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1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文化 发展 先进文化 精神文明

疑问之一:文化到底是什么?

教材第6页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三个基本领域(教材第10页语)。前两个模块分别讲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本模块讲“文化生活”,教材把“这里的‘文化’”解释为“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顺理成章又清楚明了。

但是,教材紧跟着的“专家点评”又说:“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经专家这么一点评,疑问就产生了:

首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主要是从文化的性质上讲的,而“广义”和“狭义”文化概念则主要是就内容和范围而言的。因而,判断标准不统一,这样区分是不科学。

其次,就是单从内容和范围上来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也不同于“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因为,从教材的内容结构上看,一、二两个单元讲人类文化(文化是什么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四两个单元讲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先讲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后才落脚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来的)。因此,从空间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只是“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中华文化部分;从时间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又只是我们所讲的中华文化部分中的现当代文化部分。

实际上,从“专家点评”的用意看,“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应该是介于“广义”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与“狭义”文化(文艺科技知识及人的受教育程度)之间的一种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又包括非意识形态)。

疑问之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到底有哪些?

教材(第44页)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目题下给出两个方面三个点作答,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紧随其后的一个目题则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笔者的疑问是:为什么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里没有经济和政治?又为什么要把教育另列一个目题?

教材早在前面第10页就着重论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给出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结论。同一页紧接着的“专家点评”还进一步给出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的结论。而且,教材第113页的“综合探究”又进一步指出:“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经济、政治的制约”(第113页倒数第5行)。

其实社会制度的变革也是由经济、政治开始的。而社会制度变革带来的是文化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变。正如教材“相关链接”(第44页)所言,因社会形态不同,就产生了封建文化、殖民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等。但是,文化发展除了这些非常态的质变外,更多的还是由经济、政治推动的常态发展。如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离不开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推动。

同时,教材在叙述科技和思想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时既然说:“就文化的自身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笔者以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这一目真没有必要另设。

因此,笔者认为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目下应设这样两个方面6个点,即:一是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程度决定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二是教育方式、科技进步、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疑问之三:为什么不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做单元题目?

从前两个模块来看,“经济生活”落脚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题目),“政治生活”落脚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题目),“文化生活”依理当然应落脚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是,教材却是落脚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单元题目)。

其实,从教材自身的内容编排来看,正是用“先进文化”来贯串,用“社会主义”来统领的。教材第四单元的第97页、第100页、第113页分别论述了“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整个第四单元中的三课和一个综合探究的内容编排都是用“先进文化” 来贯串的。

第2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切。由贺正柏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从中国饮食的技术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分类。此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定位,以普及饮食知识为基础准则,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广大学者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教材,也是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读本。

《中国饮食文化》全书共涵盖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发展成熟阶段到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饮食的风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风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从中国饮食的原料文化、技术文化、命名文化三处着手,整合分析了中国饮食的原料与技术知识;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为主要叙述内容,详细描写了中国茶酒文化的衍生过程;第五章为中国饮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发展和菜肴组成各部分;第六章为中国饮食审美文化,为饮食主体对饮食各方面的主观审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写了中国饮食的民俗礼仪;第八章以中国饮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学思想结尾。

自传入中国,便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时代的文化理念。哲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探索其与哲学的深层次关联,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助力。一方面,从理论角度看,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组成,人类为获得生存手段而进行的活动是物质活动。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伴随着石器、陶器等饮食器物的发明,使得饮食烹饪技艺不断发展,美食种类更为丰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地位的不断更替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夏朝形成的复合型农业形态使得烹饪原料范围得到扩充;手工业的分工使得饮食生产方面更为细化,烹饪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饮食产品的种类;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饮食需求推动饮食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祭神、宴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哲学理念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技术表现在饮食文化中,有以“拌、呛、酱、卤、酥、腌、熏、冻”为主的冷菜制作技术,以“炸、炒、爆、熘、烧、扒、炖、焖、涮、蒸、烤”为主的热菜制作技术。与饮食技术相对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礼》《礼记》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饮食文化中的科学制作工艺。如传统的“五味调和”烹饪技艺,指将“酸、苦、甘、辛、甜”五类风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调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进而使得人体体格强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调和直接影响饮食之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有效科学饮食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哲学的实践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应用颇多。第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给人们提供现实技术成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类依靠广博的华夏美食原料,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细微妙的中华美食,开发出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材料。第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饮食文化中,如书中所述闽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因此制作时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艺有“切丝如发”的美称,且闽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尽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第三,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构造出南北海陆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中国饮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区因海鲜丰富,虾鱼蟹等食法多样形成海滨风味;崇山峻岭之地山野盛产动植物,飞禽走兽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形成山乡风味;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类鲜嫩肥美,形成平原风味;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严格的清真风味。可见饮食文化中的客观实践受历史制约并不断向前发展。除上述几点之外,哲学所蕴含的辩证法、历史观、唯物论等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不胜枚举。中国美食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国饮食文化》一书,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饮食制作进行跨学科融合,既提升了饮食制作技巧,又丰富了相关哲学知识,既助雅兴又增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张爽 单位:河海大学学院

第3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写生;造型;书写性;用水

现代中国画教育,写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课题,特别是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写生更是一个必修的重要过程。在水墨人物写生中,会遇到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不同,感受就不一样,也就会出现各种新问题,水墨人物写生也就是表现感受,解决问题。造型观念的培养,造型能力、笔墨技巧的提高,都可以在水墨人物写生的过程中来完成,为水墨人物画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水墨人物画是在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艺术的元素,借鉴现代造型意识、造型观念、造型方法,而产生的新兴画种,这是写意人物画的延续。在水墨人物写生的过程中就必须把握好一个方向,即水墨人物写生不是用毛笔画素描或速写,也不是工笔人物画的线描稿子,水墨人物写生必需延续写意人物画的写意精神,把写意精神贯穿在整个写生的过程之中。[1]

1 布局

水墨人物写生是利用中国画特有的工具材料,以水墨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模特对象的感受。但由于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殊性,笔墨一旦落在宣纸上就无法更改,而且笔墨具有偶然性,难以控制,写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面对模特,首先要研究画面布局及人物形象的塑形,在胸无成竹的前提下,落墨之前还是用炭条或淡墨起稿完成。构图是外来语,在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中,构图即经营位置、置陈布势、章法、布局等意。中国画的构图有自身特性,讲究平面装饰性,体现中华民族的人文意识和儒、道、释的文化思想。而水墨人物画的构图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艺术元素,使表现形式得到扩展,审美观念也更加丰富,水墨人物画的构图则更加灵活。在水墨人物写生中必然要根据写生的模特姿态、环境、角度、画材大小等等,合理安排人物形象在画面中的布局,水墨人物写生的构图随着写生的深入而最终达到完善。“经营位置”目的就是为了“气韵生动”。在水墨人物写生进程中,处理好画面的黑白、虚实、疏密、开合、起承等关系,有时为达到所需意境的表现,可以完全抛弃已有的写生环境,主观处理添加与人物相协调的背景,在画面布局上追求“意”的表达,而不是西方艺术写生那样的客观再现。水墨人物写生由于受环境、模特姿态、角度等等因素限制,在构图上肯定不能以创作构图来要求。但在写生中要有意识地把创作思维带进写生习作之中,通过写生的形式来帮助创作构图的训练,一副好的写生习作处理得当也可以是优秀的作品。

2 起稿

水墨人物写生首先遇到的就是人物造型问题,现代水墨人画的教学主要是学院教育,在进行水墨人物写生学习之前,基本上都经历了素描造型能力训练的过程,而水墨人物画在工具材料、造型意识、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何运用笔墨造型,这就是水墨人物写生最主要的学习目的。在起稿阶段,人物形象的塑形必须符合水墨人物画以线造型的基本要求,现代水墨人物画是在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艺术的造型元素、造型意识,所以不能完全抛弃光影明暗,并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追求人物形象的体积,只不过是淡化了明暗、体积,追求二维的平面和结构,以符合传统中国画的形式语言要求。面对模特,要认真研究模特的形体结构和特征,感受模特神态和气质,把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以线造型,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轻重、长短、虚实、曲直等等,意向表现出人物形象的形体结构关系。稿子也要做到符合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以心应物,移情于物,充分表达出模特对象的形体结构与精神内涵,做到形神兼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稿子不是素描、速写,不能过分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光影体积。起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塑形过程,是为下一步的笔墨表现做准备。这一过程对于初涉水墨人物写生者来说极其重要,当笔墨造型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能够把控笔墨造型时,这一过程可以简单化。故而,很多画家只需用手指在纸上做点痕迹找出人物的比例结构,就可以直接用笔墨来完成水墨人物写生形象的表现。

3 笔墨造型

稿子阶段完成后,接下来就是笔墨语言的表现问题。有了稿子作为笔墨造型的依据,那么,如何通过用笔用墨来表现写生的人物对象和主观情感,以及笔墨的文化内涵。在笔墨写生过程中,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殊性,以及水墨人物画以线造型的基本要求,不能拿着毛笔画素描,也不能用毛笔画水彩。由于中国画的材料、工具的特殊性,笔与墨在宣纸上的效果无可预料,具有一定偶然性。并且水墨画是笔墨落在纸上就不可更改,在写生落墨前还是要对人物的笔墨塑造要有个总体的预先安排,勾勒、皴、擦、点染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特别是对人物五官笔墨的处理,人物形象的形神主要就在于人物五官塑造。五官在人物整体中是个细小的局部,用笔、用墨就更要严谨,因为严谨就可能出现过于客观的描摹。因而对于人物五官的塑造,笔墨关系不能被客观形象所束缚,主观随意而不失人物形象结构的表现,要见笔、见墨,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做到形神兼备。水墨人物画同写意人物画一样是以线造型的艺术,线是人物的结构,线是画面的骨架,线是中国画的精神脊梁,有了线,墨、色才有依托。水墨人物画写生在下笔落墨时必然要考虑到笔墨的写意精神,用笔的“书写性”。水墨人物画写生中,线条的表现能力与修养主要来源于对书法的研习,通过对书法的练习,以锻炼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增强线条的力度和韵味。西方绘画也用线,西方绘画的线就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语言,在用笔上也不做特殊要求,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更不具有象征性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义,主要就是为了物象的造型,线条最后还会消失在物象的形体之中。中国画的线在绘画中是最为主要的部分,除了有对物象的造型功能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承担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具有多重功能,而且其造型功能都是为了审美、精神、文化等功能。[2]

为了突出水墨人物画笔墨的“书写性”,线条主要以中锋行笔。中锋行笔的线条饱满、刚劲而有力度。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材料上的相同,决定了两者之间也具有相通性,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书画同源”。水墨人物写生中的笔墨同样是要求“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用笔要有“写”的感觉,而不是划。气韵贯通,要见笔、见线、见墨、见形。一定要注意毛笔中水分的控制,行笔要慢而匀速,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把用笔总结为平、圆、留、重、变,用笔要平,就是行笔要稳健而匀速,如锥画沙;用笔要圆,就是线条要有张力、弹力,如折钗股;用笔要留,就是线条要能留在纸上,力透纸背,如屋漏痕;用笔要重,就是笔落纸上要有力量,犹如高山坠石;用笔要变,就是丰富性,各种用笔交替运用,要求变化,变则通则化。水墨人物写生中,用笔的“书写性”只是原则,不能死搬硬套,完全按照书法的用笔方式。比如说书法行笔中的牵丝连带等,在水墨人物画中用得不好会感觉有点做作。在水墨人物画写生中依势而笔,率性自然,以中锋为主,中锋、侧锋、逆锋等交替运用,丰富笔墨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画面达到生动灵透的感觉。在这个落墨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稿子就抛弃模特,而只专注于稿子的描摹勾填。稿子只是作为笔墨造型的依据,故而在这个阶段要把活动的模特与稿子相结合,用笔用墨要跟着模特的变化而调整。这样,笔墨语言才灵活,才有生气,人物才有神采。

笔是墨的统帅,墨靠笔的运行而展现,笔有笔法,墨有墨规。然而中国画笔墨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完全得力于水的运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中国圣贤对“水”的态度与体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描写对象。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先人就看到了水的祸害与可利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成了君子于淑女以德相知的纽带,而成为千古绝唱;“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则突显了有志男儿的政治抱负与胸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表达了文人墨客对“水”的依恋。水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水是中华文化之精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画,也离不开水。中国画是以水为主墨色为辅,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前人过多地去谈论用笔用墨,很少有人去关注水在中国画中的作用,故而对水的论述也就很少。对水的关注较多的是山水画家黄宾虹,《黄宾虹谈艺录》中有两段文字是黄宾虹对于用水的论述:“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为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之迹,与世称肥钝墨猪有别”,“用水在墨,更在笔。笔含水多称湿笔,笔含水少称渴笔。湿笔、渴笔,作画时都要用,都是在变化的。先是湿笔,用到后来成渴笔。但湿笔不可成墨猪,渴笔不可成枯木,垢道人下笔润含春雨,干裂秋风非一时之功。要在运笔的徐疾、提按、顿挫、点垛、转折上多练习”。与论述极其丰富的笔法、墨法相比较,黄宾虹对用水的论述也只寥寥几笔,简单地讲了水与墨、水与笔的使用方法及产生的效果。“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笔力有亏,墨无光采”。[3]可能是过于注重笔墨的文化内涵从而忽视了水的存在。笔需要水来求润,墨色需要水来求变,画面韵律要有水来求动。没有水,用笔可能就干涩板滞;没有水,墨色可能就单一、呆板而无生气;没有水,画面酣畅淋漓的韵律也就平淡而无层次。笔的轻、重、疾、缓,墨色干、湿、浓、淡、焦,人物形象的特征、神采,绘画者的情感、精神、修养,以至于笔墨的文化内涵,完全取决于对水的运用,对水的把控能力,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积累来的经验。“上善若水”,“水”利而万物生,水是无形、无色、无味,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兼容性,而这种灵活性和兼容性恰好体现了中国画无形的写意精神。在水墨人物画写生训练中,除了用笔的“书写性”,更多还是在于训练对水的把控能力,水的无形无色,水性的呈现寄托于墨色的变化,水才是中国画的灵魂。因而,在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中,不能把水看作是洗笔调墨的材料,而是润笔醒墨提神的媒介,惜水如金。[4]

水墨人物写生训练是人物画家必不可少的课题,是笔墨绘画语言的锤炼过程,更是画家艺术修养的一个修炼过程。所以,水墨人物写生作品同样是画家道德情操的体现。写生过程中,画家不能被客观对象所束缚,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一种随性、自然、质朴的写意境界。

参考文献:

[1] 毕建勋,杜娟.水墨人物画写生与创作[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1-2.

[2] 岳增光.名家写生[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1-4.

[3] 黄宾虹.黄宾虹谈艺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76-77.

第4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生于1955年,祖籍湖南省安乡,是台湾诗人、作家,曾任职中国时报系副刊主任及副总编辑,《VOGUE》和《GQ》总监,Hit91.7电台台长,《TO′GO》旅游杂志发行人,“阅读地球”文化事业创办人,台北市政府新闻处长,中央通讯社常务监察人。

罗智成上任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已经三个月了。他曾在任台北市长时,担任台北市政府新闻处长,外界普遍视之为“亲信”。对此,罗智成感到很无奈,却也只能“逆来顺受”。他说,媒体以他与的关系做文章,这是“强连结”,自己虽有公职经历,但时间并不长,基本上仍是个“文化人”,光华中心主任的任命,是单纯的“专业考虑”。

履新不久的罗智成仍一袭黑衣,坐在白色的沙发上。他似乎有点不习惯,说“我们还是挪到那个角落吧”,他指着黑色的方桌和背靠椅。正如他写过的诗:“循忧郁以求瑰丽甜蜜的智慧,我秘密供奉黑色镶金的美学。”罗智成几乎是无黑不欢:衣饰以黑色为主,所有诗集的封面仅有一本不是黑色。不过,他到光华中心不久,对左侧的活动室作了调整,重新布置,演讲厅似乎宽敞了,读书翻报阅刊的场地更明朗了,还辟出一块空间,设置品咖啡聊天角。新添置的清一色白色沙发,据说是由喜黑成性的罗智成亲自钦定的。

喜欢香港情调

怀孕在身的罗智成夫人,随丈夫来香港。6月11日夫人在香港诞下一名体重三公斤的儿子,再获麟儿,罗智成一脸喜悦。有人问他,这“港仔”是否在广华医院出生,罗智成一脸不解,反问道:“为什么是广华医院?”问者说,当年就在广华医院出生哦,罗智成响应道:“还好不是广华医院。”

有了“港仔”,罗智成对香港更有感情了。罗智成年轻时就开始关注香港,在《中国时报》任职时常去香港。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尚是“单身汉”的罗智成,常去香港旅游,被香港高度自由和国际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说,喜欢香港的情调,那时香港的购物、美食都吸引人,近年却少去香港,而到上海的时间多了。

有评论如此描述罗智成:自称“大脑过动、精力过剩”的他,总在不同领域中往返。他的脑袋里没有“界”字,只有“玩”字。他写诗、评论、摄影、绘画、收藏,曾担任报社编辑、杂志发行人、电视节目制作人、电台台长、新闻处长、出版社负责人……被台湾文坛形容为“无法归类的创作者”。在台北等待香港政府核发工作签证的那几个月,他一直在“恶补”有关香港的信息,也跟香港的台商团体、传媒界及文艺界等各界人士接触,到香港大学、城市大学听论坛,找文化界朋友聊天,每天会见各路人马,希望能在上任前尽快熟悉状况。他始终对华人社会的城市文明有浓厚的好奇心。他认为,当下亲历香港社会转型的现场,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罗智成曾在《联合文学》杂志发表城市观察系列文章,探讨城市文明,他认为,香港在城市文明方面具有浓厚经验,是“城市治理的奇迹”。他说,要趁到香港就任的机会,对香港做有深度而系统的观察,更计划撰写“香港城市论述”。在香港才几个月,罗智成就有新的感受。他说,台湾是多元文化社会,普遍尊重文化,而香港就像古董钱币收藏俱乐部,如果香港要打败上海,必须要有多元文化价格的东西。

在11年前出版的《南方朝廷备忘录》一书里,罗智成就写道:旅行和“浪漫主义”一样,深蕴着某种煽惑人心的能量,让人们忽略现实的细琐、超越现实的束缚,陶醉于陌生或未知经验的探索与感动中。“这样的能量,来自‘新鲜’或‘新奇’的悸动。因为‘旅行’和‘浪漫主义’一样,都充满了‘异国’、‘异样’的元素。例如:浪漫主义的艺文作品中,持续吸引我们的,往往是某种远距离的事物――离当下的场所很远的地方、离当前的时刻很远的年代,或离这个现实世界很远的神话或想象。旅行也一样,不论出国或国内旅行,我们都是在收集、感受一些迥异于日常生活的美感经验或角色扮演。像氧替代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这些‘新奇’或‘新鲜’的因素,刺激着我们的官能,更新着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这样的元素,使得‘旅行’和‘文化冲击’有了宿命的联系。”“‘可是,他们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一次又一次的,走在异国或异地街头的旅者,讶异地想着,一边学习要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冲击’着他的‘异国元素’。”

冲击着罗智成的香港“异地元素”,令他对香港的城市管理和文化着迷。“城市目前已是人类文明唯一的真正舞台。香港不仅是中国跟世界接轨的平台,也是亚洲跟世界接轨的重镇,非常吸引我。我是冲着香港而来香港的。”不过,如今从观光客变成居民,要跟香港的现实互动,心情与当年有所不同。他感受较浓的是房价飙升、贫富悬殊扩大、社会阶级分化。在罗智成的印象中,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东方好莱坞”、流行文化的代名词、消费的天堂,让台湾向往。“现在和其它城市相比,香港倒不见得那么强了。但香港依然是一个传奇的城市,已被大量观点论述,要等我住上一段较长的日子,才会有新的观察,有特别的诠释。”

台湾的文化魅力

“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看看又穷又丑的男生能否追到漂亮女生就可作出判断。世界各地的华人城市中,唯有台北和北京能勉强做到,不必门当户对,有多元文化和价值空间,财富不是唯一的追求。这就是台湾的魅力,是一种软实力。”罗智成说,这个城市的人性化、方便、安全、友善,是依循市民的直觉发展出来的,它没有气势磅礴的高楼,显得很拥挤,不过,三步五步之内肯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小,至少是自己拥有的小空间,社会各阶层不乏文艺少女少年。问到台湾软实力,他作了如下回答――

问:你如何界定什么是“软实力”?

答: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强势资源以外的实力都可以是软实力。它诉诸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非恐惧。它不仅仅是文化创意产业,更是一种价值系统及其显现,是社会体质、生活经验、生活价值、生活态度。软实力是难以量化的东西,是一个质的呈现。

问:从华人文化的角度,你如何比较几个主要华人城市?

答:在二十世纪后半世纪的某段时期,台湾社会是全球华人社会唯一站在华人主体思考和发展文化的社会。当时,香港还是一个被殖民的地方,中国大陆困于及周遭的反文化氛围,整个社会磨损了好几十年。新加坡为了它的多元的种族,后来也关闭了南洋大学。所以整个地球上把中华文化视作文化主体发展的,就只有台湾社会。这事情意义重大,不过整整半个世纪的积累转化,却被其它更戏剧化的事件掩盖了――要谈软实力,我强调要看到这一点。台湾社会的优点,因中国大陆的崛起、香港的回归等事件,相对而言被忽略了。

问:你心目中,台湾最令人傲视的是什么?

答:台湾这几年可以量化的东西比较看不出成就,但质的东西,却越来越可以感觉到。台湾最珍贵的,可以傲视亚洲的一点,是社会平等。不管在欧美、日本、香港,大都阶级性很强烈,可以感受到阶级意识对当地人的负面影响。阶级怎么造成有各式各样的原因,有些是种族上的,有些是传统的血统或世袭,有些是政治上的,而更多时候是来自所谓的贫富差距。在那些社会作为一个穷人,似乎必须充满内疚,到哪儿都充满被歧视的感觉,“对不起,我不该在这,我只能消费这么多……”

问:你是说台湾的阶级意识是最不明显的?

答:对。穷人富人共享同样的价值观,甚至拥有共同的生活经验。人类放纵裸的竞争,弱肉强食久了就会过滤、沉淀出阶级社会。台湾目前还没这样。忠孝东路四段二一六巷的珍珠奶茶摊档,有钱人住在楼上,他下来吃,或开奔驰来吃,穷人、学生坐着捷运也来吃。台大附近公馆的东南亚戏院,有钱人进去看电影,穷人也去看电影。他们共享某种共同经验和社会价值。在一些社会,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美德,穷人有穷人的美德,这两种美德是不一样的。有钱人的美德包括品味,慷慨,某种礼貌和教养。穷人的美德就是顺从、服务、本份等。在台湾两者却基本一样,富人也不能太摆谱太嚣张。台湾人判断一件事不会把富和穷摆在最前面。虽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贫富并不必然决定社会的阶级。一个摊贩一年的营业额一千万台币,从外表怎么看他都不是摆富的,而去摊档消费的白领阶级衣着体面光鲜,可他们却比他穷很多。要衡量一件事会有多种价值观和标准,但总有一两条能比较舒服地套用在自己身上,有时候理想、兴趣、公益、个性都可以是某种价值,你只要有点个性,什么都不能屈服你,因此在台湾每个人都活得蛮理直气壮的。讲台湾的软实力,因为台湾人的参考坐标不只是钱,考虑事情时,有比较多元的价值,这让台湾的文化创意有了存活发展的空间。

问:你如何解读人们常说的文化创意?

答:台湾当局最近推出六个战略性策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医疗照护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精致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绿色能源产业。一方面代表着未来产业竞争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包括台湾政府或台湾社会对自我评价的结果。在这些方面,我们有基本优势,科技、教育、自然资源,特别是广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社会基础,以及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的领域很宽广,文化创意包括三个大范畴: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加值产业和加值文化的措施。台湾在这些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台湾早年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要跟现代世界打交道,就必须在中华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性、民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就形成一个充满开放、包容甚至进步特质的中华文化,这和当局早先要去推广的纯粹、传统的中华文化,已经不一样了,它包容了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很深的本土情感与在地化精神,甚至到后来,兼容并蓄的后现代思维都吸收进来了。在台湾华人社会,已经把后现代的思维融入主流价值的一部分。

问:怎么理解后现代思维?

第5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开发资源语文实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它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分别在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到了五年级,有了整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它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对语文学习的提升与拓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问题主动走出教室去观察、实验、调查、访问,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认为综合性学习费时费力,对提高考试成绩效果不大。花那么多精力去搞综合性学习不合算。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是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的。那么如何发挥好综合性学习的作用,让它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服务呢?

一、有效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组织形式还是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教师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融入语文学习。这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眼力,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特别是要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如:在小学语文四上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的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既可以从书籍、报刊等方面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又可以了解身边的人物,甚至自己的成长经过。这样不仅能拓展学习资源,而且能触及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深处,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的绝佳时机。而教育资源也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在活动中,学生的阅读面之广大大出乎意料,从古至今,从中国到世界,可谓应有尽有。资源的开放使学生的阅读更具个性化,也必将带来更为开放的创造与活力。

二、紧密结合语文学习内容,注重综合性学习的探究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所以,任何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都应该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如:小学语文五上《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中设置了两个主题:“有趣的汉字”和“汉字,我爱你”。在活动时,我以专题方式来组织教学,围绕“有趣的汉字”开展了解汉字历史、猜字谜、找谐音字、谐音笑话等一系列活动,围绕“汉字,我爱你”,开展了解汉字起源和历史、搜集错别字、欣赏书法艺术、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等活动。活动围绕两个主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两个专题的探究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汉字的个性解读特色和学习中的合作意识。活动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表演能力、写作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纵观整个活动进程,学生扩大了课外阅读面,文学积累不断丰富,知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方法进一步更新,学生得到共同进步。在整个活动中,围绕语文目标,紧扣探究的主题作了重点的研究,突出了活动的专题性。

三、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语文学习活动,实现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

叶澜教授说,能力就是当所有的知识遗忘时,剩下的那部分。即只有学生在参与、体验、感受时,才能做到知识的真正内化,当前,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对“学习过程”认识不足,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其实,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实践既是改变语文学习方式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如小学语文四上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综合展示活动,就不仅仅是收集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和资料,还可以深入地分析某一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人们对他的态度等。这样,“中华灿烂文化”的文化味就更浓。

第6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师 素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基本含义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甚至国内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学,它的本质所在是第二语言教学,更确切地说是第二语言汉语教学。因此它不仅应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而且还应遵循汉语语言学习的特殊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来华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现状却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每位教师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一、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对外开放国在世界上影响的一项伟大事业。对外汉语教师要有高度贵任感和使命感。对外汉语教师不仅仅是在从事教授汉语的工作.还是在从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工作。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本身就愈味着承担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政治使命。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以爱国主义热悄向世界传授汉语、传播文化、介绍中国。要热爱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热爱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自紊感,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超越狭隘的功利愈识,始终保持热忱的教学态度,做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结交世界朋友的准“外交官”。 在对部分对我国有误解和偏见的留学生,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让事实来说话,逐步改变他们对我国的看法,切勿横加指责、态度粗暴。对留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热心帮助,但也要掌握分寸,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不仅要在外在形象上体现汉语教师的美德.用良好的言谈举止潜移欲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吸引更多的汉语学习者和汉民族文化爱好者,还要努力增加亲和力和凝聚力,树立教师威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自己的人格、国家的国格,维护国家的尊严。

二、 扎实的专业功底

第二语言教学的支撑理论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三方面的知识是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所不可缺少的。

语言学也是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起源和发展的科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是隐藏于大脑中的一套规则,是思维的工具,还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明确这些,对外汉语教师才知道对外汉教学要满际的原则、系统的原则、认知原则和文化原则,才知道教外国人汉语,至少包括了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二是汉字、词汇、句法、篇章、语义、修辞、语用等知识,三是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把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有关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

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涉及了众多的心理学知识,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对外汉语教师注意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符合现代教育观念。举例来说不同性格的外语学习者会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外向型的学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但他们往往不十分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内向型的学生学习外语时则更善于对有限的语言输入进行细致的分析。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总是要考虑,如何设计一个类来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则,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可见,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教育学知识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三、 广博的中国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

语言与文化有着共生、相属、相依的密切关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言的理解包含着文化的理解,语言的理解需要文化的理解。对外汉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的民情风俗、历史发展、地理概况、各类艺术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等。教师需要知道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帮助学习者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来开掘提高汉语水平的潜能;需要知道怎样寓文化价值观于语言教学;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异文化的碰撞。对外汉语教师能够把视野投入到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中,接受、对比多种文化的差异,并能从文化中寻求异文化交际差异的根源,从而利于留学生尽快消除文化冲突。因此,掌握中华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

四、 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时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语言教学最基本的实践。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或作为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在其中所占有的地位是不需要让大家产生任何顾虑的,是我们所从事工作的一个最为基本的能力与要求。外语教学是一种特殊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当然因为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和任何专业的教师一样,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用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和对学生的关心去感动学生。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熟悉、语言点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普通话水平、应变能力、教态、板书等几个方面。教师还应尤其熟悉第二语言教学法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以此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六、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

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能够对多个学科领域有一定的涉猎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对外汉语教学是综合的学科,多学科的交叉影响以及汉语学习者学习目的的多元性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例如,教师能尊重并正确地理解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的背景知识,特别是与汉语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语言学习和习得的过程和规律,能结合教学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够精通一门乃至多门外语;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适当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

七、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展的要求,是教师工作特殊性的体现,是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树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往往查遍资料也找不到现成的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因为汉语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界至今尚未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必须边备课、边研究、边探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应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具有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思考成果通过语言文字、数据以及其他的符号形式流畅地表达出来。对外汉语教师也要以自己平时的教学感染和带动学生从事汉语教学的创新研究。只有这样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才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才会蒸蒸日上,越来越有前途。(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第7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化传播与互补人文精神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社会历史现象,必然带来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在这场多元文化交流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面临着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全面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自身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整合与重构强势,吸纳、融合外来优秀文化,并与之形成互补的传播态势,对赶超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促进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经济一体化中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契机

全球化现象是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科学与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经济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极为密切,当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快的时候,各种文化也呈现出全球化交流的趋势,为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交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一体化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时,对经济生产和文化生产的联系,作过精辟的论述,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①他们认为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不仅各地方、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而且在文化上,精神生产也由于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强,而走向世界。文化作为经济生活的直接反映,在全球化经济格局形成之时,也促使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传播和互补成为可能。由于中国已宣布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中国选择了加入全球化经济运行轨道的发展战略,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与参与。随着经济交往的加强和扩大,文化交流也必然加强和扩大。国际自由贸易不仅带来商品流通,也会在观念、法制、文化及管理等方面创造更加广泛的交流机会。

2.高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交流构筑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卫星通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高速交通运输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的进一步普及,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缩短,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加强,尤其是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使全球联结成一个紧密相连、彼此依存、不可分离和相互联动的信息系统,成为新世纪各国文化交流的技术平台。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传播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人性涵养和道德追求,为解决战争、种族冲突、环境恶化、能源和人口危机、贫富差异、腐败等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文化观念和评判标准,成为解决当今人类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3.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始终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保持正常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妥善处理了同周边国家、西方国家的领土争端和意识形态分歧,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合作,建立了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友好关系,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全球传播与交流争取到了有利的外部空间。

4.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多元化源于文化的民族特征。各国不同的文化是由自己民族本体所创造的,体现着本民族的本质和特点。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形成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与互补的落差和传播空间,使得民族性越突出的文化,越容易走向世界。因此,离开了文化的民族性,也就失去了走向世界的根基,也就没有文化的多元化。同时,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也有着共同的文化追求,这又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动力源泉,不同民族渴求了解异域其他民族文化传统,为满足这种渴望和追求,使得世界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传播与交流成为可能,也使各国不同民族文化中有“一部分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即非民族的文化”。②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完全可以作为全球共享文化,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得以广泛传播。

二、中西文化传播与互补的当代走向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当今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其某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质对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也赢得了中华文明融入现代价值体系,为全人类更为健全的现代化特征作出自己独特贡献的机会。同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及其民族特质,在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中,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精神营养。举其大端,中西不同文化可以在以下方面形成传播与互补,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

1.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宇宙观与西方“人类中心论”的个体宇宙观的对比。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与人的和谐,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是统一体。所谓“仁者与万物同体”,“天人感应”,是儒家哲学所追求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儒家哲学所崇尚的一体性系统宇宙观念的核心所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是人与自然具有统一的法则,其变化规律是有其内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同生共处,和谐相处。

这种哲学观对当今由科学与技术加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具有极现实的指导意义。以西方“人是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自然”为核心的天人对立宇宙观,是西方工业文明以来,造成世界性生存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之一。在科学与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理念下,人类已经逼近地球的资源极限和人类的生存极限,使改造自然的科学与技术造成了对人类自身的威胁。表现在发展工业中,大规模开采,导致资源耗竭;破坏植被,导致全球沙漠化扩大;可燃性气体作为能源消耗,造成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使地球变暖;大规模营造人工岛屿、公路和水库,改变局部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异常;人口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使资源更为紧短,垃圾处理也成了全球化的问题;甚至最近美国科学家要靠人工力量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使地球变冷等。④上述人类的破坏性、自杀性开发地球资源的行为,究其哲学思想根源,可以说是非整体化宇宙观所致。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既使科学家可以改变地球运行轨道,但整个太阳系和银河系也会受到影响,届时,宇宙天体运行规律也将产生更大的报复性反馈。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学观,自然引起西方学者的推崇,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已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堡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⑤

2.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文化内涵与西方“注重冲突和竞争”的精神形成互补。

“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文化传播与互补的基础和前题。这种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自身宽容大度与吸纳异域文化的心态有着密切关系。中华民族长期依附于封建的小农经济的田间劳作上,少有迁徙变更,文化心态上有着宽厚淳朴与和谐统一的人生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注重亲和与凝聚,的意识浓烈,因此,对外来文化,无论是不同的,还是百家学术争鸣,甚至一些水火不相容的文化也能包纳,并在经过短暂的碰撞与冲突后,使其平和地融入本土文化中。可以说华夏文明这样的包容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绝不像西方那样,不同宗教之间始终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矛盾与斗争。”⑥这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态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弹性、开放的文化认同感和封建帝国国力强盛产生的包容大气有直接关系。这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是完全一致的。在全球化文明与文化冲突中,不无借鉴意义。英籍女作家韩素音说:“中国文化的力量真是无比宏大。因为它总是能不断吸收外来的东西,再把它们‘中国化’”。“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⑦

在西方文化中,赫拉克利特把对立视为美的根源,狄德罗和黑格尔重视冲突,叔本华和尼采欣赏的是绝望和毁灭。“就审美风格而言,西方人更欣赏由剧烈的冲突、喷发的激情、残酷的结局所构成的趋于崇高的悲剧美。”(时统宇,1985)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均衡、中庸和怨而不怒的审美情感,“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圣洁所铸造的大团圆式结局和喜剧美,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新世纪全球文化交流中,两种文化之间可以通过传播形成互补。

3.中华民族积极主动的开放意识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与西方文明中征服心理、超克争胜的现代精神形成对比。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开放意识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古代交通极其不便和物质生活相当贫乏的条件下,我国古代的使臣、僧侣、商人和旅行者,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积极的探索精神,走沙漠、踏雪山、越重洋,不仅开辟和扩大了古代中国的地理交通,尤为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在获取外部世界知识的同时,广泛传播了中华文明和文化,进行了最早的跨地域、跨文化的信息传播。

从地理座标上分析,走访东方各国的有唐代的鉴真和尚和北宋的徐兢。奉旨出使高丽(朝鲜半岛)的徐兢率庞大的使团,东渡朝鲜记载下整个航程使用指南针导航的情况,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用指南针导航的完整记录。走访南亚诸国的有,三国时期孙权派朱应、康泰对扶南(柬埔寨)的官方回访,他们分别写下《扶南异物志》和《吴时外国传》,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最早介绍柬埔寨有关情况的珍贵文献。另有东晋僧人法显在公元399年以65岁高龄,与同伴四人从长安出发,去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求戒律。归来后,他写成《佛国记》,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详细记录古代中亚、南亚、南海地理、风俗的著作,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走访西方各国的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冒着生命危险,途经甘肃、新疆、中亚和阿富汗等地,终于到达印度。历经19年后回到长安,带回经论657部。他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138多个国家、城邦和地区的概况,是研究中亚、南亚和部分西亚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是具有永久价值的新闻实录,为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元代的周达观和汪大渊,分别远行到柬埔寨和非洲的桑给巴尔。还有明代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等等。他们不仅是中外地理交通的开拓者

[page_break]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游记和著录还弥补了外国历史的记载不足。印度历史学家阿理认为:“如果没有法显、玄奘、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⑧国际东南亚史学权威、英国学者霍尔说过:“要获得东南亚原始历史的任何知识,中国史料是不可缺少的。”⑨

西方文化同样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开放意识,然而,与中华文化不同的是,西方的探索精神中包涵强烈的征服欲,开放意识中带有浓厚的功利性。在今天,这种西方文化面临着人神对立、文明冲突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困扰,不少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中国,以期寻找摆脱窘境的路径。这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类发展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4.中华文化的“大国小家”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与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本位的权力型伦理价值观的对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国家与小家、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上,主张无私奉献精神;在个人自身的修养上,重情、重义、重德、重义务、重理想和重集体,表现了强烈的牺牲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⑩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生追求。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和忧患意识,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这些文化内涵,在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

在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本位,以注重自我权利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型伦理价值观,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所遭遇的最大问题——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根源所在。中华文化注重集体和国家的奉献精神,可以给西方现代伦理价值观克服自身弊端以启发和借鉴。

此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和创造精神;崇尚道德情操,和见利思义的高尚人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扶困、舍已为人精神与人道主义情怀;以及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价值观念,对克服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无疑具有特殊的“医治”作用。无怪乎西方科学家和有识之士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⑾汤因比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学说,是医治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良药。他指出,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⑿

三、正视挑战,强化传播与互补意识,创造新世纪中华民族新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要以辩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清精华与糟粕。尤其要以历史的眼光、创新的理念和全球的视野,对不同文化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列宁曾经指出,每一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重人文、轻宗教,鼓励独立人格,主张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也有不少消极落后和负面的惰性因素。特别是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华民族文化中受自然经济、农业文明影响产生的惰性与保守,和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观念中压抑人性、抵制科学与民主的一面,都是影响和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我们只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腐朽传统,在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目前,对全球化中文化的发展有两种流行观点:一种是,经济全球化将导致民族文化消失,代之以全球化的文化同质倾向;另一种是,将全球化视为全世界西化的过程,并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实质上,上述观点是难以成立的。首先,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不同民族经济利益的重组或再分配,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目前,从欧共体各成员国与美国的严重利益冲突和文化碰撞中可见一斑。其次,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仅有西方文化一条路径。20世纪下半叶,东亚经济繁荣并快速走上现代化的事实证明,东方文化优良传统一旦与西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并以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也是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独特个性与全人类共同的统一体。“在世界交往中得到充分发展的民族特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内在——引者注)规定。在这个严格限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⒀

确定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为特色,吸收一切有积极作用的外来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对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2.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冲突,经济利益矛盾甚至还会加剧不同文化间的摩擦。在新世纪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面前,是加剧它的冲突,还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最终走向融合,这不仅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主题,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和平与发展”这个人类最大的问题层面上思考,经济全球化将催化一种世界文化新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这一新的多元格局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应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部分加以排除,充分吸收其他文化传统中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内容,整合外来文化,更新自身文化,以适应21世纪世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的发展趋势。

3.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和态度。它包括尊重理性、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宽容开放、严谨认真、敢于怀疑、无私奉献和批判创新等精神内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科学精神可以分为近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和当代科学精神等三种形态。每一种科学精神均建立在一定科学发现基础之上。如近代科学精神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其特点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离异性。现代科学精神是以原子物理学、生物工程和光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形成的,其特点是在自然与人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上承认它们是交融和联系的,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而当代科学精神是高扬人文精神以消弥科学精神,其特点是,一切科学活动和技术进步均应以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善与进步为核心。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当今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权利、责任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它可以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三大类型。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两种方法,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⒂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语境中,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西方国家的先进水平,就要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发展科学与技术。但目前的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的技术价值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使人们走向了极端,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要避免这种科学主义的消极影响和错误认识,防止中国现代化建设误入科学主义歧途,必须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主张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在西方人文精神基础上,摒弃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成分,提倡真理与道德的统一,价值与事实的统一,伦理与实际需要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它既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又在本质上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糟粕内容。在今天,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奔向现实化的征途上,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物质享乐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将使国人难以摆脱物欲的诱惑与支配,变成物质的附属物和“经济动物”,就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在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借鉴吸收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部分,才能构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的人文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和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在经济一体化、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中,不同文化间从冲突、碰撞走向融汇互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基本走向。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应弘扬自身的文化整合与重构强势,摒弃民族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和夜郎自大、自我封闭的“盆地意识”,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实践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技术与人性的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倪力亚《以新的积极姿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8期第92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

③《老子·二十五章》。

④《今晚报》2001年8月4日《今晚周刊》专版。

⑤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⑥徐亲知、史亚非《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载《大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50-51页。

⑦《光明日报》1993年12月7日第2版。

⑧耿引曾《古代中国的越境旅行家》,参见《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第182页,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⑨同⑧。

⑩《礼记·大学》。

⑾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第3页。

⑿同⑾。

⒀王锐生《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12期第80页。

第8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一、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家间的竞争,深层次上是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在开放的条件下,各种思想观念是在相互碰撞和相互竞争中为人们所认识、所选择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国家稳定的保证,也是文化安全的根本。任何国家和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必然都是一元的,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得不到坚持,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面对思想观念多样化的形势,我们要把政治和国家认同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底之上,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的价值目标,“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论述了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观的关系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主导性与多样性,主动改进宣传的方式方法,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加具有亲和力、感染力,通过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使人民心有所归,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二、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出发,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应当看到,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建设的投入和产出都不足。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与人民日趋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和提升,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建设也需要文化的培育和维护。经验表明,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精神文化消费将成为增加人们幸福感的主要方式,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势必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

文化的大发展,要求全社会要有文化意识和文化使命感。以人为本,要从政治人、经济人角度发展到文化人、全面人,观察问题有文化眼光,思考问题有文化情怀,处理问题有文化境界,让文化真正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政府要重视,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形成更加紧密融合的局面,促进经济与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三、从文化的创造和共享两方面着眼,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文化的发展繁荣也如经济一样,不能仅仅重生产,而应使生产成果进入消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体现在文化的创造和享有。在现阶段,“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落实在主体上,就是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实在文化的内容上,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落实在文化建设上,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以多种途径“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9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一、要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下功夫,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总书记在清华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有助于学生拓宽人文视野,促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培养创新思维;三是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此,高校要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第二,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中华民族2l世纪要迎来一个创造力喷涌的伟大时代,我们要培养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美育和人文教育,大力推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激发创新活力。第三,要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内容转化;鼓励高校人文社科的大师名家撰写普及读物,开设人文讲座,经常与学生进行近距离交流,展开心灵对话,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指引正确方向。

二、要在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上下功夫,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总书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论述,对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功能上作了清晰定位,一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二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指明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三条途径:第一,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明确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即战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第二,要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的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第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开始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的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建设成为新阶段的迫切任务。首先,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发展。创新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新的本质是以新问题替代旧问题,不断推进问题的解决。衡量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贡献的标准,是产出一大批具有原创性和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其次,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组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二是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观念,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三是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既要立足本土,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又要面向世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切实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第三,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实行联合攻关和开放式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和水平。

三、要在理论联系实际,解答重大现实问题上下功夫,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讲话提出了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的使命和要求。一个“紧紧围绕”就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中心和大局。三个“自觉参与”就是,一是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三个“自觉参与”,进一步深化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的总体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

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总体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质量和水平

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现状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的学术研究缺少问题意识,没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号召,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推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切实发挥党和人民事业思想库、智囊团作用。高校要以科研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产学研用”结合,完善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建立横跨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型研究新模式;要积极探索科研评价改革,通过改革试点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扭转目前评价体系存在重基础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要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公开的成果和展示平台,切实加强学术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影响力。

四、要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上下功夫,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