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支付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支付是指使用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
按照支付地点远近,移动支付可分为非面对面的支付模式和面对面的支付模式。非面对面的支付模式主要满足了客户不用亲临现场就可进行交易的需求。这种支付模式下,客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使用手机短信、语音等操作方式,就可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气、物业管理、交通罚款等公共事业缴费,或者用于彩票购买、手机订票等交易。面对面的支付模式类似于人们在商场内的刷卡消费,客户的手机与商家的终端之间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客户只需将手机靠近终端,再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支付。
根据支付商品的内容不同,非面对面移动支付可以分为移动互联网购物支付和移动数字产品下载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是指利用手机互联网开展的非数字产品的商品和服务的支付,它相当于互联网支付的发起终端从PC迁移到手机上,支付的内容有各类普通商品。移动数字产品支付是指利用手机或互联网下载手机铃声、音乐、电子书等数字产品时发生的支付。
二、我国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
(一)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
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移动运营商会以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的话费账户或小额账户中扣减。例如,移动运营商主推“手机钱包”模式,允许用户以预存的手机话费消费,能方便地买车票、电影票、景点门票等,但其消费额受限于用户“话费总额”,目前并不适合用于支付大额消费。在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模式中,移动运营商除了承担着基础网络服务和内容增值服务的角色之外,还承担了账户系统、资金清算等金融机构的责任,不需要银行过多的参与。这种商业模式技术实现简便,但是移动运营商的角色定位不清楚,使得产业链各方的利益难以保证,前景复杂。
(二)以银联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
银联作为我国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的金融运营机构,所提供的移动支付平台接入服务是银行卡支付服务的延伸,有别于商业银行个性化的手机银行业务。由银联来建立和运营移动支付平台,可以避免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一些弊端,同时也能解决多个银行共同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时带来的困扰和资源浪费,优化了整个产业,使得各方的定位更加明晰,大家能各司专长,共同事业,共同发展。
(三)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
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互联,将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建立对应关系,用户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移动支付。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移动运营商为银行和用户提供信息通道和内容服务,不参与支付过程。当前我国大部分提供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都由自己运营移动支付平台。与“手机钱包”不同,银行主推的是“手机银行”模式,实质是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支付账号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手机WAP上网等移动通信技术传递支付账号等交易信息。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模式,各银行只能为本行用户提供手机银行服务,需要购置自己的设备并开发自己的系统,因而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对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如果一部手机只能与一个银行账户相对应,那么用户无法享受其他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
(四)以独立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平台服务提供商是独立于银行、银联和移动运营商的第三方经济实体,主要是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支付,例如支付宝推出的手机客户端软件,这种通过第三方构筑的转接平台,具有查询、交费、消费、转账等主要业务项目。以第三方交易平台为运营主体提供移动支付业务的主要特点是:银行、移动运营商、平台运营商以及SP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平台运营商将银行、运营商等各利益群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化,将多对多的关系变为多对一的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商务运作的效率;用户有了多种选择,只要加入到平台中即可实现跨行之间的支付交易。平台运营商简化了其它环节之间的关系,但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处理各种关系的负担。
三、市场规模与结构
(一)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自起步到现在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据《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用户数量达3964.9万人,相比于2008年2728.5万人,增幅达45.31%。从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情况来看,2009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07.2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增幅达41.68%,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二)非面对面移动支付占比较高
受限于基础设施,面对面的移动支付难以在用户发展上获得快速增长。因此非面对面支付业务占了移动支付的绝大多数份额。
四、市场特点
(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大力推动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移动支付业务方面的发展
长久以来,移动支付在原则上属于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移动支付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对《支付业务许可证》不做数量限制,鼓励所有具有资质的非金融机构在支付服务市场中平等竞争,促进支付服务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移动支付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体验尚需提升,用户对安全问题的担心较大
与所有的支付业务相同,安全问题是影响移动支付业务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用户在考虑是否采用移动支付业务时,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交易的安全性。一方面需要行业参与者完善支付安全技术,建立行业规范,另一方面需要培养用户的认同感,引导用户的消费习惯。
【关键词】 江苏省;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现状调查
近几年来,江苏省流动人口中女性流动人口已接近到流动人口总数的一半[1],围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制定各种政策都要将妇女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因为流动人口中的女性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健康问题更加突出[2]。政府应为流动妇女在生殖保健服务中努力创造均等条件,使之达到比较完美的健康状态。了解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情况,为实现流动人口与常驻人口享有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一致性,促进我国人口素质整体、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江苏省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8-9月以居住在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扬州、南通、盐城等地年龄在15-49周岁的流动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分别以各市所有的街道为抽样框,结合各市流动人口规模,每30万流动人口抽取1个街道,共随机抽得4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并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40名流动妇女,共发放问卷1632份,回收有效问卷1567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问卷由南京人口学院课题组设计,调查项目为生活工作状况、怀孕生育状况、避孕节育状况、生殖健康服务状况,宣传教育状况等。样本抽取及问卷调查由当地计划生育局经过培训的专职计生工作人员实施和完成。
1.3 分析方法 调查问卷回收后,用SPSS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清理和逻辑检验,对调查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调查的1567份的有效问卷中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中年龄在20-44岁者占96.6%;从文化程度来看,已婚流动妇女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7.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4.1%。从工作性质看,产业工人占31.0%、批发零售人员占17.0%、餐饮服务人员占13.0%,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以低层次务工为主,而且无业人员占到调查比例的12.3%。从事一定工作的流动妇女中12.4%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在1000-2000元之间占61.8%,在2000-3000元之间占19.6%,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仅有6.2%。本次调查中,流动妇女的流出地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但主要以江苏本省(38.9%)、安徽(26.0%)为主,两省合计占64.9%。她们的居住方式一般以独立租房或借房为主占63.6%,自购房占7.1%,仅有0.3%的人在政府集中提供居住区居住。
2.2 孕产期保健情况 调查的1567份的有效问卷中有1457名妇女生过孩子或者怀孕过,在最近一次生孩子或者最近一次怀孕时,有1232名流动妇女做过产前检查,占84.6%。产前检查的次数在3-6次占32.7%,有50.7%的流动妇女记不清检查的次数。在户籍地做产前检查的妇女占52.1%,在本地做产前检查的妇女占31.8%,在其他地方做的产前检查妇女占2.2%,没有做过产前检查的流动妇女占13.9%,问及没有产前检查的原因:有39.9%的妇女回答没必要做产前检查,有23.9%的妇女不知道要做产检,10.6%的妇女没时间去做产检。产前检查的地点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占做过产前检查妇女总数的47.1%,其次是妇幼保健院(24.9%)和综合医院(17.4%)。在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79.3%的妇女对产前检查服务感到满意、18.6%的妇女认为一般,有0.9%的妇女感到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当问及对产前检查服务最不满意的选项时,有241名妇女做出回答,收费高(27.8%)、检查项目太多(15.8%)、交通不便(14.1%)、手续繁琐(13.7%)是最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在最近一次生孩子或者最近一次怀孕时,分别有56.7%、37.5%和46.2%的妇女吃过补钙制品、补铁(补血)制品、叶酸制品。
2.3 妇科病检查情况 2006年以来,1567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中有80.0%的人做过妇科病检查,在本地检查的占76.5%,在户籍地检查的占19.6%,其他地方检查占3.9%。参加妇科病检查的最主要原因是该检查免费组织(48%),觉得应该定期检查(35.7%),身体不舒服去检查的分别是35.7%、15.9%。检查结果发现,47.2%妇女没有什么问题,分别有23.9%、14.4%患是阴道炎症和宫颈炎。
2.4 服务需求情况 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希望今后得到的服务分别是:检查治疗妇女病(25.0%)、避孕方法的介绍(18.4%)与提供新的避孕药具(13.8%)见表3。较为喜欢的宣传方式有免费发放宣传品、培训讲座、面对面咨询等,分别占应答总数的28.5%、16.4%、16.1%。
3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流动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占调查总体的74.1%)。从事的主要是劳动强度大的务工、家政和服务性工作,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63.6%)。居住在春天潮湿、夏天闷热、冬季阴冷的简易房(63.6%)。缺乏保健的意识,最近一次生育中有13.9%的妇女没有进行过产前检查,回答没有产前检查的主要原因是没必要做产前检查、不知道要做产前检查、没时间去做产前检查,分别占39.9%、23.9%、10.6%;2006年以来,有80.0%的人做过妇科病检查,只有35.7%觉得应该定期检查,检查的结果分别有23.9%、14.4%患有阴道炎症和宫颈炎。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作为一个特定人群,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既受到来源地(多是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影响,缺乏相应的知识[3],其年轻,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识薄弱[4],又直接制约了她们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为更有效地规范和改进流动人口生殖保健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出台地方相应的政策法规,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让流动人口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住房、保健、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在生育保障方面,生育保险作为一种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生育保障制度,国家应立法赋予流动妇女能够真正平等地享受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5],同时把为流动妇女检查治疗妇科病纳入普查、普治和妇幼保健卫生服务体系,并尽快覆盖全部流动人口[6]。
参考文献
[1] 毛京沭,尹勤,李晓铭.江苏省流动妇女生存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13):1820-1822.
[2] 张洁,王德文,翁金珠.流动妇女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人口学院学报,2007,23(3):42-45.
[3] 仇叶龙,韩优莉,李力,等.北京市某区流动妇女和儿童医疗保障现状及参保意愿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4):1339-1342.
[4] 冯祥武.流动妇女生育保险问题新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4):52-57.
关键词:移动支付 手机支付 移动电子商务 发展 趋势
一、移动支付的概述及几种支付方式的对比
(一)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
移动支付,即手机支付,是利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服务,从而实现商业交易。
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实现的重要环节,它依赖于货币电子化、支付电子化、商务电子化。货币电子化--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实货币从发行者处兑换处代表同等金额的数据,通过电子化的方法将数据转移给支付对象实现商品支付。电子货币通常在银行专用网络上传输。支付电子化--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或多方,通过信息网络,使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实现商务交易。电子支付采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先进技术的数字流转技术来完成信息传输,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商业活动的电子商务模式,是随着技术发展与市场变化出现的新的商务模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中几种支付方式的比较
1、第三方平台支付
第三方平台支付模式下,付款者和收款者首先必须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账户,并提供银行帐号。商务交易前,付款人将资金转移到支付账户中。交易是,付款人发出支付请求,第三方平台将付款人帐户中的相应资金转移到自己的帐户中,通知收款人发货,到货后付款人确认,第三方平台将该资金划拨到收款人账户中。
2、虚拟货币支付
虚拟货币支付是商家自己发行的支付工具,用于支付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用户需要通过其他支付方式购买如现金、银行卡等购买虚拟货币,购买完成后资金已经向商家支付完成,后面的消费只是交易的确认。
虚拟货币对于商家的好处是吸引会员、吸纳资金,也便于管理和调整,有效保障了商家的利益。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虚拟货币可以在特定平台上消费和享受一定的服务,但虚拟货币不能兑换成现实货币,通用性差。
3、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比起其他支付方式,有以下优点:1,使用更加方便、速度快。移动支付是目前速度最快的支付方式,付款人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完成支付,移动支付甚至比银行卡更加便利。2,安全性好。比起计算机,手机对病毒的免疫力更强,使得不法分子获取用户帐户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大于网上支付。但由于移动支付技术暂时还不够成熟,有时无法保证交易的实时性。
二、移动支付的发展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规模的庞大用户群、成熟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营模式。我国的手机用户群体庞大,近年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二是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第三是第三方平台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的业务发展方面,移动支付主要有以下几种商业模式:1,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常将交易费用直接从用户话费中扣除,以减少与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2,以金融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用户直接通过扣除银行帐户中的资金进行移动支付。3,以支付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这些支付机构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以移动支付作为其支付业务的延伸,如支付宝手机支付,利用支付宝帐户实现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5亿。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艾瑞的统计,近几年移动购物同比增速达到400%,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意识也不断上升。第二,技术标准不一。移动支付业务技术方面,不同机构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如银联主要拓展银行卡的使用,中国移动则自己进行技术标准的研发。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2012年6月,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国内外移动支付的应用状况
(一)国内移动支付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对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各参与主体都在积极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应用,除了手机银行业务,还有移动支付功能如网购、充值等。除了远程支付,部分银行开展了手机近场支付应用。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对手机也积极投入近场支付业务,部分运营商开始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实现金融帐户与移动终端结合。第三方支付也通过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支付软件,涉足移动支付,如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使用第三方平成支付。
(二)国外两种移动支付发展模式的简述
1、日韩为代表的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
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的特点是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成熟、运营商地位强势以及用户有着良好的终端消费习惯,这些因素有利于现场支付业务的开展。同时,现场支付发展也依赖于丰富的应用作为支撑,如日本NTT DoCoMo手机支付,它围绕电子支付,不断丰富手机支付业务,其应用延伸到了信用卡、电子票据如机票和电影票、合作商家会员卡等功能,覆盖了多家餐厅、便利店及自动售货机,带动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全面发展。
2、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移动支付发展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地区主流的移动支付业务以远程为主,多用于WAP(无线应用协议)业务、电子票务等。近年来,围绕和信用卡的直接或间接合作,欧美地区移动支付有创新发展的趋势,如Square公司,提供小额现场支付的手机刷卡产品,使用Square软件可以将手机变成POS机,接受银行卡进行小额支付,同时还可为商家提供数据分析,每次刷卡商家可通过软件查看对方是否自己的老客户等信息。
综上可发现各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结合了当地金融和产业发展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四、移动支付发展的挑战及展望
(一)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移动支付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资源整合。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多个主体,终端用户、商户、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产业链极为复杂,对运营商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其次,运营商面临着盈利模式的挑战。移动支付产品本身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以艾瑞预测数据为例,到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而运营商最多能达到的总收入只有10亿元,且三家运营商之间还需再分配,结合硬件成本与推广费用,运营商的投入与产出处于极度失衡状态。第三,移动支付的发展面临着业务应用模式单一的挑战,以手机刷卡为例,对于用户而言仅仅是刷银行卡形式转变成刷手机的形式,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吸引力使用移动业务。
(二)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对应上述分析,长远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合作模式方面,产业链各方涌现较多竞争者,在分担营销成本同时积极探索出各方共赢的商务模式,为消费者全面提供便捷的应用。其次在技术标准方面,最终出现一种主导的技术标准。再次在支付实现方式上,线上的远程支付与线下的现场支付双重应用整合,提供综合化服务。最后,政策层面更加完善监管,做到市场公平,推动移动支付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强,吴道义等,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金融实务》,2013年第三期
[2]樊鹏,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社科纵横》,2011年第11期
[3]李尤,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电子支付方式比较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06.06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建议,2013年05月22日
在斯坦福大学留学并在硅谷的科技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唐彬,于2002年回国考察,没想到这次回国之旅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我们回国后发现支付是很大的困扰。给手机充值缴费很麻烦,买机票还需要拿着现金数给人,水电煤缴费也不不便,这就激发了我改变支付现状的想法。”唐彬告诉《环球企业家》。怀着用技术改变生活梦想的唐彬遂决定回国发展。
唐彬最早想从移动支付入手,但是经过一年的试探,发现手机不智能、运营商不开放接口、银行也很保守,各种现实的困境横亘唐彬的创业之路。2004年,唐彬只得转向了更加开放的互联网,希望从互联网支付上打开创业窗口。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易宝支付。
“当我们开始做支付的时候,支付宝已经布局了C2C的担保模式,我们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方式,于是选择了针对B(Business)的行业支付模式。”唐彬说。
目前,易宝支付已经在数字娱乐、电信、航空、金融保险、行政教育等行业深耕,产品也从最初无差别化的服务平台,到现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情境下的差别运用,不断升级换代。根据易观国际对三季度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的统计,易宝支付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六。
“不同行业对支付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唐彬举例说:“比如航空公司,通常一笔交易的价格在千元左右,而且响应时间特别快,稍慢一些,机票的价格可能就会产生变动。从后台上看,又涉及到航空公司与人之间的B2B分销、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分成等,流程较为复杂;而教育行业,大部分时间可能交易频次非常低,但是集中报名的几天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就需要对动态带宽、服务器备份等方面做好充分考量。”
在行业选择上,唐彬有他自己的原则:“易宝支付做的行业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足够大,这意味着可以挖掘的利润空间较大;二是产业链条相对复杂,如果太简单,通常就直接演化成价格战;第三,在易宝选择的行业里,诚信都不是大问题。”
虽然起步较早,但易宝支付在行业支付领域也有不少对手,比如快钱和汇付天下。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萌称:“虽然易宝支付在行业支付方面份额较大,但是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一个问题,就是保持领先的时间非常短。只要在某个行业中领先了一小步,别的支付企业可能很快就跟上来了。关键是要找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唐彬看来,行业支付并不是易宝支付发展的最终形态。唐彬对未来的设想是,将易宝支付打造成一个全方面快捷安全的交易平台。“支付可以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比如做成网关支付,银联就是这类支付公司;也可以像支付宝一样以担保为核心;或者类似快钱,以线上线下POS清算为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像易宝支付,以交易为核心,建立基于交易的支付、营销和金融增值服务三位一体的交易平台。”
而唐彬提出的支付、营销和金融增值服务三位一体,正是从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所确定的方向。
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通常都是从交易中赚取0.5%至1%的手续费,这就导致第三方支付公司陷入靠交易量博利润的单一盈利模式。
在唐彬看来,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应该有三种可行的方法:一是每笔交易收取一定手续费,这也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问题是利润很薄,同质化严重;第二就是打造一个平台,通过营销帮不同行业的商家带来一些客户,比如把航空公司的用户带给电信行业,这个易宝已经开始在尝试,还不太成熟;第三就是发挥支付天然带有的金融属性。支付本质上就是现金流,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考虑帮助打通供应链上下游,通过基于交易的短期资金授信等方式解决用户的现金流问题,和客户实现双赢。
虽然难以断言何种模式更好,但唐彬认为,后两种盈利模式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成为易宝支付的发展方向。
而移动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唐彬又一次将视线确定在移动支付上。“我们之前看得太早了,但现在移动支付已经出现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唐彬认?为。
虽然支付宝已经通过条码收银、条码支付、摇摇支付和刷卡支付终端等在移动支付方面提前布局,但在唐彬看来,包括支付宝在内的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实都未真正找到移动支付的发展真谛。
【关键词】电子支付;现状与发展;展望
一、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电子支付系统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银行无法提供全国联网的电子支付服务;在实现传统支付系统到电子支付系统的改造过程中,银行间缺乏合作,各自为政,未形成大型的支付网关,电子支付结算体系覆盖面较小;电子支付业务的标准性差,数据传输和处理标准不统一;电子支付的法律框架亟待健全、完善等等。此外,我国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还受到来自社会信用制度等因素的限制。信用是电子支付发展的关键前提之一,但从我国目前的信用制度现状看,社会整体信用制度不够健全,严重影响到市场主体对电子支付安全性的认知程度的提升;同时,基础通信设施不发达、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从电子支付系统的供给者来看,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尚未介入,主要是一些商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演变而成的中国银联。目前如果使用不受发卡银行限制的电子支付系统,最好的选择是中国银联的电子支付体系与机具,它已被全社会所普遍接受。
在我国电子支付中,银行卡支付和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主流。银行卡消费初步实现了从“借记卡消费”向“信用卡消费”的延伸。银行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同时,银行业将传统的现金管理业务通过因特网延伸到了客户的办公室所取得的成绩,反映了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合作成果。就我国支付体系发展全局来说,我国电子支付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看,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拉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支付服务市场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外电子支付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电子支付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具有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分工日益专业化以及向综合化发展与渗透的特点。纵观国外电子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可以看出电子支付发展的格局与趋势。
(一)国外电子支付现状
目前国外电子支付正处于成熟的高速发展期,根据支付系统供应商ACI与金融分析公司Global Insight合作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电子支付年交易量达到2100亿美元,2010年将翻1倍,复合增长率是各地区GDP增长率的4倍。根据报告中的论述,2004年至2009年,全球各种类型电子支付交易复合增长率达到12.9%,同期79个国家平均GDP增长率为3.2%。同时全球电子支付也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西欧和亚太地区,增长率分别高达21.6%与19.2%,而北美这样的电子支付发达地区即使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其增长率却只有12.3%。
世界各国电子支付在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可以归纳出全球电子支付的共有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
目前,电子支付技术正处于前所末有的变革洪流中,手机、生物识别、预付卡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手段似乎都在影响着末来支付方式。明天我们会应用什么技术,今天我们无法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兴的支付工具必须更为方便、易于使用,同时比现有的支付工具更能节约成本。这些都将推进电子支付产业的进化,向更高级、更专业化、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电子支付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
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产业。因此,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优胜劣汰,在每一个分工领域,基本都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具体说来,这种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全球化的需要;二是规模经济的需要。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由于技术变化的不确定性,对新的电子支付工具的投资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要从新的支付工具中获得投资收益,需要一定规模。这促使各个产业主体不断扩大规模,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力争建立电子支付的国际品牌。
(3)电子支付趋于综合化发展
电子支付趋于综合化发展与渗透,发展目标是多重性的。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和安全的特征,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依靠纸质支付工具传输时间长、环节多、效率低、差错率高等不足,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电子支付还提高了经济质量和运转速度,电子支付产业已广泛渗透到商业、服务业、电信业和航空旅游业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转速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同时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也优化了产业结构,电子支付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完全无误的反馈给生产企业,帮助生产企业改善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生产使用率。电子支付产业也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电子支付产业对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及软件产业、网络通信产业、自能机械产业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进了这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
(二)国外电子支付发展趋势
首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子支付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合作格局,发卡、转接、收单等各个领域都有专门的参与主体各司其职,例如银行专注于经营发卡业务;银行卡组织机构专注于发展通用的支付渠道网络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分工领域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不断地构建和形成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卓著的经营成效。其次,由于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产业,在每一个分工领域,基本都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除网络运营和收单之外,在发卡领域这种格局也非常明显。最后,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各参与主体又纷纷向其他业务领域进行渗透和融合,以便更加维持和巩固其原有的核心竞争地位。归纳起来,电子支付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电子支付替代纸质支付(如钞票和票据)的趋势不可逆转,电子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在总体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电子支付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传统落后的支付方式必定会脱离支付系统,新兴的支付方式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2)电子支付的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和支付系统的电子化已成为电子支付的表现形式。同时电子支付的具体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生物识别、智能卡、移动商务等众多新兴的出现,为电子支付市场提供了个性化的支付服务产品。
(3)电子支付总体上朝着安全、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高效、便捷、迅速是电子支付固有的优势。同时,随着安全认证技术的使用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电子支付面临的运行风险和法律风险也逐步得到控制,因而整体上不断变得安全。
三、对未来电子支付的展望
随着手机的普及,特别是手机通讯3G时代的到来,未来利用手机或间接利用手机实行网上缴费将成为可能,未来或许通过注册捆绑银行卡卡号、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客户将不是“持卡”消费,而是“持手机”消费。电子支付在克服其自身的弊端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波,孟祥瑞.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
[2]徐明,张祥德.电子支付研究综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9).
关键词:电子商务;支付;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18-02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升温,其安全性问题已引起各界人士和普通群众的热切关注,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近几年的调查表明,人们越来越关心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更有数据显示,与一般传统模式的公司比起来,涉及电子商务的公司网站更容易遭到“黑客”的恶意袭击,这极大地威胁了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一、电子商务支付现状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可知,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交易规模为3.7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2.1%,环比增长了7.8%。3G、4G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成功运用及成熟,手机购物变得愈发便捷,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1]。此外,团购、O2O、众筹等模型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驱动力,网络购物的影响,从消费领域蔓延到生产领域再到服务领域,真正的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其深度的整合。近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的网购用户规模已达4亿1300万,同时,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已达60%。在2015年网购用户新增了5183万,增长率为14.3%。中国的移动电话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43.9%的增长率,移动互联网购物的比例从42.4%上升到54.8%[2]。
二、电子商务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支付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支付系统协议和监管。
1.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一般主要涉及下述三个方面:(1)钓鱼平台:网络钓鱼者通过仿冒URL地址或者向网民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或篡改网站来开展活动。通常是钓鱼者将自己伪装成知名企业或银行,并伪建一个与真实原网站相似并有相同产品的网站,受骗用户往往会在网页中输入登陆用户名和密码甚至会泄露银行卡账号、密码及口令;(2)业务拒绝:用户合法访问信息或网络资源会被拒绝。攻击者会对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利用,并且对系统进行非常大数量的合法或非法、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访问请求,或者故意重复输错支付密码,让系统负荷过量最后账户冻结,导致系统资源不能被合法用户使用[3];(3)网络跟踪:通过对用户网站使用痕迹的跟踪,利用跟踪监测软件,监测终端支付过程,用户的登陆账号及密码有可能被得到,并且个人财产将会被盗取,肆意修改账户信息,破坏用户数据,甚至病毒会被放进其中,整个系统最终将会瘫痪。
2.系统安全问题。系统安全问题一般主要涉及下述两个方面:(1)黑客攻击:黑客自己编写程序或者利用系统现有的常用工具、技术,入侵并攻击服务器,达到破坏系统盗取信息的目的。黑客的攻击方式一般有网络中断、破解密码、窃听等;(2)木马、病毒入侵:传统病毒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传播,现在主要通过网络造成病毒侵害,在网页中恶意代码,用户在访问有安全问题的网页时即会被感染。木马则是黑客的一种攻击手段,可帮助黑客实时掌握上线用户信息,远程监视用户访问记录甚至控制计算机。将木马植入在计算机系统中,且不易被用户察觉,等待外界的指令,两者都是黑客编写的恶意程序。
3.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一般主要涉及下述三个方面:(1)假冒合法用户:有一些人利用交易双方互不相见无法客观判断对方可信程度、难以有效身份验证识别的漏洞,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取得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得来资料展示给网络安全拦截者使之判定其为合法实体,然后不法分子冒充合法用户进行活动攫取非法利益;(2)信息泄露窃取:信息泄露被主w外的人得到,网络攻击者通过互联网等各种介质利用非法手段截取交易双方传输的内容数据来窃取用户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或者是对信息进行参数分析得出结果。用户使用过于简单重复密码,以及在各门户网站设置统一密码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用强效的破解软件即可瓦解泄露出去。攻击者通常非法使用窃取的信息骗取信任再与他人进行交易;(3)信息篡改破坏:攻击者熟知网站结构编写方式,通过技术手段恶意破坏程序,删除、修改传输过程中的信息,破坏交易支付过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除了被攻击之外,也可能由于网络系统自身问题而导致信息的丢失和错误。
4.支付系统协议问题。目前,网上支付协议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和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更是众所周知的,是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中常用的协议和标准体系[4]。两者都具有显著地优势,但同时本身也带有缺点。SSL协议在将客户账户信息传递给商户过程中利用加密手段建立起安全的信息通行渠道,有利于商家验证客户的身份信息,使用起来相对SET要便捷,但也只是认证服务器与客户双方,并不能向客户验证商家的合法性,这一协议不能很好地保护客户的利益,阻止不了商家的恶意欺瞒。SET协议则是对商家、持卡人和收支方银行传送资料的规范,保护数据在支付过程中更加完整和安全,这点已得到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但是操作复杂麻烦,不方便生疏者使用。
5.监管问题。我国对电子商务网络支付法律法规缺乏专门的监管。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进行了调整,但消费者始终处于劣势,难以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另外电子商务支付还缺乏监管,例如,双方对产品的监管、税收监管、信用监管和信息监管,电子合同也是模糊网络安全支付的重要问题。
三、解决电子商务支付安全问题的对策
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对策主要是与前文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系统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支付系统协议和监管问题方面一一对应的。
1.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加强预防病毒,支付安全级别的上升,将推动网络交易速率。而高交易率也会给病毒入侵提供很大的便利。所以要经常对计算机进行,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除了经常检查硬盘外,多采用先进技术,全面封锁病毒。
加强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是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有效阻止网络对邪恶的攻击,形成一个保护屏障,相当于提高通信的门槛,让未授权的访问者不能进入,有效的提升了网络安全。
2.解决系统安全问题的对策。加大对黑客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发现有黑客攻击破坏他人利益就严加搜索,一旦逮捕必将严惩不贷。另外,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让他们学好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为一己之私,危害他人财产安全。加强杀毒软件的开发与利用,最大程度上避免木马和病毒入侵,对恶意软件和程序进行封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如果发现因工作人员不负责任而造成财产损失,对工作人员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3.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依旧很不健全,有些人在电子商务中利用技术进行商务欺诈,危害到消费者和金融行业的利益,但是难以被发现仍然逍遥法外。需要加紧建立合理科学、公正而又具有权威性的一套完整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创造信息资源交流的共享平台,逐渐形成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形势的信用体系。若发现某些人对电子商务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便将个人的不良行为纳入其中,可以通过查询系统得知个人的信用记录。这一定程度上能阻止体动歪念头,遏制网上犯罪,对电子商务支付安全具有辅助作用。
电子商务支付的安全离不开每个人的责任认知。我们不可轻易相信钓鱼网站、诈骗分子的糖衣炮弹,改善不良消费习惯,要不断学习互联网知识,提升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掌握和支付手段熟练程度以及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意识[5]。我们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它只是一小部分,也要坚持个人道德和维护网络秩序。
4.解决支付系统协议问题的对策。由我国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的现状,针对我国目前在电子商务在线支付中信用卡的使用不普及,多是借记卡的特殊性,对PIN数据项进行扩展,为SET协议在我国的推广与使用提供了一个实际且可行的方法,增强了SET协议在我国的适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其复杂性,变得更加好操作。另外,提高SSL的安全性能,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选择不同安全级别和复杂程度,这样使得安全协议有着更好的适用性。
5.解决监管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间应该进行合作,一起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并且追究负责人的责任,保证电子商务支付安全。
制定有关电子支付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大多数问题背后的根本问题是监管法律层级太低。由国务院制定的电子商务支付行政法规、法律或行政法规,对电子商务支付机构注册资金的最低金额,这样就不会违反公司法的规定。
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对电子商务在虚拟互联网的监管,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风险。鉴于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必须考虑到市场的发展需要和创新[6]。政府应由注重事前转为更加的去注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这对长期重视事前审批、轻视事中事后监管的当局来讲,是新的考验和挑战。但具体实施情况和此前监管部门的监管远不如事前审批,行政审批通常是几百次,而事后监管的措施也不多,也缺乏经验。但是相关单位必须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
四、结 语
尽管文中针对电子商务支付安全出现的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是计算机领域的不断进步以及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黑客也在不断进步着,他们更加聪明,发出的攻击也更加猛烈和复杂,电子商务支付安全还是令人如履薄冰。所以,我们不能只从一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的同时,增强民众的安全支付意识,不去破坏他人财物。另外,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相关法律也需不断完善。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好我们的支付环境,这样,电子商务才能更加进步,更好地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 栗李川.流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4.
[2] 孟凡新.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3(6).
[3] 薛飞.浅析网络安全及常用安全技术[J].科学家,2015(9).
[4] 高艳丽.浅析移动支付安全[J].商场现代化,2012(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B2B电子支付 对策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的新型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支付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如何实现完全的在线支付功能,并保证交易各方的安全、保密是实现电子商务关键的问题之一。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调查数据,B2B的交易额占到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98%,是电子商务的绝对主流。但是,B2B电子支付却发展缓慢,大多仍然停留在信息流的传递上,还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远远没有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效协同,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子支付这一B2B电子商务重要环节的缺失。
一、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PC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支付费用仅相当于传统支付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二、B2B电子支付现状
1.企业对B2B电子支付需求迫切
随着B2B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政府组织部门拓展电子商务以及电子政务,这些均迫切需要发展适合中大额网络交易与服务的网络支付手段。信用卡等小额支付结算方式面对这些业务需求有些勉为其难。企业对 B2B电子支付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电子结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只进行信息的交换,而不进行纸币实质的转让,令银行与企大大节省了资源,更方便。充分利用数字签名、隐藏签名等安全技术来保证安全,以防抵赖、防伪造。目前很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仍采用网上交易、网下支付的方式,其实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简单形式上的呈现,电子商务的实时性的优势无从体现。
由于在线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 电子支付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基于广泛互联且完全开放的网络平台,电子支付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全球性的资金流转模式。在实现了网上和寻找信息的简单电子商务后,企业迫切需要在交易过程中,采用实时的在线支付方式,以极大地提高电子商务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2.商业银行B2B电子支付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是最早的B2B电子支付服务提供方。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化和发展,各家银行都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银行在线交易的功能成为银行最为关注的新业务。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业务通过银行支付网关与电子商务网站对接,提供与交易订单紧密捆绑的在线支付服务,使买家通过网上银行安全、轻松地完成在线交易和支付。事实上,迈入1999年,网上银行服务(Internet Banking)已成为业界不可或缺的服务,不少大银行不但有网站,而且还提供网上转账和查询账户的功能。目前银行提供的B2B网上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EFT)、电子划款等;另一种是电子信用证类,即把传统的信用证方式转换成网上发证的方式,利用银行信用和网上银行转账完成买卖双方的网上支付。
3.供应商的风起云涌
第三方支付是B2B电子支付服务的新兴的供给方。
所谓“第三方支付”,是指在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中立的支付平台,为网上购物提供资金划拨渠道和服务的企业。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艾瑞市场咨询最新的《2007年中国网上支付第一季度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到160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了33.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倍多。
第三方支付在C2C和B2C领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开始逐步涉足B2B交易。第三方支付商的优势在于小银行之间的跨行交易。
三、B2B电子支付存在问题
1.B2B电子支付要求更高的安全性
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企业和个人用户关注的焦点。B2B的网络支付结算是企业对企业的大金额网络支付结算,操作较为繁复,因此交易风险较大,B2B电子商务对交易资金的安全级别要求比B2C、C2C要高的多。尤其企业在考虑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时,其非金融组织的身份,使它在企业中的可信度还不够。
2.B2B电子支付要求更快的周转速度
目前,很多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开展了在线支付、电子钱包等支付手段,但基本模式都是付款方的资金先转入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账户或者电子钱包,然后卖方发货。只有在卖方的货物被买方收到并验货认可后,资金的清算才可以正式进行,货款由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转给收款方,但从发货、收货到验货有较长的周期,买方的货款被滞留在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这种模式的收付速度难以达到B2B电子商务的要求。尤其是规模不是很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实力较弱,对流动资金有很高的需求,他们无法接受资金滞留。
3.B2B电子支付要求三流更高的协调性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电子商务的三要素。网上下单、网上支付并在网上指定配送方式,才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电子商务体系。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业务时,会产生大量订单。如何通过电子支付实现资金流和订单/信息流的统一,从而便利收款企业的对账发货,也是企业非常现实的需求。对于B2B电子支付而言,并不仅仅是在网上进行一次付款便完成了的事情,它背后将涉及到的是物流、库存、信息流等的对接。
第三方支付网关无法对网上交易的货物进行监督,也就不能为买家保证货物的安全,在资金监管、信息流的提供等方面都有不足,在B2B电子支付过程中,发展将更艰难。
除此之外,电子支付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并且电子支付渠道不统一,目前银行之间还不可能互相提供接口。
四、B2B电子支付的解决对策
1.多方面提供安全保障
电子支付先天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企业在进行B2B电子支付时,无需使用现金、支票支付税费,特别是对于本关区以外的企业,免去了邮寄、携带大额票据的风险,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性。
但从银行、第三方支付网关的角度,仍需采用多种措施,提高B2B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首先是技术上。B2B电子支付服务提供方,在电子支付的各个环节,采用先进的安全措施。网上银行系统采用国际上安全性强的1024位非对称密钥算法为基础的公钥安全体系;客户证书采用支持非对称密钥算法、带协处理器的CPU智能IC卡为存储介质;网络数据传输方面采用国际通行的SSL协议进行链路层的加密传输;整个系统的网络框架上,设置多重防火墙和安全服务器,并采用著名的ISS黑客扫描程序。
其次从管理上。要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与保密,除了对工作环境建立一系列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要建立健全金融网络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资信状况,从业务角度控制参与B2B在线支付的企业范围。客户的每一笔交易都将按照机密性和完整性的要求进行记录,作为交易的审计备案。以上措施从源头上阻止非法客户的进入,杜绝欺诈行为的发生,为B2B电子商务的开展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规范、便捷的交易环境。
再次,从信用机制上。网上银行通过远程通信手段,借助信用确认程序对借款者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而第三方支付平台通常把用户规模、在线的时间、交易记录、买家评价,以及信息的数目等方面都加以考核,然后对这些方面设置相应的积分,最后根据积分为这些“网上店铺”评定星级。当一家网站有足够的评价机制后,用户根据星级状况便可以选择相对更为稳妥的卖家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线上支付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2.提高速度,缩短资金结算时间
通常的线下支付时间较长、手续复杂。快捷、高效、方便是网上支付最吸引人的地方。B2B电子支付提供了买卖双方企业网上交易资金的实时划拨。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缩短了银行之间支付指令的传递时间,并减少了在途资金的占压。一些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开始尝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即将卖方尚未结算的订单向银行作为融资的质押,让资金在途和沉淀期缩短。网上银行系统一般分两次向特约网站和收款企业实时反馈每笔电子支付指令的有关信息,以便于供货方掌握并控制交易进度。付款企业作为网上银行客户,可随时登录银行网站或追踪查询指令处理状态,了解支付信息。
3.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三流一体化平台
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可以采用一定规模的ERP、SCM软件,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机制,实现从客户到供应商的完全连通,企业的内部流程与外部交易完全一体化;通过供应链管理,保证了销售渠道的畅通;实时进行交易,使交易和供应几乎同时发生,使供应商及时了解物料需求状况,实现企业零库存;快速、实时、柔性的交易模式,及其完善而流畅的服务与物流配送体制,使电子商务达到了其高级阶段。
在企业实现物流、库存电子化管理后,符合中国企业需求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将能够将电子商务企业交易的“信息流”与“资金流”实现最佳整合,并能作为B2B电子商务中企业渠道资金收付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金来往来的重要平台。
网上银行也能够实现电子商务交易的全过程、如何实现交易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紧密绑定。实现订单和资金流的统一,便利收款商户对账发货。
4.大中小企业各取所需
一般来说,处于产业链内主导地位大型厂商来说,电子支付的关键是安全与信誉,此时寻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电子支付渠道的合作伙伴将显得更为现实。通过金融机构建立大额电子支付渠道,能够有效保障整个产业链上企业相互间安全支付。
对于中小企业,上下游客户随机性较强,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帮助其拓展客户机会,同时也能保障相互之间的支付安全性。对中小企业来说,快捷、高效、方便是网上支付最吸引人的地方。通常的线下支付时间较长、手续复杂。因此,这些企业适合寻找专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搭建适合自身业务的电子支付渠道。
支付网关需要通过银行进行结算,支付商提供的服务是银行业务的延伸,二者是合作和补充的关系。越来越多的银行跟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合,为各类型企业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旅游电子商务 网上支付 信用体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将成为21世纪国际商务往来的主流和各国经济活动的核心。而完整的电子商务要求做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尽可能在网上进行,这有赖于网络银行与网上支付制度的建立。
国外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结合比较密切,据调查,全球有17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综合、专业、特色的旅游服务;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上以350%的速度发展。这都离不开良好的网上支付体系的运行。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网上年旅游交易额已达到40亿至50亿元人民币,约占所有互联网电子商务总量的20%。预计未来一两年内比重还将提至30%。在线旅游服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中国有望成为新世纪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的结合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旅游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为模式。其中,网上支付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现状
我们分别从旅游中介商与旅行社分析当前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在网上支付方面的使用情况。
1.旅游中介商
中国的旅游电子商务领域,携程和e龙两家公司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按照统计数据,携程和e龙两家公司大约30%的业务量来自网上,70%来自于网下(主要是呼叫中心的电话服务)。我们以携程为主进行分析。
携程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酒店预订费;②机票预订费;③自助游与商务游中的酒店、机票预订费,其收入的途径与前两项基本一致;④线路预订费,携程通过与其他旅行社合作,经营一些组团的业务(非主营业务)。
除了酒店预订大多采用酒店前台支付的办法,对于其他三项的交易而言,顾客既可以选择网上支付,也可以选择线上浏览、电话确认、离线交易的办法。尽管携程采取了积点奖励的办法来鼓励网上支付,但是大部分交易还是离线完成的。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携程网的主要业务还是以网下业务为主,网上支付并未得到充分应用。
2.旅行社
自2000年4月中青旅推出“青旅在线”后,国内三大旅行社(国旅、中旅、中青旅)和其他具有地区优势的旅行社(如上海春秋旅行社,广州广之旅等)都陆续开展了旅游电子商务。在此,我们以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春秋旅游网)为例进行分析。
春秋旅游网的盈利模型是由网站、春秋国旅总社及各网点、上游的旅游企业(各地分社及合作旅行社、航空票务商、目的地酒店)和网民市场共同构成。其目标市场主要为观光和度假游客,由于春秋国旅具有强大的资源,线路预订成为了网站的主营业务。春秋旅游网提供的产品,顾客可以选择网上支付,也可以选择网上浏览、电话确定、离线交易的办法,同时还可以到春秋国旅的各分社进行购买。但就目前的经营状况而言,电话确定与离线交易仍然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对于网上支付并不真正接受,主流的B2C网站中,最主要的支付形式仍是货到付款。网上支付的滞后,将阻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消费者对网上支付的排斥呢?
二、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面临的信用问题
1.网上支付信用问题
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旅游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网上支付等手段还没有找到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
根据艾瑞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国网上支付调查报告显示,有近六成的网民认为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是“担心交易的安全性”,而据CNNIC的调查报告表明,大约有四成的网民认为电子商务的最大障碍是信用问题。
这主要是:消费者和商家并不是面对面的交易,他们的联系是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这就带来了身份、资金、商品、行为,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真实性确认的问题。在以纸质媒介作为支付交易的商务活动中,由于是面对面、并有纸质交易凭证,加上法律体系的保证,人们在这种长期形成的商务活动中建立起了对这整套体系的信用,如果出现经济纠纷会由法律体系仲裁而给予经济利益的保证。但在电子商务的经济活动过程,交易过程中没有确认过程合法存在的纸质凭证伴随产生,这就带来了可信度的问题。因此,消费者和商家在网上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就是信用问题,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互连带的各种问题。
当前,是否信守服务承诺,即是否拥有良好的商业信用,成为人们衡量电子商务服务商或电子商务网站好坏的重要指标。但据统计,2007年互联网服务投诉中,网购被骗位居首位。企业或个人商家的不诚信行为,更加重了网民对网上支付的排斥性。
网上支付需要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如美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美国几乎所有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都是透明化的,即有记录可查。企业延迟交货或生产伪劣产品,会使其信用丧失,也就意味着丧失客户和业务伙伴的信任,这对于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企业轻易不肯丧失信用。我国目前由于种种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原因,造成了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各种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可以完全确定交易行为人的信用。并且,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远未达到任何行为都有记录可查的情况。在中国目前这种信用环境下发展网上支付会有较大的障碍。
由于上述等原因,国内旅游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旅游预订用网络,付款交易用传统方式。电子商务的快捷性、低成本性等特征未能得到体现,使旅游网站主要还是停留于提供信息的初级层次。
2.网上支付信用保障措施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对于信用方面的保障措施除了立法外,主要是采用“诚信支付工具”,它是具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且具备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网关。其代表作是“支付宝”和“贝宝”。
我国从1999年才开始在上海试点个人信用制度;2005年4月1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6年2月23日,《关于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11号文件)颁布;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8年4月,商务部就《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和《网络购物服务规范》进行网上征求意见。
信用缺失,对网上支付造成了重大影响,但同时又促生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对信用体系开始了有效地探索。走在前列的商家涵盖了B2B、B2C和C2C三个领域。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及诚信指数,易趣的买家、卖家互评制度,淘宝网的“支付宝”,都是建立诚信体系、保障用户利益的有效举措。与此同时,以第三方信用评估为基础的交易行为逐渐成为网上支付的主要手段。目前市场主要的在线支付工具如下表:
2002年3月阿里巴巴中国网站正式推出诚信通产品,主要用以解决贸易的信用问题。
诚信通会员可以通过以下5个方面来展示自己的诚信:
*企业身份认证
*证书及荣誉
*阿里巴巴活动记录
*会员评价
*资信参考人
据调查,85%的买家、92%的卖家优先考虑跟诚信通会员做生意;诚信通会员成交率为76.9%,而续约率则达到80%;诚信通会员每1条信息,平均可以收到6~7条卖家反馈。
2007年,阿里巴巴上的四家网商,仅仅依靠“网络诚信度”,破天荒获得了建设银行“e贷通”的120万元贷款,这是国内第一批以企业网络诚信度为重要依据的无抵押贷款。
支付宝是阿里巴巴公司针对网上交易而特别创办的安全付款工具。“支付宝”承诺,只要在淘宝网使用支付宝产品进行交易,如出现欺诈等行为,支付宝一经核实,将为会员提供全额赔偿。支付宝“你敢用,我就敢赔”的理念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目前,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所有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支付服务的平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将其作为向企业提供信贷融资的参考依据。
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众多企业也通过各种安全付款工具逐渐建立网上支付的信用保障机制。上海新峰旅行社有限公司从2003年成立后第二个月就通过支付宝成功交易了一批健瘦鞋,近1000双鞋,总额3800元的单子。到2005年6月,公司加入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就已经通过支付宝成功交易了80笔左右的订单。截至2006年4月,上海新峰旅行社有限公司累计支付宝交易额达到60343元。
上海春秋旅游与招商银行和环迅公司合作,开通了20多家国内银行人民币信用卡的网上支付平台,外币卡主要支持了使用最广泛的VISA信用卡和MASTERCARD。
但对于网上电子支付的方式,很多游客还是处于观望状态。网上支付须通过银行系统,中国的银行网上安全保护措施在逐步完善,系统不断调整升级,只是还需要对已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宣传,让广大游客相信企业,相信银行。相信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技术日趋完善,信用保障制度日益健全,网上电子支付的方式会为广大游客所接受。
三、建立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信用体系
我国诚信网络环境建设正受到各方瞩目,但目前的互联网信用体系尚未健全。2007年3月,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曾指出“中国的互联网缺少诚信,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国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个人角度讲,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人都没有真实、完整的档案,体系还不健全。从企业角度讲,我国旅游企业信用信息长期以来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以及行业组织手中,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与流动难度大。从长远发展来看,为营造互联网信任环境,企业、个人作为互联网经济生活中的主体,都需要一套“信用档案”,以体现该经济主体的信用状况。因此,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角度共同着手建立完善的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信用体系就十分必要。
1.政府应有所为
(1)制订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相关法律规范
政府主管部门应成为全国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组织者。在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旅游信息开发等各个方面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制定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总体规划、确定其法律地位,以促进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和旅游信息开发。另外要加快制定、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和法律,如对电子商务凭证、电子支付数据的伪造、变更、涂销等行为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消除制约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瓶颈。
(2)建立和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①建立诚信主体的诚信档案,形成全社会信用网络系统。建立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状况数据库,包含企业与个人网上支付过程的完整诚信信息,全国联网,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公众监督。
②完善我国的资信评价和登记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商业信用、消费信用、银行信用与工商登记信息关联的企业资信评价体系;完善我国以身份证体系为基础的全民资信登记与评价体系,实现基于信息网络的全国范围信息共享和信息登记;建立和完善商业信用、消费信用和银行信用与身份信息关联的全民资信评价体系。
③建立健全我国的证书认证体系。规范认证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规定认证机构的资质、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与国际接轨,规范认证机构的行业标准;规范和统一认证流程和服务流程;明确认证机构的责任与义务;明确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非获利第三方的身份,提高认证机构的公信力。
④完善我国的信用卡体系。国外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势头,与信用卡使用的普及和全国网络化是密不可分的。政府应引导国内各大银行,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利益和发展趋势,尽早介入旅游电子商务以抢占先机,为旅游企业的网上营销提供信用担保,提供有效、安全的网上支付系统。
⑤在社会信用、认证体系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网上安全支付协议,规范网上支付流程与服务,规范各实体在网上安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责任和义务。
2.企业应积极作为
(1)旅游企业应加强网络支付的安全建设
首先,旅游企业应积极与知名度、信誉度较高的银行合作,普及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电子支付方式。保证游客所使用的电子支付工具必须是其账户所在的银行发行,游客可以到与旅行社有业务关系的银行去使用现金购买货币卡,输入一定数目的金额,当游客进行网上支付时可以向旅行社和银行同时发一个通知,将自己的资金从自己的账户上转移到旅行社的账户上。
其次,安装确实有效的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保障网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使上网人员对旅游企业的网络安全有信心,促进网上支付的实施。
(2)旅游企业应加强宣传,增强旅游消费者的信任程度
旅行企业应通过广告宣传、新闻会、现场活动、网上促销等多种形式,尽可能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本旅行企业的网址,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网络信誉,为网络营销的发展减轻阻力。
(3)旅游企业应推进网上支付工具的多样化
目前的网上支付方式中,以信用卡使用为主,为解决社会信用风险较高的问题,我国出现了具有“信用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网上支付平台演变成了资金流的中间环节。旅游企业应结合我国目前的信用状况,推进网上支付工具的多样化。除了推广电子支票、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等工具外,应推动“诚信支付工具”的使用。其代表是“支付宝”和“贝宝”。
在零售行业,由于阿里巴巴“支付宝”和eBay的“贝宝”等支付平台大力拓展市场,个人和中小企业的网上支付和收款变得更加容易,从而促进了个人网上交易,以及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旅游业引入这种模式将很有前景,可以让不同的机票商、酒店和旅行社分别与消费者实现网上交易和支付。这种平台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信用体系的建立,即通过商家信用认证、信用凭证上传、支付信用度累计和用户监督(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确保商户的诚信和信息的真实;二是引入类似“支付宝”的诚信支付工具,确保用户在享受到服务后再正式支付费用,进一步减少交易风险。这种模式建立后,未来还可能在住宿环节上实现个人网上交易,让家庭旅馆也能网上预订。
3.个人应规范所为
(1)消费者应转变传统付费观念
现代网络营销将大量通过网络银行来运转资金流,消费者应转变传统的消费与付费观念,在加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尝试使用各种网上支付工具,享受网络服务的方便、快捷与便利。
(2)消费者应珍惜个人信用记录
在国家逐渐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消费者应重视个人诚信档案的记录,约束个人网上支付行为。
(3)消费者应多渠道使用网上支付工具
选择诚信好、评价高的旅游企业或商家,在各种网上支付工具中选择适用的方式进行操作。
网上支付信用体系及相关设施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建立诚信社会,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随着网上支付信用体系的构建与成熟,必将有力促使旅游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久的将来呈现在旅游行业面前的将是一个快速新兴发展的旅游电子商务市场。
参考文献:
[1]葛晓敏刘敏王少华: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安全策略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1下):120-121
[2]木子:网上信用推动网上支付.电子商务世界[J],2007,(8):68-69
[3]支付宝和贝宝――安全可靠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新电脑[J],2006,(2):154-157
[4]尹茂宝:网上支付风险及其防范.经济论坛[J],2006,(16):51-53
[5]王洁李映辉许春晓: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评述.长沙大学学报[J],2006,(11):45-48
[6]杨丽:美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社会科学家[J],2001,(6):47-51
[7]李华:中国网上支付发展的障碍及解决途径,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2007,(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