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融合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浙江;生产业;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现状;对策
2008年以来,浙江省学界、企业界、政府关于发展浙江生产、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十分活跃,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诞生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特别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有关企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的引导,都起到了重要的咨询、借鉴、理论支持作用。本人在参与“面向区域制造业基地开展集成服务、实现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浙江物产集团推进传统流通模式战略转型、全面融入区域制造业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中,承担了浙江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问题的研究任务,形成了课题研究报告中的第一部分内容——“浙江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研究成果综述”,本文拟对该部分中“目前浙江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与主要对策”作一简要地归纳与概括,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浙江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
1.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的整体势头良好
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业融入制造业、提升制造业的过程,而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生产业创造市场需求、提供发展空间。近年来,浙江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首先,生产业增长较快,生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2007年浙江生产业实现的增加值约为3858.17亿元,占服务业产值的比重为49.7%,占浙江gdp增加值比重约为20.5%,比2004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生产业中,金融、科技研发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生产行业增长很快,2004-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2%,比生产业平均增速高16.3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0%,比2004年提高3.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增速超过服务业平均增速,在生产业中比重也不断提升;批发业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从2004年的31.2%下降到2007年的27.6%,比服务业平均增速降低了7个百分点。其次,生产业布局呈集聚态势。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各地加快生产业的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一些生产业集聚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1000多家软件企业,成为国家11软件产业基地之一,2007年杭州高新区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228亿元,占杭州市的95%以上。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较快,2007年货物吞吐量达3.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35.0万标箱,同比增长11.1%和32.3%,形成了北仑、江东、镇海港区等物流业集聚区块。台州构建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温州、嘉兴科技城建设初具规模,义乌国际小商品采购中心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他各类综合性、专业性生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形成。再次,生产业投资增长快于二产和服务业平均水平。生产业正在成为浙江的投资热点,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4-2007年生产业限额以上投资增长26.5%,比服务业平均水平高14.0个百分点,比二产高14.2个百分点(根据浙江省发改委课题成果整理,2008)。
2.生产业发展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年来浙江的生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较,生产业发展仍显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业比重偏低、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生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50%左右,占服务业比重为70%的左右;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生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也已经接近50%。而浙江2007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仅为40.4%,生产业占服务业比重为49.7%,生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0.5%,这些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相应的比重水平;不仅如此,传统的生产业比重较高,现代性生产服务业的优势不够明显。很显然,生产业成为浙江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与制造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制造业的生产需求不足。生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制造业发展中研发设计服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培训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财务与法律服务等生产需求的拉动,而生产的需求状况又取决于制造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分离、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浙江制造业在结构上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在企业组织形式上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在技术上以模仿型的创新为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以粗放型的规模扩张为主,这些特点决定了浙江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因而对现代生产的需求显得不足。三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外包程度不高。比如由于“小而全”、“大而全”的小农思想影响,由于服务外包费用偏高,由于缺乏服务信用保证等因素制约,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往往由制造业企业内部来消化完成,这就限制了生产业市场需求的拓展。四是生产业的发展受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严重。浙江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历来紧缺,特别是生产业大都为商业用地,取得用地资格困难,用地价格较高;人才制约表现为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极为缺乏,比如软件行业一般工程师过剩,而架构工程师稀缺;资金制约表现为融资难问题突出,即由于生产业以无形服务为主,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和信用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相对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融资难度大、获得融资的机会较少(根据浙江省发改委课题成果整理,2008)。
3.众多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当前,浙江制造业企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的困难与挑战:一是制造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战略权威波特教授把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等四个递进阶段。长期来,浙江依靠质优价廉的劳动力、土地、商务成本,以及大规模的投资和出口需求,推动了浙江经济(主要是制造业)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浙江经济制造业增长中资本的边际效益已在明显持续下降,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等创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凸现,这表明浙江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再走那种依靠规模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制造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保证,目前浙江创新型制造企业平均研发支出仅为607.1万元,不到上海的1/4,也远低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兄弟省市。目前浙江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中,除集成创新外,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加入wto,浙江对外开放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浙江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超过70%,全球经济波动对浙江制造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全面显现。浙江的制造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位置,面对占据资本、市场网络、品牌等优势的跨国公司,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正面临着“被动全球化”的困境。三是制造业布局分散、都市圈经济效应没有形成。目前,全球大量的高端生产要素正在加速向国际化城市集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主要以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高水平的开发区作为参与国际竞争载体;目前浙江制造业的分布还是以中心镇、县域经济和工业园区为主,都市经济圈培育才刚刚起步,中心城市功能薄弱,在以集聚科技人才、企业家、高科技产业、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为实质的城市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四是制造业结构层次低、不利于现代生产业的发展。浙江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高,但高附加值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占大头。这种制造业结构特征不仅影响了制造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不利于现代生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生产业发达主要原因在于有发达的附加值高、出口比重高的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撑。浙江的制造业结构层次低、利润薄弱,制造业上游的研发采购和下游的产品运输、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是制造业企业重要的利润源,所以这些环节外包的动力与空间不足,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促进作用不大,直接影响了现代生产业的发展(根据李鸣成果整理,2008)。
二、浙江加快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战略对策
浙江生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提升作用不足,而制造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低,又制约着现代生产业水平的提高,二者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良循环。如何打破这一不良循环?浙江理论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普遍认为,在产业结构战略上必须突出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在战略地位上要“双轮驱动”,把发展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战略措施上要强化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1.大力发展生产业,为制造业的发展和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发展生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提升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业互促并进;有利于形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增长点,促进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跃升。现阶段发展浙江现代生产业,必须围绕改造传统产业这一重心来展开,从浙江生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看,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生产业的发展重点是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六个行业。政府要对生产业的发展科学布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现代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1)优化布局,促进现代生产业集聚发展。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浙江生产业的集聚发展应当形成三大空间集聚格局,一是要向产业带集聚。浙江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环杭州湾产业带制造业发达,教育资源、高端人才相对密集,应当重点培育科技研发、创意设计、金融、教育培训、文化传媒等技术密集型生产业,大力发展海港、空港物流和其他专业物流平台。温台沿海产业带要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同时针对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的产业集群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培训、流通、融资等专业化服务。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要借助良好的专业市场基础,着力推进国际商贸、会展等生产业,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力发展交通枢纽型物流。二是要向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杭州、宁波、温州、浙中城市群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要重点发展金融、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生产业,服务本地产业的同时,强化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围绕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区域生产体系,既立足本地产业集群,又能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既便捷又经济的服务体系。三是要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一种或几种服务产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形成服务企业集聚的特定区域。要着力在传统工业集聚区外,全方位、高品质打造现代生产业集聚区,为实现生产业的快速集聚提供承载空间。
(2)要努力完善生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一是要强化规划,引导集聚。政府要编制并且督促实施生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生产业集聚区,强化集聚区对周边生产企业的吸引整合,推动具有共同区位指向、产业关联度强的生产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二是要建立规范的生产业管理制度。要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同所有者资本一视同仁,打破垄断、促进生产业的竞争;要创新生产业的管理体制,克服当前存在的交叉管理,建立合力推进生产业发展。三是要完善政策,加强扶持。要建立与工业同等的财税、金融、电价、土地等政策扶持体系,特别对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制造业服务外包分离等关键领域,要制定有利的财政、税收、用地、融资促进政策。四是要强化培训,保障人才。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推动人才加速集聚、有序流动。五是要扩大开放,提升层次。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生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来浙江投资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提升生产业的发展水平;要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要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根据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经贸委课题成果整理,2008)。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为生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的结构特点是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等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为主,制造业的层次低,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低。这种制造业结构特点在“九五”以前我国处于温饱型社会时期,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吃穿用”为主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然而,进入“九五”以后随着我国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过度,居民对“吃穿用”的消费需求开始出现相对下降,对住房、汽车、电子通讯产品、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国内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明显转变,浙江没有及时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而是利用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实施了通过扩大外需来替代内需的发展策略(史晋川,2008)。然而,随着劳动力工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建设用地紧缺,节能减排约束加强,浙江经济运行环境趋紧;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发达国家针对浙江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有增无减,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引发全球经济明显衰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度减少,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的浙江制造业,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浙江要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生产业和技术创新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的新型重化工业来实现制造业结构的战略升级,通过制造业内涵的不断提升来完成制造业从传统低端、低附加值制造到现代高端、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变。为此,必须采取的主要措施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根据浙江省委宣传部、社科联课题成果整理,2008):
(1)加快装备制造与高新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新的优势主导产业。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契机,加快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集群,开发一批具有先导作用和能大幅度提高产业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一批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高经济效益等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装备制造业向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渗透,使浙江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发生重大革新,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运用电子信息、现代生物、新材料、高效节能及新型环保等高新技术,改造机械、化工、纺织丝绸、轻工食品、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主题酒店;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创新;动漫主题酒店
随着步入现代新型酒店时期,现代酒店业发展趋势走向了全球化与本土化,我国在大趋势的影响下,全球化在我国发展的表现是有洲际饭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PLC)、圣达特集团(Cendant)、万豪国际酒店集团(Marriott)、雅高酒店集团(Accor Hotels)、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Hotels Corporation)等国际大型高端饭店集团的强势入驻;而就本土化的应用,不仅有开发了豪华型、星级型、经济型等几个等级类型以适应客户差异化需求的锦江国际酒店集团等的饭店集团,也发展有以本土特色为卖点的特色酒店,主题酒店也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线。
一、主题酒店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主题酒店的概念
现在对主题酒店广泛认可的概念,是以酒店所在地最具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其最大特点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并围绕这种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从而营造出一种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实现提升酒店产品质量和品味的目的。主题酒店的本质特性在于它的差异化、文化性和体验感。
2.主题酒店的发展现状
主题酒店兴起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末,现在已经成为了酒店发展的新趋势。世界上最早的主题酒店是1958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Madonnalnn,首先推出12间,后来发展到109间,是当时最早、最具代表性的的主题酒店。在全球主题酒店发展最好的地区就是被誉为“主题酒店之都”的拉斯维加斯,世界上最大的16家主题酒店中有15家位于拉斯维加斯。
为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拉开序幕的是1995年开业的以兵乓球为主题的玉泉森信大酒店,随后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是2001年10月在深圳开业的以威尼斯文化为主体的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在2005年11月27日,中国首届“国际主题文化酒店发展论坛”在江门新古兜温泉度假旅游村开幕,在此次论坛上,古兜温泉等国内22家酒店被授予“中国主题酒店”的牌匾,主题酒店由此也开始受到走入大众视线。
在近几年,主题酒店正逐渐成为我国酒店业的第三只重要力量,我国主题酒店有广东、上海、深圳等地也扩大到了四川、山东、北京、浙江、广东等地。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对2016年主题酒店的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数据可知,目前我国69.4%的主题酒店分布在大城市,但我国拥有主题酒店数量最多的地区是四川和山东,占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的50%。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受到地域与文化的影响,差异也较大,如在北京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了大批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酒店;而在广州、深圳、上海等沿海地区则利用地理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外商建立了众多拥有异域文化的主题酒店;在四川、广东等地区则利用其积累的丰富经验建立了大批的主题酒店。
二、主题酒店的面临问题
主题酒店通过强调地域特征与其文化来体现特色,在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背景下,形象识别性强的主题酒店,但酒店的地域特征及其文化在创造酒店同时也限制了酒店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形象识别性强的主题酒店仅限于此时此地,有些东西走不出去,有些东西也走不进来,很难应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诸如此类的问题:主题酒店自身资源条件的局限;主题酒店的主题开始僵化;部分主题酒店更是缺少了原有的文化内涵;精品酒店、商务酒店等对主题酒店的冲击等问题层出不穷,等等。无一不是对成长中的主题酒店的冲击与抑制。
三、主题酒店的创新
在如今酒店业的高度细分化市场(Micro-segmentingMarket)下,各个酒店的发展目标改变为了特定的目标群体。受到艺术特色饭店的影响,本文的重点便是文化创意产业与酒店业的融合创新。
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其他机构共同调查报告,对亚太、欧洲、北美等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分析,该调查显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可达2.25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3%。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逐年增长,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在台湾提出,是指“源自与创意或文化积累,通过智慧财产的形势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
将前沿的文化创意产业与酒店的结合就为主题酒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着力点,文化创意产业为打造主题酒店的现代化魅力与潮流给主题酒店注入新的活力,为主题酒店面对酒店集团强力竞争与恶性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也能迅速占领市场。
四、动漫主题酒店的发展环境分析
目前,对动漫主题酒店并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魏小安《主题酒店: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要》(2005)一文中把主题酒店定义为“主题”与“酒店”两者的结合,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动漫主题酒店则是将文化具体为了动漫文化。它是一种正在兴起的主题酒店新形态,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天津、南宁等地。
1.优势分析
动漫主题酒店市场巨大。业内人士及动漫爱好者都清楚的了解到现在已经进入了“ACG”时代--即Animation(动漫)、Comics(漫画)和Game(游戏),在动漫王国日本的引领下,动漫产业迅速发展,至今许多动漫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如火影忍者系列、柯南系列等;并且动漫主题酒店现正处于引入期,市场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目标客户也不再只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扩大到了所有动漫爱好者;进入成熟期的酒店业,同样的产品比比皆是,与普通酒店相较而言,具有较大差异化的动漫主题酒店的发展市场空间巨大。
2.劣势分析
酒店核心竞争力的缺失。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酒店文化,而这恰是众多主题酒店的短板所在。动漫主题酒店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不能准确把握酒店的文化,更谈不上对文化的内涵进行提炼、升华。曾经有顾客对某家动漫主题酒店评价说道:“也就是有一副动漫墙的酒店而已”,动漫文化氛围单靠一面带有动漫图案的墙,更谈不到特色服务,动漫主题酒店并未真正融入动漫文化,并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特殊文化需求。
3.机遇分析
(1)动漫文化在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原来的动画片,发展至今的以动漫为中心的漫展、漫画、同人志、Cosplay、游戏等等已经融入生活,密不可分。随着2016年1月23日国内首届“次元觉醒”主题的二次元春晚在杭州宋城大剧院的成功举办,象征着动漫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2)酒店业开始注重酒店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建设。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正式出台,明确提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这一政策的出台,业界内认为这是主题酒店快速发展的重大契机,对此成都旅游饭店协会会长安茂成也表示,国内主题酒店迎来黄金发展起。动漫主题酒店用好这个机会,以动漫文化为基础,辅以个性化、特色化产品,既可作为单体文化主题饭店发展又可作为中性特色化酒店连锁企业发展。
4.威胁分析
(1)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需时时适应动漫主题酒店的改变。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若管理者的理念不能有所改变,上层不能带动下层,动漫主题酒店就会停滞不前。因此,要求经营者管理者能敏锐把握主题酒店与当今时代潮流的切合点,紧紧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与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及时、恰当的应对策略。
(2)主题酒店的个性化服务并未真正个性化。按照顾客满意理念(customers Satisfaction),提供体现酒店文化韵味的个性化的服务以及超出客户预想的价值知觉的服务质量,是主题酒店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现目前从酒店行业来看,酒店的服务同质化程度高,对于动漫主题酒店来讲,个性化的服务不仅是要针对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还包括了适合动漫主题的特色服务的提供,如员工可进行角色扮演等。
五、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型主题酒店发展意见
1.加大文化创意产业与酒店业结合程度
消费者对酒店的需求从舒适与休闲逐渐过渡到了追求精神享受,以原创艺术为推动力的文化创意型主题酒店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不仅是动漫产业,影视业、视觉设计业等都可以与酒店业进行不同程度的结合,酒店不再单是一成不变的提供住宿、饮食的地方,深入主题酒店自身的文化内涵,再加之以精简、提炼,融合服务、饮食、住宿的特色与个性化,让酒店不再只是酒店,酒店也是一道风景。
2.酒店盈利模式转型,营销内容转变
传统酒店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依赖于酒店为消费者提供衣食住行等必须的服务,而文化创意型主题酒店的盈利重心也会逐渐转向“购”与“娱”,推出酒店主题的特殊文化体验服务等都是符合酒店主题的主体产品,提供题酒店相关的周边产品及一些配套的增值服务,发展、延长酒店的产业链,给予消费者不一样感官体验的同时也能增加行业模仿难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针对营销这一薄弱环节,酒店必须了解并掌握目标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对策,对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型主题酒店的盈利模式引导着酒店的营销策略,也就如此,酒店的营销重心就从一般的酒店营销转变为主题营销,营销的内容就从酒店服务营销转变成艺术营销。
3.注重酒店文化内涵建设
文化创意型主题酒店的文化就是酒店的灵魂所在,酒店不能只满足于浮于表面的文化包装,在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两方面都需要充分体现酒店的文化特性:内敛文化提取精髓,形成夺目的文化形象。酒店的文化内涵建设更适合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合本酒店主题发展的元素可以吸收、利用,主题酒店的文化不需豪华的装修、华丽的辞藻修饰,只需要精益求精,创造独特而鲜明的主题文化氛围。
4.企业形象(Corporate Identity)战略
在未来营销竞争中,企业形象的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力。企业形象建立的核心就是品牌,就像每当提到洲际饭店无意识就会联想到社会精英人士的优雅文化氛围,给人以高端的享受服务。品牌是从主题文化中提炼,定位最能代表酒店的品牌元素与文化符号,良好的品牌口碑,不仅是对主题酒店的升华,也是一种强大竞争力的体现。
六、小结
我国的文化创意型酒店现处于萌芽阶段,通过对动漫主题酒店的发展环境分析清楚了解到,如今文化创意型酒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拥有巨大潜力。也针对文化创意型主题酒店的发展,在经营管理、文化建设两个大方向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为促进酒店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两方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丽斌.主题性酒店设计初探[J].美术大观,2013(9).
[2]袁世.主题饭店产品开发与模型选择[J].商业时代,2005.17.
[3]魏小安.主题酒店;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要[J].饭店现代化,2005(9)22-29.
[4]熊爱宗.文化创意产业: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N].中国财经报,2016-2-27(006).
[5]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J].社会观察,2005(2)22-23.
>>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分析 浅析河南省制造业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 江苏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 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河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辽宁省生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浅析 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现代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河南省制造业与山东、安徽、湖北三省的比较分析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河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江苏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思路 经济“新常态”下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与模式选择 酒店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初步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豫工信政〔2013〕361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活动方案的通知.http:///newsshow.asp?id=14318&typeNumber=000400020004
[5]法律教育网.河南省信息化条例. http:///falvfagui/fg21752/262712.shtml.
[6]周晓蕴.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2):25-26.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发展为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在各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随后十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口号。为响应国家号召,辽宁省政府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因此,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本文以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分析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对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进行定量分析,以找出制约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具体影响要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辽宁省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主要体现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
1.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作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主流方向,其表现为利用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自从2005年以来,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起的高科技应用浪潮中,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文化业态,努力将其打造成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有效地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在这方面,辽宁省着重搭建以“官、产、学、研”为主体、以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辅助的文化创新体系,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在研发、传播、消费等方面形成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接轨的有效机制,通过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拉动了相关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2.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
辽宁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不仅注重动漫、创意设计等富含高科技元素的新兴业态,还注重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例如,在作为传统文化产业主流的广播电视业方面,辽宁广播电视系统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率先在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省级广播电视综合实力排名位于全国第八位。2012年,辽宁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31%,该成绩则主要得益于辽宁广播电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2012年5月,沈阳市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辽宁省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对接;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导入和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演进;实现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紧紧依托辽宁省雄厚的文化科技基础,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针对辽宁省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研发能力强、创新体系完善、制造规模雄厚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二、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1.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建立
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的定量分析,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具体因素作为二级指标,构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文化产品研发投入(亿元)X1
全国影视节目进出口情况(亿元)X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元)X3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比重X4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X5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万户)X6
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X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X8
续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X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X10
地方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及科学技术支出(亿元)X11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比重X12
2.实证分析具体步骤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输出结果分析,模型只提取一个主成分,其特征值为10.638>1,方差贡献率为88.651%>85%,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因此选取这一个主成分为作为评价的综合指标。根据主成份得分矩阵,我们可以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0.093z7+075z8
+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综合得分=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
+0.093z7+075z8+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3.依据实证结果综合分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得出综合得分方程,并对2005年至2012年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综合得分计算结果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综合得分 -1.4423 -0.9612 -0.7694 -0.2297 0.4156 0.6756 1.0139 1.297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从公式可知,各要素对综合得分的影响权重或贡献程度不同,其中z7、z9和z10分别代表的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影响权重最大。而z6、z8所代表的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权重相对较小。由此分析可得,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科技水平不高、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这也间接地反映了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现状,即:文化科技知识产权保护较弱、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建议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鼓励发明,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提升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辽宁省政府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充分发挥专知识产权地引导作用,具体包括:第一,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判赔力度,以司法判决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司法保护公信力。第二、探索完善专利快速维权机制。促进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降低专利维权成本,提高执法效率。第三、进一步提高企业等创新主体对专利制度的认识,引导其建立专利分析预警机制,加强自我保护和应对专利纠纷的能力。
2.加大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使最新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其相应的经济价值。只有加速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生产出更富表现力与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以相关政策为指引,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参与的研发模式,实现多方联动有力促进辽宁科技成果与专利的使用率。第二,建立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投入资金机制,积极扶持一些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辽宁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三,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集中科研资源,协调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3.探索切合实际的人才支撑计划
推动辽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其关键还是要靠精通文化产业和相关科技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支撑。辽宁省加强文化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储备,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人才培育环节,鼓励有优势的高校实现教学创新,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能力。由政府牵头,联合高校、企业、研究院共同组建相应的“官、产、学、研”联盟,建立配套的专业人才实习基地与文化科技创意孵化基地等,实现人才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实践能力。第二,在人才引进环节,应结合辽宁省自身人才储备情况,引进适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产业人才信用、能力、贡献评测体系,做到既能“引进人才”,亦能“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梁雅明.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的融合发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王国平,刘凌云.新型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J].求索,2013,07.
[3]廖卓娴.长沙市文化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现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4]毛磊,张洋.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R].人民日报,2014-06-24.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
作者简介:杨 凤(1976-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与产业哲学研究。
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
从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给予了高度重视,明文《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战略任务。同时,在十报告中进一步又将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提升至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制高点。一时之间,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当下社会热点。而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运行特征明显,互联网+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演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质量不高、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日趋凸显,如何探索出一条契合当前经济形势的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逐渐成为新时期文化产业主体需要努力攻坚的方向。
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用户规模得到不断扩张。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6.8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突破50%;其中,手机网民用户的规模达到了6.2亿,比重提升到了90.1%。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及无线网络覆盖率的日益扩大,手机用户规模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对于包括文化产业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如旅游方式等,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借助于互联网来获取,“在线旅游”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新型产物。借助互联网资源,任何文化产业形式都可以形成在线经营,与任何行业跨界融合,为用户提供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海内外旅游局等各种信息,满足用户信息查询的目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互联网应用空间,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青睐产物。
二、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借助互联网+新型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方式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跨界融合发展质量欠佳、跨界融合效应不明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成效。
(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当前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跨界融合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文化产业与跨界融合产业要素不匹配,跨界融合产业发展速度差异明显,跨界融合经营态度不平衡,融合发展效应不明显,甚至是互斥的现象。另外,一些中小型文化产业企业片面认为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只限于跨产业,殊不知跨领域,借助其他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获得发展动力,也是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一种路径。
(二)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合发展配套的政策体系有待健全
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好坏或程度如何,从顶层设计层面绝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健全的发展政策体系。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相应的人才、土地以及一些硬件基础设施。同时,削除产业间壁垒与地域壁垒,也离不开完备的政策支持。而当前对于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配套保障政策仍处于各地方自我探索阶段,各地政策差异性较大,且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一些基础性的政策保障措施亟待得到健全,如专业人才跨区域给予当地户口、医疗保障等问题。另外,文化产业又具有维护意识形态、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职责,如何在跨行业、跨区域融合过程中,尤其是在跨所有制合作中,继续保持主流话语渠道与话语内容的场域空间,明确政策底线,保护文化产业安全等也亟需在政策层面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三、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
基于上述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
第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要坚持要素匹配、优势整合的原则。衡量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是否可行的基本标准是跨界融合发展的相关主体的要素是否存在互补性,是否具备融合发展后在质变上存在提升的现实基础。
因此,文化产业要放大要素匹配的视野,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同类要素市场格局内现有的要素,从中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也可以是不同产业门类之间的联合,从中获取新兴产业发展形态,构建多样化发展业态、培育产业新生长点;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土地、人力资源方面的重新融合,以独创性设计、发明创造驱动的市场力量的重新组合,也可以是软性的管理制度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嫁接与联合;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大型企业、跨区域企业、跨所有制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也可以是小微企业之间的协同;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实质性的企业兼并重组,企业产权关系的转移与置换,也可以是以政产学研合作契约管理、软性联盟的方式实现产业布局优化。
第二,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要设置有效安全距离,坚持红线防范原则。文化产业具有双重属性,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外来资本对文化关键领域的潜在渗透问题,对区域文化话语的兼顾与关照问题,优势性、垄断性产业格局对文化话语渠道与文化话语内容的排他性控制性问题等。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中,必须就保护意识形态、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完善相关的政策内容。比如,要通过科学论证、细分标准、完善外资进入文化关键领域的相关制度体系,有效地防控风险,规避其偷换概念、曲线渗透等。
四、结语
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新形势下,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将面临更加灵活、信息传递更加时效、融合产业发展模式更加多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要实现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成效,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要坚持要素匹配、优势整合的原则,同时要设置有效安全距离,防范产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河南省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经济增速和经济质量的重点领域,是产业演进发展和产业经济领域研究是一个共同趋势和重点。近些年来,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而河南省是我国一个文化大省,为了顺应当前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虽然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并没有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一、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河南省大部分在黄河以南,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全国中心位置,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质地,是商贾云集之所,也是古代驿道、漕运的必经之地。河南省东与山东、安徽相连,南与湖北接壤、北于河北、陕西相邻,西于陕西相连,自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我国邻省最多的省份之一,具备成为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枢纽的重要条件。同时,河南省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并且河南拥有众多的文化古迹,长期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风流人物辈出,灿若繁星,如:庄子、范仲淹、吴道子等,他们赋予了河南绚烂的文化色彩,就像一道彩虹贯穿中原历史,使河南魅力四射。另外,地处中州大地的河南拥有众多的旅游自然景观,如:太行山、大别山等,山川秀美,境内有横跨黄淮江海四大水系,有1500多条河流,形成了星罗棋布的自然生态,孕育出了河南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并且河南省级风景区有23处,国家级风景区有8处,还有少林武术和太极武术、开封的和洛阳的牡丹等等,不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拥有很多旅游资源。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旅游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等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河南省除了文化产业增长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如:2010年和2012年。但是,近六年中,旅游总收入和文化产业收入一直呈现上升态势,都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并且旅游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本省的GDP增长速度。目前,受特殊时间段政策的影响,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受到了制约,即:宏观上管理制度和微观的企业能力、市场需求和潜在消费者需求两方面都受到了阻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消费者市场的接受和认同不够,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具有不稳定性。另外,近十年来,河南省旅游市场出现了很多两者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虽然都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接受和欢迎,但是本质上,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在于创新,因此,大部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都属于缺乏市场融合,都缺乏创新,因此产业融合不具备竞争力。如: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图、濮阳市的水秀、登封市的少林禅宗音乐大典等。
三、基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下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1.产业融合园区集聚模式
(1)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集聚效益要考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规模、效益等,经营管理模式要采用四种形式,遵循市场规律,本着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即:政府主导主办、学术机构主导主办、私人主导主办以及公司合营等。目前,政府主导主办的模式容易形成自上而下的驱动模式,具备区域划分、减免税收等政策优势,国内采用的较多,如:上海同乐坊就是典型代表,其能够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高速发展。而私人主导主办模式集聚生成的产品或服务是创意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可以是业主、艺术家、设计师等人员,这种模式极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
其次,河南省可以采用深化专业化分工模式,将技术性业务通过空间拉力分给园区外企业,是旅游和产业融合园区集聚效应形成的本质来源,可以形成产业融合园区集聚模式和效应,将服务外包给中小企业集群。这种模式能够促使园区内企业深化产业分工,能够产生一种空间拉力,通过地区集聚缩短距离,促使企业寻找地域上的集中,降低交易费用。并且还能够吸引外部经济,利用服务外包和资源,产生良性互动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充足促使相关产业向园区集聚。
另外,要建设完善的集聚产业链,从点到面的集聚,使旅游和产业融合在一起。集聚产业链的完善主要有全产业链的产业整合,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供应链,纵向、横向以及整合后的产业链形态。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供应链能够保障上下游产生联动效应,是园区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形态,能够形成市场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为了达到集聚效应,这种模式旨在通过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不需要通过圈地围墙的方式形成封闭的空间,就会形成大范围的产业集中。并且通过知识内涵的挖掘和文化创意的设计,能够使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在一起,从而吸引大量的投资商和消费者。
2.环产业融合园区的公园游憩带模式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中,环产业融合园区公园游憩带模式应运而生。其主要根据自然公园的“极化生物圈”理论模式提出的观点,以城市人文旅游、城市休闲产业为依托,为向本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提供服务,提供游憩康乐特征的特定区域和空间。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四个,并且这四个影响因素形成了驱动力、吸引力系统和支持力三大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即: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吸引力、开发投资市场选择以及产业融合园区产业政策等。“极化生物圈”理论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利用类型,如: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中间地域以及资源地域。本文在三种环带状模式的基础上,对环产业园区游憩带模式进行了修改,分别是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带、环产业园区游憩、文化和旅游产业园区旅游带以及城市旅游带四个。
参考文献
[1] 杨艳华.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探讨 ―以河南省为例[J]. 人民论坛人民论坛,2012,( 12) .
[2] 鲍洪杰鲍洪杰,王生鹏.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 [ J ] .工业技术经济工业技术经济,2010,( 8) .
[3] 胡源.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研究[J]. 经济论坛,2010( 10) :
[关键词]中药产业;旅游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71-03
一、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一)贵州中药资源概况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其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独特的地形地貌,再加上省内独特的自然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贵州省品种繁多且各具特色的中药资源。据贵阳中医学院何顺志教授等统计,贵州全省中药资源共有4802种,其中植物药4419种,动物药301种,矿物药82种。其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贵州中药资源分布
区域
地形
主要品名
黔东北
低山丘陵
吴茱萸、朱砂、金银花、五倍子、枳壳、栀子等
黔东南
低中山丘陵
茯苓、山药、穿山甲、桔梗、黄柏等
黔南
山原山地河谷
石斛、三七、通草、乌梅、砂仁等
黔西
高原山地
厚朴、半夏、党参、龙胆、乌梅、枳壳、黄芩等
黔西北
中山山地丘陵
天麻、杜仲、半夏、龙胆、猪苓等
黔北
山原山地
杜仲、黄柏、厚朴、天麻、金银花、桔梗、五倍子等
黔中
山原山地
麝香、天麻、山药、鱼腥草
(二)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广义的中药产业,不仅包括中药工业,还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食品业、中药养生保健业和中药美容业等相关产业,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体、以商业为枢纽、以知识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
近年来,贵州中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支持下,贵州省加大了对中药材种植、研发的投入力度,贵州省级以上投入的财政扶持资金达25亿元以上,扶持了近千个中药研发及中药产业化项目。2006—2010年,贵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呈现出规范化和规模化的趋势,如赤水的金钗石斛种植已达29万亩;施秉三个中药材品种——太子参、头花蓼和何首乌通过了国家的GAP认证。截至2010年底,贵州省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接近200万亩,其中金钗石斛、半夏和太子参等几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已居全国首位。“十一五”期间,贵州制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得到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007年,贵州同济堂在美国成功上市,利润大幅提高;贵州威门药业通过将产、学、研良好结合,对苗药头花蓼野生变家种与规范化种植进行了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填补了该课题的国内空白,在实践上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010年,贵州省中医药制造业的总产值已达180亿元,“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的医药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每年以195%的速度增长。
二、贵州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贵州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中药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起点较晚、基础较差、资金不足,缺乏政策、技术支持等问题。具体表现在:药材种植达不到GAP标准,由于种植、采摘、加工不科学,导致药材品质下降,进而导致药效下降;药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人们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没有对一些珍稀物种进行合理的人工培育,致使一些道地药材濒临绝迹;缺乏政府统一规划,药民们盲目种植,跟风现象严重,如1995年出现的“银杏热”、“杜仲热”,银杏和杜仲产量的增幅与当地加工产业的滞后极不协调,最终出现“药贱伤农”的悲剧;种植基地比较分散,影响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难以形成集群效益;中药产品开发比较单一,目前开发的中药产品大多局限于治疗性产品,而对于依靠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品”和药用食品的开发重视程度不够,失去了很多创收机会;宣传方式单一,中医药产品除了医院、网络、广告宣传之外,贵州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没有有效利用旅游经济的优势扩大宣传,如可利用来黔游客观光之际,引导其寻医治病,养生保健,通过游客口碑进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缺乏产业链的整体协调机制,药材种植企业与加工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药卖不出去,加工企业还从外地采购原料等,这种低效合作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分布广泛,风格各异。如贵阳市的息烽温泉、天河潭、红枫湖、黔灵公园等;六盘水市的四格坡上草原景区、大洞风景名胜区、碧云溶洞、杜鹃林等;遵义市的赤水丹霞胜景、四洞沟、凤凰山公园、会址等;安顺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风景区等;铜仁地区的梵净山、九龙洞、夜郎谷等;毕节的织金洞、安底温泉等;黔西南的马岭河峡谷飞瀑、马岭河峡谷漂流、鲁布革风景名胜区等;黔东南的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等;黔南的平塘、瑶人山、猴子沟等。
2000年以来,贵州省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旅游总收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贵州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06123亿元,同比增长3179%。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彰显了旅游产业作为贵州省支柱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胡期丽 刘维蓉:贵州中药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析
胡期丽 刘维蓉:贵州中药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析
(三)贵州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贵州,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从贵州中药资源的分布和贵州旅游景点分布的对比来看,贵州很多旅游景点所在区域也分布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如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赤水,旅游资源包括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等,同时也种植着大量的具有观赏、食用、药用价值的石斛药材;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很好结合的旅游服务城施秉也种植了大面积的太子参等。如今,像贵州赤水、施秉等地作为旅游胜地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创造了一定的效益。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增加新亮点;同时,虽然近些年贵州中药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提高,但仍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开辟新的发展渠道。因此,贵州省有必要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将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一种特色产业,促进贵州旅游业由单一的观光型发展向综合型发展转变,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能够进行食补和神补,进行养生保健,顺道求医治病,学习中医中药知识,采购中药产品等等,以便更好地推动贵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如果将贵州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将能够实现“双赢”的效果。近年来,贵州省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联动效应,拉动了农业、工业的发展。但是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产品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不高,从而限制了全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中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中药产业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贵州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推动,科学规划
贵州省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和农民治山致富的有效途径,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为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制定规划时,注意资源整合,考虑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退耕还林等方面需要,在适当的区域可以建立“药材种植+景点”生态园试点,加强中药产品的宣传和利用。
(二)规范科学种植
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选择基地,规范建立种植园;运用现代技术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验收、统一生产,按照GAP的要求发展无公害生态优质产品。通过与旅游景点的合作,使中药产品得到更有效的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综合效益。
(三)提升中药加工企业创新力度,大力开发旅游相关中药产品
如贵州百灵、神奇药业等知名企业应进一步开发推广游客便于携带的中药胶囊、中药口服液、保健品、美容护肤品等;生产酒的企业可以与药企合作开发出具有不同功效的比较容易携带的药酒;手工艺品制造商可利用当地的中药原料设计制造出一些特色、美观、实用的小饰品;食品开发商可以开发中药材零食小吃、药膳调料、汤料等,并加上具有旅游特色的包装;此外,也可以添加一些种植园观赏、采摘、简单加工等小的旅游体验活动,刺激游客的好奇心,拉动需求。在中药材的规范种植基础上,通过对中药原料的深加工,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产品,比如调料、口服液、药酒、药膳、保健品、保养品和护肤品等,这些产品还可以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可以在旅游景点建立“药材观赏园”,通过观赏使游客心旷神怡,达到神补的功效;在景区加入一些药膳,让顾客神补与食补共同进行,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景区开发养生保健、中药按摩、在温泉泡药浴等产品,全方位吸引游客。
(四)加强中药企业与旅行社的合作
若想在旅游景区销售中药产品,除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外,旅行社起到关键的作用,旅行社可在游客线路选择、产品宣传推广上做工作,而中药产品需求旺盛也会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
(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要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多方联动合作,积极做好贵州中药产业和旅游业的宣传促销工作。针对不同的旅游景点,不同的中药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品牌效益,2008年,大方县获得“中国天麻之乡”的美誉和品牌效益;2009年,贵州恒霸药业斥资500多万创建了清镇“药王谷”,通过品牌的创新提升了知名度,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实现中药产品的宣传与旅游产品的宣传的有机结合,促进中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贵州省中药研究所贵州中药资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2]汪娇柳贵州中药产业发展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J]2004(2):59-62
关键词:产城融合;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
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新兴产业,江苏省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常州如何能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产业,对促进常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转变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将其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以广告服务、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等为主体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等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1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规模靠前
近年来,常州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法人单位435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从构成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四个行业看,广告业法人单位163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1亿元,增长26.9%;建筑设计服务业1396家,主营业务收入173.7亿元,增长14.7%;文化软件服务业809家,主营业务收入39.5亿元,增长5.9%;专业设计服务业513家,主营业务收入24.7亿元,增长51.5%。全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单位共178家,其中常州有34家,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居第2位,仅低于南京(72家),从发展现状看,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规模在全省稳居前列。
1.2四大行业中的广告业效益领先全省,步入发展提速阶段
2014年常州市广告业发展态势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在全省处于前列。全市规上广告业户均利税总额638.3万元,增长38.3%,增幅居全省之首。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所在地,常州广告业正在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劲活力。
1.3 建筑设计业总量规模最大,但文化内涵还有待提高
2014年,我市规上建筑设计业单位数占全省的23.6%,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36.0%,利税总额占全省的41.5%,虽然我市建筑设计业在单位数、营业收入、利税总额上均为全省第一,但主要是以数量优势取胜,而不是以质量优势领跑。不少企业主营业务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与全省先进地区同行业相比,包涵设计服务的成分比较少,亟需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1.4 专业设计业发展雏形显现,产业前景值得期待
2014年,我市规上专业设计业单位31家,单位数在全省排第2位,低于南京(39家)。规上专业设计业利税总额1.2亿元,排第4位,虽然我市专业设计业各项指标增长较快,但由于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营利能力较弱,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逐步展现出较强的活力,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二、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
2.1高新行业发展偏弱
2013年,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全部是建筑设计服务企业;2014年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8家是建筑设计服务,1家是广告传媒服务,另1家是文化软件服务。整体产业中建筑设计、广告服务行业相对较强,专业设计、文化软件服务比较弱,在内部结构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实施调整和优化。
2.2平均资产规模较小
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在单位数量上虽然较多,但在规模上普遍较小。2014年,我市全部文化产业户均资产1613.7万元,其中规上1.4亿元,规下625.9万元。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户均资产530.8万元,其中规上5185.8万元,规下243.7万元,远远低于文化产业平均水平。2014年,全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规模排名前20名的企业中,常州只有1家,单位"小"、"散"、"弱"的特点注定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发展受到限制。
2.3整体盈利能力不强
2014年,我市规上文化服务业利税总额共计53亿元,户均利税总额1271万元;其中规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利税总额为29.6亿元,户均利税总额1170万元。从具体行业看,广告服务业户均利税总额766万元、文化软件服务业890.9万元、建筑设计服务业1650万元、专业设计服务业387.1万元,除建筑设计服务业高于文化服务业平均数外,其他三个行业远低于平均值。说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总体效益水平比较低,客观地反映了各行业效益状况不容乐观。
三、产城融合背景下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建设须以人为本,城市发展须以产业为支撑,产业促进须以城市为依托,即"以人为本,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因此,常州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充分依托常州良好的经济、产业基础和优越的科教、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优化创业和就业环境、聚集优秀行业人才,加快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3.1构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定详细具体的文化创意等产业政策,加快完善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资体制,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今年市委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关于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常州市首次出台关于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出了针对文创企业的专属金融支持产品,提供了配套的金融支持,帮助文创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助推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健全了文化创意产业制度环境。
3.2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已贯穿于国民经济的装备制造、旅游、信息、建筑等各行各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所承载的品牌、文化、服务、创新等要素,当这些要素在产品上汇集可带来隐含的高附加值,这正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典型特征之一。根据常州的产业结构和实际情况,可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在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发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科技力量加强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产品更新与消费升级;还可以借助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移动端和PC端网页设计等创意设计服务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同样,在常州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常州自然旅游资源较少,要想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培养特色的产业链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逐渐形成产品开发、产品推广、产品销售一条龙的循环系统,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近年来,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已经涌现出像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东方盐湖城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发展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品牌运作、产品销售环节,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促进常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3 以众创空间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众创空间面向所有有创新想法、创新能力的个人与群体,有别于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仅对既有文化企业进行帮扶,是新型的创新孵化器。对于个体文化初创者而言,众创空间的优势是其低成本与灵活性,极大地节省文化创意人员在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变为项目时的资金消耗。而众创空间除了为初创时期的文化创意人员和企业提供培训、资金、管理服务等便利,对文化创意创新项目进行孵化,还可以将自身收益与入驻的优质项目结合,共同成长壮大,兼具孵化与投资功能。可以立足和依托常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打造常州文化创意产业众创空间示范基地,以众创空间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优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结构。
3.4 挖掘本土文化的创意价值,丰富创意和设计的内涵
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创意的重要根基。将文化创意产业本土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赋予现代创意方式以民族化、本土化的创意内涵,比如常州的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等文化遗产,可以合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加强这些传统技艺技能与创意设计和时代元素的融合,以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实现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的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以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为常州特有的传统和历史文化提供经济基础和动力支持,促使这些传统和历史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本土文化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互动发展。
3.5 完善创意人才建设机制、引进和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
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打造上,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意人才。政府应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一方面,创新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和奖励机制,在产业人才的安居、创业等方面设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领军型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建设一流的文化创意和设计团队,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另一方面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等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紧密结合常州的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联合高等院校和文化创意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文化人才培训,着力培养创意策划、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特效、动漫制作、软件开发、新媒体应用等方面的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急需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 廖丰丰,韦霞,杨卫华. 产城融合背景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 艺术科技,2014(9):7-9
[2] 陈思勤.产城融合核心应"以人为本"[J]. 南方,2013(19):20-21.
[3] 王建彦,纪峰,吴宪霞.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1):8-9
[4] 金卫民.常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EB/OL].
[5]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5年常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简析[EB/OL].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意义,人才培育常停滞于产业需求的表层,存在着明显的“错位”现象。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专业教育的价值和目标,必须要在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引入产业文化教育,以当代先进的产业文化作为学校与社会衔接的桥梁,提升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帮助学生尽早融入职业领域。
关键词:
产业文化;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文化对接
1酒店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酒店是当下商业地产中的一颗明星,发挥着带动经济发展与地产增值的积极作用。酒店凭借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向客户提供各类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经济收益。2014年后我国酒店业实现稳中增长,回归理性发展。同时,在经济气候、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的作用下,关注大众客户需求,走平民化、特色化、多样化、服务性道路成为行业主流。文化、互联网、个性、生态、绿色等主题日渐成为产业文化新的风向标和亮点。今后,酒店业将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三大主题,推进产业向现代生态服务业转型升级。
2酒店业产业文化综述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酒店业普遍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粗放冒进、因循守旧的文化气息。盲目的投资、错误的策划、偏离的定位、同质的产品、失当的管理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对产业文化的认同。国务院将文化主题酒店作为发展的重点,并由商务部颁布了《文化主题饭店经营服务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可是说,文化和消费体验将成为酒店业实现长期有效发展的内部动力和新兴业态,我国文化主题酒店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黄金期。面对酒店业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特征,要想实现酒店业顺应时代的健康发展,培养一大批符合产业文化精神内涵,理解酒店文化特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心理因素的行业人才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3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对接产业文化的路径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主要方法和手段。酒店管理类人才正确培养,离不开对产业现实和发展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应用型塑造方面,如果只注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想和文化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很难真正融入产业一线,理想和现实会出现鸿沟或落差,白白浪费了社会资源,耽误学子发展。
3.1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跨界融合
放眼全球,德国职业教育处于顶级水平,其成功要素中,将产业文化与教育文化无缝对接是宁人瞩目的。事实上,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本科及以上的教育,“金字塔”意识依然比较浓厚,去职业化或弱经济性的教育型校园文化依然根深蒂固。但是,产业文化确实来自于社会现实,具有显著的经济特性和职业标识。以上两种文化具有深刻的异质性,因此必须进行跨界整合,一方面,学校要主动融入产业、地方经济和企业,以服务经济和产业为己任;一方面,产业文化要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不断的将文化渗透到校园之中,把文化的培育、宣扬维度追溯至学生阶段。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将两种文化实现对接,如建立产业文化看板、文化长廊、准员工活动、工装文化、技能竞赛等。
3.2教学贴合产业动向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要与产业岗位群需要相适应,并兼顾适当的发展性和超前意识,但切不可无视、忽视产业现状一味的按照理论推断进行人才培养。尤其是面对酒店业发展新局面和动向,这一点已变得更加重要。因此,专业教学要时刻关注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管理革新、技术进步、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积极参与产业一线生产和研讨活动,把握产业脉络,零距离接触企业,共同谋划专业教学标准、内容、方式和手段,逐步建立起能够主动融合产业、善于自我调整、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的专业建设和运行机制。作为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和部门,也要对于产业开展对接和融合,建立经济一盘棋的管理互动模式,关注产业动向和人才供需平衡,建立灵活、有效的专业教学管理模式[1]。
3.3提升教师产业文化意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教师能否正确对接产业文化,关乎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接产业文化的成败。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接机制,包括形式、周期、经费、人员和组织,以促进、保障教师与产业的融合,使产业最新的文化因子和动向特色能够及时的传递到教师的思想和行动中。通过产业文化课程、顶岗培训、企业服务、社会调研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主动渗透产业文化的能力,在传统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中,加上“师傅带徒弟”这一环节,把产业文化中的这一特色性人才培养思维和办法引入高校教育之中,完善教育的内容。此外,学校也应注重,充分利用教师这样的文化交流载体,适时的将学校文化带入产业、企业领域,加强两者的互相了解和有机融合,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完善[2],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或加剧。
3.4课程凸显文化熏陶
文化的演绎和推行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或行为基础之上,物化和践行是文化建设扎实落地的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实现产业文化融合必须从课程建设与改进入手。首先,课程的选择和设置必须与产业需求相适应,并兼顾必要的理论拔高。要按照行业中管理岗位的递进次序,在4年的时间里进行合理编排,并能够与见习、实习、顶岗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匹配。其次,课程执行和评价标准应当与产业标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对接,使学生在校园中形成准“职业人”的角色认知,将产业中普遍存在的安全、质量、效益、环保、责任等产业文化精髓通过课程学习,直观的向学生传递,引导学生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最后,建立文化育人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技能等方面的产业文化培育专项课程,将产业文化素养教育课程放在显著的位置。全面建设起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主旨、以职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通的产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从专业知识技能和一线岗位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产业和岗位,系统有序的学习所属产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伦理、行业准则等产业文化知识,在步入职场前形成初步的产业核心价值理念。
4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本科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紧密围绕产业新动向和新局面,积极探索产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对接与融合,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方。
作者:汪一为 汪惠萍 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张健.产业文化育人:破题后该如何落墨[J].江苏教育,2014,(1).
[2]余祖光.产业文化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