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农业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农机;应用
1关于数字化设计技术
数字化设计是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应用和辅助下而诞生的一门新型技术,因此,数字化设计技术的核心和发展,其实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数字领域的升级与应用为依托(如压缩与编码)。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是最早应用在设计与制造行业中的数字化技术,而且涵盖非常广泛,有效推动了设计技术的应用与升级,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应用领域。[1]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关键是以打造呈现产品形态的信息平台为基准,借此生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模型,然后再将其渗透到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不需要再借助实物模型就可以完成产品开发的目标。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优化设计的实用性与消解缺陷
不同的设计环节,会对产品生出不一样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各个类型的定义模块在彼此转化时,非常容易造成数据的流失。这就造成数字化设计会形成定义产品的单一模型,但这种单一性会随着信息密集程度的改变而导致产品模型也随之发生转化,如全信息化模型和集成类产品模型的差别。对数字化设计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辅助,从而让设计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但同时,因为数字化设计的概念还是过于抽象,所以会在制造环节存有不足之处,需要反复修改和测试。这会加大成本的耗损,并拉长了产品上市的时间。为此,需要在制造实物模型之前,先进行大量且有效的仿真分析与测试,不断消解设计缺陷。
1.2优化数字化设计合作
对于所有的设计工作者而言,一个产品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必须结合不同小组的特色与优势来进行科学化的分工协作。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技术优势的全面整合,共同搭建出更加完善和具有可行性的数字化制造模型,以此提高设计和开发的效率。
1.3减少对实物模型的依赖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设计越来越脱离了对实物模型的依赖,并且可以通过仿真技术的不断测试和分析,将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尽可能地剔除,从而达到制作出与设计要求最匹配的实物模型。这将大大缩减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设计的成功率与效率。
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1行业竞争推动数字化技术的普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业机械设计越来越希望让消费者具备更多的选择性。因此应用创新和减少故障发生率,成为优化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必经之路。为了降低常见故障的发生,在设计时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法,并提前进行仿真推演与测试,一旦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就能将制造与生产环节的成本纳入可控范围,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在同类农业机械产品中的竞争力。于是更多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就会加大在设计环节的创新投入来获取消费者的认可。农业机械行业采用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决策模式,相继开发出了知识型数据库,进一步加大了整个行业对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应用程度。
2.2在普及中优化了虚拟化现实技术
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升级,加快了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向虚拟化现实技术的转化,并通过融入和吸收诸如多媒体与3D图形新形态,让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拥有了更为真实的多维体验,也让用户能对产品的性能有了更具体的视觉感受,极大地优化了产品性能和提高了上市成功的概率。特别对于农业机械这种相对复杂的产品,设计意图与应用效果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距。虚拟化现实技术的出现,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应用两个环节无法实现无缝对接的难题,而且优化了针对农业机械的设计周期长、内部结构复杂等问题的处理办法,让农业机械的产品性能通过模拟性应用来进行验证,然后再根据验证情况着手进行改进。在设计目标完成后,便可让目标用户来对产品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应用评估,并从他们口中得到最有效的反馈建议,使产品在上市后就能获得用户的极大认可。目前农业机械设计,首先是借助CAD系统形成模型,再将其导入虚拟环境中,以此提高设计的可视化程度。其次是利用VR-CAD(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帮助设计者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进行设计。但我国在虚拟化技术层面的研究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仍需对更为系统和完善的研究理论与应用方案进行深入探索。
2.3加强数字化设计的协同性
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既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又要实现跨企业的协同合作,以满足客户越来越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因此协同化设计同样成为农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经营手段,并可能成为整个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从浩瀚的技术信息与零件资源中找到有效的资讯,就必须对搜索技术加以优化。比如某个服务器存储了上百万的零件信息,而且还在不断成级数增加。农机企业在进行新产品设计时,就要对需要的零部件的参数和性能进行搜索,并且探讨怎样才能匹配到有效的供应商客户端。随着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应用影响的不断扩大,设计者、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必须在设计端就要开展深入的协同合作,才能借助各自的资源与软件技术优势,实现新型农业机械产品的不断升级,并从设计和制造两个环节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并确保达到最佳的制造品质。
3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创新之处
农业机械本身属于制造业的范畴,产品种类齐全且复杂,优势是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体量非常巨大。近年来,我国企业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大型农业机械的研究与开发,其力度越来越大。通过引进更多的工程技术和仿真技术来对产品性能进行设计和检测,希望能借此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性能。对今后的研发趋势应多关注如下几个重点。
3.1强化产品的创新思维
以往产品创新只是针对少数用户,根据他们的需求对产品原有技术做一些优化,在局部功能上改善和某些实用操作上升级,进而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今后的农业机械设计将更加重视产品的原始创意设计,将以克服人们农艺作业上的困难和满足人们对生产力提升的需求(含潜在的需求)为创新点,通过对某一需求市场的分析,并在得到评估和确认后进入到技术层面的匹配性论证,然后对具体产品设计中的各种难题逐一筛选与解除,进而切入到制造环节各种元件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供应商设备和配件的优选和确认,以及更细化的加工流程的取舍和确认。
关键词:数字乡镇 ; 地理信息系统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analysis of the digital villages and towns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or explaining it better, they are firstly introduced that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digital villages and towns . Then It is introduced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digital villages and towns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And specifically it is explained with the example .
Key words: GIS; digital villages and towns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数字乡镇”一词来源于“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农业”。随着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深人,数字化的内容也延伸到了乡镇、村等基层区域 。数字乡镇其本质就是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整合、应用、交流和共享乡镇的各种信息资源,对乡镇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以及辅助决策的技术体系。最终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社区, 实现全乡镇政府、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一数字乡镇建设的重要性
乡镇是党政、经济、社会等各项实际工作最稳定的基层涉及到全国80%的人口,是宏观和微观工作的结合点,是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单位和社会生活区域,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政府去落实。所以,通过信息技术去提升乡镇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在乡镇一级政府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乡镇”的建设,将可极大地提高政府管理的能力及水平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模式和方法。“数字乡镇”不仅对政府、公众及企业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乡镇”是信息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它可以帮助实现乡镇的跨越式发展,达到优化乡镇功能,提升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并最终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乡镇信息化过程中,选择“数字乡镇”建设作为乡镇信息化目标,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由于乡镇在人口结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上的特殊性,上级政府的的信息化建设,如“数字城市”、“数字区县”都完全不能取代“数字乡镇”的建设。我们必须针对乡镇的特殊性量身定做出一套专门的体系。
二数字乡镇的框架设计
“数字乡镇”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乡镇管理、农业技术服务系统是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驱动、科学经营、知识管理、合理作业、促进农业增产的高技术系统。“数字乡镇” 涉及农业信息化的方方面面,经过分析研究后认为、数字乡镇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七个组成部分、十六个应用系统,它们构成一个统的整体。
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综合应用层、综合决策层。信息基础层主要有公用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将建立一个无缝、集成的地理空间数据和服务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乡镇空间数据框架、空间数据协调管理,更新与分发体系和机构、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元数据等。公用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中还包括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技术标准等。综合应用层是行业数字化框架.其主要内容有:面向政府和面向社会的公众应用系统。综合决策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框架,它是构筑在基础层和应用层之上的智能化系统。通过建立一系列应用模型,运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在前瞻性方向上不断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以获得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七个组成部分为公用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政府娄应用公众类应用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十六个应用系统分别是:乡党委办公系统、乡行政办公系统三维展示与查询系统、乡镇特色旅游信息系统、地面监测网络系统、遥感监测信息系统、乡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水资源与水利设施信息系统、乡镇规划与监控信息系统、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农作物产量预测分析系统、污染物削减分析系统、农作物栽培信息系统(包括田间信息采集)、科技教育信息系统、信息与咨询网络系统、乡镇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化乡镇体系要横连农村经济各产业及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纵连省、地、县各级部门和农村基层单位,要能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和提供全面反映农村经济运行经济情况,覆盖农村经济科技社会领域的各类信息,建立起技术手段先进的省、地、县、乡、村全部联网运行的农村信息体系。
三基于GIS的数字乡镇分析
1研究区范围与土壤现状
研究区属于石屏县宝秀镇的许刘营等9个村委会集体所有和赤瑞湖部分国有,研究区建设规模为1521.0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有1409.9公顷(其中水田面积有1275.92公顷,旱地面积有55.83公顷,水浇地面积27.87公顷,菜地面积50.28公顷),园地面积2.04公顷,农村道路用地面积有14.26公顷,农田水利用地面积有18.56公顷,田坎面积有76.27公顷。
土壤是指具有肥力的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是各个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研究区范围内土壤主要是潴育型冲积性水稻土,土种主要为浮泥田,成土母质为板岩、石灰岩冲积物,土层深厚,耕作层厚度平均在50cm以上,养分含量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质地适宜,一般一年两熟,适种作物广,是发展粮、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理想土壤,其理化性质见表3-1。
表3-1研究区土壤理化性状
2 该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矢量化操作,线、点类数据及区域边界等开始进入系统。但由于系统和人工的因素造成了一定的误差,对已矢量化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图形编辑、投影转换、误差校正,形成区(多边形)文件,得到云南省石屏县宝秀镇数字乡镇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如图3-1)
图3-1 宝秀镇数字乡镇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通过现状图,对研究区现状图进行分析。
1)从矢量图中做DTM分析。得到下面图形。(图3-2)
图3-2 宝秀镇研究区格网立体图
2)对地类面积进行统计。
图3-3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图
3)将输出的属性数据导入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如表3-2)
表3-2 研究区现状结构简表 单位:公顷
四总结
“数字乡镇”建设是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方向。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数字乡镇”建设的研究,简单的实现了“数字乡镇”综合信息的应用,具有地图查询、土地利用查询统计、农副业统计等功能。如果要完全实现基于GIS的“数字乡镇”建设,还应该从政府角度出发,研究区域内企业数、土地属性、耕地面积、房屋数量和占地面积等各方面的信息,要求能够实现乡镇的可利用土地的性质、面积,需拆迁建筑的位置、面积、补偿费用等数据,从而实现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 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阎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尹朝阳.用MAPGIS编制土地利用的方法.测绘通报.1999(6):36-38
关键词: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97-02
一、农业科研档案的内涵
农业科研档案主要是农业科技研究者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科技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的总称,主要包括课题从立项、申报、总结到成果鉴定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材料。农业科研档案如同其他科研档案一样具有专业性强、系统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同时,由于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农业科研成果还有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因此,农业科研档案比其他科研档案更具有重要性。
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对农业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1)可以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实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后,档案管理员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是单纯的档案保管员。(2)可以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农业科研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的大方向,只有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才能和农业科研的发展相协调,才能将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3)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效率。有效的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有效的为科研服务。
二、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已使用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目录,完成或开始了文件级的档案录入,使“案卷级管理”升级成为“文件级管理”。另有相当一批院所建立使用了“OA”系统。随着对信息化建设意识的加强,各农业科研院所还加强了档案信息化的制度建设,有的院所网站也陆续建立并开通。一般来说,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较好,部属科研单位、省属科研单位档案信息化水平较高,而各类民办科研单位则尚未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有些甚至连计算机、扫描仪等基础设施都不配置。
三、加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的科技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还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因此,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建设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全局性原则。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与科研院所的信息化同步发展。二是标准化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有效的信息标准,以有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经济性原则。本着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追求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四是安全性原则。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数字档案可靠和内存的真实。加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可以从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基础实施投入和人才培养方面入手。
1.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农业科研档案作为科研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具有专业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双重性,即可为单位内部服务,又可向社会提供具有自己行业的各种服务。现阶段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档案管理意识,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转变、扩大和调整档案工作的职能,努力探索现代化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对内挖掘、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水平。另外,要充分利用信息网服务,加快建立农业科研信息化的传播,尽快建立以现有档案部门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的档案信息共享体系,用最快捷的方法进行信息传递,实现资源共享。
2.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加大投入、增配软、硬件设施等基础性资源。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就要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引进资金加快更新改造的步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直接体现在办公自动化方面,是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它同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扫描仪、刻录机、缩微复印技术和静电复印技术等现代化设备,这些基础设施的引进为建立现代化档案信息网络打好基础。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
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字鸿沟等概念。
三、浛洸农业信息化开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研背景和目的
1.云南农大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
云南农大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1986年独立馆舍落成,现有馆舍面积16733.91m2,设有咨询部、采编部、流通部、技术部、数字化部和办公室。40余年来,我校图书馆在各方人员努力之下,已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情报业务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初步完成了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的转型。通过图书馆主页,读者可查阅的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同时,为扩大文献资源利用范围,图书馆与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网络共建共享数据库资源。
对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一方面需集中精力发展数字化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又要保证传统信息资源服务的顺畅,这是一个两难境地。以本馆为例,近年来,为了扩大资源利用效率,建立了电子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无线网络服务,为自带和借用图书馆笔记本电脑的教师和同学带来方便。尽管如此,由于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电脑或上网不方便等原因,仍倾向于利用传统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因此,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性、图书经费、用户心理、阅读习惯、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本馆的实际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信息资源(馆藏书籍及期刊等)管理与信息网络资源管理应共存互补[1]。
2.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1加强省内图书馆的共建共享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爆炸式增长,全国各地区和各行业根据需要组建了一批地区性自动化网络和行业性自动化网络,这些自动化网络已为我国文献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此,走出封闭办馆模式,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完善的、无障碍的馆际互借互阅体系,建立新式的全社会文献信息共享体系,以使文献信息社会化,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2]是现代农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之路。
为“三农”服务也是农业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之一。以云南省为例,截止2007年底。全省除省级和高校图书馆外,有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13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全省16个州、市.共建有41个县级支中心、275个基层服务点,阅览室总面积达5.8万m2,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别明显,较多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文化生活条件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拥有的文化资源也相当匮乏,加之居住地分散,交通不便[3],这就给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按传统方式借阅图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结合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强农村农业信息终端,如网络电子图书室阅览室等的建设,形成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村读者,改善借阅条件,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有着明显的意义。
2.2加强文献检索利用知识的传播
高校图书馆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其对文献资源检索利用的能力也不同。某高校图书馆做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呈现增高的趋势[4]。究其原因,主要是低年级本科生还未完全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也与当前国内高校知识传播以讲授为主的特点有关。而教师和研究生在平时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一般都有更多的文献需求,同时教师和研究生对电子文献及其检索方法也比较熟悉,而且受计算机、网络等因素限制较少。
关键词;农村经济统计 问题分析 完善措施
党的十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这些新论断、新要求体现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必将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开创崭新局面。在此新形势下,为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准确地了解农村信息、制定科学决策发挥重要作用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更彰显出尤其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统计简称农经统计,是一项研究农村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现实农村经济情况的数据,并通过统计指标体系来反映这些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以及相互的依存关系,以揭示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工作。搞好农村统计,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于制订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和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是各级各部门对“三农”问题进行决策的依据。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经验,发现当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完善我国的统计制度,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统计工作者专业不熟
农村经济统计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必须对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相当熟悉,这样才能形成准确详实的统计资料。时下,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大多数由村会计兼任,对于村会计而言,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本职工作是会计工作,而统计工作属于“第二职业”。因此他们平时对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但又不愿意钻研。更无奈的是他们对县乡组织的培训,也是以“忙”为由,尽量推诿。对上级布置的报表填报任务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当报表出现了差错,他们也无法独立更改。
2、统计内容存在失实现状
农村经济统计是全面反映农村经济状况的指标体系,其牵涉的范围广、内容多而复杂。当前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会计人员在统计时,思想重视意识不强,心理上存在“三怕”。一怕“费时”;农村统计数据是基于调查户抽样调查推算取得,有些要经过企业数据折算求得。此项工作费时费力,许多村会计为图方便,并不进行调查,而是根据上年报表予以估算。而上年报表的准确性也存在不实现状,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调查数据失实。二怕“受气”;在统计法规亟待完善的的当下,加之统计经费严重紧缺,被调查户的配合不够密切,较多的调查户对会计人员的调查态度冷漠,有些村办企业往往以数据不全为由加以拒绝。这就导致许多会计人员怕“受气”而估计上报。三怕“干预”;农村很多数据不能实时上报与当地乡、镇政府的干预脱离不了干系。某些乡镇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在人均考核指标、粮食产量指标等方面授意村会计填报表时加以考虑。这就导致村会计在填写时担心不能跟上“领导”的步伐,而“报喜不报忧”,从而导致填报失实。
3、统计口径、渠道不一致
农村统计一方面是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重复统计,“数出多门”的现象,而且数据多不一致。在县级,除政府统计机构――县统计局的粮食统计数字汇总综合上报外,还有农业局的粮食面积与产量报表,政府办公室经常要求乡镇秘书上报数字,包括早、中、晚稻,杂粮、薯类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统计数字;民政局、财政局为了了解一个地方的灾情,为了安排救济款或救灾粮,也要求下面统计上报粮食产量,受灾面积和因灾减收的数量。与此相对应,在乡镇一级,除统计员负责向县统计局填报报表以外,另有农技员、秘书、民政室、财政所等各自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单位上报的统计数据。由于工作不协调,多条线统计,致使一个乡镇的粮食产量等数据,出现大小不一、互相矛盾情况。统计是为说明一个事物发展状况,分析未来走势,从而进行下一步规划和部署的行为。如果最基础的统计数据出现差错,那么事物的发展状况、未来走势、下一步决策都将功亏一篑。我国农村各统计部门内部在统计口径、统计方法、数据样本选取、指标定义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理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还亟待改善。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与统计年报的数据就存在差异,其原因之一就是两者的指标同样的概念口径不一致。这就需要规范完善的统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统计标准来进行核算。
(三)强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要加强农村统计工作的改革,笔者认为:
1、加强农村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对农村统计人员的有效补给和业务素质培训。确保其工作能力胜任职业需要,比如加强统计知识学习、职业道德培训。实现业务精、作风硬的复合型综合统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各级村委会要加强《统计法》的学习和落实,充分认识按要求填报统计报表的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在计算机信息普及的当下,各级党委政府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平台,建立农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做到既能提高统计效率,又能提供完善的统计报表。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源泉、就业
原载《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1期
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978~1984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年均增长率高达15.9%.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力主要归功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增长的来源主要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体制变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弱,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已不再能维持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开始出现波动性增长。1984~1990年,农民实际纯收入年均递增4.2%.其中,1985年和1988年是两个增长相对较高的年份,增长率分别为7.9%和9.3%;1986年和1987年增长相对缓慢,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而1989年更是出现了实际纯收入负增长的情况,农民收入比上一年减少1.6%。
进入90年代之后,虽然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依然占据着较高比重,但增长的来源发生了较大变化:非农收入增加逐渐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外出打工的增加,进入90年代之后,农民收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恢复性增长。在1990年增长1.8%和1991年增长2%之后,农民收入出现了1993~1997年连续5年的高速增长。1997年之后,农民收入的增幅开始下降,农民收入开始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变得非常困难,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源泉变化
我国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农业,耕地面积按20亿亩计算,人均只有约1.5亩,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终将受到“耕地资源”瓶颈的制约,进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无法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粮食产量在80年代初期出现快速增长,但体制因素的能量迅速释放之后,粮食产量随之出现徘徊局面。至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某些重要的产粮区,如四川绵竹县等,谷物生产效率已经接近当地耕地光热水土条件下的生产潜力;在我国苏南一些地区,复种指数曾达200%,精耕细作也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理论上说,在粮食单产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但由于人口规模庞大,我国农户的耕地规模却呈现不增反降的趋势。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包括农业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在80年代初期平均每人占有耕地近7亩,而到1997年,这一数字减少到每人4.3亩(按总耕地面积20亿亩计算)。因此,在单产增长潜力有限,农户耕地规模又无法扩大的情况下,靠经营土地不再能够维持收入的增加。
经营农业很难使收入继续增加,这一点恐怕没有谁比农民自己认识得更清楚。农民要想增加收入除了在农业之外寻求增加收入的途径别无选择,而在农业之外寻求增加收入的途径其实就意味着寻求非农就业的机会。对于农民来说,非农就业机会无非包括两类,一类是当地的非农工作机会;另一类为外地的非农就业机会。
乡镇企业是为农民提供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的主要阵地,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1985~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净增长5.59倍,其中工业产值净增长6.46倍,而同期全国相应产业的产值增长仅分别为1.22倍与1.71倍。因此,这一期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尽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这一期间呈现扩大趋势,由1.72倍扩大为2.33倍,但乡村居民中,乡镇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幅度与城市居民基本持平。这从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生产性收入的增长中看得也很清楚。同期,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8年中仅增长0.15倍,年均增长1%稍强,而非农收入增长甚快,为农业性生产收入增长的5倍。当然,在本地非农就业中,村干部、教师和医生等职务也是其重要选择,但这类非农工作机会非常有限,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事实正是如此。有研究表明(Zhao,1997),农民首先选择在本地非农就业,在无法在本地实现非农就业的情况下才选择外地的非农就业机会。而且,选择到外地从事非农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大多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进行。例如,1980~1997年,新增农业劳动力1.41亿,其中,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仅增加2527万人,剩下的1.16亿则属于“离土不离乡”农业劳动力转移。国家统计局和劳动部的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到乡以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5203万人,比1998年增加268万人,其中,到省外就业的有2115万人;2000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达到6134万人,又比1999年增加930万人,其中到省外就业的有2824万人。2001年,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最新统计数字则达到9000万人以上(张红宇,2001)。
因此,在80年代中后期农业收入增加变得困难之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就成了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截止到2000年,农业收入不仅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而且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呈现负值;农民收入增加几乎完全要依赖工资性收入的增加。表1是1993年以来农民收入的结构变化,并计算了收入来源对增长贡献的变化情况。
从构成上来看,家庭经营收入和劳动报酬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二者相加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1993年为95%,到2000年这一比例仍然高达94%,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转移性收入和家庭财产性收入两项收入合在一起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左右。但是,劳动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相对重要性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劳动报酬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1993年的21%增加到2000年的32%,增加了1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性逐渐降低:1993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为74%,到2000年,这一比重减少到63%,共减少1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的幅度正好等于劳动报酬性收入增加的幅度。
1 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
所谓的电子信息技术具体是指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并以通讯网络作为传输媒介,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多种技术的结合体,也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项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智能与自动
智能化与自动化是电子信息技术最为突出的一大特点,智能传感器是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的具体体现,利用智能传感器可以采集相关的信息,并完成自动传送;自动导航与自动存储等技术则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的自动化特点,由此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也随之显著降低。
1.2 集成与微型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使得各类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半导体技术便是其中之一,目前,该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并为电子信息技术集成化的实现提供了支撑。电子信息技术微型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传感器上,由于传感器设计制造时,采用了高端的新型材料,从而使传感器的结构体积大幅度缩小,毫米级的传感器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此外,纳米技术也在微型计算机的设计制造中得到了应用,小的体积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宽。
1.3 高效与快捷
现阶段,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的推动下,计算机技术也随之获得了快速发展,它将多种技术进行了融合,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信息处理与存储技术等,从而使这些技术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具备了高效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在电脑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后,能够为使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传输工具,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容易。
2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特点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军事与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弱的体现,航天领域在军事和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该领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高、精、尖技术的研发上,其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现阶段,随着国家对航天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使得该领域中的研究项目大幅度增多,电子信息技术类项目成为该领域研究项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航空领域软件的设计研发、航空领域的信息处理技术、高端微波遥感技术等。除此之外,在航天电子系统的开发中,也应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例如,我国在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东风-14”的研发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在导弹的设计、试飞以及投入应用等环节中均得到了应用,并成为该导弹开发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在航空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中,电子信息技术也获得了应用,如我国在研发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系统的精准度及覆盖范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鉴于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必须持续不断地推动该领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逐步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力度,并扩展其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2.2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性地位,推动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电测仪可以通过对地层电阻率的实施监测找到适合灌溉的地下水资源。按照水体的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咸水和淡水两种,其中淡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两种类型水体最大的差别在于盐分含量的不同,咸水中的含盐量相对较高,由此使得此类水体更容易导电,而淡水由于含盐量较低,所以导电性也相对较差,正因如此,使得两种水体的电阻率有很大的差别,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对地下水的电阻率进行检测,便可准确判断出水体是咸水还是淡水,从而为农业灌溉工程提供依据。此外,积温仪可用于农作物周围昼夜温差数据的记录,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转化为相应的电流,借助积分电流进行处理,便可使计数器进行计数,通过对积分数据的统计可获得一天内的温度累计值。
2.3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医学影像、电子病历、临床检验等。在医学影像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医学影像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输出,计算机接收到相关的影像数据之后,可对其进行处理、存储、显示和输出,由此大幅度提高了医学影像的处理效率。目前,医疗机构中应用较多的医学影像数字化设备有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放射摄影以及断层扫描系统等。在临床检验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如血细胞分析仪、血液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电子病历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一个创新应用,其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电子病历的应用使医院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无纸化运营,不但简化了临床流程,而且还便于临床数据的在线查询,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现代化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的航天、农业、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使这些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与该技术自身所具备的诸多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服务,在未来一段时期,应当重点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力度,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该技术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
Abstract: Full media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is a brand new management idea.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no longer closed, and can transform into productive forces through the multimedia, three net fusions, three screen integration. Rapidly and di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lat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reference through the full media management, make the lates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no longer "archives" but better serv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全媒体;农业;科技档案
Key words: full media;agricul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188—02
1 全媒体的概念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全媒体与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关系:
①档案管理全媒体化是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档案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档案信息全媒体化管理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档案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档案在国内外的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其他各种形式的媒体得以实现数字化下的整合、完善和全面。
②档案管理全媒体化是现代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科技档案已不再是传统的纸质加标本的模式,它的发展方向是涵盖所有与农业科技有关的所有媒体形式的科技资料、成果和科技手段,农业科技档案全媒体化管理将为为现代和未来的农业档案管理奠定基础,为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2 当前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 重视不足,管理力量薄弱 因为我们没能在农业科研工作一定程度的忽视了科研档案的重要性,造成我们不能形成较强的科研档案管理意识。有些科研单位,觉得只要档案保管正确,检查时不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就好。在年底考核的内容中并不包括档案工作,这样就不能使科研人员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农业科研单位中不少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缺少多媒体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些设置连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知识都很匮乏,再加上,档案员身兼多职的情况比较严重,就必然会减少在档案工作中的时间,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若是某些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需要调动时,一般情况下工作交接的都比较匆忙,没有完整的移交手续。因为不能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些部门和单位没能重视档案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2.2 归档材料不足 在进行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时,虽然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是包括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但是,有些科研人员过于重视科研实践和科研成果,而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材料清点、补充、移交和保存的环节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还有一些科研工作者因为不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不能按照要求严格的进行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把属于科研单位的成果保存在个人手中,成了私有成果;当项目执行期较长,参与的人比较多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忘记保存的情况,使归档文件散失。这不仅不能保证科研档案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且还致使科研成果的丢失。因为保存数据的不完整,项目文件没能系统化,这就难免的会大大降低档案的实用性,无法使农研档案得到更高效的拓展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