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古代教育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教育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教育特征

第1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古希腊;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古希腊和古华夏分别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两个源头,因此古希腊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体系。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

二、分析比较

1.古希腊体育的竞争性与中国古代体育的等级性

地理环境是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希腊与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两个民族不同的文明和民族性格,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希腊是一个面积非常狭小的岛国,海运交通便利,商业较为发达。商业贸易的发达使国民的生产关系向契约形式转化,致使森严的等级制度失去了繁衍的依托,从而为民主、宽松的政治制度奠定了诞生的基础。古希腊体育中的赛跑,其特征就是参赛者不论地位高下、年龄长幼,一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同等的条件下跑完相等的距离,最后以成绩显示谁之优劣。

与古希腊所不同,古代中国的四周是高山、沙漠和当时条件下无法跨越的大海,形成一个封闭的状态,而内部的回旋余地又相当的广阔,是发展农业文明的理想条件。农业文明为宗法等级制度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等级制的延续和加强致使任何不遵循等级差别的文化因素不得产生,否则就是对等级制的冲击,也是对专制统治的不稳定因素。

2.古希腊体育的健美性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养生性

在同海上风浪搏斗的过程中,勇敢的希腊海员们充分感到自身力量的重要性。于是肌肉发达、身体健美的形象便成为古希腊人崇拜的偶像。与古希腊体育繁荣相对应的是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哲学与科学。古希腊的哲学家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动物和人体的结构,这就使得古希腊体育有着特殊的发展轨迹和审美价值。在古希腊的体育雕塑中,雕塑家们对运动员形体美的把握,已经能够科学地运用数学上的“黄金分割”和解剖学原理,体现了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水平。

与古希腊所不同,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与定型借助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当时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人必须与大自然保持协同才能维系生命,维持健康。因此,在中国古代体育中,养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养生体育建立在宏观观察和直觉经验的基础理论之上,与建立在以分解、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实验科学基础之上的古希腊体育大相径庭。

3.古希腊体育的身体教育与中国古代体育的道德教育

古希腊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的民族。古希腊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古希腊宗教特有的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职责相结合,陶冶了古希腊人独有的人格意识。他们把“自我”视为一种客观化的认识对象,从多方面去论证“人”,他们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体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古希腊体育中尊重人的个性,追求多样化与矛盾性的文化特征,可以激发民族的扩张力、创造热情和冒险精神,有利于体育教育中对人的个性培养和发挥,然而却缺乏中国式的谦恭待人、稳健温和,易导致物欲主义、享乐主义和个性的过分扩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给中国古代体育打上了深深的“道德教育”烙印。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其主旨精神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与古希腊文化的出发点是根本对立的。古希腊文化强调从个人出发,个人与集体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而在中国古代,由于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单一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求善与道德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能给他人带来否定作用。而古希腊则不同,它是通过竞赛,以其双方形成的胜负结果来肯定胜利者,否定失败者。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品格,从而形成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个性。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性,促进了以身心和一、动静结合为特征的东方传统体育形式的发展,然而却削弱了体育的竞技性;

古希腊民族崇尚人的个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公平竞争,对现代竞技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易导致个性主义的膨胀。

参考文献:

[1]颜绍泸.世界体育史研究中的误区:东方体育.体育文史,1990(3).

[2]谢凌宇.略谈中西方传统体育的个性特征.体育与科学,1990(5).

第2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价值取向不明确价值取向问题一直是大学课改以及教师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争论的焦点,根据对“大学课程为谁而设”这一问题而回答将价值取向分为三个方面,即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以及个人本位。持“学科本位”的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科自身的发展而设立的,因而在教学中更加强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以及科学性,对学术上的要求则为更高;而持有“社会本位”观念的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为社会的发展而设立的,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结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学科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学科自身所包含的文学修为,如审美意识等;持“个人本位”的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立的,强调学生个体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知识、价值等的传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进行塑造,从而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不同本位的选择将会造就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因而对学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出现了价值取向不明确的现象,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向导,降低了该学科的实际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不能够体现时代性西方著名学者詹姆逊曾经说过:“文学研究是一种愿望,探讨这种愿望也许最好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入手,把它看作一项促成‘历史大联合’的事业”。因而在编著中国古代文学时应该站在社会的制高点,把握整个社会的经济动脉,以独特的政治视角来看待我国古代文学,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无缝衔接。但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编著更多的是从社会本位出发,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服务。所以只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实用性进行了深度挖掘,并没有在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够与时代相结合,从而缺乏青春的气息。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针不能够与时代接轨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我国文化的建设以及传承,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在2009年年底,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要求;在“十二五规划”的《纲要》中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要求“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其教学方针的制定脱离了时代的发展,缺乏与时俱进的特征。虽然说现在实行的是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培养,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仍旧强调对规律性以及共性的掌握;仍然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仍然以分数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形势、新环境以及新要求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针,从而不能够与时代进行很好的结合。

虽然说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汉语语言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其因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人文色彩而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我国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具体显现,也是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的综合反映,因而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可以对学生进行无形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学科特征上,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播,也是“通古察今”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其实,文化的发展不是对各种不同文化进行叠加,而是对过去传统文化的一个重新审视,通过不断的雕琢形成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文化形式。因而,应该通过改革创新将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时代特征进行紧密结合,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

建立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因而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对人民进行有目的的教化作用,以文化为主要核心将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为社会的繁荣创造更多有利的价值。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围绕“为谁而设”这一问题来构建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立不是单从一个本位进行思考的,而是汲取三种观念的长处,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良好的环境。首先,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是这门课程的基础目的;其次,通过文学的熏陶以作品中的优秀人文素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进行辅导作用是该门课程的直接目的;最后,学生将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的文化素养投身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积极因素。

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教材如今使用的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的,其编写的核心思想是社会本位,因而与现代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出入。而教材是一个课程的主干部分,对课程的安排与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而探索符合现代时代特征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在对教材进行定位时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时代的需求,应充分体现出“十二五规划”纲要“传承创新”的特点;其次要反映出大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在对知识进行积累的同时还需要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衔接;最后注意选材的延展性,便于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与实践。(2)扩展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在现在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将中国古代文学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空间中,没有与其他文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造成了“闭关锁国”的现状。其实,所有的文学形式都应该是相互交融的,它们之间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因而应该从一个更为广义的角度看待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用这些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思考当今社会问题,从而发掘出人类的本性。这才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宗旨,也是其最终追求的目标。

第3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数学教育传统数学

一、儒家思想与古代数学研究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周礼》有“九数”和“六艺”之说,儒学讲经兼教数学,教育儒学化、经学化使数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汉儒用数理讲《周易》,经书兼讲天文、历法和数学,因之数学成为儒学一部分”。[1]

古代的中国数学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论社会交往以及学术交往,大都处于儒家思想的氛围之中。古代数学家带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具有儒家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具备深厚的儒家思想知识,对儒家经典有着浓厚的学术情趣。在儒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主要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注重的是数学的实际性。即重视实践的实际效用,注重实际效用的思想反映在古代思想的知行观中。实用理性表现在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数学观中,他们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学习和研究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效用。中国数学的实用性的特征实际正是对儒家思想的延伸和展开。

由于古代数学家的研究较多地受到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对数学家来说,不仅儒家思想是不可违背的,且各门学科的“经典”也是不可违背的。从根本上说,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都是围绕着儒家的价值观而展开的。一是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为了落实儒家的民本思想;二是出于“仁”“孝”之德,实践儒家的仁爱理念;三是出于经学的目的,要发挥儒家之道。

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说:“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王孝通在《上缉古算经表》中说:“臣闻九畴载叙,纪法著于彝伦;六艺成功,数术参于造化”。《夏侯阳算经》序中说:“夫博通九经为儒门之首,学该六艺为技术之宗。”《颜氏家训》“杂艺”篇说:“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说:“以明理为务,必达乘除升降进退之理乃尽性穷神之学”。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说:“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经世务、类万物”。所谓的“自然之理”是包含在儒家“大道”中的“小道”,正如朱熹所言“小道亦是道理”,因此,研究数学的动机最终都源自儒家的价值观。

二、儒家思想与古代数学教育

1.教学目的之“经世致用”、“注重符验”

“实用主义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数学体系大致是遵循着‘经世致用’的观念展开的。古人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极深的实用主义色彩。‘经世致用’成为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对中国传统数学造成相当大的影响。”[2]

儒家要求“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即联系实际来思考,强调力行,付诸实践。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篇》)把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看作是认识的最高阶段。这种学以致用,注重符验的儒家思想,反映了他们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是其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认识方法上的表现。

2.教学方法之“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举一反三”。《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启发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当学生的头脑中出现了问题,有所感悟又还不很明朗的时候,即是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喷”“‘啡”状态,这才是进行启发的最好火候。孟子主张引导学生达到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但不要代替学生去解决。“举一反三”在《论语》中有时又叫“闻一以知十”(《公冶长》),又叫“告诸往而知来”(《学而》),其方法论的意义是通过对类的本质的把握去推知该类的其他事物。这一方法到了荀子又演化成了“以一知万”的命题,而“以一知万”的具体内容,则是“以类度类”和“以道观尽”(《荀子·非相》),即通过弄清一类事物的基本道理,以求得“观尽”并把握该类的所有事物。显然,“举一反三”和“以一知万”的思维本质,就是从一般推向个别的演绎方法。

数学具有内容抽象的特點,如何能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和发展数学能力,启发诱导正是一把钥匙,它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避免因抽象难懂导致思维停滞和因简单注入而导致思维僵化。因此,儒家“举一反三”和“以一知万”的思想方法,就很自然地被引入到了数学教育领域。

3.教学要求之“苟求其故”、“善学尽理”

与西方的所谓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中国传统思维(儒家思想)的根基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经典思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整体思维的最典型的理论形式,强调天和人的联系不可分割,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

儒家虽然注重经验,强调应用,却并不截然排除对对数学上的逻辑演绎方法事物内在原因和规律的追求。孟子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离娄下》)这里的“苟求其故”,便是要求去探索天地星辰的所以然之“故”。苟子也说过:“辩则尽故。”(《正名》)又说:“善学者尽其理。”(《大略》)可惜这种“求故尽理”的思想在先秦儒家中没有成为主导的思想。导致了后来的中国传统数学侧重于模式推理而不注重命题推理,使数学实践与数学理论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失去赖以发展成长的源泉而枯竭。

参考文献:

[1] 周瀚光.先秦儒家与古代数学[J].北京:大自然探索,1986年第4期,第151页。

第4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国学;人文素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省“文化兴省”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对省内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许多高校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涉猎面不宽、学习程度不深、国学知识不全面;对国学知识把握不准、学习国学知识的主动性不高、对国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等,而目前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也令人担忧。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由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容佛、道,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中国古代诗、词、戏曲、古文、小说等文化形态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素质教育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特征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国学教育是基本认同的,认可古代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承传功能,而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是大学生接受国学知识最多的渠道。但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情况并不理想。比如,部分高校或专业并没有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或相关课程,而受学科分野、学时压缩等因素影响,古代文学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呈弱化趋势。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学习国学的主动性不高,古代文学作品不好理解,老师的授课积极性受影响,学生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偏移等因素,都影响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为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必要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做出科学的规划。

大学生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传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两个部分。传统人文知识主要对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修习积累,而人文素养则是经过传统文化知识等的浸润、内化后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等等。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同时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1]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优良载体,基本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比如许多高校存在重视应用技术、应用知识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古代文学课程,并没有真正得到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压缩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有古代文学课程,而其他许多专业并没有将古代文学课程列入必修或选修教学计划。与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相关的一些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国学概论等也没有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

2.课时压缩。

目前许多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着课时压缩现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跨度较大,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而在课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3.学内容泛化,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着注重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朝代概况、作家作品的介绍,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不能深入、全面,存在泛化、概括化的现象。另外,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比较简单,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这都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学生们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不是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和阅读国学知识,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古代文学知识外,有些学生很少阅读古代文学的作品和书籍,学习途径显得比较单一。

鉴于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视,强化大学生国学教育,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国学教育的不利局面。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评介体系等很多方面要对大学古代文学等课程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对其自身成长与人格培养的重大意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好转了。

第5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在汉语国际教育大潮流下,与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外国留学生汉语普通语言进修教学相对照的,是平稳有序的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学位教育。我们在重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的量的同时,也应注重汉语教育的质,即切实地培养具有良好的汉语言能力和汉语文化知识的人才,这项任务需要汉语言本科及硕士甚至博士教育来完成,虽然与普通进修生的汉语教学相比,学历教育培养的数量有限,产出周期较长,但是它有着普通语言教学所不能相比的意义。张和生先生曾指出一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要依托汉语言本科专业,以及随之建立起来的研究生学位教育。高等院校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生结构应当是以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生为主体,同时招收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中外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中、短期汉语进修生。人为地适当控制汉语生或非学历生在留学生中的比例,将是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高瞻远瞩的观点无疑是将我们的汉语教学放在全球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来关照的。值得汉语国际教育界借鉴。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既属于汉语国际教育的范畴,也属于国家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体系范畴。因此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学就包含了二者各自的教育教学特征,也应遵循二者的教育规律。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要从各类课程上保证本科培养目标的实现,确保培养符合本科培养目标的人才。规范的四年制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汉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汉语语言及文化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出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汉语技能,并能熟习中国国情及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甚至学生有潜质成为各国的汉学家。

在汉语言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包括:1.汉语言语技能教学,也就是进行汉语听、说、读、写各专项技能及综合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语能力及交际能力。2.汉语知识教学,比如词汇、语音、汉字等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具备系统完整的汉语言理论知识。3.中国人文知识及与专业方向有关的知识教学,比如中国文化、中国概况、中国文学、人文地理等,使学生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具备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课程体系体现了由打好语言基础到对语言理论的掌握,再到文学文化知识的浸润的过程。课程体系尊重二语习得的规律,也重视了人文知识的传授要求。

作为在高年级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课是文化类专业的必修课。古代文学课是依据国家汉办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属于中国人文知识课群。在该课群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修习时间是在第四学年,每学期2学分,共4学分,与之相应的,还有中国名著选读和汉语古籍选读课程,均为4学分,三门课程总计12学分,在人文知识课程类别中占重要地位。中国名著选读与汉语古籍选读均属作品选读鉴赏类的课程,在教学中可单独开课,也可以纳入中国古代文学课中,与文学史的教学相得益彰。我校在课程设置中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两门课由一位老师统讲,在教学中既介绍文学史的发展流变,又赏析经典作品,使学生对古代文学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学这门课程。

一门语言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就是这门语言的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境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文学一方面是语言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体现着该民族认知世界的方式、审美特征、民族人格内涵等。因此,学习一门语言都要升华到学习该民族的文学的层面上。通过文学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也可以探究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蕴。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就是基于此,我们不但说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国的文化精华,更是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寄托着古人或空灵或济世的人生理念,其中蕴含的中国士人的精神和傲骨值得中外学生学习并成为滋养自身精神世界的养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美境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现代人在这个科技化的时代还保有着心灵的自由与惬意。对外国人的汉语言专业教育,我们也要考虑到美育和思想领域的教育,这种教育靠什么?就要靠中国传统的文学。崔永华老师认识到对外国人的汉语言专业教育,也要利用课堂教学、语言实践活动和校园的文化环境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素质的教育,培养勤奋学习、工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他们能成为适应国际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注意到了德育和美育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文学和艺术就是最好的载体。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承担着独特的责任,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阅读与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中它既是文化类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起着汉语言专业的精神导师的作用,使留学生在学好汉语的基础上,能够体认中国的文化精神,让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滋养自己的心灵世界。

二、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策略

基于留学生的汉语认知水平及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了解的局限性,在针对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实施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真正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能够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实际出发,笔者在从教的过程中积累了以下三方面的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文学史发展脉络作品赏析作家地位三位一体的讲授策略

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他们不似中国学生那样,在中小学阶段就对古代诗歌和散文有所接触,对古代文学有着感性的认识。古代文学于留学生而言,不仅具有语言文字的难度,也具有理解中国独特审美情怀、中国士人文化精神方面的难度,而后者的难度更大。讲授中国文学,留学生可以通过古代的经典作品体认中国士人的审美世界,家国情怀及思辨精神,这些毋庸置疑是语言的精华所在。另一方面,要想让他们能够真切地理解作品的优秀内涵与文艺特色,就要对文学的发展脉络,甚至是中国历史的大致走向有所了解。吕蔚老师也曾提到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文学课应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有一个史的了解,这一了解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等基础之上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一般称作中国文学史或古代文学史,要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的发展流变,首先要对各种文体的演变历程有理性的把握,对古代文学各个阶段的特征也要有所掌握。对于留学生而言,我们对文学史甚至是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的介绍目的不同于中国学生,而是要通过文学史的简要介绍,让学生能加强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感知作者的写作动机与蕴含的感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对文学史的发展做以简要的介绍。经典作品应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的中心内容,扫除作品中的古汉语语言障碍后,教师应着重将教学内容放在对作品的赏析上,让留学生仔细体会作品的美感和思想深度。古代文学课是以语言课为承载的文化及艺术鉴赏、审美鉴赏的课程。对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的艺术欣赏,从而感知中国文学的深厚与美感,是课程的一个重要意义,孙兰也在文章中指出,文学所承载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是文化的输入,也是审美鉴赏的输入。中国文学所追求的意境之美,是中国文艺美学的独特之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的境界都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这种以含蓄为主的文学面貌就形成了中国文学甚至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才能让学生亲自去感知。

在对作品解读之余,也要给学生介绍重要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名垂千古的作家的风格及其对后代的影响有较为理性的认知。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作的同时,学生也应该了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师应该介绍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及他的诗作的开创性,才能与作品的赏析交相辉映。我们在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上,要做到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与优秀文学作品阅读赏析、作家的艺术特色及地位三者统一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对作品有感性的认识,又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古代文学的发展流变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二)移情策略的有效实施

中国的《尚书尧典》就曾经提出诗言志,作为中国文学大观的诗歌,是历代文人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情感的工具,诗人们借诗来将内心的情志抒发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亘古未有而孤独大气的内心独白式感慨,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灵动淡然,无一不体现出作者个人的独特精神气质与别样的情感世界,而这种精神、这种感情也正是后人所敬仰的精神丰碑。所以我们给留学生讲授古代文学,就是将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中国人所敬仰并传承的精神,传达给外国学生,让他们也能领会人类的精神高点,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将作者所处的情境及生活境遇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果换成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想?是否与作者有相似的情感表露?有很多时候,留学生感受到,作者是代自己说出了心中要表达的语言。将作者情之所动,情之所处让学生来体会,可以增强学生对作品意蕴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移情的策略重在让留学生能够从情感上体认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情与志。笔者很赞同涂文晖老师的见解文学艺术最讲究传情,不能调动学生的感情,这门课就是失败。对外汉语教师在古代文学课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更应当担负起情的搭建者。在文学巨匠和外国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我们的经典作品真正以情打动留学生的心灵,带给他们别样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作中的韵味。

(三)通过吟诵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更能展现其韵律美和节奏美。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中国古代的蒙学即要诵读诗歌,孩童虽不通其意,然而在诵读的过程中已经慢慢影响了他们,使他们感知古文古诗,随着时间的推移,转而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文化的血液,文化的根基。同时我们也历来重视吟诵的意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也。在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会将诗中蕴含的感情生动传情地传达出来,易于学生接受并乐于去认知。引导学生们自己去诵读作品,既可以体会汉语的韵律美,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汉语语感,领会古诗中汉语的语言规律,语法规则,从而可以将学生的汉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中国的诗歌十分讲解意境之美。诗作中往往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汉诗之大美,也在于不可言说的意境。兴象玲珑不可凑泊是诗作的较高境界。这种韵味与意境仅仅通过讲授是很难体会的,必须通过阅读者的参与,即留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诵读来感知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意味悠长,获得美的享受。这种个体的审美认知是他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诵读,从中获益。此外,一些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也应该适度要求学生们背诵,教师的吟诵以及学生的诵读和背诵的要贯穿教学始终。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教学策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写对优秀作品的读后感想,不必长篇大论,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即可,重点在于让学生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感受和启示,这是让学生能够内化所学优秀作品的一个方法。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与中国学生的教学有所不同,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又要兼顾知识点的讲授,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分清教学轻重,不必面面俱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

三、基于此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

第6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1、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不畅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民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最明显特征就是高校的扩招。虽然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接受到大学教育,但是高校扩招也有其不利的影响。一方面,高校扩招增加了学生的数量,教师与学生的数量逐渐拉大。另外。高校扩招使得很多学校新建校区,而大多数教师并不在新校区留守,教师上完课就离开,使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的时候出现疑惑不能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

2、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学生学习古代文学兴趣下降也是摆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社会观念对学生的影响。第二,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案缺乏新意。

二、如何走出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合理安排课时,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首先应该合理安排课时,按照教学内容设置课时,保证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字词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对相应的古代文学内容也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能将内容讲授完毕。其次,对相关的课程顺序进行优化,因为古代文学课本中有大量的生僻字词,学生不认识,学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之前,开设古代汉语,让学生首先解决认字的问题,这样后面学起来就相对比较轻松。

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水平,需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古代文学教学中大多讲授的都是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另外,因为大学生还处在心理成长期,他们有强烈的视听需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视听兼备的课件,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创造氛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也应该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学生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大概的调查,从而帮助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不懂就问的原则,在上课或者课后要积极与教师进行探讨和沟通,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异议,也可以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通过这种双向的互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改革考核机制

第7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制度文化下东西方体育发展方向的迥异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法律、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制度文化反映。事实证明人类制度文化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关系变化而变化,而不同时期制度文化发展却直接影响人类体育文化发展,势必造就东西方体育演进方向不同。

(一)古希腊时期

古代东方制度文化以古代中国制度文化最具代表性。古中国普遍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国家政治结构,其中文化专制成为政治专制副产品。但由于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从而造成古中国文化发展始终未出现断层,而形成了以自我文化发展为主海纳百川文化特征。而体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必然从观念到组织运行等方面受到中央集权制及制度文化影响,从而选择体育的方式必然是重视内在修为,强调以内为基,以外为辅的身体活动成为人们解压和内省的运动方式,也成为古代东方主要体育文化特征。而古代西方制度文化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制度文化最具代表性。古希腊是以小国寡民,分邦治之的政治体制,基本实行民主制。而古罗马却经历了从共和走向帝国的政治变化,以法为权的罗马法成为其制度文化的代表。特殊制度造就了古代西方文化发展短时间内达到高峰的现象,古希腊人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埃及、巴比伦和地中海沿岸各古老文化。于是崇尚外在表现的文化特征成为古代西方主要的文化特征,体育作为直接展现外在美的主要载体,力成为主要的运动形式。但由于中央集权分散,罗马王朝迅速分裂而灭亡,欧洲进入黑暗年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出现了断层和新的文化模式。

(二)欧洲中世纪时期

以中国为代表东方社会,处于两晋南北朝至元朝结束时期。政治更迭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推崇的制度文化建设存在人性的一面,从而使体育文化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崇尚以普度众生为理念的佛教,于是体育文化的表现及运动形式确实是披上了“以人为本”的外衣,尤其是民间体育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文艺复兴以前,西欧大部分领域处于落后状态。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来之前,封建统治者利用宗教奴役和教化民众来保护其阶级利益,以身体活动为运动的体育形式被遏制,仅有骑士教育存在少量的身体运动。也就是说,中世纪的欧洲制度文化建设中人性的被剥削,长期封闭的封建宗教制管理限制了体育文化的发展,诸多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被迫消失或遏制,从而造成了欧洲中世纪时期西方体育处于灰暗期。

(三)工业革命时期

东方社会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文化一直作为农业社会的附属品而存在,小农意识及封建制度诸多弊端滞缓此时东方诸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尽管印刷术和火药诞生于北宋但却发扬于西方,尽管蒙元时期出现了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的诞生但仅限娱乐与贵族,这都说明中国封建历史上思想文化禁锢制度存在已久,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君权至上的封建专制统治,一切文化的传播都将为其服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此时的社会理念是以宋明理学为基本,主张“静”和“敬”,反对体育,限制了体育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着社会正经历上一个时代终结和下一个时代伊始的变更期。新兴的市民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其别是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这些都体现了西方主张民主、自由、人性等价值理念。体育文化建设即使人性得到解放,也将体育融入到教育、休闲等诸多领域,使体育重新赋予了新的意义,内外兼修的体育发展模式开辟了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四)近代社会以来

近代社会是一个以西方文明发展为主体的社会,东西方社会存在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必然促使东西方文化发展道路的不同。西方文化通过三次工业革命的变革迅速地完成了全球性的扩展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充满西方强权特征的文化体系,而东方文化受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阶级统治思想影响,强势的西方带着大炮和文化打开了东方的大门。东方一直存在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模式在清代达到了高峰,却伴随着西方体操浸入,最终取代我国传统的体育模式,确立了核心社会地位。因此,近代东西方体育发展的状态:以西方体育模式权威的普遍建立,东方体育模式的全面让步为背景的单元化体育发展状态。

风俗习惯性文化下东西方体育发展方向的迥异

东西方风俗习惯差异最终根结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西方文化自古受宗教的影响,东方文化受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东西方风俗习惯文化间存在着差异性。西方信奉上帝,认为上帝宽恕罪恶,而东方普遍信奉佛教,认为佛光赐福。西方待人接物强调直截了当,而东方强调以和为贵。西方的爱,强调以神的名义表达爱情,被称为“神的婚礼”;而东方的爱,讲究凭人的力量宣扬爱的意义,被称为“人的婚礼”。从中不难看出,西方自古呈现人性外在表现力,宣扬人的感性,而东方自古展现人性的内在自修力,阐释人的理性。无论体育是以休闲化、世俗化、还是现代化的方式存在,体育都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核心而发展,东西方社会不同风俗习惯文化必然影响东西方体育演进方向的不同。

思想与价值性文化下东西方体育发展方向的迥异

(一)第一次思想与价值文化的交锋

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文化领域的先导们开始了中西方文化领域的思想与价值观的早期的交锋:以孔子的儒学观和早期印度的佛教思想的东方文化和以西方犹太教的一神论、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为代表西方文化为对比,形成了早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东西方文化。而这种文化直接影响了东西方体育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方法等。孔子的“礼”与“仁”的思想,阐释了以礼制治国,以人道治天下的儒学观,而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髓,孔子强调伦理至上,“射”被当做君子之交的方式,形成了早期的古代中国伦理至上体育价值观。而以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反复强调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强身健体和精神,特别是《理想国》强调终身体育的重要性。犹太人的一神论认为神是宇宙的唯一创造者和万物之源,而印度的佛教倡导多神论,宣扬因果报应,主张众生平等,导致宗教观念和种姓制度限制了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范围,以瑜伽和保健术为代表的体育形式只能依附于宗教而发展。

(二)以教育为主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文化交锋的第二次交锋

欧洲中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交锋是以教育为依托的文化交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中国形成以教育为主的特征的思想和价值观文化。引进佛学教育的中国,将戒欲轻生思想作为武术和养生的根本,并融合了朱子理学和颜李实学,形成以佛学、儒学、道学重新结合的中国文化思想大融合的开放、兼容的教育思想。势必为体育文化发展注入新生机,先秦两汉时期修生养性的气一元论生命观,礼之仁之的伦理至上的体育价值观等体育思想得以融合和延续。而此时的西方形成以基督教义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提倡摒弃现实、鄙视肉体、弃绝一切欢乐和幸福的禁欲风,对人生和身体予以否定,导致体育滞后性;最具代表的教育思想便是骑士教育,倡导武技培养忠诚的武士道勇士,用于军事的体育文化正是束缚于以基督教义为根本的教育思想而不得发展。

(三)14-18世纪末的第三次交锋

明代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明代颜元一反程朱理学“重心轻身”,提倡“文武相济”“兵学合一”全面发展的儒家体育的教育观,从中难看出,明末思想仍未能打破以儒家思想为主统治。到了清代,闭关锁国政策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使得思想解放走到了瓶颈期。尽管此时的中国体育正向休闲化和世俗化发展,但人的身心受中国社会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体育的休闲化和世俗化是否是昙花一现呢?留给后人佐证。14-18世纪未,近代西方思想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将神的光环世俗化,宗教改革又将世俗神圣化,启蒙运动使人的主体性价值得以体现。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内容,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彼特拉克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宗教改革是以马丁路德为代表,提出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先定论为核心内心的人文主义宗教观;启蒙运动是以宣传理性、民主、科学、平等的理性主义为根本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不难但看出,近代西方思想仍站在理性角度思考人性的发展。体育是以人为根基,以人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的社会活动,体育作为人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形式,人性思想的解放,体育运动方式势必解放。

(四)十九世纪以来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用“大炮”和文化打开了东方社会大门。作为“大炮”的前锋先进的西方思想迅速渗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封建近代式—“师夷长技”,再到资本主义近代式—“民主共和,”再到“”传播,与西方倡导民主、科学、理性、民权、民生等思想不融而合。及目前西方主张普世价值观与以中国为代表主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交锋,下,使原本处于不同轨道思想文化不断碰撞火花。思想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和据理力争,体育便成为人类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特殊途径,使体育具有系统、规范、科学的方法体系,全新阐释人文主义体育价值观和体育人生观。

第8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教学

1应用型教学的背景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视应用型教学是有其独特的专业背景、课时限制和现实需求。从专业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具有优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汉文化产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汉语国际传播人才”。[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识构成更加强调语言学的重要性,除了常见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基础性课程外,还增加许多语言学的分支教学内容,如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二语习得教学等内容。而文学部分虽然也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教学内容,并且也是专业平台课程,但这些文学性课程总体是辅的,并且紧紧围绕语言学教学服务。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语言学教学为第一位,而文学处于从属地位。当然,文学的从属地位并非否定文学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因为一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除了能够流利地利用汉语进行国际教育和交流对话外,还必须能准确地理解、分析和鉴赏中国文学作品,并掌握和讲解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与此相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时设置上也是以语言学课程为主导,而文学和文化课程的课时量占比则非常小。以本单位为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每周课时只有2学时,一般只开设2个学期,总课时量只有60学时左右。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每周有3学时,课程开设4个学期,总课时量达到360学时左右。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量实在是太少了,只占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时量的六分之一,但所授课的内容却是相同的,都是从先秦讲到清末,也是跨越几千年的文学史。如何做到在极为有限的课时中讲解完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每位授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就应该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角度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深度性转化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文学知识的应用性和理论的普适性,让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文学史知识,而且重视文学的应用能力,诸如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应用型教学实践,才能解决课时量少与课程内容多的突出矛盾,更能提高学生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对于文学教学的实践能力。从现实需求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喜欢学习中文,另一方面中国自身也倡导文化走出去,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而文化交流与对话除了语言学习本身之外,还包括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文学艺术等内容,这就要求文化教育者和交流者需要有较高的文学素质和文学交流能力。汉语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师资队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除精通汉语的语言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应用能力,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很好地阐释、讲解和宣扬中国文学和文化。

2应用型教学的目标导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侧重于应用型教学,其教学目标导向应从三个方面来设定,即普及性与经典性的结合、文学性与文化性的融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的汇合。

2.1普及性与经典性的结合

这是指教学内容方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由于课时量少,以应用型为导向,不可能像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做到授课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只能做到普及性与经典性相结合。所谓普及性,是指文学史知识讲解以基本普及为目标,把中国古代几千年来文学史发展的概况做大致梳理。例如,魏晋南北朝文学所涉及的朝代复杂,作家繁多,文学史知识极为丰富,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等。就文学大家而言,此一时段所出现的大家并不多,只有东晋的陶渊明,但这一段又特别重要,它是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开始,又是诗歌的格律形式的探索时期,没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后来的唐代文学的出现。但限于课时的规定,又不能详细讲解此一时段,只能作简要的文学史线索梳理。其方法就是把每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文学特色梳理出来。如建安文学主要作家“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以王粲和刘桢为代表的“建安七子”,以及蔡琰;此阶段的主要文学特征是建安风骨的形成。所谓经典性,是指挑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来讲解。同样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例,此段文学史所要作重要讲解就是东晋的陶渊明,而陶渊明的文体涉及到诗歌、辞赋和散文,重点是讲授诗歌,诗歌又以田园诗和咏怀诗为主,分别以《归园田居》和《饮酒》两个组诗为经典。就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来看,可以借用王国维有关“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论断来概括其经典性,即《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种经典性概括既归纳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又体现了不同文体的所在历史时期。

2.2文学性与文化性的融合

就课程性质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并不仅仅限于教授文学,它还涉及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因为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必须在文学讲授中融合相关的文化知识,而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也是中国文学自身的突出特征。具体而言,包括四方面的融合:一是文学与历史的融合。中国古代文论本身就强调知人论世,作家作品必须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才能准确和深刻地理解和批判。如讲解杜甫及其作品时,必须对杜甫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唐代史安之乱的历史知识有较充分的了解,才能深刻理解杜甫诗歌为什么被称为“诗史”,杜甫为什么会被称为“诗圣”。二是文学与哲学的融合。中国文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源于儒家和道家两种哲学思想,而古代文人绝大部分是属于“士”的阶层,特别宋明理学兴起以后,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如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双子星座”的杜甫与李白,前者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儒家思想,后者的作品更多表现出道家思想,所以有“诗圣”与“诗仙”的区别,但本质上两人都是一样的,李白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只不过当理想无法实现时,而以道家的方式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三是文学与艺术的融合。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绘画和书法关系密切,诗词等韵文学最初就是合乐而作的,十分强调诗词的韵律性和音乐性;诗词创作还很强调绘画的技法,如王维的“诗中有画”,注重景物的层次感、用词的色彩感;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和绘画性,书法是诗词等文学的重要外在表现,因此两者都具有内在的神韵性。四是文学与宗教的融合。古代佛教与道教等宗教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如志怪小说、神魔小说都是宗教文化发展的结果,讲解这些文学作品时离不开相关宗教文化的分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解重视文学性与文化性的融合,既是讲授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更是培养学生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有的文学和文化讲解能力。

2.3本土性与国际性的汇合

这是由课程的应用对象所决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然是面向中国学生所开设的,但所培养的学生将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力量,其对象则是世界各国的受众。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学时,理应适当了解相对应的外国文学发展情况。这既有异质对比,也有同质对照。异质对比,如早期的中外史诗,中国早期的史诗一直被认为不够发达,只有《诗经大雅》当中有周始祖史诗5篇,即《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篇幅都较短小;而古巴比伦有长篇叙事史诗《吉尔伽什》,古印度有《摩诃婆罗》和《罗摩衍那》,古希腊有《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合称《荷马史诗》)。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史诗是以案头文字的书写方式流传,而外国史诗是以口传方式流传。就流传时间来看,周族史诗约创作于公元前11世纪,外国史诗除《吉尔伽什》外,都比周族史诗晚,《荷马史诗》流传于公元前8、9世纪,有文字记载要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了,而《摩诃婆罗》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世纪。这体现了中国文学早熟性特征,这是因为汉字产生得早,成熟得早。同质对照,如明代的汤显祖(1550—1616)与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都处于同一时代,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们都以戏剧创作著名,都擅长写情故事,以“情”来超越生死,以“梦”来实现理想。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东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时代呼应,体现了晚明时期中国文学和文化与世界的同步性。通过本土性与国际性的汇合,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有关文学与文化的教学能力。

3应用型教学的方法措施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方法和措施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的贯通、知识记忆与能力应用的融通、传统课堂与新型媒介的会通。

3.1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的贯通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应用型教学应把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融通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无论什么样类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引导是必要的。从应用型教学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引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史知识梳理的引导,把每个朝代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特征归纳好,方便学生识记和拓展;二是文学作品理解的引导,启发学生如何准确分析文学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两种思维训练。一是发散思维,即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局限于常规思维和单一角度,而要有联想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够从多维和多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课堂讲解此诗时,应由此诗之“哭”联想到杜甫其他的“哭”诗,并归纳出杜甫“哭”诗数量众多的文学现象及其原因;同时又可以跟李白诗歌以“笑”居多进行对比。二是审美思维,即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感性,认识到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异性。如苏轼有诗描写西湖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里用西施比西湖,把西湖之美具像化了,体现了文学的魅力。而更重要的是苏轼打破常规,用人体来比作物象,而不是以物象比喻人体,体现了创作上的逆向思维和独创性。学生学习主导性的完成要做到三个转型:第一,由单纯听课向试着讲说的转型。无论是文学史知识的归纳还是作品分析,都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特别是作品分析,如诗歌讲解,从字词的解释到诗句的分析,再到诗歌的理解,都可以让学生来讲解,教师只需要做适当的引导即可,而不必做单向灌输。第二,由死记硬背向知识搜索转型。现在资讯发达,搜索引擎丰富,学生学了一些基础性常规知识进行必要记忆外,很多知识可以通过搜索来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一些基础性的文学史知识是需要背诵的,但是课堂所梳理的文学史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必须在课后进行补充和充实相关的知识点。如讲解明清文学,通常以小说史为主,对一些诗词等韵文学,只是点到为止,这需要学生根据相关线索去补充。同样,作品分析更离不开学生自主搜索。如字词的理解、诗词意象的归纳、叙事母题的嬗变,都需要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去完成搜索。第三,由个体学习向团队互助转型。个体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充分训练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还需团队互助,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后合作。尤其是课后合作,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应用性有很大帮助。如文学史知识的补充,如果史学知识只提到某位作家而没有具体讲解,其知识补充就包括作家生平经历、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等内容,由于涉及的作家众多,单凭一个人难以完成,这就必须依靠团队合作。

3.2知识记忆与能力应用的融通

知识记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识记忆必须与能力应用相融通,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体而言,学生的能力应用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文学吟诵能力。吟诵是古人对诗文的一种传统诵读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吟诵来体会诗文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为汉字有着独特格律和韵调的。吟诵一方面需要准确处理平仄字的不同声调,做到平长仄短;另一方面要依字行腔,音高、音强和音长不固定,但始终依情而定腔调。吟诵与朗诵相同点都在于通过声音来理解诗文,不同点在于朗诵依诗文内容而断句,且读音一般以普通话为标准,而吟诵则是随音调吟咏,有相对自由的断句,且以两字居多,其发音不作统一的标准,可以是普通话,也可以是方言乃至古音。学生掌握一定的吟诵能力实际上是领会了古诗文与音乐的融通性,并且是对古诗文内容和情感理解达到了相当熟悉的程度。第二,书法书写能力。书法书写是对古诗文特别是诗词曲等韵文学的一种独特外在表现,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书法书写不单独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与古诗文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学生掌握一定书法书写技巧,十分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学教学,让外国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内在关联性。特别是当下的电子化时代,书法书写对于外国学生更具吸引力。第三,文本鉴赏能力。文本鉴赏能力是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作家的能力,即确认文本作者所处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如前面所提到的东晋陶渊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派。二是定位作品的能力,即确认作品在作家所有作品中的地位。如《归园田居》组诗就是陶渊明的典型代表。三是作品的分析能力,包括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这些都牵涉到对文学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能力。第四,作品再创作能力。作品再创作能力也是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主要体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其延拓能力,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作品翻译,主要是对诗文作品进行现代文翻译,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诗文篇章,此是再创作的基本能力。第二层次是作品改编,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现代改编,以便于人们对原作阅读和理解。如《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三言》《二拍》等话本小说,都可以通过改编的形式让外国人更易阅读和欣赏。汉语国际教育中,中国文学作品的文本改编是一种重要的授课素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三层次是作品仿写,即对原诗词进行模仿创作。这种仿写要求较高,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运用。

第9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养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效果的提升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当下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还不够深入,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文学是人文智慧的宝藏,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文化宫殿,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措施。古代文学一般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广博,内涵深刻。将古代文学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真实的历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世界的本源和复杂的哲理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用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起来,一方面能够提升人们对于古代文学的认同感和传承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感,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学生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精神和更坚强完善的人格。古代文学向来就被作为我国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扮演着连接古代与今朝的纽带角色,发挥着联系古人与当代人思想的重要作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素质,谈到人文素养,就不得不提到古代文学。虽然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现代科技的产物,但是与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关的仍然是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就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类文学作品,也包括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例如《论语》《中庸》等我们耳熟能详且与我们的为人处世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文学作品。这是古人与当代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只是作为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工具,而真正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任何智慧都是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凡是能够保存并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洗涤和岁月的沉淀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智慧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建立完善的人格,帮助人们更幸福快乐并且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使学生能够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拥抱幸福人生!古代文学构筑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当学生身处其中时,能够释放课业压力。古代文学倡导自然美、韵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文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征,对学生来说是一项珍贵的财富,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大有裨益。

二、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实践研究

(一)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要想提升古代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或者增强古代文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首先要将古代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升上来。应当从上而下确立一套策略,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例如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专业或选修课、必修课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其实,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更多地加入古代文学鉴赏与评析的课程,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使这些古老的智慧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样一方面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中的智慧和哲学,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要知道,不仅科技和经济发展很重要,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是人品的基础。古代文学在人的品质培养和塑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应该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同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比拼的也是综合实力。其中,人文素养占有很大比重,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塑造,将古代文学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更多地引入教学课堂中去。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可以邀请优秀的古代文学的讲师,不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大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周期性的古代文学学习活动并进行大力推广,广泛传播优秀的古代文学,倡导学生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选择合适的古代文学内容进行教学

如何将古代文学规范地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成长阶段以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内容,投学生所好,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够更大程度地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之所以叫古代文学,就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和文学形式与现代社会相距较远,当代人在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阻碍。作为教师,应该能够具备一定的辨别力,从古代文学中提取对学生有益的内容,丢弃无用的落后的内容。在将古代文学引入教学中时,一方面教师要降低引入内容的学习难度,将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社会的内容提取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减少认知和理解的鸿沟;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觉探索其中的奥妙,真正做到将其为我所用。众所周知,在古代文学中,古代文人的思想分为很多门派,各有其优点与不足,教师要对其优缺点都进行深入分析,教导学生形成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古代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对于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无用的、有害的内容要予以摒弃,对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的内容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推广,如此才能做到对古代文学的良好利用。

(三)以现代技术为桥梁,搭建古代文学与今人的精神纽带

教师应该理解当代人对于人文素质提升的诉求和对于精神食粮的追逐,把握好度和界限,教授给学生确切的历史文化知识,避免模棱两可的思想观念给学生带来困惑和不解,应该着重挖掘古代文学中的深刻内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比如将古代文学中著名的片段利用动画等进行重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将古代传奇中的英雄典范和优秀的人物事迹进行发扬,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对其进行渲染,利用综合手段传递到学生的眼里和心里。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古代文学的浩瀚海洋之中,为学生选取有益成长和发展的片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总而言之,科学技术能帮助我们改善生存条件,继而提升生活质量,而精神文化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由内而外地丰富自我。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只有把古代文学更多地引入课堂,才能够利用古人的智慧浇灌今人精神的花朵。将古代文学合理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1]张彩秋,郑晓云,温宝君.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7):119-120.

[2]高振.如何通过古典文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52.

[3]蔡苗苗,安兰.简析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作家天地,2020(3):19-20.

[4]张晓红.解读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142-143.

[5]王莹.浅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才智,2019(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