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子生物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形成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24-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一门重要的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然而受传统的考试体系的影响,大多数院校的考核方式依然拘泥于传统的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一次考试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应对这种考试是靠临考前的死记硬背,即使能得到好成绩,也仅仅是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却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计划。
传统的考试体系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考试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提高考试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考试体系的改革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科研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引入形成性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为满足以“胜任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临床医学医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核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形式
1)阶段性考试。当每个章节学习结束时,利用每个章节结束的最后一节课时间,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闭卷测试。测试结束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现场对学生答疑解惑,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审阅测试答卷后,将答卷反馈给学生,充分保障学生对成绩评定情况的知情权,并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抓紧补正。
2)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实验课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很好地煅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多站式实验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由临床班授课主讲教师担任主考,设四个考点,每个考点设监考教师两名,负责考试过程及考场纪律;每个考点的考试项目满分为5分,总计20分:
第一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站:721型分光光度计和离心机使用
第三站:电泳仪使用电泳加样
第四站:装柱,层析柱上样
3)理论教学期末考试。理论教学终结考试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旨在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考试的内容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各方面知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问答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等。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成绩评价
1)形成性评价(教师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学习的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研究所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控制学习过程,使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有效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吉林省精品课程的平台资源,建立生物化学师生交流QQ群、微信群,改变了只能在课堂上与教师见面、提问、交流的状况。利用多种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反馈学生学习的评价,调整学生学习的状态,更加有利于接下来课程的讲授。
2)学生互评。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和沟通协调能力,为今后的医患交流打好基础。利用理论或实验教学的空闲时间,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话题进行分组讨论,组长负责记录讨论的内容、过程和结论。讨论结束后,组内成员相互评分,讨论记录和评分形成文字性材料交给授课教师。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分值设置 学生的结课评价成绩由阶段性考试成绩(占20%)、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成绩(占20%)和理论教学期末考试(占60%)组成,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互评不计入结课考核成绩。
2 考核体系改革的效果与体会
形成性考核体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生的学习时间紧迫,紧张感加强,学习态度端正,兴趣增强,能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利用课外时间搜集各种资源对课堂上的知识及时消化,随时进行复习,灵活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对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形成性考核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多项能力 阶段性考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互评的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师生的沟通平台使学生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形成性考核体系同时也激发着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质疑与思考,训练了科研思维及批判意识。
形成性考核体系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形成性考核体系给教师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并且在考核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反复论证,不断地摸索、创新、查漏补缺,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形成性考核体系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与以往的考核模式相比,阶段性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增强责任心的前提下,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来满足配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3 讨论
形成性考核体系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考试模式,它不仅重视理论教学,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这种以“阶段性考试+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理论教学期末考试”的考核体系取代传统的“一张试卷的终结性考试”定成绩的考核制度,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技能的动手操作水平和团队协作沟通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核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深层次变革,是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达到真正的教学考的统一,适应以“胜任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临床医学医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巍,李妍,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6-112.
[2]曾凡才,陈琴,李洪.医学生物化学“口试+操作”实验考试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3):550-551.
[3]曲成刚,李晓梅,陆艳娟.多站式考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试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526-1527.
[4]纪慧,金海峰,刘富.高等学校形成性考核模式在基础医学课程中运用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
人们对于天然化合物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有人认为通过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化学生态学家的协同合作,研究有药用价值的天然分子这一课题极具开拓性。但注重研究分子的科学家们过分强调研究中的新概念和分析手段,却把人们对药物基本的担忧和质疑抛诸脑后。受这种科研思想和方法的影响,人们对天然化合物本身的关注大打折扣,但对分子的研究在诸如生态的维持和疾病的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本书介绍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海洋分子,由于它们有趣的结构、奇异的生物活性和在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和一些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开始关注海洋分子。
本书包含4部分共计23章:第1部分 化学层面上出色的海洋分子,含第1-6章:1.海洋蓝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介绍一组专家团队对于蓝藻毒素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研究;2.引人注目的海洋生物毒素STX(贝类毒素)、TTX(河毒素)和CTX(芋螺毒素);3.从海洋中青霉素物种的获得新的潜力抗肿瘤药物探索的联想;4.惊人的深海水热生态圈中的真菌大家族:一个未开发的生物科技潜力股;5.来自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醣脂类;6.活化石海百合类中的色素。第2部分,生态学层面上出色的海洋分子,含第7-10章:7.细菌通讯系统,探讨内部传感的分子机理、调节过程的有效范围和抑制;8.软骨藻酸,发现和其生态学、药学价值;9.藻类形态诱导物,藻类和陆生植物在细胞分化和生长模式方面的异同点和这些诱导物;10.卤化反应和钒依赖性的卤化过氧化酶,一些海洋分子的卤化过程,钒依赖性的卤化过氧化酶成为了一个着重介入点。第3部分,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优秀海洋分子,此部分聚焦分子的结构活性和药学应用,含第11-17章:11.具有药学潜力的海洋分子,通观了近来的明星分子们;12.“希望之星”――角鲨胺:一种新的氨基类固醇,这类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13.海洋生物肽的次生物,介绍了此类物质作为抗癌剂方面的研究;14.芋螺毒素和其他芋螺多肽,这些物质进一步阐明了食肉软体动物们通过修饰海洋多肽所产生的攻守体系;15.生物光合体系中的类菌胞素氨基酸,介绍了由地衣和造礁珊瑚所产生的两类类菌胞素氨基酸;16.环节动物细胞外的血红蛋白和它们在生物工程上的潜力;17.物质片螺素。第4部分,分析方法上的新趋势,此部分力求在海洋产物的提取、纯化、分析、模拟和限价等方面提供一个完美的助益,含第18-23章:18.核磁共振阐明结构,旨在通过多实例分析提供不同情境下的合理处理方案;19.组学(OMics)概论;20.环境研究中的基因挖掘和应用,来自海洋有机物的事例;21.海洋有机体中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现行的策略和认识;22.生物合成自然产物的基因组学,从基因到代谢物;23.高通量筛选海洋资源。
本书涉及的内容极具针对性,比较适合从事有机化学、生态学和生物学,尤其是海洋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阅读,另外也可以作为医药研发方面的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方智,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东农冬麦1号是首例在黑龙江省安全越冬的强抗寒冬小麦品种。植物抗寒的生理生化反应是由低温改变基因的表达所引起,目前已经克隆了许多抗寒相关基因。了解植物安全越冬的分子机制对提高其抵抗低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际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bZIP是植物中比较大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几乎参与调控植物的所有生命现象,如抗逆。bZIP(basic-re-gionleucinezipper)的结构域由碱性氨基酸域和亮氨酸拉链域组成,总长度60-80个氨基酸CsC碱性氨基酸区域位于bZIP结构域的N端,由18个富含碱性氨基酸(Rrg}Lys)、不变的N-x7-R/K-x9基序组成;该区域负责与DNA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决定了DNA结合的特异性,并具有核定位信号序列;该区域相比于亮氨酸拉链区域更加保守。亮氨酸拉链区域一般由7个或9个氨基酸组成一个重复单位,每个重复单位的第7或第9位一般是亮氨酸,但也有其他一些疏水性氨基酸(Ile}Val}Phe或Met)。该区域二聚化使富含亮氨酸区域形成亮氨酸拉链结构,然后结合DNA区。bZIP结构域的N端,也就是碱性区域负责与双链DNA的大沟结合,而C'端(亮氨酸拉链域)通过二聚化介导形成a一超螺旋结构,即亮氨酸拉链域。在拟南芥和水稻中,与抗逆相关的bZIP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相对比较深入。目前,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已分别鉴定出127个和140个bZIP转录因子,六倍体小麦发现了102个bZIP转录因子。小麦中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bZIP转录因子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与低温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有限,所以在冬小麦抗寒过程中,转录因子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小麦中与抗逆相关的bZIP转录因子基因(TabZIP)的转录水平表达受ABA、低温、高盐和机械伤害诱导,且参与条锈病菌的防卫反应。相关文献中的低温胁迫一般为4`C左右,而在0`C以下低温胁迫时TabZIPl的作用如何,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这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同时通过定量方法测定其在低温下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而探索转录因子调控冬小麦抗寒性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参试冬小麦为强抗寒性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性品种济麦22,于2015年9月7日播种,完全区组设计,3次重复,行长2m,行距0.2m,10行区。播种量450粒·m-z,播深5cm,常规田间管理。
待麦苗长至三叶期(2015年9月23日)时,对冬小麦叶片喷施10-5mol"I,-1ABA(本课组前期试验得出大田试验的最适浓度),喷施量为4mz"I,-i,对照组喷施等量的蒸馏水。于大田自然降温至5`C}0`C、一10`C和一25`C(连续tod最低温的平均值)时,分别取样分孽节和叶片,一80`C保存备用。
1.2 实验方法
1.2.1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基本理化性质由Ex-PASy-ProtParamtool软件分析C}-8];蛋白的保守结构域由ConseveredDomains工具预测;二级结构用S()PMA软件进行预测与分析;利用NCBI中的Blastp在线工具进行其他物种的同源氨基酸序列搜索;利用ClustalX(version2.0)和DNAMAN(version8.0)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9],用MEU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TargetP1.1Server和ChloroP1.1Server预测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1.2.2 RNA提取及cDNA合成
Trizol法提取叶片及分孽节总RNAocDNA第一链的合成参照反转录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说明书进行。
1.2.3 RT-qPCR
根据已得到的TabZIPl基因(UenBank登录号FJ194457)序列设计实时定量引物,TabZIPl转录因子基因的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分别为5‘-TUUUAAUCAUTUAAUCAUAU-3‘和5'-CCACAUUAUAUUUAAAUAACC-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系统为Mx-3000pRe-al-TimePCRSystem。以小麦中的l1cti、为内参基因,其扩增引物序列为5'-CCTTAGTACCTTCCAACAUATUT-3‘和5'-CCAGACAACTCGCAACTTAUA-3'。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反应体系为20pI,:SYBR.PremixExTuyTMII(2X)10pL,cDNA模板2pI,,正向及反向引物(10pM)各0.8pL,ROXReferenceDyeII(50X)0.4pL,ddH2O6pLoPCR反应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C变性5s,60`C退火34s,40个循环。采取2-ooa法计算待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mo,C,,值即为达到检测阑值时的PCR循环数。3次生物学重复,数据显著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TabZIP1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
2.1.1 TabZIPl的理化性质
NCBI中检索基因号(FJ194457)显示,TabZIPl基因全长1167by,编码388个氨基酸。ExPASy-ProtParamtool预测其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841.9Da,理论等电点(pI)为5.03,是弱酸性蛋白;其不稳定系数(Instabilityindex)为50.66,属于不稳定型蛋白质(X40,蛋白稳定);脂肪族系数(Aliphaticindex)为31.88,总平均亲水系数(Grandaverageofhydropathicity)为0.924(在2一一2范围内,正值表明此蛋白为疏水蛋白,负值表明为亲水蛋白),表明该蛋白是疏水蛋白。该蛋白由4种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sasiHs}s}Nms}}}iaosSz}s,其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31.900(Ala)}23.600(Cys)}24.400(Gly)和20.10o(Thr)。保守结构域预测显示,该蛋白具有保守的BRLZ基序,保守区域从第291一第355个氨基酸,保守区域全长65个氨基酸,属于bZ-IP1家族。Signa1P4.1Server表明,该蛋白无信号肤或跨膜结构域,属于非分泌性蛋白。
2.1.2 TabZIPl蛋白的二级结构
利用S()PMA在线对TabZIPl蛋白进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二级结构中有a-螺旋(H)89个、延伸片段(E)37个担转角(T)15个和无规则卷曲(C)247个,分别占总蛋白的22.940o9.540o,3.87%和63.660o。当H}450o}E}S0o时该蛋白结构为all-alpha型;当H}50o}E}45%时为all-beta型;当H}300o}E}20%时为alpha-beta型;其他情况为mixed型。预测结果表明,TabZIPl蛋白二级结构为mixed型。
2.1.3 TabZIPl蛋白多序列比对结果
利用NCBI中的Blastp在线工具进行其他物种的同源氨基酸序列搜索,将TabZIPl与大麦(H}bZIPl)、水稻(OsZIP-la)、短药野生稻(()bH-BP-la-like)、玉米(ZmbZIPLOC100192709)、苹果(MdbZIPLOC103455650)的5个bZIP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TabZIPl蛋白N端具有完整的碱性氨基酸序列特征结构域,C端是典型的亮氨酸拉链域。
2.1.4 进化树
利用MEUA6.0软件将小麦与玉米(Zeamays)、拟南芥(llrabido}sisthaliana)、烟草(Nicotianatabacum)、大麦(Hordeu。vuln“二subsp.vuln“二)、葡萄CViti、二。fera)、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distachyon)、水稻(Ury}asat:二“)、短药野生稻((}ry}aBrachyantha)、刚毛怪柳(Tarna:二hispida)、苹果(Malusdomesti-、)等其他物种的bZIP的碱基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图2),结果表明,TabZIPl与HvbZIPlBdHBP-la-like、ObHBP-la-like、OsZIP-la和ZmLOC100192709蛋白比较相近,即这些单子叶植物的bZIP聚类关系较近,其中小麦与大麦聚到了一组,水稻与短药野生稻聚到一组,而二穗短柄草在进化上介于麦类和水稻之间。在双子叶植物中,拟南芥和烟草聚到了一组,而葡萄与其他几种植物的聚类关系最远。
2.1.5 TabZIP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预侧
蛋白质要参与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处于特定的细胞区域。胞质中合成的细胞器蛋白质与胞质蛋白质一样都由游离核糖体合成,随后必须转运到特定的细胞器中。转运进入线粒体及叶绿体中的许多蛋白质都含有特定的导向序列(tar-getingsequence),负责细胞器外膜对蛋白质的识别。导向序列又称转运肤(transitpeptide)或导肤(targetingpeptide),是蛋白质N一端一段约20}80个氨基酸的肤链,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Arg和Lys)和轻基氨基酸(Ser),易形成。一螺旋结构。以是否具有转运肤序列为特征,利用TargetP和ChloroP在线程序对TabZIPl蛋白预测结果显示,TabZIPl定位于线粒体,具有mTP(mitochondrionchloroplasttransitpeptide,线粒体转运肤)。
2.2 TabZIP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利用RT-PCR分析4个温度下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分孽节及叶片中TabZIPl的表达量特点。结果显示,济麦22分孽节中TabZIPl表达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表现出“升一降一升”的趋势,且在0`C时达到最高,叶片表达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一10`C时最高;东农冬麦1号分孽节中TabZIPl表达量先有所降低再增加,一10`C时达到峰值,叶片表达量表现为明显的先增后降趋势,峰值同样出现在一10`C时。济麦22分孽节中TabZIPl相对表达水平在5`C及0`C时显著高于叶片,率先对低温响应;东农冬麦1号叶片中TabZIPl相对表达水平在0`C时显著高于分孽节,对低温迅速响应,但在一10`C时却是分孽节的TabZIPl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叶片。总体来说,济麦22分孽节及东农冬麦1号叶片中的TabZIPl表达相比东农冬麦1号分孽节均在0`C时率先对低温响应,而东农冬麦1号分孽节则在一10`C时积极响应低温,表明东农冬麦1号分孽节是重要的抗寒器官。
2.3 ABA对东农冬麦1号分集节TabZIP1表达模式的影响
由于低温下TabZIPl在东农冬麦1号分孽节中的表达量较高,所以利用RT-PLR分析低温胁迫下东农冬麦1号分孽节中TabZIPl对外源ABA的反应。RT-PLR结果显示,5`C和0`C时,对照的TabZIPl相对表达量高于ABA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一10`C和一25`C时,ABA处理的TabZIPl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图5)。
随着低温的降低,ABA处理组分孽节的TabZIPl表达量线性升高,且一25`C时达到最高。可见,外源ABA对TabZIPl在低温(一10`C以下)下的表达有诱导作用,且表现为正调控。
3 讨论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 实验教学 改革 实践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1]。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学一项最伟大的成就,也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项新技术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医学科学中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疾病诊断与临床治疗中。一位医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好、学通、学精分子生物学,是作为硕士研究生必须走好的一个阶段,才能把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联系好[2]。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实验而言,分子生物学实验复杂而理论难以理解,技术性很强,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课程,而且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3]。这就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将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及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潜能,并可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的培养更应侧重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培养,为使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尽快转换角色,逐渐顺利地进入真正的研究领域,并为了与现代技术接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我们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能力,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一)结合实验内容编写相关的实验教材
我们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理论部分选用的教材是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本版教材有二章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但不能作为实验教材。我们根据实验课教学目的进行合理组合,力求使该实验体系内容新颖、实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编写教材的主要参考书为萨姆布鲁克《分子克隆实验指南》,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比较好的教材和参考书[4]。我们在教材中主要介绍常见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原理, 并精心挑选了相关实验。其中重点介绍了基因工程技术的常用到的质粒提取、核酸电泳、技术、酶切、转化、重组体的筛选、蛋白电泳等实验。
(二)合理按排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我们将分子生物学分为理论和实验,分别采用的教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自编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学时都为36学时。理论课在实验课之前进行,让学生先了解部分基础理论。在上实验课时,还须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这部分知识尤其重要。它是实验内容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验思维。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中抽象的知识。 灵活按排实验课时间,并控制班级规模。
我们将2010级180名硕士研究分为6个班,每班30个学生。根据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特点将实验集中安排在一段时间里,保证实验的连续性,将实验课全部按排在周末2天时内。这样,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安排过于死板,时间过少且不连贯的现象。我们在实验授课上主要是以基因工程的内容为主线,顺序是基因分离克隆,载体选择、酶切,片段与载体的连接,重组质粒的转化,重组子的鉴定、表达。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课程周期为3个星期,每周完成一项实验内容,在这3个星期里,学生刚好能完成一个基因工程的流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概念,同时又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加深了对实验的印象。
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以二人为1小组,精心准备每组使用的器材,如枪头、离心管、镊子、一次性手套,微量离心机、电泳仪、电泳槽、染色缸等。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稳定,实验课老师和实验人员反复对实验进行了多次预实验,并取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
录像是良好的视听媒体,其直观性好,不受实验条件和实验材料的限制。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观看我们实验教师亲自录制的实验演示。演示的内容不仅所有的同学都能看清楚,而且能给同学们实验过程的真实感受。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三)双语教学
在实际科研中,由于目前商品化的试剂盒应用广泛以及大部分使用的仪器、药品、试剂都是进口的,其说明书以英文多见,实验步骤也多是采用英文。而刚入学的研究生们掌握的专业词汇少,不能准确翻译与实验相关的英文资料和说明书,更不用说阅读专业文献。我们精心组织备课,用英文制作课件、书写教案和讲稿,同时要求学生用英文写实验报告。
(四)实践总结
本次实验课改革探索,使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环环相扣,而且全部操作由学生自己完成,每一部分实验都承上启下,要求学生态度认真、思路清楚、操作仔细、相互协作才能完成。这样的实验课过程完整、结果明显、教学效果良好。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操作的训练,也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技术能力,对相关技术和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参 考 文 献
[1]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宁启兰,马捷,李冬民等.研究生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设计.西北医学教育.2009, 17: 693-694.
关键词:“了” 偏误 教学策略
一、偏误分析
本文研究的是零基础汉语留学生对“了”字使用的偏误分析,所用语料均来自兰州交通大学2012级的汉语预科班学生,年龄为16—26岁不等。本班有学生20名,在对《发展汉语》上册中关于“了”的用法学习后,学生们在造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偏误,下面对这些偏误进行分析。
(1)你知道了教授有点儿生气。(你知道教授有点儿生气了。)
分析:我们知道句子当中如果有两个动词,“了”应该放在第二个动词后面,这点学生没有搞清楚。
(2)他每个周末都去跳了舞。(他每个周末都去跳舞。)
分析:这个句子是不需要使用“了”的情况,表示经常发生,不应该把“了”放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完成。
(3)以前我常常吃了包子。(以前我常常吃包子。)
分析:我们在课本中学到,如果句子中有“一般、经常、常常、总是”等表示动作经常发生的词时,句子当中不使用“了”,不论是句子后面还是动词后面。
(4)我早上去超市了,下午去了上课。(我早上去超市,下午去上课。)
分析:这句话是我们说到的,两个连续的动作不使用“了”的情况,句子中已经有两个很明显的时间词“早上、下午”,所以我们应该把“了”字都去掉。
(5)我们老师来。(我们老师来了。)
分析:这句话缺少一个作为结句作用的“了”,这句话所想表示的时态是刚刚发生的情况,所以要在句子最后加上“了”表示句子说完了。
(6)昨天我们去了一个邮局寄信。(昨天我们去一个邮局寄信了。)
分析:我们说在连动句中,“来/去+动词+宾语”,后一个动词说明前一个动作的目的,这时候在第二个动词后面或者句子的结尾用“了”。
二、教学对策
《发展汉语》上册中讲解的“了”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用于句子的结尾,当语气助词使用,表示过去的时间发生的某件事和出现的新情况,笔者认为在讲授这部分时主要让学生记住语气助词“了”在句子的最后使用,有成句的作用。另外,如果句子中有连续的几个动作时,在句子的结尾不使用“了”,例如:我早上去图书馆,下午去博物馆。再如,我十点吃饭,十二点睡觉。
第二种,表示动作的完成时使用,放在动词的后面。比如:我吃了4个苹果。我看了一部电视剧。我去了兰州市博物馆。在这种用法中,须让同学们记住是紧跟在句子中动词后面的。但是如果句子中有连动句,就是用“来、去”引导的句子时,“了”字要放在第二个动词后面。例如:我去杭州开会了。我来中国学习汉语了。
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用法,要让同学们记住它们的否定形式和疑问形式是一致的。否定形式都是在动词前面加“没有”然后把“了”字去掉。例如:他早上帮朋友搬家了。否定形式就是他早上没有帮朋友搬家。第二种用法的“了”,例如:我看了一部电影。否定形式是我没有看一部电影。记住了这一点能够帮同学们减轻学习的负担。
第三种是“了”表示变化的作用。有四种结构,首先是:主语+表语+了。例如:傍晚下雨了。(在傍晚之前没有下雨)太阳出来了。(在这之前太阳没有出来)我今年二十五岁了。(年龄逐渐变化)小芳变漂亮了。(以前不漂亮)其次是:主语+不+表语+了。例如:小明现在不爱学习了。(小明以前爱学习)我们不去上课了。(我们以前去上课)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构和“了”放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语气助词的作用很相似,大家注意区分在句子中有没有变化的情况发生。再次:名词+了。这种使用的情况比较简单,主要是表示时间的变化。例如:秋天了。(季节发生了变化)中午了。(时间发生了变化)十二点了。(时间发生了变化)最后:形容词+了。例如:没过多久房顶上就白了,地上也白了,树也白了。(事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这条裤子短了。(裤子由长变短发生了变化)公园里散步的人少了,打太极拳的人多了。(散步的人又多变少,打太极拳的人由少变多)
以上是比较整齐的三种用法,下面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特殊用法,写出来供大家互相学习。
首先,表示心理活动的词如“想、要、打算、希望、喜欢、爱”等,动词后面不能用“了”。需要说明的是,《发展汉语》中并没有说明是动词后面不能用“了”,只是说后边不能用“了”,笔者认为这点容易引起误会,所以加以补充,下面举例说明:
(1)我想你。(不能说成我想了你,但是可以说我想你了。)
(2)我要吃饭。(不能说我要了吃饭,但是可以说我要吃饭A了。)
(3)我打算明年去国外留学。(不能说成我打算了明年去国外留学,但是可以说我打算明年去国外留学了。)
(4)我喜欢这个学校。(不能说我喜欢了这个学校,但是可以说我喜欢这个学校了。)
其次,我们在学生造的句子中进行偏误分析时提到的,如果句子里面有“每天、常常、经常、一般”等词表示事情经常发生,那么句子中不能使用“了”。下面举例说明:
(1)小林每天学习了三个小时汉语。(小林每天学习三个小时汉语。)
(2)他常常在公园散了步。(他常常在公园散步。)
(3)小红经常去了超市。(小红经常去超市。)
(4)老师一般早上吃了西餐。(老师一般早上吃西餐。)
再次,这点也是我们分析过的偏误,连动句中,“来/去+动词+宾语”,后一个动词说明前一个动作的目的,这时候在第二个动词后面或者句子的结尾用“了”。下面举例分析:
(1)我去了上海开会。(我去上海开会了。)
(2)我来了北京看望一个朋友。(我来北京看望了一个朋友。)
第四,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时,动词后面不能用“了”,但是句子后面可以用“了”。下面举例说明:
(1)我能帮助了妈妈干活。(我能帮助妈妈干活了。)
(2)我会做了饭。(我会做饭了。)
最后,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动态助词“了”要放在重叠动词中间,表示这个动作做了几次。例如,看了看,摸了摸,尝了尝,拍了拍,擦了擦,洗了洗,闻了闻等。
以上是“了”字使用的几种特殊情况,也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的。而让外国留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一点,就是如果在一个句子中“了”放在动词后面和句子后面都可以的时候,那么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下面举例说明:
我去了交大。我去交大了。
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但是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呢,第一个,我去了交大。强调的是“去”这个动作,因为“了”放在动词的后面。第二个我去交大了。强调的是“交大”这个地方。两个句子“了”的位置不同,强调的成分就不一样。
三、结语
本文从兰州交通大学2012级汉语预科班学生造的句子中,分析了“了”字句使用的偏误,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但是,作者毕竟只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一年的年轻教师,如果文中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出。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子商务;大学生创业;SWOT
本文为国家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工商管理专业建设项目研究成果;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06020321);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3日
电子商务是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商业经营模式,由于其具有前期投入资金有限、市场前景发展广阔、进入门槛低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作为创业首选。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已成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就业难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势必会像实体经济一样吸纳大量大学生进入,因此对其理性和科学地分析有助于大学生在电子商务创业过程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顺利实现电子商务创业与再发展。
一、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态势分析法,本文借用其分析大学生在电子商务创业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并综合评估形成具有共性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战略。
(一)优势分析
1、创业前期进入门槛与资金需求较低。电子商务创业前期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传统行业的技术或非技术壁垒,只要大学生有电脑能上网就可以实现创业意愿。同时,电子商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量风险投资资金涌入电子商务领域,仅需大学生有好的商业创意与运营规划书就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注意,从而解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瓶颈,实现低成本融资与快速扩张。
2、前期技术要求与投入风险较低。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并不需要太高的信息技术与建网能力。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近10年的发展已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为其提供完整的电子商务运营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可以通过购买整套成熟电子商务网站并租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创办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出现问题后由提供商负责软件与硬件维护,大大减少了大学生创业者的经历与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减少因软件与硬件投入问题带来的商业损失。即使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失败,其损失也较传统产业创业损失小很多,不会给大学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劣势分析
1、同质化倾向严重,后续经营困难。由于电子商务准入标准低,大量创业者涌入其中,而且多选择门槛较低的B2C网站如淘宝、卓越等,而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也首选这类项目,势必导致商业运营的同质化与竞争的激烈化。同时,由于这类电子商务项目都依托于实体经济,电子商务运营者只是作为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中的中间商,并不控制商品的生产与定价,而价格差是其在电子商务领域持续发展的根本,缺乏定价权与价格优势势必导致其在与同质竞争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缺乏商业经验与商业信用。电子商务尽管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但其运营仍需遵循原有商业规律。大学生创业者尽管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兼职经验,但对如何开拓市场、寻找潜在客户、签订合同等只能在干中学,不断积累经验。网络的虚拟性也对电子商务提出了较高的信用要求,信用的高低决定了消费者的选择,而大学生处在创业初期,电子企业信用积累不高,很难得到买家的青睐。大学生创业者往往由于商业经验与信用缺乏而引发各种损失,导致中断创业甚至完全退出。
(三)机会分析
1、国家政策与社会扶持。网上创业成为解决劳动力就业新途径,各地政府给予电子商务创业者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并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园区支持该产业发展,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与发展环境。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也专门针对大学生推出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并提供相应指导与技术支持,提升了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成功率。
2、创业前景广阔。电子商务有着传统商业难以比拟的优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培育的新型消费市场正在逐渐成熟与扩大,新的消费理念正在形成,存在各种机遇,大学生进入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十分明显。
(四)威胁分析
1、网络安全有待提高。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运营,交易信息、订货信息、付款信息、网上账户等都通过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传输、储存,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竞争者等的恶意攻击;网上资金交易的安全性只能通过第三方如支付宝、财付通等保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的安全性。
2、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在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表象下是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成熟,表现为政府层面上配套的法律法规仍需完善,税务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电子合同、电子证据等亟须立法说明与保证;在市场层面上欺诈现象时有发生,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尚未形成。
二、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建议
(一)做好循序渐进准备。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要制定创业前的规划,对准备进入创业的市场进行深度审视与调研,避免急于求成,可先从淘宝等非严格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网站做起,等积累一定经验与知名度和信誉后再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融资扩大企业发展。
(二)运用各种相关支持政策。为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社会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电子商务创业也是创业的一种形式,大学生应多关注、多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利用政府与社会的扶持尽快将创业热情转变为创业行动,结合自身情况获得资金支持使电子商务创业走上正轨。
(三)培养创业素质。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应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如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与反省的能力,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有坚韧的心理品质,能应对创业过程中不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失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勇于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可持续性
随着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众多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也比比皆是。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创业门槛低等原因,催生了大学生选择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创业。但是电子商务行业竞争激烈,大学生自身学识水平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欠缺等容易导致大学生创业难以成功,创业实践的可持续性较低。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分析,以为高校创业教育及相关各部门提供指导,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网上创业。
1.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模式
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主要形式是网上创业,根据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分类,网上创业也可以进行模式的区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1 基于第三方平台的C2C创业模式
阿里巴巴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个人用户进行网上创业的C2C平台。大学生由于资金、技术和渠道等的限制,一般会选择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作为网上创业的平台。在淘宝上开设店铺,把线下的商品放到线上进行销售,是最简单而且最容易实现的网上创业方式。类似于这种大的成熟的网络第三方平台还可以选择易趣、一拍、有啊等。
1.2 自主创建网站的B2C创业模式
自主创建网站进行B2C的创业也是电子商务创业的主要形式之一,比如:自建网站、创办论坛或网络社区、博客等。目前,大学生选择这中形式创业,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站经营经验,通过注册域名、租用空间、网站设计与建设等来建立自己的站点,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网站风格和经营方式。这种创业类型需要好的创意和技术支撑,在网站推广和经营中还需要不断的注入资金,因此,进入门槛不高,但是经营风险较大,容易被模仿和被风险投资抢占市场。
1.3 中介型的C2C创业模式
有的大学生在网上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企业或个人提供信息收集等服务,也可以实现网上创业的梦想,这种形式零风险、零资本,非常适合大学生进行网上创业的实践。具体的比如:淘宝客(帮助卖家进行网络推广)、出售网络信息汇总、出售电子折扣券等等。
1.4 从威客变身工作室模式
威客是较早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在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中,从威客入手进行电子商务的尝试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倾向于自由工作时间的大学生选择做威客可以轻松快捷地赚到第一笔收入。拥有一定技术技能,头脑灵活,创新创意是成为威客的重要条件。当威客做的比较成功的时候,组建自己的团队,变身工作室,实现创业梦想就比较容易了。
2.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可持续性分析
目前,在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创业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流形态。但是电子商务创业的持续性一直受到广大创业家的质疑,很多大学生在校内进行创业实践后,项目往往无疾而终。造成电子商务创业持续性不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1 C2C的简单复制难以脱颖而出
大学生开淘宝店的成功范例很多,但是针对大学生自身特性,在C2C的竞争中还是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首先,个人网店的项目选择。很多大学生没有从事过商品经营或参加过实际公司的经营运作,对项目选择缺乏市场经验,容易追风和选择较低门槛的项目,这类型项目往往竞争大、利润低,导致网店经营难以持续;其次,普通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需要进行课堂正规学习和考试,网店经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再次,C2C网店经营简单复制没有创新,没有低成本的渠道难以获得竞争优势;最后,大学生开店大多抱着玩玩的心态,没有真正费心思考网店设计、推广和经营策略。
2.2 B2C网站缺乏资金和资源优势
大学生创建网站一般都是由于有个很好的点子或者主意想把它变成商业模式进行实践。2005年,英国21岁大学生亚历克斯曾花10分钟建立了“百万美元主页”网站,从而在4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近百万美元的收入。但是,这样的简单商务模式成功的几率已经越来越小。随着电子商务的纵深发展和跨领域的渗透,行业人的嗅觉和敏感度已经越来越灵敏,简单的商务模式只能是被迅速的复制和被巨额风险投资所吞没。因此,网站经营在资金上和行业资源上的匮乏是大学生电子商务网站创业的天生不足。
2.3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清,创业缺乏动力。
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只是凑热闹,而缺乏真正的自身分析和职业规划。创业需要敢想敢干,需要冒风险,需要比常人加倍的努力和持久的耐力。当代大学生选择电子商务创业往往是因为创业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的吸引,并没有对自身能力和优劣势进行分析,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创业规划,这样的创业只是试试,只是“课外实践”,往往从一开始就不具备成功的可能。
3.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持续性发展新思路
大学生创业选择电子商务,但是可持续性不强,导致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自信心不足,创业成功率很低。如何对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进行有力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更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3.1 创业集中教育,项目重点扶持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大学生天生的行业资源和经验的匮乏,也使大学生创业受到一些质疑。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想的传输,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创业率和成功率。针对一些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自身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开办诸如“淘宝创业班”、“网络推广培训班”等创业兴趣班进行创业集中教育。学生在创业特色课程中组队并有好的项目,学校再对创业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
3.2 创业课程全面丰富
现在的电子商务创业良莠不齐,特别是C2C的市场更是因为商业信誉、法律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遭到B2C市场的分割。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者,我们更要从个人创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创业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创业思想和创业实务等基础性课程,还应该补充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思维训练和意志培养等方面的辅助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全面的创业能力。
3.3 搭建平台给学生创业机会
针对C2C电子商务创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为大学生搭建一个校内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平台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重庆市教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中,与合作企业紧密配合,搭建了“E商校购”的校园网上商城。这个校园网络平台以校内超市营销实训室为依托,由专职教师和企业教官指导,以学生社团(电子商务协会)为主体的实践团队,开创了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新思路。“E商校购”网站不仅实现真实的B2C校内经营,还给广大学生提供二手交易、跳蚤市场、独立店面的C2C交易平台,另外还可以给创业团队提供网络团购、网络推广等创业成长机会。“E商校购”的运营,不仅为周边校园经济带来网络便利,更多的是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良好的校内平台,让这些创业项目能够在校园内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培育和成长,更有效地助推了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开展。
3.4 学习和实践的协调与配合
对创业的学生适度放开学分管理,在创业的时间和空间上给于足够的支持。既要在教学方面帮助学生训练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又要努力配合学生的创业实践,给于师资、资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倾斜,支持鼓励创业学生,实时关注和帮助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广华,等.大学生网上创业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1,
29(12):6-9.
[2]何永明.大学生C2C电子商务创业的现状及持续性发展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广场,2012(2):241-24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分子与细胞模块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38-01
“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物学课必修内容的第一个模块。本模块以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纽带,讲述了细胞的物质组成及变化特点,让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特殊性。与模块2、3相比,该模块从微观的细胞解读生命,宏观可以感知,“微观”的生命本质,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抽象,涉及的内容相对枯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分子与细胞”,把细胞讲“活”,把课堂讲“活”,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深挖教材,寻找“活”的入手点
细胞微小,但却是有生命的。在授课时,挖掘细胞的生命体现,使学生认识到: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使得学生在惊奇的刺激下,自觉产生学习兴趣。这些素材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编排顺序,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找寻,去挖掘。
在讲《绪论》时,细胞学说提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句话,很多同学都能脱口而出,可是怎样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却是一个难点。结合初中内容,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衣藻、绿眼虫等这些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既承接了初中的知识又能让学生感悟细胞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加深同学们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理解。
高中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教学需要教师站在“整体把握”的角度,从模块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模块内容。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再上《绪论》的时候,我引导同学们看目录,从整体把握细胞:同学们发现都是以“细胞的”的形式来表达的,大致可分为“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物质代谢”“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的信息传递”“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有的同学看完之后,发出“细胞”的一生的感叹。再次体验细胞是“活”的。
在“细胞”结构章末总结时渗透。如同客观世界一样,细胞有自身内部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如: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结构与功能的核心,它与其他结构一起,使细胞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从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细胞识别和免疫反应等功能。生物膜系统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将细胞分隔为各个小的空间。既能够分工也可以相互合作完成了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装和分泌,承担起生物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糖蛋白的识别作用,溶酶体的消化作用,线粒体的动力工厂、叶绿体养料制造车间的体现,都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
2 例子、图片增多,贴近生“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确立生物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课程植根与学生生活的“土壤”,具体体现在:
模块教学中,图片较以前增加。仅北师大版《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标名的就有106幅。所选用的插图都非常精美,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图文结合得非常恰当,更为重要的是图片紧贴生活,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构成生命的元素”中“患佝偻病的儿童”显示儿童缺钙的危害;“桃树的黄叶病”体现了果树缺铁的影响;“水是生命活动的第一要素”中“水母的含水量高达97%”体现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新鲜与枯萎的花朵”直观体现水对植物细胞形态的影响。这些图片均来自于生活,同学们能有切身感受。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将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模块教学中,实例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如根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得到的启发,在“选学”内容中安排用各种人造纤维造成人工膜,对海水淡化的处理,制成的人工肾,血液透析膜等内容,在“开阔视野”小专栏中安排溶酶体与硅肺―― 工业上的职业病形成成因。涉及细胞的癌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对图片的理解,提醒同学们对“开阔视野”、“选学”内容的关注,把图片、实例与生活联系起来,是促进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教学方法。
3 教学方式灵活,“活”动多起来
绘制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由于多媒体的采用,使的教师动手绘图的机会大大减少。在平时的授课时,教师尽可能在黑板上勾勒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简笔画示意图,学生临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刺激,记忆更加深刻牢固。同时要强调注意突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的特征,结构名称对照,使学生明白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理。
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少。生物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开展好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领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后续模块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安排的实验、探究等活动占了全部必修模块的近一半的内容此外,在本模块的过程中,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完成教材中实验,而且尽量不要将探究性实验演变为验证性实验。
教学方法多样。对于微观的细胞,基础理论理解起来抽象。因此,在基础理论模块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法、讨论法及比喻法等教学方法,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事物具体化,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最好素材。“探讨细胞的衰老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高中生物新课程各模块内容中的每节都用“问题探讨”来创设学习情境,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取自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和问题,让学生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课后“练习”和“自我检测”中, 也设有大量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目的是要构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氛围,创设一种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情境,加上教师的延伸和补充,能使学生把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杨华.高中生物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把”字句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一.语料来源
在此说明,本文分析的“把”字句偏误语句材料都是直接搜集到的关于外国留学生使用过的“把”字句形式,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且大部分是书面语形式,使用者都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这里的留学生汉语水平等级为初级到中级水平,刚接触“把”字句。
二.偏误类型
(1)不该用“把”字句而用了“把”字句的偏误
1.形容~作“把”字句的谓语
A以前我也是顺着组织的领导,以为把违反纪律不太好。
B我看小李很伤心,觉得把小李家情况不好了。
A,B的例句,形容词作了“把”字句的谓语。“把”字句后不能放形容词,即谓语不能是形容词,因为这样就无法对“把”的宾语进行 处置或影响了,外国留学生之所以这样使用“把”字句,就是根本没有理解“把”字句的基本语义特征和构成“把”字句的基本限制条件。
要使用“把”字句就要有处置意义,而A.B.句并没有处置含义,改为:
A)以前我也是顺着组织的领导,以为违反纪律不太好。
B)我看小李很伤心,觉得小李家情况不好了。
2.动词后边有可能补语的句子
C我把这道题看得懂。
D你们三天把这些作业做得完。
C.D.的例句,在动词谓语后边都带了可能补语,而“把”字句的基本语义跟可能补语的意义是矛盾的,“把”字句的语义是表示通过动作完成来实现给“把”的宾语带来某种确定的结果或者变化。所以改为:
C)我看得懂这道题。
D)你们三天做得完这些作业。
3.叫名动词,领有的关系动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E.他把小明叫。
F.把小明属于初级班。
E.F的例句,谓语“叫”,“属于”,叫名动词,领有的关系动词,其词汇意义一般比较抽象。其主要作用是联系主语和宾语,表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并不存在行为动作,即不能作“把”字句的谓语。改为:
E)他叫小明。
F)小明属于初级班。
4.存在动词和位置动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G.学校后门把很多小吃有。
H.中山广场到处把人是。
G.H.的例句,谓语动词“有”,“是”,是表示存在和位置的动词,不具有处置性,不能构成“把”字句。改为:
G)学校后门有很多小吃。
H)中山广场到处是人。
(2)该用“把”字句而未用“把”字句的偏误
1.“S+V+N1+在\到\给+N2”的句子
A.小红放粉笔在讲桌上。
B. 让小红交作业给老师。
A.句,都是很明显的表示因动作而发生位置的转移或关系的转移,此时必须用“把”字句来表达,即句式“S+把+N1+在\到\给+N2”来表达。A.例句中受处置的对象N1该用介词“把”引进,N2是处所名词,在动词之后B句中,N2是事物转移的对象,也表示事物,即作业,因动作,“交”而发生了动作的位移。“在”“到”“给”作补语,用在动词和N2之间。改为:
A)小红把粉笔放在讲桌上。
B)让小红把作业交给老师。
2.“S+V+N1+成/做+N2”的句子
C老师当我们成她自己的孩子。
D我做苹果成苹果汁。
C.D的例句,表示一确定的事物被认同为另一事物,从性质、特征方面有等同关系的另一事物,此时该用“把”字句来表达。改为:
C老师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D我把苹果做成苹果汁。
三.偏误原因
从学者的主观方面看,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学生根本不能准确地把握和正确的掌握“把”字句在实际运用时的句法是有受限制的语用和语义规则的,即该用“把“字句而未用“把”字句,而且也是过度泛化“把”字句,即不该使用“把”字句而用了“把”字句。而从客观方面来看产生的偏误原因,即是从教材,教学问题密切相关。
且从二语习得中的已知语言影响分析,主要是一语影响和中介语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显性的迁移上,也有隐形的表现上,即回避与过度产出。
四.教学对策
因为面对的是初级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即在开始教学“把”字句的阶段,要依次教学1)动词带“成”(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2)动词带“给”(我把苹果给小红了)3)动词带介词“到”(我把书本放到书桌上了)4)动词后介词“在”结构(我把书本放在书桌上了)。
除了教学“把”字句的句法结构,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体会“把”字句,何时运用。为了达到这一点,引入“把”字句的环节十分重要。采用情景模拟和操作演练的方式,及精讲多练。
参考文献
[1]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