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现代经济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经济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经济的特征

第1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

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

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第2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简而言之,表现艺术是以表现设计师感受、情感、思想、意趣、审美等主观意识为核心,按照设计师的主观意图通过变形、抽象处理的方式进行对象的设计,比如建筑、工艺、家具等等;而再现艺术则是按照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象将设计对象呈现在公众的眼前,既符合其传统的主观理念,同时也能加深其对设计师设计与造型思想的认同,比如雕塑、绘画等等。因此,前者是直接或者间接地表现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其成熟和繁荣与人类主体观念、精神思想、审美情趣的觉醒有关;后者是形象、具体、真实地展现客观物象,使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意念隐藏其后。两种设计思想在长期的应用设计过程中具有各自鲜明的呈现方式、应用领域。 然而,正如上文所说,立足于产品包装与造型设计的应用性的艺术设计活动是对设计师主体思想的表现和对产品客体对象再现的一种统一。也即是说,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既要能够按照艺术家对客观主体的认识经过一系列艺术加工之后而再现客体,同时也必须依赖于设计师本人的审美意识、设计理念与价值追求等等。因此,在部分艺术设计活动中,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也时常是交叉渗透的。尤其是诸多表现艺术设计作品,虽然不以再现设计客体为核心目的,但也会通过再现设计的方式传达出特殊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目的。比如蜗牛式展览馆的设计,便是通过模仿动植物的形象设计出符合当前审美思想、功能需求的设计样式。除此之外,在部分雕塑、产品造型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除了会大量地体现自身的主观臆想,同时也会打破人们对特定产品或者是设计对象的传统认识,通过抽象、变形的方式进行对象的设计与规划。 事实上,以上情况只是在特殊的设计对象中出现,仅仅可以作为一般中的特殊来分析和认识,并不能由此否认“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在传统艺术设计过程中的类别划分。在此基础上,设计师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主导趋势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追求等等,把握丰富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设计理念、审美追求等来见仁见智地补足和充实形象,进行形式语言或者是设计语言的“再创造

“,使主观的情感体验、客观的直接形象与设计对象的应用功能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合二为一,完成审美、应用层面的升华。 二、艺术设计在现时代环境中的表现特征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一方面物质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人们的物质消费早已从基本的功能需求转向了对产品造型、包装设计的重视;另一方面,在进入数码时代之后,以电脑、互联网络为基础的媒体形式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因此,当前的艺术设计在坚持“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基本设计理念的同时,其在应用方式与表现特征呈现出微妙的变化。

1、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社会工业化的成本是空气不再清新、水不再清洁、天空不再蔚蓝以及其它的各种资源也不再丰富,甚至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这与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垃圾有关,因此,基于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便应时而生。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自己的设计作品得到国家审核部门的检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设计方法和新颖的设计材料,来达到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的目的。

以环境保护、生态和谐、资源节约为核心目标的艺术设计活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比如美国工业艺术设计师协会每年都会将环境保护、生态和谐、资源节约作为评选卓越产品设计奖的重要条件。另外,德国工业艺术设计界一直都把生态保护、资源节约视为艺术设计师的美德,并从产品美学的高度审视在环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保、生态理念指导下的作品。为此,德国专门颁布相关的“工业设计法”,一方面要求设计师尽量延长设计作品的生命周期,提高重复使用的次数;另一方面,设计师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节约使用原材料和能源,加强处理各种废料和废气,回收工业垃圾等等。 在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艺术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不少知名公司为此获得了高额利润。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地毯公司采用低尼龙含量的材料进行地毯的制作。其强烈的环保意识吸引了诸多客户,从 而为企业创下了新的销售记录。另外,索诺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包装公司之一,在1990年便提出“我们既制造了它,我们就要回收它”的承诺,并在随后的设计活动中坚守这一承诺,由此实现了当前三分之二的原材料来自于回收的材料。其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获得了诸多客户的亲睐,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该企业的收益业绩。除此之外,康柏电脑公司重新设计个人电脑,以节省所需要的材料和能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口号的提出,并且在场馆设计和材料选用方面的努力等等,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

2、个性化的艺术设计特征 在当前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对特定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等等,尤其是伴随着互动性极强的网络媒体的发展,更是为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沟通、互动与相互了解的平台,因此,发挥设计师在产品包装与造型设计方面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德国的产品包装与造型设计之所以能够闻名全球,首先就在于其独特个性的产品设计周期,从而以多样化的风格供应给不同喜好的消费者。比如2011年获得德国包装竞赛大奖以及最新世界之星包装总统大奖的“制冷桶”,除了具有自然的物理制冷系统的功能特征之外,还便于携带,尤其是华丽、优雅的动物、植物、水果设计图像体现出使用者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和消费习惯。该产品满足了小众群体独特的功能需求特征和审美习惯,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方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从而在众多设计产品中脱颖而出。

3、人性化的艺术设计特征 正如上文所说,在当前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当前的艺术设计活动还承载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功能,从而呈现出鲜明的人性化艺术设计特征。正如纽约市

Cooper-Hewitt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苏珊所说的:“设计师对消费者或者是欣赏者的关注,使艺术设计活动从传统的单纯功能满足转化为对人的精神、情感、心理的关怀,由此使现代艺术设计活动呈现出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除此之外,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据相关调查显示:

62.5%的人都是漫无目的地进行超市购物;而其中

54.9%的人则有瞬间购物的习惯,因此,一个充满人文主义色彩、传递真情实意的人性化关怀的产品更能促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此,企业也将

“人性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化”的艺术设计视为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美国强生公司设计的“独立

第3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 结合北京798艺术区的案例和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的设计作品,从场所精神、文化传统对景观元素地域性进行研究,论述了风景园林如何结合场地特征进行规划设计。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这种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点,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风景园林设计总是敏感的反映着这种当地文化思潮、思想体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这样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具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就引导着当地风景园林出现其独特风格而又包含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风景园林。

1对场所精神的的表达

20世纪末,随着工业的逐步萧条,景观设计也慢慢开始转向后工业景观,北京798艺术区改造就是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工业厂房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诠释[1]。

后工业景观作为后工业时代一种新的景观形式,伴随着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展而兴起,这种工业文化的独特表达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认可,也为后工业国家生态修复做好了铺垫。这种趋势很好的反应了城市更新理念对工业历史的追寻以及对现代艺术的表达。

波尔多植物园是一个以分类为主题的植物园,风景园林师通过运用当地的乡土植物和普通的自然生境来展现不同植物景观的特点,将全园划分为水花园、生境走廊、耕作田、植物林荫道等几个部分,以表现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景观艺术变化,较好的展现了城市历史及园林师对艺术的追求。

2对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文化传统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独特的景观风貌。因此,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的体现最能反映当地的地域特征。巴西著名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将巴西当地的地域特征与他的风景园林作品完美结合,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艺术天赋。布雷马克思早期主要受巴西本土文化和当地自然植物景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时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先锋艺术并没有把他完全给淹没。布雷马克思发挥他独特的艺术天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通过丰富的图形,夸张的色彩打破了那种完全模仿自然的设计方式,同时也与世界其他的现代主义思潮划分界限。他对民间艺术和抽象、立体主义很感兴趣,创作的方式多种多样,灵感来源极其丰富,陶瓷贴面、花岗岩废料构筑的景墙和铺地,像绘画一样的设计平面,利用棕色、黑色、白色等马赛克组合形成有机线形的图案以及富有动感的铺装效果,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1]。正如布雷马克思所说:“一个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件艺术品,对比、结构、尺度和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首先它必须要有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对场地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3]。只有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够体现出出色的艺术特质,也才能够很容易让大众接受。

3科学、艺术、文化的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途径和方法,发挥艺术构思,才能体现结合场地特征。而L. 麦格哈格的设计方式就是这3个方面的完美结合。L. 麦格哈格在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书中直观的揭示了景观设计与环境后果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叠图分析法。麦格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指出,“西方的傲慢与优越感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以牺牲人的个性而取得”,似乎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由于人类的行为正成为景观可持续性、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在自然与人之间,在发展与保护之间,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生态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

4结语

风景园林发展到今天,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完美的结合了场地规划设计,而现代化城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人类更加注重结合场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地域性的表达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最求的目标,如何将科学、艺术、文化完美的融入设计是风景园林发展不变的主题。

5参考文献

[1] 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19(3):11-18.

第4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一)现代民商法文化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进步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商法的产生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渊源。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为了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在这种条件下,民商法就随之诞生了。因此,民商法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调节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民商法所体现的精神也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竞争的精神。除此之外,民商法也提倡一种合作精神和责任精神,民商法的这种精神也正是体现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特征。民商法的自由、公平的精神,与传统社会中的欺诈行为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二)现代民商法体现了一种很强的适用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鱼龙混杂的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特征,因此,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采取不法行为。因此,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民商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民商法的技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民商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次民商法对各种经济行为的规定也是十分准确和细致的。由于民商法是要应对各种各样精明的商人,甚至是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所以,只有民商法做好这种经济的适用性,才能够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综上所述,适用性也是民商法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先进性的特征。

(三)现代民商法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现代民商法不仅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而且现代民商法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共同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先进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相连的,民商法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等对个人权益进行保护的这些特征,为民商法提供了一种目标性,让民商法的针对性更加强,而民商法的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也使民商法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得到了保护。因此,只有弘扬民商法,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与解决措施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民商法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社会民商法也具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民商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是与现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也是社会经济体制的缺陷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自由竞争,而社会民商法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所以,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也是现代民商法自身局限性产生的根源。

(二)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体现

现代民商法是为了维护个人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民商法建立的初衷是保护个人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护个人的经济自由,在这种体制之下,很容易就会使个人的财富不断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就会产生社会的垄断现象。除此之外,社会民商法保护的是个人的财产自由,而对社会生产当中的财富分配不作出规定,如果社会财富在分配的时候就已经不公平,那么民商法所维护的个人自由也是对这种不公平分配的自由的维护,因此,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言,民商法只会使他们与社会的差距不断拉大,而使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人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三)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克服办法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民商法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生产当中的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益,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却无法进行保护,尤其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也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首先就需要对民商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使民商法的精神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也能适当地照顾一下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使现代民商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第5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66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 “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 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 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 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 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第6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Abstract: Urban economy is an economic form taking the city as the carrier. It is the most progressive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but also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features, it is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modern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from the "three-hig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wo big development trends.

关键词: 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特点;发展趋势

Key words: modern;urban economy;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15-02

0 引言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其中二、三产业繁荣发展,不断的优化其经济结构,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中,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我国的现代城市经济在发展当中渐渐表现出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变换和生产经营高度集约的“三高”特征。并且在发展趋势之上显露出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经济国际化的两大趋势。对其发展特点和趋势的掌握,将有效的引导现代城市经济,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展特点的分析

1.1 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为城市经济生活带来了繁荣和发展。和过去相比,如今的城市商品市场最为繁荣,人们的生活也最为富裕。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为第三产业带去了巨大的活力。加之国民经济总值标准的普遍使用,综合性的描述出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较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而进行有效的调整,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知识、信息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城市经济总量的内部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诸如咨询金融等产业,进一步的增长了城市财富。传统的以资金、规模、人力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转变,科技对发展的有利推动越来越明显。掌握经济高速增长的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的有关人员及时转变策略,进一步的提高对人才和知识的重视度,正确的认识到如今的市场竞争主要就是进行人才的竞争。要转变和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紧随新时代的新特征,进一步的发展知识经济。

1.2 产业结构高度变换 新兴产业的增加促进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增加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相应的结构就会不断的进行变换和刷新,这是如今城市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从两个方面来看其变换的过程,第一,第三产业在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当中,其内部结构变换多。第二,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的促进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进而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换。产业结构高度变换的基本规律是:第一产业在城市经济结构当中比例偏少,且不断下降,相反的二、三产业却不断上升,并且相较之下第三产业上升,第二产业降低。科技是促进其高度变换的内在动力。对其规律的掌握能够有效的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注重科技的推力,并且不断的推动科技健康稳定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3 生产经营高度集约 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于知识和资金投入的密集性,进一步的提高产品当中科技和资金含量,进而从整体之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高度集约的生产经营主要有三大指标进行衡量与评价。第一,知识密集型。其中知识密集程度等于该项目所投入的知识或者技术价值,然后除以该项目所产出的产品的产量。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技术之上所花费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上升,进而使得技术和知识的价值随之增加,相关人员对其的重视度也会上升。第二,资金密集型。资金的密集程度等于该项目产品所投入的资金金额,然后除以该项目产品的数量。第三,年技术进步速度。其主要是综合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内,其技术进步的速度。年技术进步的速度等于在一段时间以内,通过技术的进步所引起的产值增长速度,然后除以在该时间段内社会总产品增长的速度。如今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经济也要相应发生变化,满足时代的需求。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时代将在三十年左右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实现,到那时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将从事服务行业有关工作。

2 发展趋势分析

2.1 城乡经济一体化 现代城市经济和传统的城市经济有所不同,从之前的城乡分离发展,到如今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旧时的传统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两者之间相对封闭,各自进行发展,而且两者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而目前城乡经济一体化,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互相合作、优势互补等,进而使之能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以此获得双赢的局面。城市经济在发展当中更多的追求通过生态化的发展,进而得到经济的快速进步。农村经济相对其而言,更加侧重于进行产业化的发展。要努力找到这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进而互相推进。产业化的结果,使得农村不再只是依靠农业发展经济,而是以农业为基础进行对外拓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生态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不再只追求产值和经济效益,而是致力于三大效益的统一,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把握好这一发展趋势,能够有效的推动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进行解放,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从而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针对城市经济的领导者而言,眼光必须长远,进行规划之时应该将城市和农村相结合进行考虑,以顺应时展潮流,推动经济发展。

2.2 城市经济国际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之上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一个国家和一定的区域,国内市场已经渐渐饱和。城市想要寻求发展就只能不断的拓展市场,从区域走向国际,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谋发展。这也是我国城市经济要得到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走的道路。此外,城市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种类繁多,有的数量庞大,仅是依靠一个城市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同时一个城市在各种资源之上的条件不仅存在差异性,而且在质量、数量、成本等之上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异性更是明显。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进一步的降低发展成本,进行国际交换和合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且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种技术的进步,跨国际公司等的发展,为其合作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通过国际化的合作和交流,选择的范围更大,寻求发展的机会也更多。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通过取长补短还能够和谐国际关系,寻求共同进步。面对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经济已经被渐渐连成一个整体,对外的经济交流不仅是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一个大的潮流要求。把握好这一趋势,将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的相关部门和人员立足于该趋势进行发展规划,促进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转变传统的落后的小农观念,不断的吸收国际之上成功的发展经验。立足于自身实际,不断的在国际市场中寻求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发展现代城市经济当中渐渐凸显出三大特征,科技、知识、人才等不断的推动城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也在进行快速的变换,发展类型从传统的粗放型渐渐朝着集约型转变,进一步加大了在资金和知识之上的投入,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立足于这三大特征,并且抓住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国家化的大趋势,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2]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2.

[3]邵士官.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第7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一、旅游经济格局的演进

历程与总体特征

(一)旅游经济格局的演进历程概述

1.旅游经济格局的起源

现代旅游的出现是整个旅游经济格局演进的起点,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P18~19)随着近代产业革命的产生,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进一步为现代旅游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技术、经济与产业等条件。在技术上,动力轮船、火车、汽车以及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使大规模的远距离旅行成为可能;在经济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为旅游需求日趋扩大创造了条件;在产业上,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专业性旅游服务运营商诞生并开始发展,使现代旅游的经济性和产业化趋势逐渐凸显。从历史的时空维度看,世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起点会因产业革命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旅游经济格局从起源就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

2.旅游经济格局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之后,全球旅游经济快速增长,旅游经济格局也在动态调整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其中,欧洲和美洲地区在整个旅游经济格局中占据了最大份额。1950年,两大洲的国际旅游收入占全世界的95%以上,而非洲、亚太和中东地区的总额不足5%。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格局虽然始终在此消彼长地动态调整,但欧洲与美洲地区的优势地位始终没有根本改变。2000年,欧洲和美洲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仍占据全世界75%以上。Robinson研究欧洲旅游时认为,相对份额的降低不过是因为地球的另一半区域在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欧洲地区相对份额在降低的同时,旅游收入绝对量仍然在快速倍增。[8]

(二)旅游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1.旅游经济格局的经济相关性

在宏观区域格局上,以旅游经济的全球份额和GDP的全球份额作为观察指标,亚太地区与欧美地区(1960~2008)的发展趋势证明旅游与经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征。亚太地区和欧美地区在经济发展总量以及国际旅游收入总和两方面均占全球份额9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GDP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在过去的近50年内,亚太地区的GDP占全球份额从14%增长到28%,同期国际旅游收份额也从3%上升到22%;欧美地区的GDP占全球份额则从83%降低到65%,同期国际旅游收入份额也从93%降低到76%(图1)。在这一历史时期,亚太地区的日本、“四小龙”以及随后中国大陆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在两大板块之间出现一定调整,这与旅游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有着显著的同步性。

2.旅游经济格局的阶段波动性

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增长和波动的交替而实现的,旅游经济格局也同步出现波动,其中宏观经济的波动所施加的影响最为直接。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二战后1980~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结束了1975~1980年世界旅游业收入高达21.2%的年均增长的黄金时期。世界旅游收入从1981年起连续3年分别仅剩1.5%、-3.52%和0.58%。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旅游收入增长表现乏力,到1998年并一度达到-0.75%的阶段最低点。旅游经济的波动在世界各区域的表现不尽相同,也引起了格局的短期变动。旅游经济格局在波动与平稳的交替发展中表现出其与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密切关联性,这为进一步研究旅游经济格局在国家层面的时间截面分布特征提供了切入点。

二、旅游经济格局的时间

截面分布研究方法

旅游经济格局在国家层面的相关研究目前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国家之间的国情差异非常悬殊,传统采用的计量等研究方法难以得出显著的结论。为了实现对全世界各国的旅游经济水平进行综合比较,本文另辟蹊径采取经济截面统计比较方法。该方法源于20世纪中期前后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经济发展的跨国比较研究。他在1971年完成的《各国的经济增长》书中分析了57个国家1950~1965年的5个经济截面,且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小把国家分成若干组,计算每组国家某个经济指标的数值,分析经济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9](P127)本研究借鉴这一基本研究范式,以2007年数据为基础,对可能影响世界旅游经济格局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国家分组,设计旅游经济指标并观察其变化趋势,实现旅游经济格局的多维截面比较。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一)多维度的国家分组

旅游经济格局是受各国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结果,因此对国家分组采取多维度的分组研究视角。根据旅游经济格局的演进历程和特征,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本研究采用的分组维度包括:人均GDP(根据当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三次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以及人口密度。根据不同维度情况,可选择采取两种分组方式:一是将截面国家根据国家数量进行相对均衡地划分成5组(研究中发现由于国家之间差异大,分组过多或过少所得到的分布结果趋势不显著),并综合考虑分界点;二是以分组维度的全世界平均值为分界线,将高于或低于均值的国家视数量情况进一步划分。两种划分方式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非常明显的差异,故本文分析采用第一种方式。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的设计

本研究主要选择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旅游组织各年出版的《UNWTOWorldTourismBarometer》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的可比较的世界各国旅游统计数据。在数据可获取的前提下,本研究设计了三类观察指标:旅游经济规模类指标、旅游经济效益类指标以及旅游经济贸易顺差类指标。其中,旅游经济规模类指标反映各组国家收入和接待规模的均值,包括国际旅行收入均值、国际游客人次均值;旅游经济效益类指标与各国人口有关,反映人均创造旅游收入和人均接待游客人次的水平,包括:国际旅行收入密度、国际旅行人次密度;旅游经济的贸易顺差类指标反映各组国家获得贸易顺差的可能性以及顺逆差总和的净额均值水平,包括国际旅游顺差率、旅游顺差净额均值。

(三)变量“特征值”计算以及与分组维度的变化关系

计算并观察比较特征值结果与各分组维度的变化关系是研究的直接目的。计算特征值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一是“总和法”,即取每组国家某个旅游经济变量数值的总和;二是“中值法”,即每组国家某个旅游经济变量的“中间值”;三是“平均值法”,可以是加权平均或是未加权平均;四是“回归分析法”,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本研究将综合采用“总和法”、“平均值法”等方法表征相关变量的特征。其中,“平均值法”采取未加权平均值法,具体方法是:Yij=∑yij/n其中,Yij为第i组国家的第j个旅游经济变量的“特征值”,∑yij为第i组国家第j个旅游经济变量的每个国家的数值的加和,n为第i组国家的个数。

三、旅游经济格局的国家分布结果

(一)以国家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分组

以国家人均GDP为标准的分组是考察分析旅游经济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特征。根据2007年人均GDP(PPP)的基本排序,以2000、5000、10000、30000分界点分为5组,每组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如表1所示。通过分组,发现2007年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如下特征:

1.旅游经济规模及人均效益都与国家富裕程度高度相关

分组后结合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表明,前6项指标都与人均GDP的增长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从规模指标上看(1~4项),5个国家组的国际旅行收入份额与游客人次份额不但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提高而梯度上升,且差距悬殊。其中最贫困国家组的两项指标份额仅为1%左右,最富裕国家组的份额指标则均超过50%,这表明全球旅游经济的格局分布极不均衡。从效益指标上看(5~6项),以当地人口数量为基础计算人均创造国际旅行收入和游客人次进行评价,5个分组国家的效益水平同样出现依次倍增的趋势。可见,国家越富裕,旅游经济不论从收入还是接待量上获得更大发展规模以及更高效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旅游经济的顺差额与顺差率随国家富裕程度呈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趋势

将5组国家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顺差率和顺差净额均值(7~8项)按国家富裕程度排列,所得到的均是先增后降的“倒U”型分布(图2)。从顺差率来看,各分组国家之中都有一半以上能够在旅游国际贸易中获得顺差,但最富裕的国家组和最贫困的国家组获得顺差的可能性最低,中等富裕程度的国家反而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中获得更多的顺差机会。从顺差净额均值来看,其分布趋势亦然,且最富裕国家组呈现唯一整组逆差情况。这一特征的发现与过去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的局部现象不谋而合,如杨森林研究欧盟旅游业的政策基础和目标时就曾指出当时欧盟15个成员国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在22000美元以上富裕国家诸如德国、瑞典、法国、荷兰、奥地利、丹麦等11国,只有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3个属于国际旅游盈余国;而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爱尔兰这4个人均GDP只有10000美元左右相对弱势的欧盟国家,恰恰在旅游收支上全是盈余国,其中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3国的国际旅游收入是欧盟平均收入的2倍。[10]这一特征规律对于中国在特定发展阶段制定出入境旅游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二)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分组

以各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标准的分组是为了分析各国产业演进水平与旅游经济格局之间的特征关系。根据2007年世界各国农业占GDP的比重排序,将20%、11%、7%、3%作为分界点将所有数据齐全的国家分为5组,每组国家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如表2所示。通过分组,反映出旅游经济格局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关系特征如下:

1.旅游经济的人均效益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

向相关

分组后结合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旅游经济的人均效益随着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渐降低而呈现梯度增高的趋势,具有反向相关关系。从效益指标上看(11~12项),当地居民不论是人均创造国际旅行收入还是国际旅行人次的密度上,数额变化明显,且两极差距较大。在国际旅行收入密度上,农业增加值比重最低的国家组是最高组的27倍,接待人次密度也达近9倍。收入倍数大于人次倍数也证明旅游者在工业与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旅游人均消费量也更大。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经济的规模指标(9~10项)虽然发展趋势与效益指标总体一致,但第三组国家的计算值存在波动,第二、四组的差别也不大,表明当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降低到3%的区间内时旅游经济规模的变化并不明显,其原因有待进步一研究。

2.国际旅游顺差额随着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降

低呈“倒U型”分布

将五组国家的国际旅游顺差额(14项)按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排列,与上一分组一样呈现“倒U型”分布。其中,第三组国家农业增加值比重为7%~11%时,该组国家的国际旅游顺差额均值最高,达17.33亿美元;而农业增加值比重最高与最低的两个国家组其顺差额均较低,农业比重低于3%的国家组是唯一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组,顺差额均值为-5.57亿美元。此外,国际旅游顺差率指标(13项)的分布也近似倒U型,但同样在第三组国家计算值上出现了波动。

(三)以国家人口规模分组

以国家人口规模为标准的分组是考察分析旅游经济随着国家人口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特征。由于各国人口的绝对值水平差异较大,根据2007年全世界各国人口的排序综合权衡后以300万、1000万、3000万、1亿分界点分为5组,每组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如表3所示。通过分组,发现2007年国家人口规模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如下关系特征:

1.旅游经济规模与国家人口规模呈正相关

按人口规模分组后结合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旅游经济规模的分布与国家人口规模呈较高程度的正相关。从规模指标上看(15~16项),国际旅游收入水平以及国际游客人次在各分组的水平差距很大。其中,15与16两项指标在1亿人口以上组别(10个国家)是300万以下人口组别(47个国家)的24倍和18倍。由此可见各国旅游经济的规模受到人口规模的正向影响有其必然性。

2.旅游经济人均效益随国家人口规模增加而递减从人均效益指标上看(17~18项),旅游经济呈现出国家人口越少,人均旅游效益越高的基本趋势。虽然第三组与第四组的数值存在小幅波动,但其整体变化趋势依然非常明显,其中人口规模最低组在17与18两项指标上都是人口规模最高组的29倍。

此外,从国际旅游顺差率与顺差额均值指标上看(19~20项),虽然其变化趋势不如其他分组表现更具有明显的趋势,但从分组数据上可见人口小国比人口大国更容易获得旅游服务贸易顺差。

(四)以国家人口密度分组

以国家人口密度为标准的分组是考察分析旅游经济随着国家人口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各种特征。人口密度指标综合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与人口数量因素的特征,它能够解释不同国家人口水平相当,但国土面积差距迥异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以20、50、100、200和200以上(人·平方公里)为分段点,将所有数据齐全的国家分为5组,如表4所示。通过分组,发现2007年国家人口密度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如下关系特征:

1.旅游经济的产出效益与人口密度成高度正相关

根据国家人口密度将国家分组后呈现出人口越密集旅游经济的人均产出效益越好的特征。旅游经济的效益指标(23~24项)在旅游人均创造旅游收入和人均接待旅游人次上,均随着人口密度的递增表现出梯度递增的特征,并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世界上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国家组(超过200人·平方公里)在23与24两项指标上分别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度最低的国家组(低于20人·平方公里)的4倍和3倍。这一特征对于旅游经济的规划空间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2.国际旅游顺差率与顺差额均值呈现“倒U型”分布

按人口密度进行国家分组后,国际旅游贸易顺差率及顺差净额均值的分布随着人口密度的变化再次呈现显著的“倒U型”。从指标上看(25~26项),当人口密度不足20人/平方公里时,顺差国家仅占该组国家的32%,且旅游贸易顺差净额均值为负值,国家旅游业支出大于收入;而当人口密度上升至50~100人·平方公里时,则有近9成的国家都获得了国际旅游贸易顺差,旅游服务贸易顺差净额均值也达到峰值;但随着人口密度的进一步上升,顺差率逐渐回落,旅游业在人口高密度国家再次变成花费外汇的产业。这一特征有利于认识中国一些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区域或城市,出境旅游快速增长的现象。

四、旅游经济格局的特征与规律及其

对中国政策制定的启示

(一)旅游经济格局的特征与规律

1.旅游经济格局具有非均衡性特征

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形成了旅游经济发展的严重非均衡性,这也是旅游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数量统计表明,旅游经济发达国家与旅游经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甚至最高相差达到数十倍之多。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旅游经济的各种指标与国家的富裕程度、三次产业演进水平、人口规模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均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当区域之间上述影响因素的基本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旅游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旅游业长期发展的主要特征。非均衡性格局也将使旅游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些固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很大挑战。

2.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顺差趋势的“倒U型”特征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顺差的分布趋势出现“倒U型”特征,是本研究的特殊发现,它证明随着国家富裕程度、三次产业演进以及区域人口密度的由低向高发展,各国旅游经济出现顺差的可能性将依次表现出“低—高—低”的动态变化过程。这为理论上深入解释不同国家在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上的入境旅游收入与出境旅游收入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参照结构。同时这也表明一种趋势的客观存在,即旅游经济将随着自身产业相对实力的不断提升,由创汇产业转变成消耗外汇产业的可能性也将会大大提升。

3.旅游经济格局分析中的其他特征

作为一种分析旅游经济格局的探索,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相关观察指标还初步发现了其他的一些相关特征。其一,旅游经济指标与国家富裕程度以及产业演进的高度相关性,使旅游经济水平与社会经济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关系更为明确。这也为旅游经济在遭受意外波动之后总能够及时回归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其二,旅游经济规模评价指标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这意味着人口小国与人口大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具有客观的差异性。任何一个人口水平相对稳定的国家,其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在理论上应该是可预知的。其三,旅游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这表明一般情况下旅游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布将存在这样的特征:在“地少人稠”的国家或城镇显著优于“地广人稀”的国家或乡村。

(二)中国旅游政策调整的启示

本文对旅游经济格局的研究既是对旅游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探索,也是对传统认知的反思。在中国旅游产业地位空前提升的今天,笔者基于本文研究对中国旅游政策制定的方向提出建议。

1.中国旅游政策应具有明确的区域性特征

旅游经济格局的非均衡发展将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一直存在,与之相应的中国旅游经济格局也将可预见地继续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这应得到旅游政策决策者正视并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因此,中国旅游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在尊重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上,按照区域经济现代化和富裕程度的差异,采取区域差别化的政策导向,形成大区域政策引导大区域发展的梯度发展格局,并避免将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简单理解为旅游经济平均主义的发展倾向。最终,使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能够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实施更具针对性和效率的管理制度、投入力度及优惠措施等政策。

2.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确立应该与经济现代化目标相协调

中国不同区域在确立旅游经济发展目标时应该与区域经济现代化发展目标基本匹配,避免产业定位盲目跟风,或不顾实际地过度夸大单一产业作用。旅游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与阶段性,旅游经济的规模与效益的发展趋势与国家富裕程度以及产业演进水平的高度相关性,要求政府的政策制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应该协调好旅游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关系。过度注重单一旅游产业发展而忽视与区域经济现代化发展相协调,未必是加快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率。例如中国一些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桂林市),从过去“发展旅游、保护环境、限制工业”到当前“发展旅游,拓展新区,强化工业”的政府决策转变的历程,有力地诠释了协调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之间关系的根本出路。此外,当前中国酒店行业出现因政府原因引起的高星级酒店遍地开花,出现产能过剩与恶性低效益竞争的困境,也同样是中国在确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目标时应该反思之处。[11]

3.中国旅游经济所处阶段尚不适宜大力鼓励出境旅游

第8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1.1区域性特征

县域经济因其所存续、依托的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区位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市区与城郊、内陆与沿海、北方与南方县的县域经济都会呈现显著差异,其也是不同的经济存量、发展速度、发展变量存在巨大差别的基础条件。所以,从空间定位来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2系统性特征

在县域经济中,包含着若干构成因子,在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下又形成了一个有序、完整的系统。以农业县域经济为例,其包括产前、产中及产后;生产、加工、营销;农科教、销等环节,在这些环节的结合下又自动形成一个运作系统,县域经济中的金融、财税、商贸、工业等行业亦是如此。站在全县的角度来看,其可视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各行各业可视作其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这些子系统的结合下,使得这个庞大的系统得以高效、有序地运转。

1.3整体性特征

县域经济具有完整的经济结构,其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工商建运服、农林牧副渔一应俱全。同时,县域经济也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要素和社会结构,如社会保障、政府企业、城市乡村、工业农业等,正是这些经济要素组成了完整的县域经济,使其在功能上、结构上具有整体性。

1.4综合性特征

在县域经济中,不仅包含了完整的经济行业与经济部门,同时也包含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相关行业、部门,例如艺体卫、教科文、工青妇、党政军等,其几乎囊括了社会所有行业,所以其在行业及部门构成来看,具有综合性特征。

1.5复合性特征

县域经济,既包含农业经济也包含工业及第三产业经济,既包含城镇经济也包含农村经济,不仅有国有经济,也有集体经济、私有经济、个体经济。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一体制也在县域经济中得到了典型、完整的体现,由此可看出,县域经济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

1.6层次性特征

首先,在国民经济中,县域经济是一个基础经济层次;其次,从县域经济构成来看,其包含了从县城到乡镇再到农村三个经济层次,所以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1.7开放性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经济,在此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也势必具有开放性特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下,区域化经济社会分工也不断增强,县域经济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在此情况下,县域经济的开放性特征也将不断被强化。

2、县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2.1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基础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植根于广袤的县域范围内,其亦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的这一基础地位都不会有所动摇。农业发展状况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其次,乡镇企业既是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军,它也是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区域基础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县域范围内,广大的农村市场也是商品流通数量最多的卖者和买者,农村市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

2.2建设小康社会建的主要支撑力量

我国从21世纪开始,全面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壮大县域经济,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在小康社会建设工作,农村是其重点和难点。县域经济一方面以自身的工业、商业、服务业为农村合作经济、家庭经济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另一方面又以其集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直接为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服务,是整个国民经济网络中与农村、农业、农民最直接、最基层的结合点。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民的小康、农业现代化便无从实现。

2.3推动城乡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第9篇:现代经济的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迷了在知识经济的祈时代,图书馆如何认清形势、更新管理和服务观念,用新型的甘理和服务及自身建设等问题。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清晰,知识经济的显性化是其最为重要而明显的特征之一。知识经济的出现向我们准确地展示了,社会经济领域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和作用,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交织作用下,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发展的活跃因素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这是我们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主要标志是:第一,它以知识、智力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并如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一样直接存在;第二,在经济生产发展过程中,知识可以形成产业经济,及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化经济。作为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延续,知识经济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经济特征的正确概括。

1.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基础上的知识经济一体化。也就是说,通过知识、信息和经济的紧密关联、彼此渗透、交叉融合、相互包容的过程,使得经济的知识化趋向更加明确、知识和信息的经济功能日益明显,知识因素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人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就是数字经济,知识经济就是在线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社会因素相平衡的新型经济。

2.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早在二十多年前,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己经开始积极关注知识经济,德鲁克认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乔·吉拉德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和功能,离不开知识和信息的合理交流和传递,离不开对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服务,对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

由此可见,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无比重大。

二、圈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中最为明确的就是知识和信息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资本,知识和信息的管理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在变革中的信息服务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成为联结信息管理大系统与社会发展大系统的中介和桥梁。

1.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内容更加丰畜、层次更加多样、手段更加合理,知识管理和服务发展成为信息管理和服务领城中的热点和亮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在信息管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凸显信息资源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图书馆如何开发、共享、利用和衡量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焦点,知识管理将信息管理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图书馆工作者,必须奋发学习,博学多能,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在对知识作为信息的管理,即知识交流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消费、吸收方式的评价、选择和运作,发挥各种类型知识管理工具的作用,保证知识“广、快、精、准”的有效利用,更好地为读者,为社会服务。

2.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经营市场化、集约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智慧型知识产业的异军突起,成为社会信息产业的“朝阳”产业。

知识经济它包括了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的知识,是相对于物质和财富而言的人类智能活动的结晶,是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和信息基础设施加以有效传递和交流的知识信息。显然,这里的知识就是指与特定需求相接的,建构在一般信息概念之上的高层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机会。伴随着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智慧型知识产业必将成为社会第三产业中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而且一定会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

三、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发展对策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格局,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信息大环境,图书馆工作者的唯一选择就是——正视现实,回应挑战。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制定出准确而实际的对策,以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对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更高要求。

1.更新管理和服务观念。

由于传统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知识管理和服务井未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因而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必须首先形成新的管理和服务观念,突出现代信息管理的知识性特色。通过有效收集和分析社会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从中萃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紧密关联的适时性,发展性,功能性知识信息,真正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突出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知识性特色,也就是要在加强信息的知识内涵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知识信息及其交流的社会组织体制、内在结构特点、具体活动方式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具体运用于知识管理和服务之中。

对于信息管理和服务来讲,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至为紧要的就是要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服务中的地位,形成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知识创新观,并以此形成服务为本、面向社会、注重效应、追求卓越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思路。所谓知识创新观,即以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要素作为创新资本,科学汇集,合理组织,有向分流,有效分析知识和信息资源,把知识管理和服务作为促进知识增值能力的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并赖以形成不断提供,相互交换知识信息的社会知识大同盟,专门性知识管理和服务机构,将成为社会知识大同盟中的关键性配置力量。 转贴于

2.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

要把握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的地位,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知识经济向我们昭示,外延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内涵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和信息积累的时代已经结束,知识和信息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传播技术时代已经结束,高新技术时代已经到来,单一功能时代已经结束,综合化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复杂的框架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特征更加突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第一,知识存储器功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储藏并形成快捷,方便,多途径的检索机制,成为“人的外脑”。第二,知识集成者功能。即在社会范围内的知识和信息大量积累和有序化组织的基础上,融人知识管理人员的智慧,使原有知识和信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凝结为针对性更强,适应性更强,功能性更强的知识和信息。第三,知识交流机功能。主要以网络为条件和基础,通过知识的交流和联结将相关人群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特定的知识共同体,以期人们在相互交流知识盅得到发展的新机会。第四,知识导航员功能。即运用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内容分析,多元统计,人工语言,搜索引擎等支持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融知识定位系统,知识获取系统和知识反馈系统于一体的“知识导航仪”。第五,知识加油站功能。即力图建立超越传统信息系统的具有战略性地位的管理知识系统,以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方法,确保知识的公开性,可获得性和开发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上述社会功能,为各类图书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J].情报资料工作,2003.270一72页.

[2]何剑峰.图书馆创新模式初探[J].情报资料工作,2003.360一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