“长江地理”栏目2012年近三个月的报道中,湖北省内的报道占据了84%,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占据了4%,国外的报道则占据了12%,可见栏目全球化视野的严重缺失。只有立足本地,并适当扩大全球视野的报道,才能提升栏目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二)传播方式:编读互动,增强沟通交流

“长江地理”栏目应进一步加强跟受众的沟通交流。2009年7月,“长江地理”在豆成立了“长江地理俱乐部”,不定期举办读者交流、读编对话活动,吸引读者参与其中。2011年6月份,“长江地理俱乐部”在线上发起了“拯救江豚志愿者招募”活动。同时,也借助这个“俱乐部”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形成了与受众互动的良性循环。但是,豆小组长期疏于管理,版面动态鲜有更新。另外,长江地理的两位专职记者权义和易清也开设了以“长江地理”冠名的微博,但是参与微博互动的读者甚少。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是信息反馈,更是沟通,它可以使受众获得“内容”,从而对报道的选题、报道的策划产生影响。在当今的报网融合背景下,报纸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反馈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三)传播理念:服务受众,强化传播诉求

新闻传播理念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积累,它会内化为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并集中反映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风格等方面。著名新闻传播学者李良荣认为: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长江地理尊重新闻规律,在普及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力求报道的新鲜性、接近性、‘重要性。服务受众是最重要的传播诉求,“长江地理”应进一步向读者传递地理知识和远游理念,借助行者的眼睛观望各地的风景,通过他人的讲述阅览风情世俗。在“行者”栏目中,尽可能选取具备贴近性、显著性的人物,这样,具备新闻价值的人物才会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

结语:

第6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水文学与湖泊学水文学是研究地球各种水体的形成与运动规律、地理分布的科学,基本内容是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1].流域作为水文学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流域的水资源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对流域地理过程和人类生产活动有综合影响.因此,水文学特别是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和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等有关内容对于流域地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湖泊学研究[3]的是陆地水体,强调物理环境.早期湖泊学研究致力于湖泊分类,强调湖泊的物理性状而非生物学特性,稍后一些湖沼学家从流域角度认识湖泊,并认为其是研究内陆水体生物生产力和决定生产力所有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支,未来仍将主要围绕水域生产力、水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水域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进行.作为流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必将是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4]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阶段.流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早期生态系统研究致力于发展一种详尽的、综合性的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的研究,着眼于具体的小流域是怎样工作的,要求提供生态系统参数的信息并对生态系统进行实验性管理.现有研究从生态系统这一层次对其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等基础研究并不深入,导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预测和调控存在困难.从全世界来看,如何优化管理自然生态系统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是缓慢的.因此,关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及调控机理的研究,仍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而流域作为生态系统,自然着眼于水-陆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信息、能量、物质的变动规律及流域内不同景观(高地、沿岸带、水体)间的上述关系.有着明确边界的流域,流域地理学需要将两种(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研究相结合,或是其中一种向另一种的拓展.环境科学[5]是一门研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尤其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20~30年的事情.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环境效应与环境响应,因此,环境科学是流域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基础.地理学与区域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地域分异和人地关系的科学[6].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现代地理学发展和继承了近代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思想与观念,已经形成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众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流域自古以来便是集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而今全球大河流域仍然是地球表层人口-经济-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流域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需要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命题,如流域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等.区域科学[7]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进行研究的科学.着重揭示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规律.它以区域为对象,将具体地域分为均质区域、节点区域和区域系统表象的依赖于空间的经济体,且经济体是具有资源——环境结构、人口经济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地缘结构的地理单元抽象.2000年以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将其传统的资助领域geography更改为geographyandregionalscience,确定了区域科学与地理学的互补关系和作为一个科学门类的主体地位.区域科学创始人的WalterIsard说:“作为一门科学的区域科学,关心的是用各种各样的解析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或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研究”.由此可知,区域科学对于流域的经济社会分析、空间结构、流域进化、流域开发与治理政策及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流域开发与管理流域开发,既是人类对流域资源认识与利用的过程,又是流域人工化的过程.流域开发始于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尤其是作为生命之水和动力之水的利用,由此形成了流域规划与管理.流域规划起源于1933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ValleyAuthority,TVA)制定了完整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计划,并成为典范.随后,国外许多大河流域都开始了相关开发与治理规划,绝大多数工作着眼于流域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遭到破坏的流域生态恢复和实现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且已认识到流域规划是自然、经济、社会多因素和多目标综合性区域开发,是国土综合开发与规划的一个环节,提出了流域综合开发模式、以水资源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环境整治开发模式三种模式.而国内学者对流域开发与规划的关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关注流域旱灾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治理;改革开放前重点关注流域水能、矿产开发和流域水资源跨地区平衡;改革开放后重点关注以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为中心的综合规划,初步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点-轴-面”模式.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和西电东输工程的开建,流域综合规划又成为研究热点,如关注西北干旱区域的流域产业布局、侧重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水源地生态安全与产业综合发展、侧重新型产业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流域产业发展[8].流域管理是指以流域为单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调配进行的综合管理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 委员会根据当今全球各国实践认为当前流域管理的主要任务[9]:1)注意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推广多种经营的体制,用经济手段鼓励水土保持工作;2)提高流域管理的技术水平,实现施工机械化,降低治理成本;3)注意分析流域管理的经济效益,加强规划技术的研究和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4)研究流域管理的法规与管理体制,加强流域管理的人才培训工作;5)注意大流域治理战略研究,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迫切需要制定大河流域管理的中长期规划;6)加强流域管理科学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本学科知识的丰富,流域开发或管理现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水土保持,也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流域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0].2.5流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流域地理学的思想早已存在,现在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尽管不十分成熟,但此尝试有意针对流域实践的上述问题去尝试并积累资料;另外流域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地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最适宜的“实验地”,尤其是综合研究陆地与水域相互作用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述学科中,水文学值得参考的是其研究方法或手段,用其或改进其方法有利于获取流域的基本资料;湖泊学可以看成流域地理学的主要来源,因为水既是流域的“驱动因子”,也是最终的“受害者”.流域由不同的水、陆生态系统组成,但对水的研究是对流域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生态学提供了一种研究思想和操作思路,景观生态学提供了大尺度的流域研究思互作用提供了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方法与战略眼光.地理学与区域科学作为流域地理学的学科之母,无疑是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与支撑.流域开发和管理,既是流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又在方法与目的上实现了流域地理学的应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根据上述流域地理学学科基础的分析,流域地理学就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现代地理学的理论和系统、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研究流域内人类活动、地理环境、水体等各子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研究流域作为复合地域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大尺度对流域内各种人类活动,如资源开发、保护与环境治理问题、流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与生态补偿等进行研究,为流域中以“水体”为核心的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流域地理学上述理论基础与研究热点及当今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目标,可提出流域地理学近期主要研究内容:1)流域形成的(地理和气候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过程;2)流域系统的结构—功能—形态互动机制;3)流域资源环境评价与承载力,生态环境变化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和响应;4)流域内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与演化的规律及其时空分异和调控机理;5)流域内生物生产力及生物分布格局,它们与流域结构、功能和形态动态间的关系;6)水体作为陆地“生境岛屿”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7)流域内河岸缓冲带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8)地下水及其变化(如开采、污染等)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作用界面演化;9)不同尺度上对流域结构—功能—形态的研究,探索某一时空尺度上格局、过程如何影响其它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10)流域内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流域水土保持等;11)土地和水利用变化如何影响流域人地关系过程,确定由此带来生态学后果及与区域或全球变化的关系;12)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地理工程,流域城市、人类活动及经济社会发展;13)流域水系的环境背景值及环境容纳量,污染的治理与资源化地理工程系统;14)流域开发的地理学后果与对策,水资源工程综合评价、自然灾害的评估与预警;15)流域内农业产业化发展,林-农-渔复合系统优化结构的技术及示范和应用;16)流域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流域GIS与智能流域系统的建立;17)流域发展规划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应用;18)对流域地理学本身的思考与研究,如概念、内涵、理论、调查及实验分析方法和对相关工作的总结归纳.

开展流域地理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它属于长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范畴.它的开展将是一个用人多、耗费大、历时长的过程,但必须尽快着手准备,争取早日系统地开展并确立优势.就国家而言,可考虑与科技扶贫、流域整治、环境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网络,水文、气象、地质等自然要素监测网络以及全国拥有地理科学类及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流域地理学研究.近期可在重点区域和类型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等尺度的流域,组织若干与流域地理学研究相关的研究单位共同协作,联合开展流域地理学研究.

第7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关键词】湿地文化内涵;特征;潜在价值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存在的独特性,生活在湿地的人们创造了具有独特性质的湿地文化。

一、湿地文化的内涵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湿地概念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两百多种。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笔者认为湿地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因此也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以湿地为中心活动场所,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湿地文化则可以指人类所创造和传承的湿地精神文明。

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比较复杂。因为学者们关于文化结构本身的划分方法不一致。主要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我个人比较赞同四层次说,即将湿地文化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层面。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亦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的物质基础,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在湿地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由人类创造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湿地行为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例如习俗、习惯、民俗、礼仪等方面,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民族特性和地域性的要素;湿地精神文化是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模式,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

二、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湿地文化具有生态特征。湿地文化的生态特征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湿地的生产功能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具有协调人地关系功能。湿地所提供的生产功能、净化水源、改善水质、调蓄洪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以及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稳定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湿地文化具有人文特征。湿地文化的人文特征是指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化。具有人文特征的湿地,已不是一般物质的概念,此时的湿地已经植入了人类精神文明。湿地的人文精神在从古至今的文化作品中均有体现,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中,现代的学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如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湿地已经深深的留下了人类的印记。

(三)湿地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湿地文化的民族特征,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四)湿地文化的地域性。湿地的类型多样,在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的湿地类型,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地域产生了具有差异地域湿地文化。湿地文化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三、湿地文化的潜在价值

内涵丰富的湿地文化潜在价值不仅表现生态文化价值方面,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方面。

(一)生态文化价值。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等方面。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水循环方面可以清除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大气循环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森林生态系统一样调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生物循环方面,湿地具有复杂植物群落和丛草的沼泽环境,因其最佳的生态处境吸引了大量鸟类等其他动物选择某一湿地作为栖息地或是繁衍后代的最佳场所。

(二)社会文化价值。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出门游玩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可以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也可以选择清新舒畅的海滨度假区。当然,随着近些年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湿地文化也成为众多传统旅游资源中一个新兴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湿地,感受湿地独具魅丽的湿地文化。

(三)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湿地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生产、科技及自然历史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高新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做到对环境机制的演化作出分析,同时还可以建立完备环境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生态环境本身以及该系统下的生物都是一种保护。

总之,湿地文化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只有建立在对湿地整体价值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以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对文化起到实际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义.湿地文化浅论[J].文教资料,2011(8).

第8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关键词]感觉;空间;地方;地方感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5-0015-06

在相当长的学科史里,人类学、民族学一直将自己的研究定位为“客观的”、“理性的”、“集体的”、“普遍的”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从而使得这个学科看起来“客观”而“科学”。这就造成,那些“主观的”、“个体性的”和“不属于理性”的领域在该学科话语体系里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排斥,并被边缘化。感觉,正是这样一种传统人类学拒绝碰触的领域。

人类学研究走向“感觉”是自20世纪后期从美国开始的①。1997年,美国学者Classen Constance提出“感觉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the senses)这一概念以来,“感觉”(sense)逐渐成为当代西方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词”。在这一基础上,在历史人类学一贯关注的“国家与地方”、“地方与空间”等议题中,引入“感觉”视角(也即地方感)就成为一种必然。国内“地方感”的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旅游学和地理学领域,在历史学、人类学领域尚鲜有涉及,但已有一些学者正在探索:杨念群通过北京“四大门”信仰的个案研究②,指出该信仰之所以可能,不是源于其“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而是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地方感。台文泽通过西汉水流域“犯丧”信仰的研究,呈现出地方感在当地人群信仰、实践与社会整合中的关键意义③。与此同时,一个根本性的命题也摆在了人类学家面前:地方感何以可能?

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必须回到人文地理学大师――段义孚及其代表作《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空间与地方)》(以下简称《Space and Place》)中去加以梳理。

一、段义孚其人其书

Yi-Fu Tuan(段义孚)这一名字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地理学界名噪一时。段义孚的学术特色在于注重“人的感情和感觉”,将传统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的“地”进一步引申为“地方”,为将感觉(sense)引入到空间(space)与地方(place)的研究中奠定基础,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地方研究范式。

段义孚生于1930年,美籍华裔学者,段祺瑞之孙。1933年随家人移居澳洲。先后就读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地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4日,曾到北京师范大学做题为《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的学术报告。

学如其人。学术与人生经历在段义孚这里紧密地交织和纠缠在一起。作为一名华裔学者,他从未使用过英文名字,一直沿用“Yi-Fu Tuan”,据说是出于他对中国的特殊感觉[1](P.25)(Tuan,1998:25)。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曾爬到落基山上,远眺自己曾经多年辛勤研究的地理空间时,他不禁自问:自己的所有研究能够完满地表达这地方的性质吗?自己真的了解这地方吗?得到的是否定、失望与迷茫的自答后,他顿悟:印第安人原住民、黑人或白人的移民、路过的卡车司机或旅游者与他对这一地理空间的感觉和感情并不相同,这些依附于同一地理空间的“意义”不应该排除于学者的研究之外。在墨西哥大学任教时,他开了一门“干燥地形”课程的同时,还开了一门“对干燥地区的态度”(Attitude to Dryland),从此“感觉”开始成为他学术的关键词,他将主观的感觉经验与客观的“空间”联系起来,成为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开山鼻祖,从此在地理学史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Space and Place》一书出版于1977年,很快成为美国地理学学生的必读书目,并一版再版,至2001年出版到第八版,也即本文讨论的版本。在地理学领域,该书之所以是“巨著”是因为传统的地理学者都是用客观的地理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段义孚认为地理知识应包括客观的和主观的两方面,这样才能完整地解释地理现象。

全书一共十四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三章,介绍了经验(感觉与思想)、空间、地方三个主要关键词,并将本书的主题定位为人们如何认识、理解、并经历这个世界。第二部分阐述感觉与空间的关系,包括第四至九章。第三部分为第十至十四章,阐述地方和感觉的关系。后两部分虽然是分别侧重阐述“感-空”、“地-感”的相互关系,但空间-感觉-地方的相互关系其实是交织在一起并始终贯穿于全书的。

二、从经验到感觉

本书的三个关键概念分别是:经验(experience)和空间(space)、地方(place),在英文书名中已经全部体现。段义孚在导论中定位本书的主题是“人们如何经历或体验(experience)、理解世界”[2](P.5)。那么,经验的本质是什么呢?

经验在本质上是人们认识真实和建构真实的模式[2](P.8),包括原初模糊的感觉(inchoate feeling)和清晰的观念(explicit conception)两部分(preface,v)。简言之,就是感觉④和思想的综合。

人们通常认为,感觉和思想是对立的。感觉是主观的、感性的,甚至非理性的和碎片化的;而思想则代表客观的、理性的。段义孚纠正道:二者是经验连续体(experiential continuum)的两端,都是认识世界的方式(ways of knowing)[2](P.10)。也就是说,任何经验都同时混合了情绪(emotion)色彩和思想(thought)或理性色彩。所以不存在完全非理性的感觉经验,也不存在完全理性的观念经验。我们不应该将二者分割开来看。段义孚的这一理解来自于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及其代表作《经验及其模式》(Experience and Its Modes,1933)。在后者的研究基础上,段义孚对经验作出如下模式的理解:

段还认为,经验“不仅包括(难以言说的)感觉强烈的经验和可以言说的经验,也包括个体性的经验和集体性的经验”[2](P.100)。任何经验都含有情绪(emotion)色彩,同时任何经验都含有思想色彩[2](P.8)。所以,在段义孚看来,经验是感觉(feeling)和思想(thought)的复合体[2](P.10)。在英文里,视觉的“看见”即理性的“理解”(英文的I see意为I understand),法文里的“知道”(法文savoir为“知道”之意)即英文的“味道”(英文savour为“味道”之意)。根据语言中的“见”“解”合一,“知”“味”一体可知,感觉和思维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分离,所谓感觉(feeling)/思想(thought)与主观/客观,非理性/理性这样的二分对立应受到质疑。正如段引用的苏珊・朗格(Susanne Langer)的观点:“物理世界本质上是一个通过数学抽象来解释的真实世界;感觉世界(the world of sense)是一个通过感官直接提供的抽象来解释的真实世界”[2](P.9),二者都是对真实的解释,尽管差异迥然,但并不意味着孰对孰错,孰优孰劣。

学界对感觉的偏见确实存在,在实证、实验等“科学原则”下,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几乎所有学科都倾向于做“客观研究”。传统的空间-地方研究和地理学研究均偏向客观理性的领域,将感觉从“空间-地方”的体系内排除。段义孚从根本上剔除这一偏见,为他后来的人本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经验的重新理解,段义孚将感觉纳入到“空间-地方”的研究中来,如下图所示:

由于传统的经验偏重的是理性的、科学的、实证的和客观的分析(即上图中的思想方面),段义孚在本书中聚焦于感觉,也就是说,本书就是尝试在空间与地方之间,建立感觉之桥梁(见后文)。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段排斥客观的和实证的经验,而是在既有的研究体系下为感觉找回应有的位置。

三、空间感何以可能:身体

所谓“空间”(space),在段义孚看来,可以理解为“一个几何学单位(geometrical unit),如面积或体积,是可以度量的且能精确量化的单位。不太严谨地说,空间就是房间⑤”[2](P.51)。空间是运动的能力给予的(is given by the ability to move),或者说是因我们在其间运动而直接体验到的[2](P.12)。这似乎意味着,段的空间是自然空间或物理空间,与今天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空间有一定差距。

但是段对空间的界定并不止于此,他的空间观念更像是从自然向人文,从物理空间向神话空间(第七章)过渡的,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予以回答,我们权且将段的空间的起点理解为物理空间。

感觉,无疑是身体(body)的感觉。因而讨论感觉与空间的关系可以落实到身体与空间上来(第四章)。为此,段义孚在第四章中详释了身体与空间的关系,他认为,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人”与“世界”在词源上同根(英文的world的词根为wer,意思就是man)。二者的关系是人作为客体包含于世界,同时人还栖居于世界,改造并创造世界。同样身体并不仅仅是空间里的“肉体”(body),身体居于空间之中并通过人的意向(intention)去控制和规划空间。因之,身体是有意识的鲜活肉体(body is “lived body”),空间是人所理解(construed)的空间[2](P.34-35)。这就为“感觉与空间”这一论题奠下了“身体”之基。

引入“身体”这一概念加以讨论时,段义孚很自然从知觉现象学那里找到了哲学的理论支撑。在后者那里,对身体、感觉、空间早有研究。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在言说空间位置时,总是或多或少暗示了身体的在场。段义孚引入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的现象学论断:“当我说某物在桌上时,我在意识里把我自己和桌子或物置于一起,而且在理论上,我试图使用某个合适的范畴去解释一种关系――我的身体和外界物体之间的关系”[2](P.45)。举个例子:

书在哪里?

书在桌上。

这样的回答不仅仅是明确物的位置,还暗含了对话双方的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和进一步的行动,比如它可能意味着“你(身体)离书比较近,你帮我拿过来”,或“你(身体)离书比较近,你自己拿”等等。人们对空间位置的陈述往往暗含了身体的在场,“距离是指对“我”(self)而言的距离”[2](P.47)。事实上,最初对空间的度量,也是从身体的某些部位转化而来的。如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注意到的:“早期大多数的度量单位都是以人为尺度的(were human in scale),例如表示距离时,‘扔石头那么远’,‘能听到的那样远’,表示体积用‘一捧’”[3](P.25)(Scott,1998:25);在中国西南的日常用语中则会使用“一”、“一排”(展开双臂成直线的距离)等度量词汇,都能说明这一点。

身体是充满感觉的躯体,空间是相对于身体而言的或暗含了身体在场的空间,空间是一种感觉,无论空旷(spaciousness)还是拥挤都一样(第五章)。但是空间又不仅仅是一种复杂和多变的……感觉(feeling),它还是人们生存之条件[2](P.57)。由此,段义孚研究了附着于建筑空间的意识(第八章),这种空间意识(awareness)其实是一种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觉:“房屋盖在哪里,用何种材料,盖成何种形式……造屋者在创造一个世界,个中他要调适身体和及其所处的外在自然之间的关系[2](P.102)”。

同样基于身体与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段义孚提出了空间能力(spatial ability)的概念(第六章),空间能力其实基于身体或躯体对空间的感知基础上形成的能力,是一种人和动物都拥有的能力,它相对于空间知识而言,后者为人所独有。正是基于身体这一特性,所以“空间能力本质上是活的(livelihood),空间知识则不是”[2](P.74)。这种空间能力源自空间感(sense of space),对于空间感这一概念,段义孚并未给出明确界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段称空间感是我们的移动带来的[2](P.118)。比如当我们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飞舞,并准确地打出一行行文字时,我们对键盘上每个单元的空间感知就会体现出来,尤其是对比于一位不熟悉电脑输入的人来说,两个人对同一个空间(键盘)的不同空间感对比就会非常明显。

四、地方感

空间与感觉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地方与感觉的关系同样错综复杂。段义孚问道:“什么能做为一个地方的认同身份(identity)”?或许就是这个地方的气味(aura)[2](P.3)。

地方(place),在段义孚看来,是一个对象(object)[2](P.17),一个能够抓住我们注意力(attention)的安稳的对象(stable object)[2](P.161);一个凝聚了价值观念并且能够栖居的对象[2](P.16);是价值和养育支持(value, nurture and support)的焦点[2](P.29)。

我们对某一特定空间会形成特定的空间感,同样我们对地方也会形成地方感(sense of place)。如我们对故乡的依恋(第十一章)。

如果说空间感是因为人的移动或迁移而形成的,地方感则是因为人们迁移或移动的中止而形成。当某一个点(locality)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人们停留在那里,使得那个点成为感觉价值中心[2](P.138),地方感的形成就得以可能。如果说我们的空间感是身体赋予的话,那么地方感则是由人的心性(mind)运作而成[2](P.198)。从游牧民到都市白领,都会对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形成一种地方感,尽管各自的地方感迥然不同。

最典型的地方感就是恋地情节(Topophilia),所谓恋地情节就是人与地方或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连带(Tuan,1974),简言之,就是“人地情”。这种连带可以是美学意义的,感觉层面的或情感方面的。即便是经常迁移的游牧民也会有地方感。尽管他们经常迁移,但其实是在特定区域内按照固定线路移动,每年停驻和扎营的地方因水草而可循迹。与定居的农业社会一样,会形成了对某一地方(如“敕勒川,阴山下”)的特定感觉和情感(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在地方感的意义上,段义孚认为,所谓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就是各个成员对一个“大地方”注入情感,依恋和依附它,尽管成员们对其没有多少直接性的感觉体验(direct experience)[2](P.18)。因此可以说,如果说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是主张成员通过想象建构了“共同体”国家(Anderson,1983)的话,那么段义孚则认为是成员对一个“大地方”进行地方感的建构而形成民族-国家。

五、地方―心性(mind)―地方感

空间和地方都与感觉有着复杂关系,二者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一些哲学家甚至混用二者,如亚里士多德,就使用处所(place)来作为他的十大范畴之一,但亚里士多德的处所又含有明显的空间(space)色彩。

在段义孚这里,二者显然不能混用:“地方是安全的,空间是自由的”[2](P.3)。段认为在西方文化里,空间意味着自由,(因为)空间意味着开放(open)。但另一方面,开放又意味着自由被威胁,被暴露和易受攻击。“坏的(bad)”这字的原义就是“开的”(open)。开阔的空间意味着没有道路和路标,就像一张白纸,缺乏人文意义。我们可以“野的”(wild在英语中兼有“荒野”和“未开化”之意)或自然色彩浓烈来理解空间。

但是空间与地方并非截然分离,二者绝非是对立的两极,段认为空间可以转换为地方:

“当空间被封闭(enclosed)且被赋予人文意义(humanized)时,它就变成地方”[2](P.54)。

“当我们对空间感觉到十分熟悉的时候,空间就变成了地方”。[2](P.73)

“当空间获得定义(definition)和意义(meaning)的时候,空间转变为地方。这种意义和定义便是亲切经验(intimate experience)。这种亲切经验根植于人们的内心,难以言说,甚至我们没有意识到其存在”。[2](P.136)

综合考察下来,这里的空间转换为地方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具体来说,是经验。鉴于段义孚在本书中对感觉自始至终的贯通,我们进一步认为,在段义孚这里,空间与地方的关系,可能正如段义孚对经验的理解一样,是一个连续体。感觉则是这个连续体的重要衔接因素。如下图所示:

几何空间或物理空间处于这个连续体的最左端,地方处于连续体的最右端。因为身体(body),我们对于空间拥有空间感;因为心性(mind),对应于地方拥有地方感,无论空间感还是地方感,都以人的感觉为根基。随着感觉和感彩自左向右地不断加重,地方感日益凸显,空间会转变为地方。这意味着,不存在完全自然的空间(空间都是人所理解的空间),也不存在完全文化的地方(地方必然位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二者通过感觉连成一个有机的连续体,而不是孤立的和对立的两极。

致谢:本文的完成得益于蒲涛、王君、杨D、李金兰、吴学成等人的参与讨论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注释:

①这一转变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其起因可能与后现代对人类学一贯的“视觉中心主义(visualism)”的批判与反思密切相关(具体参阅James Clifford等主编的Writing Cultural一书的“导论”)。感觉人类学研究的先驱代表人物有Walter J. Ong (1969;1982),Steven Feld(1982),David Howes(1988;1991),Desjarlais(1992),Classen Constance(1997)和Paul Stoller(1997)等,其中Steven Feld在1982年出版的Sound and sentiment(声音与情感)可以看做是感觉人类学的第一部民族志。

②参见杨念群《民国初年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的构造――兼论京郊“巫”与“医”的近代角色之争》,载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参见台文泽《地方感、民间信仰与村落整合――西汉水流域“ 犯丧” 信仰的人类学研究》,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77-82页。

④在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的写作中,关于“感觉”一词的英文表述,段一直交替使用feeling和sense两个词。检索全书正文部分:sense一共出现176次,而feel与feeling共出现149次。但若说段将两个词混用,则欠妥。段在“空间感”和“地方感”等涉及到意义(sense的另一重释义就是“意义”,如make sense)色彩较重的关键表述时,一直坚持使用sense;在强调人们直接的感官感受的语境中,段使用的大多是feeling。借用本文段对经验的“连续体”解读模型,我们认为:或许可以将feeling和sense理解为一个从左至右的“连续体”,随着感觉的“意义”从左至右的加强,feeling变成了sense。

⑤原文为space means room。英文中的room有“房间”的意思,也有“空间”、“余地”等意思――笔者注。

参考文献:

[1]Tuan Y F.A Life of Learning(Charles Homer Haskins Lecture by Yi-Fu Tuan)[R]. NewYork: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1998.

[2]Tuan Y F.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1.

[3]James C. Scott.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

[4]Classen C.Foundations for an Anthropology of the Senses[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997,49(153), 401-412.

[5]James Clifford, George E Marcus.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C].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第9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关键词 旅游影响;生成机制;旅游影响场;旅游影响因子

一、前言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影响如何产生、发展与演进的生成机制成为旅游影响研究的重点。关于旅游影响研究的文献相当丰富,国外旅游影响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语国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20年,我国旅游影响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1-5]。但就整体而言,对于旅游业多重影响的研究只是形成了基本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和深入[2]。在国外,针对旅游影响机制的研究,Butler(1980)提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6],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7]。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8]。Mathieson(1982)指出了旅游经济影响的5种制约因素[9]。Butler(1974)分析了旅游者行为对旅游影响影响的5个因素[10],并(1993)进一步指出旅游目的地社会影响与目的地5个特征有密切关系[11]。Archer(1977)和MathiesonA与WallG(1982)等研究了旅游经济影响的因素和形成过程[12,13],SmithVL(1977)和ButlerRW(1974)等讨论了旅游社会影响的因素及形成机制[14,15],TurnerL和NashJ旅游对文化的影响问题[16],WallG(1977)研究了旅游环境影响因素及机制的问题[17],Mieczkowski(1995)认为4种因素对旅游环境影响发生作用[18]。在国外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的研究方面,宗哓莲等(2004)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19]。在国内有关研究中,罗明义、保继刚等分析了旅游经济影响的问题[20-22],杨俭波分析了对旅游社会文化环境变迁产生干扰和波动的几个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3],李星明等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影响的3个因素[24],申葆嘉、刘赵平等分析了旅游社会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的问题[25-27],陆林等分析了旅游对当地居民态度影响的问题[32,33],杨桂华等分析了旅游环境影响及机制问题[30-33],黄泰等对区域旅游影响的旅游流因子进行了形成机制分析,并构建了几个模式,但未能从系统角度分析其他因子[34]。从上述旅游影响机制的研究来看,案例分析较多,理论分析较少,旅游单项影响机制研究的较多,旅游综合影响机制研究的较少,旅游影响单因子分析的较多,从系统论综合的角度进行旅游影响多因子分析的较少。因此,论文试图在系统论和系统动力学的指导下,通过对旅游影响多因子分析和驱动机制分析,建立一个旅游影响生成机制分析的初步框架,以求能为旅游影响理论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二、旅游影响因子分析

旅游影响因子较多,根据影响因子在旅游影响生成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三大模块:一为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即旅游流系统;二为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即旅游目的地系统;三为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即旅游制度创新系统。

1.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旅游流系统

旅游流是支撑旅游空间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点和动力,是维系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运行要素的总称,它们始终处于动态的流动之中[35]。旅游流系统是由多重要素在多重空间流动的复杂巨系统,是旅游影响产生的动力因子。

这里的旅游流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指因旅游者的流动而引起的以旅游客流为主体的,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货币流、旅游物流、旅游能流的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旅游客流即旅游者的流动。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信息的产生、保持、传递、接受、加工和使用的过程[36]。这里的旅游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客源地的信息,如经济状况、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旅游货币流指旅游者消费的现金流和非现金流。旅游物流主要包括旅游者的附属物,交通工具和随身物品等。旅游能流指因旅游者流动而引起的能量流动。

2.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旅游目的地系统

旅游目的地,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37],是旅游目的地空间和时间结构中形成和存在的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实物形态和精神氛围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旅游流系统作为旅游影响的动力因子,需要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响应才能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各种影响。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包括经济环境因子、社会环境因子和生态环境因子。(1)经济环境因子。它不但对旅游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经济开放度、市场体系的完备性、外来投资、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环境,人文交流与信息环境,技术发展环境,社会及公共管理环境和特定的企业文化传统等方面特征。(2)社会环境因子。它为整个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环境,是旅游影响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主要包括当地居民及地方文化、当地政府及相关组织、区位及可进入性、总体形象、治安、科教环卫等状况。(3)生态环境因子。它主要包括生物环境、土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岩石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放射性环境及资源状况等。

3.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旅游制度创新系统

从区域层面来看,旅游目的地系统是一个自组织和它组织相结合的系统。自组织和它组织的作用力来自旅游制度系统。目的地系统在旅游流动力和目的地本身应力以及旅游制度创新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系统进行自组织和他组织的交织作用,不断发生演化,是一个从稳定――失稳――稳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对旅游流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目的地的响应不断进行规范,对旅游影响不断进行调适和优化。制度是与具体行为集有关的规范体系,它是由非正式的约束、正式规则和这两者的实施特征组成的[38],旅游制度系统就是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行为规范系统,包括与旅游有关的政策、法律、政治规则、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经济规则、契约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制度构成了一个系统,成为旅游制度系统。为了解决旅游业中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就需要不断进行旅游制度创新,构建旅游制度创新系统。

三、旅游影响场

旅游影响场是指旅游空间内各种旅游流在一定的作用方式下流通而形成的时空分配状态,它是一个时空分布的非均衡结构。在旅游影响的形成过程中,存在5种形式的旅游影响场,它们分别为经济场、信息场、心理场、引力场和生态场。

经济场的概念早在10年前就有学者提出[39],在经济场中,经济主体是在有限理性和约束条件下通过成本效用分析和福利最大化原则来进行行为选择的,因此,经济流一般是从低效用向高效用的方向流动。由于经济场的作用,经济流导致了社会交换、乘数效应、外部效应、空间集聚、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发展、就业增加、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现象。

信息场是信息的集合[40]。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41],信息流通的本质在“信息差异”,信息流通过程是不断地消除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异、隔阂、距离和信息误区的过程[42]。信息场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信息流通来减少或消除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所蕴涵的信息差异。旅游行为的本质就是摄取地理信息的过程[43],是一个通过信息流通来减少或消除信息差异的过程。在旅游活动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信息源和两个信息接受者,旅游者从旅游目的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同时,当地居民也可从旅游者身上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因此文化信息的流通是双向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信息源所蕴涵的信息量较大,代表落后文化的信息源所蕴涵的信息量较小,因此,文化信息流动的总的方向是从信息量较大的信息源流向信息量较小的信息源。

心理场是心理与物体之间形成的场[44],是以人的心理为中心组合成的特定的场。空间事物的数量和排列以及属性、时间、群体人数和群体结构、个体经历、个体自然特征以及个体的出生时间和出生地点等都会对心理场产生重要影响。旅游目的地的任何事物都必然会影响到心理场,同时这个已经形成的心理场又反过来影响周围的事物。

引力场是物质世界在引力作用下的空间存在状态,引力作用是自然世界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地球引力对自然环境的演化产生重要作用,如人、汽车、建筑、植被等对土壤的压力,从而影响土壤结构,并进一步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物质实体之间也会产生引力作用,如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社会经济要素在引力场的作用下进行流动。

生态场是生命系统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一种状态,在生态场中,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物理生化作用,在生态链的作用下使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与循环来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链中的某个环节,或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中的某个环节发生了变化,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对旅游目的地系统产生影响。通常,以上几种场是共同作用产生影响的,组成旅游影响场系统。

四、旅游影响生成机制分析

1.旅游流系统对旅游影响的驱动机制

旅游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行为所引发的,也是满足旅游需求和践行旅游行为的空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旅游流各因子的经济行为、空间行为、文化行为和心理行为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并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价值的增值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旅游流系统对旅游影响驱动作用的强度、范围和特征是由各因子的流向、流量、流速、属性和组分等特征决定的,其驱动作用是通过旅游流的各种行为进行的。

(1)由于旅游流的经济行为,旅游货币流通过产业链流向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地方团体和地方政府,在信息场和经济场的作用下,引起旅游供求矛盾,促使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进和生态环境演变,从而引起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2)旅游流的经济行为还伴随着旅游能流,如交通工具的废弃物、生活垃圾、排泄物等,在生态场的作用下,产生旅游生态影响。(3)旅游流与当地居民进行直接和间接交流的文化行为中,旅游者所蕴涵的信息流在心理场和经济场的作用下,进行信息传播和扩散,促使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演化。旅游客源地的旅游需求信息,通过信息场传播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流在引力场、信息场和经济场的作用下,引起旅游目的地供给的变化。(4)旅游客流和旅游物流的空间行为在引力场的作用下,对环境空间产生一定的压力,引起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变化。(5)旅游流的心理行为在心理场的作用下,影响着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旅游体验以及与目的地的文化互动,其所蕴涵的信息在信息场、经济场和心理场的作用下,导致旅游供给内涵和形式上的变化,从而引起旅游目的地一系列变化。

2.旅游目的地系统对旅游流系统的响应机制

在旅游流践行旅游行为和在旅游目的地实施经济行为、空间行为、文化行为和心理行为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旅游投资者、旅游经营管理者、当地居民、旅游媒介、其他相关团体与个人等利益相关者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指导下,在利益分配机制和价值增值机制激励下,在各种旅游影响场综合作用下,在旅游信息的引导下,通过为旅游者提供行为空间和旅游供给,参与到旅游供给的各个环节,产生一系列对旅游流直接和间接的响应行为,改变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因子的时空结构,从而导致旅游目的地产生旅游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目的地系统对旅游流的响应的程度、范围和方式,取决于旅游流的属性和特征以及旅游目的地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特性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特征(见表1)。

3.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对旅游影响系统的规范机制

旅游制度系统就是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行为规范系统,它的规范作用不是直接对旅游动力因子和应力因子模块发生作用的。旅游制度系统及其派生措施可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外部性、促进社会效率,通过界定旅游利益相关者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支配着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规范着他们行为方式的选择,为行为绩效提供激励,改变旅游影响“场”中各个因子的数量、规模、强度和方向,影响旅游流的动力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的响应方式,使系统在新内外力的作用下打破了过去的混沌状态和无序局面,进入动态有序的开放系统运行状态中,促进积极影响,抑制或消除消极影响,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系统不断得到优化,使旅游目的地系统保持稳态,或向顶级系统发展,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最大化。这要求旅游制度系统必须保持开放性来降低系统熵值,防止内部的低水平自我复制,从外部吸收能促进增长和进化的动力,获得不断持续的制度创新(见表2)。

4.旅游影响的生成机制

旅游影响是在旅游影响动力因子、应力因子和规范因子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旅游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结构,形成一个旅游影响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与旅游影响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因此可把旅游目的地看作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利益相关者在旅游流各种因子的行为驱动下,在旅游制度规范下,在旅游影响场作用下,产生各种响应行为,三者共同作用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生态产生一系列旅游影响。一旦旅游流的驱动作用与旅游目的地响应行为的辐合效应和旅游目的地系统不协调就会产生消极影响,这就对旅游制

表1 旅游目的地旅游利益相关者对旅游流的响应

度提出了创新的需求,使旅游制度变迁能对旅游流和目的地系统产生新的规范作用,旅游制度创新系统通过界定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规范旅游利益相关者行为方式、改变旅游影响场中各个因子的特征与属性、影响旅游流的动力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的响应方式,使旅游影响系统的发展符合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化规律,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也会对旅游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和总体评价后,会影响今后的旅游决策,并产生口碑效应,从而影响旅游流系统的演化,并通过旅游流的演化进一步对旅游影响系统产生作用(见图1)。

五、结论与讨论

旅游影响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即旅游流系统、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即旅游目的地系统以及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即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旅游影响的不断反馈而生成的。因此,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要分析三大旅游影响因子模块的特征及旅游影响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注重旅游影响评估,针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旅游制度创新系统来规范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改变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结构,优化旅游影响,促进旅游目的地系统良性演化。论文只对旅游影响的生成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对于各种旅游影响场的机理、在旅游影响场作用下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旅游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未能深入分析,这可能是旅游影响生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需要通过模拟方法建立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而且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影响的生成机制也会有所差异,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旅游可持续发展机理,以推动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论文研究的旅游影响是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5):80-83.

[2] 刘迎华,朱NBD2E.中国旅游业综合影响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04(6):130-138.

[3] 张晓鸣,保继刚.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8-45.

[4] 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6):88-92.

[5] 王子新等.旅游影响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5(2):90-95.

[6] ButlerR.W.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elution:implicationformanagement ofresources[J].CanadianGeographer,1980,1:5~12.

[7] Smith,V.L.(1978)HostsandGuests[M].Blackwell,Oxford.

[8] Doexey,G.V.Acausationtheoryofvisitior―residentirritanta:Methodologyandresearchinferences[A].InTheImpactsof Tourismprocess6thAnnualConeferenceTravelResearchAssociation.San DiegoCalifornia[C].1976,pp.195-198.

[9] MathiesonA,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M].LongmanInc,1982.

[10] ButlerRW.SocialImpactsof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4,1(1):100-119.

[11] ButlerRW,PearceDG..(1993)TourismResearchCritiquesand Challenges[M].London:Routledge.

[12] Archer.TourismMultipliers:thestateoftheBangor[A].OccasionalPapersinEconomics(No.11)[C].Bangor:UniversityofWales.Press,1980.

[13] MathiesonA,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M].LongmanInc,1982.

[14] SmithVL.HostandGuests:TheAnthropologyofTourism[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7.

[15] ButlerRW.SocialImpactsof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4(1):1002119.

[16] TurnerL,NashJ.TheGoldenHordes:InternationalTourismandtheLeisurePeriphery[M].London:Constable,1975.

[17] RossS,WallG.Evaluationecotourism:TheCaseofNorthSalawesi,Indonesia[J].TourismManagement,1999,20(6):6732682.

[18] Mieczkowski,Z.(1995).EnvironmentalIssueofTourismandRecreati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Inc.Lanham.

[19] 宗哓莲,朱NBD2E.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4):15-19.

[20] 罗明义.旅游业税收贡献的的分类测算方法[J].旅游学刊,2001(2):16-19.

[21] 邓冰等.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53-57.

[22] 李江帆,李冠霖等.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01(3):19-25.

[23] 杨俭波.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J].旅游学刊,2001(6):70-74.

[24] 李星明,赵良艺.旅游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1-12.

[25] 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3):48-54.

[26] 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3):52-55.

[27] 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9-56.

[28] 陆林.旅游居民态度调查――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4):377-382.

[29] 李有根,赵西萍.居民态度旅游影响的知觉[J].心理学动态,1997,5(2):21-27.

[30] 李贞等.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J].地理学报,1998(6):554-561.

[31] 陈飙,杨桂华.旅游者践踏对生态旅游景区土壤影响定量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4(3):371-375.

[32] 王金亮等.碧塔海景区旅游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5):101-107

[33] 孙静,苏勤.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视觉影响与管理――以西递、宏村为例[J].人文地理学,2004(4):38-40.

[34] 黄泰,张捷.基于旅游流特征分析的旅游区域影响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旅游科学,2006(2):18-22.

[35] 杨俭波,乔纪纲.动因与机制――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理论的研究[J].热带地理,2002(1):75-79.

[36] 袁宇杰.旅游流的研究及旅游“双流”系统的构建[J].旅游科学,2005(1):6-11.

[37] 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3.

[38] 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

[39] 肖国安.论经济场.财经论丛,1995(3):35-38.

[40] 张凯.信息场性能分析[J].情报杂志,2003(2):19-23.

[41] 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36-341.

[42] 郑英隆.信息流通与流通的协同发展[J].经济学家,1994(1):107-111.

[43] 陈涛,罗宏宇.旅游行为本质的信息论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