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植物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物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植物学的认识

第1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化学;任务教学;设计任务;指导;拓展

所谓任务教学,是一种通过设置问题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问题任务中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转化为任务、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问题,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分析和讨论,寻找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并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合作的学习,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达到所学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模式。如何实施这种任务教学呢?下面,笔者就以几个案例加以阐述。

一、紧扣目标,设计任务

所谓目标,就是指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内容目标和教学价值目标:从本学科的知识系统看,明确哪些是已学过的知识,哪些是后续需要学习的知识,而这些后续需要学习的知识,重点要落实什么,难点又是什么,如何突破;从学科的教学系统看,除了落实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外,还必须考虑学生获得哪些新知识,怎样锻炼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获得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实现教学设计要完成的潜在教学价值与目标。

没有目标,则无法设计任务;目标明确,还需要考虑这部分教学内容有没有必要设计任务,能不能设计任务,设计成怎样的任务,总任务下,又将如何分解为几个小任务,以便学生围绕任务展开活动。也就是说,具体的教学任务,是把总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串,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具体的问题串,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实现目标。

[案例1]

“铁及其他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内容,铁单质的性质已分散在其他单元中学习过了,对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学生也已基本了解。因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落实Fe(OH)2和Fe(OH)3的制备、Fe2+与Fe3+的互相转化及检验方法等。据此,本节课可以拟定三个任务。

任务一: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探究Fe(OH)2和Fe(OH)3的制备方法。

任务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探究Fe2+与Fe3+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怎样才能实现它们的互相转化。

任务三: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相关信息,归纳Fe2+与Fe3+的检验方法。

本案例通过三个具体的任务,对“铁及其他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相关性质设计了探究性的三个学习任务,既巩固与深化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又获得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了单元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

二、明确重点,呈现任务

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教学的重心所在。但对知识体系而言,我们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地通过问题串展示出来。根据建构主义原理,我们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且能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学习情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探索中,逐步揭示事实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学生逐步进入状态时突破重点,更有利于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合理高效地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案例2]

“硫的转化”重点是明确如何实现不同价态硫的转化,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我们可以设置几个问题来达成任务,使学生在这些任务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地进行思考:

问题1:自然界中含硫元素的物质有哪些?

问题2:标出这些物质中硫元素的价态。

问题3:如何实现这些不同价态硫的转化?

问题4:实现上述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5:从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角度分析硫化氢、硫单质、二氧化硫、浓H2SO4具有什么性质?

问题6:完成不同价态硫的转化关系图,并写出有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7:酸雨的成因及防治。

用上述系列化问题串,为讨论实验室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建立清晰的框架,重点是突出问题3,即如何实现这些不同价态硫的转化,最后落实的目标是问题6,即掌握实验室实现不同价态硫的转化原理,让学生在明确任务中明白学习程序后,抓住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合理而高效地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通过指导,完成任务

我们已经围绕一个主题设置了一系列的任务单,形成学案,这是实施任务教学的前提。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有效地完成这些任务单呢?换言之,就是如何实施教学呢,即课堂教学要做哪些事情呢?

1.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大师托尼·巴赞于1970年提出的,是一种发散性思考可视化的工具。它以树状的思维样式,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然后将各个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发射,各个主题下的要点又通过更细的分支标识出来。用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话说就是“知识树”。这种思维导图,将学习的知识点(学习的任务)连成线,使信息量丰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以直观的图示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方便知识的提取和灵活应用。将这种思维导图通过板书的方式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于主题,保持思维的连续性,使记忆过程更简单快速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化学,愉快地吸收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硫的转化”知识图:

2.给学生一个有效的课堂引导

任务单和思维导图像“导航仪”,是教师先行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引领和驱动学生有条理地进入学习状态,但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学生在难度上感觉有难有易,在时间上有快有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任务的汇报、交流和评点,要对探究获得的新知识进行归纳小结,并及时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任务只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手段,根本目的是通过完成任务体验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及时将任务所隐含的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起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硫的转化”教学过程中,针对“问题5:从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角度分析硫化氢、硫单质、二氧化硫、浓H2SO4具有什么性质?”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氧化还原的特征以及元素处在不同价态时表现出的性质,从而掌握硫化氢、硫单质、二氧化硫、浓H2SO4的性质,进而完成不同价态硫的转化关系图。

3.给学生一个拓展知识的余地

让学生积累化学知识,还不是主要教学目的,还要让学生有一个自主探究的余地,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如,“硫的转化”,我们设置问题7:酸雨的成因及防治,这不仅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丰富了环保意识,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2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中职英语

“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开展为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为解决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我们经常说: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所以优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英语课堂变得轻松活泼,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起到如此效果。

一、任务单导学模式下的小组排位方式

以前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统一面向老师听课,我们学校采用了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后,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人数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做到好中差搭配得当,整个班级小组安排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小组成员都担任一定的职务,如小组长,记录员,评分员等。小组长由学习好又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由他负责对全组组员进行管理。

排位方式调整后,学生活动的空间增大,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实行组长负责制,展开“兵帮兵”、“兵教兵”、“兵强兵”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小组在班内的名次。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受激励的面扩大了,学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提高本组的成绩。全班都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了起来,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许多。小组合作学习排位方式,让组与组之间增强了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巧设任务单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在“任务”设计的时候,我依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英语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学生的兴趣所在,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重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独特性,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热情,使其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充分的展开,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灌输的“被动人”,转变为通过引导获得发展的“主动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并使学生能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当结合专业,做到相辅相成

传统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常常以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英语任务单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英语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专业相结合,这样就弥补了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对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在专业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任务单学习以后,自己才感到英语学习原来也那样有趣、那样有用。例如在服装班教《Color combination》一课的“Three colors go together well”时,在学生了解了颜色怎样合适搭配后,结合她们所学的服装专业,让学生用水彩笔给不同的服装效果图涂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颜色,并能用英语简单地介绍一下原因。这样,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既理解了相关的英语知识,又加强了对服装专业的兴趣。

四、注重评价的科学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淡化考试,淡化分数,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许多年的话成为历史。那么该怎样评价才是科学的呢?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些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所以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评价机制的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探索和攀登。这样才能达到有效评价的目的。

在考核评价中,我要求把学生的考试分数算到小组中去,不只看他们个人的分数,而是给他们小组算出平均分,然后进行比较,让他们感受个人在集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只是以考试分数来加以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比如课上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等都给以适当的评价。并且为了激励学困生,如果他们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或课上踊跃发言,则给他们所在的小组更多的加分。这样,在每个小组内,优等生也会主动地帮助学困生,给他们讲解不懂的地方,帮助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以达到小组共同进步并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最后达成组员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的小组学习氛围。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也在不自觉中加强了,整个班级都形成了令人高兴的学习氛围。

第3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上述问题都涉及教师对于所教知识的基本认识:中学生物学应教给学生什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对于学生更有价值?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必要对于所教知识从性质及其价值上进行认识,并据此作出教学思考。

    一、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于知识作出了不同的分类,而这些分类都有助于建立和丰富我们对于所教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

    1.建立广义的生物学知识观,知识与技能并重

    从知识获得的心理加工过程出发,知识被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语义知识、言语信息,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程序,本质上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过程。陈述性知识能被直接陈述,而程序性知识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当学生习得了程序性知识,并具有运用这套程序办事的能力时,就认为学生具备了某种技能。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概念仅指陈述性知识,而广义的知识概念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种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见图1[1]。

    在中学生物学知识中,以言语信息的形式所呈现的事实、概念、原理等都可归类为陈述性知识。在观察、发现和使用事实,理解、运用概念和原理办事时,则需要运用到程序性知识,如生物学实验技能和分析、推理等智慧技能,以及列表、画概念图等认知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实验技能并非等同于动作技能(即实验操作),它还包含智慧技能(如设计和分析实验)和认知策略(如反省实验技能的习得过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技能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由此可见,(狭义)知识与技能统一在广义的知识概念中。技能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广义的知识观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所教知识的价值。《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能力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指出“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也可以看出建立广义的生物学知识观,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重要性。

    2.认识不同性质的生物学知识,区分事实与概念

    按照知识的性质,可将学科基本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2],将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分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3]。两者的分类大致上是对应的。事实性知识是“点滴信息”的知识,如描述生物体的各种具体细节和现象,及有关的生物学术语;概念与基于概念之间关系的原理在一个层面,两者构成了概念性知识,是“较为复杂的和有组织的知识形式”的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学说、理论、模型等;方法性知识是关于程序和方法的知识,如观察事实和现象的各种生物实验方法,及类比、演绎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价值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都是从知识的功能和意义的角度提出的。在生物学中,应用性知识是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知识,如各种传统的或现代的生物技术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应用性知识的提出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实践特点。

    区分事实与概念对于教学很有价值,但是事实与概念有时并不容易区分。事实是客观的,是通过感官或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得到的。在获取事实的过程中,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因此事实不等同于现象,事实是理性直观。概念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因此概念的形成要经过思维,是主观的东西。

    例如,“工业污染区,深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所陈述的是一个通过调查观测到的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陈述,是有人在解释上述事实时的一种观点,是主观的,因而是一个概念。又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种概括性的陈述是一个概念,而“某基因位于某染色体上”的具体陈述是一个事实。

    3.理清不同分类知识之间的关系,澄清认识上的误区

    在文献检索中发现,有人将生物学概念视为陈述性知识,而有的将之视为程序性知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认识呢?上述两种知识分类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呢?

    为了澄清认识上的误区,理清不同分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现根据上述两种知识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见表1。

    可以看出,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都可以以命题的形式进行表述,即所谓的言语信息。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只能机械地表述或记忆这些言语信息,表明只是发生了低层次的学习,学生习得了陈述性知识。当学生能够使用事实得出概念,并回过来运用概念解释事实、解决问题时,才能说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表明发生了高层次的学习,学生习得了相关的程序性知识。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而是层进的,学习要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生物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为例,其学习价值不仅在于学生习得概念的表述(即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技能(即程序性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学概念既是陈述性知识,也可被视为程序性知识。

    还可以发现两种知识分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应用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时,都可达到“陈述性”或“程序性”等不同层次的水平。例如,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并非就是简单的识记,从低到高的水平依次是“说出事实”、“辨别事实”、“使用事实”和“解释事实”。又如方法性知识的学习,低层次的学习是知道并能说出某种方法(即仅习得陈述性知识),而高层次的学习是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法,在实际中选择和运用方法,并对自己运用方法的情况作出评价(即掌握了程序性知识)。

    二、基于知识分类知识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思考

    对于生物学知识,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等不同性质的知识都可以有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教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技能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运用所述基本认识去分析教材,设计教学,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从知识性质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含应用性知识)。教材主要呈现的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即生物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可视为概念性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即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掌握了应用性知识,表明更深层地理解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蕴含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中,有的会在教材中直接呈现,如显微观察法、介质转移法等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而有的不一定会直接呈现,如思维方法。

    在教材中,一个知识点往往同时包含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并以其中某类知识为重点,可为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提供依据。例如,在人教版“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课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一个概念,但该概念的得出是一个事实的发现过程,在此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方法,而在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之后,就可以从基因水平上去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因此,该课的学习目标可确立为:类比推理,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假说演绎,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重、难点);运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概念,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重点)。为达到目标,单一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归纳、画图、解释、类比、推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2.从知识价值的角度把握不同性质知识的教学要求

    知识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习得知识,更在于提升技能、提高能力。理解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而不同性质的知识在促进学生的理解力方面具有层进关系,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同程度地增进学生的理解力。例如,事实的背后是概念或原理,当现象或信息被注入概念或原理的时候就成了有说服力的事实,它可以增进理解力,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否则,事实仅仅是信息;当概念或原理背后的方法被揭示的时候,概念或原理就被激活了,它可以进一步地增进人的理解力,也具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力[2]。

第4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庄子 《人间世》 无用 创作心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84-02

作者简介:李慧(1990―),女,甘肃甘谷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战国时期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庄子,其思想两千多年来对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愈加为今人所重视,诸如美与丑、虚与实、巧与拙、一与多、有用与无用、意与言、有我与无我等。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无用之用”的思想体现在《庄子》的诸多篇目中。笔者从《人间世》出发,探讨其“无用之用”论对文学创作心态的影响及启发。

一、庄子及其《人间世》中的“无用之用”论

庄子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为的精神自由。

他在《庄子・内篇・人间世》中,明确提出了“无用之用”这一思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1] (P.142 )(《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二、文学创作的审美心态――“无用”

老、庄,尤其是庄子的艺术精神,是要成就艺术的人生。他追求像天地万物般自然祥和、宁静自足、丰富精彩、巧妙愉快的意境,希望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庄子在对人生乃至宇宙的反思和深刻体悟之后提出了“无用之用”的思想。其“无用之用”论虽然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针对当时的人与物提出来的,但两千多年后,在我们看来,他所诠释的“无用之用”的思想,给我们启发了一种非功利又合功利,无目的又合目的的艺术创作境界。

(一)庄子“无用之用”论对文学创作心态的启示

从文学创作来看,创作主体的审美构思是创作的关键。要想创作出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创作时的审美心态至为重要。关于审美创作时的良好心态问题,我国古代不少文论家早就有所发现和论述。陆机在《文赋》中论及审美构思时指出:“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他认为在审美构思时,作者应澄心静怀、深思熟虑,使形象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从而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审美构思境界;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指出:“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刘氏同样认为审美构思时创作主体应虚心净怀,排除杂念,集中精神,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这里所强调的审美创作时的良好心态,在庄子之处便是“无用之用”中“无用”的心态。所谓“无用”,即超脱世俗功利的、虚心净怀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心理角度透析是指“一种不受主客观因素干扰、澄心静怀的心理状态,是审美注意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2]。

《庄子・内篇・人间世》:“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1] (P.117 )

以上文字是颜回与孔子之间进行的对话。对话中孔子所谓“虚者”“心斋”都与“无用”相通。“斋”就是齐一的意思,就是虔敬而专一。只有心志专一,用心体会,才能空明照物而通达大道。道家极力主张以“虚静其心”“心斋”“坐忘”等远离现实功利的方式来达到他们所追求的“燕处超然”和“逍遥游”的境界。南宋朱熹认为举世学者难以创作出好诗,“只是心里闹不虚静之故”“心里闹如何见得”(《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清邃阁论诗》)。“心里闹”,意指功利之心,而“虚静”就是心灵的空明和心怀的宁静,也即创作主体进行审美构思时必须保持的一种不急功近利、宁静淡泊的“无用”的审美心理状态。

(二)“无用”审美心态对文学创作的益处

保持审美的“无用”心态对文学创作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在其著作《文学小言》中论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的三种阶段,把这段话理解为艺术构思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即专注、探求和飞跃。审美构思过程只有经历第一、第二阶段量的积累,才能达到第三阶段质的飞跃。而要做到专注,创作主体保持“无用”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古语曰:“意静神王,佳句纵横。”(释皎然《诗式・取境》)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作品的成败与得失或可显示一个作家、艺术家功底的优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便是艺术概括能力的高低。只有创作主体持以澄心静怀、淡泊宁静的“无用”心态,才能排除现实中的各种干扰,把全部智慧集中到审美创造和构思中去,从而提高其艺术概括的能力,使作品的艺术形象具有生命力。

再次,必须意识到,审美创作活动是一项创造性和灵感性很强的精神劳动,而艺术构思是文学创作过程中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和审美创作活动得以持续进行,不仅仅依赖于作家的生活材料积累、艺术修养及发现,构思和创作活动中的某些关键地方、画龙点睛之笔,往往还需靠灵感来完成。宋人严羽曾语:“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钱钟书在《谈艺录》里也谈到:“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而由“无用”这一心理状态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可促进审美构思和创作灵感的生发。

在快餐文化时代,创作主体在审美创作时想要保持“无用”的心态是比较困难的,卢梭曾在《忏悔录》里提醒我们:“当一个人只为生计而运思的时候,他的思想就难以高尚。”创作主体只有正确理解了文艺创作是人类精神家园构建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才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对待各种外界诱惑,从而创作出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学作品,使我们在读图和快餐文化时代依然能够“诗意的栖居”。

注释: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廖信裴.论审美创作的良好心态――虚静[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7,(1).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颜世安.庄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爱莲心.周炽成 译.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5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高职英语 视听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92-02

一、任务型教学的内在涵义与特征

任务型教学(Tas?鄄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主张使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材料(Nunan,1991; Willis, 1996; Richards 1994),让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规则(Skehan, 2002),着重通过处理、解决意义来习得语言(Long, 1985; Crookes, 1986)。简言之,任务型教学就是通过让学习者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学习和掌握语言,正如有的学者概括的那样,“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无论以何种任务进行教学,任务型教学的特点都十分显著:它倡导教学活动的灵活自主性。在此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任务中自主自发的去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喜悦,并在任务完成后体会到成就感,让其有充足的热情与信心投入英语学习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较之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英语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致使高职高专学生生源滑坡,质量下降。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薄弱,学习外语有很大障碍。学生英语语音不够标准,词汇量极其贫乏,课堂上出现了“听不懂,不敢说”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听说课,成为课堂上的“听众”而非参与者,进而导致高职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

三、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体现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充满热情与自信的完成任务,主动汲取知识。因此为了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与优势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展示,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上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任务真实性原则

英语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应尽可能接近现实,设计的场景也应是能让学生体验到真实活动,有真实感、亲切感、使学生能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比如我们学校的专业特长是护理,学生毕业后大都要走上护士岗位,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尽可能地多设计些跟护理专业有关的情境,一来可以让学生多适应护理英语的对话模式,二来可以和护理专业课程接轨,让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学生为中心原则

在任务设置和完成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教师将本节课任务布置之后,由学生自主分组,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知识输入对象变主动知识输出者。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我们学校,学生都是90后,思想开放,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尤为强烈,所以他们更喜欢自主完成任务。这样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吸收新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而且也巩固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

四、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听说课中的设计实例

任务型教学课堂设计就是在教学目标明确之后, 教师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完成任务。以下笔者以《英语阅读课程》第三册 Unit 12 Chinese Cuisines 为例进行任务型教学的课堂设计。

本单元是关于中国饮食的,在文章中,作者介绍了中国的四大菜系,笔者在此把任务分成了四大步:

Part Ⅰ: Pre?鄄reading (阅读前)

Part Ⅱ: While?鄄reading (阅读中)

Part Ⅲ: Post?鄄reading (阅读后)

Part Ⅳ: Home work (课后作业)

(一)Pre?鄄reading (阅读前)

这是本单元的准备阶段,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从简到难,旨在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一:我播放了一段小短片(广告),看完之后提出一个问题:What kind of advertisement is it? 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任务二: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的阶段,类似于头脑风暴,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请一些同学来说出他们的想法,有以下问题:

⒈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Cuisines?

⒉What kind of flavor do you like?

⒊Which dish do you like best?

上述任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本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二)While?鄄reading (阅读中)

同样在这个步骤中我安排了两个任务给学生。

任务一:fast reading(快速阅读)

学生被要求快速阅读文章,然后找出文章的大意,然后选择正确的词来完成填空。(lightly/robust/sweet/hot)

Yue or Cantonese cuisine is _____ flavored.

The flavors of Lu (Shandong) cuisine is _____.

Su (Jiangsu) cuisine is _____ flavored.

The flavors of Chuan (Sichuan) cuisine is _____.

任务二:careful reading (仔细阅读)

在这个任务中,学生被要求仔细阅读全文,然后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完成不同的任务。

①我给出几幅不同的食物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选出正确的英文表达(图片略)

②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填空

1. The staples of Su cuisine are _____ and _____.

2. _____ and _____ are a very large part of the cuisine.

3. Su cuisine uses more _____ than the other regions.

4. The cooking style of Su cuisine is _____ and _____.

5. _____ made from finely minced pork are part of this cuisine.

这些任务的完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学到的生词,并有效地记忆下来,而且还学习到中国的四大菜系及其特色。

(三)Post?鄄reading (阅读后)

完成各种任务后,在本阶段有必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给出一些句子,这些句子都是概括本文内容的,有对有错,让学生进行判断。

①Yue cuisine is lightly flavored, while Lu cuisine is heavily flavored.

②Only Sichuan cuisine uses chili pepper in dishes.

③People in Jiangsu enjoy hot pot very much.

④Smoked Chicken is a famous dish of Chuan cuisine.

这样,学生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的表达,并能就这个话题进行交流。

(四)Home work (课后作业)

我安排了role?鄄play (角色扮演)作为课后作业。本课学完之后,学生了解了一些常用的单词和词组,所以我让他们表演一个情景对话:发生在中餐馆的故事。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说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学生被要求下节课进行表演。

五、结论

相对于书本而言,不论是好奇心驱使,还是求知欲地推动,对于学生来讲,视频资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视频资料能更好地表现语言所使用的背景,学习者置身于其中,得到的不仅是生动的语言,同时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还可以很直观地注意到讲话的场合及讲话时的情境。任务型教学就是这样一个极佳的使用工具,它有助于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单一沉闷的听材料、做选择、对答案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并能打破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氛围。结合知识点和实用性的课堂任务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David,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鄄based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教师;学生;课堂教学

【Abstract】This text first with rather many of question and feeling beginning, synopsis ground analysis nation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development trend and dynamic state characteristics, close behind around live a job Gao realm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condition carried on concrete elaborate.The flag is fresh clearly here the process is to the job Gao art teaching in a little bit latent understanding the mistake area did thorough and very clear of analysis, still combine the standpoint of writer in the meantime, total say sex ground to point out understanding definitely antinomy and problem of valid path and method.

【Key words】Occupation education;Teaching;Teacher;Student;Classroom teaching

转眼在职高从事美术教学已有八年了,想着从自己手中送出去的学生,静下心回顾自己做过的工作,每每感慨颇多。不免就职高美术教育的现状,教师和学生中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等引发了诸多的思考,特别是目前在职高美术教学中凸现的问题将如何解决并树立自身的特色优势等已经想了很多、很久。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做法仍在不断借鉴和探索之中,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仍带有偏见性,传统的认识观念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科教兴国”战略已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也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并加大了扶持力度,职业教育的前景可谓广阔而光明。然而,在职教领域的职高,却有着多重的发展困扰,学校生源的复杂性、管理的棘手性以及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加之部分教师不能理性的总结吸取和研究指导等等,这些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现就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沉积的一些误区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误区之一:“泛性式”教学法

他们认为管理得太多,教法太具体化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因此,一些教师过分强调感性和直觉,面对学生的各类作业,总是以“感觉”概括一切,以“感觉好坏”定终身,不究其因,又不能“道出个所以然来”。往往以虚无漂缈,“之乎者也”之类的言辞充斥于课堂教学当中。令学生苦悟其词,而不得要领,这显然加重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误区之二:“学生中心主义”教学法

他们视学生为“上帝”,以体现学生的地位。这固然不错。但却过分强调了其高于一切的神圣和不可约束性,对其宠爱有加,惟恐照顾不周,致使教学上出现“皮软”现象,教师不采取措施甚至不敢触及,仅仅只抓表面考核,而淡化了教学和管理的实效,造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在日益膨胀地向畸形发展。这种不正常的教风和学风,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污染了校园这片净土,在不同程度上也削弱了社会对教育系统的认可和信誉。

误区之三:“主观经验”教学法

更有甚者,某些教师急于出成绩而追求“应试”效果,推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以自己所谓的“经验”来宣扬其“教学成效”和“教学才能”。促使学生走捷径,出效果,毫不顾忌学生的感受和个体的差异,让美术教学违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在他们中的泛滥。这种错误做法,不仅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更是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发挥。也是同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美术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背道而驰的。

误区之四:“学科为本”教学法

有些教师一味地尊重传统,过于在意对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教师的传统功能只限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画得不走形,照着石膏、水果或风景的样子正确地画下来”。这种教育理念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和滞后性。他们只重教学结果,不看教学过程,不因材施教,不随机应变地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无法去发现感受其美,更不能展开自己的想像,自由发表个人的见解。这就是作为绘画基础技能课训练单轨运行所导致的失衡现象,是不切实际的固步自封和盲目尊崇,是自以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独断理念的扭曲和滋长。

以上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第一,无视受教育对象——学生。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经验的有限,尤其对美术的认识正由情感行为向意志行为转变。为此,教师应给他们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适宜的学习方法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例如,在色彩教学中,老师会提到“协调”,教师不妨由此展开分析,讲音乐中旋律节奏的协调,讲我们社会生活中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协调,联系到学生中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的协调等,同时可采用图片和音乐欣赏,让学生先对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优劣对比,设置问题并逐层分析,进而得出协调的原因和表现要素。教师有必要针对实物给予示范操作,也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直观,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和心脑感触为一体的贴身体验,找到了差距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激发他们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同时也增强了师生沟通,充分发挥了“双边活动”的优势。

第二,教师定位不清。一些教师只顾投其所好专心自己的创作,以技法代替教法,以为画得好就教得好,认为经验就是真理。与之相反,一些则只会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从不肯动手示范,或者故弄玄虚、云里雾去、令人费解(实际上有些人根本就不具备这种能力)。譬如,作画中提到“形式感”的问题,基实这是一个含量很大的概念。教师就不能含糊其辞地加以个人渲染或作主观臆断,而应从作者的内心情感入手,就表现组织语言、气氛烘托、构图立意,技法流露等方面所做的艺术处理进行系统讲解,同时可借助范画、视频资料或现场演示等有效手段,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倾刻间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它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也有效促进了学生感知能力和思维的开发。学生的印象深刻了,学习的自信确立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理想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尊其师而信其道也”。

第三,思想观念陈旧。要大胆突破已有的常规教学必须摒弃陈旧观念、开拓视野、解放思想,依照职教特点和专业实际,确立科学发展的和谐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效率和学生出口质量上寻求出路。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性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修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不拘泥于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真正让他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和学习美术。另外,可以抽出课外时间,有效地开展第二兴趣活动小组,依据学生的爱好开设书法、国画、剪纸、摄影、雕刻、工艺制作等相关学科,努力施展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渊博学识,振奋学生的艺术情趣以及对艺术目标的追求。

第四,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贫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既是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也是对职业信念境界的高层要求,更是体现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责任。然而某些教师不思进取、唯利是图、安逸享乐、敷衍了事。对工作不钻研不总结,得过且过;对学生不热心不耐心、任其所为。这种心无教育事业、心无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害已、害社会更是毁了学生的美好前途。作为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应该好好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曾做过什么,做得怎样,付出多少,效果究竟如何等等。有句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我想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该为教育事业做点闪光的事情,纵使得不到任何回报,但只要拿心做事,就不去后悔什么,“拿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既是我们所缺失的,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合理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和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另外就是职高美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缺乏相应的辅助课介入,如美术欣赏、艺术讲座(包括音乐、影视、书法、民间工艺等)中外美术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简史,实习课及社会展示等都未能开设,这无疑给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更应当注意搜集相关资料,并将它们及时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求学生学会欣赏和阅读,学会交流感受,还应会将不同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将生活现象,社会现象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外界的看法和思考,培养他们成为个性丰富的人,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新的社会动态和择业观念正不停地冲洗着人们的思想,发展职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已迫在眉捷。新的世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但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今天使命感远比任何时候都要重大,它将不断地激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鲍东辉《警惕当前美术课改实践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第4期第14页。

[2] 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第409页。

[3] 引自《中国美术教育》1999年第1期第20页。

第7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对老年高血压错误的认识

老年人血压升高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少人认为老年人血压升高是衰老的正常现象,无法预防也不需要治疗。有些老年人即使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也不当回事,直到发生脑卒中,才去医院诊治。结果重则丧命,轻者留下残疾。目前研究确认,老年人高血压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弹性减退,血管顺应性降低所致,只要收缩压升高达140毫米汞柱以上,即可侵害脑、心、肾和眼等靶器官;血压越高,这些靶器官的功能受损越严重。

吃降压药凭感觉:有的人头痛、头晕,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病,回家服药几天后自觉症状消失,就认为病已治好,不吃降压药;过一段时间又出现头痛、头晕,再去医院看病,回家再吃药,症状消失又不吃降压药。这样病情反反复复,降压药用用停停,致使血压越来越高,最后发生脑血管病等严重并发症。

不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高血压病人只注重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不重视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作息时间不规律,玩麻将、打扑克废寝忘食,玩到晚上十二点;为了看一场体育比赛,等到凌晨。饮食凭口味,什么都吃,从不忌口。情绪不控制,大喜大怒,情绪急躁。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是烟酒爱好者,医生劝他戒烟限酒,但回家后吸烟不停,酒照样常喝。

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对策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说得很多,这里只重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关专家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句:“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降压要达标:老年人血压应降到

第8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1.在教学方法上。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法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将所有知识点都一股脑儿地讲授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机会去思考和探索。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前教师提供导学案,将每节课分解成几个任务,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分析并思索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再是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个性。

2.在教学思想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和乐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这一教学思想。由于教师事先在导学案中将新课知识点预设成几个任务,而任务的提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判断和相互交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而学会学习的成功体验又反过来激发他们乐学的精神,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高。

3.在能力培养上。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完成“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的,通常学生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会与自己的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可以变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1.精心设计任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灵魂,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对于任务的设计一定要在课前精心准备。而且任务的设计上,我觉得一定要考虑中职学生特点。目前,学习兴趣是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的第一要素,学生能不能积极参与和配合,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能否被调动起来,这对整个教学是否能取得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设计的任务要:

①紧扣教材,设置悬念。我们设计的任务可以通过介绍富于独创性的趣事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好奇,用数学史上的趣事来设置悬念。通过介绍这些轶事,趣事,不但可以使学生兴趣高涨,情趣盎然,也可以从问题答案的新奇和出乎意料出发,从而及时探明由来,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

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们设计的任务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如讲《函数奇偶性》一节,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我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每个人寻找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事物,并说出它们的对称特征。由于这些任务取材范围广且可操作性较强,同学们准备的都饶有兴趣。到课堂分享环节的时候,学生展示的事物涉及到脸谱、建筑物、汽车标志等各个领域,为我顺利引入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做了铺垫。

③讲究科学性、层次性。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可以把本课总体目标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如在《两点间距离公式》的课堂教学中,本节课的总体目标是求平面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了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设计了以下任务:任务1:在x轴上,点p1(x1,0)和p2(x2,0)的距离为多少?任务2:在y轴上,点p1(0,y1)和p2(0,y2)的距离为多少?任务3: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是多少?任务4:已知平面上任意两点A(x,y1)和B(x2,y2),如何求点A和B的距离?这四个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层完成,顺利的推导出公式,并且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感。

2.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法时,要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谋划者、指导者和活动成果的推广者,我们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他们交流、讨论和共同学习。学生与我们交流讨论的气氛是否融洽,还得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份良好的师生关系,众所周知,学生对待某一学科的学习态度,很多情况下会根据自己对老师的喜爱而确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朋友,是对我们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要随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知识拓展、感情沟通和思想教育的因素,因势利导。对于学生表现的各种主动性,要予以及时肯定和鼓励。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能在愉快中接受知识的传播。

3.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我们精心设计的任务,如果能加上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时将一些任务的回答设计成必答、抢答题或是结果展示等形式,适时给予奖励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缓解紧张与疲乏。另外在教学中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集画面、声音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的特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兴趣中掌握。当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第9篇:植物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任务;任务型教学法;商务英语口语;中职

一、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门复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一贯都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的核心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还要具备解决商务实践问题的能力。所以注重培养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处理日常商务活动和涉外业务的能力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点。

但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商务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语法的掌握及词汇量的积累远未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读写水平尚可,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差。第二,受心理上的不自信因素制约,害怕在语言交流中出错误,不敢轻易开口。第三,受年龄和经历的制约,缺乏商务和商业领域的经验,创新思维不足。第四,英语水平个体问差异较大,缺少有效机制去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于此同时,目前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的制约。最重要的问题为教学方法上的不当。中国的英语教学长久以来都受到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传统教学法着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只是在被动地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课堂教师“满堂灌”的状况仍然存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未得到真正的调动。特别是在口语课中,学生得不到进行口语锻炼的机会,从而使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确立。并且,口语教学脱离实际,缺乏语言情境。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英语口语的实践性更强,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的口语得到充分锻炼,才能将口语教学与实际生活可以相互融通。

目前这种教学现状已经引起很多英语教学者的重视,并且很多教师已经致力于改变目前的情况。任务型教学法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中职英语口语的教学课堂。

二、任务型教学法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1、任务型教学法及其特点

任务就是人们在娱乐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带有目的性的活动。Skehan(1998)对任务的理解作了五点定义。第一,任务以意义为主。第二,任务中要有问题需要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第三,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第四,首先要完成任务。第五,根据结果评估任务。Nunan(1989)定义交际性任务是指在课堂上,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的语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或者意义上,而不是在操练语言形式上。

任务型教学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交际教学法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教学法,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实际上蕴含了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论。第一,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学习过程,认为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第二,任务型教学法不主张直接呈现或讲解语法规则和语言形式,而是提供任务,任务中包含的问题则需要借助语言来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是学习者积极地认知参与、在语言的使用中感悟其规则系统,发现、归纳、掌握、内化规则的过程。同时,任务型教学法也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促进语言习得。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学习者通过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获得该语言,而任务可以为学习参与者进行信息交换和意义协商等提供机会。这事实上就体现了社会互动理论的理念。(蒋华应,2011)

任务型教学法把课堂活动分成具体的任务,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法的一种新的形态,是交际法的发展,任务型教学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习交际,并从更广的层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概括起来就是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对话性互动,从而产生语言习得。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要亲身经历,要求学生通过探索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语言的真实运用性。任务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最佳途径之一。(曹云,2009)

2、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步骤

Will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明确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分别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前任务(pre-task)的概念是教师向学习者介绍主题和任务,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任务环(task-cycle)是指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充分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任务环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是指任务(task),即是学生执行任务,老师监督。第二是指计划(planning)。在此部分中,各组学生计划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第三是汇报(reporting),即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老师充当评委的角色,评价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是指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

任务性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项教学目标演变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

3、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步骤(以Unit15 Price Negotiation为例)

第一阶段:任务前。

任务前阶段要充分把握好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不同角色分配。在这一阶段,教师负责宣布任务,把任务或者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则要进行准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朝正题方向前进。而学生则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途径搜寻和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准备好不同商品的目录,在完成任务中所需要的文件、文具等,为第二阶段做好铺垫。

如本单元的任务是关于丝绸衬衫的价格磋商,价格磋商是买卖谈判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应给学生介绍此次磋商的主要内容、一般程序和将要达到的价格目标,以及在商务谈判中要注意何种技巧等,而学生则应根据此次磋商具体内容了解丝绸衬衫的特性,包装规格,如何进行报盘和还盘,贸易术语如FOB、CRF和CIF等,合同条款等商务知识和专业词汇。这个阶段的布置任务应注意可行性和真实性,教师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丝绸衬衣的产品目录,并打印出来,为第二阶段的任务实施提供一个真实的语用环境,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

第二阶段:

任务周期。即任务进入实施阶段。这个阶段通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分组时教师应注意任务执行的可能性,在分配小组中,口语好的学生和口语差的学生相互补完成任务。口语较好的同学充当引导式的角色,而口语稍差的同学可以充当配合性的角色。在教室布置方便,要突破传统的教室摆放格局,如本单元的任务是价格磋商,可将教室事先布置为会议方桌的形式,给学生真实的商务谈判的气氛。这时,学生在课外准备好的资料将在任务中使用,而教师在此阶段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供一些重要信息和关键词语和句型,如询盘及还盘过程中涉及的词语及句型。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各组汇报成果。

第三阶段:任务后。

任务后阶段是一个巩固提高阶段。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评估总结时,也要遵循此原则,学生各组之间可以互评,也可以组内互评,相互提出意见,在互评中学习彼此的长处。教师起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总结发音、语法、固定句型、谈判结果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成为评估主体,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本单元的价格磋商中,各组之间可以相互评价,找出哪个组的谈判最符合实际情况,最能达到商务关系双方共赢的局面。找出在谈判过程中可以加强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巩固了价格磋商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自我参与感。

三、在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课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几点启发

1、真正意义上的任务型教学法,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先呈现任务或者问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师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知识技能的习得。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应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任务的设计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反馈者和评价者,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2、在创设学习资源和情境的时候,教师要结合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精选教学任务,任务的内容尽量真实,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情景尽量真实,语言情景和形式要符合语言的实际功能和规律,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使其从中能体会到真实的任务情景和获得语言学习。

3、任务型的活动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兼顾程度不同的学生,不单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完成任务,程度相对差的学生也能胜任相应的任务。

4、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对课堂活动的安排技巧和掌控能力也很重要。在任务型教学课堂,相当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及他们对整个任务的参与程度都是相当高的,对于个别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讲,要引导其尊重课堂上的秩序,对于参与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来说也是充分鼓励其参与其中。

5、实施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师模式注重的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但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水平、知识领域、课堂组织能力、评价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所以,作为教师本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